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一、整式的乘法

1.同底数幂的乘法:a m·a n=a m+n(m,n都是正整数)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法则:(a m)n=a mn(m,n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法则:(ab)n=a n·b n(n为正整数)积的乘方=乘方的积4.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法则:(1)系数与系数相乘(2)同底数幂与同底数幂相乘(3)其余字母及其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5.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6.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二、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a+b)(a-b)=a2-b2。

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口诀:前平方,后平方,积的两倍中间放,中间符号看情况。(这个情况就是前后两项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3.添括号: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面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面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三、整式的除法

1.a m÷a n==a m-n(a≠0,m,n都是正整数,且m>n)即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a0=1(a≠0)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3.单项式除以单项式:(1)系数相除(2)同底数幂相除(3)只在被除式里的幂不变

4.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四、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公因式:一个多项式中各项都含有的相同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

3.分解因式方法:

(1)提公因式法: ma+mb+mc =m(a+b+c)。

(2)运用公式法:把整式中的乘法公式反过来使用;

①平方差公式:a2-b2=(a+b)(a-b)

②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a2+b2=(a+b)2-2ab

a2-2ab+b2=(a-b)2;a2+b2=(a-b)2+2ab

③立方差公式: x3-y3=(x-y)(x2+xy+y2)

a 1 c 1

a 2 c 2

X (3)①十字相乘法1(二次项系数是1): x 2+(p+q)x+pq= (x+p)(x+q)。①二次项系数是1;②常数项是两个数之积;③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的两个因数之和。

②十字相乘法2(二次三项式):

即将二次三项式ax 2+bx+c 的系数a 分解成a 1a 2,常数项c 分解成c 1c 2,并且把a 1a 2,c 1c 2排列如下: 这里按斜线交叉相乘,再相加得到a 1 c 2+ a 2 c 1,如果它

正好等于b

( a 1 c 2+ a 2 c 1=b),那么ax 2+bx+c 就可以分解成(a 1x+ c 1)( a 2x+ c 2)。 评注: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的关键是把二次三项式中二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解因式,使得它们按斜线交叉相乘之积的和刚好等于原二次三项式中一次项的系数。

④十字相乘法3(二次六项式):又叫双十字相乘法。对于某些二次六项式ax 2+bxy+cy 2+dx+ey+f 。可以看做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ax 2+ (by+ d) x + (cy 2+ey+f) 。先用十字相乘法将常数项(cy 2+ey+f)分解,再利用十字相乘法将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分解。

(4)分组分解法:(1)定义:分组分解法,适用于四项以上的多项式,例如a 2b 2+a?b ,既没有公因式,又不能直接利用公式法分解,但是如果将前两项和后两项分别结合,把原多项式分成两组。再提公因式,即可达到分解因式的目的。例如:

a2b2+a?b=( a2b2) +( a?b) =( a?b) ( a+b) +( a?b) =( a?b)

( a+b+1),这种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分组分解法。

(5) 待定系数法:即先假定一个含有待定系数的恒等式,然后根据各项恒等的性质,列出几个含有待确定系数的方程组,解之求得待定系数的值;或者从方程组中消去这些待定系数,求出原来那些已知系数间所存在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整体换元法;巧选主元法;活用配方法;求根公式法。

八年级数学上册 知识点总结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 3 π +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套 第十一章 三角形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边 【出示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 3.学会三角形的表示及根据“是否有边相等”对三角形进行的分类. 4.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预习导学】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2—4,完成下列各题. 【自学反馈】 一、三角形 1.定义:由不在__同一条直线上__的三条线段首尾__顺次相接__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有关概念 如图,线段AB ,BC ,CA 是三角形的__边__,点A ,B ,C 是三角形的__顶点__,∠A ,∠B ,∠C 是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__内角__,简称三角形的角. 3.表示方法:顶点是A ,B ,C 的三角形,记作“__△ABC __”,读作“__三角形ABC __”. 二、三角形的分类 1.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__相等__的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有两边__相等__的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__腰__,另一边叫做__底边__,两腰的夹角叫做__顶角__,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__底角__. 3.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__不相等__的三角形. 4.三角形按边的相等关系分类 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合作探究】 活动1 自主学习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1)什么是三角形:

如图,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①边: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三条边. ②角:三角形相邻两边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③顶点:三角形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3)三角形的表示: 如图,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记作“△ABC ”,读作“三角形ABC ”. 【教师点拨】(1)三角形的表示方法中“△”代表“三角形”,后边的字母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字母的顺序可以自由安排,即△ABC ,△ACB ,△BAC ,△BCA ,△CAB ,△CBA 为同一个三角形. (2)角的两边为射线,三角形的三条边为线段. (3)由于在三角形内一个角对着一条边,那么这条边就叫这个角的对边,同理,这个角也叫做这个边的对角.如图,∠A 的对边是BC (经常也用a 表示),∠B 的对边是AC (经常也用b 表示),∠C 的对边为AB (经常也用c 表示);AB 的对角为∠C ,AC 的对角为∠B ,BC 的对角为∠A . 活动2 跟踪训练 1.小强用三根木棒组成下列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概念是( C ) 2.找一找,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并把它们写下来. 解:图中有5个三角形.分别是:△ABE 、△DEC 、△BEC 、△ABC 、△DBC . 活动3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角分类如下: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纯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类如下: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腰和底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初二上册数学书答案

初二上册数学书答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初二上册数学书答案 一、耐心填一填(每空3分,共30分) 1.计算: 2.如图,已知,要使⊿≌⊿, 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3.因式分解:= 4.下图是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砖,按规律拼成的若干个图案,按此规律请你写出: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块;第块图案中有白色第1个第2个第3个… 5.函数关系式中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则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 7.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象限。 8.函数的图象通过P(2,3)点,且与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那么它们的解析式; 二、精心选一选(每题3分,共30分) 9.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观察下列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花纹,其中轴对称图形是() 11.育才学校八(20)班的全体同学喜欢的球类运动用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来表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各种球类的具体人数; B、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的总人数; C、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初中三年来喜欢各种球类的 变化情况; D、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现在喜欢各种球类的人数的大小关系 12.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x<0 C、x<1 D、x>1 1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关于直线 =1 轴对称,已知点A坐标是(4,4),则点B的坐标是() A、(4,-4) B、(-4,2) C、(4,-2) D、(-2,4) 1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其中一边长为,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 A、 B、C、或 D、 15.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以 固定的速度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水不注满水池)与时间 t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 16.小明同学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五次测试成绩得分情况如右图所示:则小明同学五次成绩的平均分是() A、12分 B、13分 C、14分 D、15分 17.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边相等(SS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相等(SAS)、两角和它们的夹边(ASA)、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AAS)、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 3.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平分这个角,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5.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6.第十二章轴对称 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4.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5.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6.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7.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8.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9.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10.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1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 1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3.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十三章实数 ※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0的算术平方根为0;从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包括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实数,一次函数,整式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到了三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一章首先让学生认识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给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探索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运用有关结论进行证明,最后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一、课程学习目标 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地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3. 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会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 二、教科书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全等三角形,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各种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同时学会如何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本章分三节,第一节介绍全等形,包括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第二节介绍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个特殊的判 定方法。在第三节,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证明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并

会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 第十二章“轴对称”简介 第12章是“轴对称”,主要包括轴对称和等腰三角形的有关 内容。本章共安排了三个小节和两个选学内容,教学时间约需12课时。 一、课程学习目标 1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 2 ?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能够按照要求作出简单 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利用轴对称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3 ?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其性质;了解等 腰三角形、等边三角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它们的性质以及判定方法; 4. 能初步应用本章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在观察、操作、想象、论证、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 二、教科书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初二数学上上册知识点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 (1)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3)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4)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5)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个三角形。②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初二数学上上册知识点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 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 分解;注意:因式分解与乘法是相反的两个转化 ? 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 相乘法”. 3?公因式的确定: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幕 . 注意公式:a+b=b+a ; a-b=-(b-a); (a-b)2=(b-a)2; (a-b)3=-(b-a)3. 4 ?因式分解的公式: (1) 平方差公式:a2-b2= (a+ b ) (a- b ); ⑵完全平方公式: a2+2ab+b2=(a+b)2, a2-2ab+b2=(a-b)2. 5?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项: (1) 选择因式分解方法的一般次序是:一 提取、二 公式、三 分组、四 十字; (2) 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时要特别注意公式中的字母都具有整体性; (3) 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4) 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每一个因式的首项符号为正; (5) 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加以整理; (6) 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相同因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 6 ?因式分解的解题技巧:(1)换位整理,加括号或去括号整理;(2 )提负号; (3)全变号;(4)换元;(5)配方;(6)把相同的式子看作整体;(7)灵活分 组;(8)提取分数系数;(9)展开部分括号或全部括号;(10)拆项或补项. 7?完全平方式:能化为(m+n ) 2的多项式叫完全平方式;对于二次三项式 x2+px+q , 有“ x2+px+q 是完全平方式二 2 ” . 分式 A 1 ?分式:一般地,用 A 、B 表示两个整式,A - B 就可以表示为B 的形式,如 A 果B 中含有字母,式子B 叫做分式. 3. 对于分式的两个重要判断:(1)若分式的分母为零,则分式无意义,反之有 意义;(2)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则分式的值为零;注意:若分式 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也为零,则分式无意义. 有理式 2.有理式:整式与分式统称有理式;即 整式 分式

八年级数学课本目录(人教版)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阅读与思考全等与全等三角形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1 第十二章轴对称 12.1 轴对称 12.2 作轴对称图形 12.3 等腰三角形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2 第十三章实数 13.1 平方根 13.2 立方根 13.3 实数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3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 14.1 变量与函数 14.2 一次函数 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14.4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4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5.1 整式的乘法 15.2 乘法公式 15.3 整式的除法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5

第十六章分式 16.1 分式 16.2 分式的运算 阅读与思考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 16.3 分式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6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17.1 反比例函数 信息技术应用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阅读与思考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7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18.1 勾股定理 阅读与思考勾股定理的证明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8 第十九章四边形 19.1 平行四边形 阅读与思考平行四边形法则 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实验与探究巧拼正方形 19.3 梯形 观察与猜想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特殊四边形 19.4 课题学习重心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9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代表 20.2 数据的波动 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求几种统计量阅读与思考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 20.3 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数学活动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1章三角形 教材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多边形及内角和,镶嵌等。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有内角、外角。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这些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www. 12999. com 1、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3、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 5、理解平面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镶嵌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证明,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及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是难点。 课时分配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课时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2课时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2课时 本章小结………………………………………………………… 2课时 11.1.1三角形的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整理 *1.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 (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表示方法: ABC全等于 DEF ( ABC DEF) 表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时对应顶点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对应角的角平分 线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No.1 边边边(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No.2 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No.3 角边角(ASA):两角和他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角边(AAS):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No.4 斜边,直角边 (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注:①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四种判定方法实用于所有三角形,斜边,直角边只能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没有角角角(AAA)、边边角(SSA)和角边边(ASS) 三种。 *4.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1.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角的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第十二章——轴对称知识点整理 1.轴对称图形 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正多边形、线段、角等。 正多边形对称轴线条数:正多边形对称轴线条数等于边数。 2.轴对称 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和另外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 称点。 性质: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判定:如果两个图形中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都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 注(1)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的性质,而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 (2)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全等,但全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成轴对称。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定义: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轴对称变换 定义: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周对称变换。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上)(含思维导图) 因式分解: 1. 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与乘法是相反的两个转化. 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公因式的确定: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5.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项: (1)选择因式分解方法的一般次序是:一提取、二公式、三分组、四十字; (2)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时要特别注意公式中的字母都具有整体性; (3)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每一个因式的首项符号为正; (5)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加以整理; (6)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相同因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6.因式分解的解题技巧:

(2)提负号; (3)全变号; (4)换元; (5)配方; (6)把相同的式子看作整体; (7)灵活分组; (8)提取分数系数; (9)展开部分括号或全部括号; (10)拆项或补项. 3.对于分式的两个重要判断:(1)若分式的分母为零,则分式无意义,反之有意义;(2)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则分式的值为零;注意: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也为零,则分式无意义.

4.分式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1)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2)注意:在分式中,分子、分母、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3)繁分式化简时,采用分子分母同乘小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比较简单. 5.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注意:分式约分前经常需要先因式分解. 6.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这个分式叫做最简分式;注意:分式计算的最后结果要求化为最简分式.

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整理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全册) 第11章三角形 教材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多边形及内角和,镶嵌等。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有内角、外角。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这些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www. 12999. com 1、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3、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 5、理解平面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镶嵌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证明,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及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是难点。 课时分配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课时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2课时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2课时 本章小结………………………………………………………… 2课时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总结归纳 1 第十一章三角形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第十三章轴对称 第十四章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 第十五章分式 第十一章三角形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需要稳定的东西一般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 4、三角形的特性与表示 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 (1)三角形有三条线段 (2)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三角形是封闭图形 (3)首尾顺次相接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8、三角形的面积=2 1 ×底×高 多边形知识要点梳理 定义: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位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凸多边形 分类1: 凹多边形 正多边形: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分类2: 多边形 非正多边形: 1、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n-2)。 多边形的定理 2、任意凸形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2013年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练习题答案汇总

第3页习题答案 1. 2010年为+108.7mm; 2009年为-81.5 mm; 2008年为+53.5 mm. 2.这个物体又移动了-1 m表示物体向左移动了1m这时物体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第4页习题答案 1.解:有5个三角形,分别是△ABE,△ABC,△BEC,△BDC,△EDC. 2.解:(1)不能;(2)不能;(3)能.理由略 第5页习题答案: 1.解:图(1)中∠B为锐角,图(2)中∠B为直角,图(3)中∠B为钝角,图(1)中AD 在三角形内部,图(2)中AD 为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图(3)中AD在三角形的外部. 锐角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上的高与另一条直角边重合,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 2.(1)AF(或BF) CD AC (2)∠2 ∠ABC ∠4或∠ACF 第7页习题答案: 解:(1)(4)(6)具有稳定性 第8页习题11.1答案 1.解:图中共6个三角形,分别是△ABD,△ADE,△AEC,△ABE,AADC,△ABC. 2.解:2种.

四根木条每三条组成一组可组成四组,分别为10,7,5;10,7,3;10,5,3;7,5, 3.其中7+5>10,7+3=10,5+3<10,5+3>7,所以第二组、第三组不能构成三角形, 只有第一组、第四组能构成三角形, 3.解:如图11-1-27所示,中线AD、高AE、角平分线AF. 4.(1) EC BC (2) ∠DAC ∠BAC (3)∠AFC (4)1/2BC.AF 5.C 6.解:(1)当长为6 cm的边为腰时,则另一腰长为6 cm,底边长为20-12=8(cm), 因为6+6>8,所以此时另两边的长为6 cm,8 cm. (2)当长为6 cm的边为底边时,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0-6)/2=7(cm),因为 6+7>7,所以北时另两边的长分别为7 cm,7cm. 7.(1) 解: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时,三角形的三边为5,5,6,因为5+5>6,所 以三角形周长为5+5+6=16: 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时,三角形的三边为6,6,5,因为6+5>6,所以三角形 周长为6+6+5=17. 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或17;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一、整式的乘法 1.同底数幂的乘法:a m·a n=a m+n(m,n都是正整数)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法则:(a m)n=a mn(m,n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法则:(ab)n=a n·b n(n为正整数)积的乘方=乘方的积4.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法则:(1)系数与系数相乘(2)同底数幂与同底数幂相乘(3)其余字母及其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5.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6.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二、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a+b)(a-b)=a2-b2。 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口诀:前平方,后平方,积的两倍中间放,中间符号看情况。(这个情况就是前后两项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3.添括号: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面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面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三、整式的除法 1.a m÷a n==a m-n(a≠0,m,n都是正整数,且m>n)即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a0=1(a≠0)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3.单项式除以单项式:(1)系数相除(2)同底数幂相除(3)只在被除式里的幂不变 4.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四、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公因式:一个多项式中各项都含有的相同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 3.分解因式方法: (1)提公因式法: ma+mb+mc =m(a+b+c)。 (2)运用公式法:把整式中的乘法公式反过来使用; ①平方差公式:a2-b2=(a+b)(a-b) ②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a2+b2=(a+b)2-2ab a2-2ab+b2=(a-b)2;a2+b2=(a-b)2+2ab ③立方差公式: x3-y3=(x-y)(x2+xy+y2)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三边关系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围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表示法:1、AD是△ABC的BC上的高。 2、AD⊥BC于D。 3、∠ADB=∠ADC=90°。 4、AD是△ABC的高。 注意:①三角形的高是线段:高与垂线不同,高是线段,垂线是直线。 ②锐角三角形三条高全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是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③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而锐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三条高 ............................ 的交战在角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表示法:1、AD是△ABC的BC上的中线. 2、BD=DC=0.5BC. 3、AD是?ABC的中线; 注意:①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②三角形三条中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④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 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表示法:1、AD是△ABC的∠BAC的平分线.2、∠1=∠2=0.5∠BAC. 3、AD平分∠BAC,交BC于D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②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一、整式的乘法 1.同底数幂的乘法:a m·a n=a m+n(m,n都就是正整数)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法则:(a m)n=a mn(m,n都就是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法则:(ab)n= a n·b n(n为正整数) 积的乘方=乘方的积 4.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法则:(1)系数与系数相乘(2)同底数幂与同底数幂相乘(3)其余字母及其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5.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6.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二、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a+b)(a-b)=a2-b2。 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口诀:前平方,后平方,积的两倍中间放,中间符号瞧情况。(这个情况就就是前后两项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3.添括号: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就是正号,括到括号里面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就是负号,括到括号里面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三、整式的除法 1.a m÷a n==a m-n(a≠0,m,n都就是正整数,且m>n)即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 a0=1(a≠0)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3.单项式除以单项式:(1)系数相除(2)同底数幂相除(3)只在被除式里的幂不变 4.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四、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公因式: 一个多项式中各项都含有的相同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 3.分解因式方法: (1)提公因式法: ma+mb+mc =m(a+b+c)。 (2)运用公式法:把整式中的乘法公式反过来使用;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1 第十一章三角形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第十三章轴对称 第十四章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 第十五章分式 第十一章三角形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需要稳定的东西一般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 4、三角形的特性与表示 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 (1)三角形有三条线段 (2)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三角形是封闭图形 (3)首尾顺次相接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斜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8、三角形的面积= 1/2×底×高

最新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内容

最新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内容 学习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内容沉湎于希望的人和守株待兔的樵夫没有什么两样,我们要认真掌握好数学课本里面的内容。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1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2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2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2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2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2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3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3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 对称轴上 3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3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 a^2+b^2=c^2 一次函数 知识概念 1.一次函数: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0的形式,则称y是x 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2.正比例函数一般式:y=kxk≠0,其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 3.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 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 而减小,在一次函数y=kx+b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的增大 而减小。 4.已知两点坐标求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 一次函数是初中学生学习函数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它函数知识的基石。在学习本 章内容时,教师应该多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变量,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事物。培养学生 良好的变化与对应意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侧重于理解和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让学习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乐趣。 整式的除法 单项式除法单项式: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 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单项式,再把 所得的商相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