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一谈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初步认识

谈一谈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初步认识

谈一谈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初步认识

2008年的奥运会、2009年中国建国六十周年庆祝以及今年即将在上海召开的世界博览会,都体现出中国日益增长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生动展示,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

一、软实力的含义

“软实力”这个概念是曾任美国国防部长助理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是同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一般说来,“软实力指的是能够影响他国意愿的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和文化的感染力等所谓的软要素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通过学习,我自己认为软实力可能要说到两个方面含义:一个是内部的。一个是外部的。外部的当然比如说国家的创造力、思想影响力、观念文化的亲和力、文化产品传播能力和辐射能力。对内部来讲,文化软实力,包括民族团结精神,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点,比如说我们经常提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的精神财富。加之现实政策对国民的凝聚力、号召力,公民的一种创造能力,民族发展的生命力,比如我们说中华民族、民族复兴。这个民族复兴是讲这个民族复兴的愿望和能力,这种生命力表现出来。所以,讲到软实力,实际上就是讲文化实力,讲一个国家除了单一经济实力外很多涉及到文化方面的一种力量。这种影响力,这种对外界的形象,都构成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概念。具体软实力所指的东西,是指文化、教育、法律环境、制度建设、国家的执政能力、管理能力、国民的心态、国民的形象、我们民族精神和凝聚和来自文化传统持久的一种对国民的影响感,凝聚力。也包括我们的文化产品,比如说出版物、我们的报纸,我们的电影、电视事业,等这些东西的影响。甚至是语言,比如说语言表达的一种影响力。一种美感,一种魅力,都应该是包括其中。充分发挥文化的这种力量在我们中国当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个工作中,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里,文化都是在起很重要的作用。文化自身当然是很重要的方面,但是对经济、政治、社会这一块来讲,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用通俗的比方,每个家庭之间互相对外显视出自家的精神风貌,如家庭的环境、生活状况、成员的文化素质等。有的家庭成员文化素质高、表现能力强就能够得到外部的认可,就有很多朋友。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好、文化素质也高但沟通能力不强,那他的朋友也就少,他在朋友间的话语权也就有限。国与国之间也是这种情况,只不过他的层次要高很多,文化软实力要包含内容也是很多。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经济落后和缺乏国际地位的国家会拥有可观的“软实力”。在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是印度。虽然印度人很聪明,但印度综合“硬实力”不强一直使其国际影响受到

限制。从“软实力”的角度看,印度的文化和民主都应该是帮它“加分”的因素,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硬实力”,可以说印度没有多少实质上能影响国际政治的“软实力”。

二、发展文化软实力带来的机遇

文化是每一民族国家的重要资源,当今世界各国对自身的文化资源也越来越重视。2001年美国的一项”艺术、文化与国家对策“项目研究报告认为,”美国文化是美国智慧和创造精神积聚而成的一种资本。这种特殊的资本既是人类成就和历史的宝藏,也是人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源泉。美国文化资本在当今全球知识性经济社会中,作为一种关键性社会资源,对于美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在寻求保存各自的民族特性和达成相互了解的过程中,正日益显现其重要性。“文化与经济的全面”联姻“当今世界,技术领域的变革和全球经济的发展,迫使我们重新认识创造精神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全球许多国家都已经开始把”文化经济“视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部类。一些国家如英国等特别关注”创意阶层(创造性群体)“”创造性社团“”创造性劳动人群“对国民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加出口做出的重大贡献。当代世界经济的文化化与文化的经济化包含有两大趋势:这就是当代经济的产业下游化与公民需求上游化、高档化的趋势。文化的经济化,是指文化已全面进入市场,构建市场甚至左右市场,文化成为日益强大的产业群体,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将文化的产业属性和商品属性解放出来,文化才进入当代经济发展的整体机制之中。经济的文化化强调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的、科学技术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要素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是说,文化在经济中的作用是实质性的。在美国,仅所谓的版权经济,包括电影,录像,音乐,出版,软件诸行业一年就创造4500亿财政收入,几近全部GDP的百分之五,为上述行业贡献了790亿的销售额。据估计,上述行业吸纳760万人就业,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以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的速度在增长。从经济角度看文化,创造精神和文化产业成了美国在新经济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那么,中国文化软实力在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这一切,极大地改变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格局,丰富了亿万人民的文化生活。我国的图书出版由1978年的1.45万种,发展到2006年的23.39万种;报纸由1978年的186种,增加到2006年的1935种。中国广播电视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电子传媒。互联网迅猛发展,全国已有1.62亿网民,居世界第二位;手机用户4.87亿,居世界第一。改革开放初期被外国友人描述为“大城市的夜晚如同乡村”的“寂静的中国”,变成了有声有色、充满生机的文化中国。

在党的十七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文化的进步反映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我国民族众多,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所以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在站在新的高度、新的视角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更加自觉、主动地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经济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基础,社会进步是文化兴盛的条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并伴随文化的兴盛和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推进文化建设,使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与建设富民强省要求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是摆在国家今后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文化领域的发展也近乎停滞,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几千年的深厚底蕴逐渐被社会所重视,慢慢开始向外传播。就拿哲学来说,刚开始外国人学习中文的时候,中国历史哲学的巨大成就还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而就在随后的十年里,中国国内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迅速升温,相关国际交流也不断加强。孔子的儒家学说以及道家和法家等一些蕴含中国古文化积淀的理论和观点也越来越成为国际哲学研究中国的一个窗口。中国的这些古文化和哲学观点其实一直以来都是西方世界对于中国感兴趣的焦点,而中国自身在这方面研究的发展则是推动这种研究最大的动力。中国领导人和在国际上有影响华人来推广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例如温总理在每年两会期间答记者招待会和外出访问都要引用一些古文来传播我们自身的文化)

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国的发展也令世界惊叹。对于从事中文学习和教学的人来说,以前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的了解甚至要比现代艺术还要多,因为古代的文化艺术都有一些书籍和影音资料可以参考,而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可能只是在近几十年来“突然”发展的。就拿电影来说,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频频登上威尼斯、柏林等一些国际重要电影节的颁奖台,中国电影越来越国际化。值得一提的是,20年以前外国人看中国电影感觉“基本看不懂”,10年前他们感觉“已经全部能看懂”,而现在“又有点看不懂”。他们觉得,这是中国电影从简单的中国式思维模式的叙事电影发展到了现代电影叙事模式的反映。如今,中国导演的思想进一步国际化,表现手法进一步多样化。现在看“中国大片”“有点看不懂”,其实是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当然,我们同国外真正大片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像去年年底上映的《阿凡达》、《20102》等,但中国文化却有点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如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国外媒体一致以盛况空前、精彩绝伦来描述。而我们借此也把五千年厚重历史与当今中国的时代风采交相辉映,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向世界完美表现出来。

中国对外信息发布渠道的拓宽和发展也体现了中国发展的迅速。20多年前,对于中国的

报道,大多来自法新社、路透社等西方通讯社。中国对于当时所有学习中文的学生是神秘的,学习中文也是完全出于好奇。而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对外宣传不断加强,先后在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成立孔子学堂及中国功夫馆,以此传播中国博大精深文化。1991年CCTV

开通了中文国际频道。几年后,CCTV又开通了英文国际频道,增加了一些中文初学者了解中国的机会,也给当地观众提供了一个直接了解中国的窗口,有利于他们更加客观和真实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近年来,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的渠道越来越通畅,CCTV所有节目都可以通过网络实时观看,这大大方便了中文教学的进行,中文的资料比以前可以更加方便地得到。去年,中国在美国最佳的广告时段进行宣传,这些都体现出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它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情感人,以文化人,让人“服”你,有时能让比硬实力发挥更大作

用。

中国的硬实力发展很快,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外贸出口也是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德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我们的国防力量也是令国际上密切关注——尽管我们有些武器并不是世界最先进的,但是任何对手都不必怀疑我们捍卫国家安全的信心和能力,我们的硬实力增长是很令人欣慰的。但是,还必须看到,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和我们的经济实力相比,还是有较大落差。从国内看,思想文化多元、多变,交融、交锋,良莠并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任重道远,理想信念、道德规范、文化认同、干部形象、民族和谐等尚有缺憾,歪曲事实、扰乱思想、涣散人心、毒害心灵、污染社会的文化垃圾时见网络媒体。从国际对比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百分之十以上的水平(美国达到百分之二十五);我国在世界文化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少得可怜,其中音像制品、电影电视节目、新闻传媒、图书杂志在世界市场所占的份额,同我们这个经济大国的身份明显不搭配。这说明同我们的硬实力相比,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是个短腿。这种状况如不尽快扭转,对内将不利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弘扬正气、振奋精神、团结和谐、增强合力;对外则不利于传播中国声音,不利于树立中国形象,不利于中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最终也必然要制约中国硬实力的发展。

怎样认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怎样认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为实现社会主义强国宏伟目标你个人有何打算“文化软实力”概念是“软实力”的子概念。“文化软实力”是指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它是相对区别制度、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等因素而存在的软实力形态:在“软实力”要素构成中,文化软实力是其基石,是软实力的核心,之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与感召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所以文化软实力成为了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 一.我国现阶段的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一)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取得的成绩。1.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新亮点”。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国民用于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文化消费支出也越来越大,这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 文化价值观逐步得到认同。新时期下,我国文化价值观取得了进一步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3. “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深得人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给世人的国际形象一直是友好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家之间的问题提供了基本的行为规范;中国长期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获得了第三世界人民的好评;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坚持和平友好的对外政策,更是获得了全世界国家的赞扬和尊重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二)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的问题 1.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导致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被我们主观所忽略,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文化市场运行的不规范化。2.文化逆差现象严重。传统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给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竞争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使得我们的文化没有占据有利的条件,没有发挥其所具有的潜能。3.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在我国文化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专业文化人才的缺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4.对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视程度不够。我们现在的战略方针还停留在”经济强国“的认识层面上,缺乏从提升文化软实力角度增强国力的略思考和总体规划。 5.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模式单一,发展动力不足。实施方式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强势宣传和直接教育。在传统的文化发展战略中,忽视了各种社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以及普通民众学习和传播先进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化产业发展落后,”文化赤字“严重。中国的文化产业还面对发达国家文化输入的严峻挑战。我国文化的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存在相当程度的”文化赤字“现象。.二。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评价 1.我国物质硬实力的增长令人欣慰,但文化软实力是条短腿。2.我国面临难得机遇,也不得不应对严峻的风险挑战。3.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4.当代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家属转变经济发展的攻坚时期。 三.为实现社会主义强国宏伟目标,我们应该很有自信。1.文化博大精深,要取其精华,去其槽粕,在吸取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2.要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3.要坚持改革开放,更广泛学习和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化。用科学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 发达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做法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为了提高文化软实力、维护文化安全以增强综合国力,不同国家都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和推行了相关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由于文化国情,政治制度和发展目标的不同,中国和其他国家对“文化软实力”内涵和功能的认识存有差异,学习和借鉴他们的一些做法与经验,对推进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注重发展大众文化,提高文化的吸引力。发展大众文化不仅能够获得大量的商业利润,而且能够提高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增进他

中国文化软实力作用

中国文化软实力作用 篇一: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分析 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分析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 它 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 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 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 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 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软实力” 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 奈于上世纪 90 年代首先提出来的。 其意为: 一 个 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 ,也包括文化、教育、 意 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 “软实力” 中 。 国 的“软实力”一说, 则源于一位美国记者的报道, 意思是说“对中国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种尊 重或者着迷, 以及它的影响力的自然增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指出: “一个 国 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 GDP、硬 件设 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软实力”的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上由来已久。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就提出“天下之至 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了 “以德服人”,兵家的代表人物孙子提 出了“上 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思想都蕴含了丰富的“软实力”的思想。软实 、 力是通过一个 国家公民的有意的和无意的、感性的和理性的、强制的和习惯的、宗教的和世 俗的思想和行 为发生作用的,以此展现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整体形象、族群特征和精神面貌。 中华民族有雄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潜力, 但它并不一定必然会转化为当代中国文化软 实 力。这就需要有一种文化自觉,有一种文化新思维,有一种国家、社会、人民大众的共同 创 业之举。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 2010 年的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个世界盛会。举办世博会是上 海在建设国际经济、 金融、 贸易和航运中心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将大大推进上海的现代化和 国 际化。世博会已经经历了 150 多年,而上海世博会将成为在我国、也是在发展中国家第 一次 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将为全面推进中华文化的复兴、 展示和提升中国 的 软实力,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 一 在 21 世纪,综合国力的博弈对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秩序中的排序起着关键性作用。文 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吸引力、 凝聚力和影响力, 在国与国之间的影响也在不 断地扩大, 世界大国纷纷重视软实力的建设, 这是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相伴随的, 也 是与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强盛和自信相统一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 软实 力”,把它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 的认识 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1 / 11

中国文化软实力

中国文化软实力 中国文化软实力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一个新课题,而如何发展相对落后的文化软实力正式国民所需要探讨的问题。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世界各国正抓紧利用这一战略机遇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展。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那首先我们应该先清楚什么是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美国前国防部官员约瑟夫·奈提出的他认为,软实力的来源有四个方面,即制度、价值观、文化和政策,实际上四者都可以归属于广义的文化。 而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有着其软实力发展的重要优势。首先,中国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文化基础。约瑟夫·奈曾今说过:中国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吸引力,例如:书法,绘画,中国功夫等在美国都很受欢迎,他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在世界上一直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十六大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社会注意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再次,和谐社会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主题。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正是基于这些悠久的文化基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也取得了

不错的成绩。例如: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亮点”,文化价值观逐步得到认同,“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深得人心。 但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弱、经验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例如,中国的话语权建设得还不够,基本上是属于“救火”,这一点在南海问题上体现的特别明显。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忽视了在这一问题上的话语权的建设,反而越南、菲律宾这些小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已经努力了很多年,他们有组织的去向世界解释南中国海问题,做好足够的只是储备,营造了对自己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他们是在主动的去做,而中国没有。所以话语权建设与否,造就了完全不同的结果。本来南中国海问题是中国掌握主动权,现在主动权反而跑到他们那里去了。因此话语权在外交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这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方面的体现。 除此之外。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文化逆差现象大,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等都是中国在文化软实力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起步到逐步发展的过程,其国际地位及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升。但总体来说,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处于初始起步阶段, 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在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制订适合我们国情的发展计划,传承民族精神,打造民族品牌,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教育事业。同

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意义

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意义 (一)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就其本质而言,国际政治的性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使其无形的力量变的更加重要”,全球权力的强制性因素在减少,软性因素在逐步增加。最早明确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的是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去·奈。他认为软权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方法使他者满足自己欲达到的目的的能力。软实力与硬实力不同,硬实力是一种对抗性权力,是建构在具体的物质资源之上的硬命令式权力,软实力是一种吸引力而非强制力,它通过让他人做想做的事情而达到预期的结果,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软实力包含三方面内容,即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吸引力,以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软实力的运用,则表现为通过自己的思想的吸引力或者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让其他国家自愿效仿或者接受体系的规则,从而间接地影响他人决定自身的偏好。 在软实力三个方面中,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奈认为,文化是“一种相对廉价和有用的软实力资源”,并以美国文化为例论证,认为美国文化虽非万能,但是“蕴藏在产品和交流中的美国流行文化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奈指出了文化在软实力中的重要地位,却没有明确界定文化软实力的边界,没有很好地解释什么样的文化在怎样的条件下能够被转化为软实力。关于文化,至今没有统一的界定。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排除了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和结果,专注于人类的精神财富,包括语言、电影、价值观念、传统习俗、文学作品等方面。“文化并不都是软实力,也并不是所有文化都已经成为或可以成为软实力”。本文认为,软实力中的文化要素指的是一国的文化内容对他国形成吸引力,使得他国自愿效仿、学习、追随,从而对他国的国家政权产生影响。文化要成为软实力必须要同化他国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强大的说服能力、渗透能力,以有利于本国国家目标和国家利 益的实现。 (二)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虽然文化在软实力化时的模糊性和复杂性,以及文化本身及传播过程中的某些特性,使得“文化的很多作用或多或少脱离于政府的控制之外”,“倾向于对外部世界产生漫射性作用,并不容易控制以获得特定结果”,但是文化软实力在国际政治中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软实力的说服作用、渗透能力和吸引力主要是通过文化来展现”。文化本身虽然无法像物质性资源一样为我们用肉眼所见,但是文化的作用却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文化因素可以作用于人,从而间接地改造客观世界。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根基,被视为国家推行战略目标的重要渠道。文化要素发挥着“培育”作用,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一国的价值观念、发展模式、国内政治等,同时向他国传播或宣扬,使本国可以通过吸引力让他国用符合本国意愿的行为方式达到国家目标,使其行为更加具有合法性, 遭到更少的抵制和反对。 文化软实力作为软实力的一种重要形态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己经成为国际力量平衡对比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极为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认清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将文化软实力建设上升到国家对外战略层面,对于国 家实现其对外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评析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分析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分析 中国文化软实力是指中国通过文化传播所展示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近年来,中国文化软实力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对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家利益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得益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影、电视剧、音乐、服装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频频获奖,中国音乐人在全球音乐市场上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国服装品牌在海外市场上崭露头角。这些都显示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独特优势。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如昆曲、京剧、太极拳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这些文化符号和艺术形式通过文化交流和旅游等途径广泛传播到全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增强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 再次,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的重要原因。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梦”等国家战略为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提供了重要机遇。中国政府鼓励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各种方式支持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国门。此外,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型也推动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加,中国通过文化外交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更加坚定。 但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中国文化传播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文化资源更加丰富

和优质,而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文化资源相对匮乏。这种不平衡导致 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推广受到限制,需要加强文化传播的普及性和覆盖面。 其次,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仍然面临着文化适应度和传播策略的问题。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可能 无法完全符合西方国家的接受度。中国文化在向外传播时,需要针对各个 国家和地区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传播策略,提高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适应度。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是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多样性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政府的积极 推动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的重要因素。然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仍 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传播的均衡性和策略性。随着中国 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将继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提升文化软实力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及发展对策

提升文化软实力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及发展对策 文化软实力是指国家在文化领域中所具有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策略。那么,提升文化软实力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如何发展? 首先,提升文化软实力对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和权威性,还可以为我国在全球治理、国际关系等领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文化软实力也能够为我国在经济、贸易、科技、教育等领域拓展外部空间提供帮助。 其次,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促进国民文化素质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丰富的文化输出,可以为人民提供更广泛的文化资源与服务,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推动我国文化创新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增长和经济转型升级。 那么,如何发展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呢? 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文化创新和文化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文艺作品创作和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文化输出和对外传播。通过建设文化国际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增加对外交流和合作,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和国际认知度。 此外,还要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发掘和展示。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成果,加强文化文物的保护和修复,举办文化艺术节展览等活动,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同时,要加强对世界文化各种形式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提高我国学术界和文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之,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于我国在新时代走向世界、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和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在加速推动文化创新和外部交流,通过多样化和综合性的手段来发展文化软实力,为我国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怎样认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怎样认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软实力,是指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指标。所谓“刚柔并进”中的“柔”指的就是看似“软”的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无论哪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更为重要的方向。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一说,则源于一位美国记者的报道,意思是说“对中国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种尊重或者着迷,以及它的影响力的自然增强”。我国的软实力的现状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处于被动的不张扬得状态,优秀的文化和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文艺演出、语言文化、图书出版等文化领域面临着“文化赤字”;对于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 造成这些的原因可能与我国近年来的飞速发展有关,在经济,军事上不断吸取各国经验与优势,人民群众为了可以改善自我目前的生存条件而埋头苦干。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和传播形式如文艺演出,诗歌朗诵等并没有作为一项拥有强大经济效益的产业发展。这使得我国文化软实力得不到重视,它潜移默化的

作用与潜在力量并没有被人民发现和挖掘。 但是现如今,在人民生活得到基本保障,总体基本达到小康的良好势头下,党中央在推进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重要的精神支柱,强调文化的力量,既能丰富人民的社会生活,也能创造不同于科技、经济等的新的发展动力。中共十七大报告洋洋洒洒,生态文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服务型政府等新名词不断涌现,解读它们,需要新的实践。中国政府对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问题也有着自己的主张,提出了中国自己的文化安全观,改革开放以来历任国家领导人的文化立场,多在于强调合而不同,求同存异,鼓励和加强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文明对话。中国也开办了孔子学院和语言文化学院,希望有3000万甚至3亿的外国人都来学汉语。然而比起周边日、韩政府目标明确且咄咄逼人的文化政策,中国的文化政策层面却显得气象不足且特征不够鲜明。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日渐崛起令世人瞩目,与之相匹配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则亟待拓展。有数据表明,目前美欧占据世界文化市场总额的76.5%,亚洲、南太平洋国家19%的份额中,日本和韩国各占10%和 3.5%。美国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早已超过了重工业和轻工业生产的总值。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我们需要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知识分子和文化工作者,他们知道什么是最中国的、最优秀的、最能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知道什么是全球市场;知道谁在消费中国,谁在了解中国,否则很可能将导致文化生产过剩或

《谈我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识》

《谈我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识》首先,我想说。“说不上为什么,本人从初中到大学,一直以来都对国内外的形势或多或少的有所关注,为此也积淀了一些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下面我想谈谈本人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点点认识,如有不对的地方,请谅解。 既然是谈文化软实力,那我开头就不卖关子了,所谓的“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影响力与感召力。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为此,一个国家的崛起、强大,让其它国家对其没辙,从根本上说,在于它的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 我的观点。“硬实力”是具体,而“软实力”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似乎又是无形但深刻的,而事实表明我国在“硬实力”上虽强但“软实力”暴露多方面欠佳,为此我们应该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在行动中将其提上日程。 据网络民意调查显示~~~~~,为此xx调查者干脆把调查的结论有趣的概括为:中国年青一代的80、90后喜欢看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而湖南的这代人且带着全中国的年轻人看韩剧。why。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内陆最火的一部电影竟不是本国如周一谋导演拍摄的犹如看到黄土高原,让人边看边有点想哭的、艺术感染力很强的电影,而是韩国的“来自星星的你”这部青春偶像剧。而究其

原因,这部电影之所以会在内陆火起来,我个人认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赶时髦,虚荣心在作怪,其实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大多数人都看不懂韩剧,而碍于面子,当有人问你看过韩剧不,你的一句从某某地方学来的“噢吧”——哥哥的意思回答他、她。他就知道你看过韩剧,如你再介绍xx韩剧里面的“xx长腿噢吧”——大帅哥,朋友就不会说你落伍(out)、特别是在交男女时对方会说咱俩没代沟、都喜欢看韩剧、有共同语言。 至此,我本人陷入了沉思,我开始对中国文化软实力欠佳的事实陷入了沉思,感叹软实力不佳之时,我想不明,xx年由美国华尔街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这一“硬实力”都撼动不了我国强大的经济体这一“硬实力”——通过扩大内需解决不能出口的产品问题。而一系列的韩剧在内陆火爆上映,他们赚取的就不仅仅是票房的钱了,一系列的韩国影星在内陆品牌代言,那代言费我不说你也知道,这么容易上亿代言费就被韩国靓仔、靓女带走了,国人于心不甘但也无奈。 事出有因,我在想:让中国文化软实力一直处于欠佳状态的根源出在何处,从软实力的概念出发,意识、价值观念——软实力,我想到:小的时候,日本的动画片产业蒸蒸日上,我们那代人就是通过看日本动画片长大的,而到现在,我依稀的深刻的记得当时我看过的一部日本动画片叫“七龙珠”里面也同样有一角色名叫,但拍的内容却不是《西游记》。换句话我想说:“我童年的意识形态就这样被日本动画界统治过来的,悲催啊”。 是啊,被别人用歪曲的意识形态来统治自己,的确很可悲,可悲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 篇一: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利用”和平与发展”这一战略发展机遇期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世界竞争力。软实力对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都是重要的参照。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展。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受重视程度低,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 文化看做是“软实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文化是一种可以和政治、军事相提并论的,可以对国家的政策和发展起巨大作用的因素. 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但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广大博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随着各国思想和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和竞争,我们看美国好莱坞的电影、韩国的电视剧,日本的动漫,吃肯德基、麦当劳,穿NIKE、adidas可是走出中国,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是否也接受我们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又或者是所谓的”中国大片”呢?相比于国外文化的强大攻势,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仍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我们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但这也不是完全的否定了中国在提高软实力方面的一切努力.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21年的上海世博会都为我国在宣传本国文化上打开了新的窗口,这两次盛会都在世界上掀起了一阵”中国文化热”.为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而最近几年,我国也逐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传统文化热,表

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分析

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分析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先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一再表明,社会的发展往往首先表现为文化的发展,语言、文学、哲学、风俗、制度的变迁往往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导向作用。特别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尤其如此。其次,文化影响社会性质。不同性质的文化造成不同的社会心理、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种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文化不同,社会各有不同;二是同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化不同,社会阶段的表现不同。以不同民族而论,面临的历史和环境、社会实践不同,形成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了民族社会性质,使不同民族社会发展道路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第三,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历史证明,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发展状况,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思想先导、凝聚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如果说,在西方没有赫拉克里特、毕达格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没有古希腊文明,没有培根、洛克、莎士比亚就没有今天的英国,没有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就没有现代法国,没有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就没有现代德国,没有杜威的实用主义就没有今天美国的话,那么,没有神农尝百草、伏羲演八卦、孔子著《春秋》,没有唐诗、宋词、元曲、清杂剧,没有《海国图志》、《天演论》、《文学革命论》等,就没有悠悠5000年的中华民族。 “软实力”是文化社会意义的集中深刻反映。“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这一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将它提高到了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比其更为重要的位置——正如约瑟夫·奈所言,“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软实力”理论的核心理念是:“软实力”发挥作用,靠的是自身的吸引力,而不是强迫别人做不想做的事情。“软实力”理论在提升各级主体综合实力问题上启迪着人们的新思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崛起的根本标志,在于其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一国之综合实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吸引力、人文环境、体制机制以及政策等体现出来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我国文化软实力 超级经典总结版 形势与政策得高分

浅谈我国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而中国的“软实力”一说,则源于一位美国记者的报道,意思是说“对中国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种尊重或者着迷,以及它的影响力的自然增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指出:“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指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它是相对区别制度、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等因素而存在的软实力形态:在“软实力”要素构成中,文化软实力是其基石,它是构成软实力的深层魅力。 通过查阅资料和自己的认识,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下我对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怎样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看法。 1、我国文化软实力资源的现状及问题 (1)社会核心价值观缺位 北京大学教授潘维认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缺位是中国现实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中国要崛起,就无法回避重建社会核心价值观。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旷新年则指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价值失落,意义真空,用祝东力先生的话说,处于一种“精神崩溃”的状态。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际上也是在委婉地承认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2)文化相关产业起步晚 近年来,虽然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从总体上看,2007 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约6412 亿元,同比增长约18.4%,占GDP 比重2.6%。但是,尽管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由于起步较晚,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仍然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比。 文学方面,迄今为止,国外民众很少有人能说出一个有名气的中国作家;流

国家文化软实力

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从全球的思想文化激荡来看,中国的文化具有自主能力和调适能力,文化认同感增加。具体地说,要注意处理好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在当今世界,很明显的事实是:经济越来越全球化、一体化,政治则是多极化、多元化。而文化则介于两者之间。一方面,随着高科技特别是传媒与网络的迅速发展,文化的认同性日益取代了意识形态的差异性。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习惯、宗教传统、价值观念上的鸿沟难以弥合,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裂痕亦有扩大的可能。一方面是全球价值趋同,另一方面是回归民族传统,复兴民族文化,实现民族自我认同。一方面是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被同质化,另一方面是文化的交流、综合与新的多样性的出现。如何处理好全球普遍价值认同与民族角色的自我认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选择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面对全球的思想文化激荡,中国千万不能“失语”和“他者化”。千万不能丢掉文化主体性,失去自己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密码。 国家文化软实力-理论渊源 约瑟夫奈“软实力”(softpower)一词最早出现于1990年3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为美国《大西洋》杂志撰写的一篇名为《衰落的误导性隐喻》的论文里。他说“我们需要在‘软实力’上增加投入,而不是在‘硬实力’上即昂贵的新武器系统上增加投资”。在此后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中约瑟夫·奈进一步指出,如果一个国家可以建立并且主导国际规范及国际制度,从而左右世界政治的议事日程,那么它就可以影响他人的偏好和对本国国家利益的认识,从而具有软实力,或具有“制度实力”(institutionalpower)。后来在他的著作《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的前言中约瑟夫·奈把“软实力”明确定义为“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它源自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他把国家的软力量归于三种主要资源:其一是能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的文化;其二是能真正实践的政治价值观;其三是能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和道德威信的外交政策。可见,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包括了文化、政治、外交三个组成部分。 作为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言人,约瑟夫·奈的文化理论自有他提出的战略意图与历史语境,在此我们不再赘述。对于中国来说,今天所强调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由于不尽相同的话语体系与社会政治背景,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并不完全一致。我们所强调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那些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的感召力、社会的凝聚力、市场的吸引力、思想的影响力与心理驱动力的文化资源。我们的着眼点是落在文化的基本层面上,我们更加注重的是主流文化自身的积极建构,是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而不是把文化仅仅作为一种实现经济与外交目的的次等手段来对待。另外,我们强调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带有鲜明国家意识形态属性,它是我们国家政体的文化显现,是我们国家利益的独特呈现方式,这都与约瑟夫·奈的文化理念存在实质上的区别。所以,我们寻求的不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软力量,而是一种体现中国国家利益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国家文化软实力。 国家文化软实力-背景与启示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前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赢得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现在,相对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文化的发展速度已经滞后,特别是文化自身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还不能够与经济增长的实力相媲美。在经济领域中国的贸易顺差为我们带来了巨额的物质收益,而在文化领域现在却出现了明显的交流逆差。相对于海外进口文化作品的不断涌入,我们输出的文化产品并不能够与我们的经济地位相适应。所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在于主流文化本身的全面建构。我们不能把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对文化的宣传、包装与推广策略,而

对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认识

对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认识 引言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文化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本文立足于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认识,探讨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意义、目标和路径,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设措施。 什么是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强国建设是指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等多方面的努力,使我国成为文化软实力强大、文化产业兴盛、国民文化素质提高的国家。文化强国建设旨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的文化自信心并增强国际文化竞争力。 文化强国建设的意义 文化强国建设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1.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 民族的灵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国家凝聚力、塑造民族精 神、提高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2.增强国民文化自信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大的重要表现。通 过文化强国建设,可以培养国民的文化自信心,让国民更加自豪、自信地宣 扬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 3.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过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繁荣。 4.提升国际影响力: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文化层面。通过推广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和认识中国,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 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是: 1.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工作,挖掘、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2.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 力的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3.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强公民的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修养 水平,培养国民的文化自信心。 4.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入推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增进彼此之间 的了解和友谊,提升我国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文化强国建设的路径 为了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 1.保护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制定 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弘扬传统文化: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项目,推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和喜爱传统文化。 3.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政策和金融支持,培养一批有国际影响力 的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4.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加强文化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素质和自身的 文化修养。 5.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开展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文化经典在 国际上的传播。 文化强国建设的具体措施 为了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需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推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2.增加文化产业的投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3.提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并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4.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与研发。 5.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 6.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心。 7.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结论 我国文化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通过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以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我们可以建设一个文化软实力强大、文化产业兴盛、国民文化素质提高的国家。只有通过文

对文化软实力的理解

软实力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克提出的,是同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区别的一个概念,他认为,软实力是以中国依靠吸引力,而非通过威逼利诱的手端来达到目的的能力,国家软实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 我国关于文化在国家实力中的作用,最早见于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思想,即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其中“综合国力”的概念就包括了文化的内涵。自“三个代表”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来,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逐渐为全党所认识。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充分肯定了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则进一步提出了“文化软实力”重要概念。如何认识和理解“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价值,对于构建和谐文化与和谐国防,从根本上维护国家安全意义十分重大。 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魅力。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文化软实力”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优势在于文化本身具有的潜在性和柔韧性,它的威慑力和刚性的内涵丝毫不亚于硬实力。文化软实力一旦与硬实力有机结合,将刚柔相济,形成坚不可摧的综合力量。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中国历史也曾出现外族入侵和分裂的时候,但中华文化从未出现断层,文化认同始终是维护统一的坚固国防。 虽然中国拥有雄厚的文化资源,但在当今国际文化竞争中却并不占据优势。相反,中国在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中一直就存在着巨大的逆差。这一现象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即世界文化传播格局仍然处于“西强我弱”的境地,西方仍然掌握着世界的绝对信息权。在这种情形下,增强中国文化竞争力非常紧迫。 如果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一旦失落,那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民族的历史中断了,其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也就彻底丧失了。这一切表明,文化软实力在当今世界至关重要,中国需要文化软实力,中国也势必重视软实力。

中国文化软实力及文化安全

中国文化软实力及文化安全 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及文化安全是指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传统的保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的软实力越来越重要,而文化是一种重要的 软实力资源。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化传统,这为中国提供 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也成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独特优势。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化传统之一、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灿烂历史,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从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戏曲、舞蹈到中国的茶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都展 示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创造力和智慧。这些文化传统不仅独具特色,而且富 含人文精神,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其次,中国的经济实力提升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中 国正在逐步崛起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不仅带来了经济实力的增强,也 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使得中国能够投入更多的资源来保护和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扩大对外文 化交流,推广中国文化。 此外,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还体现在对外传媒的影响力上。中国坚持多 元化的外宣传播模式,通过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国际电 影电视展等对外传媒平台,推广中国的文化形象和核心价值观,增强世界 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如《四大名著》、《孟子》、《论语》等,也通过翻译出版等方式被介绍到世界各地。这些对外传媒的 努力,提高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然而,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安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全球化带来 的文化冲击和文化侵蚀,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威胁。同时,著作权 和知识产权保护仍然存在问题,侵犯中国文化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中 国需要加强对于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安全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 保护,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和交流。 总之,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和传媒宣传,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提 供了重要的支撑。同时,中国也高度重视文化安全,通过加强法律保护和 文化遗产保护,努力保护和传承中国的宝贵文化。然而,中国的文化软实 力和文化安全仍面临一些挑战,应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管理和保护,提高文 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和交流。

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

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和技术的逐步发展,文化软实力也成为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而文化软实力则是该国所拥有的文化资源对外表现出的 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不仅是国家的需要,也是实现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以下是几点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一、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文化交流与合作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合作 伙伴,有必要在对外文化交流和合作中扩大合作范围,加强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鉴,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我国应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学术机构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发挥非政府力量的作用,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二、发挥文学艺术的影响力 文学艺术是人类灵魂的表现,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悠久的文学历 史和创作传统,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要加大对文学艺术的扶持力度,推广优秀的 文化成果和作品,在国际上塑造一个更为鲜明、更具特色的国家形象。 三、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文化竞争愈加激烈。要想提升文化软实力,就必须积极 参与国际文化竞争。通过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推广文化创意产品,提高国际文化 市场占有率,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规则制定和国 际文化竞争的规则制定,推出具有全球通行性的文化标准和规范,为我国文化的国际化发 展铺平道路。 四、加强文化软实力和外交政策的有机结合 外交政策是文化软实力维护的重要手段。要发挥外交部门的作用,将文化作为对外宣 传的新手段、新途径,发挥外交部在文化交流和合作方面的作用,使之成为我国文化软实 力的增强器。同时,要深入挖掘推广我国千百年来所积淀的文化精华,促进文化传播和交流,为我国发展出路开辟新的道路。 总之,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完成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 关键。只有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竞争中积极参与,发挥文学艺术的影响力,把文 化软实力和外交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我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平等、开放和包容 的魅力,推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