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毫米波雷达设备高低温测试标准

毫米波雷达设备高低温测试标准

毫米波雷达设备高低温测试标准

毫米波雷达设备在高低温环境下的测试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因

为这些设备通常需要在各种极端环境下运行。在进行高低温测试时,通常会参考国际标准和行业规范,以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首先,针对高温测试,国际上通常会参考IEC 60068-2-2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高温环境下设备的测试方法和程序。在这种情况下,

测试设备将被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一段时间,以评估其在高温条件下

的性能和稳定性。

对于低温测试,通常会参考IEC 60068-2-1标准,该标准规定

了低温环境下设备的测试方法和程序。在这种情况下,测试设备将

被暴露在低温环境下一段时间,以评估其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和稳

定性。

此外,还有一些行业规范和标准,比如汽车行业针对毫米波雷

达设备的测试标准,例如SAE J1752/1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汽车上

使用的雷达设备在高低温条件下的测试要求,以确保其在各种环境

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毫米波雷达设备在高低温环境下的测试标准涉及到国际标准、行业规范和特定领域的要求,以确保设备在各种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这些测试标准对于设备制造商和用户来说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评估设备的适用范围和性能特点,从而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毫米波雷达测距范围

毫米波雷达测距范围 毫米波雷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测距技术,它的作用是通过发送微 波信号,接收反射的信号并分析它们来计算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这种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机器人导航、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等等。在本文中,我们将会详细阐述毫米波雷达测距范围,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1. 毫米波雷达的原理 毫米波雷达利用微波信号来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它通过发射出一束 微波信号,并将信号的反射量与反射时间进行测量来计算物体的距离。发射出的信号穿过空气并在物体上反射回来,它们被接收器捕获并传 输到处理器进行分析计算。处理器可以准确地计算出被测物体与发射 器之间的距离。 2. 毫米波雷达的测距范围 毫米波雷达的测距范围是根据信号的波长、功率和接收器的灵敏度来 衡量的。具体的测距范围取决于多个因素,例如信号频率、反射体的 大小和形状、环境中的物体和干扰等。一般来说,毫米波雷达的测距 范围在数十厘米到几千米之间。一些高科技设备,例如自动驾驶汽车 和航空器,通常需要更长的测距范围,其测距范围通常在数百米和数 千米之间。 3. 毫米波雷达的优点 毫米波雷达具有许多优点,它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术。毫米波雷达不 受光线、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其他技 术的测距不准确。此外,毫米波雷达可以穿过障碍物、检测移动的物体,这让它在许多强制测量应用中非常受欢迎。 4. 毫米波雷达的应用 毫米波雷达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自动化控制领域。毫米波雷达 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导航、自动驾驶车辆、智能家居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它还用于飞行和航空器导航、病例诊断和物体识别等其他应用。

毫米波雷达还可用于监测城市的交通和行人流量。 总之,毫米波雷达就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它在许多领域都有 广泛的用途。虽然其测距范围受制于多种因素,但是在合适的条件下,毫米波雷达可以提供非常高精度的距离测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我们相信毫米波雷达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

adas的毫米波雷达的道路测试标准

毫米波雷达是自动驾驶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传感器之一,它通过发射和 接收微波信号来探测周围环境和障碍物。在道路测试中,毫米波雷达 的性能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自动驾驶系统对道路情 况的准确感知和安全驾驶能力。 在进行道路测试时,毫米波雷达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以保证 其可靠性和准确性。一些重要的毫米波雷达的道路测试标准包括: 1. 辐射功率:毫米波雷达在道路测试中需要符合一定的辐射功率标准,以确保其不会对周围的人员和设备造成干扰或危险。 2. 探测距离和角度分辨率:毫米波雷达在道路测试中需要能够准确地 探测周围障碍物的距离和角度位置,因此其探测距离和角度分辨率需 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要求。 3. 抗干扰能力:毫米波雷达在真实道路环境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干扰, 如其他车辆的雷达信号、建筑物的反射等,因此其抗干扰能力需要进 行充分测试和评估。 4. 动态性能:毫米波雷达在道路测试中需要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感知周 围环境的变化,包括车辆的速度、位置等动态信息。 5. 非均匀物体探测能力:毫米波雷达在道路测试中需要能够有效地探

测非均匀形状的障碍物,如路边的树木、路牙等,以确保其完整地感 知周围环境。 在进行毫米波雷达的道路测试时,需要对以上标准进行严格的测试和 评估,以确保毫米波雷达能够在真实道路环境中稳定、准确地工作。 还需要针对特定道路环境和交通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测试,以保证毫米 波雷达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总结来说,毫米波雷达在道路测试中需要满足辐射功率、探测距离和 角度分辨率、抗干扰能力、动态性能以及非均匀物体探测能力等标准 要求。通过严格的测试和评估,可以确保毫米波雷达能够在自动驾驶 系统中发挥准确、可靠的作用。 在我看来,毫米波雷达的道路测试标准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自动 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只有通过严格的测试和评估,毫米波雷 达才能在真实道路环境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准确、可靠的环境感知能力。 以上是对毫米波雷达的道路测试标准的深度和广度兼具的评估和撰写,希望能够满足您的要求。毫米波雷达的道路测试标准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在实际道路 环境中,毫米波雷达需要能够快速、准确地探测周围环境和障碍物, 以确保车辆能够安全行驶,并且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毫米波雷达实验测试报告

毫米波雷达实验测试报告 实验目的: 1.评估毫米波雷达系统的探测性能和测量精度。 2.比较不同目标的回波信号特征,分析其对雷达系统的影响。 3.研究毫米波雷达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工作效果。 实验设备: 1.毫米波雷达系统:包括发射器、接收器、信号处理单元等。 2.目标模型:金属板、人体模型等多种不同目标。 实验步骤: 1.设置实验环境:在无遮挡的室外场地进行实验,确保测试区域内没 有干扰物。 2.安装目标模型:按照实验要求,安装金属板和人体模型等目标模型。 3.启动雷达系统:将发射器和接收器连接,并启动雷达系统。 4.发射信号:通过发射器发射毫米波信号,连续扫描测试区域内的目标。 5.接收回波信号:接收器接收目标模型反射回波信号,并将信号传输 给信号处理单元。 6.信号处理: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目标的特征 信息。

7.数据记录和分析:记录实验数据,比较不同目标的回波信号特征, 并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及讨论: 1.不同目标的回波信号特征分析:经对比分析,金属板的回波信号强 度较高且稳定,可以较容易地进行探测和测量;而人体模型的回波信号强 度相对较低,容易受到表面特征的影响。 2.毫米波雷达的探测精度:通过实验测试,毫米波雷达系统具有较高 的探测精度,能够准确地识别目标的位置和形状。 3.环境条件对毫米波雷达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毫米波雷达对 于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高湿度和低温会导致信号衰减和串扰。实验结论: 毫米波雷达通过利用毫米波频段的高频率和短波长,实现了高分辨率 和高精度的目标探测和测量。它在金属板等目标上表现出较高的探测性能 和测量精度,对人体模型等目标的探测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然而,其 在湿度和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的工作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 实验反思: 1.实验过程中需注意环境条件的控制,避免干扰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需进一步研究毫米波雷达在复杂环境中的工作效果,以提高其应用 范围和适应性。 3.实验结果的分析需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比较和解释,以充分发挥实验 的价值。

智能网联车毫米波雷达检测与标定

毫米波雷达检测与标定 班级:组别:学员:学时:个人时间段:实训目的了解毫米波雷达安装标定原理 安全注意事项1、注意个人安全及设备规范操作2、工具零配件统一顺序摆放3、做到三不落地 实训器材毫米波雷达实训台,、标定尺、毫米波雷达可视化软件、. 集成软件硬件故障系统教学组织每个设备台架按7位学员作业(2人操作、2人辅助、2人观摩/考核、1人监督)循环操作 小组成员实训前任务由小组长组织本组组员,两人一小组互相提问考核 一、实施正确√错误× 一.准备工作: 1、毫米波雷达实训台,模拟小车,4哥标定尺、毫米波雷达可视化软件、毫米波雷达检测仪器。 2、检查实训指导书及实验的预习情况。 三.毫米波雷达的外观认识与检查 1.第一步:按照车辆安装标准,将毫米波雷达装置 在实训台架的前方。记录高度,垂直角度、水平角度。 2.摆放毫米波雷达标定角反。调整毫米波雷达角反的 高度,使其与毫米波雷达处在同一高度 3.测量毫米波雷达距离角反的水平距离。

4.读取毫米波雷达软件输出距离数据,并将数据填 入到软件标定输入框中。 5.重复第二步,并将毫米波雷达角反放在毫 米波雷达左前方,右前方,十米,五米等处,重 复记录数据,并填充数据。 四.总结本次实训课 1. 强调毫米波实际车辆中的常见故障表征(识别失效、制动失效、制动距离偏差) 2. 毫米波雷达可视化校准、设置、初始化集成软件 3. 总结毫米波雷达实训课程 二、检查与评估与 1、教师对小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并进行点评(达标√不达标×)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2、成绩评定: 小组对本人的评定:□优□良□及格□不及格 教师对小组的评定:□优□良□及格□不及格 学生本次任务成绩:□优□良□及格□不及格

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算法

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算法 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算法 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算法是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之一,目的是通过算法来实现对毫米波雷达所收集的目标数据进行分 析和检测。该算法通过测试和改善,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自动驾驶、城市安防、反恐防爆等领域。 本文将对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算法进行详细的步骤阐述。 1. 数据采集 毫米波雷达是指波长在1~10mm之间的微波,由于其具有穿透性强、不易受环境光影响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目标检测。在进行毫米 波雷达目标检测之前,首先需要通过雷达进行数据的采集。具体采集 方法是通过微机进行控制、调整毫米波雷达的探测模式,并在探测模 式下对目标进行数据采集。完成数据采集后,可以得到包含目标信息 的原始数据集。 2. 数据预处理 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是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训练实现的,因此需 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将其转化为适合模型训练的数据。例如, 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坐标转换等操作,以得到目标的准确位置信息。 3. 特征提取 在将目标数据输入到模型中之前,需要进行特征提取。毫米波雷 达目标检测的特征提取是指从原始数据中提取一些重要的、可表示目 标属性的特征值。例如,对目标的形状、大小、纹理等属性进行提取,形成特征向量,并用于后续的模型训练和目标检测。 4. 模型训练 通过前三个步骤处理后,得到的数据可以用于训练模型。毫米波 雷达目标检测中,常用的模型有基于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各种算法,以及一些深度学习的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利用之前提取的特征值,通过模型的学习和训练,可以有效地识别、分类和定位目标。

5. 目标检测和分析 进行模型训练之后,就可以使用训练出来的模型对新的目标数据 进行检测和分析。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的过程是将目标数据输入到模 型中,模型通过比较输入的数据与训练数据,判断其是否为目标,并 进行目标定位和分类等操作。对于模型无法识别的输入,可以进行人 工干预,并加入到模型的训练数据中,以提高模型的识别率和稳定性。 总之,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算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依次完 成数据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训练和目标检测等操作。利用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实现高效的 目标检测和跟踪,为现代社会的各种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全固态Ka波段毫米波测云仪测试方法》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ICS xx.xxx 备案号:xxxx 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全固态Ka 波段毫米波测云仪 测试方法 QX/T XXX-XXXX Test method of the Solid state-Ka band Millimeter-wave cloud radar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目次 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术语和定义 (4) 4测试仪器及环境 (5) 5测试内容 (6) 5.1成套性检查 (6) 5.2外观结构检查 (6) 5.2.1目测检查 (6) 5.2.2手动检查 (6) 5.3功能检查 (6) 5.3.1自标定 (6) 5.3.2通信与接口 (7) 5.3.3数据格式 (7) 5.3.4气象产品与显示 (7) 5.3.5质量控制 (7) 5.3.6业务过程 (8) 5.3.7状态监控 (8) 5.3.8数据存储和传输 (8) 5.3.9系统配置 (8) 5.4性能测试 (9) 5.4.1天线和馈线 (9) 5.4.1.1天线类型 (9) 5.4.1.2天线极化方式 (9) 5.4.1.3天线口径 (9) 5.4.1.4测云仪工作频率 (9) 5.4.1.5天线波束宽度 (9) 5.4.1.6天线旁瓣电平 (10) 5.4.1.7天线增益 (11) 5.4.1.8电压驻波比 (12) 5.4.1.9天馈线系统损耗 (12) 5.4.1.10天线罩双程损耗 (13) 5.4.1.11天线罩引入指向误差 (13) 5.4.2发射系统 (14) 5.4.2.1发射机峰值功率 (14) 5.4.2.2发射机脉冲宽度 (14) 5.4.2.3发射机频谱特性 (15) 5.4.2.4发射机极限改善因子 (15)

(完整版)毫米波雷达

1.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是指波长在1-10mm的电磁波。 毫米波雷达的应用主要限制在近程雷达上,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难以获得符合要求的高发射功率和相应的低损耗传输馈线;二是毫米波在大气中传输时损耗大。例如,在8mm 和3mm窗口,单程传播损耗分别为0.08dB/km和0.3dB/km左右。 优点: ·高分辨率,小尺寸;由于天线和其它的微波元器件尺寸与频率有关,因此毫米波雷达的天线和微波元器件可以较小,小的天线尺寸可获得窄波束; ·干扰,大气衰减虽然限制了毫米波雷达的性能,但有助于减小许多雷达一起工作时的相互影响; ·与红外系统相比,毫米波雷达的一个优点是可以直接测量距离和速度信息。 与微波雷达相比,毫米波雷达体积小、质量轻,提高了雷达的机动性与隐蔽性;波束窄、分辨力高,能进行目标识别与成像,有利于低仰角跟踪;频带宽,天线旁瓣低,有利于抗干扰。 同激光与红外制导武器相比,毫米波制导武器在其传输窗口的大气衰减和损耗低,穿透云层、雾、尘埃和战场烟雾能力强,能在恶劣的气象和战场环境中正常工作。 缺点: 毫米波虽然较红外和可见光具有相对较好的穿透烟、尘埃的能力,但其传输距离受气象条件的影响相当大,图1是大气和雨对电磁波的双程衰减。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毫米波的传输衰减相当大。除了雨之外,雪、雹、雾、云等对毫米波传输也有相当的影响,在防护时首先应尽可能利用天气的自然防护作用。

毫米波在穿越树叶丛、地面覆盖物等时会受到很大的衰减,图2是毫米波双程衰减与单程叶丛深度的关系。由图可以看出,衰减随叶丛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将目标隐藏在树林或其他植被下是一种有效的对付毫米波制导武器的隐蔽手段。 与微波雷达相比,毫米波雷达的性能有所下降,原因如下: 1)发射机的功率低 ; 2) 波导器件中的损耗大 ;

全向毫米波雷达路况感知系统技术标准

全向毫米波雷达路况感知系统技术标准 全向毫米波雷达路况感知系统技术标准 1. 介绍 全向毫米波雷达路况感知系统技术标准,在智能汽车领域扮演着至关 重要的角色。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感知系统的要求也 越来越高。全向毫米波雷达路况感知系统技术标准作为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提升汽车感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深度评估 2.1 毫米波雷达技术原理 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利用毫米波电磁波来探测目标的雷达技术。它具有 波长短、抗干扰能力强、分辨率高等特点,是目前自动驾驶领域中被 广泛应用的一种感知技术。全向毫米波雷达路况感知系统技术标准应 当充分考虑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提高系统的感知精度和 稳定性。 2.2 路况感知系统技术标准 全向毫米波雷达路况感知系统技术标准需要包括对感知范围、分辨率、反射率检测等方面的要求。对于感知范围,系统需要能够在不同天气

和光照条件下准确感知道路情况,并及时做出反应;而在分辨率上, 系统需要能够准确判断目标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以确保驾驶安全。3. 广度评估 3.1 全向性要求 全向毫米波雷达路况感知系统技术标准需要考虑全向性要求。汽车行 驶过程中,车辆周围的路况和障碍物分布可能是多变的,因此系统需 要具备全向性感知能力,能够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的情况,为自动驾驶 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2 抗干扰能力 另外,全向毫米波雷达路况感知系统技术标准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抗干 扰能力。毫米波雷达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天气、建筑物等外界因 素的干扰,因此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确保感知系统能够 稳定可靠地工作。 4. 总结和回顾 通过对全向毫米波雷达路况感知系统技术标准的深入评估,我们可以 看到,该技术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同时也需要考虑系统的全向性要求和抗干扰能力。只有从多个方面全 面考虑,才能制定出具有实际意义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技术标

雷达液位计检验标准

雷达液位计检验标准 一、设备外观检查 1.检查雷达液位计的外观是否完好,无破损、变形、锈蚀等现象。 2.检查雷达液位计的标识是否清晰、完整,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等信息。 二、发射信号测试 1.检查雷达液位计的发射信号是否稳定,频率、功率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2.在不同液位高度下,测试雷达液位计的发射信号是否有异常波动或失真。 三、接收信号测试 1.检查雷达液位计的接收信号是否清晰,是否能准确接收来自反射器的回波信号。 2.在不同液位高度下,测试雷达液位计的接收信号是否有异常波动或失真。 四、测量精度检验 1.通过模拟实验,检验雷达液位计在不同液位高度下的测量精度,误差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检查雷达液位计是否具有温度补偿功能,以适应不同温度下的测量精度。 五、重复性检验 1.对同一液位高度进行多次测量,检查雷达液位计的测量结果是

否一致,以验证其重复性。 2.在不同温度、压力等条件下,对同一液位高度进行测量,检查雷达液位计的测量结果是否稳定。 六、线性度检验 1.通过实验检验雷达液位计的线性度,即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良好。 2.对于非线性误差较大的雷达液位计,应采取相应的修正措施以提高测量精度。 七、盲区检验 1.检查雷达液位计在安装位置是否存在盲区,即无法检测到反射器回波信号的区域。 2.对于存在盲区的雷达液位计,应采取相应的修正措施以消除盲区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八、防爆性能检验 1.对于在易燃易爆环境下使用的雷达液位计,应检查其是否具有防爆性能,如防爆等级、防爆结构等。 2.在防爆试验室进行测试,检查雷达液位计在易燃易爆环境下的运行稳定性及安全性。 九、环境适应性检验 1.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潮湿、干燥等,测试雷达液位计的性能表现及稳定性。 2.在特定环境因素作用下,验证雷达液位计是否会出现故障或测

毫米波雷达标定原理

毫米波雷达标定原理 毫米波雷达是一种高频雷达,其频率范围一般在30-400 GHz之间。它的高频特性使得其在大气、云层和降水等天气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穿透性,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探测任务,包括目标距离、速度和角度信息的测量等。 毫米波雷达的性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雷达的硬件参数、环境因素和信号处理方法等。为了保证毫米波雷达的精度和可靠性,必须对其进行标定。本文将介绍毫米波雷达的标定原理和实现方法。 1. 发射天线的校准 发射天线是将电能转化为电磁波的部件,其性能会直接影响雷达的精度。针对发射天线进行的校准包括天线增益的测量和天线辐射图的测量。 天线增益的测量是指测量天线的辐射功率与接收功率之比。这一测量通常需要使用一个参考天线作为参照。将发射天线和参考天线分别对准一个天线测试器,就可以测量到两者发出的电磁波功率。然后,将测试过程中的信号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发射天线和参考天线的增益值。通过这种方法获得天线增益的测量结果,可以用于后续的雷达信号处理中。 天线辐射图的测量是指测量天线辐射方向上的辐射功率,这些功率可以表示为天线的幅度和相位响应函数,通常以极坐标形式表示。测量天线辐射图需要将发射天线对准一个转动的测试台,同时记录每一个方向上的辐射功率和相位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天线的辐射图,为后续雷达信号处理提供标准。 噪声系数是指接收天线输出的信号中的噪声功率与理论噪声功率之比。噪声系数的测量需要使用一个噪声源作为参考,将其接入到一个总功率计中,同时将接收天线接入到总功率计上。将总功率计的读数与噪声源的输出功率对照,就可以计算出接收天线的噪声系数。 3. 雷达信号处理软件的校准 在雷达信号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各种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了保证处理过程的准确性,需要对雷达信号处理软件进行校准。对于毫米波雷达,主要的信号处理包括信号匹配滤波、目标检测和目标跟踪等。 信号匹配滤波是一种对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幅度和相位滤波的方法。它能够提高雷达的信噪比和距离分辨率。信号匹配滤波需要使用一个滤波器进行处理,这个滤波器可以通过对标定信号的分析来确定。

24g毫米波雷达使用说明

24g毫米波雷达使用说明 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24g毫米波雷达的使用方法和注 意事项,特别编写了以下使用说明: 1. 24g毫米波雷达介绍 24g毫米波雷达是一种使用24GHz频段的无线雷达技术, 主要用于检测目标的距离、速度和角度等信息。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发送和接收微弱的电磁波信号,利用雷达技术进行目标检测和跟踪。 2. 正确安装和连接 在使用24g毫米波雷达之前,请确保正确安装并连接设备。按照产品手册或说明书的要求,将雷达设备安装到合适的位置,确保它与目标之间没有遮挡物,以保证有效的信号传输。 3. 设备调试和设置 在使用24g毫米波雷达之前,需要进行设备调试和设置, 以确保正常工作。首先,请根据产品手册或说明书的指导,正确设置雷达设备的参数,包括功率、灵敏度、探测范围等。此外,还需要进行系统校准,确保雷达设备能够准确地捕捉和分析目标信号。

4. 数据解读和分析 使用24g毫米波雷达进行目标检测后,会获得一系列数据和图形。正确地解读和分析这些数据对于有效利用雷达的功能非常重要。用户应该了解如何读取和理解雷达显示的距离、速度和角度等数据,以便快速识别目标和做出相应的决策。 5. 安全使用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24g毫米波雷达时,需要遵守一些安全使用和注意事项。首先,避免将雷达设备用于非法或擅自侵入他人隐私的活动。其次,请合理使用雷达设备,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并遵守相关权限和规定。最后,使用时需遵循产品手册或说明书中的操作指南,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希望以上使用说明对您在使用24g毫米波雷达时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和指导。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知,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固态Ka波段毫米波测云仪测试方法》编制说明

气象行业标准《全固态Ka波段毫米波测云仪测试方法》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2019年2月26日,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下发《关于下达2016年气象观测装备相关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气法函〔2016〕3号),《全固态ka波段毫米波测云仪测试方法》(以下简称:《测试方法》)项目列入中国气象局2019年度气象行业标准项目计划,项目编号:QX/T-2019-72。本标准起草工作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以下简称:探测中心)承担。 2.协作单位 西安华腾微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腾公司)。 3.主要工作过程 2018年3月,探测中心针对全固态ka波段毫米波测云仪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调研国内相关生产企业,查阅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气象部门业务文件,明确了全固态ka波段毫米波测云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测试项目及主流测试方法。 2018年4月-8月,探测中心根据前期调研结果,编制《测试方法(初稿)》,并向中电锦江、敏视达、西安华腾、恩瑞特、智鸿达电子、四创电子、航天科工23所等相关企业征求意见,并邀请各生产和研发企业在北京召开2次技术研讨会,广泛征求意见。 2018年11月13日,探测中心将编写完善的《测试方法(咨询稿)》,在北京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进一步对标准进行现场咨询。 2019年1月,根据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关于征集气象观测装备标准项目承担单位的通知》(气法函〔2015〕38号),探测中心牵头组织相关协作单位,组建了起草组,进行了任务分工,撰写了申报材料,申报了《测试方法》行业标准起草项目。 2019年2月,根据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关于下达2016年气象观测装备相关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气法函〔2016〕3号),探测中心联系协作单位,成立标准编制项目组,启动本标准的编制工作。 2019年5月编制小组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确定了编制大纲,明确了人员分工、编制进度和沟通协调机制。 2019年5月-6月,编写组对编制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技术问题在华腾公司进行现场测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