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流表的读数

电流表的读数

电流表的读数

2.选用量程{用经验估计或采用试触法}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否则短路。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否则指针反转。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可以采用试触的方法来看是否超过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电流表内阻很小,相当于一根导线。若将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轻则指针打歪,重则烧坏电流表、电源、导线。

电流表读数:

1.看清量程

2.看清分度值(一般而言,量程0~3A分度值为0.1A,0~0.6A为0.02A)

3.看清表针停留位置(一定从正面观察)

--使用前的准备:

1.校零,用平口改锥调整校零按钮.

2.选用量程{用经验估计或采用试触法}

(完整版)高中物理关于电表读数方法的探讨

关于电表读数方法的探讨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76003)程丰兵 关键词:有效数字估读思想方法二分法五分法十分法普适性 指针刻度式电表的读数是个比较混乱和模糊的问题,许多老师和学生都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读数方法而无所适从。笔者认为,无论从老师的教还是从学生的学两个角度中在任何一个,都有必要给该问题一个明确的答案。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首先介绍常见教辅资料上所给的读数方法。一种是二分法估读。图1所示为0-0.6A 量程的电流表刻度示意图,精确度为0.02A,二分法就是针对这种“2”类型精确度读数问题提出的,所谓二分就是把刻度上每1最小等分再2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对应于图1就是0.01A),用该法读出的指针在a、b、c三处的读数分别为0.20A、0.29A、0.42A。现在我们来分析这三个读数:0.29A中的9是估读出来的,因为指针“正好”指在两条刻度线的正中间;为了保持有效数字的位数相同,所以a处估读一个0,而c处则不能估读。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指针靠近哪条线就读哪条线(包括估读时自行“认定”的中间线),没有其它的位置,这就是所谓“二分法”的思想,显然,这种有时估读有时不估读且精确度不够高的二分法是欠科学的,也不利于学生接收。另一种是五分法估读。图2所示为0-15V量程的电压表刻度示意图,精确度为0.5V。这种情况就是把刻度的每一最小等分再5等分,所以指针在a、b、c三处的读数分别为5.0V、7.2或7.3V、10.5V。 图2 这里除了和“二分法”存在同样的问题外,位置b的读数很难令人信服。比如指针客观

上就是在两条刻度线的正中间,读数就应该是7.25V ,这种方法只能“逼着”读者读出自己都觉得不准确的数值7.2或7.3V 。 有没有更科学准确简洁且更具普适性的读数方法呢?我们知道螺旋测微器是比较精密的测量长度的仪器,其读数的毫米千分位是用最贴近生活的十分法估读的。如0.653mm 的估读值0.003mm 就是用估读数十分之三(0.3)乘以最小分度(精确度)0.01mm 即01.03.0?mm=0.003mm 得到的。比如学生最常用的毫米刻度尺,也是用十分法估读,比如 6.6mm 的估读值0.6mm 就是用估读数十分之六(0.6)乘以精确度1mm 即16.0?mm=0.6mm 得到的。这种一致的思想方法同样可以运用的电表的读数当中,即无论那种情况都用最自然最常用的十分法估读,用估读数乘以精确度作为估读值即可。读数时一般可先由一般位置的读数确定有效数字的位数,如图1中的b 位置读数为(02.05.028.0?+)A=0.290A ,自然地位置c 处的读数为0.420mm ,位置a 处的读数为0.200A 。同样的图2先读一般位置b 的读数为(5.05.07?+)V=7.25V ,自然地位置c 处的读数为10.50V ,位置a 处的读数为5.00V 。 可见这种十分法估读有以下几个优点:1.既可以避免有时估读有时不估读的问题,又可以免去“非2即3或非1即0”等人为造成的读数不准确的尴尬;2.具有普适性,和其它仪器的读数一脉相承,体现了思想方法的内在统一,避免了二分法和五分法的机械性;3.和最简单的毫米刻度尺读数方法一致,最贴近生活,学生最容易掌握。基于这几点,笔者认为“十分法估读”应该作为指针刻度式电表读数的最为科学的方法。

电流表怎么使用方法

电流表怎么使用方法 ①电流表要与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否则短路,烧毁电流表.);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否则指针反转,容易把针打弯.);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可以采用试触的方法来看是否超过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电流表内阻很小,相当于一根导线.若将电流 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轻则指针打歪,重则烧坏电流表、电源、导线.). 注意是:先烧表(电流表),后毁源(电源) 使用步骤 1、校零,用平口改锥调整校零按钮. 2、选用量程(用经验估计或采用试触法) 电流表归结起来有三看和三问先看清电流表的量程,一般在表盘上有标记.确认最格的一个表示多少安培把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入电路后,观察指针位置,就可以读数了.此外还要选择合适量程的电流表. 可以先试触一下,若指针摆动不明显,则换小量程的表.若指针摆动大角度,则换大量程的表.一般指针在表盘中间左右,读数比较合适. 一看:量程.电流表的测量范围. 二看:分度值.表盘的一小格代表多少. 三看:指针位置.指针的位置包含了多少个分度值. 读数 1.看清量程 2.看清分度值(一般而言,量程0~3A分度值为0.1A,0.6A为0.02A) 3.看清表针停留位置(一定从正面观察) --使用前的准备:1.调零,用平口改锥调整校零按钮. 2.选用量程{用经验估计或采用试触法} 测量长度可以用刻度尽,测量时间可以用钟表,型量电流要用专门的仪表_电流表.电流表的种类很多,图5一5绘出了几种电流表的外形,右上角是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电流表的示数电流袭的刻度盘上标有符号A和表示电流值的刻度.电流表的"0"点通常在左端.当被测电路中的电流为零时,指针指在"0"点;当被测电路中有电流时,指针偏转,指针稳定后所指的刻度,就是被测电路中的电流值.每个电流表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量程.在读取数据之前,要先确认你使用的电流表的量程,然后根据量提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所表示的电流值(图5-6)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的

电表读数规则(勿动)教学文案

电表读数规则(勿动)

高考电表读数规则 一、高考国卷电表读数试题标答研究 1.存在问题 最小分度为“2”、“5”两种情况电表读数和欧姆档读数记录规范问题。一是大部分老师及其复习资料按照大学物理中介绍的电表准确度等级读数规则进行读数,考虑中学实验一般用的是2.5级电表,对“2”和“5”分度的电流、电压表,分别提出“二分之一”和“五分之一”的估读要求。(如果最小分度为“5”的如50,5,0.5,0.05等。如果最小分度为“2”的如20,2,0.2,0.02等)。 “凡是最小分度是“1”的,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估读的这位数字是不可靠数字);凡是最小分度不是“1”的,只要求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不能再往下估读”。这样,记录的结果往往出现:遇到最小分度为“5”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一致,遇到最小分度为“2”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不一致;二是小部分老师认为现行高中教材没有介绍电表准确度等级读数规则,只能依据初中物理介绍的“十分之一估读法”,结果往往出现:遇到最小分度为“2”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一致,遇到最小分度为“5”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不一致。还有欧姆档读数记录规范问题。 2. 高考国卷电表读数标答“潜规则”探究 比对人教版教材选修3—1 P68第1题答案和多年高考试题,发现高考国卷电表读数标答和教材答案标准具有一致性,在多年高考国卷命题中这种读法保持稳定性。 国卷“潜规则”依据理由可能是: ①基于人教版教材讲述。教材没有介绍电表准确度等级规则,也不因此提高要求增加学生负担,再说所读电表未必都是2.5级电表;

②不考虑电表结构原因误差,假定电表机件都是理想的,读数误差主要出在人眼对刻度的分辨能力上; ③中学实验电表最小刻度宽度约1mm ,一般人眼的分辨能力为0.1 mm ,即最多可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 ④“估读”只能是“最后一位有效数字”。 如果最小分度为“2”(20,2,0.2,0.02,…),等分份数10以内的只有2、4、5、10五种可能(2/2=1,2/4=0.5,2/5=0.4,2/10=0.2;但2/3=0.333…2/8=0.25不是一位有效数字),一般估读应在下一位比较准,故取“十分之一估读法”。 如果最小分度为“5”(50,5,0.5,0.05,…),等分份数10以内的只有5、10两种可能(5/5=1,5/10=0.2,但5/2=2.5,5/4=1.25,5/8=0.625),由于1mm 内标值5本身已较大,估读值取在同一位已是合适的估读,再细到十分之一就没意义了,故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 ⑤尽管欧姆表测电阻本身粗略,但仅从读数角度看,“最后一位有效数字”表示“估读” 、“近似”意义应是一样的,毋容置疑,不能随意改变。 3.总结高考国卷电表读数标准 对最小分度为“1” 、“2”的采用“十分之一估读法”,估计数字出现在下一位; 对最小分度为“5”的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 估计数字出现在同一位。 这样读数记录=刻度完整部分+估计等分数×125???最小分度“”或“”的十分之一最小分度“”的五分之一 ,后部分乘积为0时不能丢,象游标卡、千分尺读数一样要补齐。 显然,高中阶段,这种办法适合学生理解接受,不额外增加负担,上了大学再进一步学习更科学严谨的估读规则,现实中不失为一种为大学准备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性办法。

电流表怎么使用方法

电流表怎么使用方法 ① 令狐采学 ②电流表要与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否则短路,烧毁电流表.); ② 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否则指针反转,容易把针打弯.);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可以采用试触的方法来看是否超过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电流表内阻很小,相当于一根导线. 若将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轻则指针打歪,重则烧坏电流表、电源、导线.).注意是:先烧表(电流表),后毁源(电源)使用步骤1、校零,用平口改锥调整校零按钮.2、选用量程(用经验估计或采用试触法)电流表归结起来有三看和三问先看清电流表的量程,一般在表盘上有标记.确认最格的一个表示多少安培把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入电路后,观察指针位置,就可以读数了.此外还要选择合适量程的电流表.可以先试触一下,若指针摆动不明显,则换小量程的表.若指针摆

动大角度,则换大量程的表.一般指针在表盘中间左右,读数比较合适.一看:量程.电流表的测量范围.二看:分度值.表盘的一小格代表多少.三看:指针位置.指针的位置包含了多少个分度值.读数1.看清量程 2.看清分度值(一般而言,量程0~3A 分度值为0.1A,0.6A为0.02A) 3.看清表针停留位置(一定从正面观察) 使用前的准备:1.调零,用平口改锥调整校零按钮.2.选用量程{用经验估计或采用试触法} 测量长度可以用刻度尽,测量时间可以用钟表,型量电流要用专门的仪表_电流表.电流表的种类很多,图5一5绘出了几种电流表的外形,右上角是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

号.电流表的示数电流袭的刻度盘上标有符号A和表示电流值的刻度.电流表的"0"点通常在左端.当被测电路中的电流为零时,指针指在"0"点;当被测电路中有电流时,指针偏转,指针稳定后所指的刻度,就是被测电路中的电流值.每个电流表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量程.在读取数据之前,要先确认你使用的电流表的量程,然后根据量提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所表示的电流值(图56)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的电流表有三个接钱桂,两个量程(图

最新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同步练习(无答案)

13.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中两灯规格不同,能测出通过灯L1电流的电路是() A.B.C.D.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三个仪表做“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的实验,三个仪表最好用() A.型号相同、选用相同量程的电压表 B.型号相同、选用相同量程的电流表 C.型号相同的电能表 D.型号相同、选用不同量程的电流表 3.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如图:向右移动滑片,若通过R1的电流增加a安,则通过R2的电流也增加a安 B.如图:仍呈清晰的像,若物距增加b厘米,则像距也要增加b厘米 C.如图:加水液面升高,若小铁球受到的浮力增加c牛,则大铁球受到的浮力也增加c牛 D.如图:保持杠杆平衡,若左侧增加d个钩码,则右侧也要增加d个钩码 4.如图所示,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金属球b也带上负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 B.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a→b C.b上的一些原子核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b→a D.a上的一些原子核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a→b 5.图中,能直接测量通过灯L1电流的电路是() A.B.C.D. 6.如图是实验室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图,下列选项中与电流表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B.C.D. 7.每种金属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有确定的值。若两段长度之比为2:1、横截面积之比为1:3的镍铬合金丝并联在某电路中使用时,则这两根电阻丝内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A.1:2B.3:1C.2:1D.1:1 8.图甲闭合开关灯泡发光,图2乙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把两个验电器连接起来的瞬间(验电器带电情况见图乙)。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估读方法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估读方法 认识电表:(以实验室学生用表为例) 1、电流表:图1,学生实验中用的直流电流表的量程为0~ ~ 3A ,内阻一般在1Ω 以下。(毫安表的内阻一般在几欧~几十欧)。 2、电压表:图2,学生实验中用的直流电压表的量程为0~3V~15V ,两个量程的内阻一般分别为3k Ω 和15k Ω 。 一、常用估读方法: 1、量程为3 V 和3 A 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其最小分度值为 V 和 A, 为1分度表,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十分之一.若无估读,则在精度的下一位补“0” ,因此最后读数如果以V (A)为单位,小数点后面有两位,尾数可能为0、1、 2、 3、 4、 5、 6、 7、 8、9. 2、量程为 A 的电流表,其最小分度值为 A, 为 2分度表,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二分之一 (半格估读).因此最后读数如果以A 为单位,小数点后面有两位,尾数可能为0、1、2、3、4、5、6、7、8、9. 有效数字的末位就是精度的同一位(含估读数),若无估读不需补“0”。若用0~量程,其精度为,说明测量时只能准确到,不可能准确到,因此误差出现在安培的百分位(),读数只能读到以A 为单位的百分位,以估读最小分度半小格为宜,将最小分度分为二等分,把不足半等分的舍去,等于或超过半等分的算一个等分。 图1 05 10 图2

3、量程为15 V 的电压表,其最小分度值 为 V, 为5分度表, 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 度值的五分之一.因此最后读数如果以V 为单位,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尾数可能为0、1、2、3、4、5、6、7、8、9. 表盘的最小分度值为/格,虽能准确读到,但误差仍出现在最小分度值的同一 数位上,即以V 为单位的十分位。其估读法则是:将最小分度分为五等分,即为。 二、半格估读法: 实验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精度并不高,可采用1/2估读,或称半格估读,只将最小分度值分为2等份作估读。 例如: 1、若是0~档,最小分度值为, 半格为,图中读数应为 若是0~3A 档,最小分度值为, 半格为 ,图中读数应为 A 2、若是0~3V 档,最小分度值为, 半格为,图中读数应为 若是0~15V 档,最小分度值为, 半格为,通常可估读为或 (因有效数字出现在以V 为单位的十分位上) 图中读数应为 11. 2V 或 注:除电流表和电压表外,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酒精温度计通常也采用上述方法。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估读方法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估读方法 认识电表:(以实验室学生用表为例) 1、电流表:图1,学生实验中用的直流电流表的量程为0~ ~ 3A ,内阻一般在1Ω 以下。(毫安表的内阻一般在几欧~几十欧)。 2、电压表:图2,学生实验中用的直流电压表的量程为0~3V~15V ,两个量程的内阻一般分别为3k Ω 和15k Ω 。 一、常用估读方法: 1、量程为3 V 和3 A 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其最小分度值为 V 和 A, 为1分度表,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十分之一.若无估读,则在精度的下一位补“0” ,因此最后读数如果以V (A)为单位,小数点后面有两位,尾数可能为0、1、 2、 3、 4、 5、 6、 7、 8、9. 2、量程为 A 的电流表,其最小分度值为 A, 为2分度表,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二分之一 (半格估读).因此最后读数如果以A 为单位, 小数点后面有两位,尾数可能为0、1、2、3、4、5、6、7、8、9. 有效数字的末位就是精度的同一位(含估读数),若无估读不需补“0”。若用0~量程,其精度为,说明测量时只能准确到,不可能准确到,因此误差出现在安培的百分位(),读数只能读到以A 为单位的百分位,以估读最小分度半小格为宜,将最小分度分为二等分,把不足半等分的舍去,等于或超过半等分的算一个等分。 图1 ( 5 10 图2

3、量程为15 V 的电压表,其最小分度值为 V, 为5分度表, 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五分之一.因此最后读数如果以V 为单位,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尾数可能为0、1、2、3、 4、 5、 6、 7、 8、9. 表盘的最小分度值为/格,虽能准确读到,但误差仍出现在最小分度值的同一数位上,即以V 为单位的十分位。其估读法则是:将最小分度分为五等分,即为。 ( 二、半格估读法: 实验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精度并不高,可采用1/2估读,或称半格估读,只将最小分度值分为2等份作估读。 · 例如: 1、若是0~档,最小分度值为, 半格为,图中读数应为 若是0~3A 档,最小分度值为, 半格为 ,图中读数应为 A 2、若是0~3V 档,最小分度值为, 半格为,图中读数应为 若是0~15V 档,最小分度值为, 半格为,通常可估读为或 (因有效数字出现在以V 为单位的十分位上) 图中读数应为 11. 2V 或 》 注:除电流表和电压表外,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酒精温度计通常也采用上述方法。

电流表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机构基本相同,但在测量线路中的连接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和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时应注意以下七点。 1、类型的选择。当被测量是直流时,应选直流表,即磁电系测量机构的仪表。当被测量是交流时,应注意其波形与频率。若为正弦波,只需测出有效值即可换算为其他值(如最大值、平均值等),采用任意一种交流表即可;若为非正弦波,则应区分需测量的是什么值,有效值可选用磁系或铁磁电动系测量机构的仪表,平均值则选用整流系测量机构的仪表。电动系测量机构的仪表常用于交流电流和电压的精密测量。 2、准确度的选择。因仪表的准确度越高,价格越贵,维修也较困难。而且,若其他条件配合不当,再高准确度等级的仪表,也未必能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因此,在选用准确准确度较低的仪表可满足测量要求的情况下,就不要选用高准确度的仪表。通常0.1级和0.2级仪表作为标准表选用;0.5级和1.0级仪表作为实验室测量使用;1.5级以下的仪表一般作为工程测量选用。 3、量程的选择。要充分发挥仪表准确度的作用,还必须根据被测量的大小,合理选用仪表量限,如选择不当,其测量误差将会很大。一般使仪表对被测量的指示大于仪表最大量程的1/2~2/3以上,而不能超过其最大量程。 4、内阻的选择。选择仪表时,还应根据被测阻抗的大小来选择仪表的内阻,否则会带来较大的测量误差。因内阻的大小反映仪表本身功率的消耗,所以,测量电流时,应选用内阻尽可能小的电流表;测量电压时,应选用内阻尽可能大的电压表。 5、正确接线。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应与被测电路串联;测量电压时,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测量直流电流和电压时,必须注意仪表的极性,应使仪表的极性与被测量的极性一致。 6、高电压、大电流的测量。测量高电压或大电流时,必须采用电压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应与互感器二次的额定值相符。一般电压为100V,电流为5A。 7、量程的扩大。当电路中的被测量超过仪表的量程时,可采用外附分流器或分压器,但应注意其准确度等级应与仪表的准确度等级相符。 另外,还应注意仪表的使用环境要符合要求,要远离外磁场。

电流表的使用

电流表的使用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及电流的单位,了解身边常见的电流值。 2.会使用电流表,知道怎样连接和读数。 3.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和增强合作、交流意识。 重点:掌握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难点:正确读取电流表的示数以及将电流表连入正确电路 教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演示PPT课件: 电流在国际单位制中的的单位“安培”简称: “安”符 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U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 安培(A)= 1000 毫安(mA) 1 毫安(mA) = 1000 微安5 A) 阅读课本我们身边的电流值 既然不同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通常是不相同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流过灯泡的电流大小呢? 在实验室中我们通常用“电流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 小(出示实物电流表)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构造

①电流表的表盘上有一个大写的字母A,它表示用此表测量的电流值的单位是就是“安培”。 ②另外,在电流表上有三个接线柱:其中“-”表示是 共用的“-”接线柱,“0.6”或“ 3”是两个“ + ”接线柱. ③当我们选用“-”和“ 0.6”接线柱时,就意味着我们 选用了0---0.6A的量程,这时就从表盘的下排刻线读数,谁来告诉我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1)确认选用的量程。电流表的量程,是指电流表的指针满刻度时所表示的电流值。 ⑵确认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所表示的电流值。看电流表的刻度有几大格,根据量程就可知道每大格所表示的电流值;再看每大格中有几小格,就可知道每小格所表示的电流值度值。 ⑶确认电流表的指针所指的刻度,准确读数。读数时,看电表的指针偏过了多少小格,这样就能知道电流是多少了。 电流的大小可以用电流表(如图1)来测量。在使用电流 表时要注意: (1)电流必须从表的“ + ”接线柱流入,从“—瞬线柱流 图1

电压表电流表读数规则

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规则 (1) 规格: 常用的直流电流表有量程0~0.6A和0~3A两种,它们的内阻都很少,内阻一般都在1Ω以下;常用的直流电压表有量程0~3V和0~15V两种,它们的内阻都很大,内阻一般都在几千欧姆以上. 2.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读数时应使视线垂直于刻度表面,并要估读. 具体估读方法如下: (1) 量程为3 V和3 A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其最小分度为0.1 V和0.1 A, 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 (2) 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其最小分度为0.02 A, 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即不足半格的略去,超过半格的要按半格读出,因此最后读数如果以安培为单位,小数点后面有两位,尾数可能为0、1、2、3… (3) 量程为15 V的电压表,其最小分度为0.5 V, 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 的,因此最后读数如果以伏特为单位,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尾数为0、1、 2、3、4… 3. 使用方法 (1) 在使用表前,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若不是,应调整表的中心螺母使指针指零. (2) 估算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选择适当量程,选取原则是: 使表的读数达到满 刻度的以上. (3)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4) 根据表的量程及最小分度值,正确读出表的读数,包括估读. 例题:如图1-57甲、乙两图为常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刻度盘,在甲图中如果接入电路的“+”和“-0.6”两个接线柱,则表的示数为_____,如果接入电路

的是“+”和“-3”两个接线柱,则表的示数为_____. 在乙图中,若选用的量程为0~15 V,则表的示数为_____,若选用的量程为0~3 V,则表的示数为_____. 解:在甲图中,若选用的量程为0.6A,则最小分度为0.02A,读数应估读到其最小分度的1/2,不是半格的舍去,超过半格的读半格,所以读数为0.37A。若选用的量程为3A,则最小分度为0.1 A,读数应估读到其最小分度的1/10,所以读数为1.86 A。 在乙图中,若选用的量程为15V,则最小分度为0.5V,读数应估读到其最小分度的1/5,所以读数为6.0V。若选用的量程为3V,则最小分度为0.1V,读数应估读到其最小分度的1/10,所以读数为1.20V。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估读方法

高中物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估读方法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测量时要按照有效数字的规则来读数。而测量仪器的读数规则为:测量误差出现在哪一位,读数就相应读到哪一位,在中学阶段一般可根据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来确定读数误差出现的位置,具体如下: 一、最小分度是“1”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下一位,下一位按十分之一估读。 如量程为3 V和3 A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其最小分度为0.1 V和0.1 A, 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估读值为0.0N(N可能为0、1、2、3、4、5、6、7、8、9)。 二、最小分度是“2”或“5”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同一位上,采用半格估读法(即同一位分别按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估读)。 如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其最小分度为0.02 A, 如果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估读值为0.002、0.004、0.006、0.008、0.01、0.012、0.014、0.016、0.018,误差有半数与最小分度同位,所以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即可(不足最小分度半格的略去,等于或超过最小分度半格的要按半格读出),因此最后读数如果以安培为单位,小数点后面有两位,尾数只可能为0、1、2、3、4、5、6、7、8、9。 如量程为15 V的电压表,其最小分度为0.5 V, 如果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估读值为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误差有绝大部分与最小分度同位,所以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将最小分度5等分仍不足半等分的略去,等于或超过半等分的算一个等分)。因此最后读数如果以伏特为单位,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尾数可能为0、1、2、3、4、5、6、7、8、9。

电能表、水表的正确读数方法

电能表、水表的正确读数方法 水电工被人们尊称为万能工,自己却戏称高级持证勤杂工。不仅要安电、接水管,修门窗,就连查抄电表、水表这些本应是管理干部做的事情,也得做。如此看来,读电表、水表还真是个基本功啊。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表水表该怎么读取吧。 一、电能表的读法 电能表,简称电表。它用于电能测量。电表分为单相电能表和三相电能表。不同的电表及不同的接法,电表的读取方法也不同。 1、单相电能表的读数 (图一:电子式单相电能表) 上图(图一)所示是一块单相电表。数字窗里有数字014131,而且每一个数字上面都对应地标有数字10000、1000、100、10、1、0.1等,我们可以把数字窗里的数字称为基数,基数上面的数字称为基数倍数。读取数据时,将基数

与其相对应的倍数相乘,然后求其总和即可。比如,上表的读数为:0x10000+1x1000+4x100+1x10+1x3+1x0.1=1413.1kwh,kwh是电能 表的单位,读作:千瓦时,即人们通常说的"度"。 当然,这样读数是很麻烦的。其实,我们换个思路,把0.1、1、10、100、1000、10000,称作小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那么就很容易了。一位小数位上的数字是1,个位上数字为是3,十位上的数字是1,百位上的数字是4,千位上的数字是1,万位上的数字是0,则直接读数为:1413.1kwh(即一千四百一十三点一度)。实际工作中,为了方便,往往只读取小数点前面整数值,即:1413kwh。小数位一般有特别的标记,以示区分。比如:红底白字带刻度,一眼就可看出。 又如,下图二。读数为0kwh。 (图二:转盘式单相电能表)

(三)正确使用钳形电流表测量交流电流

(三)正确使用钳形电流表测量交流电流 钳形电流表的用途、选用和用前检查 1.用途:它可以在不中断负载运行的条件下测量低压线路上的交流电流。 2.选用:它的精度及最大量程应满足测试的需要。 3.用前检查: (1)外观检查:各部位应完好无损;钳把操作应灵活;钳口铁心应无锈、闭合应严密;铁心绝缘护套应完好;指针应能自由摆动;档位变换应灵活、手感应 明显; (2)调整:将表平放,指针应指在零位,否则调至零位。 测量 1.选择适当的档位。选档的原则是: (1)已知被测电流范围时:选用大于被测值但又与之最接近的那一档。 (2)不知被测电流范围时:可先置于电流最高档试测(或根据导线截面,并估算其安全载流量,适当选档)、根据试测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降档测量。总之,应 使表针的偏转角度尽可能地大。 2.测试人应戴手套,将表平端,张开钳口,使被测导线进入钳口后再闭合钳 口。 3.读数:根据所使用的档位,在相应的刻度线上读取读数。(注意!档位值即 是满偏值)。 4.如果在最低档位上测量,表针的偏转角度仍很小(表针的偏转角度小,意味着其测量的相对误差大),允许将导线在钳口铁心上缠绕几匝,闭合钳口后读取读数。这时导线上的电流值=读数÷匝数(匝数的计算:钳口内侧有几条线,就 算作几匝)。 测量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1.测量前对表作充分的检查,并正确地选档。 2.测试时应戴手套(绝缘手套或清洁干燥的线手套),必要时应设监护入。 3.需换档测量时,应先将导线自钳口内退出,换档后再钳入导线测量。 4.不可测量裸导体上的电流。 5.测量时,注意与附近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并应注意不要造成相间短路和 相对地短路。 6.使用后,应将档位置于电流最高档,有表套时将其放入表套,存放在干燥、 无尘、无腐蚀性气体且不受震动的场所。 电流知识 1.星形接法电路中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2.三角形接法电流中线电流等于倍相电流。 3.根据设备功率P大小计算额定电流; 三相电动机 1KW≈2A 单相用电 1KW≈4.5A (A)测试人应戴手套,将表平端,张开钳口。

电流表使用及作图

电流表使用及作图 电流表的使用 2013年7月26日 1、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为,(1)电流表要________ 在电路中,(2)电流必须 从 _____ ■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___ 接线柱流出电流表,(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 表的 __________ ,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中时,应先用_______ 至____ ■安培的量程,若指针示数小于 ______ ,,再改用___________ 至________ ,的量程,(4)绝对不允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2、在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之前,估计所测的电路中的电流约为0,4,,0,5A, 所用的电流表有“-、0,6A、3A”三个接线柱,测量时应 把和两接线柱接入电路,这样测得的结果较为准确。 3、如图1所示,该表是表,由图可知,它有两个量程是和,当选第1个量程时, 指针所指的电流为A,选第2个量程时,指针所指的电流为A. 4、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总电流等于 5、关于电流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使用前如果电流表的指针没有指在表盘上的“0”点,要先进行调零 B, 电流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C, 当电路中的电流不估计时,要用试触的方法来选定合适的量程

D, 绝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接线柱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A, 串联电路中的各处电流是不变的 B, 串联电路的各处的电流也可能会不等 C,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一定大于任一支路中的电流 1 电流表的使用 2013年7月26日 8、在图8中要测量干路的电流,那么电流表连接的位置应该是,,A,只能在a 点B,可以在b点或c点 C,可以在a点或d点D,可以在a、b、c、d各点 9、如图9所示,电流表A所测的电流是,, A, 通过L上的电流B,通过L的电流12 C,通过干路的电流D,都有可能 10、把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到电源上,合上开关S后,会发现L比L亮,则,,12

电表读数规则(勿动)

高考电表读数规则 一、高考国卷电表读数试题标答研究 1.存在问题 最小分度为“2”、“5”两种情况电表读数和欧姆档读数记录规范问题。一是大部分老师及其复习资料按照大学物理中介绍的电表准确度等级读数规则进行读数,考虑中学实验一般用的是2.5级电表,对“2”和“5”分度的电流、电压表,分别提出“二分之一”和“五分之一”的估读要求。(如果最小分度为“5”的如50,5,0.5,0.05等。如果最小分度为“2”的如20,2,0.2,0.02等)。 “凡是最小分度是“1”的,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估读的这位数字是不可靠数字);凡是最小分度不是“1”的,只要求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不能再往下估读”。这样,记录的结果往往出现:遇到最小分度为“5”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一致,遇到最小分度为“2”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不一致;二是小部分老师认为现行高中教材没有介绍电表准确度等级读数规则,只能依据初中物理介绍的“十分之一估读法”,结果往往出现:遇到最小分度为“2”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一致,遇到最小分度为“5”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不一致。还有欧姆档读数记录规范问题。 2. 高考国卷电表读数标答“潜规则”探究 比对人教版教材选修3—1 P68第1题答案和多年高考试题,发现高考国卷电表读数标答和教材答案标准具有一致性,在多年高考国卷命题中这种读法保持稳定性。 国卷“潜规则”依据理由可能是: ①基于人教版教材讲述。教材没有介绍电表准确度等级规则,也不因此提高要求增加学生负担,再说所读电表未必都是2.5级电表; ②不考虑电表结构原因误差,假定电表机件都是理想的,读数误差主要出在人眼对刻度的分辨能力上; ③中学实验电表最小刻度宽度约1mm,一般人眼的分辨能力为0.1 mm,即最多可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 ④“估读”只能是“最后一位有效数字”。 如果最小分度为“2”(20,2,0.2,0.02,…),等分份数10以内的只有2、4、5、10五种可能(2/2=1,2/4=0.5,2/5=0.4,2/10=0.2;但2/3=0.333…2/8=0.25不是一位有效数字),一般估读应在下一位比较准,故取“十分之一估读法”。 如果最小分度为“5”(50,5,0.5,0.05,…),等分份数10以内的只有5、10两种可能(5/5=1,5/10=0.2,但5/2=2.5,5/4=1.25,5/8=0.625),由于1mm内标值5本身已较大,估读值取在同一位已是合适的估读,再细到十分之一就没意义了,故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 ⑤尽管欧姆表测电阻本身粗略,但仅从读数角度看,“最后一位有效数字”表示“估读”、“近似”意义应是一样的,毋容置疑,不能随意改变。 3.总结高考国卷电表读数标准 对最小分度为“1”、“2”的采用“十分之一估读法”,估计数字出现在下一位; 对最小分度为“5”的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估计数字出现在同一位。

电流表使用及作图

1、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为:(1) 电流表要_______联在电路中;(2) 电流必须从 ______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____接线柱流出电流表;(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 __________,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中时,应先用______至_____安培的量程,若指针示数小于_______A, 再改用________至________A的量程;(4)绝对不允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2、在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之前,估计所测的电路中的电流约为0.4A~0.5A,所用的电流表有“–、0.6A、3A”三个接线柱,测量时应把和两接线柱接入电路,这样测得的结果较为准确。 3、如图1所示,该表是表,由图可知,它有两个量程是 和,当选第1个量程时,指针所指的电流为 A,选第2 个量程时,指针所指的电流为 A. 4、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 的总电流等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关于电流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前如果电流表的指针没有指在表盘上的“0”点,要先进行调零 B.电流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C.当电路中的电流不估计时,要用试触的方法来选定合适的量程 D.绝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接线柱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6、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A.串联电路中的各处电流是不变的 B.串联电路的各处的电流也可能会不等 C.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一定大于任一支路中的电流 D.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中的电流一定相等 7、用电流表测量通过L 1 的电流,图2中正确的是() 8、在图8中要测量干路的电流,那么电流表连接的位置应该是() A.只能在a点 B.可以在b点或c点 C.可以在a点或d点 D.可以在a、b、c、d各点 8题图 9题图 9、如图9所示,电流表A所测的电流是() A.通过L 1 上的电流B.通过L 2 的电流 C.通过干路的电流D.都有可能 10、把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到电源上,合上开关S后,会发现L 1 比L 2 亮,则() A.通过L 1 的电流大 B.通过L 2 的电流大 C.通过两灯的电流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1、如图11所示,通过灯L 1 、L 2 、L 3 的电流分别为0.1A,0.2A,0.3A,则电流表A 1 的 示数为_____A,A 2 的示数为______A。 11题图 12题图 13题图 12、如图12所示,A 1 、A 2 、A 3 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 1 、I 2 、I 3 ,则有() A .I 1 =I 2 +I 3 B.I 1 =I 2 =I 3 C .I 1 >I 2 >I 3 D.I 1

高考电表读数规则

高考疑难问题:高中电表读数规则 李常明新浪博客(2011-08-14 22:37:25) 前言(2011年12月19日补写): 近日阅读了《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年第12期一篇关于电表读数的问题,发现探讨的深度比下面12篇参考文献要深得多,作为中学教师毕竟精力有限,觉得有必要把人教版关于电表读数的要求补充到前面,以供同行参考: 人教社编写本部分的专家黄恕伯老先生说:在编写教材和考题时,只考虑视觉分辨误差,从80年代起就一直没有考虑过什么电表等级问题,是老师们把事情搞复杂了。指针式电表需要估读,而电子式电表不需要人去估读。他同时说:电子式电表已经开始代替指针式电表,没必要让教师学生花很多时间精力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以后会回避这个问题,并且修改了教材例题,100mA改为50mA了。—————————————————————————————————— ——————————————————————————————————各校又进入了新高三的一轮复习,高考中关于电表的读数问题教学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很多物理杂志的文章都是批判高考参考答案。关于该问题: 本人解决于2009年教高三的时候,后来有多位同事谈论此问题,于是在2010年决定写成一篇文章,最终于2011年在《湖南中学物理》第7期上发表,前不久看到张怀华老师的一篇博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估读方法》访问量达300多次,在武汉光谷二高陈克斌的QQ空间《我做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的几点感受》一文中提到:今年的阅卷对欧姆表的读数估读14.0Ω得2分,不估读14Ω得1分,足以见得这个问题是困扰很多高中教师多年的问题,为此,将该文上传于个人博客供同行参考。

电表读法

关于电表读数方法的探讨 指针刻度式电表的读数是个比较混乱和模糊的问题,许多老师和学生都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读数方法而无所适从。笔者认为,无论从老师的教还是从学生的学两个角度中在任何一个,都有必要给该问题一个明确的答案。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首先介绍常见教辅资料上所给的读数方法。一种是二分法估读。图1所示为0-0.6A 量程的电流表刻度示意图,精确度为0.02A,二分法就是针对这种“2”类型精确度读数问题提出的,所谓二分就是把刻度上每1最小等分再2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对应于图1就是0.01A),用该法读出的指针在a、b、c三处的读数分别为0.20A、0.29A、0.42A。现在我们来分析这三个读数:0.29A中的9是估读出来的,因为指针“正好”指在两条刻度线的正中间;为了保持有效数字的位数相同,所以a处估读一个0,而c处则不能估读。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指针靠近哪条线就读哪条线(包括估读时自行“认定”的中间线),没有其它的位置,这就是所谓“二分法”的思想,显然,这种有时估读有时不估读且精确度不够高的二分法是欠科学的,也不利于学生接收。另一种是五分法估读。图2所示为0-15V量程的电压表刻度示意图,精确度为0.5V。这种情况就是把刻度的每一最小等分再5 。

这里除了和“二分法”存在同样的问题外,位置b的读数很难令人信服。比如指针客观上就是在两条刻度线的正中间,读数就应该是7.25V,这种方法只能“逼着”读者读出自己都觉得不准确的数值7.2或7.3V。 有没有更科学准确简洁且更具普适性的读数方法呢?我们知道螺旋测微器是比较精密的测量长度的仪器,其读数的毫米千分位是用最贴近生活的十分法估读的。如0.653mm的估读值0.003mm就是用估读数十分之三(0.3)乘以最小分度(精确度)0.01mm即3.0?mm=0.003mm得到的。比如学生最常用的毫米刻度尺,也是用十分法估读,比 01 .0 如 6.6mm的估读值0.6mm就是用估读数十分之六(0.6)乘以精确度1mm即6.0?mm=0.6mm得到的。这种一致的思想方法同样可以运用的电表的读数当中,即无论 1 那种情况都用最自然最常用的十分法估读,用估读数乘以精确度作为估读值即可。读数时一般可先由一般位置的读数确定有效数字的位数,如图1中的b位置读数为(02 +)A=0.290A,自然地位置c处的读数为0.420mm,位置a处的读数为.0 .0? 28 5.0 0.200A。同样的图2先读一般位置b的读数为(5.0 +)V=7.25V,自然地位置c处的 7? 5.0 读数为10.50V,位置a处的读数为5.00V。 可见这种十分法估读有以下几个优点:1.既可以避免有时估读有时不估读的问题,又可以免去“非2即3或非1即0”等人为造成的读数不准确的尴尬;2.具有普适性,和其它仪器的读数一脉相承,体现了思想方法的内在统一,避免了二分法和五分法的机械性; 3.和最简单的毫米刻度尺读数方法一致,最贴近生活,学生最容易掌握。基于这几点,笔者认为“十分法估读”应该作为指针刻度式电表读数的最为科学的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