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教学大纲

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教学大纲

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教学大纲
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教学大纲

《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

《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共64学时,4学分,考试课。

《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平衡与运动的主要规律,学会流体流动的能量损失计算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并能应用基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以流体力学和自动化控制理论为基础,着重分析研究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和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其静态和动态特性,分析典型液压系统的工况特点及其系统特性,阐述掌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方法,最终使学生达到能够自行设计机械液压系统的目的。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流体的基本物理属性、流体的静压强计算方法、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式、流体实际的伯努利方程和动量方程、管路的损失计算方法。

2.掌握各种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特性以及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

3.学会液压元件的选择;

4.掌握各液压基本回路的基本特点,并会选用;

5.了解液压系统中辅助元件如:液压管、蓄能器、过滤器的用途及用法;

6.掌握液压系统的分析方法,能够独立分析简单的液压系统;

7.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课要有学生自己动手,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参考教材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理论力学、工程图学。

参考教材:

1)陆敏恂主编《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2)章宏甲主编《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2

3)左健民主编《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

4)许福玲主编《液压与气压传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5)贾铭新主编《液压传动与控制》,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6)张群生主编《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7)姜继海主编《液压与气压传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部分、液压传动的优缺点、液压传动的应用与发展。

重点: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组成。

难点:了解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液压油

主要内容:液压油的物理特性、液压系统对液压油的要求和选用。

重点:液压油的特性及液压系统对液压油的要求及选用。

第三章流体力学基础

主要内容: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管道中液体的性质、孔口和缝隙流量、液体冲击和气蚀现象。

重点:液体的压力、静止液体内压力的传递、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柏努利方程、液体的流动状态、能量损失、孔口及缝隙流量。

难点:柏努利方程、动量方程、孔口及缝隙流量的特性。

第四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主要内容: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分类及职能符号;主要性能参数;对泵和马达的要求;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流量及其脉动;困油现象;齿轮泵的泄漏、压力补偿、径向载荷;齿轮马达;叶片泵工作原理、排量和流量、流量脉动;叶片马达;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轴向柱塞马达的工作原理;液压泵的选用;液压泵中的气穴现象;液压马达的选用。

重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特点。

难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性能参数及特点。

第五章液压缸

主要内容:液压缸的分类;活塞缸、柱塞缸、摆动缸、其它液压缸的特点;液压缸的典型结构和组成;液压缸的设计和计算。

重点:各种液压缸的结构、特点及格性能参数的计算。

第六章液压阀

主要内容:概述;方向控制阀单向阀和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压力控制阀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工作原理和应用;节流口的形式及流量特性;节流阀、调速阀、溢流节流阀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插装阀及叠加阀的工作原理。

重点:液压阀是用来控制或调节液压系统中油液的压力、流量及流动方向的,所以本章为本书的重点。

难点:各种液压阀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性能及应用场合。

第七章辅助装置

主要内容:蓄能器、滤油器、油箱、热交换器的结构及应用。

第八章调速回路

主要内容:概述;进口节流调速回路、出口节流调速回路、旁路节流调速回路的工作原理;泵-缸式容积调速回路、泵-马达式容积调速回路的工作原理;定压式容积节流调速回路、变压式容积节流调速回路的工作原理。

重点:在液压系统的基本回路中,调速回路是最重要的回路,为该书的重点。

难点:各种调速回路的调速方法、性能、特点及应用场合。

第九章其它基本回路

主要内容:快速回路和速度换接回路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压力回路即调压回路、卸荷回路、保压回路、减压回路、增压回路、平衡回路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换向回路和锁紧回路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多缸工作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

重点:各种常用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

第十章典型液压回路

主要内容:组合式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外圆磨床液压系统;压力机液压系统;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塑料注射成型机液压系统;组合式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

四、习题内容及要求

根据教学需要,布置一定量的习题(40道题左右),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完成情况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五、实验

实验一:静压实验

让学生掌握静压状态下压力的分布规律。

实验二:流态实验

让学生观察并分辨三种不同的流态。

实验三:柏努利实验

让学生掌握柏努利方程中位压头、静压头、动压头的测试、计算方法,会分析理想液体柏努利方程与实际液体柏努利方程的区别。

实验四:局部压力损失测量、沿程压力损失测量

让学生掌握局部压力损失的测量、计算方法。

实验五:液压泵、液压阀和液压缸拆装

让学生掌握液压泵、液压阀和液压缸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实验六:调速回路

让学生掌握调速回路的调速原理及应用。

实验七:流量控制回路

让学生掌握流量控制回路的调速原理及应用。

六、学时分配

七、执行大纲的几点说明

本大纲是根据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制的。

大纲是以实用计算为主,注重公式推导。根据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可以在加深公式推导过程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计算应用。

积极倡导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提高课时效率和增强教学效果,尤其是第五章和第七章有关结构的内容建议使用多媒体教学。

成绩考核评定办法:以期末考试(闭卷)为主(占60%),作业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20%)。

教学大纲-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1082A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2 适用对象:安全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目标1:掌握流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和有关的概念,基本理论、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并能在工程应用中熟练适用。 目标2:掌握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程,能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熟练运用,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2、课程教学过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1.2、2.1) 1.1 概述 流体力学定义、任务、研究方法;学习流体力学的意义;流体力学的发展简史 1.2 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 1.3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惯性、重力特性、粘性、压缩性。 液体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系数,量纲,单位;毛细现象 1.4作用在液体上的力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流体力学研究任务、研究方法,理解连续介质假设,熟悉流体的主要物理属性,掌握流体力学对力的分类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内容包括连续介质假设的内容,引入假设的优点;流体的粘性及牛顿内摩擦定律;作用于流体上的力。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1.2、2.1) 2.1 静止流体的应力特征 压强定义;静止流体压强特性 2.2静止流体的平衡微分方程 欧拉平衡微分方程;欧拉平衡微分方程综合表达式;等压面 2.3重力作用下的液体的压强分布 水静力学基本方程;有关压强的基本概念 2.4作用于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大小;方向;压力中心 2.5作用于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水平分力;铅垂分力,压力体;总压力;压力中心 课程的考核要求:熟悉静水压强的两个特征;熟悉相对压强、绝对压强、真空压强的定义与相互关系;熟悉等压面的概念及等压面的特性;灵活运用水静力学基本方程及等压面概念求解静止流体中任一点的压强;会画静水压强分布图及压力体图;掌握平面及曲面静水总压力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静水压强分布图的绘制;平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曲面静水总压力的水平分力的压强分布图画法及其计算;曲面静水总压力的铅垂分力的压力体图画法及其计算。 第三章流体动力学基础(1.2、2.1) 3.1描述液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拉格朗日法;欧拉法;欧拉变数;时变加速度;位变加速度 3.2研究流体运动的若干基本概念 恒定流与非恒定流;迹线;流线:定义、微分方程、流线性质;质点与控制体概念;元流;总流;过水断面;流量与断面平均流速;均匀流与非均匀流,均匀流定义;均匀流过水断面动水压强特征 3.3流体的连续方程 元流连续方程;总流连续方程 3.4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 欧拉运动方程;欧拉运动方程与欧拉平衡方程比较;粘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 3.5元流的伯诺里方程 理想流体元流的伯诺里方程;实际流体元流的伯诺里方程;方程表示式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 3.6实际流体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 渐变流及其性质;总流的能量方程一般表示式;应用条件;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课程编号: 学时数:72 其中实验学时数:12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等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流体力学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是该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它是研究流体平衡、运动及能量间内在联系与相互转换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以流体基础理论为主,结合一般工程技术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能够获得流体力学方面基础理论的系统知识,实验技能和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使学生掌握流体静止及运动时的规律以及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掌握这些规律在工程实际当中的应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课使学生对工程

实践中有关的流体力学问题有较广泛而系统的理论知识、必要的实验技能和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水力计算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工程中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章绪论 1.1 作用于流体上的力 1.2 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 1.3 牛顿内摩擦定律 1.4 流体的力学模型 基本要求: 了解本课程在专业及工程中的应用; 掌握流体主要物理性质,特别是粘性和牛顿内摩擦定律;作用在流体上的力;连续介质、不可压缩流体及理想流体的概念。 第2章流体静力学 2.1 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 2.2 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 2.3 流体静压平衡微分方程及其积分形式 2.4 重力作用下流体静压分布规律 2.5 压强的测量、计算与应用 2.6 作用于平面的流体静压力 2.7 作用于曲面的流体静压力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流体力学”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前期基础课程和后续专业课程的桥梁。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流体的基本性质,流体静止与运动的规律及流体与边界的相互作用、明渠流、管流、堰流等知识,具备流体计算(水力计算)的基本技能,为解决环境工程专业中的相关流体力学问题奠定基础。 本课程支撑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1、2、3、4、5和6。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 第一节流体力学的任务和发展简史 第二节连续介质假定与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 连续介质假设 2.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习题要点:牛顿内摩擦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第三节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习题要点:质量力与表面力的概念 第四节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黏性、牛顿内摩擦定律、质量力、表面力、连续介质概念。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流体力学的发展简史,了解本课程在专业及工程中的应用;掌握流体主要物理性质,特别是黏性和牛顿内摩擦定律;理解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掌握连续介质、不可压缩流体及理想流体的概念;了解研究流体运动规律的一般方法。 第一章流体静力学 第一节流体静压强特性 第二节流体平衡微分方程 1. 流体平衡微分方程 2. 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的积分 3. 等压面 习题要点: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的推导 第三节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2. 压强的表示方法 3.测压计 习题要点: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压强表示与计算 第四节液体的相对平衡 1. 液体的相对平衡 2. 液体的相对平衡在生产中的应用 习题要点:等压面方程,压强分布规律 第五节作用在平面上的液体总压力 1. 图解法 2. 解析法 习题要点:平面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第六节作用在曲面上的液体总压力 习题要点:曲面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本章重点、难点:静压强及其特性,点压强的计算,静压强分布图,压力体图,作用于平面壁和曲面壁上的液体总压力,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的建立与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流体静压强的概念;掌握静水压强的特性,压强的表示方法及计量单位;掌握流体微分方程及其物理意义;掌握液柱式测压仪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平衡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及点压强的计算方法;掌握作用于平面壁和曲面壁上的液体总压力的计算。 第二章流体动力学基础 第一节描述流体运动的二种方法 1. 拉格朗日法 2. 欧拉法 3. 流线迹线脉线 习题要点:流线与迹线方程求解 第二节描述流体运动的概念 习题要点:掌握流体运动的概念 第三节流体运动的类型 习题要点:掌握流体运动类型及其特性 第四节流体运动的连续性方程

流体力学复习大纲

流体力学复习大纲 第1章绪论 一、概念 1、什么是流体?(所谓流体,是易于流动的物体,是液体和气体的总称,相对于固 2、 3 4 5 6 7 8 9 10;牛 公式;粘性、粘性系数同温度的关系;理想流体的定义及数学表达;牛顿流体的定义; 11、压缩性和热胀性的定义;体积压缩系数和热胀系数的定义及表达式;体积弹性模量的定义、物理意义及公式;气体等温过程、等熵过程的体积弹性模量;不可压缩流体的定义。

二、计算 1、牛顿内摩擦定律的应用-间隙很小的无限大平板或圆筒之间的流动。 第2章流体静力学 一、概念 1、流体静压强的定义及特性;理想流体压强的特点(无论运动还是静止); 2 3 4 5 6 7 1、U 2 3; 4 第3章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 一、概念 1、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着眼点、数学描述、拉格朗日及欧拉变数); 2、流场的概念,定常场与非定常场(即恒定流动与非恒定流动)、均匀场与非均匀场的概念及数学描述;

3、流线、迹线的定义、特点和区别,流线方程、迹线方程,什么时候两线重合; 4、一元、二元、三元流动的概念;流管的概念;元流和总流的概念;一元流动模型; 5、连续性方程:公式、意义;当流量沿程改变即有流体分出或流入时的连续性方程; 6、物质导数的概念及公式:物质导数(质点导数)、局部导数(当地导数)、对流导数(迁移导数、对流导数)的物理意义、数学描述;流体质点加速度的公式; 7、 8、 h轴的9 10 1 2、流线、迹线方程的计算。 3、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同伯努利方程的综合应用(注意伯努利方程的应用,注意坐标系、控制体的选取、受力分析时尤其要注意表压力是否存在); 第4章流体阻力和能量损失 一、概念

液压传动第2章液压流体力学

第2章液压流体力学基础?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液体静力学 ?液体动力学 ?液体流动时的能力损失 ?孔口和缝隙流动 ?液压冲击和气蚀现象

什么是流体力学?什么是液压流体力学??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是流体,研究流体的宏观运动、平衡规律及流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等。 ?液压流体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液体静止和运动时的力学规律,以及应用这些规律解决液压技术中工程计算等问题的学科。 ?液压流体力学是学习液压传动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液压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液体所具有的特性:?连续性:液体是一种连续介质,这样就可以把液体的运动参数看作是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函数,并有可能利用解析数学来描述它的运动规律。 ?不抗拉:由于液体分子与分子间的内聚力极小,几乎不能抵抗任何拉力而只能承受较大的压应力,不能抵抗剪切变形而只能对变形速度呈现阻力。 ?易流性:不管作用的剪力怎样微小,液体总会发生连续的变形,这就是液体的易流性,它使得液体本身不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只能呈现所处容器的形状。 ?均质性:液体的密度是均匀的,物理特性是相同的。

2.1 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工作介质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工作介质的种类 ?液压油的主要物理性质 ?液压系统对液压油的要求

1、工作介质在液压系统中的主要作用?①传递能量; ?②润滑; ?③将热量及污染物带走。

2、液压系统使用的工作介质种类 ?石油基液压油(最为常用,加入不同的添加剂,使之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抗燃液压液(乳化液、高水基液、水-乙二醇液、磷酸酯液等) ?水(海水或淡水;优良的环保性、无可燃性,其他物理特性较差;用于特殊的场合)

811工程流体力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工程流体力学 一、考试要求: 1、要求考生掌握工程流体力学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同时具有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试时携带必要书写工具之外,须携带计算器。 二、考试内容: 1)流体及其主要物理性质 a:正确理解和掌握流体及连续介质的概念; b:流体主要物理性质:密度、重度和相对密度的关系;流体压缩性、膨胀性及流体粘性产生原因及温度对流体粘性的影响;牛顿内摩擦定律;正确理解理想流体和实际流体的概念等; c: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2)流体静力学 a:熟练掌握流体静压力的概念和二个基本特性; b:掌握用微元体分析法推导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的方法; c:三种压力表示方法(绝对压力、表压力和真空度)以及单位换算关系; d:掌握绝对与相对静止流体中的等压面和压力分布规律的分析方法; e:熟练掌握水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及应用; f:压力和压差的测量和计算; g:等压面的概念和特性; h:掌握在液面压力p 0=p a 和p ≠p a 两种情况下静止流体作用在平面和曲面 上的总压力的计算方法(包括总压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i:正确理解压力体及浮力的概念等。 3)流体运动学与动力学基础 a:正确理解描述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 b:随体导数及其意义;

c:掌握稳定流与不稳定流、流线与迹线、有效断面、流量、断面平均流速、流束与总流、空间和平面及一元流动、动能修正系数、缓变流、泵的扬程和功率等基本概念; d:掌握水头线(位置水头线线、测压管水头和总水头线)及水力坡降、流量系数、总压强与驻压强、系统与控制体等基本概念; e:掌握欧拉运动方程、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及动量方程的推导思路,并理解方程的物理意义及使用条件和范围; f:熟练掌握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和动量方程的联合应用,并能灵活运用这三个方程进行计算和对流动现象进行分析,应用动量方程进行弯管与喷嘴(或渐缩管)受力、射流的反推力及射流对挡板的作用力的计算。 4)流体阻力和水头损失 a:正确理解和掌握层流、紊流、雷诺数、水力半径、水力光滑与水力粗糙等概念; b:掌握因次分析和相似原理(特别是各种比尺及三个相似准数:雷诺数、富劳德数、欧拉数)在试验中的应用; c:掌握用N-S方程简化方法或取微元体法并结合牛顿内摩擦定律分析几种典型的层流问题(如圆管层流、平板层流等),推导出一些简单的公式; d:掌握层流、紊流状态下管路水头损失(沿程损失及局部损失)的计算方法,能选择经验公式(或有关图表)计算(或选择相应的)阻力系数; e:非圆形管路的水力计算。 5)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a:掌握长管与短管、管路特性曲线、综合阻力系数、作用水头、流量系数、流速系数、收缩系数的概念; b:熟练掌握简单长管和短管的水力计算,能综合测压计、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进行管路流量、阻力、外加功的计算; c:掌握串联管路与并联管路的水力特点和水力计算; e:掌握孔口和管嘴泄流的原理及泄流时流动阻力的分析,并会用公式进行

第二章液压油与液压流体力学基础

第2章 液压流体力学基础 液压传动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和运动。因此,了解液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液体平衡和运动的规律等主要力学特性,对于正确理解液压传动原理、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合理设计、调整、使用和维护液压系统都是十分重要的。 2.1液体的物理性质 液体是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同时它还起到润滑、冷却和防锈作用。液压系统能否可靠、有效地进行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中所用的液压油液的物理性质。 2.1.1液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定义为 dV dm V m V =??=→?0lim ρ (2.1) 式中 ρ——液体的密度(kg/m 3); ΔV ——液体中所任取的微小体积(m 3); Δm ——体积ΔV 中的液体质量(kg ); 在数学上的ΔV 趋近于0的极限,在物理上是指趋近于空间中的一个点,应理解为体积为无穷小的液体质点,该点的体积同所研究的液体体积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它实际上包含足够多的液体分子。因此,密度的物理含义是,质量在空间点上的密集程度。 对于均质液体,其密度是指其单位体积内所含的液体质量。 V m =ρ (2.2) 式中 m ——液体的质量(kg ); V ——液体的体积(m 3)。 液压传动常用液压油的密度数值见表2.1。 表2.1 液压传动液压油液的密度 液压油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减小,随工作压力的升高而略有增加,通常对这种变化忽略不计。一般计算中,石油基液压油的密度可取为ρ=900kg/m 3。

2.1.2液体的可压缩性 液体受压力作用时,其体积减小的性质称为液体的可压缩性。液体可压缩性的大小可以用体积压缩系数k 来表示,其定义为:受压液体在发生单位压力变化时的体积相对变化量,即 V V p k ??-=1 (2.3) 式中 V ——压力变化前,液体的体积; Δp ——压力变化值; ΔV ——在Δp 作用下,液体体积的变化值。 由于压力增大时液体的体积减小,因此上式右边必须冠一负号,以使k 成为正值。 液体体积压缩系数的倒数,称为体积弹性模量K ,简称体积模量。 V K p V =-?? (2.4) 体积弹性模量K 的物理意义是液体产生单位体积相对变化量所需要的压力。 表2.2表示几种常用液压油液的体积弹性模量。由表中可知,石油基液压油体积模量的数值是钢(K =2.06×1011Pa )的1/(100~170),即它的可压缩性是钢的100~170倍。 表2.2 各种液压油液的体积模量(20℃,大气压) 液压油的体积弹性模量与温度、压力有关。当温度增大时,K 值减小,在液压油液正常的工作范围内,K 值会有5%~25%的变化;压力增大时,K 值增大,但这种变化不呈线性关系,当p ≥3MPa 时,K 值基本上不再增大。 在常温下,纯液压油的平均体积弹性模量的值在(1.4~2) ×103MPa 范围内,数值很大,因此在液压传动中,一般认为液压油是不可压缩的。 当液压油中混入未溶解的气体后,K 值将会有明显的降低。在一定压力下,油液中混入1%的气体时,其体积弹性模量降低为纯油的50%左右,如果混有10%的气体,则其体积弹性模量仅为纯油的10%左右。由于油液在使用过程中很难避免混入气体,因此研究液压元件和系统动态特性时,必须考虑液压油可压缩性的影响,一般取K =700MPa 。 当考虑液体的可压缩性时,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在外 力作用时的特征极象一个弹簧:外力增大,体积减小;外 力减小,体积增大。这种弹簧的刚度K h ,在液体承压面积 A 不变时,如图2.1所示,可以通过压力变化Δp =ΔF/A 、 体积变化ΔV=A Δl (Δl 为液柱长度变化)和式(2.4)求 出,即 V K A l F K h 2=??-= (2.5) 图2.1 油液弹簧的刚度计算简图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1073A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8讲课学时:40实验(上机)学时:8 学分:3 适用对象:环境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 一、教学目标(黑体,小四号字) 流体力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流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和有关的概念,基本理论、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和一定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课,从事专业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基础。 目标1: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流体力学实验技能(具有测量水位、压强、流量的操作技能和编写报告能力)。 目标2:掌握掌握流体力学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能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熟练运用,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目标3:为该课程在《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I(防尘)》、《大气污染控制II(防毒)》、《排水管道系统》等课程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平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的联合应用与计算,这些内容将细讲、精讲。对这部分内容,除了理论讲授课外,专门拿出一定时间作为习题课,带领学生精

讲精练。粗讲的内容包括:液体的相对静止、潜体和浮体的平衡及稳定、流体微团运动分析、理想流体无旋流动、相似理论等。 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实验课、自习、练习为辅的教学方式。习题课讲解流体力学的解题思路、方法、步骤、注意的问题;分析习题中的错误、问题,在授课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课堂讨论,并解决有关疑难问题。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流体力学实验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具有测量水位、压强、流量的操作技能和编写报告能力。 为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用流体力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计算技能,课后将布置作业30道左右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并针对性的进行作业题目讲解。通过课后作业提高学生对于重点、难点内容的掌握。 该课程可支撑一下两方面毕业要求的实现: (1)掌握环境工程通识教育类、学科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释本专业领域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具有国际视野; (2)能够应用环境工程基本原理、方法对本专业领域及相关领域问题进行判断、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并形成解决方案; 考核方式 闭卷。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 教学课时分配

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

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 1液体传动的工作原理是帕斯卡定律,即密封容积中的液体既可以传递力,也可以传递运动。 2 液压管路中的压力损失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沿程压力损失,一种是局部压力损失。 3 液体的流态可分为层流和紊流,判别流态的准则是雷诺数。 4 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某些原因使液体压力急剧上升,形成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液压冲击。 +5 齿轮泵特性,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工作可靠,成本低对液压油污染不太敏感,便于维修利用。 6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定子不动,叶片在转子内往复运动相邻两叶片形成密封O1 O2左半吸油,右半压油。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转子与定子同心,转子旋转时叶片靠在定子内,当r向R移动时吸油,当R-r时排出。 单作用叶片泵旋转一周完成吸,压油,双作用叶片泵旋转一周完成两次吸丶压油。 7 液压传动的密封方式:O型密封圈丶普通Y型密封圈丶西姆科密封圈丶新型同轴密封圈 8 直动溢流阀 9液体抑制阀类型:压力控制阀(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平衡阀)流量控制阀(节流阀调速阀同步阀)方向控制阀(单向阀换向阀) 10调速回路类型:节流调速回路(进口节流式,出口节流式,劳路节流式)丶容积调速回路丶容积节流调速回路(变量与定量马达,定量泵与变量马达,变量泵与变量马达,变量泵-液压缸)丶速度换接回路 11粘性液体在外力作用下,分子间的相互运动产生一种内摩擦力大小用粘度来度量,温度高,粘度小,压力大,粘度大。 12减压阀原理:串联减压式压力负反馈 ①定值减压阀,出口压力恒定②定差减压阀,出口压力差大小恒定 13 14滤油器选用①有足够的过滤精度,滤芯中颗粒越小,精度越高②有足够的通油能力③滤芯便于清洗或更换④滤芯应有足够强度,不会因压力而损坏。 15液压泵和马达:都是靠密封的工作空间的容积变化进行工作。 液压泵将机械能→液压能为系统提供压力油以压力,流量形式传输到系统中,是系统动力源液压马达将液压能→机械能输出转矩转速 16 17我国采用的相对粘度是恩氏黏度,他是用恩氏粘度计测量的。 18 液压阀分类①按作用: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 ②按控制方式:普通液压控制阀,伺服控制阀,比例控制阀 ③安装形式不同:管式,板式和拆装式 19帕斯卡原理:密闭容器中液体外切压力变化时,只要液体仍保持原来静止状态不变,液体中任一点的压力均发生同样大小变化,施加于静止液体上的压力将大小不变的传递到液体中个点 20 压力阀的反馈原理(压力负反馈)构造一个压力比较器,比较器是一个减法器,将代表期望压力大小的指令信号与代表实际压力大小的压力测量信号相减后,使其差值转化为阀口液阻的控制室,并通过阀口的调节使差值减小,这就是压力负反馈过程。 21 流量阀反馈原理(流量反馈)构造一个流量比较器和流量测量转换器,流量测量传感器的作用是将不便于直接比较的流量信号转化为便于比较的物理信号(力信号) 测量方法:压差法和位移法 22 连续方程(质量守恒定律)A1V1=A2V2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1. 中文名:流体力学 2. 英文名:Fluid Mechanics 二、课程管理院(系) 三、大纲说明 1.适用专业、层次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 2.学时与学分数 总学时为64学时,总学分为3学分。 3.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流体力学是环境工程专业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属工程科学,是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考察、解释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研究方法主要是因次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法、数学模型法、参数归并和过程分解与组合。本课程强调工程观点、定量运算、实验技能、设计能力和模拟优化能力的训练,强调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理论教学主要研究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的基础理论及具体的工程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掌握在环境工程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途径和处理方法,具备解决环境工程中流体力学问题的能力。 4. 先行、后续课程 本课程是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高等数学、物理、理论力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是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给排水工程、水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基础。 5.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试方式:笔试(闭卷)。 成绩评定:笔试70%,平时成绩30%。 四、纲目 (上册) 1绪论(3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及发展简史,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多媒体教室采用电子课件进行课堂讲授。本章内容是学生学习流体力学这门课的基础,是流体力学的“门槛”。因此,必须联系生产及生活实际,使学生首先在思想上明确认识,对这门课产生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流体力学理论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是无所不在的。[教学内容] 1.1工程流体力学的任务及其发展简史 1.2连续介质假设,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连续介质假设;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3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901_工程流体力学考试大纲

附件2: 工程流体力学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工程流体力学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招生类型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水平,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应考人员应根据本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自行组织学习内容和掌握有关知识。 本大纲主要包括流体及其主要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流体动力学、量纲分析与相似原理、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管路的水力计算、一元非恒定流、理想不可压缩流体平面势流、气体的一元恒定流动和非牛顿流体的流动等内容。考生应系统的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 二、评价目标 (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关于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一)流体及其主要物理性质 1、基本要求 了解流体的概念及特性;正确理解流体连续介质模型;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特别是粘性和牛顿内摩擦定律;正确理解理想流体和实际流体、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的概念;会分析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2、考试范围 1)流体的概念与连续介质模 2)流体主要物理性质 3)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3、考核知识点 1)流体的定义及特性; 2)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流体的密度和相对密度、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流体的粘性及表面张力; 3)分析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4、考核要求 1)识记 (1) 流体的特性; (2) 流体的密度和相对密度、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流体的粘性及表面张力的

定义及这些物理量的单位。 2)领会 (1) 不可压缩流体的概念; (2) 连续介质模型、不可压缩流体模型、理想流体模型; (3) 速度梯度的物理意义; (4) 牛顿内摩擦定理; (5)质量力和表面力。 3)简单应用 (1) 运动粘度和动力粘度的关系; (2) 牛顿内摩擦力的计算; (3) 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的计算; 4)综合应用 (1) 会分析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2) 粘性阻力的计算分析。 (二)流体静力学 1、基本要求 掌握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了解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建立的思路和过程;掌握等压面的方程和等压面的性质;了解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推导过程和方程的意义及适用条件;掌握压力的测量标准及压力的单位;了解测压计的原理,掌握测压管和比压计测量一点的压力和比较两点压差的方法;了解等加速水平运动容器中流体的相对平衡、等角速度旋转容器中流体的相对平衡。掌握静止流体作用在平面上的总压力及作用点的计算方法;掌握静止流体作用在曲面上的总压力及作用点的计算方法; 2、考试范围 1)静止压强及其性质 2)流体平衡微分方程 3)重力作用下流体静压强分布 4)液体的相对平衡 5)静止液体作用于平面上的总压力 6)静止液体作用于曲面上的总压力 3、考核知识点 1)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 2)等压面的方程和等压面的性质; 3)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几何意义、物理意义及适用条件; 4)用测压管和比压计测量一点的压力和比较两点的压差; 5)等加速水平运动容器中流体的相对平衡、等角速度旋转容器中流体的相对平衡;

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本教学大纲详细说明了在学习中的重点,以及从课时可以看出其的认知程度 《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Hydrodynamics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3、课程学时:总学时88,实验学时12 4、学分:5.5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 6、适用专业:油气储运工程 7、大纲执笔:油气储运教研室云萍 8、大纲审批:石油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 9、制定(修订)时间:2006.11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工程流体力学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知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科研打下必要的流体力学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流体的物理性质,掌握流体的平衡规律、流体的运动规律、流体与其接触的固体壁面间的受力特点、压力管路中的水力计算、气体动力学基础知识及非牛顿流体运动规律等容。 四、教学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1. 流体及其主要物理性质(4学时) 1)具体容 工程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 流体的特性、连续介质的假说 流体的密度和重度 流体的压缩性、膨胀性和粘性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2)重点:流体的物性及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3)难点:粘性 4)基本要求 正确理解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特别是粘性和牛顿摩擦定律

正确理解流体连续介质、理想流体和实际流体、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的概念2.流体静力学(10学时) 1)具体容流体静压强及特性 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式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压力的基准和计量 流体相对平衡 静止流体作用在平面上的力 静止流体作用在曲面上的力 2)重点:流体静压强的特性,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静止流体作用在平面、曲面上的力 3)难点:静止流体作用在平面、曲面上的力 4)基本要求 掌握流体静压强的概念及其性质 掌握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式及应用,能够熟练地进行点压强和总压力的计算 3. 流体运动学与动力学基础(14学时) 1)具体容 研究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法及欧拉法 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 恒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式 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式 实际流体伯努利方程式及其意义 伯努利方程式的应用 泵对液体能量的增加 系统与控制体 动量定理及其应用 2)重点: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伯努利方程式的应用,泵对流体能量的增加,动量定理的应用 3)难点:实际流体伯努利方程式的推导,输运公式的推导,能量方程、动量方程的灵活应用 4)基本要求 了解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建立以流场为对象描述流体运动的概念 掌握连续性方程式,流体微团运动的基本形式和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式(欧拉运动方程式) 牢固掌握流体运动的总流分析法,能够比较灵活地综合运用连续方程式,能量方程式(伯

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杨毅,王保国×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 100084) 摘要:本文利用随机顺序添加算法(Random Sequential Addition, RSA)建立中空纤维膜组件壳层三维几何模型,研究膜组件壳层复杂结构条件下的流体力学特征,进行组件壳层流动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雷诺数有利于组件壳层传质。较低的填充密度下,组件壳层对流作用明显,有利于减少死区,充分利用膜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增加填充密度有利于提高相际接触面积,但会降低对流在传质中的作用,并造成成本的提高和膜丝表面积的浪费。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中空纤维膜接触器;传质;填充密度 中图分类号:TQ0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中空纤维膜组件壳层的复杂几何特征给研究其中的流体流动造成了很大困难。然而,液体在膜组件壳层的流动状态对组件的分离性能具有直接的影响,对其的定量描述是组件及相关过程设计的重要步骤。目前定量描述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分离性能主要有数学模型和经验关联式两种方法。前者利用的数学模型大致可分为四类,即I. 只考虑单根膜丝及其内部(管层)流场分布的模型[1-5] II. 只考虑单根膜丝并考虑其内侧和外侧(管层和壳层)流场分布的模型[6] III. 考虑膜丝规则分布的膜组件的壳层流场分布的模型[7,8];IV. 考虑膜丝随机分布的膜组件的壳层流场分布的模型[9-12]。数学模型法大多基于简化的几何特征及流动状态假设,无法体现壳层的沟流、死区以及湍流等重要因素对组件分离性能的影响。另一种研究思路是建立特定类型膜组件的经验关联式。然而就膜组件的几何特征而言,文献中存在的关联式适用范围较小,对其应用造成很大的局限[13]。 计算流体力学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方法研究壳层流动时遇到的问题。但是,由于能够体现中空纤维膜组件壳层复杂结构特征的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较为困难,尚无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膜组件壳层流动的报道。本文利用随机顺序添加(RSA)算法在Gambit软件中建立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的三维几何模型,并着重研究膜丝填充密度对组件分离性能的影响。1 数学模型 1.1几何模型 本文采用RSA算法在三维建模软件Gambit 中建立了小型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气-液接触器的几何模型,并在轴向上体现了拧转和弯曲两种膜丝放置的非理想结构特征。模型采用了非结构化网格划分,在接近壁面及膜丝处采用了较为细致的网格结构(图1)。 图1 本次模拟采用的几何模型及截面非结构化网格示意图Fig. 1 Module geometry used in the simulation and the unstructured mesh of the cross-section 1.2流体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 本文模拟稳态层流状态下中空纤维膜组件进行富氧水的氧气解吸时壳层的流体流动状况。建立组件的几何模型后,用FLUENT求解流场的连续性方程、动量传递方程组以及氧气组分的输运方程。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G

《流体力学》 适用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 参考学时:32学时 参考书目: 1.流体力学,贾月梅,国防工业出版社 2.工程流体力学,李玉柱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3.工程流体力学,袁恩熙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 4.工程流体力学,孙文策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5.工程流体力学,周云龙,中国电力出版社 6工程流体力学,李文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为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设置的专业选修课程,是继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课程后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数学和力学知识。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解决流体力学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手段,为从事飞行器动力工程与流体动力学应用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以低速不压缩流体动力学为主,主要包括了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基础、量纲分析与相似理论、管中流动损失及计算、粘性边界层理论等内容。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类,掌握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范围。 2.掌握欧拉平衡方程、重力作用下流体的内压强分布,掌握静流体对平壁和曲壁的作用力计算。 3.掌握流体运动的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动量矩方程,掌握理想流体的柏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4.掌握量纲分析方法,相似理论和相似准则。 5.掌握圆管内流动损失计算,长管和短管水力计算,掌握孔口和管嘴泄流特性。 6.掌握理想不可压缩流体平面位流基本方程,平面势流叠加原理及其应用。 7.掌握层流、紊流特点及边界层特性和分离控制,平面不可压流体层流边界层的求解。 8.掌握可压缩理想气体流动基本方程,一维定常绝热流参数基本关系公式,气动函数及其应用。 (三)编写原则 1.本大纲根据高等教育对教学大纲总体要求编写。 2.本大纲严格按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编写制订。

高等流体力学考试大纲

《高等流体力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高等流体力学》是我校相关专业博士入学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180分钟 3、题型比例 概念20% 计算与应用80% 4、参考书目 《高等流体力学》高学平,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高等工程流体力学》张鸣远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三、考试要点 1、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连续介质、欧拉法质点加速度、质点随体导数、体积分的随体导数、变形率张量、旋转角速度、判断有旋流与无旋流、涡量与速度环量的关系、应力张量的概念(包括切应力的特性、压应力的特性)、牛顿流体的本构方程(本构方程的概念、切应力和法向应力与变形的关系)。 2、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 微分形式的连续方程的表达形式、不可压缩流体的确切定义、理解其含义。N-S方程的各种表示形式、流体的能量包括哪几种形式,

并对各种形式进行解释,写出单位质量流体能量的表达式、流体运动微分形式的基本方程组有哪些方程组成,通常有几个未知量,方程组是否封闭、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如何求解速度场、压强场以及温度场,说明其求解步骤。 3、势流运动 势流运动控制方程及求解步骤;势流求解常用的方法有哪些。速度势函数与流函数;复势与复速度;恒定平面势流的解析方法有哪几种途径;保角变换法的思路。 4、粘性流体运动 基本方程及求解途径;黏性流体运动的基本性质;黏性流体运动的解析解(如两平行板间的层流、普阿塞流的流速分布的推导)、小雷诺数流动近似解的思路;边界层的概念;边界层厚度(名义厚度、位移厚度);边界层方程的相似性解的概念;边界层的分离现象。5、紊流运动 紊流的特征及分类;壁面剪切紊流的发生过程及紊流结构;时间平均法和系综平均法的概念。紊流运动方程—雷诺方程的推导思路,雷诺方程的形式及与N-S方程的区别,雷诺应力项的意义。紊流模型的用途,紊流模型通常有哪几类(零方程模型、一方程模型、二方程模型、其他模型);紊流动能k、能量耗散率ε。 6、涡旋运动 涡旋的运动学性质、涡旋运动的基本方程;涡旋的形成。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层次 理论课 学时实践课 学时 总学时学分课程性质 环境工程方向本科48 48 3 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1. 性质:《流体力学》学科的渗透性很强,几乎与所有的基础和技术学科形成交叉学科,环境方向当然也包括在内的,该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是从事环境实验与理论研究、环境工程设计与管理、环境应用与开发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2. 目的与任务: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础理论、重要应用等,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逻辑思维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学习后继相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有关流体和传热计算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的总体安排和各部分的课时分配 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课堂讨论与习题讲解8学时 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目录教学内容学时数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 6 第三章流体运动学8 第四章理想流体动力学8 第七章粘性流体动力学8 第八章圆管中的流动8 第九章边界层理论 6 期末复习 2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理论教学2学时 内容:流体力学发展简史;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应用;流体的定义和特征、

连续介质模型;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重点:黏性、牛顿内摩擦定律、质量力、表面力、连续介质概念。 难点:牛顿内摩擦定律的具体应用。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 理论教学6学时 内容: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式;重力场中流体的绝对平衡和相对平衡;静止液体作用在固体壁面上的总压力。 重点:静压强及其特性,点压强的计算,静压强分布图,作用于平面壁和曲面壁上的液体总压力,压力体图。 难点: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的建立与应用。 第三章流体运动学 理论教学6学时,课堂讨论和习题2学时 内容:研究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及描述流体流动的一些基本概念;连续性方程;流动势函数和流函数的求解。 重点:流体流动中的几个基本概念,连续性方程、速度势函数和流函数的推导依据。 难点:连续性方程、流线方程和迹线方程的求解和二者的关系。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节。 第四章理想流体动力学 理论教学8学时 内容:运动微分方程及有关概念,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 重点:运动微分方程及有关概念,总流的伯努利方程的推导。 难点: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 第七章粘性流体动力学 理论教学:6学时,课堂讨论和习题2学时 本章是全书的难点章节。 内容:粘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量纲分析和相似理论。 重点:动量方程及其应用。 难点:量纲分析和相似理论。 第八章圆管中的流动 理论教学:6学时,课堂讨论和习题2学时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节。 内容:层流和湍流的概念,圆管层流流动,圆管湍流流动,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 重点:层流和湍流的概念,圆管层流流动,水头损失的计算。 难点:圆管湍流流动,水头损失的计算。 第九章边界层理论基础 理论教学:6学时

广西大学2020年《工程流体力学(815)》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广西大学2020年《工程流体力学(815)》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考试性质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试卷结构 题型: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 考试内容 一、掌握流体质点和流体连续介质的概念,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密度、重度、黏性、压缩性、膨胀性和表面张力。重点掌握 牛顿内摩擦定律及其求解方法,区别流体的动力黏度和运动黏度,掌握何为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以及非牛顿流体三种不同类 型。 二、掌握流体的静压强及特性、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式和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主要推导过程。了解工程上常用的压强的计示及 测量方法。了解静止液体作用在平面和曲面上的总压力和静止液体作用在物体上的浮力。重点掌握流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和压 强的分布规律、平衡微分方程式、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三、掌握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以及研究流体流动的方法。广泛地深入地理解连续方程、动量方程。熟练掌握伯努利方 程及其应用。重点掌握流体运动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四、掌握粘性流体运动状态的判定方法,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明确边界层的概念与分类及其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

,熟悉流过平板的层流边界层、紊流边界层及混合边界层的近似计算。了解边界层的分离现象、绕过圆柱体的流动和卡门涡街的 概念、以及流体的阻力和阻力系数的计算。重点掌握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边界层理论、沿程阻力系数和局部损失 的计算方法。 五、掌握流体流动的力学相似性、动力相似准则、流动相似条件。熟练应用量纲分析法。重点掌握几个重要的准则数(雷诺数、 欧拉数、马赫数、柯西数、韦伯数等)的物理意义及其表达式。 六、熟悉离心式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掌握泵扬程的计算,了解泵中的能量损失、泵的吸上扬程与气蚀现象、离心式泵的性能曲 线及工况点,掌握离心式泵的选择。掌握风压、风量和效率的概念,了解离心式风机的性能与工况,掌握离心式通风机的选择 ,了解轴流式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重点掌握气蚀现象、性能曲线和工况、泵和风机的选择。 参考书目 《工程流体力学》,冶金工业出版社,谢振华,第四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