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检验技术考试参考资料副高级

微生物检验技术考试参考资料副高级

微生物检验技术考试参考资料副高级
微生物检验技术考试参考资料副高级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微生物检验技术专业——副高级)

一、专业知识

1、本专业知识

全面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相关知识,包括:致病性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常见细菌、病毒、真菌的检验技术、相关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有关的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检验结果的病原学、卫生学意义。

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2、相关专业知识

熟悉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践能力

1、能独立完成传染性疾病或食物中毒疾病及环境样品的检验工作,根据专业能熟练进行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食品、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水质和涉水产品、卫生用品、医疗用品、化妆品等样本的采集,致病微生物学指标和血清学指标检测,能为疾病诊断、疫情处理及公共卫生管理提出正确的建议和意见。

2、了解常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及应用范围。

三、学科新进展

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能应用于实践。

附录

一、细菌检验方法

1、常规分离方法

2、生化鉴定技术

3、免疫学检测技术

4、核酸鉴定技术

5、药敏试验

二、细菌种类

1、化脓性细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奈瑟菌属、假单胞菌属。

2、肠道感染细菌: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幽门螺杆菌、弯曲菌。

3、厌氧性细菌:厌氧芽胞梭菌、无芽胞厌氧菌。

4、呼吸道感染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嗜肺军团菌、百日咳鲍特菌。

5、动物源性细菌:布氏菌属、炭疽芽孢杆菌、鼠疫耶氏菌。

6、放线菌

7、螺旋体: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疏螺旋体。

8、支原体

9、立克次体

10、衣原体

三、病毒检验方法

1、常见病毒的分离及培养方法

2、常见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抗原、抗体及核酸

检测方法等)。

四、病毒种类

1 呼吸道感染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冠状病毒(包括SARS冠状病毒)、副粘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

2 肠道感染病毒:肠道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

3 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肝炎相关病毒;

4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森林脑炎病毒、汉坦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埃博拉病毒;

5 人类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EB病毒、人疱疹病毒;

6 反转录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嗜T细胞病毒;

7 其他病毒:狂犬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人类细小病毒B19;

8 朊病毒

9 人禽流感病毒

五、真菌学检验方法

1 常见的致病性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

2 引起食物中毒的真菌毒素

2015年微生物检验技术高级职称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2015年微生物检验技术高级职称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以下每道考题有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CPE于普通光镜下可见 A、染色质边移 B、膜蛋白被病毒编码蛋白取代 C、细胞变圆、脱落 D、膜通透性增加 E、核仁结构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 C 2、包涵体检查在下列哪种病毒感染中有重要意义 A、流感病毒 B、巨细胞病毒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EB病毒 E、副流感病毒 正确答案 B

3、

保藏病毒毒种最好的方法是 A、-20℃冷藏 B、液氮保存 C、50中性甘油保存 D、冷冻真空干燥法 E、动物接种 正确答案 D 4、病毒包膜 A、是病毒的基本结构 B、是由病毒基因编码的产物 C、不被脂溶剂除去 D、具有宿主细胞脂类的特性 E、与致病性无关 正确答案 D 5、病毒不同于衣原体的特点是 A、能通过细菌滤器 B、对抗生素不敏感 C、可引起机体多部位感染

D、严格地细胞内寄生 E、在感染细胞内可形成包涵体

正确答案 B 6、病毒的测量单位是 A、厘米 B、毫米 C、微米 D、纳米 正确答案 D 7、病毒的基本化学组成为 A、DNA蛋白质 B、RNA蛋白质 C、DNA RNA蛋白质 D、DNA RNA蛋白质包膜 E、核酸蛋白质 正确答案 E

8、病毒的结构蛋白不包括 A、衣壳蛋白 B、早期蛋白 C、包膜蛋白 D、核蛋白 E、基质蛋白 正确答案 B 9、病毒的特征中下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非细胞结构 B、只含一种核酸 C、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 D、二分裂法繁殖 E、对干扰素敏感 正确答案 D 10、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部位在 A、染色体 B、质粒 C、DNA或RNA

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

《微生物检验技术》期末考试试题(A 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菌落 2、正常菌群 3、消毒 4、噬菌体 5、最小抑菌浓度(MIC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细菌的特殊结构 有 、 、 、 。 2.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是 、 、 和气体。 3.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与 、 及 有密切关系。 4.诊断血清是用 免疫家兔等动物后取其 而制成的。一般置于 保存,使用时应避免 , 降低效价。

5.K—B法中抑菌圈直径的大小与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呈关系,即抑菌圈愈大,MIC值、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 6.、和可作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的鉴别试验。 7.淋病奈瑟菌主要以方式传播,引起。 8.细菌对待测药物的敏感程度可分为、、 三级。 三、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真菌 B、细菌 C、放线菌 D、病毒 E、螺旋体 2、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是() A、稀释复红—碘液—95%乙醇—结晶紫 B、稀释复红—95%乙醇—碘液—结晶紫 C、结晶紫—碘液—95%乙醇—稀释复红 D、结晶紫—95%乙醇—碘液—稀释复红 E、稀释复红—结晶紫—碘液—95%乙醇 3、靛基质试验又称() A、甲基红试验 B、尿素分解试验 C、硫化氢生成试验 D、吲哚试验 E、糖发酵试验 4、对人体无害的细菌代谢物是()

A、热原质 B维生素 C、外毒素 D、内毒素 E、侵袭性酶 5、正常人体不存在细菌的部位是() A、体表 B、口腔 C、大肠 D、尿道口 E、血液 6、实验室对接种针(环)、试管口的灭菌方法是() A干烤法 B、流通蒸汽法 C、烧灼 D、焚烧 E、煮沸法 7、卡介苗是由何种变异而产生的() A、形态变异 B、结构变异 C、毒力变异 D、耐药变异 E、酶活性变异 8、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 重的全身症状,称为()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 病毒血症 9、哪种动物不是微生物学检验中常用的实验动物() A、小白鼠 B、豚鼠 C、裸鼠 D、家兔 E、马 10、下列哪项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点() A、凝固酶试验阳性 B、产生溶血素 C、分解 甘露醇 D、产生耐热核酸酶 E、胆汁溶菌试验阳性 11、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的化脓性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乙型链球菌 C、肺炎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四)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选择题 A 型题 1.下列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中哪种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A 霍乱弧菌 B 肉毒杆菌 C 白喉杆菌 D 链球菌 E 破伤风杆菌 2.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方法是: A 清创处理 B 有效抗生素治疗 C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D A+B E A+B+C 3.当一民工因铁钉深刺足底造成外伤送医院急诊时,医生应首先考虑给予注射 A.破伤风类毒素 B.破伤风抗毒素 C.白百破三联疫苗 D.丙种球蛋白 E.破伤风菌苗 4.王某,48岁,建筑工人;因牙关紧闭、四肢痉孪而入院。8天前,右脚被铁钉扎伤,伤口深,但几日后自愈。5日后右腿有些麻木和疼痛,且咀嚼不便,吞咽困难,最后全身抽搐,四肢痉挛。入院诊断为破伤风,请问下述哪项是最佳治疗原则 A 注射青霉素 B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白百破疫苗 C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青霉素 D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E 注射青霉素和白百破疫苗 5.鉴定破伤风杆菌有无致病性的最重要的根据是 A G+细长杆菌 B 顶端圆形芽孢 C 有周身鞭毛 D 专性厌氧生长 E 产生特异性外毒素 6.破伤风梭菌除致破伤风病外,还能引起何种疾病E A.菌血症 B.食物中毒

C.组织坏死 D.坏死性肠炎 E.以上均不是 7.下列搭配哪项不恰当: A 大肠杆菌EHEC组——出血性肠炎 B 炭疽杆菌——气性坏疽 C 破伤风杆菌——脐带风 D 淋球菌——尿道炎 E 脑膜炎球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8.不是肉毒梭菌特点的是 A 芽胞位于菌体次极端,菌体呈网球拍状 B 严格厌氧 C 致病物质主要是肉毒毒素 D 引起疾病主要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E 肉毒毒素作用机制是阻止神经组织释放乙酰胆碱 B型题 A 常因滥用抗生素所致的疾病 B 常经呼吸道所致的疾病 C 常经消化道所致的疾病 D 常经产道所致的疾病 E 常因战伤所致的疾病 1.假膜性肠炎 2.气性坏疽 3.肉毒中毒 X型题 1.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较常见的细菌有 A 金葡菌 B 伤寒杆菌 C 产气荚膜杆菌 D 破伤风杆菌 E 副溶血性弧菌 2.产气荚膜芽孢梭菌引起的疾病有 A 气性坏疽 B 坏死性肠炎 C 产褥热 D 食物中毒 E 伪膜性肠炎 3.有迁徙性生长现象的是 A 链球菌 B 变形杆菌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试题

一、选择题(A型): !、下列细菌中哪一种细菌在血平板上一般不出现溶血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甲型链球菌 D、肺炎双球菌 2、进行玻片法血浆凝固酶试验不需要下列哪种材料? A、免血浆 B、生理盐水 C、2%红细胞悬液 D、待检细菌 3、UMI系统不包括下列哪一项试验? A、尿素酶 B、甲基红 C、靛基质 D、动力 4、麦康凯培养基和克氏双糖铁共有的成分是: A、葡萄糖 B、酚红 C、中性红 D、乳糖 5、对浓汁标本进行细菌学鉴定,下列哪一项试验一般不包括在内? A、涂片染色镜检 B、血平板分离培养 C、血浆凝固酶试验 D、抗"O"试验 6、乙链在血清肉汤中的生长情况是: A、完全沉淀生长 B、均匀混浊生长 C、部分沉淀生长 D、形成菌膜 7、甲基红试验和VP试验阳性表明被检菌具有以下哪一特性: A、分解乳糖产酸产气 B、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 C、生成甲醇、甲醛 D、以上全部 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霍乱弧菌的特点 A、有动力 B、抵抗力较强 C、耐碱不耐酸 D、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人是唯一易感者 9、对于一个脓汁标本,首先应进行的检验步骤是: A、涂片镜检 B、接种血平板 C、含硫氨基酸 D、苯丙氨酸 10、抗"O"试验管法中,溶血素应预先用还原剂处理,原因是: A、还原被氧化的S溶血素,恢复溶血能力 B、溶血素O对热不敏感 C、溶血素S对氧敏感 D、以上全错 11、观察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典型形态,选择哪一种培养基可得理想结果: A、普通琼脂平板 B、普通肉汤 C、血琼脂平板 D、血清肉汤 12、对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标本采送,哪一种是错误的? A、低温 B、保温 C、防干燥 D、快速 13、区别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可采用下列哪种试验? A、氧化酶试验 B、乳糖发酵试验 C、葡萄糖发酵 D、动力试验 14、下列哪一项可用于区别肺炎双球菌和甲型链球菌? A、胆汁溶菌试验和甘露醇发酵试验 B、溶血试验和胆汁溶菌试验 C、菊糖发酵试验和胆汁溶菌试验 D、溶血试验和菊糖发酵试验

2018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考试真题回忆

2018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考试回忆 考试内容:细菌都是常见菌,考的比较细,生化与致病要熟悉。病毒只考了乙肝,支、衣、立、厌氧菌、真菌基本没考。总共99道题,单选25题,多选20题,共用题干与案例没数,案例11个选8个做。希望给大家以后复习提供帮助。 1 常用结核快速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A PCR B抗酸染色C 培养 2 快速?诊断技术A—PCR B ---PCR C 基因芯片 3 对产酶细菌用 A 哌酮B 噻肟C 头孢吡肟 4 PRSP耐药原因 5 带溶菌酶的噬菌体尾部叫:尾鞘 6 葡萄球菌致病类型 7 腐生葡萄球菌生化多选 8 引起自身免疫性抗体多选:A 化脓链B 肺链C 9 2型变态反应原理,3型变态反应原理 10 肺链与牛链区别多选 11 杆菌肽+,PYR+:化脓链 12 菌落形态48-72针尖样菌落,溶血::A 非液化莫拉E 卡他莫拉选一 13 专贺样腹泻:EIEC 14 怀疑伤寒,血培养阴性,已用抗生素,再做什么检查A血培养B肥达氏C 骨髓培养 15 志贺菌,血清B凝集,2a 2b A 痢疾B 福氏C鲍氏D宋氏 16 案例:培养粘液型菌落,G-,OX-:肺克 17 案例:生长迁延状细菌:变形 18 产酶监测质控株两例:25922 19 嗜麦牙生化多选 20希望微生物检测自动化有什么优点:A B C D E快速,检测与药敏能够在2-4小时内出结果 21 共用题干:军团1分型依据2引起疾病 22 感染菌株,卫星现象:流感嗜血 23 案例牛养殖户,感染:布鲁检查方法 24 气,邻单胞菌鉴别:0/129 25 被猫狗抓伤感染:多杀巴斯德 26 案例米泔样大便:1感染菌:霍乱2分群3常见型:小川AB 稻叶AC 彦岛ABC 27 案例拔芽后一周感染 28 案例肺部感染,脓痰, 29 HB80,尿RBC+,下列不要做的检查多选:A血沉B中段尿常规,细菌培养 C 30 由不是活细胞培养的最小生物 31 念珠菌引起的表浅感染 32 共用题型: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可以免疫以下哪种肝炎 乙肝感染主要途径 33 案例知道哪些部位有哪些细菌寄居 34 案例尿路感染:大肠,使用抗生素两天后正常,还要如何处理:选了用药2周。

化妆品微生物检验培训考试试卷A

微生物室上岗人员操作技术基础测试卷A(化妆品) 说明:1.本试卷命题范围为化妆品微生物检测标准汇编·操作规程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 2.本测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20分,时间为120分钟 3.本测试在人员入职后进行,以检验人员对工作的掌握程度。 姓名:测试时间:年月日 阅卷:成绩: 一、填空题(44*1) 1. 化妆品微生物检验项目包括:、、 、、。 液体供检样品前处理时,水溶性样品用溶解,油溶性样品用溶解。 4.在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时,虎红培养基中含有,以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 5. 化妆品粪大肠菌群检测时,报告被检样品中检出粪大肠菌群应符合的条件:、、 、。 6.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为:革兰氏,排列成 状,芽孢,荚膜,致病性葡萄球菌。 7.在电压220V时,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在室温为20~25℃的使用情况下,紫外线辐射强度(垂直1m处)应≥ 8.卵磷脂吐温80培养基灭菌条件为℃高压灭菌分钟. 9.金黄色葡萄球菌在 Baird-Parker 平板上, 菌落直径为 ,颜色呈 ,边缘为色 ,周围为一带 ,在其外层有一 .圈。一般认为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有致病力. 10.检测粪大肠菌群时,所用的双料乳糖胆盐培养基中,溴甲酚紫的作用是 培养基原理是:蛋白胨提供源和源;糖是大肠菌群可发酵的糖类;磷酸氢二钾是;琼脂是培养基凝固剂; 伊红和美蓝是剂和剂,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在酸性条件下产生沉淀,形成色菌落或具黑色中心的外围的菌落。 12.高压灭菌锅必须每个月进行一次灭菌效果评价,用菌进行评价检验,而平时也要用进行检测。 13. 10-1 和10-2两个稀释度每ml的菌落数分别是260,28,则菌落总数报告值为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A1题型 1.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屏障结构包括 A、皮肤与粘膜 B、血脑屏障 C、胎盘屏障 D、免疫系统 E、A、B和C 答案E 2. 有关内毒素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均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 B、其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C、160℃,2~4小时才被破坏 D、毒害效应具有组织器官选择性 E、毒性作用较弱 答案D 3. 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度称为毒力 B、毒力主要由侵袭力和毒素所决定 C、破伤风毒素属于内毒素 D、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宿主机体的防御功能,并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E、以上均不是 答案C 4. 下列哪种成分不属于外毒素 A、脂多糖 B、痉挛毒素 C、肉毒毒素 D、表皮剥脱毒素 E、霍乱肠毒素

答案A 5. 下列哪种成分不属于外毒素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B、产毒性大肠杆菌肠毒素 C、白喉毒素 D、表皮剥脱毒素 E、类脂A 答案E 6. 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包括 A、发热反应 B、白细胞反应 C、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D、以上都是 E、A和C 答案D 7. 慢性志贺菌感染的病程一般在()以上 A、两周 B、一个月 C、两个月 D、六周 E、七周 答案C 8. 志贺菌随饮食进入体内,导致人体发病,其潜伏期一般为 A、一天之内 B、1-3天 C、5-7天 D、7-8天 E、8天以后 答案B 9. 下列关于结核分支杆菌描述正确的是

A、类脂质为胞壁中含量最多的成分 B、产生外毒素 C、产生内毒素 D、耐药性低 E、一般采用革兰氏染色 答案A 10. 我国的卫生标准中,每升饮用水中不得超过()个大肠杆菌 A、1 B、3 C、5 D、7 E、8 答案B 11. 大肠杆菌指数测定时,37℃培养24小时,能发酵乳糖()为阳性 A、产酸 B、产酸产气 C、产酸不产气 D、产气不产酸 E、以上都不产生 答案B 12. 下列何种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 A、脑膜炎奈瑟菌 B、结核分支杆菌 C、铜绿假单细胞 D、枯草芽孢杆菌 E、白喉棒状杆菌 答案C 13. 下列何种细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 A、大肠杆菌 B、铜绿假单细胞

2015年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预防疾控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2015年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预防疾控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更多题型,题库请到《天宇考王》官网免费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4113690388.html, 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 年真题等。试题量:4647道。 单项选择题(每题1个得分点):以下每道考题有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CPE于普通光镜下可见 A、染色质边移 B、膜蛋白被病毒编码蛋白取代 C、细胞变圆、脱落 D、膜通透性增加 E、核仁结构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C 2、包涵体检查在下列哪种病毒感染中有重要意义 A、流感病毒

B、巨细胞病毒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EB病毒 E、副流感病毒 正确答案:B 3、保藏病毒毒种最好的方法是 A、-20℃冷藏 B、液氮保存 C、50%中性甘油保存 D、冷冻真空干燥法 E、动物接种 正确答案:D 4、病毒包膜 A、是病毒的基本结构 B、是由病毒基因编码的产物

C、不被脂溶剂除去 D、具有宿主细胞脂类的特性 E、与致病性无关 正确答案:D 5、病毒不同于衣原体的特点是 A、能通过细菌滤器 B、对抗生素不敏感 C、可引起机体多部位感染 D、严格地细胞内寄生 E、在感染细胞内可形成包涵体 正确答案:B 6、病毒的测量单位是 A、厘米 B、毫米 C、微米 D、纳米

正确答案:D 7、病毒的基本化学组成为 A、DNA+蛋白质 B、RNA+蛋白质 C、DNA+RNA+蛋白质 D、DNA+RNA+蛋白质+包膜 E、核酸+蛋白质 正确答案:E 8、病毒的结构蛋白不包括 A、衣壳蛋白 B、早期蛋白 C、包膜蛋白 D、核蛋白 E、基质蛋白 正确答案:B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复习题完整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复 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名词解释 样品(sample)是指从某一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 食品采样(sampling)是指从较大批量食品中抽取能较好地代表其总体样品的方法。 接种:将微生物接到适于它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上或活的生物体内的过程叫做接种。 菌落总数: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样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细菌培养,使每一个活菌只能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然后进行菌落计数所得的菌落数量。 V-P试验: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生理生化试验:微生物生化反应是指用化学反应来测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化反应常用来鉴别一些在形态和其它方面不易区别的微生物。因此微生物生化反应是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重要依据之一。 硫化氢(H2S)试验:有些细菌可分解培养基中含硫氨基酸或含硫化合物,而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遇铅盐或低铁盐可生成黑色沉淀物。 增殖培养基: 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某种微生物特别喜欢的营养物质,以增加这种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逐渐淘汰其它微生物,这种培养基称为增殖培养基。 外源性污染: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食品过程中不遵守操作规程或不按卫生要求使食品发生污染称为外源性污染,也称为第二次污染. 环状沉淀反应:是一种定性试验方法,可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将已知抗体注入特制小试管中,然后沿管壁徐徐加入等量抗原,如抗原与抗体对应,则在两液界面出现白色的沉淀圆环。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食用被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称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无菌接种操作: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后,用经过灭菌的工具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含菌材料于培养基上,这过程叫做无菌接种操作。 菌落: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细菌总数: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对细菌进行直接计数。其中包括各种活菌数和尚未消失的死菌数。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度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的无芽胞杆菌。 淀粉水解试验: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糖酵解试验: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可用指示剂及发酵管检验。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肠杆菌科各菌属都能发酵葡萄糖,在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中,由于糖代谢的途径不同,可产生乳酸,琥珀酸、醋酸和甲酸等大量酸性产物,可使培养基PH值下降至以下,使甲基红指示剂变红。 靛基质(Imdole)试验:某些细菌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吲哚的存在可用显色反应表现出来。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醛结合,形成玫瑰吲哚,为红色化合物。尿素酶(Urease)试验:有些细菌能产生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产生2个分子的氨,使培养基变为碱性,酚红呈粉红色。氧化酶(Oxidase)试验:氧化酶亦即细胞色素氧化酶,为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终末呼吸酶,氧化酶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然后此氧化型细胞色素C再使对苯二胺氧化,产生颜色反应。硫化氢-靛基质-动力(SIM)琼脂试验:试验方法:以接种针挑取菌落或纯养物穿刺接种约1/2深度,置36±1℃培养18~24h,观察结果。培养物呈现黑色为硫化氢阳性,混浊或沿穿刺线向外生长为有动力,然后加Kovacs氏试剂数滴于培养表面,静置10min,若试剂呈红色为靛基质阳性。培养基未接种的下部,可作为对照。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物质以杀死或抑制不需要的菌种生长的培养基,称之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难以区分的微生物经培养后呈现出明显差别,因而有助开快速鉴别某种微生物。这样的培养基称之为鉴别培养基。 无菌技术:指在微生物实验工作中,控制或防止各类微生物的污染及其干扰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有关措施。 粪大肠菌群:系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培养24h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和分解色氨酸产生靛基质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玻片凝集法:是一种常规的定性试验方法。原理是用已知抗体来检测未知抗原。常用于鉴定菌种、血型。试管凝集法:是一种定量试验方法。多用已知抗原来检测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含量。常用于协助诊断某些传染病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下,经过一定时间,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絮状沉淀反应:将已知抗原与抗体在试管(如凹玻片)内混匀,如抗原抗体对应,而又二者比例适当时,会出现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此为阳性反应。琼脂扩散试验:利用可溶性抗原抗体在半固体琼脂内扩散,若抗原抗体对应,且二者比例合适,在其扩散的某一部分就会出现白色的沉淀线。每对抗原抗体可形成一条沉淀线。有几对抗原抗体,就可分别形成几条沉淀线。大肠菌群MPN:大肠菌群MPN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应用统计学的原理所测定和计算出的一种最近似数值。 大肠菌群值:大肠菌群值是指在食品中检出一个大肠菌群细菌时所需要的最少样品量。内源性污染:凡由动物体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本身带染的微生物而造成食品的污染者,称为内源性污染,也称第一次污染.食品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专科)作业题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4题,共60分) 1. 请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屏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隙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番红染液复染后呈红色。 应注意的问题。 2.请简述细菌培养中所用的培养基的种类及各自的用途。 常用的细菌培养基有营养肉汤和营养琼脂培养基。 营养肉汤用于一般细菌培养、复壮、增菌等,也可用于消毒剂定性消毒效果测定营养琼脂培养基是一种无选择性的较低营养成分的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细菌菌落计数,也可以用于细菌的传代和增菌,但一般不用于细菌的鉴定(除非该细菌菌落有比较特殊的形态特征).只适合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生长. 3.平板菌落计数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

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4.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的意义。 食品的微生物学指标主要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三个项目。其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是最重要、最常检的检验项目。 检测食品中的菌落总数,可以了解食品在生产中,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包装受外界污染的情况.从而反映食品的卫生质量。一般来说、菌落总数越多,说明食品的卫生质量越差,遭受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而菌落总数仅少量存在时,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或者几乎不存在。但上述规则也有例外,有些食品成品的菌落总数并不高,但由于已有细菌繁殖并已产生了毒素,且毒素性状稳定,仍存留于食品中;再有一些食品如酸泡菜和酸乳等,本身就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而制成的,且是活菌制品。因此,菌落总数的测定对评价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质量有着一定的卫生指标的作用,但本能单凭此一项指标来判定食品的卫生质量,还必须配合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检验,才能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评价。大肠菌群是水源污染的指示菌,当饮用水中检查出大肠菌群时,即证实水已被粪便污染,对人是有害的,是不卫生的。同样,食品中若有大肠菌群存在,也会影响人的健康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2题,共40分) 1. 纯净水样品中的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 国家饮用水标准GB 5749-85规定,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 cfu/g(ml),所用 的方法是稀释平板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等测样品经适当稀释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为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考试真题回忆及经验总结

江苏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专业实践能力考核-微生物检验技术(技)应试总结 考了两年成绩分别是57和58,换专业了。 网上买的题根本没用 2013年副高考试总结(大方向) 《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附录中有常用培养基 流行病学看什么书? 流行病学考了一些不是非常难的题,能回忆出来5题,多选占3题。流行病学定义,免疫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灾区信息来源,不良习惯,二级预防。还有病死率是否考过不能确定了。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带头学科,所以根据大纲,只看流行病学就可以了。流行病学人卫版的7版目前看还可以。 统计学 回忆出来两题。参考范围,抽样(离散,样本采样与整体) 免疫学 关于B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微生物学实验室管理 安全分级,PCR实验室空间划分 真菌学一点也没考 2013副高考试试题回忆 单选题 1.第一题是血培养正确的是 做厌氧培养,同时做需氧和厌氧,用***肉汤和***肉汤做需氧培养 2.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 疾病,病人,人群,选了一个较长的选项,记不清内容了 3.统计学的参考范围是几个SD,选了2SD 4.霍乱的强选择培养基:4号琼脂 5.哪个型的大肠杆菌可志贺毒素,溶血性**,选了EHTC 6.B细胞的说法:负责细胞免疫,PWM刺激等 7.免疫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抗体产生?疾病发生率? 多选题 1.灾区还是疫区信息来源 常设机构、灾区救助者、媒体、空中 2.能致泻的是 一堆E*TC,都选了。 3.衣原体与病毒不同点 二分裂,磷壁酸,严格细胞内寄生 4.医院污水不合格判定指标

粪大肠杆菌数?、大肠杆菌群数,大肠杆菌群值,蛔虫卵,余氯 5.关于BSL分级哪项正确 不感染人的用1级,埃博拉可不可以用3级,***需要三级以上,沙门不能用二级 6.志贺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鞭毛,膜蛋白,侵袭力,分泌志贺毒素 7.亚病毒包括 DNA病毒,RNA病毒,类病毒,朊病毒,选了类病毒和朊病毒 病毒分为真病毒(Euvirus,简称病毒)和亚病毒(Subvirus,包括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真病毒:至少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组分。 8.病毒潜伏期 不能检测到病毒核酸,不能分离培养到病毒,无临床症状,能检测到SIgA,不能检测到抗体 9.影响健康的不良习惯 嗜酒,嗜赌,抽烟,不遵医,还有一个选项记不得了 10.属于二级预防的是 筛查,孕前检查,体检(?),康复治疗 11.统计学关于抽样还是离散,离散越大越小各代表什么,还有一个 12.PCR污染的消除(可能是案例分析中的多选) 光消除,AT含量大于300bp,UNG法 13.PCR实验室布局(不确定是否案例分析) 标本接收区,污染区,半污染区,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案例分析 1、咳嗽,无痰,X片有树状阴影?轻微上感,肺炎待定。呼吸道病原有哪些?最后判定军 团,需要做哪些检验:马尿酸,靛基质,硫化氢等5678项。老年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史,可能是这一题。 2、II型猪链球菌,猪死了,杀的人得病,此题没敢选 3、关于森林脑炎的,蜱咬伤史,同种病毒?检测项目,处理方法,抗毒素? 4、怀疑甲肝,检验项目,查血,尿,肝功能,B超,是否嗜肝,粪口传播,检验 5、SARS检验方法,4天检验项目,14天检验什么,取什么样品做检验,分型方法选项扩 增VP3,扩增非编码区,扩增编码区 6、手足口,病原有哪些?采样?咽拭子、粪便、血清,检验方法选项:RT-PCR,RT荧光 定量,抗体 7、破伤风,检测方法,治疗手段护理 8、婴儿腹泻,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 9、一种出疹,留疤痕,黏膜斑(Koplik斑)是麻疹 记不清不能归类 军团菌**样品接种于? 隔离治疗携带者? 呼吸道合胞病毒 案例分析中:白细胞正常范围要知道,区别细菌与病毒感染 腺病毒可能有题,记不清了 有一题是检出甲型链球菌(α溶血),分类为几种具体的链球菌,选项是关于支持还是不支持链球菌是病原,选了“不支持,因为链球菌是正常的菌群”,还有不支持选项是“采样部位非无菌”,“没有优势菌”,支持的选项:“都是链球菌”等

微生物检验试题

微生物检验试题 1.下列对微生物概念表述正确的是 A.仅存在于人体 B.结构复杂,形体微小 C.可用肉眼进行观察 D.原虫不属于微生物 E.卡氏肺孢子虫属于微生物 2.下列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大肠埃希菌B新型隐球菌 C肺炎衣原体D厌氧性放线菌 E解脲脲原体 3.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朊粒 B.细菌 C.真菌 D.衣原体 E.支原体 4.医院感染是指 A.患者在住院前三天发生的感染 B.患者在住院前一天发生的感染 C.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D.患者出院后一天发生的感染 E.患者在住院后三天发生的感染 5.下列对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工作原则表述错误的是 A.确保临床标本可靠 B.微生物学定性分析 C.全面了解机体病原微生物 D.快速准确提供信息 E.加强与临床联系 6.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具有很强抗原性的成分是 A.外膜 B.肽聚糖 C.磷壁酸 D.聚糖骨架 E.五肽交联桥 7.下列菌有细胞壁外膜层的是 A.粪肠球菌 B.溶血葡萄球菌 C.新型隐球菌 D.产酸克雷伯菌 E.克柔假丝酵母菌 8.具有脱硫氢基作用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肺炎链球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奇异变形杆菌 E.流感嗜血杆菌 9.能使菌体蛋白变性或沉淀的消毒剂是 A.高锰酸钾 B.过氧乙酸 C.过氧化氢 D.低浓度苯酚 E.高浓度苯酚 10.监测高压灭菌器灭菌效果应选用 A.嗜热脂肪芽胞杆菌ATCC7953 B.金黄色葡萄球菌A TCC25923 C.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D.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 E.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1.不属于口腔中常见正常菌群的是 A.卡他布兰汉菌 B.大肠埃希菌 C.甲型和丙型链球菌 D.表皮葡萄球菌 E.白假丝酵母菌 12.淘米水样粪便、有腥臭味,符合的疾病是 A.细菌性痢疾 B.重症霍乱 C.病毒性腹泻 D.阿米巴痢疾 E.肠伤寒 13.鉴定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用的试验是 A.耐热DNA酶试验 B.血浆凝固酶试验 C.甘露醇分解试验 D.KIA E.MIU 14.抗酸染色检查的是 A.大叶性肺炎 B.细菌性脑膜炎 C.细菌血流感染 D.结核病、麻风 E.淋病 15.具有嗜冷性的菌为 A.奇异变形杆菌 B.产酸克雷伯菌 C.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D.黏质沙雷菌 E.摩氏摩根菌

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学与检验》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 2.肥达反应 3.内基小体 4. 噬菌体: 5.血浆凝固酶 6.败血症 7.灭菌 8.药物敏感试验 9.外 - 斐氏试验 10.L 型细菌 11.菌群失调:12.微生物 13.细菌 14.最小抑菌浓度 15.菌落 16.汹涌发酵 17.无菌操作18.流感杆菌“卫星现象” 19.培养基 20.包涵体 21.正常菌群 22. 内毒素 23. 干扰现象: 24.菌血症 25菌丝: 二.填空题 1 L 型细菌是指()。 2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3 细菌 H-O 变异是指()。 4 药敏试验所用标准培养基是,所用菌液相当于()个细菌/ ml ,细菌接种采用()划线接种法。 5 细菌致病因素包括()、()和()。 6 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包括()、()、()和()四种类型。 7 不染色标本检查主要用于观察细菌的()。 8 影响革兰染色结果的关键步骤是()。 9 有动力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是穿刺接种线(),无动力细菌穿刺接种线()。 10 糖发酵试验用于观察细菌分解糖是否产()和()。 11 靛基质试验的原理为,细菌产生的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而生成(),此代谢产物与加入的试剂反应,生成()。 12 链球菌根据溶血现象分为()、()和()三种类型。 13 葡萄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性,链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性。 14 呈现脐窝状菌落的球菌是()。 15 抗 O 试验是测定病人血清中()抗体效价的试验,用于风湿热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16 血平板上呈现草绿色溶血环的病原性球菌是()和()。 17 IMViC 试验包括()、()、()和()四项试验。 18 分解乳糖的细菌在肠道选择平板上呈现()菌落,不分解乳糖则为()菌落。 19 KIA 斜面红色表明,底层黄色、有气泡表明()、(),有黑色沉淀表明()试验阳性 20 霍乱弧菌生物型包括()和()。 21 AIDS 的传染源是()和(),传播途径主要有(),()和()。 22 真菌菌落有()、()和()三种。 23 病毒培养方法有()、()和()。 24 病毒的基本结构由()和()组成,有些病毒还具有()。 25 流感病毒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三型,其中容易引起流感大流行的是其中的()型。 26 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和物品的操作方法称为()。 27 含菌量较多的标本(如粪便)的接种通常采用()接种法。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5)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A1题型 1、人类ABO血型抗原包括 A、A抗原 B、B抗原 C、O抗原 D、AB抗原 E、A抗原和B抗原 答案:E 2、ABO血型物质在人体中可引起哪几种Ab产生 A、抗B抗体 B、抗AB抗体 C、抗A抗体 D、抗O抗体 E、抗A和抗B抗体 答案:E 3、免疫耐受就是 A、非特异性无反应性 B、特异性无反应性 C、机体无反应性 D、免疫抑制性 E、对任何抗原都不反应 答案:B 4、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与下列哪种物质有关 A、IgE B、IgA C、活化B细胞 D、活化T细胞 E、活化NK细胞

答案:D 5、佐剂作用是 A、将Ag送入机体各部位 B、将Ag固定在局部 C、增强Ag免疫原性 D、赋予Ag免疫原性 E、增强机体对Ag的免疫应答 答案:E 6、下列哪种物质既有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A、IgG B、干扰素 C、IgA D、前列腺素 E、补体 答案:E 7、TDH 细胞是 A、产生Ab细胞 B、天然杀伤细胞 C、细胞毒细胞 D、迟发变态反应T细胞 E、依Ab杀伤T细胞 答案:D 8、关于霍乱弧菌是否侵入上皮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侵入 B、侵入 C、在特定条件下侵入 D、具有侵袭基因的霍乱弧菌侵入 E、侵入后局限于上皮细胞内 答案:A 9、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溶血素,其中最主要的是

A、α、β溶血素 B、α、γ溶血素 C、β、γ溶血素 D、δ、ε溶血素 E、α、γ溶血素 答案:A 10、与其他肺部感染病原菌相比较,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特点是 A、产生外毒素 B、具有内毒素 C、产生溶血素 D、产生绿脓素 E、具有菌毛 答案:D 11、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含有荚膜多糖抗原称作: A、V抗原 B、M抗原 C、A抗原 D、X抗原 E、S抗原 答案:B 12、下列关于铜绿假单胞菌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革兰氏阳性球菌 B、革兰氏阳性杆菌 C、无芽孢 D、具有荚膜 E、无鞭毛 答案:C 13、下列何种微生物具有荚膜结构 A、军团菌 B、支原体

微生物检验技术考试参考资料-正高级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微生物检验技术专业——正高级) 一、专业知识 1、本专业知识 在全面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相关知识基础上,在微生物检验技术领域某一方面有深入的钻研。 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2、相关专业知识 掌握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践能力 1、能为公共卫生与疾病控制工作在微生物检验技术方面提供咨询;具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在实验条件配备、检验结果解释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能解决复杂或重大的技术问题;能进行检验方法的改进、创新。 2、熟悉实验室常用大型检验设备或分子生物学仪器等。 三、学科新进展 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对本专业的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专长;随时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于本专业的工作实践和研究中。 附录 一、细菌检验方法

1、常规分离方法 2、生化鉴定技术 3、免疫学检测技术 4、核酸鉴定技术 5、药敏试验 二、细菌种类 1、化脓性细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奈瑟菌属、假单胞菌属。 2、肠道感染细菌: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幽门螺杆菌、弯曲菌。 3、厌氧性细菌:厌氧芽胞梭菌、无芽胞厌氧菌。 4、呼吸道感染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嗜肺军团菌、百日咳鲍特菌。 5、动物源性细菌:布氏菌属、炭疽芽孢杆菌、鼠疫耶氏菌。 6、放线菌 7、螺旋体: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疏螺旋体。 8、支原体 9、立克次体 10、衣原体 三、病毒检验方法 1、常见病毒的分离及培养方法 2、常见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抗原、抗体及核酸 检测方法等)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2、(正常菌群)条件致病性微生物——临床上多引起内源性感染。 3、G+菌特有成分:磷壁酸(重要表面抗原,可用于细菌血清学分型)(外毒素) 4、G-菌特有成分:外膜层(由脂多糖(内毒素)、脂质双层(磷脂)、脂蛋白) 5、G+菌和G-菌细胞壁的共同成分是肽聚糖。结构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G-菌无。是溶菌酶、青霉素作用部位) 6、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核质(染色体)、质粒(存在于胞质,双链闭合环状DNA分子)、转位因子 7、细菌特殊结构:荚膜(保护,致病,抗原性,鉴别)、芽胞、鞭毛(运动器官)、菌毛(普通菌毛—粘附,致病性;性菌毛—接合方式转移遗传物质)*将芽胞是否被杀死而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8、L型(细胞壁缺陷)菌落:①“油煎蛋”(荷包蛋)样菌落(典型L型细菌)。②颗粒型菌落(简称G型菌落)③丝状菌落(简称F型菌落)。高渗环境生长。(环丙沙星) 9、自营菌:以无机物为原料;异营菌(腐生菌:以无生命的有机物质为营养物质;寄生菌:以宿主体内有机物为原料),所有致病菌都是异营菌。 10、细菌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和生长因子。 11、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方式:无性二分裂,在对数期以几何级数增长 12、细菌分类(伯杰)等级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小分类单位)。 13、常用的细菌培养方法是:需氧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和厌氧培养法; 14、通常由正常无菌部位采取的标本接种血平板,置于空气或含5%~ 10%CO2的气缸中培养,大部分细菌可于24~48h生长良好。 15、血清学诊断时,一般要在病程早期和晚期分别采血清标本2~3份检查,抗体效价呈4倍或以上增长才有价值。 16、透射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细菌内部的超微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适于对细菌表面结构及附件的观察。

考试试题-微生物检验

考试试题—微生物检验 考试日期: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抽样量一般应为检验用量的 3 倍,抽样时如发现有异常或可疑的样品,应抽选有疑问的样品。 2、样品在检验前应保存在干燥处,并存放在有“待检验”标识的区域,待检样品严禁开启,以防样品检验前受到污染。 3、菌检室在检验前打开紫外灯消毒 30 分钟。 4、检验时,细菌使用营养琼脂培养基,酵母菌用 YPD琼脂培养基,霉菌用虎红琼脂培养基。 5、供试液分别稀释成 1:10,1:100,1:1000 等比例,用吸管吸取每一稀释级的供试液 1 ml,注入 2 个平皿中。 6、细菌培养是在 30-35 ℃下培养 48±2 小时。 7、菌检试验完成后,检验员应及时填写《菌检报告》,一式二份,送市场部一份,技术质管部一份。 8、霉菌、酵母菌培养是在 25-28 ℃下培养,药品培养 72±2 小时, 食品培养五天。 9、接到市场部的《菌检申请单》后,检验员按《菌检作业指南》进行 试验,并填写《菌检记录》。 10、消毒后,培养基须放在 45 ℃的水沐浴锅内恒温。 11、菌落计数,一般在平板背面用肉眼直接点数,必要时用放大镜,以防遗漏。 12、平板上有片状或斑样菌落蔓延生长以及平板受到污染时,该平板计数无 效。 13、同一稀释级的菌落数为2个平板的平均数,若2个平板菌落数相差在 1 倍以上时,该稀释级不宜采用。但2个平板菌落数均在 15 个以下时除外。 14、供试品一般按批号抽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样。 15、供试品制成供试液后,应在 1 小时内注皿操作完毕。 16、若只有一个稀释级的平均平板菌落数在计数范围内,将该稀释级的平均平板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为报告菌数。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确保高压效果的可靠性。 【适用范围】 蒸气式高压锅。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操作方法】 1.将水加到高压锅内至其刻度线,将欲灭菌物品放入锅内,关闭锅门,拧紧螺丝并确认已经封闭。 2.打开排气阀。 3.打开蒸汽开关,向锅内输入蒸汽或接通电源,使产生蒸汽。 4.观察排气阀的排气情况,待排出的气体由冷气变为蒸汽,压力表达到0.05mPa 时,关闭排气阀。 5.观察压力表,当压力升至0.15mPa时,开始计时。 6.压力达0.15mPa后,可调节进气阀,减少进气量,维持压力并使其稳定在 0.15mPa。电加热时,可切断电源,维持压力持续15分钟,至多不超过30分 钟,否则营养物质破坏。 7.关闭进气阀门或切断电源,让锅内物品自然冷却,不可马上打开排气阀,以免发生意外。 8.待锅内压力降为零时,可打开锅盖,取出物品。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姓名唐玉贞检验科检验科 日期 06年06月06日

确保培养箱温度恒定。 【适用范围】 各种类型隔水式、温度设定为27℃、35℃、42℃、56℃培养箱。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操作方法】 1.培养箱应放置于水平地面(或坚固的水平台),电源电压须匹配。 2.从注水口先将隔水箱内的水注满到浮标要求的位置。 3.将温度调节旋扭调至所需温度,然后将电源开关拨至“开”处。 4.每次使用时应在培养箱顶部插入标准温度计,监测实际温度。 5.培养箱工作温度波动范围应控制在±10C以内。 6.培养箱正面贴有温度记录表,记录每天上班和下班时温度,如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指示该温度的刻度应划上红圈,并把修正温度记录下来。 7.培养箱内外应保持清洁。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 姓名唐玉贞检验科检验科 日期 06年06月06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