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木兰从军》是由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而成的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课文刚开始就介绍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原因;接着写她在多年的征战中奋勇杀敌,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写她胜利回乡后,将士们才惊讶地发现花将军原来是个文静俊美的姑娘,树立一个“巾帼不让须眉”女英雄的形象,赞扬了花木兰爱国爱家、勇敢顽强的优秀品质。

设计理念:花木兰是位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她身上有许多优秀的品质,是人们学习的爱国典范,所以在设计教案时,我努力围绕“女英雄”这个文眼出发,从分析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前因、过程以及后果出发,设计了以下环节:一、课题导入,复习字词;二、赏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木兰爱国爱家之情。①理解国之忧②理解家之忧;三、品析课文留白处,丰富人物形象;四、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瞻仰女英雄的风采;五、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对比中显本色;六、总结课文,深化文旨;七、延伸课外赞英雄。从而是女英雄的形象更丰满,让学生真正深入理解木兰的壮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通过“紧急、焦急万分、理应、赫赫战功”等词语的理解,明白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前因后果。

3. 学习花木兰爱国爱家、勇敢顽强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1. 播放战争影片片段,创设战火连天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抓住“紧急、焦急万分”等词语朗读课文,体会国将破家将亡的危急。

2. 利用课文的留白处,通过抓住“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开展小组讨论,说一说花木兰是个怎样的说服家人的?

3、通过对“披、跨、渡、过”动词比较理解,感受女英雄花木兰的英勇顽强的伟大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花木兰爱亲人、爱祖国、勇敢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家情怀。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反复诵读课文,体会花木兰身上爱国爱家、英勇顽强的优秀品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复习字词。

1、读课题,谈人物。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二课《木兰从军》。(齐读课题)在上节课的学习中,你觉得木兰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2、温习词语,清除“拦路虎”。出示词语:

战袍理应父亲弟弟征兵朝廷胜利将士燕山将军渡河女扮男装赫赫战功焦急万分年老多病

二、赏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木兰爱国爱家之情。

过渡语:古代常有“从来便是女子不如男”的说法,人们都认为女子比较柔弱,应当整天呆在家里做刺绣类的轻巧的事,更不能经常抛头露面,此外,国家也规定女子不可以参军打仗了。但是,木兰却要违背常理、违反国法去参军,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 自读课文的第二段,思考:花木兰为什么要从军?

2. 出示句子“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指名读)

①理解“理应”和“分忧”词义。(“理应”的近义词是“应当、应该”,“分忧”可以从拆分字义再整合的方法,即分担忧愁)

②思考:何为国忧?何为家忧?

(一)理解国之忧

1、国之忧是什么?(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齐读本句

2、播放现在利比亚的战争片段,联系新闻报道,引导学生体会战争的残酷和国家的伤痛。

3、理解“紧急”的意思,国家会在什么情况下下达这么“紧急”征兵文书啊?(快要打败仗了,敌人就要侵略国家,国土将要不保,人民将要过上痛苦的生活,伟大的祖国将要不复存在)

4、想一想:假如战争彻底失败了,将会有是什么后果?多请两个(国土被侵吞,老百姓流离失所)

5、小结:如果此时此刻,战场上没有我们的士兵在打仗,行不行?(学生回答)真是国难当头呀!俗话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木兰身为一个女子,却有着一颗保卫国家的忠心,所以,她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她真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板书:爱国 )

(二)理解家之忧

过渡语:不仅如此,木兰还有更担忧的事,这就是她的“家之忧”。

1、指名读句子: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子,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思考:此时,木兰担忧什么?(板书:爱家)

2、此刻她的心情怎么样?(出示:焦急万分)

3、理解“焦急万分”的意思(急得要死,心急如焚,急得像着了火),指名读。(评价:你急了,你很急了,你真是焦急万分了!)

4、齐读“家之忧”段落。

5、小结:父亲年老,弟弟年幼,懂事孝顺的木兰作为家里唯一一个适合参军的成年人,她更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于是,木兰毅然决定:出示读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三、品析课文留白处,丰富人物形象。过渡:可是,古时候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人又怎会同意一个女孩去出征呢?于是木兰一一(引读)“说服了家人”她会怎样说服父亲、弟弟、母亲呢?请大家扮演一下木兰,去说服家人。

1、出示说话训练:父亲说:木兰啊,还是让爹去吧,你还这么年轻,可不能去送死啊!木兰

说:

。母亲说:木兰啊,你可不能去啊,战场上都是男子,你怎么抵抗得了他们呢?

木兰说:

。弟弟说:姐姐,不要去,你去了,谁教我读书,谁陪我玩啊?木兰说:。

2、小组讨论、交流。

3、分别请孩子和父亲、母亲、弟弟对话

4、花木兰就这样女扮男装去了战场,此时此刻,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呢?(指名说,勇敢,孝顺,坚强)

四、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瞻仰女英雄的风采。过渡:就这样木兰告别了亲人,踏上了征途。

1、指名读第三节“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2、请学生圈画表示动作的词,再比较句子:“

木兰告别了亲人,踏上了征途:“穿战袍,骑骏马,过黄河,爬燕山,来到了前线。” 思考:你觉得哪句话好?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3、要指名说说:为什么披战袍比穿战袍好?(披讲出了英姿飒爽)跨骏马(一气呵成,动作干练的形象)渡黄河(强调了速度快)“渡黄河”指过黄河的过程很艰难。如此之难,花木兰有没有退缩?为什么是过燕山不是爬?指名读(过燕山)

4、小结:别看这四个字,却活生生地给我们展现了木兰勇敢顽强的女英雄形象,这就是我们语言的魅力。

6、思考: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结果怎么样啦?理解词语“赫赫战功” (取得很大的成功)

7、“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兰就是一个令男子都称赞的了不起的女英雄!

五、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对比中显本色。

1、呈现木兰“文静俊美”的图片,读句子:木兰胜利回乡后,脱下了战袍,穿上了心爱的女装。

2、想一想:将士们来看望英勇善战的花将军时,他们会有什么表情,又会有什么动作,还会说些什么呢?

3、男女生上台表演六、总结课文,深化文旨。

总结全文:是啊,同学们,谁也没有想到木兰是名弱女子,然而就是这位弱女子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重大使命,并且立下了赫赫战功,人们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所以人们说花木兰是古代的一位女英雄。

七、延伸课外赞英雄。

1、写一写: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木兰说些什么呢?

2、搜一搜:古往今来,女英雄可不止花木兰一个,还有穆桂英,梁红玉,江姐等,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女英雄的故事,将给大家听一听。

3、这些女英雄正如一段豫剧中所唱到的那样:《谁说女子不如男》,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还可以加上你的动作。播放戏曲《谁说女子不如男》

4、指导背诵:平时我们大家背书会采会看图来背、多读多背、想意思来背、抓重点来背……今天老师为大家再提供一种背书的方法,动词串连----------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这些动词连成一条线,就很容易把内容记住。比如,第四段中(木兰)回乡,脱、穿上、(将士们)探望、发现。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练习背诵。

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走进豫剧》案例设计与反思

苏少版初中音乐《走进豫剧》案例设计与反思 一、案例背景 1.豫剧是我国传统戏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的第一大剧种。豫剧以其丰富的艺术手段、鲜明的地方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呈现出特殊的艺术魅力,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品味和美学特征,其曲调铿锵有力,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强大的情感力度;唱词质朴通俗、本色自然,更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吐字清晰、行腔酣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豫剧还是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剧种。 2. 《走进豫剧》取材于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梨园漫步》中的内容.豫剧在北方深受欢迎与普及,而南方的学生对它接触的机会较少,国家把传统戏曲文化纳入基础教育,其目的就是能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喜爱我国的传统戏曲并让其得到传承与弘扬。 3.本案例面对的是初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为此,我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力求音乐课新鲜、奇特、轻松、活泼;弱化了枯燥的理论说教,强化了学生实践参与部分;让学生彻底“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所收获。 4.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达到视听结合的效果。戏曲艺术是视听的完美结合,悠扬婉转的唱腔,色彩斑斓的服饰,秀丽多姿的脸谱,丰富多彩的道具,无不体现出戏曲艺术的魅力。学生不能走进戏院,但我们能充分运用现代媒体创设舞台效果,让学生真真切切的看,明明白白的赏。 二、案例描述 教学目标: 1.聆听并学唱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段,感受河南方言的声韵特点,体验豫剧的演唱风格与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豫剧的兴趣爱好。 2.了解我国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知道其代表作品和艺术贡献。 3.在参与戏曲程式化动作——跑圆场、走台步、亮相、抬轿、无实物表演等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豫剧的了解及进一步探究的热情。 教学重点:在实践参与活动中,获得学习豫剧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难点:感受并体验豫剧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范唱《谁说女子不如男》(教师身穿花木兰行头服饰演唱)

木兰从军教案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 2、学会12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焦急万分、愁眉不展、无可奈何、依依不舍”生字词。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和机智勇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文中的“空白”发挥想象,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CAI显示图片)你会用什么词语形容这位将军呢? 2、这位将军驰骋沙场数十载,建立赫赫功勋,这位将军令敌人闻风丧胆,可她竟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这位巾帼英雄、传奇女子就是——花木兰。 3、学生介绍花木兰。 4、揭题质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故事——《木兰从军》,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预设:木兰为什么从军?从军经历是怎样的?最后的结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检查生字词。 3、“赫然在列”和“赫赫战功”比较选择义项。 4、这些词语不仅含义丰富,还能帮助我们说清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谁能用上几个说一说? 三、品读课文,走近木兰。 1、自由读课文第2---5自然段,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木兰为什么要去从军?读完后将相关语句划出来。 2、学生自主读书。回答读懂的问题。

(回到家里,木兰坐在织布机前,愁眉不展:父亲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去从军打仗呢?弟弟又小,还不到当兵的年龄。可是朝廷颁发的征兵令,谁又能违抗呢?) 3、品味句子,指导朗读。 (1)木兰坐在织布机前,可是我们却“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此时的木兰愁眉不展,声声叹息。愁眉不展是什么意思?换个词来说说看? (2)木兰愁什么呀?(父亲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去从军打仗呢?)改成陈述句。(父亲年老多病,不能从军打仗。)为什么父亲不能从军打仗? 预设生1:父亲年老多病,如果病倒了可怎么办呀!师:是呀!多令人担忧呀!所以木兰用这样一个反问句问自己,请你读——父亲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去从军打仗呢? 预设生2:父亲年老体弱,怎么能抵抗敌人的攻击呢?很可能会牺牲。师:是呀!多令木兰忧愁呀!木兰不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只得反问自己,请你读——父亲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去从军打仗呢? 真让人愁呀!读好这句话。(评价读出了对父亲的担忧)(板书:担忧父亲) (3)木兰还愁什么?(弟弟又小,还不到当兵的年龄。)弟弟当兵会怎样?(拿不动兵器,没有抵抗的能力。)让年幼的弟弟当兵,于心何忍!请女生读——弟弟又小,还不到当兵的年龄。这真是让木兰愁上加愁呀!请男生读——弟弟又小,还不到当兵的年龄。(评价读出了对弟弟的疼惜)(板书:疼惜弟弟) (4)木兰还愁什么?(可是朝廷颁发的征兵令,谁又能违抗呢?)为什么不能违抗? a联系前文: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朝廷不断下达紧急征兵的文书。 再读这句,体会到什么?(扣住经常、不断、紧急谈体会) b从“不断”这个词语看出什么?(征兵次数很多、一次又一次、壮丁被征完了) 正因为国家危难、军情紧急,征兵打仗的名单中,连体弱多病的父亲的名字也赫然在列,这不仅让木兰吃惊,更让她焦急万分。 c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情况紧急。(板书:国家危难、军情紧急) d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颁发的征兵令,怎能违抗呢?这怎能不让木兰焦急万分更添忧愁呢?请小组读——可是朝廷颁发的征兵令,谁又能违抗呢? (5)这一切一切,让木兰焦急万分、愁眉不展!自由读读第四自然段,看看谁能把木兰的愁眉不展表现的最充分。 4、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木兰从军的原因?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解决了。 5、齐读2、3、4自然段。 6、就在国家危难,全家人忧心忡忡之际,木兰毅然绝然做了一个重大的让人意想不到

(完整版)木兰诗公开课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木兰诗》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能力训练点 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美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 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致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

2.难点 本文的材料安排为何有详有略。这一点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 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这一点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分析。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课文录音磁带、《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歌曲磁带及录音机。 2.有条件的可转播关于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节目。 3.投影仪及文学常识、名句、重点词语理解的胶片。 4.学生将重点词语、句子制成知识卡片、课堂交流。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1.熟读全诗,看文章可分成几个部分。 2.重点分析前三部分,这是故事的发生、发展和高潮部分,看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第二课时 1.分析剩下的课文,全面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改写文章。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人新课

木兰从军教案复习课程

木兰从军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3. 继续加强言语交际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她的家人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1. 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她的家人的。 2. 体会木兰当时的英雄壮举。 三、教学准备:ppt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朗读词语。说一说“英雄”的意思。 2.同学们,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英雄。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将军,她姓花叫木兰。(板书:木兰)看,这位就是花木兰,课文中称花木兰是一位 ----------------- ?(板书:女英雄) 3. 为什么称木兰是英雄呢?这还得从“木兰从军”说起,(补充板书:从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12 课《木兰从军》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精度感悟课文: 1.英雄是很了不起的,女英雄就更了不起了,你能读出这句话中了不起的语气吗?(出示第一自然段:“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2.木兰生活的年代经常发生战争,一天,突然发生的一件事使她焦急万分,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1)什么是“紧急征兵的文书”呢?(出示草拟的征兵通告) (2)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木兰焦急万分,想到的是什么? 如果父亲去出征,会怎样?(想象说)如果弟弟去出征呢,又会怎样?(想象说)

(3) 谁愿意扮演木兰,连起来读读,读出你的担心和焦急。 (4) 从这份担心与焦急中,你已经看出木兰是个怎样的人?(板书:孝老敬亲)就因为你把握了木兰尊老爱幼,孝老敬亲这一点,你才会读得这么好。 (5) 父亲去不得,弟弟也不能去,那就去跟官府说,我们不去当兵行吗?为什么?(敌人侵入,国土不保,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 )国难当头!木兰想到这些时,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同学们,这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板书:保家卫国) (6) 可是,古时候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人又怎会同意一个女孩去出征呢?假如你就是木兰,你会怎样说服家人呢? 3. 此时此刻,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指板书答:花木兰是英雄,因为她( )。] 4. 就这样,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漫漫从军之路。从军的路上会一帆风顺吗?齐 读第三自然段。 (1) 出示句子:“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这句话有什么特点,朗读时应该怎么读呢?这句话中连用了一串短语,你读后有什么感觉? (告诉我们这条路很长,而且很艰难,从军是很辛苦的,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非常坚定,勇往直前。) (2) 想象说话: 木兰渴了---- 木兰饿了---- 木兰渡黄河时---- 木兰翻越燕山时---- 可以用我们学过的什么成语来概括她经受的困难?(餐风饮露、跋山涉水)是啊,任何困难都挡不住木兰保家卫国的决心。 (3) 就这样木兰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什么是“赫赫战功”?(“赫”是很大很突出的意思,两个赫呢?很大很大很了不起的战功。 ) (4) 你听,敌军杀声震天;你看,敌军万马奔腾;可木兰她没有丝毫的畏惧,用机智消灭了强敌,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从军12 你,木兰屡建奇功,军队中的战友同伴对她十分敬佩,这一切都源于她热爱祖国。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板书:英勇善战) (5) 这时候,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 [指板书答:花木兰是英雄,因为她( )。] 4. 大家都称赞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其实木兰是个?

2018-2019年语文A版第四册《木兰从军》word教学案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姓名赵军清 学校名称:山东省诸城市明诚学校 联系地址:山东省诸城市南环路53号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 级下册 《木兰从军》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1)□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3、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课前诵读《木兰诗》 教学课题:12 木兰从军 教材分析:《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而成的。木兰的形象,既反映了北方女性的刚健特点,又是中国劳动妇女善良勤劳淳朴勇敢的象征,至今仍然有积极的影响。 全文就像连环画一样,笔法简练,画面清晰:木兰代父出征,征战沙场、重试女儿装。在这个故事中,花木兰爱亲人、爱祖国、勇敢、刚毅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开篇即写木兰是古代英雄。寥寥几笔活化了人物,为日后成为“将军”打下伏笔。接着又以较多笔墨写了木兰从军的原因,她想到了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年幼”,这是她对亲人的爱。“为了国家应该去打仗”则又反映了她对祖国的爱。这些是木兰这个人物身上最为闪光的优秀品质。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才有日后战场上的勇武、威猛,屡建战功。而最后一段中的“惊呆了”则急转直下,原来“花将军”却是一位“年轻的姑娘”,从而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遐想空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节。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3、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木兰当时的英雄壮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1、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充分感知文中人物形象,体会木兰当时的英雄壮举。 2、重视学生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3、采用自主、合作、评价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老师曾经学过一首北朝民歌,记忆深刻,今天想把其中的第一段背给大家听。(师背诵《木兰诗》第一段) https://www.doczj.com/doc/4112152120.html,/question/248526666.html 师:你们知道这首民歌写的是谁的故事吗?(生答:“花木兰。”) 师:花木兰的故事千百年前就在中国流传开来,如今又被搬上了欧美银屏,引起了巨大轰动。大家请看:(截取动画片《木兰从军》进行播放)https://www.doczj.com/doc/4112152120.html,/show/Vg1QqbOOrKuQ6Sk1.html 师:看完动画片,想必你们对木兰有了更深的理解了?今天老师就领大家学习一篇有关花木兰故事的文章——《木兰从军》。(生齐读课题) 师:木兰从军的“从”是什么意思呢?(生答)谁来说说“木兰从军”是什么意思? 二、预习检查 1检查生字词(多媒体出示字词): (1)自由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3)教学2个多音字 (4)去音节读。 (5)开火车读 2检查课文阅读: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读 (3)同学评议 (4)同桌互读 (5)经过预习 ,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 1、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花木兰的年代,来认识花木兰。课文是这样介绍花木兰的。(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齐读。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多媒体出示“花木兰是。”)

语文《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语文《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语文《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生字卡、录音。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题目是"木兰从军"。板书课题。 2.听课文录音。 听后提问:木兰是谁? “从军”是什么意思?花木兰是女儿家,她女扮男装,替谁去从军?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3.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说说每段的意思。 三、精读训练 理解第一段。 1.指名读。 2.口头填空。 花木兰()。 3.小结。 4.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老师曾学过一首北朝民歌,记忆深刻,今天我想把其中的第一段背给大家听听。好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这首民歌写的是谁?(花木兰)教师板书:木兰 千百年来,木兰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点击放映动画片)而且木兰形象被搬上美国银幕,动画片《花木兰》轰动欧美。你们木兰的故事吗?(学生自由说。)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木兰故事的课文,(板书课题)12木兰从军,齐读 4.解题:“木兰从军”的“从”是什么意思呢?请你选择。 ①跟随②顺从③参加④次要的 “木兰从军”的“从”是参加的意思。谁来说说“木兰从军”的意思。 二、预习检查 1.(检查生字词)出示: 名字征兵父亲年老多病女扮男装胜利 将士朝廷年龄战袍渡燕山赫赫 (1)自由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3)教学2个多音字 a将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 b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 (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6)齐读 (7)你能用这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2.请大家观看课文的动画,要求仔细听朗读,认真看画面。即将进行朗读比赛。(点击放映课文动画)。 3.老师来听听小朋友们课文读得怎么样?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师生评议。

木兰诗优质课教案

木兰诗优质课教案 木兰诗优质课教案2015 花木兰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的形象,自2000年起,河南商 丘每年举办“中国商丘木兰文化节”,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 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作为一首民歌,《花木兰》对后世文学艺术产 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木兰诗》,走近花木兰。 教学目的: 1、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 向往。 2、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习本文祥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 剧性、充溢传奇色彩的特点。 4、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利用民歌形式上的 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资料布置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布置,要组织同学通过 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同学自身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同学更好地体 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5、教学方法:同学自主、合作学习,注重同学能力的训练。 6、课时布置: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古代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分钟),今天我们想要更详细的了解花木兰的故事,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二、解题,介绍时代背景。(由同学介绍,了解同学预习情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效果,给生字注音。 2、请一同学朗读课文,师生一起纠正字音。 3、教师有感情示范背诵。 4、分小组讨论: ①这是一首叙事诗,请大家依照故事情节来划分故事的层次。 ②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局部内容。 明确:第一局部(1-3段)替父从军 第二局部(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局部(5-6段)凯旋归来 第四局部(第7段)结尾和文 四、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木兰从军》教学案例与反思

《木兰从军》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案例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地贯彻着这一理念。在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木兰从军》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木兰从军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观看《木兰从军》的动画片等,让学生对花木兰有个大概的了解后,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教学设计,组织学生阅读感悟,让语文课堂因此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木兰从军》是一篇家喻户晓、传诵不衰的动人故事。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深入浅出地描写了木兰从军的生动事迹,塑造了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禁不住心驰神往了。 师: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花木兰为什么要从军呢?

生2:我想知道花木兰从军的经历如何呢? 生3:我想知道花木兰从军的结果怎样? 师:(满怀激情、好奇地)那大家通过预习《木兰从军》,都了解到了些什么呢? (生争先恐后发言,众说纷纭) 生1: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 生2:因为北方经常发生战争,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所以花木兰替父从军。 生3:花木兰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 生4:花木兰征战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 生5:当花木兰换上心爱的女装后,她的战友都惊讶了! ……

师:(关切地)那大家在预习中是否遇到过什么问题吗? 生1:“北方经常发生战争”,“北方”是哪里啊?我们和谁打仗啊? 生2:古时候,“北方”就是指长城的北面。那里是匈奴,匈奴一直进攻我们中原地区,我们就是和匈奴打仗。 生3: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去从军呢? 生4:因为古时候女人是不可以从军的,被发现了要杀头的。 生5:“赫赫战功”是什么意思? 生6:“赫赫战功”是指功劳很多! 生7:还指功劳很大! 师:(兴奋地)说得真好,功劳又大又多,才能说“赫赫战功”。多年征战,木兰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被称为——(女英雄)

二年级语文:《木兰从军》教学反思(教案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二年级语文:《木兰从军》教学 反思(教案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二年级语文:《木兰从军》教学反思(教案 文本)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花木兰这个名字早已耳熟能详,而木兰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传诵不衰。本文通过描写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顾全大局、为国分忧的优秀品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尤为如此。因此,在上课之初我要求“尽情地读,大胆地说”。“看谁得到的花最多?”话音刚落,许多学生就已经跃跃欲试了。 在上课一开始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她(木兰)是怎样一一说服家人的呢?为了切身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和她对家人的热爱,此时运用“模仿表演”请大家展开想象,演一演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这样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了学生思维,

锻炼了思维能力。 其次,我把学生带入第二个片段“木兰说服了全家,穿上战袍,装扮成小伙子,告别了家乡和亲人,随着大军到边疆打仗去了。战争持续了十二年,木兰为国家立了大功,成了赫赫有名的将军。”我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和比较读来感受这位毫不逊色于男儿的巾帼英雄,学生不同的语速和语调体现了他们对课文理解的程度。作者略写了花木兰军营生活和作战情况,只以“战争持续了十二年,木兰为国家立了大功,成了赫赫有名的将军。”这一句轻轻一点,但内涵十分丰富,启迪读者的联想——多年征战,时间长,战况烈,对于一个女孩子又谈何容易! 学生们敢于“尽情地读,大胆地说”,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这不仅说明他认真地参与了,而且积极地思考了。从这节课里,我看到了有收获的不仅是学生,我同时也有了很大的收获。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教学片段: 老师: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见到上面有父

二年级语文下木兰从军教案

12木兰从军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家喻户晓、传诵不衰的动人故事。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描写了木兰从军的生动事迹,塑造了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禁不住心驰神往了。那么,作者是怎样塑造木兰的英雄形象的呢?打开课文便可发现,作者落笔交代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这就为下面的具体描写定下基调,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感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英雄形象: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英雄形象我国古代的北方,烽火连天,战事不断,处身于如此年代的木兰,面临着尖锐的矛盾冲突——一是朝廷紧急征兵与父老弟幼的矛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体会花木兰爱国爱家的英雄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学法 1故事导入,运用多媒体与音乐陪衬、自读与品读等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使学生运用并掌握“读一读、划一划、问一问、说一说、写一写”的学习方法。 3为学生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老师很想知道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能告诉我吗?指名说。有没有想过成为一名英雄?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英雄呢?指名说。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中国古代的英雄。她的名字叫——板书:木兰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木兰从军》。 二、检查预习 1、课前,大家更具老师的预习提示进行了预习,不知道同学们预习的如何?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预习要求: (1)自学生字词。 (2)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会用课文中的词语写话。 (4)读了课文你想知道什么?把问题写到本子上。 三、检查生字词 (1)课件出示:征兵父病弟男胜利将

木兰从军记

木兰从军记 木兰对着门织布,可她却没织布,而是看着桌子上的军贴发呆.她心里想:“昨里一个官兵把军贴送来,要我们家出男丁去当兵打仗,而且明天就出发了,家里就爹一个男人,爹也年事已高了,怎么办呢?”经过多少考虑,她决定自己扮成男装代潜父亲去当兵.木兰马上去市集买东西,并且晚上说服了父亲母. 第二天一早,花木兰辞别家人,飞快赶往边关.几天以后,花木兰赶到军营报到.将军并没看出花木兰是女子,让她去领取军需用品. 十几天后,木兰和她的伙伴正操练.忽然元帥擂鼓聚集将士.人到齐后,元帥说:“兄弟们,刚刚探子来报,敌人又来进犯了,现在是我们为国家效力的时候了,让我们为国家而战!”“好!好……”众军齐喊.队伍出发了,花木兰也骑着马和队伍出发.队伍摆开阵脚等侯敌军.敌军一到马上就冲过来.元帥下令进攻,花木兰一马当先,冲过去把几个迎面冲过来的敌军用刺了下来.这时,一个敌军将领冲过来与花木兰交战,花木兰几个回合就把他刺下马,然后一结果了他.元帥见了暗暗喝采,众将士见花木兰这么勇猛,都奋力向前.花木兰在敌军之中入无人之境.敌军被东得落花流水,狼狈逃走.敌军逃走时,花木兰从马上取下弓和箭,连射三箭,都中了敌方将军.打胜仗后,众军围着花木兰庆贺.元帥见花木兰这么勇猛,让她做了将军.晚上,花木兰躺在床上想:“我一定要做得比现在在好,让世人知道,男子做的事女子也可以做.” 凭着这股信念,花木兰在以后的战争中屡建骑功.经过十多年的征战,战争胜利了,花木兰他们班师回朝等封赏. 封赏之时,花木兰辞官回乡,皇上在三挽留.可花木兰去意已决,皇上只好赏赐她一些东西,让她衣锦还乡.第二天,花木兰和她的一些伙伴丢下所有东西,一起还乡. 几天之后,花木兰回到家后卸下男装,换回女装,去看伙伴时,大家都吃了一惊.在弄清真相后,大家都称花木兰是孝顺的女英雄.从此之后,花木兰和她的家人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罗伟明

班级图书架

好书漂流40 1、《爸爸》 2、《叶子画》 3、《熊爸爸不怕》 4、《闯祸的小毛驴》 5、《小猫钓鱼》 6、《爱心故事》 7、《母鸡螺丝去散步》 8、《洗手啦》 9、《小点点真勇敢》 10、《守株待兔》 11、《奇妙的植物》 12、《三只小猪》 13、《马医生》 14、《木偶奇遇记》 15、《狐狸先生的宴会》 16、《大大行我也行》 17、《安徒生童话》 18、《坏脾气的格拉夫》 19、《咕噜咕噜》 20、《不知道我是谁》 21、《其实我很棒》 22、《猜猜我等谁》 23、《好习惯故事》 24、《拔萝卜》 25、《熊宝宝和朋友们》 26、《我会自己读》 27、《谁的牙齿》 28、《深林之王》 29、《我会穿衣服》 30、《我很不错》 31、《海马先生》 32、《分享更快乐》 33、《打招呼》 34、《太阳是个大火球》 35、《打针我不怕》 36、《灰姑娘》 37、《会飞的猪》 38、《妈妈我也行》 39、《加油别放弃》 40、《月亮是什么味道》亿童32 1《止哭药》 2《火鸡先生和鹅太太》 3《老狼老狼几点钟》 4《小猪的幸运日》 5《呼噜呼噜婆婆》 6《鹅太太洗澡》 7《走丢了》 8《世界上最好的厨师》 9《挑食的米娜》 10《刺猬和苹果》 11《我爱生日》 12《我爱妈妈》 13《没有耳朵的兔子》 14《我的新玩具》 15《一起出去玩吧》 16《富兰克林想换牙》 17《富兰克林学表演》 18《富兰克林学骑车》 19《想朋友了怎么办》 20《10只猴子加油》 21《小猪菲奥娜的重要一天》22《小猪菲奥娜》 23《我不要去睡觉》 24《我不要去看牙》 25《第一次发现我们的身体》26《第一次发现美味的蔬菜》27《第一次发现地下的动物》28《第一次发现深海的鱼》29《我的颜色是什么》 30《这是什么形状》 31《我的身体这是什么》 32《第一次发现颜色》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四语(2)石孝辉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在阅读中感受花木兰为国为家分忧、战功赫赫的英雄形象。 2.能在情境中展开合理想象,用几句话写出木兰说服家人的话。 3.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读出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木兰孝敬父母,勇敢智慧、英勇善战的爱国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木兰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在流传,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故事里吧。 2.板书课题,齐读。 过渡:要想更好的进入故事里,我们必须掌握好生字词。 3.课件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 生字词读得真不错,我们可以走进故事里了,请把书翻到64页。走进故事之前先看一下阅读提示。 二、初读课文 1.出示阅读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画出相关词语。(2)根据下列提示给课文分段。 从小随父习武 决心替父从军 征战沙场立战功 辞官回乡复女装 2.学生读文 3.汇报交流 (1)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来写,时间词有:南北朝时,一天等。(2)随父习武(1-2), 决心替父从军(3-5),征战沙场立战功(6-8), 辞官回乡复女装(9-12) 过渡:读得很仔细,让我们再走进故事里,看看木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为什么要从军? 三、精读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一)从小随父习武 1.师缓慢讲故事引出课文:南北朝时,有一个叫花弧的老军官,他退伍后回乡居住,把一身的武艺传给了女儿花木兰。木兰17岁了2.课件出示段落,师引读。 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花木兰?(如花似玉、武艺高强) 从哪里知道她武艺高强?(精进、出神入化)“出神入化”是什么意思?神:神妙;化:自然精妙的境界;超出了神妙而进入了精妙的境界,形容技艺高超。你还知道哪个词也是形容技艺高超的吗?(炉火

二年级语文下册12木兰从军教案苏教版

《木兰从军》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一起读课题。 2、出示词语:(1)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英勇善战赫赫战功胜利回乡文静俊美 (2)将士将军(选拼音) 3、你能用上面的词语来介绍花木兰吗? 4、(说得既完整又准确。)据老师了解,当兵打仗是男人的事。木兰是女的,为什么要去从军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木兰所处的那个时代去看一看。 二、品读感悟,体会英雄品质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小朋友打开书P6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木兰从军的原因。 2、交流:你找到木兰从军的原因了吗? (1)(出示:她想:父亲”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这句话只说出了其中一个原因,为了谁啊?应该说是为了她的家人。(板书:为家) (2)你还从哪些句子找到了原因?(出示句子: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板书:为国)你找得很准。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出示句子,生齐读】 (3)什么叫分忧?【点红:分忧】指名说:分担忧愁。你为别人分担过忧愁吗? 【生1:同学生病的时候我帮他值日。师:帮别人解决困难,这就是分忧。 生2:妈妈上班忙,我帮着做家务。师:你在帮妈妈分担任务,就是分忧。】 3、此时,国有何忧,家有何忧呢?能到课文第二小节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读一读吗? (1)国忧:此时,国有何忧? A、交流。【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齐读。 B、你知道经常是什么意思吗?“经常发生战争”就是“战事不断”。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那段历史吧。 (出示: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犯中原地区,)所以朝廷下达了紧 急征兵的文书。 C、师:此时人民正处于危难中,军情十分紧急,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当时的国忧。(出示:那时候,北方 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指名读。【评价:你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当时的军情万分紧急。】 国难当头,谁的朗读能给我们更强烈的感受?再指名读。【评价:你很自信,读得很好。让我们深切地感 受到了当时祖国危难的处境。】 (2)家忧:那家中又有什么困难呢? A、交流。【出示:“一天朝廷下达了”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B、请小朋友自由读一读,找一找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木兰此时的心情?【点红:焦急万分。】 C、什么叫焦急万分呢?很着急。急得怎么样?那你能读出来吗? D、木兰为了什么事焦急万分?指名说。 1

花木兰替父从军故事稿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花木兰代父从军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讲的故事是《花木兰代父从军》。南北朝时,有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叫花木兰,她不但武艺超群,而且箭术无双。一天,官府送来征兵文书,朝廷要向邻国——柔然开战,要征召大量的男子去从军,花木兰的父亲也榜上有名。年迈的父亲得知此事后,一病不起。为了解除父亲的忧愁,木兰背着父母女扮男装,代替父亲从军去了。从此,木兰便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在十二年的军旅生涯中,发生了许多惊险的故事。 一次,木兰和她的伙伴一起去燕山打猎。燕山的路很难走,野兽又多,打猎的人,都不敢深入山里去,木兰他们等人轻骑快马,直向深山里闯。很长时间都没有猎物,木兰的伙伴不耐烦了,准备走进茂密的草笼里去寻找猎物。木兰怎么劝他们都不听,她只好跟在后面保护着他们。忽然,木兰看见不远的草堆里,有四五只东西在动。"不好!是花豹!"木兰说着,忙抽出弓箭瞄准。"嗖!嗖!"木兰连发两箭,那边两只花豹,大叫一声,负伤跑掉了。剩下的三只花豹,竟一个个挥刀站了起来,原来他们不是真的花豹,而是柔然兵呢!"嗖!"木兰对准一个柔然兵,又是一箭。被射中的柔然兵,掩着伤口,掉头窜走,其他两个,知道情势不妙,也慌忙逃跑。就这样,木兰救了她的伙伴。 A:说到这儿得停一停。 B:你这是要做什么呢? A:我想考考你。你知道辽东城和辽河吗?

B:不知道 A:辽东城辽东城在今辽阳市区辽阳老城东北隅,东晋义熙六年(公元410年)高句丽尽据辽东后,改称襄平城为辽东城。辽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自治区),全长1345公里,注入渤海,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 B:厉害呀! A:介绍过后,听听接下来的故事吧! 北魏军队要攻下辽东城,必须得渡过天险辽河。正当军队对如何渡过浩荡的辽河一筹莫展时,木兰想出了搭浮桥过河的妙招,还制定了周详的作战计划:浮桥划到辽水中间,辽兵一定会用弓箭射我们,所以我们得先发制人。三座浮桥紧连着前进,同时发射,千万不要让敌人切断浮桥的联系,以免阻塞后援。一切按着木兰的计划进行。 “3!2!1!射!”木兰一声令下,浮桥上的士兵,纷纷搭箭张弓,齐向岸上的辽兵发射。一时,箭在水面上穿梭。浮桥上的魏兵,都是久经训练的箭手,他们百发百中,辽兵被射倒很多,再加上魏军援兵源源不绝,紧跟在浮桥后面,渐渐地,岸上辽兵已抵挡不住,开始往后退。 第二天清早,辽东城郊,摆满了八轮大战车,弓箭手们都背了满满的箭囊,登上战车,听候木兰攻城的号令。 "冲啊!"木兰一声高喊,立刻拍马飞腾,向护城河边的土丘猛冲。兵士们见主将这么英勇,士气更旺。木兰飞驰到土丘,只见土丘上乱草丛生,大石累累,正好当作掩护。她伏在草堆里,向城墙上发箭,把几个箭术最好的辽兵射倒。接着,木兰举手一扬,魏军阵上的大战车,就轰隆轰隆地向城边开去,等到战车快近城墙时,车上的箭手,纷纷拔箭发射,只听得“飕!飕!……”的箭声中,云梯队也蜂涌而上,爬上城头,和辽兵厮杀。一时间,剑击声、刀枪声、呐喊声,混作一团。正是因为木兰的骁勇善战、运筹帷幄,魏军才得以把辽东城攻了下来。 由于花木兰英勇善战,屡建战功,便做了大将军。战争结束后,花木兰辞掉皇帝加封的官职和重赏,只要了一头善走路的骆驼,回家侍奉父亲去了。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三篇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三篇 篇一:《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复习部首查字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花木兰》,那你们知道花木兰是谁吗? 2、那谁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花木兰》,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3、板书课题,齐读 4、解题“从军”指的是参军。 5、花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去从军呢?

二、预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名字征兵父亲年老多病女扮难装胜利将士朝廷年龄战袍渡燕山赫赫 (1)自由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3)教学2个多音字 A将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 B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 (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5)教学生字字形 (6)齐读 3、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 6、讨论交流 7、再读课文,把你认为文中最难读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读顺为止。 三、互学——复习查字典 1、复习部首查字法

2、用同样的部首查字法查“廷”“康”“起”三个字,看谁查得又快又准。 (有困难的同桌互相帮忙解决) 四、展示——再读课文,概括内容 同桌互读说说故事的大概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用具】: 课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思考:花木兰是谁? 二、预学与互学——精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2自然段

新人教版第8《木兰诗》公开课教案[2020年最新]

木兰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反复诵读,理清故事基本脉络,背诵;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高尚情感及爱国热情。总结本文特色;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句式特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活动。 2 反复朗读,理解性背诵,讨论理解作品思想。 3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复述故事,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作品;学生疏通文义;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教与学互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下面请几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学生讲故事)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你认为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里?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她替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 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保卫家乡、保卫国家的坚强意志;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望 过和平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美国 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屏。请看大屏幕。(大屏幕上打出几个精彩的镜头。)看后,自然的导入新课。 2、简介《木兰诗》及《乐府诗集》(用课件打出)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 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 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 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 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 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影。 二、学生自学课文,相互讨论,理解诗句的含义。 1、师范读,学生注意字词读音、停顿及节奏。 2、生齐读,读准字音及节奏。 3、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课文。(学生4人小组开展探究,老师出题检验) 4、比比看,你会了吗 (1)字词注音及解释 (马鞍下的垫子)辔头:pèi(缰机抒:zhù(织布梭子)可汗:kèhán 鞍鞯:ān j iān 绳)燕山:yān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 胡骑:jì(战马)戎机:róng(军事)著我旧时裳:zhuó(穿) 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朔气:Shuò(北方)傍地:bàng(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2)积累词语竞赛(以组为单位抢答) 木兰当户织当:对着户:门惟闻女叹息惟:只 问女何所忆忆:思念昨夜见军帖帖:文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