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输入与输出

物质输入与输出

物质输入与输出
物质输入与输出

第四章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复习题

1.下列能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 )

A.蚕豆叶表皮细胞

B.人口腔上皮细胞

C.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

D.根尖分生区细胞

2.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不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A.甘油、葡萄糖

B.脂肪酸、酒精

C.钾离子、水

D.氨基酸、钠离子

3.(2010·佛山模拟)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其浓度(g/mL)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且MA>MB,Ma=Mb>MA。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乙装置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 )

A.h1>h2,M1<M2

B.h1>h2,M1=M2

C.h1>h2,M1>M2

D.h1<h2,M1>M2

4.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浓度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如图。则有关各细胞液的浓度判断,正确的是( )

①实验前B

②实验前B>A>C

③实验后B≥A=C

④实验后B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2010·珠海模拟)珠海市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个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对表中内容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渗透失水

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

多而死亡

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

水量

6.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分别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几种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生物膜很可能是细胞

膜,因为有糖蛋白D

B.a~d中,属于被动运输

的是b和c

C.若该生物膜是肝细胞

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

b,进食6小时后,C代表

的激素——胰岛素分泌会

增加

D.因为组成生物膜的分子都是运动的,所以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7 .如图表示正常情况下,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情况。若加入有氧呼吸抑制剂后,下列曲线中最有可能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8.(思维拓展题)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

A.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

Ca2+、Mg2+的大

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4+需要量

大,对Ca2+需要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蛋白

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

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9.如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甲图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的平衡状态)。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

两个条件:①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

(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

浓度的大小:①_______②(填

“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3)丙图中⑦为________,其在渗透系统中的作用相似于甲图中的___________。

(4)甲图和丙图中都有渗透膜,两者相比其本质的区别是细胞膜作为生物膜具有________性,细胞膜的这一特性与其膜上__________的作用有关。

(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6)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_____。

答案:(1)具有半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小于(3)原生质层③

(4)选择透过载体蛋白(5)质壁分离

(6)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10.如图甲表示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图乙表示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的变化。

请据图回答:

(1)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心肌细胞吸收O2的跨膜运输方式依次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a和c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与图甲中的_______代表的方式一致。图中曲线出现BC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绿色植物而言,决定如何吸收土壤中某种离子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Ca2+、K+、C6H12O6等物质吸收均受到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b

(2)a过程需要消耗A TP(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而c过程不需要消耗ATP(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a过程是将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而c过程是将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

(3)a

载体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4)根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5)该毒素抑制了Ca2+载体蛋白的活性

这些物质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

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中的实例和对应的生物解释(或原理)不正确的是() A.矿工职业病硅肺——硅尘破坏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进而破坏细胞结构 B.嗑瓜子太多会嘴唇干——与细胞渗透失水有关 C.新宰的鸡肉放置一段时间再煮更新鲜——这与肌细胞线粒体的活动密切相关 D.大量出汗应多喝淡盐水——维持体内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 2.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以胡萝卜(液泡中含有花青素)为材料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 min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 h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对这个实验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对照组实验 B.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 C.所选择的测量指标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D.实验目的是测量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影响 3.下图A中有两个相同的渗透装置,装置1中盛有溶液a,装置2中盛有溶液b,溶液a、b都为蔗糖溶液(蔗糖无法通过半透膜),且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为清水,图B 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A中装置2的液面一段时间后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 B.图B中的5、4、6相当于图A中的2 C.图B中的7与图A中的2通透性不同 D.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 4.下列关于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自由扩散的膜结构物质主要是磷脂 B.通常情况下,主动运输是由低浓度一侧向髙浓度一侧运输 C.胞吞作用不需要能量和转运蛋白

D.利用胞吐作用运输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 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 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 6.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方式a离不开载体蛋白的协助 B.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7.将生鸡蛋的大头保持壳膜完好去掉蛋壳,小头开个小孔让蛋清和蛋黄流出。将蛋壳内灌入15%的蔗糖溶液,然后放在烧杯的清水中并用铅笔标上吃水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卵壳膜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 B.半小时后吃水线低于烧杯的水面是由于清水渗入蛋壳所致 C.若将清水换为15%的NaCl溶液,则蛋壳先上浮后下沉 D.若将正常的线粒体放入清水中,则线粒体内膜先涨破 8.某实验小组在装有清水的水槽中放置两个用半透膜封口的漏斗,漏斗甲装有一定量10%的蔗糖溶液,漏斗乙装有等量15%的蔗糖溶液。两漏斗形状、大小一致且置于水槽相同深度处。初始时刻水分进入漏斗的速率分别为V1和V2,渗透平衡时漏斗中的蔗糖溶液浓度分别为S1和S2。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1> V2、S1> S2B.V1< V2、S1> S2 C.V1> V2、S1= S2D.V1< V2、S1< S2 9.下列关于活细胞内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生物膜都有选择透过性 B.不同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不同 C.小分子物质都比较容易通过生物膜 D.甘油进出细胞的速度取决于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 10.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图中①④过程的运输方式正确的

高考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与专题练习附解析

必修1专题三: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考试大纲】 1 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考点梳理】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3、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1)发生的条件: 具有大液泡;具有细胞壁 (2)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3)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应用: 可以证明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 判断某细胞是否是活细胞(只适用于成熟植物细胞);; 证明膜具有流动性;检验细胞液及外界液体的浓度大小。 4、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1)吸涨作用(未形成液泡的细胞)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 (2)渗透作用(形成中央大液泡的细胞):如成熟的叶肉细胞等 三、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容: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整个

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它有重与糖蛋白糖类,结合形成的4.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细胞膜上的叫做糖被。蛋白质) 例如: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要的功能(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保护润滑等胞表面 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糖被与细胞表面的细胞识别有密切关系。除糖蛋白外,细胞表面还有糖脂。四、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化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主动运输: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浓度差⑴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浓度差和载体蛋白⑵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载体蛋白和能量(主动运输不受浓度限制)⑶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胞吞、胞吐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能量,体现了膜的流动性胞吞和胞吐的进行消耗。例如:变形虫的取食和排泄;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 五、比较几组概念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如:O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2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 选择透过性膜:不同生物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 (如:细胞膜等各种生物膜) 【典例分析】

物质输入和输出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班次姓名 1.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很难吸收分子 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可能是() 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B.木糖的分子太大 C.木糖的浓度太低 D.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排列紧密 2.浸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KNO3溶液中的洋葱 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的现象,该过 程中没有发生() 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自由扩散 D.渗透作用 3. 下列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必须依赖于细胞膜上 载体才能完成的是() A.胆固醇进入骨骼肌细胞B.葡萄糖进入心肌细胞 C.唾液淀粉酶的分泌 D.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4. 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 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 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 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 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5.大肠杆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 养液的3000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影响细胞呼吸 作用的药物,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立即 下降,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A.破坏了线粒体的结构B抑制了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 C.破坏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抑制了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 6.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 在视野中看到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下图所示状 态。a、b表示该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可推测() A.a>b,细胞渗透吸水 B.a =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a<b,细胞渗透失水 D.上 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小明用玻璃槽、饱和蔗糖溶液和清水做成如图所示 的实验装置,进行生物膜透性的模拟实验。甲、乙两 槽间的隔板中央圆圈为玻璃纸,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 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而水分子能自由通过。几小时后, 发现() A.甲槽 内水的 体积减 小 B.乙槽 内溶液的体积减小 C.甲槽内水的体积无变化 D.乙槽内溶液的体积无变化 8.生物膜分子结构模型的探究历经了100多年的时 间,目前仍在研究之中。在这期间,无数科学家积极 投身该项研究之中并各自取得一定的进展。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19世纪末,欧文顿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 实验,最终推测膜上含有蛋白质 B.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抽提出蛙红细胞内所有脂 质,最终确定膜上的磷脂为双层 C.1959年,罗伯特森获得细胞膜“暗—亮—暗”的电 镜照片,认为蛋白质分布于膜两侧 D.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 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9. 以紫色洋葱鳞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 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 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 保持着活性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 质壁分离现象的发生 10.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有() 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②细胞液浓度大于 外界溶液浓度③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 性④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 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紫色洋 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是() 12. 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的使用 及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用甲基绿染液单独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染色,观察 细胞内DNA的分布 B.用蒸馏水对猪血细胞稀释处理后,进行体验细胞膜 制备实验 C.用苏丹Ⅲ对花生组织切片进行染色,显微镜下可观 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D.用健那绿对黑藻细胞进行染色后观察到蓝绿色的线 粒体 13.某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U型管两 侧液面相等,图中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据图分析,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是具有半透膜②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下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 蔗糖溶液变小脱离细胞壁基本不变 清水逐渐恢复原来大小恢复原位基本不变 4、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 (2)具有细胞壁 (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5、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6、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1)吸帐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 (2)渗透作用(形成液泡)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逆相对含量梯度——主动运输 对物质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都是由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2、比较几组概念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 (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 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 3、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可以说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性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

物质输入与输出

第四章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复习题 1.下列能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 ) A.蚕豆叶表皮细胞 B.人口腔上皮细胞 C.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 D.根尖分生区细胞 2.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不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A.甘油、葡萄糖 B.脂肪酸、酒精 C.钾离子、水 D.氨基酸、钠离子 3.(2010·佛山模拟)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其浓度(g/mL)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且MA>MB,Ma=Mb>MA。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乙装置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 ) A.h1>h2,M1<M2 B.h1>h2,M1=M2 C.h1>h2,M1>M2 D.h1<h2,M1>M2 4.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浓度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如图。则有关各细胞液的浓度判断,正确的是( ) ①实验前BA>C ③实验后B≥A=C ④实验后B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渗透失水 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 多而死亡 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 水量 6.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分别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几种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生物膜很可能是细胞 膜,因为有糖蛋白D B.a~d中,属于被动运输 的是b和c C.若该生物膜是肝细胞 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 b,进食6小时后,C代表 的激素——胰岛素分泌会 增加 D.因为组成生物膜的分子都是运动的,所以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7 .如图表示正常情况下,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情况。若加入有氧呼吸抑制剂后,下列曲线中最有可能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8.(思维拓展题)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 A.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 Ca2+、Mg2+的大 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4+需要量 大,对Ca2+需要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蛋白 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 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渗透作用 1)概念:水分从低浓度溶液通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 2) 原理:动物: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植物: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3) 条件:⑴、具有半透膜 ⑵、膜两侧有浓度差 4)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 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 子则不能通过的一类膜的总称。 5)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是严格的半透膜。 2、.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1)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水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而褶皱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吸水过多细胞涨破。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 2)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①未形成大液泡的细胞,靠吸涨作用吸水;这样的细胞主要 靠细胞内的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等亲水性物质吸收水分,叫做吸 涨作用。干燥的种子和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主要靠吸涨作用吸收水 分。(注意: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的亲水性依次减弱) ②大液泡形成以后,细胞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水;细胞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③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植物的最外层是细胞 壁,主要由纤维素分子组成,分子间空隙较大,一切溶剂和溶质都 能够透过,细胞壁是全透过性的。细胞膜和液泡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我们可以把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膜之间的其他物质即“原生质”当做一层选择透过性膜,“膜”内的细胞液有一定的浓度,与细胞的溶液存在浓度差。这样,细胞也就通过这层选择透过性膜与外界环境中的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④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

物质的输入与输出

讲义三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水分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二、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膜两侧有浓度差 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练习 1.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只能单向进行() 2.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和液泡膜组成() 3.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4.渗透作用的发生必须依赖半透膜和膜两侧的浓度差()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浓度 一、细胞膜结构:磷脂蛋白质糖类 ↓↓↓ 磷脂双分子层“镶嵌蛋白”糖被(与细胞识别有关) (膜基本支架) 二、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膜 (生物膜)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练习 1.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运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 等现象() 2.膜成分和结构的初步阐释,都是通过实验观察直接证实的() 3.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始终指引着人们 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相关概念: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要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

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二、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三、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 式进出细胞;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 练习 1.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进出细胞穿过0层细胞膜() 2.胞吞和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 3.胞吞和胞吐体现了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相关概念: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酶的发现:略 三、酶的本质: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 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少数是RNA。 四、酶的特性: 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较温和的作用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基础练习题库汇编

默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课后练习 、选择题 1.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 () A ?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B. 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C. 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D .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 2 .能在30%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 () A .动物的上皮细胞 B .人的红细胞 C .根尖的分生组织 3. 一学生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显微镜下只有 1个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其他细胞都看到 了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这可能是 () A .正在发育过程中的细胞 B.死细胞 C.蔗糖溶液浓度太 小 D 4. 将菠菜叶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制成装片,从盖玻片的一侧滴人 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后,分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果是 () A .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也发生质壁分离 B .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破裂 C.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质壁分离复原 D .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皱缩 5.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 复原实验时,为了便于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一般用紫色洋葱的 鳞片叶或紫色美人蕉叶表皮而不用白色 洋葱和普通美人蕉作材料,原因是 () A .前者的液泡大 B .前者的细胞膜呈紫色 C .前者的细胞壁薄 D .前者的细胞液呈紫色 6 .右图所示为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植物细胞经过了 0.3 g /mL 蔗糖溶液的处理后的变化示意图,正确的变化顺序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①C .③②① D .①③② 7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 () A .原生质层与细胞膜分离 B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C .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 D .细胞质与细胞膜分离 8.撕取洋葱鳞片叶表皮时,应选 () A .鳞片叶内侧的白色表皮 B .鳞片叶外侧的白色表皮 C .鳞片叶外侧的紫色表皮 D .鳞片叶外侧的干皱表皮 9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的实验,若发生质壁分离前观察的细胞如下图甲,则 发生质壁分 离时所观察到的细胞是乙图中的 D .成熟的植物细胞 .实验操作不正确 30%的蔗糖溶液,另 ① ② ③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往高浓度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1、具有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0.9%生理盐水)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3、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注意要有中央大液泡)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注意:1、植物细胞死亡后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细胞死亡后变为全透性(可用于判断细胞死活) 2、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细胞主动将外界溶液中的溶质吸收,导致细胞液的浓度增大,吸水复 原。(如: KNO3、葡萄糖、乙二醇、甘油、尿素等小分子物质) 3、蔗糖是二糖,不能被细胞直接吸收,所有不能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 4、质壁分离过程的表现 宏观上:植物由坚挺萎焉 液泡(大小) 微观上:质壁分离细胞液颜色(浅深)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5、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浓度梯度的 (2)对物质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都是由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6、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三、比较几组概念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 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渗透相当于溶剂分子的扩散 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所以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高中生物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测试题及答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一、选择题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A.磷脂含量多蛋白质少 B.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C.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构成且蛋白质有流动性 D.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 2.人的血型属于A、B还是O型,主要取决于红细胞表面的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是() A.脂质分子B.糖类C.多肽D.核酸 3.关于细胞膜分子结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双层磷脂分子 B.分布在表层的蛋白质与嵌插、贯穿的蛋白质是均匀对称的 C.构成细胞的蛋白质、磷脂分子大都可以运动 D.膜上除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外还有多糖 4.渗透作用是指() A.物质分子从密度大的地方向密度小的地方运动 B.溶液中溶剂分子的运动 C.溶剂分子通过透性膜的扩散 D.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5.在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中,能证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的是() A.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浅B.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深 C.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浅D.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深 6.人体红细胞呈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若在体外将其放在蒸馏水中,则其吸水过多而导致细胞胀破。请分析这一现象说明的问题() A.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 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红细胞的特性造成的 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7.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把人和鼠的两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将融合后的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保持其活性,会发生的现象是() A.细胞表面发红色荧光 B.细胞表面发绿色荧光 C.细胞表面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 D.细胞表面红、绿色荧光均匀分布 8.雄性激素是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很容易穿过细胞膜。睾丸每天分泌的雄性激素约7毫克,其中约2% 呈游离状态,其余在血液中与血浆蛋白呈可逆性结合。下列叙述是有关雄性激素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的作用,其中错误的是() A.使其不容易通过肾脏排出B.使其不容易进入细胞 C.使其有效浓度保持特定水平D.抑制雄性激素发挥作用 9.将新鲜的菠菜叶放置在清水中过一段时间,细胞会逐渐涨大,稍后不再涨大。说明此时() A.水分不能出入细胞B.细胞已基本死亡 C.出入细胞的水分达到平衡D.水分代谢停止 10.大肠杆菌在繁殖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是培养液的300倍,若在培养液中加入箭毒素(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浓度立即下降,此物质可能()A.使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变成全透性B.抑制膜上载体的活动 C.影响有氧呼吸,能量供给不足D.彻底改变了大肠杆菌的遗传性 11.下列哪些物质进出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密切相关() ①尿素通过细胞膜②人的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③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 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 12.将甲乙两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甲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017届人教版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单元测试

物质的输入与输出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简单扩散进入细胞 C.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D ?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才能进入细胞,并消耗能量 解析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死亡后糖分进入的结果;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如氨基酸或Na*通过主动转动进入细胞;大分子有机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作用,依赖于膜的流动性,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消耗能量。 答案 C 2 ?市场上流行的直饮机的核心部件是逆渗透膜,它利用逆渗透原理,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 度的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一侧,理论上在较高浓度侧的所有细菌及不纯杂物、可溶性固体物和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不能渗入高精密的逆渗透膜,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逆渗透过程与渗透作用的差异是前者需要消耗能量 B.逆渗透膜也具有细胞膜的识别功能 C ?逆渗透膜上有载体蛋白,可以选择性控制有害物质 D.逆渗透膜祛除有害物质的能力胜过生物膜,可放心饮用 解析逆渗透过程需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度的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一侧,形成水压需要能量,故逆渗透作用消耗能量,A正确;直饮机上的逆渗透膜 不含蛋白质,不具识别功能,BC错误;逆渗透膜祛除有害物质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未必胜过生物膜,D错误。 答案A

3 ?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浓度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 胞如图所示。贝U有关各细胞液的浓度判断,正确的是() ABC ①实验前BA>C ③实验后B > A = C ④实验后BA>C。实验后,形态不再变化,则A、C的细胞液浓度与蔗糖溶液浓度相同,B的细胞液浓度鸟蔗糖溶液浓度,所以B>A = C o 答案B 4.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入清水、质量浓度0.3 mol/L的蔗糖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4 mol/L的 KNO3溶液中,测得细胞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是 A?清水、蔗糖溶液、KNO3 B. KNO3、清水、蔗糖溶液 C.清水、KNO3、蔗糖溶液 D ?蔗糖溶液、KNO3、清水 解析处于清水中的植物细胞会因吸水而体积增大;处于该浓度KNO3溶液中的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现象,处于该浓度蔗糖溶液中的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答案 C 5?细胞要维持正常的生活,必须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物质交换。下列对图中物质 出入细胞的两种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易化扩散相比简单扩散转运速率高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原理:渗透作用 2、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二、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三、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 1、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2、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质壁分离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3、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 (2)具有细胞壁 (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4、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1)内因: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2)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5、表现: (1)宏观上:植物由坚挺→萎蔫 (2)微观上:①液泡:(大→小);②细胞液颜色:(浅→深);③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6、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①吸帐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 ②渗透作用(形成液泡) 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无机盐等其他物质 ①不同生物吸收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与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 ②物质跨膜运输既有顺浓度梯度的,也有逆浓度梯度的。 2、选择透过性膜

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膜。 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是严格的半透膜。 五、比较几组概念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 (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 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 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如:细胞膜等各种生物膜)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①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嵌在磷脂分子的表层 ②蛋白质嵌入磷脂分子层 贯穿于磷脂分子层 ③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它与细胞的识别、保护、免疫等密切相关。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 ④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它能干扰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到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进而达到抗疟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是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的厌氧型真核生物 B.疟原虫的细胞内自噬泡排出体现了细胞膜结构特点 C.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场所,疟原虫丢失胞浆会威胁其生存 D.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不受影响 2.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观察到如图所示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时间处于图示状态的细胞可能死亡 B.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C.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 D.水分子能从②进入③,也能从③进入② 3.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选项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Na+→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 A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B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 C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 A.A B.B C.C D.D 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取母乳中的抗体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运输的方式分别与下列哪两个例子中的运输方式相同 ①浆细胞分泌抗体蛋白②变形虫吞食草覆虫③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④人体内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 5.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设水稻和番茄幼苗吸收量相等)。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水稻不需要Ca2+而排出,结果浓度变大 SiO的载体多于Mg2+载体 B.水稻4- 4 SiO需求量较少 C.番茄对4- 4 D.植物细胞吸收矿质离子有选择性 6.生长在干旱、含盐量高的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液泡细胞液中溶有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中Na+具有的作用是() A.组成细胞的化合物B.为细胞提供能量 C.维持细胞正常的pH D.调节细胞液浓度 7.下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像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与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相同 B.图丁可代表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精选题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练习 一、单选题 1. 下列实验中,既要保持活性细胞状态又需要染色和使用显微镜的是() A.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状况 B.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C.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D.观察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2. 如图是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生理状态,图中①处的液体是清水 B.图中各细胞抵抗失水的能力,依次是B>A>C C.如果上图是各细胞处在不同的外界溶液中相同的时间得到的,则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B>A>C D.三个细胞最有可能死亡的是B细胞 3. 己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扎紧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A. A B. B C. C D. D 4.单纯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a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选择透性将药物送入细胞 B.在b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选择透性将药物送入细胞 C.在a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 D.在b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 5. 下面有关细胞的物质输人和输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2中结构①可以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 B. 图2中运输方式a和b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 图2中的③具有流动性,②也可以运动 D. 图1中的△h不再升高时S1溶液浓度与S2溶液浓度相同 6.如图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模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为单层膜包括两层A分子 B.动物细胞膜成分除了图示ABC外还有固醇 C.图中的C在细胞膜上位置固定不变 D.细胞膜可以与内质网膜直接相互转化 7.用丙酮从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提取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 A.S1≈2S2 S1<2S2 B.S1≈2S2 S1>2S2 C.S1≈2S2 S1≈2S2 D.S1>2S2 S1>2S2 8.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A.保护作用 B.一定的流动性 C.全透性 D.信息交流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复习纲要: 1 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 2 质壁分离实验 3 流动镶嵌模型的探索历程和基本内容 4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基础知识梳理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 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一是具有半透膜 二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1、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 B ) A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后使水变甜 B 新鲜萝卜放在清水中变硬 C 干大豆种子,没在水中逐渐涨大 D 春天放在空气中的NaCl的潮解 3、根毛区的外层细胞不断吸收水分到根内部的导管中去,水分由外向内逐层渗过各层细胞,则各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是( B ) A 逐层降低 B 逐层升高 C 不变 D 取决于土壤液浓度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 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 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 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蔗糖溶液变小脱离细胞壁基本不变清水逐渐恢复原来大小恢复原位基本不变1、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2)具有细胞壁 2、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3、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1)吸胀作用(未形成液泡) 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 (2)渗透作用(形成液泡) 2、在浓蔗糖溶液中,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 D ) A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 蛙的红细胞 C 皮肤的角质层细胞 D 洋葱的表皮细胞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前预习案) 一、考纲要求 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Ⅱ 4、生物膜的结构 Ⅱ 二、知识梳理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水的跨膜运输 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 膜 ,是一个渗透系统 2、其它物质的跨膜运输 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能力 的过程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设计 方案 )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预期 结果 (总结,写实验报告并适当交流)

不同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有一定的 微生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是不同微生物对矿质的吸收有 不同微生物对各种矿物质的需要量不同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一样都是膜 可以自由通过 它具有的特点是一些需要的也可以通过 其他的则不能通过 (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①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②请你画一个细胞膜结构模型图: ③糖被的化学本质,功能。结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自由扩散举例: 1、被动运输 协助扩散举例: 举例: 此外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它们入胞的方式称为,出胞的方式称为;这两个过程均需要,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有囊泡的形成,这种运输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性。举例: 三、预习思考 1、成熟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的原因是什么? 2、盐渍肉为什么不易变质? 3、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关系 4、影响各种跨膜运输的因素是什么? 5、扩散和渗透的区别 四、课前自我体验 1.(09广东A卷2)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 A.没有载体参与 B.为自由扩散 C.为协助扩散 D.为主动运输 2.(09宁夏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植物细胞累K+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