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水产食品原料学

第二章 水产食品原料学

第二章 水产食品原料学
第二章 水产食品原料学

第二章水产食品原料学

1.水产品原料的含水量和水在其中的存在形式有哪些特点?

水产品的含水量与水产品的种类有关,多数鱼、贝类肉的水分含量约在60%-85%之间,比禽畜肉水分含量平均值高。少数如海蜇(95%以上)和海参(91.6%)等是水分含量比较多的水产动物。普遍上来说,水分与脂质含量存在逆相关的关系,含有脂质较多的鱼类水分含量较少,两种成分大概在80%左右;

水在水产品中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者比例大概为4:1。自由水具有水的全部性质,自由水作为溶剂可运输营养和代谢产物,参与维持电解质平衡和调节渗透压。自由水在干燥时易蒸发,在冷冻时易冻结。微生物可以利用自由水生长繁殖.各种化学反应也可以在其中进行;结合水仅占总水量的15%?25%。结合水一般与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物质形成氢键。结合水的水蒸气压比纯水低得多,一般在-40°C以上不能结冰。

2.概述鱼贝类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按蛋白质对溶剂的溶解性不同,可分为水溶性蛋白质(肌浆蛋白),存在位置为肌细胞或肌原纤维间,代表物有糖酵解酶、肌酸激酶、小清蛋白、肌红蛋白;盐溶性蛋白质(肌原蛋白),存在位置有肌原纤维,代表物有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水不溶性蛋白质(肌基质蛋白),存在位置为肌隔膜、肌细胞膜、血管等结缔组织,代表物有胶原蛋白;碱溶性蛋白质。

3.简述水产食品原料的一般化学组成和特点?

水产食品原料的一般化学组成是水分、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糖类;

水产食品原料的特点如下:

(1)不稳定性。不稳定性主要原因是捕捞过度导致传统的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周期性的鱼类资源变化以及外界环境造成的变动。

(2)多样性和易变性。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水产加工原料覆盖范围广,所覆盖生物的体积、形状、理化性质都不尽相同。易变性主要体现在水产加工原料常受到栖息环境、种类、性别、大小、季节和产卵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3)营养性与功能性。营养性主要体现在水产食品原料含有不逊于鸡蛋和肉类的优秀蛋白质等,功能性主要体现在水产食品原料含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活性物质,例如海洋生物蕴含的活性多糖、牛磺酸、EPA(eicosapentaenoic acid)和DHA(docosahexac-noic acid)等。

(4)易腐败性。易腐败性主要跟鱼贝类组织携带细菌、含有各种酶、不饱和脂肪酸有关,同时也跟鱼贝类组织理化性质以及加工温度有一定的关联。

第三章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4.简述引起鱼类肌肉硬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引起鱼肉肌肉硬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冷冻、加热和盐渍。

5.解释干耗、冰晶长大的概念?

干耗指的是水分的散失而造成鱼体重量的损失,这是冻鱼在冻藏中最常见的变化;

冰晶长大指的是鱼经过冻结后鱼体组织形成的冰晶在冻藏温度波动的情况下,出现长大的现象。主要过程为冰晶在冻藏温度升高的时候,部分冰晶融化成谁依附于其他未融化冰晶或者冰晶体之间,当冻藏温度下降时,这部分水被冻结,导致冰晶长大。同时由于小冰晶体相对表面积大,周边水蒸气气压大,压力也促使水分从小冰晶体向大冰晶体转移,这也是冰晶长大的另一个原因。

6.简述引起水产品蛋白质变质的主要因素?

(1)冷冻。冷冻会促使水产品蛋白质发生物理变化以及化学变化,冷冻时产生的冰晶也会对鱼肉组织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

(2)加热。鱼肉蛋白质加热后也会跟畜肉一样发生汁液分离、体积收缩、胶原蛋白水解成明胶等作用。

(3)盐渍。在增高温度和盐分的情况下,会促使蛋白质的结构排列发生变化,导致其不溶。

(4)干制。蛋白质在干燥过程中变性机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是蛋白质在热的作用下氢键和二硫键被破坏,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变性,即热变性。一个是由于脱水作用使组织中溶液的盐浓度增大。

(5)高压。蛋白质在受到外部巨大压力时,这种压力会作用在水分子上,影响氢键、疏水健和离子键,从而使得蛋白质的立体构像发生变化。

(6)辐照。蛋白质经射线照射后,其二硫键、氫键、盐键和醚键等断裂,从而引起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发生变化。

(7)水分活度。水分活度的增加会加速蛋白质的氧化,使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某些附键受到破坏。

7.简述引起水产品颜色变化的主要因素?

引起变色的原因有自然色泽的分解(如红色肉鱼的褐变)以及新的变色物质产生(如虾类的黑变、白色肉鱼的褐变等),影响此类现象的因素有温度、酸碱度、氧分压、盐和不饱和脂肪酸等。

第四章低温加工贮藏技术

8.简述水产品低温保鲜的基本原理

水产品低温保鲜时可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微生物分泌的酶类物质分解水产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并产生各种有毒物质,同时低温保鲜也可以抑制水产品自身酶类对水产品的催化作用。另外在低温的条件下,油脂氧化等非酶变化也随温度下降而减慢。

9.简述生产和保持水产冷冻食品优良品质应遵循的原则?(T.T.T+P.P.P)

生产和保持水产冷冻食品应该遵循T.T.T和P.P.P两个原则。TTT(time-temperature tolerance)指的是食品在生产、储藏及流通各个环节中,经历的时间(time)和经受的温度(temperature)对其品质的容许限度(tolerance)的影响;P.P.P(product,processing,package)是指水产冷冻食品初期品质受原料、冻结及其前后处理、包装等条件的影响。

10.为什么快速冻结对水产品质量有利

快速冻结时,细胞内外几乎同时达到形成冰晶的温度条件,组织内冰层推进的速度也大于水分移动的速度,水产品中冰晶的分布接近冻前食品中液态水分布的状态,冰晶呈针状结晶体,数量多,分布均匀,对于水产品的组织结构无明显损伤。如果缓慢冻结,则会导致形成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冰晶,破坏水产品组织结构。

11.鱼体死后肌肉变化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鱼体死后的肌肉变化过程可分为初期生化变化和僵硬、解僵和自溶、细菌腐败三个阶段。

12.简述水产品的冻结过程及其常用的冻结方法?

水产品冻结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属于冷却阶段,放出的热量是显热。此热量与全部放出的热量相比其值较小,故降温快。第二阶段,是最大冰晶生成带,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水产品中大部分水分冻结成冰,放出潜热,整个冻结过程中绝大部分热量在此阶段放出,故降温慢。第三阶段,当水产品内部绝大多数水分冻结后,在冻结过程中,所消耗的冷量一部分是冰的继续降温,另一部分是残留水分的冻结。水变成冰后,比热容显著减小,但因为还有残留水分冻结,其放出热量较大;

水产品常用冻结方法有空气冻结、盐水浸渍、平板冻结和单体冻结四种。

第五章水产干制加工技术

13.说明食品干制对微生物的影响

食品干制后可将食品及其污染的微生物均同时脱水,微生物进入休眠状态。通过干制不可将微生物全部杀死,

只能抑制微生物的活动。

14.说明食品干制对酶的影响

食品干制后,在水分逐渐减少时,酶活性随之下降,然而在此时酶活性和基质却同时增浓,反应也随之加速。而食品水分下降到1%以下时,酶的活性才会完全消失。

15.水产干制品可分为哪几类

水产干制品可分为淡干品(又称生干品)、盐干品、煮干品(熟干品)、调味干制品这几类。

淡干品(又称生干品):是指将原料水洗后,不经盐渍或煮熟处理而直接干燥的制品,主要针对体型小,肉质薄而易于迅速干燥的水产品,如鱿鱼、鱼卵、鱼肚、海参、海带等。

盐干品:是指经过腌渍后漂洗再进行干燥的制品,主要针对不宜进行生干和煮干的大、中型鱼类和不能及时进行生干和煮干的小杂鱼的水产品,如盐干带鱼、黄鱼鯗、鳗鱼鯗等。

煮干品(熟干品):是指新鲜原料经煮熟后进行干燥的制品,主要针对体小、肉厚、水分多、扩散蒸发慢、容易变质的小型鱼、虾和贝类等水产品。

调味干制品:原料经过调味料拌和或浸渍后干燥、或先将原料干燥至半干后浸调味料再干燥的制品,主要针对于中上层鱼类、海产软体动物或鲜销不太受欢迎的低值鱼类等水产品的加工,如海龟、鱿鱼、海带、紫菜等。16.水产干制品在保藏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水产干制品在保藏过程中会出现吸湿、发霉、“油烧”、虫害等变化。

吸湿:当干制品保藏环境空气相对湿度高于其水分活度对应的相对湿度时,干制品则持续吸湿,直到干制品水分活度对应相对湿度和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相等为止。

发霉:干制品发霉一般是由于加工时干燥不够完全,或者是干燥完全的干制品在贮藏过程中吸湿而引起的劣变现象。

虫害:鱼贝类干制品容易在干燥及贮藏中容易受到苍蝇类、蛀虫类的侵害。

“油烧”:干制品的“油烧”是由于干制品中的脂肪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导致变色的现象。

第六章水产罐头食品

17.试述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

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有水分活度、糖、脂肪、盐类、蛋白质、pH、初始活菌数等。

水分活度:水分活度或加热环境的相对湿度对微生物的耐热性有显著影响,一般情况下,水分活度越低,微生物细胞的耐热性越强。

糖:糖有增强微生物耐热性的作用,糖浓度越高,杀灭微生物芽孢所需的时间越长。

脂肪:脂肪能增强微生物的耐热性,脂肪能与细胞形成一层凝结薄膜,包围细胞阻碍水分渗入,同时脂肪也可以阻碍热的传导。

盐类:低浓度的食盐可吸收微生物细胞中部分水分,从而减慢蛋白质凝固速度,对于微生物的耐热性有保护作用,而高浓度的食盐的高渗透压可以造成微生物细胞蛋白质大量脱水变性而造成微生物死亡,对微生物的耐热性有削弱的作用。

蛋白质: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在5%时对微生物的耐热性有保护的作用,在17%-18%或更高时对微生物的耐热性影响很小。

pH:食品酸碱度对微生物耐热性影响很大。对于绝大多数微生物来说,在pH中性范围内耐热性最强,pH升高或降低都可以减弱微生物的耐热性。

初始活菌数:食品内微生物初始活菌数越多,其耐热性越强。

18.何谓D值、Z值和F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D值表示在规定的温度下杀死90%的细菌及其芽孢所需要的时间;Z值是指加热致死事件或D值按1/10或10倍变化时,所相应的加热温度的变化;F值为杀菌致死值;

19.罐头的排气有何作用?

(1)防止罐头在高温杀菌时内容物的膨胀而使容器变形或损坏,影响金属端的卷边和缝隙的密封性,防止玻璃罐跳盖等现象;

(2)防止或减轻罐藏食品在贮藏过程中,金属罐内壁出现腐蚀现象;

(3)防止氧化,保持食品的原有的色香味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4)可抑制罐内需氧菌和霉菌的生长繁殖,使罐头食品不易腐败变质而得以较长时间的贮藏;

(5)有助于“打检”,检查识别罐头质量的好坏。

第七章

20.什么是鱼糜制品?鱼糜制品的种类主要有哪些?

将鱼肉绞碎,经加盐擂溃,成为黏稠的鱼浆(鱼糜),再经调味混匀,做成一定形状后,进行水煮、油炸、焙烤、烘干等加热或干燥处理而制成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水产食品,称为鱼糜制品;

主要品种有鱼丸、虾饼、鱼糕、鱼香肠、鱼卷、模拟虾蟹肉、鱼面等。

21.简述鱼糜制品弹性形成机理以及影响鱼糜制品弹性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鱼糜制品弹性形成机理为鱼体肌肉经绞碎等初步处理后肌纤维受到破坏,在经过加盐擂溃后肌肉纤维被进一步破坏,同时促进了鱼肉中盐融性蛋白的溶解。盐融性蛋白与水混合发生水化作用并聚合成黏性很强的肌动球蛋白溶

胶,大部分呈现长纤维的肌动球蛋白溶胶发生凝固收缩并相互连接成网状结构固定下来,最终经过加热,鱼糜失去了黏性和可塑性,成为富有弹性的凝胶体。

影响鱼糜制品弹性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鱼种、鱼体大小、捕捞季节、原料新鲜度、漂洗、冻结贮藏。

22.鱼糜生产中漂洗的目的是什么?漂洗的方法有哪些?

漂洗是指用水或水溶液对所采的鱼肉进行洗涤,以除去鱼肉中的有色物质、气味、脂肪、残余的皮及内粧碎屑、血液、水溶性蛋白质、无机盐类等成分。漂洗可以提高冷冻鱼糜的质量及其保藏性能,在扩大生产冷冻鱼糜所需原料的品种范围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对鮮度差的或冷冻的原料鱼以漂洗来改善鱼糜的质量很有效果,弾性和白度都有明显提高;

漂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清水漂洗法,适用于一般的白色肉鱼类如海鳗、狭鳕、白鲢等。另一种是稀碱盐水漂洗法,适用于红色肉较多的中上层鱼类如飴鱼、远东拟沙丁鱼等,由于肌肉组织内含酶量多且活性强,鱼体死后糖原的分解产生乳酸,使鱼肉呈酸性,导致肌原纤维蛋白质不稳定,易产生变性。

23.简述鱼肉蛋白质冷冻变性的机理及防止蛋白质冷冻变性的方法

机理:鱼类经过冻结和长期的低温贮藏,因组织中的水分形成冰晶,蛋白质的结合水部分被冻结,未被冻结的细胞液浓度得到浓缩,因而使蛋白质发生冷冻变性如:失去柔性,保水性降低,凝胶形成能力下降等。

防止蛋白质冷冻变性的方法:

(1)保证在冻藏期间肌原纤维蛋白质的稳定性

(2)保证原料的鲜度和冻结速度

(3)储藏温度越低,蛋白质越稳定;贮藏温度越恒定,蛋白质在贮藏期间越稳定

(4)加入蛋白质变性防止剂,如砂糖、山梨醇和多聚磷酸盐等

(5)去掉影响鱼肉蛋白质弹性形成的因子

LT食品专业培养方案#1

宁波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掌握食品科学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 1.素质结构要求 ⑴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团队意识、 奉献精神; ⑵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及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 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革新精神;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和价值效益观念; ⑷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2.能力结构要求 ⑴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口语及书面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⑵应用知识能力: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备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的能力,具备食品科学与工程实践和技术革新的能力,具备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的 能力,具备食品生产过程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具备食品质量与安全性检验、分析的能力; ⑶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能力。 3.知识结构要求 ⑴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⑵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哲学、思想道德、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⑶工具性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外文专业文献;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⑷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 ⑸专业知识:掌握水产、果蔬、畜禽、林特原料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产品的生产工艺及技术参数,掌握食品质量的控制与食品安全卫生分析检验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的选型、使用、维护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技能,掌握食品工厂及车间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技术。 ⑹工程技术知识:掌握工程制图、电工电子学和基本工程技术等知识; ⑺经济管理知识: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初步知识;了解与食品工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 2.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分析、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 原料学、果蔬加工工艺学、水产品加工工艺学、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食品质量控制技术、食品安全学

食品原料学期末复习要点总结

食品原料学期末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 1糊化:淀粉在充分加水并加热时,在50~70度时颗粒发生不可逆膨胀,叫做糊化。 2“石豆”:栅状细胞排列过分紧密,水无法透过的大豆叫石豆。 3交酯反应:油脂、醇类在有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则油内的脂肪酸分子分解重组,接于醇根上(醇或脂肪酸进行置换)形成新的酯的反应。 4酸败:油脂暴露在空气中会自发进行氧化作用而产生异臭味和苦味的现象称作酸败。 影响酸败的主要因素:①氧的存在;②油脂内不饱和键的存在;③温度;④紫外线照射;⑤金属离子存在。 5酸价(AV):指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6中和价(NV):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7碘价(IV):也称溴价,指卤化100g脂肪或脂肪酸所吸收的碘的克数。 8皂化价(SV):皂化1g脂肪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9过氧化物价(PV):每1000g脂肪中成为过氧化物的氧的摩尔数。 10羰基价:每1000g试样中含羰酰基的摩尔数或%、mg/g等表示。 11硫氢价(TV):对100g试样按规定的方法以硫氢基作用,把作用后被吸收的硫氢基的量换算成碘的克数,以此数表示硫氢价。 12乙酰价:中和1g按一定方法乙酰化了的试样中醋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13调节气体贮藏:在冷藏的基础上除控制贮藏的温度、湿度外,还可同时控制气体条件,即适当降低空气中的氧气分压和提高二氧化碳的分压,明显抑制蔬菜产品的代谢和微生物代谢,延长保藏期。 14解冻僵直:在解冻时残存的糖原和ATP作为能量使肌肉收缩形成僵直,这种现象称为解冻僵直。 15成熟:成熟是指尸僵完全的肉在冰点以上温度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使其僵直解除、肌肉变软、系水力和风味得到很大改善的过程。 16牛初乳:牛产犊后三天内所分泌的乳汁,牛初乳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和糖类含量较低。17异常乳:在泌乳期中,由于生理、病理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乳的成分与性质发生变化,这种成分与性质发生了变化的乳,成为异常乳。 18极限PH:死后肌肉的最低 简答题

食品原料学的知识点汇总

1.按用途与植物学系统得分类常将农作物分为三大部门,八大类别。 2.粮油原料中得蛋白质基本就是简单蛋白,不含结合蛋白 ?清蛋白、球蛋白、胶蛋白、谷蛋白 3.粮油原料中得脂类化合物主要集中在胚芽及糊粉层里 4.粮油原料中得维生素 ?皮层、糊粉层与胚中维生素含量较多,而在胚乳中含量较少 5.粮油原料在贮藏期间呼吸作用得强弱对其品质与储粮安全有很大得影响。 6.呼吸作用强度大,原料得有机物质分解迅速,营养价值降低幅度大,品质下降快。 ?7.陈化得最终结果就是发芽力丧失。 ?加工用得粮油原料,陈化到一定程度,品质下降。 8.活力高得粮油原料,籽粒饱满,营养物质含量高,品质好,加工产品质量好,出品率高。 9.粮油原料得相对密度表示它内含物得充实程度或细胞结构得致密程度。 ?粮食相对密度既可作为品质指标,也可作为生理成熟度得衡量标准。油料种子则相反,发育成熟越好,含油量越高,其相对密度则越小。 10.谷物富含淀粉,油料富含脂肪,所以前者以容重大得为佳品,后者含油量高,反以容重低为好。 11.粮食散落性得大小就是确定粮食加工前进行清理、输送及各种自流设备角度得依据。 12.荞麦中所含得芦丁成分,对糖尿病患者与心血管病患者有一定得保健作用。 13.玉米中得尼克酸多呈结合型,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14.原粮得工艺特性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就是工艺性能,二就是工艺品质。 15.在我国与世界各国,水稻与小麦就是最主要得粮食,原粮加工也主要就是制米与制粉两种。 16.影响稻谷工艺品质得因素:杂质含量——主要因素;从净谷来瞧,对稻谷工艺品质影响最大得就是谷壳率;水分 17.大米得品质除要求色泽、气味与口味外,其好坏得主要决定性因素就是加工精度与纯度;另外还有碎米率与水分等等。 18.影响大米纯度得就是杂质。 19.米饭品质得预测法验法 ?样品少,比较客观,相关性好。 20.米饭品尝得内容一般包括米饭得外观、气味、滋味、粘性、硬度及综合评价等 21.铺开度与清沏度都定出由高而低得七个等级 凡铺开度与清沏度得等级愈低(即数字愈大),则米样愈不耐煮,米饭粘性愈强;反之等级愈高,米样耐煮性强,出饭率高,但米饭得粘性很差 22.凡直链淀粉含量高得大米,蒸煮时膨胀率高,米饭干燥蓬松,粘性差;反之,直链淀粉含量低得大米,蒸煮时膨胀率低,米饭而湿粘性强 23.大米粉得淀粉—碘蓝值测定 ?鉴定大米蒸煮品质得简易而快速得方法,它与直接蒸煮实验有很好得相关性 24.小麦粉得粒度分级机——对制粉时得产品得面筋含量进行调整 25.沉降值越大,表明面筋强度越大,面粉烘烤品质越好。 26.仁果类苹果、梨、海棠、沙果、山楂、木瓜等 27.核果类桃、李、杏、梅、樱桃等。 28.坚果类栗、核桃、山核桃、榛、银杏等。 29.浆果类葡萄、猕猴桃、草莓、无花果、番木瓜、石榴等。 30. 柑橘类柑橘类包括柑、橘、橙、柚、柠檬五大类。 31.柑橘划分为黄皮层、白皮层与囊瓣、中心柱几部分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一) A型题 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 — A.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 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C.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 D.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 E.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 、 2.下列关于生理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 B.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C.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 D.其研究对象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 E.须从系统器官和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

3.下列哪个水平的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 A.细胞和分子水平 B.组织和细胞水平 C.器官和组织水平 | D.器官和系统水平 E.整体水平 4.在目前的医学生理学中,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的描述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 , A.条件反射 B.肌丝滑行 C.心脏射血 D.防御反应 E.基础代谢 5 .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的知识 A.细胞和分子水平 B.组织和细胞水平 C.器官和组织水平 … D.器官和系统水平 E.整体水平 6.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的研究 、 A.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 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 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 D.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 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 7.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的正确观点是

, A.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 B. 离体细胞的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的功能 C. 动物实验的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 】 D. 多个水平研究结果的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 E.整体水平的研究结果最不可靠 : 8.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E.组织液 9.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 D.脑脊液 E.房水 10.内环境的稳态 A. 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 > B. 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 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 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E.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门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标准学制:四年适用年级:级 所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专业负责人:蔡华珍 方案制订人:蔡华珍方案审核人:柴新义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能力本位、市场需求、职业适应”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采取“理工管结合、理实一体”的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掌握食品营养卫生、分析检测、食品生产技术与管理、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食品安全法规和食品标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有关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检测、监督、管理与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食品相关企业、市场管理、卫生、教育科研、外贸等部门从事标准制定、质量认证、安全评价、食品分析检测、食品质量控制、产品研发、企业管理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二、培养规格要求 (一)培养规格要求 .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食品生产管理、标准化体系制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从事食品质量全程控制管理和安全性评价的能力。 .熟悉食品法规与标准,具有食品标准化、质量管理及监督的能力; .外语、计算机需达到学校规定的基本要求,能通过相应的等级考试;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的基本技能。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获得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职业岗位关键能力、能力要素、课程对应关系表

食品原料学复习资料

1、为什么说食品原料学是食品科学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因为食品原料学是由众多的学科体系所组成的,比如说:生物学、化学、农学、食品商品学、食品贮藏学、营养学、安全学、医学。 另外它与邻近学科在营养学、市场流通、品质评价、食品加工学、生物生产科学这些方面有密切关系。 2、为什么说食品质量的保证首先要求食品原料的规格化和标准化? 因为无论是食品还是其原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都是作为商品流通的。按照商品的销售对象,大致可分为两类:直接消费品和商务用品。直接消费品的特点是购买者范围广、、人数多、小单位量交易,购买的动机往往受随机情绪、宣传或习惯的影响较大,因此这种商品要求对它的性能有较为详细和易懂的标注。商务商品也称为工业商品、产业商品或工业原料等。它和直接消费品相比有如下特征:购买者范围仅限于特定的企业,交易批量较大,购买动机由一定的规格要求和生产计划而定。我国在过去经济比较落后的时代,大多食品及其原料属于定量分配物资,因此对此只有物量上的要求,即仅注意其基本特征;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食品的商品特点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农业要向产业化、现代化迈进,作为食品原料的农产品就必须符合规格化、标准化和商业化的要求。2.谷类和豆类的种子结构有哪些?主要供食部位是什么?谷类:种皮与果皮愈合—谷皮;种皮下有糊粉层:胚乳表面的多角形细胞组成;胚乳发达(80%);贮存物质以淀粉为主,其次为蛋白质。主要供食部位:胚乳。豆类:种皮单独存在;无糊粉层;胚乳退化,子叶发达(占96%);一类是含淀粉较高的种类,如:豌豆、蚕豆等;一类是含蛋白质、油脂较高的种类,如:大豆。主要供食部位:子叶。 3.谷类和豆类的化学成分、营养特点是什么?谷类的化学成分:碳水化合物,尤其是淀粉为主要成分;其次是蛋白质;再其次是油脂。营养特点:谷类原料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豆类的化学成分:粗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灰分。营养特点: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丰富;一般含B族维生素较多;豆类有较多生理活性物质。 5.什么是毛稻、糙米、白米?毛稻:稻谷脱粒后得到的带有不可食的颍壳的籽粒。糙米:稻谷经砻谷处理,将颖壳去除,得到的籽粒。白米:糙米经过碾米加工,除去部分或全部皮层得到的籽粒。 6.稻米的分类方法有哪些?分类方法有:植物学;生长条件;淀粉构成;米粒形状;特征和用途;加工方法和用途;生长期和外观。 7.为什么要加工预蒸煮米(蒸谷)?因为蒸谷经高温杀菌杀虫,贮藏期长,蒸煮可使玉米表面的水溶性营养成分向米粒内部扩散,增加精白米营养;同时,处理还可使脱壳容易,减少碾米时碎米发生率。煮饭时间长,米饭黏性小,硬度大,不易变黏变酸。 8.简述稻米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品质特点的关系。关系是:两种淀粉含量不同,米质有差异。直链淀粉被认为是影响大米蒸煮,食用品质的最主要因素,含量越高,出饭率越高,米饭的口感越硬,黏性越低;相反,支链淀粉易糊化,含量高的大米饭软黏可口。 9.籼米、粳米、糯米的品质特点是什么?籼米:直链淀粉为主;质地疏松,硬度小,加工易碎,胀性大,糯性小,口感较干而粗糙。粳米:支链淀粉多于直链淀粉;米粒坚实,硬度高,胀性小,粘性大,口感滋润柔软。糯米:支链淀粉为主;胀性最小,粘性最大。难于消化。 13.小麦的分类方法有哪些?分类方法:植物学;商品学。 15.简述小麦粉的化学成分与品质特点之间的关系。 关系是:粗纤维多的面粉加工和口感较差,但能增强面团强度,防止成品老化的功能。蛋白质中的麦胶和麦谷蛋白遇水相互黏聚在一起形成面筋,使面团具有弹性、韧性、延展性。脂质中的卵磷脂使面包柔软。矿物质越少,面粉越白。越是精白面粉,维生素含量越少。17.如何用感官方法判定面粉的品质?品质鉴定:一般可从水分含量,新鲜度,杂质含量等方面加以鉴别。 优质面粉:色白;新鲜度高;面筋质含量高;水分含量低;杂质少。 21.以小麦为例,简述粮食的品质特性与利用的关系。1)小麦中的硬质小麦含蛋白质、面筋较多,质量也较好,主要制面包,高级面条。2)小麦粉蛋白中含有半胱氨酸,它的存在使面团发黏,含植物蛋白,遇水能相互黏聚在一起形成面筋,因此可用小麦粉做面条饺子类,馒头面包类。3)软质小麦适于制饼干、糕点、烧饼,我国中间质小麦最为普通,适于做馒头面条。 2.食用油脂的作用是什么?是食品和烹饪加工中良好的传热介质;赋予食品、菜点独特的质感、风味和色泽; 油脂的加工特性起到丰富食品的种类,改善食品的质感,形成独特的工艺等作用。 3.举例说出常用的植物性油脂、动物性油脂和加工油脂的种类及其加工特性。 植物性油脂: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的加工特性:低温时固体脂析出;气味芳香;橄榄油的加工特性:稳定性高、抗氧化性强;风味独特。动物性油脂:乳脂的加工特性:较大温度范围内具有可塑性、通过改变温度调整其软硬和延展性、口融性好;猪油的加工特性:熔点较低,在口中易融化;起酥性好;香味独特;融合性差;牛脂的加工特性:熔点高(35~50℃),融和性较好,可塑性差,起酥性不好;鱼油的加工特性:稳定性差,易酸败生成鱼腥味并引起变色。加工性油脂:起酥油、人造奶油。加工特性:起酥性好,可塑性高,稳定性高。 4.食用油脂在食品加工方面有何应用?用于烘焙食品的生产(润滑作用、改变质地、可塑性)、传热介质、形成独特风味、工艺特点。 5.食用油脂在烹饪加工方面有何应用?作为传热媒介;调节菜肴质感;作为调香料使用;作为面点配料;作为烹调润滑剂;保温作用。 1.果蔬有何营养价值?含有大量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低,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某些维生素含量丰富,含有各种有机酸,芳香物质,色素和膳食纤维。果蔬中常含有各种芳香物质和色素,使食品具有特殊的香味和颜色,可赋予果蔬良好的感官性状,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维持肠道正常功能及丰富的膳食的多样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果蔬原料的特性是什么? 1)、具有良好的色、香、味,具有引起人们食欲的良好的感官性状;2)、新鲜果蔬属易腐性商品; 3)、生产季节强,要加强贮藏和加工。 3.果蔬的贮藏流通特点是什么?1)防止萎焉;2)防止变色;3)防止发芽与抽薹;4)防止霉烂;5)防止生理老化。

特种水产养殖学

《特种水产养殖学》课程教案 第一篇无脊椎动物养殖 一、学时:10学时。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珍珠形成的原理,学会珍珠植片的手术方法,并知道哪些因子会对珍珠的质量产生影响,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养蚌育珠的技术。 掌握日本沼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点,明确虾类养殖与鱼类养殖在池塘环境条件、饲养与管理等方面的异同,并且初步掌握这几种虾在养殖中的培育技术。 了解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学会区分各水系的河蟹,即长江水系的河蟹与其它水系河蟹在外部形态和生态上的不同点,掌握辨别性成熟蟹种的方法,掌握湖泊围栏养蟹、池塘养蟹及稻田养蟹的技术要点与操作方法。 三、教材分析 1、重点: 河蟹养殖,珍珠的植片手术,虾的生物学特性。 2、难点: 不同水系河蟹的区别、珍珠的植片操作技术、虾类养殖与鱼类养殖技术的异同点。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第一章养蚌育珠,第三章罗氏沼虾的养殖,第四章河蟹的养殖。 2、读书指导法:第二章日本沼虾的养殖。做法是布置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写一“日本沼虾养殖技术”的文章,教师阅后,掌握学生作业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在记分册上记分,但在作业上不批改,然后利用一学时时间让学生交换作业批阅,最后由教师总结,一是专业上的问题,二是写作上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日本沼虾养殖的技术要点,同时也明确该类文章写作的方法。 3、讨论法:在各章安排有一些相关的分析讨论题。 4、实验法:河蟹的解剖观察。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福尔马林浸制标本,实物等。 六、教学过程: 概述、课程内容、思考题

第一章养蚌育珠4学时 概述、河蚌的生物学习性、河蚌育珠技术(15分钟的VCD,让同学对整个过程有一个总体了解)、然后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述,重点是植珠操作及影响珍珠质量的因子分析,在讲述疵珠的产生及预防时给同学们传看一疵珠项链的实物。课程最后提出一讨论题:在河蚌育珠手术中是否可采用一些新的生物技术?启发同学们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引导学生查阅专业期刊。 第二章罗氏沼虾的养殖2学时 第三章日本沼虾的养殖1学时 在讲授第二章时,布置第三章的自学,并利用实验课看一短的光盘资料学习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在这三个品种中,注重生物学特性的学习以及形态上的比较,重点是了解和掌握虾类养殖对池塘环境、水质条件、饲养管理的特点,采用课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虾类养殖与鱼类养殖有哪些不同点。第四章河蟹的养殖3学时 考虑到无公害养殖技术的推广,本章首先介绍无公害养殖的概念及河蟹的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重点放在不同水系河蟹的鉴别、性成熟蟹种的产生及预防、河蟹养殖技术上。在河蟹蟹苗的培育中介绍江苏连云港农民的养蟹实例。在河蟹的养殖模式中,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析比较湖泊围栏养蟹、池塘养蟹、稻田养蟹的特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七、教学后记 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及讲述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了启发教学。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积极思考不够,不愿发言,回答问题时表现出不能联系以前学过的一些基础知识,课外资料看得较少、思路不开阔等;在写文章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此类科技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对第一章的一些基本概念仍有部分学生没掌握。本人的主要问题是课前没有强调学生进行预习,应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下准备。 第二篇名特鱼类养殖 一、学时:17学时 二、教学目的

原料学知识点

粮油食品原料 根据化学成分与用途,我国将粮油作物分为禾谷类、豆类、油料和(A)4大类。?A、薯类 B、林产品类 C、畜产品 D、水产品 2大多数粮油籽粒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粮油籽粒的结构一般由(C)、胚和胚乳三部分所组成。 ?A、麸皮 B、糊粉层 C、皮层 D、内皮层 3下列哪种作物蛋白质含量最高?C ?A、稻米 B、小麦 C、大豆 D、花生 4【判断题】豆类作物一般无胚乳,子叶比较发达。√ 5化学成分在籽粒中各个部分的分布一般是均匀的。× 7 我国按生长期和外观把稻谷分为五类:早籼稻谷、晚籼稻谷、(A)、籼糯稻 谷和粳糯稻谷

?A、粳稻 2下列大米中营养价值最低的是(D)。 D、精米(精度最高) 3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大米按 D 分为特等、标准一等、标准二等、标准三等4个等级。 D、加工精度 4大米蛋白质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是(C)。 C、醇溶蛋白 5【判断题】按植物学分类,食用稻米主要可分为粳型稻的粳米和籼型稻的籼米两大类。√ 6一般来说,米饭的粘度与其大米原料中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呈反比,即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米饭的粘度越低。√ 1小麦面筋蛋白主要指(D)。 D、谷蛋白和醇溶蛋白 2小麦的质量按照(B)分为5个等级,并结合不完善粒、杂质、水分含量及色泽进行质量检验。 B、容重 3小麦调质的目的 B、使胚乳易于粉碎,减少细磨的动力消耗 C、提高出粉率,降低灰分含量 D、有利于碾磨过程中麸片更小 4一般来说容积重越高的小麦,品质越好,出粉率也越高。√

5从硬度上讲,角质粒(玻璃质粒)的硬度大,粉质粒硬度小。√ 6戊聚糖在小麦胚乳中含量约为2.2%~2.8%,但是其可能会减弱面团强度,防止成品老化。× 1粮油蛋白质中不溶于水和中性盐溶液,也不溶于乙醇,但溶于稀酸或稀碱溶液的蛋白质是:D、谷蛋白 2面粉按照用途分类,没有特指专门用途的小麦粉称为()、通用小麦粉 3我国科学家丁颖根据起源、演变和栽培发展把我国的水稻分成五级 二.填空题(共8题,32.0分) 2栽培稻品种的分类:___、___、___、___。(4.0分) 第一空:籼稻和粳稻,第二空:晚稻和早稻,第三空:水稻和旱稻,第四空:黏稻和糯稻 3我国对粮油作物是根据化学成分与用途分为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油料作物、薯类作物等四大类。 4粮油食品原料中的简单蛋白质能溶于水的是清蛋白 5面筋的弹性与面筋蛋白质分子中的_二硫键_密切相关。 7发芽或绿色马铃薯中含有的天然毒素成分是_龙葵碱__,发霉花生中含有的强致癌毒性黄曲霉素 8面筋的形成主要是面筋蛋白质_吸水膨胀__的结果。 三.简答题(共5题,50.0分) 1淀粉的糊化和回生在粮食原料加工中有何实际意义?

焙烤食品工艺学教学大纲

《焙烤食品工艺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焙烤食品工艺学 英文名称:Baking Food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焙烤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食品工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重要专业必修课。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焙烤食品加工工艺学的综合基础理论,了解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开发利用,使学生在学习本书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焙烤食品的加工工艺研究。3.适应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4.学时与学分: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6学时,实验18学时,学分3分。 5.先修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原料学、食品加工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添加剂学 6.推荐教材:李里特,江正强,卢山编著,焙烤食品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参考书目:李新华,董海州主编,粮油加工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具有设计性、趣味性的实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验中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8.考核方式:该课程为考试课,考核总成绩为考试成绩、实验成绩与平时表现(作业、考勤等)之和。成绩评定办法为: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考试成绩×70%。 二、教学内容及能力要求 绪论 了解和掌握焙烤食品加工学的范畴,发展历史与现状,焙烤食品的分类,以及其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章焙烤食品原料学 第一节小麦粉 第二节油脂 第三节乳及乳制品 第四节糖 第五节蛋制品 第六节酵母 第七节疏松剂及面团改良剂 了解和熟练掌握焙烤食品加工常用原料的种类、特性及其在焙烤食品中的作用。 第二章饼干生产工艺 第一节饼干的分类及加工工艺 第二节面团的调制 第三节面团的辊轧与成型 第四节饼干的烘烤与冷却 了解饼干的分类,熟练掌握饼干的加工工艺。 第三章面包生产工艺 第一节概述

食品原料学考前复习要点(重点整理版)教材

第一章:食物资源分类系统 1.食物资源分类系统: ○1常规食用资源○2食品添加剂○3功能性食品○4药食同源 2.常规性食用资源:蛋白质,淀粉,脂肪,山野菜,饮品。 糖原料,制酒原料 淀粉改性制糊精,可用作药物载体 3.淀粉作用淀粉基塑料 淀粉制氢气和生物能源 脂肪代用品 4.脂肪:等不饱和脂肪酸,VE,甾醇(结构和胆固醇相似,可以占位,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磷脂:提高智力,修复破损细胞。 5.山野菜:叶绿素可以解肝毒,造血 6.饮品:固体(冲剂),液体饮品(含酒精,不含)。 7.添加剂类(色素,辛香料,甜味剂,防腐剂)。 8.色素(多数人工合成色素是致癌的)天然色素包括(花色苷类,黄酮类,类胡 萝卜素,果红素(枸杞),叶绿素) 9.辛香料:玫瑰可抗抑郁,龙涎为最香物质,丁香可以治疗哮喘。 10.防腐剂:苯甲酸钠可致癌,用量小于千分之一。 11.功能性食品:具有改善,调节,促进人体健康和生理机能的食品原料制成 的Food。(搞清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才能研究功能性食品,且功能性 食品中活性单体不超过四种) 如:保肝药物:葛根,决明子,枸杞,五味子。 12.第二代保健品和第一代的区别:三代以单体为添加原料,二代以食品为添加 原料。 13.国家定义的功能性食品有23种: 减肥,美容,抗疲劳,改善衰老,抗癌,益智,降糖,提高免疫力,增 高,降血压,改善睡眠等。 14.资源的基本特征:(第二章) ○1地域性,○2资源有限性,○3开发潜力无限性,○4多样性,○5系统性, ○6时效性,○7替代性 15.地域性:社会资源,劳动,技术,智力,机械设备等(水飞蓟解肝脏毒)

16.多样性/多用性:任何资源有多种成分,同一种成分有多种功能。 如:五味子成分多样性(五仁醇,五味子甲素明目,解酒,乙素补肾,木质素抗癌抗炎,果红素止咳)。 17.系统性:本身要求原料完全开发,开发系类产品。(红松种子产研) 18时效性:收获季节不同,不同时节富集物不同,市场时效性。 19.替代性:(包括固定替代和非固定替代:)原料有普遍到稀有,现有原料功能不如新原料。 20.主要色素植物:黄金菊,茜草,蓝靛果,千里光,紫草(治疗肾炎,利尿作用)。 21.香料资源:玫瑰(玫瑰醚为呈香物质,槲皮素(主要来自洋葱)抗氧化,降压,降血脂)。 22.玫瑰药用功能:治疗肠胃气痛,治疗妇科疾病,舒筋活络。 23.色素的萃取和纯化: 萃取方式:超声波萃取,微波萃取,搅拌珠研磨,渗透压法,生物法。 纯化方式: 吸附层析(a b c)。 a筛选层析的固相介质,看哪种介质吸附率最高/最低,选一些中间值。 b筛选液相介质(洗脱剂)。 c洗脱条件优化:(1.2.3.) 1.洗脱柱的径长比,越长越易分离,越难洗脱。 2.柱温 3.流速,适当速度。 4.PH值。 24.CO2超临界萃取: 25.分子蒸馏法:分子在不同的T,P下,跳跃自由程不同。

012-长江大学-34-阮国良-《特种水产养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长江大学成果科类:农学 申报等次:二等奖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400字以内) (1)教学思想方面的创新:以“在大地上写文章,在池塘中养鱼虾”为理念,以养殖对象的“生物学——苗种繁殖——苗种培育——成体养殖”为主线,力求生物学及生态学基础与养殖实践紧密结合,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 (2)教学组织方面的创新:教学团队的6名主讲教师均为科研成绩突出、实践经验强的专业教师,均可负责1-2个养殖对象的专题式教学。因此,在课程负责人的主导下,组织校内外的专家型教师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了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教学内容上的创新:在养殖品种的选择上,依据湖北省特别是江汉平原地区近近十年来水产养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从实际出发,选定了十种名特水产经济动物作为课程的重点讲授与论叙对象,主要适合在长江中游地区进行实践,突显了特种水产养殖学的区域性资源特色。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1000字以内) 《特种水产养殖学》的教学内容和体系以培养水产养殖领域理论基础厚、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人才为目标来设置。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养殖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基本方法理论,具备特种水产养殖对象苗种及成体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

有初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课程定位为湖北省品牌专业“水产养殖学”的核心专业课程,主要为水产行业培养淡水名特水产养殖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课程主要讲授特种淡水养殖对象,包括淡水甲壳动物4种(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软体动物1种(河蚌)、淡水鱼类4种(黄鳝、泥鳅、鳜鱼、鲟类)以及爬行动物1种(中华鳖)。每个养殖对象以章节教学与专题教学的形式进行讲授,讲授时间为3-5学时,理论学时共计40学时;实验学时共计8学时。 在教学构思上,以养殖对象的“生物学及生态学——苗种繁殖——幼体(种苗)培育——成体养殖”为主线进行讲授;在教学过程上,要求学生在牢牢掌握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课与实验、实践课的学习初步了解养殖对象的养殖实践技术;在内容导向上,以体现生态养殖思想和理念为原则选取代表当前和今后发展方向的养殖模式与案例进行教学,重点讲解不同生产模式的实践操作、投入/产出的比较优势,促使学生融会贯通并树立“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养殖模式与养殖水平”的思想;在教书育人及专业思想培养上,通过该门课程的过程性学习和案例讨论,充分培育学生为我国水产业发展创事业、做贡献的兴趣、信心与责任感。 三、成果应用推广情况(400字以内) 成果的应用与辐射范围不仅使我校“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受益,而且对国内其他高校的水产类专业也具有交流性和示范性作用。 (1)教学网站的辐射作用:自行开发的面向社会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网站,具有整套自行录制并与PPT课件相吻合的课程录像以及其它拓展性视频教学材料,内容充分、适于学生自主学习,可对内陆省份高校水产类院系起到良好的辐射和借鉴作用。 (2)教学成果及人才培养:该成果已应用于长江大学2011-2013级“水产养殖”本科专业教学,学生及相关教师对该课程的授课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教学效果优良。该课程有力推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培养出的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强,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该课程于2016年初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湖北高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3)出版物成果及社会服务:本课程的教学团队编著了各类培训教材及地方标准,如《淡水养殖实用新技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黄鳝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黄鳝健康养殖技术100问》(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河蟹池塘“3+5”分段式养殖技术规程》和《克氏原鳌虾稻田生态繁育技术规程》(湖北省地方标准,2015)等,为服务地方水产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资料支撑。课程团队核心成员每年为基层水产推广人员及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和服务,起到了十分优良的社会服务效果。

食品原料学的知识点

1.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的分类常将农作物分为三大部门,八大类别。 2.粮油原料中的蛋白质基本是简单蛋白,不含结合蛋白 ?清蛋白、球蛋白、胶蛋白、谷蛋白 3.粮油原料中的脂类化合物主要集中在胚芽及糊粉层里 4.粮油原料中的维生素 ?皮层、糊粉层和胚中维生素含量较多,而在胚乳中含量较少 5.粮油原料在贮藏期间呼吸作用的强弱对其品质和储粮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6.呼吸作用强度大,原料的有机物质分解迅速,营养价值降低幅度大,品质下降快。 ?7.陈化的最终结果是发芽力丧失。 ?加工用的粮油原料,陈化到一定程度,品质下降。 8.活力高的粮油原料,籽粒饱满,营养物质含量高,品质好,加工产品质量好,出品率高。9.粮油原料的相对密度表示它内含物的充实程度或细胞结构的致密程度。 ?粮食相对密度既可作为品质指标,也可作为生理成熟度的衡量标准。油料种子则相反,发育成熟越好,含油量越高,其相对密度则越小。 10.谷物富含淀粉,油料富含脂肪,所以前者以容重大的为佳品,后者含油量高,反以容 重低为好。 11.粮食散落性的大小是确定粮食加工前进行清理、输送及各种自流设备角度的依据。 12.荞麦中所含的芦丁成分,对糖尿病患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13.玉米中的尼克酸多呈结合型,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14.原粮的工艺特性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工艺性能,二是工艺品质。 15.在我国和世界各国,水稻和小麦是最主要的粮食,原粮加工也主要是制米和制粉两种。16.影响稻谷工艺品质的因素:杂质含量——主要因素;从净谷来看,对稻谷工艺品质影响最大的是谷壳率;水分 17.大米的品质除要求色泽、气味和口味外,其好坏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是加工精度和纯度; 另外还有碎米率和水分等等。 18.影响大米纯度的是杂质。 19.米饭品质的预测法验法 样品少,比较客观,相关性好。 20.米饭品尝的内容一般包括米饭的外观、气味、滋味、粘性、硬度及综合评价等 21.铺开度与清沏度都定出由高而低的七个等级 凡铺开度与清沏度的等级愈低(即数字愈大),则米样愈不耐煮,米饭粘性愈强;反之等级愈高,米样耐煮性强,出饭率高,但米饭的粘性很差 22.凡直链淀粉含量高的大米,蒸煮时膨胀率高,米饭干燥蓬松,粘性差;反之,直链淀 粉含量低的大米,蒸煮时膨胀率低,米饭而湿粘性强 23.大米粉的淀粉—碘蓝值测定 鉴定大米蒸煮品质的简易而快速的方法,它与直接蒸煮实验有很好的相关性 24.小麦粉的粒度分级机——对制粉时的产品的面筋含量进行调整 25.沉降值越大,表明面筋强度越大,面粉烘烤品质越好。 26.仁果类苹果、梨、海棠、沙果、山楂、木瓜等 27.核果类桃、李、杏、梅、樱桃等。 28.坚果类栗、核桃、山核桃、榛、银杏等。 29.浆果类葡萄、猕猴桃、草莓、无花果、番木瓜、石榴等。 30.柑橘类柑橘类包括柑、橘、橙、柚、柠檬五大类。 31.柑橘划分为黄皮层、白皮层和囊瓣、中心柱几部分

食品原料学复习内容

食品原料学 一、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特点 对象:主要研究食品原料的生产流通基本知识,理化、营养特征和加工利用方法等内容。目的:通过对食品原料知识的正确理解,使食品保存、流通、烹调、加工等操作更加科学合理,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食物资源,满足人们对饮食生活的需求。 特点:研究食品原材料的特性。 二、食品原料的分类 1、来源分类: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 2、按生产方式分 (1)农产品(2)畜产品(3)水产品(4)林产品(5)其他食品原料 3、按食品的营养特点分类 1)能量原料:能量原料是指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小于20%,同时热能较高的谷类、淀粉质根茎类、油脂类及糖类等. 2)蛋白质原料:蛋白质原料是指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不小于20%的豆类、花生瓜子类、畜禽肉类、畜乳类、蛋类、鱼类、虾蟹类、软体动物类、菌藻类及其他类等. 3)矿质维生素原料:矿质维生素原料是指热能和蛋白质含量均较低,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相对较高的瓜果类、蔬菜类、茶类和木耳海带类等. 4)特种原料:特种原料是指营养素含量全面、合理或具有多种食疗保健功能的食品,包括全营养食品类和药食两用食品类. 5)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食品加工或食用过程中,向食品中加入的起特殊作用的少量物质,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合成氨基酸、调味剂、防腐剂、发色剂、抗氧化剂、增稠剂、乳化剂、疏松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着色剂、漂白剂、消泡剂、抗结块剂、香精香料单体及其它等. 三、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内容 (一)食品原料的生产、消费和流通 (二)食品原料的性状、成分和利用价值 (三)食品原料的品质、规格和鉴定 (四)食品原料的加工处理及其可加工的主要产品 四、危害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1)生物危害①细菌危害②病毒危害③寄生虫危害 (2)化学危害 (3)物理危害 一、谷类 (一)谷类的生产、消费与流通 谷类为稻米、小麦等禾本科植物的种子,还有一些双子叶植物的豆类。 (二)谷类食物的特征 1.营养丰富:在我国居民的膳食中,约有60~70%的热能和60%的蛋白质来自谷类,是膳食中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提供一定量的无机盐。 2.常食不厌、供应充足 3.成本较低、便于流通 (三)谷类的性状和成分 1.构造与组织 (1)胚芽(2)种皮(3)胚乳(4)糊粉层 2.成分组成与营养 (1)蛋白质

浙江省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原料学试题

浙江省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食品原料学试题 课程代码:032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小麦 B.大米 C.大豆 D.玉米 2.粮油食品原料中的简单蛋白质能溶于水的是() A.清蛋白 B.球蛋白 C.胶蛋白 D.谷蛋白 3.牛奶中含量最多的双糖是() A.蔗糖 B.麦芽糖 C.乳糖 D.纤维二糖 4.下列淀粉酶中能将支链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的是() A.α-淀粉酶 B.β-淀粉酶 C.葡萄糖淀粉酶 D.异淀粉酶 5.果蔬的酸味是由____决定的。() A.果蔬中有机酸的种类 B.果蔬中有机酸的总含量 C.果蔬的pH D.果蔬中主要有机酸的阈值 6.下列色素类物质能溶于水的是() A.叶绿素 B.胡萝卜素 C.番茄红素 D.花青素 7.下列因素不能 ..使肌肉持水性增加的是() A.添加少量的食盐 B.添加一定量的焦磷酸钠 C.pH降低到5.4或更低 D.增加净电荷 8.酪蛋白的等电点是() A.pH3.5 B.pH4.6 C.pH5.0 D.pH5.5 9.下列属于正常纯鲜牛乳的是() A.乳酸含量0.20% B.酸度20°T C.密度为1.030 D.pH6.2 10.下列关于鱼死后肌肉僵硬过程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磷酸肌酸降解 B.糖原大量消耗 C.蛋白酶水解作用加快 D.pH增加

11.挥发性盐基氮(VBN)是用来判断鱼类新鲜度的指标之一,当VBN达到____以上时被认为是腐败鱼肉。() A.10mg/100g B.20mg/100g C.30mg/100g D.50mg/100g 12.下列关于特产食品原料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虫草及发酵菌丝体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核苷类化合物 B.猴头菇多糖体是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等组成,其中以甘露糖含量最多 C.银杏叶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黄酮类物质 D.人参皂苷是人参中最重要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 13.下列对食品安全要求最高的是() A.常规食品 B.无公害食品 C.绿色食品 D.有机食品 14.下列不属于 ...食源性致病菌的是() A.沙门氏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志贺氏菌 D.大肠杆菌 15.下列关于植物原料中天然毒素说法正确的是() A.油菜籽中含有的天然毒素成分是秋水仙碱 B.未经处理的黄花菜中天然毒素成分是芥子甙 C.苦杏仁中的天然毒素成分是生氰糖苷 D.豆类植物中含有外源凝集素,适当加热(如80℃)半小时可以破坏其活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淀粉的单糖单位是____,纤维素的单糖单位是____。 2.α-淀粉酶作用于直链淀粉的最终产物是____和____的混合物。 3.植物油脂的主要成分是____。 4.大米蛋白质是一种不完全蛋白质,因为其中所含的____和____比较少,因此其营养价值比不上动物蛋白质。 5.果蔬中含量最多的三种水溶性糖是____、____和____。 6.果蔬制品在加工或贮藏时会发生非酶促褐变,即果蔬中的____与____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素,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7.不同种类的果实所含有的有机酸量和种类都不同,通常以____作为分析该种果实含酸量的计算标准,如柑橘类以____表示其含酸量。 8.肉的结缔组织的主要纤维有____、____和网状纤维,并以前两种为主。 9.鱼贝类中含有较多量的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即:____)和DHA(即:____)有降血压、降血脂等功能而受人们关注。 10.发芽或绿色马铃薯中含有的天然毒素成分是____,发霉花生中含有的强致癌毒性物质是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淀粉糊化

食品原料学实验内容

果蔬产品一般物理性状的测定 (一)目的与原理物理性状的测定是用一些物理的测定方法来表示果蔬的重量、大小、比重、硬度等物理性状。其中也包含了某些感官的反映,如形状、色泽、新鲜度和成熟度等。果实在成熟、采收、运输、贮藏及加工期间的物理特性的变化,反映其组织内部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的结果。因此对物理性状的测定是进行化学测定的基础。 果蔬的物理性状测定是确定采收成熟度,识别品种特性,进行产品标准化的必要措施。新鲜果实是活的有机体,与外界环境条件的统一是保证贮藏特性的主要因素。欲控制适合于新鲜果蔬的环境,首先就要通过在贮藏其中进行物理测定的方法,了解其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对于加工原料进行物理性状的测定,是了解其加工适应性与拟定加工技术条件的依据。 (二)材料与用具苹果、梨、柑桔、葡萄、甜椒、番茄、茄子等。 卡尺、托盘台秤、果实硬度计、榨汁器、碱式滴定管、排水筒、量筒等。 (三)操作方法 1.单果重(克/个) 取10个果实,放在托盘台秤上称重,记录重量。求出其平均果重。 2.果形指数(纵径/横径) 取10个果实,用卡尺测量果实的纵径和横径,求出果形指数,以了解果实的形状和大小。 3.果实出汁率(%) 取10个果实,除去果皮、果心、果核或种子,分别称各部分的重量,以求果肉(或可食部分)的百分率。汁液多的果实,可将果汁榨出,称果汁重量,求果实的出汁率。 4.果实硬度果实硬度是果实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取10个果实.在对应两面薄薄地削去一小块果皮,用果实压力硬度计,测定果肉的硬度,以每平方厘米面积上承受的压力数表示。在用硬度计测定时,注明测头直径英寸数,压力以磅数表示(例如测头为7/16英寸,压力为16磅)。硬度愈大.表明质地愈致密。硬度与果实的贮藏性往往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 5.果实比重(g/cm3) 取10个果实,在托盘台秤上称果实重量W。 将排水筒装满水,多余的水由溢水孔流出,至不滴水为止。置一量筒于溢水孔下面。将果实轻轻放入排水筒水中,此时溢水孔流出的水盛于量筒内。再用细铁丝将果实全部投入水中,待溢水孔水滴滴尽为止。用量筒量出果实的排水量,即果实体积V,计算果实的比重。 6.果蔬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挤出果蔬汁数滴于折光棱镜面上,合上盖板,将进光窗对准光源,调节目镜视度圈,使视场内黑白分界划线清晰可见,于视场中所见黑白分界线相应的读数,即为果蔬汁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百分数。 7.果蔬的酸度测定:称取5g样品于研钵中,加入少量无CO2蒸馏水,研磨成糊状,定容,过滤。准确吸取制备的滤液50ml,加入酚酞指示剂2-3滴,用0.1mol/L标准碱液滴定至微红色30秒不褪色,记录用量,计算样品含酸量。 8.果蔬贮藏中淀粉含量变化的观察:在果蔬切面上滴加配制好的I2-KI溶液,观察切面颜色的变化。蓝色的深浅反映了淀粉含量的高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