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讲义:第2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讲义:第2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讲义:第2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讲义:第2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含答案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习目标核心素养

1.了解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和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种类和功能

2.掌握血糖平衡调节及其过程

3.掌握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1.通过分析动物激素的种类及生理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2.通过建立血糖调节模型及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模型,培养建模与模型分析的思维习惯

3.通过动物激素的实验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4.通过总结糖尿病的症状、发病机理及治疗措施,形成关注人体生命健康的态度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1.促胰液素的发现

(1)沃泰默实验

①实验假设

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②实验步骤

③实验现象

A、C组中的胰腺能分泌胰液,B组中胰腺不能分泌胰液。

④实验结论

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2)斯他林和贝利斯实验

①实验假设

在稀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②实验验证过程

③实验现象

胰腺分泌胰液。

④实验结论

胰液的分泌受化学物质的调节。

2.激素调节的概念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填表)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

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

垂体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

肾上腺肾上腺素等

卵巢雌性激素等

睾丸雄性激素等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等

胸腺胸腺激素等

胰腺其中的胰岛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与血糖调节的两类重要激素

项目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分泌细胞

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

作用途径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

存葡萄糖

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

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作用效果使血糖水平降低使血糖水平升高

3.反馈调节

(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三、甲状腺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

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甲状腺激素

①作用: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②靶细胞:几乎体内所有的细胞。

(2)调节过程

①物质: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

②结构:甲.下丘脑;乙.垂体;丙.甲状腺。

③作用:Ⅰ.抑制,Ⅱ.促进。

④调节类型:由Ⅰ、Ⅱ可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既有分级调节,又有反馈调节。

2.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用后激素被灭活。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一类内分泌激素。()

2.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 )

3.胰岛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

4.下丘脑和垂体都能合成抗利尿激素和生长激素。( )

5.在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中,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是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 )

6.甲状腺激素既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 )

提示:1.×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

2.×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3.× 胰岛素为信息分子,只起调节作用,不为细胞提供能量。

4.× 下丘脑和垂体分别合成抗利尿激素、生长激素。

5.√ 6.√

脊椎动物激素的种类和功能

[问题探究]

1.在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中,若排除稀盐酸和小肠黏膜本身成分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两组对照组。设计如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稀盐酸――→注入

同一条狗的静脉

(2)小肠黏膜――→研磨提取液――→注入

同一条狗的静脉

2.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 、B 、C 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 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 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增加。据此判断激素A 、B 、C 的化学名称依次是什么?

提示: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归纳总结]

人体内主要激素的种类及功能

内分泌腺激素名称功能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激素

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①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

②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骼的生长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①促进新陈代谢;②促进生长发育;③提高神经

系统的兴奋性

肾上腺肾上腺素升高血糖;加快代谢,增加产热

胰岛

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从而升高血

糖浓度

胰岛素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

而降低血糖浓度

性腺雌性激素雄性激素

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②激发并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

1.一只成年雄狗仍然保持幼年的体态,且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行动呆笨,无求偶行为,其原因是()

A.睾丸发育不全

B.甲状腺功能低下

C.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睾丸发育不全

B[睾丸发育不全,可能会影响性行为和性功能,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体重大小,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则是促进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

进幼小动物体的生长发育,由此判定B项符合题意。]

2.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A.生长激素、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性激素

C.胰岛素、性激素D.性激素、生长激素

B[生长激素、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这类激素进入消化道后会被消化酶分解而失去作用,不能通过饲喂法补充;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性激素是固醇类激素,可以通过饲喂法补充。]

血糖平衡的调节

[问题探究]

1.一个健康的人进食半个小时后的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变化曲线如图,据图探讨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a、b、c分别代表上述哪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曲线?

提示:a、b、c分别代表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变化曲线。

(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吗?并阐述理由。

提示: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含量升高,使血糖浓度降低,继而又会使胰高血糖素浓度上升,使血糖浓度进而升高,由此可知血糖平衡调节中存在负反馈调节。

2.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请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尿中含糖、多食和体重减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提示:尿中含糖的原因是胰岛素缺乏→葡萄糖氧化分解和转化障碍→血糖含

量升高→尿中含糖;多食的原因是胰岛素缺乏→葡萄糖氧化分解障碍→供能不足→有饥饿感;体重减轻的原因是葡萄糖氧化分解障碍→脂肪参与氧化分解供能。

[归纳总结]

血糖调节的方式(如图)

(1)血糖调节的方式主要是体液调节,其次为神经—体液调节。

(2)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①血糖浓度——高浓度,即a途径;

②神经调节——下丘脑传出神经,即b途径。

(3)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

①血糖浓度——低浓度,即d途径;

②神经调节——下丘脑传出神经,即c途径。

1.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B.糖尿病是经常摄入过量的糖引起的,高血糖患者的尿液中肯定含糖

C.胰岛素的分泌仅受血糖的调节

D.胰岛素分泌增加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A[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引起的,B错误;胰岛素的分泌还受神经调节,C错误;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错误。] 2.下图为某健康人的血糖变化情况,此人在13时前仅进食了早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时,体内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

B.B点时,体内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

C.C点时,血糖浓度接近基础血糖水平,没有相关激素调节

D.C点时,肝糖原和肌糖原正在水解,补充血糖

B[由题图可知,A点时,早餐过后不久,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B点时,血糖浓度较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以升高血糖,调节血糖平衡;C点时,在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下,体内的肝糖原水解补充血糖。]

(1)图示某健康人的血糖浓度在13个小时的变化会不会超过正常值?理由是什么?

提示:会。若某人摄食了含糖较高的食物,血糖浓度可能会高于正常值。

(2)糖原和血糖都能相互转化吗?请具体说明。

提示:不能。肝糖原和血糖能相互转化,血糖还能转化为肌糖原,但肌糖原不能转化为血糖。

易错提醒: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几个答题要点

(1)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应表述为: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切忌笼统地表述为降血糖,降血糖只是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同理,牢记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为: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2)掌握引起胰岛素分泌的因素有血糖含量升高、有关神经兴奋及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等。

(3)作答有关升血糖的问题时,应明确肌糖原只为骨骼肌提供能量物质,不补

充血糖。即答题时不能出现“肌糖原分解”的错误表述。

动物激素分泌的调节

[问题探究]

1.已知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请结合促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分析缺碘导致成年人患“大脖子病”的原因。

提示:缺碘→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促进甲状腺增生→“大脖子病”。

2.通过手术摘除健康大鼠的垂体后,其甲状腺功能表现为衰退,试分析其中原因。

提示:摘除小白兔的垂体后,机体内缺乏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无法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以及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即导致甲状腺功能衰退。

[归纳总结]

动物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中激素含量变化的分析

(1)在“下丘脑→垂体→相应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中,若顺序靠前的腺体被切除,则其后的腺体分泌的激素含量降低,其前的腺体所分泌的激素含量升高。

(2)在“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激素”中,若顺序靠前的激素分泌量增加(减少),则其后的激素分泌量增加(减少),其前的激素分泌量减少(增加)。

1.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含量甚微的①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③的分泌

B.激素②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

C.血液中③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

D.③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促进其细胞代谢

C[血液中③的浓度过低时,促进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

2.现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体内甲状腺的放射量的相对值。4天后,分别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表示分别注射的是(

)

C.②①③D.③①②

B[如果注射的是促甲状腺激素,此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的放射量的相对值加速下降;如果注射的是甲状腺激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升高,会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使甲状腺的放射量的相对值维持在较高水平;注射生理盐水,对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不产生影响,放射量在两者之间。]

[课堂小结]

知识网络构建核心语句归纳

1.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

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2.调节血糖含量的激素主要有胰岛A细胞分泌

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

3.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

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4.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一些非糖物

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5.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TRH 垂体――→TSH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6.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1.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质发挥作用

B .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 .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细胞代谢,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D .正常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B [激素是人体内微量、高效的信息分子,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并不起催化作用,有高效生物催化作用的是酶,A 正确、B 错误;甲状腺激素除了可以促进细胞代谢,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 正确;正常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D 正确。]

2.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可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 )

A .糖的分解代谢降低

B .碘的需要量增加

C .饥饿感增强

D .TSH 分泌增加

C [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细胞代谢增强,糖的分解代谢加快;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碘的需要量降低,A 、B 错误;细胞对能量的需要增大,因此饥饿感增强,C 正确;在负反馈调节的作用下,垂体分泌的TSH 减少,

D 错误。]

3.如图是胰岛素调节血糖含量的模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甲表示的是胰岛B细胞

B.胰岛素作用的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C.当胰岛素分泌过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题图中甲能分泌胰岛素,为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下降,血糖浓度下降后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垂体控制;胰岛素能够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4.如图是某同学在模拟活动中建立的血糖调节模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甲可使细胞乙的活动增强

B.细胞乙是胰岛B细胞

C.激素甲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D.激素乙能促进肌糖原的分解

C[激素甲是胰岛素,可抑制细胞乙的活动,能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加快物质氧化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乙是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提高血糖含量,但不能促进肌糖原分解。]

5.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

请回答:

(1)通过对图解分析,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________(填“下丘脑”“垂体”或“性腺”)。

(2)上面图解中的A、B、C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C进入血液后,通过________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B的生理作用,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图解可知:外界环境信号通过神经系统刺激下丘脑,下丘脑将神经信号转换成激素信号,通过垂体实现了对性腺分泌活动的调控。故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共同完成的。

(2)下丘脑、垂体、性腺分泌的物质分别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性激素分泌的调节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相同,即血液中性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中相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B(促性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即其作用需通过性腺来体现。故验证B的生理作用,不能对实验动物做切除性腺处理。

[答案](1)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下丘脑(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性激素反馈

(3)不能鸟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三—激素调节含答案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知识点一素调节的发现 1.法国学者沃泰默的实验 (1)实验假设:胰液分泌是一种神经调节。 (2)实验方法:单变量对照法。 (3)实验步骤及现象 ①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腔内――→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②直接把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没有引起胰液分泌。 ③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保留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引起胰液分泌。 (4)实验结果分析: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 2.斯他林和贝利斯对沃泰默实验现象的分析及验证实验 (1)斯他林和贝利斯对沃泰默实验现象的分析 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①实验方法:单变量对照法。 ②实验步骤及现象 剪下狗的一段小肠,刮下黏膜,将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的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血液――→引起胰液分泌(本实验是和沃泰默的实验②作对照)。 ③实验结果分析:小肠黏膜能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促进胰液分泌的作用。他们把这种物质称为促胰液素。 (3)促胰液素发现的意义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这一重要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一些化学物质的调节。 知识点二动物体内的主要激素 1.激素调节的概念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2.人体内主要的激素及其作用(如下表)

知识点三 激素调节的实例——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1)“三来”——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2)“三去”——氧化分解(主要)、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2.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 (1)胰高血糖素 ①内分泌细胞:胰岛A 细胞。 ②作用:作用于肝脏,主要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 ③这是升高血糖最重要的激素。 (2)胰岛素 ①内分泌细胞:胰岛B 细胞。 ②作用:促进细胞对血糖的摄取、氧化分解、合成和转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总之是通过促进血糖去向,抑制血糖来源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③这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3)肾上腺素 由肾上腺分泌的一种氨基酸衍生物,也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3.调节过程 (1)用下列模型表示调节过程 ①血糖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②神经中枢: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

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合成的(内生性),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可移动性),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着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微量高效 性),统称为植物激素。 一、生长素的发现: 达尔文实验:证明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在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鲍森.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 传递到下部。 拜耳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不 均匀造成的 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 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郭葛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过鉴定,知道它叫吲哚乙酸(生长素) 注意: 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有无光都产生),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能够横向运输的也是胚芽鞘尖端; 2、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

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 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1 产生:主要在幼芽、嫩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成熟叶片、根尖等处产生量极少。 2 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 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3 运输 (1)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3)横向运输: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在尖端可以横向运输即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生长素在尖端既进行极性运输,又进行横向运输;而尖端以下只进行极性运输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试题及详细答案

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选择题 1.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辐射光能开始的 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的 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 2.某地的一种金龟子专以大象的粪便为食,大象是初级消费者,假设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 2.5×108kJ,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金龟子处于第三营养级②金龟子属于分解者 ③流向金龟子的能量至少为2.5×106 kJ ④金龟子从第二营养级获得能量为零 A.①③ B.②④ C.只有② D.只有① 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实际上属于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③为②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4.某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此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b+c+d B.a>b+c C.a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 性知识点总结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1、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人工生态系统 3 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功能结构) 特例: 寄生植物(如菟丝子)消费者; 腐食动物(如蚯蚓)分解者; 自养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生产者; 寄生微生物(如肺炎双球菌)消费者。 (2)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

接的复杂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网分析食物网时应注意: a 越复杂的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食物链的数量就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b 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在食物网中,大型肉食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往往不同(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C 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食物链中箭头的含义:方向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同时体现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d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e 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如蜘蛛与青蛙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 a、定义: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 c、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不循环不可逆)。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a、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如

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doc

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生长素 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 实验过程: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竖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实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3)科戈的实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实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3、判定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 均匀:直立生长 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4、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右图)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6、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 防止落花落果; 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2:3.3 其他植物激素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学海导航】 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3.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预习探究】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赤霉素 (1)合成部位: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主要作用: 促进________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验证赤霉菌产生赤霉素的实验步骤 ①用_________感染水稻;结果:恶苗病。 ②用___________________感染水稻;结果:恶苗病。 ③从___________________中分离出物质,称为赤霉素。 2.细胞分裂素 (1)合成部位: 主要是_____________。 (2)主要作用: 促进_______________。 3.脱落酸 (1)合成部位:_____、______的叶片等。 (2)分布: 将要_______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3)主要作用: 抑制________,促进叶和果实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乙烯 (1)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2)主要作用: 促进果实______________。 5.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过程中,多种激素___________共同调节,如_______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______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使其含量_________,反过来又________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的伸长作用。 6.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控制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概念: _________的对植物的__________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 容易____、_____广泛、________稳定。 3.具体应用 (1)用______催熟。 (2)用________溶液处理芦苇可增加纤维长度。 (3)用_________处理大麦可简化酿酒工艺、降低成本。 4.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1)在农业生产中,要综合考虑________、药物效果、药物毒性、_________、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2)还要考虑施用时间、_________、施用方式、_________和施用次数等问题。 【跟踪训练】 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B.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任何部位 C.乙烯是一种气体 D.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 2.恶苗病是由下列哪种植物激素引起的植物疯长现象() A.赤霉素B.细胞分裂素C.脱落酸D.乙烯 3.为使休眠状态的马铃薯块茎早发芽,以便早栽种早收获,用以处理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B.脱落酸C.赤霉素D.细胞分裂素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试题及详细答案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试题及 详细答案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选择题 1.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辐射光能开始的 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的 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 2.某地的一种金龟子专以大象的粪便为食,大象是初级消费者,假设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08kJ,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金龟子处于第三营养级②金龟子属于分解者 ③流向金龟子的能量至少为×106kJ④金龟子从第二营养级获得能量为零 A.①③B.②④C.只有②D.只有① 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实际上属于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③为②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4.某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此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b+c+dB.a>b+cC.a

高中生物必修三激素调节(测试题)

生物必修三第三次生物周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手术摘除小白兔的垂体后,其甲状腺功能衰退的原因是() A.大脑功能异常 B.缺乏促性腺激素 C.缺乏促甲状腺素 D.垂体与甲状腺之间的神经被切断 2、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A.细胞内液增多 B.组织液增多 C.体液增多 D.尿量增多 3、某动物园中,一猩猩突然暴躁不安,攻击其他猩猩。为了控制该猩猩,饲养员给其注射了一定量的某 物质,使之出现暂时休克现象。若要使之迅速苏醒,可注射另一种物质。饲养员给猩猩先后注射的两种物 质分别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麻醉剂和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D.胰岛素和葡萄糖 4、下图为某患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试判断注射的药品最可能是()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C.醛固酮 D.抗利尿激素 5、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 B.血糖升高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C.血糖升高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 D.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 6、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7、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①呆小症②糖尿病③侏儒症④白化病⑤镰刀型贫血症⑥夜盲症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③ D.①③⑥ 8、下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对有关环节正确的理解是() A.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z产生促进作用 C.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x、y的分泌功能 D.x.y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9、结扎小狗的胰管,正常进食,小狗出现的症状是() A生长发育立即停止 B血糖浓度明显升高 C消化不良 D尿量减少,体温偏高 10、给动物饮用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 A输液不久后的动物 B患糖尿病的动物 C切除垂体的动物 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 11、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爆发出比平时更大的力量和产生更敏捷的反应,此时如测定其体内激素水平, 明显增高的是()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C.性激素 D. 甲状腺素 12、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教案

中心发言人:总课时: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加深对种群、群落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内容的基础。而通过本节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系统分析的方法,建构模型的学习方法有积极意义,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3)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2、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观察、阅读、分析、归纳、推理、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志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师生、生生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难点是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因此,课堂教学的关键是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寻找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联系,在讨论中体验物质与能量这一纽带的存在,从而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四、教法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结合本节内容,教师通过图、文、科学事件等创设教学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思维,在思考中形成生态系统概念,构建生态系统结构。 五、学法 高中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运用多媒体课件,着力引导创新学生学习方法。 六、课时设计2课时 七、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测试题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测试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D 2.下列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A.海带、梨树、酵母菌 B. 蘑菇、水绵、洋葱 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D. 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 解析:D 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A.硝化细菌B.蘑菇 C.酵母菌D.霉菌 解析:A 4.春暖花开,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招引蜜蜂采蜜的信息属于( )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声信息 解析:C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 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 解析:C 6.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鲸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费浮游植物的量为() A.1 kg B.10 kg C.125 kg D.1000 kg 解析:C 7.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 .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解析:C 8.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 .缺少生产者 B .分解者很少 C .没有消费者 D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解析:C 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 A .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 .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 .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 .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解析:A 10.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 ) A .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 .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 .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 .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解析:B 11.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十分少,营养结构简单,相比于其他生态系统数量最少的是: ( ) A 人类 B 生产者 C 消费者 D 分解者 解析:B 12、组成食物链的环节一般不多于6个,其原因是( ) A 、环境资源有限 B 、被捕食者不能以捕食者为食 C 、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大量的能量流失 D 、ABC 3项均是 解析:C 13.右图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a 、b 、c 分别代表第一、二、三营养级的生物。下面食物链中,与金字塔相符合的 是( ) ①草 ②树 ③昆虫 ④兔 ⑤鸟 ⑥狼 A 、①→④→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解析:C 14.如图表示 某种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试题与详细答案.doc

精品 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选择题 1 .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辐射光能开始的 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的 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 2.某地的一种金龟子专以大象的粪便为食,大象是初级消费者,假设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 2.5 ×10 8 kJ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金龟子处于第三营养级②金龟子属于分解者 ③流向金龟子的能量至少为 2.5 ×10 6 kJ④金龟子从第二营养级获得能量为零 A .①③B.②④C.只有② D .只有① 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 中不正确的是 () A.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实际上属于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③为②的10% ~ 20% D .从能量关系看②> ③+④ 4 .某个池塘有生产者( 浮游植物 ) 、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 ) 、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 )、 分解者 (微生物 )。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 a ,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 的能量依次为 b 、c、 d ,此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a = b +c+ d B. a>b + c C. a

A . 1161 kJ B. 2322 kJ C. 2870 kJ D . 5740 kJ 6 .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 2·a)) , G 为 植物, H 为植食性动物, C 为肉食性动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 和 C 所形成的营养结构 B.由 G 到 H 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 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 H 和 C 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D .H 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 7 .在一条食物链中,如果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时产生了6a mol的氧气,当生产者固定的这 些能量传递到次级消费者被利用时,转移到ATP 中的能量最多是() A . 46.44 a kJ B. 232a kJ C. 9.328a kJ D . 11.61a kJ 8 .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 2 kg要吃10 kg小鸟,小鸟增重0.25 kg要吃2 kg 昆虫,而昆虫增重100 kg要吃 1 000 kg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 量利用百分率为() A . 0.05%B. 0.5%C. 0.25% D . 0.025% 9 . (2012 ·海南高考, 19)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归纳 在高中的学习科目当中,生物学科虽然不是最为主要的学科,但是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对于理科生来说,生物是高考必考的科目之一。下面是wtt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1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什么是生态系统? 是指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有哪些结构? 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⑵、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①、非生物成分: Ⅰ、物质:空气、水无机盐。 Ⅱ、能量:阳光、热能。 ②、生物成分 Ⅰ、生产者:指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Ⅱ、消费者:指动物,包括全部的动物 Ⅲ、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 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二、应会知识点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

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2、从功能上讲: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物质和能量基础,是生态系统各营养结构联系的纽带。 4、生产者: ⑴、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能利用能量将H2O和CO2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⑵、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进入生态系统的起始端。 ⑶、没有生产者就没有生态系统。 5、消费者:指不能将H2O和CO2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的生物。 ⑴、初级消费者:指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植食性动物)。 ⑵、次级消费者:指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食肉动物)。 ⑶、三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动物。 以此类推…… 6、分解者:能利用动植物遗体中、排出物中以及残落物中有机物维持生存的有机物的生物。将有机物 分解为无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7、食物链和食物网: ⑴、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⑵、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以此类推。 ⑶、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可能同时拥有多个消费级或营养级。 8、生态系统包括那些基本类型?依据无机环境及生物类群的特点划分: 海洋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苔原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合成的(内生性),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可 移动性),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微量高效性),统称为植物激素。 一、生长素的发现: 达尔文实验:证明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在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鲍森.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到下部。 拜耳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不均匀造成的 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郭葛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过鉴定,知道它叫吲哚乙酸(生长素)注意:

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有无光都产生),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感 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能够横向运输的也是胚芽鞘尖端; 2、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 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1 产生:主要在幼芽、嫩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成熟叶片、根尖等处产生量极少。 2 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3 运输(1)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3)横向运输: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在尖端可以横向运输即从向光一侧 向背光一侧运输生长素在尖端既进行极性运输,又进行横向运输;而尖端以下只进行极性运输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两重性:1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过高甚至杀死植物;既可 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根〈芽〈茎)。 3 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 (2)顶端优势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1、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人工生态系统 3 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功能结构) 特例: 寄生植物(如菟丝子)——消费者; 腐食动物(如蚯蚓)——分解者; 自养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生产者; 寄生微生物(如肺炎双球菌)——消费者。 (2)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网 分析食物网时应注意: a 越复杂的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食物链的数量就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b 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在食物网中,大型肉食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往往不同(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C 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食物链中箭头的含义:方向代表能量流动的 方向,同时体现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d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e 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如蜘蛛与青蛙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

a、定义: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 c、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不循环不可逆)。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a、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如桑基鱼塘) b、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作物除草、灭虫)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定义: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 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类型: 水循环:是从地球表面通过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作用)进入大气 圈,同时又不断地通过降水从大气圈返回到地球的表面。 气体型循环:包括氮、碳、氧等元素的循环 沉积型循环:包括磷、硫、钙、钾、钠、铁、碘、铜等物质的循环。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导学案

第三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其他的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二、预习内容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除生长素外,植物体内还存在、、 等植物激素。 2 3.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根本上是的结果。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含义:___________的对植物的______________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容易_________ 、__________广泛、___________稳定。 3、具体应用: (1)用_______________催熟。 (2)用_______________溶液处理芦苇可增加纤维长度。 (3)用_______________处理大麦可简化酿酒工艺,降低成本。 4、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1)在农业生产中,要综合考虑___________药物效果、药物毒性、________ 、________ 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2)还要考虑施用时间、__________ 、施用方式、___________ 和施用次数等问题。 课时检测: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3、尝试利用多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学习重难点: 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二、学习过程: 问题探讨:1、什么是植物激素?

2、看教材53页的问题探讨资料后讨论问题?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探究一: 1、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受到了哪些激素的作用? 2、阅读课本53-54页,归纳:各种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完成表格。 3、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赤霉素的? 4、以下是两种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 A.植物激素几乎控制着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 B.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这两种说法中,哪一种更准确?为什么? 5.各种植物激素在对植物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时,是孤立地发挥作用的吗?试举例说明。(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探究二: 6、什么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7、请你自己进一步查找以下三方面的资料: (1).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断被发现和使用,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你可以从农业技术用书或比较可靠的网站进一步获取资料,也可以搜集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说明书,以了解有关信息。 (2).由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与浓度、使用时期、使用方法等都有密切关系,如果使用不当,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造成损失。试举一两个事例。 ( 3).试列出几种我国法规禁止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危害,或者举~两个因植物生长调节剂指标不合格而引起的农产品贸易纠纷。 8 讨论: (1).你知道哪些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 ( 2).哪些水果在上市前有可能使用了乙烯利? (3).生产过程中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会不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4).如果你是水果销售员,面对半青不熟的水果,你认为应当使用乙烯利催熟吗?作为一个消费者,你又怎么看? 9 技能应用: 假如现有一种用于麦田除草的除草剂刚刚研究出来。作为厂里的工程师,你的任务是研究这种除草剂在麦田除草时的浓度要求。请列出你的研究思路。 假如让你来设计这个产品的说明书,你认为除了浓度参考范围外,还应该在这个说明书中写些什么。 10\ 思维拓展: 分析下列图解,在空白框内填写适当的内容,并回答有关问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其他植物激素同步练习

3-3其他植物激素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植物的果实从开始发育到完全成熟的过程中,主要由下列哪些激素共同起作用( ) ①萘乙酸②生长素③2,4-D ④细胞分裂素⑤乙烯 A.①②⑤B.②③④ C.②③⑤D.②④⑤ [答案] D [解析] 植物果实发育过程中需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在果实发育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乙烯的催熟作用,使果实成熟。萘乙酸和2,4-D为人工制造的生长素类似物,在正常发育中,植物体内是不存在的。故选D。 2.下列生产活动中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组是( ) ①培育无子西瓜②生产无子番茄③棉花摘心④培育多倍体⑤枝条扦插⑥抑制棉花植株“疯长”⑦促进果实成熟 A.②③⑤⑥⑦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⑤⑥D.②③④⑦ [答案] A [解析] 无子西瓜与多倍体育种所用试剂为秋水仙素,不属于植物激素。 3.据了解,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蔬菜和水果为提前上市,用大量的膨大剂、增红剂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处理,在将其催熟的同时又令其外观变得更好看,像长着长尖的西红柿、个头较大切开后却有空腔的草莓或西瓜,还有一些看起来已经熟透、吃起来却没有什么味道的香蕉或菠萝等。其中的膨大剂和催熟剂可能是( ) A.生长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B.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C.生长素类似物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 D.赤霉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答案] B [解析] 乙烯可促进果实成熟,具有催熟作用,可作催熟剂。膨大剂能使果实膨大,主要原因应是细胞数目增多,引起细胞数目增多的应为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生长素都促进细胞纵向伸长,使细胞长大。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浓度的2,4-D一定可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以提升芦苇品质

高二生物必修三其他植物激素练习题及答案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基础训练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致使水稻恶苗病的物质是()A.赤霉素B.赤霉菌C.生长素D.细胞分裂素 2.细胞分裂素主要合成部位是()A.茎尖B.根尖C.成熟的果实D.萌发的种子 3.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A.细胞分裂B.细胞生长C.果实发育D.果实成熟 4.细胞分裂素主要的生理作用是()A.促进细胞伸长B.促进细胞分裂C.促进细胞扩大D.抑制细胞分裂 5.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是()A.赤霉素B.细胞分裂素C.脱落酸D.乙烯 6.下列各组激素中,生理作用最相似的是()A.赤霉素和生长素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和脱落酸D.生长素和乙烯 7.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作用 8.自然生长的植物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都有明显变化,植物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时期生长素浓 度较高,其原因是 。 (2)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 素有。 (3)从图中可知除了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 长外,也具有这样的作用。 (4)图中各种激素动态变化说明了。(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9.下列化学物质中,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A.2,4—D B.乙烯C.吲哚乙酸D.油菜素 10.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最主要的区别是()A.二者的作用不同B.二者的合成部位不同 C.二者合成的方式不同D.二者在体内的运输方式不同 11.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乙烯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 取A、B两箱尚未成熟的番茄(绿色),A箱用一定量的乙烯利(可释放出乙烯)处

人教版必修三 通过激素的调节 教案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简述促胰液素的发现史;阐明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中的作用;分析人体内血糖的来源与去向。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能力方面 能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2.能通过课堂活动与实例分析,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的过程 2、激素调节的定义和特点 三、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本章主要介绍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两种: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二者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教材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的后面,紧接着安排“通过激素的调节”的内容,使学生对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个完整的认识。这一节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等四部分内容,对于血糖调节,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就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另外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对糖类的种类、代谢等也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本节内容困难不是太大。同时,“激素”这一名词已经广为人知,因为在现代生活中,激素已被广泛使用在医药、美容护肤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一方面在造福人类,并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激素也被一些人滥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有关激素的知识,而且能更好地指导其日常生活,有助于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和批判滥用激素的行为。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假设你身后有一辆汽车飞驰而来,说时迟、那时快,你一跃而起,跳离一米远,汽车与你擦肩而过,你发现自己心跳加快,手心冒汗。 请同学们分析这个过程是怎样的调节过程?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节内容——《通过激素的调节》 展示本节聚焦,然后进入第一个内容——激素调节的发现 学生讲述: 在20世纪之前,“激素”还没有被提出,那激素调节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下面我们以胰液分泌的调节为例,来了解激素调节的发现历程。 一、胰液分泌的调节 故事背景:当食物从胃进入小肠时,胰腺就会分泌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后消化食物。为什么当食物从胃进入小肠时,胰腺会迅速分泌胰液呢? 展示胃——小肠——胰腺图 19世纪,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酸刺激小肠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事实是否如此呢? 沃泰默的实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