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库课程设计热能专用Word版

冷库课程设计热能专用Word版

冷库课程设计热能专用Word版
冷库课程设计热能专用Word版

12、题目:1100 t水产分配性土建冷库

概况:地点在汕头市。冷库含冻结物冷藏间和冻结间。冻结间用于冷加工鱼虾。加工能力为15t/d。

要求:

1.要求设计单层冷库、采用氨制冷剂,容量小于500 t冷库也可选用氟利昂制冷剂。

2.按题目中的概况要求设计,其他概况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可由设计者自定。

3、上交文件:一份A4手写论文,一套打印的设计图纸(制冷系统原理图、机房设备布

置平面图、库房设计平面图)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冷库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1100 t水产分配性土建冷库

姓名XXX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专业班级热能091班

学号200910814112

指导教师邓玉艳

时间 2012年12月9日

目录

1. ............................................................. (1)

1.1 ............................................................. (1)

1.2 ............................................................ (1)

1.2.1 ............................................................ (1)

2. .......................................................... (4)

2.1 ......................................................... (4)

2.1.1 ....................................................... (4)

......

设计说明书

一、冷库概况:

该冷库位于汕头市海滨,主要用于冷加工鱼虾及较长期地储存冷加工后的鱼虾。货源取自汕头市周边海域,货源充足。当地气象参数:夏季空气调节日平均温度30℃,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6℃,最热月室外平均相对湿度84%。冻结间加工能力为15吨/天,冻结物冷藏间容量1100吨。平面布置图如下:

常温穿堂

其中101为冻结间,102~104为冻结物冷藏间

二、制冷系统设计方案概述:

制冷系统采用氨为制冷工质,氨泵供液,冷藏间温度–18C?±1C?相对湿度95%,双排顶排管,冻结间–23C?无吹风型搁架式。

制冷系统流程、蒸发温度回路的划分:

系统的供液方式:液泵供液。融霜方式,制冷剂热蒸汽融霜加人工扫霜。

自动控制方式:半自动式。冻结间和冻结物冷藏间皆采用自然对流冷却,冷凝器用蒸发式冷凝。

制冷系统流程:

单级压缩回路:蒸发器出》回气调节站》汽液分离设备》单级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高压贮液器》高压液体调节站》节流阀》低循桶》氨泵》低压液体调节站》蒸发器进口》蒸发器出口

双级压缩回路:蒸发器出》回气调节站》汽液分离设备》低压级压缩机》低压级油分》中间冷却器》高压级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贮液器》中冷器过冷盘管》高压液体调节站》节流阀》低循桶》氨泵》低压液体调节站》蒸发器进口》蒸发器出口。

库温与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差都是取10C?,即冻结间和冻藏间的蒸发温度分别为-33C?、-28C?,划分为一个回路,在冻藏间回汽管上装设止回阀。

三、设计计算说明 3.1 制冷负荷计算

冻结间概况:设计铁盘650mm ?400mm ?130mm ;设计搁架排管每层垂直中心距220mm ;设计搁架排管单面操作每层净长10.5m ,单面操作每层宽0.8m ;设计最下层搁架距离地面250mm ,9层,两组搁架;冻结间内净长11.5m ,净宽3.5m ,净高4.5m ;可摆放水产品756盘,每盘最多承重20kg.

图2

计算加工能力:

T

A F G 24

1000g n f ???=

式中:

G ——冻结间每昼夜冷加工能力,单位t ; n ——搁架利用系数,取n=0.85

F ——搁架各层水平面积之和,单位m 2; A f ——每盘冻结食品容器所占面积,单位m 2; g ——每件食品净重,单位kg ;

T ——货物一周转的时间,单位h ,按12小时计算 24 ——每昼夜小时数,单位h ; 1000——吨和千克之间的数值换算,kg/t ;

1224

1000202925.085.015?

??=

F

故F=129m 2

校核:

15t 995t .1412

24

1000202925.012985.0≈=???

故实际冻结量为15t ,符合生产的需要。

3.2 冻结物冷藏间的容量计算

1000

i

i

i

∑?=

η

γV G

式中: G ——冷库贮藏吨位,单位t ;

ΣV ——各冷藏间公称体积,单位m 3;

η——冷藏间容积利用系数;试取η=0.55;

γ——食品的计算密度,单位kg/ m 3 ,此γ =470kg/ m 3。

3

32m .42550.5547011001000=??=V ;符合表2-1-3

故取η=0.55,V =3

32m .4255;

F =V/h =4255.32/4.5=945.63m 2;

可将冷藏间分为三间,每间面积为F=945.63÷3=315.21m 2; 净高取4.5m 。平均每间贮藏水产品1100÷3=366.67t

3.3 围护结构设计与传热系数计算

n

i i w 0a 1a 1(11+∑+==

λδR K

式中:αw

,αn——围护结构外表面、内表面的换热系数,单位w/ (m 2k);

λ1、λ2——围护结构各构造层的热导率热系数,单位w/m·℃;δ1、δ2——围护结构各构造层材料厚度m。

R——热阻,单位m2/℃·w

3.4 耗冷量的计算

3.4.1 围护结构耗冷量的Q 1计算

)(n w 1t -t a ??=F K Q

)n

i i w 0a 1a 1(1

1+∑+==

λδR K

式中:Q 1 ——围护结构传入热量,单位W ;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单位W/(m 2?℃); F ——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单位m 2; t w ——室外计算温度,单位℃; t n ——室内计算温度,单位℃; a ——维护结构两侧温差修正系数。

表2 维护结构温度系数修正

冷库设计课程设计模板

12、题目:1100 t水产分配性土建冷库 概况:地点在汕头市。冷库含冻结物冷藏间和冻结间。冻结间用于冷加工鱼虾。加工能力为15t/d。 二.设计内容及格式 1)封面 2)目录 3)设计说明书 (1)冷库的概况。含用途、货源情况、气象资料、冷库规模及平面布置图。 (2)制冷系统设计方案概述。含制冷系统流程、蒸发温度回路的划分、系统的供液方式、融霜方式、自动控制方法和冷却水方式。 (3)机房的机器、设备的布置情况。如有哪些机器设备、放置的位置等。 (4)库房特征。含库房温湿度条件、冷却设备形式、气流组织形式。 4)设计计算书 1、设计依据 含基础资料、设计参数、各库房冷藏容量、冷加工能力、平面布置图等。 2、制冷负荷计算。 (1)制冷负荷计算;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依据教材P52~53的表取值。 (2)冷却设备负荷和机器负荷的计算。 以上计算结果采用表格的形式。 3、机器、设备的选型计算 压缩机、冷凝器、冷却设备、节流阀及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和选型。 4、系统管道设计。 5、管道及设备的隔热。 指出需进行隔热的管道及设备的名称,并计算吸气管的隔热层厚度。 5)机器、设备明细表。 含机器、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生产厂的名称。 6)设计图纸。 制冷系统原理图、机房设备布置平面图、库房设计平面图。 注:设计计算书中的相关表格要求 (1)传热系数K 表1各构造层的传热系数K W/(m2·C) (2) 各冷间围护结构传入热Q1计算 表2 各冷间围护结构传入热Q1计算表

表3 各冷间Q1结果汇总表 表4 各冷间Q2结果汇总表 ……… 表8 各冷间冷却设备负荷Q q汇总表 表9 -33 ℃蒸发温度回路机器负荷Q j汇总表

课程设计报告封面及格式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重庆科技学院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_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_ 专业班级:计科1103 学生姓名:兰倩学号: 设计地点(单位)________计算机自主学习中心 ________ __ 设计题目:___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 2013 年1月18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 ________ 重庆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2013年1月1日

摘要 本程序是能够对公司人员进行管理,而公司需要存储的是雇员的编号、姓名、性别、所在部门、级别,并进行对工资的计算。其中,雇员分为经理、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和销售经理。而日常生活中的人员管理有添加、查询、显示、编辑、删除和统计等基本功能。该程序也同样拥有这些功能。在程序运行开始,系统将首先进行的是从文件中读取数据,而只要管理人员正确的结束程序时,系统将自动保存所修改的数据。在系统运行中,必须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否则系统报错,而往往操作人员只有6次机会,若连续6次操作失败,该界面将自动退出,若该页面为主页面,则退出该系统。 关键字:公司管理雇员数据

冷库课程设计-小型氨系统制冷工艺设计

小型氨系统制冷 工艺设计 (第四组) 制冷工艺设计 一个单层500t生产性冷藏库,采用砖墙、钢筋混凝土梁、柱和板建成。隔热层外墙和阁楼采用聚氨酯现场发泡,冻结间内墙贴软木,地坪采用炉渣并装设水泥通风管。整个制冷系统设计计算如下: 1.设计条件 1.气象和水文资料 2.制冷系统 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冷藏间温度为-18℃,冻结间温度为-23℃。 3.冷藏库的平面布置 冷藏库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2. 设计计算 整个制冷系统的设计计算是在冷库的平面立面和具体的建筑结构和围护结构确定之后进行的。首先计算冷库的耗冷量,然后计算制冷机器和设计。计算出程序如下: 1.冷库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计算 主要计算外墙、内墙、阁楼层和地坪的传热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热阻的计算公式为: ,1i i i s R R a δλ== 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12121 1 1s w K δδαλλα= + ++???+ 对于墙面的对流换热系数α,外墙表面α取;内墙表面α取;冻结间的内墙表面取。各冷库维护结构及其传热系数的计算见表1-1。 3. 冷库耗冷量的计算

(1)冷库围护结构传热引起耗冷量按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面积原则计算各库房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然后计算耗冷量。 1)冷库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冷库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计算见表1-2. 表1-1 冷库围护结构及其传热系数的计算

表1-2 冷库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表

no.3 东墙 西墙 北墙屋顶、阁楼、地 坪 9.185 9.185 22.370 20.000 7.490 7.490 7.490 7.860 68.795 68.795 167.551 157.200 no.6 东墙 南墙 西墙 屋顶、阁楼、地 坪 6.950 10.370 6.950 8.000 6.290 6.290 6.290 5.590 43.716 65.227 43.716 44.720 2)冷库围护结构的耗冷量计算下表1-3. 表1-3 的计算表 序号墙体方向Q 1/W K A αT w T n NO.1 东墙0.194 68.796 1 35 -18 707.809 南墙0.194 167.551 1.05 35 -18 1810.056 西墙0.194 68.796 1.05 35 -18 743.199 阁楼层0.107 157.200 1.2 35 -18 1074.044 地坪0.262 157.200 0.7 33 -18 1467.838 此间合计5802.947 NO.2 东墙0.194 59.920 1 35 -18 616.491 西墙0.194 59.920 1.05 35 -18 647.316 阁楼层0.107 154.400 1.2 35 -18 1054.914 地坪0.262 154.400 0.7 33 -18 1441.694 此间合计3760.414 NO.3 东墙0.194 68.796 1 35 -18 707.809 西墙0.194 68.796 1.05 35 -18 743.199 北墙0.194 167.551 1.05 35 -18 1810.056 阁楼层0.107 157.200 1.2 35 -18 1074.044 地坪0.262 157.200 0.7 33 -18 1467.838 此间合计5802.947 NO.4 东墙0.194 68.796 1 35 -18 707.809 南墙0.233 167.551 1 35 -18 2065.073 西墙0.194 68.796 1 35 -18 707.809 北墙0.194 65.227 1.05 35 -18 704.650 阁楼层0.109 48.480 1.2 35 -18 334.931 地坪0.269 48.480 0.7 33 -18 465.185 此间合计4985.456 NO.5 东墙0.194 37.740 1 35 -18 388.291 南墙0.233 50.320 1 35 -18 620.195 西墙0.233 37.740 1 35 -18 465.146 北墙0.233 50.320 1 35 -18 620.195 阁楼层0.109 45.200 1.2 35 -18 312.270 地坪0.269 45.200 0.7 33 -18 433.712 此间合计2839.809 ) ( n w T T KA Q- =α

《web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文档格式模板

Web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样本) 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班级: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 专业年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8 级 年月日

一、需求分析 需包含内容为: (1)问题描述:设计系统的简单描述; (2)系统功能描述,可画出所设计模块的操作流程,并分析所需要存储的数据信息。 (3)有何安全性与完整性方面的要求(参照所给出的语义规则),对不同的用户有何不同的系统使用权限等。 (1)概要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站已经成为INTERNET网上进行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INTERNET正在使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也使我们的竞争更加激烈。 新闻之家是典型的新闻信息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2)系统功能描述 新闻之家主要是用来发布校内的一些新闻事件和发布一些公告,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功能: 1、新闻的发布和管理 2、公告的发布和管理 3、新闻搜索 4、网页评论 5、视频浏览 (3)安全性和完整性约束 新闻之家主要是用来发布新闻和浏览新闻,所以有两类用户:管理员和普通用户,普通用户只拥有浏览网页和评论权限,而管理员可以对网站的所有内容进行管理,比如说添加新闻、修改新闻、添加公告、修改公告、删除新闻、删除公告等的权限。在安全性方面,登陆时采用了验证码,该验证码是动态生成的,以防止别人暴力破解。 二、概念结构设计 画出系统整体的E-R模型;并对模型中所出现的实体及属性等信息加以说明。 三、逻辑结构设计 (1)模式设计:按系统整体E-R模型,写出关系模式;并利用数据字典加以描述。(如每个关系模式有何属性、属性的类型、属性值的长度、是否可取空值、是否为主码、有何约束条件等信息); 例如: 属性名存储代码类型长度备注 教师编号Tno String 20 教师编号 教师姓名Tname String 10 教师姓名

《冷库设计》课程设计题目1

《冷库设计》课程设计要求 一、设计任务书 题目内容: 第一组 设计要求:冷库位于北京地区(水果或蔬菜),冷库仅含冷却物冷藏间60吨,含均匀送风管的设计(如送风管截面积、喷咀直径、风机压头),同时要考虑通风换气(如确定新风量、新风引入和 排风的方法)。 第二组 设计要求:冷库位于上海地区(水果或蔬菜),冷库仅含冷却物冷藏间100吨,含均匀送风管的设计(如送风管截面积、喷咀直径、风机压头),同时要考虑通风换气(如确定新风量、新风引入和 排风的方法)。 二、设计内容及格式 1)封面 2)目录 3)设计说明书 (1)冷库的概况。含用途、货源情况、气象资料、冷库规模及平面布置图。 (2)制冷系统设计方案概述。含制冷系统流程、蒸发温度回路的划分、系统的供液方式、融霜方式、自动控制方法和冷却水方式。 (3)机房的机器、设备的布置情况。如有哪些机器设备、放置的位置等。 (4)库房特征。含库房温湿度条件、冷却设备形式、气流组织形式。 4)设计计算书 1、设计依据 含基础资料、设计参数、各库房冷藏容量、冷加工能力、平面布置图等。 2、制冷负荷计算。 (1)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的计算; (2)围护结构传热面积的计算; (3)制冷负荷计算; (4)冷却设备负荷和机器负荷的计算。 以上计算结果采用表格的形式。 3、机器、设备的选型计算 压缩机、冷凝器、冷却设备、节流阀及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和选型。 4、系统管道设计。 5、管道及设备的隔热。 指出需进行隔热的管道及设备的名称,并计算吸气管的隔热层厚度。 补充资料 一、室外型装配式冷库与土建冷库在设计上的不同点: 1.冷藏库的堆货有效容积是库内公称容积的60%,果蔬间应乘以0.8的修正系数。 2.冷却设备的负荷Q0=1.1 Q1+P Q2+ Q3+ Q4+ Q5 冷却间、冻结间P=1.3 其它冷间P=1 3.Q1=K·F·a ( tw- tn ) a: 温差修正系数。围护结构的外侧加通风空气层,外墙a=1.3,屋顶a=1.6。围护结构的外侧不加

冷库制冷工艺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制冷工艺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库容量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急冻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低温冷藏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外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坪..................................................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屋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冷藏间内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急冻间内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急冻间走道外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 冷藏间走道外墙.......................................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冷耗量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冷库围护结构传热面引起的冷耗量Q1......................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食品冷加工的耗冷量Q2..................................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库内通风换气热量Q3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电动机运转热量Q4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操作热量Q5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总耗冷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冷却设备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冻结物冷藏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冻结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流化床................................................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制冷压缩机的选择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计算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制冷压缩机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七.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冷凝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油分离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高压贮液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氟泵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低压循环桶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热虹吸罐的选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八.管径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回气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吸入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排气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冷凝器至贮液桶........................................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制冷设备和管道的隔热厚度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个人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果冷藏库冷库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烟台300 t 装配式水果冷藏库 目录 1、冷库的概况................................................................................................................ 1.1、冷库的用途、规模情况......................................................................................... 1.2、冷库的气象资料..................................................................................................... 1.3、冷库的平面布置图................................................................................................. 2. 制冷系统设计方案概述.............................................................................................. 2.1、设计原则................................................................................................................. 2.2、制冷系统流程......................................................................................................... 2.3、制冷系统方案内容................................................................................................. 2.4、机房布置方案......................................................................................................... 2.5、库房特征................................................................................................................. 3、设计计算书................................................................................................................

数据库课程设计格式要求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据库开发技术》课程设计 (宋体小四号空九行) 设计题目: 年级专业: 组长: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1年6月10日

题目 摘要: 摘要篇幅以一页为限,字数为300以内。 摘要正文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 关键词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最后不加标点符号。 关键词:写作规范;排版格式;课程设计 ,

1.1 论文格式基本要求 (1) 1.2 论文页眉页脚的编排 (1) 1.3 论文正文格式 (2) 1.4 章节标题格式 (2) 1.5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 (2) 1.6 正文中的编号 (3) 2 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 (4) 2.1 图的格式说明 (4) 2.1.1 图的格式示例 (4) 2.1.2 图的格式描述 (5) 2.2 表的格式说明 (5) 2.2.1 表的格式示例 (5) 2.2.2 表的格式描述 (6) 2.3 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 (6) 2.3.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书写格式 (6) 2.3.2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6) 3 打印说明 (8) 3.1 封面 (8) 3.2 中英文摘要 (8) 3.3 目录 (8) 3.4 正文 (8) 4 第4章题目(黑体,小三,1.5倍行距,段后1行) (9) 4.1 第一节题目(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 (9) 4.1.1 第一节一级题目(黑体,小四,1.5倍行距,段前0.5行)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冷库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冷库设计》课程设计要求 一.设计任务书 1)题目内容: 第一组 设计要求:冷库含冷却物冷藏间、冻结物冷藏间和冻结间。其中冷却物冷藏间容量为1/3 G吨,冻结物冷藏间容量为2/3 G吨,冻结间加工猪、牛肉等肉类食品。 1、500t生产性冷库 2、800t生产性冷库 3、1000 t生产性冷库 4、1200 t生产性冷库 5、1500 t生产性冷库 6、1800 t生产性冷库 7、2000 t生产性冷库 第二组 设计要求:冷库位于沿海地区,含冻结物冷藏间和冻结间。冻结间用于冷加工鱼虾。 8、300t水产分配性冷库 9、500t水产分配性冷库 10、800t水产分配性冷库 11、1000t水产分配性冷库 12、1200t水产分配性冷库 13、1500t水产分配性冷库 第三组 设计要求:位于沿海地区,冷库含冰库和冻结物冷藏间,不含制冰间。 14、800t水产冷库 15、1000t水产冷库 16、1500t水产冷库 第四组 设计要求:冷库含冷却物冷藏间和冻结物冷藏间,容量各占一半。不设冻结间,货物全部由外库调入。 17、1000t分配性冷藏库 18、1500t分配性冷藏库 19、2000t分配性冷藏库 20、2500 t分配性冷藏库 21、3000 t分配性冷藏库 第五组 设计要求:冷库为装配式冷库,含500吨的两用间,夏秋用于冷藏肉类食品,春冬冻藏肉类食品。其余冷间全部为冻结物冷藏间,用于全年冻藏肉类食品,不设冻结间。 22、1000t分配性冷藏库 23、1200t分配性冷藏库 24、1500t分配性冷藏库 25、2000t分配性冷藏库

设计要求:冷库仅含冷却物冷藏间,位于水果或蔬菜产地,含均匀送风管的设计(如送风管截面积、喷咀直径、风机压头),同时要考虑通风换气(如确定新风量、新风引入和排风的方法)。 26、800t果蔬冷藏库 27、1000t果蔬冷藏库 28、1200t果蔬冷藏库 29、1500t果蔬冷藏库 30、2000t果蔬冷藏库 2)要求: 1.除第五组,可设计为土建冷库、亦可为装配式冷库。 2.为单层、氨制冷剂冷库。 3.功能、容量、加工能力、地点等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由设计者自定。 4、上交文件:一份打印论文,电子文档交学习委员拷贝。 二.设计内容及格式 1)封面 2)目录 3)设计说明书 (1)冷库的概况。含用途、货源情况、气象资料、冷库规模及平面布置图。 (2)制冷系统设计方案概述。含制冷系统流程、蒸发温度回路的划分、系统的供液方式、融霜方式、自动控制方法和冷却水方式。 (3)机房的机器、设备的布置情况。如有哪些机器设备、放置的位置等。 (4)库房特征。含库房温湿度条件、冷却设备形式、气流组织形式。 4)设计计算书 1、设计依据 含基础资料、设计参数、各库房冷藏容量、冷加工能力、平面布置图等。 2、制冷负荷计算。 (1)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的计算; (2)围护结构传热面积的计算; (3)制冷负荷计算; (4)冷却设备负荷和机器负荷的计算。 以上计算结果采用表格的形式。 3、机器、设备的选型计算 压缩机、冷凝器、冷却设备、节流阀及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和选型。 4、系统管道设计。 5、管道及设备的隔热。 指出需进行隔热的管道及设备的名称,并计算吸气管的隔热层厚度。 5)机器、设备明细表。 含机器、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生产厂的名称。 6)设计图纸。 制冷系统原理图、机房设备布置平面图、库房设计平面图。

(完整word版)课程设计说明书统一书写格式

附件5:课程设计说明书统一书写格式 设计题目 正文题序层次是文章结构的框架。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题序层次可以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码的后面不加小圆点,层次分级一般不超过4级为宜,示例如下: ╳╳╳╳╳╳╳╳╳╳╳╳╳╳╳╳╳╳╳╳ ╳╳╳╳╳╳╳╳╳╳╳╳╳╳╳╳╳╳╳╳ ╳╳╳╳╳╳╳╳╳╳╳╳╳╳╳╳╳╳╳╳ ╳╳╳╳╳╳╳╳╳╳╳╳╳╳╳╳╳╳╳╳ ╳╳╳╳╳╳╳╳╳╳╳╳╳╳╳╳╳╳╳╳ ╳╳╳╳╳╳╳╳╳╳╳╳╳╳╳╳╳╳╳╳ ╳╳╳╳╳╳╳╳╳╳╳╳╳╳╳╳╳╳╳╳ ╳╳╳╳╳╳╳╳╳╳╳╳╳╳╳╳╳╳╳╳ ╳╳╳╳╳╳╳╳╳╳╳╳╳╳╳╳╳╳╳╳ ╳╳╳╳╳╳╳╳╳╳╳╳╳╳╳╳╳╳╳╳

课程设计说明书框架 题目(黑体一号字居中距下文双倍行距) 1技术要求(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2设计方案及原理(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自己查阅资料,题目涉及的理论知识及相关应用) 3实现方案(标题一黑体左对齐小二号字) (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对所用主要芯片的功能原理做具体描述,给出具体操作方案的模型图,并对原理及工作过程做详细说明)(图形一定要自己画,坚决杜绝复制-粘贴现象); 4模块功能分析或源程序代码(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附程序注释) 5调试过程及结论(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详细并真实叙述调试过程,并给出设计结论。 6心得体会(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7参考文献(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 课程设计报告书资料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课程设计报告书封面,内芯一律使用A4打印纸计算机打印,学校统一纸面格式,页眉上标明“武汉理工大学《专业课程设计3(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应用)》课程设计说明书”字样。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打印版面上空2.5cm,下空2cm,左空2.5cm,右空2cm(左装订),固定行距,24磅,页码用小5号字页下居中标明。 1.课程设计标题 设计题目用黑体一号字,居中放置,并且距下文双倍行距。 2.标点符号 课程设计报告书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3.正文标题层次 第一级(章)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二号字(如1 ) 第二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三号字(如1.1 ) 第三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四号字(如1.1.1) 正文各层次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英文用新罗马体12),固定值,24磅 题序层次编排格式为:章条编号一律左顶格,编号后空一个字距,再写章条题名。题名下面的文字一般另起一行,也可在题名后,但要与题名空一个字距。如在条以下仍需分层,则通常用a,b,……或1),2),……编序,左空2个字距。 打印报告书,报告书题目用黑体一号字,居中放置,并且距下文双倍行距。第一级(章)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二号字,第二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三号字,第三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四号字,第四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四号字,各级与上下文间均单倍行距。 正文各层次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英文用新罗马体12),固定值,24磅。 4.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写在表题左方不加标点,空一格接写表题,表题末尾不加标点。全文的表格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表序必须连续。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此外,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近处,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 6.插图 课程设计报告书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全文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

冷库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制冷工艺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烟台某1000吨柑橘冷加工设计 专业制冷与冷藏技术 班级制冷2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制冷工艺课程设计开题报告 一、课题设计(论文)目的及意义: 课程设计是工科类专业教学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专业知识的综合体现,是制冷工艺设计知识基础上的系统深化,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和综合检验。通过课程设计了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以培养我们以后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解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本专业的主要设备、附件及材料,全面提高学生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能力,为即将投入社会工作做好准备。完成基本的设计训练和冷库系统的初步设计,为以后冷库工程的设计安装技术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参加课程设计的学生,通过设计要求,掌握有关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及基本原则,制冷工艺设计计算方法及制冷工艺绘制设计图纸的能力。 二、课题设计(论文)提纲 1.搜依据原始资料做出能用于施工安装的制冷工艺施工图纸。 集冷库相关资料,见习相关企业确定方案(制冷剂的种类、制冷系统的供液方式); 2.确定冷藏库库房和机房的建筑面积和围护结构; 3.确定计算设计参数,计算系统负荷; 4.设备选型(压缩机、冷凝器等冷却设备); 5.管道管径设备管道保温层确定; 6.绘制图纸详图(系统原理图、冷库平面剖面图、冷凝器平面剖面图、设备间平剖面图、高温库平剖面图、风道详图、管道阀门绝热层详图); 三、课程设计(论文)思路方法及进度安排: 1.第一天:完成烟台市蔬菜公司1000吨柑橘冷藏库设计的开题报告,搜集参数,确定冷藏库库房和机房的建筑面积和围护结构,并参考相关资料,进行相应计算;

冷库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冷库设计说明书(毕业 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制冷工艺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烟台某1000吨柑橘冷加工设计 专业制冷与冷藏技术 班级制冷2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制冷工艺课程设计开题报告 一、课题设计(论文)目的及意义: 课程设计是工科类专业教学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专业知识的综合体现,是制冷工艺设计知识基础上的系统深化,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和综合检验。通过课程设计了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以培养我们以后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解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本专业的主要设备、附件及材料,全面提高学生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能力,为即将投入社会工作做好准备。完成基本的设计训练和冷库系统的初步设计,为以后冷库工程的设计安装技术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参加课程设计的学生,通过设计要求,掌握有关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及基本原则,制冷工艺设计计算方法及制冷工艺绘制设计图纸的能力。 二、课题设计(论文)提纲 1.搜依据原始资料做出能用于施工安装的制冷工艺施工图纸。 集冷库相关资料,见习相关企业确定方案(制冷剂的种类、制冷系统的供液方式); 2.确定冷藏库库房和机房的建筑面积和围护结构; 3.确定计算设计参数,计算系统负荷; 4.设备选型(压缩机、冷凝器等冷却设备); 5.管道管径设备管道保温层确定; 6.绘制图纸详图(系统原理图、冷库平面剖面图、冷凝器平面剖面图、设备间平剖面图、高温库平剖面图、风道详图、管道阀门绝热层详图);三、课程设计(论文)思路方法及进度安排:

课程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 (2)

一、教材分析:鱼类是脊椎动物中较低等的终生生活在水中的一个类群。它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都与水中生活相适应:体形一般呈纺锤形,体色背深腹浅,体表大多有鳞片,侧线能测定方向,感知水流的作用,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外受精。鱼有多种用途,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资源。学好本节内容不仅为学生学习各类脊椎动物打好基础,也让学生体会到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常见的鱼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更多的生活在水中的鱼就陌生了。至于它们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运动和呼吸等知识更是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三、教学目标 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概述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渔业资源,认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中鱼的呼吸的实验,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 五、教学方法:讲解法鱼探究法相结合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鱼的骨骼标本;课件、视频(用BTB溶液验证流经鱼鳃后水的成分的变化)教学器具:水槽一个、活鲫鱼2条,每人一把放大镜、一支毛笔、颜色明显的蔬菜汁、烧杯、吸管。 七、设计方案人教版八年级上鱼

板书设计】 第四节鱼 一、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有无脊柱 二、多种多样的鱼 三、鱼的主要特征 1.生活在水中; 2.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3.用鳃呼吸; 4.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四、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不同动物的骨骼抓住学生,让学生通过图示很容易理解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区别,紧接着引出脊椎动物鱼,导入本节课题。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鱼,有独特特点的海洋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处理完这些基本的问题,把重点放在鱼的特征上。外形和外表特点,通过观察学生很容易答出。重点是鱼的运动和呼吸。

水果冷藏库冷库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烟台300 t 装配式水果冷藏库 目录 1、冷库的概况................................................................................................................ 1.1、冷库的用途、规模情况......................................................................................... 1.2、冷库的气象资料..................................................................................................... 1.3、冷库的平面布置图................................................................................................. 2. 制冷系统设计方案概述............................................................................................. 2.1、设计原则................................................................................................................. 2.2、制冷系统流程......................................................................................................... 2.3、制冷系统方案内容................................................................................................. 2.4、机房布置方案......................................................................................................... 2.5、库房特征................................................................................................................. 3、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格式

基于摄像头传感器的智能小车设计 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魏武 学号:6100307142 专业班级:自动化072 指导教师:黄玉水 二0一0年 1 月10 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页码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页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页 4.结论………………………………………………………………页

1.课程设计目的 了解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大赛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使用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基于摄像头传感器的智能小车设计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 系统总体设计 1.1机械系统设计及实现 智能车系统的总体工作模式为:CMOS图像传感器拍摄赛道图像,输出PAL制式信号,经过信号处理模块进行硬件二值化,采用LM1881进行视频同步分离,二值化图像信号、奇偶场信号、行同步信号输入到MC9S12XS128微控制器,进行进一步处理获得主要的赛道信息;通过光电编码器来检测车速,并采用 MC9S12XS128的输入捕捉功能进行脉冲计算获得速度和路程;转向舵机采用PD 控制;驱动电机采用 PID控制,通过PWM控制驱动电路调整电机的功率;而车速的目标值由默认值、运行安全方案和基于图像处理的优化策略进行综合控制。根据智能车系统的基本要求,我们设计了系统结构图,如图1.1所示。 在满足比赛要求的情况下,力求系统简单高效,因而在设计过程中尽量简化硬件结构,减少因硬件而出现的问题。 MC9S12XS128LM1881图像处理模块CMOS摄像头光电编码器电机驱动模块舵机转向模块上位机模拟图像信号奇偶场信号行同步信号二值化后图像速度信息PWM23PWM01IIC/SCI/SPI 2.1车体机械建模 此次竞赛的赛车车模选用由北京科宇通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B型车模,控制采用四轮驱动方案。,基本参数见表2.1。1可见原装车模的电池由两个部分连接而

冷库制冷工艺课程设计

- 目录 一、设计条件...................................................................................... - 1 - (一)制冷工艺条件 ........................................................................... - 1 - (二)设计背景: .............................................................................. - 1 - 二、库容量计算................................................................................... - 2 - (一)急冻间.................................................................................... - 2 - (二)低温冷藏间 .............................................................................. - 2 - 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 - 3 - (一)外墙 ...................................................................................... - 3 - (二)地坪 ...................................................................................... - 4 - (三)屋顶 ...................................................................................... - 4 - (三)冷藏间墙................................................................................. - 5 - (四)急冻间墙................................................................................. - 5 - (五)急冻间走道外墙......................................................................... - 6 - (六) 冷藏间走道外墙 ....................................................................... - 6 - 四、冷耗量的计算 ................................................................................ - 6 - (一)冷库围护结构传热面引起的冷耗量Q1 ............................................... - 6 - (二)食品冷加工的耗冷量Q2................................................................ - 9 - (三)库通风换气热量Q3的计算........................................................... - 10 - (四)电动机运转热量Q4的计算........................................................... - 10 - (五)操作热量Q5的计算................................................................... - 11 - (六)总耗冷量............................................................................... - 12 - 五、冷却设备的选型计算 ...................................................................... - 13 - (一)冻结物冷藏间 ......................................................................... - 13 - (二)冻结间.................................................................................. - 14 - (三)流化床.................................................................................. - 14 - 六、制冷压缩机的选择计算 ................................................................... - 15 - (一)计算条件............................................................................... - 15 - (二)制冷压缩机的选择 .................................................................... - 15 - 七.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 - 17 - (一)冷凝器.................................................................................. - 17 - (二)油分离器: ............................................................................ - 18 - (三)高压贮液器 ............................................................................ - 19 - (四)氟泵的选型计算....................................................................... - 19 - (五)低压循环桶的选型计算............................................................... - 20 - (六)热虹吸罐的选型计算 ................................................................. - 21 - 八.管径的确定................................................................................. - 22 - (一)回气管.................................................................................. - 22 - (二)吸入管.................................................................................. - 22 - (三)排气管.................................................................................. - 23 - (四)冷凝器至贮液桶....................................................................... - 23 - 六、制冷设备和管道的隔热厚度确定 ........................................................ - 23 - 个人总结 ......................................................................................... - 24 - 参考文献 ......................................................................................... - 25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