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词与短语的区别

词与短语的区别

词与短语的区别
词与短语的区别

词与短语的区别

如何区别现代汉语的中词同短语是一个让许多人摸不清头脑的问题。其实,单音节词同短语区别起来没什么问题;困难主要出在多音节词,特别是合成词同短语难以区别。

合成词和短语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都是能够在句子中自由活动的语法单位,例如“大菜”和“大鱼”,“大”“菜”“鱼”都是语素,“大菜”和“大鱼,都能在句子中自由活动,充当某种句子成分,一般认为“大菜”是词,“大鱼”是短语,有人就要问,它们究竟是怎样区别出来的呢?

此外,合成词同短语的内部结构的形式有很大的共同性,也给它们的区分带来了困难。有都用联合式构成的,如“报刊”、“报纸刊物”;有都用偏正式构成的,如“黄河”、“黄水”;有都用述宾式构成的,如“留神”、“留人”;有都用述补式构成的,如“说明”、“说清楚”;有都用主谓式构成的,如“头痛”、“头痒”;有都用附着式构成的,如“我们”、“师生员工们”,等等。上述各种相同的结构形式的组合,却不一定是相同的语法单位。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同一类结构方式的组合,在什么情况下是合成词,在什么情况下是短语?

因为词和短语都是语法单位,然而它们又是不同等级的语法单位。词是小于短语的语法单位,短语内部可以分解出词,词同短语的区别主要是语法上的问题。区别词同短语,我认为应当采取语法标准。

词是小于短语的语法单位,它有别于短语,是有一定的语义特征、语音特征和结构特征的。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第一,词在语义上一般具有专指性,即它不是几个成分的意义的简单相加。或者说,不是它的内部成分意义的总和,而有其专门所指。例如“黑板”,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它是词,它不是“黑”的意义加上“板”的意义;黑的板不一定都是“黑板”这一教学工具,而“黑板”也不一定都由“黑+板”组成,如有的学校在教室的“黑板”其实是绿色的。相反,如果一个组合的意义等于它内部成分的意义的总和,那么这组合一般是短语,如“新书”“新衣服”等就是。

第二,词在语音上一般具有连续性,即成素之间原则上没有语音休止。例如“白求恩/大夫/是/个/加拿大/人/他/是/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而短语,从广义来说,虽也有连续性,但语音上还可分割下去,分出更小的连读单位。如“国际主义战士”似乎也是连读的,但“国际主义”和“战士”之间也不是绝对没有语音休止的;相反,“战士”却没法在语音上念成“战/士”。

第三,词在结构上一般具有凝固性,即它内部的结构成素之间不能插人其它的词,不能使结构扩展,使成素拆开成各自能自由活动的单位。例如“开关”不能扩展成“开和关”,“火车”不能扩展成“火的车”,“出席,不能扩展成“出了一个席”;这表明“开关”、“火车”、“出席”都是词。相反,短语一般是可以扩展拆开的,例如“工人农民”、“信衣服”、“写信”可扩展成“工人和农民”、“新的衣服”、“写了一封信”之类。可见短语在结构上一般是比较松散的。

区别现代汉语的词同短语,还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l、要注意语言的民族特征

外语里是词,汉语里与子之相应的可能是短语;反之,外语里的一个短语,在汉语里与之相应的也可能是词。

2、要注意语言的地方特征

我们所说的划界问题,指的是对全民语言的划界,所以要以共同语为准,而不能以方言为准。

3、要注意语言的时间特征

在区别词和非词时,切勿依据古汉语的用法和意义来范围现代汉语,也不能用现代汉语的眼光去说明古代汉语。例如“宣言”,在司马迁的时代是个短语。《史记》中有“(廉颇)宣言日:‘我见相如,必辱之,”、“廉君宣恶言”等话,在这些话里,可看出“宣言”是短语,但现在却是词了。

4、要注意区别经常用法和临时用法

一个组合的产生,开始时总是临时的、个别的,如果这个组合有很强的表达力,它便会得到社会的承认,而成为约定俗成的全民使用的语言形式。当一个短语组合刚开始转化时,是不应当把它当作词的。反之,当一个词刚开始转化为短语组合时,也不应当把它当作短语。

5、要注意分别一般的用法和特殊的用法

某些修辞的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应境用法,而不是一般的用法,所以也不能作为划界的凭证的。例伽“创作”,不能因为作家茅盾用过“创过什么作”而认为它是短语。同样,“恭喜”不能因为作家老舍用过“恭什么喜”而认作短语。这些都是修辞上的特殊用法,必须与一般的用法区别开来。诚然,修辞上的特殊用法有的也能转化为一般的用法的。例如“促退”、“后进”本来也是修辞上的特殊用法,但现在却已成为一般的用法,也就变成为一般的词了。

6、要注意分别同形异级的现象

“同形异级”,即同一组合形式,在一种情形下是词,在另一种情形下是短语。例如:“东”和“西”,在表示方向的“东西”里它们都是词;而在表示一般物件的“东西”里面,它们便都是词素。这些在划界时都应分别清楚的。

7、要注意词同短语之间的中间状态词同短语之间可以划界,这是一面;也应看到另一面,即词同短语之间也没有绝对的界限。

有些组合明显是词,有些组合明显是短语;还有一些组合是词还是短语不是很明显:它们又象词,又象短语,处于中间状态。短语向词转化,这是普遍现象;少数的也有词向短语转化的。

常见词或词组的用法

常见词或词组的用法 1.Why do you went a new job, _______you’re got such a good one already? A that B where C which D when 解:when=(Since,consideringthat)既然,考虑到 2.They can sell their beef ______a high price in the market. A in B with C at D on 解:价格在某一点上,是十分具体的,用at。故选C 3.________I accept that he is not perfect, I do actually like the person. A While B Since C Before D unless 解:while 此时引导让步状语从句,相当于although. 句意为:尽管我承认这个人不完美,我实际上的确喜欢他。 4. in that(this)case 如果那样(这样) in any case 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in ho case 任何情况都不 in case of +n. (pron) 以后;万一 in case 假如,万一,连词,常引导条件状语从句 5.a large (great) number of +可数名词 a large (great) amount of +不可数名词 6. He left the place,_____never to come back. A. determined B. to detemined C. being detemined D. having determined 解:选A. detemined never to come back 作伴随状语.determined. 7.The school is more beautiful now than ______ in the past A.it B.that C I D this 8.The number of stubents in this school _____ by 5% every year A improves B increase C rises D raises 解:数量增加到多少常用rises 故选C 增加力气用increase 9.The plane crashed in to the sea when its engine ______. A struch B damaged C failed D destroyed 解:damage,destroy 是及物动词,在空白处应用被动形式。Struck与句子意义不吻合。 fail 为不及物动词,意为stop working properly(失灵,失去作用)。

文言文中常见词语的用法

一、“之”的用法: ⑴【代词】他,她,它(们)。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⑥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⑦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⑧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翻译为:的。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动词】往,到......去。例: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⑧然后驱而之善,固民之从之也轻。(本义项指第一个“之”) ⑷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⑸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读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词和短语的结构类型

词和短语的结构类型 一、词的结构 从结构上看,词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种。汉语合成词有如下三个特点:(1)意义的组合。例如“奶粉”不说成“牛奶粉”;“豆腐”不说成“黄豆腐”。(2)词的内部结构一般由两个直接成分组成。(3)有很强的双音化倾向,经常把单音词凑成双音词。例如“老虎,老鼠”等等,这里的“老”纯粹是音节所必须的。下面着重分析合成词的三种构成方式: (一)复合式 复合式是由词根和词根组成的合成词。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该种合成词内部结构方式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联合式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成。例如“城市”“艰难”“制造”“头绪”“骨肉”“禽兽”“岁月”“动静”“得失”“来往”等。构成联合式的各部分之间是平等并列的关系,没有主次之分。 2、偏正式由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形成的词。例如“书包”“绿豆”“汉语”“导师”“长跑”“狂欢”“蜂拥”“重视”“牛皮纸”“毛毛雨”等。前后语素之间具有修饰被修饰的关系,起修饰作用的前语素是偏语素,被修饰的后语素是正语素。 3、补充式由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形成的词。例如“提高”“改正”“弄清”“说明”等,前一语素往往表示某种行为动作,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另有一些补充式如“布匹”“花朵”“泪汪汪”“白茫茫”等,前一语素表示一种事物或现象,后一语素用表示的物类、单位或情状对前语素进行补充说明。 4、动宾式由前面表示行为动作的词根支配后面表示关涉事物的词根形成的词。例如“知己”“担心”“观光”“吃力”“理事”“负责”“剪彩”“冒险”“动员”“接力”等。前一语素表示行为动作,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 5、主谓式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对象,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例如“目击”“地震”“肉麻”“肩负”“霜降”“日食”“事变”“胃下垂”等。前后两个部分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二)重叠式由相同的词根重叠而成的词。例如“星星”“白白”“区区”“落落”“爸爸”“姐姐”“星星点点”“老老少少”“花花绿绿”“坑坑洼洼”等。一个词根重叠形成的双音节词的意义与重叠之前的词根的意义是一致的;由两个词根分别重叠构成的四音节词是在重叠之后取得词的资格的。 (三)附加式 附加式由一个词根和一个词缀结合在一起组成。词根是词的中心部分,词缀是词的附加部分。根据词缀在词中的位置以及是否叠音,又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词缀(前缀)+词根例如:老——老乡老师老总老虎老倭瓜阿——阿爸阿哥阿姨阿毛阿猫小——小张小伙子小两口 第二类:词根+词缀(后缀)例如:子——孩子脑子帽子椅子日子儿——瓶儿事儿花儿鸟儿个儿头——石头苗头看头奔头甜头家——大家作家儒家科学家老人家性——感性弹性重要性积极性创造性化——美化深化强化淡化多样化第三类:词根+叠音词缀例如: 雄纠纠亮晶晶绿油油病歪歪慢腾腾美滋滋火辣辣喜洋洋气呼呼羞答答

语素和词的区别

语素和词 一、什么是语素 词素是最小的语言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语素是五级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中最小的一级。(此处易出选择) 二、语素的分类 (一)按音节分类 根据语素的音节数量可分: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二)按构词能力分类 单音节语素有的能够独立成词,被称为自由词素。 有的单音节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但是能够和其他语素或比语素大的语法单位自由组合成词称为半自由语素。 有的单音节语素不仅不能独立成词,而且在和别的语素或比语素大的语法单位组合成词的时候,位置往往是固定的,称为不自由词素。 (三)按意义分类 根据语素意义的虚实分成实语素和虚语素。 根据语素意义的单义或多义分成单义语素和多义语素。 三、什么是词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独立运用”指的是可以单说或单用。单说就是可以独立成句。单用就是单独作句子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在组句中可以自由地被换用。 “独立运用”和“最小的”是用来判断词的互相制约、互相补充的两个语法特点。是否能够“独立运用”,划清了词与语素的界限;是否是“最小的”,划清了词与词组的界限。 四、词的构造(此节是重点出题的地方,注意书中列举的例子) (一)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是单纯词。 双音节的单纯词中有一部分是联绵词和叠音词。 单纯词中有相当数量的译音词。 单纯词中还有一些取声命名的词和拟声词。 (二)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是合成词。合成词的结构方式分为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等三种类型。 1、复合式有以下五种类型: 1)联合式;2)偏正式;3)动宾式;4)后补式;5)主谓式。 2、附加式分两种: 1)前附加(前缀加词根);2)后附加(词根加后缀) 3、重叠式分为AA与AABB式两种。 注:在合成词这里,要记住书中例句。 五、语素与词、汉字、音节的关系(以了解为主)

常见动词用法

1、keep ①keep + 形容词表示“保持” Please keep quite. 请保持安静。 ②keep + 宾语+ 形容词(或介词短语)表示“把……保持在某一状态” We must do everything we can to keep the air clean. 我们必须尽一切所能保持空气清洁。 ③keep sb doing sth 表示“让某人做某事” ——只能用现在分词作宾语补足语,不能用不定式。 He kept us waiting for two hours. 他让我们等了两个小时。 He kept us to wait for two hours. (错误) ④keep on doing sth和keep doing sth 表示“继续做某事,反复做某事”,可换用。 但keep on doing 更强调动作的反复性或做事人的决心。 He keeps on phoning me, but I don’t want to talk to him. Though he failed 3 times, he kept on trying. 他老是给我打电话,但我不想同他讲话。虽然他已失败了3次,但他仍继续干下去。 keep doing sth 经常用于静态动词。 He kept lying in bed all day long. 他整天都躺在床上。 ⑤keep …from doing sth 表示“阻止,使免于” He kept them from fishing in the lake. 他不让他们在那个湖里捕鱼。 2、may not / mustn’t / needn’t / wouldn’t ①may not be 是may be的否定式,意为“可能不是,也许不是” He may be there.他可能在那里。He may not be there.他可能不在那里。 ②must 意为“必须”,mustn’t 意为“千万不可,绝对不可” 所以Must we/I ……?的否定回答要用needn’t—意为“不必” -Must we get there before 11 o’clock? -No, we needn’t. ③wouldn’t = would not 意为“不会,不愿” I wouldn’t say no. 3、do ①do表示“做”,做某事,常指某种不具体的活动;make表示“制作”,指做出某种具体的东西。

短语与句子的区别

短语与句子的区别 1. 语音上的差异 a)句子具备语调,短语不具备 ?短语只有具备了语调,才有可能成为句子。 短语:出太阳 句子:出太阳了。 b)短语只有句法重音,句子还有句子重音、焦点重音 ?句子重音是短语所不具备的。 句子:好天气! c)句子中可以有较长的停顿,短语没有停顿或只有较短的停顿 ?短语停顿时用顿号。 例子:爱科学、爱和平、爱人民 ?句子停顿时用逗号,分句之间用分号,结束时用句号、问号、感叹号等。 例子:他的神色,还是那么安详;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2. 句法上的差异 a)短语中有较严格的语序,句子中则相对灵活 ?短语的语序固定。语序不同,意义就不同 例子:方便群众—群众方便 ?句子的语序相对灵活,为了交际的需要,常常会出现短语所不能具备的改变语序的情况。 例子:这是张老师的讲稿。(正常的语序) 这是讲稿,张老师的。(改变了的语序) b)句子中可以有特殊成分,短语中没有 ?句子有两种特殊成分是短语所不具备的。

例子:杭州,我知道那是个天堂一样的地方。(提示成分) 明天据说会下雨。(独立成分) c)句子中可以有表示语气的成分,短语中没有 ?短语是静态单位,没有语调;句子是动态的表达单位,具有一定的语气。 句子:他上大学了。 你是什么时候上大学的? 3. 语义上的差异 a)短语常有歧义现象,句子有一定的上下文,歧义现象比较少 ?短语中存在着许多歧义现象,造成歧义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层次构造不同、语法关系不同等等。 短语(歧义现象):发现敌人的哨兵 b)句子中可以有超常的搭配,短语中没有 ?词语的搭配要符合句法上和语义上的要求。违反搭配原则的短语是不合格的; 动态的句子则由于表达的需要,往往可以突破这个限制。 句子:国际体坛畅销的兵乓球运动已在中国推行市场。

词组与词的区别

詞與詞組的區別 語碩二935410廖秋瑜一、定義: (一)詞:詞是由語素構成的,它是最小能夠自由運用的語言單位。 例如:單純詞-人、鳥、山。 合成詞-語言、充實、年輕。 (二)詞組:詞組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的詞結合而成的比詞大的語法單位。一些 詞組的結構方式語合成詞中的複合構詞基本方式一致。 例如:工人農民(聯合詞組)、中國文學(偏正詞組)、發表意見(支配詞組)。 二、詞語詞組的區別: 區分合成詞與詞組的標準,曾經使用過以下幾種方式。 (一)意義法: 早期區別合成詞與詞組的方式多從意義的角度出發,即憑概念的簡單或複雜來確定一種語法單位是詞或詞組。 例如:火、車、鐵、路是最小的意義單位,是詞。 火車、鐵路則因為是兩個最小的意義單位的組合,就變成短語。 這種方式讓二者的界線模糊不清,因此,意義法僅能作為一種補充,在一定的範圍內使用。 (二)擴充法: 擴充法也稱為擴展法、隔開法。如果兩個實詞之間可以用別的詞語隔開,則是詞組;反之,則是合成詞。 例如:黑板、白菜。中間不能插進任何東西,所以是詞。

黑布、白花。可看成黑的布、白的花,所以可看成詞組。 運用擴充法,可以根據不同的結構插入不同的詞語,這些經常用作插入的詞語也可叫做”鑑定詞”。擴充法的標準能解決大部分的分界問題,是經常使用的區別方式。 (三)綜合法: 意義法從意義入手,擴充法從形式入手,有些學者從意義與形式結合的角度考慮,提出綜合法的標準。 1.結構形式上-詞較緊密,詞組較鬆散,多數可以擴充法區分。 2.意義上-當合成詞與詞組難以用擴充法區分時,可以意義法區分。 3.語音上-盡可能的將雙音節的組合看作合成詞,而四音節或四音節以上 的,則大多作為詞組處理。(缺點:雙音節的詞組也為數不少, 四音節或四音節以上的也未必都是詞組,如:社會主義即是一個詞。) 三、聯合詞組與聯合式合成詞的區別 (一)一般不宜理解為詞組的成詞語素與成詞語素的組合 聯合式合成詞中有一部分意義較抽象,不宜理解為詞組。主要是由一些反義語素聯合構成的詞。 例如:高低、長短、早晚、往來、動靜 (二)可以透過擴充法分離詞和詞組 可以插入鑑定詞”和”、”又……又”來加以區別,可以插入的,即是詞組。 例如:你我→你和我好壞→好與壞 (三)其他方式

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及解析和基本用法

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及用法 在长期的公文写作实践中,由于行文关系和处理程序的需要,公文逐渐形成了一套常用的专用词语,现简要介绍如下: A [按期]按照规定的期限。 [按时]依照规定的时间。 [按语]发文单位批转或转发公文时所做的说明或提示。 [按照]依照;据此办理。 [案卷]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 B [颁]发布;颁发。多用于庄严、隆重的场合。 [颁布]公布。多用于公布重要的法律、规定、条例、命令等。如“颁布法令”、“颁布奖惩条例”。 [颁发]发布;授予。多用于领导机关发布重要文件或向有关单位或人员授奖。如“本条例自颁发之日起执行”、“颁发奖章和奖金”。 [颁行]颁布施行。 [报呈]用公文向上级报告。如“报呈上级备案”。 [报告]①用书面或口关的形式向上级做正式陈述。②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向上级所做的正式陈述。 [报经]上报并已经得到。如“报经上级同意”。 [报批]呈报上级机关请求批准。如“履行报批手续”。 [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机关请示或请求。如“报请上级批准”。 [报送]向上级呈报。 [备案]向主管机关报告事由存案以备查考。如“此事已报上级备案”。 [备查]准备好文件、案卷、图表等以供查考。如“存档备查”。 [本]自己方面的。可用于机关、团体和个人的自称,也可用于文件自身。 [本拟]本来打算。 [本应]本来应该。如“本应从严惩处,但念其……”

[比照]比较对照(已有的做法或同一范畴的规章制度处理)。 [濒于]临近;接近。多用于坏的情况。如“濒于破产”、“濒于绝望”。[并经]并且经过。 [不啻]不止;如同。 [不法]不守法的;违法的。如“不法分子”、“不法行为”。 [不日]要不了几日;几天之内。 [不失为]还可以算得上;称得上。“这样处理,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不时]随时。如“不时之需”。 [不宜]不适宜。如“不宜操之过急”。 [不予]不准许;不给。 [布置]对工作、活动做出具体的安排。 [部署]安排、布置(工作或活动)。 C [参见]同“参看”。 [参看]读一篇文件时参考另一篇。 [参与]参加进去共同进行。 [参阅]同“参看”。 [参照]参考并仿照。如“参照执行”。 [参酌]参考实际情况,加以斟酌。如“参酌处理”。 [草拟]起草和撰拟。如“草拟文件”。 [查]清点;了解;调查;清查。 [查办]查明犯罪事实或错误情节加以处理。如“严加查办”、“撤职查办”。[查对]清查核对。如“业经查对,正确无误”。 [查复]核查后做出答复。 [查禁]检查并禁止。 [查究]调查并追究;检查追究。如“对此须认真查究”。 [查收]检查后收下。 [查询]调查询问。

语素、词、短语区别【特选内容】

语素、词语、短语 语素、词和短语是现代汉语词汇学、语法学中的概念,初学者特别是中学生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常常搞不清楚,也因此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不明事理,以致影响了自己成绩。可见分清三者的界限无论是在学术上分清是非,还是在实用上避免损失,都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辨析语素、词和短语呢? 先弄清三者的概念。 在现代汉语里,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一个语言片段,一层一层的切分,分到不能再分的最小的单位,就是语素。”① 词是代表一定的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短语是两个或以上的实词的组合,是大于词而小于句子的语言单位。 例如: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 按语素切分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 按词切分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 如按短语切分,则可以分成“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等短语。 可见,词是由语素构成的,短语又是由词构成的。三者密切联系,又有互相区别的界限。下面让我们来分别探讨一下语素与词,词与短语的关系吧。 先谈语素与词的关系,看下面的四组语言单位: (一)、天、地、人、牛、马、走、吃、大、红、一、二 (二)、秋千、蜘蛛、流连、徜徉、荒唐、玫瑰、蝙蝠、囫囵、妯娌 (三)、葡萄、扑克、幽默、法西斯、阿斯匹林、布尔什维克 (四)、牙齿、短语、胖子、提高、船只、胆怯、伤心 第一组中的11个单位都是由一个音节组成的,有音有义,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语素。 第二组中的9个单位都是由双音节组成,若把这两个音节拆分开来,单独看,它们都失去了意义,不能算语素;只有把两者组合在一起才有意义,才能算一个语素。 第三组中的6个单位都是从外语中音译过来的。和第二组一样,拆分后它们也失去了意义,所以它们有的虽然由多个音节组成,但仍然只是一个语素。 以上三组的语素都能自由运用,因此它们又都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这类词叫做单纯词。 第四组7个语言单位都可以拆分成两个有意义的单位,也就是说它们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这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那么词与语素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呢?其区别就在于能否“自由运用”。 所谓“自由运用”就是指独立地给客观事物、现象、概念加以称谓概括,独立地运用于造句之中。词与语素的区别比较明显,关键在于能不能自由活动,凡是能够独立运用的语素都是词。例如上文第四组中“牙齿”一词,虽然“牙”和“齿”都是语素,但两者却有本质不同。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可以说“他在刷牙”,“我的牙又痛了”。却不能说“他在刷齿”,“我的齿又痛了”。可见:“牙”是能自由运用的,是词;而“齿”却不能自由运用,是语素。同样的道理,“伟大”中的“伟”,“我们”中的“们”,“毛巾”中的“巾”都是不能自由运用的,所以只能是语素,而不能成为词。相反,“大”、“我”、“毛”不但是语素,而且是能自由运用的语素,也就是词了。

动词短语 和 短语动词 的区别

动词短语和短语动词的区别? 一。动词短语 动词短语的搭配可分为下列六种基本类型。 1.动词+副词 1)作及物动词,例: He brought up his children strictly. 从以上的例句中可以看出,在“动词+副词”的词组中宾语位置有两种情况:宾语如是名词,则可置于副词后面,亦可置于动词和副词之间。而如果宾语是代词,只能置于动词后面,即动词和副词之间。 2)作不及物动词,例: Something unexpected has turned up. 出现了令人意外的情况。(turn up=appear) 3)既可作及物动词又可作不及物动词,例: The barrel of gunpowder blew up.(不及物)火药桶爆炸了。 The soldiers blew up the bridge.(及物)士兵们把桥炸毁了。 2.动词+介词 动词与介词构成的词组在词义上相当于一个及物动词,宾语总是在介词后面,例: I don’t much care for television.我不很喜欢电视。(care for=like)3.动词+副词+介词 在这类动词短语中,动词、副词、介词紧密结合,是动副词组和动介词组的合成体,词义上相当于一个及物动词。它兼有以上两类短语动词的特点,但宾语总是位于介词之后,例: We must work hard to make up for lost time.我们必须努力工作来弥补失去的时间。(make up for=compensate['k?mpenseit] vi. 补偿,赔偿;抵消vt. 补偿,赔偿;付报酬) 4.动词+名词 这类动词短语中的常见动词是have,take,give,make等,后面的名词通常是从动词转化而来的动作名词,并表达了短语动词的真正意义,例:Let’s have another try.让我们再试一下。(have a try=v.try) 5.动词+名词+介词 这类动词短语只用作及物动词。名词前可加形容词说明程度,宾语总是位于介词之后,例: Keep an eye on the baby while I am out.我不在家时请照看一下小孩子。6.be+形容词(包括过去分词作形容词)+介词 这类动词短语也相当于及物动词,宾语位于介词后面,形容词是短语动词的真正词义,例: I know he is slow at understanding,but you have to be patient with him.我知道他理解力差,但你得对他耐心些。 二、短语动词 (1)短语动词常常是两个词(一个动词+一个副词性小品)构成,如:wake up , get up ,turn out 等。 (2)同一个动词后面可以有不同的副词性小品词,构成不同意义的短语动词。如:He turn on the radio .Bob turned out smiling. (3)短语动词用法普遍,尤其在非正式语言中: 我们可以说He awoke late the following morning .但这太正式了。 我们通常说He woke up late the following morning . 短语动词的不同类型 Here is a page from Mr Jones` diary : Monday ,February 5th. *有些短语动词不带宾语: The car broke down .Cigarette prices are going up. *多数主短语动词可以带宾语,宾语通常在副词性小品词的前或后: 动词+副词性小品词+宾语动词+宾语+副词性小品词 I rang up a garage. I rang a garage up. 如果宾语较长,则通常放在副词之后: I filled in an application form.(不说I filled an application form in .) 如果宾语是代词,其结构通常如下: 动词+代词+副词性小品词 I put it down.(不说I put down it .) *有些短语动词是由三个词构成的(动词+副词性小品词+介词),这样,宾语就只能放在介词后面: I don`t get on with the people at work

口译中最常见的单词或词组的缩写

口译中最常见的单词或词组的缩写 一、缩略词 英语当中缩略词使用的频率很高,如IMP: important, ASAP: as soon as possible。很显然如果能熟练掌握缩略词,会对考试大有裨益。 缩略词的写法一般为四种方式: 1.拿掉所有元音 MKT: market MGR: manager MSG: message STD: standard RCV: receive 2.保留前几个字母 INFO information INS insurance EXCH exchange I owe you IOU In stead of I/O 3.保留开头和结尾的发音字母 WK week RM room PL people 4.根据发音 R are THO though THRU through 高级口译听力常用英语缩略词表 缩略词原词 APT Apartment ACC Accountant ACDG According ACPT Accept AD Advertisement ADS Address ADV Advice AMAP As much/many as possible AMT Amount APV Approve ASAP As soon as possible BAL Balance BLDG Building CERT Certificate

CNCL Cancel CNF Conference CMI Commission CMP Complete CMPE Compete/competitive CMU Communication CONC Concern/concerning/concerned COND Condition CO. Company DEPT Department DISC Discount DPT Departure EXCH Exchange EXPLN Explain EXT Extent FLT Flight FNT Final FRT Freight FYR For your reference GD Good GUAR Guarantee H.O. Home office INFO Information IMPS Impossible IMP(T) Important INCD Include INDIV Individual INS Insurance INTST Interested I/O In stead of IOU I owe you IVO In view of MANUF Manufacture MDL Model MEMO Memorandum MGR Manger MIN Minimum MKT Market MSG Message NCRY Necessary NLT No later than OBS Observe OBT Obtain

动词短语和短语动词的区别

英语短语动词和动词短语能这样区分吗?(三) 短语动词与动词短语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区别短语动词与动词短语,很多英语初学者一片茫然。就英语双词动词或多词动词而言,大致上可分为短语动词与动词短语两种基本形式。在形式上,前者多由动词加副词构成,后者由动词加介词构成。在意义上,这两种动词具有共同特点,即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不是动词和副词或介词各自词义的简单结合,而往往相当于一个实意动词,但短语动词与动词短语归根到底不是同一个概念,在用法上,二者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一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得到体现。 1.能否接宾语动词短语相当于一个及物动词,其后要接宾语意义才完整;而短语动词并不全都接宾语。如:We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该句中如果去掉介词宾语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句子就变成了We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从意义上讲是一个病句。 而短语动词用在及物句中可以接宾语,用在不及物句中则不能接宾语。如:It took me a while to adapt to the new job. 是一个及物句,因为动词短语adapt to后面接了the new job。但 The fire put out at 10 o’clock.是一个不及物句,因为该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动词短语put out 后无需宾语。 下面再举两个含有动词短语的例子供大家参考:

(1) I waited for him all day. (2) What does this sigh stand for? 典例分析 When he realized the police had spotted him, the man _______ the exit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 made off B) made for C) made out D) made up 答案B。从the exit来判断,是要表达向出口方向移动,那么make for (走向)最为合适。make off逃走,但不能直接接the exit,make out 假装、认出,make up补充、虚构。 参考译文:当他意识到警察认出他时,他以最快的速度向出口走去。 2.宾语的位置 动词短语接宾语时,无论宾语是代词还是名词,都只能放在介词之后。如: He takes after his mother /her in everything but his nose. 但我们不能说He takes his mother after,也不能说He takes her after.再如: The schoolgirl looked quickly at the price list.我们不能说The schoolgirl looked quickly the price list at. 而及物的短语动词则不同,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放在动词和副词之间;接名词作宾语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和副词之间,也可以放在动词与副词之后。如: Another wave came, sweeping down a lot of trees and sweeping her down too. 该句中,a lot of trees 是一个名词词组,可以放在短语

hand常用词组及用法

hand常用词组及用法 hand作为名词时是“手;指针”,作为动词是“交递,给”。 常用词组是: 1. at hand 在手边,在附近 There are many shops and buses close at hand. 附近有许多商店和公共汽车。 2. by hand 用手,用体力 Many workers make paper flowers by hand. 许多工人手工制作纸花。 3. hand down 把......传下去 The ring was handed down from my grandmother. 这枚戒指是我奶奶传下来的。 4. hand in 上交,递交 The teacher asked us to hand in the composition on Wednesday. 老师叫我们星期三交作文。 5. hand in hand 手拉手 The two girls went shopping hand in hand. 这两个女孩手拉手地去购物了。 6. hand out 分发,散发 Could you help me hand these books out? 你能帮我把这些书发下去吗? 7. hand on 依次传递,传阅 Hand this leaflet on to your friends. 把这本小册子给你的朋友们穿着看看。 8. hand over 交出,移交 The captain was unwilling to hand over the command of this ship. 船长不愿意交出这艘船的指挥权。 9. in hand 在掌握中,在控制中 Tell them that we have the matter in hand. 告诉他们局势在我们的控制之下。 10.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一方面......,另一方面......。 On the one hand, I want to go abroad, on the other hand, I can't bear the thought of leaving my family. 一方面我想出国,另一方面我无法忍受离家的痛苦。

常用动词和动词短语用法

四, 常用动词的词义与搭配 HAVE 1. have sth. done have sb. (sth.) doing have sb. do have sb. (sth.) done / doing … / do … 在否定句中have可表示"允许,忍受,容忍". e.g. We'll not have you tell him what to do.(不允许) They can't have that sort of thing happening.(容忍) I've never had anything said against her.(不容忍) 2. 表示"有"时带不定式做定语表"将来",带分词做定语表"正在进行" 【比较】He has a lot of work to do. (带to的不定式做定语,逻辑主语是句子主语,to do与work 之间是动宾关系且不定式为及物动词或相当于及物动词(vi.+介)的主动式) I'll go to the post office; do you have a letter to be posted (post不是由句子主语执行,故用及物或相当于及物动词的被动式) MAKE ?句型:make + 宾语,make + 双宾语,make + 宾语+ 名词,make + 宾语+ adj.,make + it + adj. / n. +to do sth. / that-clause,make sb. / sth. do, make sth. / oneself done 2. 短语: make an apology to …;make a face;make a living;make a mistake;make a speech(作演讲);make friends with;make fun of;make room for;make use of;make the best of(尽量利用,善用);make preparations for;make sentences with;make repairs;make great / rapid progress;make trouble(引起麻烦);make one's way(前进,行进);make up one's mind;make up(构成,弥补,虚构,打扮);make sure / certain;make a bed(铺床); make a decision;make a discovery;make a journey;make a plan for;make an effort(努力);make difference(区别);make laws(制订法律);make tea(沏茶);make a record(录制唱片);make money;make a choice(进行选择);make a suggestion(提建议),make war(开战) DO 注意do和make:一般说来,"do"含有"进行某项活动"的意思,而"make"含有"造出新东西"的意思. do business(做买卖),do sb. a favour,do some / much / my cooking,do wrong,do sb. good / harm / wrong(do good to sb.)(对……有益/有害/冤枉),do the room(整理房间),do away with(取消,废除),do copies(复制),do one's hair(做头发),do one's duty,do the opposite(做相反的事),do the deed(生效) GO go upstairs,go to prison,go to sea (去航海),go to the sea(去海滨),go to the cinema / movie / pictures,go shopping,be gone((人)不在,走了;(物)丢失,用完了),go hungry,go by((时间)过去;经过(地点)),go down(下去;(船等的)下沉),go on((时间)过去,流逝(相当于go by);继续),go out(出去;(灯或火的)熄灭),go over,go on doing sth.,go on to do sth.,go on with sth.,go for a walk,go a visit to,go to college SUPPOSE

词语与成语的区别是什么

词语与成语的区别是什么 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 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 特点:①结构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体性。③时间和空间 的习用性。④形成的历史性。⑤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来源:①历史故事。②寓言故事。③神话或其他传说。④古典 文学作品。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 组成的。例如"空中楼阁""鼎鼎大名""青出于蓝""有声有色""欢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语。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 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谚语、歇后语、引语和由四个字组成 的普通词组,从某些方面看来,也有相似之出。譬如专名和科学术 语都是固定词组;谚语、歇后语、引语不仅是固定词组或句子,而 且意味也有些与成语相似;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比较简炼,形式 跟绝大多数的成语一样,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之类,但是这些 都不是成语。把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等的区别搞清楚,这就有助 于断定什么是成语,什么不是成语。现在简单地就这方面作些说明。 成语跟专名不同:专名和成语虽然都是由几个字组成的固定词组,但是专名是表示特定概念的,例如"李庄小学"只是一个学校独 有的名称(当然,可能有重名),"广安人民公社"只是一个公社独 有的名称。成语则是表示一般概念的,例如"七零八落"这个成语, 既可以用来形容开败了的花朵,又可以用来形容被打败的军队,也 可以用来形容稀疏零散的人群。又如"津津有味"这个成语,可以用 来描述任何一个人对于某些事物特别感觉有兴趣。 20150106

英语常用词组用法

对put top priority on 最看重 place special emphasis on 特别强调 bring sth. to one's notice/attention 引起。。。注意 coincide with 与。。。同时发生 there are signs that 迹象表明: fears/worries loom up in one's mind that 某人脑海中浮现巨大的恐惧感-- exert effective control over sth 对某事物进行有效地控制 there is an ever-widening discrepancy between ... and ... 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serve as the catalyst for the development /growth of 对。。。起到了促进作用 put a premium on The situation ~slovenly work and slowdows. 这种局面助长了工作疲塌和消极怠工 Modern economies ~educated workers. 现代经济看重受过教育的员工 accommodate oneself to适应 channel one's abilities /energies into 把精力投入到

cash in on the opportunity Some people can always cash in on the opportunity to make money. 有些人总能利用机会赚钱。 have a flair for leadship 具备领导才能 give full play to sth./give free rein to sth. We should tr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bilities of young people.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年轻人的能力。 It's more important to pave the way for the child who desires for knowlege. 更重要的是为渴求知识的孩子铺平道路。 cling to an old idea/belief The old people cling more tenaciously to the old ideas. 老年人更加死守旧的观念不放。 be labeled as The product is labeled as the best-quality one. 该产品被标榜为优质产品。 Legend has it that...传说。。。 as is often pointed out 正如人们常常指出 give wide publicity to sth. 对。。。给予了广泛宣传 gauge success in terms of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