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流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直流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直流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直流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直流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一、二期直流系统组成及运行方式

1、直流系统组成

1.1 直流系统由220V动力直流和110V控制直流两个独立的系统组成。220V 直流系统每台机一段母线,110V直流系统每台机两段母线。

1.2 220V直流系统每段设置一套工作充电器,一组蓄电池组。另设一套切换的备用充电器,两台机公用。工作充电器只做为蓄电池正常浮充时使用,备用充电器既可做为蓄电池正常浮充时使用,也可做为蓄电池充、放电时使用。

1.3 110V直流系统每段设置一套工作充电器,一组蓄电池组。每台机另设一套可切换的备用充电器,两段直流系统公用。

1.4 220V蓄电池组由104只蓄电池组成,110V蓄电池组由52只蓄电池组成。

1.5 每台机110V直流系统每段设有双投母联开关,两组蓄电池互为备用。

1.6 220V直流系统每段设有双投母联开关,两台机蓄电池组互为备用。

2、直流系统运行方式

2.1正常运行时,220V、110V蓄电池组自带本段直流母线运行,蓄电池出口开关在合位,各段母线联络开关均在“池联”位置。工作充电器运行,浮充蓄电池组。

2.2直流系统备用充电器处在备用状态,备用充电器交流侧开关在开位,保安段至备用充电器交流电源开关在合位,交流电源电缆充电备用,备用充电器直流侧各开关均在开位。

2.3110V直流主馈线屏至各直流分屏#1、2电源开关在合位,在直流分屏处开环。

正常运行时#1直流分屏由#1电源带;#2直流分屏由#2电源带。

2.4双电源负荷,正常为开环运行,一侧电源电缆充电备用,在就地盘处开环。2.5蓄电池组因故退出运行时,110V直流母线切换为另一组蓄电池带,220V直流母线切换为另一台机组蓄电池带,该母线联络开关切至“母联”位置。2.6正常运行时,110V、220V直流母线电压维持在(2.23V±0.02V)×蓄电池只数。

2.7220V和110V直流系统工作充电器故障,投入备用充电器。

2.8蓄电池组进行大充、放电时,蓄电池组退出运行,由备用充电器进行大充电。

二、充电器的工作原理及操作

充电机规范:

充电器

充电器是由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GZDW220/110系列微机控制高频开关直流充电器,它是由交流配电单元、充电模块、直流馈电、集中监控单元、绝缘监测单元等部分组成。两路交流输入经交流配电单元选择其中一路交流输入提供给充电模块;充电模块输出稳定的直流,对蓄电池补充充电和提供控制输出,为负载提供正常的工作电流;绝缘监测单元可在线监测直流母线和各支路的对地绝缘状况;集中监控单元可实现对交流配电单元、充电模块、直流馈电、绝缘监测单元、直流母线和蓄电池等运行参数的采集与各单元的控制和管理,并可通过远程接口接受后台操作员的监测。

(一)充电器的工作原理:

1、交流配电单元:

双路交流自投回路由交流配电单元和两个交流接触器组成。交流配电单元为双路交流自投的检测及控制元件,接触器为执行元件。交流配电单元设有转换开关QK、两路电源的指示灯和交流故障告警信号输出的空接点。转换开关QK有4个档位,旋转转换开关至不同档位可实现如下功能:

“退出”位:两个交流接触器均在开位,充电模块没有交流输入。

“#1交流”和“#2交流”位:手动选择#1或#2交流投入做为充电机的输入电源。

“互投”位:当任一路交流故障时,均可自动将另一路交流投入,以保证充电机交流电源的可靠性。

交流配电单元还设有检测回路,可检测交流输入电源的缺相、失压等故障并发出报警。在交流电源输入端设有防雷保护电路。

2、充电模块:

充电模块采用N+1冗余方式供电,即在用N个模块满足电池组的充电电流)加上经常性负荷电流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备用模块。备用模块采用热(0.1C

10

备用方式,直接参与正常工作。它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如输入过压保护、输入欠压报警、输出过压保护、过热保护(大于75±5℃关机报警,温度正常自动恢复)、输出短路保护、防雷保护等。

3、直流馈电单元:

直流馈电单元是将直流电源通过负荷开关送至各用电设备的配电单元。各回路所用负荷开关均选用专用直流断路器,分断能力均在6KA以上,保证在直流负荷侧故障时相应支路可靠分断,其容量与本系统上、下级开关相匹配,以保证开关动作的选择性。

4、绝缘监测单元:

绝缘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直流系统电压及其绝缘情况,在直流电压过、欠压或直流系统绝缘强度降低等异常情况发出声光报警,并将对应告警信息发至集中监控器。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绝缘监测仪可配置普通型或带支路巡检型。普通型绝缘监测仪能检测直流母线电压、正负母线对地电压、正负母线对地电阻。当电压过高、过低或绝缘电阻过低时发出相应的告警信号。带支路巡检型绝缘检测仪配有传感器,分别装在每回馈线开关后下部,各馈线开关的引出线穿过传感器的中心孔,它监测正负母线的对地电压和绝缘电阻,当正负直流母线的对地绝缘电阻低于设定的报警值时,自动启动支路巡检功能。支路巡检采用直流有源CT,不需向母线注入信号。每个CT内含CPU,被检信号直接在CT内部转换为数字信号,由CPU通过串行口上传至绝缘监测仪主机。支路检测精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采用智能型CT,所有支路的漏电流检测同时进行,支路巡检速度高。

5、监控单元:

A、交流配电监测:

1)电源系统的交流输入设有交流配电单元,当出现交流失电、缺相故障时,通过无源接点将告警信号送监控器,监控器发出交流电源故障告警信号。

2)当系统配有智能交流电压、电流表时,这些表计能直接显示交流输入电压、电流,并通过串行总线将测量到的数据送监控器,监控器可显示这些数据,并判断交流输入是否过压、欠压、失电、缺相或三相不平衡,故障时发出交流电源故障告警信号。

B、直流配电监测:

1)正常情况下电源系统母线电压、电流表或变送器及蓄电池电压、电流表这些表计直接显示母线及蓄电池电压、电流,并通过串行总线将测量到的数据送监控器,监控器可显示这些数据,判断母线及蓄电池是否过压、欠压,故障时发出告警信号。

2)重要回路(蓄电池、充电机)的熔断器设有熔断器故障附件,故障信号直接送监控器,故障时发出馈线脱扣故障告警信号。

3)当馈线回路设有馈线脱扣故障告警触点时,各脱扣故障告警信号并联后

送监控器,故障时发出馈线脱扣故障告警信号。

4)当电源系统配有馈线状态监测模块时,馈线状态监测模块通过串行总线将测量到的馈线开关分合状态送监控器。

5)充电机、蓄电池的输出开关及母联开关、放电开关的状态可由其辅助接点送给监控器,在历史记录中显示和送给后台。

6)重要回路可选配独立的电压监视器,当电压异常时,可通过空接点发出报警信号。

C、绝缘监测:

1)当电源系统选用监控器内置接地仪时,可同时监测到两段母线的对地绝缘电阻,并显示接地电阻值,当监测到的电阻值小于设定值时,发出接地故障告警信号。

2)当电源系统选用带支路检测的接地仪时,接地仪通过RS485数字通信接口测量到的数据送监控器,故障时发出故障告警信号及显示接地支路号和接地的电阻。

D、充电模块监控:

充电模块通过串总线接受监控器的监控,实时向监控器送工作状态和工作数据,并接受监控器的控制。监控的功能有:

1)遥控充电模块的开机、关机及均充、浮充。

2)遥测充电模块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3)遥信充电模块的运行状态。

4)遥调充电模块的输出电压。

E、电池管理:

1)可显示蓄电池电压和充、放电电流,当出现过、欠压时进行告警。

2)设有温度变送器测量蓄电池环境温度,变送器通过串行总线将测量到的蓄电池环境温度送监控器,当温度偏离25℃时,由监控器发出调压命令到充电模块,调节充电模块的输出电压,实现浮充电压温度补偿。

3)手动定时均充,可通过监控器键盘预先设置均充电压、均充时间,然后启动手动定时均充,监控器运行以下程序:以整定的充电电流进行稳流充电,当电压逐渐上升到均充电压整定值时,自动转为稳压充电,定时时间到转为浮充运行。

4)自动均充:

当下述的条件之一成立时,系统自动启动均充,

①系统连续浮充运行超过设定的时间(可通过监控器键盘设置,出厂设置为三个月)。

②交流电源故障,蓄电池放电超过十分钟。

自动均充电程序:以整定的充电电流进行稳流充电,当电压逐渐上升到均充电压整定值时,自动转为稳压充电,当充电电流小于0.01C10后延时1小时(或设定值),转为浮充运行。

F、通信:

设有RTU接口,监控器可通过RTU接口与综合自动化系统连接,或通过MODOM 口与电话网连接,设有多种通信规约(奥特迅规约、部颁规约、用户指定规约等)。监控器统一汇总系统及各功能单元的实时数据、故障告警信号和设置参数,并完成与上位计算机的通信,实现直流系统的“四遥”功能。

G、历史记录:

能将系统运行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状态、数据和时间等信息存储起来,以备后查,装置掉电后信息不丢失。最大存储量为500条,用户可在计算机后台随时浏览。在集中监控器上可汉字显示最新的128/28条。

(二)充电器启动、停止

1、启动前检查

启动前应将所有工作票收回,拆除所有临时安全措施,现场清洁无遗留物。

测交、直流侧绝缘电阻合格,一、二次回路完好。

新投运或大修后,应有检修详细交代,设备标志齐全。

装置接地线可靠接地。

检查蓄电池出口以及充电器交、直流侧熔断器完好,容量合适。。

2、充电器启动

合上充电器交流输入开关,交流电源指示红灯亮。

合上充电器控制、保护熔断器或开关。

合上电源模块面板上的空气开关和启动按纽,约5秒钟,电源模块面板上的工作指示灯点亮,电源模块工作,这时电源模块有输出,电源模块的显示器显示充电机输出电压及电流。

合上充电器直流输出开关。屏上的电压表及电流表能正确显示各部位的电压及电流,集中监控器开始工作并显示数据。

合上直流母线侧充电器进线开关。

3、充电器停止

按下充电器停止按钮。

拉开充电器交流输入开关,拉开充电器直流输出开关。

拉开直流母线侧充电器进线开关。

三、蓄电池的形式及主要运行参数

GFM系列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在电池内储存起来,放电时将化学能变为电能供给外部系统,正极在充电后期产生的氧气通过玻璃纤维隔膜扩散到负极,与负极海绵状铅发生复合反应,生成水又流回电解液,这样即减少了氧气的析出,又使负极处于去极化状态,抵制了负极上氢气的析出,而且采用安全阀,当电池内气体压力达到阀压力时,气体会自动释放,保证了电池的使用安全,并最终实现电池的使用安全。

蓄电池规范:

变电站的直流系统

变电站的直流系统 (包头供电局,内蒙古包头 014030) 摘要:文章介绍了,它在全站都停电的情况下,通常提供2小时供电,能确保事故处理快速进行,在变电站中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事故照明等提供可靠 关键词:整流;操作电源;事故照明;蓄电池直流电源;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XX)15—0090—02 由蓄电池和硅整流充电器组成的直流系统,在变电站中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事故照明等提供了可靠的直流电源。它还为操作提供可靠的操作电源,直流系统的可靠与否,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保证。把交流电源变成直流电源称为 1 是作为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信号设备,控制及调节设备的工作电源及断路器的跳、合闸电源。大中型变电站采 1.1

按其用电特性的不同分为经常负荷、事故负荷和冲击负荷3 1.1.1 经常负荷。它是指在所有运行状态下,由直流电源不间断供电的负荷。它主要包括:①经常带电的直流继电器、信号灯、位置指示器;②经常点亮的直流照明灯;③经 一般说来,经常负荷在总的直流负荷中所占的比重是比 1.1.2 事故负荷。事故负荷指正常运行时由交流电源供电,当变电站的自用交流电源消失后由直流电源供电的负 1.1.3 冲击负荷。冲击负荷是指直流电源承受的短时最大电流。它包括断路器合闸时的冲击电流和当时所承受的 1.2 直 1.2.1 蓄电池直流电源。蓄电池是一个独立、可靠的直流电源,即使全站交流系统都停电的情况下,仍然在一定时间可靠供电,是变电站不可缺少的电源设备。蓄电池组通常采用110V或220V 蓄电池一般分为酸性蓄电池或碱性蓄电池两种。前者端电压较高、冲击放电电流大,适合于断路器跳、合闸的冲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运维“痛点”+解决之道

1、站用直流电源系统运维细则 新安装的阀控密封蓄电池组,应进行全核对性放电试验,以后每隔两年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 运行四年以上的蓄电池组,每年需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 每月至少进行1次单体蓄电池电压测量,每年至少进行1次蓄电池内阻测试。蓄电池内阻测试、核对性放电是检验蓄电池性能的有效方式之一。 2、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电压测量需手动进行,效率低 传统电源系统蓄电池状态监测功能不全面,电压监测精度不足,且无法有效反映蓄电池的真实运行工况,无报表导出功能,运维工作人员需每月一次进行手动

电压测量。 电压测量至少需两人进行,每组电池电压测量耗时20分钟,每天只能测量4-5个站点,测量数据整理工作繁琐。 2)传统直流电源无内阻测试功能,需运维工作人员使用移动设备手动测量,效率低、数据偏差大,甚至可能造成短路事故 内阻测量至少需两人进行,每组电池内阻测量耗时30分钟,每天只能测量2-3个站点。 内阻测量需要专业人员细致操作,测量表笔与电池的接触力度和测量位置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差较大,档位不正确还可能造成设备烧毁、电池短路。 3)传统电源系统无有效的蓄电池核容维护功能,需依赖移动维护设备人工核容,接线繁多、设备数量多重量大、操作复杂,容易造成短路、触电或设备烧毁事故,风险性大。 移动式维护设备现场准备工作耗时约1小时,接线完成后,现场接线杂乱,给巡视工作带来安全隐患,经过长达10小时的人工核容后需再次拆除维护设备恢复现场。 3、半容量自动核对放电 十八项反措要求:站用直流电源系统运行时,禁止蓄电池组脱离直流母线。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以单电单充配置为主,有两种自动核容方式:

《220kv变电站直流系统》

220kv变电站直流系统 目录 1?什么是变电站的直流系统 2.变电站直流系统的配置与维护 3.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探讨 4.怎样提高变电站直流系统供电可靠性 5.如何有效利用其资源 1?什么是变电站的直流系统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信号装置、事故照明和电气设备的远距离操作,一般都采取直流电源,所以直流电源的输出质量及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平稳供电。变电站的直流 系统被人们称为变电站的“心脏”,可见它在变电站中是多么的重要。 直流系统在变电站中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事故照明等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它还为操作提供可靠的操作电源。直流系统的可靠与否,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变电站安 全运行的保证。 (1)220kv变电站直流母线基本要求: 蓄电池组、充电机和直流母线 1.设立两组蓄电池,每组蓄电池容量均按单组电池可为整个变电站直流系统供电考虑。 2.设两个工作整流装置和一个备用整流装置,供充电及浮充之用,备用整流装置可在任一台工作整流装置故障退出工作时,切换替代其工作。 3.直流屏上设两段直流母线,两段直流母线之间有分段开关。正常情况下,两段直流母线分列运行,两组蓄电池和两个整流装置分别接于一段直流母线上。 4.具有电磁合闸机构断路器的变电站,直流屏上还应设置两段合闸母线。 5.220kV系统设两面直流分电屏。分电屏I设1组控制小母线(KM I)、1组保护小母线(BM I);分电屏H设1组控制小母线(KMI)、

1组保护小母线(BMI)。 6.110kV系统设1面直流分电屏,屏设1组控制小母线(KM)、1组保护小母线(BM。 7.10kV/35kV系统的继电保护屏集中安装在控制室或保护小间的情况下,在控制室或保护小间设1面直流分电屏。 8 信号系统用电源从直流馈线屏独立引出。 9.中央信号系统的事故信号系统、预告信号系统直流电源分开设置 10.每组信号系统直流电源经独立的两组馈线、可由两组直流系统的两段直流母线任意一段供电。 11.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信号、事故信号系统失电信号接入预告信 号系统;预告信号系统失电信号接入控制系统的有关监视回路。 12.事故音响小母线的各分路启动电源应取自事故信号系统电源;预告信号小母线的各分路启动电源应取自预告信号系统电源。 13.公用测控、网络柜、远动柜、保护故障信息管理柜、调度数据网和UPS勺直流电源从直流馈线屏直接馈出。 (2)、直流系统运行一般规定: (1)、220KV变电站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110KV变电站一般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直流成环回路两个供电开关只允许合一个,因为母联开关在断开时,若两个开关全在合位就充当母联开关,其开关容量小,线型面积小,又不符合分段运行的规定。直流成环回路分段开关的物理位置要清楚,需要成环时应先合上母联开关再断开直流屏上的另一个馈线开关。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第74天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B.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菌等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非特异性免疫主要依靠淋巴细胞来实现 D.吞噬细胞能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传递抗原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A正确;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抗体和淋巴因子具有特异性,而溶酶体属于第二道防线,没有特异性,B正确;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由皮肤、黏膜构成人体的人体免疫第一道防线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以及吞噬细胞构成的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主要依靠淋巴细胞来实现,C错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能摄取、处理病原体并传递抗原,D正确。 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由T细胞分泌)、溶菌酶等。 2.细胞识别作用的判断技巧 (1)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2)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但能识别“非己”成分。 (3)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以上三点可以总结为两个唯一:

1.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过程,虚线表示细胞免疫过程 B.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D.物质戊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2.将某抗原先后两次注射到同一个小鼠体内,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B.A的形成主要与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C.再次注射抗原发生的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 D.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 3.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所示免疫反应(A、B为有关的物质),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站用交直流系统及二次操作教材

目录 前言 科目一电…………………………………………… 科目二电…………………………………………………………………… 科目三站用交、直流系统停送电和二次设备操作 模块1 站用交流系统停送电操作……………………………………… 模块2 站用直流系统停送电操作………………………………………… 模块3 二次设备操作………………………………………………………… 附录单元实训指导书…………………………………………………………… 格式说明: 1.教材各章节题目的格式要求见P1标注; 2.教材正文文字统一为宋体,五号,不加粗,1.5倍行距;各标题文字均为宋体,五号,加粗; 3.每页中的图及下面的标注文字尽量放在一页上; 4.表格的标注文字居中置于表格的上面,表格内的字体统一为宋体小五,单倍行距; 5.教材每段文字设置为首行缩进2个字;每个模块前要有【模块描述】,从【正文】下一行开始编写本模块内容,最后要有【思考与练习】。各模块标题前面空一行。

科目三 站用交、直流系统停送电和二次设备操作 培训科目编码:(JN12-2-2-12) 1 站用交流系统停送电操作 【模块描述】本模块包含站用交流系统停送电的操作原则、注意事项以及异常处理原则。通过操作要点和案例介绍,掌握站用交流系统停送电操作和异常处理的方法。 【正文】 站用交系统在变电站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80/220V交流系统为站内设备提供操作电源、加热电源、冷却器电源,还是直流系统的上级电源。变电站站用电系统,是保障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旦站用电系统出现问题,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严重时会扩大事故范围,造成故障停电。 110KV站通常配置两台站用变压器,并分别接在两台不同主变压器低压侧供电的母线上。分别采用互投和备投方式。 500KV枢纽变电站有的还增设了一套防止全站停电的应急交流系统,它由固定式发电机或移动式发电车作为电源,并在现场设置发电机的相关接入回路。 220KV及以上变电站一般配置三台站用变压器,其中两台接在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母线上,第三台则从站外10KV或35KV低压网络中独立引接,该路电源应尽量专线专供,以保证在变电站内发生重大事故时能可靠地持续供电。均采用备自投方式。 一、站用交流系统操作原则及注意事项 (一)站用交流系统操作一般原则 1. 站用电系统属变电站管辖设备,但高压侧的运行方式同调度操作指令确定;涉 及站用变压器转运行或备用,应经调度许可。 2. 站用电低压系统的操作由值班负责人发令。站用变压器送电时,应先送电源侧 (高压侧),后送负荷侧(低压侧);站用电变压器停电反之;站用电变压器的高、低压熔断器(或断路器)配置应满足站用变压器或负载要求。 3. 两台站用变压器均运行时,由于二次存在电压差以及所接电源可能不同,为避 免电磁环网,低压侧原则上不能并列运行,故只能采用停电倒负荷的方式。 若两台站用变压器满足并列运行的条件,且高压侧在并列运行或高压侧为同一

直流电源系统

直流电源系统 1 工作范围 本泵站一套直流电源系统,主要包括1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充电装置、绝缘监视装置、直流系统监控装置、配电及保护器具、监视仪表及报警信号等。中标方应负责完成该泵站直流电源设备的设计、制造、包装、运输、培训和交货及安装调试、试运行期间的技术指导;提供设备安装、调试所需的仪器和专用工具;提供所需的备品、备件。 直流电源系统馈电回路:控制回路为8 回;合闸回路为8 回。 2 产品符合的规范和标准 GB/T3859.1-1993 《半导体变流器基本要求的规定》 GB/T3859.2-1993 《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 DL/T459-2000《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定货技术条件》 3 基本参数 额定输入电压:三相:380V 交流电源频率:50Hz 直流额定电压:230V 直流标称电压:220V 充电装置输出直流额定电流:20A 蓄电池额定容量:100Ah。 稳流精度:± 1% 稳压精度:± 0.5% 纹波系数:w 0.5% 噪声:w 55dB 防护等级:》IP30 4 特性 4.1 概述 除非另有规定,设备的电气特性应符合GB标准有关条款的要求。导线的安装应符合GB 标准有关条款的要求。

主要元器件(包括高频开关模块、整流模块、断路器等)应采用国际知名品牌。 4.2 噪声限制 布置在中控室的设备其噪声在中控室处测量应小于50dB设备在正常工作 时,距离设备1m处所产生的噪声应小于55dB 4.3 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 交流回路外部端子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Q; 不接地直流回路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IQ; 500V以下、60V及以上端子与外壳间应能承受交流2000V电压1min; 60V以下端子与外壳间应能承受交流500V电压1mi n。 4.4 电磁兼容性 本系统设备的浪涌抑制能力(SWC)抗无线电干扰(RI)能力及抗静电干扰(ESD)能力应满足IEC61000-4《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试方法》的要求。 4.5 电磁干扰防护本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应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中标方应在设备的输入 端 口加装吸收干扰的元件。 4.6 其它 (1)试验报告和证书 1)中标方应在合同生效后30 天(日历天数)提供与合同设备有关的所有最终试验报告的复印件,该报告应装订成册作为永久资料使用。 2)中标方应在直流电源设备出厂试验验收后30 天(日历天数)内提供下列报告(包括出厂试验记录)和证书给业主: 直流电源设备的整套出厂试验报告;直流电源设备出厂检验证书。 (2)互换性 中标方提供的合同设备的相同部件,其尺寸和公差应完全相同,以保证各设备部件之间的互换性。所有的备品备件的材料和质量应与原设备相同。 (3)电源 1)业主提供电源 交流380V系统电压变化范围80%-115%Un 频率变化范围48-52Hz 中标方提供的所有设备应能在上述相应的范围内正常运行,当输入电压下降到低于下限值时,设备应不致损坏。 2)内部直流稳压电源应有过压、过流保护及电源电压不正常的报警信号能防止损坏其它

运行题库直流系统

直流系统 一、填空题:(10题) 1、直流系统由蓄电池、充电装置、直流回路、直流负载等四部分组成。 2、直流系统负荷可分为经常性负荷、短时负荷、事故负荷。 3、蓄电池的充电方式有:浮充充电、恒压充电、恒压限流充电、恒流充电、智能充电等。 4、蓄电池是一种储能设备,它能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使用时,又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通过外电路释放出来。 5、蓄电池在电厂中作为控制和保护的直流电源,具有电压稳定,供电可靠等优点。 6、蓄电池放电容量的大小与放电电流的大小和电解液温度有关。 7、直流母线并列前,必须检查两组母线电压一致,正、负极性相同。 8、铅酸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正极板有氧气析出,在负极板有氢气析出。 9、查找直流接地时天气不好时先拉户外负荷。 10、直流母线发生接地时应询问相关专业有无启、停设备。

二、选择题:(10题) 1.蓄电池容量用( B )表示。 A、放电功率与放电时间的乘积; B、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 C、充电功率与时间的乘积; D、充电电流与电压的乘积。 2.新安装或大修后的铅酸蓄电池进行放电容量试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其( B )。 A、额定容量; B、实际容量; C、终止电压; D、放电电流。 3.在寻找直流系统接地时,应使用( C )。 A、兆欧表; B、低内阻电压表; C、高内阻电压表; D、验电笔。 4.蓄电池浮充电运行,如果直流母线电压下降,超过许可范围时,则应 ( C )恢复电压。 A、切断部分直流负载; B、增加蓄电池投入的个数; C、增加浮充电流; D、减小浮充电流。 5.全密封免维护酸性蓄电池在正常浮充条件下,可( A )均衡充电。 A、不进行; B、进行; C、延时进行; D无明确规定。 6.阀控式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浮充电应采用( D )充电法。 A、半恒流; B、恒流; C、恒压; D、恒压限流。 7.直流系统单极接地运行时间不能超过( B )。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8.直流系统接地时,对于断路器合闸电源回路,可采用( A )寻找接地 点。 A、瞬间停电法; B、转移负荷法; C、分网法; D、任意方法。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这个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等),以及免疫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等)组成。 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但其功能的亢进会对自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在很多由于自身免疫引起的疾病中,CD4+ T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免疫系统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其中适应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在感染过程中,各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间互相协作、互相制约、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免疫防御功能。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首先遇到的是天然免疫功能的抵御。一般经7-10天,产生了获得性免疫;然后两者配合,共同杀灭病原体。免疫系统具有以下的功能:(高中生物疑问,关注101答疑网…) 保护 使人体免于病毒、细菌、污染物质及疾病的攻击。 清除 新陈代谢后的废物及免疫细胞与敌人打仗时遗留下来的病毒死伤尸体,都必须藉由免疫细胞加以清除。 修补 免疫细胞能修补受损的器官和组织,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健康的免疫系统是无可取代的,虽然它的力量令人赞叹,但仍可能因为持续摄取不健康的食物而失效。研究已证实,适当的营养可强化免疫系统的功能,换言之,影响免疫系统强弱的关键,就在于精确平衡的营养,不均衡的营养会使免疫细胞功能减弱,不纯净的营养会使免疫细胞产生失调,导致慢性疾病。营养免疫学的研究焦点就在于如何藉着适当的营养滋养身体,以维持免疫系统的最佳状态,进而使我们的免疫系统更强健。 免疫系统的功能为您介绍这些,人体免疫系统是人的一道自然屏障,可以与疾病斗争。

(完整word版)变电站直流系统简介

变电站直流系统简介 第一章直流及不间断电源系统 第一节概述 为供给继电保护、控制、信号、计算机监控、事故照明、交流不间断电源等直流负荷,变电站内应设由蓄电池供电的直流系统。 第二节站内直流母线接线方式简介 一、变电所直流系统典型接线 变电站常用的直流母线接线方式有单母线分段和双母线两种。双母线突出优点在于可在不间断对负荷供电的情况下,查找直流系统接地。但双母线刀开关用量大,直流屏内设备拥挤,检查维护不便,新建的220-500kv变电站多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220kv变电所直流系统典型接线:(如下图10-1) 220kv变电所直流系统典型接线:(如下图10-2)

二、站内直流电压特点的简介: 变电所的强电直流电压为:110V或220V,弱电直流电压为48V。 强电直流采用110V的优点: 1)蓄电池个数少,降低了蓄电池组本身的造价,减少蓄电池室的建筑面积,减少蓄电池组平时的维护量。 2)对地绝缘的裕度大,减少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机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直流系统的可靠性。 3)直流回路中触点的断开时,对连接回路产生干扰电压,直流用110V时,能降低干扰电压幅值。 4)对人员较安全,减少中间继电器的断线故障。 强电直流采用110V的缺点: 1)变电站占地面积大,电缆截面大,给施工带来困难。

2)一般线路的高频保护的收发信机输出功率大小与直流电压有关,对长线路的保护不利。 3)交流的220V照明电源和110V的直流电源无法直接切换,需增加变压器和逆变电源,增加事故照明回路的复杂性。 4)在站内有大容量直流电动机的情况下,增大电缆截面,增加投资。 基于技术和经济上的考虑,对于采用集中控制(电缆线较长)的220-500kV 变电站,强电直流系统的工作电压宜选用220V。 当变电站规模较小或全户内的220kV变电所情况下,控制电缆长度较小时,强电直流系统的工作电压宜选用220V。 500KV变电所多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二次设备分部控制,在主控室和分控室都设有独立的直流系统控制,电缆的长度大大缩短,变电所的蓄电池组数多。这种情况下变电所强电直流系统的工作电压宜选用110V。 三、变电站弱电直流系统的电压: 按我国的惯例,变电所弱电系统的工作电压一般采用48V,这一电压等级也符合国际标准。 第三节直流系统的绝缘监察和电压监察 一、提高直流系统 直流系统的绝缘水平,直接影响到直流系统乃至变电所的安全运行。当变电所的绝缘降低造成接地或极间短路时,将造成严重后果。 为防止直流系统绝缘水平下降危及安全运行,可采用以下对策: (1)对于直流系统直接连接的二次设备绝缘水平有严格的要求。 (2)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保护、断路器控制用直流和其他设备用直流分开。(3)户外端子箱、操作机构,要采用具有防水、防潮、防尘、密封的结构。(4)户外电缆沟及电缆隧道要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5)主控室内的控制、保护屏宜采用前后带门的封闭式结构。 (6)对直流系统的绝缘水平要进行经常性的监视。 (7)采用110V的直流系统。 二、直流系统的绝缘监察 1.电磁式绝缘监查装置 利用电桥原理构成的电磁型直流系统绝缘监查装置的接线如图10-13所示。这种装置具有发出绝缘下降的信号和测量绝缘电阻值两种功能。

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站用电源系统的应用

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站用电源系统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8-22T10:35:00.14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作者:段宏宇 [导读] 摘要:变电站是我国电力事业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智能变电站是我国近些年较为普及和推广的一种新型电站,与以往常规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有效的改善之前的电源自动化控制管理水平较低、信息管理和系统管理难度系数较大等多种问题。智能变电站采用交直流一体化的电源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网络通信、监控、系统联动等细节一体化的运作。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延边供电公司吉林延边 133000) 摘要:变电站是我国电力事业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智能变电站是我国近些年较为普及和推广的一种新型电站,与以往常规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有效的改善之前的电源自动化控制管理水平较低、信息管理和系统管理难度系数较大等多种问题。智能变电站采用交直流一体化的电源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网络通信、监控、系统联动等细节一体化的运作。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0引言 随着变电站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智能化试点变电站的投运,相应提高站用电源整体的运行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现有站用电源在资源整合、自动化水平、管理模式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变电站电源系统设计理念,将站用交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逆变电源系统、通信电源系统等一体化设计、一体化配置、一体化监控。其运行工况和信息数据通过一体化监控监控单元展示并转换为DL/T860标准模型数据接入自动化系统并上传至远方控制中心。 1常规性变电站的电源系统应用现状分析 常规性变电站,依旧是我国当前电力事业中最为广泛、普遍设置的一种类型。特别是对于我国这种地域宽广,技术更新不可能协调一致,所以常规性变电站依旧在我国的变电站运作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规性变电站,它的电源系统通常分为直流系统、交流系统、UPS和通信电源系统等几种不同的类型,站用电源系统主要为变电站内主要设备提供储能、加热、通风、操作电源及站内检修照明电源。在一般的变电站运营模式下,交流系统是变电站的主要能源供应设备。例如具体的电能储蓄、电源操作等工作都需要依赖交流系统来予以完成。这就意味着,交流系统的稳定性能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是否稳定、可靠。电源是整个变电站工作和运行的重中之重,当前我们的变电站,一般采用的是各个电源子系统分开设计、分开管理和使用、分开组屏,不同的电源系统由不同的生产商进行研发、生产、组装以及后期的安装、调试等。这种模式运行下的各种电源子系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①现有变电站站用电源由不同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由变电人员进行运行维护,UPS由自动化人员进行维护,通信电源由通信人员维护,除了人力资源不能总体调配,通信电源、UPS等也没有纳入变电站严格的巡检范围。 ②由不同供应商分别设计各个子系统,资源不能综合考虑,使一次投资显著增加,经济性较差。如:直流系统配置一套电池组,UPS、通信电源系统又各自独立配置一套电池组,这样既浪费设备,又使设备之间难以协调运行。 ③从系统设计角度来讲,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已由集中分布式系统向数字化发展。目前综合自动化系统已成为站用电源信息共享平台,站用电源信息也一直作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简单附属信息,因此也难以实现系统管理和信息共享,在相关子系统变化时不能协调整个站用电源以最佳方式运行。 2智能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具体应用 当前所说的智能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的电源系统,主要是与传统常规的电站电源系统相区别的一种电源系统,这种电源系统的忒单就在将原本独立的交流、直流、逆变、通信等多种电源系统进行统一的设计,包括前期的设计研究、监控,具体使用过程中的安装、调试等都通过统一的信息手段进行规划和管理。使得整个电源系统在使用、配合过程中实现信息监控、能够有效的进行联动,进一步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系数、信息科技系数等多方面的系数总和。 智能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2.1智能电源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源技术系统能够,虽然在全国推广的范围有限,但是在已经使用的电站中,大多数都已经成功运行。在智能电源系统中,有一个重要的技术改进就是针对直流核心的充电模块的开关技术进行调整和完善,利用移相谐振软开关提高电路的整体效率,在风冷的情形下自冷结合。同时,进一步加强逆变电源的控制作用,使得逆变电源在能够正常工作时进行交流供电,在交流出现断流以后切换为直流逆变。这样整个电源系统的在直流技术、交流技术的切换与正常运作方面经验相对成熟,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风险较小,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2.2电源系统的控制管理更为科学,相关的监控设备和系统设置都采用双重化的模式予以配置,这样在故障出现的时候,能够有效的发现问题,并且在一部分装置出现故障时不影响整体装置的继续运行。 2.3整体设计的安全系数相对提高。常规性变电站的一大弊端就是在一个故障出现以后,常常会导致装置的整体运行产生极大的困难,甚至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智能电源系统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很好的调整与改进,将常规变电站中的走线模式予以调整,将交流和直流完全分开的进行隔离和布控,减少由于电流冲撞而引起的多种事故发生。智能电源这种完全采用直流控制电源装置的模式,使整个系统的安全系数大大增加。 3智能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主要特点 智能站用的一体化电源系统,它的优势和特点主要通过与常规性变电站的对比中得以呈现。 3.1一体化设计 与常规性的变电站相比,一体化设计是智能变电站在整体设计上的一大突破,这种一体性不仅呈现在外观的协调一致上,而且统计的设计安装,减少了组屏数,使整个电源系统更加紧凑和美观。一体化的设计使得整个操作流程更加简单,并且对于后期的维护工作而言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3.2网络化、智能化 智能电源系统的智能性,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与电子信息手段和电子信息设备的结合上,智能电源系统同样有几个子系统组成,但是在每个子系统内部通过通信网络进行连接,直接受控于统一的监控系统,这样就使得各个独立分散的子系统通过监控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快

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作业1 选择题 1—5EDBCC 6—10DDEDC 11—15ACCBD 16—20BCCDB 简答题 1.免疫系统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正常或是失常表现出何种生物学效应。 1)免疫防御:指机体抵御外来抗原性异物入侵的一种保护功能。正常时可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时如果防御功能过强出现超敏反应,免疫防御功能过低(免疫缺陷)会导致反复发生感染。2)免疫稳定:指维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机能。正常时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抗原性异物,对自身成分耐受和保护。功能紊乱时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失去了对自身抗原的耐受而对自身细胞发动攻击。3)免疫监视:指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功能。功能正常时可防止肿瘤产生,功能失调时可导致肿瘤发生,或病毒感染不能及时清除,造成病毒持续性感染。 2.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主要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骨髓的主要功能:1)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2)骨髓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是再次免疫应答时产生抗体的主要场所。胸腺的主要功能:1)T细胞发育的主要场所。2)免疫调节作用。3)建立与维持自身免疫耐受。淋巴结的主要功能:1)T/B淋巴细胞居留的场所。2)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脾脏的主要功能:1)T/B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2)对血液来源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3)合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4)过滤作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主要作用:1)通过黏膜局部发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在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2)黏膜局部产生的分泌型IgA,3)参与口服抗原街道的免疫耐受。 3.细胞因子的概念及分类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多种细胞(主要是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可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等多种类型。 4.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1)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由Ig的V区,特别是HVR的空间结构决定的。在体内表现为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理学效应;在体外可出现抗原抗体反应。(2)激活补体:IgG(IgG1、IgG2和IgG3)、IgM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gA、IgG4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3)与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Ig经Fc段与各种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粘附、ADCC及超敏反应作用。(4)穿过胎盘:

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每日一题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 B.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淋巴细胞经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过程均与抗原的刺激有关 D.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都能识别抗原 【参考答案】B 解题必备 细胞识别作用的判断技巧 (1)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2)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但能识别“非己”成分。 (3)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以上三点可以总结为两个唯一: 学霸推荐 1.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小鼠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2.如图表示人体某一免疫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细胞a是T细胞 B.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有a、b、d C.d可在细胞内外起作用,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 3.某细胞执行免疫功能的过程示意如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属于第二道防线,不具备免疫的特异性 B.细胞内的抗原被该细胞呈递给B细胞 C.该类细胞还具有对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行吞噬处理的功能 D.该细胞会与效应T细胞密切接触,通过溶酶体裂解吸水涨破死亡 4.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图所示。该曲线图表明 A.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 B.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 C.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免疫反应更强 D.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 答案 1.【答案】B 【解析】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B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T细胞。B细胞主要用于体液免疫,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说明胸腺被破坏。输入造血干细胞后,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_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组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 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组成 【学习目标】 1、说出免疫的概念和三道防线 2、(重点)明确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免疫概念和三道防线【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组成】(00:37~07:52) 1、免疫的概念: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性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异己”,以维持内稳态。 2、三道防线: ⑴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 ⑵第二道防线——体内非特异性免疫体液中溶菌酶等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⑶第三道防线——体内特异性免疫 3、免疫的类型: 机体屏障:皮肤、黏膜(第一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二道防线) 体液免疫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细胞免疫 4、免疫的功能:阻挡病原体识别病原体清除、消灭病原体 要点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1、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要点诠释: 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淋巴干细胞,经生长、发育、分化,最后形成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型淋巴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淋巴干细胞中的一部分随血流进入胸腺,在胸腺分泌的胸腺素的作用下分化、发育形成的,成熟后转移到外周各种淋巴器官或组织,如淋巴结、扁桃体、脾等处,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过程。B淋巴细胞(骨髓依赖型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淋巴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的,成熟后转移至外周各种淋巴器官或组织,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2、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

要点诠释: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3个层次组成: (1)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宫中枢免疫器官在人类包括骨髓和胸腺,是造血干细胞分别分化为B细胞和T细胞的场所。周围免疫器官包括脾、淋巴结、淋巴小结及全身弥散的淋巴组织。它们是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定居以及对抗原应答的场所。 (2)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分为免疫活性细胞和吞噬细胞两类,免疫活性细胞是能接受抗原物质刺激而活化、增生、分化,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即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和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3、各种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4、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智能电网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简介

智能电网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简介 近年来,高中压开关电器、综自系统在电力系统受到高度重视,变电站综合技术与智能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针对站用电源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创新却相对滞后,传统站用电源设计方案已难以适应新型变电站的发展需要。 本文针对传统站用电源分散设计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技术特点,并对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1、传统站用电源分散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变电站站用电源分为交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UPS不间断电源系统、通信电源系统等,各子系统采用分散设计,独立组屏,设备由不同的供应商生产、安装、调试,供电系统也分配不同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站用电源的分散设计与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 1)站用电源难以实现系统管理 由不同供应商提供的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通信规约一般不兼容,难以实现网络化系统管理,自动化程度低。由于没有统一的监控设备对整个站用电源进行管理,不能实现系统数据共享,无法进行站用电源协调联动、状态检修等深层次开发应用。 2)可靠性受到影响 由于站用电源信息不能网络共享,针对故障或告警信息不具备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平台,不同专业的巡检人员分别管理各个电源子系统,难以进行系统分析判断、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对于涉及需站用电源各子系统协调才能解决的问题难以统一处理。如:防雷配置,避雷器参数选择,安装位置只有将整个站用电源交直流系统统一考虑才能解决;由于充电模块均流对于直流母线上纹波较敏感,需要对母线所接负荷,如逆变电源等反灌电流进行统一治理等。 3)经济性较差

由不同供应商分别设计各个子系统,资源不能综合考虑,造成配置重复,一次性投资显著增加。如:直流电源,UPS不间断电源、通讯电源分别配置独立的蓄电池,浪费用严重;交流系统配置电源自动切换设备,充电模块前又重复配置,既浪费又使设备之间难于协调运行。 4)长期维护不方便,增加成本 各个供应商由于利益差异使安装、服务协调困难,站用电源一旦出现故障需向多个厂家进行沟通协调,造成沟通困难与效率低下。 现有变电站站用电源分配不同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由变电人员进行运行维护,UPS由自动化人员进行维护,通信电源由通信人员维护。人力资源不能总体调配,通信电源、UPS等也没有纳入变电严格的巡检范围,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2、交直一体化电源系统设计方案及特点 通过分析与研究传统站用电源分散设计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以实现:第一、建立站用电源统一网络智能平台;第二、消除站用电源隐患;第三、提高站用电源管理水平;第四、进行深层次开发,提高站用电源安全与智能化水平。 1)交直流一体电源系统的定义 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是指:将站用交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逆变电源系统、通信电源系统统一设计、监控、生产、调试、服务,通过网络通信、设计优化、系统联动方法,实现站用电源安全化、网络智能化设计,实现站用电源交钥匙工程,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 智能站用电源交直流一体化系统包括:智能交流电源子系统、智能直流电源子系统、智能逆变电源子系统、智能通信电源子系统、一体化监控子系统。 2)主要技术特征 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并不是对交流、直流电源系统的简单混装,其主要技术特征表现在: (1)网络智能化设计:通过一体化监控器对站用交流电源、直流电源、逆变 电源、通信电源进行统一监控,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网络智 能化。支持61850通讯规约。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析版)

第1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14.0分) 1.下列与吞噬细胞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吞噬细胞吞噬吸入人体的硅尘,是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发挥作用 B. 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并暴露出流感病毒所特有的抗原 C. 吞噬细胞将抗原直接呈递给B细胞导致B细胞增殖分化 D. 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都将受影响 【答案】D 【解析】略 2.下列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A. 血红蛋白 B. 抗体 C. 淋巴因子 D. 溶菌酶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难度小。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要求低。解答关键是记住免疫系统的组成。 【解答】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骨髓、胸腺、淋巴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BCD属于免疫活性物质;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运输O2,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3.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 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 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 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 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 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答案】B 【解析】解:参与体液免疫的淋巴细胞有T细胞和B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有T 细胞,甲组仅有体液免疫,输入造血干细胞后,其细胞免疫功能也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正常,破坏的是胸腺;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说明其胸腺正常,缺少造血干细胞,被破坏的是骨髓。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特异性免疫功能仍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和胸腺都被破坏了。 故选:B。 (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①体液免疫过程为: a、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b、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c、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②细胞免疫过程为: a、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

直流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直流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一、二期直流系统组成及运行方式 1、直流系统组成 1.1 直流系统由220V动力直流和110V控制直流两个独立的系统组成。220V 直流系统每台机一段母线,110V直流系统每台机两段母线。 1.2 220V直流系统每段设置一套工作充电器,一组蓄电池组。另设一套切换的备用充电器,两台机公用。工作充电器只做为蓄电池正常浮充时使用,备用充电器既可做为蓄电池正常浮充时使用,也可做为蓄电池充、放电时使用。 1.3 110V直流系统每段设置一套工作充电器,一组蓄电池组。每台机另设一套可切换的备用充电器,两段直流系统公用。 1.4 220V蓄电池组由104只蓄电池组成,110V蓄电池组由52只蓄电池组成。 1.5 每台机110V直流系统每段设有双投母联开关,两组蓄电池互为备用。 1.6 220V直流系统每段设有双投母联开关,两台机蓄电池组互为备用。 2、直流系统运行方式 2.1正常运行时,220V、110V蓄电池组自带本段直流母线运行,蓄电池出口开关在合位,各段母线联络开关均在“池联”位置。工作充电器运行,浮充蓄电池组。 2.2直流系统备用充电器处在备用状态,备用充电器交流侧开关在开位,保安段至备用充电器交流电源开关在合位,交流电源电缆充电备用,备用充电器直流侧各开关均在开位。 2.3110V直流主馈线屏至各直流分屏#1、2电源开关在合位,在直流分屏处开环。 正常运行时#1直流分屏由#1电源带;#2直流分屏由#2电源带。 2.4双电源负荷,正常为开环运行,一侧电源电缆充电备用,在就地盘处开环。2.5蓄电池组因故退出运行时,110V直流母线切换为另一组蓄电池带,220V直流母线切换为另一台机组蓄电池带,该母线联络开关切至“母联”位置。2.6正常运行时,110V、220V直流母线电压维持在(2.23V±0.02V)×蓄电池只数。 2.7220V和110V直流系统工作充电器故障,投入备用充电器。 2.8蓄电池组进行大充、放电时,蓄电池组退出运行,由备用充电器进行大充电。 二、充电器的工作原理及操作 充电机规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