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

什么是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情况,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主要体现在比较对象的规模大小,水平高低,速度快慢等关系的异同情况。

对比分析法的形式

按照指标类型的不同,比较的形式有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百分比、频率等比较形式。

这里要强调的是:在进行对比时,指标类型必须统一。采用的计量单位、计算方法必须要一致。只有统一的对比标准,才具有对比的意义。

对比分析法的应用

对比分析法在生活和工作的各种场景中广泛应用,如个人发展的进步与否,业务能力是否提高,企业的销售目标能否完成,企业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差距等等,具体的分析标准有以下三个维度。

1、不同的时间周期对比

即选择不同时间的指标作为对比标准。与上一年的同期进行对比称为同比,主要考虑季节周期和淡旺季的影响。与前一时期的对比称为环比。了解相邻时间周期是进步了或是退步了,以便及时分析原因。

2、与不同的空间指标对比

即在同一个时间周期内选择不同空间指标数据进行比较。

a与相似空间比较,如与同级单位、部门、地区对比,找出自身与同级别部门的差距或优势,分析自身的发展方向。

b与优势空间比较,如与优秀企业、标杆部门、行业领袖进行对比,了解自身的发展在行业内所处的位置,有哪些不足,确立发展目标。

3、与不同计划标准对比

与计划标准对比即与计划数、定额数、目标数对比。如与全年计划目标、活动计划目标对比,通过对比了解自身的发展进度和完成率,分析目标完成的预期和策略是否需要调整。

通过对分析指标的量化比较,清晰直观地反映事物发展的变化和差距,认识自身所处的水平,为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

对比分析法

数据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对现实的情况或一个功能的好坏做评估,这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对比分析法啦,俗话说的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举个栗子:你的菜铺某一天的数据数据下跌了600,某宝某一天的数据下跌了600。那对于某宝来说这个数据算异常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往下看…

接下来我们要解决对比分析法中的三个问题:

1.比啥呢?

2.如何比?

3.跟谁比?

首先,比啥呢?

这里有两种比法:

(1)绝对值

绝对值是本身就具备价值的数字,比如:电商平台的销售金额、公众号的阅读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的阅读数和收藏数等。

当然,如果只看绝对值,你就无法得知事情严重到什么程度了。

(2)比例值

比例值在具体环境中看比例才具备对比价值,比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的活跃占比、注册转化率,电商平台的详情页转化率,复购率等。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比例值是一个除法计算,很容易把数量级的一些数字给忽略了,比如说:85除100和85000除以100000得到来的都是同样的值。

其次,如何比?

说到如何比,你一定听说过这两个词,环比、同比。说到环比和同比,大家一定会想到它们会跟年月日有关系,在这里呢,咱要强调一下,环比和同比不跟年月日挂钩,它只是两个概念。下面我们来说说这两个概念:

(1)环比

环比是与当前时间范围相邻的上一个时间范围对比

以下图为例:如果是日环比,则是拿星期二的数据与星期一的数据比,同理,周环比呢,则是拿本周的数据和上一周的数据对比,那月环比自然也是拿本月的数据与上一个月的数据对比了。

环比适合分析短期内具备连续性数据的业务场景,举个栗子:你是起点的产品经理,起点学院要给一门课程做促销活动,这个活动连续10天,在做这个活动的过程中,你每天都会去观察活动的效果,根据前一天的活动效果来优化后面的活动过程,而这个课程的活动之前没有做过,没法与以前的活动效果进行对比,这个时候你就要看日环比。

环比适用于根据相邻时间范围的数字对当前时间范围的指标进行设定。比如给我们的产品设定每月新增用户为100000,但是第一月我们只做到10000,第二个月只做到12000,那我们就需要跟据前面两月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调整第三个月及之后的目标了。

那什么是同比呢?

(2)同比

同比是与当前时间范围上层时间范围的前一范围中同样位置数据对比。

举个栗子:今天是4月16日(当前时间范围),我们选择月同比,这里选择3月,月就是上层时间范围。刚才说了今天是4月16日,那做月同比呢,就是选择3月16日来同4月16日进行同比。同比的使用场景有:打赏的流水、销售流水等,在4月跑完流水之后,我们就会拿每一天去同上个月同样的一天做同比的对比。

像旅行、餐饮、骑行这些会受季节性影响的产品,会拿今年的这个日/月或一个时间段跟去年的同期进行比较。

在选择同比时:

?周同比:如果是周同比,咱们最好选择周几,这样会排除因为周末或其他原因产生的影响,比如咱们选择本周的周一与上周的周一进行对比。

?月同比:如果是月同比,咱们就可以把上个月的目标和这个月的目标每一天的进行校准。

?年同比:年同比就是拿这一年和上一年进行同比,但是要去除掉季节、节假日的影响。

同比更适合去观察长期的数据集,还拿起点学院举栗子:从2014年成立到现在五六年了,这个时候我们对比数据时可以把今年的同去年的,或者去年同前年的,或者往年的任意一年的年同比进行对比,对比一下在同样的季度或月份里,咱们的数据表现是否正常。

同比适用于观察的时间周期里有较多干扰,而咱们希望某种程度上消除这些干扰。比如你是家校通这类工具类型的产品,你是不是需要考虑寒假,暑假和其他一些节假日,那如果你是短视频类的产品,你是不是需要考虑工作日和周末呢。

最后,和谁比?

对比分析,肯定要对比的对象,那咱们跟谁比呢?

(1)和自己比

时间维度:拿昨天跟前天,拿这个星期跟上个星期比等等。

不同业务线:跟公司不同的业务线进行对比,比如我是做语言培训的,我拿英语和日语比。英语数据涨跌厉害,那日语有这种情况吗?

往期均值:这里不同于时间维度,像留存、销售额、日活这些都是比较连续的数据,每天都会产生新的指标。但是有很多事情不是连续性的,它不会每天都产生数据,所以,这个时候咱们就要根据往期这些数据的均值进行对比。

(2)各行业比

上面咱们讲到和自己比,那在实际的业务中,如果跟自己比找不到原因,那么咱们就需要跟行业比,看是自身的原因,还是行业的趋势导致的跌或者涨。

都跌:如果都跌,咱能不能比同行跌得少?

还拿上面语言培训类的产品为例,A公司的跌了10%,咱们公司跌了30%,那么在这个相对竞争的环境中,咱跌的是更多的,通过这样的对比,咱就可以找到原因,并解决掉这个问题了。

都涨:如果都涨,咱能不能比同行涨得快?

都涨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A公司涨了30%,咱们只涨了10%,也能找到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因为如果不这样做,那么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咱还是在跌的。

最后,文章上面提的问题:你的菜铺某一天的数据数据下跌了600,某宝某一天的数据下跌了600。那对于某宝来说这个数据算异常吗?我想你看完这篇文章已经有答案了。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经常会用到一些分析指标和术语,这些指标和术语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路,从多种角度对数据进行深度解读。

1、平均数(average)

一般指算术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即全部数据累加除以数据个数的结果。

例如:上一年公司一到四季度的销售额分别为260万、320万、220万、400万,那么平均季度销售额为(260 + 320 + 220 + 400)/ 4 = 300,即平均季度销售额为300万。

2、绝对数(absolute number)与相对数(relative number)

绝对数:是总量指标,它是反映客观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例如:公司年销售额2000万,公司总人数160 人等。

绝对数也可以表现为某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数量增减变化的绝对数,例如:A产品的年销售额比B产品的年销售额多260万。

相对数:是指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计算而得出的数值,它是反应客观现象之间的数量联系紧密程度的综合指标。相对数的计算公式:相对数= 比较值(笔数)/基础值(基数)

相对数一般以倍数、成数、百分数等表示,它反应客观现象之间数量的联系程度。例如:公司女员工人数占比20%;公司男女员工比例为1:5;本月销售额是上个月的3倍;本季度销售额只完成任务的8成等。

3、百分比(percentage)与百分点(percentage point)

百分比:相对数中的一种,他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称为百分率或百分数。

运用百分数时,也要注意概念的精确。例如:“比过去增长20%”,即过去为100,现在是“120”;“比过去降低20%”,即过去是100,现在是“80”;“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现在是“20”等。

百分点: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例如:公司所有产品销售总额中,A产品的销售占比由去年的25%上升到今的35%,我们可以说:公司销售总额中,A产品所占的比重,今年比去年上涨了10个百分点(35-25=10);但不能说上涨了10%。

4、频数(Frequency )和频率(Relative frequency)

频数:在一组数据中,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叫作频数。

频率: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称为频率。

例如:抛一枚硬币100次,正面朝上有53次,反面朝上有47次,这里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是53/100,正面朝上的频数就是53,反面朝上的频率是47/100,反面朝上的频数是47。

5、比例(proportion)和比率(ratio)

比例:表示总体中的某一部分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 反映总体的构成或者结构。一般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比率:表示总体中两个部分之间的比较,反应总体中各部分的关系,用几比几的形式表示。

例如:公司有50人,男生30人,女生20人,男生比例是30:50,女生的比例是20:50,男生与女生的比率是30:20

6、倍数(multiple)与番数(doubling)

倍数:表示一个数据是另一个数据的几倍,通常用一个数据除以另一个数据获得。例如:A/B=C,那么A是B的C倍。

番数:指原来数量的2的n次方倍。例如:公司去年利润为200万,今年利润比去年翻一番,即400万(200 * 2);今年利润比去年翻两番,即800万(200 * 2 * 2)。

7、同比(year-on-year)与环比(month-on-month)

同比:与历史同时期进行比较得到的数值。

例如:我公司今年一季度A产品销售额同比增加35%,意思是今年一季度A产品销售额比去年一季度A产品销售额增加35%,这是同比。

环比:与前一个统计期进行比较得到的数值。可以是2月与1月相比、8日与7日相比、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等等。

例如:我公司今年二季度B产品销售额环比增加30%,意思是今年二季度B产品销售额比一季度增加30%。

8、字段与记录

字段:是代表事物或现象某种特征的变量。例如:下表中的"员工薪酬“、"车辆费"等。

记录:是事物特征的具体表现。例如:下表中的一行即为一条记录。

费用表

9、众数

数据集合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称为众数。如果有两个或多个数值出现次数并列最多,那么这两个或多个数值都是该集合的众数。

例如:数据集合{2、3、8、6、3、5、3、2、6、3}中众数为3。

10、中位数

将数据集合中所有数据按照升序或降序排列,居于最中间的数值即为该集合的中位数,若集合中数值个数为奇数,取最中间一个为中位数,若集合中数值个数为偶数,取最中间两个数值的算术平均数为中位数。

例如:{2、5、6、9、13、15、20}中位数为9;{3、5、6、8、9、12、13、17}中位数为(8+9)/2=8.5。

11、加权算术平均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是计算具有不同权重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所谓数据的权重是反映一个数据在数据集合中的重要性,一般用权数来表示。

将数据集合中各数据乘以相应的权数,然后加总求和再除以所有权数之和,即为该数据集合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它适用于已分组数据集合。

假设有一组数据集合,包含k个数据组,各组的简单算术平均数分别为、、、···、,每组数据的数据个数分别为、、、···、,每组数据的个数就是该组数据的权数,那么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为:

例如:某水果超市购入苹果200斤,每斤3.5元;香蕉180斤,每斤3.3元;葡萄260斤,每斤4.2元,那么所购入的水果平均每斤多少元,通过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可得:

12、几何平均数

在分析产品合格率、银行利率、平均发展速度等问题时,数据之间的关系不是加减关系,而是乘除关系,应运用几何平均数分析。

将数据集合中的n个数据连乘积的n次方根称为几何平均数。

假设一个数据集合的数据分别为、、、···、,且所有数值都大于0,那么该数据集合的几何平均数公式为:

例如:某工厂有一条生产线有三道工序,每道工序的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3%、88%、94%,计算这条生产线的平均合格率。

由于只有合格品才能进入下一道生产工序,所以每道工序的合格率之间是乘积关系,利用几何平均数公式分析可得:

方案对比分析方法

三种方案可行性分析 正如上所述,短短十几年,顺丰速运从一个名不经转的小企业,发展到现在拥有年业务量3.1亿票的强大快递公司,成为民营速运行业的领头羊,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但随着顺丰速运的迅速壮大,如何提高分拣效率以应退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来应对国内外先进快递企业的挑战,成为当前顺丰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从顺丰深圳中转场改造的角度,探索适合顺丰发展的改进方案。 根据中转场现今情况及未来业务增长的需要,我们提出了三种发展方案,即:一,维持现有工作模式不变,扩大中转场的规模;二,保持现有规模不变,进行半自动化改进;三,加大设施设备投入,进行全自动化改造。 但究竟哪一种模式是适应顺丰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需要的,哪一种模式是顺风可操作性的性价比投入?接下来,我们就从三种模式的业务量可应对性、工作效率可提高性、投入产出比可接受性三个角度对此进行剖析。 首先,业务量可应对性。 顺丰速运从成立之初发展到现在覆盖全国 个省的巨大网络,每年业务增长量,无不体现着市场对顺丰的巨大需求,以下是顺丰速运近年的业务增长图表。 面对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选择哪种方案,将直接关系着中转场应对业务量剧增的水平。 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发展高峰渐降,业务量增长率势必有所减少,快递业务进入平稳增长阶段,顺丰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25%—30%的业务增长量。我们以09年业务量为基数,按前4年30%,后5年25%的增长速度预计深圳中转场未来十年的业务量。 表 深圳中转场未来十年业务量增长预测表(日处理量) 方案一应对业务量预测 表 方案一应对业务量预测表(日处理量) 表 应对业务量预测表备注 方案二应对业务量预测 表 方案二应对业务量预测表(日处理量) 方案三应对业务量预测 表 方案三应对业务量预测表(日处理量) 三种方案优缺点比较 方案一,维持现有工作模式不变,以扩大中转场规模的方式来应对

对比分析最小二乘法与回归分析

对比分析最小二乘法与回归分析

摘要 最小二乘法是在模型确定的情况下对未知参数由观测数据来进行估计,而回归分析则是研究变量间相关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 关键词: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数据估计

目录 摘要 (2) 目录 (3) 一:最小二乘法 (4) 主要内容 (4) 基本原理 (4) 二:回归分析法 (6) 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 (6) 回归分析原理 (7) 三:分析与总结 (10)

一:最小二乘法 主要内容 最小二乘法又称最小平方法是一种数学优化技术。它通过定义残差平方和的方式,最小化残差的平方和以求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可以从一组测定的数据中寻求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这种函数关系称 为经验公式.利用最小二乘法可以十分简便地求得未知的数据,并使 得这些求得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误差的平方和为最小。最小二乘法还可用于曲线拟合。其他一些优化问题也可通过最小化能量或最大化 熵用最小二乘法来表达。 基本原理 考虑超定方程组(超定指未知数大于方程个数): 其中m 代表有m 个等式,n 代表有n 个未知数(m>n);将其进行向量化后为: ,

, 显然该方程组一般而言没有解,所以为了选取最合适的 让该等式"尽量成立",引入残差平方和函数S (在统计学中,残差平方和函数可以看成n 倍的均方误差当时, 取最小值,记作: 通过对进行微分求最值,可以得到: 如果矩阵非奇异则 有唯一解:

二: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间相互依赖的相关关系的一种 统计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是应用极其广泛的数据分析方法之一。它基于观测数据建立变量间适当的依赖关系,建立不同的回归模型,确立不同的未知参数,之后使用最小二乘法等方法来估计模型中的未知参数,以分析数据间的内在联系。当自变量的个数等于一时称为一元回归,大于1时称为多元回归,当因变量个数大于1时称为多重回归,其次按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呈线性关系分为线性回归与非线性 回归。最简单的情形是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且它们大体上有线性关系,叫一元线性回归。 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 ①从一组数据出发,确定某些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即建立数 学模型并估计其中的未知参数。估计参数的常用方法是最小二乘法。 ②对这些关系式的可信程度进行检验。 ③在许多自变量共同影响着一个因变量的关系中,判断哪个(或 哪些)自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哪些自变量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将影 响显著的自变量加入模型中,而剔除影响不显著的变量,通常用逐步回归、向前回归和向后回归等方法。 ④利用所求的关系式对某一生产过程进行预测或控制。

比较分析的方法要点

比较分析的方法要点 比较分析方法是自然科学、社会以及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比较分析试图通过事物异同点的比较,区别事物,达到对各个事物深入的了解认识,从而把握各个事物。在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中,当需要通过比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事物或者对象的异同来达到某个事物的认识时,一般采用比较分析方法。 进行比较分析,应把握如下几点: 1.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 横向比较是将同一时期的相关的事物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既可在同类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之间进行。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两类事物或同类事物不同部分之间在某一方面的差异,进而分析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纵向比较是对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的具体特点进行比较。纵向比较可以揭示认识对象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上的特点及其变化发展的趋势。 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各有其长短。横向比较的优点是现实性强,容易理解,便于掌握,它侧重从质与量上对认识对象加以区分;缺点是一种静态比较法,难以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发展趋势。纵向比较的长处在于能够揭示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认识事物之间的发展趋势;但它往往对事物之间横向联系注意不够。因此,需要将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以达到对事物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2.比较事物的相同点与相异点 比较可以在异类对象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类对象之间进行,还可以在同一对象的不同部分之间进行。分析社会调查资料,重视同类对象和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不同部分之间的比较。 比较事物或对象的同和异是比较分析的两项内容。首先是共同点的比较。确定事物或对象的共同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找出共同性质,即同类事物的“同类”性,如男女职工的比较分析,“职工”就是共同性质,表明具有共同的劳动性质,这就是比较分析的前提条件。二是找出调查对象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 其次是差异点的比较。这是比较分析主要的和重要的工作。确定差异点,就是找出调查对象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 3.要对可比的事物作比较,不要在不可比的事物之间作比较。 例如,社会指标和经济指标的比较常常应当弄清指标的可比口径问题,弄清指标概念的含义和指标数值的计算方法。具有相同含义和相同计算口径的统计指标,都是可比,反之是不可比的,对于调查对象的比较来说,要选择可比的方面开展比较分析。 4.选择和制定精确的、稳定的比较标准 定量比较的计量单位应选择精确统一的标准,如长度基本单位使用米,重量基本单位使用公斤,容积基本单位使用升,等等。再比如家庭生活水平,主要看人均收入水平,用人民币为基本单位等。定性比较的标准应具有相对稳定性,比如全面普遍开展“五好家庭”的活动,其择定标准也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只有选择和制定精确的稳定的比较标准,比较分析才有章可循,得以坚持。 比较分析示例一:传统社会的家庭和现代社会的家庭基本特征比较。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 概述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是通过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应用很广。 分类形式 按比较对象 按比较对象的不同分为三种形式: 1、绝对数比较分析。通过编制比较财务报表,将比较各期的报表项目的数额予以并列,直接观察每一项目的增减变化情况。 2、绝对数增减变动分析。在比较财务报表绝对数的基础上增加绝对数“增减金额”一栏,计算比较对象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差额。 3、百分比增减变动分析。在计算增减变动额的同时计算变动百分比,并列示于比较财务报表中,以消除项目绝对规模因素的影响,使报表使用者一目了然。 按比较标准 按比较标准不同分为三种形式: 1、实际指标同计划指标。可以解释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异,了解该项指标的计划或定额的完成情况。 2、本期指标与上期指标比较。可以确定前后不同时期有关指标的变动情况,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和管理工作的改进情况。 3、本企业指标同国内外先进企业指标比较。可以找出与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推动本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注意事项 应用比较分析法对同一性质指标进行数量比较时,要注意所用指标的可比性,必须在指标内容、期间、计算口径、计价基础等方面一致。 评价标准 常用的指标评价标准有四类: 1、反映各类企业不同时期内都普遍适用的公认指标评价标准。例如:2:1的流动比率和1:1的速动比率是典型的公认标准,利用这些标准能借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及财务风险的一般状况; 2、反映某行业水平的行业指标评价标准,通过行业标准指标比较,有利于揭示本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及存在的差距。 3、反映本企业目标水平的目标指标评价标准;

统计分析的四种方法

统计分析的四种方法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统计分析的四种方法 一、指标对比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是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有关的指标对比来反映事物数量上差异和变化的方法。有比较才能鉴别。单独看一些指标,只能说明总体的某些数量特征,得不出什么结论性的认识; 指标分析对比分析方法可分为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分析。静态比较是同一时间条件下不同总体指标比较,也叫横向比较;动态比较是同一总体条件不同时期指标数值的比较,也叫纵向比较。这两种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使用。进行对比分析时,可以单独使用总量指标或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也可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对比。比较的结果可用相对数,如百分数、倍数、系数等,也可用相差的绝对数和相关的百分点(每1%为一个百分点)来表示,即将对比的指标相减。 二、分组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是总体上的对比,但组成统计总体的各单位具有多种特征,这就使得在同一总体范围内的各单位之间产生了许多差别,统计分析不仅要对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还要深入总体的内部进行分组分析。分组分析法就是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要求,把所研究的总体按照一个或者几个标志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加以整理,进行观察、分析,以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性。 统计分组法的关键问题在于正确选择分组标值和划分各组界限。 三、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法, 时间数列是将同一指标在时间上变化和发展的一系列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就形成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

列。时间数列可分为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平均数时间数列。 时间数列速度指标。根据绝对数时间数列可以计算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动态分析法。在统计分析中,如果只有孤立的一个时期指标值,是很难作出判断的。如果编制了时间数列,就可以进行动态分析,反映其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变化规律。 进行动态分析,要注意数列中各个指标具有的可比性。总体范围、指标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都应该前后一致。时间间隔一般也要一致,但也可以根据研究目的,采取不同的间隔期,如按历史时期分。 四、指数分析法指数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变动情况的相对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指数所研究的范围不同可以有个体指数、类指数与总指数之分。 用指数进行因素分析。因素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分解为各个因素,把研究对象的总体看成是各因素变动共同的结果,通过对各个因素的分析,对研究对象总变动中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测定。因素分析按其所研究的对象的统计指标不同可分为对总量指标的变动的因素分析,对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关于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法 (2页)

【参考文档】关于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法-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关于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方法是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来分析判断企业财 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其变化情况,并据以预测未来趋势的方法。 比较分析方法可分为绝对数比较和相对数比较。 绝对数比较是将一个企业连续数期的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排列在一起并设 增减栏,列示增减金额(以某一年的数据作为基数,也可以分别以前一年作为基数)。通过绝对数比较就可以分析出报告期与基期各指标的绝对变化。 相对数分析是通过对比各指标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在整体中所占的相对比重 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种分析方法是将某一关键指标的金额作为 比较标准,将其余指标与标准指标进行计算比较百分比,然后将几年的百分比 进行比较,分析其未来的变化发展趋势。 比较分析法有趋势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 1、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将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或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各财务指标进行对 比分析,来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 趋势分析法又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是将同一企业连续数期的各财务指标进行比较,以基期为标准来 判断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 横向比较是同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进行各指标比较,首先要确定各指标的 标准水平,可以是行业的平均水平,也可以是行业的最佳水平,然后将目标企 业的指标与标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企业与其它同行业企业进行比较,可 以确反映企业在该行业的地位,可以了解该企业在各指标的优势和劣势。 2、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是将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的各指标与某一关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各项目所占的比重。结构分析资产负债表时就可将总资产,负债总额,所 有者权益总额作列为100%,再计算各项目占总资产,总负债等的比重,从而了

对比分析法

什么是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情况,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主要体现在比较对象的规模大小,水平高低,速度快慢等关系的异同情况。 对比分析法的形式 按照指标类型的不同,比较的形式有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百分比、频率等比较形式。 这里要强调的是:在进行对比时,指标类型必须统一。采用的计量单位、计算方法必须要一致。只有统一的对比标准,才具有对比的意义。 对比分析法的应用 对比分析法在生活和工作的各种场景中广泛应用,如个人发展的进步与否,业务能力是否提高,企业的销售目标能否完成,企业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差距等等,具体的分析标准有以下三个维度。 1、不同的时间周期对比 即选择不同时间的指标作为对比标准。与上一年的同期进行对比称为同比,主要考虑季节周期和淡旺季的影响。与前一时期的对比称为环比。了解相邻时间周期是进步了或是退步了,以便及时分析原因。 2、与不同的空间指标对比 即在同一个时间周期内选择不同空间指标数据进行比较。 a与相似空间比较,如与同级单位、部门、地区对比,找出自身与同级别部门的差距或优势,分析自身的发展方向。 b与优势空间比较,如与优秀企业、标杆部门、行业领袖进行对比,了解自身的发展在行业内所处的位置,有哪些不足,确立发展目标。 3、与不同计划标准对比 与计划标准对比即与计划数、定额数、目标数对比。如与全年计划目标、活动计划目标对比,通过对比了解自身的发展进度和完成率,分析目标完成的预期和策略是否需要调整。

通过对分析指标的量化比较,清晰直观地反映事物发展的变化和差距,认识自身所处的水平,为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 对比分析法 数据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对现实的情况或一个功能的好坏做评估,这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对比分析法啦,俗话说的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举个栗子:你的菜铺某一天的数据数据下跌了600,某宝某一天的数据下跌了600。那对于某宝来说这个数据算异常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往下看…

比较分析法[比较法]

比较分析法[比较法] 在“新课改”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今天,教师越来越感受到,授之以“渔”变得尤为重要。带着要让学生真正贴近音乐的执著, 我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尝试,而在众多教学方法的尝试中,我发现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音乐不仅能加深他们对音乐的印象和理解,更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鉴赏的能力,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 一、运用比较法聆听,提高分析鉴赏能力 大家一定常有这样的感触:当单独用文学的语言形式来向学生描述和讲解音乐作品的时候,不但自己觉得空洞浅显、说不清楚,学生也会听得心不在焉、不感兴趣,而当把几首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比聆听时,学生就能很快区分出音乐风格、特色,并形成积极自主的音乐理解和感悟。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善用对比式教学,要引导学生在仔细聆听中学会比较,通过比较来发现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欣赏《牧童短笛》时,在引导学生分别聆听两部分不同情绪的音乐后,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检测:(1)通过对比方式用线条、颜色、动作等来描述两段音乐的不同情绪、想象音乐所描绘的场景;(2)通过对比来体验抒情型旋律与欢快型旋律在节奏、旋律、力度、速度、音色上各自的特点。在条理清晰的音乐对比鉴赏中,学生很快就了解了《牧童短笛》不同段落所要表现的音乐

形象,理解了音乐要素的表现手段在塑造音乐形象时所起的作用,真正达到了审美的教育效果。比较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分析能力、开阔了视野,同时也让学生感受了音乐的艺术魅力,激发了学习音乐的兴趣,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学。 二、运用比较法学习,提高演唱表现能力 要唱好一首歌曲,必须要准确表现出歌曲的音高、节奏,将歌曲在演唱上做艺术加工, 对歌曲进行处理。因此,通过对比法教学,能形象地引导学生将歌曲中各种因素加以表现,使歌曲的艺术形象更加生动和富有生命力。 节奏是构成音乐最基本的元素,它赋予音乐无穷的生命力,让歌曲充满意韵。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有时会疏忽节奏的表现,而对比式的启发教学就会使问题迎刃而解。如二年级歌曲《钻山洞》第三乐段“锻炼身体”,学生总会将×××.×唱成×.×××。针对这样的状况,我并没简单告诉学生哪里出错,强行纠正,而是让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对比这两种节奏的异同,引导他们自主发现歌曲节奏的特点,再将节奏和歌词联系起来讲解渗透,启发学生感受歌曲词义上“身体”锻炼的重要性,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理解节奏和歌词的联系,升华歌曲的演唱。

区域差异分析方法

专题复习《区域差异分析》 作者:杨村一中金玉玲 指导教师:宋印海顾启凤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区域,比较区域的不同点,掌握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解决区域发展方面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材料、图片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从材料、图片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最终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2、通过对习题总结和分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学会解决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不同区域差异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观,充分认识到人类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贡献。 二、课程标准要求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 运用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解决不同区域异同及其区域发展问题。 四、教学方法 对比分析法、综合程序法、讨论探究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 五、教学用具 自制幻灯片、相关材料和图片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最近我收到了两位好朋友的来信,信上的邮票吸引了我。(呈现出两幅邮票的画面)同学们能判断出我的朋友是来自哪里的吗?你是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朋友是来自江南地区,另一位来自内蒙古。我们可以通过不同地区的民居判断出来。 【承接】建筑是不同地区区域特征的缩影,而建筑形式、风格都充分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特点。 【提问】请同学们试着分别说明,两处的建筑怎样反映当地地理环境的特点?当地地理环境的特征究竟是什么那? 【学生讨论并回答,老师提问并总结】 1、江南水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湿度大,通风散热是建筑房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屋脊高,房间空间大,利于通风;屋檐宽,利于遮挡阳光,降低室内的温度。南方房屋顶坡度陡是为了容易排水,屋檐宽也是为了雨水排得更远。 2、温带大陆性气候,日夜温差大,风也很大,这里的居民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所以便于移动又可以御风保温——蒙古包。 【小结】 民居只是反映不同地区区域特征的一部分,而一个区域的主要差别体现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方面。我们具体来讨论一下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 【教师承接提问】 区域是人为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我们怎么分析一个区域的特征,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板书】一、描述区域特征。

几种安全性分析方法的比较

对安全性分析的几种方法的比较 FMEA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TA故障树分析; PFMEA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ZSA区域安全性分析、PHA初步危险分析。 区别: 一、PFMEA(Proces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PFMEA是由负责制造/装配的工程师/小组主要采用的一种分析技术,用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各种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相关的起因/机理已得到充分的考虑和论述。 PFMEA的分析原理 PFMEA的分析原理如下所示,它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确定与工艺生产或产品制造过程相关的潜在失效模式与起因; (2)评价失效对产品质量和顾客的潜在影响; (3)找出减少失效发生或失效条件的过程控制变量,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4)编制潜在失效模式分级表,确保严重的失效模式得到优先控制; (5)跟踪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更新失效模式分级表。 模式及后果分析 (1)“过程功能/要求”:是指被分析的过程或工艺。该过程或工艺可以是技术过程,如焊接、产品设计、软件代码编写等,也可以是管理过程,如计划编制、设计评审等。尽可能简单地说明该工艺过程或工序的目的,如果工艺过程包括许多具有不同失效模式的工序,那么可以把这些工序或要求作为独立过程列出; (2)“潜在的失效模式”:是指过程可能发生的不满足过程要求或设计意图的形式或

问题点,是对某具体工序不符合要求的描述。它可能是引起下一道工序的潜在失效模式,也可能是上一道工序失效模式的后果。典型的失效模式包括断裂、变形、安装调试不当等; (3)“失效后果”:是指失效模式对产品质量和顾客可能引发的不良影响,根据顾客可能注意到或经历的情况来描述失效后果,对最终使用者来说,失效的后果应一律用产品或系统的性能来阐述,如噪声、异味、不起作用等; (4)“严重性”:是潜在失效模式对顾客影响后果的严重程度,为了准确定义失效模式的不良影响,通常需要对每种失效模式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价并赋予分值,用1-10分表示,分值愈高则影响愈严重。“可能性”:是指具体的失效起因发生的概率,可能性的分级数着重在其含义而不是数值,通常也用1—10分来评估可能性的大小,分值愈高则出现机会愈大。“不易探测度”:是指在零部件离开制造工序或装备工位之前,发现失效起因过程缺陷的难易程度,评价指标也分为1—10级,得分愈高则愈难以被发现和检查出; (5)“失效的原因/机理”:是指失效是怎么发生的,并依据可以纠正或控制的原则来描述,针对每一个潜在的失效模式在尽可能广的范围内,列出每个可以想到的失效起因,如果起因对失效模式来说是唯一的,那么考虑过程就完成了。否则,还要在众多的起因中分析出根本原因,以便针对那些相关的因素采取纠正措施,典型的失效起因包括:焊接不正确、润滑不当、零件装错等; (6)“现行控制方法”:是对当前使用的、尽可能阻止失效模式的发生或是探测出将发生的失效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描述。这些控制方法可以是物理过程控制方法,如使用防错卡具,或者管理过程控制方法,如采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技术; (7)“风险级(RPN)”:是严重性、可能性和不易探测性三者的乘积。该数值愈大则表明这一潜在问题愈严重,愈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便努力减少该值。在一般情况下,不管风险级的数值如何,当严重性高时,应予以特别注意;

比较分析法

议论文写作知识指导(五) 如何进行分析论证之比较分析法 编辑者:郑燕珍 一、学习目标:学会用比较分析法来分析材料,论证观点。 二、课前学习内容 1、阅读例1,这两个文段运用了法。 人们难以忘记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事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 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德意志民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高考优秀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2、文段欣赏,用“”划出论点,并指出比较双方。 例2: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真的是“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论“从谏如流”》例3:从人类历史来看,“包容”总是和繁荣、昌盛、进步联系在一起,而偏执、独断、专制总是和战争、不幸、灾难联系在一起。“百家争鸣”,乃有战国的学术繁荣;“独尊儒术”,乃有刘汉以后的文化衰颓。大唐对异域文化的兼收并蓄,遂有盛唐文明辉耀千古;满清在外来文明前的闭关自守,终致近世中国的积贫积弱。北大在现代学术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奠基于蔡校长的“兼容并包”:“十年浩劫”中文化学术上的万马齐喑,根源在“八个样板”的“一枝独秀”。——《包容》3、阅读例4与例5,概括比较分析法两种情况 例4:唐太宗接纳魏征等人的进谏,于是有了开明盛世;相反,那顽固的马谡置王平忠言于不顾,自认为“熟读兵书”,结果痛失街亭,丢掉性命。善于纳谏,天下大治;拒听忠言,误国误民。由此可见,善于听取意见是多么重要。 例5:孙膑与庞涓二人都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智。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因其效劳于优劣不同集体。在魏国,庞涓妒贤嫉能,魏王偏听偏信,孙膑在这样的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臣子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可见,好集体懂得重用人才。 归纳:① ② 4、小结比较分析法 含义:

对比分析法.doc

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comparative analysis approach) 什么是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 对比分析法通常是把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研究对象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在对比分析中,选择合适的对比标准是十分关键的步骤,选择的合适,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选择不合适,评价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对比分析法的形式 对比分析法根据分析的特殊需要又有以下两种形式: 1、绝对数比较 它是利用绝对数进行对比,从而寻找差异的一种方法。 2、相对数比较 它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计算的,用以反映客观现象之间数量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其数值表现为相对数。由于研究目的和对比基础不同,相对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结构相对数:将同一总体内的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对比求得比重,用以说明事物的性质、结构或质量。如,居民食品支出额占消费支出总额比重、产品合格率等。 2)比例相对数:将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的数值对比,表明总体内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如,人口性别比例、投资与消费比例等。 3)比较相对数:将同一时期两个性质相同的指标数值对比,说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关系。如,不同地区商品价格对比,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某项指标对比等。 4)强度相对数:将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用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用"元

/人"表示,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表示,也有用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的,如,人口出生率用‰表示。 5)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是某一时期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对比,用以说明计划完成程度。 6)动态相对数:将同一现象在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对比,用以说明发展方向和变化的速度。如,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等。 对比分析法的标准 对比标准存在以下几种选择: 1、时间标准 时间标准即选择不同时间的指标数值作为对比标准,最常用的是与上年同期比较即“同比”,还可以与前一时期比较,此外还可以与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的时期或历史上一些关键时期进行比较。 2、空间标准 空间标准即选择不同空间指标数据进行比较。 1)与相似的空间比较,如本市与某些条件相似的城市比较。 2)与先进空间比较,如我国与发达国家比较。 3)与扩大的空间标准比较,如我市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3、经验或理论标准 经验标准是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归纳总结而得到的标准。如衡量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理论标准则是通过已知理论经过推理得到的依据。 4、计划标准 计划标准即与计划数、定额数、目标数对比。市场经济并不排斥科学合理的计划,因此,计划标准对统计评价仍有一定意义。 对比分析法的原则

对比分析法

比较法,也称为比较分析法或比较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将实际数与基数进行比较来指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从而了解经济活动的成就和问题的分析方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经常使用比较分析,这类似于等效替换方法。 对比,这是戏剧中常用的主要艺术技巧。通常,存在三种对比:字符对比,场景对比和细节对比。 人物对比 戏剧中常用的主要艺术技巧。通常,存在三种对比:字符对比,场景对比和细节对比。戏曲中的对立角色经常通过对比来描述,以突出他们的个性差异和对立意愿,从而使角色更加生动。比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有利形势到逆境的悲剧性突变;另一种是悲剧性变化。另一个是从逆境到繁荣的喜剧突变。 横向比较 基准测试也称为基准测试。它是对产品性能,质量和售后服务进行比较分析和衡量的连续过程,并针对已成为行业领导者的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或公司采取改进措施。 级别比较方法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有必要制定计划,不断寻求和建立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标杆,通过比较和综合思考找出我们自己产品的差距;另一方面,我们应不断采取设计,工艺和质量管理方面的改进措施,以取长补短,以弥补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水平,超过要求。已达到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水平对比方法不仅是模仿,而且是创造性的参考。通过深入的思

考和研究,我们可以聚集许多专家的长处,进行技术创新,并实现产品性能的提高。只有掌握了突破性的技术,我们才能引领世界。为了更好地执行级别比较方法,应建立相关数据库并不断对其进行更新。在美国,水平比较方法已被广泛使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对于某个绩效评估元素,比较员工和员工的绩效水平以查看谁做得更好。记录每位员工的比较时间,并根据次数对员工进行排名。与直接排名方法类似,这是一种通过比较和排名来评估绩效水平的更详细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每个评估要素必须由两个人进行比较和排名,以便在每个评估要素下,每个人都与所有其他人进行比较,并且所有考生都在每个要素下得到了充分的排名。这也是一种相对定性的评估方法。 优势和实用性 由于通过成对比较获得的顺序,因此评估更加可靠和有效。 缺点和适用范围 与直接分拣方法类似,它仅适用于少数人,并且操作较为繁琐。 感应对比法 归纳法是指将具体事物和个体事物分开综合以获得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因此,在逻辑上,从个人到一般的思维形式被称为归纳。对比是通过对不同事物的比较来寻求相同或相同差异的差异。 归纳法和比较法的综合应用可以使分散的非系统性知识系统化和理论化。它还可以找出事物的异同,并通过比较来区分相似的事物。 意识对比法

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也叫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对比来提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借以了解经济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法(comparative analysis approach),也称比较分析法,是按照特定的指标系将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判断或评价 对比分析法通常是把两个(或更多)相互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研究对象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在对比分析中,选择合适的对比标准是十分关键的步骤,选择的合适,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选择不合适,评价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对比分析法是最常用,简单的方法,将一个管理混乱、运营机制有问题的公司和一个管理有序、运营良好的公司进行对比,观察他们在组织结构上、资源配置上有什么不同,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别。在将这些差别和既定的管理理论相对照,便能发掘出这些差异背后所蕴含的管理学实质。企业管理中经常进行案例分析,将A和B公司进行对比,发现一些不同。各种现象的对比是千差万别的,最重要的是透过现象分析背后的管理学实质。所以说,只有表面现象的对比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有理论分析。 比较方法 对比分析法通常是把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研究对象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在对比分析中,选择合适的对比标准是十分关键的步骤,选择的合适,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选择不合适,评价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通俗简介 俗话来说,就是运用两件(或两件以上)性质比较相近的事物来做比较,通过比较得出两件(或两件以上)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的对照比较就是对比分析。也称对比分析法。 对比标准存在以下几种选择: 1、时间标准 时间标准即选择不同时间的指标数值作为对比标准,最常用的是与上年同期比较即“同比”,还可以与前一时期比较,此外还可以与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的时期或历史上一些关键时期进行比较。 空间标准

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 对比法,也称为比较分析法或比较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实际数与基数进行比较来显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从而了解经济活动的绩效和问题的分析方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经常使用比较分析,这类似于等效替换方法。 字符比较 戏剧中常用的主要艺术技巧。通常存在三种对比:字符对比,场景对比和细节对比。在戏剧中处于对立状态的角色通常通过对比来描述,以突出他们的个性差异和相反意志,并使角色更加鲜明。比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悲惨的突然变化,从美好时光到逆境。另一个是喜剧剧变,从逆境到美好时光。 水平对比度 基准测试也称为基准测试。与已经成为行业领导者的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或公司相比,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用于比较分析和衡量产品性能,质量和售后服务,并采取改进措施。 级别比较方法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我们制定计划,不断寻求和建立国内外先进标准的标准,通过比较和综合思考来发现我们产品中的空白;另一方面,我们不断采用设计,技术和质量。管理改进措施是基于人的长处和他人的缺点,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水平,超越所有竞争对手,达到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水平对比方法不仅是模仿,而且是创造性的借鉴。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我们将聚集所有人的精华,进行技术创新并实现产品性能的提高。只有掌握了突破性的技术,才有可能引领世界。为了更好地发展水平比较方法,应建立并不断更新相关数据库。水平比较法已在美国广泛使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例如,对于某个绩效评估元素,比较员工和员工的绩效水平,查看谁做得“更好”,

记录每个员工比较时“更好”的次数,并根据次数对员工进行排名。与直接排名方法类似,这是一种通过比较和排名来评估效果的更详细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每个评估元素必须成对进行比较和排名,以便每个评估元素接下来,每个人都与其他每个人进行比较,所有考生都在每个元素下得到了充分排名。这也是一种相对定性的评估方法。 优势与实用性 由于顺序是通过成对比较获得的,因此获得的评估更加可靠和有效。 缺点和适用范围 与直接分拣方法类似,它仅适用于少量人员,操作比较麻烦。 归纳对比 归纳法是指将特定的个体事物分开组合以获得总体结论的方法。因此,在逻辑上,从个人到一般的思维形式总是被称为归纳。对比是通过对不同事物的比较来寻找同一研究方法中相同或相同的差异。 归纳对比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对零散的和非系统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还可以通过比较发现事物的异同,区分相似的事物。 意识对比 外语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法。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 一、什么是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 对比分析法通常是把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研究对象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在对比分析中,选择合适的对比标准是十分关键的步骤,选择的合适,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选择不合适,评价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二、对比分析法的形式对比分析法根据分析的特殊需要又有以下两种形式: 1、绝对数比较 它是利用绝对数进行对比,从而寻找差异的一种方法。 2、相对数比较 它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计算的,用以反映客观现象之间数量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其数值表现为相对数。由于研究目的和对比基础不同,相对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结构相对数:将同一总体内的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对比求得比重,用以说明事物的性质、结构或质量。如,居民食品支出额占消费支出总额比重、产品合格率等。 2)比例相对数:将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的数值对比,

表明总体内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如,人口性别比例、投资与消费比例等。 3)比较相对数:将同一时期两个性质相同的指标数值 对比,说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关系。如,不同地区商品价格对比,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某项指标对比等。 4)强度相对数:将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 指标对比,用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用"元/人"表示,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表示,也有用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的,如,人口出生率用‰表示。 5)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是某一时期实际完成数与计 划数对比,用以说明计划完成程度。 6)动态相对数:将同一现象在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对比,用以说明发展方向和变化的速度。如,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等。三、对比分析法的标准对比标准存在以下几种选择: 1、时间标准 时间标准即选择不同时间的指标数值作为对比标准,最常用的是与上年同期比较即“同比”,还可以与前一时期比较,此外还可以与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的时期或历史上一些关键时期进行比较。

数据分析法之对比分析法

数据分析中有很多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能够直接分析出数据中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得到一个准确的结果。而数据分析方法中,对比分析法是一个十分常用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对比分析法的相关知识。 1.对比分析法的定义 对比分析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差异,从而揭示这些数据所代表的事物发展变化情况和规律性。对比分析法的特点就是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事物某方面的变化或差距,并且可以准确、量化地表示出这种变化或差距是多少,这就是对比分析法的定义。 2.对比分析法的分类 其实对比分析法可分为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两类,其中静态比较就是指在同一时间条件下对不同总体指标的比较,比如说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比较、也叫横向比较,简称横比。而动态比较就是指在同一总体条件下对不同时期指标数值的比较,也叫纵向比较,简称纵比。动态比较和静态比较这两种方法既课单独使用,也可结合使用。进行对比分析时,可以单独使用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也可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对比。

3.对比分析法的实践运用 对比分析法的实践运用主要体现在五方面,第一就是与目标对比,具体就是实际完成值与目标进行对比,属于横比。第二就是与不同时期对比,具体就是选择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作为对比标准,属于纵比。第三就是对同级部门、单位、地区对比,具体就是与同级部门、单位、地区进行对比,属于横比。第四就是对行业内对比,具体就是与行业中的标杆企业、竞争对比或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属于横比。第五就是与活动效果比,具体就是对某项营销活动开展前后进行对比,属纵比。同时,我们还可以对活动的开展状况进行分组对比,这属于横比。 4.对比分析法的注意事项 我们在使用对比分析法的手需要注意的是指标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必须一致,即要用同一种单位或标准去衡量。同时还需要重视对比的对象要有可比性,对比的指标类型必须一致。无论绝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平均数指标,还是其他不同类型的指标,在进行对比时,双方必须统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关于对比分析法的相关知识,对比分

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 无论是SEM账户的优化,还是评估阶段SEM投放的效果,下阶段的效果预测,都离不开数据分析。要想在有限的预算下,最大化地得到回报,数据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主要分享下数据分析中的对比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他们的差异,从而揭示这些数据所代表的事物发展变化和规律性。对比分析方法的特点是:可以非常直观得看出事物某方面的变化或查究,并且可以正确地、量化地表示出这种变化或差距是多少。 对比分析法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比较两类。静态比较是在同一时间条件下对不同总体指标的比较,如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比较;动态比较是在同一总体条件下对不同时期指标数值的比较。这两种方法即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比较的结果可用相对数表示,如百分数,倍数等指标。 1. 与目标对比 2. 实际完成值与目标值进行对比。如将目前的业绩与全年的业绩目标进行对比,看是否完成目标。处于某阶段,可以把目标按时间拆分再进行对比,或直接计算完成率,再与时间进度进行对比。 3. 4. 不同时期对比 5.

选择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作为对比标准。如公司未赶上上年度业绩目标的时间进度,那么可继续与自身的去年同期及上个月完成情况进行对比。与去年同期对比简称同比,与上个月完成情况的对比简称环比。 6. 7. 同级单位、地区对比 8. 与同级单位、地域进行对比,可以了解自身某一方面或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在公司、集团内部或各地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明确那些指标是领先的,那些指标是落后的,进而找出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9. 10. 行业对比 11. 与行业中的标杆企业、竞争对手进行对比,可以了解自身某一方面或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在行业内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明确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12. 13. 活动效果对比 14. 对某项营销活动开展前后进行对比。可以分析营销效果看站是否有效果,效果是否明显,还可对企业广告投放前后的业务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投放的广告是否有效果,如品牌知名度是否有提升,产品销量是否有大幅增长等。 也可以进行分组分析:对A组开展了优惠活动,而对B组保持原有的策略发展,通过对比两组的业绩,可以得知活动是否有效果。 15. 最后,进行对比分析要考虑一下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