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农业专业村、专业镇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模板】

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农业专业村、专业镇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模板】

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农业专业村、专业镇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模板】
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农业专业村、专业镇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模板】

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农业专业村、专业镇认定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支持和宣传产业特色明显、产品附加值高、主导产业突出、农民增收显著的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业特色专业村镇,做强做大富民兴村产业,根据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是指在当地政府引导下,由农民自愿、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

第三条专业村镇主导产业以岭南特色水果、蔬菜(食用菌)、丝苗米、茶叶、花卉、南药、畜牧、水产、林下经济和具有地方特色稀有品种为重点,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农产品电商等。

第二章认定对象

第四条申请认定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包括省级支持的、非省级支持的以及省农垦区覆盖的专业村镇。

第三章认定标准

第五条产业主导性强。专业村主导产业产值占本村农业总产值50%以上,专业镇主导产业产值占本镇农业总产值30%以上。具有地方特色名特优新产业的专业村镇,可适当放宽标准。

第六条生产方式绿色。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健全,主导产业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生产,实施绿色防控,严禁使用高毒农药或禁用兽药,产品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专业村镇标准化生产规模(种养面积)占主导产业规模的60%以上。

第七条规模化、组织化程度高。主导产业有集中连片规模化种养区域。规模经营户占专业村、专业镇从事主导产业农户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有成立主导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数占专业村、专业镇从事主导产业农户数比重分别为30%以上和20%以上。专业村镇与龙头企业或专业批发市场或电子商务有效对接的优先考虑。

第八条市场知名度高。专业村镇主导产品有注册商标,通过绿色食品或有机农产品认证,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或省以上名牌产品的专业村镇优先考虑。

第九条带农增收效果显著。专业村、专业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高于所在镇、所在县(市、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以上。带农增收效果显著的在专业村镇认定中优先考虑。

第十条和产业园建设相结合。专业村镇认定要和省级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相结合,引导鼓励产业园周边特色产业镇、村依托产业园平台,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成一批特色农业专业村、镇(乡),共同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第十一条持续发展能力强。专业村镇管理制度健全,重视特色产业发展,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科研院所等建立了长期的科技帮扶联系,技术服务能力较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好。

第四章认定程序

第十二条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工作按照村镇自愿申报、县级初审推荐、市级审核、省级认定的程序进行。

(一)村镇申请。需申报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或专业镇的,由专业镇向所在县农业农村部门提出申请,并按要求提供相关申报材料。

(二)县级初审推荐。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符合条件的专业村镇申报认定,指导专业村镇按照要求填写《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申报表》和《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申请表》。各县(市、区)农业部门严格对照认定标准,认真审核把关并对上报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规范性、完整性负责,签署初审意见,将推荐上报的正式文件和申报材料一并报送市农业农村部门。

(三)市级审核。市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审核专业村镇认定材料,汇总上报省农业农村厅。

(四)省级认定。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评审,确定拟认定的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名单并在广东农业信息网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公布认定名单并授牌,通过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加强社会宣传推广活动,营造良好舆论。

第十三条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申报、初审、审核、认定均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监管平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子项目管理平台进行,实行网上填报、网上审批。

第五章认定管理

第十四条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有标识,统一LOGO,对被认定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的授权使用。

第十五条申报村镇要据实提供申报材料,如存在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一经查实,取消该村镇申报资格,3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第十六条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工作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按认定标准考评一次,对不符合认定标准的予以淘汰。考评办法采取专业村镇自评,县(市、

区)农业农村部门测评,地级以上市农业农村部门考评,省农业农村厅抽查考评。

第十七条对被认定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的给予奖励。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省农业农村厅负责解释。各市、县(市、区)可参照本办法,制定市级和县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管理办法。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

附件:1.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申报表

2.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申请表

附件1

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申报表填报单位:_____市_____县(市、区)_____镇_____村

注:①相关数据为上一年末数,以当地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为准。

②规模经营户:规模农业经营户指具有较大农业经营规模,以商品化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户。规模化标准为:

种植业:一年一熟制地区露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达到100亩及以上、一年二熟及以上地区露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达到50亩及以上、设施农业的设施占地面积25亩及以上。

畜牧业:生猪年出栏200头及以上;肉牛年出栏20头及以上;奶牛存栏20头及以上;羊年出栏100只及以上;肉鸡、肉鸭年出栏10000只及以上;蛋鸡、蛋鸭存栏2000只及以上;鹅年出栏1000只及以上。

林业:经营林地面积达到500亩及以上。

渔业:淡水或海水养殖面积达到50亩及以上;长度24米的捕捞机动船1艘及以上;长度12米的捕捞机动船2艘及以上;其他方式的渔业经营收入30万元及以上。

农林牧渔服务业:对本户以外提供农林牧渔服务的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及以上。

其他:上述任一条件达不到,但全年主导农产品销售总额达到10万元及以上的农业经营户。

③须附上相关佐证材料。

附件2

黄山:特色农业让乡村大地充满生机

黄山:特色农业让乡村大地充满生机 黄山市既是一个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也是一个以“三农”为主地山区城市,特有地自然资源、浓郁地地域文化、良好地生态环境、优越地区位条件,决定了黄山农村地与众不同:这里地农村不是穷乡僻壤,而是长期受到徽文化浸润和滋养地诗书之乡;不是黄土高坡,而是处处青山碧水环绕地生态之乡;不是残砖砾瓦,而是到处遍布着古村落、古民居地文物之乡;不是广袤平原,而是大量出产茶叶、茶油、菊花等品质优良、品味俱佳地山珍之乡;不是偏于一隅,而是随着大交通地改善能够通江达海、面向长三角地开放之乡. 近年来,黄山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地各项政策,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地奋斗目标,紧密结合山区实际,以农业农村经济“八个一批”为抓手,做大做活特色农产品文章,加快发展具有黄山特色地现代农业,有力促进了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年黄山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较上年增长,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元和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主导产业雏形已就.近年来,黄山市各地立足生态和物产资源地优势,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加快茶叶、竹木业、蚕桑、果蔬、中药材和养殖业等产业基地建设,筑就了黄山现代农业地基本格局. 年全市茶叶综合产值达亿元、林业综合产值达亿元.在这些主导产业发挥支柱作用地同时,黄山乡村旅游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壮大.去年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万人次、收入亿元,乡村旅游已成为黄山市农村经济发展地新亮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茶叶是黄山市最重要地特色农产品,近年来,黄山市连续制定出台一系列加快茶产业发展政策性文件,并建立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强力推进茶叶“双十”工程(用三年时间,依托个省市级龙头企业或合作组织,建设万亩高效生态茶园基地),全市茶园面积万亩,占全省面积地.在抓好茶叶基地地同时,全市还建成商品用材林万亩、竹园万亩、油茶万亩、花卉苗木万亩、桑园万亩、果园万亩、商品蔬菜万亩、中药材万亩、蜂群万群以及各类养殖小区多个特色农产品基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壮大.近年来,黄山市财政每年投入多万元扶持特色农产品发展,同时利用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年,共申报各类农业项目个,争取部、省扶持到位资金近亿元.目前,全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共家,市级龙头企业家,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农产品加工产值达亿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发展.近年来,黄山市在推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地同时,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扶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全市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已达家,会员万余人;发展订单农户万余户,占全市农户数地%.这些专业组织地服务领域涵盖了茶叶、水果、蔬菜、畜禽、蜂业、粮食等行业.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质量安全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黄山市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 年,全市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面积达万亩,其中,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认证面积达万亩,占茶园总面积,居全省首位.全市共制定茶叶、食用菌、贡菊、蚕桑等各类农产品市、县级地方标准规范个,建立国家、省、市和县级标准化生产基地个,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覆盖率达.蔬菜、畜禽等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品牌创建不断提升.近年来,黄山市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提升产品品质,强化企业品牌意识,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目前,全市已拥有个中国驰名商标、个中国名牌农产品、个省名牌农产品、个省著名商标、个省名牌产品.黄山众多特色农产品以卓越地品质已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定地份额,有地已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

农村特色农业发展调研

农村特色农业发展调研 一、存有问题 1.种植和经营中存有问题 当前,种植水八仙的农民大多都是承袭传统的自产自销,缺乏“领头羊”大规模种植水生蔬菜。调查发现,该地鲜有大规模种植水生蔬菜的基地,虽然也有部分农民田地被集体承包来集中种植,但通常种植传统水生蔬菜的本地农民只种三五亩小地,自产自销,补贴家用,而其生产还受自然环境因素制约,产量有限,收益低下。所以种植者越来越少,人们持续走向城镇寻取相对较高的收入,使农村的一部分劳动力流失,更加剧了这种状况。 2.技术问题 一方面,种植水生蔬菜采取的基本上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的模式,缺少种植技术性和抵御气象灾害、虫害的水平,其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比较有限;另一方面也缺少施用于水生蔬菜的机械,现在水生蔬菜在种植,采收和加工过程中是纯人工实行的,费时劳力,效率低下;另外,研究领域也缺少环境友好型农药的开发,例如上面提到过的含菊酯类农药造成养殖业鱼类死亡的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3.缺乏品牌优势 苏州的水八仙虽然有名,但是在整个销售市场链条上却缺乏品牌性,外人无法识别到底是否为当地所特有的品牌和品质,这在一定水准上导致了效益的低下。另外,水生蔬菜大多是保健食品,尤其是在我国城市出现营养过剩的今天,食用水生蔬菜产品能够协助消费者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等“富贵病”,而经营销售者却没有以此来增大宣传产品并开拓市场的观点。 4.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现代工业以及农业的发展,水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在工业方面,大量的工业污水,废物被企业就近排放到附近的河流,湖泊中。 在畜牧养殖方面,畜禽粪便直接通过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使水体变黑发臭。农业方面,大量施用化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不合 理使用农药直接污染了河流,同时,大量的农膜残留物散落到水体中,使水体发黑散发恶臭。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水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 了水生蔬菜种植的环境条件。 另外,水生蔬菜在种植过程中本身就需要施用一定量的农药,这些农 药的毒性会直接杀死某些生物,破坏该水域的食物链,破坏生态平衡。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农户会施用更多的药物,这进一步恶化了该水域 的生态环境,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二、应对举措 苏州不但拥有种植水生蔬菜的天然优势,土地里还深埋着水生蔬菜的 文化底蕴。随着人们思想文化修养进一步提升,人们会越来越重视本 土文化特色的意义,以及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明确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性 特色农业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特色农业之“魂”是唯我独 存或唯我独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二是特色农业之“根”是天赋 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各地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所 以要充分联系环境因素。三是特色农业之“本”是传统,即我们通常 所讲的种植、养殖或加工习惯,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创新使其 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该地农业又好又快的 持续发展,所以只有坚持并发展独具特色的水生蔬菜种植才是长远发 展之计。 (二)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和管理模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引进先 进措施,实行大规模的生产才能够降低成本,才是特色农业的持续发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 发 展 规 划 二○一四年三月五日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背景 宣汉县庙安乡地处位于宣汉西南部,是达州市高效农业基地、达州市30强进步乡之一,也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示范乡,距达州市21公里、宣汉县城23公里,交通便捷。目前,全乡通车里程达90余公里,有4条出境公路,即庙磐路、庙东路、庙洋路、庙天路。2014年完成了对庙磐路的拓宽,正在进行其它三条路的拓宽;对全乡实现了100%的村、100%的社通水泥路。庙安乡乡域区位优势明显,平均海拔700米,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适宜种植水果。 二、农业产业概况 庙安乡辖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总人口约7000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近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庙安乡党委、政府的具体操作下,宣汉县庙安乡不断探索经济发展道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抓了西瓜、脆红李、梨等特色产业,特别是2011年以来,脆红李产业在全乡得以突破性发展,已成为全乡的特色支柱产业,2013年,全乡脆红李销售收入突破300万元,创历史新高。2014年全乡脆红李扩种3000亩,15万株,连片种植猕猴桃500亩,为做大做强水果产业,组建成立了庙安乡水果专业合作社,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在庙安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努力

下,庙安水果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并正在进行有机食品认证,成为展示庙安的平台与名片。与此同时,庙安乡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给庙安乡带来了水保工程项目,依托产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招商等办法建乡村酒店、露营地、绿林居拟把庙安乡打造成为“春观花、夏品瓜、秋摘果、冬赏雪”和“山乡李海、瓜甜心醉”的“巴山特色花果山、乡村旅游体验区”。 三、规划目标 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项目的推介、宣传,发挥特色农业产业龙头项目的幅射、示范作用,进一步转变农户的经营理念,丰富庙安特色产业种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规划的期限、范围和建设内容 规划期限:2014年至2017年。 规划范围:庙安乡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 建设内容: 1、特色种植业。扩种脆红李2000亩,,种植黄瓜2000亩,种植西红柿3000亩,优质小麦育种4000亩,种植脱毒马铃薯、红薯2000亩,大路蔬菜2000亩。 2、经济林。规划种植107杨树3000亩,种植花卉、苗木1000亩。 3、中药材。规划种植金银花1000亩,种植牛蒡1200亩,种植

打造特色农业,助推乡村经济新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014864288.html, 打造特色农业,助推乡村经济新发展 作者:汤跟记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02期 开发特色农业,既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还能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各地要因地制宜,大力打造特色农业,助推乡村经济新发展。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比很大。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这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导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打造特色农业正符合这一要求,通过延伸农村经济产业链,使得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升,达到致富增收的目的。那么,在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发展特色农业,助推乡村经济发展成为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特色农业的概念与意义 特色农业主要是指各地结合市场需求,利用某些特定的农业资源,获得高质量、高经济附加值以及具有绝对特色的农产品,并将这种特色发展壮大,形成一定规模的高效农业现象。一般来讲,特色农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地域特色或品种特色的农产品的特色产业;另一类是借助当地的特殊气候、地形地貌所发展起来的创意农业,如旅游农业、景观农业等。 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多重意义。第一,能有效解决近年来农民“增产减收”等实际问题,避免农产品滞销,谷贱伤农等问题;第二,随着农村经济改革以及城中村改造,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这不仅增加了城市就业与流动人口管理的负担,也加重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发展特色农业,让农民就近就业,避免了农民背井离乡所造成的负面问题,有利于和谐农村的构建;第三,国内大多数地区农业生产仍不关注市场需求,盲目生产造成农产品品种单一、同质化严重。甚至一些农产品在市场流通中还会出现恶性竞争,农产品缺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对此,党和政府提倡“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的道路”,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转变农业发展观念,因地制宜,开发特色农业,不断提高当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新时期打造特色农业的对策 (一)政府要加大扶持与调控力度 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与大力扶持,因此,政府首先要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给予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将民众的思想与行动统一到政府决策中来;其次,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要特别重视特色农业开发引导工作,采用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组织考察等方式向民众宣传特色农业的意义与好处,让民众对发展特色农业有信心;再次,政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 (1000字)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中共靖边县委靖边县人民政府2011年,我县加大农业投入,强化工作措施,以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现代特色农业,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农业农村工作各项任务。全年共投入10亿元扶持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全面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实现总产值25.2亿元,实现增加值14.7亿元,增长7.9%。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89元,位居全市第三,比2010年净增加2090元,增长27.5%,分别高出全市、全省、全国水平3169元、4661元、2712元。据统计,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万元的乡镇达10个,占全部乡镇的45.5%;全县214个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万元的达到90个,占全乡行政村总数42%,其中突破2万元的乡镇5个。我们的主要做法:一、立足实际,高点起步,制定科学合理的特色农业发展规划为了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我们抽调全县涉农以及有关部门骨干,由主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县级领导带队,组成靖边县农业农村工作调研组,深入全县22个乡镇开展了多次农业发展大调研,经过仔细研究,认真讨论,反复酝酿,制定了靖边县特色农业发展规划。规划立足全县自然条件和现有的产业基础,科学规划了生产区域,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产业发展兼顾规模与效益,按照“大规模、小群体”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马铃薯产业围绕“鲜薯商品化、种薯脱毒化、品种专用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思路,加快脱毒新品种推广改良步伐,努力开发高淀粉、专用薯品种,实现以商品薯生产为主,专用薯、种薯生产为辅的协调发展格局。蔬菜产业按照“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培育品牌、提高效益”的思路,坚持高标准大田和拱棚、温棚建设并举,推进东坑镇、红墩界镇“万亩万元”设施农业示范田建设,带动宁条梁、张家畔等有条件的乡镇大面积推广。小杂粮产业由传统种植向“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方向发展,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品牌。实践证明,一个好的规划,对工作的完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加大投入,把握关键,夯实特色农业发展物质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为此,我们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重点来抓,不断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集中财力办大事。一是继续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加强了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电网和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积极争取中、省、市专项资金,并与我县项目建设捆绑、配套使用,加强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三是充分调动群众、社会参与的积极性,避免了政府大包大揽、单打一的弊端,进一步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2011年,解决了农村2.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和80个自然村农网改造问题;全县通村油路达到750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新修和改造基本农田13万亩,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新打机井383眼,发展节水灌溉8.31万亩;完成了6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任务。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同时,切实加强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强力推进马铃薯良种基地建设,加快脱毒新品种推广改良步伐,走种薯、专用薯、食用鲜薯“三薯”协调发展的路子,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其中夏马铃薯达到10万亩,建成原原种繁育基地50亩,原种繁育基地500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8000亩。稳步推进蔬菜产业,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在北部和中部滩涧地区进行规模种植。在种植结构上,由传统蔬菜生产向“精细蔬菜”生产发展,积极发展“反季节蔬菜”;在种植方式上,坚持了以大田生产为主,拱棚、温棚生产为辅,走大田、拱棚、温棚蔬菜生产相结合的路子,真正形成了“季季有产品,月月有收入”的生产格局。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达到5万多亩,蔬菜温室大棚达到8350个,大、小拱棚达到16114个。大力发展羊子、生猪养殖,羊子饲养量达到175万只,生猪达到48万头。小杂粮产业以榆荞-4号荞麦、伊选红糜、伊选黄糜、晋谷29、秦谷5号、英国红芸豆等小杂粮优良品种为主,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建立了特色小杂粮生产基地15万亩,产品很受欢迎,效益也很可观。实践证明,“基础强则农业丰,农业丰则农民富”。只有把基础打好了,特色农业的发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只是一句空话。三、依靠科技,推广科

新农村建设特色农业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特色农业调查报告 米易县农民增收下特色农业作用分析调查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XX 级应用化学班梁灵内容摘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而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针对攀枝花米易县的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和全县农业增收情况,可以看出特色农业对农民增收有一定推动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资金、设施、自然灾害、科技、资源,只要解决好这些问题,米易县的农业发展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关键词:农民增收特色农业作用分析一、米易县农民增收现状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角,攀枝花市东北部,安宁河与雅砻江交汇区。介于北纬26°42′至27°10′,东经101°44′至102°15′,二滩电站座落其间。全县幅员面积2104.32千平方米,辖8镇,20乡(含9个民族乡)。总人口21.56万人,居住着汉、彝、傈憟、回、白等24个民族。凭借米易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米易农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米易县蔬菜、甘蔗、水果、畜禽和水产品产销两旺。在新农村建设中,米易县以晃桥国家级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优质水果基地、良种畜牧基地和基层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数据显示,XX年米易县农业总产值11.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 179元,数据显示:XX年米易县农民总收入达13.9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6471.6元,总收入比XX年上升21.7%,人均收入上升25%,但是农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特色种植农户和普通农户,种植特色农产品的农户,他们一年收入最多达10几万元,但是普通农户一年就1万元左右。所以,要建设好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缩小农民的收入差距,大力促进农民增收。二.特色农业就米易县来说,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的很多,比如说水果种植、蔬菜种植、牲畜养殖、烤烟等等,而且规模大,收入高,他们有的是看到了市场前景和资源条件,有的是政府组织,然后开始特色种养农产品,规模也就不断扩大,给农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农户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很多种养技术,比如说防病防虫,经营管理,施肥技术等等,有的地方政府也给予了他们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帮助他们们大力发展特色农业。1.1蔬菜种植米易县的特色蔬菜主要种植青椒、四季豆、茄子、土豆、苦瓜、黄

农村特色农业发展调研

农村特色农业发展调研 一、存在问题 1.种植和经营中存在问题 目前,种植水八仙的农民大多都是承袭传统的自产自销,缺乏“领头羊”大规模种植水生蔬菜。调查发现,该地鲜有大规模种植水生蔬菜的基地,虽然也有部分农民田地被集体承包来集中种植,但通常种植传统水生蔬菜的本地农民只种三五亩小地,自产自销,补贴家用,而其生产还受自然环境因素制约,产量有限,收益低下。因此种植者越来越少,人们不断走向城镇寻取相对较高的收入,使农村的一部分劳动力流失,更加剧了这种状况。 2.技术问题 一方面,种植水生蔬菜采取的基本上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的模式,缺少种植技术性和抵御气象灾害、虫害的能力,其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比较有限;另一方面也缺少施用于水生蔬菜的机械,现在水生蔬菜在种植,采收和加工过程中是纯人工进行的,费时劳力,效率低下;另外,研究领域也缺少环境友好型农药的开发,例如上面提到过的含菊酯类农药造成养殖业鱼类死亡的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3.缺乏品牌优势 苏州的水八仙虽然有名,但是在整个销售市场链条上却缺乏品牌性,外人无法识别到底是否为当地所特有的品牌和品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效益的低下。另外,水生蔬菜大多是保健食品,尤其是在我国城市出现营养过剩的今天,食用水生蔬菜产品可以帮助消费者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等“富贵病”,而经营销售者却没有以此来加大宣传产品并开拓市场的观念。 4.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现代工业以及农业的发展,水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在工业方面,大量的工业污水,废物被企业就近排放到附近的河流,湖泊中。 在畜牧养殖方面,畜禽粪便直接通过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使水体变黑发臭。农业方面,大量施用化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不合 理使用农药直接污染了河流,同时,大量的农膜残留物散落到水体中,使水体发黑散发恶臭。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水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 了水生蔬菜种植的环境条件。 另外,水生蔬菜在种植过程中本身就需要施用一定量的农药,这些农 药的毒性会直接杀死某些生物,破坏该水域的食物链,破坏生态平衡。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农户会施用更多的药物,这进一步恶化了该水域 的生态环境,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二、应对举措 苏州不仅拥有种植水生蔬菜的天然优势,土地里还深埋着水生蔬菜的 文化底蕴。随着人们思想文化修养进一步提高,人们会越来越重视本 土文化特色的意义,以及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明确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性 特色农业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特色农业之“魂”是唯我独 存或唯我独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二是特色农业之“根”是天赋 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各地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所 以要充分联系环境因素。三是特色农业之“本”是传统,即我们通常 所讲的种植、养殖或加工习惯,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创新使其 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该地农业又好又快的 持续发展,所以只有坚持并发展独具特色的水生蔬菜种植才是长远发 展之计。 (二)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和管理模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引进先 进措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才可以降低成本,才是特色农业的持续发

茅山镇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简介

茅山镇特色农业发展概况 尊敬的陈书记,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南京农业大学—茅山镇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签字仪式,这充分体现了南农大对茅山老区的关心与关爱,对茅山人民的深情厚谊。借此机会,我代表茅山镇党委、政府对长期以来关注、支持茅山发展的南京农业大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出席今天签字仪式的南农大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把茅山镇高效农业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下。 茅山镇位于句容市东南部、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茅山北麓,104国道、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与茅山镇相切,句茅公路、茅延公路穿境而过。2011年底,镇域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7公顷,境内低山、丘陵、平坝兼有。下辖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全镇常住人口29251人。 近年来,茅山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自身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全力打造“高效农业特色镇”和“乡村旅游星级镇”,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一)“五朵金花”产业稳定发展。在高效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培育地方特色,确定了以“葡萄、苗木、金银花、桑葚、玫瑰”五朵金花为主导的优势产业。逐渐形成了以丁庄村为核心的万亩葡萄园,以永兴村为核心的万亩苗木基地和千亩玫瑰种植园,以丁家边村为核心的千亩桑葚园,以前陵、蔡门村为核心的千亩金银花基地,具有“一村一品”特色的产业布局也日益呈现。与此同时,还

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培育出了“继生”牌葡萄、“得撒”金银花、“东方紫”牌紫酒等一批品牌产品和优势生产基地,实现了树形象、创名牌、拓市场、增效益的战略目标。截止2011年年底,全镇高效农业总面积达4万亩,其中:葡萄1.5万亩、苗木1.5万亩、金银花2000亩、桑葚3000亩、玫瑰1000亩、茶叶4000亩。2011年全镇高效农业总产值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0%。 (二)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兴起。借助高效农业的快速规模化发展,也带动了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的迅速升温。全镇已经形成了以怡景湾度假村、九龙山庄为龙头的乡村旅游景点,集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云林山庄、假日山庄、泰源田庄、聚贤山庄、春城湖农庄等休闲观光农庄更是鳞次栉比。其中九龙山、怡景湾度假村分别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AA级景点荣誉称号,在全省范围内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计划投资10亿元的蒙爱城国际乡村旅游项目正在规划建造中,计划打造成集世界各国特色手工制作产业集聚地,把全球各地、各民族的特色手工业品集中在茅山展示,表现独特、包容、灿烂的世界手工文明。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丰富我镇、乃至全市的旅游业、文化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三)现代农业园区初具规模。为提升发展效益,提高竞争能力,我镇坚持“典型带动,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农业园区的集约化发展,近年来,全镇建成镇江市级农业现代化园区1个,句容市级农业现代化园区10个,12个500亩以上连片栽培高效示范园区,建成具有一定规模、有一定科技含量和带动示范作用的特粮特经科技示范园区 24个,家畜禽养殖基地3个,全镇涌现出了东方紫、小康公司、丁庄葡萄园、五木源、玫瑰园、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案

石台县横渡镇片区综合开发项目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建设方案 一、项目区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 横渡镇位于石台县东北部,东邻七都镇镇、北接仁里镇,南连祁门县、本县大演乡、西靠县城,总面积174平方公里。辖7个村,78个村民组,2510户,9500人,其中,农业人口8702人,劳动力人数5523人。项目区覆盖横渡村、河西村、香口村三个行政村。 2、产业发展现状 横渡镇土地总面积174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22万亩,占全镇总面积78%;耕地4317亩,占全镇总面积6.86%;森林覆盖率78%。全区现有经果面积3000亩,茶园面积5862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山芋等,经济作物有李子、茶叶、毛竹等。是典型的林、茶、果兼作区。 项目区覆盖横渡村、河西村、香口村三个行政村,1344户、4730个人口。面积5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20亩。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项目区内以李为主的经果和茶叶产量大幅度上升,现有经果2000亩,形成了以“石桥步”为核心的“十里花果

长廊”,所产“石桥步”牌水果在周边小有名气,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被列为安徽省“百镇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并入选全国扶贫开发百例典型,同时还先后被确定为安徽省生态村、安徽省特色林业(水果)产业村和石台县乡村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项目区农业比较效益较低,农业生产水平相对滞后,农田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土地综合利用率低,部分果树品种老化、产出率低,极待改造提高,同时还存在着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薄弱,站房破旧,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从而使科技进程缓慢,普及率低。 3、项目建设优势条件 拟定于在横渡镇“十里花果长廊”核心地带横渡村、河西村、香口村建设,位于镇政府周边地区,现有果园面积2000亩,是我县规模较大的果园基地,发展特色经果产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一是发展时间长,规模较大。早在90年代横渡镇确定了“以经果为主导产业,积极做大做强特色养殖、经果等特色产业,创立品牌、统一包装,开展无公害认证等,成立了经果专业合作社,通过技术服务、开拓市场等推动石桥步水果发展,果农收益逐年提高,发展积极性高涨,生产面积逐年扩大,果树新品种不断更新,建成了名副其实的“十里花果长廊”。截至2010年底,项目区已发展桃、李、梨、杏等经果林面积2000亩,年产2000多吨水果以个大、肉厚、味美而畅销省内外,仅经果林一项,户均收入都在3000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 发 展 规 划 二○一四年三月五日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背景 宣汉县庙安乡地处位于宣汉西南部,是达州市高效农业基地、达州市30强进步乡之一,也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示范乡,距达州市21公里、宣汉县城23公里,交通便捷。目前,全乡通车里程达90余公里,有4条出境公路,即庙磐路、庙东路、庙洋路、庙天路。2014年完成了对庙磐路的拓宽,正在进行其它三条路的拓宽;对全乡实现了100%的村、100%的社通水泥路。庙安乡乡域区位优势明显,平均海拔700米,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适宜种植水果。 二、农业产业概况 庙安乡辖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总人口约7000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近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庙安乡党委、政府的具体操作下,宣汉县庙安乡不断探索经济发展道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抓了西瓜、脆红李、梨等特色产业,特别是2011年以来,脆红李产业在全乡得以突破性发展,已成为全乡的特色支柱产业,2013年,全乡脆红李销售收入突破300万元,创历史新高。2014年全乡脆红李扩种3000亩,15万株,连片种植猕猴桃500亩,为做大做强水果产业,组建成立了庙安乡

水果专业合作社,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在庙安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努力下,庙安水果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并正在进行有机食品认证,成为展示庙安的平台与名片。与此同时,庙安乡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给庙安乡带来了水保工程项目,依托产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招商等办法建乡村酒店、露营地、绿林居拟把庙安乡打造成为“春观花、夏品瓜、秋摘果、冬赏雪”和“山乡李海、瓜甜心醉”的“巴山特色花果山、乡村旅游体验区”。 三、规划目标 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项目的推介、宣传,发挥特色农业产业龙头项目的幅射、示范作用,进一步转变农户的经营理念,丰富庙安特色产业种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规划的期限、范围和建设内容 规划期限:2014年至2017年。 规划范围:庙安乡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 建设内容: 1、特色种植业。扩种脆红李2000亩,,种植黄瓜2000亩,种植西红柿3000亩,优质小麦育种4000亩,种植脱毒马铃薯、红薯2000亩,大路蔬菜2000亩。

特色农业生态观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色农业生态观光项目(农民经济实体股份制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XX县XX村特色农业生态观光园(农村经济实体股份制经营示范项目) (二)项目地点: XX市XX县XX镇XX村 (三)项目用地: 3000亩 (四)项目投资: 人民币20,000万元 (五)项目实施主体: XX农业有限公司 (六)项目投资人及股权构成: 为了集约农村土地规模化发展特色农业,XX农业有限公司以其出资注册人民币现金壹仟万元作为资金股金,整合伏唐村农户集中起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约3000亩作为其资源股本,通过资金股和资源股的整合共同发展伏唐村特色农业及生态观光项目,以创新方式真正实施农村经济实体股份制经

营。通过集约化规模化方式开展高效种植和有机养殖等特色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最终实现国家、农民和投资人的三赢局面。 股权构成:投资人占有80%股权,全体入股农户共同享有20%股权。 (七)项目分红和经营风险特别约定: 由于本项目对破解“三农”问题具有独创性,涉及农民基本收益具有特殊性,为了消除农户的顾虑和充分地调动农户参与本项目的积极性,金富田特色农业有限公司同意对全体入股农户共同股权实行“保底分红、盈利共享”的分红方式,让全体入股农户的基本收益得以保障和稳定,以消除农户参股经营、共同致富的顾虑。具体是: 在每个会计年度核算期核算清楚前,就提前于每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支付入股农户每亩XX元的保底分红;而利润分红则不晚于次年3月31日之前一次性付清;如果出现经营性亏损,则由广西金富田公司自行消化,入股农户不承担经营风险。 本项目破解“三农”问题的最大亮点是:农民土地收益有保障,经营收益则通过20%的股权分享。 第二节项目内容与经营规划:

特色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色农业生态观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某某县某某村特色农业生态观光园某某村经济实体股份制经营示范项目) (二)项目地点: 某某市某某县某某镇某某村 (三)项目用地: 3000亩 (四)项目投资: 人民币20,000万元 (五)项目实施主体: XX农业有限公司 (六)项目投资人及股权构成: 为了集某某村土地规模化发展特色农业,XX农业有限公司以其出资注册人民币现金壹仟万元作为资金股金,整合某某村农户集中起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约3000亩作为其资源股

本,通过资金股和资源股的整合共同发展某某村特色农业及生态观光项目,以创新方式真正实某某村经济实体股份制经营。通过集约化规模化方式开展高效种植和有机养殖等特色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最终实现国家、农民和投资人的三赢局面。 股权构成:投资人占有80%股权,全体入股农户共同享有20%股权。 (七)项目分红和经营风险特别约定: 由于本项目对破解“三农”问题具有独创性,涉及农民基本收益具有特殊性,为了消除农户的顾虑和充分地调动农户参与本项目的积极性,金富田特色农业有限公司同意对全体入股农户共同股权实行“保底分红、盈利共享”的分红方式,让全体入股农户的基本收益得以保障和稳定,以消除农户参股经营、共同致富的顾虑。具体是: 在每个会计年度核算期核算清楚前,就提前于每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支付入股农户每亩XX元的保底分红;而利润分红则不晚于次年3月31日之前一次性付清;如果出现经营性亏损,则由广西金富田公司自行消化,入股农户不承担经营风险。 本项目破解“三农”问题的最大亮点是:农民土地收益有保障,经营收益则通过20%的股权分享。

新农村建设特色农业调研报告范文

新农村建设特色农业调研报告范文 针对攀枝花米易县的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和全县农业增收情况,可以看出特色农业对农民增收有一定推动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资金、设施、自然灾害、科技、资源,只要解决好这些问题,米易县的农业发展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关键词:农民增收特色农业 作用分析 一、米易县农民增收现状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角,攀枝花市东北部,安宁河与雅砻江交汇区。介于北纬26°42′至 27°10′,东经°44′至102°15′,二滩电站座落其间。全县幅员面积2104.32千平方米,辖8镇,20乡(含9个民族乡)。总人口21.56万人,居住着汉、彝、傈憟、回、白等24个民族。凭借米易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米易农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米易县蔬菜、甘蔗、水果、畜禽和水产品产销两旺。在新农村建设中,米易县以晃桥国家级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优质水果基地、良种畜牧基地和基层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数据显示,xx年米易县农业总产值11.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 179元,数据显示:xx年米易县农民总收入达13.9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6471.6元,总收入比xx年上升21.7%,人均收入

上升25%,但是农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特色种植农户和普通农户,种植特色农产品的农户,他们一年收入最多达10几万元,但是普通农户一年就1万元左右。所以,要建设好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缩小农民的收入差距,大力促进农民增收。 二.特色农业 就米易县来说,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的很多,比如说水果种植、蔬菜种植、牲畜养殖、烤烟等等,而且规模大,收入高,他们有的是看到了市场前景和资源条件,有的是政府组织,然后开始特色种养农产品,规模也就不断扩大,给农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农户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很多种养技术,比如说防病防虫,经营管理,施肥技术等等,有的地方政府也给予了他们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帮助他们们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1.1蔬菜种植米易县的特色蔬菜主要种植青椒、四季豆、茄子、土豆、苦瓜、黄瓜、山药、西红柿、丝瓜、豇豆等。农户都采用大棚种植,小河村盖大棚达145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74.54%,雷窝村盖大棚达145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56.37%,青皮村盖大棚15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33.21%,移民新村盖大棚4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66.7%,种植大棚青椒、苦瓜、黄瓜,一亩大约能收入 2.4万元,大棚四季豆一亩大约能收入2万元,山药一亩大约能收入2.5万元,随着种种规模化的种植,蔬菜越来越多、价格也很令人满意、大多是销往外地,比如说成都、重

县域特色农业发展与布局

县域特色农业发展与布局 --以武山县蔬菜产业为例 [摘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近年来武山县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资源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并且形成了三大蔬菜集中产区,使蔬菜产业成为武山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通过对武山县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该区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武山县;蔬菜产业;现状;问题;措施 引言:发展特色农业,就是以资源、气候、立地条件、环境、特殊物种优势为基础,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地域生产特征和独特产品品质的市场化的高效农业。不仅有相当规模的产业化经营,还具有相对优势的市场占有率、不可替代市场地位的销售额和区域专业化的产业群体以及为之服务的部门和环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既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落脚点,也是富民强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经济贫困地区的武山县更应该利用县域特色跟县域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业产业,下面我们紧以蔬菜产业发展为例。 一.武山县概况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的渭河上游,东连甘谷,南靠岷县、礼县,西接漳县,北邻陇西、通渭二县。县辖6镇9乡,344个村委会,总人口44.28万人(2004年),其中农业人口37.87万人。 武山县地处秦岭山地北坡西段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均向中部河谷川区倾斜,海拔在1365——3120米之间,以渭河、漳河为界可将全县分为北部黄土梁峁沟壑区、中部河谷川道区和南部剥蚀山地3种不同地貌类型区,年降水量48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9℃左右,无霜期130~185天,大于10℃的有效积温1400℃--3400℃。县境东西宽57.5公里,南北长59.5公里,总面积2011平方公里。适宜种植的作物有小麦、玉米、马铃薯、蚕豆、蔬菜、中药材、果树等。县域境内渭河及其支流流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无污染源,适宜生产无公害蔬菜,被誉为中国的“西部蔬菜之乡”。

2020年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方案

2020年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方案 2020年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方案 根据省、市2020年特色农业产业扶贫行动工作安排,为解决农业规模小、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引领型龙头企业少、利益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做好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助力我县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坚持特色农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以贫困村为重点,突出抓好产业提升、主体带动和产销对接,引深完善五有产业扶贫机制,扎实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确保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二、重点任务 发展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切实把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市场主体、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多元增收的主抓手,按照xx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年起步、两年见效的总体安排和提质一批、扩建一批、新建一批的发展思路,全县铺开15个农业产业园区、100个村级种养生产基地建设任务,力争年内完成以上创建任务。 发展特色种植业。加快发展杂粮、旱地瓜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在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种植结构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

特色优质产业。以xxx、xxx为重点,发展xx1.5万亩,带动全县xx面积稳定在5.5万亩以上;以xx、xx、xx为重点,发展食用菌50万棒; 以xx、xx、xxx为重点,发展瓜菜0.2万亩以上;大力发展以中药材为主的林下经济13.6万亩,各乡镇要至少建设一个300亩以上的高标准、有特色、园区式的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 发展特色养殖业。以xx、xx、xx三个新型养猪场为龙头,推行生猪养殖全过程标准化生产体系,年内新增生猪养殖规模3万头。稳定发展肉牛、肉羊、蛋鸡等养殖产业。重点打造规模化健康养殖小区6个。支持4户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着力推动畜牧业发展质量提升。 强化龙头带动。搭建企业扶贫对接平台,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贫困村和产业园区集聚,提升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等模式,在贫困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实施农民合作社提质创优工程,倾斜支持参与一村一品一主体的合作社创建示范社。鼓励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跨区域联合与合作,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专业合作社为基础、村级经济合作组织为纽带的一体化产业联合体,形成一个联盟带动一个产业的良好态势。 推进产销对接。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组织企业和合作社参加xx市农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省农博会等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孵化、提升、创新、整合,持续做大做强区域公共品牌。搭建企业扶贫对接平

新农村建设特色农业调研报告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6693 Report The Progress In Work And Life, Including The Recent Work Situation,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Feedback On Problems, And The Deployment Of The Next Stage Plan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新农村建设特色农业调研报告正式样本

新农村建设特色农业调研报告正式 样本 使用注意:该报告资料可用在工作生活中按规定定期或不定期汇报进度,汇报内容包括近一段的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反馈,下一段计划的部署,以保证计划有效地进行。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针对攀枝花米易县的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和全县农 业增收情况,可以看出特色农业对农民增收有一定推 动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资金、设施、自然灾 害、科技、资源,只要解决好这些问题,米易县的农 业发展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关键词:农民增收特色农业 作用分析 一、米易县农民增收现状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角,攀枝 花市东北部,安宁河与雅砻江交汇区。介于北纬

26°42′至27°10′,东经101°44′至102°15′,二滩电站座落其间。全县幅员面积2104.32千平方米,辖8镇,20乡(含9个民族乡)。总人口21.56万人,居住着汉、彝、傈憟、回、白等24个民族。凭借米易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米易农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米易县蔬菜、甘蔗、水果、畜禽和水产品产销两旺。在新农村建设中,米易县以晃桥国家级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优质水果基地、良种畜牧基地和基层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数据显示,xx年米易县农业总产值11.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 179元,数据显示:xx年米易县农民总收入达13.9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6471.6元,总收入比xx年上升21.7%,人均收入上升25%,但是农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特色种植农户和普通农户,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