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黎族纹身与现代纹身的差异

黎族纹身与现代纹身的差异

黎族纹身与现代纹身的差异
黎族纹身与现代纹身的差异

黎族发展史《黎族纹身与现代纹身的差异》

黎族纹身与现代纹身的差异

摘要:黎族文身,在世界的民族族群中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本文从纹身的工具和方法、图案和部位、时间差异和纹身的禁忌几个方面分析黎族纹身与现代纹身的差异。

关键字:黎族纹身现代纹身发展

一、黎族纹身简介

黎族,源于中国骆越人。中国早期典籍所记载的骆越族习俗,涵盖了黎族;或者说,这些记载,至今还能看到残留历史印痕的,也只有黎族。黎族文身,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已经有文字记载。在世界的民族族群中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

纹身,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是母权制的产物,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艺术结晶,是黎族历史上凝聚力、号召力、生命力的标志。今天,黎族少数老年妇女身上还保留着文身的历史印痕,这些用血肉彩绘出的斑斓图画,为黎族的历史增添了璀璨的色彩。纹身对于黎族来说,是一项神圣的人生生活内容,所以,纹身的仪式与过程自然也深受黎族人的重视。可以说,纹身过去是每一个黎族妇女生命礼俗中的成年礼,因此,文身的礼俗、仪式与禁忌也十分复杂。黎族妇女文身是从6~20岁开始的,多数是由10~15岁开始的。据不完全统计,40%的妇女是从13或14岁开始文身的,近20%的妇女是16~18岁开始文身。20岁以后开始文身的比例很小。但无论是哪个年龄开始文身的妇女,几乎是结婚之前文完。文身在黎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其内容的丰富多采,历史的悠久漫长,使古老的民族文化意蕴更加深厚。

二、现代纹身简介

现代纹身这一文化现象融合了时尚和流行,随着身体展现的文化兴起,让大家逐渐能接受身体的表现型式,纹身图案已经成为社会艺术品,而闻名的纹身师傅也被视为艺术家,社会学或人类学者也会以流行的角度来研究这种带有暴力色彩的流行文化。现代人对纹身的理解又是包罗万象,极具个性化的。这种有稍

微痛楚的永久性图案将伴随着人的一生。这种身体语言的纪念性,激励性,解脱性,每个人的理解又不尽相同。黎族纹身有着自己不一样的特色,在纹身的工具、方法、年龄、时间、纹案和部位等方面和现代纹身有着不同之处。

一、纹身的工具和方法

黎族文身所用的工具主要是植物枝干上生长的刺,如黄藤刺、柚子刺等,并非用刀作文身划痕的工具。所用的颜料主要是锅烟、墨汁。在具体的文身方法上,海南黎族文身所用的黄藤要作精心的挑选,“文身者截取排列整齐的刺茎一段,去其歪斜余刺,选择距离相去数寸之刺3、4组,削去外皮,仅留骨干,以为刺面之用。以针形扁阔,尖端甚锐,每组2枚并生,针身等长,针间相等为最好。施术时,2针者用刺平行之双线,单针者用刺于单线。现代人对纹身的理解又是包罗万象,极具个性化的。方法也有几种,第一种是毛利人流传下来的,用鲨鱼牙齿及动物骨刺捆上木棒蘸上墨水,用小锤敲击入肤。第二种是用数根针绑在一起捆在木棒上,手工点刺入肤。第三种是用电机带动针刺入皮肤,此种方法是当今纹身师常用的方法。”

二、纹身的图案和部位

黎族文身的部位分为:一、刺于面颊两侧的颊纹;二、刺于颈部两侧的颈纹;

三、刺于胸部的胸纹;四、刺于手上的手纹;五、刺于腿上的腿纹;六、刺于背部的背纹。其中黎族却特别讲究文面,其它部位则不太注重。因为他们认为文面是本族同胞的标志,都必须文面作标志。不仅如此,即使是本民族内部,不同的族群和不同的支系之间,甚至是男女之间,文身的部位也有很大的差异。从文献上看,海南的黎族主要是女子文身,男子文身者绝少,即便有也“只文四肢,个别的文腹背,且没有完整的图案,以简单的文字或符号为饰。黎族女子文身,以绣面为饰,黎妇文胸者实例较少;至于背部、腹部、股部、或其他部位,未见有涅刺者。黎族文身的图案大体可以分为斜线、直线、圆圈和点等几大类。文身的时候就是巧妙的运用这几种基本的线条组合成各种涵义深刻的文身图案。这些图案有的是简捷明了的线条组合,有的是圆形图案,有的是动物的图案、有的是几何图形等。值得一提的是,海南黎族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汉族文字在文身图案上也有所表现。虽然文身作为一种标志,但是文身图案却不能随意更改,每个部族支系都拥有其传统的文身图案。现代纹身的图案有鸟兽花卉或图腾、经文、八卦等,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改变和流行元素的变化,纹身的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可纹绘的复杂图案也大量增加,使得纹身艺术形成了各种不同流派和风格。

而纹身的位置也是根据个人喜好不同纹在不同的位置。除一些特别敏感的部位如大腿内侧,侧肋,掖下等。其他地方都会有纹身的出现。

三、文身的时间差异

海南的黎族不同支系,时间不同。最早的有六岁就开始文身的,大多数是十至十五岁才开始。尽管文身的年龄各不相同,但在文身的时间或者说季节上,海南的各支黎族却是大致相同的,即都在秋冬季进行。因为秋冬季气温较低,气候相对凉爽,施行文身手术时不容易感染发炎,较其它季节要安全得多。这是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步摸索总结得出的经验。现代纹身基本上没有时间上的束缚。只要人们想纹身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纹身。但在秋季纹身的人还是占多数的。原因和黎族纹身有一定的相同点。

四、纹身的禁忌

在黎族人们心中文身是一件很纯洁的事,要选吉日,还有一些禁忌。一般是在秋季,还要选日子,如龙日、猪日、牛日,但不能在虫日刺文,那是要被虫咬溃烂的。仪式需要选择秋天中的一个吉日才能举行。村中的主文婆在女孩的娘家主持仪式。在女孩的房间中,主文婆用鸡毛或灯心草蘸着干香草加炭灰沤制成的蓝黑色文水,在女孩的脸、颈、身体和四肢上描画出代表本支黎族图案符号的文图。之后,主文婆用竹刺或藤梗叶做的文针按所画文图一针一针地文刺刺上的文身会终生保留下来。文身刺好后,主文婆还会用龙眼树叶煮成的水为女孩擦洗身体,以防感染。和现代纹身的时间一样,现代纹身没有什么禁忌,它都是根据个人的喜欢纹的,如果要说禁忌也是个人的禁忌,纹身本身是没有禁忌的。

有学者评价说,黎族妇女纹身是“刻在人体上的敦煌壁画”,是写在身上的历史。文身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世界各地普遍地存在。从寒冷的北极新西兰的毛利人到南半球西萨摩亚的萨摩亚人;从非洲苏丹的贾阿林亚人,夏伊基亚人,利比里亚的土著人,坦桑尼亚的玛孔德人到美洲查科地区的印第安人;从亚洲菲律宾的尼格利陀人,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族人到大洋洲马绍尔群岛上的土著人;从平原、山地到海洋、岛屿;从白种人、黑种人到黄种人、红种人,都把文身作为生存的一种手段,不断传承,不断完美。所以,与其说它是一种文化,毋宁说它是一种艺术,一种在身体上雕刻的艺术。

结语:

文身作为习俗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古代先民们的意识形态、审美取向和艺术追求,并深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显地烙上了时代的烙印,成为一种自成风格的造型艺术,在黎族文化体式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文身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无论文身者出于什么样的动机选择以身体为载体;无论把文身看成原始的神秘,还是看成当今“另类”的时尚,我们不可否认,对这一古老艺术的继承和发展,隐藏在它背后的是人类对生命奇迹的礼赞和对大自然的崇拜。

参考文献:

【1】冼周;《从冼夫人族性谈俚人与黎族的相关性及黎族的起源》【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万自成;《纹身现象的发展与发展后的纹身现象》【J】;吉林省长春市;1996年02期

黎族纹身与现代纹身的差异

黎族发展史《黎族纹身与现代纹身的差异》

黎族纹身与现代纹身的差异 摘要:黎族文身,在世界的民族族群中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本文从纹身的工具和方法、图案和部位、时间差异和纹身的禁忌几个方面分析黎族纹身与现代纹身的差异。 关键字:黎族纹身现代纹身发展 一、黎族纹身简介 黎族,源于中国骆越人。中国早期典籍所记载的骆越族习俗,涵盖了黎族;或者说,这些记载,至今还能看到残留历史印痕的,也只有黎族。黎族文身,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已经有文字记载。在世界的民族族群中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 纹身,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是母权制的产物,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艺术结晶,是黎族历史上凝聚力、号召力、生命力的标志。今天,黎族少数老年妇女身上还保留着文身的历史印痕,这些用血肉彩绘出的斑斓图画,为黎族的历史增添了璀璨的色彩。纹身对于黎族来说,是一项神圣的人生生活内容,所以,纹身的仪式与过程自然也深受黎族人的重视。可以说,纹身过去是每一个黎族妇女生命礼俗中的成年礼,因此,文身的礼俗、仪式与禁忌也十分复杂。黎族妇女文身是从6~20岁开始的,多数是由10~15岁开始的。据不完全统计,40%的妇女是从13或14岁开始文身的,近20%的妇女是16~18岁开始文身。20岁以后开始文身的比例很小。但无论是哪个年龄开始文身的妇女,几乎是结婚之前文完。文身在黎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其内容的丰富多采,历史的悠久漫长,使古老的民族文化意蕴更加深厚。 二、现代纹身简介 现代纹身这一文化现象融合了时尚和流行,随着身体展现的文化兴起,让大家逐渐能接受身体的表现型式,纹身图案已经成为社会艺术品,而闻名的纹身师傅也被视为艺术家,社会学或人类学者也会以流行的角度来研究这种带有暴力色彩的流行文化。现代人对纹身的理解又是包罗万象,极具个性化的。这种有稍

纹身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

纹身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 技巧一:转印纸的运用图案大小定好后,把复制好的转印图案,根据图案的大小,把转印图案裁成一个圆形,然后,在图案周围按一定距离剪成放射状,然后再转印,这样做的好处:能让转印图案舒服地贴在该转印的部位,不会起皱。注意:剪纸时不要剪短图案线条。 技巧二:割线时用婴儿润肤油代替凡士林图案线条定图后,不用凡士林改用婴儿润肤油,薄薄的涂上一层,割线一级棒。好处多多,你试试就知道 技巧三:割线打雾时如何防止针嘴喷墨1,固定好橡皮胶圈。2,圆针装针时把锡接口朝外,然后,轻轻向内弯一个小弧度,让其贴紧针嘴ok了。3,排针装针时和圆针锡接口方向相反,然后也弯个小弧度贴紧针嘴。4,选择适当的针嘴,不要比装的针大太多。试试看是不是不喷墨了赫赫 技巧四:在皮肤上画图的笔纹身器材中有这样的专业用笔可是我不习惯 用因为细小的线条不好表现所以我在实际操作中用了很多种不同性能的。最终选择市面上的小头中性圆珠笔{没有研究卫生问题也没有发现不良反应和过敏现象} 操作:把皮肤备皮严格消毒后,待酒精干燥,然后准备硬纸板,在皮肤上画图,当笔不出水时,在纸板上画画,就可以继续使用了。 技巧五:纹身针的重复使用别害怕这个重复是给同一个人用的虽然现在都是一次性使用抛弃,可是由于文图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的提高,很多文图不能一次性完成,有些针仅仅用了几下,扔了怪可惜的下次还要用,不扔又不卫生,怎么办告诉你一个好方法:在实验器材销售商店购买适合大小的试管和试管架,然后,编号,一号一人,同一个人用过的针如果没有损坏,经过清洗和高温消毒后,在试管底部放入脱脂棉,然后注入适量酒精把针放入,记住号码和对应的人,下次使用对号入座ok了{此经验源于中医针灸的针,没有一次使用后抛弃的的 技巧六:女性胸部及腰部的定图腰部的定图要在自然站立的{常姿}身体姿态下,特别是一些对称图,由于腰部的伸展性站姿和坐姿的图案变化很大一定要注意再有我给一个女性客人作胸部的蝴蝶图案当时没有考虑如果其脱掉内衣时的图案变化后来这个女客找我理论说在和同伴洗浴时蝴蝶整体造型变了怎么办???我说我还真的没有考虑你穿内衣和不穿内衣的变化这么大、、、她尴尬无语、、、 技巧七:纹身枪长时间工作顶丝与弹片触点容易氧化和污染直接影响纹身枪的正常运转这时候如果来不及拆卸清理那么您就事先准备一小块目数最细的砂纸然后光面对折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弹片和顶丝触点之间轻轻摩擦几下然后吹干净砂屑纹身枪就会正常工作了

2019朝阳初三一模语文

2019朝阳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学校开展了以“走进故宫博物院”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 5题. 1.阅读下面关于故宫的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故宫,在近六百年的岁月里,承载着国家记忆,延续着中华文脉,撑起了一城一国的魂与魄。故宫是中华文明的会客厅,一百零六万平方米的空间,红墙悠 悠, ①故宫。②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记录了朝代的兴衰更迭。行走在这气势宏大的宫廷建筑群中,参观者常常为其雄伟壮丽而惊叹,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的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载zǎi “延”字的第五笔是丨 B.载zài “延”字的第五笔是 C.载zǎi “延”字的第五笔是 D.载zài “延”字的第五笔是一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官阙重重②饱览 B.①重重官阙②饱览

C.①宫阙重重②见证 D.①重重宫阙②见证 2.故宫博物院举办了“紫禁城的营造与保护”展览。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样式雷建筑烫样”,其中画线句作为本段文字的首括句,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 作为清代建筑模型的典范,样式雷建筑烫样能真实地反映我国古代建筑的构造,体现皇家建筑恢宏瑰丽的美学高度。它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尺寸按比例制作,能够反映建筑的形式、色彩、尺寸和内部装修。烫样上还贴有很多黄纸、红纸标签,注明详细尺寸和构件名称。 修 改: 3.阅读下面关于“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的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故宫早已张灯结【甲】,其中最让人期待的是消失了两百年的天灯和万寿灯。安设天灯和万寿灯的地点共三处【乙】一是乾清宫,二是皇极殿,三是建福宫。乾清宫前的万寿灯灯楼颇为引人注目。灯楼的内部安装了六扇仙人风扇,即国绕个木柱嵌有六扇绘有仙人的扇面,这六扇仙人可以转动,像走马灯。灯楼下部有云托上有八叉蹲龙,蹲龙上对应有八仙人。四周的灯联正反两面均有文字,每副对联对仗工整,其内容为歌舞升平、吉庆祥瑞等。研究人员在复原天灯和万寿灯的过程中,采用了锻铜工艺技术,这项工艺技术源自中国传统的铜浮雕,让康乾盛世的过年景象重现今日。

纹身入门

纹身入门 规划 一般人都知道,纹身的过程分为“割线”、“打雾”两种大步骤,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那就是“规划”。“规划”分为两部分,一指对图样的设计,一指对图样的理解,设计意为我们在为客户进行纹饰的同时,必需考虑到图样的远期发展,考虑到今后的改进,因为纹身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认定,它带有延续性,例:在对一个客户进行一个龙头的纹制,我们就必需考虑到客户今后龙身纹制的部位,对图样的理解意为我们在纹制任何一种图案的同时,我们必需了解,理解这个图样是什么?它的线条,色块组成又是什么?它必须由哪些线条组成?而线条的走线连接又是怎样等等。这就是说,我们在真正进行纹制前就必需完全了解上述情形,之后才进行纹制,喜欢日本纹身的人一定会沉迷于那种狂野中带着柔和,粗旷中又隐藏着一份神秘美感,喜欢欧美作品的人一定会对那构图乱中有序,作品色彩鲜艳,手法出神入化的纹身爱不释手,就是他们多了一道手续“规划”。 割线 一幅好的纹身一定先要有好的构图再来就是正确的割线,很多人甚至是职业的纹身师都会有割线太浅、太细,或者线条浑开的情形,这都是使用器具或纹身方法不正确的结果。 大多数的纹身师采用的都是美国进口的纹身机,但之前必须自己绑针、烧针(把数支针绑在一起,再用焊锡粘合在一起),为了减轻纹身师的工作压力,我们有售卖纹身针(单针至拾叁针),然而一般生手,或者自己在家呆着的纹身狂热分子却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使用纹眉机(我们决不建议使用纹眉机来纹身),由于纹眉机马达的扭力和转速都嫌不足,若想纹出又浓又黑又均匀的线就得使用专业纹身机,但也要掌握适当的方式和方法。 割线时应注意纹身机与皮肤的角度,最大夹角不宜超过20°,如超过20°,则容易导致线条浑开的情形,或者不上色,我们知道在垂直时,割出来的线最为浓黑,纹刺时,下针的深度不宜太深,以1-1.5mm为最佳。 打雾 打雾即为我们所指的上色,打雾有哪些方法呢? 打雾可以说没有特定的方式,有人由内向外撕,并以开头较重的地方做重雾,结尾较轻的地方当轻雾,我们暂时称它为“西北雨”纹法(因为它的缺点是打出来的雾会形成如放射线状线条的雾),有人以螺旋的方式也是由内向外,开头时使力较重,当成重雾,另一种方式是如印表机的喷头一样左右不断来回并逐渐向外发展,开头的地方出力较重,渐渐地放轻力量,也可以形成如渐层一样的雾。 无论是哪一种打雾方式都各有优、缺点,一般来说,如果有一定程度的练习,第2、3种方式打出来的雾比较细,也比较稠密,但如果没有相当的练习,它所打出来的雾会很容易变成轻重不分而一片漆黑,或者跳针的情形。 大多的初学者都比较喜欢采用第1种方式来帮人打雾,因为这种方法最易学,除了需要耐心一针一针慢慢编织外,大致上也不需要什么技巧。如果能够勤加练习,也可以把“西北雨”(放射线状的雾)的情形降到最低,这种方式也有很多职业纹身师在采用它。用来纹小图可以介绍以上几种打雾方法后,我们再来介绍以一幅图来讲,什么地方该打什么雾。以下我们就以一幅简单的几何图来作解说。在打雾方面,几何图案纹有轻重雾之分,只要能够把它打得又黑又均匀,那就是一幅好图,问题是,一般缺管经验的纹身者,由于担心将雾打出几何图案的线条之外,因而就会形成下列的结果。 A:雾与雾之间有空白

黎族纹面纹身

纹面、纹身 黎族妇女有纹面、纹身的习俗。自汉代开始,已有3000多年历史,为什么纹面纹身,说法不一。其中有一个传说,在远古的时候,海南岛昌化江下游的江岸东寨,有一对恋人,男的叫亚贵,女的叫亚贝。亚贝生得标致,能歌善舞,和亚贵相亲相爱。对岸西村恶霸老夹家,看见亚贝非常美丽,起了歹心,强抢亚贝为妻,她被关进老夹家,啼哭了三年,终无笑声。三月三那天,亚贵骑飞鹿搭救亚贝逃走,逃到昌化江源头,悬崖峭壁断了去路,而后面老夹家丁又紧追过来,就在这危急关头,亚贝用红藤刺往自己脸上乱刺,毁了自己美丽容貌。当家丁抓回亚贝时,老夹一看已是一个全身疤痕的女人,就把她放走了。从此,亚贝和亚贵住在五指山下,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过着幸福生活。后来,黎族妇女为了 长期的纹面、纹身习俗,使黎家妇女形成了一种思想观念,传统文化。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是母树的产物,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艺芳结晶。认为妇女在世不纹面、纹身,死后就得不到祖宗的相认,成为无家可归的鬼妇。她们普遍认为,纹面、纹身既是女人的美容,也是宗族的美德。妇女不纹面、纹身,会被视为男女不

分,容貌不全,叛逆祖宗。不纹身的女人,终身受歧视,甚至迫害致死。尚未纹面、纹身的女性死后,必须在尸体上用木炭划出纹身的图案,才能入棺送葬。否则,不得葬于本家族的墓山。 女子长到12—16岁时,必须进行纹面、纹身。纹面、纹身对于被施纹者来说,是件痛苦的事情。没有进行皮肤消毒,没有止痛剂,局部的发炎红肿,甚至溃烂,刺伤的痛苦,还有精神的压力,这是一种巨大的痛苦。在纹面、纹身前,由母亲或纹婆对少女进行纹面、纹身风俗的传统说教,使其心甘情愿接受。有不愿接受者,就将实行强制手段,使其纹面、纹身。新中国成立后,黎族妇女不再治袭文身习俗了。 由于黎族不同支系,所以纹面、纹身的部位图案各有区别。有在面部、手腕上端和小腿下端的,以点线纹构成平行形纹或其它几何图的。有的除脸或上下肢的点线纹和铜线纹外,颈部上有垂直的双线条纹。纹身的部位及身躯,包括脸上、脖子、胸脯、腹部、脊背、臀部、小腿等部位,且纹图复杂。虽然各支系不同,所以图案及部位也各不相同。 各种纹面、纹身图案都有象征意义。划于面部两颊的称为“福魂”图案,划于上唇的称为“吉利”图案,划于下唇的称为“多福”图案,划于臀上的铜线纹图案称为“财富”,躯干部位多为“招财富,多正义”,下肢的为“护身”图像、图案等等。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欢迎各位来宾参观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这里的壁画给大家展现的就是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等。 讲到表演艺术,自然就离不开音乐,儋州调声作为民间音乐的一种,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与儋州调声齐名的还有崖州民歌,这里所展示的就是崖州民歌的手抄本《黄玠情歌》,由于崖州民歌的传承大多是以口传心授,表演形式比较即兴,因此所留下的歌词曲谱并不多,所以《黄玠情歌》的手抄本尤为珍贵。 艺术来源于生活,许多的艺术表演形式都与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海南著名的三月三节,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纪念祖先的日子后来逐渐成为黎苗族共同的节日,在那一天青年男女聚集在一起,以歌舞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两对人偶表现的就是三月三节重要的表演形式之一黎族民歌,黎族民歌是一种自由、古朴、简约的音乐表现形式,曲调优美,易于上口,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和音乐风格。在黎族有一位著名的民间“歌后”叫王妚大,她继承和创造了许多的民间曲调,是我省著名的民间艺人。 在热闹的节庆中,除了歌唱,人们还会跳起欢快的舞蹈。苗族的招龙舞就是其中的一种,起源于民间的祭祀活动,人们在每逢遇到的干旱的是,就会在道公的率领下跳起招龙舞,来祈求龙神降雨。 三月三节还有一种重要的舞蹈形式,黎族打柴舞也称竹竿舞,是黎族最原始最古老的舞蹈,至今仍受到大众的喜爱,外国友人亲切的成为是“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在民间舞蹈中较为著名的还有文昌盅盘舞,起源于纪念俚族女首领冼夫人,因舞者手持盅盘筷等生活用品为舞蹈道具而得名,动作风趣幽默,内容多以喜剧为主,民间也称“贺喜舞”。 民间戏剧是集合了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舞蹈等多种表现形式,在海南有着悠久的历史,琼剧就是其中的代表。琼剧是海南唯一的地方大戏,因用海南话演唱,故又称为是“海南戏”。形成于明末清初。地方风味浓郁,表演技艺独特,

纹身的文化

纹身的酷与罪从《驱魔者》的十字谈纹身文化 最近上映的吸血鬼电影《驱魔者》描述了又一个后启示录的世界。在这部韩国漫画作品改编的电影中,拥有超能力的牧师(保罗·贝坦尼饰)对吸血鬼大肆杀戮。面对枪炮都无法征服的异类,神职人员成为披挂上阵的终极兵器,在血肉横飞的打斗镜头中,男女牧师“小强” 额间的十字架纹身分外惹眼。 用纹身来耍酷是好莱坞的惯技。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纹身常常带有一些负面的亚文化色彩,往轻了说也是嬉皮少年,在东方文化中还常常带有黑道的意味。 但在历史上,纹身的意义却完全不同。在每秒能扎上百下的电动纹身枪出现之前,纹身可是个相当费事的手艺,想想看,即使只刺一个简笔小白兔也得一针一针地勾出轮廓来,复杂的纹身,扎上好一阵是必须的。在历史上,纹身具有严肃的文化意味,常常代表着勇武的精神,或者祖先的庇佑。 纹身的文化意味 纹身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延续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最初往往与图腾崇拜有关。在中国古代,居于中原之外的少数民族多有类似的传统。《礼记·王制》中对东方的部落就有这样的描述:“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说文解字》中也说,“闽,东南越,蛇种。”居住在今天福建地区的土著民族闽越以蛇为图腾,由于其生产生活中经常需要接触水,他们在身上纹上蛇的图案,相信借此可以避免水中鱼虫和精怪的侵害。 另一种常见的纹身原因是刑罚。中国古代常常在犯人面部或其他身体部位刺字,发配到边远地区,这种刑罚被称为“刺配”或“黥墨”。中国最有名的纹身者之一,大概就是《水浒》里面“风雪山神庙”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了。但这种最初是羞辱性的刑罚标记,后来反而成为江湖义气的象征,并发展成为黑社会的一种身份认同。林冲的结义兄弟“九纹龙”史进,就很以他那一身漂亮的刺青自豪。今天有人要是走进一家饭馆,看到邻桌客人袒露胸前“左青龙右白虎”,大概也会小心翼翼地默默躲开吧。 但在电影中,还有一大类常见的纹身,也就是war paint,这指的是在印第安人和非洲等部落在出战前涂在脸上和身上的颜料,用于恐吓对方,表示自己的战斗决心。《勇敢的心》当中,梅尔·吉布森饰演的威廉·华莱士和其他的苏格兰武士,在作战前就会将靛蓝涂料涂在脸上。《驱魔者》中的十字架纹身,也有这个意思。而当代战争片里也经常会看到战士、特种部队成员用黑色物质涂在脸上 多人并不知道“旧纹身(Old school)”和“新纹身(New School)”在纹身上的意义,:Old school 纹身是指西方或传统美式纹身,作品风格大胆,线条扎实的黑色轮廓,通常充满坚实的红色和绿色与蓝色,黄色,棕色和紫色,不同于传统黑灰的素描纹身,它们没有阴影过渡。色彩干练,表达方式同样鲜明.Old School ,(也称为Skool),常出现以前图案,水手,锚,爱心.燕子.猫头鹰.骷髅.花....等等,随着时代的迁移,纹身技术的提高等因素,图案也变的更多样化.这样的图 案比起图腾类的,同样有它本身的本化内涵. New School是美式纹身风格,也叫美式新传统,依据在老派风格(old school)上的新派创作,取材依旧延续了老派风格里的卡通、美女、海员生活、燕子、工人元素、嬉皮元素等,新派风格里更增添了动漫、游戏、街头涂鸦等夸张元素。色彩方面区别老派纹身比较中

黎族妇女文身的习俗

《海南文博》1985年第1期,海南行政区文化局《海南文博》编辑组,1985年出版 黎族妇女文身的习俗 海南博物馆筹建办王国全 聚居在海南岛的黎族,有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妇女文身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损害妇女容貌的习俗,在解放后不久已基本上不存在了。但是它作为黎族历史上的一种文化习俗,对于民族学研究颇有参考价值,所以笔者将在本民族中耳闻目瞎到的有关资料在此向读者略作介绍。 一、文身习俗的起源 黎族妇女为什么要文身?在黎族人民中有这样的传说。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下闹水灾,洪水浸没了大地,老翁和老艾两兄弟,把老先和荷发两兄妹放进一个大南瓜里,洪水把这个大南瓜漂进海南岛,它被卡在五指山顶上。洪水退后,老先和荷发走出南瓜洞,然而见不到一个人。于是兄妹俩沿着万泉河东岸分头去寻找亲人。老先向北走,荷发向南走,兄妹绕海南岛走了一圈都不见人迹。当他们俩在昌化江下游的“南造牙、什早春”(意为田地无田埂,河水分叉流过)这个地方相遇时,兄妹岁数都已过三十了。为了在海南岛传续人丁,荷发有意与其兄老先结为夫妻,她便用木炭文脸戈I上身,以使老先认不出自己是其妹,他们就这样结婚了。荷发生下一个肉团,老先用刀把肉团切割为五块,它们就变成了今天黎族的赛、杞、侾、润(即本地黎)和美孚五个支系的祖先。这是黎族妇女关于文身习俗起源的一种说法。 另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在远古的时候,海南岛昌化江下游的江岸东寨,有一对恋人,男的叫亚贵,女名亚贝。亚贝生得标致又能歌善舞,和亚贵相亲相爱。对岸西村恶霸老夹,看见亚贝非常美丽便起歹心,强抢亚贝为妻。她被关进老夹家,啼哭了三年,

终无笑声。三月三那一天,亚贵骑飞鹿搭救亚贝逃走,逃到昌化江源头,悬崖峭壁断了去路,而后面老夹的家丁又紧追过来,就在这危急关头,亚贝用红藤棘往自己脸上和身上乱刺,毁了自己美丽的容貌。当家丁抓回亚贝时,老夹一看已是一个全身疤痕的女人,就把她放走了。从此,亚贵和亚贝住在五指山下,成家立业,生男育女,过着幸福的日子。后来,黎族妇女以文身来纪念亚贵和亚贝对爱情的忠贞。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还有人认为文身是黎族妇女生活情操中不可抗拒的族规。老人说妇女在世不文身,死后就得不到祖宗的相认,成为无家可归的鬼妇。 过去,在黎族社会上,人们普遍认为文身既是女人的美容,又是宗族的美德。如妇女不文身,就会被视为男女不分,容貌不美,叛逆宗族。不文身的女性,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男人不愿娶,即使出嫁了也不得当主妇,终身受歧视,甚至被迫害致死。尚未文身的女性死去时,必须在尸体上按接受文身的部位用木炭划身后才能入棺送葬,违者不得葬于本家族所属的墓山。 二、文身的支系与区域 在黎族五个支系中,妇女文身之俗,除赛黎支系已绝迹外,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初,其他四个支系都还存在。具体地说,润黎和美孚黎的妇女盛行文身;侾黎中的罗勿侾和四星饽妇女文身,三星侾、僧应和崖州侾妇女不文身;杞黎中的“合亩制”地区妇女文身,其他地区的杞黎妇女不文身。从区域范围划分,白沙、昌江、东方、乐东四县和保亭县的“合亩制”地区,以及琼中县的什运和毛阳等地区,均盛行妇女文身习俗;崖县、陵水二县和保亭县的大本山以南,以及琼中县的五指山以北等地区,妇女文身习俗已绝迹。杂居在海南汉区各县的黎族,妇女没有文身的习俗。 三、文身的年龄 女子长到十二至十六岁(也有个别至二十五岁),必须进行文

纹身和纹发的区别

纹身和纹发的区别:思想开放的人纹身,被智慧侵蚀秃顶的人纹发 当我们第一次听说“纹发”时,我们很多人都会立马产生了疑惑和比对,首先是想到与它最为接近且相似的纹身。于是我们会发自内心的好奇,纹发跟纹身到底有什么区别吗? 那么这里我就跟大家简单的从几个方面做一下介绍: 1.人群的区别: 纹发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属于思想开放的人,他们喜欢大胆且有个性的疯狂去追求自己热衷的事物;纹发的人是属于被智慧侵蚀秃顶的人,换一句话说,是脑力使用过度。 当然了,还有遗传因素、雄性激素过剩等其他因素导致而成的脱发人群。 2.主动的追求和被动的需要的区别 首先思想开放的人,他们对个性的追求还有他们的审美观,决定了他们追求的方式是一般人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们选择纹身是对自身美的追求或者信仰和遵从去主动的选择。 纹发,是由于生活的压力或是基因遗传导致的脱发或秃头,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形象,挫败了他们的自信心,所以不得不通过纹发来改变的自己的形象,提升自信和找回尊严。是属于被动的选择。 3.起源的区别 纹身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而且一度盛行,直到现在的广为流行;在很多美容美甲的小门店我们都可以看到有这类型的纹身服务。 纹发不一样。纹发的出现时社会急需的解决脱发问题的新思路。 纹发这项技术被引进国内只有短短3年的时间,很多人对纹发根本没什么概念,甚至连纹发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是纹身一说人们脑海里就会马上有一个画面的感,纹发的画面感却是是空白的,是一个“问?”号。 4.手艺艺术和科技技术的区别 纹身是属于一门手艺;一种艺术;通过图案+线条+设计+手艺来实现一种画面美感。早期的纹身师傅需很好的绘画功底,但现代有了油印技术,节省了很多成本,同时也削弱了新纹身师傅技术。 纹发是属于一门科技技术,需要专业的机械设备来配合完成的。 专业的纹发技术,需要有专门的着色设备在头皮上做出仿真毛囊点,这种毛囊点的颜色、直径、间距与形状上与真实毛囊点相似,从而在视觉上不辨真假,着色后的部位,就像真的有一层短寸的头发一样。看似简单,但里边的学问还很大,比如每个人的头皮部位毛囊间距是不同的,并且每个人的发际线的高低、鬓角上下线等关键点,都是需要重新进行设计,这就要求纹发师傅的专业水平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其着色的力度需要有更好的把控,以及对仿真毛囊点之间点与点的距

黎族服饰纹案有哪几种及其含义

1、黎族服饰纹案有哪几种及其含义? 《婚礼图》,发现于海南岛的古崖州。它忠实地把黎族婚娶礼仪习俗中的“迎亲”、“送新娘”、“送彩礼”和“拜堂”等情节,集中反映在织锦图案上。它描绘了新郎新娘和前来参加婚礼的众多村民的画面。其场面广阔,热烈壮观,内容丰富。在这里,我们除了赞叹黎族织锦技艺高超外,它还能为研究和了解黎族风俗习惯提供资料。从中可以看出黎族婚礼仪式和汉族的婚礼也有不少的相似之处,从而了解到在历史上的黎汉民族的交往和互相影响及其文化的渗透。 《纺织纹》,“男猎女织”,自古以来都是黎族经济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创作取材的主要源泉之一。《狩猎纹》和《纺织纹》是互相联系的。《纺织纹》反映的是众多女性在纺织的画面。制作者采用均齐式平视体的表现手法,描绘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在自己的家里纺纱、错纱、挑花织布。画面中的每一格标中间安排一个人纹图案,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的黎族人民,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在从事纺织。人纹头顶上是房屋,屋外高悬着许多兽骨,表示猎获丰收,人丁兴旺。 《狩猎纹》在黎族地区的农村,每到春冬农闲时节,村里就得组织男子放狗进山围猎,女子则在家里进行农田管理、纺织以及各种活动。每次围猎前必须举行宗教仪式,获得猎物实行平均分配,猎狗也得一份。黎族妇女把这种狩猎生活反映在织锦图案上。我们将这幅纹样图案,取名为《狩猎纹》。《狩猎纹》分前幅后幅两部分。前幅主要是描绘黎族集体打猎归来的欢悦场面。后幅内容为猎人家里挂着一定数量野兽的下颌骨,表示屋的主人是打猎能手。精明的猎人是

机智勇敢的象征,在黎族人民中享有较高的荣誉,并获得众人的尊敬。作品构思巧妙,形象生动。 《青蛙纹》图案在民间流传很广,黎族地区有的用它作门帘、窗花,有的将它织绣在服饰上。据了解,在黎族人民传统的观念里,青蛙表达母爱和用于“辟疫”。 《龙纹》是流行在白沙、琼中一带最为普遍的黎族服饰图案。一般以白布做底白,然后纹上红、黄、绿和黑色做垂直线,把黎锦重表现、重创造、追求情韵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不仅仅是追求形的酷似。它的色调跳跃,对比鲜明,线条清楚。人们在欣赏和使用它的同时,自然会产生美的联想。龙纹在历史上称之为“夏以龙为图腾,禹受禅基时,蟠龙迅速从藏身之地飞出来。夏王朝在旗上画着两龙相交的纹样”。在黎锦双面绣上的龙纹,据考证有二种类型:一是爬行龙,一般作横向平直。龙头向前,身躯作爬行状,额顶有角,躯下有足,图案多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接近几何图案,纹样简练。二是蛟龙纹样,其结构较为复杂,呈腾飞状,头上双角,与云纹结合同时出现。黎族人民把龙当作高贵、华丽、吉祥、幸福和美好的象征,在个别支系中把龙当作图腾崇拜。在黎族民间传颂着的龙,不仅能呼风唤雨,而且善良、勇敢,热爱人间生活。有个民间传说:有一年出现罕见的大旱,大地干裂,是龙帮助黎民呼风唤雨种下山兰并获丰收。 2、黎族纹身的内涵及价值? 纹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习俗,是世界民族中一种罕见的原创性文

纹身笔记整理

纹身基础 一.纹身机器:①线圈机(优点:皮肤的回弹性好缺点;重(适合初学 者,利于练习手的稳度),且要靠自身经验调节机器②马达机(优 点:纹身噪音小,且不用调节纹身机强度,重量也轻,现在北京店里都用马达机打雾,但是割线很多人都还是用的线圈机,因为动力比马达机大 二.转印纸:C1单联转印纸(传印是在图片后转折,在皮肤上传印有轻微的变形)②三联转印纸(适合在人身上,比单联转印更稳定)注:卫生情况下,一张转印纸只用一次 急用小图是可用酒精转印(特点:快速易干,但是不稳定) 三.纹身店卫生:O起白点,小白泡是搽点派瑞松(也可用空针沾双 氧水) ②正常彩色色料保质期为2年,阴凉处存放 ③纹身时,机器要用机器套裹住,转印油/膏也要裹 ③机器弹片用久后会产生机碳,要处理否则触碰客 人皮肤会产生细菌,引发感染 ⑤手柄要用高温消毒(也可用一次性手柄) ⑥纹身前洗手20分钟,交叉洗 ⑦恢复时要注意卫生,前2天要擦拭药膏 ③皮肤肿胀时建议不要继续纹身,休息20天左右再 继续纹身几大风格:O日本传统风格:图案经常周围经常是有规则的的波浪(也就是板雾)、条纹和花(包括:樱花、菊花和牡丹花),并且多为浮士绘风格 ②Old school :纹身是指西方或传统美式纹身,

作品风格大胆,线条扎实的黑色轮廓,通常充满饱和的红色和绿色与蓝色,黄色,棕色和紫色, 不同于传统黑灰的素描纹身, 它们没有阴影过渡。色彩干练, 表达方式同样鲜明.Old School ,(也称为Skool), 常出现以前图案, 水手, 锚, 爱心.燕子. 猫头鹰. 骷髅. 花等等, 随着时代的迁移, 纹身技术的提高等因素, 图案也变 的更多样化. 这样的图案比起图腾类的, 同样有它本身的本化内涵. ③NewSchool :是美式纹身风格,也叫美式新传统,依据在老派风格(old school )上的新派创作,取材依旧延续了老派风格里的卡通、美女、海员生活、燕子、工人元素、嬉皮元素等,新派风格里更增添了动漫、游戏、街头涂鸦等夸张元素。色彩方面区别老派纹身比较中规中矩的大面积纯色平涂和毫无韵律变化的切线,新派不言而喻。线条粗细变化韵律感强,纯色、渐变色、近似色、互补色多种方面色彩搭配构成醒目的强烈视觉冲击力。old是当时年轻人的最喜欢的时尚风格,new则是现今年轻人的态度表达所选风格。而这两种风格如何在纹身图案中体现,可以通过看图的时尚感来区别,old school 是上世纪90 年代以前的东西了,而new school 是这个世纪的产物,看图案

纹身的意义

班级:12级英本2班姓名:符方雪学号:12233099 纹身的意义 1黎族纹身详细介绍 所属地区:海南· 白沙黎族自治县文化遗产名称:黎族纹身 遗产编号:Ⅹ-9 遗产类别:民俗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 遗产级别:省 曾经沿着海榆中线公路沿途村庄探访黎村纹身的妇女,纹身的青年女子已没有了,得留纹身的只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据说,妇女在世不纹身,死后祖先不认,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所以未受纹身的妇女,死后必须在身上脸上用木炭划些图案才能入殓。在五指山市的黎族村寨中我寻访到一位70多岁的老妇人,她面对着我很沉默,说不清纹身的缘由,只说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年青人都不理会了。 2岁月也带不走渗入皮肤的颜色 古老而独特的纹身之美,正在逐渐消失 黎家人纹身习俗自古以来都有定制,因为他们把纹身看成民族的标志。如果生时不纹身绣面纹上本家或本支系的特定标志,死后则祖先因子孙繁多,难以遍观尽袒。倘若“祖宗不认其为子孙,则永为野鬼”。再则,在上古时代,种族之间常发生互相残杀的悲剧,把俘虏妇女作为战利品。由于种种原因,妇女将成年时,务必进行纹身,易于辨识,亦藉免为俘虏。所以,“黎家男女周岁即纹其身”。可以很清晰的看见纹身的颜色以几何方形纹作为主要图案纹身时不仅图有定形、谱有法制,连施术年龄亦有所规定。各族按祖传之图案进行纹身,绝不能假借紊乱。例如,美孚黎妇女,以几何方形纹、泉源纹或谷粒纹组成的图案,而润黎则以树叶纹或方块形成图案。青蛙是黎族最崇拜的动物之一。黎族纹身常以青蛙作为主要图案。女子只要长大到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时,都毫不例外,必须按照祖先遗留下来的特殊标志接受纹身。倘若违背或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按时纹身,不幸与世长辞,亦不可避免的用木炭按本民族祖先遗留下的特殊标志在纹身的位置,画上图案,才能将尸体置于棺枢之中。不然,就没有资格埋葬在黎族集体的墓地之中。 3黎族纹身的过程 文身一般首先由施术者用树技草棍或鸡毛蘸染料,在被文者的待刺部位绘好花纹图案,然后进行文刺,也有少数熟练的施术者文前并不绘图案而直接进行。文刺时,施术者一手持藤刺,一手握拍针棒,沿图案纹路打刺。藤刺刺破皮肤,擦去

海南黎族民俗文化旅游研究与发展建议

海南黎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与发展建议 ——以槟榔谷景区为例 摘要:海南地处我国南疆,是移民汇集,文化交汇、演替的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地方文化特色浓郁。文化旅游是21世纪旅游消费的主旋律和发展趋势,发展文化旅游是海南在真正成为一个国际性旅游胜地进程中迫切需要完成的使命。其中,海南黎族民俗文化是海南文化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本文通过对海南黎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了解其开发状况,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以槟榔谷景区开发为例探讨黎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字:黎族民俗文化旅游,海南,资源开发,槟榔谷,发展方向,建 1. 海南黎族民俗文化资源概况 1.1海南黎族民俗文化的类型及内容 海南黎族民俗文化资源主要由物态文化、制度文化、符号文化和观念文化组成。下面例举各种文化类型所包含的内容: 物态文化:住宅( 代表性住宅是船形屋)、服饰( 对襟、上衣和简裙,加上各种饰物)、饮食( 如竹筒饭、山兰酒等)、黎饰、独木器、制陶、黎药; 制度文化:“合亩制”(“合伙共耕田地”) 和“峒”( 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社会组织) 符号文化:歌谣、音乐舞蹈、礼仪风俗,纹身 观念文化:伦理道德、哲学思想、宗教信仰 1.2海南黎族民俗文化的特点 从考古发现中证实, 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土著居民,。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海南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也造就了黎族独树一帜的民俗文化。它的特点主要由以下几点: 1. 分布相对集中 海南有黎族33.4万人,他们大都散居于五指山腹地,即保亭县、白沙县、乐东县交界的一大片偏僻山区里, 共计有24个乡,970个合亩。这种小范围集聚使得集中保护和开发成为可能。 2.历史积淀深厚,民俗文化一脉相承 换句话说,海南黎族文化具有自己纯正的血统。由于早期封建主的迫害封杀,黎族退居的五指山地区。那里封闭的环境为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安定的环境。黎族文化在封闭的环境下极大程度的保留了最初的色彩,这与周围文化的风格都迥然不同。 3.具有强烈的原始色彩 由于长期生活在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所以黎族文化极大地保留了原始社会的元素。在黎族人的制度和婚嫁风俗中还能隐约看到母系社会的影子。而走进村庄是看到到建筑,纹身,歌舞等等无疑就是一个原始部落的写照。在黎族村落中,从生活方式到生活工具再到宗教信仰,无一不透露出浓重的原始气息。 由以上海南黎族民俗文化资源的特点,我们可以得知,海南在黎族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有这很强的优势。 2. 海南黎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状况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2.1 开发状况(以槟榔谷为例) 早在90年代,海南就兴起了黎苗风情村,当时简单地搭建几间茅草屋,就告诉游客是黎苗风情村。当时的黎苗风情村纯粹是简单的商业手段,几无文化可言。由于风情村的暴利,大家蜂拥而上,风情村从五指山,一路往外“搬”到保亭、“搬”到三亚、陵水、万宁,当时距离海口市不到50公里的居丁也出现了

禁毒与艾滋病知识教案

禁毒与艾滋病知识教育教案 哲政学院10思政A班104020072 王稳雄 教学内容: 认识毒品、了解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艾滋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 知道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 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电脑画面一:认识毒品 老师: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学生:我们经常见到和听到的最主要的毒品好像有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等。 学生:我爸爸是医生,他曾经告诉我许多药品如果服用不当也会变成精神毒品呢!常见的有“舒乐安定片”、“安非他明”、含可待因的“止咳糖浆”等。目前,这一类毒品因作为医药品经常使用于疾病治疗方面,所以常常被人们忽略,放松警惕,导致长期服用,形成毒癖,危害自身健康。(例如:有一部分人就是服用上述这些精神毒品而陷入毒坑。)

2、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老师:通过的资料认识,毒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老师:既然了解了毒品是什么,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毒品的危害。 学生:毒品毁人毁健康,会得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学生: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毒品使人丧失工作能力,给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学生: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学生: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学生: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学生: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学生: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老师:毒品给自己、家庭和社会乃至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并且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吸毒者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全部吸毒者的85·1%。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如不健康心理、好奇、同伴和朋友的劝诱、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但对毒品无知,是他们误入毒海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同学们把你查到的有关内容说一说,让大家一起来了解。 学生A:对毒品无知、好奇:有一个初三年级的学生,为考个好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感觉很疲劳。这时,有人拿来一点“白粉”,告诉他:“吸了这个就能精神百倍。”孩子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没有几天便染上了毒瘾,不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身体也全跨了,最后他没有走进理想的中学,而是进了戒毒所。 学生B:一个年仅14岁的吸毒者说:“我根本不懂什么是毒品,没有人告诉我毒品有多可怕,我认为吸毒和吸烟一样。” 学生C: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认

槟榔谷景区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槟榔谷景区旅游资源分析 与评价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槟榔谷景区旅游资源调查分析报告 1 综述 甘什岭槟榔谷海南原住民文化游览区,占地面积509亩,地处三亚市与保亭县交界处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境内,距三亚市仅28公里。由于两边森林峻峭,中间是一条连绵数公里的槟榔谷地,故称槟榔谷。槟榔谷景区由原住民黎村、原蚩尤苗寨和原神秘雨林三大板块构成,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形态的,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多元型复合式旅游风景区,不止地域条件好,其重要的是原始的民俗风情文化,是海南省游客满意十佳景区及十大最佳特色魅力旅游风景区之一。 2 旅游资源状况 水体旅游资源 甘什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中围绕原始雨林而展开,里面有参天的大树,也有潺潺小溪。迎溪而上直登山顶,大山与流水的交融让烈日的焦热当然全无。 生物旅游资源 旅游区中绿树环绕,在星星点点的阳光的抚摸下我们偶尔会听见几声鸟叫,尤其是到了雨林的深处就会有很多的热带雨林飞禽、山瑞、蟒蛇、巨蜥坡垒树、野生白茶树等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植物。此外还有其固有的令您感到更惊奇的还有五脚猪。为什么叫“五脚猪”呢因为这种猪特点是脚短体小重量轻,嘴尖且长,平时用嘴拱土觅食,嘴不离土,黎家人就认为它的嘴也是一只脚,故称“五脚猪”。 自然保护区 甘什槟榔谷有着自己原始文化的热带雨林保护区,槟榔谷命名的原因是景区位处甘什岭自然保护区,两边森林峻峭,中间是一条连绵数公里的槟榔谷地,所以才叫槟榔谷的。槟榔谷还处于五指山山脉末端,山不算高,也不雄浑,但气势非凡,俊美无边,这里夏无酷暑,冬无冰雪,年平均气温在15~20℃之间,她山之青、水之秀、林之幽、气之爽,世上少有,是难得的天然氧吧。还可以乘坐上高空滑索,享受高山涧间短短5秒高速到达对岸的刺激体验。

保护原生态黎族文化刻不容缓

保护原生态黎族文化刻不容缓 导读;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正面临着传承的问题。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黎族文化作为海南独有的原生态文化现状不容乐观,黎锦工艺、纹面女、船型屋、民歌等都濒临失传和消失,抢救原生态黎族文化显得刻不容缓。 一直以来,由于海南岛特殊的地理位置,黎族文化鲜少受到外来文化影响。黎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在现代文明进程中较为缓慢,许多古老的耕作方式、生活习性、思想观念等仍深深影响着黎族后代。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交流,大量黎族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正在迅速消亡,比如延续几千年的黎族文身习俗,尽管承载着黎族独特的民族记忆,但随着文身老人的离去,文身的工具、工序、技法等都将永远的消失。因此,黎族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黎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也急需有所突破。 09年,9月29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正式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此同时,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黎族三月三节、黎族民歌、黎族打柴舞、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竹木器乐、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服饰等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有名。保护民族文化,建立海南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同时也有人表示担心,由于我国对黎族传统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抢救力度不够,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一些精湛的工艺技术,已随着年代的流逝而逐渐离我们远去,外来文化的不断融入又使得黎族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逐渐消失,精神文化方面又添加许多新的内容,黎族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浩大且艰巨。 究竟黎族文化遗产现状如何,抢救措施进行到哪一步?本刊将以连续报导的方式一一解读。 黎锦—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黎锦的价值; 存续三千年的黎锦工艺,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上就称其为“吉贝布”,到宋、元、明朝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被誉为“东粤棉布之最美者。”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到清朝时,“吉贝布”被誉为“黎锦”。黎锦精细、轻软、耐用,古语称“黎锦光辉若云”,从宋代到清代,它的极品都是向朝廷进贡的珍品。 黎锦是黎族妇女源自生活的独特创造,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朴素的哲学思想。运用夸张变形的几何图案、想象丰富的抽象艺术,表现其刀耕火种、狩猎捕鱼、男耕女织、喜庆丰收、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的情景和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及民间传说的内容,隐约、含蓄地表现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黎族信奉万物有灵,盛行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直到1949年前,整个黎族社会特别是合亩制地区,仍盛行原始宗教。在大量的黎锦图案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幅黎锦都是一个故事,浓缩了黎族的历史与文化,是黎族独特的史书。 黎锦因其巨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为中外收藏家所珍爱。尤其是黎锦的极品—龙被,是历代向朝廷进贡的珍品之一,更为收藏家所青睐。 黎锦现状; 传统黎锦所需要的原材料难觅、种植范围越来越小、手工技艺好时长、母女相传的黎锦技艺传承方式濒临消失…..黎锦传统手工艺现存空间狭窄,在现代手工业的冲击下,不得不与之展开艰难的生存博弈。虽然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但实际保护中种种特殊困难,迫使黎锦技艺不得不走上现代改良之路

纹身割线 打雾方法以及操作技巧详解

【纹身】割线打雾方法以及操作技巧详解 ★割线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纹身过程中割线都是很讲究的,也是比较重要的步骤,如果割线没有做好,那么会影响整幅图的效果。割线常用的针大都是圆针,常用的圆针有3针,5针,7针,9针等,割线的圆针最好是经过缩尖处理过的。没有经过缩尖处理的针在割线时容易出现分叉现象,割出来线条也不够圆润饱满,所以我们在选割线针时也要注意。在这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在割线中总结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割线时我们调的出针长度约在1.5-2毫米左右,出针长度要适度,不宜太长或太短,出针太长容易走针有滞顿感,也容易跳针,出针太短则会割线不实。我们在割线前要在皮肤上涂抹凡士林来增加润滑感,这样走针时会比较流畅,割线的力度也很重要,要掌握好,一般割线机的力度要小于打雾机,频率要大于打雾机,这样割线时的线条才会更流畅圆润。用大型号割线针时要掌握好力度,因为力度过大会使皮肤损伤过出现疤痕,如果图形线条很粗,可以割双线然后中间填色。 我们一般常用的割线方法是用埋针,此方法是用针嘴贴合皮肤,匀速运针,运针速度过慢线条容易晕色或出现斑点,过快则会出现线条不清晰或断续现象,这种方法需要平常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因为割线过程中不易看到针尖,有时会不能准确的掌握线条位置,所以需要平时的练习掌握好针感。割线时可以根据图形的不同选择不同颜色,如果需要不显现割线颜色也可以用水来割线,比如以明暗为主的图,不需要显现线条,但是需要有轮廓定位,这时就可以用水割线,这样在做图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轮廓的定位线,纹身恢复后看不到线条。 另一种割线的方法是悬针割线,悬针是指将针嘴离开皮肤,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处理局部细节,因为此方法很容易看清针尖的位置,精准度高,但是不适合做长线条割线,因为这样无法更好的掌握均匀的走针长度及速度。还有时候我们会用到排针来割线,这样的方法会做出很流畅的弧线,也可以做出粗细渐变的效果,用排针割线是用针的尖角部位,顺针的走向出针。 我们在割线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在肌肉少而骨头多的部位割线要掌握好力度和速度,这样的部位掌握不好方法会容易晕色;遇到有血管明显的部位要格外小心,最后将皮肤拉开避让血管部位,以免割破血管造成出血;割线时悬腕或者悬肘可以使运针的距离增大,线条可以做的更长,但这样的方法需要经常锻炼,否则手抖会影响割线的效果。 ★纹身时重雾和彩色的刺法 很多纹身师在给顾客做纹身时经常会做一些需要打雾的图或是彩色的图,很多初学者都掌握不太好打雾的手法和感觉,在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打重雾和彩色的刺法,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