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第一章:概述

1、矿井概况

新城煤矿于2002年5月9日接手于司法局煤矿,成立筹备处,10月17日正式成立新城煤矿。该矿隶属于鸡西矿业集团,地理位置在城子河西采区二太堡车站以北一公里处,矿区范围:东部以F48断层与城子河矿机邻,西部以F31米标高。东西走向约4.5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其拐点座标如下:点号X Y

1 5023680 44415650

2 5023826 44418123

3 5025500 44420410

4 5019920 44418485

5 5019840 44418454

6 5019730 44417700

开采深度:由-250米~-900米标高。

本矿区内有城子河、正阳等矿的运煤专用铁路通过,并与国铁林密线西鸡西车站相接,距离约为6公里,此外,沿有公路西至滴道、麻山、林口。东达鸡西、城子河、密山等地,交通极为方便。

新城煤矿现开采3#、4#、24#、25#、27#、29#、六个煤层。现有工作面为138采煤工作面(24#)、139采煤工作面(4#)、102

掘进工作面(3#下巷)、105掘进工作面(3#上巷)、106掘进工作面(29#上巷)、101掘进工作面(29#下巷)、103掘进工作面(穿层岩石)

2、矿井通风系统概况

主扇型号:70-B2-21-24#功率475kw

备扇型号:70-B2-21-24# 功率570kw

通风方式:抽出式

通风方法:中央并列抽出式

总入风量:2310m3/min

总排风量:2610m3/min

新城煤矿与城子河煤矿九采区一井相联。矿井负压240mmH2O。

A=

h Q

?

38

.0

97

.

254

60 /

2610

38

.0?

=1.03米2

由于1﹤1.03﹤2故通风难易程度为中等。

新城煤矿与城子河煤矿九采区一井采用隔绝密闭已将两井隔离。

3、该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4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5.9m3/min。

第二章:矿井通风系统技术可靠性分析

1、新城矿共5个掘进队,两个采煤队,其中:105掘进队、102掘进队、103掘进队、106掘进队、139采煤队均为独立的通风系统。101掘进队回风串138采煤队,按保安规程规定已在138

采煤工作面入风处安设探头,CH 4浓度不得超过0.5%,否则停止作业,进行处理。矿井主扇及备扇均具有反风及闭锁装置,主扇运行情况良好。

2、附矿井通风网路图

3、该矿井没有不合理的通风现象,没有风速超过规定的地点。

4、矿井的风量分配如下:

总入:2310m 3/min 102掘进队:264m 3/min 总排:3149m 3/min 105掘进队:270m 3/min 东主运:1440m 3/min 101掘进队:240m 3/min 二段绞车道:330m 3/min 106掘进队:210m 3/min 二段皮带道:400m 3/min 103掘进队:200m 3/min 138采煤队:260m 3/min 硐室:520m 3/min

139采煤队:240m 3/min

通风能力核定:(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公式)

年万吨/4110

5.114092

6.03502310100926.0350442=????=????=K q Q P 式中:P —通风能力(×104t/a )(万吨/年)

Q —总进风量(m 3/min )

q 2—瓦斯涌出量(m 3/d.t )(立方米)

K —矿井通风系数 K =1.5~1.9

根据通风能力核定:该矿井的风量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7、矿井等积孔

A=h Q

?38.0=97.2542610

38.0?=1.03米2

式中:A_—等极孔(米2)

Q —风量(m 3/min )

H —风阻(mmH 2O )

第三章:矿井通风系统经济合理性分析

1、主扇功率475kw ,效率86%

2、该矿井主扇运转的耗电量:

一年内主扇的耗电量:

I =(N 1+N 2)×365×24/【2(η电×η变×η线×η传)】

千瓦.小时/年 =)0.195.08.09.0(224365475?????=368

.14161000=3041666千瓦.小时/年 3、局扇选择型号

JBT -52 风压50-240 风量145-225 电机功率11kw JBT-62 风压70-320 风量245-350 电机功率28kw

4、瓦斯抽放情况

瓦斯抽放量:40m 3/min ×60×24×365×8%=1681920m 3/年

吨煤抽放电费:75×24×365×0.35/4000=5.75元/年

5、瓦斯巷工程情况及投资

新城矿瓦斯巷工程预计4000米,投资16万元。现已完成工程量3000米,还有1000米有待施工。

6、吨煤全部通风费用情况分析

一年内主扇的耗电量:I 主扇=3041666千瓦.小时/年

一年内局扇的耗电量:I 局扇=8

.124365411???=214135千瓦.小时/年 每吨煤的耗电量:I =T

I 总=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度(新编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度(新编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度(新编版) 矿井(煤矿)通风系统安全度 摘要分析了矿井(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评价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的指标,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等级。 关键词矿井通风系统工程指标函数安全度 1引言 矿井(煤矿)通风系统是矿井安全生产和灾害防治的基础。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灾害的防治。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是指矿井通风系统结构的安全性。正确地评价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以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以消除和减少危险,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 2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的评价指标 2.1评价指标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是客观评价矿井通风系统结构的安全程度指标。参考有关文件资料,并根据主从相关原则、回归关系原则和方向性原则,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的评价指标有:主要通风机运转稳定、用风地点分区通风且风量满足要求、矿井风量供需比、矿井通风系统和设备有利于灾害的防治、矿井风压、反风系统灵活可靠通风设备及风门装有自动监控系统、主要调节风窗数及工作面调节风窗数与回采工作面数之比、隔爆设施齐全等9个指标。 2.2评价指标的权值 根据各评价指标对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影响的重要程度,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值,如表1所示。 2.3评价指标的函数 根据各个指标与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的关系,求得各指标的函数。 1)主要通风机运转稳定 ①一台通风机的矿井 f1=0k1>0.9或k11.2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综合实训报告 题目:矿井通风设计 专业班级: 设计人: 指导人: 20XX年X月XX日

目录一、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5 (一)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 5 (二)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 5 (三)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 6 (四)矿井通风设计的要求7 二、优选矿井通风系统7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7 (二)确定矿井通风系统8 三、矿井风量计算8 (一)矿井风量计算原则8 (二)矿井需风量的计算8 1.采煤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8 2.掘进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11 3.硐室需风量计算13 4.其他用风巷道的需风量计算机14 四、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5 (一)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15 (二)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5 五、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16

(一)主要通风机的选择17 六、概算矿井通风费用21

前言 通风是关系到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要做到随矿井生产变化即时进行通风系统改造与协调,严格控制串联通风,强化局部通风管理,杜绝局部通风机无计划断电,做到通风系统正规合理、可靠、稳定.

矿井通风设计是整个矿井设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周密考虑,精心设计,力求实现预期效果。 第一章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矿井通风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一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的矿井通

风系统。矿井通风设计分为新建或扩建矿井通风设计。对于新建矿井的通风设计,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长远发展的可能。对于改建或扩建矿井的通风设计,必须对矿井原有的生产与通风情况做出详细的调查,分析通风存在的问题,考虑矿井生产的特点和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原有的井巷与通风设备,在原有基础上提出更完善、更切合实际的通风设计。无论新建、改建或扩建矿井的通风设计,都必须贯彻党的技术经济政策,遵照国家颁布的矿山安全规程、技术规程、设计规范和有关的规定。 矿井通风设计一般分为两个时期,即基建时期与生产时期,分别进行设计计算。 第一节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 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指建井过程中掘进井巷时的通风,即开凿井筒(或平硐)、井底车场、井下硐室、第一水平的运输巷道和通风巷道时的通风。此时期多用局部通风机对独头巷道进行局部通风。当两个井筒贯通后,主要通风机安装完毕,便可用主要通风机对已开凿的井巷实行全压通风,从而可缩短其余井巷与硐室掘进时局部通风的距离。 第二节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 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是指矿井投产后,包括全矿开拓、采准和采煤工作面以及其他井巷的通风。这时期的通风设计,根据矿井生产年限的长短,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矿井服务年限不长时(大约15至20年),只做一次通风设计。矿井达产后通风阻力最小时为矿井通风容易时期;矿井通风阻力最大时为困难时期。依据这两个时期的生产情况进行设计计算,并选出对此两个时期的通风皆为适宜的通风设备。 (2)矿井服务年限较长时,考虑到通风机设备选型,矿井所需风量和风压的变化等因素,又需分为两个时期进行通风设计。第一水平为第一期,对该时期内通风容易和困难两种情况详细地进行设计计算。第二期的通风设计只做一般的原则规划,但对矿井通风系统,应根据矿井整个生产时期的技术经济因素,作出全面的考虑,以使确定的通风系统既可适应现实生产的要求,又能照顾长远的生产发展与变化情况。 矿井通风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如下:

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

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1,矿井通风系统----类型,适应条件,主要通风机工作方式 ,安装地点,通风系统的选择 2,采区通风----基本要求,进回风上山选择,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 3,通风构筑物及漏风----风门,风桥,密闭,导风板;矿井漏风,漏风率,有效风量率,减少漏风措施 4,矿井通风设计----内容与要求,优选通风系统,矿井风量计算,阻力计算,通风设备选择 5,可控循环通风 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通风网路,通风动力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按进,回井在井田内的位置不同,通风系统可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区域式及混合式. 1,中央式 进,回风井均位于井田走向中央.根据进,回风井的相对位置,又分为中央并列式和中央边界式(中央分列式). 2,对角式 1)两翼对角式 进风井大致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两个回风井位于井田边界的两翼(沿倾斜方向的浅部),称为两翼对角式,如果只有一个回风井,且进,回风分别位于井田的两翼称为单翼对角式. 2)分区对角式 进风井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在各采区开掘一个不深的小回风井,无总回风巷. 3,区域式 在井田的每一个生产区域开凿进,回风井,分别构成独立的通风系统.如图. 4,混合式 由上述诸种方式混合组成.例如,中央分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中央并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等等. 二,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与安装地点 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有三种:抽出式,压入式,压抽混合式. 1, 抽出式 主要通风机安装在回风井口,在抽出式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负压状态.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风流的压力提高,比较安全. 2,压入式 主要通风机安设在入风井口,在压入式主要通风机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高于当地大气压的正压状态.在冒落裂隙通达地面时,压入式通风矿井采区的有害气体通过塌陷区向外漏出.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风流的压力降低. 3,压抽混合式 在入风井口设一风机作压入式工作,回风井口设一风机作抽出式工作.通风系统

第七章---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

第七章 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1、矿井通风系统----类型、适应条件、主要通风机工作方式 、安装地点、通风系统的选择 2、采区通风----基本要求、进回风上山选择、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 3、通风构筑物及漏风----风门、风桥、密闭、导风板;矿井漏风、漏风率、有效风量率、减少漏风措施 4、矿井通风设计----内容与要求、优选通风系统、矿井风量计算、阻力计算、通风设备选择 5、可控循环通风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通风网路、通风动力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按进、回井在井田内的位置不同,通风系统可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区域式及混合式。 1、中央式 进、回风井均位于井田走向中央。根据进、回风井的相对位置,又分为中央并列式和中央边界式(中央分列式)。 2、对角式 1)两翼对角式 进风井大致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两个回风井位于井田边界的两翼(沿倾斜方向的浅部),称为两翼对角式,如果 只有一个回风井,且进、回风分别位于井田的两翼称为单翼对角式。 2)分区对角式

进风井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在各采区开掘一个不深的小回风井,无总回风巷。 在井田的每一个生产区域开凿进、回风井, 分别构成独立的通风系统。如图。 4、混合式 由上述诸种方式混合组成。例如,中央分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中央并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等等。 二、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与安装地点 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有三种:抽出式、压入式、压抽混合式。 1、抽出式 主要通风机安装在回风井口,在抽出式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负压状态。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风流的压力提高,比较安全。 2、压入式 主要通风机安设在入风井口,在压入式主要通风机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高于当地大气压的正压状态。在冒落裂隙通达地面时,压入式通风矿井采区的有害气体通过塌陷区向外漏出。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风流的压力降低。 3、压抽混合式 在入风井口设一风机作压入式工作,回风井口设一风机作抽出式工作。通风系统的进风部分处于正压,回风部分处于负压,工作面大致处于中间,其正压或负压均不大,采空区通连地表的漏风因而较小。其缺点是使用的通风机设备多,管理复杂。 三、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煤层赋存条件、表土层厚度、井田面积、地温、矿井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燃倾向性等条件,在确保矿井安全、兼顾中、后期生产需要的前提下,通过对多种个可行的矿井通风系统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中央式通风系统具有井巷工程量少、初期投资省的优点。因此,矿井初期宜优先采 用。

浅议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实用版

YF-ED-J8424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浅议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浅议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实用版 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摘要:我国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事故多、伤亡大、经济损失严重,尤其是重、 特大事故频繁发生。安全评价技术及其应用是 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 O 引言 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体,煤炭工业是国民 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煤炭工业在改革发展、 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安全生产等方面成效显 著,年产量达23亿t。我国煤炭生产一直受到

瓦斯、水害、火灾,煤尘及顶板塌落等各种灾害的威胁。虽然采取各种措施抑止事故的发生,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但目前煤矿安全状况仍面I临严峻的挑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远高于其他产煤国家。矿井通风是矿井安全工作的基础。是稀释和排除矿井瓦斯与粉尘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也是创造良好劳动环境的基本途径;而合理的通风又是抑制煤炭自燃和火灾发生的重要手段。评价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调整和改造系统、优化通风设计、准确编制应急预案及指导通风安全管理。 1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以往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评价大多采用安全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助学院校: 理工大学 自考助学专业: 采矿工程 姓名: 自考助学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2O 年月日

前言 矿井通风指借助于机械或自然风压,向井下各用风点连续输送适量的新鲜空气,供给人员呼吸,降低井下工作面的温度,稀释并排出各种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随着浅部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矿产资源开采向纵深发展是必然的趋势。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必将出现岩温增高、风路延长、阻力增大、风流压缩放热、风量调节困难、漏风突出、有毒有害物质和热湿排除受阻等问题。因此,矿井通风与安全的意义将更加重大。 80年代以来,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采煤方法和巷道布置及支护的改革,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矿井通风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通风管理日益规化、系列化、制度化,通风新技术和新装备越来越多地投入应用,以低耗、高效、安全为准则的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在许多煤矿得以实施,使矿井通风更好地为高产、高效、安全的集约化生产提高安全保障。 近年来,为适应综合机械化采煤的要求,原煤炭工业部在总结建设经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于1984颁发了《关于改革矿井开拓部署的若干技术规定》,作为新井建设、生产矿井技术改造和开拓延深的依据。为适应生产集中化,开采深度增加、瓦斯涌出量大的情况,以“针对现实、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综合治理、节能增风”为指导思想,对数百座国有煤矿进行通风系统优化改造,配合一批有条件的生产矿井通过合并井田、扩大开采围、增加储量进行改扩建的任务。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应用探索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应用探索 当前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对一些资源的开采量也得到了加大,其中对煤矿的开采就是比较突出的,煤矿矿井的开采由于在危险性上比较高,所以这就需要对采取科学化的措施进行防范,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评价进行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本文主要就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因素体系构建以及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因素体系构建原则进行阐述,然后对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构建方法及指标划分进行分析,最后探究矿井通风系统综合安全评价可行性及体系优化。 标签: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 引言 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涵盖着两个层次的含义,首先就是对矿井的正常生产要能得到有效保证,然后就是对矿井生产的灾害发生要能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所以这就需要这一系统能够满足矿井通风系统在结构上的合理性以及整套系统的稳定可靠性,还要能够对自然灾害的控制能力得以有效具备,对矿井下的用风地点的风量也要能够满足等等,对系统安全的评价要能体现出实用和准确性。 1、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因素体系构建及构建原则 1.1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因素体系构建。对于矿井通风系统没有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就不能对安全评价的目标得到实现,而评价指标的构建是基础,这对评价结果正确性有着直接的影响。从阶梯层次的结构上来看,要能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对系统内在的因素间联系及结构要能分析,将这一結构进行分成几个层次,从而就形成了如此结构模型。其中矿并通风系统安全是目标层次,也是最高的层次,是对系统的安全评价。然后就是影响因素分类,这就是准则层这是按照某一方式来实现解决问题涉及到的中间环节,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因素有着影响。而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危险性就是评价指标和方案层,前者主要是评价系统安全的具体评价指标及参量;后者则主要是针对不同问题的不同描述,这一层次也能够再次分为子方案。1.2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因素体系构建原则。对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因素体系的构建要能够遵从相应的原则,主要体现在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特殊性原则等方面。其中在系统性的原则方面也涵盖着整体性和相关性以及目的性的原则,对于矿井通风系统各评价指标要能是有机整体,这样才能将反映的结果整体性的得到体现。另外在相关性主要是评价指标间能得到有机联系,而目的性则是这些评价指标都有着其各自的功能。矿井通风系统的科学性原则方面主要就是要能保障系统的客观真实,这样才能保障结果的科学性及可靠性。 2、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构建方法及指标划分 2.1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构建方法。对于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评价构建的

矿井通风设计范例.

4 矿井通风 4.1 通风系统 4.1.1 通风系统 4.1.1.1 通风方式和通风方法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根据矿井开拓方式,本矿井走向较短,只有一个采区的走向长度,采用分列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采煤工作面利用全矿井负压通风,采用“U”型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4.1.1.2 通风系统 根据矿井开拓部署,该矿为平硐开拓方式,主平硐、副平硐和后期排水进风行人平硐进风,回风平硐回风。 矿井初期主要通风线路为: 主平硐/副平硐→+1690m水平运输巷/+1690m双龙炭运输巷 /+1728m运输巷/+1728m双龙炭运输巷→+1690m运输石门/+1728m运输石门→一采区轨道上山/一采区行人上山→+1756m运输石门→11011工作面运输巷→11011采煤工作面→11011工作面回风巷→回风石门 →+1798m正炭回风巷→总回风斜巷→+1788m总回风巷→回风平硐→ 地面。 矿井后期主要通风线路为: 主平硐/副平硐/排水进风行人平硐→+1690m水平运输大巷/+1728m运输巷和通风行人斜巷/+1630m排水行人巷→二采区轨道上山/二采区行人上山→+1548m水平运输巷→三采区轨道上山/三采区行人上山→区段运输石门→23013工作面运输巷→23013采煤工作面→23013工作面回风巷→区段回风石门→三采区回风上山→回风暗斜井→总回风斜巷→+1788m总回风巷→回风平硐→地面。

矿井初期开采一采区时为通风容易时期,后期二、三采区同采时为通风困难时期。通风系统图(初、后期)和通风网络图(初、后期)详见图C1795-171-1(修改)、C1795-171-2(修改)。 4.1.1.3 井筒数目、位置、服务范围及时间 矿井开采一采区时有3个井筒,即:主平硐、副平硐和回风平硐,主平硐、副平硐进风,回风平硐回风。矿井二、三采区开采时4个井筒,即主平硐、副平硐、排水进风行人平硐和回风平硐。主平硐、副平硐和排水进风行人平硐进风,回风平硐回风。各井筒均位于井田东部。主平硐为改造利用原基地一号井主平硐;副平硐为改造利用原基地一号井副主平硐;回风平硐为改造利用原基地一号井回风平硐;排水进风行人平硐为改造利用原顺风煤矿主平硐。矿井回风平硐井口坐标为:X=3278284,Y=18267648,Z=+1788.867,服务于全矿井生产期间。 通风系统(初、后期)详见图4-1-1、4-1-2; 通风网络(初、后期)详见图4-1-3、4-1-4。

矿井通风控制系统设计改造

安全管理编号:LX-FS-A83061 矿井通风控制系统设计改造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矿井通风控制系统设计改造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针对矿井旧通风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体积庞大、接线复杂、机械触点多、排除故障困难、可靠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先进PLC控制技术的矿井通风安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投入使用,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功能完善,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明显等特点,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煤矿矿井通风系统是煤矿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能否正常工作与矿井内工作环境条件、生产效率、安全生产密切相关。随着我国政府对各行各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尤

矿井通风系统图图例

附件二: 矿井通风系统图图例 序号 名称 图例 颜色说明1:50001:2000 1 进风风流红色1:2000平面图在巷道中间划;1:5000平面图风流与巷道间隔 1mm。(网络图只划风流方向)。 2 回风风流蓝色1:2000平面图在巷道中间划;1:5000平面图风流与巷道间隔 1mm。(网络图只划风流方向)。 3 测风站棕色 4 永久风门棕色门扇迎向风流。 5 临时风门棕色门扇迎向风流。 6 正反风门棕色 7 防火密闭红色 8 永久密闭棕色 9 临时密闭棕色

10 风桥棕色 11局部通风机红色 1:5000平面图及立体示意图直 径3mm,1:2000平面图直径4mm。12风筒 在风机处和工作面各标注三节, 其余不标。 13调节风窗棕色 14轴流式主扇棕色 15离心式主扇棕色 16防爆门 棕色 棕色 17抽排风机棕色 18抽放泵棕色 19抽放管路红色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图例 分类 设备名称 颜 色 图例符号图例尺寸(毫米) 传感器 甲烷传感器绿直径=8,线宽0.5mm 一氧化碳传感器红直径=8,线宽0.5mm 风速传感器黑直径=8,线宽0.5mm 负压传感器黄直径=8,线宽0.5mm 温度传感器紫直径=8,线宽0.5mm 设备开停传感器蓝直径=8,线宽0.5mm 馈电传感器红直径=8,线宽0.5mm 风门开关传感器蓝直径=8,线宽0.5mm 井 下设备分站(干线扩展器)红 方框:长12 宽4, 线宽0.5mm

分站(干线扩展器)电源箱红 方框:长12 宽4, 线宽0.5mm 断电仪红直径=8,线宽0.5mm 线缆 光纤蓝 在光纤上标出型号, 线宽0.5mm 主通讯电缆黑 在电缆上标出型号, 线宽0.5mm 传感器电缆红 在电缆上标出型号, 线宽0.3mm 其它防雷器(通讯、电源)红 方框:长12 宽4, 线宽0.5mm 监测中心红 方框:长30 宽15, 线宽0.5mm,0.3mm

浅议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浅议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我国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多、伤亡大、经济损失严重,尤其是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安全评价技术及其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矿井通风是矿井安全工作的基础。是稀释和排除矿井瓦斯与粉尘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也是创造良好劳动环境的基本途径;而合理的通风又是抑制煤炭自燃和火灾发生的重要手段。评价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调整和改造系统、优化通风设计、准确编制应急预案及指导通风安全管理。 1、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以往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评价大多采用安全检查表和专家打分法。 安全检查表属于定性评价,不能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给岀确定的结 果;专家打分法虽然属于定量评价,但专家各自的权莺很难确定,操 作起来也较困难。上述方法作为安全管理的手段之一是可行的,但作 为对系统危险程度的评价,以各指标的得分值作为评价依据,其结果 缺乏说服力。随着矿业的发展,国内矿井通风专家学者对评价方法及 标准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其主要方法见表1。 2、安全评价方法的综合集成 综合集成的评价方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加以改造并结合,以使在评价方法中能考虑到的评价因素。 综合利用各种方法所提供的信息,从而尽可能地提高评价水平和

精度,使评价结果更客观。把多种评价方法进行适当组合,有利于弥补各自缺陷,使评价结果更精确。 2. 1层次分析法、模糊理论与灰色理论相结合 在评价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定性和定量指标混合的情况。为了使评价更加精确须注意定性指标量化的问题,这就要求单一的评价方法必须在指标量化方面做出改进。借助灰色多层次评判方法,能够较容易地定最描述评价分级的模糊界限。同时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决定于多项指标,各指标可分为若干个层次,当评判对象的各指标之间有不同的层次结构时,须进行多层次综合评判。多层次评判是在单层次综合评判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评判方法相似。但在处理数据方而则不同,第一层次的数据完全借助于第二层次的数据,而不需再进行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矿井通风系统的影响冈素具有模糊性、灰色性和层次性,将模糊综合评判、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惟和准确性。 2. 2模糊理论、粗糙集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 模糊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方法是基于BP算法发展起来的,通过引 入模糊数学、遗传算法等汇集了神经网络与模糊理论的优点,集学习,联想、识别、自适应及模糊信息处理于一体。将技术方法应用到综合评价领域,方法更加灵活、智能化;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的处理含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的数学工具,是用来研究不完整数据、不精确知识的数学工具,并能从各种不完备信息中发现隐含的知识, 揭示潜在的规律。该理论基于不可分辨的思想和知识约简的方法,去掉决策

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6页)

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依据 给定矿井开拓系统和某一采区区域范围及煤层地板等高线图,矿井概况及生产情况,以及采区生产能力(产量)、瓦斯涌出量等条件,进行采区巷道布置及采区通风系统设计。 设计题目及资料来源 由具体指导老师确定。 2、设计内容 1)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采区上下山、主要进回风、运输巷道),回采巷道布置,回采工作面布置,明确巷道之间的联接关系;简单进行采煤方法、回采工艺设计; 2)采区(或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采区通风系统确定(要有相应的通风构筑物)、用风地点风量计算与分配(采用由内向外四算一校核的方法),计算采区巷道通风阻力。进行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机选型和工况点分析)。 3)安全工程设计【推荐选作】:瓦斯抽采设计、防灭火灌浆设计、注氮气设计、阻化剂设计等。 3、设计要求 完成采区通风系统设计说明书一份,采区巷道布置图,矿井(采区)通风系统图、网络图。(说明书和图纸格式按照学校毕业设计要求的格式完成) 4、提交材料 采区设计及通风系统设计说明书,采区巷道布置图,矿井(采区)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包括草稿、电子文档) 5、指导要求 设计主要分为两个内容:采区巷道布置和矿井(采区)通风设计。 本着今后实施“课程设计进行简单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老矿井改造通风设计和侧重安全系统设计,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计划改革探索,也为适应当前煤矿集约化开采体系的需求,使学生尽早熟悉矿井通风设计的方法,及时消化《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中的矿井通风设计内容,本次设计可根据学生情况可适当要求进行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机选型和工况点分析); 在制定设计题目时,原始CAD图纸给出水平大巷、井底车场及主要硐室等矿井开拓布置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范本

目录 前言3 第一章矿井基本简况5 第一节矿井简况4 一、井田简况4 二、煤层地质简况4 三、瓦斯简况5 四、水文简况5 五、煤尘、煤炭自燃简况5 六、通风简况5 第二章通风系统设计可行性论证8 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背景8 一、矿井目前通风及生产能力情况8 二、矿井生产能力发展前景8 第二节通风系统改造的必要性分析、论证9 第三节通风系统改造的主要手段10

第四节通风系统改造总体技术方案的选择10 第三章矿井通风参数计算14 第一节通风系统改造后矿井需要风量的计算14 一、矿井风量计算原则14 二、矿井需风量的计算14 第二节通风系统改造后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19 一、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19 二、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9 第三节通风系统改造技术方案比较33 第四章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35 第一节主要通风机选型35 一、设计依据35 二、通风设备选型35 第二节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配置要求38 第五章通风费用概算40 第六章矿井安全技术措施43

第一节粉尘灾害防治43 一、防尘措施43 二、防爆措施43 三、隔爆措施43 第二节瓦斯灾害防治44 第三节防灭火44 一、煤的自燃预防措施44 二、外因火灾防治44 第四节矿井防治水45 第五节井下其它灾害预防45 一、顶板灾害防治45 二、机电运输事故防治45 前言 矿井通风是一个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输送、调度空气在井下流动,维护矿井正常生产和劳动安全的动态过程。在生产期间其任务是利用通风动力,以最经济的方式,向井下各用风地点供给质优量足的新鲜空气,保证工作人员

的呼吸,稀释并排除瓦斯、粉尘等各种有害物质,降低热害,给井下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在发生灾变时,能有效、及时地控制风向及风量,并与其它措施结合,防止灾害的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剖析历次煤矿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及扩大的原因,无不与矿井通风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建立一个既能满足日常生产需风,保证风向稳定、风质合格,在灾害时期又能保持通风设备运行可靠、稳定、能快速实现风流控制的通风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本设计基于郑兴义兴(新密)煤矿的现状,本着为矿井的长期发展,提高矿井生产能力进行的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总设计技术方案:维修扩大矿井东回风巷的断面,回收矿井西回风巷,对皮带巷进行扩修增大通风断面减小阻力,并经过矿井通风设施改造。通过风量、风阻等计算,选择出主要通风机以及配套的电机型号。通过各种论证,本设计可靠可行,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提高了矿井的经济效益。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度(2021新版)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度(2021新 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53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度(2021新版) 矿井(煤矿)通风系统安全度 摘要分析了矿井(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评价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的指标,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等级。 关键词矿井通风系统工程指标函数安全度 1引言 矿井(煤矿)通风系统是矿井安全生产和灾害防治的基础。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灾害的防治。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是指矿井通风系统结构的安全性。正确地评价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以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以消除和减少危险,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 2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的评价指标 2.1评价指标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是客观评价矿井通风系统结构的安全程度指标。参考有关文件资料,并根据主从相关原则、回归关系原则和方向性原则,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的评价指标有:主要通风机运转稳定、用风地点分区通风且风量满足要求、矿井风量供需比、矿井通风系统和设备有利于灾害的防治、矿井风压、反风系统灵活可靠通风设备及风门装有自动监控系统、主要调节风窗数及工作面调节风窗数与回采工作面数之比、隔爆设施齐全等9个指标。 2.2评价指标的权值 根据各评价指标对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影响的重要程度,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值,如表1所示。 2.3评价指标的函数 根据各个指标与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的关系,求得各指标的函数。 1)主要通风机运转稳定 ①一台通风机的矿井 f1=0k1>0.9或k11.2

改变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改变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99

改变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 (标准版) 龙马矿业隶属于吉林省杉松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座落于白山市靖宇县东兴乡马当村境内,行政划归靖宇县东兴乡管辖。 矿井地理座标为东经:126°59′24″~127°00′42″,北纬:42°26′46″~42°28′14″。 主要河流珠子河全长45km,在矿区下游2km汇入松花江。白山水库蓄水后,最高水位为416.5m。珠子河与松花江合成白山湖,珠子河流域面积95.5km2。靖宇水文站观测记录断面平均流速0.35m/s最大流速2m/s,最大流量244m3/s,最小流量0.1m3/s,珠子河流流经现生产矿区西及西北、北部,两岸形成陡峭的悬崖,每年的11月份开始水位下降至+406m左右。 地质构造简单,为瓦斯矿井,井田内批准开采煤层三层,即一

号层、二号层、三号层,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为Ⅲ级,属不易自燃煤层。发火期大于12个月。煤层没有爆炸性。 我矿准备队305上、下顺同时施工。305上顺掘进距离为365米,305下顺350米、开切眼上山100米。通风设计为采用正压通风,安设局部通风机,风机为系列化,可自动切换。局部通风机型号为FBD2X11,功率为2x11千瓦、风量410-230m?/min。可满足掘进风量需要。矿井主通风机型号为FBCDZ№17.90×2,功率为2×90kw,矿井现在总入风量为2574m?/min,总回风量为2688m?/min。我矿现采掘布置有206综采准备工作面、207综采面、305上顺掘进工作面、305下顺掘进工作面、306上顺掘进工作面、306下顺掘进工作面。按采区设计方案,需要改变通风系统,为了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平稳过渡,经矿班子研究决定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改变矿井通风系统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领导小组: 组长:周家会(矿长) 副组长:张立波(总工程师)王志刚(通风副总)

矿井通风控制系统设计改造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3750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矿井通风控制系统设计改造示范文本

矿井通风控制系统设计改造示范文 本 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针对矿井旧通风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体积庞大、接线复杂、机械触点多、排除故障困难、可靠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先进PLC控制技术的矿井通风安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投入使用,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功能完善,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明显等特点,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煤矿矿井通风系统是煤矿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能否正常工作与矿井内工作环境条件、生产效率、安全生产密切相关。随着我

国政府对各行各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尤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运行稳定性、节能降耗等势在必行。本系统将PLC与变频器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以矿井气压压力为主控参数,实现对电动机工作过程和运转速度的有效控制,使矿井通风机通风高效、安全,达到了明显的节能效果。 系统的设计功能 本控制系统具有通风机组的启动、互锁和过热保护等功能。与常规继电器实施的通风系统相比,PLC 系统具有故障率低、可靠性高、接线简单、维护方便等诸多优点,PLC的控制功能使通风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减轻了岗位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满足矿井通风系统自动控制的要求,系统的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第一章:概述 1、矿井概况 新城煤矿于2002年5月9日接手于司法局煤矿,成立筹备处,10月17日正式成立新城煤矿。该矿隶属于鸡西矿业集团,地理位置在城子河西采区二太堡车站以北一公里处,矿区范围:东部以F48断层与城子河矿机邻,西部以F31米标高。东西走向约4.5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其拐点座标如下:点号X Y 1 5023680 44415650 2 5023826 44418123 3 5025500 44420410 4 5019920 44418485 5 5019840 44418454 6 5019730 44417700 开采深度:由-250米~-900米标高。 本矿区内有城子河、正阳等矿的运煤专用铁路通过,并与国铁林密线西鸡西车站相接,距离约为6公里,此外,沿有公路西至滴道、麻山、林口。东达鸡西、城子河、密山等地,交通极为方便。 新城煤矿现开采3#、4#、24#、25#、27#、29#、六个煤层。现有工作面为138采煤工作面(24#)、139采煤工作面(4#)、102

掘进工作面(3#下巷)、105掘进工作面(3#上巷)、106掘进工作面(29#上巷)、101掘进工作面(29#下巷)、103掘进工作面(穿层岩石) 2、矿井通风系统概况 主扇型号:70-B2-21-24#功率475kw 备扇型号:70-B2-21-24# 功率570kw 通风方式:抽出式 通风方法:中央并列抽出式 总入风量:2310m3/min 总排风量:2610m3/min 新城煤矿与城子河煤矿九采区一井相联。矿井负压240mmH2O。 A= h Q ? 38 .0 = 97 . 254 60 / 2610 38 .0? =1.03米2 由于1﹤1.03﹤2故通风难易程度为中等。 新城煤矿与城子河煤矿九采区一井采用隔绝密闭已将两井隔离。 3、该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4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5.9m3/min。 第二章:矿井通风系统技术可靠性分析 1、新城矿共5个掘进队,两个采煤队,其中:105掘进队、102掘进队、103掘进队、106掘进队、139采煤队均为独立的通风系统。101掘进队回风串138采煤队,按保安规程规定已在138

《安全管理》之矿井通风系统管理

矿井通风系统管理 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管理 一、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 (一)严格执行“以风定产”。矿井、采区通风能力满足生产要求。每年安排采掘作业计划时核定矿井生产和通风能力,按月、季、年度对矿井及采区进行通风能力核定,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量,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二)采区内采掘工作面布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区开采前必须按照生产布局合理的要求编制采区设计,并严格按照采区设计组织施工。1.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置1个回采工作面和2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2.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双翼开采或多煤层开采的,该采区最多只能布置2个回采工作面和4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三)矿井通风能力满足生产要求,各用风地点的风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无风量不足的用风地点。每旬至少要进行一次全矿范围的风量测定,瓦斯异常区每3天一次测风,通风系统调整地点及时测风,测定结果报通防副总和通防科。 (四)井巷通风断面经济合理,无风速超限的巷道。矿井总进风巷道与总回风巷道、采区进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避免平面交叉。对车场、绕道、进回风联络巷必须留足建筑风门的距离(风门间距不小于5米)。 (五)主通风机必须实现稳定运行,无振动、喘振等不稳定现象。 (六)通风网络合理稳定,无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老塘通风及进回风巷道布置不合理等现象。 (七)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应当设在进风风流中;该硐室采用扩散通风的,其深度不得超过6m、入口宽度不得小于1.5m,并且无瓦斯涌出。 (八)及时修复失修巷道。回风巷失修率不高于7%,严重失修率不高于3%。

(九)井下各类通风设施设置及时,建筑位置合理,质量标准高,实现规范化管理。采区设计要充分考虑采区内通风系统,不得使用风桥。 (十)井上下反风设施齐全,检查维修及时。按规定组织矿井反风演习,反风有关技术指标达到《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反风设施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 (十一)矿井进回风井之间、主要进回风大巷之间及采区进回风巷之间应安装风门状态传感器,实现风门遥讯。 (十二)因检修、停电或其他原因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时,必须提前制定停风安全措施;矿井必须制定主要通风机无计划停风安全预案,并纳入矿井灾害与处理计划中。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时,受停风影响的地点,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工作人员先撤到进风巷道中,由值班副总理迅速决定全矿井是否停止生产、工作人员是否全部撤出上井。 (十三)备用主要通风机因故在1周之内无法正常运行时,必须制定专项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并上报集团公司通防处备案。 (十四)要从供电系统、机电设备、日常管理方面加强管理,严禁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的无计划停电停风。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一旦出现无计划停电停风,必须按事故进行追查,并有记录可查。 二、矿井通风系统经济合理 (一)主要通风机工况点合理,矿井通风网络特性曲线与风机特性匹配,风机运行效率达到60%以上。 (二)矿井通风阻力符合标准要求。矿井主通风机必须实现风量、风压等主要运行参数的在线监测。 (三)矿井的通风能力与生产实际需要相适应,矿井的有效风量率不得低于87%;各用风地点的实际配风不超过需要风量的1.15倍。备用采煤工作面的配风不得于小于设计配风量的50%。 (四)加强矿井外部漏风的检查与封堵,按期检查检测,矿井主通风机装置的外部漏风率不得超过5%。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研究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研究 我国评价体系研究方向,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从而进行优化,使用最先进的评价体系对通风体系安全评价体系进行评估,准确地反映了真实的工作状态,并将被添加到日常管理里面,让安全性评价和日常管理系统得到更好的水平。 标签: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 对于通风系统可靠性的评价,不但能获得其可靠性,还可以发现它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系统提供参考条件。评估的目的是提高可靠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证人身安全,提高采矿效率。 1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级体系建立的原则 1.1 建立原则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第一步先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标准,这是实行评价方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可以直接影响到最终评价的准确性。系统的建立是对它稳定性的可靠衡量,具有很高的科学基础。 1.2 科学性原则 在建立该安全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循原则为科学性原则。要建立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评价方式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矿井环境特点,建立好符合自身的安全评价方式,以便全力保障该系统能够可靠实施。 1.3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是建立安全评价体系的重要部分。无论从理论上講,评价体系建设的安全性是多么的完善,如果在运用中特别麻烦或可行性不乐观,那么建立这个系统都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建立系统的过程中,对最大程度上把相关程序进行简化,注意工作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流程,不仅要让评价过程变得简单、方便、高效,更要有资格进行最终评价标准。 1.4 普通性原则 在评价指标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对相同的原因进行探讨。对待问题,要细致入微,这样可以把矿井内部的情况挖掘并分析出来,结合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2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评价方式分析 在安全评价方法中应用解析法,第一步就是需要建立一定强度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数值结果用数学模型计算,得出安全标准体系。解析方法包括网络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