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华士、成化、山观三校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881.00 KB
- 文档页数:7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成化高级中学、山观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l—35.5 Fe—56 Cu—64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2.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C.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D.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标准燃烧热3.已知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121 kJ,且O2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形成1 mol H—O键时放出热量463 kJ,则H2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4.如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铜为阳极,锌为阴极;②铜极上有气泡;③SO2-4向铜极移动;④若有0.5 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 mol气体;⑤电子的流向是铜到锌;⑥正极反应式:Cu+2e-===Cu2+。
A.①②③ B.②④ C.④⑤⑥ D.③④⑤5.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 )A.HCl、 CuCl2、 Ba(OH)2 B.NaOH、CuSO4、 H2SO4C.NaOH、H2SO4、 Ba(OH)2 D.NaBr、H2SO4、 Ba(OH)26.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
2015-2016学年度春学期江阴市三校期中联考试卷高二英语第I卷(共8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共20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 the World Cup?A. She has no interest in it.B. The ticket is too dear.C. It's not worth seeing.2. Who will go to KTV?A. The speakers.B. Patty and Avery.C. The woman and Avery.3. What is the woman?A. A teacher.B. A doctor.C. A shop assistant.4.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A team.B. A game.C. A goal.5. How much will the woman pay?A. $800.B. $500.C. $30.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 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第7两个小题。
6.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Fellow students.B. Co-workers.C. A couple.7. What season is it now?A. Spring.B. Autumn.C. Winter.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和第9两个小题。
2015-2016学年度秋学期江阴市三校期中联考试卷高二地理(必修)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纸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北京时间2014年12月7日11时26分,我国成功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发射升空,该卫星可为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贡献力量。
据此完成1~3题。
1.当卫星发射升空时,巴西利亚(西三区)的区时是( )A.12月6日23时26分B.12月7日0时26分C.12月7日1时26分D.12月8日0时26分2.该日前后,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C.北京昼渐长夜渐短D.江阴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大3.中巴04星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B. ITC.GPSD. RS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对地球影响最大的一颗恒星。
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辐射关系较密切的有( )①生物的生长②大气的运动③火山的爆发④煤、石油的形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B.太阳黑子增多的年份,耀斑相应减少C.每年夏季的夜晚,在江苏的人们常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D.太阳活动会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中断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已是事实。
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后指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效应。
图1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回答6~8题。
图16.全球变暖与图1中哪一过程的加强有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与“全球变暗”相对应的是图1中的( )A.①B.②C.③D.④8.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应积极采取的措施是( )A.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慢工业发展步伐B.加快石油勘探开发,形成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C.开展退耕还湖工程,提高湿地调节功能D.发展洁净煤技术,减轻大气环境污染图2为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 )分布图。
考生注意:1、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Cl—35.5 K—39Fe—56 Cu—642、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的水笔书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现代生活中出现了“铁强化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
这里的铁、钙、硒、氟应理解为A.元素B.分子C.单质D.氧化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故所有物质中含有的是元素,所以“铁”“钙”“硒”等指的是元素,故选A。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的相关知识。
2.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
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A.单质溴B.单质镁C.食盐D.烧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可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钠得到钠和氯气,是化学变化,通过氯气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B、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镁,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把海水经太阳暴晒,蒸发水分后即得食盐,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故C正确;D、把从海水中获得的氯化钠配制成饱和食盐水,然后电解,即得烧碱、氢气和氯气,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的相关知识。
3.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的原因是:A、溶于水得到相对应的碱B、它对应的水合物是可溶于性强碱C 、它与强酸溶液反应只生成盐和水D 、它是金属氧化物【答案】C考点:考查了碱性氧化物、物质的分类的相关知识。
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S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16288B .氯化钠的电子式:C .乙醇的结构式:H —C —C —O —H HH H HD .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 3=Na + + H ++CO 3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所以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A 错误;B 、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阴离子氯离子必须标出最外层电子,氯化钠的电子式为:,故B 错误;C 、乙醇分子中存在5个碳氢键、1个碳碳键、1个碳氧键和1个氧氢键,乙醇的结构式为:,故C 正确;D 、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 3=Na ++HCO 3-,故D 错误;故选C 。
感谢赏析2015-2016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以下各选项中,可构整天系统统的是()A .地球和月球 B. 北斗七星 C. 牛郎星和织女星 D. 小熊星座诸星美国国家科学院预知:在2012 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缤纷的极光光幕事后,电网会忽然变得闪耀不定,灯光在刹时光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以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布美国整个东部地域,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地区也会相同经历这样的灾害,而这场灾害只是源于太阳打了一个激烈的“喷嚏”。
据此回答2~ 4 题。
2.资猜中所述的太阳打了激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A .太阳耀斑迸发B .太阳爆炸C .太阳辐射加强D .太阳辐射减弱3.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显然影响不包含()A.短波通信中止B.信鸽丢掉C.指南针失灵 D .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4.假如 2011 — 2012 年是太阳活动激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激烈的时段约是()A. 2000 — 2001 年B. 1996 —2007 年C. 2012 — 2023 年D. 2087 —20885.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以上出现的天体都属于()A. 太阳系、地月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B. 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C.太阳系、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D. 太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公园前 28 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录“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据此回答6~7 题。
6.记录中所说的黑气是指A.耀斑B.黑子C.太阳风D.日珥7.这类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A.光球B.色球C.日冕D.大气层以外北京时间 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11 月 5 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进入环月轨道,进行研究研究。
2015-2016学年度秋学期江阴市三校期中联考试卷高一英语(考生注意: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
试卷分I、II两卷,I卷为选择题,共85分,II卷为非选择题,共35分。
)卷 I第一部分: 听力 (20小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第一节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How long have the speakers been waiting at least?A. For half an hour.B. For an hour.C. For an hour and a half.2.Why will the woman go to Edinburgh?A. To visit her friends.B. To meet some important people.C. To have a holiday there.3.What is true about Mary and Jack?A. They spent a week having honeymoon.B. They thought a honeymoon of one week was too short.C. They went on their honeymoon a week after their wedding.4.Where does the man plan to travel in America?A. WestB. SouthC. East5.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latest products?A. They have a modern design.B. They are very expensive.C. They have two handles.第二节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和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2015—2016学年度春学期江阴市三校期中联考试卷高一历史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途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水笔书写在答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晋书·傅玄列传》中记载:“耕夫务多种,而耕蟆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A. 自给自足B. 精耕细作C. 适时收割D. 因地制宜2.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3.《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B.私营手工业得到发展迅速C.重农抑商政策没被完全执行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4.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5.郭沫若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指A. 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D. 井田制被初税亩完全代替6.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华士、成化、山观三校联考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必修)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A.有无核物质B.有无细胞质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膜2.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B.人的身高和体重C.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D.棉花的宽叶和窄叶3.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细胞内液 B.血浆 C.淋巴 D.组织液4.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都相同,下列食物链中,猫头鹰能够获得最多能量(绿色植物提供)的食物链是( )A.绿色植物→蝗虫→蜘蛛→蜥蜴→蛇→猫头鹰B.绿色植物→蝗虫→青蛙→蛇→猫头鹰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5.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A.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B.农民中耕松土是为了增加土壤通气量,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C.水果应储存在低温、无氧的环境中,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幼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腐烂6.下列关于基因与遗传信息、DNA、染色体、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碱基序列中蕴藏着遗传信息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7.雾霾问题已经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下列人类活动中,会加重雾霾的是( )A.使用太阳能发电B.提倡绿色出行C.发展清洁能源汽车 D.就地燃烧作物秸杆8.四位同学分别对人体内环境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绘制了概念图,正确的是( )A. B.C.D.9.人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D.核酸10.(1999•上海)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11.由双链DNA的组成分析,下列相关比值在不同DNA分子中可变的是( ) A.B.C.D.12.下列结构中,不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A. B.C.D.13.细胞代谢活动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是(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内质网14.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植株数量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GG×gg B.GG×Gg C.Gg×Gg D.gg×gg15.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适宜的刺激后,这个部位的膜电位变化为( )A.外正内负→外负内正B.外负内正→外正内负C.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D.负电位→正电位→负电位16.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某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注射能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进行治疗,该激素为( )A.胰岛素B.生长激素 C.胸腺激素 D.雄性激素17.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图,其中M、N、O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M、N、O共同构成生物群落B.M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主要成分C.N是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D.O是消费者,都是自养生物18.二次免疫中能直接产生大量抗体的细胞是( )A.吞噬细胞 B.记忆细胞 C.效应T细胞D.浆细胞19.下列关于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简式是A﹣P﹣P~PB.A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C.靠近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更易水解D.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20.达尔文的下列实验中,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能直立生长的是( )A.胚芽鞘不经处理B.切去胚芽鞘的尖端C.用锡箔罩住胚芽鞘的尖端D.用锡箔罩住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21.森林中生长着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分层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温度 B.湿度 C.土壤 D.光照强度22.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23.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不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这一事实说明( )A.酶具有多样性 B.酶具有专一性(特异性)C.酶具有高效性 D.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24.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之所以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是因为( )A.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25.下列免疫环节不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A.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D.记忆细胞受相同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26.“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是指( ) 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乙烯27.科研人员利用紫外线处理种子使其产生变异,这种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依据的原理是(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结构变异C.染色体数目变异D.基因突变28.春暖花开时节,蜜蜂在找到蜜源后,会通过跳舞向同伴传递相关信息.这种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营养信息 D.行为信息29.农业生产中人们可通过防除农田的杂草而实现增产,农田中杂草与农作物的关系可能是( )A.种间竞争 B.种内竞争 C.种内互助 D.互利共生30.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可视为群落的( )A.物种组成 B.垂直结构 C.种间关系 D.次生演替31.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A.突变决定的B.可遗传变异决定的C.自然选择决定的D.隔离决定的32.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草食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B.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C.能量传递是遂级递减的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33.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要较准确地估算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最适合的调查方法是( )A.目测估计法B.标志重捕法C.逐个计数法D.样方法34.如图为某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将是(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保持稳定 D.无法确定35.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36.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中写字母,在“﹣﹣”上写名称.)(1)图中A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血液中的氧进入细胞的途径是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__________,但机体能通过体液和__________的共同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3)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的很少,则不利于身体健康.此时机体会处于饥饿状态,但一般情况下,体内的血糖仍能维持相对稳定,请从体液调节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37.根据人体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TRH是__________,A是__________.(2)寒冷环境中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__________.(3)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恒温动物都有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能力,但是如果切除动物的下丘脑,这种调节能力就会丧失,这说明__________.(4)常温下,血液中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__________,这种调节属于__________调节.38.在农田中就地焚烧秸秆不仅浪费能源,而且污染环境.为了对秸秆进行科学利用,某农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农业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l)图中家畜、食用菌分别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3)养殖蚯蚓的土壤可以作为肥料返回农田,其中残余的有机物需经过__________才能被作物利用.(4)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该农业生态系统的优点在于较好地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39.图甲表示植物细胞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乙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过程①属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阶段,过程③发生的场所__________.(2)由图可知,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除此以外光反应还可以为暗反应提供__________.(3)根据图乙分析,限制a、b两点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图甲中属于有氧呼吸的过程是__________(填序号).40.如图为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1)Ⅱ6、7和Ⅱ10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2)6和7再生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为__________.(3)9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纯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华士、成化、山观三校联考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必修)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A.有无核物质B.有无细胞质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膜【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解答】解: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核物质,如DNA,A错误;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质,B错误;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有无核膜,C正确;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膜,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只要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B.人的身高和体重C.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D.棉花的宽叶和窄叶【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常规题型;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解答】解:A、狗的长毛与卷毛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人的身高和体重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不符合“同种生物”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棉花的宽叶和窄叶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细胞内液 B.血浆 C.淋巴 D.组织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是人体内细胞来源生存的液体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不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可能不同,大多数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解答】解:人体成熟红细胞存在于血浆中,与血浆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因此人体成熟红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对于不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的分析是解题的关键.4.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都相同,下列食物链中,猫头鹰能够获得最多能量(绿色植物提供)的食物链是( )A.绿色植物→蝗虫→蜘蛛→蜥蜴→蛇→猫头鹰B.绿色植物→蝗虫→青蛙→蛇→猫头鹰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解答】解:因为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且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在食物链中,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就越多.在四个选项中,绿色植物→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最短,猫头鹰获得的能量最多.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是一道基础题.5.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A.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B.农民中耕松土是为了增加土壤通气量,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C.水果应储存在低温、无氧的环境中,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幼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腐烂【考点】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分析】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 TP 的过程.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制造无氧环境,从而抑制破伤风杆菌的代谢;中耕松土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水果储存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稻田定期排水可促进根进行有氧呼吸.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由于氧气能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所以在包扎伤口时,可选用透气的纱布进行包扎,以达到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而不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A错误;B、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并能促进其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B正确;C、低温能降低细胞中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活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减少;低氧条件下,有氧呼吸较弱,又能抑制无氧呼吸,细胞代谢缓慢,有机物消耗少,而无氧环境下细胞的无氧呼吸较强,C错误;D、稻田定期排水,能防止植物的根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不是乳酸,对根系造成毒害作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及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理解层次,难度中等,要求学生理解各种用途的原理,注意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和水分代谢的应用相区别.6.下列关于基因与遗传信息、DNA、染色体、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碱基序列中蕴藏着遗传信息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考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与DNA的关系.【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碱基序列蕴含着遗传信息,一个DNA分子中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具有平行关系.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个性状可以有多个基因控制,一个基因也可以控制多个性状.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碱基序列蕴含着遗传信息,A正确;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C、一个DNA分子中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D、一个性状可以有多个基因控制,一个基因也可以控制多个性状,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基因与性状以及基因在细胞中的分布,意在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难度不大.7.雾霾问题已经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下列人类活动中,会加重雾霾的是( )A.使用太阳能发电B.提倡绿色出行C.发展清洁能源汽车 D.就地燃烧作物秸杆【考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分析】1)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2)霾的气象定义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故霾的实质是固体小颗粒.【解答】解:AC、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降低空气中PM 2.5的含量,AC正确;B、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减少雾霾的发生,B正确;D、就地燃烧作物秸杆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颗粒物质,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在日常生活中与保护环境有关的现象.理解雾霾的成因是解题的关键.8.四位同学分别对人体内环境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绘制了概念图,正确的是( )A. B.C.D.【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关系的考查,血浆中的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的物质也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中,组织液还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解答】解:内环境也叫细胞内液,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C图,即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是淋巴里面的液体只能由组织液进入淋巴,最后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属于单向的.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对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关系图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特别是要注意血浆和组织液之间交换是双向的.9.人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D.核酸【考点】糖类的作用.【专题】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分析】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葡萄糖,生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是脂肪,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 TP,最终能源都来自于植物固定的太阳光能.【解答】解:据分析可知,生物体内的能量供给主要来自于糖类,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生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是脂肪,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体和细胞内的各种能源物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比较熟记各种能源物质的区别.10.(1999•上海)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分解者的功能,在物质的循环中的重要作用.【解答】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命世界和无机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故选:D.【点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分解者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中.11.由双链DNA的组成分析,下列相关比值在不同DNA分子中可变的是( )A.B.C.D.【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专题】常规题型;DNA分子结构和复制.【分析】DNA分子一般是由两条链组成的,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相等.【解答】解:A、DNA分子中A=T,所以=1,不会发生改变,A错误;B、DNA分子中C=G,所以=1,不会发生改变,B错误;C、DNA分子的特异性与的比值有关,所以不同的DNA分子中比值不同,C正确;D、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所以DNA分子中=1,不会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下列结构中,不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A. B.C.D.【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有一个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解答】解:A、该氨基酸的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A正确;B、该氨基酸有两个羧基,其中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B错误;C、该氨基酸有两个氨基,其中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C错误;D、该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不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试题较容易,对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的理解和辨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细胞代谢活动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是(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内质网【考点】细胞核的功能.【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细胞核的功能,回忆细胞核的功能,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解答】解: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很遗传的控制中心.故选:C.【点评】对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4.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植株数量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GG×gg B.GG×Gg C.Gg×Gg D.gg×gg【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模式图;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两株高茎豌豆(G_×G_)杂交,后代出现高茎:矮茎(aa)=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Gg.【解答】解:A、gg是矮茎豌豆,且GG×gg→后代均为高茎,与题图不符,A错误;B、GG×Gg→后代均为高茎,与题图不符,B错误;C、Gg×Gg→后代高茎与矮茎之比为3:1,与题图相符,C正确;D、gg是矮茎豌豆,且gg×gg→后代均为矮茎,与题图不符,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熟练写出一对相对性状的6种杂交组合及其后代的情况,再结合题图作出准确的判断.15.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适宜的刺激后,这个部位的膜电位变化为( )A.外正内负→外负内正B.外负内正→外正内负C.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D.负电位→正电位→负电位【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专题】常规题型;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分析】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解答】解:静息电位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神经调节中膜电位变化的理解.。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1.A2.B3.D4.D5.C6.A7.C8.D9.D10.C11.A12.D13.D14.B15.C16.C17.A18.C二、双项选择题19.AD 20.AB 21.BD 22.AD 23.AB 24.AD 25.CD 26.AD三、综合题27.(10 分)(1)东南风(或偏南风)转为东北风(或偏北风)大等压线变密,水平气压梯度变大(每空1分)(2)低压(气旋)(1分)阴雨(1分)北京云层较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或平壤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2分)(3)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小;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农业生产需水量大。
(3分)28.(10 分)(1)地形以盆地和高原为主;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2分)(2)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流域面积大,径流量大;流域地势落差大。
(2分)社会经济落后(市场需求量少;资金不足)(1分)(3)水土流失;森林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任答两点给2分)(4 )地处热带,气候较湿热,蚊蝇孳生,易疾病传播;经济落后,医疗水平低;教育落后,防犯意识差;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密集,易交叉感染。
(任答三点给3分)29.(10 分)(1)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夏季(2分)(2)海洋上是受洋流(寒流)的影响;陆地上是受地形的影响。
(2分)(3)画图略(2分)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2分)(4)甲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乙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原因:盛行上升流。
(2分)30(10 分)(1)会期只有一天,时间短,必须选择在交通极为便利之地;纽约航空、高速公路交通发达、便利;多人中聚居,人才济济,语言障碍少;人口众多,提供了较大的服务群体;媒体、信息快捷(3分)(2)英国。
该国产业结构,森林覆盖率、绿地覆盖率,人口数量,工业结构,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的燃烧总量(2分)(3)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较理想,但人均不理想(2分)(4)共同:由于气候变化的强烈整体性,大气无国界,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各国的协调与通力合作。
成化高中2016年春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地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环境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B.环境是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C.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不同D.人类的环境只指人类以外的生物要素2.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俣湾——震惊世界的水俣病是因为自污染源化工厂排放的污染物(▲),经过海洋生物食物链富集放大后,进入人体而造成的严重危害。
A.氮和磷等B.甲基汞C.铅D.氰化物3.垃圾回收再利用是世界性的潮流和时尚,推广“分类垃圾箱”的好处有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③减少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④减轻大气污染,保护臭氧层⑤美化城市街道环境A.①②③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4.下列关于垃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传统上用垃圾和粪便堆肥,再撒回土壤,使有机质回到土壤,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B.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已大大提高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难处理的垃圾种类日益减少。
C.垃圾占据了大量土地,并持续向水、大气释放有害物质,危及人体健康。
D.由于垃圾污染不断严重,很多郊区农民已公开“拒绝垃圾”。
5.酸雨是指PH值小于(▲)的降水。
A.7 B.4.5 C.5.6 D.6.56.沼泽是重要的湿地,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沼泽区在A. 松嫩平原B. 三江平原C. 辽河平原D. 柴达木盆地7.下列不属于湿地类型的是A.水田B.河湖C.滩涂D.森林8.下列环境问题和另外三项不同类的是A.水土流失B.赤潮C.土地荒漠化D.生物多样性减少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下图为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A.①B.②C.③D.④10.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减少生活用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11. 地球位于“得天独厚的位置”是指A.大气层的存在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C.地球质量、体积适中D. 日地距离适中12. 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A.总星系B. 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13.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A.无线电短波通讯暂时中断B.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高纬地区出现极光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14.关于昼夜交替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365日6时9分10秒B.一个太阳日C.23小时56分4秒D.365日5时48分46秒15.下面四幅图中,表示晨线的数字是16.下列对“北京时间”描述不正确的是A.北京的地方时B.东八区的区时C.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D.120ºE的地方时17.家住南京(东八区)的小明邀请身处美国华盛顿的朋友艾瑞克(西五区)观看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2月9日20:00),身处华盛顿的艾瑞克观看大型晚会的区时为A.1时B.7时C.12时D.15时18.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A.地球的公转B.地球的自转C.太阳的运动D.黄赤交角的存在(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到答题卡上。
)1、以下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火星的是()A、太阳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总星系2、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3、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B、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D、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天体4、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重力能B、太阳能C、风能D、生物能5、在光球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黑子B、日珥和太阳风C、日珥和耀斑D、极光6、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对磁场造成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B、引起电离层扰动,导致磁针剧烈颤动等“磁暴”现象C、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如与地球降水存在正相关关系D、地球上与太阳活动有关的很多现象都具有11年的周期7、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心的运动B、地球自转围绕的中心是地轴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D、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8、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A、昼夜B、昼夜交替C、昼夜长短的变化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9、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小于北京10、有关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B、度数永远不变C、随公转有规律地增大或减小D、地球自转和公转同时形成的11、5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并向哪个方向移动()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12、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A、高纬地区B、温带地区C、低纬地区D、回归线附近地区13、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B、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C、东侧时区的钟点比西侧时区的钟点早一小时D、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14、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是(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地转偏向力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右图,完成15—17题1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A、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1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A、南极圈出现极昼B、北极圈出现极昼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D、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17、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18、在莫霍界面以下()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C、纵波和横纵波传播速度都下降,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19、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A、地壳B、地幔C、地核D、岩石圈20、人造烟幕防霜冻的原理是:()A、烟幕中的尘埃对地面有保温作用B、烟幕通过热辐射直接使大气增温C、烟幕中的CO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D、烟幕通过热辐射直接使地面增温2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地面辐射B、高低纬度热量差异C、水平气压梯度力D、地转偏向力22、下图中四地纬度相当,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23、图中箭头a表示()A、水平气压梯度力B、风向C、地转偏向力D、摩擦力24、下图表示四处热力环流形成示意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25、下列有关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B、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C、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D、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读下面四幅图,完成26题26、图中表示北半球气旋的图形是:()A、a图B、b图C、c图D、d图27、下列各地,地壳最厚处在()A、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塔里木盆地28、下列现象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太阳辐射②地面吸收③大气逆辐射④大气削弱⑤地面辐射A、①②③④⑤B、①⑤④③②C、①④②⑤③D、①④②③⑤右图是北半球冬半年的等压面图根据图回答29-30题:29、A、B两地的气压性质()A、A是高压,B是低压B、A是低压,B是高压C、A、B都是高压D、A、B都是低压30、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请把正确答案填到答题卡上。
2015-2016学年度春学期江阴市三校期中联考试卷高一化学注意事项及说明:1.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Al—27 Cl—35.5 Fe—56 3.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的水笔书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
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精饲料 D.制造沼气2. 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A.是4He的同素异形体 B.比4He多一个中子C.是4He的同位素 D.比4He少一个质子3.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氨气分子的电子式:B.S2-的结构示意图:C.CH4的球棍模型示意图为:D.用电子式表示HCl形成过程:4.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3+、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离子的还原性:Y2->Z- B.质子数:c>b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5.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图16.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A .SO 2和SiO 2B .CO 2和H 2OC .NaCl 和HClD .CCl 4和KCl7.已知在1×105Pa ,298K 条件下,2mol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28kJ 热量,下列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 )A .H 2O (g )=H 2(g )+ O 2(g ) △H=+264kJ•mol ﹣1B .2H 2(g )+O 2(g )=2H 2O (g ) △H=﹣528kJ•mol ﹣1C .H 2(g )+ O 2(g )=H 2O (l ) △H=+264 kJ•mol ﹣1D .H 2(g )+ O 2(g )=H 2O (l ) △H=﹣264kJ•mol ﹣18.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见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X Y Z L M Q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0.0990.112 0.074 主要化合价+2+3+6、-2 +7、-1+2-2A .等物质的量的X 、Y 的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 2一样多B .Y 与Q 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 .Z 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L 的氢化物的稳定性D .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M 单质<X 单质9.下列关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四种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稀硫酸Z n Cu硫酸PbO 2(正极)Pb (负极)H 2负极正极H +2H O2碳棒2糊4Cl 糊锌筒电池Ⅰ 电池Ⅱ 电池Ⅲ 电池Ⅳ A .电池Ⅰ中锌是正极 B .电池Ⅱ是一次电池C .电池Ⅲ工作时,氢气发生还原反应D .电池Ⅳ工作时,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碳棒10.化合物Bilirubin 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 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计算图2反应4~8 min 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第16 min 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 )A .2.5 μmol•L -1•min -1 和2.0 μmol•L -1•min -1B .2.5 μmol•L -1•min -1 和2.5 μmol•L -1•min -1C .3.0 μmol•L -1•min -1 和3.0 μmol•L -1•min -1D .5.0 μmol•L -1•min -1 和3.0 μmol•L -1•min -1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华士、成化、山观三校联考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纸填空题的相应答题线上).1.直线y=x﹣1的倾斜角为度.2.等比数列{a n}中,a2=8,a5=64,则a3=.3.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则实数a=.4.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3n2﹣2n+1,则通项公式a n=.5.如图,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的同侧,在A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为50m,∠ACB=45°,∠CAB=105°后,则A,B两点的距离为m.6.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是.(填序号)①a>b,c<d⇒a﹣c>b﹣d;②a>b>0,c<d<0⇒ac>bd;③a>b>0⇒;④a>b>0⇒.7.过点P(2,3),并且在两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8.把1,3,6,10,15,21,…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这是因为用这些数目的点可以排成一个正三角形(如图).则第8个三角形数是.9.已知过点P(1,﹣1)的直线l与x轴正半轴,y轴负半轴分别交于C,D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OCD的面积为2,则直线l方程为.10.已知等差数列{a n}中,前m(m为奇数)项的和为77,其中偶数项之和为33,且a1﹣a m=18,则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11.在△ABC中,A=120°,AB=4,若点D在边BC上,且BD=2DC,AD=,则AC的长为.12.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集为{﹣2},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13.在△ABC中,角A,B,C成等差数列,对边分别为a,b,c,且3ac+b2=25,则边b的最小值为.14.数列{a n}中,a1=1,a n+a n+1=()n,S n=a1+4a2+42a3+…+4n﹣1a n,类比课本中推导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方法,可求得5S n﹣4n a n=.二、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步骤,请把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5.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为12x2﹣ax>a2.(1)当a=2时,求不等式的解集;(2)当a∈R时,求不等式的解集.16.已知两条直线l1(3+m)x+4y=5﹣3m,l2 2x+(5+m)y=8.当m分别为何值时,l1与l2:(1)相交?(2)平行?(3)垂直?17.等比数列{a n}中,a2﹣a1=2,且2a2为3a1和a3的等差中项.(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设b n=2log3a n+1,且数列{}的前n项和为T n.求T n.18.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osA=,b=5c.(1)求sinC;(2)若△ABC的面积S=sinBsinC,求a的值.19.如图,游客从某旅游景区的景点A处下山至C处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从A沿直线步行到C,另一种是先从A沿索道乘缆车到B,然后从B沿直线步行到C.现有甲、乙两位游客从A处下山,甲沿AC匀速步行,速度为50m/min.在甲出发2min后,乙从A乘缆车到B,在B处停留1min后,再从B匀速步行到C.假设缆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130m/min,山路AC长为1260m,经测量,cosA=,cosC=(1)求索道AB的长;(2)问乙出发多少分钟后,乙在缆车上与甲的距离最短?(3)为使两位游客在C处互相等待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乙步行的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20.设S n是数列{a n}的前n项和,且2a n+S n=An2+Bn+C.(1)当A=B=0,C=1时,求a n;(2)若数列{a n}为等差数列,且A=1,C=﹣2.①设b n=2n•a 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②设c n=,若不等式c n≥对任意n∈N*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华士、成化、山观三校联考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纸填空题的相应答题线上).1.直线y=x﹣1的倾斜角为45度.【考点】直线的倾斜角.【分析】根据直线方程求出斜率,根据斜率得出对应的倾斜角.【解答】解:直线y=x﹣1的斜率是1,所以倾斜角为45°.故答案为:45.2.等比数列{a n}中,a2=8,a5=64,则a3=16.【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析】由已知数据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公比q,再由通项公式可得.【解答】解:∵等比数列{a n}中a2=8,a5=64,∴其公比q满足q3==8,解得q=2,∴a3=a2q=8×2=16故答案为:163.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则实数a=﹣2.【考点】其他不等式的解法.【分析】先利用解分式不等式的方法转化原不等式,再结合其解集,得到x=﹣是方程ax ﹣1=0的一个根,最后利用方程的思想求解即得.【解答】解:∵不等式,∴(ax﹣1)(x+1)<0,又∵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x=﹣是方程ax﹣1=0的一个根,∴a×(﹣)﹣1=0,∴a=﹣2.故答案为:﹣2.4.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3n2﹣2n+1,则通项公式a n=.【考点】数列的函数特性.”即可得出.【分析】利用“当n=1时,a1=S1.当n≥2时,a n=S n﹣S n﹣1【解答】解:当n=1时,a1=S1=3﹣2+1=2.=3n2﹣2n+1﹣[3(n﹣1)2﹣2(n﹣1)+1]=6n﹣5.当n≥2时,a n=S n﹣S n﹣1∴.故答案为:.5.如图,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的同侧,在A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为50m,∠ACB=45°,∠CAB=105°后,则A,B两点的距离为50m.【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分析】先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B=30°,再利用正弦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在△ABC中,∵∠ACB=45°,∠CAB=105°∴∠B=30°由正弦定理可得:∴=50m故答案为:506.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是①③.(填序号)①a>b,c<d⇒a﹣c>b﹣d;②a>b>0,c<d<0⇒ac>bd;③a>b>0⇒;④a>b>0⇒.【考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分别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①a>b,c<d⇒a+d>b+c⇒a﹣c>b﹣d,正确;②a>b>0,c<d<0⇒﹣ac>﹣bd⇒ac<bd,错误;③a>b>0⇒,正确;④a>b>0⇒a2>b2⇒<,错误;故答案为:①③.7.过点P(2,3),并且在两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x+y﹣5=0,或3x﹣2y=0.【考点】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分析】分直线的截距不为0和为0两种情况,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即可.【解答】解:若直线的截距不为0,可设为,把P(2,3)代入,得,,a=5,直线方程为x+y﹣5=0若直线的截距为0,可设为y=kx,把P(2,3)代入,得3=2k,k=,直线方程为3x﹣2y=0∴所求直线方程为x+y﹣5=0,或3x﹣2y=0故答案为x+y﹣5=0,或3x﹣2y=08.把1,3,6,10,15,21,…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这是因为用这些数目的点可以排成一个正三角形(如图).则第8个三角形数是36.【考点】数列递推式.【分析】l是第一个三角形数,3是第二个三角形数,6是第三个三角形数,10是第四个三角形数,15是第五个三角形数,从而原来三角形数是从l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的和,故可得结论.【解答】解:原来三角形数是从l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的和.第一个三角形数是1,第二个三角形数是3=1+2,第三个三角形数是6=1+2+3,第四个三角形数是10=1+2+3+4…那么,第n个三角形数就是:l+2+…+n=.则第8个三角形数是:36.故答案为:36.9.已知过点P(1,﹣1)的直线l与x轴正半轴,y轴负半轴分别交于C,D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OCD的面积为2,则直线l方程为x﹣y﹣2=0.【考点】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分析】设C(a,0),D(0,﹣b),其中a,b均为正数,由点在直线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ab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可得.【解答】解:由题意设C(a,0),D(0,﹣b),其中a,b均为正数,则直线l的截距式方程为+=1,由题意可得+=1且S△OCD=ab=2,联立解得a=2,b=2,故直线方程为+=1,化为一般式可得x﹣y﹣2=0故答案为:x﹣y﹣2=010.已知等差数列{a n}中,前m(m为奇数)项的和为77,其中偶数项之和为33,且a1﹣a m=18,则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3n+23.【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析】设公差等于d,由题意可得偶数项共有项,从而列出方程组求出m,d,a1,由此能求出数列{a n}的通项公式.【解答】解:∵等差数列{a n}中,前m(m为奇数)项的和为77,∴ma1+=77,①∵其中偶数项之和为33,∴设公差等于d,由题意可得偶数项共有项.(a1+d)+×2d=33,②∵a1﹣a m=18,∴a1﹣a m=18=﹣(m﹣1)d,③由①②③,解得m=7,d=﹣3,a1=20,故a n=a1+(n﹣1)d=20+(n﹣1)×(﹣3)=﹣3n+23.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3n+23.故答案为:﹣3n+23.11.在△ABC中,A=120°,AB=4,若点D在边BC上,且BD=2DC,AD=,则AC的长为3.【考点】解三角形.【分析】画出图形,结合图形,利用BD=2DC,得出﹣=2(﹣),再利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求出||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ABC中,∠BAC=120°,AB=4,点D在边BC上,BD=2DC,∴﹣=2(﹣),∴3=2+,两边平方得92=42+4•+2,又AD=,∴9×()2=42+4×||×4×cos120°+42,化简得||2﹣2||﹣3=0,解得||=3或||=﹣1(不合题意舍去),故答案为:3.12.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集为{﹣2},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3≤k<2.【考点】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首先分析题目已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集为{﹣2},求k的取值范围,考虑到通过分解因式的方法化简方程组,然后分类讨论当k>时和当k≤时的情况解出方程组含有参数k的解集,然后根据整数解集为{﹣2},判断k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关于x的不等式组,变形为当k>﹣时:原方程组变形为:,故方程解为,不满足整数解集为{﹣2},故不成立.当k≤时:原方程变形为,因为方程整数解集为{﹣2},故﹣k>﹣2,且﹣k≤3.故﹣3≤k<2,故答案为﹣3≤k<2.13.在△ABC中,角A,B,C成等差数列,对边分别为a,b,c,且3ac+b2=25,则边b的最小值为.【考点】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分析】由题意易得B=,代入余弦定理结合基本不等式,结合已知可得b2≥,问题得以解决.【解答】解:由题意可得:2B=A+C,又A+B+C=π,解得B=,由余弦定理可得b2=a2+c2﹣2accosB=a2+c2﹣ac≥2ac﹣ac=ac=(25﹣b2),整理可得b2≥,解得b≥,故答案为:.14.数列{a n}中,a1=1,a n+a n+1=()n,S n=a1+4a2+42a3+…+4n﹣1a n,类比课本中推导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方法,可求得5S n﹣4n a n=n.【考点】类比推理.【分析】先对S n=a1+a2•4+a3•42+…+a n•4n﹣1两边同乘以4,再相加,求出其和的表达式,整理即可求出5S n﹣4n a n的表达式.【解答】解:由S n=a1+a2•4+a3•42+…+a n•4n﹣1①得4•s n=4•a1+a2•42+a3•43+…+a n﹣1•4n﹣1+a n•4n②+a n)+a n•4n①+②得:5s n=a1+4(a1+a2)+42•(a2+a3)+…+4n﹣1•(a n﹣1=a1+4×+42•()2+…+4 n﹣1•()n﹣1+4n•a n=1+1+1+…+1+4n•a n=n+4n•a n.所以5s n﹣4n•a n=n,故答案为:n.二、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步骤,请把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5.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为12x2﹣ax>a2.(1)当a=2时,求不等式的解集;(2)当a∈R时,求不等式的解集.【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分析】(1)a=2时,不等式化为12x2﹣2x>22,求出解集即可;(2)a∈R时,不等式12x2﹣ax>a2化为(4x+a)(3x﹣a)>0,讨论a>0、a=0和a<0时,求出对应不等式的解集即可.【解答】解:(1)当a=2时,不等式为12x2﹣2x>22,即6x2﹣x﹣2>0,化为(3x﹣2)(2x+1)>0,解得x<﹣或x>,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x<﹣或x>};(2)当a∈R时,不等式12x2﹣ax>a2化为(4x+a)(3x﹣a)>0,即(x+)(x﹣)>0;①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x<﹣或x>};②当a=0时,x2>0,不等式的解集为{x|x∈R且x≠0};③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x<或x>﹣};综上,a>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x<﹣或x>};a=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x∈R且x≠0};a<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x<或x>﹣}.16.已知两条直线l1(3+m)x+4y=5﹣3m,l2 2x+(5+m)y=8.当m分别为何值时,l1与l2:(1)相交?(2)平行?(3)垂直?【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分析】(1)利用直线不平行,直线即可相交,推出m的范围.(2)通过直线的斜率相等,截距不相等,判断直线平行,求出m的值.(3)当两条直线的斜率乘积是﹣1时,两条直线垂直,求出1的值.【解答】解:当m=﹣5时,显然l1与l2相交;当m≠﹣5时,易得两直线l1和l2的斜率分别为k1=﹣,k2=﹣,它们在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b1=,b2=.(1)由k1≠k2,得﹣≠﹣,m≠﹣7且m≠﹣1.∴当m≠﹣7且m≠﹣1时,l1与l2相交.(2)由,得解得m=﹣7.∴当m=﹣7时,l1与l2平行.(3)由k1k2=﹣1,得﹣•(﹣)=﹣1,解得m=﹣.∴当m=﹣时,l1与l2垂直.17.等比数列{a n}中,a2﹣a1=2,且2a2为3a1和a3的等差中项.(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设b n=2log3a n+1,且数列{}的前n项和为T n.求T n.【考点】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分析】(1)设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q,由2a2为3a1和a3的等差中项,可得2×2a2=3a1+a3,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代入化简为q2﹣4q+3=0,解得q.又a2﹣a1=2,a1(q﹣1)=2,q≠1,解出即可得出.(2)b n=2log3a n+1=2n﹣1,可得==.再利用“裂项求和”方法即可得出.【解答】解:(1)设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q,∵2a2为3a1和a3的等差中项,∴2×2a2=3a1+a3,化为4a1q=,∴q2﹣4q+3=0,解得q=1或3.又a2﹣a1=2,∴a1(q﹣1)=2,q≠1,∴.∴a n=3n﹣1.(2)b n=2log3a n+1=2n﹣1,∴==.∴数列{}的前n项和为T n=+…+==.18.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osA=,b=5c.(1)求sinC;(2)若△ABC的面积S=sinBsinC,求a的值.【考点】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分析】(1)利用余弦定理可求的a=3,进而根据cosA求得sinA,利用正弦定理即可求得sinC.(2)根据b和c的关系,进而求得sinB和sinC的关系,把sinC代入面积公式求得三角形的面积,进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bcsinA=S,求得a【解答】解:(1)在△ABC中,∵a2=b2+c2﹣2bccosA=26c2﹣10c2×=18c2,∴a=3c,∵cosA=,∵,0<A<π,∴sinA=,∵=,∴sinC===,(2)∵b=5c,∴==5,∴sinB=5sinC,∴S=sinBsiS=nC=sin2C=,∵S=bcsinA=c2=,∴=,∴a=.19.如图,游客从某旅游景区的景点A处下山至C处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从A沿直线步行到C,另一种是先从A沿索道乘缆车到B,然后从B沿直线步行到C.现有甲、乙两位游客从A处下山,甲沿AC匀速步行,速度为50m/min.在甲出发2min后,乙从A乘缆车到B,在B处停留1min后,再从B匀速步行到C.假设缆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130m/min,山路AC长为1260m,经测量,cosA=,cosC=(1)求索道AB的长;(2)问乙出发多少分钟后,乙在缆车上与甲的距离最短?(3)为使两位游客在C处互相等待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乙步行的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考点】余弦定理.【分析】(1)根据正弦定理即可确定出AB的长;(2)设乙出发t分钟后,甲、乙两游客距离为d,此时,甲行走了m,乙距离A处130t m,由余弦定理可得;(3)设乙步行的速度为v m/min,从而求出v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在△ABC中,因为cosA=,cosC=,所以sinA=,sinC=,从而sinB=sin[π﹣(A+C)]=sin(A+C)=sinAcosC+cosAsinC==由正弦定理,得AB===1040m.所以索道AB的长为1040m.(2)假设乙出发t分钟后,甲、乙两游客距离为d,此时,甲行走了m,乙距离A处130t m,所以由余弦定理得d2=2+2﹣2×130t××=200(37t2﹣70t+50)=200[37(t﹣)2+],因0≤t ≤,即0≤t ≤8,故当t=min 时,甲、乙两游客距离最短.(3)由正弦定理,得BC===500m ,乙从B 出发时,甲已经走了50×(2+8+1)=550m ,还需走710m 才能到达C .设乙步行的速度为 v m/min ,由题意得﹣3≤≤3,解得,所以为使两位游客在C 处互相等待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乙步行的速度应控制在[]范围内.20.设S n 是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且2a n +S n =An 2+Bn+C .(1)当A=B=0,C=1时,求a n ;(2)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且A=1,C=﹣2.①设b n =2n •a n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②设c n =,若不等式c n ≥对任意n ∈N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考点】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析】(1)把A=B=0,C=1代入2a n +S n =An 2+Bn+C ,求得数列首项,进一步可得数列{a n }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2)①由已知求出B ,得到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代入b n =2n •a n ,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得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②把T n 代入c n =,由函数的单调性求其最小值,由小于等于c n 的最小值求得m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当A=B=0,C=1时,2a n +S n =1,∴;当n ≥2时,2a n ﹣1+S n ﹣1=1,两式作差得:3a n =2a n ﹣1,即,∴数列{a n }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2)当A=1,C=﹣2时,2a n +S n =n 2+Bn ﹣2,∴,,,∵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解得:B=4.∴a1=1,a2=5,则d=4,∴a n=1+4(n﹣1)=4n﹣3,①b n=2n•a n=(4n﹣3)•2n,∴数列{b n}的前n项和,,两式作差得:==2﹣16+2n+3﹣(4n﹣3)•2n+1,∴;②c n===,∵单调递增,∴当n=1时,有最小值为,∴,即m≤﹣14.∴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14].2016年5月21日。
2015-2016学年秋学期江阴市三校期中联考考试卷高二历史(文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758年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
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
乾隆应对“霾灾”的做法受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 ) A.孟子 B.荀子 C.董仲舒 D.朱熹2.“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 )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3.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
”他评价的是 ( ) A.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B.李贽的《焚书》C.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D.魏源的《海国图志》4.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 ……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
”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 ( ) A.美德即知识 B.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C.人是万物的尺度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5.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
”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 ( ) A.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B.“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C.“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6.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2015-2016学年度春学期江阴市三校期中联考试卷高一地理第Ⅰ卷(客观题,共 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图1)”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图2)”,完成1~2题。
图1 图2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A. ①B. ②C. ③D. ④2.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B.③时人口出生率下降C.②时人口增长的数量最多D.④时政府应鼓励人口迁出“十三五规划”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图3为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图。
读图完成3~5题。
图33.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A.1965年B.1980年 C.2015年D.2045年4.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带来的影响有()A.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B.人口数量增加,平均寿命降低C.劳动人口增长率快速提高D.环境人口容量开始增加5.经调查,北京、上海等地居民二孩生育意愿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水平高,工作压力小B.福利、社会保障措施比较完善C.政治、法律制度比较完备 D.女性人口比例高于男性图4为“木桶效应”(用一个木桶来装水,如果组成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由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图,回答6~8题。
6.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 8000、9000、6000、5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为()A.5500 B.9000C.6000 D.8000 图47.下列关于合理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理人口容量是根据一地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而确定的B.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合理人口容量一旦确定,不会再变化C.合理人口容量的提出,有利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D.合理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承载力8.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是()A.消费水平 B.科技水平C.生产能力 D.资源图5为“2005~2013年江苏、新疆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
2015-2016学年度春学期江阴市三校期中联考试卷答案高一地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为A,错误的为B)。
三、综合题(本部分共3小题,共30分)。
41.(8分)(1)4分传统型(1分);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基数大(1分);资源、住房、交通、就业等压力增大,经济生活水平下降(1分);实施计划生育政策(1分)。
(2)4分现代型(1分);人口老龄化严重(1分);劳动力不足,影响经济的发展(1分);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1分)。
42.(12分)(1)2分商品谷物农业(1分);玉米(1分)。
(2)3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1分);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1分);河流中下游平原或沿海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任答一点1分)(3)4分潘帕斯(1分);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1分);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1分);③距海港近,海运便利(1分)。
(4)3分城市(1分);市场(1分);饲料供应(1分)。
43.(10分)(1)2分文教(1分)住宅(1分)(2)3分①(1分)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1分);城市外围,地价低(1分)(3)2分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1分);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1分)(4)3分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一:东北部(1分)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1分);靠近工业区,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1分)二:西南部(1分)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1分);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2分)。
考试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
总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2、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综合题请用黑色水笔书写在答题试卷上。
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3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右图,回答1~2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①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②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③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④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3.在沙漠中迷路时,可用哪种方式获知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信息A.指南针 B.GPS设备 C.遥感图像 D.地形图读“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完成4~5题4.三江平原湿地形成因素组合正确的是①河流较多,气候冷湿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土壤存在冻土层不利地表水下渗④植被稀少⑤夏季高温多雨,积雪融化,河水泛滥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5.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荒垦殖 B.大量人口迁入,人口密度大C.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D.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完成6—7题。
6.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我国东北地区—①B.我国华北地区—②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D.我国西北地区—④7.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A.①→②B.④→①C.③→④D.②→③“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右图是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示意图。
判断下列8—9题。
耕地住家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A——B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A.航天工业B.耕作农业C.钢铁工业D.电子工业11.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于B点以后发生转变,其原因是①增加环保投入②工业技术进步③产业结构调整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⑤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⑤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东部地区工农业发达地区。
2015-2016学年度秋学期江阴市三校期中联考试卷高一地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
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结合材料,回答1~2题。
1. “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2. 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 该行星上没有水B. 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C. 该行星温度太低D. 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2015年3月20日出现了近16年来最大的一次日食。
欧洲部分地区民众欣赏到了一场盛大的日食奇景。
读“日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示意图”(右下图),回答3~4题。
3. 以图中天体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有 ( )A. 1级B. 2级C. 3级D. 4级4. 日食发生时对地球的影响有 ( )A.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B.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C. 产生美丽的极光D. 给欧洲太阳能发电带来影响,导致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停电5.太阳的大气层由外向里依次是( )A.光球、色球、日冕 B.光球、日冕、色球C.色球、日冕、光球 D.日冕、色球、光球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南京青奥会,于北京时间2014年8月16日20时在中国南京开幕,于2014年8月28日20时闭幕。
读下图,回答第6题。
6. 下列城市观众收看奥运会开幕式(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A. 开罗—8月16日10时B. 悉尼—8月16日22时C. 伦敦—8月17日12时D. 纽约—8月17日7时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经过45天的施工,于2014年2月8日正式竣工并开始运行。
左图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
右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 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 昆仑站B. 中山站C. 长城站D.泰山站8. 泰山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于右图中的()A. ①B. ②C. ③D. ④9.下面四幅图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偏转方向。
图中正确的是()索契冬奥会于2014年2月7日20时14分(东四区区时)正式开幕,此时北京时间为2月8日0时14分,右图为“北半球部分区域图”。
据此完成10~11题。
10.“时间去哪儿了?”索契和北京两地产生时差的原因是()A.纬度差异 B.地球自转C.大气运动 D.太阳活动11.索契冬奥会历时17天,在此期间()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B.北半球昼长夜短C.当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D.地球公转速度变快1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对火山喷发物的研究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C.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 ABC都可以2013年12月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了大范围雾霾天气,江苏、上海等地更是遭遇重度霾,空气质量较差,能见度偏低。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回答13~15题。
13.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A.① B.②C.③ D.④14. 雾霾天气发生时,白天会导致( )A. ①增强B. ②增强C. ③减弱D. ④增强15. 2015年8月,南京郊区农民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 )A. 削弱④,提高夜间的温度B. 阻止②,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 增强③,提高农作物存活率D. 削弱①,减少作物水分蒸腾16.下面表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正确的是()读右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是()A.① B.②C.③ D.④18.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是()A.①B.②C.③ D.④( 二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只有两项是正确的,请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3分,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区时)2014年10月22日10时28分,太阳黑子发生强烈爆发。
右图为“太阳黑子与木星、地球大小的对比图”。
据此回答19~21题。
19.与木星相比,地球上之所以存在生命,其原因是()A.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处在比较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中C.地球密度极大,且有坚硬的岩石外壳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20.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太阳辐射促进地球上水、大气和生物的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C. 太阳能量巨大而且集中,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D. 太阳辐射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主要的直接能源21. 强烈的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有()A.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 B. 全球降水一定明显增多C. 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 航班和通信受到影响右图是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
读图回答22~23题。
22. 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有()A.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B. 图中角β是黄赤交角C. 目前度数为23°26/D. 目前度数为66°34/23. 若黄赤交角变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南北极圈的纬度数变大B.有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大C.南北温带的范围变大D.会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右图为“2010年12月10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24~25题。
24.下列城市中,关于风向描述正确的是()A.南京为东北风 B.西安为东南风C.天津为西北风 D.首尔为东南风风25.系列关于描述正确的是()A.首尔晴热干燥 B.锦州低温阴雨C.南京高温多雨 D.西安风力较天津弱26.右图为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30°N附近B.乙地位于30°N附近C.①是盛行西风D.②是暖气流二、综合题(共4道题,共计40分)27.下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0分)(1)在上图中C处地轴的北端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公转轨道上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纬线,江阴昼长________小时。
(3)地球处在D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南半球是季节,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4)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是,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此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小值的地区为。
28.右图表示某时刻全球昼夜分布状况,阴影表示夜半球。
读图回答问题。
(10分)(1)请在右图中画出太阳光线。
(2)图中的晨昏线CD是(晨线或昏线)。
(3) 根据光照图,此日的节气为,判断依据是。
(4)比较图中A、B两地自转速度的大小:角速度 A B,线速度A B。
(5)次日至今后的1个月期间,江阴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北半球的昼夜长短随纬度分布规律是。
(6)看下面5张图,与右图表示的日期相同的有()29. 下图为东亚地区季风图,读图回答问题。
(9分)(1) A图是月的季风图(1月或7月),判断的理由是;B图是月的季风图(1月或7月)。
(2)B图东亚主要盛行 (风向),此季风的性质是,你的判断依据是。
(3)东亚成为世界上季风最显著的地区的原因是位处和之间,差异最明显。
30.下两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11分)(1)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判断此图是(南、北)半球,判断依据是;此图表示此半球季节,你的判断依据是。
(2)“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甲、丁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
(3)“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④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是,此气候的特点是,该气候形成的原因是。
2015-2016学年度秋学期江阴市三校期中联考试题地理期中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计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36分)二、综合题(共4道题,共计40分)27.(10分,每空1分)(1)略(2)0° 12(3)快夏昼短夜长(4)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南半球各纬度28.(10分)(1)略(1分)(2)昏线(1分)(3)冬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或南极圈及其以南极昼(每空1分)(4)等于小于(2分)(5)昼变长,夜变短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每空1分)(6)CD(全选对2分。
多选、少选、选错均不得分)29.(9分)(每空1分)(1)1月亚欧大陆为高气压,是其冬季 7 月(2)东南风(偏南风)温暖湿润(夏季)风来自低纬度地区的海洋上(3)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0.(11分)(1)北由南向北纬度递增夏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每空1分)(2)④②(每空1分)(3)地中海气候(1分)夏季高温少雨(或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或温暖湿润)(2分)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