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田汽车历史分析

本田汽车历史分析

本田汽车历史分析
本田汽车历史分析

本田汽车历史

在汽车领域,本田从第一款车型推出至今,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本田的产品大都具有节能环保、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等特点,如今其汽车的产量位列世界前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本田的事业历程。

1906年,宗一郎在日本滨松出生,他仅仅接受了10年正规教育,就在16岁时去到东京开始了汽修学徒生涯。工作期间,宗一郎对汽车机械和赛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不仅打造赛车,还当起了车手。工作6年后,在汽车修理行老板的帮助下,宗一郎在家乡开办了一家汽修分店。他的生意很快步入了正轨并越做越大,但宗一郎并未满足,他开始扩展业务。凭借在机械工程方面的创造天赋,宗一郎发明了替代木质轮圈的金属轮圈,并在1931年获得了专利。

拿着大笔的专利费,本田宗一郎于1934年创办了制造活塞环的东海精机公司,这是他第一次创业。不过,由于工艺问题,东海精机制造的活塞环用不了多久就会坏掉,于是宗一郎决定重返校园,学习如何铸造活塞环。1936年,宗一郎在一次赛车事故中受伤,自此结束了车手生涯,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业务中去。

到1937年,东海精机公司已经能够制造出耐用的活塞环了,不过其产品质量依旧不够理想。当时,丰田公司向东海精机订购了5万个活塞环,但送检的50个样品中只有3个达到了丰田的检测标准。

之后几年,宗一郎不断改进活塞环的质量,并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其产品终于得到了丰田的认可。

1942年,丰田取得东海精机40%的股份,公司改名为东海精机重工。1944年,宗一郎的工厂遭到了美国轰炸机的攻击,而在次年的日本中部地区地震中,其工厂再次蒙受巨大损失。随着二战结束日本战败,宗一郎将东海精机重工剩余的60%股份也卖给了丰田。

一年后,年近40岁的本田宗一郎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战后的日本资源非常紧缺,汽车没有燃油上路,火车被迫超载运行并且经常停车,而崎岖不平的山路又使骑车人感到十分费力。看到商机的本田宗一郎,收购了一批军方剩下的东发发电机,并将其改装成辅助发动机安装在自行车上。这种助动车能让出行变得更加轻松,因此很快就成为了热销品。

1947年,宗一郎与河岛喜好(后来本田的第二任社长)成功研制出了A型自行车用辅助发动机,这也是第一款带有本田LOGO的发动机。1948年,宗一郎成立了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20世纪50年代,本田又相继推出了Dream E型、Cub F型、Benly J型、Super Cub C100等车型。其中Super Cub系列(小绵羊)凭借出色的耐用性和实用性,50多年来一直畅销全世界,并广受用户好评。经过12年的发展,到1959年,本田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然而,本田宗一郎并不满足于仅仅制造摩托车,他认为制造摩托车只是作为生产发动机的一种应用,而制造汽车才能发挥他的全部才能。不过,当时的日本通商产业省(政府机构)却以日本汽车产业不

需要再增加一个制造商为由,阻止本田开展汽车业务。尽管如此,本田宗一郎仍然没有放弃,他无视通商产业省要求停产的禁令,坚持进行汽车生产。为了准备造车,本田在1957年-1958年期间建起了新的研发机构,并聘请近50名工程师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原型车开发及测试。

本田制造的第一款车是名为S360的前置后驱跑车,该车于1962年6月首次在铃鹿赛道亮相,不过此后并没有投入量产。同年10月的东京车展上,本田除带来S360以外,还发布了两款新车:T360和S500。

1963年8月,本田T360率先发售,该车是一款中置后驱微型货车,外观采用“五月蓝”车漆,大灯集成在发动机盖上。由于本田T360符合日本当时的Kei car标准(车身长宽高小于3000mm×1300mm×2000mm,发动机排量低于360ml),因此可以享受多项政策优惠,如:无需先有停车位、减税、保险折扣等。2个月后,本田又投产了S500跑车,该车同样是前置后驱布局,采用了与本田摩托车相同的后轮链条传动形式,配以四轮独立悬架系统。

1964年-1966年期间,本田以S600替代了之前的S500车型,新车中有Roadster和Coupe两个版本。本田S600最初仅提供右舵版本,后来还试生产了几辆左舵版本,为出口海外做前期准备。

1966年,本田S800成为S600的继任者,该车最早于1965年东京车展上亮相,同样拥有Roadster和Coupe两个版本。1967年,英国市场上已经可以见到本田S800车型的身影。从推出到1970年5月

停产,本田S800共售出11536辆。此后,本田S系列消失了近30年,直到1999年才又发布了高性能跑车S2000。

1967年,本田推出了采用前置前驱布局的N360微型车,该车同样满足kei car标准,一经推出便很快受到市场的认可。1968年-1970年,N360连续三年成为日本国内销量第一的车型。

随后,本田又针对海外市场推出了拥有更大排量的N600车型。1969年,N600成为本田首款出口到美国的车型。此外,该车还有在日本以外进行组装的版本,比如:当时由我国台湾三阳工业生产的N600,被称为“富贵”。

经过几年的发展,本田的汽车事业逐渐步入了正轨。1970年,本田又推出了Z360和Z600车型。同时,本田还在积极开拓日本以外的市场,其产品远销欧美等国。截至1972年,N600和Z600在美国总计售出40586辆,而这两款车的后继者正是大名鼎鼎的本田CIVIC (思域)。

1971年,本田发布了能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CVCC发动机。凭借这款发动机,本田在70年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而参与过CVCC发动机研发的久米正和川本信彦,后来都成为了本田技研工业的社长。

1972年,本田正式发布了CIVIC车型,该车出自本田全新的前置前驱微型车平台。本田CIVIC拥有比N系列/Z系列稍大的车身尺寸,发动机排量也增加了近一倍。1973年,宗一郎辞去了本田技研工业

社长的职务,河岛喜好接掌大权。那时正值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工业化企业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而本田却逆势迎来了飞速增长。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将更多的关注投向了CIVIC这样的经济型小车,而正是凭借这款车的热销,本田在世界汽车舞台上站稳了脚跟。1976年,在思域平台上衍生出一款三门掀背版车型,新车定名为本田Accord(雅阁)。本田原本希望将Accord打造成一款能与福特野马相竞争的大马力后驱跑车,但在石油危机的背景下,本田放弃了最初的想法,而将Accord变成了一款定位高于CIVIC的经济型前驱轿车。第一代本田Accord的外形有着浓郁的美式风格,加之更为宽敞的空间和采用CVCC技术的1.6L/1.8L环保发动机,Accord一经推出便在市场上掀起了一片热潮。到1980年,本田Accord的累计产量突破了100万辆。

1978年,本田推出了一款名为Prelude的车型,该车定位为Accord 的双门轿跑版,造型上显得更加动感。Prelude是一款全球车型,到1982年总共制造了约31.3万辆,其中一半以上都销往美国。

进入

80年代后,尽管已经有CIVIC和Accord作为销量保证,但本田仍在不断丰富其产品线。1981年,本田推出了全新城市微型车CITY (欧洲称之为JAZZ),该车是本田FIT(飞度)的鼻祖。

凭借新颖的设计、低廉的价格和出色的燃油经济性,本田CITY 很快便得到了日本国内年轻人的喜爱。第一代CITY除了有普通的三

门掀背版以外,还推出了由宾尼法利纳设计的软顶敞篷版。

1982年,北美本田汽车制造项目成功启动,标志着本田成为首家进驻美国实施本土化战略的日本汽车制造商。这也是河岛喜好继成功推出CIVIC、Accord系列车型之后,在10年社长任期内完成的又一项里程碑式任务。1983年,河岛喜好将本田的社长大旗交给了久米正,后者最重要的成就是引领本田开发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VTEC发动机。

到80年代中期,当两次石油危机的阴影逐渐散去,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购买需求也悄然发生了转变,豪华车成为人们新的目标。于是,本田在1985年推出了旗舰车型Legend(里程)以及豪华轿跑车Quint Integra。

不过,人们对于本田轿车的印象大都停留在可靠性和经济性上,而豪华是与此完全不同的风格。于是,这家经济型轿车制造商决定建立自己的豪华车品牌。1986年,本田成功推出了高端品牌ACURA(讴歌)。

1987年,本田CIVIC的累计产量突破500万辆,此外,本田Prelude 成为了世界上首款采用4WS四轮转向系统的车型。四轮转向系统有利于减小车辆转弯半径,提高行驶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1988年,本田汽车累计产量突破1500万辆,美国生产的Accord Coupe车型开始在日本销售。

1989年,本田发布了搭载DOHC VTEC发动机的第二代Integra车型。VTEC是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的缩写,该技术为发

动机在各种工况和转速下提供了更高的进、排气效率。最初的DOHC VTEC发动机,其作用是以提升动力为主;1991年,本田推出了能有效降低燃油消耗的SOHC VTEC-E发动机;1995年推出的三级VTEC发动机,则结合了前两者的优点,在性能与节能之间做出了更好的平衡。同年10月,本田还推出了Accord Inspire车型,这款搭载了直列五缸发动机的前驱轿车,直接竞争对手是丰田Cresta和日产Laurel。1990年,工程师出身的川本信彦成为了本田公司的第四任社长,这一年本田首次将预紧式安全带系统和副驾驶席SRS安全气囊系统搭载在Legend车型上。此外,本田的中置后驱跑车NSX也正式发布。NSX拥有简洁动感的造型,车身高度仅为1170mm。由于采用了轻量化设计,全铝车身打造的NSX车重仅为1350kg。

NSX前期搭载了3.0L V6 DOHC自然吸气VTEC发动机,最大功率274马力,峰值扭矩280牛米;后期换装了3.2L V6 DOHC自然吸气VTEC发动机,最大功率提升至294马力,峰值扭矩达到304牛米。此外,在专为赛道而生的限量版车型NSX Type R上,还搭载了本田的首款高性能“红头”发动机。

1991年,本田推出了微型中置后驱跑车Beat,这是本田宗一郎生前监督制造的最后一款车。该车由宾尼法利纳设计,符合日本当时的Kei car标准(车身长宽高小于3000mm×1400mm×2000mm,发动机排量低于660ml,最大功率少于64马力)。本田Beat总共仅售出33600辆,其中2/3是在第一年生产的,此后销量便急剧下降。

1992年,本田汽车累计产量突破2000万辆,但随着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本田陷入了困境。其1993年和1994年的销售额持续下跌,销售量位于丰田、日产、三菱、马自达之后排在第五位。为了挽救公司,川本信彦创造了一个新的车型概念——日本人称之为“休闲汽车”。而正是依靠这类新车,本田开始重新崛起。“休闲汽车”主要是指在节省成本的前提下,利用已有的轿车平台开发出更具运动性的MPV和城市SUV等车型。1994年,本田推出了基于Accord 平台打造的ODYSSEY(奥德赛),新车有50%的部件与Accord通用。一年后,本田又推出了基于CIVIC平台打造的CR-V车型。随着这两款车型的热销,到1995年,本田汽车全球累计产量突破了3000万辆。

早在1995年东京车展上,本田曾展示过一款SSM概念跑车,该车正是S2000的雏形。S2000是为纪念本田技研工业成立50周年而推出的纪念版,该车于1999年面世,到2009年停产,总共生产了112634辆。

随着燃油价格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长,90年代后期,本田开始探索新的动力形式。1997年东京车展上,本田展出了一款名为J-VX的混合动力概念车,该车便

是本田首款混合动力车型Insight的原型。采用三门掀背版造型的第一代Insight,

在1999年推出时,以百公里2.8L的超低油耗成为当时全球油耗

最低的量产汽车。

进入新世纪后,新车方面本田推出了全新紧凑型七座MPV车型Stream(时韵),该车基于CIVIC底盘开发而来,只是车身长度增加了100mm,以便可以容纳第三排座椅。动力方面,第一代Stream配备了1.7L和2.0L两款发动机,匹配四速自动或五速自动变速箱。第一代本田Stream曾经少量引入过中国,如今该车即将推出第三代,而新车将在东风本田第二工厂投产,并于今年年中上市。

2001年,全新小型车FIT(飞度)正式上市,除了日本、中国和美国市场以外,该车在其它国家都被称为JAZZ。FIT采用五门掀背式设计,拥有比同级别车更长的轴距及更大的车内空间。本田FIT在日本及海外市场都拥有不俗的销量表现,截至2010年7月,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350万辆。紧接着,本田又推出了基于第七代CIVIC打造的CIVIC Hybrid车型,它也是既Insight之后,本田推出的第二款混合动力车型。CIVIC Hybrid同样搭载了以VTEC发动机作为主动力,以电机作为辅助动力的IMA混合动力系统。

随后几年,本田又陆续推出了新一代Insight、FIT Hybrid、CR-Z 多款混合动力新车。截至2012年9月底,本田旗下混合动力车型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100万辆。未来,本田还将推出搭载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

此外,本田在电动技术方面也有所创新。本田研发的燃料电池电动车FCX Clarity,具有零下30度的低温启动功能,最高车速为160km/h,续航能力达到620km。FCX Clarity已在日本和美国市场进行租赁销售。

新世纪之初,本田还发布了新一代DOHC i-VTEC发动机,i-VTEC 是智能化可变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的缩写,它在原有VTEC发动机基础上,增加了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VTC)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第一款搭载i-VTEC发动机的车型是2001年推出的第二代本田CR-V。

之后几年,本田陆续开发出多项安全及电子辅助系统,包括:侧安全气帘、降低驾驶负荷系统HiDS、减轻碰撞制动系统CMS、四轮驱动自由控制系统SH-AWD技术、可探测行人并通知驾驶者的智能化夜间可视系统、碰撞时降低对行人撞击的弹起式前机罩、充气量可连续变化型驾驶席i-SRS安全气囊系统等。

此外,本田还发布了类人形机器人ASIMO,以展现其先进的技术实力。本田从1986年开始研发机器人,目标是要创造出一个可以在人们的生活空间里自由移动,具有人一样的极高移动能力和高智能的类人型机器人,以便在未来为人们提供服务。

以上我们对本田公司的诞生背景和在汽车领域的发展历史做了介绍,下面我们将继续介绍本田在中国的事业项目,以及在摩托车、汽车赛事方面的成绩.

本田从1982年起开始与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合作生产摩托车,此

后相继在摩托车、汽车和通用产品领域成立合资公司。目前,本田在国内拥有三家整车合资企业: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和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此外,诞生于北美的本田豪华品牌讴歌于2006年9月进入中国,这是讴歌创立20年来首次进入北美以外的市场。

广汽本田(2009年前称为广州本田)是由广州汽车集团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和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整车生产经营企业。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1999年3月正式投产。广汽本田目前有黄埔和增城两个厂区,生产能力合计达到年产48万辆。2010年3月,广汽本田累计生产和销售轿车超过200万辆,成为中国第四家累计产销量突破200万辆的轿车企业。广汽本田旗下产品包括:本田品牌的歌诗图、雅阁、奥德赛、锋范、飞度五大系列车型和理念品牌的理念S1车型。此外,混合动力车型本田CR-Z和FIT Hybrid也在广汽本田网络中销售。

雅阁2.3L(第六代)是广汽本田首批投产的车型,该车于1999年3月正式下线。2000年,广汽本田又推出了雅阁2.0L车型和雅阁3.0L V6车型。到2002年3月,广汽本田已累计生产了10万辆雅阁轿车。同年,广汽本田正式推出了MPV车型奥德赛(第二代)。2003年,新一代雅阁及飞度1.3L三厢车型上市。2004年,广汽本田进一步推出飞度1.5L三厢车型和飞度两厢版,此外,广汽本田第二工厂举行了奠基仪式。2005年2月,广汽本田在第50万辆轿车下线仪式上发布了05款雅阁和新一代奥德赛。而06款雅阁和06款奥德赛在同年12月下线,并于次年1月同期上市。2006年3月,广汽本田推

出了小型车思迪(第四代),年底时又带来了07款雅阁和07款奥德赛。

2007年8月,08款思迪和飞度·型动派正式发布。2008年,广汽本田推出了第八代雅阁、08款奥德赛和新一代飞度,而新一代CITY 则更名为锋范。2009年,新一代奥德赛上市,而在广州车展上亮相的第100万辆雅阁,则成为我国第一款累计产销突破100万辆的中型车。2010年10月,广汽本田推出全新跨界车歌诗图。2011年,广汽本田理念S1上市。2012年,2012款雅阁、2012款锋范、2012款歌诗图、2013款奥德赛和2013款雅阁相继登场,此外,广汽本田还导入了CR-Z和FIT Hybrid两款新能源产品。

东风本田是由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同组建的整车生产经营企业。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2004年4月正式投产。东风本田第一工厂目前的产能为年产24万辆,第二工厂已于2012年7月正式投产,初期产能为10万辆/年,未来两个工厂整体产能将逐步提升至48万辆/年。到2011年,东风本田累计产销与保有用户量已双双突破100万。东风本田旗下产品包括:本田品牌的CR-V、思域、思铂睿、艾力绅和自主品牌车型思铭。此外,混合动力车型本田Insight也在东风本田网络中销售。

CR-V 2.0L(第二代)是东风本田于2004年首款导入国产的车型,它开创了国内城市SUV的细分市场。2005年,新款CR-V中增加了2.4L 车型。2006年4月,东风本田导入了本田单一车型中最畅销的产品——思域(第八代)。2006年,东风本田在成立三周年之际发布了

CR-V NAVI导航版。2007年,新一代CR-V被东风本田带到了中国,同时,东风本田旗下的64家经销商开始销售思域混合动力版。2008年6月,东风本田第30万辆新车下线。同年,CR-V增加两驱都市版2.0L 自动挡和手动挡车型,此外,为纪念公司成立五周年,东风本田1.8L 思域五周年纪念版正式投放市场。

2009年,改款思域上市,全新思铂睿成为东风本田第50万辆下线的车型。2010年3月,东风本田推出了新款CR-V,增加了尊贵导航版VTi-S NAVI车型。11月,东风本田举行了第二工厂奠基仪式。2011年是东风本田成立的第八年,思域精致升华版在上半年上市,新一代国产思域在10月面世,年底时东风本田又限量推出了CR-V炫速红贺岁版车型。2012年2月,新一代国产CR-V亮相,CR-V自推出以来,累计销量已接近80万辆。自主品牌车型思铭于2012年4月上市,东风本田旗下首款MPV车型艾力绅在7月正式推出。第十届广州车展上,东风本田同时发布了新款思铂睿和进口混合动力车型Insight 本田汽车(中国)成立于2003年9月,公司由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业务涉及汽车整车的生产出口。本田汽车(中国)工厂于2005年4月正式投产,产能为5万辆/年,生产车型是JAZZ(1.2L、1.4L),该车全部出口欧洲。

本田供应商体系一览

本田供应商体系一览 东风本田 领域 供应商 零部件 发动机系统 八千代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燃料箱 武汉荒井密封件制造有限公司油封 肇庆市丰驰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支架,凸轮轴承盖,进气歧管,衬板框架,轴承角撑架,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模具道轨,滑轨类,镶块类,入子

类,型芯销类,配水板类,点冷管类 肇庆本田金属有限公司缸盖,活塞,岐管等铸造件 无锡福兰德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缸盖,缸体,进气歧管,涡轮壳等铝合金金属型或砂型重力和低压铸造自动化集成生产线。 保定隆达铝业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用铸造铝合金锭ADC12,AC2B 信阳贝恩银光活塞销有限公司活塞销,气门挺柱,气门摇臂轴等 大丰工业(烟台)有限公司发动机轴瓦,衬套,止推边 上海特殊陶业有限公司 火花塞

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汽车变速箱,曲轴,连杆等零部件 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进气歧管及汽车零部件铸造模具 信阳银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活塞销,气门挺柱,气门摇臂轴等 杭州泰贺塑化有限公司 滤清器进气管,汽车发动机空气管等 成都万友滤机有限公司 空气滤清器,塑料进气岐管,汽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动力转向油杯,进气谐振器炭罐等 十堰固诺尔汽车油箱有限公司燃油箱及托架,储气筒等 东风(十堰)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

离合器总成,飞轮齿环总成,飞轮壳,主轴承盖,摇臂轴总成,凸轮轴,活塞销,离合器外壳,进排气管总成,端面板 武汉金丰汽配有限公司 催化转换器、消音器、尾气排气管 理研汽车配件(武汉)有限公司活塞环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铸造一厂汽缸体,汽缸盖,变速箱壳,曲轴,凸轮轴,,进气歧管, 排气歧管,制动鼓,摇臂等 安庆帝伯格茨活塞环有限公司 活塞环底盘系统 伟福科技工业(武汉)有限公司副车架、制动器 广州昭和汽车零部件武汉分公司转向装置、减震器 三樱(武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电器的主要组成及特点

汽车电器的主要组成及特点 一、汽车电器主要组成部分 1.电源系统 包括蓄电池、发电机、调节器。其中发电机为主电源,发电机正常工作时,由发电机向全车用电设备供电,同时给蓄电池充电。调节器的作用是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保持恒定。 蓄电池,蓄电池为可逆的直流电源。在汽车上使用最广泛的是起动用铅蓄电池,它与发动机并联,向用电设备供电。蓄电池的作用是:当发动机启动时,向启动机和点火系供电;在启动机不发电或电压较低的情况下向用电设备供电;当用电设备同时接入较多,发电机超载时,协助发电机供电;当蓄电池存电不足,而发电机负载又较少时,它可将发电机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因此它在汽车上占有重要位置。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蓄电池,对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极为重要。所以,汽车修理厂要担负维护、修理及启用新蓄电池等作业项目。 发电机是汽车电系的主要电源,它在正常工作时,对除起动机以外的所有的用电设备供电,并向蓄电池充电,以补充蓄电池在使用中所消耗的电能。 汽车所用的发电机有直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是利用机械换向器整流,交流发电机是利用硅二极管整流,故又称硅整流发电机。 汽车用电器都是按照一定的直流电压设计的,汽油机常用12V,柴油机常用24V 。在汽车上,发电机既是用电器的电源,又是蓄电池的充电装置。为了满足用电器和蓄电池的要求对发电机的供电电压和电流变化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制。 直流发电机所匹配的调节器一般都是由电压调节器,电流限制器,截断继电器三部分组成。而交流发电机调节器都可大大简化。由于硅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当发电机电压高于蓄电池动势时,二极管有阻止反向电流的作用,所以交流发电机不再需要截流继电器。 由于交流发电机具有限制输出电流的能力因此也不再需要限流器。但它的电压仍是随转速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为了得到恒定的直流电压,还必需装有电压解调器。 2.启动系统 包括串励式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控制装置。其作用是用于启动发动机。 起动机是用来起动发动机的,它主要由电机部分、传动机构(或称啮合机构)和起动开关三部分组成。 3.点火系统 包括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总成、火花塞等,其作用是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燃汽油机发动机汽缸内的混合气。 在现代汽油发动机中,气缸内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气大多采用高压电火花点火。电火花点火具有火花形成迅速,点火时间准确,调节容易以及混合气点燃可*等优点。 为了在气缸中产生高压电火花,必须采用专门的点火装置。 点火装置按电能的来源不同,可分为蓄电池点火和磁电机点火两大类。 4.照明系统

广本汽车公司介绍

广本汽车公司介绍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发信人: PKUFW (offers), 信区: JobInfo 标题: [校招]2011广汽本田校园招聘 发信站: 北邮人论坛 (Tue Sep 21 13:45:30 2010), 站内广汽本田2011校园招聘在线交流俱乐部 广汽本田2011校园招聘大礼包 广汽本田2011校园招聘网申地址 简历投递时间:2010年9月20日-10月13日12:00 一、宣讲会信息: 宣讲会行程:

二、企业简介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原名: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于1998年7月1日成立,它是由广州 汽车集团公司与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 合作年限为30年。2009年7月,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因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广汽本田不断创新,整体格局发展为今天产供销体系完善、发展方向 明晰,具备独立自主研发能力、拥有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公司目前拥有黄埔工厂和增城工 厂两个厂区和一个研究开发公司,黄埔工厂和增城工厂合计占地面积为160万平方米,接近 7000名的员工。生产能力合计达到年产36万辆,量产车型包括雅阁(Accord)、奥德赛 (Odyssey)、飞度(Fit)与锋范(CITY)四大系列轿车。 于2006年9月19日全面落成的广汽本田增城工厂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全面地考虑了环保问 题,在处理工业和生活“三废”以及降噪方面投入巨资,导入最先进的环境技术“膜处理技

术”。增城工厂不设对外排污口,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实施100%回收重新利用,在中国汽车 行业第一个实现“废水零排放”,成为本田第一个实现废水零排放的样板工厂。2008年12月12日,广汽本田发布全新的企业口号——“感世界而动”,同时宣布进军中级车 市场——推出首款中级车CITY锋范。“感世界而动”,代表着广汽本田及其每一个员工的姿 态:在感受消费者的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中,洞察到变化的本质,从而以别具一格的做法 ,挑战新事物,开创新潮流,创造出崭新的价值,并与消费者共享充满惊喜的感动。2010年7月1日,广汽本田在上海世博会广州案例馆举行发布会,对外发布广汽本田企业环保 口号——“让孩子的天空更蔚蓝”。此次发布的内容还包括广汽本田的环保宣言以及内容涵 盖“绿色产品、绿色工厂建设、绿色产业链以及绿色公益”等领域的未来环保工作方向,标 志着广汽本田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科学和更系统开展企业环保事业,构建面向未来的绿色 企业。

本田汽车简介

本田汽车公司(Honda)于1948年以生产自行车助力发动机起步的Honda,一直以“梦想”作为原动力,以“商品”的形式不断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更广泛的移动文化。 “尊重个性”、重视每一个人个性的观念,使Honda形成了推崇员工创造性、自由豁达的企业文化。现在,Honda已经发展成为从小型通用发动机、踏板摩托车乃至跑车等各个领域都拥有独创技术,并不断研发、生产新产品的企业。 从创业之初,Honda一直本着“让世界各地顾客满意”的理念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 以“如何让当地顾客满意”为宗旨,不仅建立了为提供适合当地的商品及服务的广阔销售服务网络,还建立了在当地生产和研发新产品的一整套体制。 目前除日本之外,Honda在全世界29个国家拥有120个以上的生产基地,通过摩托车、汽车和通用产品,每年惠顾的客户多达1700万以上。 与此同时,Honda还积极地履行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义务,积极探索环保和安全的解决方案。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今,Honda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各项企业活动中努力把解决大气污染、降低CO2排放量、有效利用资源和能源等作为课题,为达到产品排放清洁化、降低燃料消耗、实现生产线的“绿色工厂化”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减少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提供移动文化的厂家,Honda不仅考虑乘员也考虑行人的安全,致力于生产安全性更高的产品。同时,积极参与安全驾驶普及活动等各种解决交通系统问题的活动,为建设更加丰富的移动文化社会而不懈努力。 本田技术研究所是当今日本乃至世界汽车业的佼佼者。在日本企业界,本田是技术和活力的代名词,也是日本大学生毕业后非常向往的就业目标。 [编辑] 本田标识释义:

白车身结构强度分析报告

目录 1.分析目的 (1) 2.使用软件说明 (1) 3.模型建立 (1) 4 边界条件 (3) 5.分析结果 (3) 6.结论 (21)

1.分析目的 白车身结构的静强度不足则会引起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失效。本报告采用有限元方法对Q11白车身分别进行了满载、1g制动、0.8g转弯、右前轮抬高150mm、左后轮抬高150mm、右前轮左后轮同时抬高150mm,6种工况的强度分析,观察整车受力状况,找出高应力区,考察其零部件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定性地评价Q11白车身的结构设计,并提出相应建议。 2.使用软件说明 本次分析采用HyperMesh作前处理,Altair optistruct求解。HyperMesh是世界领先的、功能强大的CAE应用软件包,也是一个创新、开放的企业级CAE平台,它集成了设计与分析所需的各种工具,具有无与伦比的性能以及高度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友好的用户界面,与多种CAD和CAE软件有良好的接口并具有高效的网格划分功能;Altair Optistruct是一个综和隐式和显示求解器与一体的大规模有限元计算软件,几乎所有的线性和非线性问题都可以通过其进行求解。通过Altair Optistruct可以进行任何形状、尺寸、拓扑结构的优化,采用固定的内存分配技术,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和效率。 3.模型建立 对车身设计部门提供的Q11白车身CAD模型进行有限单元离散,CAD模型以及有限元模型如图3.1所示。白车身所有零部件均采用板壳单元进行离散,并尽量采用四边形板壳 图3.1 Q11白车身CAD以及有限元模型

强度分析模型质量按整车满载质量计算,其中的白车身附加质量(见表 3.2)用质量点单元CONM2单元模拟。发动机和变速箱、油箱、备胎、冷凝器、前门总成、滑移门总成、后背门总成、发动机罩总成、前排座椅及乘员等使用RBE刚性单元加载到相应总成的安装处。由于额定载货质心的不可确定性,无法给定具体质心位置,因此本次分析在经验基础上确定质心位置,并将额定载货分布于后地板多处主要受力点处进行模拟。具体质量点分布情况可参考图3.2。 表3.2 Q11白车身附加质量及质心 图3.2 Q11白车身附加质量分布

广汽本田品牌介绍

广汽本田品牌介绍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2009年7月1日前公司名称为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于1998年7月1日成立,它由广州汽车集团公司和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合资经营,双方各占50%股份,合作年限为30年。广汽本田占地面积为160万平方米,现有员工4800多人。广汽本田目前的产品品种有第八代雅阁(Accord)轿车、新一代奥德赛(Odyssey)商务车、CITY(锋范)三厢轿车和Fit(飞度)两厢轿车。2009年7月1日正式更名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在国内轿车项目中,广汽本田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少投入、快产出、滚动发展”的道路,经过3万、12万、24万阶段的工程改造,已经于2004年年初建立了24万辆的生产体制,并实现了日产1000台的目标。 广汽本田于2004年11月在增城市建立增产工厂,首期投资22亿元人民币,首期生产规模为年产12万辆,计划于2006年下半年正式投产。通过建立增产工厂,更快更好地满足市场及广大顾客的需求。 广汽本田成立以来,产销量实现一年上一个新台阶。2004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汽本田顺利实现20.2万辆的产销目标,2005年,广汽本田累计产销轿车23万台,比2004年增长13.9%;在国产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7.4%。 广汽本田现有员工7400多人(截至2010年12月底),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拥有研究开发中心、排放试验室等强大技术研发力量

和冲压、焊接、注塑、涂装、总装、整车检测等先进工艺生产车间,以及物流配送中心、综合培训中心等辅助设施。 目前,广汽本田已达到年产36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生产的车型有03年全面换型的新一代雅阁(Accord)轿车系列、多人乘坐多功能轿车奥德赛(Odyssey)以及汇聚Honda最新技术的精巧型轿车Fit Saloon(飞度)。 在科技引创未来的时代,将技术优势发挥到极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广汽本田凭借强大而先进的国际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诠释对汽车制造的独到见解,为产品的卓越品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在引进世界最新科技的同时,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还根据中国的道路状况以及用户的驾乘习惯和审美品味,进行技术调整和再创新。 公司宗旨 广汽本田的公司宗旨是:我们竭尽全力提供超越顾客期待的商品,赢得顾客与社会信赖。 建设绿色工厂 1、广汽本田除把工业污水处理站处理后产生的污泥、涂装时产生的油漆废渣、各生产车间的废油等属危险废物,按照有关规定交给有危险废物处置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安全填埋或焚烧处理外,公司还把冲压车间产生的废钢板边角料按3个等级分类,以不同的价格出售给有资质的回收商。 2、广汽本田第一工厂投资3千多万元建立了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2500吨。处理后的“中水”回用,约有50%回收利用,减少

汽车发展史简介

汽车与科技 张浩清1202072013 国外的汽车引领着世界的汽车潮流,只有认识到不足才能更好地前进。本章将从汽车的诞生,汽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以及日本等亲爱车大国的发展介绍汽车工业的进程。 人类使用汽车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车辆一直是由人力或畜力驱动,直至18世纪发明了动力机械后,才出现了机动车。 1765年英国的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迅速推广,揭开了工业革命的篇章。1769年法国炮兵工程师尼古拉蒂·古诺把蒸汽机装在一辆木质的三轮车上,制成了最早的机动车。这也是最早的机动交通工具,成为古代交通运输与近代交通运输的分水岭 蒸汽机是外燃机,燃料在汽缸之外燃烧,热效率很低,并且蒸汽车辆庞大笨重,操纵不灵,安全性差。1809年,法国人菲利普·勒本提出了以煤气为燃料的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原理。1860埃蒂内·列诺尔制成了煤气机并成批量生产,是内燃机商品化。 186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制造出往复活塞四冲程内燃机,并为现代汽车内燃机发展奠定了四冲程工作循环的理论基础。当时热效率大12%-14%,之后人们放弃了热效率只有3%左右的煤气机而使用奥托内燃机。 18世纪真正的汽车诞生了。1885年卡尔·奔驰设计制造了一个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和一辆三轮汽车,并在1886年获得了专利。1886年德国工程师哥特里布·戴维斯将自制的单缸四冲程内燃机装在一辆改装的马车上,也制成了汽车。奔驰和戴维斯随后共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开始小规模的批量生产内燃机和汽车。他们二人首先把汽车与工业生产联系在一起,并把汽车推向了历史舞台,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功绩。 从那时起,汽车迅速跃升为道路的主角,很快便淘汰了马车。 汽油内燃机以其功率的不断升高,轻巧等优点脱颖而出,很快成为了汽车的主要动力。随后一大批汽车生产厂在欧洲崛起,标致、欧宝、雪铁龙等品牌先后涌现。汽车的春天到来了。 汽车虽然诞生在欧洲,但在美国依靠自然条件以及宽松的政策,又利用欧洲在当一次世界大战遭受破坏的时机,迅速崛起并超过了欧洲。此后数十年,美国的汽车工业一直遥遥领先,雄踞榜首。 从汽车开始大批生产至20世纪30年代末,被称为汽车技术发展的黄金时代。那时,汽车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由于汽车速度提高,道路建设亦渐趋完善。社会对汽车的大量需求,使汽车结构、性能和制造工艺的改进和各项研究蓬勃发展! 汽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差不多承担了战争的全部陆上运输任务,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机动性和后勤供应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和日本遭受巨大创伤,其汽车生产一落千丈,而没有遭受战火的美国则以其绝对优势填补了世界汽车市场的空白。1950年美国汽车产量比英、苏、法、德、意、日6国的产量总和还多好几倍。由于社会经济的影

本田公司的经营理念

本田汽车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历程,是对“梦想的力量”这句口号的一个很好的 诠释。 从摩托车到汽车生产,从立足于国内到实现全球化战略,在众多汽车品牌中,本田的成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2002年,本田公司实现的利润高达35亿美元,把通用、福特和大众等公司远远甩在身后。到今年3月,本田的销售额达到86500亿日元。如此骄人的业绩,本田是如何取得的呢?本田的回答是依靠“梦想的力量”,依靠的是对一些看似不可能达到的理想的不懈追求 标志演变史 本田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成立了商标设计研究组,从来自世界各地的2500多件设计图稿中,确定了现在的三弦音箱式商标,也就是带框的“H”,图案中的H是“本田”英语名称“Honda”的第一个字母。这个标志体现出技术创新、经营务实,以及收放自如的特点,而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的标志则是采用中方厂 商中文标志与本田商标结合而成。 起步:本田宗一郎发明电动自行车 上世纪40年代末,后来被称为“日本的福特”的传奇人物本田宗一郎创立了本田汽车,全称本田技术研究工业总公司。1906年11月7日出生于日本静冈县一穷苦家庭的本田宗一郎对机械有着特殊爱好,高小毕业后就来到东京一家汽车修理厂当学徒,6年后回到家乡滨松市开设了一家汽车修理厂——技术商会滨松支店。1934年,宗一郎又创建了东海精机公司,二战后处境的艰难,导致其在1945年将公司以45万日元的价格转让给了丰田。 1946年10月,本田宗一郎在滨松设立了本田技术研究所,主要生产纺织机械,成为他人生旅途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当时由于战争物品匮乏,且交通不够发达,加上日本崎岖不平的山路,对骑自行车运输粮食造成很大困难。本田宗一郎利用陆军在战争期间留下的无线电通讯机,安装到自行车上,制造成一种新型的机器脚踏车,由于很好地配合了市场需求,这款机器脚踏车马上成为抢手货。 在此基础上,1947年,本田宗一郎亲自动手研制出50毫升双缸A型自行车马达,这就是最早的本田摩托发动机,也是本田A型摩托批量生产的开始。 壮大:击败雅马哈成就摩托车霸业 尽管在今天看来,本田的摩托车生产远远不及汽车所带来的利润和名声,可是对于本田来说,在摩托车生产上的成功不仅为公司掘得第一桶金,更为以后汽车制造打响了品牌并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

汽车的发展史

汽车的发展史 摘要: 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 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竟然诞生了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这一百年,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如此惊人!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本文回望这段历史,回顾了汽车的起源,论述了汽车的功用、分类及性能要求,对国内外汽车的发展历史及各时期主要车型作了系统介绍,对军用汽车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分析,叙述汽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键词军用汽车车辆分类车辆性能 引言 汽车同其它现代高级复杂工具如电子计算机等一样,并非是哪一个人坐在那里发明了的。发明之初的汽车也不是现在之个式样,如果你能见到当时的汽车,你也可能认为这不是汽车呢。汽车的发展也有一个漫长的历程,总的说来,汽车发展史可能分为蒸汽机发明前、蒸汽汽车的问世、大量流水生产汽车开始等三个阶段。人类最初的工作劳动完全是由本身来完成,根本没有什么汽车和发动机,如果说有的话,在未使用牛和马之前使用的是人体的股份这台发动机。奴隶就是一种“生物发动机”。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加强,人们不仅使用人力、畜力、而且知道使用水力、风力。 1.汽车的起源 马车和蒸汽机车以及19世纪的三轮汽车都可算作现代汽车的始祖。在铁路诞生以前,陆上道路通常是未铺路面的,因此,中世纪欧洲的骡马商队很普遍。后来,随着道路的改善,出现了宽轮子的四轮货车和公共马车。那时候的陆上运输成本高,而且客货运输安全系数低,陆上交通除受气候条件限制之外,还受水陆交叉、盗劫和战争等问题的影响。到17世纪,这种格局随着公路的改进而开始被打破。

环境保护部关于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第二工厂)建设

环境保护部关于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第二工厂)建设项目(二期12万辆/年)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的函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环验[2014]9号 【发布部门】环境保护部 【发布日期】2014.02.07 【实施日期】2014.02.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环境保护部关于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第二工厂)建设项目(二期12万 辆/年)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的函 (环验[2014]9号)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你公司《关于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第二工厂)建设项目(二期12万辆/年)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申请》(广本〔2013〕135号)及附送的《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第二工厂)建设项目(二期12万辆/年)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总站环监字〔2013〕第090号)(以下简称《验收监测报告》)等材料收悉。我部华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于2013年11月29日对该项目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检查。经研究,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一、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第二工厂)建设项目位于广州增城市新塘镇沙埔乡,占地100万平方米,计划年产汽车24万辆,项目分两期建设,首期项目12万辆/年,于2007年11月通过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二期通过增加部分生产设备、延长首期项目部分生产线等措施提高轿车产量,主要生产设备和公用项目依托首期项目原有设施。二期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2011年6月建成,2011年9月1日经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同意投入试生产。二期总投资8亿元,其中环保投资为1.21亿元,占总投资的15%。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已同步投入使用。 二、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一)脱脂废水、含镍磷化废水、电泳废水和喷漆废水等生产废水,依托原有的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含镍磷化废水先经含镍废水处理设施预处理后一部分排入污水处理站,与其他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一起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后用于产区

汽车论文__汽车百年发展史

汽车百年发展史 人类历史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几千年历史,而在这厚重的历史中积淀着人类先祖们的辛劳和智慧,同时留给了后人无尽的知识和财富。使用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我们的祖先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铁犁牛耕到机械收割,人类不断地创造着新的工具,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更是不断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加速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当今社会,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系统,节省了往返时间,方便了人们的联系,增加了企业效率,带来人们历史性的变革。社会财富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间接性的促进了城市交通的发展,因此城市立交桥,地铁,不断外扩的环城路等等成为城市新的风景线。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之民工潮的涌动,城市中的人口不断持续上升,熙熙攘攘的人群加剧着城市生活的节奏。公交,地铁~总是人满为患。当然汽车是很多普通人打拼的梦想。大街上,各种品牌型号排量的五颜六色的汽车,成为城市中流动的风景线。于是都市中有着那么一个群体,他们如此如醉的关注着喜欢着汽车,对各种汽车参数,配件,性能指数等了如指掌,对汽车企业文化如数家珍侃侃而谈。虽然在一定的条件下我们还不能拥有自己的座驾,但仍然在关注着。 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可以说,汽车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方便了人们,更带给人们无尽的乐趣。在经过汽车概论选修课的学习后,对于汽车有了新的进一步的认识。“读史使人明智”,车轮转动着汽车百年的发展史,车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了点点滴滴。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五大汽车强国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回望汽车的发展历史,体会汽车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欢乐与梦想…… 首先有必要要谈谈汽车的远祖。远在在原始社会,人们发明了一种简单的工具,将圆木置于重物的下面,然后拖着走,重物即可由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这被称作为早期的木轮运输。后来人们发现用直径大的木轮运输速度较快,于是木轮的直径越来越大,逐渐演变为带轴的轮子,这便形成了最早的车轮雏形。车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首先发明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车辆,也是在我们祖先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开拓下,最早驶上了历史的舞台。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黄帝造车之说,故黄帝又号称轩辕氏。轩是古代一种有围棚的车,辕是车的基本构件。所以可以认为车辆应当是黄帝首先发明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留下了各个朝代车的更替演变史。 十六世纪的欧洲已经进入了"文艺复兴"的前夜,欧洲的马车制造商风起云涌,马车的制造技术有了相当的提高。中世纪的欧洲,大量地发展了双轴四轮马车,这种马车安置有转向盘。车身方面,出现了活动车门和封闭式结构,并且在车身和车轴之间,实现了弹簧连接,使乘坐之人感觉极为舒适 当然上面这些还不能称作汽车,真正的解决了车的动力问题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汽车。 于是,工业革命带来动力的革新,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生产力大幅度地增长,要求用于交通运输的工具也要有相应的发展。 世界汽车的发展历史大约经历了110年,19世纪末期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

(完整版)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车身:供驾驶员操作,以及容纳乘客和货物的场所。 2、白车身:已装焊好但尚未喷漆的白皮车身。 3、概念设计:指从产品构思到确定产品设计指标(性能指标),总布置定型和造型的确定,并下达产品设计任务书为止这一阶段的设计工作。 4、H点:H点装置上躯干与大腿的铰接点。 5、硬点:对于整车性能、造型和车内布置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点。 6、硬点尺寸:连接硬点之间、控制车身外部轮廓和内部空间,以满足使用要求的空间尺寸。 7、眼椭圆:不同身材的乘员以正常姿势坐在车内时,其眼睛位置的统计分布图形;左右各一,分别代表左右眼的分布图形。 8、驾驶员手伸及界面:指驾驶员以正常姿势入座、身系安全带、右脚踩在加速踏板上、一手握住转向盘时另一手所能伸及的最大空间廓面。 9、迎角:汽车前、后形心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10、主动安全性:汽车所具有的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概率的能力。 11、被动安全性:汽车所具有的在交通事故发生时保护乘员免受伤害的能力。 12、静态密封:车身结构的各连接部分,设计要求对其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这种密封关系是固定不动的。 13、动态密封:对车身上的门、窗、孔盖等活动部位之间的配合间隙进行密封,称为动态密封。 14、百分位:将抽取的样本实测尺寸值由小到大排列于数轴上,再将这一尺寸段均分成100份,则将第n份点上的数值作为该百分位数。 二、简答 1、简述车身结构的发展过程。 没有车身——马车上安装挡风玻璃——木头框架+篷布——(封闭式的)框架(木头或钢)+木板——(封闭式的)框架(木头或钢)+薄钢板——全钢车身——安全车身。 2、车身外形在马车之后,经过了那几种形状的演变?各有何特点? ①厢型:马车外形的发展②甲虫型:体现空气动力学原理的流线型车身③船型:以人为本,考虑驾乘舒适性④鱼型:集流线型和船型优点于一身⑤楔型:快速、稳定、舒适。 3、车身设计的要求有哪些? 舒适、安全、美观、空气动力性。 ①结构强度足够承受所有静力和动力载荷;②布置舒适,有良好的操纵性和乘座方便性;③具有良好的车外噪声隔声能力;④外形和布置保证驾驶员和乘员有良好的视野;⑤材料轻质,减小质量; ⑥外形具有低的空气阻力;⑦结构和装置措施必须保护乘员安全;⑧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易于制造和装配;⑨抗冷、热和腐蚀抵能力强;⑩材料具有再使用的效果;⑩制造成本低。 4、车身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①车身外形设计的美学原则和最佳空气动力特性原则。②车身内饰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③车身结构设计的轻量化原则。④车身设计的“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原则。⑤车身设计符合有关的法规和标准。⑥车身开发设计的继承性原则。 5、什么是白车身?它的主要组成有哪些? 已装焊好但尚未喷漆的白皮车身。 组成:车身覆盖件+车身结构件+部件。①车身覆盖件:覆盖车身内部结构的表面板件。②车身结构件:支撑覆盖件的全部车身结构零件。③部件:前翼子板、车门、发动机罩和行李箱盖。 6、简述车身承载类型的特点及适用车型。 (1)、非承载式(有车架式):车架作为载体 1>特点:①装有单独的车架;②车身通过多个橡胶垫安装在车架上;③载荷主要由车架来承担。 ④车身在一定程度上仍承受车架引起的载荷。2>适用车型①货车(微型货车除外)②在货车底盘基础上改装成的大客车③专用汽车④大部分高级轿车。 (2)、承载式:去掉车架,由车身直接承载。 1>特点:①保留部分车架、车身承受部分载荷。②前后加装副车架。2>适用车型:基础承载式、整体承载式大客车。

世界著名汽车企业介绍

1、GM通用 下属品牌:通用(GM)、别克(Buick)、凯迪拉克(Cadillic)、雪佛兰(Chevrolet)、奥兹莫比尔(Oldsmobile)、庞蒂克(PONTIAC)、土星(SATURN)、霍顿(Holden)、吉姆西(GMC)、欧宝(Opel)、沃克斯豪尔(Vauxhall)、悍马(Hummer)、萨伯(Saab)、大宇(Daewoo)、五十铃(Isuzu)、铃木(Suzuki)、斯巴鲁(Subaru)、莲花(Lotus)、富士 创立时间:1908年8月 在华企业:上海通用、金杯通用、上海通用五菱、泛亚汽车技术中心 1908年,通用成立。1931年开始成为汽车行业的老大;到今天,通用的汽车市场包括了北美、欧洲、亚太、拉美、非洲和中东。仅2001年的统计数据就显示,通用占领的全球汽车市场份额超过了15%,因此毫无争议的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Buick、Pontiac、Chevrloet是通用旗下的中端产品品牌,本来是为满足高端市场而设立的oldsmabile因为与Cadillac冲突,2001年已经停产。Saturn是通用在美国最畅销的品牌,GMC则负责为GM生产专用车。作为全球战略的一部分,GM与菲亚特、富士重工、日本铃木、以及日本五十铃等企业成为战略伙伴。此外,GM还与丰田和本田展开了技术协作。 2、FORD福特 下属品牌:林肯(Lincoln)、福特(Ford)、水星(Mercury)、沃尔沃(V olvo)、马自达(Mazda)、捷豹(Jaguar)、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陆虎(Land Rover)。此外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Hertz。 创立时间:1903年 在华企业:长安福特、江铃全顺 福特总部设在科隆,马自达总部设在广岛,从一百多年前公司建立起,福特就致力于制造“适合大众,价格低廉的汽车”。本土品牌中Lincoln、Mercury是福特的高端产品,在美国享有崇高的声誉。收购品牌中,Jaguar是价格名贵的房车和高性能超级跑车的代名词,数度成为英皇室用车,而生产了世界第一条三点式安全带的“瑞典坦克”V olvo轿车部也在1999年归并福特旗下。2000年,福特更是拥有了号称“越野车中的劳斯莱斯”——陆虎。虽然不是最大的汽车公司,但福特却是最赚钱的汽车集团。今天的福特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卡车制造商、全球第二大轿车制造商。在六大洲27个国家拥有制造厂。 3、D—C戴姆勒-克莱斯勒 下属品牌:吉普(Jeep)、克莱斯勒(Chrysler)、迈巴赫(Maybach)、奔驰(Mercedes—Benz)、斯马特也称作精灵(Smart)、道奇(Dodge)、普利茅斯也称作顺风(Plymouth)、三菱(Mitsubishi)、猎兽(Powler)成立时间:1924年 在华企业:北京吉普 总部设在斯图加特,合并后的戴—克集团更加强大。它同时拥有在美国排名前三甲的克莱斯勒,又拥有世界上资格最老的奔驰,其实力不可小视。1924年克莱斯勒离开通用后建厂。凭技术和财力,该公司世界范围买下Dodge、Plymouth、Mistsubishi,使公司成为一个跨国汽车大公司。创立于1926年的奔驰,创建人是被世人誉为“汽车之父”的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在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中,奔驰公司产量最小,不到100万辆,但它的利润和销售额却名列前五名。年产汽车60万辆。奔驰公司小汽车新产品有奔驰W201、W124、R129和W126四大系列。其中W126系列的560SEC和R129系列的500SL 都是十分受宠的超豪华汽车。 4、Toyota丰田 下属品牌:丰田(Toyota)、雷克萨斯(Lexus)、大发(Daihatsu)、新贵(Scion)、皇冠(ZeroCrown)创立时间:1937年8月 在华企业:一汽丰田(天津丰田、四川丰田) 1935年该公司成功研制出国产A1型试制轿车。丰田开始时发展缓慢,二战后,丰田引进欧美技术,很快掌握了先进的汽车生产和管理技术,并根据日本民族的特点,创造了著名的丰田生产管理模式。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大量涌入欧美市场,70年代是丰田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从1972年到1976年仅四年时间,该公司就生产了1000万辆汽车,80年代,Toyota开始了全面走向世界的国际战略,先后在美、英及东南亚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并将汽车研发中心合建在当地,实施当地研究开发设计生产的国际化

世界汽车发展史

世界汽车发展史 ●从轮到车——人类交通的第一次革命 ●自走车辆的探索——人类奔驰的梦想与追求 ●现代汽车的形成与发展——汽车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融合推动了汽车工业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现代汽车的发展——和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主体 马车时代 自从人类发明了车轮并制造出车后,就用驯化了的马、牛拉车。马车是运输、代步和打仗最主要的工具。 由于没有其他合适的动力取代马,马车时代一直延续了约3000~4000年。 第一台实用蒸汽机 1757年,木匠出身的技工詹姆斯·瓦特被英国格拉斯戈大学聘为实验技师,有机会接触纽科门蒸汽机,并对纽科门蒸汽机产生了兴趣。 1769年,瓦特与博尔顿合作,发明了装有冷凝器的蒸汽机。 1774年11月,他俩又合作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动力机械——蒸汽机。瓦特发明的高效率蒸汽机一出现立即用到采矿、纺织、冶金、机械加工、运输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掀起了18世纪轰轰烈烈的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诞生,无疑是人类利用动力机械的一大突破。从此,人们靠燃料的燃烧就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 蒸汽汽车的盛衰内燃机的诞生 古诺的尝试给后来者以极大的启发和激励,在欧洲各国和美国出现了研究和制造蒸汽汽车的热潮。各种用途的蒸汽汽车相继问世,到了19世纪中叶,出现了一个蒸汽汽车的全盛时期。

内燃机的先驱 蒸汽机的燃料在锅炉中燃烧把水烧开,将蒸汽送进气缸,推动活塞和曲柄连杆机构工作,所以蒸汽机也称为外燃机。它的热量损失大,热效率低,仅10%左右,能源浪费严重。 如果让燃料在气缸里直接燃烧产生的气体膨胀力推动活塞作功,就可大大提高气缸压力和热效率,这就是所谓的内燃机。1862年,法国铁路工程师罗彻斯,发表了等容燃烧的四冲程发动机理论,即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并指出压缩混合气是提高热效率的重要措施。1862年1月16日他的发明获得法国专利,他并没有造出实物来说明他的理论。 内燃机的诞生 奥托内燃机 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22岁时弃商,开始从事煤气发动机的试验工作。 1866年,奥托研制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立式活塞式四冲程奥托内燃机。翌年,此物荣获巴黎博览会金质奖章。 1876年,奥托对四冲程内燃机又作了改进,试制出第一台实用活塞式四冲程内燃机。 1877年8月4日取得专利,并成批投入生产。 戴姆勒的小型内燃机 1881年,戴姆勒辞去道依茨公司的一切职务,同他的同事威廉·迈巴赫合作开办了当时第一家汽车工厂,开始研究一种“轻便快速”发动机的设计方案。 1883年8月15日,戴姆勒和迈巴赫在奥托四冲程发动机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开发出了第一台卧式汽油机。 内燃机的诞生 戴姆勒的小型内燃机 他们再接再厉,把发动机的体积尽可能缩小,终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轻便小巧的化油器式、电点火的小型汽油机,转速达到了当时创记录的750r/min。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立式发动机,取名为“立钟”。他们在1885年4月3日取得德国专利。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复习题答案(20200521124756)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复习题 1.车身设计的特点是什么?车身设计是新车型开发的主要内容。车身造型设计是车身设计的关键环节。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车身外形应重点体现空气动力学特征。轻量化、安全性和高刚性是车身结构设计的主题。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不断促进车身设计的发展。市场要素车身设计中选型的前提。车身设计必须遵守有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2.现代汽车车身发展趋势主要是什么? 车身设计及制造的数字化 (1)虚拟造型技术(CAS)。 (2)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3)计算机辅助分析(CAE)。 (4)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流体分析CFD: 车身静态刚度、强度和疲劳寿命分析: 整车及零部件的模态分析: 汽车安全性及碰撞分析: NHV(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分析: 塑性成型模拟技术: (5)虚拟现实技术。 (6)人机工程模拟技术。 新型工程材料的应用及车身的轻量化 更趋向于人性化和空间的有效利用 利用空气动力学理论,使整体形状最佳化 采用连续流畅、圆滑多变的曲面 采用平滑化设计 车身结构的变革: 取消中柱,前后车门改为对开; 车内地板低平化; 四轮尽量地布置在四个角 大客车向轻量化和曲面圆滑方向发展 将货车驾驶室和货箱的造型统一 3.简述常用车身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钢板冷冲压钢板等。 汽车车身制造的主要材料,占总质量的50%。 主要用于外覆盖件和结构件,厚度为0.6-2.0mm。 车门、顶盖、底板等复盖件用薄钢板均是冷轧板,大梁、横粱、保险杆等均是热轧钢。 轻量化迭层钢板 迭层钢板是在两层超薄钢板之间压入塑料的复合材料,表层钢板厚度为0.2~ 0.3mm,塑料层的厚度占总厚度的25%~65%。与具有同样刚度的单层钢板相 比,质量只有57%。隔热防振性能良好,主要用于发动机罩、行李箱盖、车身底板等部件。 铝合金 铝合金具有密度小( 2.7g/cm3)、比强度高、耐锈蚀、热稳定性好、易成形、可回收再生 等优点。 镁合金

新能源汽车特拉斯车身结构材料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特斯产车身结构材料分析报告

目录 1.车身结构的组成构件 (5) 1.1汽车结构件 (5) 1.2汽车加强件 (5) 1.3汽车覆盖件 (6) 1.3.1发动机盖 (6) 1.3.2翼子板 (7) 1.3.3保险杠 (7) 1.3.4车顶盖 (7) 1.3.5车门 (8) 1.3.6行李箱盖 (8) 2.97%全铝车身,实现极致轻量化 (8) 2.1全铝车身简介 (8) 2.2特斯拉Model S的铝合金结构件 (9) 2.2.1悬挂系统采用镂空锻造铝合金 (10) 2.2.2罕见的铸铝横梁 (11) 2.2.3汽车覆盖件 (11) 2.2.4铝合金制轮毂 (11) 2.3全铝车身“鼻祖”——奥迪ASF车身主要参数 (11) 3.关键区域的高强度钢应用提高乘员安全 (12) 3.1高强度硼钢加固 (12) 3.2汽车防撞梁 (13) 4.特斯拉其他材料使用情况 (13) 5.投资建议 (13) 6.风险提示 (13)

图目录 图1汽车结构件示意图 (5) 图2汽车加强件示意图 (6) 图3汽车覆盖件示意图 (6) 图4发动机盖结构示意图 (7) 图5发动机盖与前翼子板结构示意图 (7) 图6汽车前后保险杠示意图 (7) 图7汽车车门结构示意图 (8) 图8奥迪A8全铝车身 (9) 图9汽车“白车身”——结构件示意图 (9) 图10特斯拉全铝车身 (10) 图11特斯拉Model S悬挂系统 (11) 图12奥迪A8(D5)车身结构材料示意图 (12)

表目录 表1奥迪A8系列白车身重量 (12) 表2特斯拉MODEL S前后防撞梁强度表(MPa) (13) 表3特斯拉MODEL S其他关键构件所用材料 (13)

本田汽车历史分析

本田汽车历史 在汽车领域,本田从第一款车型推出至今,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本田的产品大都具有节能环保、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等特点,如今其汽车的产量位列世界前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本田的事业历程。 1906年,宗一郎在日本滨松出生,他仅仅接受了10年正规教育,就在16岁时去到东京开始了汽修学徒生涯。工作期间,宗一郎对汽车机械和赛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不仅打造赛车,还当起了车手。工作6年后,在汽车修理行老板的帮助下,宗一郎在家乡开办了一家汽修分店。他的生意很快步入了正轨并越做越大,但宗一郎并未满足,他开始扩展业务。凭借在机械工程方面的创造天赋,宗一郎发明了替代木质轮圈的金属轮圈,并在1931年获得了专利。 拿着大笔的专利费,本田宗一郎于1934年创办了制造活塞环的东海精机公司,这是他第一次创业。不过,由于工艺问题,东海精机制造的活塞环用不了多久就会坏掉,于是宗一郎决定重返校园,学习如何铸造活塞环。1936年,宗一郎在一次赛车事故中受伤,自此结束了车手生涯,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业务中去。 到1937年,东海精机公司已经能够制造出耐用的活塞环了,不过其产品质量依旧不够理想。当时,丰田公司向东海精机订购了5万个活塞环,但送检的50个样品中只有3个达到了丰田的检测标准。

之后几年,宗一郎不断改进活塞环的质量,并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其产品终于得到了丰田的认可。 1942年,丰田取得东海精机40%的股份,公司改名为东海精机重工。1944年,宗一郎的工厂遭到了美国轰炸机的攻击,而在次年的日本中部地区地震中,其工厂再次蒙受巨大损失。随着二战结束日本战败,宗一郎将东海精机重工剩余的60%股份也卖给了丰田。 一年后,年近40岁的本田宗一郎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战后的日本资源非常紧缺,汽车没有燃油上路,火车被迫超载运行并且经常停车,而崎岖不平的山路又使骑车人感到十分费力。看到商机的本田宗一郎,收购了一批军方剩下的东发发电机,并将其改装成辅助发动机安装在自行车上。这种助动车能让出行变得更加轻松,因此很快就成为了热销品。 1947年,宗一郎与河岛喜好(后来本田的第二任社长)成功研制出了A型自行车用辅助发动机,这也是第一款带有本田LOGO的发动机。1948年,宗一郎成立了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20世纪50年代,本田又相继推出了Dream E型、Cub F型、Benly J型、Super Cub C100等车型。其中Super Cub系列(小绵羊)凭借出色的耐用性和实用性,50多年来一直畅销全世界,并广受用户好评。经过12年的发展,到1959年,本田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然而,本田宗一郎并不满足于仅仅制造摩托车,他认为制造摩托车只是作为生产发动机的一种应用,而制造汽车才能发挥他的全部才能。不过,当时的日本通商产业省(政府机构)却以日本汽车产业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