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大学教学计划与任务管理工作规程

XX大学教学计划与任务管理工作规程

XX大学教学计划与任务管理工作规程
XX大学教学计划与任务管理工作规程

XX大学教学计划与任务管理工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运行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XX大学教学管理工作规程》,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教学计划与任务采取校、二级学院(部)、系三级管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

第三条教学计划与任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编制、学期教学任务落实、学期教材选用与征订、教师教学进度表制定等。

第二章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安排

第四条学年教学工作计划是对某专业该学年开设课程情况的总体安排,包括开设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考核方式、理论学时、实践学时等内容。

第五条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安排由各专业所在系的系主任(副主任)具体负责,于每学年结束前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下一学年教学工作计划(附件1)。

第六条各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对本单位所有专业的学年教学工作计划进行审核汇总,主要审核其课程开设情况是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各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对本

单位所有专业的学年教学工作计划进行审定并签字。

第七条对已批准执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随意改动,如确需变动的,必须在不违背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经系主任(副主任)提出调整理由及调整方案,并填写《XX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申请表》(附件2),由课程归属单位及开课单位教学副院长签署意见、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报分管教学校领导批准,方可执行。

第八条教务处负责对全校各专业的学年教学工作计划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各二级学院方可执行;学年教学工作计划一式二份,各二级学院存档一份,教务处存档一份。

第三章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编制

第九条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是对某专业该学期教学活动实施的具体安排,包括教学安排、开设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考核方式、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考核周次、理论教学起止周次、实践教学起止周次等内容。

第十条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编制由各专业所在系的系主任(副主任)具体负责,于每学期第6周前依据该专业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编制下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附件3)。

第十一条各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对本单位所有专业的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进行审核,主要审核其课程开设情况是否符合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安排,理论和实践教学起止周次安排是否合理,周教学学时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同时对考核周次

作统筹安排;各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对本单位所有专业的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进行审定并签字。

第十二条教务处负责对全校各专业的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各二级学院方可执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式二份,各二级学院存档一份,教务处存档一份。

第四章学期教学任务落实

第十三条学期教学任务是对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在授课教师、教学场地等方面的进一步落实,是编制学期总课表的基础保障。

第十四条各二级学院教学秘书根据各专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按照课程所归属系为单位填写《XX大学学期指令性任务通知单》(附件4),并下发到各系;同时将归属其他教学单位的课程的指令性任务通知单报送至教务处,由教务处统一下发至相关单位教学秘书处。

第十五条各系主任(副主任)负责对归属本系所有课程的教学任务进行落实;在落实教学任务时,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首先讲授本科课程,原则上给本科生上课的教师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对于师资较紧缺的部分课程,应及时落实专聘教师。

第十六条各系将归属本系所有课程的教学任务落实情况报送至本单位教学秘书处;各教学单位教学秘书对归属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教高司[1998]33号) 一、总则 1.为实现高等学校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果,保障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要点。 2.教学工作的地位。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各种类型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都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3.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基本建设的管理。 4.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5.教学管理的基本方法。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要以唯物辩证法等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注意综合运用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必要的经济管理手段等,避免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要注意现代管理方法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努力推动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6.教学管理的支持保障系统。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支持保障系统包括图书情报系统,后勤服务系统,卫生保健系统等。高等学校各个部门都要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是合格人才为中西心,协调配合,认真落实“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7.教学投入与教学条件。学校要保证教学经费在全校中占有合理的比例。要用好有限的教育经费,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要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并随着收集制度的改革,逐步增加对教学工作的投入。 8.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校实际的教学管理制度。要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着眼于更好地调动各种类型的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发展志趣和特长提供机会,从而有利于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计划管理 9.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教学计划是在国家教委宏观指导下,由各校组织专家自主制定的,它既要符合教学规律,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适时得进行调整和修订。教学计划一经确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10.专业培养目标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必须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依据国家教委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综合学校实际,体现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要求、体现不同层次、不同学校的培养特色。 11.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原则,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原则,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整体优化的原则。 12.教学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软件项目管理课设报告

山西大学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教务管理系统 班级: 14 班 学号: 14 姓名: 2016年12月 实习目的: 为了将理论用于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了解目前软件的应用情况,需求情况,发展方向及前景,为顺利毕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也为自己能顺利的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好准备.此次实习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分两个阶段,两个方向进行系统的实习。 实习要求: 1、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认真学习技术知识,积极与指导老师和同学配合; 2、在前期,按时到勤,认真学习。积极做好实习日志,能够理解当天的内容。对技术的理论知识要及时实践; 在后期,积极与同学沟通,认真完成项目要求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要与老师同学多做沟通,通过探讨项目的解决方案以及进展。 教务系统招标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和学校有关规定,对我校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进行国内邀请招标。 一.系统要求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系统应该包括教务和教学两部分,教务和教学可以灵活组合、自由搭配,可以组成学校教务管理或教学管理系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涵盖教务业务中的各个功能部件,从学籍、注册、排课、选课、考试、成绩、教学评价、教材等诸多方面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 教务部门主要负责学校各类专科生的教学管理,主要负责5个方面的工作:基本教学活动管理。主要包括:各类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考评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主要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和学风建设。组织开展相关的教育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教学成果评审;学历与学籍管理。主要包括:在校专科生的学历与学籍管理工作,负责历届本(专)科生的学历和学位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工作。组织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的相关业务培训与考核工作,参与拟制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负责聘任兼职教授的相关工作;其它工作,学校人才培养有关工作的牵头和情况汇总上报;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结构上可划分为下列功能模块:公共信息管理(教学资源(设施)管理)、教学计划管理、开课管理、学籍管理、注册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教材管理、教学质量评估那里、实践教学管理、教师管理、毕业管理、教务办公(综合查询)、系统维护、教师门户、学生门户等模块。 二.投标商应该完成的工作 2.1 根据各系统目标和功能描述,识别并给出系统需求(需求调查,对项目的理解)。 2.2 提出达到系统目标和完成系统功能的最佳途径(项目方案)。 三、工作要求

大学教学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大学教务教学管理系统》 需求调研

《目录》 1引言.................................................................................................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编写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 背景说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 系统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2需求描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 教学资源维护.................................................................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1学年校历编排................................................................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2 组织结构维护...............................................................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3 教室资源维护...............................................................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 学籍维护.........................................................................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1 学生基本信息维护.......................................................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2 成绩信息.......................................................................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3 奖惩信息维护...............................................................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4考勤信息维护................................................................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5 学期/学年资格审核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6 异动信息维护...............................................................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7 毕业/学位资格审核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 教学计划维护.................................................................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 开课/排课维护..............................................................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1 开课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2 排课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2.5 选课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2.5.1 学生网上选课平台(结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2.5.2 教务员管理平台(结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2.6 考务管理维护................................................................. 错误!未指定书签。 2.6.1 考试查询(权限:所有人):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6.2 考场管理安排(权限:教务人员)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7 成绩管理维护.................................................................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关于精品课程建设发展趋势的思考

关于精品课程建设发展趋势的思考 Meditation on Tendency to Develop Elite Courses 林大钧 By Lin Dajun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The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摘要:以质量工程为契机,把握精品课程建设发展趋势,对传统的课程作理念层面的调整,以人为本发掘精品课程建设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提出精品课程建设持续发展的关注重点。 Abstracts: Hold the tendency to develop elite courses by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quality project and make theoretic adjustment to conventional courses. Discover the inherent dr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exploring elite courses with people-oriented point and bring forward the key concern about persistent development of elite courses. 一.引言 I. Foreword 2003年教育部开始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在“质量工程”中把建设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作为建设目标之一,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中明确提出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并形成中国高校精品课程网站。(什么是国家精品课程?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千门精品课程上网,打造高教新质量”新闻发布会上讲话中指出国家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五个一流”是对精品课程建设内容的基本定义,而“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是以教育信息化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使优质课程成果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国内同类课程和其他课程建设,使不同高校的学生从网上大面积受益,对全面提高各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经过三年建设,教育部已经批准92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通过这批课程示范辐射,使各高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如何建设精品课程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距教育部五年中完成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规模还有二年时间的今天,既要抓住最后二次申报机会积极争取跨入国家级精品课程行列,赢得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机,更要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看精品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改变原有的高等教育课程的观念、内容、方法、评价等。因为一方面课程集中体现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期待和要求,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国家对教育目标、教育方针等一系列问题的制定。而这些较为宏观的战略层面的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蓝图,正是通过国家对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及其一系列的课程要素的规制和引导才得以具体化。另一方面,课程及其教学也是学习者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质,直至成才的主要途径。虽然当今社会的学习形式已经日益多样化,然而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活动,学习者能够更加高效、系统地获得成才的绝大部分素质。特别是要与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时俱进,如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等都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精品课程建设要结合现今世界大学课程发展的普遍趋势,围绕增强课程适应性、更好满足变动不居的社会不断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学习者自身对课程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对传统的课程作理念层面的调整。 In 2003, Ministry of Education started The Project of Reforming Teaching & Quality in

广东工业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管理办法

广东工业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管理办法 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是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设计的具体体现,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及有关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文件。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制订及执行是学校重要的教学活动。为了进一步加强此项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制订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由高等学校自主制订。学校通过教务处组织各学院结合各类专业的具体情况制订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第二条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制订程序: (一)教务处根据学校招生的专业计划,提出各专业制订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意见,经学校审批后发至各学院。 (二)各学院根据基本原则和指导意见的要求,组织本学院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论证,并根据培养目标认真拟订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初稿。 (三)各学院组织专家对本学院各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进行认真的审议和修改,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培养方案由院长最后审定签字、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由主管教学副院长最后审定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后报送教务处。 (四)教务处对各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组织校内外专家及教学指导委员审查并报学校审批。经学校批准后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生效执行。 第三条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专业培养目标,毕业生具有的知识、素质及能力,专业特色; (二)专业主干学科、课程,学制及学位,学分要求,主要实践教学

环节; (三)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时比例,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第四条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性质、类型、学时及学分、教学方式、开课时间、开课单 位、考核方式、实践环节安排等; (二)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三)必要的说明(含必修选修安排、主干课程的介绍等)。 第二章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执行 第五条经学校批准的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由教务处组织执行,各学院负责教学任务的落实。 第六条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是学校法定的教学任务,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教师和相关教学人员,都不得随意变动。教学任务由学校分配,由各教学单位承担。教学单位必须无条件承担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并认真负责地组织实施。特殊情况下,可在教务处主持下由相关单位协商解决教学任务的分配和执行问题。 第七条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执行程序: (一)教务处按照学校批准的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向各个教学单位下达每学期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任务下达后,各教学单位应认真作好教学安排,具体落实到承担教学任务的基层教学单位、教师及其他教学人员,教学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承担或拖延落实教学任务; (三)教务处根据各教学单位的教学任务安排组织排课; (四)教务处向任课教师发出教学任务书及课程表; (五)任课教师执行教学任务。 第三章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变更

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计划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计划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院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程,是我校酒店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的任务 《餐饮服务与管理》是酒店管理专业主要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饭店餐饮管理的特点、内容及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餐饮管理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还要掌握现代饭店餐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把握餐饮业务经营的发展趋势和科学管理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及吃苦耐劳精神,为以后的学习和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餐饮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和一些有关新成果、新信息。 如:餐饮部的地位和作用,非酒精饮料知识,零点餐服务,宴会的筹划与设计,冷餐会与自助餐酒会基础知识,酒吧服务宴会,菜单的作用与种类,餐饮采购管理知识,厨房布局知识,宾客就餐动机、餐饮营业推广基本知识。 2. 理解:餐饮部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中餐厅环境设计知识,宴会预定知识,西餐服务知识,菜单设计的依据,餐饮验收程序、各种验收单据填写,定价策略与方法、餐饮人员推销的基础知识,厨房生产管理,厨房卫生与安全知识。 3. 掌握:餐饮管理的相关知识与餐饮服务的一些基本技术操作技能。 如:餐饮种类、设施和产品,中、西餐摆台知识,团体餐服务知识,中、外菜系,中外酒、茶知识,中餐宴会的服务程序,西餐零点服务的服务程序和服务规范,菜单制作方法,餐饮原料采购有效控制,餐饮原料验收的体系程序,餐饮定价的策略和具体方法,厨房生产的业务流程,餐饮原料库存发放管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 使学生初步具备餐饮管理与服务的能力,为以后的实地酒店实习和就业奠定基础。 2. 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餐厅环境设计、菜单设计。 3. 熟练掌握托盘、折花、摆台、斟酒、上菜服务技能 4. 初步掌握茶艺、调酒技术。 (三)素质教育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在酒店的应用情况,为顺利就业提供帮助。 2. 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礼貌待客意识、酒店礼仪及餐饮服务人员的素质 (1)、了解餐饮服务员应具备的素质。自觉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2)、掌握正确的站立、行走要领,仪表要端庄,养成微笑服务的职业习惯。 (3)、初步掌握餐饮服务工作中的礼节礼貌知识与要求,了解客人的心理特征从而提高服务水平。 3.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及吃苦耐劳精神,为实现中国餐饮业的腾飞,为早日实现小康目标而努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第一章饭店餐饮概述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餐厅各岗位的名称,餐饮部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餐厅各岗位的职责。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1

题目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研究目的和意义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是提高办公效率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办学层次出现多元化,由一地办学发展到多地多点办学,同时进一步推行学分制。这些变化是教务管理部门的管理任务越来越繁重,不仅增加了工作量,更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复杂度,按传统的管理模式,只靠有限的工作人员已无法进行高校管理,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教学管理现代化的迫切需求。通过完善管理信息化的制度,可以规范管理,保证教学效果,提高管理效率,有效地提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使教务管理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旨在改善教务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大学校园教务管理的电子化,协同化,网络化,使教务部门能更有效地管理和监督各院系的教学、学籍、成绩、课表等其他事务管理,使管理人员及时而充分地获取自己的工作日程、通知、会议等,更好地向社会宣传学校教务的工作成果,促进校内外交流。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教务管理是高校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全校教师、学生、课程、学生成绩等一系列信息。所以国内外都很重视教务教学管理工作。 在国外高校,与国内不同,他们一般具有较大规模的稳定的技术队伍来提供服务与技术支持。国外的校园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很早,从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现在已比较成熟。到2002 年为止,美国已经有82%的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目录服务,有70.9%的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注册服务。 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对起步较晚。在数字校园理论逐步应用的过程中,各高校一方面不断投资购建各种硬件、系统软件和网络,另一方面也不断开发实施了各类教学、科研、办公管理等应用系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信息化建设体系。但是,由于整体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经费短缺,理论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国内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在机构设置、服务范围、服务质量及人员要求上与国外高校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国内自从开始使用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主体是基于单机和独立的业务系统;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分别是基于C/S 和B/S 开发的。 二、发展趋势 纵观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在安全性和信息更新化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各现有系统资料单独建立,共享性差;在以管理者为主体的方式中,信息取舍依赖管理者对于信息的认知与喜好,较不容易掌握用户真正的需求,也因此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未来的教务管理软件应充分依托校园网,实现教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传统的教务管理朝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并为进一步实现完善的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和全校信息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要点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要点 教育部高教司[1998]33号 一、总则 1、为实现高等学校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障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制订本要点。 2、教学工作的地位。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各种类型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都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 4、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5、教学管理的基本方法。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要以唯物辩证法等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注意综合运用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必要的经济手段等,避免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要注重现代化管理方法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努力推动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6、教学管理的支持保障系统。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支持保障系统包括图书情报系统、后勤服务系统、卫生保健系统等。高等学校各个部门都要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中心,协调配合,认真落实“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7、教学投入与教学条件。学校要保证教学经费在全校总经费中占有合理的比例。要用好有限的教育经费,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要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并随着收费制度的改革,逐步增加对教学工作的投入。 8、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校实际的教学管理制度。要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着眼于更好地调动各种类型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开展志趣和特长提供机会,从而有利于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计划管理 9、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教学计划是在国家宏观指导下,由各校组织专家自主制订的,它既

关于教学计划管理的规定

关于教学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 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它既要符合教学规律,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不断适合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适时进行调整和修改。教学计划一经确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一、制定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 1、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制订教学计划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特别要关注市场与技术发展的趋势,努力使教学计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需要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2、坚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制订教学计划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学工作的整体优化,切实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3、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突出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制订教学计划要做到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教学的时间和内容,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 5、贯彻产学结合的思想 产学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应主动争取企事业单位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教学计划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特点妥善安排。 6、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各专业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出特色。即使同一专业,也可根据生源的不同,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或在执行同一教学计划中,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性。一个专业可以开出多个专业方向。 二、教学计划的内容 1、各个专业应根据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要求毕业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教学管理系统

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设计题目人事管理系统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年 1 月20 日

前言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最快,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其在计算机设计,人工智能,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科学计算等诸多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大环境给各成人高校提出了实现校际互联,国际互联,实现静态资源共享,动态信息发布的要求; 信息化对学生个人提出了驾驭和掌握最新信息技术的素质要求;信息技术提供了对教学进行重大革新的新手段;信息化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创造了有效途径. 校园网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为成人高校所重视. 利用计算机支持教学高效率,完成教学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教学制度要求、推动教学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而教学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工资计算、发放、核算的工作量很大,不允许出错,如果实行手工操作,每月须手工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计算机进行教学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各项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教学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员工工资管理的效率,也是教学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件。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随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系统的成熟,数计成为软件开发的核心,程序的设计要服从数据,因此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尤其重要。本文主要介绍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方面的设计,从需求分析到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都进行详细的叙述。本文的分为5 章: 第1章主要是课题简介及设计的内容与目的。 第2章是需求分析,此阶段是数据库设计的起点。 第3章是概念设计,它是将需求分析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第4章是逻辑结构设计,它将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个DBMS 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第5章是数据库的实施与运行,它包括数据的载入及数据库的运行。 关键词:SQL 语言;数据库设计;人事管理系统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doc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一、总则 1、为实现高等学校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障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要点。 2、教学工作的地位。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各种类型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都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3、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 4、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5、教学管理的基本方法。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要以唯物辩证法等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注意综合运用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必要的经济管理手段,避免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要注重现代管理方法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努力推动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6、教学管理的支持保障系统。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支持保障系统包括图书情报系统、后勤服务系统、卫生保健系统等。高等学校各个部门 都要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中心,协调配合,认真落实“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7、教学投入与教学条件。学校要保证教学经费在全校总经费中占有合理的比例。要用好有限的教育经费,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要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并随着收费制度的改革,逐步增加对教学工作的投入。 8、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校实际的教学管

2018年度继续教学教育项目工程规划项目管理方案计划系列课程(社会人才)规范标准答案

沟通管理计划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有关以下()的信息。 A.获取和储存信息的方法 B.当不需要项目小组成员的时候将小组成员调离项目的方法 C.项目组织与相关方的责任关系 D.每个项目小组成员的经验和技能水平 2.直接费不包含下列哪项费用?() A.人工费 B.材料费 C.施工机械使用费 D.仪器仪表使用费 3.0级网络计划又称为()。 A.控制级计划 B.里程碑计划 C.全生命周期计划 D.季度计划 4.PPP项目()主要明确项目资产权属.社会资本承担的公共责任.政府支付方式和风险分配结果等 A.权利义务边界 B.交易条件边界 C.履约保障边界 D.调整衔接边界 5.合同包含的内容分为()。 A.基本条款和普通条款

B.主要条款和次要条款 C.基本条款和重要条款 D.一般条款和特殊条款 6.《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文)为地方基础设施融资开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二是采用()。 A.特许经营 B.股权投资 C.债权投资 D.PPP模式 7.某进口设备的CIF价格为100万美元,进口关税为10%,消费税税率为20%,增值税税率为17%, A.20万美元 B.22万美元 C.25万美元 D.27.5万美元 8.用来向决策者和项目组织成员传达风险信息,以达到通报风险状况和风险处理活动的效果的风险 A.审核检查法 B.监视单 C.项目风险报告 D.费用偏差分析法 9.项目管理的三大基本目标是成本目标、质量目标和()。 A.项目系统目标 B.项目的环境目标 C.项目的进度目标

D.项目的满意目标 10.PPP项目社会资本方投标履约保证金的数额不得超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初始投资总额或 A.8% B.10% C.15% D.20% 11.在镇域范围内具有完全开发许可的区域是()。 A.不准建设区 B.城镇拓展区 C.非农建设区 D.控制发展区 12.“建筑信息模型”是指的什么?() A.BIN B.BIM C.DIN D.DIM 13.以下工作中不属于项目的是()。 A.设计一套软件 B.修建一栋大楼 C.管理公寓的卫生服务 D.策划一场婚礼 14.工程造价的控制职能表现在()。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需求调研报告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背景说明 (1) 1.3系统目标 (1) 2需求描述 (2) 2.1教学资源维护 (4) 2.1.1学年校历编排 (4) 2.1.2 组织结构维护 (4) 2.1.3 教室资源维护 (4) 2.2学籍维护 (5) 2.2.1 学生基本信息维护 (6) 2.2.2 成绩信息 (6) 2.2.3考勤信息维护 (7) 2.3教学计划维护 (8) 2.4开课/排课维护 (9) 2.4.1 开课管理: (9) 2.4.2 排课管理: (9) 2.5选课管理 (13) 2.5.1 学生网上选课平台(B/S结构) (13) 2.5.2 教务员管理平台(C/S结构): (15) 2.6考务管理维护(暂定) (16) 2.7成绩管理维护 (16) 2.7.1 系统用途 (17) 2.7.2 系统特点 (17) 2.8教师管理维护 (18) 2.8.1 目的: (18) 2.8.2 管理内容: (19) 2.9毕业设计管理和毕业审核(暂定) (19) 2.9.1 系统用途 (19) 2.9.2 功能需求描述 (20) 2.9.3 功能描述 (21) 3性能需求 (24) 3.1网络平台要求 (24) 3.1.1 网络环境下的多用户系统。 (24) 3.1.2 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 (24) 3.1.3数据安全性。 (24)

3.2用户平台要求 (24) 4行为描述 (25) 5参考文献 (25) 6总结 (26)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教务管理是大学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校、系、师、生的诸多方面,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尤其是学分制、选课制的展开和深入,教务日常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复杂。如 何把教务工作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是现代高校发展的重点,所以迫切需要研制开发一种综合教务管理软件,建成一个完整 统一、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1.2背景说明 ●待开发系统名称:教务管理系统 ●开发者: ●用户:高校教务人员,在校学生,教师 1.3系统目标 开发此教务管理系统软件,使教务人员及操作者进行教务管理,方便操作者随时添加、查询、修改,使工作人员从繁琐 的填表,查表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供需双方都获得满意的结果; 促进报表、统计数字的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教务管理 维护费用,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为学校领导决 策提供支持,该软件的设计目标尽量达到人力与设备的节省,

XX大学教学计划与任务管理工作规程

XX大学教学计划与任务管理工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运行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XX大学教学管理工作规程》,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教学计划与任务采取校、二级学院(部)、系三级管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 第三条教学计划与任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编制、学期教学任务落实、学期教材选用与征订、教师教学进度表制定等。 第二章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安排 第四条学年教学工作计划是对某专业该学年开设课程情况的总体安排,包括开设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考核方式、理论学时、实践学时等内容。 第五条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安排由各专业所在系的系主任(副主任)具体负责,于每学年结束前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下一学年教学工作计划(附件1)。 第六条各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对本单位所有专业的学年教学工作计划进行审核汇总,主要审核其课程开设情况是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各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对本

单位所有专业的学年教学工作计划进行审定并签字。 第七条对已批准执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随意改动,如确需变动的,必须在不违背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经系主任(副主任)提出调整理由及调整方案,并填写《XX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申请表》(附件2),由课程归属单位及开课单位教学副院长签署意见、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报分管教学校领导批准,方可执行。 第八条教务处负责对全校各专业的学年教学工作计划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各二级学院方可执行;学年教学工作计划一式二份,各二级学院存档一份,教务处存档一份。 第三章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编制 第九条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是对某专业该学期教学活动实施的具体安排,包括教学安排、开设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考核方式、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考核周次、理论教学起止周次、实践教学起止周次等内容。 第十条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编制由各专业所在系的系主任(副主任)具体负责,于每学期第6周前依据该专业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编制下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附件3)。 第十一条各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对本单位所有专业的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进行审核,主要审核其课程开设情况是否符合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安排,理论和实践教学起止周次安排是否合理,周教学学时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同时对考核周次

软件项目管理_教务系统投标书

《学校教务系统》投标书 投标文件 投标小组组员: 投标人: 投标时间:2016 年 11 月12 日

目录结构: 1.1.1业务要求 1.1.2功能要求 1.1. 2.1综合教务管理 1.1. 2.2教学评估系统 1.1. 2.3Web 应用 1.2.1.2建设内容 1.2.1.2.1建立用户电子身份体系 1.2.1.2.2统一认证及单点登录票据服务系统 1.2.1.2.3建立门户系统 1.2.1.2.4统一各网络应用系统的用户管理 1.2.1.3个性化门户 第1.3节网络教学系统 1.3.1 总体要求 1.3. 2.1 个人空间 1.3. 2.2 课程功能 1.3. 2.3教师课程功能 1.3. 2.4学生课程功能 1.4.1 项目维护: 1.4.2 项目周期和项目投资

综合教务管理系统采用一个集,面向学校各部门以及各层次用户的多模块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采用 C/S 结构和Internet 网络技术,使整个校园网甚至Internet 上的用户都可以在不同地域、任意时间段、用不同方式以不同身份来访问教务系统中的数据,大大加强了系统数据共享的能力,使教务系统数据库成为学校重要的数据中心。 1.1.1 业务要求 教务管理系统是一个多模块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分为综合教务管理、排课管理、选课和选教材管理、实践管理、教学评估和Web 应用(学生综合信息查询和教师网上成绩录入)等几个子系统,其中综合教务管理包括公共信息维护、课程管理、学籍管理、收费管理、注册管理、教学计划管理、考试安排、成绩管理、毕业资格审查等多个功能模块。本科生教务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如图 该系统是一个面向学校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为其提供服务的综合管理系统。教务人员通过本系统完成所有的日常教务工作。从学生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其在学校内的所有和教务相关的数据都通过教务系统进行管理。学生则可以通过Internet 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查询本人的学籍。 流程说明如下: 学生在入学后,进行分班,建学籍(学籍信息也可由各学校已有的招生系统转入到学籍系统中)。同时及时维护学生在校期间的异动情况,保证学生的学籍信息实时、准确。 在每个学期初,学生通过收费系统缴纳学费等各项费用。 在每个学期初学生交费后,通过注册系统进行报到、注册,系统会自动根据收费开关的设臵来判断学生是否需要先交费再注册。 在学生入校后,根据学生的专业为学生制定四年的培养计划,并在每个学期初形成开课系的开课任务书,当开课任务书经过各个开课系核对同步后,形成上课系的教学安排表.并将开课任务书传送给排课系统。

2019培养方案-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一、专业特色 应用化学专业成立于1985年,是全国首批设立的应用化学专业之一,2007年获批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坚持以“化学为基础,应用化学为特色,理工学科协调发展,化学学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建设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为发展目标。本专业以化学一流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工业催化为依托,以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工科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基地,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通过师资体系、课程体系建设,全方位设计了基于两校区办学的由精品课程平台、创新实践平台、竞赛平台、大型仪器培训平台、创业实战平台、国际交流平台等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识教育、大类教学、复合创新”的办学理念,围绕化学学科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培养化学基础研究和化工等相关行业的社会英才。毕业生除可进入化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应用化学、制药工程等学科继续深造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外,还可选择在教育、医药、精细化工、材料、能源、生物、环境、食品等领域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 二、培养目标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理论及其他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和工程实践能力,养成一定的家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拥有良好的国际视野、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预期毕业后五年应具备: 能在化学、化工、医药、材料、能源、生物、环境、食品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分析检测、技术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 以重要的法律、伦理、监管、社会、环境、工业安全和经济等方面宽广的系统视角管理多学科项目。 在终身学习、专业发展和领导能力上表现出担当和进步,在化学、化工领域具有职场竞争力。 三、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化学、化工及相关领域的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化工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化学、化工及相关领域的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应用化学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