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思考

对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思考

对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思考
对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思考

对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思考

一、概述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的首要与基本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这个问题的实质,是要分析清楚科学不同于其他任何非科学的观念形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或者说,是要划出一个界线来回答“科学是什么”。然而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派关于科学与非科学划界标准的基本思想各有其成败得失。鉴于科学与非科学区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辩证的态度是在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不以一方的特有内涵来否定排斥另一方,避免任何形式的个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现代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日益增强。什么是科学,成为科学观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这时就出现了一个“划界”问题,即科学与非科的划界问题。由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但要引发出科学哲学中的许多相关问题,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科学的正常发展,对于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以及对于在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中宣传和普及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科学和非科学的历史定义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科学启蒙大师福泽谕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康有为也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后来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次便在中国广泛使用。1999年版《辞海》中将科学定义为“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家和哲学家经常试图给科学下一个本质主义的定义。尼采认为,“科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人类活动,它是在发明而不是在发现不变的自然规律。”爱因斯坦则定义为:“科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努力,力图用系统的思维,把这个世界中可感知的对象尽可能彻底的联系起来。”法国《百科全书》中认为“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而英国科学委员会则将科学定义为“以日程现象为基础,用系统的方法对知识的追求、对大自然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的理解。”关于什么是科学,学术界大体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科学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性的知识积累,即作为“分科之学”的成果体系;二是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研究活动,包含从事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三是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的组织机构,包括科学研究活动的管理、服务和保障机制。由此对于科学的本质特征,学术界也达成了共识,即科学研究一要强调逻辑分析,二要强调实证检验,两者相结合才能得出规律性的认识。非科学是科学以外的所有知识体系或观念。有的学者将其扩大为科学之外的其它社会要素部分,包括文学、艺术、宗教、民俗,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中的经验和谋略,生产、管理、医疗诊断等活动中的经验诀窍,甚至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过程中的直觉思维活动等。很多人将非科学等同于伪科学或者反科学加以抨击和排斥,这是十分错误的,因为伪科学是指那些不具有任何科学性质却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撞骗的非科学,它们打着科学之名,行的却是反科学之实。从这个定义上来讲,非科学与伪科学是一种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非科学包括伪科学。我们在界定伪科学时,要尽量做到从客观实践的角度出发,以免犯情绪化的主观错误,将某些新生的暂时能不能被人们接受的理论当做伪科学进行排斥。

三、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

1逻辑经验主义划界

逻辑实证主义以维也纳学派为首,一般还包括德国哲学家赖兴巴赫为首的柏林学派,以波兰的塔尔斯基为首的华沙学派,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人的观点和理论。它是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许多研究者们从经验角度认为外部客观世界是可以被认识、被量化的。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大体可概括为:①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②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③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④主张物理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试图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实现科学的统一。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以及通过意义划分科学和形而上学的界限。他们的纲领是: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又称逻辑经验主义,是分析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奥地利,其核心是以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1970)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该派的主要成员还有纽拉特、魏斯曼、费格尔、克拉夫特、弗兰克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1929年卡尔纳普等人的《维也纳学派:科学的世界观》的发表,标志着该派的正式形成。逻辑实证主义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其思想渊源于休谟哲学、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和逻辑原子主义划界问题是逻辑实证主义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由此引出其他种种科学哲学问题。逻辑实证主义用意义标准来解决划界问题,认为有意义的就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的,提出以证实原则为核心的意义标准,可证实性原则及时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也是区分有无意义的标准。可证实性是指能够想象出一个命题的证明方法来确定它的意义,至于这种方法能否被实际采用则是另外一回事。也就是说,可证实性是证实的可能性,是原则上可能被证实,而不是技术上的可证实。按照传统的实证主义,证实通常是指一种完全的证实,从逻辑和经验上都要求作出确凿的证明。然而这种严格的方法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逻辑实证主义提出可证实性,将证实标准弱化了。波普尔认为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标准并不能解决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因为可证实性标准是“既窄又宽”。它窄在将一些不能在逻辑上归化为单称经验陈述的理论排除于科学之外,宽在将一些声称经过经验证实的东西,如占星术等纳入了科学的领域。这样一来,可证实性原则就没有解决划界问题,也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2波普尔的否证主义划界英国哲学家K.波普尔创立的科学哲学理论。波普尔从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归纳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理论看作是普遍命题,认为科学理论不断通过有限的,个别的经验事实而被证实,但个别的经验事实都能证伪普遍命题,即如果根据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假的,其前提必假。在他看来,一种理论所提供的经验内容愈丰富、愈精确和普遍,它的可证伪度就愈大,科学性就愈高。可以用经验伪证的理论就是科学

从逻辑上可能性上不能被证明的理论就是非科学-可伪证性(分界标准)如果一个理论列举了所有的可能性-非科学e.g:明天的以后时间可能会下雨,可能不下雨-不能在逻辑上证明重言式:“一加一等于二”“吃饱了不饿”-无法证伪伪科学,宗教,神话-不可验证分界标准-从逻辑上有没有可能被证伪于是科学和非科学的划分在波普尔

这里得到了明确界定而且是一反常识的。非科学的本质不在于他的正确与否,而是在于

它的不可证伪性。于是数学和逻辑学便被划分为非科学的。同样,心理分析学说,占星说,骨相学,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也都是非科学的。它们都不可被证伪。数学和逻辑学之所以被划分到了非科学的原因在于他们并不需要经验去检验它们,他们被休谟称为必然真理。而科学和非科学一样,都既包含着真理,又包含着谬误。证伪主义应采用试错法。这是指人们应该大胆地提出假说和猜测,然后去寻找和这一假说不符合的事例。根据事例对假说进行修正,不断重复这一过程,乃至将最初的假说全盘否定。试错法对理论的修改和完善是没有止境的,试错法的结果只能是一个较好的假说,但不是最好的假说。最好的假说是终极真理的代名词,和科学精神相悖。波普尔将分界问题成为“康德问题”,他说“假如我们按照康德那样把归纳问题称作‘休谟问题’,我们也可把划界问题称作‘康德问题’。”在认识到逻辑实证主义可证实性原则的弱点的基础上,波普尔提出了可证伪性标准来解决划界问题,认为一个理论的科学性的评价标准就是它的可否证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可否证性、可反驳性和可检验性这三者在波普尔看来是一致的。一切知识、命题只有被经验证伪的才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的。一个好的科学定律或理论,应该是可以被证伪的。在波普尔那里,可否证性标准既不是意义标准,也不是真理性标准,而仅仅是分界标准,以这一原则为分解标准,认为科学知识都是不确定的,即认为科学不等同于真理,从而打破了科学即真理的信条。尽管如此,波普尔仍然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仍是将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联系切断了。由此遗留下来的传统,导致我们现在抱有这样一个信条,就是相信科学的就是正确的,非科学的就是不正确的,从而将很多尚在形成初期的理论或是科学发现以及技术

发明过程中的直觉思维活动当做非科学进行了排斥。

3库恩的范式历史主义划界

库恩认为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原则过于严格,绝对,从而简单化,将很多科学命题排除于科学之外;但是波普尔的可证伪性原则又过于模糊,没有对科学与非科学做出实质性的划分。库恩提出了范式论划界思想,认为把科学与非科学区分开来的标准正式有无范式。所谓范式,即某一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一整套标准和规定。与波普尔将划界标准放在“非常研究”或“非常科学”一边不同的是,库恩将划界标准放在常规研究或常规科学一边,认为有一个能够维持常规科学的范式存在,在这个范式下的理论就是科学的。(二)科学发展图式——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在研究科学史时发现传统的科学哲学分析法不合符史实代之以新的科学发展理论——强调科学发展的革命性质的新的科学发展图式:前科学一常态科学一反常与危机一革命一新常态科学。但是,库恩的范式提倡的是一种科学家共同协商的标准,认为科学理论由科学家内部的共同信念所决定,从而将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从客观方面引向了主观方面

4费耶阿本德的消除分界论

库恩在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上是左右摇摆的,一方面主张以上划界,另一方面又说“不一定要寻找一条界线分明的决定性的标准”。[9]他的无需分界的思想,被费耶阿本德发展为“消除分界论”。费耶阿本德认为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原则,波普尔的可证伪性原则,库恩的范式论,都无法圆满的解决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他说“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离不仅是人为的,而且也不利于知识的进步。”[10]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与非科学学之间没有一条绝对的界线,不存在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宗教、科学与神话的绝对普遍的标准,而且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这是因为“科学到处被非科学的方法和非科学的成果所丰富”,科学中有非科学的因素,非科学中也有科学的因素;很多以前被认定为是非科学的神话可能会发

展成为今天的科学。费耶阿本德是在认识到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库恩在划界问题上的失败,提出一种解构标准,认为应该消除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但是我认为从20世纪划界问题被深入关注以来,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就是一个核心问题,只有明确界定了什么是科学,才能深入研究科学哲学中的相关问题。后来的罗蒂,作为后现代科学文化哲学的集大成者,也重申了划界问题的消逝,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本质区别将不再存在。

5多元论

无论是绝对无误论者的“确实可靠性”标准、逻辑实证主义者的“意义理论”标准、证伪主义者的“可证伪性”标准,还是库恩的“解决疑难”标准,它们都认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是一元的,要么是逻辑的,要么是经验的。这些标准没有把科学作为由主体、客体及其中介所组成的系统来对待,而是把科学看成了纯粹的命题系统。与此相反,多元标准的倡导者则认为科学的特征并不局限于逻辑程序或命题规则,科学划界的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应该从科学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去分析,不应局限于理论体系内部,更不应因确证和证伪标准的失败而消解划界问题。萨加德(Thagard)认为,通过给出“科学”这一概念所适合的充分条件来定义科学是极其困难的,我们只能从不同的特征上来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在他看来,科学与非科学具有诸多不同的特征,如思维方式的不同、进步程度的不同、建构原则的不同,等等。而思维方式的不同,他认为是区别科学与非科学的重要特征。在他看来,科学使用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而非科学使用相似性思维方式。所谓相似性思维方式是指“两个事物和事件的因果联系是来自它们相似的事实”

[15]。而相关联系的思维则是“两个事物或事件的因果联系来自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事实”

[16]。不过,正如他本人所言,并不是所有的伪科学都只使用相似性思维。某些伪科学也使用粗糙的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同时,大量的非伪科学的领域也使用相似思维。因此,仅靠该标准难以严格区分科学与非科学。从而,他又提出了“进步性”标准,认为进步性是判别科学与非科学的另一特征。在他看来,科学是随时间进步的,而伪科学则是僵死的、不变的,如自加利略以来,物理学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17世纪,牛顿理论已被广义相对论所取代。与此相反,占星术和突创论则是僵死的。占星术自托勒密时代以来就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突创论虽有一些修修补补以期与进化论一致,但它的基本信念,即世界与其物种都是某次突创的结果,则与圣经故事几乎相同。萨加德的上述标准得到了帮格的支持。帮格指出,科学作为一种知识领域,其各组成部分都随同一领域或有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而变化,而伪科学的各组成部分则长期不发生变化。即使有些变化,也只表现在几个方面,而且是由于批判或外来的压力而不是来自内在的研究。不过,帮格不赞同萨加德关于“伪科学可以发育成科学”[17]的观点。他认为,伪科学是毫无用处的废物。“科学家和哲学家容易把迷信、伪科学甚至反科学当作无害的废物,甚至当作可供大众消费的东西,这种态度是不适当的:‘第一,迷信、假科学和反科学并非可以通过循环处理就变成有用的废物,它们是思想的病毒,可以侵袭包括普通人在内的任何人,使整个文化瘫痪并使之反对科学研究……”[18]在他看来,即使伪科学(如炼丹术、心灵感应等)能够作出预言,且可以被科学所证实,也不能说在伪科学中含有金子,因为伪科学所作的预言在其当时的理论语境中是不可能实现的、错误的。此外,帮格还试图以集合的形式给科学和伪科学以严格的界定。他认为,科学和伪科学由相同个数的元素组成,其共同表达式为:E=(C,S,D,G,F,B,P,K,A,M)这些元素包括了整个知识领域的不同方面。但在这两个集合中,每个元素所表达的具体信息不同。在科学的界定中,科学域E的每个元素都是可变的;科学团体C由受过专业训练,遵循共同范式的人员组成;S代表鼓励或容忍C的成员进行研究的社会;E的论域D由真正的实体组成;C的世界观G是唯物论的并具有科学精神

的;科学的背景知识F由其他知识领域的最新成果所构成且其获取遵循逻辑规则;B代表与E有关但不属于E的数据、假说和理论组成的集合;P由关于E的认识论文题组成;K 是与B及以前在E中取得的理论、假说和数据相一致的并可检验的新理论、新假说和新数据组成的集合;A代表发现或使用D的规律并把有关D的假说加以系统化的研究目标;M 指可证实或证伪的批判性方法。而在伪科学的界定中,伪科学E的每个元素是长期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只是由于外部的压力而非内在的动力;社团C由信仰E但不进行任何研究且自称为科学工作者的人员组成;支持C的社会S只是出于实用目的;D为不能确定的实体;G是唯心的、超自然的世界观;背景知识F的获取排斥逻辑规则和数学方法;B一般为空集或由少数几个元素组成,即伪科学很少或者根本不与其他知识领域发生联系;问题组合P大多是人生实际问题,而不是认识问题;E所积累的新知识K极少,且往往是与已知理论相矛盾的、错误的假说;研究目标A具有实用性质,无认识意义;方法论体系M排斥经验性的批判及理论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帮格的多元标准几乎涉及到了知识领域中的各个方面,从主体到客体,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及方法论,从假说、理论到背景知识,无所不有。但是,其标准机械性太强,这也许与帮格追求“精确性”的目标有关。这种标准虽然克服了费耶阿本德、劳丹等人的“亦此亦彼”的划界标准之不足,但也并非无懈可击。在他看来,一个知识领域若不同时完全满足他所设立的各个标准,那么就应该排除在该领域之外。显然,这与事实并不相符,如在科学史上有许多假说、理论并不能从其背景知识中逻辑地推出,也并非完全与已有的理论、数据相一致。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无论如何也不能从牛顿力学中推演出来,二者在质量的问题上是截然不同的。突论也并非是达尔文渐变论逻辑推演的结果。因此,笔者认为应将多元标准与一元标准统一起来,将模糊性与精确性联系起来,从现象深入本质,历史地、辩证地分析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

四、对划界问题的思考

科学与非科学分界问题是不会消逝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将会有不同的内容和标准。超越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去谈分界标准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当代科学哲学之所以在分界问题上一步步陷入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科学与非科学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使二者保持必要的张力:它们要么以科学的特有属性去整合、排斥人文文化,要么以人文文化的特有内涵去整合、解构科学。要想正确地解决划界问题,要想全面地说明科学与非科学文化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对它们进行辩证地综合。科学与非科学是一对矛盾,矛盾则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二者还可相互转化。非科学甚至伪科学有助于科学的发展并可在一定条件下向科学转化,反之亦然。例如占星术,在原始文明社会,也许是科学的,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则是非科学的,若在将来有确凿证据表明,行星可以影响人类的生物磁场,并因而影响某些事件的发生,则占星术又有可能是科学的。科学与非科学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很基本的科学问题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哲学问题,所以不能用很简单的方法或言语来确定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我们只能更加客观、更全面的、辩证的去看待“分界”这个问题。在谈论了几个学派对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的不同观点之后,我得到了一些启示,我认为划界问题至今仍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基础问题,特别是在清楚的认识非科学中的伪科学与反科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便于我们认清事实,从而坚决排斥与打击伪科学和反科学;但是,同时我们应当对这一标准客观看待,以避免将一些暂时不具有科学形式的科学理论盲目排除于科学之外,造成错误的批判。、如何对待非科学、伪科学和反科学?近年来,由于对伪科学与反科学进行批判的需要,导致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一度成为讨论的热点。很多学者赞成划界问题是必要的,是“不可消逝”的。

即使费耶阿本德在提倡解构这一标准的同时,也认为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不同的东西,必然会有分界线,但这一分界线到底为何,至今学术界尚没有一个完美的解答。尽管如此,学术界在“何为科学”这一问题上还是达成共识的,即普遍认为科学具有可检验性,具有理性的怀疑主义和批判精神,具有进步性,而这些特征正是非科学所不具备的。王前教授在谈及科学与非科学时,曾指出科学知识社会生活的一个要素,科学之外的非科学的社会要素也是存在的,例如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某些生产、管理和医疗诊断中的经验诀窍,科学发现和技术思维活动中的直觉思维等。这些都不具有科学的特征,是不能用逻辑分析和实证检验直接处理的,而且大多是一种心理活动,但却未必不正确。所以王前教授得出结论:科学的肯定是正确的,但非科学的东西却不一定是不正确的;换句话说,非科学的东西是不能简单的用对错来评定,而是要区分好坏、功效、有无作用的。但对于非科学中的伪科学,我们的态度应当是辩证客观的。伪科学是非科学的一种,即本身不是科学,却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撞骗。例如“水变油”技术,是科学界提出的一种用生物培养法制取可燃燃料的技术,但后来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大肆宣传为在水中加入极少的可燃炔,就可以做成价格低廉的水基燃料,以此行骗。我们要辩证的来看待这一现象:生物乳化柴油技术或其他一些科学家进行的新能源的探索,是一种尚不成熟的科学假说或设想;但这一技术被不法分子利用,打着科学的旗号,并以此来谋取经济利益,就成了伪科学。因此,这也提醒我们“鉴别科学成果的真伪要靠严格的科学检验和学术共同体的监督评议,有些不成熟的科学假说或设想,可能包含某些不科学的成分,但只要不是自称为是严格的科学成果,就不应简单的成为伪科学。”但对于非科学中的反科学,学术界一致的观点是坚决予以打击,既不能像对待科学那样奉为信仰,也不能像对待非科学中的好的东西那样予以适用。反科学的东西,明目张胆的反对科学规律,由于自称是反对科学,因此是在科学产生后才出现的。法轮功自诩为是“完美的最高层次的科学”,妄言包含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历史、化学、高能物理、哲学等范畴,将时下一些科学术语运用到其歪理邪说中,以此来说明其科学性。但是法轮功的这套理论,完全是违背自然法则和科学史观的,却打着科学的名义,活脱脱是反科学的典例。2、中医是否为科学?对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以及对非科学中伪科学和反科学的界定,容易产生的两个误区,一个是易形成对科学的盲目崇拜,一个是对暂不具备科学特征的理论或系统知识的盲目排斥。近年来,讨论比较多的中医是否科学的例子就反映了后一个误区。针对对科学的定义,以及对科学特征的描述,很多人拿中医理论进行了逐项比较,认为中医是伪科学,至少不是科学的;并且按照非科学的就是不正确的这一简单逻辑,提出废除中医的观点。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法探究病理,对症下药。按照现在对科学的学理化定义,科学要有逻辑分析,还要有实证检验,并且由此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对照一下中医的特点,强调直观体验,很多认知和解释无法进行逻辑分析和实证检验,而只能是直观体验经验的积累;再者,中医的很多概念在西医看来是很玄的,无法在人体上具体找到。然而,西医是可以通过解剖和生理生化试验来检验的,因此,很多人在这一前提下提出中医是伪科学,至少是非科学。但我认为,提出这样观点的人其实是拿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二者建立的基础理论不同,因此就显得中医处处不科学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曾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科技的压力下,要披着伪科学的外衣被废止吗?面对这一困境,很多学者做出了努力,有坚持中医的科学地位的,有的认为中医绝不是伪科学,但按照科学的特征也否定了其科学性,也不乏宣称废止中医这种伪科学的声音。我是支持中医的科学性的,原因有:其一,科学的定义及其本质特征尽管在学术界得到了认可,但过于学理化,过于严格,因此我们认可它,也不能奉为亘古不变的金科玉律。如果以此来严格界定,那我想将有很多科学理论会被排除于科学之外,由此引发的混乱不敢想象。其二,现代西医建立在解剖学与生

理生化实验的基础上,很多疗法与药物要经过无数的临床试验才能用至人身,因此是其科学性的体现。中医则不同,强调直观体验,经验的积累,有自己的认知与解释体系,但中医并不否认现在生理学和医学规律。进行中西医的比较时,拿西医的标准来检验与要求中医,方法论上就是错误的。其三,伪科学是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撞骗,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医学在一些疾病上的疗效,证明其并不是招摇撞骗,而是有着其存在的极大价的。

五、小结在分析了科学与非科学,以及非科学中的伪科学与反科学之后,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在学习、工作中把握呢?我认为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识别和抵制伪科学的能力;其次,科学的看待非科学,不盲目排斥,要认识到“非科学不等于不正确”,非科学中也可能有合理的东西存在,避免对科学价值的非理性崇拜;再次,对明目张胆的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撞骗的伪科学、反科学,一经认定,坚决予以抵制。科学与非科学是一对矛盾,矛盾则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二者还可相互转化。非科学甚至伪科学有助于科学的发展并可在一定条件下向科学转化,反之亦然。例如占星术,在原始文明社会,也许是科学的,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则是非科学的,若在将来有确凿证据表明,行星可以影响人类的生物磁场,并因而影响某些事件的发生,则占星术又有可能是科学的。

科学与非科学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很基本的科学问题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哲学问题,所以不能用很简单的方法或言语来确定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我们只能更加客观、更全面的、辩证的去看待“划界”这个问题

科学无禁区 技术有限制

科学无禁区技术有限制 摘要: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世界真奇妙,认识无止境,为科学设置禁区是愚昧的专制主义。技术是改变世界的手段,它要受价值理性的引导。从人权、人类尊严、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限制技术的消极作用,是很有必要的。在技术的使用和限制上要坚持实践辩证法。 关键词:科学;禁区;技术2限制;实践辩证法 人们常常将科学和技术连用,并简称为科技。其实,科学与技术,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 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世界真奇妙”,认识世界在于发现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为人们提供事物“是什么”、“将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体系,给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客体性的尺度。科学无禁区。科学是以每一代人、每一个人有限的认识能力去探究无限广阔、无限发展的外在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的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上穷碧落下黄泉”,从字观苍穹,到秒观质子;从天然自然到人工自然;从人类政治经济到文化思维,都是科学研究的对象。那种人为地规定哪些领域是科学无权过问的,哪些事物被排除在科学的视野之外的做法,或者是愚昧无知的表现,或者是专制主义的伎俩,迟早会被人类科学理性的光芒所驱除。是让科学自由地向着世界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地探索前进,还是给科学设置禁区,是区分社会思想的先进与落后、社会制度的进步与没落的一个重要标志。 技术的功能是改变世界。“世界不如意”,世界不会自动地满足人类的需要,人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重新安排世界,这就是改变世界,或日改造世界。改变世界是一种主体意向性活动,是在价值观念的指导下,把“是如此”之世界,改变成“应如此”之世界。技术是被人类所控制、利用、改造过的自然力量,它虽然是人的智慧、需要、目的、价值观念和关于客观规律的知识的结合,但它毕竟是属于工具理性,而不是价值理性。所以,技术只是解决“怎样改变世界”或“怎样做”的问题,而并不能解决“把世界改变成什么样子”或“做什么”的问题。或者说,技术作为工具理性仅仅解决“能做”的问题,不能解决“应做”的问题。解决“把世界改变成什么样子”或“做什么”的问题,解决“应做”的问题,靠价值理性,靠价值观念。价值理性、价值观念是人的需要的自觉反映。只有需要才是人的主体性活动的动力之源泉和价值之基原。价值观念是人们改变世界的灵魂。技术是人们改变世界的手段。作为手段的技术,犹如一把钥匙,既可以打开幸福天堂的门,也可以打开苦难地狱的门。到底打开哪个门,则有赖于价值观念的指导。 技术有限制。对技术的限制,有科学的限制。因为科学是技术的基础。当科学理论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时,以该科学理论为基础的技术就不会被发明或投人实际的使用。这是“能不能做”的限制。这一意义上的限制,不是我这里所要论述的限制。 我所要着重说明的对技术的限制,主要是从人道伦理的角度考虑的限制,是“应该不应该做”的限制,是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的驾御意义上的限制。 马克思在描述共产主义社会时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是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马克思这里是在论述共产主义社会的情景。但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调节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时,有一个“合理性”的要求,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应有一定条件的限制。这种合理性的要求就是控制它而不是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这种条件就是消耗最小的力量,就是“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而不是相反。技术作为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中介或手段,当然应当是受人控制而不应统治人,是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被利用。这种对技术的要求和条件,也就是对技术的一种限制。也就是说,任何技术的运用都应该是合理地调节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而不能是不合理地调节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应该是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运用,而不应该在“有愧于和不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运用。虽然这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之前是不能完全做到的,但不能因此而完全不顾这些要求和条件。不能得出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之前无需对技术做出限制的结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是人类的最高价值。这也是人类应用技术的目的。与此目的相违背的技术应用,就理所当然地要受到限制。 从微观方面来说,要从人权、人性的尊严出发,限制技术对人权的侵犯,对人的尊严的危害。有的工

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关系地辩证思考

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关系的辩证思考 【摘要】: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到了现代,科学技术更是被看做“第一生产力”,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量。可是,在我们一味关注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用的同时,如果不善于利用科学技术,它也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危害。本文简要分析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危害,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各种发现和发明使人类逐渐强大起来。各种交通工具是脚的功能的延伸,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望远镜和显微镜是眼睛的延伸,使人类能探测更广阔和更微小的世界,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完善是嘴巴和耳朵的延伸,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能相互沟通,地球成了一个地球村。诸如此类的成就不仅代表了科学技术所达到的水平,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激光、微波、电视、计算机、网络、核反应堆,这些东西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们充满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了它们的存在,它们都影响和控制了我们的生活。 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枚双刃剑。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已经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引起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荒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器威胁等问题。就连计算机使用两位数字表达年份也造成困扰世界的“千年难题”,仅仅为了让计算机避免混淆2001年与1901年,一些专家估计全世界就已经付出几千亿美元的代价。 一、科学技术促进人类进步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科技就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在不断前行。可以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一步步走过来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科学技术的积累和发展。让我们想一下,如果没有科技,人类社会在现在会是一个什么状况。不要说我们不能轻松的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不能方便的收看各种电视节目,不能乘坐各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何为科学,科学与非科学的边界线

何为科学,如何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边界线?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学号119020018 姓名张健(研究生)

何为科学,如何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边界线? 对科学最早的认识应该是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流行一个问,是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并且流行的一个回答,是我长大了想当科学家。那时候记得做过一次梦,梦见了流星,流星停下来问我,你长大想当什么?我不假思索的回答,我长大了想当科学家。那时候觉得科学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东西,不存在于自己现实生活中,而在是存在于自己的梦里。 后来学过一些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生物,发现原来科学离自己也不远。比如知道苹果熟了之后为什么会往地上掉落、鸡蛋变质之后为什么会发臭,铁为什么会生锈,包括人为什么会生小孩等等,在学习之后都知道了原委,并被告知说这就是科学。虽然知道了科学也不是遥不可及,并不只在梦里。但是觉得科学与自己无关或是觉得就只有一部人在从事关于科学的东西,比如教材的作者或是电视上经常表彰的科学家。 再后来上了大学之后,有一定的专业素质,渐渐发现科学并不是教材作者或是受表彰的科学家所作的事了,发现有时自己已经置身于科学之中。而且经常在生活中发现一些“秘密”,好像值得去研究一下。特别是有一位老师讲课时对我们说,其实我们现在已经成为科学家,我们也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这句话让我一下揭开科学的面纱,其实科学并不是某种特别被定义的东西,而是一个泛泛的概念,也就是说科学就在我们周围。 我觉得科学是人类认识这个世界的产物。人们在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了这个世界,同时科学以副产品出现并指导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在认识这个世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科学家。 比如,牛顿在苹果园里休息时,掉落的苹果触发了他的灵感,再加上前人的成果以及自己的努力,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门捷列夫在批判的总结了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总结出了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元素周期表;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后来慢慢发展成遗传学。 人类总是在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创立了科学。 那为什么只是少部分人在史上留名呢?套用牛顿的一句话就是,我之所以能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里的巨人并不一定是和他一样赫赫有名的大家,也可能广大的人民。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些规律由一部分有心人记住并相互传播,而由更少的一部分人记录下来,最后由一两个大家分析总结,最终形成了有影响力的科学。就像一个金字塔一样,科学大家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在史上熠熠生辉。 推动历史的正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只是现在由于科学水平的提高,进行的科学的研究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需进行专门的训练。所以现在大部分人只是个科学的“受者”,不再是“参与者”。其实未经训练的广大群众也会发现科学,只是他们发现的早已被别人发现了,只能说他们出生晚了。 当然,认识一个事物并不是简单的看到这事物的表象,而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发现内在的规律才是真正的认识。比如“地心说”就是典型的例子。人民看见太阳东升西落,感觉月亮群星都绕着地球转,就粗浅的认为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当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教会处于统治的目的竟对其进行打压。不过“日心说”最终打败了“地心说”,随着人民认识的深入,发现“地心说”存在的矛盾越来越多,越来越站不住脚。这是因为随着人民探索的深入,认识逐渐从事物的表象到事物的本质。在本质上出发得出的结论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而最终被称之为科学。这里的“日心说”只立足于太阳系,在银河系的话,那就轮不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认识与思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认识与思考 (xxxxxxx xxx) 摘要:计算机在现如今的生活中愈发普遍,然而,人们对计算机的了解并不深。计算机是什么?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等,这些问题,人们了解的还不是很清楚。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学科,可谓是一门学习计算机的学科。它的内容从制作计算机—硬件,到使用计算机—软件,讲授的知识犹如另一个世界。而针对时下的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这门学科也是有着不错的就业前景的。所以,我针对这门学科,特别进行了深入了解与思考,并制定了相关的学习规划,方便学习这门课程。 关键字:“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领域”;“计算机发展趋势”;“软、硬件” 一、引言 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一门通识课,也是必修的基础课程,旨在引导刚刚进入相关专业的新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及专业研究方向有一个整体、准确的了解,为系统地学习以后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计算机导论从计算机发展史开始,带领我们走进这门学科。然后又从“计算”两个字来讲述计算机和数据。我们了解到“二进制”这个名词与计算机的旷世奇缘。 历史在刷新,时间在前进。计算机由当初的“庞然大物”变成了如今的“微型计算机”,我们在领略计算机硬件的魅力。如果说硬件是计算机的全部,那么软件就是硬件的全部。没有软件,计算机和一堆硬件没什么区别;

但正因为有了软件,他才能叫做计算机。软件,可以说是人与计算机交流的关键。有人说,它其实就语言。没错,只不过是计算机的语言,我们人类或许很烦这种语言吧,竟然创造出人与计算机沟通的语言。我只能说:“这真是比翻译还厉害!”计算机硬件、软件基础可谓是重中之重。 从二进制到宇宙是什么概念呢?数据可以告诉你。二进制创造了计算机,但计算机它不仅仅能计算二进制,它还能演算整个宇宙。可以说,计算机实现了用一种简单的数据计算了无数的复杂的数据。数据结构、数据库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现代人使用计算机无非就几种用途,办公就是其中一种。要谈系统,少不了要谈谈微软。微软的windows, office等等,可谓是影响了一个世纪。Office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更是耳熟能详。这些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是现代人商业办公不可或缺的技能。 时代在进步,计算机也在进步。现在的计算机已不仅仅只用于计算了,它正在成长,它会学习,它会判断,它还会思考,它就是人工智能。终有一天,人工智能也将会真正实现。 二、计算机和计算机学科 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参考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中的首要与基本问题,也是贯穿自然科学以及科学哲学发展始终的问题。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尤其到了现代,在划界标准上流派很多,他们的思想也相差很大。本文主要对浅述了其中影响较大的流派:逻辑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及历史主义的划界标准。 一、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性标准 作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第一个流派的逻辑实证主义,其理论核心便是所谓的“经验证实原则”。经验证实原则是指:任何一个命题只有能被经验证实或否证(证伪)才有意义;反之,如果既不能为经验证实,又不能被经验证伪,即无法用经验来鉴别其真伪的话,它们就无意义,而是一些形而上学的“废话”,它们就应当从科学哲学中清除出去。任何命题只要能被经验证实的才是有意义的、科学的;否则就是无意义的、非科学的或形而上学的。由此表明科学理论只是能被观察和实验所证实的假说。 二、波普尔的证伪性标准 波普尔:单凭经验不能证实理论。他提出了其证伪性的划界标准:“一个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他将非科学命题或理论划分为如下六类:逻辑上已列尽可能的命题、重言式命题、数学命题、形而上学命题、伪科学命题、宗教神话等。科学理论通过不断证伪而发展。但就其划界问题理论而言,他仍坚持以“经验”作为判别科学与非科学的唯一标准。一方面可将数学命题、划归为非科学。 三、历史主义的划界标准 1.库恩的“范式”标准 库恩在多种意义上定义过“范式”,但就“范式”的内核而言,即指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这些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观点、理论与方法,为他们提供共同的理论模型与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为该学科的一种共同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共同的方向。他认为范式才是一门科学成其为科学的必要条件。即“拥有一个范式,有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种更深奥的研究,这是任何一个科学部门达到成熟的标志。”这样“范式”便理所当然地充当了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2.拉卡托斯的理论进步标准 拉卡托斯:单凭经验不能证伪理论。要区分科学与非科学,首先要依据实际的历史发展过程将一个研究纲领或理论系列辨别出来,只有当这个理论构成了进步的问题转移的时候,它才是科学的;如果该理论系列体现了退化的问题转移,它就是非科学的。由此看来他的分界标准已不是波普尔和逻辑经验主义者原先所要解决的那个分界问题了。其次,判定一个研究纲领合理与否的标准就是在理论之间进行比较。当一个理论系列确证其经验内容已超过了其前者(即其竞争者),即导致新的发现时,这个理论系列就是理论上进步的,因而才

论非逻辑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论文题目:创造性思维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 考生姓名:李建鹏 学号: 2011216075 所在院系:理学院 专业年级:化学工艺 任课教师:李卫红 完成日期: 2011年10月27日

考试得分 教师评语 (从选题的意义、论文整体思路、论证材料、论文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评语字数最少不少于20字) 教师签名: 年月日

创造性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科学研究早已表明,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智力因素,没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科学研究成果,没有科学研究成果就没有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本文着重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培养方法来简述其在科学研究中得重要作用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创新想象培养方法 科学创造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历代学者都十分重视对科学性创新的研究。国内外一些学者很早就对创造性思维方法进行探讨,以后的学者如墨子,亚里斯多德、彭加勒等也相继对创造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早期学者主要研究了常规思维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并创立了形式逻辑体系,今天的形式逻辑更是发展到了数理逻辑的阶段,而非逻辑思维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几十年,随着对创造活动这个神秘领域日益深入的探索,人们才越来越发现非逻辑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在科学 研究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许多科学家,艺术家曾对创造性思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爱因斯坦根据自己亲身的科学创造实践指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经验材料到提出新思想之间 ,没有“逻辑的桥梁”,必须诉诸灵感和直觉。【1]高尔基、培根也认为科学家、艺术家必须具有想象和推测能力。历史上的许多学者一再强调了创造性思维在科学研究和创造活动中的作用。 一、创造性思维方式的涵义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是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后才能取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中,创造性思维是与常规逻辑思维并列的一种思维形式,包括想象、直觉和灵感等思维形式。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非逻辑思维大多是在逻辑思维中断时才开始启动,通过想象、联想、直觉和灵感等思维形式,使求解的问题与求解问题的答案“接通”。创造性非逻辑思维由于不受逻辑规则的限制,往往具有较大的创造性,能够别开生面,另辟蹊径,跳出原有思维框框的局限性,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们在科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创造性思维在科学研究中得重要作用 直觉在心理学上称为直接领悟的思维,它并不经历一般的认识程序,而是由某种直观而诱发出来的一种直接领悟,表现为突然地对事物的本质的的接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思维运动的过程,就获得 了结论的认识形式,爱因斯坦曾指出, 科学研究中“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2]他把科学创造原理的思想简洁地表述为经验—直觉—概念或者假设—逻辑推理—理论。他认为科学家在经过科学观察和实验获取大量感性材料之后, 就会凭借直觉快速对问题作出预言、猜测和假设。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刚从市场上买来了几只供实验用的兔子,当他观察到这些兔子排出的尿不象通常食草动物 排出的尿那样混浊而带有碱性时,顿时产生了一种猜测:由于没有喂食,兔子从自己身体的组织中吸

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思考

科学与技术关系思考 【摘要】当代科学研究呈现出工程性、集群性、与生产联系的紧密性等特点,科学技术的一体化趋势凸显科学的技术化、技术的科学化,使科学家与技术人员的界限被打破,科学技术连续体的出现则标志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具有了同步性目标一致性。科学的技术化趋势表明,人们已经不能在科学与技术之间划上一条鲜明的界线,否则就会影响到科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一体化;互动 1前言 马克思提出“科学也是生产力1”的理念已经过一个多世纪。这期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已日益成为生产过程中独立的、第一位的重要因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敏锐觉察出当代科学技术及社会生产发展的态势,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从技术发明的过程看,从技术目标的确立到理论成果的实际应用都少不了科学的应用。在技术发展遇到难题时,则往往求助于科学理论。这种情形表明,一旦科学上有了新发现,就能很快地在技术上得到应用。而当代科学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具体到一项科技活动,人们在其中已经很难区分它是科学研究还是技术研究,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已经融为一体。 2科学、技术的概念 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和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为了弄清楚他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必要先搞明白科学、技术的概念。 2.1什么是科学 人们很早就开始了关于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的探讨,最初人们认为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作为知识体系,科学是由一些基本的概念、定理、定律组成的有机系统,这种系统具有说理性与论证性,正如康德所指出的,是个“按照一定的原则而建立的完整的2”知识系统。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及科学的社会作用越来越突 1马恩全集(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11 2伊曼努尔·康德.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89

对科学划界问题的认识

对科学划界问题的认识 杨杨 科学划界的本质是指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做出区分。这样看来,只要回答了什么是科学,似乎就可以区分科学与非科学了,因为凡是符合科学定义的就是科学,否则就是非科学,在没有听《科学的划界》这一讲座之前,从来没有或者是没有认真思考过科学划界的问题,一直以来始终认为科学是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的: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结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按人类对自然规律利用的直接程度,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两类;按是否适合用于人类目标来看,科学又可分为广义科学、狭义科学两类。而自己从事的专业是物理学,故所关心的也是自己专业相关领域的一些科学问题,再大一点也就是自然科学的一些问题,忽略了科学划界的巨大作用。科学划界不仅是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做出区分,而且还对科学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划界的准确与否可能导致一个学科的发展或者扼杀一个学科。通过学习《科学划界》这一讲座和自己下来查阅的一些资料,对科学划界问题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现将自己对科学和科学划界问题的认识陈述如下。 一什么是科学 对于这个问题,我借助于查阅的资料以及先前的科学家所给出定义来回答。 Nietzsche:“科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人类活动,它是在发明而不是在发现不变的自然规律。” Darwin:“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Darwin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辞海》1979年版:“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 《辞海》1999年版:“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可以简单地说,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 法国《百科全书》:“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 前苏联《大百科全书》:“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

控制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及其思考

控制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及其思考 1 控制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状况 控制科学与技术在20世纪的人类科技进步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解决当今社会的许多挑战性问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论;为许多产业领域实现自动化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控制仪器及装备。特别是数字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控制科学与技术开辟了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回顾近百年来的工程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到,20世纪的控制科学与技术是在实践的重大需求驱动下快速发展的,他经历了若干重要的发展时期,如20世纪初的Lyapunov稳定理论和PID控制律概念;20年代的反馈放大器;30年代的Nyquist与Bode图;40年代维纳的控制论;50年代贝尔曼动态规划理论和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60年代卡尔曼滤波器、系统状态空间法、系统能控性和能观性;70年代的自校正控制和自适应控制;80年代针对系统不确定状况的鲁棒控制;90年代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智能控制理论。中国控制学科界的许多学者为控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也做出重要的贡献。随着计算机科学、网络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烈需求,在如何解决日益增加的复杂系统、网络系统、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生物、基因、量子计算、社会经济与生态等重大问题上,控制科学和自动化领域的研究者们在21世纪初面临着更重大的、更为迫切的挑战。

近30年来,控制科学在非线性系统控制、分布参数系统控制、系统辨识、随机与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离散事件系统和混合系统、智能控制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在21世纪初的十几年,这些方向仍将是控制科学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它们之间的交叉与结合,将形成许多应用性更强的重要研究方向。 非线性控制是控制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分支,目前在该方向的一些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机器人、直升飞机与电力系统控制等实际控制工程中。可以预见,非线性控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将对多机器人系统协调操作与大型网络稳定安全为背景的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工程等产生重大影响。混沌系统作为非线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混沌生成、混沌抑制、混沌同步化、混沌通讯应用以及混沌信息编码等方面已经取得一些突破性的进展。这些研究成果将对复杂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开始重视分布参数系统的研究。分布参数系统是无穷维系统,一般由偏微分方程、积分方程、泛函微分方程或抽象空间中的微分方程所描述。我国学者在细长体弹性振动系统的建模和振动控制、振动系统的谱分析、能控性和反馈镇定、一般无穷维系统的极大值原理、人口系统控制、人口预测和控制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实际系统的复杂性,人们往往很难(或不可能)从基本的物理定律出发直接推导出系统的数学模型,这就需要利用可以测量的系统输入和输出数据,来构造系统内结构及参数的估计,并研究估计的可靠性和精度等问题,这就是系统辨识的任务。20世纪90年代,线性系统辨识理论趋于成熟,而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有哪些不同观点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有哪些不同观点。 非科学和伪科学是从科学群中划出来的。就是说,在不满足于一般划界标准中所称之为科学条件的命题,均被推到科学以外的非科学范围,即不满足于逻辑经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的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检验之外的题被称为非科学。满足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标准是判断严格意义上科学命题的必要条件,同时也需要满足积累性、进步性和预见性功能。因此,我们把那些不满足科学命题必要条件,即不可检验的知识理论体系,统称为非科学。伪科学是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 分界问题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问题,也是科学的性质问题。 (1)逻辑经验主义 有意义的命题能被经验验证。提供超量的经验内容,它是使一个陈述成为科学的充分条件,同时这个超量内容也应是可检验的。 (2)波普尔的可证伪性标准 可检验性即为可证伪性,可检验性是一个命题在原则上可以用经验(观察、实验)验证它是一个陈述之成为科学的必要标准,一个陈述不具备可检验性就不是科学的,但是仅仅具备可检验性并非就是科学的。 (3)历史主义学派 ①库恩、拉卡托斯坚持一种相对的、变化的划界标准,区分在于是否是在范式和研究纲领的指导下解决疑难 ②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 (4)邦格的多元划界标准 (5)辩证唯物主义的可检验性标准 理解:在科学哲学领域,虽然各派学者关于科学划界问题的认识及其确立的划界标准各不相同,但除了极端历史主义者之外,各派学者基本上都承认科学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而关于划界标准的选择,逻辑经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将科学理想化,把理论和经验事实的关系看作是决定科学本质的唯一因素,企图从这种关系中去寻求科学划界普遍的、绝对的标准;极端的历史主义者则完全否认理论和经验事实的关系在决定科学本质重的意义和作用,而把社会学、心理学因素的作用片面的夸大;温和的历史主义者把科学理论看作有一个历史进程的理论体系。在这里科学划界的标准不再是恒定的、不变的、绝对的,二是历史的、发展的、相对的,并有主观的介入,渗透着心理和社会的因素。但是,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者都是试图用一种特征或一种标准来区分科学或非科学。随后邦格的多元标准弥补了上述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者划界标准的不足,但邦格没有考虑到量化的划界标准是否可能,而且所谓的精确性也相当模糊。另外,邦格提出的科学划界模型是静态的,没有考虑到各个要素的变化以及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尽管逻辑经验主义将“可检验性”作为科学划界的唯一标准是有问题的,但是可检验性也确实是科学区别于非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像历史主义者强调科学划界中的“价值判断”,也即社会的、心理的因素,其重要性同样是不可忽略的。在科学划界中,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必定是统一的,但事实判断是价值判断的基础和前提。因而,确立科学划界标准必须是多元的、全方位的,而不是一元的、单层面的;科学划界标准应该是发展变化的,并具有随历史发展的相对性,而不是静止的,绝对的;科学划界的标准应当是相对精确的,可操作的,而不能是随意的,没有现实意义的;最后科学划界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理论或科学知识,而应包括科学实践在内。明确这几条原则,人们就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深化、发展科学划界这项亘古常新的事业。 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可检验性,可检验性是一个命题在原则上可以

上海大学2012自然辩证法政治思考题目汇总

第二周: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学科,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创建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该书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自然辩证法》于1925年在前苏联公开出版。从那以后,自然辩证法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一个新学科。 请大家阅读自然辩证法课程的相关内容,并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中,来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之间的关系如何?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请你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技术研究及工作有何帮助? 第三周: 先请大家看一张图片、二篇报道及一段视频,然后就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这一举措,以及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会议的主旨等问题发表你的看法。 1、图片:臭氧层空洞:(https://www.doczj.com/doc/3f6824857.html,/a/20080918/002116.htm) 2、报道:数百座冰山奔袭新西兰(https://www.doczj.com/doc/3f6824857.html,/w/2009-11-25/ 0335********s.shtml);近四成国土水土流失严重经济损失至少2000亿报道:(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3f6824857.html,/news.jsp?intKeyValue=16762) 3、视频:https://www.doczj.com/doc/3f6824857.html,/play/SHDongFangTV_20071124_250603 6.html澳大利亚动用战机监视日本肆意捕鲸(视频) 提示: 在《自然辩证法》的“自然界和社会”一文中,恩格斯明确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

人与技术关系的思考

人与技术关系的思考 摘要:人与技术的关系是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开的。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科技虽然快速发展,但其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它不是万能的,因此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存在着弊端。由于物质世界、人、科学技术的循环依赖,人们必须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使人类快速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人、技术、关系 人与技术位于不同属性的两个不同领域,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必然的联系并共同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人可以通过技术来表达实现人类文明的进步,技术则是通过人们不断的努力思考与实践提升改进的,从而超越原本仅属于工具范畴的单纯性技术的概念,技术正以其强大的力量改造着世界。人与技术的关系也在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的表现是明显的,但引起变化的原因却不那么明显,要想揭示人与技术之间的本质关系,就必须对人与技术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方面的分析。马克思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即物质生产劳动出发把握技术的本质,认为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的进化史。而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劳动时并不是直接作用于自然界,而是通过劳动资料即技术手段的中介作用,把人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 提起技术的本质,人们往往会想到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经常被连起来使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辨证统一的。马克思对人的发展及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实践是全部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技术则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现实形态,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直接生产力。“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在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正是作为实践的特殊因素作用于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实践的中介,为实践主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科学技术是适应人的需求和能力而发展壮大起来的文化世界,同时也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我们都知道科技兴国,它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极大程度的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生产劳动,造成了生产者的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了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而且,先进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生产劳动,大大的缩短了人的劳动时间和减少了人的劳动强度也延长了人的自由时间,亦即增加了使个人得到充分、全面发展的时间,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可以使人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无比优

对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思考

对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思考 一、概述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的首要与基本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这个问题的实质,是要分析清楚科学不同于其他任何非科学的观念形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或者说,是要划出一个界线来回答“科学是什么”。然而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派关于科学与非科学划界标准的基本思想各有其成败得失。鉴于科学与非科学区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辩证的态度是在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不以一方的特有内涵来否定排斥另一方,避免任何形式的个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现代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日益增强。什么是科学,成为科学观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这时就出现了一个“划界”问题,即科学与非科的划界问题。由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但要引发出科学哲学中的许多相关问题,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科学的正常发展,对于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以及对于在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中宣传和普及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科学和非科学的历史定义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科学启蒙大师福泽谕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康有为也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后来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次便在中国广泛使用。1999年版《辞海》中将科学定义为“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家和哲学家经常试图给科学下一个本质主义的定义。尼采认为,“科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人类活动,它是在发明而不是在发现不变的自然规律。”爱因斯坦则定义为:“科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努力,力图用系统的思维,把这个世界中可感知的对象尽可能彻底的联系起来。”法国《百科全书》中认为“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而英国科学委员会则将科学定义为“以日程现象为基础,用系统的方法对知识的追求、对大自然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的理解。”关于什么是科学,学术界大体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科学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性的知识积累,即作为“分科之学”的成果体系;二是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研究活动,包含从事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三是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的组织机构,包括科学研究活动的管理、服务和保障机制。由此对于科学的本质特征,学术界也达成了共识,即科学研究一要强调逻辑分析,二要强调实证检验,两者相结合才能得出规律性的认识。非科学是科学以外的所有知识体系或观念。有的学者将其扩大为科学之外的其它社会要素部分,包括文学、艺术、宗教、民俗,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中的经验和谋略,生产、管理、医疗诊断等活动中的经验诀窍,甚至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过程中的直觉思维活动等。很多人将非科学等同于伪科学或者反科学加以抨击和排斥,这是十分错误的,因为伪科学是指那些不具有任何科学性质却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撞骗的非科学,它们打着科学之名,行的却是反科学之实。从这个定义上来讲,非科学与伪科学是一种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非科学包括伪科学。我们在界定伪科学时,要尽量做到从客观实践的角度出发,以免犯情绪化的主观错误,将某些新生的暂时能不能被人们接受的理论当做伪科学进行排斥。

对科技进步与人发展之间关系的思考

对科技进步与人发展之 间关系的思考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对科技进步与人发展之间关系的思考

绪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人的发展与人类自身息息相关,历来为人们所关注。人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科学技术是促进入的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人类自身也得到了不断发展,驾驭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但是由于人们一味看重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忽视了对自然的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目的,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得冷漠,物质上得到极大满足,精神却越来越空虚和颓废,色情、暴力、吸毒等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和愈演愈烈的态势。这些社会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许多专家学者也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科学技术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第一章阐述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真善美的统一;接着阐述了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第二章阐述了科技发展对人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第三章寻求科技发展促进人的发展的途径。 第一章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包括在生产力中。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就明确指出,在固定资本中,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固有属性,它既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的技巧。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科学技术是人类

浅析科学划界

2005年第35期 摘要:科学划界是西方科学哲学首要基本的问题。本文就这些不同流派的科学划界标准作出简要评析。最后,简单地就科学划界谈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科学 非科学 科学划界 划界标准 科学划界是科学哲学中的元问题之一。萨伽德说:“科学哲学中最重要的规范问题就是划界。”所谓科学划界(DemarcationofScience)就是为科学划一个边界,从而把科学与其他知识形式区分开来,比如宗教、迷信、伪科学等等。科学划界经历了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的逻辑标准;库恩、拉卡托斯的历史相对主义的标准;费耶阿本德、劳丹、法因等的消解论;萨伽德、 邦格的多元综合标准四个阶段。下面我们将逐一对其进行简要评析。 一、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的逻辑标准 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运动,在统一科学的旗 帜下,对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特别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作出了有别于传统的论述。 逻辑实证主义的标准就是可证实原则。即“当一个陈述或者是分析陈述或者是经验可以证实时,才是有意义的”;“陈述一个句子的意义,就等于陈述使用这个句子的规则,这也就是陈述(或否证)这个句子的方式,一个命题的意义,就是证实它的方法。”由此可见,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一个命题的意义取决于它的可证实条件,凡原则上可证实的,就是有意义的,也就是科学的。此外,逻辑实证主义明确提出了“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消除形而上学”的主张。按照这个标准,经验自然科学的命题是有意义的,可证实的;数学和逻辑真理是永真的重言式;而其它不可证实的,无意义无谓真假的陈述被排除在科学之外。 波普尔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指出,逻辑实证主义实际上是用意义标准来解决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的批判有:逻辑实证主义用词的意义代替 理论的事实问题,这是用典型的假问题来偷换真问题;科学理论,定律作为全称陈述包含着并可推演出无限多个观察陈述,因而永远不可能被证实;实证主义划界标准不恰当,因为它很可能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那样抽象、思辨性较强的理论作为形而上学排除科学;另一方面,又可能将诸如占卜之类具有某种可证实性的伪科学放进门。最后,波普尔说,形而上学并非绝对无意义。 由此波普尔提出把证伪原则作为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标准。按照他的意见,“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否证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科学理论不能用经验证实,只能用经验证伪。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分界线不在于能否被经验所证实,而在于能否被经验所证伪,因此一种理论只要是可证伪的,可反驳的,它就是科学的。但是,证伪主义也存在着许多困境,如果采取这个标准,那么所有存在假设就都必须从科学知识中排除去,而且要证明某一存在命题是错误的就必须查遍整个宇宙,这在客观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二、历史相对主义的标准 作为历史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的库恩,对“证实原则”和“证伪主义”的标准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他们过于强调分界的绝对性,使问题过分简单化,往往违背了科学史的实际。对科学应采取历史的社会的观点,用动态方式加以研究,并强调从科学本身的历史发展中认识科学的本质。科学史的发展是常规科学和非常规科学交替进行的过程,其标志是科学集团达致一种范式。库恩从科学的实际发展来认识科学的主张是可取的。但其范式是一个含混的概念,包含了许多非科学的因素在内。他过分强调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因素,认为除了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外,无所谓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标准,这样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拉卡托斯试图排除“范式”中的非理性、非科学因素。把科学及其发展重新置于经验和理性的基础 浅析科学划界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金志成 ○出类拔萃18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