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三学案 4.1 做合格的旅游者
- 格式:doc
- 大小:602.00 KB
- 文档页数:6
4.1 做合格的旅游者学案<湘教版选修3)学习目标 1.理解在当代做一名合格旅游者的基本条件。
2.了解中国古代著名的旅游者。
基础梳理一、当代旅游者的基本条件1.一定的①____________:旅游者的文化素养越高,旅游过程中的②__________就越浓。
DdzKwES1qK 2.较雄厚的③______基础:旅游是一种④______的消费行为,要量力而行、⑤__________。
DdzKwES1qK 3.必要的⑥__________:现代旅游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4.适应出游的身体条件:旅游日益成为人的一种生存权利,旅游服务业也为不同健康状况的人们提供服务。
当代旅游比较提倡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应注意哪些问题?一、当代旅游者的基本条件在当今社会,一个人要想成为合格的旅游者,通常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一定的文化素养旅游的娱乐性是通过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来实现的。
旅游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在旅游过程中的审美情趣就越浓。
2.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当代的旅游不仅仅为了开阔眼界,而是一种高雅的消费行为。
量力而行的适度消费,成为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普遍接受的准则。
DdzKwES1qK3.必要的闲暇时间在现代旅游观念下,这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社会的工作制度和普遍休假制度的实施,为大多数人步入旅游者的行列创造了条件。
DdzKwES1qK4.适应出游的身体条件。
旅游服务业也为不同健康状况的人们提供服务。
[思维拓展]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1>生态旅游主要包括三个要点:①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旅游对象;②在保证自然生态系统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把旅游与保护生态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③对游客进行有关保护环境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教育,既能使游客受到有关环境保护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教育,又能维护旅游区的生态平衡,收到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良好收益。
DdzKwES1qK (2>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生态旅游可分为森林旅游、草原旅游、沙漠旅游、荒漠旅游、海洋旅游、湖泊旅游、湿地旅游等,但并非一切进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旅游都属于生态旅游。
做合格的旅游者-湘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2.了解世界各地的著名旅游景点;3.学习旅游目的地开发的过程。
技能目标1.学习使用地图和导游手册规划旅游行程;2.学会发布旅游攻略和分享旅游经验;3.掌握如何遵守旅游行业的相关规定。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旅游地理的兴趣;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化素质;3.培养旅游时尊重当地文化和民俗习惯的良好品质。
二、课程安排第一课时:旅游地理概述1.什么是旅游地理;2.旅游地理的重要性;3.旅游地理的主要内容;4.旅游业的发展和影响。
第二课时:世界著名旅游景点1.景点分类;2.亚洲;3.欧洲;4.大洋洲;5.美洲;6.非洲;7.北极和南极。
第三课时:旅游目的地开发1.旅游目的地开发的过程;2.目的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3.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4.可持续发展对旅游业的意义。
第四课时:规划旅游行程1.使用地图规划旅游行程;2.导游手册的使用;3.行程的安排和时间表的编制。
第五课时:发布旅游攻略和分享旅游经验1.如何发布优质的旅游攻略;2.网络旅游平台介绍;3.分享旅游经验的意义。
第六课时:遵守旅游行业规定1.旅游行业的相关法规;2.旅游合同的签订;3.行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三、教具准备1.PowerPoint幻灯片;2.多媒体投影仪;3.旅游地图;4.导游手册;5.旅游攻略样板;6.旅游合同模板。
四、教学方法1.授课讲授;2.课堂互动讨论;3.小组讨论;4.实地考察。
五、教学评价方式1.课堂小测验;2.旅游攻略的出版和分享;3.实地考察报告。
六、教学实施计划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第一周旅游地理概述授课讲授第二周世界著名旅游景点课堂互动讨论第三周旅游目的地开发小组讨论第四周规划旅游行程课堂互动讨论第五周发布旅游攻略和分享旅游经验授课讲授第六周遵守旅游行业规定实地考察七、教学注意事项1.请学生带上笔记本和相机,用于记录实地考察过程中的重要内容;2.请提醒学生在实地考察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并保护好自然环境;3.请提前预约实地考察所需的相关许可证和费用;4.实地考察过程中请提醒学生遵守当地的民俗习惯和文化,不得侮辱当地人民。
地理ⅲ湘教版4.1做合格的旅游者第一节做合格的旅游者1、知道做一个合格旅游者应具备的四个条件;2、了解我国古代著名旅游者及其主要业绩,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一】当代旅游者的基本条件:一定的①;较雄厚的②基础;必要的闲暇时间;适应出游的身体条件。
【二】中国古代著名旅游者:汉代张骞——为开通“③”奠定了基础;北魏郦道元——撰写《④》;唐代玄奘——西行至克什米尔一带,著《⑤》;宋代沈括——著有《⑥》;明代⑦——地理大发现时代的真正揭幕者;明代徐霞客——著有《徐霞客游记》。
【一】当代旅游者的基本条件旅游自古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特征总结如下:1、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西安碑林是历史文化景观,华山是地质地貌景观②文化程度高的游客参观碑林,文化程度低的游华山③影响游客兴趣的主要原因的学历高低④学历高的游客一般旅游目的性强,中等学历的游客旅游愿望受大众媒介影响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除旅游偏好外,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观因素主要有〔〕A、旅游动机B、经济承受能力C、闲暇时间D、游客居住地的自然条件3、我国古代的水文地学巨著的撰写者是〔〕A、汉代张骞B、北魏郦道元C、宋代沈括D、明代郑和随着2017年高考的结束,许多苦读了12年的学子们在走出考场后,对期待的父母所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要外出旅游,彻底放松一下,因此形成一次旅游小高峰。
据此回答4~5题。
4、高考过后,学生游客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文化素养的提高B、经济基础较雄厚C、有了闲暇时间D、气候适宜,身体条件好5、以青年学生为主的游客往往选择野外探险类的旅游活动,这说明〔〕影响旅游选择。
A、文化素养B、身体状况C、经济状况D、闲暇时间6、为开通丝绸之路奠定坚实基础的旅行家是〔〕A、郦道元B、张骞光C、玄奘D、班固7、开创我国古代山水散文之河的古代研究水文的地学巨著是〔〕A、《水经注》B、《梦溪笔谈》C、《徐霞客游记》D、《大唐西域记》8、读路南石林图,回答以下问题。
基础夯实随着2016年高考的结束,许多苦读了12年的学子们在走出考场后,对期待的父母所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要外出旅游,彻底放松一下,因此形成一次旅游小高峰。
据此完成第1~2题。
1.高考过后,学生游客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素养的提高B.经济基础较雄厚C.有了闲暇时间D.气候适宜,身体条件好2.以青年学生为主的游客往往选择野外探险类的旅游活动,这说明( )A.文化素质影响旅游选择B.身体状况影响旅游选择C.经济状况影响旅游选择D.闲暇时间影响旅游选择,有了充足的闲暇时间,为其外出旅游提供了条件;野外探险,需要有充足的体力,这往往是青年游客的选择。
2.B有旅游爱好的上海退休工人王大爷,虽年过花甲,但体力还不错。
他想用自己的退休金在古稀之前,完成一年一次的旅游活动。
他又不想打扰子女,只想一个人无拘无束地活动。
2016年他积攒了3500元的旅游经费,去了A旅行社,准备结团旅游。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3~4题。
3.下列旅游目的地中最适合王大爷去旅游的是( )A.西藏布达拉宫B.澳大利亚大堡礁C.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D.肯尼亚山国家公园4.王大爷成为旅游者的最优越条件是( )A.文化素养高,审美情趣浓B.闲暇时间多C.经济基础雄厚D.身体体能条件好3题,到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旅游,距离适中,经费合适,旅游活动中消耗体力也不多,比较适合王大爷旅游。
第4题,王大爷是上海退休工人,故其在文化素养、经济条件和身体素质方面均不具有优势。
因为已经退休,王大爷闲暇时间多,这是其成为旅游者的最优越条件。
4.B“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仙境令多少人心驰神往,但又有几人能身临其境;歌曲“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据此完成第5~6题。
5.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桂林山水的是( )A.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B.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C.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D.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6.山东省的小张计划去桂林旅游,为使计划成功并取得好的旅游效果,他应具备的条件有( )①足够的经济支付能力②充足的闲暇时间③找到情投意合的旅游伙伴④较高的文化素养⑤健康的身体状况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5题,“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的是杭州西湖。
第一节做合格的旅游者1.理解当代旅游者的基本条件。
(重点)2.了解张骞、郦道元等古代旅游者的事迹。
[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当代旅游者的基本条件阅读教材P76,完成下列问题:1.一定的文化素养旅游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在旅游过程中的审美情趣就越浓。
2.较雄厚的经济基础旅游不仅仅为了开阔眼界,而是一种高雅的消费行为,量力而行的适度消费,成为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普遍接受的准则。
3.必要的闲暇时间这是现代旅游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社会的工作制度和普遍休假制度的实施,为大多数人步入旅游者的行列创造了条件。
4.适应出游的身体条件只要具备了起码的身体条件,又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本身又有旅游的爱好,就可以成为旅游者。
正误判断:(1)旅游者的经济基础越雄厚,出游机会越多,在旅游中审美情趣越浓。
( )(2)现代旅游者只要具备金钱这一经济条件,就能成为旅游者。
( )(3)旅游活动是当代人的最基本需求。
( )【提示】(1)×审美情趣的高低主要与文化素养有关。
(2)×要成为旅游者除了金钱外,还需有时间条件和旅游动机。
(3)×旅游活动是人们满足了生存最基本需求后的高等需求。
教材整理2 中国古代著名旅游者阅读教材P77-P81,完成下列问题:1.汉代张骞(1)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到达里海、地中海沿岸各国。
(2)张骞的两次出使,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2.北魏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开我国古代山水散文之先河,是我国古代研究水文的地学巨著。
3.唐代玄奘:精通梵、汉两种语言,在南亚那烂陀寺获得“三藏法师”称号,著作《大唐西域记》。
4.宋代沈括:作品《梦溪笔谈》,沈括被称为近代地质学的先驱。
《梦溪笔谈》内容涉及面广,揭示了海陆变迁、流水侵蚀等地质原理,验证了关于“沧海桑田”的设想。
5.明代郑和:地理大发现的真正揭幕者,15世纪我国伟大的旅行家。
6.明代徐霞客: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旅行家,著作《徐霞客游记》是人类地理学史上区域地理考察的最早著作。
训练1 做合格的旅游者随着2019年高考的结束,许多苦读了12年的学子们在走出考场后,对期待的父母所提的第一个要求是外出旅游,彻底放松一下,由此形成一次旅游小高峰。
据此回答1~2题。
1.高考过后,学生游客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素养的提高B.身体条件好C.经济基础雄厚D.有了闲暇时间2.以青年学生为主的游客往往选择野外探险类的旅游活动,这说明影响旅游选择的因素是( )A.身体状况B.文化素养C.闲暇时间D.经济状况3.李约瑟曾评价说:他的游记读起来并不像17世纪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20世纪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
该评价中所指的古代旅游家是( ) A.宋代沈括B.北魏郦道元C.明代徐霞客D.唐代玄奘有旅游爱好的上海退休工人王大爷,虽年过花甲,但体力还不错。
他想用自己的退休金在古稀之前,完成一年一次的旅游活动,但他又不想打扰子女,只想一个人无拘无束地活动。
2019年他积攒了2 500元的旅游经费,去了A旅行社,准备跟团旅游。
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旅游目的地中最适合王大爷去旅游的是( )A.西藏布达拉宫B.澳大利亚大堡礁C.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D.肯尼亚山国家公园5.王大爷成为旅游者的最优越条件是( )A.文化素质高,审美情趣浓B.闲暇时间多C.经济基础雄厚D.身体体能条件好下图是西安碑林与华山的游客文化程度调查统计,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安碑林是历史文化景观,华山是地质地貌景观②文化程度高的游客参观碑林,文化程度低的游客游华山③影响游客兴趣的主要原因是学历高低④学历高的游客一般旅游目的性强,中等学历的游客旅游愿望受大众媒介影响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除旅游偏好外,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观因素主要有( )A.旅游动机B.闲暇时间C.游客居住地的自然条件D.经济承受能力下图是西安碑林和华山的游客文化程度调查统计。
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安碑林是历史文化景观,华山是地质地貌景观②文化程度高的游客参观碑林,文化程度低的游客游览华山③影响游客兴趣的主观因素是学历的高低④高学历的游客旅游目的性强,中等学历的游客旅游愿望受大众媒介影响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除旅游偏好外,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观因素主要有( )A.旅游动机B.闲暇时间C.经济承受能力D.游客居住地的自然条件个人的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不同,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内容的选择也不同,结合下面的调查表,完成10~11题。
2018年高中地理第4章文明旅游4.1 做合格的旅游者教案湘教版选修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中地理第4章文明旅游4.1 做合格的旅游者教案湘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中地理第4章文明旅游4.1 做合格的旅游者教案湘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4。
1做合格的旅游者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当代做一名合格旅游者的基本条件。
2。
了解中国古代著名的旅游者。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做一名合格旅游者的基本条件.教学难点:做一名合格旅游者的基本条件。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通过问题进行新课的导入:当代旅游比较提倡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应注意哪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知识点一1.当代旅游者的基本条件2探究活动:学生王文浩想利用“十一”假期外出旅游,完成有关问题。
3。
例题或练习根据学生习题解答情况进行点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总结当代旅游者的基本条件:1.一定的文化素养。
2.较雄厚的经济基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加深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必要的闲暇时间。
4.适应出游的身体知识点二1。
中国古代著名旅游者2。
探究活动:阅读课本,评价古代的著名的旅游者,说出自己的见解。
3。
例题或练习根据学生习题解答情况进行点拨自主学习课本内容.1.汉代张骞2.北魏郦道元3.唐代玄奘4.宋代沈括5.明代郑和6.明代徐霞客本课小结本节课重点分析成为合格旅游者的基本条件,同时需要了解中国古代著名旅游者及其贡献.板书设计4。
1做合格的旅游者一、当代旅游者的基本条件二、中国当代著名旅游者1.一定的文化素养。
做合格的旅游者-湘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理解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分类、旅游地理资源及其区划;3.掌握影响旅游发展的因素及其与旅游地理的关系;4.了解我国旅游地理发展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关注旅游地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分类、研究内容及旅游地理资源的区划;2.影响旅游发展的因素及其与旅游地理的关系。
难点1.旅游地理学与旅游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是指研究旅游地理规律和旅游现象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
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旅游地理资源的分布、利用与开发、旅游地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旅游地域分析、旅游地评价等。
2.旅游地理学的分类旅游地理学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旅游地理资源学:主要研究旅游业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旅游地理空间结构与动态变化学:主要研究旅游地资源空间分布、聚集及旅游地演变的内在机制;•旅游地理规划与管理学:主要研究旅游地的整体规划、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3.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1945-1960年):中国旅游地理学建立之初,主要研究游览地的分布、旅游的发展和游客的活动等方面的问题。
•中间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1980年代初):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旅游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旅游地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
开始重视旅游资源分析、旅游开发及其制度研究。
•现代阶段(1980年代末至今):随着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旅游地理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涵盖了旅游市场分析、旅游产业链研究、旅游地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环境保护等方面。
第二课时:旅游地理资源及其区划1.什么是旅游地理资源?旅游地理资源是指旅游活动中,对通俗而言,是旅游者所能感知并从中得到享受的自然、人文、社会等物质或非物质财富的总和。
4.1 做合格的旅游者学案(湘教版选修3)学习目标 1.理解在当代做一名合格旅游者的基本条件。
2.了解中国古代著名的旅游者。
基础梳理一、当代旅游者的基本条件1.一定的①____________:旅游者的文化素养越高,旅游过程中的②__________就越浓。
2.较雄厚的③______基础:旅游是一种④______的消费行为,要量力而行、⑤__________。
3.必要的⑥__________:现代旅游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4.适应出游的身体条件:旅游日益成为人的一种生存权利,旅游服务业也为不同健康状况的人们提供服务。
古代旅游者著作及贡献时代姓名汉代张骞公元前139年和公元前119年,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最远到达⑦____、⑧______之滨。
为开通古老而伟大的洲际商路——⑨________奠定了坚实基础北魏郦道元撰写了《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研究⑩______的地学巨著唐代玄奘在南亚获得了“三藏法师”的称号,代表作《大唐西域记》宋代沈括被英国李约瑟等科学史研究者推崇为近代地质学的先驱。
代表作《⑪________》揭示了海陆变迁、流水侵蚀等地质原理,验证了关于“沧海桑田”的设想明代郑和15世纪我国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大发现时代的真正⑫______明代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是人类地理学史上⑬________考察的最早著作思维点击当代旅游比较提倡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应注意哪些问题?一、当代旅游者的基本条件在当今社会,一个人要想成为合格的旅游者,通常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一定的文化素养旅游的娱乐性是通过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来实现的。
旅游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在旅游过程中的审美情趣就越浓。
2.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当代的旅游不仅仅为了开阔眼界,而是一种高雅的消费行为。
量力而行的适度消费,成为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普遍接受的准则。
3.必要的闲暇时间在现代旅游观念下,这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社会的工作制度和普遍休假制度的实施,为大多数人步入旅游者的行列创造了条件。
4.适应出游的身体条件。
旅游服务业也为不同健康状况的人们提供服务。
[思维拓展]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1)生态旅游主要包括三个要点:①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旅游对象;②在保证自然生态系统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把旅游与保护生态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③对游客进行有关保护环境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教育,既能使游客受到有关环境保护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教育,又能维护旅游区的生态平衡,收到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良好收益。
(2)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生态旅游可分为森林旅游、草原旅游、沙漠旅游、荒漠旅游、海洋旅游、湖泊旅游、湿地旅游等,但并非一切进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旅游都属于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潮流,在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3)生态旅游的最大特点是“保护旅游对象”,也就是要保护生态环境。
典例剖析1在现代旅游观念下,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A.文化素养B.经济基础C.身体状况D.闲暇时间答案 D解析在现代旅游观念下,必要的闲暇时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变式训练1学生王文浩想利用“十一”假期外出旅游,读图完成有关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要想成为一名旅游者,首先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
(2)当代合格旅游者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旅游动机的正确说法是A.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完全决定旅游动机B.人们的旅游动机就是为了娱乐C.旅游动机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要求D.同一个旅游者,其旅游动机不会变化(4)王文浩“十一”放了3天假,手中仅有过年压岁钱500元,他又不想再向父母亲朋伸手,试问他适于长途旅行吗?为什么?二、中国古代著名旅游者1.汉代张骞公元前139年,张骞等人受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
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历经坎坷,最远到达里海、地中海之滨,公元前126年,张骞等人回到长安。
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及中亚、西亚诸国。
张骞的两次出访,为开通古老而伟大的洲际商路——丝绸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2.北魏郦道元郦道元,北魏幽州范阳郡涿县郦村人,他喜欢访寻古迹,探奇览胜,他撰写的《水经注》,开我国古代山水散文之先河,对唐宋文坛产生很大影响,是我国古代研究水文的地学巨著。
3.唐代玄奘玄奘,俗姓陈,名炜,河南人,13岁在洛阳出家,法号玄奘。
627年,玄奘开始了他人生最壮伟的西行。
玄奘在南亚,认真研读佛经,并经过严格考核,获得了“三藏法师”的称号。
在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极高的声誉后,于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唐太宗亲自接见。
此后,玄奘组织人手译出75部佛经,并把在域外的见闻写成名著《大唐西域记》。
4.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是我国古代文坛的奇葩,记述了许多科学珍闻和对自然奥秘的探索。
它是沈括人生的价值所在,内容涉及非常广泛。
沈括在书中揭示了海陆变迁、流水侵蚀等地质原理,以实地考察所得,验证了关于“沧海桑田”的设想,比欧洲的“地质学之父”赫顿早640年。
5.明代郑和郑和可以称为地理大发现时代的真正揭幕者。
郑和所率船队规模巨大,组织严密,历时长久,成果丰硕,而且航行距离远,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可一直到达非洲西海岸。
与之相比,同时代的欧洲航海者难以望其项背。
6.明代徐霞客徐霞客,江苏江阴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旅行家。
他从22岁开始出游,30多年间历尽艰险,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完成了中国古代旅行家的空前壮举。
徐霞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写下了大量的游记和考察日记,这些汇集成册后就是《徐霞客游记》,这部游记是人类地理学史上区域地理考察的最早著作。
[思维拓展]当今的几种特色旅游(1)绿色旅游:这种旅游是让久居喧闹都市的人们到恬静的乡村度假,在绿色的海洋中遨游,重新认识大自然的价值,增强城乡人民的友谊和交往。
(2)环保免费旅游:日本旅行社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山美水清,推出一日特别游。
游客在观赏湖山美景之际,动手收集林中的垃圾,以保护园林的整洁。
这类活动有许多优惠条件,如游客在风景区收集垃圾一个多小时,便可享受温泉浴和免费午餐。
(3)戒烟旅游:德国医疗中心创办此旅游吸引了不少想戒烟的游客,参加者可以乘坐豪华客轮游览地中海。
游览途中,他们接受中国传统针灸疗法来治疗吸烟恶习。
(4)寻婚旅游:瑞士有家旅游公司,前不久试办了专为老年人寻找伴侣的寻婚旅游。
公司希望这些老人在头一两个旅游点结成对子,交上朋友,通过以后在旅游中的交往,结成伉俪。
(5)太空旅游:美国、俄罗斯为了迎合那些太空好奇者,开办了“太空旅游”。
凡报名者只要自已身体健康,交纳一定费用后,进行培训,即可随宇航员遨游太空。
(6)怀旧旅游:迎合人们的复古心理。
比如欧美的野外生活之旅,在短短的几天便尝尽各种野生植物,觅食、捕兽、烹煮,自己动手。
入夜后,觅洞而卧。
(7)小说式旅游:这种旅游是带领旅游者沿着小说主人公的足迹,游历书中描写的各个地方,游客一旦“身临其境”,必然能“进入角色”,深刻体会到书中人物当年的感情。
这是富有学术性的旅游方式。
典例剖析2美国普雷斯顿·詹姆斯在《地理学思想史》中说“地中海文明的发现,应归功于公元前139年的________。
”()A.张骞B.郦道元C.郑和D.玄奘答案 A变式训练2读“张骞出使西域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张骞______次出使西域,到达了里海、______之滨,为开通古老而伟大的洲际商路——__________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丝绸之路形成于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它()A.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B.使天山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体C.使中国与欧洲直接进行交流D.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3)丝路沿线重要的旅游城市、景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海的吴刚计划进行丝路旅游,其合理的路线是怎样的?(铁路线)易错易混点不清楚影响出游决策的主观因素错题诊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程度影响旅游动机,不影响旅游偏好②不同年龄的人旅游偏好是相同的③常住地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会影响旅游偏好④老年人一般喜欢清静的地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C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方面:一是对旅游偏好的因素了解不全面;二是不清楚不同年龄的人旅游偏好不同。
纠错笔记影响出游决策的主观因素对点练习考查点1做合格的旅游者1.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反映的旅游活动中出现的不合理的旅游行为及产生的危害有:①__________________,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美国一些旅游区的入口处通常立着一块醒目的标语牌:“进去只准留下脚印;出来只准带走照片。
”请你谈谈对此标语的理解,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考查点2中国古代著名旅游者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发育的峰林地貌作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
他还指出这“磅礴数千里”的岩溶地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点:广西之山的特点是“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云南之山“皆土峰缭绕,间有缀石,亦十不一、二,故环洼为多”;贵州之山“则界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
又说:云南之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广西“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至于贵州则是“界于二者之间”。
——选自《徐霞客游记导读》(1)徐霞客为______朝人,著名的地理学家。
(2)比《徐霞客游记》更早记载溶洞的著作包括成书于战国年间的《__________》和北魏郦道元的《________》等。
(3)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是什么?(5)文中“壅流成海”的“海”是指______;“流多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