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墨烯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石墨烯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石墨烯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石墨烯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石墨烯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石墨烯的制作方法是什么?虽然石墨烯是这两年非常热门的新型高科技材料之一,但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不高的产量和纯度一直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种较为流行的石墨烯制作方法。

氧化还原法

氧化-还原法制备成本低廉且容易实现,成为制备石墨烯的合适方法,而且可以制备稳定的石墨烯悬浮液,解决了石墨烯不易分散的问题。氧化-还原法是指把天然石墨与强酸和强氧化性物质反应生成氧化石墨(GO),经过超声分散制备成氧化石墨烯(单层氧化石墨),加入还原剂去除氧化石墨表面的含氧基团,如羧基、环氧基和羟基,得到石墨烯。

氧化-还原法被提出后,以其简单易行的工艺成为实验室制备石墨烯的简便的方法,得到广大石墨烯研究者的青睐。Ruoff等发现通过加入化学物质例如二甲肼、对苯二酚、硼氢

化钠(NaBH4)和液肼等除去氧化石墨烯的含氧基团,就能得到石墨烯。氧化-还原法可以制备稳定的石墨烯悬浮液,解决了石墨烯难以分散在溶剂中的问题。

氧化-还原法的缺点是宏量制备容易带来废液污染和制备的石墨烯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五元环、七元环等拓扑缺陷或存在-OH基团的结构缺陷,这些会导致石墨烯部分电学性能的损失,使石墨烯的应用受到限制。

先进纳米材料制造商和技术服务商——江苏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成立以来一直在科研和工业两个方面为客户提供完善服务。科研客户超过一万家,工业客户超过两百家。

南京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9月注册于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内,现专注于石墨烯、类石墨烯、碳纳米管、分子筛、银纳米线等发展方向,立志做先进材料及技术提供商。

2016年公司一期投资5000万在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开发区成立“江苏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形成了运营、研发、中试、生产全流程先进纳米材料制造和技术服务中心。现拥有石墨烯粉体、石墨烯浆料和石墨烯膜完整生产线,2017年年产高品质石墨烯粉末50吨,石墨烯浆料1000吨。

欢迎广大客户和各界朋友莅临我司指导!欢迎电话咨询或者登陆我们的官网进行查看~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总结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方法一: 由天然鳞片石墨反应生成氧化石墨,大致分为3 个阶段,低温反应:在冰水浴中放入大烧杯,加入110mL 浓H2SO4,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放入温度计让其温度降至4℃左右。加入-100目鳞片状石墨5g,再加入NaNO3,然后缓慢加入15g KMnO4,加完后记时,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反应90min,溶液呈紫绿色。中温反应:将冰水浴换成温水浴,在磁力搅拌器搅拌下将烧杯里的温度控制在32~40℃,让其反应30 min,溶液呈紫绿色。高温反应:中温反应结束之后,缓慢加入220mL 去离子水,加热保持温度70~100℃左右,缓慢加入一定双氧水(5 %)进行高温反应,此时反应液变成金黄色。反应后的溶液在离心机中多次离心洗涤,直至BaCl2检测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没有SO42-的存在,样品在40~50℃温度下烘干。H2SO4、NaNO3、KMnO4一起加入到低温反应的优点是反应温度容易控制且与KMnO4反应时间足够长。如果在中温过程中加入KMnO4,一开始温度会急剧上升,很难控制反应的温度在32~40℃。技术路线图见图1。 方法二:Hummers 方法 采用Hummers 方法[5]制备氧化石墨。具体的工艺流程在冰水浴中装配好250 mL 的反应瓶加入适量的浓硫酸搅拌下加入2 g 石墨粉和1 g 硝酸钠的固体混合物再分次加入6 g 高锰酸钾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20℃搅拌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升温到35℃左右继续搅拌30 min再缓慢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续拌20 min 后并加入适量双氧水还原残留的氧化剂使溶液变为亮黄色。趁热过滤并用5%HCl 溶液和去离子水洗涤直到滤液中无硫酸根被检测到为止。最后将滤饼置于60℃的真空干燥箱中充分干燥保存备用。方法三:修正的Hummers方法 采用修正的Hummers方法合成氧化石墨,如图1中(1)过程。即在冰水浴中装配好250 mL的反应瓶,加入适量的浓硫酸,磁力搅拌下加入2 g 石墨粉和1 g硝酸钠的固体混合物,再缓慢加入6 g高锰酸钾,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10 ℃,在冰浴条件下搅拌2 h后取出,在室温下搅拌反应5 d。然后将样品用5 %的H2SO4(质量分数)溶液进行稀释,搅拌2 h后,加入6 mL H2O2,溶液变成亮黄色,搅拌反应2 h离心。然后用浓度适当的H2SO4、H2O2混合溶液以及HCl反复洗涤、最后用蒸馏水洗涤几次,使其pH~7,得到的黄褐色沉淀即为氧化石墨(GO)。最后将样品在40 ℃的真空干燥箱中充分干燥。将获得的氧化石墨入去离子水中,60 W功率超声约3 h,沉淀过夜,取上层液离心清洗后放入烘箱内40 ℃干燥,即得片层较薄的氧化石墨烯,如图1中(2)过程。

石墨烯碳纳米管散热涂料技术

石墨烯碳纳米管散热涂料技术 (1)项目背景 碳材料是目前人类认知的材料中功能最全、性能最优越、形式最多样的材料,是目前所有已知划时代材料所有不能比拟的,继硅时代之后21世纪甚至有望成为碳材料时代。尤其是纳米碳材料丰富的形态,涵盖从零维、一维到二维结构, 每一次纳米碳材料的出现都引领了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其中,碳纳米管可看成是一种石墨片卷曲结构,超强的C-C键使碳纳米管具有超强的力学性能和热传 导性能,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表明,单壁碳纳米管拉伸强度可达150 GPa,弹性模量1TPa,是钢铁的100倍,密度却只有其1/6,被誉为终极碳纤维。同时单壁碳纳米管室温导热系数高达6000W/m.K,多壁碳纳米管的室温导热系数也达3000W/m.K,是热导率最高的材料。同时,碳纳米管比表面积大,被誉为世界上 最黑的物质,这种物质对光线的折射率只有0.045%,吸收率高达99.5%以上,辐射系数接近绝对黑体的 1.0。另外还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超高的载流子输送 密度,导电率接近金属,载流能力超过金属铜。众多优异综合性能使碳纳米管自发现以来受到极大关注,是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最典型代表,是散热涂料和复合材料最理想的功能填料。 碳纳米管在功能涂料领域主要发挥以下主要作用: (1)导电填料:碳纳米管的导电阈值低至0.1wt%,而传统炭黑却高达15wt%以上,碳纳米管可以在极少量添加的情况下即达到目前炭黑型导电涂料的 性能,避免大量无机炭黑添加对涂料工艺性的负面影响。因此,碳纳米管在抗静电涂料、电磁屏蔽涂料、重防腐涂料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同时还能利用其电致发热的作用,开发新型的节能加温、保温涂料,在家居地暖加温、仪器设备保温等新型市场具有极大的商业前景。 (2)散热填料:碳纳米管不仅具有超高的热导率,同时还具有接近理论黑体的辐射率,以此加强其红外辐射散热功能,因此新型散热涂料将有望改变目 前散热模式,大大提高热交换能力。 (3)力学增强填料:充分发挥碳纳米管一维结构的优势,在涂层内部形成增强网络,将使涂料力学性能大大提高,尤其是耐磨性、硬度等,甚至可形成

食品添加剂定义

食品添加剂定义: 日本:在食品制作过程,即食品加工中为了保存的目的加入食品,使之混合,浸润及其他目的所使用的物质,按此定义,食品营养强化剂也属食品添加剂范畴 美国:有明确的或合理的预订目标,无论直接使用或间接使用,能成为食品成分之一或影响食品特征的特质 联合国:有意识地加入食品中,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的储藏性能的非营养物质 中国: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 ADI:人类每天摄某种食品添加剂直到终身生而对健康无任何毒性作用或不良影响的剂量,以每人每日摄入的mg/kg表示 E:指某种添加剂在不同食品中允许使用的最大添加剂量,通常以g/kg表示 食品防腐剂:是一类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储存期的物质 抗氧化剂:是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食品贮藏期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着色剂:是以食品着色为目的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味:指食物进入口腔咀嚼时或饮用时给人的一种综合感觉 食品增稠剂:指可提高食品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物理性状,赋予食品黏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 食品乳化剂:指添加于食品后可显著降低油水两相界面张力,使互不相溶的油和水形成稳定的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 凝固剂:指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增强黏性固形物的物质 食品营养强化剂: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加工助剂:指有助于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 膨送剂: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器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 抗结剂: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食品的质量2.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3.有利于食品加工4.有利于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营养需要5.有利于开发新的食品资源6.有利于原料综合利用 食品添加剂发展趋势:1.安全问题2.低热量,低吸收3.具有特定保健功能4.用量少,作用效果明显的复配型产品 我国和发达国家比存在的差距:1.行业大而不强2.生产技术落后 3.部分产品产能严重过剩4.品种少,产品结构不合理5.安全性隐患大 我国今后添加剂发展方向:1.天然,健康绿色化2.复合多功能化3.品种新型高效化4.国内食品添加剂行业还应加深对食品工业的认识和了解,开发适应于现代食品工业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按安全性划分,分A.B.C三类 A类:JECFA已制定ADI和暂定ADI值者食品添加剂定义: A1类:JECFA评价认为毒理学资料清楚,已制定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值或认为毒性有限无需规定ADI值者 A2:JECFA已制定暂定ADI值,但毒理学资料不完善,暂时许可用于食品者 B类:JECFA曾进行安全性评价,但未建立ADI值,或者未进行安全性评价 B1类:JECFA曾进行过安全性评价,因毒理学资料不足未制定ADI值 B2类:JECFA未进行安全性评价者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摘要: 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在的二维自由态原子晶体, 它是构筑零维富勒烯、一维碳纳米管、三维体相石墨等sp2 杂化碳的基本结构单元, 具有很多奇异的电子及机械性能。因而吸引了化学、材料等其他领域科学家的高度关注。本文介绍了近几年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包括石墨烯的合成、去氧化、化学修饰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内容。石墨烯由于其特殊的电学、热学、力学等性质以及在纳米电子器件、储能材料、光电材料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引起了科学界新一轮的热潮。关键字: 石墨烯, 制备, 应用,氧化石墨烯,传感器 石墨烯的定义 石墨烯是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碳质新材料,厚度只有0.335纳米,仅为头发的20万分之一,是构建其它维数碳质材料(如零维富勒烯、一维纳米碳管、三维石墨)的基本单元,具有极好的结晶性、力学性能和电学质量。 石墨烯的结构 完美的石墨烯是二维的, 它只包括六角元胞(等角六边形)。 如果有五角元胞和七角元胞存在,那么他们构成石墨烯的缺陷。如果少量的五角元胞细胞会使石墨烯翘曲; 12个五角元胞的会形成富勒烯。碳纳米管也被认为是卷成圆桶的石墨烯; 可见,石墨烯是构建其它维数碳质材料(如零维富勒烯、一维纳米碳管、三维石墨)的基本单元。

单原子层石墨晶体薄膜。 每个原胞中两个碳原子,每个原子与最相邻三个碳原子形成三个σ键。 每个碳原子贡献一个多余p电子,垂直于graphene平面,形成未成键的π电子——良好的导电性。 石墨烯的性能 最薄——只有一个原子厚 强度最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专家为了测试石墨烯的强度,先在一块硅晶体板上钻出一些直径一微米的孔,每个小孔上放置一个完好的石墨烯样本,然后用一个带有金刚石探头的工具对样本施加压力。结果显示,在石墨烯样品微粒开始断裂前,每100纳米距离上可承受的最大压力为2.9 微牛左右。按这个结果测算,要使1 米长的石墨烯断裂,需要施加相当于55 牛顿的压力,也就是说,用石墨烯制成的包装袋应该可以承受大约两吨的重量。 没有能隙——良好的半导体 良好的导热性 热稳定性——优于石墨 较大的比表面积 优秀导电性——电子的运动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300,远远超过了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运动速度--电子的“光速”移动碳原子有四个价电子,这样每个碳原子都贡献一个未成键的π电子,这些π电子与平面成垂直的方向可形成轨道,π电子可在晶体中自由移动,赋予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主要市场包括: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生产和销售,以及在透明电极、储能、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技术开发和技术支持服务。公司目前的石墨烯导电层产品功能良率能做到85%,但外观良率目前只能做到60%左右。目前产品已经在低端手机上逐渐应用。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的关键技术如下: ②辉锐集团由辉锐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辉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辉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辉瑞科技专注于石墨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是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的量产成为现实。而辉锐材料则主要从事应用产品的设计和营销,提升石墨烯在移动设备,发电和能源储备,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应用。 辉锐科技是一家从事石墨烯技术发展的公司,率先进军大面积石墨烯柔性触控屏市场,且计划未来3年公投资1.5亿美元发展石

墨烯移动设备市场。5月份,厦门大学,英国BGT Material Limited 和福建辉瑞材料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在厦门大学建立“石墨烯工业技术研究院”。石墨烯发明者诺贝奖物理学奖获得者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等将加盟改研究院。公司正研制利用石墨烯制造可屈曲触摸屏,目前已经投产。 2.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 石墨烯优异的导电性能可以提升电极材料的电导率,进而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速度;石墨烯的二维层状结构可以有效抑制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因体积变化引起的材料粉化;石墨烯还能很好地改善锂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除此之外还能大幅提高电池的充放电速度。国内研究成果: 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中科院宁波所技术研发实力,产学研一体化优势,使得公司在石墨烯领域走在行业前列;公司产品分为三大类:基础产品(浆料、粉体)、专用分散液、工业化应用产品。在锂电池领域,已经开发出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石墨烯导电添加剂、石墨烯涂层铝箔等;公司石墨烯导电剂产品已经在磷酸铁锂电池厂商试样,能有效提高电池倍率充放电性能。 宁波墨西锂电池领域研发目标:第一,2016 年实施Battery 200 计划,研发能量密度达到200Wh/kg 的新型电力锂电池及其材料技术;第二,2020 年实施Battery 300 计划,研发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 的下一代动力锂电池及其材料技术。目前技术路线,以石墨烯作为新一代导电剂研发为主,包括石

石墨烯防腐涂料

海洋工程石墨烯防腐涂料应用 目录 1. 我国海洋工程和防腐现状 (1) 2. 影响海洋工程腐蚀的因素 (1) 2.1 盐度 (1) 2.2 温度 (1) 2.3 pH值 (1) 2.4 海洋微生物腐蚀 (2) 3. 海洋工程在海洋环境各腐蚀带中的腐蚀机理 (2) 4. 海洋工程表面防护 (3) 4.1 耐腐蚀材料 (3) 4.2 电化学保护 (3) 4.3 表面涂层保护 (3) 5. 石墨烯防腐涂料 (4) 5.1 海洋防腐涂料性能要求 (4) 5.2 海洋工程石墨烯防腐涂料 (4) 5.3 海洋工程石墨烯防腐涂料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5) 6. 海洋工程石墨烯防腐涂料的工业化进程 (5)

1.我国海洋工程和防腐现状 我国是海洋大国,我国有1.8万公里海岸线,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蓬勃发展的海洋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油气平台、海底管线、海上风电、船舶运输、跨海大桥、海洋交通设施等不断增加,沿海更拥有大量的海港码头、滨海电厂等设施。但海洋装备和工程材料长期处于海洋环境下工作,无法回避腐蚀损伤和磨蚀失效的问题。据统计,我国海洋腐蚀一年损失1.6万亿元,占全国GDP的3%,超过所有台风、洪涝等灾害总和的6倍。因此,海洋腐蚀与防护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苛刻的海洋工作环境,研制具有良好防腐和耐磨性能的高性能涂料,是解决海洋材料腐蚀和磨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另外,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海洋资源被人们发现并开采利用,利用海洋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海洋防腐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海洋工程的防腐措施薄弱,亟需加强腐蚀保护。 2.影响海洋工程腐蚀的因素 海洋工程构筑物大致分为:海岸工程(钢结构、钢筋混凝土)、近海工程(海洋平台、钻井、采油、储运)、深海工程(海洋平台、钻井、采油、储运)、海水淡化、舰船(船体、压载舱、水线以上),简称为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 海洋工程在海水的腐蚀十分复杂,不同的部位所处的腐蚀环境不同,腐蚀情况也不相同。大体来讲,海洋工程在海水中的腐蚀主要受海水的盐度、温度、pH 值、大气环境、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构成了对海洋工程的腐蚀。 2.1 盐度 盐度是海水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海水中的盐离子主要包括Na+、Mg2+、Cl-等。其中,NaCl 的浓度一般在3%左右,在这个浓度附近复试速度表现为最大值。当盐的浓度较低时,腐蚀速度随含盐量的增加而急速增加,主要由于Cl-的增加促进了阳极反应造成。另外,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使氧的溶解度降低,当溶液中的盐度再继续增加时腐蚀速度明显下降。 2.2 温度 海水温度越高,就越能加快腐蚀的进行。海洋的温度和海水所处纬度有直接的联系,从赤道到两极的温度浮动从28 ℃~2 ℃。尽管有时局部的水温会高达35 ℃,但是陆地相比,水温几乎不受天气的影响。海水表面温度变化较大,这是由日照、辐射、降水、蒸发、热交换等原因造成的。 2.3 pH值 海水pH升高,有利于抑制海水对钢铁的腐蚀,但由于碳(CO2、HCO3-、CO32-)平衡的存在,海水的pH值稳定保持在8.0~8.3之间,不会对钢铁海水腐蚀产生明显的影响。在有微生物活动的海洋区域,微生物的一些产物(H2S)会导致pH下降,或者由于海藻的存在会导致pH 下降。温度对pH值也会产生影响,通常随pH 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温度降低而升高。海

关于石墨烯的总结

一.石墨烯常用修饰方法总结 石墨烯是由一层密集的、包裹在蜂巢晶体点阵上的碳原子组成,是世界上最薄的二维材料,其厚度仅为0.35 nm。这种特殊结构蕴含了丰富而新奇的物理现象,使石墨烯表现出许多优异性质。 结构完整的石墨烯是由不含任何不稳定键的苯六元环组合而成的二维晶体,化学稳定性高,其表面呈惰性状态,与其他介质(如溶剂等)的相互作用较弱,并且石墨烯片与片之间有较强的范德华力,容易产生聚集,使其难溶于水及常用的有机溶剂,这给石墨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了充分发挥其优良性质,并改善其成型加工性(如提高溶解性、在基体中的分散性等),必须对石墨烯进行有效的功能化。通过引入特定的官能团,还可以赋予石墨烯新的性质,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功能化是实现石墨烯分散、溶解和成型加工的最重要手段。 从功能化的方法来看。主要分为共价键功能化和非共价键功能化两种。 1. 石墨烯的共价功能化 石墨烯的共价键功能化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功能化方法。尽管石墨烯的主体部分由稳定的六元环构成,但其边沿及缺陷部位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以通过化学氧化的方法制备石墨烯氧化物(Grapheneoxide)。由于石墨烯氧化物中含有大量的羧基、羟基和环氧键等活性基团,可以利用多种化学反应对石墨烯进行共价键功能化。 1.1 石墨烯的聚合物功能化 (1)聚乙二醇(PEG)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亲水性,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不同的功能化纳米材料,以提高这些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减小其对生物分子及细胞的非特定的约束力,也改善了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实现更好的肿瘤靶向性治疗[1,2,3-5]。2008年,Dai 等使用六臂星型氨基聚乙二醇的端氨基与纳米石墨烯片边缘的羧基通过亚胺催化酰胺形成反应,制备PEG 修饰纳米石墨烯片,得到的产物在用于体外给药和生物成像的生理溶液中显示了优良的分散性和稳定性[2]。 (2)除了PEG外,还有其他的被用来共价功能化GO的亲水大分子。刘庄工作组,将氨基修饰的DEX与GO通过共价键键合,得到了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材料,这种材料大大提高了GO生理溶解性的稳定性[6]。Bao et al.

石墨烯的合成

合成化学综述论文 ——石墨烯的合成 姓名:常俊玉 学号:1505120528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应化1204班 时间:2015-4-19 石墨烯合成综述 应化1204 常俊玉1505120528 摘要:由于石墨烯优异的电学、光学、机械性能以及石墨烯广泛的应用前景,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教授Geim 等得到了稳定存在的石墨烯以来,掀起对碳材料的又一次研究热潮。这10年来,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对石墨烯的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氧化还原法、有机合成法四种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比较可以发现各种合成方法有其优缺点,实际生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方法。 关键词:石墨烯、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氧化还原法、有机合成法一.引言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通过sp2 杂化,构成的单层蜂窝状二维网格结构。石墨烯是构成其他碳同素异形体的基本单元,它可折叠成富勒烯(零维),卷曲成碳纳米管(一维),堆垛成石墨(三维),如图一所示[1]。石墨烯的理论研究已经有60 多年,当时主要用来为富勒烯和碳纳米管等结构构建模型,没有人认为石墨烯会稳定存在,因为物理学家认为,热力学涨落不允许二维晶体在有限温度下存在。 2004 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教授Geim 等,用胶带反复剥离高定向热解石墨的方法,得到了稳定存在的石墨烯[2]。该发现立即引起了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材料学家的广泛关注,掀起了继富勒烯和碳纳米管之后碳材料的又一次研究热潮。由于石墨烯优异的电学、光学和机械性能,以及石墨烯广泛的应用前景,石墨烯的发现者Geim 教授和Novoselov 博士被授予2010 年度诺贝尔物 理学奖。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概述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概述 1物理法制备石墨烯 物理方法通常是以廉价的石墨或膨胀石墨为原料,通过机械剥离法、取向附生法、液相或气相直接剥离法来制备单层或多层石墨烯。这些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相对简单,合成的石墨烯的纯度高、缺陷较少。 1.1机械剥离法 机械剥离法或微机械剥离法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即直接将石墨烯薄片从较大的晶体上剥离下来。Novoselovt等于2004年用一种极为简单的微机械剥离法成功地从高定向热 解石墨上剥离并观测到单层石墨烯,验证了单层石墨烯的独立存在。具体工艺如下:首先利用氧等离子在1mm厚的高 定向热解石墨表面进行离子刻蚀,当在表面刻蚀出宽20μm —2mm、5μm的微槽后,用光刻胶将其粘到玻璃衬底上, 再用透明胶带反复撕揭,然后将多余的高定向热解石墨去除并将粘有微片的玻璃衬底放入丙酮溶液中进行超声,最后将单晶硅片放入丙酮溶剂中,利用范德华力或毛细管力将单层石墨烯“捞出”。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些缺点,如所获得的产物尺寸不易控制,无法可靠地制备出长度足够的石墨烯,因此不能满足工业化需求。

1.2取向附生法—晶膜生长 PeterW.Sutter等使用稀有金属钌作为生长基质,利用基质的原子结构“种”出了石墨烯。首先在1150°C下让C原子渗入钌中,然后冷却至850°C,之前吸收的大量碳原子就会浮到钌表面,在整个基质表面形成镜片形状的单层碳原子“孤岛”,“孤岛”逐渐长大,最终长成一层完整的石墨烯。第一层覆盖率达80%后,第二层开始生长,底层的石墨烯与基质间存在强烈的交互作用,第二层形成后就前一层与基质几乎完全分离,只剩下弱电耦合,这样制得了单层石墨烯薄片。但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石墨烯薄片往往厚度不均匀,且石墨烯和基质之间的黏合会影响制得的石墨烯薄片的特性。 1.3液相和气相直接剥离法 液相和气相直接剥离法指的是直接把石墨或膨胀石墨(EG)(一般通过快速升温至1000°C以上把表面含氧基团除去来获取)加在某种有机溶剂或水中,借助超声波、加热或气流的作用制备一定浓度的单层或多层石墨烯溶液。Coleman等参照液相剥离碳纳米管的方式将墨分散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超声1h后单层石墨烯的产率为1%,而长时间的 超声(462h)可使石墨烯浓度高达1.2mg/mL。研究表明,当溶剂与石墨烯的表面能相匹配时,溶剂与石墨烯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平衡剥离石墨烯所需的能量,能够较好地剥离石墨烯

石墨烯纳米片详细性能参数

石墨烯纳米片性能参数 石墨烯纳米片性能参数,这是我们在购买前需要了解的事情。石墨烯纳米片具有优良 的导电,润滑,耐腐,耐高温等特性。制备的石墨烯纳米片厚度在4~20nm,微片大小在5~10μm,小于20层。石墨烯纳米片在导热方面显示了它优异的特性,应用在导热胶,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散热材料中。同时在导电橡胶,导电塑料,抗静电材料方面有广阔的 应用前景。下面就由先丰纳米给大家简单的介绍石墨烯纳米片性能参数。 性能: 1、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发达的中孔,孔隙结构分布合理。 2、具有优异的吸波防辐射屏蔽性能,可有效降低内阻,屏蔽辐射。, 3、石墨烯除了有很好的导电性能外,还具备优异的机械性能及导热性能,是导电涂料添加剂 4、石墨烯的导热系数高,将其用于导热涂料可有效传导材料的内部温度,增强导热效果。 应用领域: 1、导电涂料,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纳米电子器件、塑料、橡胶和锂离子电池等方面具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防屏蔽涂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吸波,防辐射屏蔽功能,可直接应用于防屏蔽涂料,军工等防辐射材料。 3、塑料里掺入百分之一的石墨烯,能将它们转变成电导体,且增强抗热和机械性能。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石墨烯纳米片的内容,欢迎立即咨询先丰纳米。 先丰纳米是江苏先进纳米材料制造商和技术服务商,专注于石墨烯、类石墨烯、碳纳 米管、分子筛、黑磷、银纳米线等发展方向,现拥有石墨烯粉体、石墨烯浆料和石墨烯膜 完整生产线。 自2009年成立以来一直在科研和工业两个方面为客户提供完善服务。科研客户超过 一万家,工业客户超过两百家。 南京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9月注册于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内,现 专注于石墨烯、类石墨烯、碳纳米管、分子筛、银纳米线等发展方向,立志做先进材料及 技术提供商。 2016年公司一期投资5000万在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开发区成立“江苏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形成了运营、研发、中试、生产全流程先进纳米 材料制造和技术服务中心。现拥有石墨烯粉体、石墨烯浆料和石墨烯膜完整生产线,2017年年产高品质石墨烯粉末50吨,石墨烯浆料1000吨。 欢迎广大客户和各界朋友莅临我司指导!欢迎电话咨询或者登陆我们的官网进行查看。

石墨烯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石墨烯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石墨烯的制作方法是什么?虽然石墨烯是这两年非常热门的新型高科技材料之一,但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不高的产量和纯度一直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种较为流行的石墨烯制作方法。 氧化还原法 氧化-还原法制备成本低廉且容易实现,成为制备石墨烯的合适方法,而且可以制备稳定的石墨烯悬浮液,解决了石墨烯不易分散的问题。氧化-还原法是指把天然石墨与强酸和强氧化性物质反应生成氧化石墨(GO),经过超声分散制备成氧化石墨烯(单层氧化石墨),加入还原剂去除氧化石墨表面的含氧基团,如羧基、环氧基和羟基,得到石墨烯。 氧化-还原法被提出后,以其简单易行的工艺成为实验室制备石墨烯的简便的方法,得到广大石墨烯研究者的青睐。Ruoff等发现通过加入化学物质例如二甲肼、对苯二酚、硼氢

化钠(NaBH4)和液肼等除去氧化石墨烯的含氧基团,就能得到石墨烯。氧化-还原法可以制备稳定的石墨烯悬浮液,解决了石墨烯难以分散在溶剂中的问题。 氧化-还原法的缺点是宏量制备容易带来废液污染和制备的石墨烯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五元环、七元环等拓扑缺陷或存在-OH基团的结构缺陷,这些会导致石墨烯部分电学性能的损失,使石墨烯的应用受到限制。 先进纳米材料制造商和技术服务商——江苏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成立以来一直在科研和工业两个方面为客户提供完善服务。科研客户超过一万家,工业客户超过两百家。 南京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9月注册于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内,现专注于石墨烯、类石墨烯、碳纳米管、分子筛、银纳米线等发展方向,立志做先进材料及技术提供商。 2016年公司一期投资5000万在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开发区成立“江苏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形成了运营、研发、中试、生产全流程先进纳米材料制造和技术服务中心。现拥有石墨烯粉体、石墨烯浆料和石墨烯膜完整生产线,2017年年产高品质石墨烯粉末50吨,石墨烯浆料1000吨。 欢迎广大客户和各界朋友莅临我司指导!欢迎电话咨询或者登陆我们的官网进行查看~

石墨烯涂层热传导

石墨烯涂层热传导 麻省理工的研究团队在电厂冷凝器表面使用石墨烯涂层,使其更加耐用且导热更快。 在电力厂,冷凝管是收集蒸汽并将其重新冷凝为水的装置,提高它们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电厂的整体效率。研究人员在冷凝管表面涂覆一层石墨烯,发现传热速度提高了4倍,这可以将电厂的效率提高2-3%,这足以改变全球碳的排放量。 冷凝管的一个重要改进就是可以防止蒸汽膜在管外壁形成,这是因为石墨烯具有疏水的性质。研究人员发现有单层的石墨烯涂层的冷凝管(疏水,不形成蒸汽膜)跟表面形成蒸汽膜的冷凝管(如纯金属)相比可以提高4倍的导热。进一步的计算表明,最佳的温度差可以将其提高到5-7倍。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这样的条件下,石墨烯的性能并没有降低。 21世纪的新材料——石墨烯,是颠覆全球材料科学的一项划时代的创新。石墨烯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轻质、超薄、柔韧性好等特点,具有优异的透光性、透明度、导电、导热、储能、抗菌、防紫外线、防静电性能,已在当代高科技计算机、信息产业、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等领域得到较多的应用。 由于石墨烯是一种片层的二维纳米粒子,不存在类似于高聚物的分子链,因此直接制备石墨烯纤维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很多关于石墨烯纤维的制备仍然仅限于实验室阶段,还远远不能够进行实际应用与普及。而氧化石墨烯(GO)由于具有较为丰富的羧基、羟基以及环氧基,使其在溶剂中的分散性更好,因而实际应用中多以GO为主,再经过后期还原得到

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充分利用石墨烯的特性和功能,嫁接至纺织纤维和织物上,可扩大其用途,特别在高端纺织品的发展和应用方面潜力较大。 在纤维方面的应用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将石墨烯纳米粒子引入到聚合物纤维基体中,可以开发石墨烯/聚合物基复合纤维。石墨烯的引入,有利于改善聚合物纤维的强度、耐热性、耐候性、抗静电等诸多性能,增强纤维材料整体性能和应用领域。 以石墨烯为载体复合的纤维有纯棉、粘胶等纤维素纤维,涤纶、锦纶、腈纶、氨纶、芳纶、聚乙烯醇、海藻酸钠、聚丙烯酸等合成纤维。复合方法则有直接浸轧法、喷涂法、复配液法、整理法、交联改性法等。石墨烯复合纤维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异的特性,而且因含量不高,成本较低,同时质量稳定、耐洗耐用。 石墨烯/二氧化锰复合纤维 (1)山东济南圣泉集团与黑龙江大学将石墨烯与玉米芯纤维复合加工出一种功能纤维,具有防紫外线、抗菌、抑菌等特性,适合服装、车辆内装饰、医疗器材、过滤等用途。 圣泉生物质石墨烯复合纤维及其应用 (2)韩国电子信息研究所与建国大学用牛血清蛋白纳米胶涂抹覆盖在棉和涤纶混纺纱线上,再用石墨烯涂层材料包裹,可用于检测空气中有害物质并作智能过滤器使用。 (3)青岛大学以传统的粘胶纺丝液为基体制成的石墨烯/粘胶复合纤维,其导电、热学、抗菌性能均有显著提高。该单位还制成了石墨烯功能化海藻复合纤维。 (4)国外报道,将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片结合嵌入维纶中,获得了高强度复合纤维,纤维刚性达1000J/g,远超蜘蛛丝和芳纶1414。 (5)青岛大学以石墨烯为耐日晒老化功能材料,与水溶性聚氨酯共混得到功能性助剂,通过浸渍涂层技术涂覆于锦纶长丝表面,制成复合改性长丝,改善了锦纶的耐日晒性能和导电性能。 在织物方面的应用 利用石墨烯化合物对织物改性是石墨烯开发的亮点。采用的方法有融合、接枝、浸润、沉积、涂覆等,力求充分发挥石墨烯的优异特性,开发新型功能性纺织品,如抗菌、防臭、防紫外线、防静电、防火、防辐射功能性服装等;开发产业用纺织品,如导电、过滤、穿戴设备、航天航海用纺织品等。 (1)开发抗菌纯棉织物。将润湿棉织物浸渍于GO和壳聚糖复配的抗菌整理液中,使其与棉纤维稳固结合,烘干后用保险粉还原,制成有一定抗菌能力的棉织物。此外还有先用交联剂浸泡织物作滤布,过滤GO水溶液,再和交联剂固化得到抗菌织物。 (2)开发电化学性能优良的棉织物。以棉织物为基材、通过浸润-干燥法和化学沉淀法,将GO和二氧化锰接枝于棉织物表面,制成复合棉织物,再经碳化处理,改善电化学性能。

石墨烯的性质、应用及合成

石墨烯的性质、应用及合成 摘要:自2004年Geim教授和Novoselov教授在实验室用胶带剥离出石墨烯后,其令人惊叹的性质激发了人们对这一材料的强烈兴趣,Geim教授和Novoselov 教授也因他们“对二维材料石墨烯的开拓性研究”而获得了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由六方蜂巢晶格排列的碳原子组成,仅有一个原子层厚。下面我将简单介绍一下石墨烯的性质、应用及合成。 关键字:石墨烯性质应用合成 石墨烯的性质 对于石墨烯的性质,在此简单介绍一下石墨烯的电学性质、光学性质、电子自旋性质、力学性质和热学性质。 石墨烯的电学性质引起了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兴趣,通过简单的最近邻紧束缚计算可以得到较近似的单层石墨烯的能带结构。其能带结构揭示了单层石墨烯的三个吸引人的电学性质:狄拉克点处的载流子密度为零,伪自旋现象和载流子的相对论特性。利用化学反应修饰石墨烯结构已有超过150年的历史,化学过程对石墨烯带来的有利的结构变化主要有两种:从块状石墨剥离得到石墨烯片层,或者进行层间插层。当考虑石墨烯和石墨中的电子自旋时,需要考虑两种类型的自旋,即与缺陷相关的静态自旋和传导电子自旋。在石墨烯中,碳原子采用共价的三重键和方式,即sp2杂化。我们都知道决定键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原子轨道间的重叠度,杂化体系的一个很关键的优势在于,根据最大重叠定律进行的键合会十分牢固,化学键的强度对于一个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十分重要,如熔点、相变的活化能、拉伸和抗剪强度等。实际上,在石墨烯中sp2杂化碳采用的是最强的C-C化学键,考虑到三重键和的C-C键是最强的化学键,所以不难推测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碳材料具有多种性质差异显著的同素异形体,不同同素异形体的热导率横跨5个数量级,最高的为金刚石和石墨烯,(2000W/mK),最低的为无定形碳(0.01W/mK),尽管石墨烯为二维晶体材料,和金刚石不太一样,但在很多前沿领域也表现出了优良的热操控性能。 石墨烯的应用 对于石墨烯的应用,我主要讲述一下石墨烯电子器件、石墨烯复合材料以及石墨烯储能器件。 自2004年Geim教授和Novoselov教授在实验室用胶带剥离方法制备出石墨烯,并且制备出石墨烯器件之后,石墨烯在各种电子器件的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石墨烯独特且优异的载流子输运特性使得石墨烯有望成为下一代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石墨烯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这也使得石墨烯适用于微机电系统和纳机电系统器件的制造;石墨烯还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导电性,又使其适用于光电器件透明电极。石墨烯高的导电率和特殊的能带结构,使其特别适用于场效应晶体管方面,也已经制备出了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FET)。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能、透光性能及化学稳定性使其与传统的透明电极材料氧化铟锡(ITO)相比更具有优势,而且石墨烯在整个光谱上光透过率维持着统一的分布。例如,2010年6月,韩国SKKU和三星联合报道了在铜箔上生长30英寸单层石墨烯,他们所制备的单层石墨烯面电阻为125Ω/sq,透过率高达97.4%,这一性能已经超过了ITO,在触控显示屏以及柔性电子器件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石墨烯具有高迁移率、高透光率了、高稳定性、可功能化及其他优异的电学特性,这使其不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一.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碳元素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多种多样的形态己逐渐被人类发现、认识并利用。1924年 确定了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1985年发现了富勒烯;1991年发现了碳纳米管;2004年,曼彻斯特大学Geim等成功制备的石墨烯是继碳纳米管被发现后富勒烯 家族中又一纳米级功能性材料,它的发现使碳材料领域更为充实,形成了从零维、一维、二维到三维的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以及金刚石和石墨的完整系统。而2004年至今,关于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研究报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已 成为物理、化学、材料学领域的国际热点课题。 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外延生长法,氧化石墨还原法,CVD法, 剥离-再嵌入-扩涨法以及有机合成法等。在本文中主要介绍氧化石墨还原法。 除此之外,还对其的一些性能进行表征。 二.石墨烯材料 2.1石墨烯材料的结构和特征 石墨烯(gr即hene)是指碳原子之间呈六角环形排列的一种片状体,由一层 碳原子构成,可在二维空间无限延伸,可以说是严格意义上的二维结构材料,同时,它被认为是宇宙上最薄的材料[`2],也被认为是有史以来见过的最结实的材料。 ZD结构的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子特性,且导电性依赖于片层的形状和片层数,据悉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导电性能最出色的材料,可运用于导电高分子复合 材料,这也使其在微电子领域、半导体材料、晶体管和电池等方面极具应用潜力。有专家指出,如果用石墨烯制造微型晶体管将能够大幅度提升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其传输电流的速度比电脑芯片里的硅元素快100倍。近日,某科技日报称,mM的 研究人员展示了由石墨烯材料制作而成的场效应晶体管(FET),经测试,其截止频率可达100吉赫兹(GHz),这是迄今为止运行速度最快的射频石墨烯晶体管。石 墨烯的导热性能也很突出,且优于碳纳米管。石墨烯的表面积很大,McAlliste: 等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石墨烯单片层的表面积为2630扩/g,这个数据是活性炭的 2倍多,可用于水净化系统。

石墨烯在涂料领域中的应用

石墨烯在涂料领域中的应用(1) 1 概述 1.1 石墨烯定义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新型单层片状结构的二维(2D)材料,是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的六角型呈蜂巢状晶格的平面薄膜。碳原子核外层电子排布为1s22s22p2,sp2杂化是由1个s轨道和2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杂化轨道。维(dimension,简写为D)表示长、宽、高、厚等尺寸。对纳米材料,0D表示纳米粒子;1D表示纳米线,如碳纳米管等;2D表示纳米尺寸的薄膜;3D是表示纳米复合材料。 1.2 石墨烯结构特性石墨烯晶体材料具有“至薄、至坚”、优良的热导体和电子迁移率等特性。 1.2.1 “至薄”晶体材料石墨烯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至薄”晶体材料,石墨烯薄膜只有1个碳原子厚度。10万层石墨烯叠加起来的厚度约为1根头发丝的直径;300万层石墨烯薄膜叠起来只有1 mm厚。 1.2.2 “至坚”晶体材料石墨烯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力学性能最好的材料之一。表征石墨烯在外应力作用下抵抗变形能力大小的模量可达1 T(1012)Pa;反映石墨烯受力时抵抗破坏能力大小的强度约为130 G(109)Pa。 1.2.3 优良的热导体和电子迁移率石墨烯的热导率达5 000 W/(m ·K),是良好的导热体。石墨烯独特的载流子特性,使其电子迁移率达到2×105 cm2/(V·s),超过硅100倍,且几乎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1.3 应用前景独特的结构特点加上“极端突出”性能,使它的用途引起人们超高的期望:制造高效太阳能电池;超轻型航天航空飞行器材料;超坚韧的防弹衣;甚至有近乎科幻色彩的展望——可能制超长“太空电梯”缆线。预测石墨烯正在或将要给社会带来革命性巨变;对石墨烯用途,描绘了一幅幅商机无限的图画,在全球研究热度持续升温!对石墨烯在导电、防腐、阻燃、导热和高强度等功能涂料中的应用也勾画了多彩的前景。1.3.1 提高涂料防腐性石墨烯提高涂料防腐性:有物理防腐和电化学防腐多重作用。

石墨烯防腐涂料

曼彻斯特大学发现石墨烯防腐涂料 曼彻斯特大学发现一层薄薄的石墨烯涂层可以用作防水耐化学涂料,可用于包装来保持食物的新鲜,防止金属结构腐蚀。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的石墨烯可以通过氧化附着含氧官能团,这种超强防腐蚀性石墨烯氧化物可能会对化工、制药和电子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氧化石墨烯溶液可喷涂用于各种表面,从玻璃等无机表面到金属金边甚至传统的砖头表面。在一个简单的化学处理后,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涂层具有石墨一样的化学和热稳定性,而且在力学方面还是人类已知的最硬材料。Rahul Nairr 博士和诺贝尔奖获得者Andre Geim领导的研究小组之前证明石墨烯氧化物制成的多层膜在干燥条件下真空密实,但如果暴露于水或蒸汽中,则本身可以作为分子筛,允许一定规模以下小分子通过。利用这点,可能对水净化应用有巨大的影响。 这截然不同的属性主要是由于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结构,由数以百万计的石墨烯纳米片相互随机堆叠,层与层之间存在着纳米级的毛细管力。水分子在这些纳米级的毛细血管力作用下可以拖动小原子和分子。本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篇报道中,曼彻斯特大学团队证明可以通过实践的化学处理可以紧密关闭那些nanocapillaries使用简单的化学处理纳米毛细管,这使得石墨烯薄膜机械性能更强,并且完全不透气体、液体或强烈的化学物质。例如,研究人员表明,覆盖着石墨烯漆的玻璃器皿或铜盘可以用作强烈腐蚀性酸容器。 现在石墨烯的特殊屏障性能涂料已经吸引了许多公司与曼彻斯特大学合作开发新的防护和防腐涂料。Nair博士说:“石墨烯漆将会给产品处理行业,包括任

何类型的保护,从空气,天气元素到腐蚀性化学物质带来真正的革命。这个工作的第一作者Yang Su博士补充道:“石墨烯涂料可以应用于几乎任何材料,无论是独立的塑料、金属或甚至沙子。例如,塑料薄膜涂有石墨烯可能用于医疗包装来提高保质期,因为它们对空气和水的渗透性的屏障功能比传统涂料要好。此外,薄层石墨烯漆透光性也不错。”

食品添加剂基本知识

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基本常识 (一)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及分类 1.定义: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通过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发生化合反应所得至的物质叫人工合成添加剂。 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作为原料,经过提出取的物质为天然食品添加剂。 2.分类 (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营养强化剂——可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种营养强化剂。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香料——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

石墨烯合成方法的总结

石墨烯合成方法的总结 一、化学分散方法 (1)氧化石墨的制备:将一定量的石墨粉加入含有适量浓硫酸的大烧杯中,温度控制在0℃,在烧杯中加入硝酸钠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反应完全以后,在35℃的恒温水浴中保温30Min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稀释,稀释以后加入5%的双氧水趁热过滤,滤饼用稀盐酸洗涤数次,真空干燥。 石墨粉H 2SO 4NaNO 3KMnO 40℃ 35℃保温30M in H 2O 2过滤干燥 GO (2)石墨烯的制备:将一定量的氧化石墨(GO )和水以适当的比例加入三口烧瓶中,得到黄褐色的分散液。超声分散液直至溶液无明显的颗粒存在,然后再在三口烧瓶中加入适量的肼,在在1 0 0℃油浴中回流2 4 h ,产生黑色颗粒状沉淀,过滤、洗涤(水和乙醇数次)烘干即得石墨烯。 GO 2黄褐色分散液 超声无颗粒存在N 2H 4100℃ 24h 过滤洗涤干燥石墨烯 二、化学气象沉积方法 碳氢化合物(CH 4)气体可以在过渡金属镍(Ni )的表面生长石墨烯薄片。其具体过程如下: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在SiO 2/Si 衬底上沉积一层厚度小于300nm 的Ni 薄膜,然后将样品放入石英管中,通入Ar 进行保护,加热至1000℃,然后通入甲烷、氢气和氩气的混合反应气体,最后利用氩气使样品以10℃/s 的速率快速的降到室温。降温的速率对于抑制更多层碳薄膜的形成以及对后续石墨烯从衬底上的分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石墨烯薄片的转移: (1) 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印章贴在生长了石墨烯薄片的 Ni 衬底上.然后用FeCl 3或者是HNO 3腐蚀掉Ni 基质,从而可 以使石墨烯附着PDMS 上,在把PDMS 印压在其它的衬底上, 撕掉PDMS ,最终可以成功的将石墨烯转移。 (2) 利用FeCl 3将Ni 衬底在适当的PH 值下进行腐蚀,片刻以后, 石墨烯薄膜将悬浮在溶液中。再将此石墨烯转移到其他的衬 底上,用HF 溶液腐蚀掉SiO 2/Si 即可得到石墨烯薄膜. 三、取向附生法 取向附生法则是利用生长基质的原子结构“种”出石墨烯,但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石墨烯薄片往往厚度不均匀,且石墨烯和基质之间的黏合会影响碳层的特性。取向附生法所使用的基质一般是是稀有金属钌(Ru),首先让碳原子在1150℃下渗入钌,然后冷却,冷却到850℃后,之前吸收的大量碳原子就会浮到Ru 表面,形成镜片形状的单层的碳原子“孤岛”布满了整个基质表面,最终它们可长成完整的一层石墨烯。第一层覆盖80%后,第二层开始生长。底层的石墨烯会与Ru 产生强烈的交互作用,而第二层后就几乎与Ru 完全分离,只剩下弱电耦合,得到的单层石墨烯薄片表现令人满意。可以保持石墨烯的固有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