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途径不包括( )

A.民族迁徙B.友好往来C.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D.士族发展2.贞观初年,唐军大败东突厥,俘获东突厥可汗,草原各族尊奉唐太宗为( ) A.大可汗B.天可汗C.渤海郡王D.怀仁可汗

3.我国各朝代都有管理边疆民族和国外宾客的机构,下列朝代与机构对应正确的是()A.商朝一典属国B.汉朝--理藩院C.唐朝一鸿胪寺D.清朝一宣政院4.从辽.宋.夏三者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汉族与少数民族( )

A.民族间相互冲突不可避免B.政权的强弱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C.民族间相互交流是历史发展的主流D.民族隔阂在增大

5.明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而宋之南渡,其利尤溥。自和好后,与金国博易。三处榷场,其岁人百余万缗。”榷场的设置( )

A.增加了宋朝财政负担B.推动了城市发展

C.结束了宋金敌对状态D.促进了民族交融

6.下列关于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局势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地方军阀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D.战乱长期不息

7.设置机构或职官是古代中央王朝管理边疆的重要举措。下列机构按出现的先后,正确的是( )

①西域都护府②宣政院③北庭都护府④理藩院

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④①③

8.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②在辽夏金元统治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

③辽、夏、金和蒙古各政权统治者都创制了文字④元朝实行“四等人制”以促进民族交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9.押蕃使,唐朝掌安抚边地少数民族的官职名。唐朝中央政府以非本部落出身、代表朝廷使命的官员出任押蕃使旨在监督被押领部落的动向。由此可知,押蕃使制度( )

A.埋下了藩镇割据隐患B.增强了地方行政权力

C.注重维护君主的权威D.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

二、填空题

10.两宋时期

(1)民族政权并立:先后与辽、____、金并立。

(2)民族交流交融: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未中断过。

11.民族关系

(1)统一王朝的民族政策

秦朝:修____

西汉:设___________(新疆)

唐朝:设_______、_________(新疆);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西藏);

封渤海国(东北)、_________

元朝:设____(西藏);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新疆); 实行土司制、设澎湖巡检司(台湾)

明朝:重修____;设奴儿干都司(东北); 设行都指挥使司(西藏)

清朝:______、_______;尊重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地制宜;

伊犁将军(新疆);设___、____(蒙古);设______;册封“达赖”“班禅”;

设________(西藏);郑成功收复台湾、设______。

(2)治理方式:____、战争、设立管理机构、联姻、________等

(3)演进趋势: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不断扩张成型

(4)作用:①推动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

②加速了_________过程

③推动了_________认同

④推动了____________的发展

三、简答题

12.秦朝时期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士族的发展主要指的是汉族政权统治阶层发生的现象,与民族融合无关,排除D‘民族迁徙、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以及少数民族政权的改革都有助于民族融合,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宽容的民族政策,因此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

3.C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鸿胪寺,中国古代官署名,主掌外宾、朝会仪节之事,为九寺之一,唐代中央主管民族事务与外事接待活动及凶丧之仪的机关,政令仰承尚书省礼部,C项正确;典属国,来源于秦汉,意思是负责属国的官员,秩二千石,负责少数民族事务,排除A项;理藩院是清政府统治蒙、回、藏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排除B项;宣政院是中国元朝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宋辽澶渊之盟后加强了汉族和契丹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宋夏议和后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故C正确;宋辽澶渊之盟后,宋辽的对峙局面形成,在一个世纪中,双方基本维持了和平的局面,因此民族间相互冲突并不是不可避免,故A错误;政权的强弱不仅仅取决于军事力量,故B错误;宋辽澶渊之盟后加强了汉族和契丹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故D错误。故选C。

5.D

【详解】宋朝在边境设立榷场,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进行互市贸易,密切了经济往来,推动民间贸易的活跃,促进了民族交融,故答案为D项;榷场的设置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排除A项;榷场属于边境互市贸易,对城市发展没有起到推动作用,排除B项;榷场的设置没有结束宋金敌对状态,排除C项。

6.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政治局势显著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因此C正确,ABD 排除。故选C。

7.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②元朝时期设置宣政院;③唐朝设置北庭都护府;④清朝设置理藩院。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正确排序是①③②④,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所以①表述正确;在辽夏金元统治下,注意学习汉人文化,边疆农业有了进步,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所以②表述正确;辽、夏、金都模仿汉字字形创制了本民族文字,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儿体蒙古文,所以③表述正确。由此可知,①②③均正确,A项符合题意;元朝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实行“四等人制”,不利于民族交融,所以④表述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 项。

【点睛】

9.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押蕃使主要代表中央安抚和监察少数民族地区,反映出中央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与控制,D正确;押蕃使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利于形成地方割据,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到地方行政的问题,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君主权威,排除C。

10.西夏

【详解】两宋时期

(1)民族政权并立:先后与辽、西夏、金并立。

(2)民族交流交融: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未中断过。

11.长城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羁摩府州宣政院长

城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盟旗理藩院驻藏大

臣台湾府册封边界互市少数民族封建化华夏文化统一多民族国家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知(1)统一王朝的民族政策:秦朝修长城,西汉设西域都护府,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新疆),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西藏);封渤海国(东北)、羁摩府州,元朝设宣政院(西藏),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新疆); 实行土司制、设澎湖巡检司(台湾),明朝重修长城,设奴儿干都司(东北); 设行都指挥使司(西藏),清朝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尊重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因地制宜,伊犁将军(新疆),设盟、旗(蒙古),设理藩院,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西藏),郑成功收复台湾,

设台湾府(2)治理方式:册封、战争、设立管理机构、联姻、边界互市等(3)演进趋势: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不断扩张成型。(4)作用:①推动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②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③推动了华夏文化认同④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2.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

【详解】根据所学可得出,秦朝时期有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练习题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有四位同学决定做几个关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探究小课题。请你帮助他们。回答(1-10题) 1.小张找到了以下四本书,你认为哪一本对她的小课题探究最有价值? A.《论语》 B.《史记》 C.《几何原本》 D.《缀术》 2.小李找到了以下四篇文章,你认为哪一篇与他的小课题研究无关? A.《从女真到满洲》 B.《话说“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 D.《遣唐使在中国》 3.小王确立的课题是“宋朝的民族关系”,他找到了以下绘画作品,你认为与他的小课题探究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一幅? A.《契丹还猎图》 B.《姑苏繁华图》 C.《步辇图》 D.《万国来朝图》 4.小孙打算对有关岳飞的遗迹作实地考察,去下列哪一个城市会最有收获? A.西安 B.成都 C.杭州 D.北京 5.小赵为自己的小论文设计了四个小标题,其中哪一个出错了? A.张骞与丝绸之路 B.秦长城起到了防御作用吗? C.元朝和北宋的对立 D.金瓶掣签制度的产生 6、小王想了解藏族的历史,下列哪本书最有价值 A《格萨尔王》 B《蒙古秘史》 C《佛国记》 D《马可波罗行记》 7、小孙问至今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这突出地说明了下列哪项 A秦朝国威和文明对世界影响深远 B中国制瓷技术对世界影响巨大 C秦的统一和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影响当时世界 D商文化在世界上有特殊地位 8、小王问研究5世纪初亚洲历史的重要史料是哪部书? A.《法显传》 B.《大唐西域记》

C.《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D.《鸠摩罗什传》 9、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促进民族融合主要体现在 A.少数民族大量迁往内地与华夏族杂居 B.中原诸侯国抵御了边地少数民族的进犯 C.华夏族与周边戎、狄、夷等各族的接触频繁 D.齐桓公等霸主进行了政治、军事改革 10、小张在以下关于清前期新疆地区状况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清朝称天山南路地区为回部 B、噶尔丹的势力曾达到天山南部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首次统一新疆 D、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大部分地区 民族融合是中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据此回答(11-22题) 11、根据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情况,下列概括表述最佳的一项是 A.民族之间扬长补短,共同发展 B.民族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文化交流 C.各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 D.迁移、杂居、共处、互通婚姻 12、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原因是: A.统治阶级的汉化政策 B.各族人民的团结斗争 C.各民族人民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 D.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战争 13、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A.内迁过程 B.汉化过程 C.农业化过程 D.封建化过程 14、10—13世纪的民族大融合与3—6世纪的民族大融合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 A、民族大融合为大一统实行创造了条件 B.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C、少数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D.内地与边境的经济交流更加频繁 15、以下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传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先后顺序是: ①制瓷、印刷技术传到东北②铸铁、凿井技术传到新疆 ③养蚕技术传到西藏④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16、"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完成于隋唐时期的条件有①中国的经济文化走在世界前列②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③中国人思想开放,兼收并蓄④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以上都不对 17、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面部和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时,中原的汉政权分别是: A、东汉和唐朝 B、西汉和唐朝 C、东汉和隋朝 D、西汉和隋朝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时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单选题 1.从公元前105年开始,两汉政府先后在西域地区推行屯戍政策,以军屯为主,还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设置管理屯戍事务的行政机构。这一举措()A.根本目的是发展当地经济 B.推动了边疆开发与民族交融 C.为丝绸之路开通铺平道路 D.开始于西域都护府设立以后 2.汉文帝时期,在晁错的建议下,“募民徙朔方十万口”;汉武帝时期,“通西南夷道”,并“募豪民田南夷”,此外派司写行头钦差负责新开拓地区的郡县设置,“以其故俗治,毋赋税”。这说明西汉时期() A.民族政策呈现镇抚相济B.采取多元措施促进民族交融 C.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D.重视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治理 3.“和亲”是中国古代王朝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方式。唐代和亲多达27起,终唐一朝,东起海隅,西达大漠北至碛北,都留下了和亲公主的足迹。下列诗句中赞同和亲政策的是() A.早得用蛾眉,免陷边戍卒B.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C.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虏雏更多D.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尘为和戎4.根据日本学者的记载,1678年26艘赴日本进行贸易的清舶中台湾郑氏船有7艘,1681年进入长崎的清舶共9艘,没有一艘来自中国大陆。到了1685年赴日清舶则增至85艘,1688年达到了194艘。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 A.清政府一直垄断着中日间的贸易B.台湾成为中日之间贸易的中转站 C.清初对朝贡贸易进行了严格的控制D.对外贸易发展得益于清朝疆域扩大5.20世纪70年代初发掘的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墓道两壁上绘有一幅以六人组成的“客使图”(如下图)。位于左边的三人为唐代鸿胪寺文职官员;位于右边的是东罗马使节和东北靺褐族的使者。该图可用于说明当时()

_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11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A级——基础达标练 1.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表现在( ) A.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B.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D.联络西域、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解析:选A 秦朝时为了抵御匈奴采取了修筑长城的方式;汉朝为了解决匈奴问题则意图通使西域,与大月氏联合夹击匈奴,在凿通西域的同时丝绸之路得以开通,故选A项;北讨匈奴、修建驿道和联络西域都与“用制险塞”不符,排除B、C、D三项。 2.十六国时期,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承认中华正统的前提下所建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基本都与中原汉族政权无大的区别。这一现象( ) A.体现了中华一体的政治观念 B.增强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实力 C.有利于国家统一局面的出现 D.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解析:选A 由材料中少数民族在承认中华正统的前提下建立政权可知,这体现的是中华一体的政治观念,故选A项;材料内容与军事实力无关,排除B项;少数民族政权承认中华正统,无法证明有利于统一还是分裂,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3.下面是唐朝与周边民族交往表(部分),由此可知唐朝( )

A.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开发 B.与周边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 C.发展民族关系具有灵活性 D.以军事手段征服各民族政权 解析:选C 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方式形式多样,既有战争,也有和亲与册封,这说明唐朝发展民族关系具有灵活性,故选C项;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疆域稳定,排除A项;战争只是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方式之一,排除B项;D项表述与表格信息不符,排除。 4.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中书上书称榷场的设立不是独利的贸易,而是要“南北往来但无猜阻”,具有绥怀远俗的意图。由此可见,两宋时期的榷场贸易( ) A.以增加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 B.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事务 C.有效地控制了周边少数民族 D.推动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变 解析:选B 榷场属于宋、辽、金在边境所设的互市场所,是当时各个政权之间进行经济交流的重要途径;材料表明,设置榷场具有“绥怀远俗的意图”,即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手段,故选B项。 5.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即帝位,封八思巴为国师,即大元帝师,“授以玉印”,管理全国的佛教事务。其后,八思巴主管佛教事务的中央官署是( ) A.典客B.鸿胪寺 C.宣政院D.理藩院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忽必烈”“管理全国的佛教事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管理佛教事务的是宣政院,故选C项;典客是秦朝的九卿之一,排除A项;鸿胪寺设置于唐朝,排除B项;理藩院设置于清朝,排除D项。 6.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地方自治性质的土司制。明代出现废除土司,改派流官的做法。到清雍正、乾隆年间,西南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这一变化( ) A.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促使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C.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D.加剧了西南地区的落后

能力提升练—《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2022)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能力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大力兴修水利,在尊重地域性传统的同时根据律令治民;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兴学,致力于“化夷为夏”。二者都得到了巴蜀民众的推崇。这些举措() A.促进了巴蜀地区政治地位的上升 B.推动了巴蜀民众国家和文化认同 C.反映了秦汉地方治理政策的转变 D.稳定了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 2.汉代董仲舒认为三统循环是天意的显示并提出“三统之变,近夷遐方无有,生煞者独中国”,认为只有华夏族才有资格统治天下;隋代大儒王通提出“天命不于长,惟归有德。夷狄之德,黎民怀之”。上述变化反映出() A.中原王朝走向衰落 B.儒家的民族思想日益开明 C.儒家开始追求德治 D.政府推行开化的民族政策 3.西夏常以马匹和盐通过边境互市换取北宋的谷物和茶,并铸造有汉文“天授通宝”的钱币。金后期曾铸造银币,“一两至十两分五等,每两折钱二贯”。这是我国货币史上第一次铸造法定计数的银币。材料主要反映了() A.互通有无,活跃商业市场 B.经济交流,缓和民族关系 C.汉文化在边境广泛传播 D.少数民族商业发展面貌 4.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宋与西夏“置榷场于保安军及高平寨”,进行互市。嘉祐二年(1057年),元昊的儿子扰边,宋朝“要以违约则罢和市”,随后停止榷场互市。这表明宋朝() A.处理民族关系上具有软弱性 B.对外贸易政策十分灵活多变

C.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 D.政治统一促进了边境贸易 5.关于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6.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秦灭巴中之后,“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羁縻政策的实施() A.有利于扩大中华民族的统治区域 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辖 C.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D.激化了边远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 7.唐朝开辟了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到欧洲的丝绸之路西段后,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人们也逐渐出现。由此可知()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途径不包括( ) A.民族迁徙B.友好往来C.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D.士族发展 2.贞观初年,唐军大败东突厥,俘获东突厥可汗,草原各族尊奉唐太宗为( ) A.大可汗B.天可汗C.渤海郡王D.怀仁可汗 3.我国各朝代都有管理边疆民族和国外宾客的机构,下列朝代与机构对应正确的是() A.商朝一典属国B.汉朝--理藩院C.唐朝一鸿胪寺D.清朝一宣政院 4.从辽.宋.夏三者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汉族与少数民族( ) A.民族间相互冲突不可避免B.政权的强弱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 C.民族间相互交流是历史发展的主流D.民族隔阂在增大 5.明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而宋之南渡,其利尤溥。自和好后,与金国博易。三处榷场,其岁 人百余万缗。”榷场的设置( ) A.增加了宋朝财政负担B.推动了城市发展 C.结束了宋金敌对状态D.促进了民族交融 6.下列关于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局势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地方军阀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D.战乱长期不息 7.设置机构或职官是古代中央王朝管理边疆的重要举措。下列机构按出现的先后,正确的是( ) ①西域都护府②宣政院③北庭都护府④理藩院 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④①③ 8.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②在辽夏金元统治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 ③辽、夏、金和蒙古各政权统治者都创制了文字④元朝实行“四等人制”以促进民族交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9.押蕃使,唐朝掌安抚边地少数民族的官职名。唐朝中央政府以非本部落出身、代表朝廷使命的官员出任 押蕃使旨在监督被押领部落的动向。由此可知,押蕃使制度( ) A.埋下了藩镇割据隐患B.增强了地方行政权力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 1.秦的统一,奠定了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图中①②处分别应填入的是() A.临洮辽东郡B.羌中北向户 C.临洮朝鲜D.陇西曲阜 2.早期云冈石窟中的佛像高鼻深目,衣着厚重、身躯魁梧。后期龙门石窟中佛像穿上了宽大的服装,面形消瘦,从早期的雄劲风格发展为体现南朝士大夫审美时尚的“秀骨清像”。 这反映出当时() A.北魏迁都的改革措施B.北方分裂割据混战不止 C.江南经济得到开发D.南北之间差距的消失 3.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士族当权,影响巨大 B.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C.司马睿善于用人,深得民心 D.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4.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唐玄宗时,对回纥采取的主要策略为()A.军事征服B.册封首领C.入藏和亲D.因俗而治 5.北方少数民族男子原来是披发左衽、窄袖、长领长袍,女子是冠帽夹领,小袖短袄。魏晋南北时期,胡人穿上了宽大飘逸的汉服,汉人也流行窄袖紧身的胡服,这反映了()A.胡汉文化已无差异B.胡汉服饰趋于一致

C .胡汉民族矛盾尖锐 D .胡汉民族交融成为常态 6.下表相关史料反映了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情况,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云南地区接受中央政府管辖 云南地区接受中央政 府管辖 B 对匈奴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 对匈奴地区进行了有 效管辖 C 促进了东北边疆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促进了东北边疆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基本奠定 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 基本奠定 A .A B .B C .C D .D 7.如图是出土于新疆民丰尼雅遗址的织锦护臂,其质地为汉代蜀地的织锦,上面织有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据此可知( ) A .这是“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练习(含答案)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选择题 1.在秦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的贡献中最重要的是( ) A.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陆通道 B.设典客、典属国等管理民族事务 C.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 D.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管理民族事务,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统一,故B正确;A、C两项仅有利于对地方的控制,D项强调对思想的钳制,排除。 2.汉武帝时,细君公主居乌孙作诗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下列不能从诗中获取的信息是( ) A.细君公主远嫁乌孙政治联姻 B.细君公主的生活习惯与从前不同 C.细君公主远嫁异国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往来 D.反映了当时西域的生产、生活情况 【答案】C 【解析】材料“吾家嫁我兮天一方”反映了政治联姻,故A排除;“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反映了细君公主生活习惯的变化,故B排除;同时也反映了西域的生产、生活情况,故D排除;但材料中并没有提到两国经济往来的情况,故选C项,符合题意。3.我国古代各民族间的长期友好交往是主流,但民族间也战争不断。下列对两汉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两汉政府反对匈奴南下掠夺是反侵略的战争 B.两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 C.是两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 D.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答案】B 【解析】古代民族间的战争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只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倒退之分。当时,少数民族政权还无力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也不是争夺西域的控制权。故选B,排除ACD。 4. 对东突厥降众的处置问题,唐太宗采纳了中书令温彦博的“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意见。唐统治者这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了当

落实训练:11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含解析】

课后素养落实(十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与对外交往 1.《汉书》载:“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据此推知典客的主要职责是() A.代表国家出使属国及对外交往 B.掌管对少数民族的接待与交往 C.代表皇帝与别国进行军事谈判 D.负责起草国家的各种政令、文书 B[材料中“归义”与出使矛盾,故A项排除;材料“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指的是典客专门管接待蛮夷归化事务,掌管王朝对属国的接待与交往,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军事信息,故C项排除;题干内容与起草政令无关,故D项排除。] 2.汉武帝时,细君公主居乌孙作诗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下列不能从诗中获取的信息是() A.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属于政治联姻 B.细君公主的生活习惯与从前不同 C.细君公主远嫁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往来 D.反映了当时西域的生产、生活情况 C[材料“吾家嫁我兮天一方”反映了政治联姻,“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反映了细君公主生活习惯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西域的生产、生活情况,但材料中并没有提及两国经济往来的情况,故选C项。] 3.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A.遣唐使来华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行天竺D.鉴真东渡日本 B[A项遣唐使来华、C项玄奘西行天竺、D项鉴真东渡日本都属于开放的

对外政策的内容,文成公主入藏属于开明的民族政策的表现,故B项符合题意。] 4.观察两图,与《昭君出塞》相比,《步辇图》反映出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A.通过和亲的手段有效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B.采取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 C.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巨大的向心力 D.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C[两图均反映“和亲”政策,但唐朝和亲的背景与汉代有显著不同,西汉是在国力有限的背景下屈尊“和亲”,唐朝则是在国力强盛的背景下“和亲”,体现了唐朝对周边民族的吸引力,故C项符合题意。] 5.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宋与西夏“置榷场于保安军及高平砦”,进行互市。嘉祐二年(1057年),元昊的儿子谅柞扰边,宋朝警告说:“要以违约则罢和市。”后来因其待宋不恭敬,宋朝停止榷场互市。这表明宋朝() A.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软弱性 B.对外贸易政策的灵活多变 C.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 D.政治统一促进了边境贸易 C[材料“要以违约则罢和市”体现的是宋朝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C 项正确;材料中停止榷场互市的行为,体现的是宋朝政府态度十分强硬,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民族关系,而非对外贸易,B项排除;北宋并未实现政治统一,D项排除。] 6.《元史》中称:“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实质上说明元朝时() A.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习题】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题组1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在汉代,对于归顺的匈奴族部众,中央政府一般是设立属国来安置他们。所谓属国,《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注引《正义》云:“以降来之民徙置五郡,各依本国之俗而属于汉,故言‘属国’也。”据此可知,属国的设置() A.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以匈奴为主要收纳对象 C.巩固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度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征 2.从公元前105年开始,两汉政府先后在西域地区推行屯戍政策,以军屯为主,最多的年份屯军人数多达几千人。屯戍士卒修建了许多用于农田灌溉的水渠,还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设置管理屯戍事务的行政机构。这一举措() A.根本目的是发展当地经济B.推动了边疆开发与民族交融 C.为丝绸之路开通铺平道路D.开始于西域都护府设立以后 3.经过考古发掘,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西汉政府力保丝绸之路畅通 B.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了西域 C.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 D.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理 4.秦国蜀郡守李冰大力兴修水利,在尊重地域性传统的同时根据律令治民;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兴学,致力于“化夷为夏”。二者都得到了蜀地民众的推崇。这些举措() A.促进了蜀地政治地位的上升 B.推动了蜀地民众国家和文化认同 C.反映了秦汉地方治理政策的转变 D.稳定了蜀地的社会经济秩序 题组2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5.在回纥民族分布区,唐太宗时期设置了燕然都护府,唐高宗设置了瀚海都督府,而到了唐玄宗以后安北都护府辖境内的各羁縻府州与唐王朝的政治关系不再紧密,渐渐疏远。由此说明了() A.回纥的政权已经瓦解B.唐玄宗反对羁縻府州制 C.国力强弱影响边疆治理D.回纥助唐平叛安史之乱 6.唐太宗强调,“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这一处理民族关系的理念() A.丰富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 B.打断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选择题 1.20世纪70年代,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玉器共700多件。经过对其中约300件玉器进行分析,发现所用玉料大体上都是新疆玉,其中三件小型玉雕的材质被鉴定为新疆和田羊脂玉。这表明,在商代() A.西域已归属商王管辖范围 B.西域与中原已存在一定联系 C.西域与中原商贸交往密切 D.西域各族要向商王进献玉料 ,无法得出行政上的管理关系,故A项错误;殷墟妇好墓里发现新疆玉,只能说明西域与中原有一定的联系,不能得出西域与中原商贸交往密切,所以答案选B 项,排除C项;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2.秦朝在北方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在北方诸侯国旧长城基础上,修筑了万里长城。汉武帝发动三次大规模的征伐匈奴的战争,夺取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地区,建立酒泉、敦煌、武威、张掖四郡。据此可知() A.发动战争是解决少数民族袭扰中原的主要手段 B.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从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进攻 C.中央集权不断演进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近代中国的行政版图在这一时期得到基本奠定 ,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故选C项。 3.(2021·山东滨州高三6月模拟)《史记》纳“四夷传”(四夷,是古籍对中土以外四方各族之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于“七十列传”之中,将蛮夷民族史作为内传,视作通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民族史撰写体例体现了() A.史学撰写方式的创新 B.家国同构的基本理念 C.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 D.多元一体的心理认同 ,视作通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司马迁多元一体(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的心理认同,故选D项。 4.张骞通西域后,政府招募了大量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关卡征税,并设置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防范匈奴的侵扰。这些举措()

第50讲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练案[50]

练案[50]第十七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50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选择题 1.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六篇关于少数民族的列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先例。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都被司马迁追述为黄帝的子孙后代。司马迁的民族思想突出反映了( B ) A.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 B.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C.北方民族大交融出现 D.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解析]由材料可知,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少数民族立传,说明在其认识中,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这种意识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汉代是大一统的国家,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的巩固促进了民族交融,B项正确;A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材料中涉及的是四夷而非仅仅只有北方民族,排除C项;D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考古发掘证实,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D ) A.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绸之路畅通 B.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 C.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 D.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 [解析]通过材料中屯田、官署遗址群等信息可知,西汉时期政府已经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的管辖,故D项正确;材料显示在新疆地区发现西汉屯田及官署遗址群,结合所学可知,屯田是汉朝加强边疆管理的重要举措,其目的不仅仅是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汉朝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

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故C项错误。 3.汉代的互市成为汉民族与匈奴、鲜卑、乌桓等边疆少数民族进行物品交换的一种重要方式。汉朝以铁器、丝织品和其他手工艺品及粮食等,交换少数民族的牛马及土特产品。这反映了( D ) A.各民族群众可以自由进行贸易 B.汉朝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汉朝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D.中原与边疆生产方式的差异 [解析]材料“汉朝以铁器、丝织品和其他手工艺品及粮食等,交换少数民族的牛马及土特产品”体现的是中原和边疆地区的经济互补,这主要和二者的经济形态、生产方式不同有关,D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的互市有一定的限制,排除;重农抑商政策在汉朝得到强化,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4.某学者指出:“吉林发现了带‘长’字汉代瓦当;内蒙古发现了‘单于和亲’的汉字瓦当;云南出土了‘滇王之印’的汉代金印;新疆沙雅遗址出土‘汉归义羌长’印;青海一座匈奴墓出土‘汉匈奴归义亲汉长’篆文铜印。”以上历史叙述意在表明,汉代( C ) A.对地方势力控制明显加强 B.疆域范围极其广阔 C.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密切 D.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解析]材料“‘长’字汉代瓦当”“‘单于和亲’的汉字瓦当”“‘滇王之印’的汉代金印”“‘汉归义羌长’印”等汉代出土文物的共同史料价值在于印证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密切,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控制地方势力”,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疆域范围极其广阔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周边民族地区受儒家思想影响,排除D项。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历史课后习题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这项措施() A.促进了北方边疆地区与内地的交往 B.加速了国家统一进程 C.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可知此时秦朝已经建立,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中央加强对地,排除C项;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两部,D项错误;题干材料表明,修筑直道加强了都城咸阳与北方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北方边疆地区与内地的交往,故选A项。 2.经此三役,“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而汉廷也疲于征战,出现了“匈奴虽病,远去,而汉亦马少,无以复往”的局面。这说明() A.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 B.汉朝被迫采取和亲政策 C.匈奴全部内迁,逐渐汉化 此三役”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两,逐渐汉化。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汉朝也无力再大规模地出击北匈奴,匈奴对中原的威胁暂时解除,D项正确。 3.下图是河南省三门峡市唐墓中出土的一个男侍陶俑。他身着小翻领外衣,具有明显的少数民族风格。这体现了唐朝() A.制瓷业非常发达 B.城市繁荣兴盛 C.民营手工业发展 ,可知唐朝时民族交融加强,故D项正确。 ,曾对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实行和亲政策,该少数民族政权是() A.辽 B.吐蕃 C.西夏 世纪前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B项。 5.唐朝时期,日本曾经派遣大批遣唐使到唐朝,这些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与中国的政治联系 B.促进中日经济交流

C.协调中日两国的对朝政策 ,因此他们来华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等,D 6.“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 思巴。”管理这一地区的中央机构是() A.中书省 B.西藏行省 C.巡检司 ,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明修长城清修庙。”明初统治者陆续修筑长城,其目的是() A.防范蒙古骑兵的南下 B.防御后金政权的袭扰 C.阻断蒙古族与中原地区的经济联系 ,防范蒙古骑兵入境袭扰。故选A项。 ,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石大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该条约内容出自() A.《尼布楚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1689年)处于清朝前期,B、C、D三项都是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689年,中 ,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这是清朝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帝国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其辽阔的疆土及多元的族群。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族群的人在政治上联结起来,但是,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性”仍然留存了下来。这些地域文化的多样性非但没有妨碍人民生活,相反其意义对于帝国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摘编自[美]陆威仪《哈佛 中国史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材料二贞观初年,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十万余口尽数投降唐室,唐室将降部安置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的边塞地区,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此外,东突厥诸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太宗说:“诸部落悉归化。我略其旧过,嘉其从善,并授官爵,同我百僚,所有部落,爱之如子,与我百姓不异。” ——摘编自王义康《唐代册封与授受四夷官爵试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族群的人在政治上联结起来”的主要举措。用一句话概括这些举措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举措: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在今天的 :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选择题刷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与对外交往选择题刷题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清仁宗实录》记载嘉庆皇帝认为英国来华使团“尔国阳中毕过述,遗使选沙,良非易事;且来使予中国礼仪不谙习,重劳唇舌头,非所乐闻。……但能阔心中厨,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这样的认知反映了() A.西学东渐出现B.国家安全被咸胁C.中国领先世界D.天朝上国的观念 2.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兴于唐宋时期,盛于明清时期,主要有滇藏、川藏、陕甘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的发展() 茶马古道示意图 A.加强了对于边疆地区的治理B.巩固传统的“朝贡”秩序 C.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D.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3.经过多年实践,清政府在天山南北形成了伊犁将军统辖下的不同区域实施不同治理的制度,体现出“因政设治”“因势设治”而又归于一统的鲜明特点。与此同时,清政府实施法律化治理和人觐制度。这些措施有利于() A.根除边疆的分裂活动B.强化当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 C.促进各民族平等发展D.大规模拓展国家的西部疆域4.2012年中国邮政设计并发行了1套4枚特种邮票(下图)。此套邮票的主题是() 1 / 10

2 / 10 A .西域往事 B .汉唐雄风 C .远征漠北 D .丝绸之路 5.钱穆在探讨中国古代制度时强调“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以下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A .为户籍相伍—诸色户计—大索貌阅 B .邻保制—什伍制—十家牌法 C .郡县制—察举制—科举制 D .羁縻府州—都司卫所—改土归流 6.唐朝政府曾将把琵琶(下图)作为礼品赠与日本迁唐使节。该琵琶有四根弦,制作精美,反面镶嵌着细木,绘有花卉、鸟雀、蝴蝶和山峦。对此解读最恰当的是( ) A .唐朝成为文化交流的中心 B .琵琶成为中日友好的见证 C .唐乐融入了异域文化元素 D .欧亚文明在交流之中发展 7.明朝自永乐年间开始,统治者对其他民族前来归附之人赐封官职,没有姓氏者赐予汉族姓氏,这些人成为明朝时期独特的“达官”群体。此外还在官职授予、俸禄供养以及生活赏赐等方面,给与他们优于汉族官员的待遇。这一做法有利于( ) A .提升少数民族地位 B .稳定地方社会秩序 C .开发边疆落后地区 D .促进民族之间融合 8.《宋史·食货志》有载:“ 太平兴国二年,始令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榷务,辇

202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梯度作业·练素能 一、素养达标 1.(2021·山西大同)下表为秦汉王朝大一统局面简表。表中变化反映出秦汉时期(C) B.区域民族关系走向了缓和 C.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得以加强 D.中国辽阔的版图基本奠定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疆域要大于秦朝,汉代时汉族形成,以汉族为核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这反映出汉代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得以加强,C项正确;A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表述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表述发生在清朝,排除。 2.(2021·陕西汉中)某学者指出:“吉林发现了带‘长’字汉代瓦当;内蒙古发现了‘单于和亲’的汉字瓦当;云南出土了‘滇王之印’的汉代金印;新疆沙雅遗址出土‘汉归义羌长’印;青海一座匈奴墓出土‘汉匈奴归义亲汉长’篆文铜印。”以上历史叙述意在表明,汉代(C) A.对地方势力控制明显加强B.疆域范围极其广阔 C.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密切D.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解析:根据材料“‘长’字汉代瓦当”“‘单于和亲’的汉字瓦当”“‘滇王之印’的汉代金印”“‘汉归义羌长’印”等汉代出土文物的共同史料价值在于印证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密切,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势力,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疆域范围极其广阔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周边民族地区受儒家思想影响,排除D。 3.(2021·河南焦作)唐朝初年,高祖李渊颁布诏书指出,边疆民族地区的情况不同于内地,应实行羁縻政策。该政策的核心是中央对边疆民族地区适度统治,具体表现为设立羁縻府州,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并允许世袭其职。羁縻政策的实施有利于(B) A.确保边境地区的永久稳定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加强各领域对外交流合作D.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 解析:根据材料中“适度统治”“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可知,羁縻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缓和中央政府与边疆民族地区之间的矛盾,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B项正确;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一编中国古代史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专题冲关训练

专题冲关训练(三) 一、选择题 1.(2022·黄山市二模)公元前544年,地处江南被视为“文身断发”蛮夷之地的吴国派公子季札出使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这表明当时( C ) A.文化中心开始逐步南移 B.吴国深受儒家礼仪影响 C.华夏文化认同趋向加强 D.礼乐制度得到各国维护 【解析】由材料可知即便是被视作“蛮夷”的吴国公子也熟知中原文化,表明边远地区对中原华夏文化的认同感比较强烈,故选C项;公元前544年处于春秋时期,当时的文化中心在北方,并未开始南移,排除A项;“乐舞和诗歌”是指整个华夏文明,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礼乐制度,排除D项。 2.(2022·大连市高三二模)从公元前105年开始,西汉政府先后在西域地区推行屯戍政策,以军屯为主,最多的年份军屯人数多达几千人。屯戍士卒修建了许多用于农田灌溉的水渠,还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设置管理屯戍事务的行政机构。这一举措( B ) A.根本目的是发展当地经济 B.推动了边疆开发与民族交融 C.为丝绸之路开通铺平道路 D.开始于西域都护府设立以后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屯戍政策之下,“屯戍士卒修建了许多用于农田灌溉的水渠”,“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设置管理屯戍事务的行政机构”,这就使得西域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促进了该地区的进步,进而会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据此可知,这一举措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民族的交融,故选B项;A、C、D三项均表述错误,排除。

3.(2022·大连市一模)《汉书》载:“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汉使采蒲陶(葡萄)、目宿(苜蓿)种归。”《大唐西域记》记述:公元1世纪时,桃在印度被命名为“至那果”,意即“中国果”。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D ) A.中华文化优秀B.汉初国力强盛 C.民族关系融洽D.丝绸之路开通 【解析】结合所学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与题干宛、印度与汉朝有物种交流相吻合,故选D项;题干提及的是天马、蒲陶(葡萄)、目宿(苜蓿)、桃子等物种交流,没有涉及文化交流,排除A项;“汉初国力强盛”不符合史实,经历秦末战火,汉朝社会经济残破,排除B项;“民族关系融洽”不符合史实,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就是为了结交西域诸国合击匈奴,排除C项。 4.(2022·怀化市高三一模)传国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相传为秦始皇用和氏璧制成。西晋末至东晋初,传国玉玺先后为匈奴建立的前赵、羯族建立的后赵所获。他们讥讽没有玉玺的东晋皇帝为“白板天子”。这一现象( D ) A.根本上体现了民族冲突的阶级实质 B.一定程度说明传国信物是统治基础 C.充分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狭隘性特征 D.侧面反映了民族认同在冲突中发展 【解析】从题干信息可知,传国玉玺反映了中原汉族的王朝正统观念。而匈奴、氐族进入中原后,非常重视传国玉玺,讥讽没有玉玺的东晋皇帝,说明匈奴、氐族的统治者也接受了中原汉族的正统观念,而这是民族认同的具体体现,故选D;在封建社会,民族冲突的阶级实质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材料与此无关,排除A;政权的统治基础是经济基础、社会基础,而不可能是某种信物,排除B;正统观念被少数民族统治者承认,与小农经济无关,排除C。 5.(2022·鞍山市高三二模)下图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练习 一、单选题 1.唐朝天宝年间以来,大量西域使者、商人在长安留居不返。中央高级官员李泌说:“哪里有外来的朝贡使臣在京师居留几十年而不让他回去的?现在可以借道回纥或者海路 回到自己来的地方……人生一世,应当乘时展用,哪里可以做一辈子客人,客死他乡呢!”这表明() A.对外交往由开放走向封闭B.政局变动影响对外政策 C.对外交往由陆路转向海路D.传统的华夷观念的体现 2.白居易在《阴山道》中写道:“每至戎人送马时,道旁千里无纤草。草尽泉枯马病羸,飞龙但印骨与皮。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材料表明绢马贸易()A.丰富了少数民族的物质需求B.极大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 C.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D.给大唐王朝带来沉重的负担 3.王守仁在贵州、广西任职期间,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创办学校,并提出“用夏变夷,宜有学校”,让少数民族子弟人书院学习,以“拘集该府县学诸生,为之勤勤开诲,务在兴起圣贤之学,一洗习染之陋”。这一举措意在() A.宣扬心学的理论主张B.巩固明朝的政治统治 C.促进当地的民族交融D.强化乡村的基层治理 4.汉武帝为求西域的“天马”,不惜与中亚邻国兵戎相见。宋初,中原王朝与周边政权“市马”,“岁仅得五千余匹”。元丰四年(1081年)后,朝廷每年从与蕃部的交易中即可得到两万匹左右的马匹。这一变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中原经济优势的凸显B.宋辽和平盟约的效用 C.民族交往交流的加深D.王安石变法的前瞻性 5.明太祖积极借鉴元朝灭亡的教训,发布敕谕:“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康熙帝提出“中外一体”思想,强调满蒙汉藏回等民族“有如一体”。据此可知,他们的主张()A.推动了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B.体现了“因俗而治”理念 C.有效解决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危机D.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