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农村山林土地纠纷解决机制的反思与重建

我国农村山林土地纠纷解决机制的反思与重建

我国农村山林土地纠纷解决机制的反思与重建
我国农村山林土地纠纷解决机制的反思与重建

我国农村山林土地纠纷解决机制的反思与重建【内容摘要】以我国现阶段,农村山林土地纠纷问题突出的现象为前提,分析我国现有农村山林土地纠纷处理法律依据的优点和不足,对如何完善我国农村山林土地纠纷法律、解决机制予以论述,并分析建立“结合前因,得出善果”的农村山林土地纠纷处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农村山林土地纠纷解决机制多元性人民调解

增光镇位于惠东县境中部,东北与多祝镇相连,西南与大岭镇交界。距县城16公里。明末清初建圩时,因附近有三株古松,取名古松圩。位于西枝江边,近处江岸有崩坍处,俗称崩江圩,因客家方言“崩”与“增”、“江”与“光”谐音,易读好听,象征光明增大,遂改名为增光。全镇面积149.47平方公里。1953年属惠阳县所辖时,改名为永东。1954年,划入多祝区,复名增光。1972年12月,由多祝公社分出,成立增光公社,1983年改设区,1987年改设镇。2006年4月撤消,并入多祝镇。该镇人杰地灵,山清水秀,不仅有着古色古香的龙岩寺,还盛产荔枝龙眼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近年来,随着土地的不断增值和林改堪界工作的深入开展,增光镇农村山林土地矛盾纠纷问题日益凸显,主要集中在承包土地、转让、使用权归属等方面。山林土地矛盾纠纷,不仅影响了该镇的社会稳定以及党和国家有关政策的落实,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该镇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农村山林土地矛盾纠纷增多的原因

(一)因法律和政策的变化引起的纠纷。例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很多地区根据国家政策实行的是“两田制”,即“责任田和口粮田”的区分承包制度,而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即土地以农户为单位进行承包,土地承包规定30年不变,其目的在于维护农村的稳定。这一规定的实施,一方面引起了村民要求及时收回责任田并按照家庭联产方式

重新分配,而原来的承包合同又没有到期的问题(这一问题曾在前一个时期引起不少纠纷,尤其是原承包土地条件较好的农户不愿意解除原合同)。另一方面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农村以户为单位进行承包经营, 30年不变,假设土地承包经营后第二年又增添了人口,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总原则,新生儿及嫁入本村的妇女等将得不到土地(虽然该法规定可将机动地调整给新增人口,但在调查中发现村委会留机动地的很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第5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为了依法享有和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这些新增了人口的农户就可能会要求行使承包权,从而引发纠纷。

(二)历史性遗留问题尖锐。一些村因当时客观背景所限,分地时缺少严格规范,无有效凭证和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随着土地、增值和征地可得到补偿等,矛盾开始爆发。如田心村、长坑村和上围村等因山林地界纠纷,还因其中涉及农民果树归属问题引起较大的打斗事件,镇政府多次调解处理,但却没有明确的文字依据,至今仍未能得到彻底解决,造成纠纷反复发生,此类土地纠纷很难处理,已成为镇党委、政府工作中的难题之一。

(三)山林土地承包合同不完善或成立程序不合法。农村山林、土地、水库等承包引起的纠纷也多有发生。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部分村在进行集体山林土地出租时未征得过半村民的同意,出租人和承租人在订立合同时,主要条款残缺不全,权利与义务含糊其辞,有的干脆以口头协议代替合同。另一方面,部分集体出租土地签订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未征得过半村民的同意签字,甚至有部分村民不知情。如田心村2011年与外地个体承包户黄某签订的村里婆塘水库承包合同,因合同内容残缺不全,且在签订合同时未征得过半

村民的签字。未明确出租地范围内村民经果林地的支配权、承租方在实施项目时应距农田距离等,承租方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有侵占、破坏农民经果林现象。造成村里群众不认同该合同的合法性,上访要求相关部门予以该合同无效的判决。该问题至今未能解决。

(四)随意变更和解除承包合同。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农村承包合同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目前的情况是,由于农民的法律知识谈薄,随意变更和解除合同而引发的山林土地纠纷。如上围村一村民将个体承包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国家高铁建设的相关部门,但近年来,土地增值,出让方单方面更改和违约,强占已转让土地。此类纠纷解决相对较容易,但对社会影响较大。

(五)因山林土地征收补偿引发的纠纷。根据宪法规定,出于公共利益和公用事业的需要,在依法补偿的前提下可以征地。这一规定虽界定了征地与侵权的分界线,但由于相关部门法未作出具体规定,实践中公益性征地与商业性征地也没有区分,一些地方政府以“土地利益总体规划”为由征地,以获取土地增殖收益;一些工商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为获取巨额利润而实施商业性开发征地,因补偿不到位或补偿过低,侵犯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实践中甚至发生过不择手段逼迫农民放弃耕地的事件。因土地征收补偿引发的纠纷比较复杂,既包括征收人与集体经济组织关于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的纠纷,又包括征收人与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关于地上附着物补偿费、青苗补偿费的纠纷,同时还包括集体经济组织与其成员之间补偿费二次分配引起的纠纷。

(六)集体土地利用不规范。这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方面,部分没有发包到户的集体土地,村民委员会没有实行统一管理,使一些农户非法侵占集体土地或私自转让集体土地,造成部分集体土地流失。如增光镇上到多祝镇公路

土地应属集体,但一些农民占领后建房,甚至霸占土地后转让。另一方面,农民占领集体土地后,没有相关证据,农民之间相互争夺土地。

(七)林改堪界深入开展,山林矛盾纠纷凸现。当前,该镇林改堪界工作已深入开展,由于一些村组山林地边界划定不明等因素,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之的的山林土地矛盾纠纷凸现,主要集中在山林土地边界权属争议。解决此类问题不仅需投入大量人力、时间,且在一定度上影响林改堪界工作的顺利开展。如访里村与田心村、上围村与长坑村等的山林土地边界争议,镇政府曾多次组织村组干部、群众参与调解,但大部分争议调解未果,造成该处林改堪界工作暂时搁置。

(八)法律判定与执法之间存在矛盾。一些涉及村民和村集体的承包土地纠纷,在调解无效进入诉讼程序后,虽然司法部门对纠纷进行判罚,但有的案件判决结果因为历史的原因或现实中的原因无法执行,造成“案了事不了,官了民不了”的局面。

二、当前农村的山林土地纠纷具有下列特点

(一)纠纷范围具有广泛性。以往,农村山林土地纠纷多发生在农村社会内部,发生在农村山林土地制度框架内的经济生活中,如上述因土地承包合同履行中发生的纠纷、集体经济组织与其成员之间补偿费二次分配引起的纠纷、因开发荒地引发的纠纷等.这些纠纷反映了我国农村人口多而耕地资源稀少的深

刻矛盾。现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增殖效应变得更加突出,因而农民与有关乡(镇)政府之间、农民与土地使用单位之间、农民与工商企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纠纷的范围更加广泛。(二)纠纷主体具有多样性。这是纠纷范围的广泛性所决定的。农村山林土

地纠纷的主体包括作为集体经济组织的村委会、村民、有关的乡(镇)政府、土地征用的相关单位、单个农户、外村的村委会或村民;此外,近几年因外嫁女、嫁城女、丧偶、外出读书或打工等导致户籍变动引发的纠纷亦日益增多,使纠纷主体呈现多样化特征。在现实中,作为纠纷主体一方的农民,在村委会、乡(镇)政府及政府部门、工商企业面前,通常处于弱势,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土地发包、土地调整、征地拆迁等政策及方案的制定,农民的利益诉求很难反映进去,这是需要予以充分关注的。

(三)纠纷的性质具有多元性。农村山林土地纠纷比较复杂,大量纠纷以平等主体间权利义务冲突为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性质,如合同、民事侵权;涉及乡(镇)政府或其他政府部门侵犯农民土地承包权以及政府部门作出错误的行政行为引发的纠纷,则属于行政法律关系性质;当土地纠纷诱发大规模群体性冲突、暴力,或涉及黑恶豪强势力时,又可能需用刑事法律进行调整。此外,村民自治问题、“富人村官”问题、“贿选”问题都与土地密切相关,并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四)纠纷规模的群体性。农村山林土地纠纷大多涉及人员多,群体性特征明显,若不加以控制则矛盾很容易激化。实践中,乡(镇)政府侵犯农民承包经营权、村委会违背民意暗中向外发包土地、土地征用过程中强征强拆或补偿款不到位导致农民失地等,因涉及较多人的切身利益,一般为大多数村民所关心。由于纠纷规模的群体性,因而具有较大的社会震荡性,如果处理不好,既不利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2004年8月,垦利县垦利镇民丰村近200户村民联名起诉该村第五生产小组,要求确认该小组与他人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无效。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这200户村民多次到垦利镇人民政府

和垦利县人民政府上访,要求政府支持。农民们情绪激动,并一度造成难以控制的局面。

(五)纠纷的原因具有复杂性。近年来,农村山林土地纠纷之所以呈迅猛上升之势,有着深刻的社会及历史背景。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效益的大幅提升,是土地纠纷增多的直接原因。土地作为最为稀缺且不可再生的资源,与人口膨胀、城市化与工业化对土地需求的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其次,当今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依然很强,社会保障体系也仍未将农民容纳进去,因此,一旦丧失土地或土地权益受到侵害,他们将失去仅有的生活资料,其基本生存都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另外,近几年我国对农业和农民问题的重视度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水平,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也是空前的。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于让农民减负增收; 2005年中央一号文则立足于使农业强身健体。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增强了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当遇到纠纷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不再姑息、避让,而是大胆地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对而言,有些农村集体组织的一些领导成员,则未能顺应时代潮流。他们大多用老经验、老办法来解决各类矛盾,不能学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也是导致土地纠纷发生的原因之一。

三、农村山里土地纠纷解决机制:构成与运用

我国现行的纠纷解决机制主要有和解、人民调解、行政裁决与复议及诉讼等。农村山林土地纠纷的法律性质是多元的,如上所述,可能涉及宪法争议、民事争议和行政争议,解决的具体方式可以是非讼的,也可以是诉讼方式。《土地管理法》确定了解决土地权属纠纷的三种方式:协商、行政裁决、诉讼。这

也是实践中最常用的三种方式。以下对其在解决土地纠纷中的运行情况作一分析与对比。

(一)和解(协商)

和解是依纠纷主体自身的力量,在平等和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解决纠纷的方式。和解通常无须第三方的介入,无须严格遵守实体法规范和程序规范,和解协议也没有强制力,这是一种最为平和的纠纷解决方式。

和解完全依照纠纷主体自身的力量来解决纠纷,没有第三者的协助和主持。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相比,由于和解的过程与结果都取决于当事人,因而其自治性最高。在农村土地纠纷中,纠纷主体对于自己依法享有的土地权益,可以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与对方协商,就争议的问题达成一致,从而解决纠纷。和解的基础是纠纷主体有权对自己的权利进行处分,是私法自治原则的体现。正因如此,和解必须建立在纠纷主体平等和真实意思的基础之上。

与和解具有较高的自治性相适应,法律一般对和解不作规范性要求。由此,和解中如出现强迫、欺诈、显失公平等情形,或者和解协议的内容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不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实现,而且有可能危及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和解应主要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民事性质的争议,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涉及政府行政行为引起的土地争议则不宜采用和解方式解决。(二)调解(非诉讼调解或民间调解)

调解,即纠纷主体将争议提交第三者,由其协调、说服并帮助双方进行协商交流,以达成解决纠纷的合意。这是一种运用比较广泛的纠纷解决方式。在农村土地纠纷的解决过程中,属于这类调解的主要是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和乡(镇)政府的调解。《土地管理法》第57条规定,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解决,

可由双方协商解决、申请村委会或乡(镇)政府进行调解,也可到法院起诉。其中村委会或乡(镇)政府的调解即属这类调解。

根据《宪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和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的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等下设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尤其是农村人口众多,故素有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的传统,且在解决土地纠纷中所占比重亦很大,这是一支重要力量。调解虽然也要以双方自愿为基础,但与当事人自行和解相比,调解委员会主持的调解,更有利于为争议双方提供沟通与协商的气氛和条件,有利于促成纠纷的顺利解决。

乡(镇)政府的调解,在性质上与人民调解相同。乡(镇)政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一般设有司法所并有调解员,有的还设有调解委员会。1990年司法部发布的《民间纠纷处理办法》规定,基层政府处理纠纷的范围为人民调解委员会处理纠纷的范围,经调处后当事人不服的仍可向法院起诉。在农村土地纠纷的处理中,乡(镇)政府经常以第三方身份居中协调,促成双方当事人在平等的基础上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

农村土地纠纷发生在基层,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家族性,设在农村的调解委员会和乡(镇)政府是最贴近纠纷及当事人的一级机构,他们往往比较熟悉当地的社情,了解纠纷发生的背景,同当事人也比较熟悉,主持调解时不仅会运用法律,也会考虑到当地的习俗、道德、村规民约等,在农村土地纠纷的解决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因此,应当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网络优势,加强调解委员会和乡(镇)政府对纠纷的预防、疏导和调处工作。

(三)行政裁决及复议

行政裁决,即行政机关依法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相关的争议进行处理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即上级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不服下级行政行为的审查及决定行为。

依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途径是解决土地争议的重要途径,有些还是必经途径。例如,《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第3款规定:“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行政复议法》第30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通过行政途径解决土地纠纷是值得肯定的。首先,土地问题本来就带有很强的政策性,历史遗留问题、政策变迁引起的问题一直与土地行政管理密切相关,也与土地纠纷的产生密切相关。行政机关处理土地纠纷不仅对政策的把握更加熟悉,而且“行政机关掌握大量司法机关所不享有的裁量权和各种权力资源——如减免税负、批租土地、给予特许经营等,在解决纠纷中可以通过不同的资源调配,实现纠纷之有效解决。” 其次,行政机关在处理土地纠纷方面具有“专业对口”的优势,土地争议专业性很强,涉及的利益主体范围也比较广,常常需要运用专门的知识和技术。而行政机关掌握这些专门的知识和技术,拥有与其管理职能相关的信息资料,能够较为快速地查清事实,作出准确的判断。再次,与诉讼相比,行政裁决更富有效率。由行政机关直接处理土地纠纷,程序简便、快捷,纠正错误比较及时和彻底,成本投入也比诉讼低得多。除此之外,行政裁决与行政复议还有利于行政机关自我纠错,强化上级行政机关对下

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但是,由于土地纠纷的复杂性,其中一部分并不适合采用行政途径来解决。政府及其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行使土地管理方面的职能,一些土地争议的发生本身就与其行政行为有关。例如,当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与集体经济组织就一块土地的所有权发生纠纷、因土地确权行为发生的纠纷等,行政裁决或复议就会出现“自己作自己案件的法官”的情形,裁判者的中立地位难以保证,最低限度的程序公正就不能实现。在实践中,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在处理土地争议时过多考虑自身利益、侵害相对人利益的案件时有发生。这些都说明行政裁决与复议也是存在局限性的。

(四)诉讼

诉讼是解决土地纠纷的法律机制中最正式、最权威、最规范的一种方式。因土地纠纷引起的诉讼通常是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例如,政府为公共利益征地、土地确权或行政机关先行处理后当事人不服起诉的,应为行政诉讼;而在平等主体间发生的土地争议引起的诉讼则为民事诉讼。在土地争议或冲突中发生犯罪需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相对于行政裁决与复议,诉讼更加客观、中立和公正,也应当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与上述土地纠纷的解决机制相比,诉讼具有严格的规范性:首先,其有规范的程序设置,可保障双方当事人平等对抗,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从而满足保护合法的土地权益的实体目的;其次,法官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统一适用国家法律,避免了部门利益的影响,有利于维护法律秩序。同时,诉讼最具权威性,现代法治社会,司法应为解决争议的最终方式,即使某一土地争议经过了行政裁决或复议,若当事人不服,仍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讼结果为解

决该土地争议的最终结果。

依照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与政府及主管部门发生土地争议,法律、法规规定应先经行政裁决或复议的,应由行政机关先行解决,当事人对行政裁决或复议不服的,才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律、法规未规定应先经行政裁决或复议的,则当事人可在行政途径解决或诉讼途径解决之间进行选择。而在平等主体间发生的土地争议,当事人可直接提起民事诉讼,适用民事诉讼程序解决纠纷。与其他土地纠纷的解决方式相比,诉讼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诉讼是一种职业化、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活动,其启动与进行须遵守严格的程序,当事人对程序规定及活动方式比较陌生,参与度受到一定限制,在法律的认知方面也存在相应障碍。此外,诉讼程序复杂繁琐,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尤其表现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对错误的行政行为一般只能撤销,而不能直接判决变更,行政机关在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后,又往往引起新一轮的诉讼,不如行政复议纠正错误来得及时和彻底。

一般来说,上述土地纠纷的解决方式各有特点,也各有利弊,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纠纷解决体系。纠纷主体可根据自身的利益需求选择相应的纠纷解决方式。但从农村土地纠纷解决的实际情况看,上述纠纷解决方式都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相互之间也远未形成互补互动的良性关系。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上述纠纷解决方式各自的独特功能,如何实现功能互补,以更好地解决日益增多的农村土地纠纷,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四、各纠纷解决方式的功能优化与整合

以上对农村土地纠纷解决机制的论述,是以现行立法和制度为依据的,然而,当这些立法与制度实际作用于农村土地纠纷的解决时,却要受制于诸多因

素,包括思想观念、权利意识、文化传统、法治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等等。中国的乡村社会相对封闭与落后,是一个大的人情社会,习惯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发挥着普遍的指导作用,而现代法律与程序对农村社会生活的影响却十分有限。因此,立法和制度的存在与其在农村的实际应用是有相当距离的。

2007年1月至3月,有记者以“聚焦乡村人民调解”为题,组成课题小组赴广西五个有代表性的乡镇,对20多个自然村调查访问,接受调查的农民近300人。在当地,纠纷的基本类型中,土地及与土地有关的纠纷占到31. 3%,居各类纠纷之首;纠纷发生后,选择民间调解的占到58%,选择和解的占到10%,选择诉讼的占15% (问卷调查中未设计行政裁决项)。对于选择纠纷解决方式的理由,有68. 5%的被访者认为,民间调解能够有效地化解纠纷,同时大多数人都认为,上法院打官司并不是件好事,而且花钱多、伤感情。农村土地纠纷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其生存与发展,但他们却常常不能正确理解法律的规范性要求,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而在各种纠纷解决方式中,民间调解虽非最理想的方式但却大量使用,而诉讼虽然最有利于保障国家法律的贯彻实施和农民的土地权益,但利用率却很低。农村土地纠纷不能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现有的纠纷解决方式进行反思。

为更好地解决农村土地纠纷,一方面须对各纠纷解决方式本身的功能予以优化;另一方面,针对农村土地纠纷的特点,将各纠纷解决方式的功能加以整合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每一种方式均有其特点与利弊,整合的目的是扬长避短、实现功能互补,从而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一)关于和解

如果土地争议涉及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一般民事纠纷,和解不失为一种能

够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纠纷解决方式。但是,与一般民事纠纷不同的是,土地权利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权利,有些土地纠纷不可避免地会涉及现有的土地政策和土地制度,因此,在当事人协商解决土地权属纠纷时,他们的处分权应受到一定限制。如果某土地纠纷涉及土地行政管理或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则一般应由行政机关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土地权属纠纷方面,现有的土地制度和有关纠纷解决机制在设置上有些特别规定,当事人的和解在程序上也有些要求,但需完善。例如,“因土地权属不清、范围不清、界限不明引起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各方当事人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经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签定土地权属协议书,并应立即持协议书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登记确认,领取土地证书,避免反复。” 显然,尽管是双方协商解决,但此时国家公权力亦有介入。这种规定一方面有利于将和解的成果保存下来,赋予其较一般和解协议更强的约束力,也与我国的土地登记制度相协调,但另一方面却带了当事人意思自治与国家公权力的冲突。本来协商、和解是争议主体双方的事,但该协议却要由土地主管部门来确认,且法律对是否确认的标准及确认的程序又没有规定,对政府的权限没有约束。因此,难免发生侵犯当事人处分权与意思自治的情况。笔者认为,为保障当事人的土地权益,更好地解决土地争议,应从程序上对此予以完善。首先,应完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和解协议确认的标准及确认的程序;其次,应明确规定,当事人如认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未依法登记确认或有其他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当事人有权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将和解与法律上的救济程序有机结合起来,把当事人的处分权与土地管理的合法性结合起来。(二)关于人民调解

这里主要是指村委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及乡(镇)政府的调解。在农村,土地纠纷的解决大量使用调解方式,人民调解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民间调解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贴近民众、不伤和气的独特优势,在现实中长期以来被普遍使用,有社会基础。在我国民事纠纷大幅上升及发展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背景下,最高法院于2002年9月颁布了《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首次明确了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这对于强化人民调解协议的约束力、推动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但是,将人民调解用于解决土地纠纷,也存在一些局限和问题,应当予以重视并逐步解决。第一,调解协议的达成是双方当事人合意的结果,而合意又是以处分权为基础的。因此,人民调解的案件范围只能是当事人依法行使处分权范围内的案件,而不能是涉及土地确权及国家土地政策方面的案件。例如,在实践中,有一农户开发种植了一块界域不明的荒地,后与附近的几户农民发生了权属争议,调解委员会在处理时将这块土地重新进行了分配,争议双方各占一半。双方当事人均同意该方案,也签定了调解协议。然而,不久因征地而早已获得了该土地使用权的一大型生物制药企业前来主张权利,该企业所持证据、证件齐全。显然,该调解协议是不妥的。对于本案中的荒地权属争议,调解委员会无权调解,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对此也无权处分。由于该纠纷处理不当,后又引起了更大的冲突。土地纠纷涉及面广、类型复杂,人民调解的案件范围只能限于平等主体间民事性质的争议,并且双方当事人对争议的土地权益应享有处分权。调解委员会为民间自治性组织,其处理土地纠纷应与其属性和功能相符。

第二,人民调解内含的制度、规范因素较少,有时可能与国家法律和政策

不相吻合,对当事人权利保护不力。《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规定的,依照社会公德进行调解。”在调研中,笔者发现,调解委员会实际上更多的是依照社会公德或村规民约进行调解,而对有关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并不熟悉,不能自觉运用到土地纠纷的解决过程中,许多农民也认为村规民约比国家法律更重要,作用更大,很少真正接触到与自己有关的法律。因此,尽管调解委员会事实上解决了为数不少的土地争议,但在法律和政策的贯彻以及在当事人权利保护方面,确实存在明显的问题。对于调解解决的纠纷,应注意与司法的救济途径相协调。法院如发现调解协议违反了自愿原则或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即应对调解协议予以撤销,依法作出公正的判决。

第三,需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自身的建设,包括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农村的人民调解委员在组织机构方面很多是不健全的,“一套人马、多块牌子”比较普遍。乡(镇)调解委员会隶属于乡(镇)司法所,乡(镇)司法所是县司法局在乡(镇)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担负着具体组织实施基层司法行政的各项业务工作,其调解委员会主任很多是由司法所所长兼任的;村里的调解委员会隶属于村委会,调解委员会主任常常由村长或者书记兼任。调解委员会实际上工作负担是很重的,加之人手不够、后备力量不足、工作条件差、必要的经费难以保障,调解员的素质也比较低,这些都制约了调解委员会解决纠纷功能的发挥。基层政府对此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从制度建设的角度讲,调解委员会虽然是群众自治性组织,但其调处土地纠纷毕竟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关系到国家法律及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因而相关的制度建设应当加强。其中核

心问题是如何保障当事人的处分权,保障调解协议的自愿合法。调解委员会可运用说服、教育和疏导的方法帮助当事人平等协商、达成协议,但要避免将基层领导的身份带到调解中,这样容易造成强制调解。另外在与诉讼的衔接上,任何人不得为当事人寻求司法救济设置障碍,法院对经调解达成协议后又起诉的案件,应重点审查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是否得到了保障。

应当注意的是,人民调解委员会还具有预防纠纷的功能,这是其他纠纷解决方式所没有的,故应充分发挥。农村土地纠纷有一定的家族和地缘性特征,基层的调解组织(尤其是村里的调解委员会)了解情况深入具体,掌握信息及时,与当事人比较熟悉,有条件较早地介入到当事人中作疏导工作,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预防纠纷的“第一道防线”的独特作用。各级政府理应抓好这项工作。

(三)关于行政裁决与复议

以行政方式解决土地纠纷,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行政机关以调解方式解决土地纠纷;另一种情形是行政机关对土地争议依法裁决或复议。行政机关居中调解与人民调解类似,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是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非行政机关的意思表示。因此,当事人事后反悔可提起民事诉讼。

行政裁决与复议则是行政机关行使公权力处理土地纠纷的行为。如前所述,行政机关处理土地纠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行政裁决与复议又具有强制力。为保证争议主体的合法权益,保证土地纠纷的公正处理,应当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下列问题:第一,严格依照国家法律处理纠纷,注意避免以政策代替法律,更不能将地方政府一些管理性的目标带到土地纠纷的解决中。第二,程序公正。行政机关应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应当保障争议各方陈述权、申辩权的

充分行使,保障其程序参与的权利,同时行政机关处理纠纷须严格遵守程序规定,如申请、受理、调查等均需依法进行。第三,与诉讼有机结合,加强对当事人的权利保护。此类诉讼属行政诉讼,当事人对行政裁决或复议不服,应及时告知其寻求司法救济的权利及行使的方式。因土地纠纷引起的行政诉讼比较复杂,带有一定程度的政府管理色彩。实践中,有的行政机关在处理土地纠纷中过多考虑自身利益,甚至操纵程序、违法办案,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故通过行政诉讼予以监督十分必要。

(四)关于诉讼

不论是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都是解决土地纠纷的法律机制中最正式、最权威、最规范的方式。但现实的情况是,在农村,诉讼的利用率很低,土地纠纷多半采取协商或人民调解的方式解决。同时,仍存在“告状难”的问题,诉讼成本、程序的复杂化和专业化也阻碍了当事人对诉讼的利用。受理这类案件较多的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管辖区域内人口多,地域广,与地方政府的联系紧密,司法独立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这些都制约了诉讼解决农村土地纠纷功能的发挥。可以预见,这种情形在我国还将长期存在。从当事人的角度讲,通过长期的普法教育,应培养他们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选择自己认为最有利于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式;从法律及法院的角度讲,应不断从制度上加以完善,通过诉讼和审判弘扬法律、保障权益,使法律的精神更多地向农村社会渗透,必须重视并充分发挥诉讼解决纠纷的正统性功能。诉讼虽然在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消除心理对抗方面不及其他方式,但其在保护合法权益、强制履行义务、维护法律秩序、弘扬法治精神方面的作用,却是其他方式所不及的。以诉讼的方式解决土地纠纷,不仅具有个案意义,而且具有示范效

应。在诉讼中,法院应以重点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原则,尤其是在行政诉讼中。这是因为土地权益关系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而农民通常是事实上的弱势群体和诉讼能力较差的一方,不给予重点保护就难以实现真正的公平,更不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一些农地纠纷涉及面广,处理不好容易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法院应依法妥善处理,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同时,诉讼主体制度、证据制度、保全程序、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等尚需从立法上作进一步完善,以便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此外,法律援助工作应重点向农村覆盖,法律援助需求量最大的地方乃是农村和农民。

五、结束语

从纠纷解决主观意识方面看,除上述几种方式外,还有以下三方面的途经:一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超前排查机制。加强村调解组织建设,强化村级矛盾纠纷排查,保证一般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重大矛盾纠纷隐患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调控。对土地纠纷,特别是承租地纠纷,用地单位在承租地前要会同所在镇、村全面考虑承租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哪些单位配合,哪些问题需要提前沟通,防范化解,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制定相应的工作预案,并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这样就能有效预防土地纠纷的发生;二是建立多层次调处机制。《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1条规定,土地纠纷解决方式有三种:调解、仲裁和诉讼。对这三种方式要统筹考虑,综合运用。村、镇要建立农村土地纠纷调解机构,采取当事人双方自行和解、第三人或者村委会主持调解、基层镇政府主持调解等办法开展工作。县一级政府要建立农村土地纠纷仲裁机构,制定规范的仲裁程序和规则,并适当作

出不经调解和仲裁不能进入诉讼程序的规定,尽最大努力把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外。要把调解贯穿于仲裁和诉讼之中,不管是农村土地纠纷仲裁机构还是法院,都要充分了解纠纷背景和村里实际情况,切勿轻率处理,尽最大努力防止连锁反应;三是建立宣传、引导机制。村级组织要组织村民认真学习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群众明白什么行为是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保护的,哪些行为是禁止的,哪些要求是正当的,哪些要求是不正当的,把群众的思想引导到法制轨道上来,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意识。同时,调解组织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对一些不适于调解,不能拖延时间的矛盾纠纷,积极引导到法律程序上,以避免矛盾纠纷的激化。

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看,大量农村山林土地纠纷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因而人们还需关注与思考下列问题:农民如何影响山林土地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如何在山林土地交易中提高自己的谈判地位、村民自治如何真正体现农民的意志、地方司法如何摆脱行政力量独立公平地判案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农村山林土地纠纷的发生与解决有着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参见于建嵘:《农民维权抗争集中土地纠纷,土地成农村主要问题》,载《瞭望东方周刊》2004年第37期。

2.何兵:《论行政解决民事纠纷》,载《行政法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86页。

3.梁书文、黄赤东主编:《土地管理法及其配套规定新释新解》(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437页。

4.《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1条规定。

5.《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1989年6月17日。

6. 《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2002年9月。

土地租赁协议纠纷判决书成功案例

刘超(北京)律师成功代理土地租赁协议纠纷,驳回对方仲裁请求 申请人因土地租赁协议纠纷向北京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本所刘超律师作为被申请人的代理人参与了案件的庭审过程。刘超律师对本案有独到的法律见解,通过法律分析,大量的证据收集,最终仲裁庭裁决驳回了申请人的仲裁请求,维护了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裁决书: 北京仲裁委员会 裁决书 ( 2012)京仲裁宇第0264 号申请人:北京市通州区某镇某村民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某镇麦庄村 负责人:王某该委员会主任 委托代理人:闰某北京市XX事务所律师被申请人:北京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住所:北京市通州区次渠(麦庄西口) 法定代表人:李某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刘超北京市国汉律师事务所律帅 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本会)依据申请人北京市通州区某镇某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申请人)于2011年12月9日提出的仲裁申请,以及中请人与被申请人北京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被申请人)于2002 年5 月10 日签订的《土地租赁协议》(以下简称本案合同)中的仲裁条款,于2011 年12 月16 日受理了前述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就本案合同产生的纠纷(以下简称本案)。本案编号(2011)京仲案字第1400 号。 本案适用本会自2008年4月1 日起施行的《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以下简称仲裁规则)。 本会受理本案后,向被申请人送达了答辩通知、仲裁舰则、《仲裁员名册》等仲裁 文件,以及申请人提交的全部仲裁材料。 根据仲裁规则有关规定,本案审理适用简易程序。由于争议双方未在规定期限内共同选定独任仲裁员,本会主任依据仲裁规则有关规定,于2012 年2月1日指定孙建为独任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审理术案争议。争议双方末对仲裁庭组成人员提小回避请求。

关于农村土地纠纷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土地纠纷情况的调查报告 开放专科2003秋法学学号:037200213 姓名:夏如军 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把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上升为法律,规范了农村土地承包,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而在今年光坡镇司法部门调解的农村群众纠纷案件中,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有上升趋势,这类案件常常涉及多人利益,稍有不慎,很容易引发群体事件,甚至危及一方的治安恶化。为了解全镇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情况,我于2005年10月8日到11月10日,分别到镇司法所和各个村组进行了调查摸底。重点走访了光坡、大龙、中间坪、潭油等4个村的农民群众,对23名该类纠纷案件当事人进行了回访,与镇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题座谈,初步掌握了光坡镇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光坡镇农村土地承包运行总体情况良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实施,也深受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欢迎,土地承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程序形式到实体内容,都越来越规范合法,从而全面推动了全镇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农村承包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极少数没有及时更新观念等存在的问题也日趋突出,制约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正常调整,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社会稳定。光坡镇是港口区的农业大镇,农业人口19378人,占全镇人口总数的91%,土地总面积9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0公里,其中农田1.43万亩、耕地0.78万亩,林地8.42万亩,可发包土地在土地面积中占有相当大比例,调查中发现,在很大部分村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土地承包纠纷存在,如耕地、林地、果园、鱼塘等承包中,在村组干部、农民等不同身份的人员身上都时有发生。 从镇司法部门处理的案件中分析,近年来,农村群众纠纷中,土地纠纷占了90%以上。而且在调查中发现,没有到司法部门要求调解的农村土地纠纷还大量存在。特别是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出台,东南亚经济圈的经济迅速发展,临海、沿边、交通便捷的地域被商家看好,公路的建设,大厂场的进入,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以及集镇的建设,对土地使用的增加等占地赔偿的出现,涉及到集体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土地纠纷问题呈上升趋势。调查了解到,

互联网金融的纠纷解决机制

互联网金融的纠纷解决机制 在很多互联网金融纠纷中,缺乏成熟的纠纷解决路径,有的参与者不知道该如何维权,这使得探索互联网金融的纠纷解决机制显得很有必要。根据《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金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包括在线解决、现场接待、监管受理投诉、第三方调解、仲裁、诉讼等。而本文认为,最适合解决互联网金融纠纷的机制是在线仲裁,也称为网络仲裁。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 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涉及人员数量众多、分布极为广泛、交易发生在互联网上,法律关系复杂。在缺乏完善的信用环境和监管规则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风险事件频繁发生。个体网络借贷机构(P2P)跑路、支付乱象、众筹失联等诸多纠纷也常见于媒体报道。 互联网金融的业务特点 梳理互联网金融的纠纷解决机制,先要了解互联网金融的业务特点。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是金融,但其业务操作却更凸显互联网的特点。 首先,是平台化。运营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基本上是通过搭建一个平台,来连接金融产品与服务的需求者和供应者。如P2P业务中,一端是资金提供者(投资人),另一端是资金需求者(借款人),中间便是P2P平台及平台上的相关服务方,如支付服务、托管服务、担保服务等。从法律角度看,平台提供中介服务,平台与其他参与方签署的是中介服务合同或顾问服务合同。 其次,是网络化。互联网金融平台本身即是一个网络,可以是个人电脑(PC)端,也可以是移动应用软件(APP)端。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参与方通过互联网与平台、其他参与人进行联系,发生交易,并进行资金转移。他们通过网络签订电子合同,形成借贷法律关系、投资法律关系、支付服务法律关系等。

五年级科学上册《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 教科版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设计理念 中国著名科学启蒙教育家刘默耕先生曾说:“教师不要先把什么东西都交给学生, 而应该在给出一定情境、提出要求后,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思考, 自己做出结论。即使结论明明是错的或者是不完全的,也不要一下就指出来,要看看错 在什么地方,针对错处再提出问题,促使其再去思考。”因此,科学课堂应以“学生为 主体,教师为指导”,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经历探究的过程,逐步锻炼学生的自 主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一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的第八课。本单元主要带领学生探究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影响因素。本课是单元的总结课,是对前面知识学习的综合应用。本课内容分为2个部分,分别是“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和“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两部分。通过活动带领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因侵蚀作用而引起的自然灾害,保护自己的家园。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已经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了解了外力对于地表的地形地貌的改变作用,大部分学生头脑里也有减少侵蚀作用的想法和措施,只是没有经过教师的颠簸,所以这些思路大多还没有完善成熟。因此,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来展开教学。 学生对于本课的模拟实验材料已经很熟悉了,模拟实验的目的也很明确,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通过模拟实验的现象不断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完善“如何才能更好地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方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各种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 2.知道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这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是否能经住暴雨的侵袭,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 进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民族地区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协调

民族地区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协调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处理民事纠纷中形成了多样的纠纷解决机制,加之传统的“无讼”理念深入人心,民间纠纷解决在过去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社会的发展和法制的传播,对传统的纠纷解决机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民族地区更是有其特殊性。民事诉讼制度和传统纠纷解决机制的关系应怎样处理呢?诉讼制度和传统机制都存在着不同的缺陷,想要在民族地区建立一个和谐的现代法治社会,不能一味追求“法治”,必须将不同的纠纷调解机制协调起来,共同发挥其职能。 民族地区民事纠纷传统机制诉讼 一、民族地区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现状 “在中国,民间普通人还是害怕打官司的,但是新的司法制度却推行下乡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一般地处偏僻,民风相对淳朴,那些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物却从此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民族地区人数较少,经济不发达,人们根据习惯法的自觉遵守以及权威人士的调解,能够妥善化解民事纠纷,然而这仅仅能在人口较少、相对封闭的社会适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普遍联系程度加深,经济往来成为极为普遍的现象,民族地区原先相对落后、封闭的环境被打破。相应的,原先自给自足的纠纷解决机制也面临着危机。 “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他破坏了

原有的礼制秩序,但又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如果这些方面不加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经发生了。”民事诉讼制度究竟有何缺陷,致使其在民族地区难以得到试用呢?第一点,诉讼成本较高。民事诉讼首先要缴纳诉讼费用,尤其在涉及金额较大的经济纠纷案件中,诉讼费用也很可观。第二,民事诉讼经历的周期较长,效率低下,造成诉讼正义额迟延。正义迟延不仅使少数民族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降低司法裁判的质量。第三,诉讼程序复杂。当事人大多对程并不了解,诉讼程序的复杂性给很容易将当事人拒之门外。第四,我国民族地区司法资源严重不足,现代法治普及以来,尚未与其他纠纷解决方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导致出现法院受理案件数量剧增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法院处理诉讼纠纷的效率和能力。第五,诉讼与非诉模式衔接不合理。构建合理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创建和谐社会法治的重要条件,但在实践中存在许多矛盾,成为诉讼制度合理运行的障碍。 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当下我国还处在经济转型的时期,少数民族地区也正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传统人际关系模式也遭遇挑战,很难有“权威人物”能够解决纠纷,传统纠纷解决机制正在失去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而传统的“礼”治观念也逐渐淡出人们的思维,传统纠纷解决机制正在失去其思想基础。传统的纠纷调解

土地纠纷案例

同学们,谁能帮我解决分析,一下一个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的案子. 是我的一个亲戚家出现了拆迁纠纷 具体我所了解的情况是: 我那个亲戚村是在城郊,这里的政策是征用土地和房屋,政府会在另外一个地方开辟一片农民新村的宅基地给被征地农民,同时原被拆迁的房屋按政府标准补偿现金.按有关文件标准执行。宅基地的补偿是这样的:如果一个户里有三口以上的人,那可以补偿到125平的宅基地,如果一个家里只有两口以下的人,只能补偿到90平;如果是孩子,满23岁,可以单独补偿一个90平的宅基地。 我亲戚的妻子是外省人,她是二婚,之前与前夫有一个儿子,已经满23岁了,不是浙江省。然后我亲戚他有一个女儿,是从外省领养,暂时也没有办理浙江户口。那个时候征用前,如果是我亲戚和他老婆两个人的话,只能分到90平的宅基地,为了多争取利益,当时他们想到两个方法: 1、把领养的女儿的户口迁入本村,这样一家三口就可以分到125平的宅基地. 2、把我亲戚的老婆在外省的儿子户口迁入本村,因为她儿子23岁,这样就可以分到两个90平的宅基地,加起来是180平。 然后,最后的做法是第2种方法. 现在纠纷的就在我亲戚的老婆在外省的儿子的90个平的宅基地。从法律上讲,现在这块宅基地的户主是亲戚的老婆在外省的儿子,但是现在对这块地的权属以及带来的收益,大家起了纠纷: 1、我亲戚的老婆认为,这块地是她外省的儿子的,所以,理所当然这这块地收益应该属于她和她儿子. 2、我亲戚认为,这快地的名字虽然写的是他的老婆在外省的儿子,但是当初是牺牲了他的养女(才5岁)的利益才换来的这块土地,况且当时办理户口迁入的时候需要我亲戚的同意以及全村认得签名才可以,并且手续相当烦琐.我亲戚也认为这块地是可以给他带来收益,才允许他老婆在外省的儿子户口迁入本村,因此现在收益要平分起码. 然后,还有补充一点就是,在我们这里的话宅基地在小范围内允许被交易,由于地段不错,这里的90平的宅基地如果转让给其他人,可以换来70万左右的收益。 有什么办法能帮我亲戚追回最大可能的收益呢?

解决土地权属争议的原则步骤与方案

解决土地权属争议的原则步骤与方案 2016-06-02 10:55:01 来源:中国土地作者:刘锐在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等为核心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提速的背景下,加快农村土地确权,集中化解长期积压、积累并可能激化的产权矛盾纠纷,是深化农村改革、夯实市场经济发展基础的需要。根据我国土地及房屋财产权属争议、制度建设状况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展等实际情况,笔者提出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的基本原则、推进步骤和实施方案。 基本原则 尊重历史。 一是尊重历史上的制度规范。我国的土地权属历来由法律和政策共同调整,制度构成复杂且多变。推进权属争议处理,首先要尊重历史上不同阶段、不同部门发布的不同规定,这不仅是容易被接受的,也是符合“法不溯及既往”基本法治原则的。比如宅基地的“一户多宅”问题,不能以1998年《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户一宅”为标准搞绝对的“一刀切”,因为在1998年之前并没有这一要求。现在处置历史上不同阶段形成的“一户多宅”,应当尊重不同时期的不同规定。再如:禁止城市(镇)居民取得或受让宅基地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实践中城市(镇)居民拥有宅基地的情况比较复杂,也应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规定区别对待。 二是尊重历史上部分人的正当、合理需求。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之所以未经审批的违法违规宅基地大量存在,与这些地方在建设用地指标限制背景下多年停止审批宅基地不无关系。对于此类因为制度设计或者执行不当造成的“被动”违

法违规,要和不具正当性违法违规区别开来。 面对现实。 一是要面对土地权属争议规模巨大、程度激烈,且在各类相关财产权利加速确权和登记过程中集中爆发的现实。在以土地为核心的权属领域,违法违规建设、使用、流转等行为长期存在,纠纷矛盾累积量大面广,这是土地房屋确权与统一登记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土地权属争议解决机制建设,必须考虑到解决权属争议的艰巨性、长期性和阶段性特征,既要设计出常态化方案,也要准备好短期过渡措施。 二是要面对法律依据不足、且短期内难以到位的现实。解决土地权属争议的实体和程序规则,尤其是法律不足是当前制约土地确权和化解权属矛盾的主要因素。囿于目前的立法体制和规划,这一问题不会很快得到解决。因此,不能指望解决权属争议的一揽子法律制度一步到位。但土地确权的实践不能停,也停不下来。面对这种局面,可行的办法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按照法律的精神和原则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性指导意见,以适当弥补法律制度缺乏的不足,并利用村民自治及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集中处置权属争议。 三是要面对农村村民自治机制不健全的现实。农村自治尤其是农村集体经济自治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一些村组存在强势群体控制等问题。土地权属争议的解决涉及重大利益和复杂的法律政策,如果没有原则、没有底线地将疑难杂症推给所谓的村民自治,可能会制造更多、更大的问题。 汲取经验。 一是汲取地方在土地确权登记、化解权属争议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在近年来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过程中,一些地方大胆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湖北省夷陵区推行的“六权”

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8年1月3日 一、总体要求 (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防范风险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土地储备管理,增强政府对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调控与保障能力,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合理利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制定本办法。 (二)土地储备就是指县级(含)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依法取得土地,组织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的行为。土地储备工作统一归口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管理,土地储备机构承担土地储备的具体实施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土地储备资金及形成资产的监管。 (三)土地储备机构应为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隶属于所在行政区划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辖区内土地储备工作的事业单位。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土地储备机构实施名录制管理。市、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将符合规定的机构信息逐级上报至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经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土资源部,列入全国土地储备机构名录,并定期更新。 二、储备计划 (四)各地应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编制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合理确定未来三年土地储备规模,对三年内可收储的土地资源,在总量、结构、布局、时序等方面做出统筹安排,优先储备空闲、低效利用等存量建设用地。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之欧阳音创编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内涵 (一)纠纷解决机制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纠纷解决机制:指一个社会为解决纠纷而建立的由规则、制度、程序和机构(组织)及活动构成的系统。狭义的纠纷解决机制,主要指国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建构或界定的、由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或程序构成的综合性解纷系统;广义的纠纷解决机制,还包括非制度化的临时性、个别性纠纷解决活动,以及民间社会自发形成的各种私力或自力救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指由各种性质、功能、程序和形式不同的纠纷解决机制共同构成的整体系统,在这种多元化的系统中,各种制度或程序既有其独立的运行空间,又能形成一种功能互补,以满足社会和当事人的多元化需求和选择自由。纠纷解决机制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区别:纠纷解决机制存在于人类发展的任何阶段,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纠纷解决机制。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晚于纠纷解决机制而产生,社

会越复杂,纠纷解决的方式、手段也越丰富,不同的纠纷解决机构、方式或程序共同构成一种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社会需求,根据社会主体的选择,建立适应本国或本地需要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机制:是指一个社会中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包括诉讼与非诉讼两大类型)以及特定的功能相互协调、共同存在,所构成的一种满足社会主体多种需求的程序体系和动态调整系统。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既包括非诉讼机制,也包含司法和诉讼机制,在理论上,强调以一种综合视角研究诉讼与非诉讼、法律与其他社会控制、国家司法权与社会自治、公力救济与社会以及私力救济之间的关系;在制度和实践方面,注重构建司法与非诉讼程序协调互动的解纷机制。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又称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该概念源于美

试论多元化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试论多元化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论文摘要所谓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指在一个社会当中,运用多种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以达到各种解决方式能够发挥他们各自特定的功能,以及运用他们自己的运作方式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协调并且共同存在,所结成的一种互补的、满足于社会主体的多元化需求的程序体系和动态的调整系统。多元化解决体系是相对于单一化解决体系而言的,其最大的意义在就在于避免把纠纷的解决方法单纯寄予某一种程序,如诉讼,从而导致将其绝对化;以适应人类多元化的社会价值和多元化的手段为基本理念。 论文关键词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一、建立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原因 一方面,伴随着社会分工比原来越来越专业化和以及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的深入和发展,特别是在今天这个在商品经济的时代,中国已经开始逐渐有“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过渡,这也造成了由原来的传统依靠宗法制度解决问题向主要依靠法律来解决问题,这也就造成了现在社会上法院受理案件的不断增多,人民法院解决纠纷和社会矛盾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这就造成了传统的非诉讼解决机制逐渐萧条,丧失了其应有功能,致使一些民事纠纷难以及时解决,民众涉法涉诉信访不断上升,从而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法律万能论”观念的过犹不及,因为我国几千年就是一个主要依靠宗法制度和血缘关系来处理和解决纠纷的国家,再加上历代统

治者“重刑轻民”的观念,造成了人们对权力的崇拜和“厌讼”的心理。驶至近代,中国选择了向西方学习,学习他们的科学技术和法律思想。而要学习西方就不可避免的要人们放弃传统的利用宗法来调节人们解决纠纷的方式和方法。这必然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国家机关利用自己掌握的媒体,大肆的宣扬“法律至上”,同时也会对传统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冠以“封建“的恶名,随着法治思想的深入,近代的中国人逐渐摆脱了“厌讼”的心理”,但是却又走向了另一极端,盲目的崇尚法律,这当然也有“对权力”崇拜的思想在作祟,过分相信法官的力量。因为“法官”也是“官”,这就造成了法院那边“门庭若市”而像调解、仲裁等机关却是“门可罗雀”的局面,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个后果,那就是法院任务量大,这就很难保证案件判决的质量。另一方面,仲裁、调解、和解由于人们的长期的冷落,这些机关的作用在一步步的退化中,这也造成了诉讼的单一化的局面。 2.非诉讼解决纠纷机制缺乏应有的保障制度。老百姓为什么不太愿意选择那些“非诉讼”的调节机制呢?我想大概是有以下几点吧。(1)随着普法工作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沉睡了几千年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这些明白了自己掌握权利的人们,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是就会对保护自己的权利跃跃欲试。(2)非诉讼解决机制在执行上缺乏强制性。老百姓看到自己经过仲裁或者调解、和解的案子最后的执行却依然依靠法院来解决,这就使非诉讼机关在人们心中缺乏一定的权威性,这也造成了人们不太信任“非诉讼解决机制” 3.法院自身考核机制导向偏离。从目前法院的审判业务考核分

土地纠纷案例

案例一:陈小勇诉巴南区人民政府土地颁证一审案 来源:作者:日期:09-04-17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书 (2004)渝一中行初字第130号 原告陈小勇,男,1981年9月16日出生,汉族,住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蒋家坪村4社。 委托代理人陈昌银(系原告之父),男,1952年11月7日出生,汉族,务农,住址同上。 委托代理人张长明,男,1949年6月1日出生,汉族,务农,住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解放村二社。 被告巴南区人民政府,住所地重庆市鱼洞新市街116号。 法定代表人李科,区长。 委托代理人黄忠维,重庆市巴南区国土资源局干部。 委托代理人梁勇,重庆市巴南区国土资源局干部。 第三人陈勇,1977年7月13日出生,汉族,务农,住重庆市巴南区天星寺镇单石村老林湾社。 原告陈小勇不服被告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土地行政管理一案,于2004年5月24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因陈勇与本案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本院于2004年6月通知其作为本案第三人参加诉讼。2004年6月29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陈小勇及其委托代理人陈昌银、张长明,被告巴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代理人黄忠维、梁勇,第三人陈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第三人陈勇因遗失巴国用(97)字第322-24号《国有土地使用证》,向重庆市巴南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申请补办。2003年4月17日,被告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为第三人陈勇补发了巴国用(2003)字第更4792号《国有土地使用证》。 原告陈小勇起诉称,自己于1995年与建房人张长明签集资协议购得巴南区鱼洞镇大同村一社综合楼2-2-1号住宅房一套,因该房所用土地的购买人红旗机械厂拖欠土地出让金,由巴南区人民法院将该房所占土地拍卖给石昌织。原告又与石昌织签订协议,由于石昌织不按协议约定给原告等八人办理产权证,原告等八人为此向巴南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执行巴南区人民法院已生效的(1999)巴鱼民初字第529号判决时,由执行法官王玉叶亲手将从石昌织处取得的巴国用(97)字第322-24号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交给售房人张长明,再由张长明转给原告。原告从小学到初中毕业一直姓名都是陈勇,只是1994年填户口簿时填

农村土地纠纷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农村土地纠纷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农村土地纠纷的现状及原因探析——来自江汉平原 石镇的调研报告 2009-12-04 | 作者: |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 【大中小】【打印】【关闭】 提要: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土地价值的上升,土地权属的争议也大量涌现。农村土地纠纷主要包括三种基本类型:农户之间的土地争议、农户与村集体之间的土地争议及村民小组与村集体之间土地争议。三种类型土地纠纷的实质是土地升值所导致的利益之争。土地纠纷的化解既需要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也需要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 石镇位于江汉平原的西北边缘地带,隶属湖北省荆门市,地形上属于丘陵地区。石镇现有耕地44105亩,人口32481人。据该镇相关部门统计,2008年,由村级组织以及乡

镇司法人员介入调解的土地纠纷一共有107起,占全镇全年纠纷总数的42%还多。笔者按照纠纷的主体将当前较突出的土地纠纷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结合若干有代表性的案例,力图展现每种纠纷类型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农户之间的土地争议 首先,因不堪税费负担而导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在税费改革之前,由于负担沉重,加之粮价低迷,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对于农户来说,土地的面积越多,他所承担的税费也就越重。在这种条件下,一些农田面积较多的农户以及外出打工者通过放弃一部分农田经营权的方式来减轻负担。由于每一块农田都承担相应的税费,为了保证税费的收取,村组干部只好通过做工作将土地重新发包给新的农户。在2004年“土地确权”时,由于国家惠农政策的效果初现,土地的价值上升,一些原来放弃耕种的农户开始要回自己的农田。针对一块地块出现两个甚至数个经营者的局面,土地确权中出现了大量的土地权属争议。

《土地储备管理办法》.doc

《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土地调控,规范土地市场运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 01〕1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 6〕10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土地储备,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实现调控土地市尝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目标,依法取得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土地的行为。 土地储备工作的具体实施,由土地储备机构承担。 第三条土地储备机构应为市、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隶属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统一承担本行政辖区内土地储备工作的事业单位。 第四条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财政及当地人民银行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互相配合,保证土地储备工作顺利开展。 第五条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财政及人民银行相关分支行要将土地储备与供应数量、储备资金收支、贷款数量等信息按季逐级汇总上报主管部门,并在同级部门间进行信息交换。 第二章计划与管理 第六条各地应根据调控土地市场的需要,合理确定储备土地规模,储备土地必须符合规划、计划,优先储备闲置、空闲和低效利用的国有存量建设用地。 第七条土地储备实行计划管理。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财政及当地人民银行相关分支行等部门应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土地市场供需状况等共同编制年度土地储备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第八条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应包括: (一)年度储备土地规模; (二)年度储备土地前期开发规模; (三)年度储备土地供应规模; (四)年度储备土地临时利用计划; (五)计划年度末储备土地规模。 第九条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施土地储备计划,应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的依据。 第三章范围与程序 第十条下列土地可以纳入土地储备范围: (一)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 (二)收购的土地; (三)行使优先购买权取得的土地; (四)已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批准手续的土地;

教科版科学五上《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课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 授课类型:新授课 授课课时:1课时(35分钟)设计理念 中国著名科学启蒙教育家刘默耕先生曾说:“教师不要先把什么东西都交给学生, 而应该在给出一定情境、提出要求后,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思考, 自己做出结论。即使结论明明是错的或者是不完全的,也不要一下就指出来,要看看错 在什么地方,针对错处再提出问题,促使其再去思考。”因此,科学课堂应以“学生为 主体,教师为指导”,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经历探究的过程,逐步锻炼学生的自 主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一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的第八课。本单元主要带领学生探究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影响因素。本课是单元的总结课,是对前面知识学习的综合应用。本课内容分为2个部分,分别是“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和“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两部分。通过活动带领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因侵蚀作用而引起的自然灾害,保护自己的家园。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已经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了解了外力对于地表的地形地貌的改变作用,大部分学生头脑里也有减少侵蚀作用的想法和措施,只是没有经过教师的颠簸,所以这些思路大多还没有完善成熟。因此,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来展开教学。 学生对于本课的模拟实验材料已经很熟悉了,模拟实验的目的也很明确,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通过模拟实验的现象不断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完善“如何才能更好地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方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各种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 2.知道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这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土地纠纷的诉状怎么写

土地纠纷的诉状怎么写 很多人都知道发生了土地纠纷之后应该去找人民政府进行解决。可是,如果双方或一方对解决的结果不满意,由该怎么办呢?这时,我们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可是,要起诉,就必须有起诉书,那么,土地纠纷起诉书又该如何写呢?今天,律伴网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对这个问题详细的解答,具体内容请仔细阅读下文。 一、土地纠纷的具体含义 当事人因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其他有关土地的权利归属问题发生的争议。具体而言,就是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同时对未经确权的同一块土地各据理由主张权属,根据各方理由难以解决的土地权属矛盾。 二、土地纠纷起诉书 原告: 名称: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电话:___ 法定代表人: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 委托代理人: 姓名:___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民族:___职务:___工作单位: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 被告: 名称: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电话:___ 法定代表人: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 诉讼请求: 1、要求被告归还原告1.6亩土地。 2、案件受理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及理由:

****年**月**日,xxx公司依法在xx镇xx村xx组征用xx亩土地,用于建设商品房。2007年8月,xx镇xx村xx组与原告xx公司接洽,希望原告代为交付22万元xx镇xx公司拖欠被告的款项,以便尽快完成搬迁,及早开工建设。 2008年5.12地震之后,村民进行了搬迁,xx镇政府却将本该属于原告的1.6亩土地再次批给xx组进行灾后重建。 其后,原告进行了数次调解,多次上访,双方仍旧无法达成一致。 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四条等相关规定,被告应停止土地侵权行为,并即刻归还属于原告的1.6亩土地。望人民法院依法予以裁决。 此致 敬礼 xxx市人民法院 具状人: 2016年4月14日 三、土地纠纷的分类 土地纠纷按其争议的内容不同,可分为三类: (一)无书面土地流转合同的纠纷案件 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但现实中,承包土地流转很少签订书面合同,双方当事人大多以口头约定形式转包、出租、互换或代耕土地。在这种情况下,一方当事人要求收回转包、出租、互换或代耕的土地,就涉及口头约定该如何认定的问题。对此,实践中有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双方当事人未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其转包、出租、互换或代耕关系依法不成立或应认定口头约定无效。 (二)土地流转未报备案的纠纷案件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规定,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但现实中,由于农村土地承包人法律知识相对欠缺,加之受农村习惯的影响,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往往未报发包方备案,由此,实践中出现发包方或互换一方当事人仅以土地流转未报备案为由,请求确认土地流转合同无效的纠纷案件。 (三)土地互换期限约定不明的纠纷案件

我国农村山林土地纠纷解决机制的反思与重建

我国农村山林土地纠纷解决机制的反思与重建【内容摘要】以我国现阶段,农村山林土地纠纷问题突出的现象为前提,分析我国现有农村山林土地纠纷处理法律依据的优点和不足,对如何完善我国农村山林土地纠纷法律、解决机制予以论述,并分析建立“结合前因,得出善果”的农村山林土地纠纷处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农村山林土地纠纷解决机制多元性人民调解 增光镇位于惠东县境中部,东北与多祝镇相连,西南与大岭镇交界。距县城16公里。明末清初建圩时,因附近有三株古松,取名古松圩。位于西枝江边,近处江岸有崩坍处,俗称崩江圩,因客家方言“崩”与“增”、“江”与“光”谐音,易读好听,象征光明增大,遂改名为增光。全镇面积149.47平方公里。1953年属惠阳县所辖时,改名为永东。1954年,划入多祝区,复名增光。1972年12月,由多祝公社分出,成立增光公社,1983年改设区,1987年改设镇。2006年4月撤消,并入多祝镇。该镇人杰地灵,山清水秀,不仅有着古色古香的龙岩寺,还盛产荔枝龙眼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近年来,随着土地的不断增值和林改堪界工作的深入开展,增光镇农村山林土地矛盾纠纷问题日益凸显,主要集中在承包土地、转让、使用权归属等方面。山林土地矛盾纠纷,不仅影响了该镇的社会稳定以及党和国家有关政策的落实,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该镇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农村山林土地矛盾纠纷增多的原因 (一)因法律和政策的变化引起的纠纷。例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很多地区根据国家政策实行的是“两田制”,即“责任田和口粮田”的区分承包制度,而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即土地以农户为单位进行承包,土地承包规定30年不变,其目的在于维护农村的稳定。这一规定的实施,一方面引起了村民要求及时收回责任田并按照家庭联产方式

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中新网12月3日电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制定发布了《土地储备管理办法》,以“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土地调控,规范土地市场运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 《办法》规定,土地储备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实现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目标,依法取得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土地的行为。土地储备工作的具体实施,由土地储备机构承担。各地应根据调控土地市场的需要,合理确定储备土地规模。土地储备实行计划管理。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施土地储备计划,应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的依据。 《办法》明确,储备土地必须符合规划、计划,优先储备闲置、空闲和低效利用的国有存量建设用地。 《办法》全文如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土地调控,规范土地市场运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土地储备,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实现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目标,依法取得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土地的行为。 土地储备工作的具体实施,由土地储备机构承担。 第三条土地储备机构应为市、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隶属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统一承担本行政辖区内土地储备工作的事业单位。 第四条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财政及当地人民银行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互相配合,保证土地储备工作顺利开展。

财产安全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

【】私募基金财产安全监管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及所发行私募基金财产安全,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司资产业务的规范发展,防范经营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促进各项经营活动的有效实施,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制定。 第二章公司资金监管规范 第三条公司应当按照企业的风险隔离和财产隔离制度和相关要求,对私募基金的财产进行独立管理,按照防火墙隔离原则,公司自有资产与基金资产和其他资产之间、各基金资产之间严格分离、分别管理。 第四条公司不得将私募基金财产归入其固有财产。公司因私募基金财产的管理、运用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财产和收益归入私募基金财产。 第五条公司自有资产必须以本公司的名义进行独立管理,不得假借他人名义或者以个人名义进行管理,不得转借给他人使用。 第六条为防范利益输送及其他有损客户利益的行为,企业自有资产、不同的基金资产之间均应独立运作,账户管理、投资运作、信息传递等方面保持相互独立。 第七条公司以其固有财产承担法律责任,其债权人不得对基金财产行使请求冻结、扣押和其他权利。公司因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等原因进行清算的,基金财产不属于其清算财产。 第八条公司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基金合同约定擅自将基金资产用于抵押、质押、担保或设定任何形式的优先权或其他第三方权利。 第九条基金财产产生的债权不得与不属于基金财产本身的债务相互抵消。

非因基金财产本身承担的债务,公司不得主张其债权人对基金财产强制执行。上述债权人对基金财产主张权利时,公司应明确告知基金财产的独立性。 第十条当基金份额持有人与公司基于基金财产而发生争议时,由公司对基金财产的独立性承担举证责任;各方基于争议应寻求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按照约定的纠纷解决方式解决;没有约定的,各方均可按照法律规定寻求司法途径解决争议。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妥善保管基金财产及基金财产投资运用产生的相关文件资料,以便投资者审阅。 第十二条公司应当严格按照基金合同约定的投资比例、投资限制、投资禁止行为进行投资。 第三章基金托管 第十三条除非基金的全体投资人一致同意,公司业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全体投资人要求选定符合条件的机构作为托管机构(以下简称”托管机构“),对基金的资产进行托管。 第十四条原则上,基金托管人基金托管人应具有独立性并符合以下条件:(一)成立时间在三年以上的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二)具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的基金托管资格; (三)具有基金托管经验; (四)具有专门服务于基金管理企业的内设机构; (五)最近3年无重大过失及行政主管机关或司法机关处罚的不良记录 (六)与基金的主要出资人、管理机构及其成员无股权、债务和亲属等关联和利害关系。

教科版科学五上《减少对土地的侵蚀》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上《减少对土地的侵蚀》参考教案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状的过程中,也会阻碍人类的生产生活。 2.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状,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腐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2.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势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阻碍。 2.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阻碍的观点。 3.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4.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爱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教学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教学难点 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教学预备 分组器材: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筑房屋的材料等。 教师演示:防治水土流失的图片、视频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腐蚀土地。腐蚀使某些地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势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为

了爱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方法尽可能地减少腐蚀。出示预防水土流失的图片、视频或课件。 2.今天我们就运用我们在那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在一个大水槽里建筑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势,然后选择地势中的一个地点建筑房屋。假如暴雨即今后临,我们的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突击而不被破坏吗?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吧。 二、设计和建筑我们的家园 1.我们建筑什么样的地势,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小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 2.全班交流展现设计图,并描述什么缘故如此建筑地势,说明什么缘故如此选择家园的位置,以及选择建筑地势及房屋所需要的材料的理由。 3.评判、小结。 4.推测暴雨过后,我们的家园会如何样? 三、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阻碍 1.摸索:在竞赛实验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什么缘故? 2.学生进行竞赛实验:用喷水器装水模拟暴雨降临,观看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得住暴雨的突击。 3.交流讨论并评判竞赛实验结果。 4.反思:假如重新设计建筑自己的家园,我们会对地势做哪些改进?我们仍将房子建筑在最初选择的地点吗?什么缘故?我们将房子建筑在哪里? 四、总结、拓展延伸 1.我们差不多明白了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势地貌? 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在改变地表的地势地貌时,会对我们造成哪些灾难? 3.调查一下,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这些灾难的发生,以及尽量减少灾难造成的危害。

论民事诉讼与其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

论民事诉讼与其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 法学四班20157652 摘要:民事纠纷是指基于民事违法行为而产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争议,民事纠纷的处理机制是指缓解和消除民事纠纷的方法和制度。本文通过对比和分别联系,将民事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自决、和解、调解、仲裁等)衔接起来,研究不同纠纷解决机制的协同运作,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最大作用,以满足社会主体多样的纠纷解决需求,提高诉讼效率、改善司法实际,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民事诉讼、公平与效率、非诉讼纠纷解决 正文: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社会、文化不断发展,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我国民事纠纷的数量激增,纠纷的内容、性质和形式日益多样化。面对激增的社会各类纠纷,大量的案件涌入法院,使法院的负担加重,案件与日俱增,大量案件囤积,导致司法效率不高,审判质量也下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有效地利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此危机,减轻法院的压力。 此外,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机制”1。因此,对于多元化纠 1在2015年10月13日结束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

纷解决机制2的研究成为经济发展和司法现实的迫切需要。 一、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优劣对比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是指在一定社会中实行的,用以缓解、消除民事纠纷的一整套制度和方法。我国现行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概括起来主要有:自力救济——自决与和解;社会救济——调解与仲裁;公力救济——行政裁决和诉讼。 前两种可概括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国外则称其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英文是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ADR),即用多种诉讼外的方式来替代诉讼解决纠纷,又称法院外纠纷解决机制。 二者各具特点,优劣不一。民事诉讼的优点包括: 其正当合理的程序有助于案件事实的澄清和民事纠纷的公正解决。具有强制力,成为公民权利实现的有力屏障。 而其缺点在于: 诉讼是一种极具职业专门性的技术性活动,不易为一般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当事人在心理上与诉讼保持一定的距离,妨碍了对诉讼的利用。程序复杂繁琐、时间持久、成本高昂。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具有以下优点: 成本低、迅速、便利;程序简单明了;高度的意思自治。 其缺点体现在: 在追求低廉和迅速解决纠纷的同时,可能导致一些非正义的结果,例如,当事人的妥协使自己的权利不能全面实现;抹煞和淡化当事人的权利意识和实现权利的意愿;在运作中可能出现违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过分发展或强调ADR 2“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我国的学术研究语境中,其分界并不是非常清晰,其往往与源自美国的ADR运动联系在一起。是故,实践中其翻译有“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等等不一而足。但是,严格说来,ADR 本身是否就是“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的缩写形式,这也是有争议的; 另外,其中的“alternative” 替代的是谁,同样是有疑问的。 对于这些用语上的区别,西北政法大学赵旭东教授就认为,“‘多元化’的概念不能准确反映这种有机统一体系的内部关系,也不是‘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同义词。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应当建立在以司法为中心的法治主义理念之上”。参见赵旭东: 《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多元化”与“替代性”之辨析》,载《法学杂志》2009 年第11 期。客观地说,以协商、调解、仲裁等为典型的ADR,不宜用列举的方式呈现,可以概括其特点。可以预想到的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还将出现更多、更新的ADR产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