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高一化学学案全册最新(人教版经典)

经典:高一化学学案全册最新(人教版经典)

经典:高一化学学案全册最新(人教版经典)
经典:高一化学学案全册最新(人教版经典)

目录

尽力而为还不够 (2)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3)

§1.1.1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 (3)

§1.1.2蒸馏、萃取及离子的检验 (7)

§1.2.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0)

§1.2.2摩尔质量 (12)

§1.2.3气体摩尔体积 (15)

§1.2.4物质的量浓度 (20)

§1.2.5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23)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测试题 (26)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31)

§2.1.1物质的分类 (31)

§2.1.2分散系及其分类 (35)

§2.2.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38)

§2.2.2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42)

§2.2.3离子反应的应用 (44)

§2.3.1氧化还原反应的建立 (47)

§2.3.2氧化剂和还原剂 (51)

§2.3.3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 (54)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 (56)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60)

§3.1.1金属的化学性质 (60)

§3.1.2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62)

§3.1.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65)

§3.2.1钠的化合物 (67)

§3.2.2铝的重要化合物 (70)

§3.2.3 铁的重要化合物 (73)

§3.3.1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76)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79)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84)

§4.1.1二氧化硅和硅酸 (85)

§4.1.2硅酸盐和硅 (87)

§4.2.1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89)

§4.3.1硫及其氧化物 (93)

§4.3.2氮及其氧化物 (97)

§4.4.1 氨 (98)

§4.4.2硫酸和硝酸 (102)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106)

尽力而为还不够

美国西雅图的一所著名教堂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有一天,他向教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们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那年冬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猎狗在其后穷追不舍。可是追了一阵子,兔子跑得越来越远了。猎狗知道实在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气急败坏的说:“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

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辩解道:“我已经尽力而为了呀!”。

再说兔子带着枪伤成功逃生回家后,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的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是怎么甩掉它的呢?”

兔子说:“它是尽力而为,我是竭尽全力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竭尽全力地跑,可就没命了呀!”

泰勒牧师讲完故事之后,又向全班学生郑重承诺,谁要是能背出《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谁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

《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有几万字,而且不押韵,要背诵其全文无疑有相当大的难度。尽管参加免费聚餐会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浅尝辄止,望而却步。

几天后,班上一个11岁的男孩,胸有成竹地站在泰勒牧师面前,从头到尾背下来竟然一字不落,没出一点差错,到了最后,简直成了声情并茂的朗诵。

泰勒牧师比别人更清楚,就是在成年信徒中,能背诵这些篇幅的人也是罕见的,何况是一个孩子。泰勒牧师在赞叹男孩那惊人记忆力的同时,不禁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能背下这么长的文字呢?”

男孩不加思索地说:“我竭尽全力”。

16年后,那个男孩成了世界著名软件公司的老板。他就是比尔·盖茨。

这两个故事带给大家什么样的思考与启迪呢?

泰勒牧师的故事和比尔·盖茨的成功背诵对我们的启示:每个人都有极大的潜能。正如心理学家所指出的,一般人的潜能只开发了2%-8%左右,还有90%的潜能处于沉睡状态。全力以赴则是对自身潜能的最大挖掘,是对一个问题的执着与负责,是必要时进行自救的法宝。谁要想创造奇迹,仅仅做到尽力而为还不够,必须竭尽全力才行。

很多事可能一生也只做这么一次,一个人一生也只年轻一次,尽力而为往往会给我们留下诸多遗憾,与其到白发时责怪自己为何当初不全力以赴,而导致今日的遗憾。不如趁你还年轻的时候,以“全力以赴”的心态对待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全力以赴意味着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意味着永不言败,永不放弃。全力以赴才可以取得成功。

编委的心愿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1.1.1 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

【学习目标】

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3、通过设计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方案的设计,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等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1、 粗盐提纯;

2、 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

【学习过程】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

进入实验室前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安全规则,时时想到“安全第一”。

2、了解安全措施。

(1)危险化学药品的存放。

①受热或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选用 瓶存放在冷暗处。

②易燃、易爆试剂应 保存,放置在冷暗并远离电源和火源的地方。

(2)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

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 扑盖。

酸洒在皮肤上,应立即用 冲洗,再涂上3%-5%的 ,若是浓硫酸应先迅速用 ,再用 ,再涂3%-5%的 。

碱洒在皮肤上,用 冲洗,再涂上 溶液。

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 冲洗,边洗边 ,不要用手揉眼。

(3)记住报警电话。

急救电话: 火警电话: 。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1)仪器的使用、药品的取用。

?????)或()

粉末或小颗粒:()块状固体:(固体药品的取用仪器 ??

???胶头滴管:少量量取法:定量倾倒法:大量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加热的方法。

(3)气体的收集。

??

???排水法)排空气法()排空气法(气体的收集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5、要遵循实验操作规范。

加强“六防”意识。防爆炸、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防倒吸、防污染。

6、了解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问题1、若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能用NaOH 溶液冲洗吗?

问题2、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应如何选择试剂瓶盛放?

问题3、过滤和蒸发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针对训练】

1、除火灾外,在实验室做实验时,还存在其他操作安全隐患,试分析下列操作是否正确。

(1)在实验室品尝蔗糖。

(2)加热液体的试管不准对着人;加热过程中的实验仪器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放在石

棉网上。

(3)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4)若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完气体时,应先撤导管,再熄灯。

(5)做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并对尾气处理(吸收或点燃)。进行易燃易爆

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点燃或适当处理。

(6)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铜,再通氢气。

2、化学实验中的六大安全问题:(根据要求回答)

(1)防火灾:实验室有许多易燃物,请你列举几个例子,并说明它们起火时应该如何扑灭。

(2)防爆炸:我们已经学过的可燃性气体有哪些?在点燃它们之前应该进行什么操作?

(3)防倒吸: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易引发倒吸试加热的试管炸裂,可以在装置中增加一个防倒吸的装置。你能画出一个或两个防倒吸的装置吗?请说明它们的工作原理。

(4)防污染: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我们通常要对尾气进行处理。对于下列尾气,你会采用什么处理方法?

A.CO

B.NH3

C.O2

D.SO2

(5)防暴沸:加热液体物质时为了防止暴沸,应在液体中加入。(6)防中毒:写出你知道的有毒气体的名称和化学式。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

(1)适用范围:分离和。

(2)主要仪器及用品:铁架台(带铁圈)、、、、滤纸。

(3)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二低:,。三靠:,,

2、蒸发

1、适用范围:将固体溶质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2、试写出主要仪器及用品:铁架台(带铁圈)、、、。

3、蒸发操作中的操作要领

(1)蒸发皿的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2)加热过程中要,以免溶液溅出。当析出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用。

【针对训练】

1、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要检验纯度,以免发生爆炸

B.不慎将浓盐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浓碱溶液冲洗

C.CO气体有毒,处理CO尾气的方法一般是将其点燃,转化成无毒的CO2

D.在盛O2的集气瓶中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事先在集气瓶底铺上一层沙子

2、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A .

B .

C .

D .

3、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给蒸发皿内所盛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23

B .蒸发的过程中,用酒精灯一直加热到固体全部析出,没有水分

C .过滤时,即使为了加快过滤速率,也不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

D .过滤时,若一次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需再次过滤至澄清

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 .用手接触药品

B .用嘴吹灭酒精灯

C .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便丢弃

D .将带有溶液的滴管平放在试验台上

5、下列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 2、CO 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做H 2还原CuO 实验时,先通H 2后加热CuO ,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 2

⑥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干布擦去,后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 3

溶液;若是其他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后再涂上NaHCO 3

⑦碱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冲洗

A .①②③⑤⑦

B .①②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

D .全部

6、根据你对蒸发操作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液体体积不超过蒸发皿容积 ;

(2)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3)什么时候停止加热?

7、对以下混合物:

(1)水和油 (2)水和泥沙 (3)蔗糖水溶液

(4)水和酒精 (5)铁屑与沙子 (6)NaCl 溶液

(7)Na 2SO 4溶液 (8)Na 2CO 3溶液中加入CaCl 2后的混合液

A .可以用过滤操作进行分离的是 ;

B .可以用蒸发操作进行分离的是 ;

三、离子检验:SO 42—的检验

1、根据你对教材的理解,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检验SO 42—的方法、现象。(要包括用到的试剂、

试剂添加顺序、现象、结论四个方面)

2、下列离子对SO42—的检验不会产生干扰的有()

A.Ag+ B.SO32—C.CO32—D.H+

3、如果某溶液中含有NO3—、Ag+、H+,可能还有SO42—离子,请问该如何确定是否有SO42—?

四、粗盐的提纯

粗盐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MgCl2、CaCl2及硫酸盐等杂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除去泥沙及可溶性的杂质,得到纯净的NaCl晶体。

1、除去可溶性的MgCl

2、CaCl2及硫酸盐分别选用什么试剂?

2、利用你选用的试剂,设计实验方案。你要考虑试剂加入的顺序,试剂用量以及过量后如何处理等问题。

【针对训练】

1、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2、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要有安全意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被玻璃割伤手后,先取出伤口里的碎玻璃片,再用稀双氧水擦洗,然后敷药包扎

B.不慎将浓硫酸粘到皮肤上,立即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清洗

C.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应撒上硫磺粉

D.碰倒酒精灯,酒精洒出着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灭火

3、实验室进行过滤和蒸发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B.玻璃棒C.蒸发皿D.酒精灯

4、有一包白色粉末状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NaCl、CaCO3、CuSO4、KCl、Na2SO4、MgCl2、KNO3中的某几种,现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加入氯化钡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

(1)原混合物中肯定没有;

(2)原混合物中肯定有;

(3)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1.1.2 蒸馏、萃取及离子的检验

【学习目标】

1、学会蒸馏的原理,认识蒸馏装置,掌握萃取操作的要点;

2、学会Cl—的检验方法。

【重点难点】

1、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

2、分液漏斗的操作。

【学习过程】

一、离子的检验

1、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盐中可溶性杂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这些杂质时的加入试剂顺序

顺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序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序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馏

(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________不同,除去液态混合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杂质的方法。

(2)适用范围:;

(3)举例:;

(4)实验室制蒸馏水常见装置:

实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蒸馏的注意事项:

a、蒸馏装置的连接应按____________的顺序;

b、蒸馏烧瓶配置温度计时,应选用合适的橡胶塞,特别要注意检查_________是否良好;

c、用水做冷却介质,将蒸汽冷凝为液体。冷凝水的流向要从低处流向高处,即________进水,_________出水;

d、温度计的液泡(水银球)不能________液体中,应放于蒸馏瓶_________附近;

e、加入碎瓷片(或沸石),是为了____________。

(5)制取蒸馏水步骤:(完成教材实验1—3)

①检验Cl—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________和几滴________溶液,试管中产生________,

说明水中含有Cl—。

②蒸馏

在100mL烧瓶中加入约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_______,按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连接装置,向冷凝器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溜出的部分液体。

4、萃取

(1)定义:利用溶质在里的不同,用把溶质从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

(2)萃取后需要进行__________操作来将这两种溶剂分离开来。

(3)萃取的过程实质是提高溶质的___________的过程,萃取分液操作后得到的是该溶质在另一种溶剂中的____________,仍属于______________。

(4)萃取剂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萃取—分液操作步骤:①_______ → ②________ → ③________ → ④________。

5、分液

(1)适用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仪器:分液漏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分液漏斗的注意事项:

①使用分液漏斗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液时,下层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层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训练】

1.选择一种溶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溶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A.易溶于水,且不能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不溶于水,且密度必须比水大D.不溶于水,且密度必须比水小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选择萃取剂,且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必须比原溶剂大

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H+、Cl—、SO42—欲证明两种阴离子确实存在,选用的最佳方案是:先向溶液中滴入足量的溶液至沉淀完全,再取上层清液滴加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得出结论。

4. 在A、B、C、D四种物质的溶液中含有Na+、Fe3+、Ag+、Cu2+、SO42—、Cl—、OH—、NO3—等八种离子,现将这四种物质的稀溶液两两混合,有如下现象产生:

⑴A+B →蓝色沉淀⑵ D+C→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⑶B+D→红褐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推断并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5.某工厂的废渣中混有少量锌粉和氧化铜(其它成分不跟酸反应)与大量的废盐酸接触形成污水,产生公害。若向污水中撒入铁粉,且反应完全,铁粉有剩余时,此时污水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6. 从给定化合价O—2、Cl—1、Mg0、H+1、Cu+2、C+4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下列要求组成物质(用化式填写)

①单质②无氧酸③酸性氧化物④难溶性碱

⑤碱性氧化物⑥碱式盐⑦可溶性正盐。

§1.2.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重难点】

1、物质的量概念及其理解。

【学习过程】

预备知识;初中学习过哪些物理量?单位分别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含义?请总结一下。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表示含有的物理量,符号。它能将宏观可称量的物质与微观粒子联系起来。

2、摩尔:是“物质的量”的,简称,符号。

例: 2 mol H2

指出每个对象所指代的意义

[注意事项]

(1)“物质的量”是专用名词,是七个之一,在表达中四个字不可增减、

拆分,不能理解成物质的质量或数量,也不能用“摩尔数”代替。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计量的对象不是宏观物体,它只适于表示。如:、、、、、等基本的粒子,也可以是特定微粒的组合。

(3)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严禁指代不明。如:1mol氧指代不明,氧是指氧分子还是氧离子?

【针对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物质的量实际上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集体

C.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D.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

E.1mol氢

F.1molCO2、1mol Na+

G..1mol大米、1mol细菌

3、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相同。12C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4、1个12C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试计算12g 12C含有多少个C原子?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

1、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符号,单位(读作每摩)。

2、基准数:;

3、近似值:N A= 。

4、1mol 6.02×1023

注意:

(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不是6.02×1023,就像圆周率不是3.14一样。对于阿伏加德罗常数我们在计算时一般代入6.02×1023,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是一个精确值。6.02×1023是一个近似值,它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常用于计算,不能用于有关概念中。

(2)阿伏加德罗常数不是一个数,而是有单位的,单位是。

(3)1mol任何粒子含有相同的粒子的结论,对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正确的。

【针对训练】

1)1mol O中含有个O;

2)1mol H2O中约含有个H2O;

3)1mol H+中约含有个H+。

4)3molCO2中有____________个CO2,_____________个碳原子,____________个氧原子。

5)2molNaCl中有___________个钠离子,___________个氯离子。

6)1.204×1024 个氢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mol。

三、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的关系

1、物质的量(n)、粒子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之间的关系:n = 或N =

或N A。

2、推论:物质的量之比=微粒数之比

数学表达式:

【针对训练】

1)0.5mol水中含有个水分子。

2)2mol水中含有个水分子,含有个氢原子。3)1mol NaOH中含有个NaOH,含有个氢氧根离子。4)1个水分子中有个电子;

1mol H2O中含有个电子;

1mol H2O中含有个质子;

1mol H2O中含有个中子;

1mol H2O中含有个分子;

1mol H2O中含有个原子;

1个氨分子中有个电子;

1mol NH3中含有个电子;

1mol NH3中含有个质子;

1mol NH3中含有个中子;

1mol NH3中含有个分子;

1mol NH3中含有个原子。

5)下列数量的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 1mol HCl

B. 3.01×1023个碘分子

C. 12g 12C

D. 0.5mol CH4

6)与0.3mol H2O 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是

A. 0.3 mol HNO3

B. 1.204 × 10 23个HNO3分子

C. 0.2 mol H3PO4

D. 0.1mol NH3

7)在3.01×1023个CO2中含有的C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氧原子数目是多少?

§1.2.2摩尔质量

【学习目标】

1、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2、能熟练运用摩尔质量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

3、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的关系

【重难点】

一、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的关系

【学习过程】

【思考】既然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那么如何通过物质的量求出物质的质量呢?

通过以上计算,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1、摩尔质量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 ,符号 ,单位 。

2、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1)单原子、简单离子(单原子离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 -

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 ;M (Na )= g·mol -1、M (Na +)= g·mol -

1 2)多原子单质、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以g·mol -

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 ;M (H 2SO 4)= g·mol -1、M (O 2)= g·mol -

1 3)原子团的摩尔质量以g·mol -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 ;M (NH 4+)= g·mol -

1 4)对于给定的某一物质来说,摩尔质量是一个常量.........

,不随物质的量的多少,物质的质量的多少而改变,也不随物质的聚集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3、表达式:摩尔质量(g·mol -1)= 质量(g)物质的量(mol)

4

m n N N M M N ××÷÷A A 注意事项: ①N A 有单位:mol -

1

②求n 或N 时,概念性问题用N A ;数字性问题用6.02×1023 mol -1

③M的单位取g·mol-1时,m的单位取g;

④重视n在m和N之间的桥梁作用

⑤与N有关的问题莫忽视微粒的组成和种类。

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的几种基本题型:

1、已知质量(物质的量)求物质的量(质量)

例一. 4.9g H2SO4的物质的量是;2. 5 mol 铜原子的质量是。

2、已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求原子或离子的质量

例二. 已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求1个Fe3+的质量是。

3、已知粒子数(N),阿伏伽德罗常数(N A)、物质的量(n)中的两个量,求另外一个量。例三. (1)某硫酸钠溶液中含有3.01×1022个Na+,则该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是。

(2)已知a molNH4+中含有b个e—(电子),则N A可表示为:。

(3)0.5molNH3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质子数为。(4)23.75 g某+2价金属的氯化物(MCl2)中含有3.01×1023个Cl-,则MCl2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M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针对训练】

1、M(S)=g·mol-1 M(H2O)=g·mol-1 M(NaCl)=g·mol-1

2、硫酸的摩尔质量是,4.9克硫酸里含有个硫酸分子。

3、求出下列物质的质量。

1)100molH2O ;

2)0.1molNa+。

3、求下列微粒的个数。

1)90g水;

2)56g氮气。

4、3.01×1022个OH—的物质的量为,质量为__________,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这些OH—与______ molNH3的质量相同,这些OH—和_______ g Na+含有的离子数相同。

5、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5molO2含氧原子数为0.5 N A

B.1.8g的NH4+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 A

C.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 N A

D.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 N A

6、将4g NaOH溶于多少克水中,才能使每100个H2O分子溶有一个Na+?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molO2的质量是32g·mol-1;② H2的摩尔质量是2g;③1molH+的质量是1g;

④对于原子而言,摩尔质量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A.①②③B.③④C.③D.②④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H 2SO 4的摩尔质量是98

B .2mol NO 和2mol NO 2含原子数相同

C .等质量的O 2和O 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

D .等物质的量的CO 和CO 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

9.相同质量的SO 2和SO 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所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 .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D .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10. 某元素1个原子的质量为a ,1 个 C-12原子质量为b ,则该元素的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b a 12

B .a b 12

C .A N a

D .a·N A

总结:

物质的质量m 、物质的量n 、粒子数N 之间的关系:

÷M ÷N A

质量 物质的量 微粒数

m ×M n ×N A N

宏观 微观

§1.2.3 气体摩尔体积

【学习目标】

1、在知道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认识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初步学会运用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学习过程】

【复习回顾】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忆物质的量与质量、粒子数

目之间有什么关系?物质的量是怎样把宏观质量与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

〔思考〕

1. 物质的量(n )、微粒数(N )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之间有什么关系?

2. 物质的量(n )、质量(m )和摩尔质量(M )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学生活动

〔展示〕 质量

粒子数

宏观 微观

体积

粒子数

〔讨论+计算〕在0℃、1.01×105Pa 时1mol 下列物质的体积为多少?

〔讨论〕由体积数据结合物质状态可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1.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气体所占的体积比1mol 固体或液体所占的体积 ;

2. 在相同条件下,1mol 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各不相同,而1mol 气体的体积 。 〔思考〕那么从微观角度分析,物质的体积由哪些因素决定?

二、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从微观来看有:(1) (2) (3)

2、固体或液体的体积由 和 决定。

〔思考〕气体体积的主要决定因素有哪些?

[实验启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要比固体和液体中粒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大得多。

粒子数目

气体体积

粒子间平均距离

(d)

3、通常情况下,气体粒子间距离是气体粒子直径的倍左右。

气体体积由和决定。

4、气体粒子间平均距离与和有关。温度越高,体积越,压强越大,体积越。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一个定值,故粒子数一定时,其体积是一个定值。

三、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所占的,符号Vm,单位(或)和(或)。

2、数学表达式:。

3、影响因素:Vm受和的影响。

4、通常将0℃,1.01×105Pa时的状况称为,简称标况,在标准状况下任何的摩尔体积都约是L/mol,这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在计算中常常使用)。

5、在应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时应注意:

(1)四要素:

(2)“约”字的含义:一是数值不是精确的数值而是个约数;二是实际上气体分子的固有体积不能完全忽略,气体分子间的引力也不能完全不考虑。所以1mol不同气体的分子占有的体积是有差别的,不能绝对地说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正好为22.4L。“22.4L”这个数值是近似值,但在计算时就取22.4L/mol即可。

(3)适用对象:(1)(2)

(4)气体摩尔体积适用于纯气体,也适用于混合气体。如0.3molH2和0.7mol的O2的混合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5)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则它可能处于标准状况下也可能处于非标准状况下。【课堂反馈】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⑴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是22.4L。

⑵1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⑶标准状况下,1molO2和N2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⑷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L。

⑸22.4L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大于11.2L气体所含的分子数。

⑹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可能约为22.4L/mol。

⑺标准状况下,含有1molHCl的盐酸的体积约为22.4L。

(8)1mol 氢气和1mol氮气体积相等。

四、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和下,相同体积的任何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2、气体状态方程:。其中:P代表、V代表、N代表、R代表、T代表。

3、阿伏加德罗定律:(“四同”定律)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特征是“四同”——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其中三个量相同,第四个量必相同。即阿伏加德罗定律表述方式为:

4、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粒子数(N)、气体体积(V)、M摩尔质量、N A阿伏加德罗常数、Vm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

5、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①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

......,也等于式量之比.即:...............其.摩尔质量之比

②同温同体积的气体,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分子数之比.即:

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密度

1、已知某混合气体的总质量(W总)和总物质的量(n总),则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2、已知某混合气体中各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其在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或摩尔分数(A%、B%…),求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3、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称相对密度。已知同温同压下,某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D(H2),对空气的相对密度D(空气),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D(H2) M= D(空)

五、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1.物质的量、粒子数、物质的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比较与换算。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各种化学计量之间的换算如下:

物质的质量m 物质的量n 粒子数N

气体体积V

【针对训练】

1、0.5mol H2SO4所含原子数与多少克H2所含原子数相同?这些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L?

2、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240mL的质量为0.3g,求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3、已知某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与空气的密度之比是0.97,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4、煤气是等体积的H2和CO的混合气体,试求在标准状况下1L水煤气的质量?

5、在0℃和1.01×105Pa下,下列各组气体混合后得到的气体,其平均式量可能达到40的是

A.N2和O2B.CO2和O2

C.SO2和CO2D.HI和Cl2

6、取粉末状碳酸钠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钠)12g,放入50g 14.6%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生成(标准状况下)CO2多少L?

7. 下列物质在常温、常压下,各取0.1mol,其体积最大的是()

A.原子半径为0.152nm的金属锂B.原子半径为0.227nm的金属钾

C.原子半径为0.158nm的硫原子D.原子半径为0.128nm的金属铜

8. 决定一定量气体的体积大小和主要因素是()

A. 气体分子的大小

B. 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C.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D. 气体分子的数目

9. 标准状况下,若两种气体所占的体积不同,其原因是()

A. 气体性质不同

B. 气体分子的大小不同

C. 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不同

D. 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

10、判断正误:

1). 温度为0℃,压强为505kPa时,CO2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 ()

2). 标准状况下,一定量的任何气体体积都约为22.4L ()

3). 标准状况下,1molH2O的体积约为22.4L()

4). 当温度高于0℃时,1mol任何气体体积都大于22.4L()

5). 相同条件下,1molCO和1molCO2所含分子数相同,体积也相同()

1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25℃,1.01×105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C.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D.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12、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①0.5mol NH3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 ③4℃9mL 水④0.2mol H3PO4

A. ①④③②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①③④②

13、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的理想气体,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 分子直径的大小

B. 分子间距离的大小

C. 分子间引力的大小

D. 分子数目的多少

14、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时为116g,充满CO2时为122g,充满气体A时为114g,则A 的式量为()

A. 60

B. 32

C. 44

D. 28

15、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气体与3体积Y2气体化合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XY3

B. XY

C. X3Y

D. X2Y

§1.2.4物质的量浓度

【学习目标】

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重难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学习过程】

【预备知识】

1.如何配制100g20%NaOH溶液?其中NaOH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取10g上述溶液,NaOH的质量分数是,并求其中NaOH的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浓度定义

定义:表示里所含溶质B的,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其数学表达式符号单位。

注意事项:

Ⅰ.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里取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其、密度

....与原

..、质量分数

溶液相同。

Ⅱ.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也相同的任何溶液,所含溶质的相同,但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同。

Ⅲ.V指的是的体积,不是的体积,也不是的体积之和。Ⅳ.溶质必须用表示,若给出的是溶质的质量或气体体积或微粒数,应先换算为。【针对训练】

1、1mol/L硫酸溶液的含义是( )

A.1L水中含有1mol H2SO4B.1L溶液中含有1molH+

C.将98g H2SO4溶于1L水中所配成的溶液D.指1L硫酸溶液中含有98g H2SO4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分析原因

(1)1mol NaOH溶解在1L水中得到1mol/LNaOH溶液。(2)标准状况下22.4mlHCl气体溶于100ml水得到0.01mol/L盐酸。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册

高一化学导学案 (必修1)

阅读教材5步曲 读:课前阅读教材,思考本节所讲的核心内容,如果阅读后印象不深,再阅读一遍。然后独立思考,完成学案。 划:阅读教材和学案,划出理解该概论要点与细节,以及不懂的地方,并适当做以标记。 写:带着阅读教材的体会,深入课堂,静心听讲,把教师对概念的理解,快速以简要的文字,标写在书上该概念旁,不可把黑板上所有东西茫茫碌碌照抄照写、以免影响听课的质量。 思:听课后要认真思考,把握核心概念理解的要点,形成自己理解的思路。记: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结合老师的讲解,把所学内容的内涵记在笔记本上,并用不同颜色加以标注,以便课后复习。

导学案NO.1 年级:高一科目:化学主备:审核: 课题:过滤与结晶课型:复习课时 : 1 【考纲解读】 过滤和结晶使用的仪器及其应用 【自学与归纳】 分离和提纯的区别: 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每一组分都要保留下来,如原来是固体,最后还是固体 提纯:指保留混合物中的某一主要组分,把其佘杂质通过一定方法都除去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的物质的分离方法有:、、。 1、 原理:利用物质的差异,将液体和分离开来。 实验用品:、、、、。 注意事项: 过滤操作实验小结: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

2、和结晶 原理:利用的方法,使溶液中不断挥发而析出(晶体)的过程。 实验用品:、、、。 操作注意事项: 1)蒸发皿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 的。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 3)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用蒸干。 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 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是分离和提纯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物质的混合物,且混合物中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而另一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交流与展示】粗盐的提纯 1.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杂质,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提纯。以上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它们的作用依次是: (1)________溶解。 (2)引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杂质加入的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酸盐如Na2SO4 MgCl2 CaCl2 多余的__________、 适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 1.试剂:____________; 2.步骤

江苏省高中化学知识点学案(必修2)

江苏省高中化学知识点学案(必修2) 复习材料 一、食品、药品与人体健康 1.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 人类的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它们在人体内的代谢和生理功能见下表: 营养物 质 食物来源代谢与功能 糖类葡萄糖:葡萄 等带有甜味的 水果、蜂蜜, 植物种子、叶 和动物血液 蔗糖:甘蔗和 甜菜 淀粉:植物种 子和块茎(大 米、马铃薯) 纤维素:干果、 鲜果、蔬菜等 糖类是生命的基础能源物质,提供人体所需的大部分能量。 葡萄糖容易被人体吸收并能直接为人体组织所利用;淀粉和蔗 糖必须在酶的催化下,先水解为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 要: (C6H10O5)n(淀粉)+n H2O n C6H12O6(葡萄糖)。 葡萄糖在人体中的功能: ①氧化放能,C6H12O6+6O2→6CO2+6H2O; ②合成肝糖元,当血糖低于正常值时,再转变成葡萄糖补 充到血液中; ③合成肌糖元,供给肌肉运动时使用; ④转变成脂肪,储存在脂肪组织中。 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为葡萄糖,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内的作用:①刺激肠道蠕动和分泌消化液,有 助于食物消化和废物排出;②减少有害物质与肠黏膜的接触时 间;③预防便秘、痔疮和直肠癌;④降低胆固醇、防治糖尿病。 油脂猪、牛、羊等 家畜肉类和大 豆、花生等油 料作物的种子 油脂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人体摄入油脂后,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 油,脂肪酸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有: ①氧化热量,1 g脂肪在体内氧化时放出约39.3 kJ的热量, 远高于糖类和蛋白质; ②合成人体所需的脂肪,存于脂肪细胞中(相当于“能量” 的储存); ③合成人体所需的其他化合物,如磷脂、固醇(细胞的主 要成分)等; ④促进发育、维持健康和参与胆固醇的代谢等。 蛋白质动物性蛋白 质,如鸡、鸭、 鱼、肉等 植物性蛋白 质,如谷类、 豆类、菌类、 蔬菜、水果等 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一部分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 各种蛋白质,包括激素和酶,满足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另一 部分氨基酸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供给人体活动的需要。 另一方面,人体内各种组织蛋白质也不断地分解,生成尿素, 排出体外。高中生每天大约要摄取80~90 g蛋白质。 酶是一类特殊蛋白质,对于生物体内复杂的新陈代谢反应有很强的催化作用。

高一化学必修一学案13

必修一导学案13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初步认识金属在生产生 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 3、通过归纳整理,了解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特点与其单质化学性质的联系 【学习重点】钠,铝与氧气的反应 【学习难点】钠,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的观察 【学习过程】活动一复习巩固认识金属元素 活动 主题 活动内容活动结果 自主整理 复习巩固1、阅读教材P46第一自然 段及图3-1,,归纳出自 然界中金属的存在形 态及地壳中金属元素 的含量 2、回顾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3、画出Na、Mg、Al的原 子结构示意图 4、分析原子结构特点与金属 的化学性质的联系。 5、阅读教材P46第二自然 段,归纳出金属共同的物 理性质 6、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 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铝与硫酸铜镁条燃烧 溶液反应 1、除金、铂等少数极不活泼金属外,地球上绝大多数金 属元素是以(填“单质”和“化合物”)的形 态存在的。因为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其次是, 第三位,第四位是。含量最高的非金属 元素是,金属元素是。 2、 3、Na Mg Al 4、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或“少”),易 (“得”或“失”)电子,所以金属单质的化学 性质一般较(“活泼”或“不活泼”) 5、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不透明,有易导,易导有性。 6、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并用单 线桥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1)(离子方程式) 还原剂氧化剂 (2) 还原剂氧化剂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学案全集(含答案)

【目标导航】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示。 2、懂得发生实验事故时的一些简单处理方法,能正确使用一些基本仪器并进行一些 简单的实验操作。 3、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蒸 馏、萃取等分离方法。并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质方法的讨论,加深 对提纯操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学习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 【学习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第一课时:实验基础知识 【问题导学】 1、如何保证实验安全?(课本第4页) 2、课本第4页,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试给下列几类物品举例。 易燃气体 易燃液体 自燃物品 爆炸品 剧毒品 腐蚀品 氧化剂 3、你听过实验中的“六防”吗?试着查查资料,了解一下,把你不熟悉的地方标记一下。 5、你认识下列仪器吗?是否知道他们的作用?

上面仪器中哪些可用作反应容器? 哪些可以直接加热? 哪些可以间接加热? 强调:胶头滴管 【练习】1、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操作中正确的是() A、酒精灯不慎碰到起火时可用水扑灭 B、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至通风处抢救 C、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清洗,边洗边眨眼睛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浓硫酸 E、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加热再通氢气 F、拿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G、在通风橱中制备有毒气体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练习】2、加热固体试剂时,不能使用的仪器是() A. 试管 B. 烧杯 C. 蒸发皿 D. 坩埚 【问题导学】6、初中你一定学过很多基本实验操作,一起来复习一下。 (1)药品取用: 原则

高一化学学案1(必修1).doc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 1 课时安全实验制作人(湛才善) 一:在做实验时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 .取药品: (1)固体块状 粉末 (2)液体少量 大量 定量 2 .加热(1)固体 (2)液体或固液混合物: 思考题1若固体加热易熔化(比如草酸晶体)呢? 3 .收集:(1)排空气法: (2)排液法: 思考题2 若制取的是有毒气体则应要注意什么问题?如果用排水法或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则应采用什么装置?(作图) 4 .闻气味: 5 .点燃 气体加热 6 .尾气处理碱性 酸性 其他 7.干燥酸性 碱性 中性 8.混合固固 固液 液液 思考题 3 浓硫酸稀释浓硫酸与乙醇、乙酸、甲酸呢?

9 意外处理:1液体飞溅到实验台 2 强酸溅到身上 3强碱溅到身上 10 熟记安全标志 补充习题 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为了使过滤速率加快,可用玻棒在过滤器中轻轻搅拌,加速液体流动 B .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要将被加热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 C .为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可采用粉碎、振荡、搅拌、加热等方法 D .为增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常采取搅拌、加热等措施 2 .下列有关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 .少量酸或碱滴到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C .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液滴飞溅现象 D .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硫酸,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3 .下图是用浓H 2 SO 4 和HCOOH (甲酸)制备CO 还原Fe 2 O 3并检验反应产物的实验装置图。 制备CO 的方程式为HCOOH+(浓)H 2 SO4==CO ↑+H 2 O 。 ⑴ A 、B 、C 、E 中应分别盛放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⑵加热还原Fe 2 O 3 之前首先要做______________ 检验;然后还要做 _____________ 试验,检验_________ 是否被赶净; ⑶实验结束后在玻璃管上方悬挂磁铁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 中所放物质为CuCl -NH 3溶液,它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立即加水冷却全问题。 课后作业 1 熟记安全实验2预习1过滤实验 2 蒸发实验 3 蒸馏实验4萃取实验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套)

第一章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学习重点】实验安全常识、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 【预备知识】 一、你记得这些仪器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吗? 1.酒精灯 a.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另一盏酒精灯。 b.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酒精。 c.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熄,不能用嘴吹灭。 d.万一洒出的酒精着火,不要惊慌,应该立即用铺盖。 e.使用前检查灯内是否有酒精,酒精占 容积。 2.试管 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不要垫石棉网,但要先进行预热,以免试管炸裂,若为液体时,则不超过1/3,试管倾斜,管口不;若为固体,应平铺底部,管口略向,以免水蒸气冷凝倒流炸裂试管。同时,加热时用试管夹夹试管的位置___________。 3.量筒 在量液体时,要根据___________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___________。同时,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4.托盘天平 要放置___________,使用前要___________,砝码和游码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称量时注意物体___________。 5.烧杯 给烧杯加热时要___________,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烧杯。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量以不超过烧杯容积的___________为宜,以防烧杯内沸腾时液体外溢。烧杯加热时,烧杯外壁___________,烧杯加热腐蚀性药品时,可将一表面皿盖在烧杯口上,以免烧杯内液体溅出。 二、你记得这些操作吗? 1.在实验室,我们如何取用药品呢?

经典:高一化学学案全册最新(人教版经典)

目录 尽力而为还不够 (2)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3) §1.1.1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 (3) §1.1.2蒸馏、萃取及离子的检验 (7) §1.2.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0) §1.2.2摩尔质量 (12) §1.2.3气体摩尔体积 (15) §1.2.4物质的量浓度 (20) §1.2.5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23)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测试题 (26)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31) §2.1.1物质的分类 (31) §2.1.2分散系及其分类 (35) §2.2.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38) §2.2.2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42) §2.2.3离子反应的应用 (44) §2.3.1氧化还原反应的建立 (47) §2.3.2氧化剂和还原剂 (51) §2.3.3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 (54)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 (56)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60) §3.1.1金属的化学性质 (60) §3.1.2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62) §3.1.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65) §3.2.1钠的化合物 (67) §3.2.2铝的重要化合物 (70) §3.2.3 铁的重要化合物 (73) §3.3.1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76)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79)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84) §4.1.1二氧化硅和硅酸 (85) §4.1.2硅酸盐和硅 (87) §4.2.1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89) §4.3.1硫及其氧化物 (93) §4.3.2氮及其氧化物 (97) §4.4.1 氨 (98) §4.4.2硫酸和硝酸 (102)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106)

高一化学学案

高一化学统一教学案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一) 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3)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4)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这门学科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 (1)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学习难点]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课前预习区】 1.初中化学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请各举一例: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基本反应类型,分析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变化。 铜与氧气反应 氧化铜与氢气反应 碳酸钙高温加热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NaCl溶液与AgNO 3 溶液反应 【课堂互动区】 [交流研讨]: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角度分析,上述这些反应有何特征? 一、氧化还原反应 1、化学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如:反应H 2+CuO高温Cu+H 2 O 元素化合价升高被发生氧化反应 元素化合价降低被发生还原反应 [小结1] ①从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否升降看,氧化还原反应是。 ②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反应。 ③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④氧化、还原反应是对立的、相互依存于同一反应中。

⑤新的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及依据: 【当堂练习】 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B.CaCO 高温CaO+CO 2↑ C.Na 2O+H 2O=2NaOH D.Mg+2HCl=MgCl 2+H 2↑ 2.金属钠的性质我们已经熟悉,将其露置于空气中,会发生以下变化:第一步,变成Na 2O ,第二步转化为NaOH ,第三步逐渐生成Na 2CO 3·10H 2O ,第四步脱水变成碳酸钠粉末,上述四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第一步 B. 第二步 C. 第三步 D.第四步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交流研讨】: 1、实验室可以通过哪些不同的反应原理(类型)得到氯化钠呢? 2、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两个反应的本质区别。 3、从微观角度分析两个反应的本质区别。 2Na+Cl 2=2NaCl Na :化合价 , (得或失)电子,被 ,发生 反应; Cl :化合价 , (得或失)电子,被 ,发生 反应。 【实验演示】:锌粒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电流检验 【思考讨论】 1、写出Zn 与CuSO 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判断它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2、讨论电流计的指针为什么会偏转? 3、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4、讨论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有何关系?两者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关系是什么? 5、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与化合价升降有什么关系? 【小结2】 CuSO Cu 失去 e - ,化合价 发生氧化反应 得到 e - ,化合价 发生还原反应

2020高一化学 1.1走进化学科学学案 鲁科版必修1

1.1 走进化学科学学案(鲁科版必修1) 学习目标定位:1.能说出化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知道化学的两个基本特征。2.能记住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知道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科学的发展趋势。3.认识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习活动探究 【情境引入】古代炼丹家以丹砂(硫化汞)、雄黄(硫化砷)等为原料,开炉熔炼,企图制得仙丹,再点石成金,一两千年过去了,死于仙丹的不乏其人,点石成金终成泡影。古代中外炼金术士毕生从事化学实验,为何最终一事无成?这是因为他们梦想用升华等简单方法来改变常见金属的性质,把铅、铜、铁、汞等变成贵重的金、银。殊不知用一般方法是不能改变元素的性质的,想揭开化学的神秘面纱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科学。 探究一怎样理解化学是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探究活动】 1.观察欣赏下列几幅图片,思考有关问题 (1)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又是如何变化的? 提示物质是在变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了变化,在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常伴有发光、放热等。 (2)化学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它的任务是什么? 提示化学科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①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分子和原子等; ②化学研究的内容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 ③化学是自然科学。 2.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利用化学方法,人们从矿物、岩石以及动植物体中发现了很多有用的物质,并设法把它们提取出来或从已有的物质出发制造出来,而且通过对有关物质性质和结构的认识,根据需要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现在,化学家们已发现和创造了几千万种物质,如利用合成氨技术制造出增产粮食需要的氮肥;成功研制出大量帮助人们战胜疾病的新药物;以硅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造出的芯片和光导纤维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1)从以上一段文字你能概括出化学的特征吗? 提示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2)你能否用简短的几句话或几个词语描述一下你心中的化学? 提示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化学还是一门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实用的科学。 (3)举例说明哪些方面体现了化学的创造性? 提示①人们从矿物、岩石及动植物体中发现了许多物质并设法把它们提取出来或从已有的物质出发制造出来。

高中化学导学案

导学案 高一化学备课组 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学在实验中的应用导学案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 授课日期: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能根据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重点与难点:重点: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的关系难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知识梳理: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与分子,原子与原子按一定的比例定量地进行化学反应,而原子或分子都很小,我们直接用肉眼不可能观察到,更不可能一个一个地进行称量。怎样将微观的粒子数目与宏观的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来研究分子、原子或离子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呢?这就需要确定一种物理量。 1、物质的量 (1)概念:表示含有的集合体。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 (2)单位:简称,符号为。强调指出:“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 2、摩尔 (1)概念:摩尔是_______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__________个微粒。 (2)适用范围:摩尔可以计量所有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注意: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要使用__________表示。如:2mol H ,1mol H2 ,1.5mol NaOH ,1molOH-和1mole-等。 (4)定量关系:物质中所含某微粒的n=该物质的n×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微粒的数目。 例:1mol Na2SO4中含有______mol Na+、______mol SO42- 1mol NH3中含有______mol N、______mol H、______mol e- 1mol S2-中含有______mol e-、1mol NH4+中含有______mol e-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概念:1mol任何粒子的______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2)摩尔基准的规定:以______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高中化学教案课程教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中第三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知识,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 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 3、掌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 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过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2、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应的原理。 【难点】

(2019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学案(知识点详解及配套习题)

2019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学案 物质的分类胶体 [明确学习目标] 1.学会物质分类方法,会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2. 了解同素异形体。3.能够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分散系分类。4.会制备Fe(OH)3 胶体,会鉴别胶体与溶液。 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1.同素异形体 (1)由□01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3)举例:O2与□02O3;红磷与白磷;金刚石、□03石墨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1)交叉分类法 ①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②举例: Ⅱ.某些盐的交叉分类 (2)树状分类法 ①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 ②举例:

3.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 (1)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上常用的分类方法。 (2)举例:根据性质对氧化物进行分类 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1)概念:□01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2)组成

(3)分类 ①分散质和分散剂各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以其状态为分类标准共分为□049种分散系。 ②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 2.胶体的制备和特征 (1)Fe(OH)3胶体的制备 制备原理:FeCl 3+3H 2O=====△ Fe(OH)3(胶体)+3HCl 具体操作:往烧杯中注入40 mL 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08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09红褐色,停止加热。 (2)胶体的特性——丁达尔效应 当平行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10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11散射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胶体和□ 12溶液。 1.在科学研究中分类法的意义何在? 提示:运用分类法对物质进行科学的分类,然后分门别类地研究它们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就能够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把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 2.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吗?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吗? 提示:不一定,Mn 2O 7是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 3.悬浊液中的微粒直径均大于10-7 m 吗? 提示:否,悬浊液中含水分子,其直径小于10-9 m 。 4.向FeCl 3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得到Fe(OH)3胶体吗? 提示:否,得到Fe(OH)3悬浊液。

化学必修非常学案导学案

新课标化学必修 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课时化学实验安全过滤与蒸发 走进实验室,首先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的。 2.了解安全措施 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着火和烫伤的处理、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煤气、电闸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报警电话等。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1)药品的取用

(1)实验用剩的试剂一般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污染试剂。 (2)实验后的废液用收集,实验后集中处理。 5.记住报警电话 急救,火警(填电话号码)。 6.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2)在H2还原CuO的实验中为什么先通一会H2再点燃酒精灯?据此思考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应注意什么? 1.过滤 (1)作用:分离和液体。 (2)请写出实验的主要仪器及用品:铁架台(带铁圈)、烧杯、、、 滤纸。 2.蒸发 (1)作用:将中分离出来。 (2)请写出实验的主要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 3.粗盐中混有泥沙的除去

作用? (2)蒸发时,待溶液蒸干再停止加热,对吗?为什么? 【问题导思】 ①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为何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满气体后为什么要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例1:(2012·山东高考模拟组合题)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加热制备氧气,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B.给试管加热时,先给试管来回均匀加热,后固定局部加热 C.在测定溶液的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中部,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例:化学实验室中必须注意安全,要掌握一定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酒精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水扑灭火焰 B.酸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C.稀释浓硫酸时,先向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然后边搅拌边缓缓地注入浓硫酸 D.浓碱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E.实验中不小心划破手,先用医用双氧水消毒,然后用创可贴包扎F.汞有剧毒,易挥发,在实验室、家庭或医务室里不小心打碎温度计而造成汞洒落,应立即收集,并用硫粉处理,开门窗通风 【问题导思】 ①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是什么意思?

高中化学学案教案全套

高中化学学案全套 必修1 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 一、物质的分类 1、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的方程式并将物质进行分类:Ca→CaO→Ca(OH)2→CaCO3→Ca(HCO3)2 C→CO2→H2CO3→CaCO3 2、用树状分类法与交叉分类法将化学物质进行分类

3、分散系及其分类: (1)溶液、胶体和浊液的分类依据是: (2)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都是棕色的区别的方法是: (3)明矾净水的原理是什么?石膏使豆浆变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流口形成的三角洲等都与胶体的性质相关 二、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反应基础类型的关系: (1)2H2O2 == 2H2O + O2↑ (2)CaCO3 == CaO + CO2↑ (3) 2Na + Cl2 ==2 NaCl (4) CaO + H2O == Ca(OH)2 (5) 2CuO + C == 2Cu + CO2↑ (6)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如何判断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书写并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指出氧化剂与还原剂并用单线桥或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1)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2)在高温时,水蒸气与灼热的炭反应 (3)铁与硫酸铜反应 3、盐酸与锌反应,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时,盐酸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4、分别写出水作氧化剂、还原剂、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5、常作氧化剂的物质有:O2、Cl2、浓硝酸、稀硝酸、浓硫酸、HNO3、KMnO4、FeCl3等 常用的还原剂:Al、Zn、Fe、C、H2、CO

高一化学必修二学案

2020.1

第一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一、原子核核素 1、卢瑟福原子模型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模型:原子由和组成,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带负电荷,在原子核周围空间做运动。 2、原子的构成 3、构成原子、原子核的微粒之间的关系 (1)质子和中子之间依靠一种特殊的力——核力结合在一起 (2)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 。 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取其近似整数值,那么,原子的相对质量在数值上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什么关系? (3)质量数:。 (4)原子的表示方式:常用 A Z X 表示,A表示Z表示 (5)微粒之间的关系 ①原子中:质子数=数=数; ②质量数=数+数; ③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数-数; 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数+数。

(6)微粒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针对训练】完成下表 微粒符号Na+M n+M m- 质子数11 16 x 核电荷数y 电子数18 4、核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关系 (2)同位素的特征 ①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的数不同,数相同, 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②同一元素的各种稳定核素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不变。 A.原子(即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即核素)的质量与12C质量的 1 12的比值。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有几种不同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丰度)算出的平均值。如: 原子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 氕 H 11H 氘D(重氢)21H 氚 T(超重氢)31H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全册学案(附答案)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全册学案(附答 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教材分析 一、本章内容概述 本章包括物质分类法、胶体、电解质与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基础四部分内容。 把物质分类法作为化学知识单独来教,在中学化学教学历史上是首次,体现了新课程的一种精神——学科教学不再单为学科发展服务,更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胶体是从混合物(分散系)的分类切入的。其实大家都清楚,胶体这部分知识相对比较独立,历史上教材编写者曾经分别尝试把它“掺杂”在元素化学(硅、胶体)中、置于高中化学最后(第3册选修中单独成为一个单元)。现在又尝试把它置于高中化学的起始位置,努力实现尽快地与初中化学溶液部分的对接,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学习分类法后,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具体应用。 二、本章在中学化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在学科内容方面是同学们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

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与初中的衔接作用 与第1章相比,本章知识的衔接意义更大。本章知识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在初中化学中找到它的“根”。如前所述,有的是运用和巩固初中基础知识(元素与物质分类);有的属于对初中知识体系的补充(胶体对分散系概念的补充完善);有的属于初中知识的延伸发展(电解质是在电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而有的属于对初中基础概念的深入发展、提升、统一。 2.基础性、工具性作用 物质分类法属于进一步学习化学的方法性工具;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属于进一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科工具,是学生深入认识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性知识。 3.值得注意的问题 学习本章知识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于对比,通过分析熟悉的物质,逐渐认识到有限的因素与庞大的物质家族之间的关系;同时应注意知识的迁移与和运用,通过对熟悉的物质及化学反应的分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归纳总结出新概念的思路和方法。 (1)物质分类法属于方法性工具,就不要把它本身当做死的知识来学习和训练。而要以其为线索,引导学生运用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学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自学目标】 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的概念【知识建构】 一、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阅读思考:门捷列夫生平:他是。他的最伟大成就是什么? 。 ①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作为标准来排列元素的? ②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 钠原子的原子组成示意图 ④知道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现在又出现了“原子序数”,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关系怎样? 分别数一下Na、C、O三种原子中的质子数、电子数。 归纳:它们之间有关系: 1、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2、族: 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第Ⅷ族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用A表示:ⅠA、 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ⅠB、 c、第Ⅷ族:三个纵行 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典型族的别称:ⅠA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 ⅡA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思考交流】 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种数的关系,然后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自己或通过科代表告诉老师) 【随堂练习】 ( )1.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胶体及分散系 一、问题导引 1.阅读教材第22页有关内容,什么是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 2.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它们之间的使用方式有哪些?并各举一两例? 3.例举日常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如果没有丁达尔效应地球上将是什么情形? 二、学习过程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几个概念 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2、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固、液)来分,有9种类型,试举例: 3、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 溶液(其中的溶质粒子通常) 分散系胶体(其中的胶体粒子通常 _____________ ) 浊液(其中的粒子通常 ______________ )

思考: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胶体的性质有等,这是鉴别________和________的常用方法。 思考:胶体为什么比较稳定? 如何使胶体聚沉? 5、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过哪些胶体,哪些运用到胶体的性质?试举例说明。 三:典题训练 2. Fe(OH)3胶体的制备: 操作1:向沸水中滴加少量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 现象:体系变色 操作2:用激光笔分别照射得到的红褐色液体与CuSO4溶液,并进行比较 前者: 后者: 1).将上述得到的Fe(OH)3胶体和泥浆水进行过滤 Fe(OH)3胶体过滤后得到的液体与原体系无明显差异;泥浆水过滤后得澄清透明的液体2).用激光笔照射Fe(OH)3胶体过滤后得到的液体:效应 四:精讲点拨 1.分散系具有多样性 溶液是常见的一种分散系,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 2.油状物质分散到水中可形成乳浊液;不溶于水的固体分散到水中可形成悬浊液 3. 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在胶体内部产生一条光亮“通路”的现象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五:归纳小结与反思

高中化学必修一 《导学案》(全套)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学习目标]能列举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事件,说明其对推动社会发展的贡献,能说出其中的创新点。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化学科学经历了三个过程: 1.古代人类的化学实践活动 火种的获取和保存、□01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造酒类和炼丹等。 2.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3.现代化学的发展成就

(1)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发现□06放射性元素,建立现代量子化学理论、创造新分子的□07合成化学,创立高分子化学、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等。 (2)1965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全合成的□08牛胰岛素,是首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3)DNA结构的测定,使生命科学进入了研究基因组成、结构和功能的新阶段。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1.化学科学的概念 化学是在□01原子、□02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2.化学科学的特征 化学的特征就是□03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 1.化学家们已能在微观层面上操纵□01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2.化学科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02合理开发、□03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3.化学科学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04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 4.化学科学将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保障。 5.化学科学能帮助研究人员在□05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交流研讨] 拉瓦锡的氧化学说对近代化学发展的贡献? 提示:拉瓦锡通过实验否定了燃素学说,提出了燃烧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一全册课堂同步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堂同步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学习重点】实验安全常识、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 【预备知识】 一、你记得这些仪器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吗? 1.酒精灯 a.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另一盏酒精灯。 b.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酒精。 c.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熄,不能用嘴吹灭。 d.万一洒出的酒精着火,不要惊慌,应该立即用铺盖。 e.使用前检查灯内是 否有酒精,酒精占容积。 2.试管 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不要垫石棉网,但要先进行预热,以免试管炸裂,若为液体时,则不超过1/3,试管倾斜,管口不;若为固体,应平铺底部,管口略向,以免水蒸气冷凝倒流炸裂试管。同时,加热时用试管夹夹试管的位置___________。 3.量筒 在量液体时,要根据___________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___________。同时,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 4.托盘天平

要放置___________,使用前要___________,砝码和游码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称量时注意物体___________。 5.烧杯 给烧杯加热时要___________,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烧杯。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量以不超过烧杯容积的___________为宜,以防烧杯内沸腾时液体外溢。烧杯加热时,烧杯外壁___________,烧杯加热腐蚀性药品时,可将一表面皿盖在烧杯口上,以免烧杯内液体溅出。 二、你记得这些操作吗? 1.在实验室,我们如何取用药品呢? 2.在实验室,我们如何称量药品呢? 3.在实验室,对仪器的洗涤有什么要求吗? 4.如何检验下列装置的气密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