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监控_检测和评价技术

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监控_检测和评价技术

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监控_检测和评价技术
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监控_检测和评价技术

第25卷第4期2013年7月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ORROSION SCIENCE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

V ol.25No.4

Jul.2013

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监控、检测和评价技术

何仁洋1徐广贵2王玮3宋文磊4周建华5仵海龙6

1.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100013;

2.上海宝钢工业检测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南京210039;

3.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乌鲁木齐830019;

4.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库尔勒841000;

5.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HSE监督管理部达州636156;

6.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气厂采气工艺研究所榆林718500

中图分类号:TG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495(2013)04-0350-03

1前言

压力管道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设施,为了确保管道安全有效的运行,国内外大量开展以完整性管理为核心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管道完整性管理是指对所有影响管道完整性的因素进行综合的、一体化的管理。管道完整性管理在国外油气管道工业领域中发展迅速,如美国基于大量的技术研究与工程实际经验,在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法规与标准体系[1]。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在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与维修改造等方面的行政许可工作已有序开展,并由有关单位编写企业标准《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Q/SY1180-2009)[2]。但完整性管理相关的核心技术,如监控、检测、评价技术及标准体系,仍不完善,导致完整性管理技术的应用难以广泛推广和应用。

因此,针对我国现有压力管道完整性管理欠完善的技术问题,开展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解决监控、检测和评价等关键技术问题,进一步将其完善为技术体系,开展工程化应用,从而最终形成系统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2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完整性全过程监控技术体系

监控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应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完整的全过程监控技术体系,包括管道完整性数据库、管道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管道安全完整性全过程监控(诊断)系统[3]。管道完整性数据库作为管道完整性监控(诊断)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实现管道全过程完整性监控(诊断)系统所采集数据的存储、管理、分析和查询等功能;管道地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化管道的核心平台,是将管道相关要素以地理坐标进行表征的关键工具,是当前物联网技术的组成之一;管道全过程完整性监控(诊断)系统与SCADA系统相结合,实现对管道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控、动设备运行参数的监测及故障诊断、阴极保护的监测、阀室与地表设施监测、关键部位腐蚀速率的监测以及管道系统运行状态的模拟和泄漏监控,并对监控节点各种参数进行分析和可视化显示。因此,急需建立管道安全完整性全过程监控(诊断)系统,为管道全过程完整性管理提供强大的基础数据支撑。

在数据库方面,由于我国管道分属各大行业企业集团,呈现条块状况,在管道腐蚀数据库、管道材料数据库、管道事故数据库与管道检验数据库等方面,由于基础数据缺失,没有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十一五”期间,中国特检院与中国石油大学建立部分管材料数据库[4]。“十二五”期间,中国特检院拟对相关数据库进行充实,完善分析功能。基于海量的压力管道检验与评价案例数据建立了检验案例库,并对国内外的压力管道事故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分析,建立了压力管道事故数据库,将与正在建立的压力管道材料基础数据库相结合,最终建立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基础数据库。

在管道信息系统方面,基于物联网的管道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尚需深入。在数据采集、信息融合等方面,需开展一些关键技术研究[5],如三维可视

经验交流

定稿日期:2012-10-18

基金资助: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K06B01)资助作者简介:何仁洋,男,1970年生,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压力管道完整性技术

通讯作者:何仁洋,

E-mail:herenyang@https://www.doczj.com/doc/3f12387605.html,

4期

化地理坐标测量技术,国内缺少相关设备;在管道关键位置的地理坐标系统方面,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安装工程中,进行了初步应用[6]。

目前,在管道运行期间的监测技术,得到了一些应用,但关键的核心技术尚不完善。国内的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泄漏监测技术比较成熟,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工程化应用,但在微量泄漏监测方面,尚需开展研究;在阴极保护监控方面,也在逐渐开展工程化应用,腐蚀监测技术方面,缺少非穿入式的监测技术应用。

在原油与成品油泄漏监测方面,缺少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如缺少根据检测的参量进行泄漏的定性识别、泄漏量的定量分析与泄漏影响评估模型设计;缺少关于泄漏监测和阴极保护监测采集参数的完整性、高速性、及时性、精确性等方面的控制要求;缺少关于泄漏监控(诊断)系统对泄漏识别的灵敏度、泄漏识别的准确度、泄漏监控的及时性、泄漏定位精确度等指标的要求标准以及对诊断软件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指标。在天然气管道的泄漏监测方面,国外逐渐推广基于音波和声波的气体管道泄漏监测工程应用,然而,针对长输天然气管道的音波泄漏监测技术,国内基本处于探索阶段。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开展了基于声发射的声波相关法的天然气泄漏检测与监测研究[7,8]、基于SCADA系统监测参数的城市燃气管道水力学工况瞬态模拟与泄漏分析技术研究,但是工程化实用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在管体腐蚀监测方面,通常是采用电阻探头或试片进行腐蚀监测[9]。所以,目前管体腐蚀监测,尤其是集输管道腐蚀监测,往往是针对关键点的局部腐蚀监测,难以反应管体腐蚀的真实情况。目前,国内在上述管道安全完整性监控参数的诊断评价技术方面不完善,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管道安全完整性监控(诊断)系统。将该技术与管道完整性数据库和管道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工程应用案例很少。

3基于失效模式的埋地管道安全完整性检测技术体系

为有效提高缺陷检出率,提高检测方法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必须开展基于失效模式的埋地管道安全完整性检测技术体系研究。文献[10]提出以失效模式为基本理念的检测方法。该技术体系的难点核心在于相关技术的使用与设备开发。

在管体腐蚀检测技术方面,大量的电磁技术(漏磁、低频电磁、涡流、磁记忆、电磁超声、磁致伸缩、脉冲涡流)和声(超声波、超声导波)、红外、射线技术在工程上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相当多的技术是直接应用国外设备开展工作,国内研究基础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熟应用产品较少。

以埋地管道的漏磁(MFL)内检测器技术应用为例,国内在原油管道的内检测方面比较成熟,但与国外同类设备的检测效果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输气管道方面,检测效果还远不如国外同类设备[4]。尽管国外MFL内检测设备的检测效果优于国内设备,但也存在未探测到缺陷、低估缺陷特征和辨识错误,以及不能测定管道真实壁厚等问题。

在管体腐蚀检测新技术方面,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如大口径埋地钢质管道远场涡流检测方法研究,EMAT技术在管体腐蚀外壁爬行检测方法研究等。

在基于失效模式的检测评价方面,关于内腐蚀直接评价方法,美国已初步建立了内腐蚀评价的框架体系,颁布了干气管道、净化原油管道的内腐蚀预测评价标准;而国内在干气管道、净化原油管道以及含水天然气与原油管道内腐蚀预测方面基本上是空白。目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已开展相关研究,初步形成我国油气输送管道内腐蚀预测方法,并形成标准草案。

4基于RBI/RCM/SIL的油气管输站场完整性评价技术体系

油气管道站场是集输、长输与城镇燃气管道的关键设施。站场包括静设备(压力容器与压力管道)、动设备(泵与压缩机)、仪器仪表等。国内缺少关于站场设备基于风险检验(RBI,risk based inspec-tion)/基于可靠性维护(RCM,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安全完整性分级(SIL,safety integrity level)等完整性评价技术体系的研究,更没有这方面的标准。

5结论

通过开展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压力管道完整性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应开展基于地理信息(GIS)系统安全完整性全过程监控技术、基于失效模式的埋地管道安全完整性检测技术和基于RBI/RCM/SIL 的油气管输站场完整性评价技术的相关研究。并将其完善为技术体系,开展相应的工程化应用,从而转化为国家或行业标准,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使其成为我国压力管道完整性管理的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帅健,何仁洋,陈福来.国内外压力管道完整性检测评价标准法规

比较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何仁洋等:压力管道安全完整性监控、检测和评价技术

351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5卷

[2]Q/SY1180-2009,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

社,2009

[3]罗自治,王德国,何仁洋.城市燃气完整性管理探讨[J].煤气与热

力,2009,29(11):l9

[4]张宏,左尚志.埋地钢质管道材料性能基础数据库建立

(2006BAK02B01-01)[R].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2009:4

[5]何仁洋,赵世佳.埋地管道完整性管理方法研究及工程示范

(2006BAK02B01-06-04)[R].北京: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2012:10[6]庞博,李姗姗,刘伟.地理信息技术在西气东输二线管道设计中的

应用[J].石油工程建设,2010(增刊):15

[7]沈功田,刘时风,王玮.基于声波的管道泄漏点定位检测仪的开

发[J].无损检测,2010,32(1):53

[8]秦先勇.输气管道泄漏声发射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

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2011

[9]何仁洋,修长征,孟涛.油气管道检测与评价[M].北京:中国石化

出版社,2010

[10]GB/T26610.1-2011,承压设备基于风险的实施导则[S].北京:中

国标准出版社,2011

352

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复习资料

安全检测:狭义上是侧重于测量,是对生产过程中某些与不安全、不卫生因素有关的量连续或断续监视测量。广义上是把把安全检测与安全监控统称为安全检测。 一误差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1.绝对误差 测量值(即示值)x 与被测量的真值x 0之间的代数差值Δx 称为测量值的绝对误差,即 式中,真值x 0可为约定真值,也可以是由高精度标准器所测得的相对真值。 2.相对误差 测量值(即示值)的绝对误差Δx 与被测参量真值x 0的比值,称为检测系统测量值(示值)的 相对误差δ,该值无量纲,常用百分数表示,即 3.引用误差 测量值的绝对误差Δx 与仪表的满量程L 之比值,称为引用误差γ。引用误差γ通常也以百分数 表示: 4.最大引用误差(或满度最大引用误差)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当被测量平稳增加或减少时,在仪表全量程内所测得的各示值的绝对误差最大值的绝对值与满量程L 的比值的百分数,称为仪表的最大引用误差,用符号γmax 表示: 5.容许(允许)误差 容许误差是指测量仪表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范围,它也是衡量测量仪表的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 二概念 准确度:说明检测仪表的指示值与被测量真值的偏离程度,准确度反映了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 精确度:准确度与精密度两者的总和,即测量仪表给出接近于被测量真值的能力,精确度高表示精密度和准确度都比较高。 精度:是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霍尔效应:通有电流的金属板上加一匀强磁场,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在与电流和磁场都垂直的金属板的两表面间出现电势差,这个现象称为霍尔效应,这个电势差称为霍尔电动势。 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其施力而使它变形时,内部就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恢复不带电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当作用力方向改变时,电荷极性也随着改变。 逆向压电效应:逆向压电效应是指当某晶体沿一定方向受到电场作用时,相应地在一定的晶轴方向将产生机械变形或机械应力,又称电致伸缩效应。当外加电场撤去后,晶体内部的应力或变形也随之消失。 %100%1000 00?-=??=x x x x x δ%100??=L x γ%100||max max ??=L x γ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上机试题「带答案」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上机试题「带答案」 一、单选题(共61题) 1、压力管道使用登记标志应放在该管道的(B)。 A、内部 B、显著位置 C、上部 2、新建的压力管道要经过(A)才可以办理使用登记。 A、安装监检 B、监理 C、验收 3、选项(D)不是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管理人员的职责。 A、参与压力管道的安装、验收及试车工作 B、参与压力管道事故分析 C、编制压力管道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D、必须会修理压力管道 4、压力管道的使用单位应根据压力管道的(C),分别制定压力管道的安全操作规程。 A、重要性 B、作用原理 C、生产工艺和技术性能 5、压力管道的使用单位应派遣(A)的人员从事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和操作工作。 A、具备相应资质 B、具备一定学历 C、具备安全资质 6、下述(D)不属于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单选題》 A、管道元件订购、进厂验收和使用的管理 B、管道安装、试运行及竣工验收的管理 C、管道运行中的日常检查、维修和安全保护装置校验的管理。 D、以上都对

7、输送可燃、易爆或有毒介质的压力管道的使用单位应建立巡回检查制度,制定(B)方案,根据需要建立抢险队伍,并定期演练。 A、消防管理 B、应急措施和救援 C、安全检查 8、压力管道的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完整的压力管道管理和操作制度,并应由(C)签发执行。 A、法人或单位负责人 B、压力管道管理人员 C、技术负责人 9、关于管道使用管理,下述说法中(D)是错误的。 A、使用单位应当对管道操作人员进行管道安全教肓和培训 B、管道操作人员应当在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从事管道的操作工作 C、管道使用单位办理管道使用登记,登记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管道的显著位置 D、使用单位不可以自行进行年度检验 10、新建、扩建、改建的压力管道必须桉照《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的规定及时向压力管道监察部门办理(C)。 A、监检 B、监理 C、开工告知 11、下述说法中,(D)是错误的。 A、安全操作规程应当包括岗位操作方法 B、安全操作规程应当包括运行中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 C、操作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 D、安全管理员与压力管道的检验、修理工作无关 12、压力管道的管理人员应当参与压力管道检验和(A)。

压力管道安全使用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前言 为了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使用,做好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我们编制了在用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制度,供大家在编制本单位的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制度参考,各单位应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加以完善,以确保安全.压力管道的安全监察和管理是一项新开展的工作,希望各单位积极探索,创造经验,广泛交流,在制度制订后,应由法人或单位负责人签发执行。 一、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 使用单位应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属于压力管道监察范围的压力管道,按照《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规则》的要求办理使用登记和注册。 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压力管道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 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 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 压力管道安装竣工图(单线图); (4)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 (5) 监督检验单位出具的《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 (6) 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 (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 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2,在用的压力管道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单位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 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 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 (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 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4)压力管道单线图; (5)《在用压力管道检验报告》; (6)安全附件 (安全阀,压力表等)校验报告。 二、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是安全地管理,使用,检验,维修压力管道的重要依据.凡符合《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压力管道,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管道的技术档案包括: 1.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证; 2.压力管道使用登记汇总表; 3.原始设计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的设计计算书,系统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轴 侧图等); 4.管道制造安装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管道材质证明书,管道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使用,做好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我们编制在用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安全。 一、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 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压力管道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压力管道安装竣工图(单线图); (4)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 (5)监督检验单位出具的《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 (6)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2、在用的压力管道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单位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4)压力管道单线图;

(5)《在用压力管道检验报告》; (6)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等)校验报告. 二、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是安全地管理,使用,检验,维修压力管道的重要依据。凡符合《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压力管道,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管道的技术档案包括: 1、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证; 2、压力管道使用登记汇总表; 3、原始设计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的设计计算书,系统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轴侧图等); 4、管道制造安装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管道材质证明书,管道元件明细表和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管道安装工艺文件,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及监督检验报告等). 5、使用资料 (1)压力管道的运行记录(包括生产周期,累计运行时间,主要工艺参数工作压力,工作温度波动范围等); (2)管道的定期检验报告; (3)管道变更记录(包括修理和改造记录); (4)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 (5)管道事故记录和事故分析报告; (6)其它技术资料和记录.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重要性及使用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重要性及使用 摘要:在当前煤炭市场需求旺盛的推动下,为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除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意识外,建立完善可靠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已成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引言: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47%的矿井属于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在当前煤炭市场需求旺盛的推动下,部分煤矿存在突击生产或盲目超产现象,造成近几年矿井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为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除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意识外,关键是建立煤矿井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形成煤矿井上、井下可靠的安全预警机制和管理决策信息通道。所以当前现代化矿井的生产不仅要解决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生产自动化的问题、又要了解各种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信息。建立安全生产、调度和管理网络系统,对井上、井下安全生产全面了解,靠及时准确的信息指挥生产和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已成为煤矿设计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1.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内涵和作用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气防爆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在矿井安全生产监控领域应用的产物,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机电设

备的利用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①中心站(包括应用软件、计算机及外围设备);②信息传输装置(包括传输接口、分站、传输线、接线盒等);③传感器和执行装置。具体来讲,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指对煤矿的瓦斯、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等环境参数和矿井生产、运输、提升、排水等环节的机电设备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用计算机分析处理并取得数据的一种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可以为各级生产指挥者和业务部门提供环境安全参数动态信息,为指挥生产提供及时的现场资料和信息,便于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另外通过对被测参数的比较和分析,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报警、断电和闭锁,便于制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能及时指示最佳救灾和避灾路线,为抢救和疏散人员、器材,提供决策信息。 2.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传感器质量和性能差 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配接的甲烷传感器和CO传感器已成为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和监测煤炭自燃发火灾害预测的关键技术装备,并越来越受到使用单位和研究人员的普遍重视。但在现场使用中,虽然系统主机、分站以及软件已经不断进行升级,但国产安全检测用的传感器几乎全部采用载体催化元件,长期以来我国载体催化元件一直存在使用寿命短、工作稳定性差和调校期频繁、灵敏度漂移以及制作工艺水平低等缺点,严重制约着矿井有害气体的正常检测。另外《煤矿安全规程》中对甲烷传感器的调校有严格的规定,调校工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内容

第一章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 使用单位应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属于压力管道监察范围的压力管道,按照《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规则》的要求办理使用登记和注册。 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压力管道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 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 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 压力管道安装竣工图(单线图); (4)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 (5) 监督检验单位出具的《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 (6) 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 (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2、在用的压力管道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单位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 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 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 (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4)压力管道单线图; (5)《在用压力管道检验报告》; (6)安全附件 (安全阀、压力表等)校验报告 第二章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是安全地管理、使用、检验、维修压力管道的重要依据。凡符合《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压力管道,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管道的技术档案包括: 1.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证; 2.压力管道使用登记汇总表; 3.原始设计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的设计计算书、系统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轴侧图等); 4.管道制造安装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管道材质证明书、管道元件明细表和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管道安装工艺文件、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及监督检验报告等)。 5.使用资料 (1) 压力管道的运行记录(包括生产周期、累计运行时间、主要工艺 参数工作压力、工作温度波动范围等);

安全监测技术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安全检测(广义):安全检测是指借助于仪器、传感器、探测设备迅速而准确地了解生产系统与作业环境中危险因素与有毒因素的类型、危害程度、范围及动态变化的一种手段。 2.传感器:传感器是指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有用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 3.应急控制:在对危险源的可控制性进行分析之后,选出一个或几个能将危险源从事故临界状态拉回到相对安全状态,以避免事故发生或将事故的伤害、损失降至最小程度。这种具有安全防范性质的控制技术称为应急控制。 4. 预警(early warning,pre—warning)一词用于工业危险源时,可理解为系统实时检测危险源的“安全状态信息”并自动输入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其变化趋势和描述安全状态的数学模型或决策模式得到危险态势的动态数据,不断给出危险源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瞬态过程。由此可见,预警的实现应该有预测模型或决策模式,亦即描述危险源从相对安全的状态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条件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表达式,由数据处理单元给出预测结果,必要时还可直接操作应急控制系统。 5. 现代测试系统: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数据采集与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完成测试工作的全过程。它既能实现对信号的检测,又能对所获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求得有用信息 6. 传统测试系统:由传感器或某些仪表获得信号,再由专门的测试仪器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而获得有限的信息。 7. 动态标定: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二阶系统的固有角频率与阻尼比,这些特性参数取决于系统本身固有属性,可以由理论设定,但最终必须由实验测定,称动态标定。 8. 灵敏度:在稳态情况下,输出信号的变化量与输入信号的变化量之比称为灵敏度 9. 非线性度:非线性度是指在静态测量中输出与输入之间是否保持常值比例关系(线性关系)的一种量度。即定度曲线与其拟合直线间的最大偏差(与输出同量纲)与装置的标称输出范围(全量程)的比值。 10. 重复精度:重复精度是在等精度测量条件下(即在操作者、仪器、环境条件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多次重复测量),装置给出相同示值的能力,又称为示值的分散性,是表征装置随机误差大小的指标。通常用误差限表示。 11. 漂移:漂移是指在一段时间内,输入信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输出量的变化量。常以每小时的变化量来表示。其通常是由于装置内部元件的发热或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故又称为温漂。若保持输入为零时进行观察和量度,故又叫做零点漂移或零漂。 12. 相对误差:对测试装置的相对误差常用示值误差与示值范围(即满刻度值)的比值来表示。 13. 传感器静态模型:指在静态信号(输入信号不随时间变化的量)情况下,描述传感器输出与输入量间的一种函数关系.静态模型一般可用多项式来表示。 14. 传感器动态模型:指传感器在准动态信号或动态信号(输入信号随时间而变化的量)作用下,描述其输出和输入信号的一种数学关系。动态模型通常采用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等来描述 15. 应变式传感器:利用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将被测量转换为电量输出。当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将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16. 磁电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是通过磁电作用将被测量(如振动、位移、转速等)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 17. 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且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生产性粉尘。 18. 总悬浮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TSP) 是指一定体积空气中所含有的、能较长时间悬浮的粉尘颗粒物的总质量,其单位是mg/m3。 二、填空题 1.安全检测的工作对象是劳动者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和物理危害因素的检测,安全监控的对象是对生产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状态和安全水平进行监督检测。 2. 使生产过程或特定系统按预定的指标运行,避免和控制系统因受意外的干扰或波动而偏离正常运行状态

2019最新范文-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管理规定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管理规定 1范围 本标准明确了压力管道管理指导思想、管理范围、管理机构;压 力管道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管理、检验、修理改造等各环节必须 遵守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管理。 2管理职责 2.1公司机动部负责对公司内压力管道设计、制造、安装、修理、改造、使用管理、检验等进行监督管 理。 2.2各单位设备管理部门为本单位压力管道管理的主管部 门。 3管理内容与要求 3.1管理内容 3.1.1监督管理范围依据原化工部颁布的《化工企业压力管道管 理规定》,原劳动部颁布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适用 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管道: a)进口压力Pw大于等于0.1MPa; b)公称直径Dg大于等于50mm; c)输送化工介质的工艺管道、化工生产用蒸汽管道及公用燃气管 道和热力管道。 3.1.2 对于非上述条件的压力管道由使用单位制定管理办法。

3.2 压力管道设计 3.2.1具备化工工程设计资格或压力管道设计资格的单位,方可从事其资格范围内压力管道设计。 3.2.2设计单位对所设计的压力管道安全技术性负责。设计文件要明确体现出设计标准、安装施工规范、所用材料标准、计算壁厚、腐蚀裕量及腐蚀速率。 3.2.3公司机动部负责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质保体系的监督管理。 3.2.4工厂压力管道管理人员应参加工厂基建及技改、技措项目的设计审查。 3.3 管件、管道附件的制造 3.3.1压力管道所用管件、管道附件的制造单位应有相应的制造资格,且经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3.3.2管件、管道附件等产品必须有合格证及性能报告,使用单位必须进行验收,必要时进行复验。 3.4 压力管道制造与安装 3.4.1压力管道安装单位应具备由国家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并从事相应范围的压力管道安装。 3.4.2 制造单位对所制造的管子、管件、管道附件的安全质量负责;安装单位对所安装的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负责。 3.4.3 制造安装单位所用的管材、焊材等要符合设计选用标准,并且有合格证书,必要时进行复验。制造安装发生材料变更时,必须由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并由设计单位下达材料变更单。 3.4.5工厂压力管道管理人员需根据产品质量情况对制造单位实行产品监造。

压力管道清洗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584 压力管道清洗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压力管道清洗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公司氢气、液化气、氧气管道为消除金属管道锈蚀、浮尘给产品带来的外观质量影响,必须定期清洗。可燃性气体管道的清洗,安全操作致关重要,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准备措施 1.确认所清洗管道介质和流程,以及气体流动的方向,阀门位置。 2.确认管道放空点位置周围工作环境无易燃易爆物品,无明火或者电火花出现,包括通电电器等。 3. 氮气气体气源和连通软管准备,可以多准备几瓶氮气。 4. 放空点阀门的备用准备,防止吹洗造成的阀门密封内漏现象。 5. 消防器材的准备,门窗开启保证通风。 6.无关人员疏散,门口挂牌通知,告知情况,并且各门口有专人把守。 7.现场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车间工艺流程和设备状况,

(完整版)安全监测监控试题(带答案)

安全监测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一通三防”是指: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粉尘、防灭火。 3、瓦斯治理的方针是: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4、信噪比就是网络传输时受干扰的程度。 5、甲烷传感器的分类:矿用低浓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瓦斯抽放用热导式高浓度甲烷传感器、煤矿用高低浓甲烷传感器。 6、多路复用一般分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 7、掘进工作面必须设甲烷传感器,甲烷传感器距工作面不得大于5米,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8、煤矿安全监控网络结构中的树形网络结构缺点是信噪比较低,抗电磁干扰较差。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以下哪种气体是黑白元件的致命杀手( B )。 A、一氧化碳B、硫化氢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 2、煤矿监控系统的备用电源最小工作时间不得小于( B )小时。 A、1.0 B、2.0 C、3.0 D、4.0 3、采掘工作面的进风风流中的氧气浓度不得低于( C )。 A 18% B 19% C 20% D 21% 4、安全监测监控必须具备故障( B )功能。 A 断电 B 闭锁 C 控制 D 解锁 5、采煤工作面和机电硐室设置的温度传感器的报警值是( D )。 A 30°和26° B 26°和30° C 26°和34° D 30°和34、 6、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必须在入风口处3—5米的范围内设置甲烷传感器,其报警和断电浓度≥( C )CH4. A 1% B 0.75% C 0.5% 7、安全监测系统当主机与系统电缆发生故障时,系统必须保证(A)装置的全部功能。 A、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 B、甲烷风电闭锁 C、甲烷断电仪

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及应用

《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及应用》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及应用 (英文):Safety Meter and Monitoring Technology to Application 课程端号:01308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课 教材与实验指导书名祢: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及应用 学时学分:总学时 64 实验学时 8 总学分 4 应开实验学期:第六学期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工程流体力学、房屋建筑学、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 一、课程简介 《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及应用》是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是为培养从事企业厂房、车间,矿山,地下和地面建筑等领域进行造型设计、分析和使用维护常用的各种安全检测仪表及监测系统的能力的技术人才而设置的。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非电量电测量理论、可燃气体监测技术、有害气体检测仪表、通风与风洞测量仪表、粉尘检测仪表、智能化仪表、火灾监测仪表与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与防盗警报系统。 本课程在课程内容和教学中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增加科技含量,力求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电路的能力。 二、课程实验目的 掌握从事安全测控技术及管理应具备的基本的、常用的实验测试技术、测试设备、测试仪器,学习分析一些典型安全仪表的结构、电路特点及设计思想,掌握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实际的创新能力。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实验方式:基本上由学生独立进行,个别内容由教师帮助进行。 基本要求: 1.掌握数字式甲烷测定仪和光学瓦斯检定器的校验与使用方法; 2.掌握仪表电路原理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方法; 3.掌握仪表电路板图(PCB)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4.掌握仪表电路的综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5.实验前,学生要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和需要测试的数据; 6.实验中,要了解本实验所用的设备、仪表,熟悉操作方法和调试技术; 7.实验时,要认真操作,在规定的记录纸上认真记录数据; 8.记录数据要进行复查,核对单位、量程范围、变化规律,要求指导教师检查和签字。 四、实验报告 每项实验均应编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按统一格式,采用统一封面和报告纸,报

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复习提纲

1.根据被测的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可将被测物理量分几类,什么是静态量和动态量?答:(1)可将被测的物理量分为静态量和动态量。 (2)静态量:静止或缓慢变化的物理量。动态量:随时间快速变化的物理量。 2.测量的本质是什么? 答:(1)采集和表达被测物理量。(2)与标准作比较 3.测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1)被测量必须有明确的定义。(2)测量标准必须事先通过协议确定。 4.什么是信号和噪声? 答:信号:是信号本身在其传输的起点到终点的过程中所携带的信息的物理表现。 噪声:噪声也是一种信号,任何干扰对信号的感知和解释的现象称为噪声。 5.什么是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 答:周期信号:满足下面关系式的信号。X(t)=X(t+kT)中,T-周期。周期信号一般分为正余弦多谐复合信号和伪随机信号。 非周期信号:不具上述性质的确性信号,其又可分成准周期信号和瞬态信号两类。 6.什么是传感器广义定义和传感器狭义定义? 答:广义定义;它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将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易于精确处理和测量某种物理量的测量部件或装置。 7.什么是检测与测量? 答:检测:是检出和测量的总称。测量:以确定被测对象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 8.什么是传感检测技术? 答:传感检测技术就是应用传感器将被测量信息转换成便于传输和处理的物理量进而进行变换,传输,显示,记录和分析数据处理的技术。 2-3.什么是调制与解调? 答:调制:缓变信号变成高频交流信号的过程,其也可以称用被测缓变信号对一个标准高频振荡进行控制的过程。解调:是从已调制波中不失真地恢复原来缓变信号的过程。 2-4.什么是数字滤波,数字滤波有什么特点? 答:数字滤波:指通过一定的计算程序对采样信号进行平滑加工,提高其有用信号的比重,消除或减少干扰噪声。特点:(1)数字滤波无需硬件设备,只是增加一个滤波程序,不存在阻抗匹配问题。(2)便于根据不同传感器的输出特点及环境状况改变滤波参数,选择不同的滤波方法。 2-7.什么是直接测量,间接测量与联立测量? 答:直接测量:在使用仪表进行测量时,对仪表读数不需要经过任何运算,就能直接表示测量所需结果。间接测量:在使用仪表进行测量时,首先对与被测物理量有确定函数关系的几个两进行测量,将测量值代入函数关系式,经计算得到所需结果。联立测量:在应用仪表进行测量时,若被测物理量必须经过求解联立方程组,才能得到最后结果。 2-10.什么是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示值相对误差,满度(引用)相对误差? 答:绝对误差:某一被测量值X与真值A0的差值为绝对误差△X。实际相对误差:用绝对误差△X与被测量的约定值A的百分比表示的相对误差。示值相对误差:用绝对误差△X 与仪器示值X的百分比值来表示的相对误差。满度(引用)相对误差:用绝对误差△X与仪器满度值XM的百分比来表示的相对误差。 2-11.什么是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各有什么特征?怎么减少或消除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答:(1)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者在条件改变时,按某一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

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本班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5 X 3) 1、监测监控系统是融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传感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自动化 产品。 2、传感器能够把特定的被测量信息(如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按一定规律转化成某种可 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成为传感器。 3、热导原理利用各种气体热导率与空气热导率的差异以及热导率与气体浓度的关系原理,来 实现对气体浓度的检测。 4、热电阻利用金属等材料的电阻率岁温度升高而变化的原理进行测温的。 5、码型指对代表数字码元“ 0”“1 ”的电脉冲的某种形式。 二、填空题目(20 X 1) 1、煤矿六大安全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 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2、测量误差按表示方式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3、载体热催化元件的特性:元件的活性、稳定性、工作点和工作区间、输出特性、元_ 件的中毒特性。 4、热电偶的热电势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组成。 5、按传感器的用途分类分为: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荷重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振 - 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三、选择题(10X 2) 1、监测监控系统必须具有防(B)保护。 A水B雷电C尘 2、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A)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A、10m B 20m C 30m 3 、监测电缆应与动力电缆分挂在巷道两侧,如必须挂在同一侧时应敷设在动务电缆上方,且与高压电缆间保持(B)mm A、50 B、100 C、200 4、用于测风站的甲烷传感器,其报警浓度为(A)o A、0.75%CH4 B、1.0% CH4 C、1.5% CH4 5、安全监测监控的作用主要是(A )和救援协调。 A灾害预警B监视矿工C防止“三违” 6矿井监控系统主机主要用来接收监测信号、校正、报警判别、数据统计、磁盘存储、显示、声光报警、人机对话、(C )控制打印输出、与管理网络联接等。 A控制B控制设备C输出控制 7、传感器主要由敏感元件、(B )、测量及交换电路和电源等组成。 A黑白元件B转换元件C输出元件D感应电路 8、馈电状态传感器用于监测被控开关负荷侧的( B )状态。 A断电B馈电C工作D漏电 9、中心站主机应不少于(B)台,1台备用。 A 1 B 2 C 3 10、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B),保证停风后切断停风区内全部

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程

国家级政府机构 各省市政府机构 各类报刊综览 中国法律大全 国外企业查询 设本站为默认热点网站索引 中国企业集成 经济类网站 电子商务网站 影视之窗 联系方式 将本站加入收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安全管理 第三章 安全监察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工业管道的安全监察 第三节 公用管道的安全监察 第四章 检验单位 第五章 罚 则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压力管道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规的规定,制定本协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压力管道是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可能引起燃爆或中毒等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 压力管道按其用途划分为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长输管道。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管道及其附属设施: (一) 输送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规定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的管道; (二) 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类介质的管道; (三)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表压、下同),输送介质为气(汽)体、液化气体的管道; (四)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输送介质为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或最高工作温度膏的液体的管道; (五) 前四项规定的管道的附属设施及安全保护装置等。 第四条 本规定不适用于下述管道; (一) 设备本体所属管道; (二) 军事装备、交通工具上和核装置中的管道; (三) 输送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气体,其管道公称直径小于150mm且其最高工作压力小于1.6Mpa的 (四) 入户(居民楼、庭院)前的最后一道阀门之后的生活用燃气管道及热力点(不含热力点)之后道。 第五条 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察和修理改造单位必须执行本规定。 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察和修理改造单位的主管部门应负责所属企业的压力管道安全 第六条 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安全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 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主管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的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 第二章 安全管理 第七条 有关主管部门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 贯彻执行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压力管道的技术规程、标准,建立、健全本部门各项压力管道度;

压力管道的安全操作规程

压力管道的安全操作规程1、工程部负责公司压力管道管理,EHS 部负责监督,压力管道操作部门负责主体责任。 1.1、压力管道管理人员职责。压力管道由专人管理,并履行下列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压力管道的标准、法规、制度;(2)建立、健全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办理压力管道的使用证;(3)编制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4)参与压力管道的验收及试车工作;(5)制定压力管道的检验、检修、改造和报废等工作计划并负责实施;(6)参与压力管道工艺参数变更的审批工作;(7)组织有关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8)参与压力管道事故分析;(9)负责有关压力管道的统计上报。2、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2、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监察机构安全技术和岗位操作法学习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2、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压力管道的技术特性、系统结构、工艺流程、工艺指标、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应采取措施。做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性能、懂结构、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会排除故障。 2.3、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压、超温运行。2.4、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作好巡回检查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和处理。巡回检查的项目应包括:(1)各项工艺指标操作参数、运行情况、系统平衡情况;(2)管道接头、阀门及管件密封情况,是否存在泄露;(3)保温层、防腐层和保护层是否完好;(4)管道振动情况;(5)管道支架是否完好; (6)管道之间、管道和相邻构件的摩擦情况; 2 (7)阀门等操作机构润滑是否良好;(8)安全阀、压力表、爆破片等安全保护装置

的运行、完好状态;(9)静电跨接、静电接地、抗腐蚀阴极保护装置是否完好;(10)是否存在其它缺陷。3、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应对属于压力管道监察围的压力管道,按照《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规则》的要求办理使用登记。 3.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压力管道在投入使用前,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1)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2)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表; (3)压力管道安装竣工图(单线图);(4)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 (5)监督检验单位出具的《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监督检验报告》;(6)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 3.2、在用的压力管道在规定期限,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1)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2)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3)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4)压力管道单线图;(5)《在用压力管道检验报告》;(6)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等)校验报告。4、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要根据不同输送介质特性进行合理操作,防止出现意外,以下列出公司觉压力管道:蒸汽、液氮、氮气、压缩空气、有毒介质管道。 4.1、蒸汽管道安全操作规程。为使蒸汽管道、阀门、法兰等都受到均匀缓慢的加热,排除管的凝结水,以防止管道产生水击而发生渗漏等,需要暖管。暖管需要时间,根据蒸汽温度、季节气温、管道长度、直径等情况而定。暖管操作:(1)开启管道上的疏水阀,排除全部凝结水。(2)缓慢开启主汽阀和主气阀的旁通阀半圈,待

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 技术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572-61 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分两大类,一类是基于事故避免的监控与检测技术,一类是基于维护和维修的检修与诊断技术。 1.基于事故预防的监控与检测技术 (1)驾驶警报系统。由于驾驶员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车辆发生事故的情况非常常见。为解决这一问题,可用监视转向盘输入和车辆位置的办法检查驾驶员状态,并通过“刺激”方法给予驾驶员警告,以便及时纠正驾驶员状态,减少事故发生。 (2)视觉增强系统。为使风窗玻璃在雨天保持良好清洁的视野,需采用降水防护薄膜等措施;为解决盲区视野问题,需在现有灯光系统上增加额外措施。

(3) 汽车行驶记录仪。汽车行驶记录仪是安装在汽车上,记录、存储、显示、打印车辆运行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运行安全的其他状态信息的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这些记录的信息在遏止疲劳驾驶、车辆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保障车辆行驶安全,提高营运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将为事故分析鉴定提供原始数据。 (4)车辆导航系统。汽车导航系统是一种以GPS为基础的技术扩展。导航系统可根据驾驶员的目的地、交通密集程度及其他环境因素,通过信号站和卫星信号选择最佳交通路线,从而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节约旅行时间,有益交通安全。 (5)速度控制系统。为使行驶在同一条路线上的车辆始终保持一定距离,车辆应装有速度控制装置。该装置可调节车速,使跟随车辆始终与前面车辆保持正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高清晰版

TSG D0001-2009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Pressure Pipe Safety Technology Supervision Regulation for Industrial Pressure Pip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09年5月8日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工业管道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工艺装置、辅助装置以及界区内公用工程所属的工业管道(以下简称管道)。 (一)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表压,下同)的; (二)公称直径(注1)大于25mm的; (三)输送介质为气体、蒸汽、液化气体、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液体的。 第三条本规程适用的管道范围如下:

(一)管道元件,包括管道组成件(注2)和管道支承件(注3); (二)管道元件间的连接接头、管道与设备或者装置连接的第一道连接接头(焊缝、法兰、密封件及紧固件等)、管道与非受压元件的连接接头; (三)管道所用的安全阀、爆破片装置、阻火器、紧急切断装置等安全保护装置。 注1:公称直径即公称通径、公称尺寸,代号一般用DN表示。 注2:管道组成件,用于连接或者装配成承载压力且密封的管道系统的元件,包括管子、管件、法兰、密封件、紧固件、阀门、安全保护装置以及诸如膨胀节、挠性接头,耐压软管、过滤器(如Y型、T型等)、管路中的节流装置(如孔板)和分离器等。 注3:管道支承件,包括吊杆、弹簧支吊架、斜拉杆、平衡锤、松紧螺栓、支撑杆、链条、导轨、鞍座、滚柱、托座、滑动支座、吊耳、管吊、卡环、管夹、U形夹和夹板等。 第四条下列管道应当遵守其他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一)公称压力为42MPa以上的管道; (二)非金属管道。 第五条本规程不适用于下列管道:

压力管道作业操作规程

压力管道操作规程 1.压力管道在使用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2.凡操作压力管道的人员必须熟知所操作压力管道的性能和有关安全知识。非本岗人员严禁操作。值班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做好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交接班应将设备及运行的安全情况进行交底。交接班市要检查管道是否完好。 3.压力管道本体上的安全附件应齐全,并且是灵敏可靠,计量仪表应经检验合格在有效期内。 4.压力管道在运行过程中,要时刻观察运行状态,随时做好运行记录。注意压力、温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是否存在介质泄漏现象,设备的本体是否有肉眼可见的变形等,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压力表、安全阀等要定期手动排放一次,并做出记录)。常规检查项目如下: 4.1各项工艺指标参数、运行情况和系统平稳情况; 4.2管道接头、阀门及管件密封情况; 4.3保温层、防腐层是否完好; 4.4管道振动情况; 4.5管道支吊架的紧固、腐蚀和支撑以及基础完好情况; 4.6.管道之间以及管道与相邻构件的连接情况; 4.7阀门等操作机构是否灵敏、有效; 4.8安全阀、压力表、爆破片等安全保护装置的运行、完好情况; 4.9静电接地、抗腐蚀阴阳极保护装置完好情况; 4.10其它缺陷或异常等。 5在热力公司停气又重新供气时,应检查管道及连接的分气缸、阀门等是否完好。送气时,供气阀门应逐渐开大到正常,压力不得超过规定压力。 6.检修管道时应关闭水气阀门,泄压降温后再作业。作业中人员要避开阀门、管口等,防止烫伤、冻伤等伤害。

压力管道清洗安全操作规程 公司压缩空气、二氧化碳、液化气、氧气管道为消除金属管道锈蚀、浮尘给产品带来的外观质量影响,必须定期清洗。可燃性气体管道的清洗,安全操作致关重要,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准备措施 1.确认所清洗管道介质和流程,以及气体流动的方向,阀门位置。 2.确认管道放空点位置周围工作环境无易燃易爆物品,无明火或者电 火花出现,包括通电电器等。 3. 氮气气体气源和连通软管准备,可以多准备几瓶氮气。 4. 放空点阀门的备用准备,防止吹洗造成的阀门密封内漏现象。 5. 消防器材的准备,门窗开启保证通风。 6.无关人员疏散,门口挂牌通知,告知情况,并且各门口有专人把守。 7.现场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工艺流程和设备状况,会操作,能排除险情。 8.操作工负责氮气准备、吹洗、置换的操作,维修工负责氮气连通和阀门法兰的查漏更换。 二.现场吹洗操作 1.吹洗前联系可燃气体供气点,关闭供气源,还必须断开车间内需要清洗的管道与系统通联,并与系统有明确的断开点。阀门挂牌,专人看守。 2.接通氮气或其他隋性气体,缓慢通人,待管道压力起升时,缓慢开启主管道的放空阀门3—5分钟,待可燃气体完全排清(注意消除气体流动的死区),再开启冲洗的气量,同时敲打多处管壁。待吹出的气流不含尘粒时,可以关闭该处阀门。 3.按照顺序,清洗下一支管道。 三.安全置换操作 1.管道全部吹洗完成,关闭所有阀门,提升管道的压力,进行阀门和管道法兰等连接点泄漏检查,可采用肥皂水检漏,禁止使用明火,阀门内漏处理不好的,必须更换。 2.关闭氮气的气源,拆除供气连通软管。 3.联系可燃气体供气点,恢复送气,但送气速度一定要缓慢,待管道压力缓慢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