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字句偏误分析实例

比字句偏误分析实例

比字句偏误分析实例
比字句偏误分析实例

1.因为我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比亚洲人经过的不一样。

鉴别:“比亚洲人经过的”,显性偏误

描写:词汇使用不当,比字句偏误

解释:干扰偏误,英语的比较级;语内偏误,目的语规则泛化,“经历”和“经过”使用出现偏差,也有可能包含发展偏误,因为语言知识有限所以建立了错误的假设。

修改:因为我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可能和亚洲人的经历不一样。

2.再说,学习汉语对韩国人来讲比别的国家{CQ的}人学习比较容易一些。

鉴别:“比别的国家人学习比较容易一些”,显性偏误

描写:附加,误用,缺词

解释:干扰偏误,英语比较级的误用;目的语规则泛化,“相对”和“比较”的语境未掌握。

修改:再说,学习汉语对韩国人来讲比别的国家的人学习起来容易一些。

3.在外国留学的学生们比国内学生更多的困难。

鉴别:显性偏误

描写:省略

解释:语际迁移

修改:在外国留学的学生们比国内学生存在更多的困难。

4.所以我一天比一天心理不舒服。错序

鉴别:显性偏误

]

描写:错序

解释:语际偏误,英语和汉语的语序差异

修改:所以我心理一天比一天不舒服。

5.后来如果再遇到困难时,这时,你以前更容易克服。(缺少比字)

鉴别:显性偏误

描写:遗漏,附加

解释:语际干扰;发展偏误

修改:后来如果再遇到困难时,你比以前更容易克服。

6.(

7.现在社会生活水平比以前越来越高。

鉴别:显性

描写:附加

解释:语内偏误,目的语规则泛化

修改:现在社会生活水平比以前高了。

现在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

8.另有人夸张地说代沟是一天比一天不一样{。

鉴别:显性

描写:附加,类推

#

解释:语内偏误;语际偏误;发展偏误

修改:另有人夸张地说代沟是一天比一天大。

另有人夸张地说代沟是一天一天一个样儿。

9.后来,听说科学家研究:发现静音环境对人体的危害比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

害还更大。

鉴别:显性

描写:遗漏,附加

解释:语际偏误,发展偏误

修改:后来,听说科学家研究发现静音环境对人体的危害比噪声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或者···还大。

10.*

11.虽然价钱贵了一点,但我们都认为健康不如任何的东西重要。

鉴别:显性

描写:类推,泛化

解释:语际偏误,语内偏误

修改:虽然价钱贵了一点,但我们都认为健康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12.现在绿色食品比一般的食品有点儿贵。

鉴别:隐性,学习者表达意图不明

描写:类推;错序

解释:语际偏误,英语的Little/a little +adj. 的代入使用

修改:现在绿色食品比一般的食品都贵;现在绿色食品比一般是的食品贵一点儿。

13.他们比我们经验多,所以比我们想的也很深{CJbi,比字句错误},所以总给我

们帮助不可能让我们吃亏的。(显性偏误,误加,改:去掉“很”)

14.比如说城里人去做文化活动的机会比乡村里的人更多{CJbi,比字句错误}。

(显性偏误,误加,改:去掉“更”)

15.所以她已经明白对动物怎么对待最好,比如在路上碰到有毒的蛇的时候,要

怎么处理。{

16.虽然乡村的生活没有比城市的生活那么方便{CJbi,比字句错误} (显性偏误,

添加,语际迁移,改:去掉“比”)

17.乡村的生活呢,还是比城市的生活那么方便{CJbi,比字句错误},没有什么特别

有意思的。(显性偏误,添加,语际迁移,改:去掉“那么”)

18.我的童年二十年前,比现在还有很多田地{CJbi,比字句错误}。(杂揉,语

内迁移,改:“和……相比”)

19.虽然我个子比朋友们很矮{CJbi,比字句错误},但是我每天让朋友们集合在我

家院子里开始讲课。(显性偏误,改:“跟……相比”)

20.在中国学习汉语尽管有利于多方面,但是中国的生活条件比我国不太好

{CJbi,比字句错误},北京的天气也不太好。()

21.)

22.在韩国学习中国历史时,那个内容比在中国书店世界找到的内容很短{CJbi,

比字句错误}。(语际迁移,添加,比字句后不能加“很、非常、更”等程度副词)

23.因为我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比亚洲人经过的不一样{CJbi,比字句错误}。

(语际迁移,误代,“比”换成“和”)

24.但是来中国以后我开始努力学习,那么我也发现我会写的汉字比以前变多

{CJbi,比字句错误}。(显性偏误,)

25.再说,学习汉语对韩国人来讲比别的国家人学习比较容易一些{CJbi,比字句

错误}。(杂揉,语内偏误,改:去掉“学习比较”)

26.因为怎么样,是我们的家,还不比在外受别人的气吗{CJbi,比字句错误} (隐

性偏误,改:把“不比”换成“能够”)

27.在外国留学的学生们比国内学生更多的困难{CJbi,比字句错误}。(错位,改:

“在外国留学的学生们的困难比国内学生更多”)

30. 所以我一天比一天心理不舒服{。

鉴别:显性偏误

描写:错序

'

解释:语内偏误

修改:所以我心里一天比一天不舒服

31. 虽然我喜欢学汉语,但是没有提高口语水平,加上我比别的同学差很大。

鉴别:显性偏误

描写:误代

解释:语内偏误、训练偏误

修改:虽然我喜欢学汉语,但是没有提高口语水平,加上我比别的同学差很多。

32. 他们的性格比别人有点弱,他们自己不能面对这个困难,他们需要有人在他们身边帮助他们克服他们遇到的困难。

鉴别:显性偏误

描写:类推

解释:语际偏误

修改:他们的性格比别人弱一点

33. 后来如果再遇到困难时,这时,你以前更容易克服。

鉴别:显性偏误

描写:遗漏、回避

解释:语内偏误

修改:你比以前更容易克服

!

34. 我的经历来说,克服困难以后的自己比以前的喜欢多了。

鉴别:显性偏误

描写:遗漏、错位

解释:语内偏误

修改:就我的经历来说,克服困难以后,比以前更喜欢自己了

35. 这几年来,世界上的离婚率不断地增加,以前是欧美各国的离婚率比亚洲国家多得很,不过最近亚洲国家的离婚率也大幅度地增加。

鉴别:显性偏误

描写:类推错误

[

解释:语内偏误

修改:以前是欧美各国的离婚率比亚洲国家多很多。

36. 北京的天气最近很好,有太阳,没有那么大风,可是比以前有点儿热。

鉴别:显性偏误

描写:遗漏、类推

解释:语际偏误、语内偏误

修改:北京的天气最近很好。有太阳,没有那么大的风。可是比以前热一点儿。

37. 比以前我父母的头发变白了。

%

鉴别:显性偏误

描写:错位、杂糅

解释:语际偏误

修改:我父母的头发变白了。

我父母的头发比以前白了。

38. 今年是我在北京的最后一年,所以我比以前更想学习很多东西。

鉴别:显性偏误

描写:错位

解释:语内偏误

?

修改:今年是我在北京的最后一年,所以我想比以前学习更多的东西。

39. 每次回家的时候,我发现它比以前胖得多,越来越“圆”。

鉴别:显性偏误

描写:类推、遗漏

解释:语内偏误、语际偏误

修改:每次回家的时候,我发现它比以前胖很多,越来越“圆”了。

40. 北京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变化比较大。

鉴别:显性偏误

描写:杂糅

解释:语内偏误

修改:北京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变化大。

41. 比一般人和尚的思想是应该好得多。

鉴别:显性偏误

描写:错位、添加

解释:语际偏误、语内偏误

修改:和尚的思想比一般人和尚的思想好得多。

42一个人做一个事情比三个人一起合作做一个事情做起来十分容易{CJbi,比字句错误}。原始语料

~

鉴别:做起来十分容易

描写:附加

解释:语际偏误

修改:一个人做一个事情比三个人一起合作做一个事情做起来容易

43我今天为了参加汉语水平考试又来到天津,面貌{CC风景错词标记,用于标示错误的词和成语。,}发生了改变,比以前高建筑多了{CJbi,比字句错误}。原始语料

鉴别:比以前高建筑多了

描写:错序

解释:语内偏误

修改:我今天为了参加汉语水平考试又来到天津,面貌发生了改变,比以前建筑高多了。

&

44这个方法比团体旅游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CJbi,比字句错误}。原始语料鉴别:这个方法比团体旅游....

描写:类推

解释:语际偏误

修改:和团体旅游相比,这个方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5在冲绳县呆的那五天,在我的脑海中都是美好的记忆,到现在没有那次好的假期{CJbi,比字句错误},可能以后也没有。原始语料

鉴别:没有那次好的假期

描写:省略

.

解释:语内偏误

修改:在冲绳县呆的那五天,在我的脑海中都是美好的记忆,到现在没有比那次好的假期

46我希望这{CQ个缺词标记,用于标示作文中应有而没有的词,}假期比那{CQ 个}暑假能过{CQ得}好{CJ+by时间,宾语残缺或多余}{CJbi,比字句错误}。

鉴别:...比...能...

描写:附加

解释:语际偏误

修改:我希望这个假期比那个暑假过好。

47我们家比别的同学{CD们,多词标记,用于标示作文中不应有而有的词。}家穷得很{CJbi,比字句错误}。原始语料

鉴别:比....穷得很

描写:附加

解释:语内偏误

修改:我们家比别的同学家穷。

48我没有不比看见你们更重要的事{CJbi,比字句错误}。原始语料

鉴别:...没有不比....

描写:类推

解释:语际偏误

修改:没有比看见你们更重要的事了。

49你们那里是比这里南方{CJbi,比字句错误},可能是更热的吧!原始语料鉴别:...是比...

描写:类推

解释:语内偏误

修改:你们那里和南方相比,可能是更热的吧!

}

比字句二语习得偏误分析

二语习得偏误分析 二语习得偏误分析基本步骤 1、收集资料 2、鉴别偏误 3、描写偏误 4、解释偏误 5、评估偏误 第一步收集资料 1: 他们比我们经验多,所以比我们想的也很深{CJbi,比字句错误},所以总给我们帮助不可能让我们吃亏的。原始语料 2: 比如说城里人去做文化活动的机会比乡村里的人更多{CJbi,比字句错误}。原始语料 3: 所以她已经明白对动物怎么对待最好,比如在路上碰到有毒的蛇的时候,要怎么处理。 {CP:篇章错误标记,用于标示篇章错误,虽然乡村的生活没有比城市的生活那么方便{CJbi,比字句错误} 原始语料 4: 乡村的生活呢,还是比城市的生活那么方便{CJbi,比字句错误},没有什么特别有意思的。原始语料 5: Title我的童年 二十年前,比现在还有很多田地{CJbi,比字句错误}。原始语料 6: 虽然我个子比朋友们很矮{CJbi,比字句错误},但是我每天让朋友们集合在我家院子里开始讲课。原始语料 7: 在中国学习汉语尽管有利于多方面,但是中国的生活条件比我国不太好{CJbi,比字句错误},北京的天气也不太好。原始语料 8: 在韩国学习中国历史时,那个内容比在中国书店世界找到的内容很短{CJbi,比字句错误}。原始语料

9: 我回忆前几年,当时我的想法是这样,“只会说汉语就行”[BQ,空缺标点标记,用于标示应用标点符号而未用的情况]我这样的态度是错的,我现在{CJ-sy觉得,述语残缺或多余}学汉语真有意思,一个词汇里有很多的意思,我觉得现代汉语也变得很多{CJbi,比字句错误},[BC,错误标点标记,用于标示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越来越有意思。原始语料 10 : 汉语学{CQ很,缺词标记,用于标示作文中应有而没有的词}多次的时候,我觉得汉语说话比韩国话表显很容易,很方便{CJbi,比字句错误},在中国留在过两年中我很乱字{CJ?,},有的时候我卡起用两个语{CJ?},在中国没关系[BQ,空缺标点标记,用于标示应用标点符号而未用的情况]但在韩国的时候听不懂我的话,还有在中国见面的朋友回国后见面的时候方便,因为我们说汉语时别的人听不懂[BQ,空缺标点标记,用于标示应用标点符号而未用的情况]所以批评他们时[B是]很好。原始语料 11 : ”一年过去,我第一次来到学校,很自信地进入考场,通过那次考试[Pshì拼音字标记,用于标示以汉语拼音代替汉字的情况],我得来的成绩比一些同胞[B包,:别字标记,用于标示把甲字写成乙字的情况]是最高{CJbi,比字句错误},我好高兴[BQ,,空缺标点标记,用于标示应用标点符号而未用的情况]我好幸福,我终于听到了老师[F師,繁体字标记,用于标示繁体字]在同学面前{CC2面,该用甲词而用乙词的。这种情况类似别字,但属于用词层面上的错误}读{CC1通知,把词的构成成分写错顺序的。}我的成绩“阮德胜,[BC“]越南,[BC”]120分。[BC”错误标点标记,用于标示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 原始语料 12 : 因为我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比亚洲人经过的不一样{CJbi,比字句错误}。原始语料 13 : 但是来中国以后我开始努力学习,那么我也发现我会写的汉字比以前便多{CJbi,比字句错误}。原始语料 14 : 再说,学习汉语对韩国人来讲比别的国家{CQ的缺词标记,用于标示作文中应有而没有的词,}人学习比较容易一些{CJbi,比字句错误}。原始语料 15 : 我想每个做父母的人都是有望子成龙,望女成[B凤[F風,繁体字标记,用于标示繁体字]]的思想,父母都希望孩子在温暖和幸福的家庭长大,受到最高的教育,不惜于任何代价把孩子抚养成为有益于国家、社会、家庭的人,尤其是在中国,政府只允许[F許]生一个孩子的条件下,没有什么比孩子更重要{CJbi,比字句错误},谁[F誰]都不愿意见亲[F親繁体字标记,用于标示繁体字,]生之子当个没出息的人,过着流浪的生活,所以这个重担应该是落{CC挑,错词标记,用于标示错误的词和成语。}在母亲[F親]的肩上了。原始语料 16 : 因为怎么样也是我们的家,还不比在外受别人的气吗{CJbi,比字句错误}?原始语料17 : 在外国留学的学生们比国内学生更多的困难{CJbi,比字句错误}。原始语料 18 : 所以我一天比一天心理不舒服{CJbi,比字句错误}。原始语料 19 : 虽然我喜欢学汉语,但是没有提高口语水平,加上[BD多余标点标记,用于标示不应用标点符号而用了的情况,]我比别的同学差很大{CJbi,比字句错误}。原始语

把字句教学设计

“把”字句语法课教学设计 赵雪君谭元顺 一、教学目标:正确理解并熟练使用“把”字句型,培养学生将“把” 字句句型运用到实际交流中,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二、教学对象:留学生中级汉语学习者 三、教学时间:30分钟 四、教学方法:问答法、替换法、情景交际法、归纳法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本,黑板,粉笔,教室里的物品 六、教学重点:把字句理解:“把字句”是指某人对某物做了什么, 使这个事物产生某种结果或发生某种变化。 五、教学难点 1:把字前边可以有状语或者能愿动词 ?风又把画刮下来了。 ?你可以把收音机放在桌字上。 ?不要把椅字搬到外边。 ?门锁着,我只好把信放在窗台上。 2:否定时否定词放在把的前边 ?风没有把画刮下来。 ?我没有把椅字搬到外边去。 3.副词“也”“都”“全”等常常放在动词前。 ?他把杯子也打碎了。 ?我把椅子全部搬到外边去了。 ?我把钱都花光了。

4.“把”字句的宾语都是确定的已经知道的 ?他把书给我。 ?他把这本书给我。 ?*他把一本书给我。 5.动词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词 ?*把情况谈 六、教学环节设计 1,导入: 刚上课的时候,趁学生不注意,把窗和门都半敞开 老师:Tom,今天太冷了,你把窗子关上好么? Tom:好的,老师。 老师问:Tom刚才做什么? 引导同学们说:他刚才把窗子关上了。 老师:Jane,你能把门关上吗? Jane:好的,老师。 老师问:Jane刚才做什么? 引导学生们说:Jane刚才把门关上了。 2,情景教学:老师做动作,让同学们用“把”字句描述老师在做什么 (老师拉上窗帘,打开PPT,擦黑板,在黑板上写字,做喝水的动作,把书放到讲台上,把笔递给学生,等等)

对外汉语比字句教案

比字句教案 一、教学对象:有一定汉语基础的留学生。 二、教学内容:本课型教学内容以讲解“比”字句的语法点为主,并辅以课 文《今天冷还是昨天冷》加以理解。 1、掌握词语:习惯、凉、低、容易、油腻 2、掌握语法:“比”字句 3、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主要词语及语法,理解透彻。 2、能够掌握课文重点内容,并能够复述课文。 3、在给定素材的情况下,学生能够仿课文写作 (二)重点目标 充分理解并掌握语法点,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教学方法: 主要按照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的原则来进行。 归纳法:先举出课文中的一些例子,在总结语法规则。 化繁为简的解释法:比较句的格式用公式表述。 练习方法:机械性练习、交际性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答总结法】 A:杰克:你今天几点起床的?答:8点 杰克:你昨天几点起床的?答:7点 那我们总结出:他今天比昨天起床晚。 B:迈克:你多高?答:180cm 迈克:他多高?答:185cm 那我们总结出:他比你矮。 C:马里:今天多少度?答:零下10度 马里:昨天多少度?答:零下20度 那我们总结出:昨天比今天冷。 大家注意我刚刚总结的这三句话,它们中都有一个“比”字,而且每句话都表明比较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学习一下“比”字句。 (二)课文学习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带有“比”字的句子: 1、早晨和夜晚比中午凉多了。 2、有时候早、晚的温度比中午的低10℃。 3、现在觉得比昨天好点儿了。 (三)语法点讲解 我们管这一类的句子叫“比”字句,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比”字句的基本句型: 1、A比B+形容词 2、A比B+形容词+一点儿/多了/数量补语 第一类比字句是可以和其他句子相互转换的,如:

国际汉语教案之把字句教案设计

国际汉语教案之把字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把子句。 2.使用把子句。 教学重点:把子句的导入。 难点:把子句的句子结构及否定表达和把字句的偏误分析。教学过程: 导入: 要求学生说出来老师进教室后都干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走进教室后,打开门,拉上窗帘,打开PPT,搽干净黑板。 这一系列动作中国人常这样表达 问学生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答“把”)词的顺序有什么变化, 比较: 老师打开门〓〓〓老师把门打开。老师拉上窗帘〓〓〓老师把窗帘拉上。 老师打开PPT〓〓〓, 老师檫干净黑板〓〓〓, 1( 让罗晶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 2( 然后将书还给罗晶。 3( 放水杯在讲桌上。 4( 关掉PPT。 5( 打开灯。 6( 关掉风扇。

7( 给出一些图片,观察他们的动作,如何用把子句表达。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叫部分同学写在黑板上。一、朗读下列句子,试试将下列句子变为把子句。 ? 1. 他看完了这部电影。 ? 2.他做完作业了。 ? 3.她已经洗干净了蔬菜。 ? 4 妈妈还没有往菜里放盐。 ? 5.他花光了他给的钱。 课程重点 1:把字前边可以有状语或者能愿动词? 风又把画刮下来了。 ? 你可以把收音机放在桌子上。 ? 不要把椅子搬到外边。? 门锁着,我只好把信放在窗台上。 重点2:否定时否定词放在把的前边 ? 风没有把画刮下来。 ? 我没有把椅子搬到外边去。 重点3.副词“也”“都”“全”等常常放在动词前。? 他把杯子也打碎了。? 我把椅子全部搬到外边去了。 ? 我把钱都花光了。 重点4.“把”字句的宾语都是确定的已经知道的? 他把书给我。? 他把这本书给我。? *他把一本书给我。 重点5.动词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词

把字句教案

教学内容:第六课语法课“把”字句 教学目标:1.认识把子句。 2.使用把子句。 教学重点:把子句的导入。 难点:把子句的句子结构及否定表达和把字句的偏误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 要求学生说出来老师进教室后都干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走进教室后,打开门,拉上窗帘,打开PPT,搽干净黑板。 这一系列动作中国人常这样表达 问学生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答“把”)词的顺序有什么变化? 比较:老师打开门〓〓〓老师把门打开。 A V B A 把 B V 老师拉上窗帘〓〓〓老师把窗帘拉上。 老师打开PPT〓〓〓? 老师檫干净黑板〓〓〓? 1.让罗晶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 2.然后将书还给罗晶。 3.放水杯在讲桌上。 4.关掉PPT。 5.打开灯。 6.关掉风扇。 7.给出一些图片,观察他们的动作,如何用把子句表达。 操练:学生独立完成,叫部分同学写在黑板上。 一、朗读下列句子,试试将下列句子变为把子句。

? 1. 他看完了这部电影。 ? 2.他做完作业了。 ? 3.她已经洗干净了蔬菜。 ? 4 妈妈还没有往菜里放盐。 ? 5.他花光了他给的钱。 巩固总结: 重点1:把字前边可以有状语或者能愿动词?风又把画刮下来了。 ?你可以把收音机放在桌子上。 ?不要把椅子搬到外边。 ?门锁着,我只好把信放在窗台上。 重点2:否定时否定词放在把的前边 ?风没有把画刮下来。 ?我没有把椅子搬到外边去。 重点3.副词“也”“都”“全”等常常放在动词前。?他把杯子也打碎了。 ?我把椅子全部搬到外边去了。 ?我把钱都花光了。 重点4.“把”字句的宾语都是确定的已经知道的?他把书给我。 ?他把这本书给我。 ?*他把一本书给我。 重点5.动词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词?*把情况谈 作业 一、判断句子 ? 1.把直线不要延长. ? 2.为什么把消息不告诉他.

比字句

“比”字句 一、什么是比较句 汉语里用来表示比较的方式,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比较事物、性状的异同;一类是比较性质或程度的差别、高低,每一大类中又包含一些不同的比较格式。凡是用来作比较的句子都称作为比较句。比较常用的比较句有“比字句”、“不如”句、“跟/和/同/与/像......一样”句、介词“有”字句、“越来越”、“越......越......”句、“更”字句、“最”字句等等。 二、汉语中表示不同比较方法的比较句 (一)“比”字句 指有“比”字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子。如“甲比乙好”。其中心语是谓词或谓词短语,用来表示甲乙两物或两事在数量,性质,程度的差别,又叫差比句。例如,甲山比乙山高一些。|甲比乙有经验得多。|阿哥的心比蜜还甜。| 你比我睡得晚得多。|他比我会说话。|有文化比无文化好。|短一点比长一点好。上面例子中,相比的甲乙两事物不是

等值的。好多“比”字句隐去了部分词语,例如:他的身体比我(的身体)好。|他学日语的时间比(他)学英语(的时间)短。|今年来我国学汉语的人比去年(来我国学汉语的)多一倍多。还有一种特殊“比”字句,例如: ①他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②他的身体现在比以前好。 “比”字句是指表示两个人或两种事物在性质、程度的差别或高低(也可以用于同一事物的不同时期的比较)的一种格式,用介词“比”引出比较的对象,用谓语表示比较的结果,“比”与其宾语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1她比我大三岁。 2他比我高。 3我身体比以前好得多了。 “比......”可以放在补语之前,也可以放在动词之前。例如: 4他做生意做得比我好。 5他做生意比我做得好。 1.结构方式

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偏误类型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偏误类型分析 摘要:“把”字句偏误分析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将对“把”字句的偏误类型进行总结分析,希望给广大学习者提供具有实际价值的指导。 关键词:“把”字句;偏误;类型 “把”字句是汉语特有的一种句式,其结构比较复杂,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偏误分析理论为依据,参照前人对“把”字句的研究成果和自身教学实践经验,重点分析“把”字句偏误的四种类型:状语的偏误分析、与谓语动词有关的偏误分析、宾语的偏误分析、补语的偏误分析。希望给广大学习者提供有力指导。 一、状语的偏误分析 我们根据错把状语放在“把”字前后的情况把状语偏误分析分为:状语在“把”后的偏误和状语在“把”前的偏误。 状语在“把”字后的偏误产生原因是学习者没有掌握“把”字句中否定副词、关联副词以及能源动词的用法,我们依次来看:

①?~我把这本书没看完。 ②?~他刚回来,妈妈把饭就做好了。 ③?~明天老师讲第二课生词,你把生词应该预习一下。 我们知道,“把”字句中的否定副词“不”、“没”应放在“把”字前。因学习者受“否定词+动词”这一语法规则的影响,他们会把否定副词放在动词前,于是造成了①句的偏误。②句的偏误是因为不清楚句中表示关联作用的“就、才、便、再、又”等副词的用法,他们一般应该放在“把”字前,而非动词前。还有学习者不知道能愿动词要放在“把”字之前这一用法,因此造成③这样的偏误。 第二种是状语放在“把”字前的偏误。我们知道,“把”字句中的状语一般要放在“把”字前,但在特定的情况下,状语需要放在谓语动词前。于是会产生下面的偏误,如,④?~他往前面把足球一放,就踢了出去。句④中的“往前面”应该放在“把”字后,因为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作状语时,若它主要说明的是宾语的处所时,它应放在“把”字短语后。 二、与谓语动词有关的偏误分析 “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一般表示一种处置意义,它能使宾语受到某种作用和影响。因此,句中的谓语

比字句偏误分析实例

1.因为我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比亚洲人经过的不一样。 鉴别:“比亚洲人经过的”,显性偏误 描写:词汇使用不当,比字句偏误 解释:干扰偏误,英语的比较级;语内偏误,目的语规则泛化,“经历”和“经过”使用出现偏差,也有可能包含发展偏误,因为语言知识有限所以建立了错误的假设。 修改:因为我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可能和亚洲人的经历不一样。 2.再说,学习汉语对韩国人来讲比别的国家{CQ的}人学习比较容易一些。 鉴别:“比别的国家人学习比较容易一些”,显性偏误 描写:附加,误用,缺词 解释:干扰偏误,英语比较级的误用;目的语规则泛化,“相对”和“比较”的语境未掌握。 【 修改:再说,学习汉语对韩国人来讲比别的国家的人学习起来容易一些。 3.在外国留学的学生们比国内学生更多的困难。 鉴别:显性偏误 描写:省略 解释:语际迁移 修改:在外国留学的学生们比国内学生存在更多的困难。 4.所以我一天比一天心理不舒服。错序 鉴别:显性偏误 ] 描写:错序 解释:语际偏误,英语和汉语的语序差异 修改:所以我心理一天比一天不舒服。

5.后来如果再遇到困难时,这时,你以前更容易克服。(缺少比字) 鉴别:显性偏误 描写:遗漏,附加 解释:语际干扰;发展偏误 修改:后来如果再遇到困难时,你比以前更容易克服。 6.( 7.现在社会生活水平比以前越来越高。 鉴别:显性 描写:附加 解释:语内偏误,目的语规则泛化 修改:现在社会生活水平比以前高了。 现在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 8.另有人夸张地说代沟是一天比一天不一样{。 鉴别:显性 描写:附加,类推 # 解释:语内偏误;语际偏误;发展偏误 修改:另有人夸张地说代沟是一天比一天大。 另有人夸张地说代沟是一天一天一个样儿。 9.后来,听说科学家研究:发现静音环境对人体的危害比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 害还更大。 鉴别:显性 描写:遗漏,附加 解释:语际偏误,发展偏误 修改:后来,听说科学家研究发现静音环境对人体的危害比噪声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或者···还大。

留学生“比”字句偏误分析及教学

留学生“比”字句偏误分析及教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所有的“比”字句偏误句进行分析,归纳出留学生“比”字句使用时的偏误类型包括遗漏、泛化、结构杂糅和内部偏误四种 类型。根据对留学生使用“比”字句时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本文还对对外汉语教 学过程中“比”字句的教学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留学生;“比”字句;偏误分析 一、引言 “比”字句是现代汉语差比范畴中一种典型的句式。根据吕叔湘(1980)的解释,“比”既 可以用作动词,也可用作介词。留学生习得“比”字用法时,首先掌握的是“比”作介词的用法,对“比”作动词的用法使用较少,因此本文只讨论“比”作介词的用法。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受母语或目的语负迁移的影响,在目的语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 偏误。分析留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误,可以帮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进而 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留学生“比”字句偏误情况 (一)调查材料来源 本研究使用的语料是均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主持建设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ver 1.1)。该语料库是母语为非汉语的汉语学习者参加汉语水平考试作文考试的答卷语料库。HSK作文是参加HSK 考试的汉语学习者在考场中所写的作文,最真实地反映了考生实际 的汉语书面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调查数据统计 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本人一共检索到“比”字句使用出现偏误的句子145例。 根据调查发现,韩国籍的留学生在使用“比”字句时出现的偏误最多,其次是日本的留学生。其中一个原因是参加HSK考试的多为日、韩两个国家的留学生,但这也同样可以反映出 韩国、日本两个国家的留学生在使用“比”字句时比较容易产生偏误。 此外,学生所持的证书水平等级水平越低,使用“比”字句使所出现的偏误也就越高。尤 其是无证书等级的留学生,出现的偏误率高达68.97%;而证书等级为A的留学生,没有统计 到出现偏误;证书等级为B的留学生,也仅仅只有出现了8个偏误句子。可见,留学生的汉 语水平越高,“比”字句的使用偏误就越少,高级的学生甚至可以避免出现使用偏误。 (三)偏误分析 鲁健骥(1984)提出中介语的偏误类型有四种:遗漏、误加、误代、错序。留学生“比” 字句的使用偏误也基本上属于这几种类型,根据检索到的“比”字句偏误分析,本文将留学生“比”字句偏误类型分为:遗漏偏误、杂糅偏误、泛化偏误和内部偏误四类。 1.遗漏偏误 在对语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本人发现,有些句子遗漏了“比”这个字,只有加上“比”字,整个句子就是正确的。这类偏误的句子有19句,占整个偏误数量的13.1%。如: *例1:后来如果再遇到困难时,这时,你以前更容易克服。 2.结构杂糅 结构杂糅偏误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混杂在一起使用而产生的偏误,我们在修改 的时候,可以选择其中的任何一种句式而不会改变原意。语料中“比”字句的结构杂糅偏误句 一共8句,占总数量的5.5%。如: *例2:后来,在日本的外公把我们一家拉到隔海邻国的日本,生活比以前好起来了。 3.泛化偏误 泛化偏误是指在不该使用“比”字句的情况下误用了“比”字句。这类偏误一共出现了29句,占偏误总数的20%。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比”字多余 *例3:虽然农村的生活没有比城市的生活那么方便。 句中没有相互比较的项,没有体现出比较关心,因此应该删去“比”字句子才是正确的。 (2)该用“是”字句而误用了“比”字句

对韩汉语教学中_把_字句偏误分析

对韩汉语教学中“把”字句偏误分析 王春辉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摘要:作为东亚文化圈中的韩国,在学习汉语中具有文化传统和地域优势。但是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把”字句是一个难点。通过对韩国留学生出现的“把”字句的偏误类型进行归纳,利用偏误分析理论,从分析留学生学习和使用“把”字句的偏误,可以总结出韩国留学生学习、使用“把”字句的习得特点和规律,由此可进一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对韩教学;“把”字句;偏误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51(2009)02-0124-03 收稿日期:2009-01-28 基金项目:韩国高等教育财团支持项目《唐代的西域开发与社会生活研究》。 作者简介:王春辉(1976—),女,山东临沂人,石河子大学讲师,语言学硕士。 在对韩汉语教学中“把”字句是一个较难处理的教学问题。一方面,“把”字句是包括韩国留学生在内的国外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感到比较迷惑的句型,是汉语所独有的一种特殊句型,很难把握,常常出现某种错误;另一方面,“把”字句又是汉语中的一种常用句型,不管是书面语还是口语,“把”字句的使用频率都很高。所以,“把”字句的教学是难点,也是重点,而如何让留学生更好地把握“把”字句的语法、语义特点,正确使用“把”字句,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对多年的对韩教育进行了总结,认为利用偏误分析的理论,对韩国留学生出现的“把”字句的偏误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出韩国留学生学习、使用“把”字句的习得特点和规律,可进一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 一 偏误,是指外语学习者所使用的形式与所学外语的标准形式之间存在的差距。所谓偏误分析,就是发现外语学习者发生偏误的规律的过程,即这些偏误是怎样发生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会发生什么样的偏误等,偏误分析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外语教学更为有效,更为有针对性。韩国留学生受其母语的影响,在学习和使用“把”字句中所产生的偏误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用偏误分析的理论,对从作业和课堂教学中搜集到的韩国留学生“把”字句的偏误形式按照偏误性质把它们进行归纳、分类,现分述如下: (一)遗漏偏误 遗漏偏误是指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或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韩国留学生学习“把”字句的遗漏偏误主要表现在遗漏“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或动词之后的其他成分。主要表现为: 第一,遗漏谓语动词。如:(1)他把杯子破了;(2)班长把杂志走了。这类偏误是留学生把表示动作结果的词语当成了动作行为本身,这是因为留学生没有分清楚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把”字句的句法结构的特点是把谓语动词后面的宾语提前,这个谓语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这是“把”成立的一个前提条件。但是汉语没有真正意义的形态,没有区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标志,而一般的汉语词典也不会注明哪是及物动词,哪是不及物动词,所以这就给留学生带来学习的困难。如果把不及物动词当成及物动词,就会出现这类偏误。 第二,遗漏谓语动词后面的其他成分。如,(1)我把妈妈吓;(2)我把电视打。这类偏误的句法形式是结构不完整,根本原因在于对“把”字句的语义不理解。因为“把”字句的语义是表示处置和影响的,句子里不仅要有表示处置和影响的动作的动词,而且还要有说明处置和影响的结果的其他成分。“把”字句表示处置或影响意义的这种需要 第31卷第2期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月Vol.31No.2JOURNAL OF LINYI NORMAL UNIVERSITY Apr.2009 124

“把字句”习得的研究综述

国际学院课程论文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课程:第二语言习得 学生姓名:李梦学号: 2011213124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年级:2011级 任课教师:胡德明 完成时间:2011 年 12 月 30 日 成绩(百分制):

“把字句”习得的研究综述 摘要:“把字句”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有关把字句的习得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不仅有对母语为英语国家的学生习得把字句的研究,而且范围已经延伸到母语以日语,韩语,泰语,越南语等国家学生习得把字句的研究。此外各个学者也深入分析了这些国家的学生习得把字句产生的偏误及其原因。 关键词:把字句;习得;偏误 一.把字句的意义梳理 研究把字句的习得,首先要搞明白什么是把字句。前人对“把”字句意义的分析由于理论角度不同,可以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林忠在其文章中对把字句的意义做了详尽的梳理: 1 处置说:处置说认为“把”字句的动词必须具有“处置”义,比较: (1)a.小王把花瓶打碎了。b.小王打碎了花瓶。 (2)a.小王把车钥匙丢了。b.小王丢了车钥匙。 例(1)表明,“把”字句a具有处置义,但是普通的SVO句b也具有处置义;可是例(2)中,“把”字句动词“丢”没有处置义,b中也没有处置义。可见,“把”字句动词未必具有处置义,“把”字句也未必具有处置义。 2 致使说:致使说观察到了“把”字句后动词通常带有结果补语这一事实,可是动词的复杂形式除这种外,还有V+ 地点、V+ 与事、V+ 结果宾语、V+ 趋向补语、V+ 动态助词、状语+V 等其他形式。比较: (3)a.把孩子吓哭了。b.吓哭了孩子 (4)a.把这篇文章再改改。b.再改改这篇文章。 例(3)中的a、b具有致使义,可是,例(4)中的a不具有致使义,b也不具有致使义。这说明,致使义也有概括不了的语言事实。 3“话题———说明”说。这种观点观察到了“把”字句中动词宾语通常为定指,可是林忠发现,大量的“把”字句宾语却是不定的,如:(5)忽然,一阵大风,把个玻璃窗吹落了。 (6)我有办法把一个丑女人变成独一无二的一美人,不费吹灰之力。(王朔《痴人》)。 此外沈家煊(2009)还发现,现代汉语专名本身是有定的,可结果在“把”字句中偏偏要加上“(一)个”变为不定的,这又是为什么呢?“话题———说明”说也不能解释。转引如下: (7)怎么忽然把个晴雯姐姐也没了。(曹雪芹《红楼梦》) (8)把个楮大娘忙了个手脚不闲。 (9)当下先把歌邓九公乐了个拍手掌。 4 移位说。张旺熹(1991)认为,汉语“把”字句的原型句义为“移动”,其它的意义都是隐喻的结果,但他承认有些特殊的“把”字句不能纳入移位说。转引两例如下: (10)作者把蛟龙、猛虎作了人格化的艺术夸张。 (11)我向达斯先生提出把账结一下。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比”字句偏误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f12032489.html,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比”字句偏误分析 作者:胡婧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1期 【摘要】“比”字句作为现代汉语中表示差比义的典型句式,同“把”字句,“被”字句等其他特殊句式一样,一直以来颇受汉语研究者的重视,同时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北京语言大学中介语料库中一定量的“比”字句偏误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比”和“比起(…来)”的异同、“x不比yw”的语用特点,以帮助汉语学习者减少偏误,更好的掌握和使用“比”字句 【关键词】“比”字句;比;比起;不比 “比”字句作为现代汉语中表示差比义的典型句式,同“把”字句,“被”字句等其他特殊句式一样,一直以来颇受汉语研究者的重视,同时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北京语言大学中介语料库中一定量的“比”字句偏误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比”和“比起(…来)”的异同、“x不比yw”的语用特点,以帮助汉语学习者减少偏误,更好的掌握和使用“比”字句。 一、“比”和“比起(…来)”的异同 在研究北京语言大学中介语料库“比”字句偏误时,我们发现“比”和“比起(…来)”的误用非常普遍。很多字典在解释“比”的意义时就有“比起”这一个义项,且在“比”字句中,“比”和“比起(…来)”有时能够互换,因而汉语学习者很难分清二者的区别,出现了大量的偏误。如: 例一 a比一般人和尚的思想是应该好得多。 b比起一般人,和尚的思想是应该好得多。 例二 a比以前现在的发展速度更快。 b比起以前来,现在的发展速度更快。 例三 a这个方法比团体旅游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 b这个方法比起团体旅游,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例四 a随着经济、科学的发展,代沟的问题比以前越来越严重。 b随着经济、科学的发展,代沟的问题比起以前来是越来越严重了。

”比“字句的偏误分析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比”字句的偏误分析 课程名称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 姓名陈非非学号 201411001051 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年级 2014级 院、所国际教育学院年月日 2014年12月6日 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 指标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分值) 得分A B C D 选题选题是否新颖;是否有意义;是 否与本门课程相关。 20-16 15-11 10-6 5-0 论证思路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密; 结构是否严谨;研究方法是否得 当;论证是否充分。 20-16 15-11 10-6 5-0 文献文献资料是否翔实;是否具有代 表性。 20-16 15-11 10-6 5-0 规范文字表达是否准确、流畅;体例 是否规范;是否符合学术道德规 范。 20-16 15-11 10-6 5-0 能力是否运用了本门课程的有关理论 知识;是否体现了科学研究能力。 20-16 15-11 10-6 5-0 评阅教师签名: 年月日 总分: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制

摘要 本文根据“比”字句中分成三个类别,分别是简单比较句、有具体数量的比较句和由短语充当谓语成分的复杂比较句,逐一阐述每一类句式的固定格式和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再列举外国人在学习和使用“比”字句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现象,分析每一个偏误例句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改正。同时,对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方法提出了一点建议。 关键词:“比”字句偏误

在外国人学汉语的过程中,尤其是到高级阶段以后,汉语语法中的诸多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的用法是令他们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由于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的用法渗透着一定的文化成分,包含着中国人在说话时的一些特殊习惯,而很多学生在自己的母语中又找不到相对应的母语句式,所以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感到很吃力。其中,“比”字句的用法就是难点之一,很多留学生在运用“比”字句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误。在这里,我将“比”字句分为三类,逐个分析。 一、“比”字句1 顾名思义,用“比”引出比较对象的句子叫做“比”字句。“比”字句可用于比较不同的人或事物,也可用于比较同一个人或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差别。其基本格式为:肯定形式A+比+B+Adj 我比他高。 否定形式A+没有+B+Adj A+不比+B+Adj 他没有我高。他不比我高。 疑问形式A+比+B+Adj+吗? 他比我聪明吗? 在这一句式中,谓语部分除了形容词以外,还可以是心理动词和能愿动词。比如:我比她更喜欢篮球。 我没有你会编辫子。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偏误句: 1. *我比她不一样。 分析:单纯表示两个对象相同或不同,要用“A跟B一样/不一样”的格式,而不能用“比”字句。应该为:我跟她不一样。 2. *汉语难比英语。 分析:语序错误。正确的语序是“A+比+B+Adj”。应改为:汉语比英语难。 3. *我比她不高。 分析:“比”字句的否定形式是“A+没有/不比+B+Adj”。应改为:我没有她高。或者我不比她高。 值得注意的是,“比”字句的两种否定形式在意义上略有不同。请比较下面两个例子: ⑴A:我一米七八,你多高? B:我一米七五,我没有你高。 这里,B的意思只是单纯地表达:你比我高,我比你矮。 ⑵A:我不能参加篮球比赛,我太矮了,你去吧!

比字句偏误分析实例

1.因为我在学习中遇到得困难可能比亚洲人经过得不一样。 鉴别:“比亚洲人经过得”,显性偏误 描写:词汇使用不当,比字句偏误 解释:干扰偏误,英语得比较级;语内偏误,目得语规则泛化,“经历”与“经过”使用出现偏差,也有可能包含发展偏误,因为语言知识有限所以建立了错误得假设。 修改:因为我在学习中遇到得困难可能与亚洲人得经历不一样。 2.再说,学习汉语对韩国人来讲比别得国家{CQ得}人学习比较容易一些。 鉴别:“比别得国家人学习比较容易一些”,显性偏误 描写:附加,误用,缺词 解释:干扰偏误,英语比较级得误用;目得语规则泛化,“相对”与“比较”得语境未掌握。 修改:再说,学习汉语对韩国人来讲比别得国家得人学习起来容易一些。 3.在外国留学得学生们比国内学生更多得困难。 鉴别:显性偏误 描写:省略 解释:语际迁移 修改:在外国留学得学生们比国内学生存在更多得困难。 4.所以我一天比一天心理不舒服。错序 鉴别:显性偏误 描写:错序 解释:语际偏误,英语与汉语得语序差异 修改:所以我心理一天比一天不舒服。 5.后来如果再遇到困难时,这时,您以前更容易克服。 ( 缺少比字) 鉴别:显性偏误 描写:遗漏,附加 解释:语际干扰;发展偏误 修改:后来如果再遇到困难时,您比以前更容易克服。 6.现在社会生活水平比以前越来越高。

鉴别:显性 描写:附加 解释:语内偏误,目得语规则泛化 修改:现在社会生活水平比以前高了。 现在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 7.另有人夸张地说代沟就是一天比一天不一样{。 鉴别:显性 描写:附加,类推 解释:语内偏误;语际偏误;发展偏误 修改:另有人夸张地说代沟就是一天比一天大。 另有人夸张地说代沟就是一天一天一个样儿。 8.后来,听说科学家研究:发现静音环境对人体得危害比噪声对人体健康得危 害还更大。 鉴别:显性 描写:遗漏,附加 解释:语际偏误,发展偏误 修改:后来,听说科学家研究发现静音环境对人体得危害比噪声环境对人体健康得危害更大。或者···还大。 9.虽然价钱贵了一点,但我们都认为健康不如任何得东西重要。 鉴别:显性 描写:类推,泛化 解释:语际偏误,语内偏误 修改:虽然价钱贵了一点,但我们都认为健康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10.现在绿色食品比一般得食品有点儿贵。 鉴别:隐性,学习者表达意图不明 描写:类推;错序 解释:语际偏误,英语得Little/a little +adj、得代入使用 修改:现在绿色食品比一般得食品都贵;现在绿色食品比一般就是得食品贵一点儿。

对外汉语比字句教案

对外汉语比字句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比字句教案 一、教学对象:有一定汉语基础的留学生。 二、教学内容:本课型教学内容以讲解“比”字句的语法点为主,并辅以课文《今天冷还是昨天 冷》加以理解。 1、掌握词语:习惯、凉、低、容易、油腻 2、掌握语法:“比”字句 3、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主要词语及语法,理解透彻。 2、能够掌握课文重点内容,并能够复述课文。 3、在给定素材的情况下,学生能够仿课文写作 (二)重点目标 充分理解并掌握语法点,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教学方法: 主要按照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的原则来进行。 归纳法:先举出课文中的一些例子,在总结语法规则。 化繁为简的解释法:比较句的格式用公式表述。 练习方法:机械性练习、交际性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答总结法】

A:杰克:你今天几点起床的答:8点 杰克:你昨天几点起床的答:7点 那我们总结出:他今天比昨天起床晚。 B:迈克:你多高答:180cm 迈克:他多高答:185cm 那我们总结出:他比你矮。 C:马里:今天多少度答:零下10度 马里:昨天多少度答:零下20度 那我们总结出:昨天比今天冷。 大家注意我刚刚总结的这三句话,它们中都有一个“比”字,而且每句话都表明比较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学习一下“比”字句。 (二)课文学习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带有“比”字的句子: 1、早晨和夜晚比中午凉多了。 2、有时候早、晚的温度比中午的低10℃。 3、现在觉得比昨天好点儿了。 (三)语法点讲解 我们管这一类的句子叫“比”字句,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比”字句的基本句型: 1、A比B+形容词 2、A比B+形容词+一点儿/多了/数量补语 第一类比字句是可以和其他句子相互转换的,如: A比B+形容词←→A没有B+形容词/B没有A+形容词 (四)练习语法点

偏误分析.

苏州大学研究生考试答卷封面 考试科目:汉外对比与偏误分析考试得分:______________ 院别:文学院专业:__汉语国际教育学生姓名: 颜晓雯学号: 20124501063 授课教师:___何薇____ 考试日期: 2013 年 8 月 10 日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被”字句偏误分析 [摘要]“被”字句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一直是个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本文针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预料对留学生所出现的关于“被”字句的偏误进行分析,分析造成偏误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以利于学生学习。 [关键词]“被”字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偏误;教学 现代汉语的被字句主要是指句子主要动词前使用介词和助词“被”构成的表示被动语态的句子。作为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被动句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被”字句也出现了很多的偏误状况,本文就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出现的所有国别的外国学 生的“被”字句偏误进行分析,分析其出现的原因、类型,从来对实际教学提供一些合理的参考建议,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汉语“被”字句,减少或者避免错误的出现。 一、偏误类型 由于“被”是虚词, 词汇意义比较虚, 只有一定的语法意义, 教师讲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学生理解起来也不容易, 因此它的偏误率 是比较高的。它的偏误可以从遗漏、误代、冗余和错序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遗漏:遗漏是指由于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一个或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是出现次数最多、涉及句式最广的一类偏误。如:1.1985年9月派到日本{CJbei},在东京情报专门学校学习{CQ了}一年广告 学及广告设计后[BQ,]第二年在日本广告公司研修[BQ、]工作。

Microsoft Word - 把字句

第二节 “把”字句及其教学 “把”字句是汉语中特有的句式,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无法回 避的高难度语法项目。我们之所以说“把”字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难 以攻克的堡垒,首先在于其本身的限制条件多,而且在外语中没有相 对应的语言形式。另外,我们在教学中尚未摸索出一条正确的有效的 途径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多年来“把”字句一直是中外汉语学界 的热门话题。 纵观各种教材, 对 “把” 字句的教学多侧重于结构形式上的描述, 比如“把”字句的词序、 “把”的宾语必须是确定的、动词的限制、 动词后可带不可带的补语、状语的位置等等。这些结构方面的特点不 是不重要,但不是“把”字句教学的全部。留学生在“把”字句上出 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把”字句的结构方面、语义方面、语 用方面等。下面我们分别介绍: 本节讲解内容: 一、 “把”字句的法意义 二、 “把”字句在使用中应注意的形式方面的特点 三、 “把”字句的教学 一. “把”字句的法意义: 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 “把”字句许多形式上的偏误都 可以从语法意义上得到解释。有时留学生仅仅掌握了这些形式特征, 还不能真正运用“把”字句,还会造出下面的句子:

*孩子把故事听高兴了 *我把饺子吃在五道口食堂. 留学生总是强烈的希望老师能告诉他们: 在什么情况之下一定要 批注 [U1]:原为:自居使用“把”字句,在什么情况之下一定不能使用“把”字句。可是对 这个问题,老师也感到很头疼。其实,这主要涉及到“把”字句的语 法意义。事实证明,许多结构形式上的偏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学生没 有准确把握“把”字句的意义造成的。因此,留学生学好“把”字句 准确掌握它的意义是个关键。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关于 “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影响最大的是“处置说” 。但因为它过于概 括抽象,外国留学生对“处置”这个概念本身就很难理解,感到无所 适从。因此,他们就容易退缩,要么干脆“敬而远之” ,该用不用买 造成“把”字句的回避现象;要么一用就错。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不 再采取理论语法的“处置说” ,而是把这一概念分解为概括程度不高、 稍微具体点的次类意义范畴。 即主语代表的人或事物通过动作行为使 某个人或事物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个变化可以是位置移动,可以是性 质发生变化,也可以是形式上发生变化,甚至可以是在别人的认识中发 生变化。 只有在上述情况之下才使用 “把” 字句。 那么上述偏误句 “高 兴”不是“故事”通过“听”发生的变化; “在五道口食堂”也不是 “饺子”通过“吃”发生的位置的变化。所以都不能适用“把”字句。 二. “把”字句在使用中应注意的形式方面的特点: 明白了“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我们再来看看其形式特点。这些

把字句

汉语“把”字句研究综述 专业:对外汉语班级:06级(1)班作者:杨宇昌指导老师:吴峥嵘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句式,是用介词“把”构成的句子。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把乙怎么样。汉语动词谓语句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之后,而用了“把”字就能把宾语提置于动词之前,以强调行为结果或行为方式。把字句的成立有某些条件:⑴动词一般是能带支配对象的行为动词,即能带施事宾语的及物动词。⑵所用动词的前边或后边要带有表示结果或方式的附加成分。⑶“把”字所介系的宾语通常是确定的,即说话人要有确指的对象。 把字句是一种非凡的句式,即由“把”字短语接动词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式。把字句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一、谓语中主要动词不能是个光杆动词,也就是说在动词前后要有一点别的成分。二、主要动词通常都能够跟“把”后边的成分构成动宾关系,三、一般的把字句,主要动词都是及物动词, "把字句"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也称“把字式”“处置式”。指使用“把”或“将”字介引动词支配的对象于谓语动词前边作状语的句式。是动词谓语句的特殊句式之一。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 “白话里有在止词前安上一个…把?字,借此把他提在动词之前的一种句法,即: 起词——(把) 止词——动词。这是现代汉语中应用极广的一种句式。"把字句"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把字句是一种特殊的句式,即由“把”字短语接动词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式 CNKI概念知识元库 与"把字句"相关的文献总量年度变化规律图 研究"把字句"相关问题的主要学者:刘培玉、刘颂浩、杨素英、郑剑平、张蕾、周红、李志忠、王红旗、李昌年、张潜 出版"把字句"相关文献的期刊:《汉语学习》、《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研究》、《语文研究》、《语言与翻译》、《语文学刊》、《汉语学报》等 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把”字句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性,在本课题中,笔者将全力深入探究“把”字句在社会生活、语言学习等各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了更加全面分析探究这个课题,笔者有针对性地阅读了相关纸制作品,查找了下列学术期刊: 1:《语言文字应用》主办:北京:语言文字报刊社 2:《汉语学习》主办: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 3:《世界汉语教学》主办:北京:北京语言学院(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刊) 4:《当代语言学》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 对上述学术期刊的品读,使笔者建立了对该课题的一些初步理论知识基础。另外,借用现代互联网信息平台,笔者获得了大量的关于“把”字句各方面的研究论文,通过传统与现代多种获取信息,资料的途径,笔者发现研究“把”字句的著作与论文可谓是举不胜举、应接不暇,经过整理、归纳得出如下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