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作业本格式(二式)

(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作业本格式(二式)

(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作业本格式(二式)
(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作业本格式(二式)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苏科版(Word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苏科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基础练习 1、(1)AB,CD (2)∠3(或∠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 3、∠3=55°;AB∥CD 4、平角的意义;角平分线的意义;1/2;65;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综合运用 5、平行,理由略 6、DG∥BF.理由如下: 由DG,BF分别是∠ADE和∠ABC的角平分线, 得∠ADG=∠ADE,∠ABF=1/2∠ABC, 则∠ADG=∠ABF. 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得DG∥BF

1.3平行线的判定(2)作业本2答案 基础练习 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D 3、DE,BC;DC,BF;DE,BC 4、(1)90°;180°;AD;BC (2)AB与CD不一定平行. 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与CD平行 综合运用

5、略 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 1.4平行线的性质(1)作业本1答案 基础练习 1、B 2、70°,70°,110° 3、∠3=∠4.理由如下: 由∠1=∠2,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得DE∥BC,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则∠3=∠4. 4、β=44°,理由:由AB∥CD,得α=β 综合运用 5、75° 6、(1)∠B=∠D.理由略 (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 1.4平行线的性质(2)作业本2答案 基础练习 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1)×

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图片

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图片 秋天的森林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可是森林公安局里的卡尔警长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个时期也是偷盗案常发的季节。这不,公 安局的报案处又来了一位报案居民——猴大妈。卡尔警长给猴大妈 泡了一杯茶说:“猴大妈,你家发生了什么事?”猴大妈:“这个星 期我外出的四天,可当我回到家时,发现我家院里桃树上的桃子全 被人偷吃了,卡尔警长你一定得帮我找出这个可恶的小偷!” 卡尔警长随猴大妈来到桃树底下,经过一番周密的勘察后,卡尔警长说:“猴大妈你放心在家等,我叫小偷马上送还你的桃子!” 卡尔一回到警长局,立刻叫黑熊把猩猩押来了,猩猩被带到警察局还狡辩道:“我没有偷桃子,你们有什么证据?”卡尔笑道:“证 据你自己都说出来了,我们没有问你是否偷桃,你却说自己没有偷桃,再来看看我在现场拍的照片,地面上留下了两足行走的足迹, 而你是直立行走的高手,而且脚印的大小与你脚的大小一样。”卡 尔严厉的说:“快说!你一共偷了多少个桃子?”猩猩低下头认罪道:“桃子是我偷的,我也忘记一共偷了多少个桃子了。只记得第一天 偷吃了当时树上桃子的一半多1个,第二天也偷吃了当时树上桃子 的一半多1个,第三天也是吃了当时树上桃子的一半多1个,第四 天我把树上最后一个桃子也偷吃了。” 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图片图一 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图片图二 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图片图三 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图片图四 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图片图五

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50千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图纸上,应画多少厘米? 解答方法: 方法一: 把实际距离换算成用厘米作单位的数。 150千米=15000000厘米 解:设应画X厘米。 X=15000000×1÷6000000 X=2.5 答:应画成2.5厘米。 方法二: 把实际距离换算成用厘米作单位的数 150千米=15000000厘米 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15000000÷6000000×1=2.5厘米。 答:应画成2.5厘米。 注意:这两种方法中,不管选择哪一种方法,都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换算。

小学数学手抄报资料

小学数学手抄报资料 小学数学手抄报资料一:小学生怎样才能学好数学 炼人的耐力和信心儿钢琴,乐谱, 一、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做,就会想方设法把它做好。学习 的乐趣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同学,为了弄 清一个数学概念长时间埋头阅读和思考;为了解答一道数学习题而废 寝忘食。这首先是因为他们对数学学习和研究感兴趣,很难想象, 对数学毫无兴趣,见了数学题就头痛的人能够学好数学,要培养学 习数学的兴趣首先要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数学被称为科学的皇后,它是学习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必的工具。可以说,没有数学,也就不可能学好其他学科;其次必须有钻研的精神,有非学好不 可的韧劲,在深入钻研的过程中,就可以领略到数学的奥妙,体会 到学习数学获取成功的喜悦。长久下去,自然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 兴趣,并激发出学好数学的高度自觉性和积极性。有了学习数学的 兴趣和积极性,要学好数学,还要注意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 二·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首先,要明确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老师和父母。因此,上课要专心、积极思考并勇于发言。其次,回家后要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地把当天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 再把明天要学的内容做一下预习,这样,学起来会轻松,理解得更 加深刻些。 三·上课前要预习即将学习的新知。 当前,有些学生没有注意养成预习的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

四、上课时要主动、灵活的思考问题。培养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五、要善于发现规律。 规律性措施,是指在对某一知识理解,熟知之后,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利用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不用深思维就能快捷识别和掌 握做此类题的方法即所谓熟能生巧的那些巧方法。例如:学习分数 乘除法应用题时,需要确定单位“1”,而“是”“占”相当于“比”等字后面的事物通常都是单位“1”,那么利用“是”“占”“比” 等字寻找单位“1”就比较快捷。此类应用题还有一个规律,即单位“1”是已知的就是乘法题,单位“1”是未知的就是除法题,利用 寻找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来确定乘除法也比较简便快捷。 六、课后要反思总结。要学会概括和积累。及时总结解题规律,特别是积累一些经典和特殊的题目。这样既可以学得轻松,又可以 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怎样反思总结呢?一个章节的新知学过之后,我们可以合上课本,用自己的思路把学过的内容在脑子里按顺序细细地“过滤”一遍: 本章有几节?每节是什么内容?每个内容分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知识 重点有几个?概念有哪些?规律要点是什么?哪个地方易出错、什么地 方出过错?出错原因是啥?答题时需要注意什么?每一方面都分析整理 出来,并且看是否都理解清楚。也可以把学过的数学知识按照:章 节主题(树干)、内容重点(枝条)、概念要点、方法规律(树叶)、容 易出错需要注意的问题(花、果)的层次整理成形象的“知识树”, 贴到你经常可以看到的墙上。一有时间就从树根复习到树叶。如果 做到了这样的反思总结,并且学完一个章节也能及时地再复习前面 整理复习过的每一个章节,可以说你已经系统的掌握了学过的数学 知识。既然你已经系统的掌握了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又挖掘了知 识的内涵、拓展了知识的外延,还养成了主动、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你也就能够有把握地预测你未来的理想数学成绩啦。 小学数学手抄报资料二:走进数学世界之苹果树下的思考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 2.2,1,3,BC 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BCE,∠B 与∠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DAB,∠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 (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3.AB∥CD,理由略 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 ∠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7.略 【1.3(1)】1.D 2.∠1=70°,∠2=70°,∠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05.β=44°.∵AB∥CD,∴α=β6.(1)∠B=∠D(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 ∠1=35° 【1.3(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1)×(2)× 3.(1)DAB (2)BCD4.∵∠1=∠2=100°,∴m∥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3=12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5.能.举例略6.∠APC=∠PAB+∠PCD.理由:连结AC,则∠BAC+∠ACD=180°.∴ ∠PAB+∠PCD=180°-∠CAP-∠ACP.10.(1)B′E∥DC.理由是∠AB′E=∠B=90°=∠D又 ∠APC=180°-∠CAP-∠ACP,∴∠APC=∠PAB+∠PCD(2)由B′E∥DC,得∠BEB′=∠C=130°. 【1.4】∴∠AEB′=∠AEB=12∠BEB′=65°1.2第2章特殊三角形2.AB 与CD 平行.量得线段BD 的长约为2cm,所以两电线杆间的距离约为120m 【2.1】3.15cm 4.略5.由m∥n,AB⊥n,CD⊥n,知AB=CD,∠ABE=∠CDF=90°.1.B∵AE∥CF,∴∠AEB=∠CFD.∴△AEB≌△CFD,2.3个;△ABC,△ABD,△ACD;∠ADC;∠DAC,∠C;AD,DC;AC∴AE=CF3.15cm,15cm,5cm 4.16或176.AB=BC.理由如下:作AM ⊥l5.如图,答案不唯一,图中点 C1,C2,C3均可2于 M,BN ⊥l3于 N,则△ABM ≌△BCN,得AB=BC6.(1)略(2)CF=15cm7.AP 平分∠BAC.理由如下:由 AP 是中线,得 BP=复习题PC.又AB=AC,AP=AP,得△ABP≌△ACP(SSS).1.50 2.(1)∠4(2)∠3(3)∠1∴∠BAP=∠CAP(第5题) 3.(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2】(2)∠5,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BCD,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1)70°,70°(2)100°,40° 2.3,90°,50° 3.略4.(1)90°(2)60°4.∠B=40°,∠C=40°,∠BAD=50°,∠CAD=50° 5.40°或70°5.AB∥CD.理由:如图,由∠1+∠3=180°,得6.BD=CE.理由:由AB=AC,得∠ABC=∠ACB.(第又∵∠3=72°=∠25题) ∠BDC=∠CEB=90°,BC=CB,∴△BDC≌△CEB(AAS).∴

小学数学手抄报的内容资料

小学数学手抄报的内容资料 1、数学趣味小故事: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 与100 加至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2、华罗庚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85年6 月12日在日本东京逝世。华罗庚1924年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

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专家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应苏联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48年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华罗庚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做出卓越贡献,由于他的贡献,有许多定理、引理、不等式与方法都用他的名字命名。为了推广优选法,华罗庚亲自带领小分队去二十七个省普及应用数学方法达二十余年之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3、祖冲之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祖籍是现今河北省涞源县,他是南北朝时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等领域,并且是一位天文学家。

七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2020(苏教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2020(苏教版) 1、 =-0.5 =2 2、略 3、略 4、-1.50062×10^4 5、-0.00203 6、-1/(1+2a) -3/(2ab 2(x-y) 7、<-2.5 8、扩大5倍 选择题 ABC 12、 (1)=b/(a+b) (2)=3/(x-1) (3)=【(x-y)2/xy】× 【xy/(x+y)2】 = (x 2-2xy+y 2)/(x 2+2xy+y 2) (4)=(32x^7)/(9 y^3) 13、 x-12=2x+1 x=1 14、(1) x带入原式= (-2/5 – 2k)/-6/5k = 8/5 k=-5 (2)原式=x 2/(x 2+x) 当x=-1/2时,原式=-1 15、原式的倒数=3(x 2+1/x 2-1)=-9/4 16、原式=(a+ab+abc)÷(a+ab+abc)=1 17、设小李x,小王x+2。 60/(x+2)=48/x x=8 x+2=10 1、(1)右 4 下 5 下 5 右 4 点A′ 点B′ ∠C′ 线段B′C′ (2)相同距离

(3)相等相等相等 (4)形状 (5)距离 (6)略 2、图自己画啊 (1)一个定点这个定点 (2) 旋转中心相等相等相等 (3)大小形状 (4)略 3、图自己画 (1)180° 另一个图形两个图形这点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交点 (2)初始旋转中心旋转角0°<α<360° (3)180° 初始图形对称中心 (4)略 4、图自己画 (1)成轴对称直线 (2)相等相等相同不变 (3)两对对应点中点的垂线 (4)相互重合轴对称图形直线 (5)过圆心的直线无数边中点的中垂线 3 4 2

小学数学作业格式规范

小学数学作业格式规范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数学作业规范要求 一、作业本封面一律用钢笔清晰填写校名、年级、学号、姓名。封面封底不得乱涂乱写,保持整洁。 二、每次作业应书写清楚,字体规范,大小匀称。一般数学要写在横格三分之二位置上(偏向下方,上面空出三分之一),注意不要在“天头”、“地头”上写字计算。 三、题与题之间空一行,前后两次作业之间空三行。 四、式题,横式抄题一般前空两个字位置,如算式较长需换行时必须把整个数字连同运算符号一起换行,不能将数字分开写;竖式计算一般列在横式下面居中位置,如验算可将竖式位置适当移向左边,验算竖式必须并列在算式竖式的右边,竖式中的较长横线要求用直尺划。 五、混合运算脱式计算时,每次的等号必须换行,应写在数字前面,不能写在数字下面或题号格内,等号与等号必须对齐。 六、文字题只要求列式计算,不必写“答”。应用题如要求抄写题目则格式同课本,换行书写必须与上一行开头对齐;“答”字不可写到题号格内,必须与算式第一个数字对齐书写,并点上“:”;答完后再点上“。”作图必须使用工具,作线段也应用直尺。 七、作业做完后进行校对时,如发现有差错的,可以用橡皮擦去后订正,不得画圈乱涂乱抹。经教师批改后的错题必须及时订正,订正时先写上“订正”两字,换行重新抄题再做,不能将原错题擦去后订正。 八、高段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图表制作则可用铅笔。 十、小方格内写上题号(与课本题号一致),不能写等号或其它数字。

十一、计算题题目起抄时至少前空一格(一个字位置),第一个等号应另起行,递等式的等号要对齐,同级运算一次可脱式,指明要简便计算的须写简便过程,一个数字和一个竖式均不能分两行写。 十二、文字题不抄题,不写“答”。 十三、应用题不抄题,但要写上完整的“答”,“答”字应与等号对齐,并点上“:”,单位名称加上“()”,答完后点上“。”。 十四、竖式的横线、除号、分数的分数线及有关的几何图形图表等均是直线,用尺更佳。 十五、分数的分子、分母要分成两行写,也可写在同一行,以清晰为准。 十六、小数的小数点应占有一个数字位置,要求鲜明规范。 十七、每做完一道空一行;分子分母如写在同一行的,换行时就需空一行;前后两次作业之间空三行。 十八、各种题型解答书写格式均按教本范例。 十九、作业错误必须及时订正,订正时先写上“订正”两字,换行开始订正。除文字题、应用题外,订正时题目需重抄,应用题也应写上“答”。 标明课题:每次作业应在第一行居中标明练习几,新的作业应与上次作业相隔2-4行。 分列项目:作业的序号和名称靠左顶格写,占一行。 行款正确:注意留足“天头”、“地脚”和“边旁”,数字应靠格子底线不“骑线”,不“挂线”。 格式整齐:每项练习尽可能做到纵横排列整齐。 书写工整:写汉字、数字、字母要规范、工整、不潦草。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20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20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 2.2,1,3,BC 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 是∠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 ∠BCE,∠B 与∠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 ∠DAB,∠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 (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 3.AB∥CD,理由略 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 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 ∠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 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 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 ∠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 AB∥CD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7.略 【1.3(1)】1.D 2.∠1=70°,∠2=70°,∠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305.β=44°.∵AB∥CD,∴α=β6.(1)∠B=∠D (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 【1.3(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 错角相等2.(1)×(2)× 3.(1)DAB (2)BCD4.∵∠1=∠2=100°,∴m∥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3=120°(两直线平行,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手抄报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手抄报 下午,妈妈给我二十元钱叫我到超市去买一瓶酱油和一瓶蜂蜜。到超市后,我首先选择了一瓶“豆亨”牌酱油,需要4.40元。接着,我去买蜂蜜,钱够的只有两种,第一种有8。60元,还有一种只 要8.40元。我想:“第一种的六角和酱油的四角可以凑成一元,比较 好计算,而且,第一种比第二种贵两角,说明质量也是第一种好。” 于是,我拿起第一种蜂蜜和酱油,到收银台付了钱,拿着寻回的7元钱高快乐兴地回家了。 晚上,小伙伴们请我去滑冰,我爽快地答应了。我想:“今天我 要带巧克力去,大家一起平均分了吃。”带几颗好呢?我想了想,就带 十二颗。假如来二个,12÷2=6,可以平均分;假如来三个人,12÷3=4,可以平均分……照这样计算,来1、2、3、4、6、12个小朋友都能平 均分。于是,我拿起十二颗巧克力出门滑冰去了。果然,来了三个人,我给每人分了四颗巧克力,正好分完。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篇二】 一、填空。 1.58里面的“5”在( )位上,表示( )个( )。 2.47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35的“5”在( )位上,表示( )个( )。 4.6个十和6个一是( )。 5.和79相邻的数是( )和( )。 6.比91小,比88大的数是( ).和( )。 7.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

8.100里面有( )个十。 二、从大到小排列下面各数。 47 28 55 45 69 76 58 79 ( )>( )>( )>( )>( )>( )>( )>( ) 三、比一比。 93○90-3 80○85-3 100○90+9 78-8○80 42+8○49 20+6○30 5+50○100 69-9○70 53-3○50 20○22-2 3+70○37 99○99-9 四、判断。(对的画“√”,错的画“X”) 1.和80相邻的数是81和82。 ( ) 2.36后面第五个数是41。 ( ) 3.个位是5,十位是2,这个数是52。 ( ) 4.100里面有100个十。 ( ) 5、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 ) 6、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 ( ) 五、把不合适的划去。 1.55接近于(40, 45,60)。 2.80比(70,90,100)少一些。 2.100比(30,50,90)多得多。 4.65和(59,44,89)很接近。挑战题:( )里能填几?(10分) (1)10+5>( ) (2)20+( )<28 (3)69+( )>60 (4)50-( )<41 (5)23+9>( ) (6)81+( )<85

小学数学作业格式规范

数学作业规范要求 一、作业本封面一律用钢笔清晰填写校名、年级、学号、姓名。封面封底不得乱涂乱写,保持整洁。 二、每次作业应书写清楚,字体规范,大小匀称。一般数学要写在横格三分之二位置上(偏向下方,上面空出三分之一),注意不要在“天头”、“地头”上写字计算。 三、题与题之间空一行,前后两次作业之间空三行。 四、式题,横式抄题一般前空两个字位置,如算式较长需换行时必须把整个数字连同运算符号一起换行,不能将数字分开写;竖式计算一般列在横式下面居中位置,如验算可将竖式位置适当移向左边,验算竖式必须并列在算式竖式的右边,竖式中的较长横线要求用直尺划。 五、混合运算脱式计算时,每次的等号必须换行,应写在数字前面,不能写在数字下面或题号格内,等号与等号必须对齐。 六、文字题只要求列式计算,不必写“答”。应用题如要求抄写题目则格式同课本,换行书写必须与上一行开头对齐;“答”字不可写到题号格内,必须与算式第一个数字对齐书写,并点上“:”;答完后再点上“。”作图必须使用工具,作线段也应用直尺。 七、作业做完后进行校对时,如发现有差错的,可以用橡皮擦去后订正,不得画圈乱涂乱抹。经教师批改后的错题必须及时订正,订正时先写上“订正”两字,换行重新抄题再做,不能将原错题擦去后订正。 八、高段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图表制作则可用铅笔。

十、小方格内写上题号(与课本题号一致),不能写等号或其它数字。 十一、计算题题目起抄时至少前空一格(一个字位置),第一个等号应另起行,递等式的等号要对齐,同级运算一次可脱式,指明要简便计算的须写简便过程,一个数字和一个竖式均不能分两行写。 十二、文字题不抄题,不写“答”。 十三、应用题不抄题,但要写上完整的“答”,“答”字应与等号对齐,并点上“:”,单位名称加上“()”,答完后点上“。”。 十四、竖式的横线、除号、分数的分数线及有关的几何图形图表等均是直线,用尺更佳。十五、分数的分子、分母要分成两行写,也可写在同一行,以清晰为准。 十六、小数的小数点应占有一个数字位置,要求鲜明规范。 十七、每做完一道空一行;分子分母如写在同一行的,换行时就需空一行;前后两次作业之间空三行。 十八、各种题型解答书写格式均按教本范例。 十九、作业错误必须及时订正,订正时先写上“订正”两字,换行开始订正。除文字题、应用题外,订正时题目需重抄,应用题也应写上“答”。 标明课题:每次作业应在第一行居中标明练习几,新的作业应与上次作业相隔2-4行。分列项目:作业的序号和名称靠左顶格写,占一行。 行款正确:注意留足“天头”、“地脚”和“边旁”,数字应靠格子底线不“骑线”,不

八下数学课时作业本

八下数学课时作业本 一、精心选一选(请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B. C.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 A. 第四象限 B. 第三象限 C.第二象限 D. 第一象限 3、化简:a+b-2(a-b)的结果是() A.3b-a B.-a-b C.a+3b D.-a+b 4、如图,△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D、 E,AE=3cm,△ADC?的周长为9cm,则△ABC的周长是() A.10cm B.12cm C.15cm D.17cm 5、下列多项式中,不能进行因式分解的是() A. –a2+b2 B. –a2-b2 C. a3-3a2+2a D. a2-2ab+b2-1 6、如图所示的扇形图是对某班学生知道父母生日情况的调查,A?表示只知道父亲生日,B表示只知道母亲生日,C表示知道父母两人的生日,D表示都不知道.?若该班有40名学生,则知道母亲生日的人数有() A.25% B.10 C.22 D.12 7、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选取错误的是() A.y=2x2中,x取全体实数B.y= 中,x取x≠-1的实数 C.y= 中,x取x≥2的实数D.y= 中,x取x≥-3的实数 8、观察下列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花纹,其中轴对称图形是()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大小是() A.65°或50°B.80°或40°C.65°或80°D.50°或80° 10、如图(1)是饮水机的图片,饮水桶中的水由图(2)的位置下降到图(3)的位置 的过程中,如果水减少的体积是y,水位下降的高度是x,那么能够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得分阅卷人 二、耐心填一填(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若a2=b3 ,则的值为; 12、写出命题“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逆命题:_。 1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C、BD相交于点O, 若S△OAB:S△OBC= 1:4,则S△OAD:S△OCB= 14.若,则_ ; 15、在方格纸上有一三角形ABC,它的顶点位置如图所示, 则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

3运算定律(一) 1.照样子写算式。 134+55=55+134 (67+36)+64=67+(36+64) 67+36 =36+64 (23+56)+44=23+(56+44) 甲数十乙数=乙数+甲数 (甲数十乙数)十丙数=甲数十(乙数十丙数)a+b=b+a (a+b)+c=a+(b+c)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运用加法交换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9+400=400+(19 ) 201+86=(86)+(201) (27)+72=72+27 (93)+(88)=88+93 (123)+321=(321)+123 (56)+74=(74)+56 3.运用加法结合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3+56)+44=23+(56+44) (546+93)+107=546+(93+107) (109+222)+78=109+(222+78) (672+89)+911=672+(89+911) 4.张玲这些天在看一本书。她这3天一共看了多少页?36+47+53=36+(47+53)=136(页) 答:她这3天一共看了136页。

(二) 1.下面哪些数相加等于100?连一连。 12 97 55 18 76 11 73 45 88 89 82 3 27 24 2.下面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78+87=87+78 (加法交换律) (2)134+67+133=134+(67+133)(加法结合律) (3)19+81+294+6=(19+81)+(294+6)(加法结合律)3.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87+39=126 417+653=1070 27+888=915 4.一家水果赵市第一季度三种水果的销售情况统计如下表。 (1)将上表填写完整。 (2)2月份三种水果一共卖出多少千克? 104+112+86=302(千克) 答:2月份三种水果一共卖出302千克。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月份三种水果一共卖出多少千克? 156+88+95=339(千克) 答:1月份三种水果一共卖出339千克。

小学五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小学五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小学五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可以出一些数学题目、数学的起源、数学名人故事等内容 某店来了三位顾客,急于要买饼赶火车,限定时间不能超过16分钟。几个厨师都说无能为力,因为要烙熟一个饼的两面各需要五分钟,一口锅一次可放两个饼,那么烙熟三个饼就得2o分钟。这时来了厨师老李,他说动足脑筋只要15分钟就行了。你知道该怎么来烙吗? 数学的起源:数学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一万多年以前。但是,公元1000年以前的资料留存下来的极少。迄今所知,只有在古代埃及和巴比伦发现了比较系统的数学文献。 远在1万5千年前人类就已经能相当逼真地描绘出人和动物的形象。这是萌发图形意识的最早证据。后来就逐渐开始了对圆形和直线形的追求,因而成为数学图形的最早的原型。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又逐渐产生了计数意识和计数系统,人类摸索过多种记数方法,有开始的结绳记数,用石块记数,语言点数进一步用符号,逐步发展到今天我们所用的数字。图形意识和计数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产生了度量意识。 这一系列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完整的数学这一门学科,它包括算术、几何、代数、三角、微积分、统计和概率(其实它一开始是人们为了钻研赌博而来的呢)……等等各个分支,而且还在不断发展下去。

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创造的,而是发源于古印度,后来被阿拉伯人掌握、改进,并传到了西方,西方人便将这些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以后,以讹传讹,世界各地都认同了这个说法。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在生产和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印度,进行城市建设时需要设计和规划,进行祭祀时需要计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于是,数学计算就产生了。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数字就比较先进,而且采用了十进位的计算方法。到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出现了整套的数字,但在各地区的写法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婆罗门式:这一组数字在当时是比较常用的。它的特点是从“1”到“9”每个数都有专字。现代数字就是由这一组数字演化而来。在这一组数字中,还没有出现“0”(零)的符号。“0”这个数字是到了笈多王朝(公元320—550年)时期才出现的。公元四世纪完成的数学着作《太阳手册》中,已使用“0”的符号,当时只是实心小圆点“·”。后来,小圆点演化成为小圆圈“0”。这样,一套从“1”到“0”的数字就趋于完善了。这是古代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数学名人故事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王方法”、“华氏算子”、“华氏不变式”等。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

0.25×16.2×4 0.25×0.73×4 3.2×0.25×12.5 12.5×0.96×0.8 2.31×1.6×0.5×1.25 0.25×8.5×4 7.09×10.8-0.8×7.09 3.72×3.5+6.28×3.5 27.5×3.7-7.5×3.7 3.83× 4.56+3.83× 5.44 3.9×2.7+3.9×7.3 7.6×0.8+0.2×7.6

3.14×0.68+3.14×0.32 3.24×0.9+0.1×3.24 1.28×8.6+0.72×8.6 2.3×16+2.3×22+2.3×2 9.16×15-5×9.16 101×0.87-91×0.87 28.6×101-28. 6 1.87×9.9+0.187 58.5×81-58.5 (1.25-0.125)×8

(2.5-0.25)×0.4 0.8×100.1 0.79×199 0.85×199 3.65×10.1 4.6×102 0.65×101 0.86×15.7-0.86×14.7 5.8×4.8+4.8×4.2 6.12×1.25-2.12×1.25

7.09×10.8-0.8×7.09 7.24×5.2+2.76×5.2 36.7×3.7-3.7×6.7 3.65× 4.7-36.5×0.37 8.8×0.25-0.48×2.5 48×0.56+44×0.48 10.7×16.1-151×1.07 3.4×10.9+34-0.34×19 12.7×9.9+1.27 18.76×9.9+1.876

56.5×9.9+5.65 5.4×11-5.4 0.85×9.9 0.32×403 4.8×10.1 4.96×25 8.9×1.01 7.2×0.2+0.08×72 2.79× 3.43+0.607×27.9+0.5×2.79 14.23×123-14.23×22-14.23

小学数学手抄报内容参考资料

小学数学手抄报内容参考资料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小学数学手抄报内容资料,欢迎阅读。 数学是美丽的,数学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数学公式奇妙而神奇,应用题贴近生活,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而数学思考题则可以挖掘出你的智慧。“数学是科学的皇后”,她的美丽与神秘吸引着我不断去探索数学的奥妙。绕人的语文,杂乱的英语,而数学!像一阵清风吹进了我的心扉,像在喧闹的城市里,耳边蓦地响起的天籁之音,像在百花齐放的花丛中悄然绽放的百合,让人们在炙热的阳光下感受到一缕来自数学的清凉。它引领着我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在科学长廊中徜徉。 那一个个奇妙的数字,那一个个有趣的符号,都帮助我开启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同时,它们又是细心和认真的考验,让我随时随地迎接挑战。奠定基础,才能让美丽的科学之花慢慢开放。口算、递等式、速算和巧算就像是地基,只有把它建牢固了,上面就可以盖上高楼大厦了;反之,如果地基不牢,楼没盖多高,就会出事故。在做计算题时,要用细心加上做题的耐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百分之百的开心。相比之下,应用题就要更生动活泼一些了。应用题,仿佛就是

生活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的场景。利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问题,当然是快乐的。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仍然是掌握好基础知识,然后再灵活运用。我的数学老师说过:数学来自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句话在这一道道应用题上,体现出来了。应用题巧妙地将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也在以它独特的方式告诉人们生活里处处都有数学。从你早上睁开眼到晚上闭上眼进入梦乡的这段时间,无非是一个体验、探索数学的过程: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上课的时间等等。在应用题的基础上,思考题则更加具有挑战性。 解应用题先别慌,反复读题头一桩, 条件、问题、关系句,一字不漏正反想。 线段图,是拐杖, 用方程,切莫忘,化难为易它最强。 分数题,单位一,量率对应细分析, 三类九种基本题,你要牢牢记心里。 工程题、行程题相互沟通正、反比, 假设法、不变量、单位一要统一,() 算完题,要检验,符合题意再答案。 1、小马虎数鸡 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2.2,1,3,BC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BCE,∠B 与∠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DAB,∠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略3.AB∥CD,理由略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a 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 ∥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B

小学数学手抄报图片大全

小学数学手抄报图片大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刘徽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 刘徽的数学著作,留传后世的很少,所留均为久经辗转传抄之作。 他的主要著作有:《九章算术注》10卷; 《重差》1卷,至唐代易名为《海岛算经》;《九章重差图》l卷。可惜后两种都在宋代失传。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在许多方面:如解联立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都属于世界先进之列。

但因解法比较原始,缺乏必要的证明,刘徽则对此均作了补充证明.在这些证明中,显示了他在众多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数学手抄报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的结果。 他用割圆术,从直径为2尺的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依次得正12边形、正24边形……,割得越细,正多边形面积和圆面积之差越小,用他的原话说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他计算了3072边形面积并验证了这个值.刘徽提出的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奠定了此后千余年来中国圆周率计算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刘徽在数学上的贡献极多,在开方不尽的问题中提出“求徽数”的思想,这方法与后来求无理根的近似值的方法一致,它不仅是圆周率精确计算的必要条件,而且促进了十进小数的产生;在线性方程组解法中,他创造了比直除法更简便的互乘相消法,与现今解法基本一致;并在中国数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不定方程问题”;他还建立了等差级数前n项和公式;提出并定义了许多数学概念:如幂(面积);方程(线性方程组);正负数等等。 刘徽还提出了许多公认正确的判断作为证明的前提.他的大多数推理、证明都合乎逻辑,十分严谨,从而把《九章算术》及他自己提出的解法、公式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之上.虽然刘徽没有写出自成体系的著作,但他注《九章算术》所运用的数学知识,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包括概念和判断、并以数学证明为其联系纽带的理论体系. 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

小学数学作业格式及批改要求

小学生数学作业书写 规范要求及批改意见 为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学生的作业书写,教师的作业批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严格认真的处事态度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的要求,规范我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结合数学学科自身特点的需要,力求从学生认真、规范书写作业习惯入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制定。 一、作业来源 以书本为主,适当兼顾一些老师精心设计的补充习题。 二、作业类型及作业量 1.作业分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要合理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注重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层次性。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可安排口头作业,书面作业,综合实践性作业等。 2.作业的量要适度,既要重视基础性,又要联系生活,具有应用性,以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要体现一定的密度,最后是作业题,并要求课内完成。

3.家庭作业要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与其他学科统一考虑安排练习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的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 4.布置的课外作业要适量,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教师要先做一遍。除书面作业以外,可根据需要布置调查、制作方案、数学日记等实践性作业,并根据不同作业形式明确不同的要求。 三、总体要求 1.各年级必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严惩照抄作业的现象。 2. 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均要求书写端正,不得潦草,学生做作业的态度要求严肃认真,切忌马虎草率,信手胡涂。学生的书写要做到认真、工整,字体端正、清楚。 3. 数学作业中的汉字书写以楷书为规范,做到笔划、笔顺、结构正确无误,字距合理,在整齐划一的基础上逐步达到美观完好。数字书写,笔顺正确,大方规范。 4. 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到六年级用钢笔书写,一本作业本用同一种颜色笔书写,不得混用,字的大小约占线格的三分之二。 5. 画图一到六年级一律用铅笔,图形、竖式的横竖线,分数线均用尺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