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技术规范意见稿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技术规范意见稿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技术规范意见稿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技术规范意见稿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技术规范

Regulation of cleaning,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technique for rigid Endoscopes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第4.4、6.2.2、7.1.2、8.3.1、8.3.2、8.4.3.2、10.1.3、11.1.2条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由国家卫生标委会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六亿、巩玉秀、张流波、张青、胡国庆、黄浩、冯秀兰、刘运喜、李卫光、邓敏、侯铁英、钱黎明、郭莉、王亚娟、马红秋、孟黎辉、张宇、薛文英、温秀贤、姚希、陈美恋。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中基本要求,人员要求,建筑布局,设施与耗材,清洗、包装操作流程,高水平消毒,灭菌,储存,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硬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硬

式内镜的清洗、消毒与灭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T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硬式内镜 rigid endoscope

指用于疾病诊断或治疗的不可弯曲的内镜及相匹配的导光束、器械、附件、超声刀系统、电凝系统等。

4 基本要求

4.1 开展硬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将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与灭菌工作纳入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加强监测和监督。

4.2医疗机构应制定和完善硬式内镜清洗消毒及灭菌的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清洗与消毒的登记及监测、设备与器械管理及职业安全防护等制度,并认真落实。

4.3医疗机构应根据硬式内镜的特点和诊疗工作量,合理配置清洗、消毒和灭菌的设备及配套设施。设备、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4.4硬式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宜由消毒供应中心(CSSD)集中管理。

4.5 由硬式内镜使用部门进行硬式内镜清洗消毒及灭菌处理的,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人负责,人员数量应符合清洗消毒及灭菌的需要。

4.6 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本机构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工作的监督、检查与指导。

4.7 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与灭菌应达到以下要求:

4.7.1 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硬式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应灭菌。

4.7.2 凡接触破损皮肤、黏膜或穿破黏膜的硬式内镜附件及操作器械,如活检钳等,应灭菌。

4.7.3 经消化道、呼吸道等进入人体与外界相通的腔道进行有创操作或与破损粘膜接触的硬式内镜应灭菌;经消化道、呼吸道等进入人体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与完整粘膜接触的硬式内镜应高水平消毒。

4.7.4 在手术部(室)内完成内镜诊疗的硬式内镜及其附件,应根据其产品的使用说明选择相应的灭菌方法,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4.8 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的监测工作,参照WS310.3的要求执行,其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遵循本标准附录A要求。

4.9应建立登记、追溯制度,记录硬式内镜清洗消毒及灭菌参数、操作日期、时间与人员等,并遵循WS310.3的要求。

5 人员要求

5.1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应遵循硬式内镜清洗消毒及灭菌相关

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

5.2 从事硬式内镜清洗消毒及灭菌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硬式内

镜清洗消毒及灭菌知识,接受与岗位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内容包括硬式内镜的种类、结构、拆洗方式及维护保养、清洗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消毒与灭菌方法及技术操作、效果监测方法及要求、个人防护等。

5.3 工作人员从事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及灭菌操作时,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医用外科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面罩等;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锐器伤。

6 建筑布局

6.1实行CSSD集中管理的医疗机构,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及灭菌建筑布局应符合WS310.1的要求。

6.2未实现CSSD集中管理的医疗机构,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及灭菌工作应与内镜的诊疗分室进行。

6.2.1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及灭菌工作应与内镜的诊疗分室进行。

6.2.2需要达到灭菌的硬式内镜,其清洗消毒及灭菌建筑布局宜符合WS310.1的要求。

6.2.3需要达到高水平消毒的硬式内镜,其清洗消毒室应设置去污区、检查包装区、消毒与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并遵循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的原则。

6.2.4 清洗消毒室应通风良好。

7 设备设施与耗材

7.1 清洗设施及用具

7.1.1应根据需要配备专用流动水水池、超声清洗器、压力水枪、压力气枪、内镜清洗刷等。

7.1.2宜配备清洗消毒器。

7.2 消毒剂、医用清洗剂、医用润滑剂等:消毒剂和医用清洗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医用润滑剂应为水溶性。

7.3 其他设施与耗材:应根据需要配备水处理设施、干燥设备、储存转运设施、通风设施、带光源放大镜、硬式内镜器械盒、包装材料、监测材料、计时器等。

7.4 应配备手卫生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手卫生设施遵循

WS/T313的要求,个人防护用品遵循WS/T311的要求。

8 清洗、包装操作流程

8.1 回收

8.1.1 硬式内镜使用后应及时进行预处理,去除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质,按需进行保湿处理。

8.1.2 硬式内镜应使用带卡槽的专用盒或器械保护垫的密闭容

器运送。

8.1.3 清点器械数量,注意器械是否齐全,内镜镜面、零件、垫圈、密封圈是否完好或损坏。

8.1.4 检查器械功能状态

a) 目测光学目镜是否清晰及无划痕、无裂痕、无破损;

b) 导光束及摄像头连接线有无打折,表面无划痕、无破损;

c) 硬式内镜及附件是否齐全,组合器械的配件、垫圈、密封圈是否齐全,有无损坏、缺失;操作钳闭合是否完好等。

8.1.5 核对清单登记器械与实收器械并签字,器械损坏或数量差异应及时与使用科室相关人员沟通。

8.1.6 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硬式内镜及附件,使用后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按照WS/T367的相关要求单独处理。

8.2清洗

8.2.1硬式内镜应根据产品说明书选用手工清洗或专用内镜器械清洗架及设备进行机械清洗。

8.2.2手工清洗

8.2.2.1光学目镜的清洗

a) 宜单独清洗,轻放于胶垫上,防止划伤光学目镜镜面;

b) 流动水下冲洗;

c) 使用含医用清洗剂的海绵或软布进行洗涤;

d) 流动水下漂洗;

e) 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终末漂洗;

f) 采用75%乙醇进行擦拭消毒;

g) 不应采用超声清洗。

8.2.2.2导光束及连接线的清洗

a) 清水擦拭导光束及连接线的两端,中间导线部分按标准手工清洗流程进行冲洗;

b) 使用含医用清洗剂的海绵或软布擦拭导光束及连接线的两端,中间导线部分按标准手工清洗流程进行洗涤;

c) 清水漂洗,方法同a);

d) 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终末漂洗,方法同a);

e) 采用75%乙醇进行擦拭消毒。

8.2.2.3硬式内镜及附件的清洗

a) 预处理:用流动水初步冲洗,除去血液、粘液等污染物。管腔器械应用压力水枪进行管腔冲洗;

b) 硬式内镜拆卸:可拆卸部分应拆开至最小单位;

c) 冲洗:拆卸后进行流动水冲洗,小的精密硬式内镜附件应放在专用的密纹清洗筐中清洗;

d) 洗涤:应用医用清洗剂进行硬式内镜及附件的洗涤,水面下刷洗。硬式内镜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使用软毛刷彻底刷洗;

e) 超声清洗:可超声清洗的硬式内镜及附件用超声清洗机清洗5 min -10min。超声清洗的方法遵循WS310.2附录B中相关规定;

f) 漂洗:流动水下冲洗硬式内镜及附件。管腔硬式内镜应用压力水枪进行管腔冲洗,管腔水流通畅,喷射的水柱成直线、无分叉;

g) 终末漂洗:应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进行硬式内镜及附件的彻底冲洗;

h) 采用湿热消毒法或75%乙醇进行消毒。

8.2.2.4硬式内镜的其他附件的清洗

应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遵循WS310.2手工清洗的要求进行清洗。

8.2.3机械清洗

8.2.3.1设备及物品准备:主要包括清洗消毒机,硬式内镜器械专用清洗架、密纹清洗筐、带盖密纹清洗筐以及手工清洗使用设备及用品。

8.2.3.2手工预处理:用流动水初步冲洗,去除血液、黏液等污染物。管腔器械应使用压力水枪进行管腔冲洗。硬式内镜可拆卸部分应拆卸至最小单位,小配件使用小型带盖密纹清洗筐妥善放置。

8.2.3.3硬式内镜清洗架装载操作: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正确将硬式内镜及其附件上架装载。

a) 管腔器械的阀门应处于打开状态,将管腔连接到型号相匹配的灌注装置上;

b) 可拆卸的操作钳、剪类器械完成拆卸后,内芯固定放置在器械架上或篮筐中并确保轴节、钳口充分张开;器械外套管连接相匹配的灌注套管并固定好;器械手柄与灌注口连接并固定;

c) 不可拆卸的操作器械,将灌注管与器械的冲洗口连接并固定;

d) 小型配件如螺帽等需放置在带盖密纹清洗筐中;

e) 气腹针拆卸后外套管和内芯分别选择相匹配的灌注口连接,妥善固定;

f) 适用于机械清洗的光学镜头,需独立放置并固定在专用篮筐中进行清洗;

g) 软管或适用于机械清洗的导光束,需盘绕固定于专用清洗架上,中空软管(如气腹管或冲洗管)需连接灌注接口。

8.2.3.4选择并启动清洗消毒程序,包括预洗、主洗(加医用清洗剂)、漂洗(若用碱性清洗剂,则需中和)、终末漂洗、消毒和干燥。终末漂洗、消毒应使用纯化水。预洗水温应≤45℃。湿热消毒的温度应≥90℃,时间≥1min,或AO值≥600。

8.3 干燥

8.3.1宜使用镜头纸擦拭光学目镜镜面,导光束、连接线等器械使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进行表面彻底干燥。

8.3.2采用干燥柜干燥时,金属类硬式内镜及附件温度宜70℃~90℃,塑胶类硬式内镜及附件温度宜65℃~75℃。

8.3.3管腔类器械使用压力气枪、低温真空干燥箱进行彻底干燥。

8.4 硬式内镜检查与保养

8.4.1光学目镜检查

8.4.1.1清洁度检查:检查镜头的表面、镜面、目镜端、物镜端、导光束接口处,应符合清洗质量标准。

8.4.1.2功能检查

a) 观察镜体是否完整无损坏;

b) 观察镜面是否无裂痕;

c) 导光束接口处和光纤是否有损坏;

d) 检查镜头成像质量:将镜头对准参照物缓慢旋转360°进行目测,图像应清晰、无变形、无黑点;

e) 检查轴杆有无凹陷或刮伤、轴杆是否平直。

8.4.2导光束检查

8.4.2.1检查导光束表面的清洁度,应符合清洗质量标准。

8.4.2.2检查导光束表面及接口处是否有破损、功能是否完好。

8.4.3硬式内镜及附件检查

8.4.3.1清洁度检查:检查硬式内镜及附件的表面、关节、齿牙处、管腔应光洁、无血渍、水垢、锈斑等残留物质,符合清洗质量标准。

8.4.3.2润滑、保养:功能检查前,对腔镜器械的可活动的接点、轴节、螺纹、阀门等处加润滑剂,可采用喷雾或浸泡方法进行器械的润滑。润滑剂的配置和使用方法遵循产品使用说明书。

8.4.3.3功能检查

a) 器械零件应齐全、结构完整,轴节关节灵活无松动;关闭钳端,闭合完全;

b) 套管、密封圈完整无变形,闭孔盖帽无老化;弹簧张力适度和卡锁灵活;剪刀、穿刺器应锋利、无卷刃;穿刺器管腔通畅;

c) 带电源器械应进行绝缘性能检查,可先采用目测检查绝缘层有无破损,再使用专用检测器进行绝缘性能等安全性检查。

8.5 装配

8.5.1操作人员依据硬式内镜及其附件装配的技术规程或图示,核对其种类、规格和数量。

a) 组装腔镜器械的外套、内芯和手柄,在将器械插入或退出腔镜穿刺器操作通道时,应处于基本平直(无偏转)的位置;

b) 组装穿刺器的套管、多功能阀和穿刺芯。

8.5.2操作人员根据图文将拆卸的硬式内镜及附件进行重新组合、装配。

a) 光学目镜等器械宜放置于专用器械盒内进行单独包装;

b) 导光束及摄像连接线大弧度盘绕,直径应大于10cm,无锐角。

8.5.3按照硬式内镜及其附件的使用顺序摆放器械。

a) 锋利的器械如椎、鞘、针类、剪类、穿刺器等,应采用固定架、保护垫或使用保护封帽;

b) 所有的空腔、阀门应打开,保证灭菌介质的穿透。

8.6包装

8.6.1需要包装进行灭菌的硬式内镜按照WS310.2要求进行包装。

8.6.2清洗后的硬式内镜或附件在干燥、检查与保养、装配、包装等过程中应避免物品再次污染。

9 高水平消毒

9.1 高水平消毒适用于接触完整粘膜的硬式内镜,如喉镜、鼻咽镜、阴道镜、肛门镜等。

9.2应根据硬式内镜及其附件的使用说明书选择高水平消毒方法;使用的高水平消毒剂应合法有效、对硬式内镜腐蚀性小。

9.3 如采用化学浸泡消毒,应根据消毒剂的使用说明,将待消毒的硬式内镜完全浸泡于相应的消毒剂中,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应符合规定。

9.4浸泡消毒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充分打开轴节,管腔器械腔内应充满消毒液,不应有气泡存在。

9.5 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的硬式内镜及其附件,消毒后应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擦干。操作中防止发生二次污染。

9.6高水平化学浸泡消毒的硬式内镜,当天使用前应重新清洗、消毒。

10 灭菌

10.1灭菌原则

10.1.1根据硬式内镜及附件的材质和使用要求选择灭菌方法。

10.1.2耐热、耐湿的硬式内镜及其附件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硬式内镜及其附件应采用低温灭菌方法;不耐热、耐湿硬式内镜及其附件应首选低温灭菌方法。

10.1.3无条件的医疗机构对不耐热、耐湿的硬式内镜及其附件,可采用灭菌剂浸泡灭菌。

10.1.4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选择硬式内镜及其附件的灭菌方法及技术参数。

10.1.5 灭菌设备操作技术和方法应遵循灭菌设备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并符合WS 310.2的规定,硬质容器包装灭菌应遵循灭菌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灭菌参数,首次灭菌时对灭菌参数和有效性进行测试,并进行湿包检查。

10.1.6 不应随意更换硬式内镜及其附件的灭菌方式。

10.2 灭菌方法

10.2.1 压力蒸汽灭菌

10.2.1.1 硬式内镜上标有“可耐压力蒸汽灭菌(Autoclave)”的可选用压力蒸汽灭菌,操作时应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及灭菌建议选择灭菌参数,不应超过灭菌规定的温度和时间。

10.2.1.2 经过压力蒸汽灭菌的硬式内镜和附件,应自然冷却后使用。不应使用冷水进行快速降温。

10.2.1.3灭菌快速程序不应作为硬式内镜及其附件的常规灭菌

程序,仅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10.2.2 低温灭菌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环氧乙烷灭菌、低温甲醛蒸汽灭菌方法遵循WS/T367的要求。

10.2.3 化学浸泡灭菌

10.2.3.1应根据硬式内镜使用说明书选择化学浸泡灭菌方法,使用的灭菌剂应合法有效、对硬式内镜及其附件的腐蚀性小。

10.2.3.2应根据灭菌剂的使用说明,将待灭菌的硬式内镜及其附件完全浸泡于相应的灭菌剂中,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应符合规定。

10.2.3.3浸泡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充分打开轴节,管腔器械腔内应充满灭菌液,不应有气泡存在。

10.2.3.4采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的硬式内镜及其附件,灭菌后应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擦干。操作中防止发生二次污染。

11 储存

11.1 高水平消毒后硬式内镜及其附件的储存

11.1.1高水平消毒后的硬式内镜及其附件与灭菌硬式内镜及其附件应分开存放,位置固定,设置标识,专人管理,使用前应确认包装的完好性。其管理遵循WS310.2中的相应要求。

11.1.2保存时间与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储存条件等因素有关,宜尽快使用。

11.1.3化学浸泡消毒后的硬式内镜及附件无储存期。

11.2 灭菌硬式内镜及其附件的储存

11.2.1压力蒸汽灭菌与低温灭菌的硬式内镜及附件,其储存应遵循WS310.2的相应要求。

11.2.2化学浸泡灭菌的硬式内镜及其附件,灭菌后采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尽快使用,无储存期。

12 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12.1 消毒效果监测

12.1.1检测方法见附录A。

12.1.2 消毒合格标准:消毒硬式内镜的菌落总数应≤20cfu/件(cfu/100cm2)。

12.2 灭菌效果监测

12.2.1检测方法见附录A。

12.2.2 灭菌合格标准:无菌生长。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硬式内镜及附件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方法

A.1 采样时间

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A.2 灭菌硬式内镜及附件的无菌检查方法

应在100级超净工作台或环境洁净度10000级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打开无菌包装,选择涂抹法或冲洗法进行无菌检查。涂抹法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被检硬式内镜及附件的内外表面涂抹,采样取全部表面或不少于100cm2;然后将除去手接触部分的棉拭子进行无菌检查。冲洗法用5mL-10mL无菌生理盐水缓慢冲洗被检硬式内镜及附件的内外表面,洗脱液进行无菌检查。

A.3 消毒硬式内镜及附件的检查方法

应在实验室工作台打开消毒包装,选择涂抹法或冲洗法进行活菌计数。涂抹法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被检硬式内镜及附件的内外表面涂抹,采样取全部表面或不少于100cm2,然后将除去手接触部分的棉拭子放入10mL采样液进行洗脱,取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mL~20mL,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cfu/cm2)。冲洗法用5mL~10mL无菌生理盐水(根据硬式内镜及附件表面积大小)缓慢冲洗被检硬式内镜及附件的内外表面,取1.0mL洗脱液接种平皿进行活菌计数。

A.4 结果判定

A.4.1 灭菌硬式内镜及附件应无菌生长。

A.4.2 消毒硬式内镜及附件的菌落总数应≤20cfu/件(cfu/100cm2)。

最新内镜消毒规范

WS 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的管理要求、基本条件、操作规程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开展软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时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GB 内镜清洗消毒机(2012发布) GB 医用清洗剂标准(2012发布) GB 消毒技术规范(2012发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软式内镜 flexible endoscope 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3.2 清洗cleaning 使用含有医用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附着于软式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3.3 漂洗rinsing 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软式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3.4 终末漂洗final rinsing 对消毒后的软式内镜进行最终漂洗的过程。 3.5 内镜清洗消毒机automatic endoscope reprocessor, AER 用于内镜复用处理,具有清洗与消毒功能的机器。 3.6 医用清洗剂medical cleaning agent 用于医疗器械清洗,增强水的去污能力的化学制剂。 4 管理要求 4.1 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 4.1.1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宜按专业群分别建立集中的内镜诊疗中心(室)。 4.1.2医疗机构应将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和完善内镜中心(室)医院感染管理和内镜清洗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加强监测。 4.1.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等相关部门应遵循本标准,负责对本医疗机构内镜使用和清洗消毒质量的监督管理,包括内镜中心(室)建筑布局与工作流程审核、日常巡查、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2 内镜中心(室)的管理要求 4.2.1内镜中心(室)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清洗消毒操作规程、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4.2.2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将所有用于患者诊疗操作后的软式内镜均视为具有感染性,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并进行人员防护。

内镜清洗消毒规范

内镜的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 软式内镜使用后应当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的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 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一、水洗 1、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 (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低纤维棉絮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3)、安装管道插塞、防水帽和高压水枪,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活检孔道; (4)、用高压水枪冲洗送气送水管道;

(5)、用高压气枪吹干活检孔道及送气送水管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2、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4、清洗用低纤维棉絮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二、酶洗 1、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2、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 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3、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分钟。 4、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三、清洗

1、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高压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1分钟。 2、用高压气枪向各管道冲气10秒,排出管道内的水分,同时用清洁干纱布擦镜表面,并清洗刷,清洗时间不少于1分钟。 四、消毒 软式内镜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并进行化学监测和生物学监测。 1、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按使用说明操作;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2、需要灭菌的内镜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 五、内镜附件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及要点包括: 目前大部分附件已经做到了一次性使用,对不能一次性使用的内镜附件应注意严格清洗消毒。 1、内镜器械:拆卸所有可拆卸的部分,用纱布及软毛刷在含酶清洗液中彻底清洗,特别注意关节等难清洗部位。消毒流程为:清洗、干燥、消毒流动水清洗、干燥、装塑封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

内镜消毒灭菌制度

如皋市人民医院 内镜清洗、消毒、灭菌相关制度 一、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的基本要求 二、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灭菌程序 四、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五、内镜室工作制度 六、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七、内镜室清洗、消毒、灭菌技术管理制度 八、内镜室护士职责 九、内镜室院感管理质量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十、内镜室护理质量评定标准 六、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灭菌程序 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的基本要求 1.从事内镜清洗消毒的医务人员必须接受并具备内镜清洗消毒的知识及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相关科室每年至少组织培训一次,并有记录,包括培训时间、学时、内容、签到等。 2.内镜的清洗消毒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 3.内镜诊疗室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

4.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室,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分开。 5.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按手术区域要求进行管理。 6.清洗消毒内镜时,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围裙及袖套、口罩、帽子、手套等。必要时戴防护镜、面罩。 7.内镜及附件数量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证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8.基本清洗消毒设备: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五槽、负压吸引器、高压水枪、计时器、通风设施与所采用的消毒、灭菌方法相适应的必备的消毒、灭菌器械、50ml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签等消耗品。9.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适用于内镜的消毒剂(进购批件齐全)、75%酒精(用于干燥)。 a)内镜室应当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就诊 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 b)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医院内镜使用和清洗、消毒质量的监督 管理。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灭菌原则 1.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膀胱镜、腹腔镜、关节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最新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操作流程.doc

胃镜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一、个人防护 工作人员清洗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水衣、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镜等。 二、预处理 1、内镜使用后立即用酶液纱布擦拭内镜外表污物,并反复送气、送水10秒,擦拭巾一用一更换。 2、取下内镜盖上防水盖,送至清洗消毒室。 3、内镜轻放于水槽内,再次检查防水盖有无盖紧,连接侧漏器进行内镜侧漏,在清洗消毒前确保内镜无渗漏。 三、清洗 1、在清洗槽内根据多酶比例正确配置清洗液。将内镜、按钮、阀门完全浸没于清洗液中,用擦拭布反复擦洗镜身,重点擦拭镜身和操作部,擦拭布一用一更换。 2、用清洗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毛,并清洗刷头上的污物)。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3、连接全管道灌流器,使用动力泵或注射器向管道内注射清洗液,刷洗按钮和阀门。 4、酶洗液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2分钟。 5、含酶洗液一镜一换。 漂洗 1、用压力气枪,用流动水冲洗内镜各管道至少2分钟,充分清洗内镜外表面及及各种附件、按钮和阀门,去除残留的多酶。 2、用干净纱布擦干镜身及附件。 四、消毒 1、将内镜及各类按钮擦干后置于消毒液中。

2、管腔内充分注入消毒液,确保管腔内无残留空气。 3、消毒时间:浸泡消毒≥10分钟。 五、冲洗、干燥 1、更换手套; 2、流动水充分冲洗内镜及各管道、按钮。 3、将内镜、按钮和阀门置于铺有无菌巾的内镜干燥台上。用75%酒精冲洗所有管道,气枪吹干管道水分,用灭菌纱布擦干镜身,安装好各按钮。 六、储存 1、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无菌物品储存。 2、消毒后的内镜悬挂于镜柜内,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 3、储柜内表面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1次。 七、登记 内镜清洗消毒登记包括:日期、患者姓名、内镜编号、清洗消毒起止时间、操作者签名。 八、其他 1、每天诊治工作结束后,地面和台面应用500mg/L有效氯擦洗。 2、操作人员应做好自我保护,操作时应穿防水围裙,口罩,帽子,手套,手套每人更换。 3、每天工作结束后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经充分刷洗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4、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 5、每月一次空气细菌培养;每月对活检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双手进行细菌培养并有记录。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要求规范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的管理要求、基本条件、操作规程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软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时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GB 内镜清洗消毒机(2012发布) GB 医用清洗剂标准(2012发布) GB 消毒技术规范(2012发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软式内镜flexible endoscope 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3.2 清洗cleaning 使用含有医用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附着于软式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3.3 漂洗rinsing 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软式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3.4 终末漂洗final rinsing 对消毒后的软式内镜进行最终漂洗的过程。 3.5 内镜清洗消毒机automatic endoscope reprocessor, AER 用于内镜复用处理,具有清洗与消毒功能的机器。 3.6 医用清洗剂medical cleaning agent 用于医疗器械清洗,增强水的去污能力的化学制剂。 4 管理要求 4.1 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 4.1.1 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宜按专业群分别建立集中的内镜诊疗中心(室)。4.1.2 医疗机构应将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和完善内镜中心(室)医院感染管理和内镜清洗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加强监测。 4.1.3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等相关部门应遵循本标准,负责对本医疗机构内镜使用和清洗消毒质量的监督管理,包括内镜中心(室)建筑布局与工作流程审核、日常巡查、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2 内镜中心(室)的管理要求 4.2.1 内镜中心(室)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清洗消毒操作规程、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4.2.2 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将所有用于患者诊疗操作后的软式内镜均视为具有感染性,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并进行人员防护。

最新胃镜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范

胃镜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范 一、基本要求 1、胃镜室应当制定和完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2、从事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 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3、胃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胃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分设单独的清 洗消毒室和胃镜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4、胃镜室应当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 5、灭菌胃镜的诊疗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 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6、工作人员清洗消毒胃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 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7、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以下要求配备相应胃镜及清洗消毒设备: (1)、胃镜及附件:其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有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2)、基本清洗消毒设备: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负压吸引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通风设施,与所采用的消毒、灭菌方法相适应的必备的消毒、灭菌器械,50ml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棒等消耗品。 (3)、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适用于胃镜的消毒剂、75%乙醇。 8、胃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照以下原则: (1)、凡穿破粘膜的胃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2)、所用胃镜应当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 (3)、胃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

(4)、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他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5)、胃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6)、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胃镜进行清洗。 9、胃镜室应当做好胃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就诊病人姓名、使用胃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的姓名等事项。 二、胃镜的清洗与消毒 (一)、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1、水洗 (1)、将胃镜放入清洗槽内: 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水送气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 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3 ) 、安装全管道管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 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4 ) 、全管道灌流器接50ml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 5 ) 、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2)、将取下的吸引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胃镜附件如活检钳、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4)、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方式,清洗刷应医用一消毒。 2、酶洗

内镜清洗消毒要求规范

镜的清洗消毒技术规(软式镜的清洗与消毒) 软式镜使用后应当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取下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的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 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一、水洗 1、将镜放入清洗槽: (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低纤维棉絮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3)、安装管道插塞、防水帽和高压水枪,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活检孔道; (4)、用高压水枪冲洗送气送水管道; (5)、用高压气枪吹干活检孔道及送气送水管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2、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4、清洗用低纤维棉絮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二、酶洗 1、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2、将擦干后的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3、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清洗5~10分钟。 4、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镜后更换。 三、清洗 1、多酶洗液浸泡后的镜,用高压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镜的外表面1分钟。 2、用高压气枪向各管道冲气10秒,排出管道的水分,同时用清洁干纱布擦镜表面,并清洗刷,清洗时间不少于1分钟。 四、消毒 软式镜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并进行化学监测和生物学监测。 1、需要消毒的镜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按使用说明操作;非全浸式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2、需要灭菌的镜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 五、镜附件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及要点包括: 目前大部分附件已经做到了一次性使用,对不能一次性使用的镜附件应注意严格清洗消毒。 1、镜器械:拆卸所有可拆卸的部分,用纱布及软毛刷在含酶清洗液中彻底清洗,特别注意关节等难清洗部位。消毒流程为:清洗、干燥、消毒流动水清洗、干燥、装塑封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老肯医疗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将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监测和监督。 第四条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五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和完善内镜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第六条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内镜诊疗室应当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 第八条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当分时间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第九条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第十条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第十一条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以下要求配备相应内镜及清洗消毒设备: 一、内镜及附件:其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 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二、基本清洗消毒设备: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负 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通风设施,与所

内镜消毒规范

WS 507 —2016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的管理要求、基本条件、操作规程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开展软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时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GB 内镜清洗消毒机(2012 发布)GB 医用清洗剂标准(2012 发布)GB 消毒技术规范(2012 发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软式内镜flexible endoscope 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清洗cleaning 使用含有医用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附着于软式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漂洗rinsing 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软式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终末漂洗final rinsing 对消毒后的软式内镜进行最终漂洗的过程。 内镜清洗消毒机automatic endoscope reprocessor, AER 用于内镜复用处理,具有清洗与消毒功能的机器。医用清洗剂medical cleaning agent 用于医疗器械清洗,增强水的去污能力的化学制剂。 4 管理要求 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 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宜按专业群分别建立集中的内镜诊疗中心(室)。医疗机构应将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和完善内镜中心(室)医院感染管理和内镜清洗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加强监测。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等相关部门应遵循本标准,负责对本医疗机构内镜使用和清洗消毒质量的监督管理,包括内镜中心(室)建筑布局与工作流程审核、日常巡查、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内镜中心(室)的管理要求 内镜中心(室)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清洗消毒操作规程、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将所有用于患者诊疗操作后的软式内镜均视为具有感染性,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并进行人员防护。

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操作流程

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操作流程 一、个人防护 工作人员清洗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水衣、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镜等。 二、预处理 1、内镜使用后立即用酶液纱布擦拭内镜外表污物,并反复送气、送水10秒,擦拭巾一用一更换。 2、取下内镜盖上防水盖,送至清洗消毒室。 3、内镜轻放于水槽内,再次检查防水盖有无盖紧,连接侧漏器进行内镜侧漏,在清洗消毒前确保内镜无渗漏。 三、清洗 1、在清洗槽内根据多酶比例正确配置清洗液。将内镜、按钮、阀门完全浸没于清洗液中,用擦拭布反复擦洗镜身,重点擦拭镜身和操作部,擦拭布一用一更换。 2、用清洗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毛,并清洗刷头上的污物)。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3、连接全管道灌流器,使用动力泵或注射器向管道内注射清洗液,刷洗按钮和阀门。 4、酶洗液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2分钟。 5、含酶洗液一镜一换。

漂洗 1、用压力气枪,用流动水冲洗内镜各管道至少2分钟,充分清洗内镜外表面及及各种附件、按钮和阀门,去除残留的多酶。 2、用干净纱布擦干镜身及附件。 四、消毒 1、将内镜及各类按钮擦干后置于消毒液中。 2、管腔内充分注入消毒液,确保管腔内无残留空气。 3、消毒时间:浸泡消毒≥10分钟。 五、冲洗、干燥 1、更换手套; 2、流动水充分冲洗内镜及各管道、按钮。 3、将内镜、按钮和阀门置于铺有无菌巾的内镜干燥台上。用75%酒精冲洗所有管道,气枪吹干管道水分,用灭菌纱布擦干镜身,安装好各按钮。六、储存 1、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无菌物品储存。 2、消毒后的内镜悬挂于镜柜内,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 3、储柜内表面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1次。 七、登记内镜清洗消毒登记包括:日期、患者姓名、内镜编号、清洗消毒起止时间、操作者签名。八、其他 1、每天诊治工作结束后,地面和台面应用500mg/L有效氯擦洗。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技术规范意见稿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技术规范 Regulation of cleaning,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technique for rigid Endoscopes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第4.4、6.2.2、7.1.2、8.3.1、8.3.2、8.4.3.2、10.1.3、11.1.2条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由国家卫生标委会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六亿、巩玉秀、张流波、张青、胡国庆、黄浩、冯秀兰、刘运喜、李卫光、邓敏、侯铁英、钱黎明、郭莉、王亚娟、马红秋、孟黎辉、张宇、薛文英、温秀贤、姚希、陈美恋。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中基本要求,人员要求,建筑布局,设施与耗材,清洗、包装操作流程,高水平消毒,灭菌,储存,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硬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硬 式内镜的清洗、消毒与灭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T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硬式内镜 rigid endoscope 指用于疾病诊断或治疗的不可弯曲的内镜及相匹配的导光束、器械、附件、超声刀系统、电凝系统等。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

卫生部关于印发《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为保证《规范》顺利实施,提出以下要求: 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内镜消毒工作,将内镜消毒质量纳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本《规范》实施前,开展内镜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工作,建立健全并落实有关内镜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保证消毒质量,严格预防和控制因内镜消毒问题导致的医院感染。 二、加强《规范》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必须认真组织学习和全面贯彻本《规范》,有关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相应培训,正确掌握内镜的清洗和消毒灭菌技术。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内镜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未达到本《规范》要求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相应的内镜诊疗业务。 附件: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 二○○四年四月一日

附件: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将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监测和监督。 第四条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五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和完善内镜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第六条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内镜诊疗室应当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

2017-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 507—2016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Regulation fo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technique of flexible endoscope 2016-12-27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刖 本标准的 4.1.1、4.1.2、5.2.7、5.2.8、5.3.3、5.3.7、5.3.8、5.3.9b)、5.3.11c)2)、5.3.11e)2)、5.3.11f)2)、 6.1.2c)、6.1.4a)1)、6.2.2g)、6.3.2、6.4.5a)1)、7.1.2、7.6.4 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管理局、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黑龙江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运喜、邢玉斌、巩玉秀、田晓丽、李兆申、王力红、张流波、李六亿、方英、刘枫、索继江、孔金艳、邓敏、张宇、张京利、杨云生、陈翠敏、任旭、张澍田、姜泊、郭学刚。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i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的管理要求、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监测与记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软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注:本标准中的“内镜”系指软式内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软式内镜flex ible endoscope 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3.2 清洗cleaning 使用清洗液去除附着于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3 .3 漂洗rinsing 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3.4 终末漂洗final rinsing 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漂洗的过程。 3 .5 清洗液cleaning sOlution 按照产品说明书,将医用清洗剂加人适量的水配制成使用浓度的液体。 1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习题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习题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医疗机构应配备专门的清洗消毒工作人员,应定期组织对清洗消毒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内容包括()A.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程序 B.内镜构造及保养知识 C.高水平消毒剂和灭菌剂的使用 D.标准预防措施及个人防护知识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哪组物品需要高水平消毒() A.活检钳、注射针、细胞刷、切开刀、造影导管 B.圈套器、碎石器、取石球囊、扩张球囊、扩张探条C.注水瓶及连接管、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运送容器D.听诊器、血压计、床架、内镜运送车 3、铺设于内镜干燥台的无菌巾至少几个小时内更换() 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8小时 4.清洗用的多酶洗液应多长时间更换()

A 2h B 1h C 每清洗1条内镜后 D 一周 5.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多少() A 30 钟 B 10分钟 C 1小时 D 15分钟 6.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 A 细菌总数<20cfu/件 B 细菌总数<10cfu/件 C 细菌总数 <100cfu/件D 无菌检测合格。 7.灭菌后活检钳应多长时间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A 每季度 B 每月 C 每天 D 每周 8.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内镜采用2% 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多少分钟() A 30分钟 B 15分钟 C 45分钟 D 20分钟 二、多项选择题 1、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等相关部门对本医疗机构内镜使用和清洗消毒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内容包括() A.审核建筑布局B.日常巡查C.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D.审核工作流程 2、工作人员进行内镜诊疗或者清洗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必要的哪些防护用具()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试题题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试题(45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二、多项选择(10题) 三、填空题(10题) 四、判断题(10题) 五、简答题(5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1、内镜清洗用的多酶洗液应多长时间更换(C) A 2h B 1h C 每清洗1条内镜后 D 一周 2、硬式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浸泡时间为多少(D) A 30分钟 B 15分钟 C 1小时 D 10小时 3、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多少(B) A 30 钟 B 10分钟 C 1小时 D 15分钟 4、支气管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多少分钟(c) A 30分钟 B 15分钟 C 20分钟 D 10分钟 5、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 消毒时间不少于多少分钟(C) A 30分钟 B 15分钟 C 45分钟 D 20分钟 6、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支气管镜等,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时,应延长消毒时间至多少分钟(D) A 10分钟 B 15分钟 C 20分钟 D 30分钟 7、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D) A 细菌总数<20cfu/件 B 细菌总数<10cfu/件 C 细菌总数<100cfu/件 D 无菌检测合格 8、内镜的每个诊疗单位的净使用面积不得少于多少平方米(C)

A 10平方米 B 30平方米 C 20平方米 D 15平方米 9、经过水洗、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多长时间(B) A 10~15分钟 B 5~10分钟 C 20~30分 D 30分钟 10、内镜用活检钳应达到何种消毒或灭菌水平(C) A 高水平消毒 B 中水平消毒 C 灭菌水平 D 含氯消毒剂消毒 二、多项选择(10题) 1、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那些必要的防护用品(ABCDE) A 工作服 B 防渗透围裙 C 口罩 D 帽子E手套 2、下列哪些内镜应该在手术室的条件下进行操作(BCDE) A 气管镜 B 腹腔镜 C 膀胱镜 D 关节镜 E 胆道镜 3、下列哪些内镜必须达到灭菌水平(ACD) A 腹腔镜 B 气管镜 C 膀胱镜 D 关节镜 E 喉镜 4、下列哪些内镜可以采用高水平消毒(ACDE) A 肠镜 B 脑室镜 C 直肠镜 D 支气管镜 E 胃镜 5、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内容包括有哪些(ABCDE) A 病人姓名 B 使用内镜的编号C清洗时间D消毒时间 E 操作人员姓名 6、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AD) A 细菌总数<20cfu/件 B 细菌总数<100cfu/件 C 细菌总数<50cfu/件 D 不能检出致病菌 E 细菌总数<200cfu/件 7、下列哪些是内镜基本清洗消毒设备(ABCDE) A 超声清洗器 B 负压吸引器 C 干燥设备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要求规范(2004年版)》

卫生部关于印发《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2004年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2004年版)》(以下简称《规》),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为保证《规》顺利实施,提出以下要求: 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镜消毒工作,将镜消毒质量纳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本《规》实施前,开展镜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的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工作,建立健全并落实有关镜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保证消毒质量,严格预防和控制因镜消毒问题导致的医院感染。 二、加强《规》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开展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必须认真组织学习和全面贯彻本《规》,有关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从事镜诊疗和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相应培训,正确掌握镜的清洗和消毒灭菌技术。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镜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未达到本《规》要求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相应的镜诊疗业务。 附件: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2004年版) 二○○四年四月一日附件: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2004年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医疗机构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 第二条本规适用于开展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开展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将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监测和监督。 第四条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医疗机构镜清洗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五条开展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和完善镜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第六条从事镜诊疗和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镜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镜诊疗室应当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 第八条不同部位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消化道、下消化

内镜清洗消毒规范

内镜清洗消毒规范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2017内镜清洗消毒规范 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 1、基本原则 所有软式内镜每次使用后均应进行彻底清洗和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软式内镜及重复使用的附件、医疗用品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分类处理; 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附件应进行灭菌; B与完整黏膜相接处,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附属物品、器具,应进行高水平消毒; C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用品宜低水平消毒或清洁。 内镜清洗消毒应遵循以下流程 注意事项如下: a内镜使用后应按照一下要求测漏: 1、宜每次清洗前测漏; 2、条件不允许时,应至少每天测漏1次。 b内镜消毒或灭菌前应进行彻底清洗。 C清洗剂和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应遵循产品说明书。确诊或疑似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使用过的内镜及附件,其消毒时间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d消毒后的内镜应采用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采用浸泡灭菌的内镜应采用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 e内镜应储存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 f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应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终末漂洗、干燥后,方可用于患者诊疗。 二、手工操作流程 预处理流程如下: a内镜从患者体内取出后,在与光源和视频处理器拆离之前,应立即使用含有清洗液的湿巾或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擦拭用品应一次性使用; b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s C将内镜的先端置入装有清洗液的容器中,启动吸引功能,抽吸清洗液直至其流入吸引管; d盖好内镜防水盖;e放入运送容器,送至清洗消毒室。 测漏流程如下: a取下各类按钮和阀门; b连接好侧漏装置,并注入压力; C将内镜全浸没于水中,使用注射器向各个管道注水,以排出管道内气体; d首先向各个方向弯曲内镜先端,观察有无气泡冒出;在观察插入部、操作部、连接部等部分是否有气泡冒出。 e如发现渗漏,并及时保修送检; f测漏情况应有记录; g也可采用其他有效的测漏方法; 清洗流程如下: a在清洗槽内配制清洗液,将内镜、按钮和阀门完全浸没于清洗液中。 b用擦拭布反复擦洗镜身,重点擦洗插入部和操作部。擦拭布应一用一更换。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技术规范意见稿

;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技术规范 Regulation of cleaning,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technique for rigid Endoscopes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给出的规则起草。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第、6.2.2、、、、、、条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由国家卫生标委会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六亿、巩玉秀、张流波、张青、胡国庆、黄浩、冯秀兰、刘运喜、李卫光、邓敏、侯铁英、钱黎明、郭莉、王亚娟、马红秋、孟黎辉、张宇、薛文英、温秀贤、姚希、陈美恋。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中基本要求,人员要求,建筑布局,设施与耗材,清洗、包装操作流程,高水平消毒,灭菌,储存,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硬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硬 式内镜的清洗、消毒与灭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T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硬式内镜 rigid endoscope # 指用于疾病诊断或治疗的不可弯曲的内镜及相匹配的导光束、器械、附件、超声刀系统、电凝系统等。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练习题★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医疗机构应配备专门的清洗消毒工作人员,应定期组织对清洗消毒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内容包括() A.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程序 B.内镜构造及保养知识 C.高水平消毒剂和灭菌剂的使用 D.标准预防措施及个人防护知识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哪组物品需要高水平消毒() A.活检钳、注射针、细胞刷、切开刀、造影导管 B.圈套器、碎石器、取石球囊、扩张球囊、扩张探条 C.注水瓶及连接管、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运送容器 D.听诊器、血压计、床架、内镜运送车 3、铺设于内镜干燥台的无菌巾至少几个小时内更换() 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8小时 二、多项选择题 1、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等相关部门对本医疗机构内镜使用和清洗消毒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内容包括() A.审核建筑布局B.日常巡查C.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D.审核工作流程 2、工作人员进行内镜诊疗或者清洗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必要的哪些防护用具() A.医用防护服B.防渗透围裙C.口罩D.帽子E.手套3、内镜室的管理中,以下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内镜中心(室)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清洗消毒操作规程、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B.不同系统(如呼吸、消化系统)软式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分时间段进行 C.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应做到由洁到污 D.诊疗工作结束后,应对诊疗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4、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包括如下哪些内容() A.消毒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 B.灭菌内镜应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 C.内镜数量少于等于5条的,每次全部监测;多余5条的,每次监测数量不低于5条 D.当内镜室负责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员变动时不必增加内镜监测的比例和次数 E.消毒内镜细菌总数少于等于20cfu/件,灭菌内镜无菌检验合格5、内镜清洗消毒室的要求,以下正确的是() A.应独立设置,面积应与清洗消毒工作量相适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