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程性质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二、课程基本理念 1.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2.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化学是在_原子___、__分子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的___组成____、结构、_性质____及其____应用___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2.在化学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___化学与环境______、_ __化学与资源_____、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 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__平等____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___化学基础知识______、___技能_______、__ _方法和态度___,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___科学素养___,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4.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__认知性_____学习目标、_技能性____学习目标和__体验性____学习目标。 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 实施建议四个部分。 6.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7.要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内容,力求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 8.课程内容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包括 5 个一级主题和19 个二级主题。 9. “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 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 10.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11.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对物质组成的微观研究和定量研究使化学逐步成为在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都获得迅速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 12.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侧重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 13.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4.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__科学素养_________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___基本过程_____和__方法______,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__基础知识_____和___基本技能______。 15.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 16.为了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 动。 17.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教材编写既可以从实际问题中引出化学学习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展开学习,还可以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景。 18.教材编写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初中学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结论往往要借助生动直观的形象和已有生活经验的支持。 19.评价目标必须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吻合。评价既要考核学生知识与技能 掌握的程度,又要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20.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学业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应严格根据本标准来确定评价的目标、测评的范围和方式,以确保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学业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二、单项选择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A)性。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整体性 D.综合性 2.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这个二级主题的标准的是(B) A.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B.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C.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D.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3.在下列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中,按水平从低到高排列的是(C) A.说明了解记住 B.体会感受增强

2011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科学探究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 五、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程性质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二、课程基本理念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2011版.docx

原则,量力性原则。 化学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20、常见的重要的探究策略有:利用进行探究,利用化学史料进行探究, 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进行探究,利作调查访问法进行探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探究。 21、新的化学课程课标从“”、“”、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6 分)“”三个维度建立了新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 2、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中单独设立 主题,明确地提出发展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及要求。 3、科学探究是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4、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 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5、从宏观到微观、从,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对物质组成的微观研 究和定量研究使化学逐步成为在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都获得迅速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 6、物质的化学变化这一主题包括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等内容。 7、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转 变。 8、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学业评价,包括和,都应严格根据本标准来确定评价的目标、测评的范围和方式,以确保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学业 评价之间的一致性。22、化学课程标准包括前言、、、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 23、课程内容目标陈述基本方式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采用的方式,二是采用 的方式。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性。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整体性 D、综合性 2、()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 作用。 A、化学性质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物理变化 3、下列选项中不是化学概念内容的编写要体现的特点的是()。 A、直观性 B、关联性 C、发展性 D、整体性 4、()既是课程的出发点,又是课程的归宿。 A、课程目标 B、课程内容 C、课程结构 D、课程实施建议 5、()学习是学习者以获得一定的科学经验为核心目的与基本内容的学习活动和过 程。 A、科学 B、自主 C、合作 D、探究 9、能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操作方便,是最常用的学业评价方法。6、新课程强调的“面向学生”包含四层含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10、要求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某个实A、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 际问题,以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与活动成果。B、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达到要求,获得成功 11、教材内容的组织应体现和的具体运用。C、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12、目前,在课程编制中课程目标的取向方式有:取向,取D、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向,演进过程取向。追求、体验、感觉、困惑、疑难等 13、制定课程目标体系时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即根据社会需要确定课程目标,根据学7、学生的各项发展中不是课程的落脚点的是()。 生A、全面发展B、终身发展C、个性发展D、身心发展需要确定课程目标,从课程内容(或其载体)的逻辑和系统性需要确定课程8、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点是()改革。 目标。A、教学方法B、教学手段C、课堂教学D、实验教学 14、《标准( 2011 年版)》确定的课程目标不但突出了基础性、发展性、综合性、时代性9、课程实施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难点。课程实施评价和针对性,而且注意了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的统一,时代性和继承的重点是()。 性的统一。A、实验能力评价B、教学方法评价C、教学手段评价D、学业评价 15、“以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10、下列选项中不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 16、“”是化学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A、主体性原则B、渐进性原则 C、静态性原则D、可测性原则。 17、探究式学习一般有,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交流发表五个基三、简答题( 27 分) 本的构成要素。1、制定新课程目标体系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4 分) 18、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仔细考虑的五个因素有:,行为动词,行为2、新课程从哪三个方面对“课程性质”进行了阐述?( 3 分) 条件,表现程度,可行性。3、化学课程内容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 分) 19、探究方案设计的原则有原则,原则,原则,4、探究式教学具有哪几个方面和特征?( 4 分)

2011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2011年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它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而且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一方面,要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交流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二、基本理念 1.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2.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同化学将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6.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三、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程性质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二、课程基本理念 1.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

专题讲座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 宋心琦(清华大学,教授) 胡玉娇(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 一、义务教育化学课标十年所取得的显著进展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义务教育化学课标十年所取得的显著进展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 实验稿 ) 》于 2001 年颁布以来,对于全国的初中化学课程建设、教材研发、课堂教学、考试评价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教育部在 2007 年至 2008 年期间,针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大型问卷调查和系列座谈调研。在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广大教师高度评价化学课程标准实施后带来的新变化:化学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科学探究已经走进初中课堂,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有所增强,化学学习评价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整体提升。 显著进展: (一)确立以科学素养培养和三维目标落实为特征的化学新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理念,具体包括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等。课程标准将这些课程理念进一步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 ( 二 ) 构建主题导向的三级三维课程内容结构,整合知识、过程和情境

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考试复习题与答案.docx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 考试复习题 及、、、、、 、、等要素。 一、填空题 11. 从宏观到微观、从,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 1. 化学是在________、 ____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的_________、 趋势。对物质组成的研究和研究使化学逐步 结构、 ________及其 __________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 成为在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都获得迅速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 是研究物质和。 12. 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必须落实在其 2. 在化学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 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对科学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学习的评价,应侧重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 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 13.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 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 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__________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 14.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_______________为 社会所必需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 _______________,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 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 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_______________和 基础上得到发展。 ______________。 4. 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____________学 5.15. 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学生 习目标、 __________学习目标和 ____________学习目标。 在、、三个方面都得到和 6.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包 谐发展。 括、、和 16. 为了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应关 四个部分。 注学生的和。 6.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初步建立科学的 17. 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教材编写既可 物质观,增进对“”“” 等辩 以从中引出化学学习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科学探究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 五、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程性质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二、课程基本理念

2011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2011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它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程性质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二、课程基本理念 1.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2.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丁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相信化学必将为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做出重大的贡献。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文档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作者:陕西省教科所崔敏时间:2012/5/22 19:13:19 来源:会员转发人气:15027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2001年印发得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在十年得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得认可。《标准(实验稿)》得具体内容与实施效果得到了高度认同。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就是化学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得生活与社会发展实际;二就是科学探究已走进初中化学课堂;三就是学生“讲、记、背、练”得机械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得变革;四就是学生对化学学习得兴趣有所增强;五就是化学学习评价方式 趋向多元化,更关注学生学习得过程;六就是初中化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整体上均有所提升。 然而,由于《标准(实验稿)》得制定,受制于当时对我国中学化学教学现状认识得局限性,再加之通过10年得实践证明,《标准(实验稿)》中得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当前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得需要。此因,教育部组织专家对《标准(实验稿)》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版》〕。本次修订得重点放在如何应对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与我国新时期对人才培养得要求上,着力提升初中学生得科学素养, 提高她们得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修订得依据与原则 (一)修订得具体依据: 1、充分肯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得方向。对实验区教师得调查表明,经过多年得实践,广大初中教师高度认同《标准(实验稿)》,对标准得具体内容与实施效果总体就是很满意得。 2、高度重视科学探究对学生发展得重要作用。教师在理论与实践得结合上,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探究就是化学课程改革得重要突破口,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得有效途径。 3、密切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得关系。此次修订试图整合“集中与分散编排”内容得方式。在内容点得分布上,社会性知识大致控制在20%以内,以免影响化学学科核心知识得建构。 4、力求减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得学习负担。通过对若干国家教材内容“学习难度”得国际比较发现,我国目前得初中化学教材“学习难度”处于中等略偏上得水平。与《大纲》相比,《标准(实验稿)》中得只就是要求已有较为明显得下降,但仍存在进一步降低得空间与可能。 (二)修订得基本原则: 1、从未来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得要求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发展得国际趋势出发,进一步审视学生发展所需得化学核心知识、过程方法与创新能力,立足科学素养,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 2、不扩充内容、不提高要求。适当降低某些条目要求(如从“了解”降为“知道”),对开放性较大得某些内容加以一定得限制,并修改了有关“活动与探究”条目,化学用语与定量计算 仍然维持在低水平得要求上,并在教材编写建议中阐明内容组织必须符合学生得思维发展水平,以保证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之间保持较好得“一致性”。严格控制课程内容得容量与难度。

化学课标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2、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中单独设立主题,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及要求。 3、科学探究是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4、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5、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对物质组成的微观研究和定量研究使化学逐步成为在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都获得迅速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 6、物质的化学变化这一主题包括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等内容。 7、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 8、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学业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应严格根据本标准来确定评价的目标、测评的范围和方式,以确保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学业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9、纸笔测验能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操作方便,是最常用的学业评价方法。 10、活动表现评价要求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某个实际问题,以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与活动成果。 11、教材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12、目前,在课程编制中课程目标的取向方式有:预期行为取向,身心发展取向,演进过程取向。 13、制定课程目标体系时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即根据社会需要确定课程目标,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确定课程目标,从课程内容(或其载体)的逻辑和系统性需要确定课程目标。 14、《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不但突出了基础性、发展性、综合性、时代性和针对性,而且注意了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全面性和针对性的统一,时代性和继承性的统一。 15、“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 16、“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是化学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 17、探究式学习一般有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交流发表五个基本的构成要素。 18、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仔细考虑的五个因素有: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可行性。 19、探究方案设计的原则有探究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合作性原则,量力性原则。 20、常见的重要的探究策略有:利用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利用化学史料进行探究,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进行探究,利作调查访问法进行探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探究。 21、新的化学课程课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建立了新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2、化学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 23、课程内容目标陈述基本方式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二是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A )性。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整体性 D、综合性 2、(B )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A、化学性质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物理变化 3、下列选项中不是化学概念内容的编写要体现的特点的是(D ) A、直观性 B、关联性 C、发展性 D、整体性 4、(A )既是课程的出发点,又是课程的归宿。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科学探究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 五、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 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 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程性质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 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烹饪基础化学课程标准[详]

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 课程标准 三年中专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经济贸易与社会服务系教研室编制 2015年9月6日

课程标准审核目录

《烹饪基础化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烹饪基础化学 总学时数:36(讲授学时:实践学时:) 学分:2 适用专业:烹饪专业 适用班级:13级烹饪班 适用学期: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一、课程定位 1. 课程性质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烹饪基础化学(第2版)》是中等职业教育烹饪专业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是在2006年版本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从化学角度来解释烹饪中的许多现象和变化,更好地发挥烹调技艺。其相关课程是《烹饪营养与卫生》《烹饪工艺》是烹饪专业的基础课程。 2. 课程作用 烹饪基础化学课程,意欲从化学角度来解释烹饪中的许多现象和变化,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发挥烹调技艺。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综合职业素养,它是以提高餐饮企业一线人员理论水平,适应现代旅游酒店及餐饮企业的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 3. 课程任务 烹饪基础化学是学生了解烹饪中原料及营养素变化必备知识,也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所必修的课程。达到懂得烹饪变化规律的目的,为科学烹饪实践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为餐饮业向更高一层次发展奠定基础,为现代人的饮食生活服务。 二、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理念 本着为专业服务的指导思想,本课程力求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

针对性的原则。 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烹饪营养与卫生》《烹饪原料学》《烹饪工艺》《面点工艺》等到知识基础,并为继续高等职业教育做好准备。同时更新了教材中的一些观念。另外,将每章后的练习与思考重新拆分,放在每节后面,有利于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每节后增加了“学习容”栏目。 2.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组织学生学习烹饪基础化学相关理论。坚持“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同时又兼顾了专业技能考核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使本教材贴近教学实际,被教师和学生所认可。 通过讲授、案例分析、现场模拟、角色表演、观看录像等教学手段,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既掌握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又掌握操作技能,以便很快适应日后的工作需要。 在案例教学中穿插介绍各种影响食品菜肴色、香、味、品质的烹饪化学知识,让学生在教、做、学”相结合中,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材还根据烹饪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设计了“想一想”栏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和参与互动教学的兴趣。教材中提供的小资料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教材容的理解。教材每节后有练习与思考,以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通过本课程讲授和实训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一些化学理论相关 知识,了解掌握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在烹饪中的变化,了解掌握食物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在烹饪中的变化、了解掌握食物色香味风味物质、食物组织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 系统掌握烹饪基础化学知识,合理科学烹调。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水平,

最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版)》解读文档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作者:陕西省教科所崔敏时间:2012/5/22 19:13:19 来源:会员转发人气:15027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2001年印发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在十年的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标准(实验稿)》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得到了高度认同。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化学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实际;二是科学探究已走进初中化学课堂;三是学生“讲、记、背、练”的机械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四是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有所增强;五是化学学习评价方式趋向多元化,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六是初中化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整体上均有所提升。 然而,由于《标准(实验稿)》的制定,受制于当时对我国中学化学教学现状认识的局限性,再加之通过10年的实践证明,《标准(实验稿)》中的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当前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此因,教育部组织专家对《标准(实验稿)》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版》〕。本次修订的重点放在如何应对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和我国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上,着力提升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修订的依据和原则 (一)修订的具体依据: 1.充分肯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对实验区教师的调查表明,经过多年的实践,广大初中教师高度认同《标准(实验稿)》,对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总体是很满意的。 2.高度重视科学探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3.密切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此次修订试图整合“集中与分散编排”内容的方式。在内容点的分布上,社会性知识大致控制在20%以内,以免影响化学学科核心知识的建构。 4.力求减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学习负担。通过对若干国家教材内容“学习难度”的国际比较发现,我国目前的初中化学教材“学习难度”处于中等略偏上的水平。与《大纲》相比,《标准(实验稿)》中的只是要求已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但仍存在进一步降低的空间与可能。 (二)修订的基本原则: 1.从未来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发展的国际趋势出发,进一步审视学生发展所需的化学核心知识、过程方法和创新能力,立足科学素养,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经典版)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修订稿)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它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而且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一方面,要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交流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二、基本理念 1.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2.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