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摘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学习一门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作者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文化差异英语教学文化交际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它记录民族的历史,反映民族的传统习惯,透视民族的文化心态,蕴涵民族的思维方式,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学语言就是学文化。同时,文化无处不在,语言的正确使用要受文化的制约,语言的词汇无时无刻不负载文化,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如何用他们的语言反映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就要懂得他们的“心灵语言”,即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但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采用“听说法”和“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比较重视语言知识(即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文化知识(即语言所承载的某一种特定民族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的教育。因此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与适应性较差,以致在学校校园经常听到学生称呼他的老师为teacher li,teacher wang 等。这种教法造成的恶果正如美国外语专家温斯顿·布润姆拜克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培养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就本人 多年的教学经验拙议如下: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参见胡文仲:《文化与交际》,1994)。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 (“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 和https://www.doczj.com/doc/3e18681365.html,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

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 ,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 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blue print,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促进English learners在目的语(target langua ge)学习中的“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但是,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code),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龙”,“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云里雾里,不知何物。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 i s a 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

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和方法

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和方法 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和方法 现代外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随着对交际理论的研究及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运用。教育部英语课程研制小组()已把“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 力”列入中学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之中。如何提高学生对中外语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和课堂教学策略谈点看法。 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它可以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由于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不同学科对它的概念和范畴的研究常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侧重性。就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到英国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必

须遵照“相关、实用、循序渐进”几项原则,对文化导入的内容作必要的取舍。相关性原则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或者是教材的拓宽。文化导入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尽可能与语言教学同行。 实用性原则是指文化导入要注重与日常交际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对于那些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做到学以致用。 循序渐进原则则要求导入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注意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 基于以上原则,我们认为中学英语的文化导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干扰言语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招呼、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等等。 2.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等。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e18681365.html,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作者:邱胜尧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05期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句子:“When you’re down,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但是许多English learners却对其含义不甚了了。原因是不了解这句话的文化背景。这原是一句拳击术语,在拳击比赛中拳击手若被对方击倒,裁判数到10还不能起来则被判输。但在很多情况下不等裁判数到10,倒地的拳击手便能爬起来再战。因此,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人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其寓意为:当你遇到挫折,并不一定丧失了成功的机会。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参见胡文仲:《文化与交际》,1994)。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 (“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 和https://www.doczj.com/doc/3e18681365.html,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 ,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 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

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和方法

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和方法 现代外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随着对交际理论的研究及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运用。教育部英语课程研制小组(1999.11)已把“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列入中学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之中。如何提高学生对中外语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和课堂教学策略谈点看法。 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它可以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由于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不同学科对它的概念和范畴的研究常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侧重性。就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到英国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必须遵照“相关、实用、循序渐进”几项原则,对文化导入的内容作必要的取舍。相关性原则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或者是教材的拓宽。文化导入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尽可能与语言教学同行。 实用性原则是指文化导入要注重与日常交际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对于那些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做到学以致用。 循序渐进原则则要求导入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注意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 基于以上原则,我们认为中学英语的文化导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干扰言语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招呼、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等等。 2.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等。 3.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某些具有一些文化背景的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的运用。 4.通过课文学习,接触和了解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 5.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包括人生观、宇宙观、人际关系、道德准则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等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因此,文化导入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是否能与语言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下分别从词汇、对话、语篇、语法教学几个方面谈谈中学英语文化导入的课堂教学策略。 1.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

浅析中国大学的英语教学现状

浅析中国大学的英语教学现状 摘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已是一个无可非议的事实,在我国科研创造、经济商贸和国际交往中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式,深入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全国多所高校近几年开展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本文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应试教学倾向等方面对中国大学的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 目前从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反响来看,大学英语教育水平的高低渐渐成了衡量当代大学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英语四六级在大学阶段的重要性逐年得到重视,也是应聘者简历上的重要参数,为适应时代发展,我国各地高校开始陆陆续续在英语教学上开始了新的尝试。 一、高校英语课堂亟待新的英语教学模式 据2010年央视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思想和语言学习特点缺乏基本的理解。而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意识薄弱,对大学英语教学却是致命的威胁。另外大多数高等院校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被学生认可的程度颇低。因为其相对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

的需求,从而导致大量学生缺课。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只是“一本书”,“一只笔”,“一言堂”,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没有主动参与的机会,从而违背了语言的交际本质。然而,现代教育技术迅猛发展,正把人类带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将取代物质、能源和资本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传统的教育观念、手段和方法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课程教学的网络化、信息化是必然趋势,大学的英语教学应该摆脱传统的单一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与高中内容相结合、课堂授课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光盘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使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际需要,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又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校对英语教学的投入较少,师资力量不足 随着在校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大学英语师资不足的矛盾日显突出。特别是一些地方性的普通高校,外教资源严重匮乏,这种现状一部分导致成为大学英语教师的门槛越来越低、绝大多数的新教师毕业后就立刻开始授课,使得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同时,这几年高等教育招生

谈谈初中英语课堂的有趣、有效教学方法

谈谈初中英语课堂的有趣、有效教学方法 摘要:英语课是初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学好英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成为了英语教学的关键问题。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英语课从老师”盼他学”到”他要学”,才能使英语教学有趣、有效。 关键词:有趣教学有效教学愉快教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国际交际重要工具之一的英语,在我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经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我总结出以下几条教学方法: 1、善于利用实物教学。 这个教学方法在教单词、简单的句型时很有用。这样学生从音、形、意多方面感知、理解和速记单词,轻松又有效。 在教各种交通工具的内容时,我找出各种小孩子玩具模型,问学生What’s this in English?Can you spell it?如果回答正确,便将小玩具奖给学生,这样英语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接近了,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而在利用实物教简单的句子时,我则是样教的: 我拿了一个黑钱包上课,趁学生不注意将钱包藏起来,然后显出很焦急的样子问学生: I can’t find my purse.Where’s it,do you know? 学生会七嘴八舌的发表见解: in the box It can be on the box under the box 这样,介词短语得到了练习和巩固。找到钱包后,我告诉学生There’s some money in my purse.How much money is there in it,can you guess?然后不断变换钱数,让学生猜.这样数词也得到相应的练习了。 现行英语课本插图对老师上课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教师能根据所授内容,选择最能引起学生的插图,就能使课堂生动有趣。比如在教人称代词与物主代词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Presentation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Presentation 摘要:本文介绍了Presentation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了这一方法在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Presentation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一、引言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各高校及外语学术界对英语教育都高度重视。如何提升英语综合能力,走向英语实际运用,是一个立足社会现实、尊重语言社会功能的学习视界。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正面临这样一个新的起点,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语言的输出能力,增强英语应用能力,成为各大高校英语教学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于2007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地突出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

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又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已经探索出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方法,如:看图说话、对话、演讲、辩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自动化工具的大量运用,目前Presentation这一教学方式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因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Presentation在大学英语大学教学中的应用。 二、学生做Presentation所存在的问题 不难理解,Presentation具备三个必要的因素:表述者、展示、听众。正常情况下,表述者将自己的观点向听众展示,在活动(展示)过程中,表述者和听众的身份随时可能互换,比如听众可以表达不同观点,这时表述者就变成了听众。 由于Presentation展示这种教学模式展开时间不长,目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在做Presentation演示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水平参差不齐、内容新意不够、表现形式五花八门的情况,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有时候也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总结起来,学生在做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在语言教学中也必然包含着文化的教学,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就有其必要性。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其文化知识的讲授应以适用性和相关性为原则。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应加强中西文化对比的教学,应多引入典故或俗语,应加大背景知识的介绍。 关键词:外语教学;文化教学;原则;内容;途径 一、什么是文化教学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文化。因此,只有深刻地了解某个国家或某个民族的文化,才能正确而恰当地使用该国或该民族的语言。胡文仲认为,在外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就必须使学生融入到目的语的环境之中,即同目的语民族语者进行亲密交流。那么,对我们中国的学生来说,如何才能使他们融入到目的语的环境之中呢?这就不能不涉及到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获得与国外人士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的的。外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所以“语言教学必然包含了文化教学” (胡文仲,1991)。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教学”?从狭义上讲,文化包括了文学、音乐、艺术、建筑、哲学和科技等人类创造出的一切文明成果;从广义上讲,文化还包括了人们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1]。文化教学的任务是教给学生以在不同国家或民族间进行交际的有关知识,是比较两个国家或民族在文化上的相同与相异之处,使学生对之有较高的敏感,并把它用于交际之中。Timothy Light曾指出,文化教学指的就是在外语教学中应向学生传授适当的目的语的文化,使学生了解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间的异同,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文化教学中应包括“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的导入[2]。我们学习语言,必须同时也学习蕴藏在该语言之中或语言背后的东西,那就是文化。学习某种语言绝不能只停留在对该语言的词汇、语法及其语言结构的学习上,还要了解和掌握使用该语言的人他们是如何使用该语言的,还应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甚至世界观。马克思经曾说过:“只有通过对比,你才能够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而适度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大学英语教学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中的精华。 二、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1.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用外语与人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不仅指能正确而流利地使用外语,还包括要恰当而得体地使用外语。而外语的使用是

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与方法

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与方法 一、引言 文化是指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既包括科学、艺术、教育、文学等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人们的思维、生活行为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等方面(邓炎昌,1989;转引自马丽亚,2013)。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传播文化的工具。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一种语言。《新课标》指出:“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部,2001:26)由此可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化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前提和基础。 二、文化导入的内容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风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等。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

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1.直接呈现背景文化知识。背景文化,它在更高层次上诠释了语言的内在含义,甚至可以说是语言本身的一种内在支撑,如果缺少了这种文化,那么语言的存在便可以说毫无意义。也就是说,通过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背景文化导入,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的掌握与理解,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英语综合素质能力。中小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及文学方面的知识极其有限,教师可以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培养学生学习国外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兴趣。对教学内容提问并介绍相关背景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西方背景文化知识,更好地促进语言教学。如涉及节日就可介绍和对比中西方国家不同的风俗习惯,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的节日风俗习惯,而且可以在交际中避免失误。这些背景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本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别国的文化内涵。再例如西方人的信仰方面,很多西方人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在日常交际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和痕迹,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信仰,在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在我们这个现代教育不发达的地区一直很令人困惑、迷茫,而作为教师的我们难以 找到合适而有效的教学途径。经过这几年的教学,我总结了一些我在课堂中运用过且有效的 教学方法。 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动力,它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一旦失去了兴趣,任 何学习都不会持久,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 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把对英语、对人生、对生活的爱和理解传授给 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让其产生共鸣,从而激起他们内心深处对英语、对生活、甚至对教师的热爱,进而转化成学习前进的动力。 二、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心理学指出,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发动者和鼓舞者。人在轻松的时候,思维会变 得异常的敏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与学生 建立起如兄弟姐妹般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从而真正地了解学生,在教学时教师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一个有责任感、热爱学生的老师往往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喜爱,而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又 能进一步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多表扬学生,有技巧地纠正学生的错误 首先,教师要及时对每个学生的表现予以评价和鼓励。有时候老师一句鼓励的话,一声由衷 的赞许,甚至是一个默许的眼神,对学生都至关重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学 生提出精辟、独特见解时,要及时给予赞扬和支持。当然,当学生提出不同看法时,不要一 味的打击、埋怨,要引导其正确的思维方式,教师要尊重学生,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其次,教师应有技巧地纠正学生所产生的错误。学生犯错后,一旦处理不好,就会让其产生 对教师的抵触情绪,甚至将你视为“仇人”。初中生正是青春叛逆时期,应顺其性格。如果有 学生在英语课上开小差,可下课后单独与其交流,绝对不能当堂怒喝,发现其闪光点,慢慢 引导其自身反思自己的行为。同样的,教师本人犯了错,也应该学会说“I’m sorry.” 四、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经常说对于学英语,语言环境很重要,但是怎样在课堂中去营造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呢? 首先,教师自身应坚持用全英语教学。如果学生实在是不理解某些表达方式时,可采取肢体 语言、面部表情,以及换种说法来表达同一个信息的形式。切记不可一直纠结在同一个问题 上得不到解决,让学生产生厌恶感,从而让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其次,创造一些自然的学习环境。如,多运用情感教学,寓教学于实际运用中。可提前告知 学生上课内容,让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比如,教学生如何写邀请卡,就提前跟学生布置作业:我们要开个party,该做什么呢?学生可能会列出他们所知道的:准备食物,准备娱乐 活动,写邀请卡。直接引入如何写邀请卡这个新的知识点。我们应多说些学生知道的,了解的,对于学生不了解的,可慢慢导入、渗透,切记“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 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艺术性.doc

浅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艺术性- “ 【关键词】教学方法英语教学教学艺术 【摘要】语言教学是一门教学艺术。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声音、图像、表演等一系列活动去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美和体会到愉快轻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心情舒畅,兴趣盎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才可能充分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富有成效的教学不仅取决于老师对教材的认识水平,也取决于老师对教材的讲解艺术。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要求教师以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为基础,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语言、动作、姿态、板书、教具、教学环境的设置,真实地、具体地、生动地、准确地给学生呈现知识的内容,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潜能。 教学是一门艺术,大学英语教学更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谓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视频、音频、音乐、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并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艺术是一门较复杂、难以把握的综合艺术。与其他形式的艺术相比,它注重对艺术创造性这一本质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因此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除了要具

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懂得艺术和美感,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这样他才能创设艺术的教学环境、使用艺术的教学手段和采取艺术的教学态度,使学生在艺术中和美中习得语言知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一课堂导入的艺术 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运用恰当的方法导入新课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启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和教师以较好的状态进入课堂教学的情景,而且能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好的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为课堂的发展作一个很好的铺垫。作为一次成功的导入,一定要有趣味性、针对性、新颖性、更要有艺术性。 课堂导入可以是一段笑话,一个游戏或相关资料片、图片,看一个短剧,听一首歌曲等。总之,导入要注重审美性、形象性、娱乐性等,让学生在获得艺术体验的同时,自然合理地引出要讲的课题。如《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中有篇文章Love Beyond the Grave,是一个非常感人的爱情悲剧故事,讲述的是一份超越生死的爱。在导入的时候,笔者让学生欣赏电影Titanic 的主题歌My heart will go on。在欣赏歌曲的同时,配合一定的图片。一首动人、优美的歌曲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针对歌词,笔者提了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Can love last forever?”“Can love last after death?”和“Do you believe the love beyond grave?”然后自然而然地导出了要学的这篇文章。还有,《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材》第三册中有篇课文Care for Our Mother Earth,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全球变暖给人类和地球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摘要】本文将从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和必要性,文化教学的容以及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三个方面来阐述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知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语言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有的老师对于英美文化意识的培养并没有足够重视,使得学生对于很多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不够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具备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一、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和必要性 1. 新课标对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整体目标,即“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新课标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已提出明确要

求。文化教育与语言教育相辅相成。因此,文化意识的培养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2. 在国际交流中的必要性。在交流中出现的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失败的场面比比皆是。如:用How old are you?来询问外国人的年龄,在中国人看来很正常,却侵犯了西方人的隐私,让他们觉不愉快。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Where?Where?”这样的Chinglish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 3. 在学生应试中的必要性。近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更贴近生活,同时,在语言运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获取信息方面要求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这里就既有语言是否地道、标准的问题,也有关于文化氛围和背景的问题。学习英语不可能仅仅学习语言,它必须与学习文化同步进行。 二、文化教学的容 1. 语言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招呼、问候、致、告别、打、邀请等用语的规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等等。 2. 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等。

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一、引言 现代外语教学中,文化干扰是公认的教学“难题”之一,有人甚至认为它比 不理解更为可怕(吴国华,1990)。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教育 有四个层面:使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范畴——“历史地理、风土人情、 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使学生了解英语国 家文化的意义——促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 识,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 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 除了教授语言外,还应当适时、适度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 二、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不仅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方面的内容,而且也包括人们的思维、生 活及行为方式等。人类学家早就发现,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们有着不同的 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这就决定了语言离不开文化。脱离了文化,语言就失去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和工具 性。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 Sapir 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 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语言是客观世界 的反映,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

浅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浅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陈丽娟内容摘要: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当中十分重要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方面,本文就英语作文教学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强化背景知识,充实取材范围,坚持基本功训练,多种方法配合和批改抓住重点,提升学生自我认识三个原则,以期促进这方面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写作方法批改技巧背景知识基本功自我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 随着二起课改的深入,英语作文教学的要求不断提升,而在现实教学当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如人意之处如: 1、整体写作水平不高。在整个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比较考验学生词汇组织能力,语法运用能力和文学架构能力。然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真正能够学习运用掌握好的实在是少之又少,总的体现在词汇运用匮乏;文章内容缺乏紧密结构,低级语法错误较多这三个方面。 2、学生普遍缺乏信心。我在所任教的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50%以上的学生对于自己能否学好作文缺乏信心,超过九成的学生认为靠自己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有较大困难,但是他们同时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取得一定的进步。 3、批改费时费力,效果不明显。长久以来,英语教师大都在学生写作的教学和批改上花了大量的时间,而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却收效甚微。这已经成为了英语教学当中的一个瓶颈。面对中考对作文要求的不断提升,如何突破这个瓶颈,使得英语写作成为带动教学质量的翅膀成为了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 经过我多年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拓展课内外阅读的创新思维为中心,提升作文批改质量为重点,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思路。 二、写作教学遵循的原则 新《课程标准》强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能力。”在英语写作方面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学生必须依靠大量的课内外阅读。只有通过阅读,学生的原始知识积累才能形成,才能使得学生的背景知识得到强化。当学生的阅读面得到拓宽,那么无论出现怎样的命题作文或是非命题作文,只要学生看到,就能迅速反应,在潜意识当中搜寻相关的知识内容,为他的

试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试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摘要】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借助不同手段引导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使学生了解文化教育包括的内容,以及领略这些内容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教育文化内容教育方法 一、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而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当然必须导入文化教育。 二、为什么导入文化教育 1.文化差异是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将各个民族纳入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跨文化交际决不能仅局限于对交际对象的“理解”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的“文化影响”方面。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不再只是为了目的语文化的单向导入,也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在对目的语文化的侧重的同时还应加强母语文化教学,并帮助学生作相应的中西文化对比,使他们对中西文化的本质和表象上的差异和共同点获得比较深刻的了解,这是成功交际的前提。 2.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重视语言的语法结构,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即语言中的文化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教育,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是传递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密不可分的。在英语教学中,更多的是进行目的语文化的导入,理解祖国五千年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三、文化教育的内容 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在教材中“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句子:“When you’re down, 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但是许多English learners却对其含义不甚了了。原因是不了解这句话的文化背景。这原是一句拳击术语,在拳击比赛中拳击手若被对方击倒,裁判数到10还不能起来则被判输。但在很多情况下不等裁判数到10,倒地的拳击手便能爬起来再战。因此,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人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其寓意为:当你遇到挫折,并不一定丧失了成功的机会。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参见胡文仲:《文化与交际》,1994)。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

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 (“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 和https://www.doczj.com/doc/3e18681365.html,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 ,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 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

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10-11-12T10:11:05.020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8月第3期供稿作者:白艳霞 [导读] 当代的教育科学理论告诉我们,要特别重视人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白艳霞(河南省柘城县城关中学河南商丘 476200)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当代的教育科学理论告诉我们,要特别重视人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如何适应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需求,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的综合性人才,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认真加以思考的问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以提高综合能力为目标的阅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特别是当今的信息时代更需要人们广泛有效地进行阅读,因而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学仅停留在词句的分析和理解层次上是远远不够的,在现实生活中起不到真正交际的作用。语篇是体现语言这一交际工具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阅读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基本技能。传统的阅读课让人感觉枯燥乏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在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也得到有效地提高呢?下面,笔者谈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谈一下阅读的教学方法。 一、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索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趋向。如果学生对外语学习感兴趣,那么他就会积极地去思考所学的东西。我们可以先从课本入手,找到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在讲《Shopping》这一单元时,可以先借助图片给学生展示一款最新的数码相机,问学生喜不喜欢拍照,引起学生兴趣。接着问他们是否知道如何从网上购买一部价廉物美的相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引入本单元重点Shopping Online(网上购物)。课文内容的灵活导入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要我们精心创设情境,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由此可以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二、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尽情张扬自己的个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提倡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成功,并逐步达到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而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自始自终是自觉主动的语言实践者。"以学生活动为中心" 强调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把语言的学习看作为内在的需要,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活动。1.课前准备。2.单人或双人活动。3.小组讨论与复述。 4.小组辩论。 5.各小组进行交流并总结。经过前面三点准备之后,学生就可以分组进行小型辩论,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课堂准备及讨论和辩论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角度,如此学生便可以在课堂上尽情发挥和张扬自己的个性。以Shopping为例,教师可以先在课前让学生预习并查找相关资料,以便辩论时有理有据。另外可以为学生提供讨论和辨论的话题,比如网上购物的消费者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网上购物优点大于缺点还是缺点大于优点? 三、对课文进行整体教学 阅读教学应遵循整体教学原则,不应只对文中的词汇、句型及语法结构等作简单处理。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插图、标题或段首句入手,并提出一两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速读全篇,从整体上了解全文后,让学生找出每段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然后让学生说出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General Idea)。文章的自然段落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用图表或摘要等方式归纳出来,使文章脉络一目了然。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日后写作能力的提高,写同体裁同类别的文章时他们知道该从哪几方面入手。 四、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需要课内外结合,我们的学生一般都缺乏英美背景知识,这必须从抓课外阅读着手,也可以把课外阅读作课堂阅读的一种延伸。课外阅读的材料分为精读材料和泛读材料。所谓精读材料就是老师指定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有关英国、美国等讲英语的国家的一些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学英语应了解英美的一些概况,即相关的英语背景知识。所谓的泛读材料是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阅读的材料。有些学生对体育感兴趣,就可以通过阅读体育报道来了解相关英语知识;对音乐感兴趣的,通过欣赏英文歌,读英文歌词,可以涉猎到许多课堂上不曾接触到的知识。通过课内外阅读的相互结合,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五、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 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主要来自口、眼、手的多余动作。要提高阅读的速度,就要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 (一)克服心读、默读的习惯 中学生由于受朗读习惯的影响,已经建立了文字符号和声音之间的固有联系。当他们看到字母、单词和句子时,就会不自觉地发出相应的声音。有的学生虽然不发出声音,实际上心里还是在朗读。在阅读速度上,无声要比有声快,因为有声阅读是眼、脑、口、耳四个器官一起活动,文字符号反映到眼睛后再传到大脑,大脑命令嘴发音,耳在监听辨别正确与否;而无声阅读只是运用眼和脑两大器官,省去了口的发音和耳朵的监听,所以速度要快。要提高阅读速度就必须克服心读、默读的习惯,多做练习以逐步达到眼脑直映。 (二)克服指读现象 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了一词一句仔细阅读的习惯,拿到文章就逐字逐句地读,或用手指或笔指着一个个单词阅读。注意力常集中于对个别词句、片语的理解,忽视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逐词阅读造成视幅狭小,无法形成意群阅读和理解。教师要指导学生依靠眼睛逐行甚至多行阅读,避免指读。阅读时应依靠眼睛灵巧地在书页上移动,而无需借助于手指或其它东西。教师可示范正确阅读的姿势和方法,要求学生注意纠正指读的习惯。在阅读训练中,教师应巡视全班,一旦发现有指读现象的学生,就立即帮助纠正。 (三)克服回视的习惯 学生常因担心遗漏细节、要点内容,或阅读材料超出自己的知识理解范围而重读阅读材料。频繁的回视重读使阅读失去连贯性和整体性,所以要克服回视重读的习惯,如实在担心会遗漏内容,要克制自己,待读完整篇后再读一次或两次即可。 六、阅读中渗透作文教学 大纲指出:"在英语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就是说,从阅读中学作文,学生理清了课文的思路,训练就要深化。从举一到反三,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完成了知识的迁移。中考的英语试卷中英语写作经过几年的教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