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公务员制度综述

日本公务员制度综述

日本公务员制度综述
日本公务员制度综述

日本公务员制度综述

任何政治经济体制的国家都必须建立服务于自身的行政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而公务员制度则是其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产物,是人事行政制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公务员”一词,最初译自英文的Civil Servant(或Civi1Serviee)一词,中文也有译作“文官”。它形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1870年6月4日,英国政府颁布了第二号枢密院令,对文官的考试、录用和等级结构作了更明确的规定。至此,英国用法令的形式确立了“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文官制度,宣告了西方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诞生。

一、日本公务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1885一1945年官僚型的文官制度。1

这种官僚制度的形成,起始于1867年征夷大将军德川庆喜归还政权于明治天皇,此举造成明治维新的契机。正是明治维新的实行,使日本舍弃固步自封的封建制度,而加以吸收现代文明。文官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1887年公布《文官考试试补及见习规则》确立考试用人的原则之后。1893 年明治政府制定了《文官任用令》和《文官考试规则》,而确立了功绩主义原则。1899年明治政府进一步修改1893年的《文官任用令》,并制定新的《文官资格保障令》和《文官惩戒令》,此即所谓《文官三令》,标志着战前官僚制度的确立,这种体系一直沿袭到二战结束,并无重大变化。

(二)1945一1980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2

1945年8月,日本在二战中失败,日本政府开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废除天皇专权制,对旧官吏制度进行改革。1947年5月3日开始实施新宪法,建立议会和内阁,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制度。为适应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日本政府对人事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1947年10 月,日本政府参照美国的人事制度,制定并公布了《国家公务员法》,开始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1950年又制定了《关于国家公务员职阶制的法律》,同年12 月又制定了《地方公务员法》。这些法律经过多次修改和补充,一直实行至今,是二战以后日本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法规。1946 年11月颁布的《日本国宪法》和1947年10月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法》标志着日本官吏制度正式转变为现代公务员制度。从战前的“天皇的官吏”转变为“国民的公仆”。

(三)现代公务员制度的改革时期3

进入80 年代以后,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陷入持续低迷的状态,以往隐藏在台面下的公务员制度的负面影响、消极作用日显突出,其弊端不断受到社会的攻击。如,行政管理方式的陈旧落后,规制过度,“公务员下凡”(指从政府机关退休后在大企业再就业的现象),公务员道德伦理的腐败,年功序列和行政机关的低效运转等。很多专家认为,由于现行的日本公务员制度无法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阻碍日本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为此,1996年上台的桥本内阁提出要推动全面的行政改革,目的

1娜琳:中日公务员制度的比较探析. 大连大学学报,2007(1)

2同上

3车美玉:日本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最新动向. 鲁行经院学报,2003(5)

是削减臃肿、僵化的行政组织,建立精简、高效、透明的政府。

二、日本公务员制度的原则(特征)

1、为全体国民服务的思想原则

作为战后日本公务员制度民主化的重要体现,就是以“全体国民服务”的思想取代了战前“为天皇效忠”的思想。《日本宪法》第15条规定:“一切公务员都是为全体服务,而不是为一部分服务”;《国家公务员法》第96条规定:“一切公务员必须作为全体国民的服务员,为公共的利益而服务,并在执行任务时,应专心致志尽全力致力于工作”,这就以法确定了公务员必须为全体国民服务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日本公务员,无论从事于任何工作,都必须以国民全体利益而奋斗。对此并作就职宣誓。

2、公务员“政治中立”的原则

“政治中立的原则”是公务员在政治上应做到“保持中立”、“不偏不倚”,不参加党派之争以及相关的政治活动。这是西方英国等国家对公务员所倡导的原则。它为国家政局的稳定,将会起到保证作用。战后日本公务员制度也贯彻实施了这一原则。《国家公务员法》第102条对“政治行为的限制”,规定了公务员在执行公务中必须保持中立。职员不得为政党或政治目的,以热河方式与募集捐款等活动,除选举外,都不得参与《人事院规则》(1949年)所规定的政治行为;职员不得成为以公开方式选举产生的公职候选人;亦不能成为政党与政党同样性质的政治团体负责人、政治顾问,以及其他具有同样作用的职员。对《人事院规则》第14条、第17条都进一步作了有关<政治目的>、<政治行为>定义的规定。

3、公务员制度的民主性原则

保证公务员制度的民主性原则,即公务员的岗位职责,均须按民主性的原则办事,做到“机会均等”。日本《国家公务员法》第33条规定:“一切职员的规定,都应依照本法和人事院规则的规定,根据本人的考试,工作成绩以及能力的其他实证来进行”;为使考生都有均等的机会、公开竞争,择优录取,并作了对公务员录用必须公开通知、广泛报道,合格名单公开发表等规定,这一公务员录用方式的结果,每年都能使最优秀的人才被录于政府部门,保证了公职人员较高的文化和业务水平。

上述是一般公务员的任职方法,而特别职公务员的任职方法,则是通过“选任制”和“委任制”的两

种方式进行,其中有的依据《公职选举法》选任,由国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通过国会两院作出决议或同意;有的经主管大臣任命等。一般不经过开始而是依据一定资格或自理为人或选任。这种普遍、平等的选举方式,也充分体现了日本公务员制度的民主性。

三、人事院和职阶制(基本制度)

(一)人事行政管理机关——人事院

1、权限与制度设置

1948年日本政府设置人事院。人事院是协助内阁专管人事行政的机关,负责制定国家公务员根本方针,具体的行政权有:负责职位分类、考试、任免、培训等事项;关于工资、工作条件等制度的劝告、建议和运营;关于公务员身份保障、惩戒制度的实施;审查、承认职员去营利性企业就职;计划、拟定其他公务员制度等。人事院不仅有人事行政权,而且对其所管辖的事项均得制定人事院规则或发布人事院指令,具有管束政府各机关的效力,斯为人事院的半立法权;人事院还有审查或裁决对公务员不正当处分的半司法权。

人事院虽属内阁的辅助机构之一,但又居特殊地位,持有相对独立性。(1)人事院保持自己的独立预算,机关设置不受《国家行政组织法》的约束。(2)人事院有调节公务员和政府间矛盾之权。(3)人事院的组成,标榜置身于“超党派”的“中立”地位。(4)人事官比一般行政官员有较大的身份保障。之所以具有独立性,是为了保障从事人事行政的职员在政治上保持中立性,在工作上保持其专业性。

人事院的组成和人员挑选,有严格要求。人事院由人事官三人组成,其中一人为总裁,由总理大臣任命。人事官必须由“人格高尚、作风民主、办事能力强”者担当。任期四年,可以连任,但不得超过十二年。内阁总理大臣不得任意罢免人事官。人事院总裁也不随内阁的改组而更迭、以保证人事行政管理工作的稳定性。

人事院对实现人事管理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加强对公务员的领导和监督,推动国家机关行政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标榜“超党派”的中立地位,在一定范围和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日本政党直接控制人事大权的可能。但日本政府的主要权力分贝和重要官员的配备,却是由垄断资产阶级通过政党来决定的。因而,人事院在干部管理上所谓“中立”或“公正”,毕竟是有局限性的。

2、改革后的变化

根据新的改革方案,人事院的权限将大大削弱,各省厅人事行政机构的权限将得到加强。传统上日本的人事管理权限集中在两个机构:一是人事院,二是总务省所属的人事局。除了人事院之外,日本政府在总务省设了一个由内阁直接领导的人事局。根据法律规定,人事局负责公务员效率、福利、服务等方面的事务(除去人事院所管辖事务);各行政机关实行的人事管理方针、计划的综合调整;公务员人事记录;职员职系关系的统计报告、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以政令方式设置人事管理官;指挥监督人事授权的机关首长。

这种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行政环境,不仅限制了各省厅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还对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起到了负面影响。为此,改革方案明确了各省厅在人事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各省厅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在公务员的录用、晋升和培训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同时在编制数量不变的前提下,也可以对内部组织结构的设置进行灵活的调整。而人事院和内阁所属的人事局,其职能主要局限于人事政策的制定和协调,以及在公正、中立的立场上对各行政部门的人事管

理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职阶制

1、概况

职阶制就是官职的等级制,亦称分类制。即首先将社会组织内的各种工作,根据工作性质和职务内容划分为职群。然后,根据职务的责任和复杂程度,进行职务等级的分类,区分为职种。再按照不同等级,制定不同的工薪级别。对于同样的职务,具有统计的官职,使用统一的资格和薪俸标准。日本政府设想通过职阶制,使人事安排和薪俸报酬,公平合理,推动公务人员专业化,增强责任感,实现对公务的科学民主管理。

1950年5月,日本政府公布《关于国家公务员职阶制的法律》,明确职阶制就是“对官职进行分类管理的计划。”1952年和1954年,人事院对社会组织的各种工作,进行分类管理,提出126个职种。为了使官职适用于一定的职级,提出要进行官职的定级工作。但由于日本社会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职阶制并未按照原来设想那样发生效率,暂告中断。日本政府将1950年公布的《关于一般职职员薪俸的法律》中的八大类,作为职阶制暂行的措施。该法将一般级公务员,按照工作性质分为行政职、税务职、公安职、海事职、教育职、研究职、医疗职、指定职等八大类。三十多年来,日本政府一直用这一法律代替以职阶制为准则的公务员的科学分类。

日本行政学界认为,职阶制所以至今未得到彻底实行,主要因为日本社会还存在着独特的带有一定封建主义色彩的“终身雇佣制”和根据职工的工龄、学历和能力为标准晋级的“年功序列制”;旧的身份关系的传统和习惯势力。还因为日本公务员在知识技术上训练不足,尚不能象美国公务员那样(业务标准化、劳动市场开放、对劳动者雇用是以各种职务所必要的知识技术为中心)容易在各种岗位之间移动。

2、改革后的变化

年功序列是日本公务员制度中的一项惯例,是日本型人事管理的标志之一。所谓年功序列简单地说就是论资排辈,按照这一人事任用习惯,通常获得晋升的是单位内资历较深者。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观念等行政所面临的环境因素的变化,这一制度目前已经面临严重的挑战。其缺陷在于,这一做法难以及时评估每个人的工作业绩,即使进行了评估也无法及时将评估的结果落实到待遇和任用上,从而可能会影响年轻公务员的工作热情。此外,过分注重年功,会使工作能力以及积极性明显低于其他人的公务员获得同样的待遇,而对组织作出贡献的公务员无法达到相应的待遇,从而对整个机关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道德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这一违背适才适用原则的做法对提高人事管理的整体效率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为此,日本政府进行了改革,主要是将现行的职务升迁制度改为能力等级制度,其不同之处有:(1)对职务进行详细描述,明确适应该职务的能力要求标准, 以次作为履行职务的好坏和晋升与转职的判断标准;(2)制定能力等级表确定工资表的种类以及工资支付等级等行政人员的工资决定基准;(3)将能力等级制系统化, 覆盖公务员进入、中途任用、进修培养、直到退休等各个人事管理环节中, 构筑新的人事考核制度。这样,能力等级制度在工资和任用方面都得到体现,实现采用注重能力和业绩的人事管理。

四、有关公务员的诸制度

(一)公务员的设置范围

公务员分为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中央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的官员和职员,称为国家公务员;

地方政府机关和地方政府经营的企事业单位的官员和职员,称为地方公务员。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又分为“一般职”和“特别职”。“特别职”国家公务员,是指经公众选举或议会任命的重要官员,执行带有政治色彩的重要职务。主要有大臣、人事官、检察官、法官、内阁官房长官、政务次官、秘书官、公使、宫内厅长官、侍从长、国会议员、日本学士院会员等。“特别职”地方公务员,是指经地方议会选举、任命的职务。“一般职”公务员,是指为执行国会通过的法案而进行业务和行政工作的职务。凡是各省(相当于我国中央的部)事务次官⑩以下的在职公务员均属于“一般职”。“一般职”公务员统称职员,即通常意义上的文官。《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只适用于“一般职”所有公务员的职务。

(二)考试和任用制度

各级“一般职”公务员的任用,是根据考试成绩、工作成绩和其他能力的实际考核进行。考试,在日本分为竞争考试和考核选拔两种。竞争考试,是指考生通过考试竞争官职,择优录取一定人数的考试。考核选拔,是根据在职者的工作成绩,进行考核选择。任用公务员的考试分为高级(甲乙两种)、中级和初级三等。参加高级考试的必须是22岁以上具有大学本科毕业或同等学历者;参加中级考试必须是二十岁以上短期大学毕业程度者;参加初级考试必须是十八岁以上高级中学毕业程度者。考试工作,一种是人事院直接主持,按规定的标准进行;一种是在人事院的监督下,指定任用的机关负责进行。考试学科分门别类。如国家公务员高级职务的甲种考试,就是按照大学专门研究的学科分类,分为法律、行政、经济、社会、教育、数学、物理、化学、地质、机械、土木、建筑、金属、电气、医学、农学、林学、畜产、水产等二十余种。考试内容是根据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的工作特点和要求,由法律统一规定。考试方式有笔试、业务评定、经历审查、口试和身体检查。考试合格者由各采用部门面试。最后公开发表录用者名单。高级职务考试合格,可以担任事务官,其中属于甲种考试合格者,可留省厅总部担当领导职务;乙种考试合格者可分配到各省厅驻地方分支机构工作。中级考试合格者可以担任一般职员。初级考试合格者可以担当各种事务的办事人员。任用的新公务员有六个月的试用期,在试用期取得良好成绩者,方可转为正式。

{秦郁彦.日本官僚研究[M] . 北京:三联书店,1991.}

改革:公务员考试是以笔试成绩为主,一般是按照分数高低的顺序从高分录取。为了克服现有考试制度的弊端,从2003年起根据各省厅的需求对考试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利用高校成立法律研究生院的机会,对考试的种类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引进多层次的多样化的人才。此外,为了扩大选择的范围,2002年将考试合格的人数增加到最终录用人数的2.5倍,2003年则达到4倍,其中就扩大女性公务员的比

例。这样,各省厅的人事部门会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在对候选人进行全面考核的基础上决定录用与否。录用考试的计划由内阁提出,人事院从中立和公正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合理的建议。当然,考试的实施最后还是由人事院负责。

开放型任用包括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两种形式。对外开放主要指官民交流制度。为了吸引政府所需的专业化人才,日本政府于1999年颁布了《官民人事交流法》,实施官民双向人事交流制度。其旨在按照适当的程序加强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培养能够更加灵活和充分完成任务的国家公职人员,并进一步将私营企业卓有成效的商业管理方法引进政府管理当中去。而对内开放旨在通过引进政府部门内部公开竞争的机制,实现部门之间人事交流活性化和人事流动渠道的多样化,其核心是开放和竞争,通过开放和竞争谋求公务员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工作评定和晋升制度

日本各级政府重视公务员的工作评定和考核。《国家公务员法》规定:政府机关首长应对其所属职员的工作进行定期的评定,根据评定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工作有成绩者给以表彰和提升。工作评定是按不同官职的职务规定标准,明确每个人的职务执行能力、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实际效果。以此作为提薪晋级的根据。各级首长每年对所属公务员鉴定一次。由首长指定办事公道的职员两人以上,对部下一年来的工作表现进行调查。课长(处、科长)、课长助理、股长分别给课员做鉴定。股长的鉴定由课长、课长助理来做。课长、课长助理的鉴定由局(司)长来做。局长的鉴定由事务次官来做。鉴定和考核的结果填入工作成绩表,存入档案。公务员的鉴定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等:评为甲乙丙等者,工作成绩属于出类拔萃、特优和优秀者,给子表彰和提升,增加工资,以资鼓励;评为丁等者,工作一般,但还可提级;评为戊等者,属于低劣,首长对他们给予指导、组织学习,或调离工作。一般言之,公务员只要努力工作,不出大问题,每年均可增薪。

公务员的升级主要通过考试,或“通过在职者的工作成绩进行选拔。”能否提升,取决于公务员的工作成绩、业务和管理能力、健康等因素的综合评价。判定是否有真才实学,还可进行专门考试和实地实验。根据职务,课长一级的任免和提升,经人事院批准。课长以下公务员的提升,由各省决定,但要经过人事院的考核,以防各部门任意封官许愿。公务员的提升,在各省之间和同一省内,各有不同,但由于同工作年限工作评定有关,在大体上是还接近的。凡经过高级考试合格者,升级较快,其中突出者,有希望升到“一般职”公务员的最高级——事务次官。高级官职位置有限,越往上提升越难,同级公务员之间的竟争和淘汰率也越大。根据考试或工作评定、工作年限及考核,提升公务员职务的做法,在公务员中普遍增强了奋发上进的精神,使他们专心本职工作,加速实现“知识化”和“专业化”。

(四)薪俸等级制度

《国家公务员法》对公务员支付工薪的标准,归结为职务和责任。1950年日本政府公布的《关于一般职职员薪傣的法律》规定,公务员的工薪必须考虑职务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及工作条件。由于人事院未做出完全合乎职阶制标准的职务内容和职务等级分类计划,政府暂将“一般职”公务员分为行政、税务、公安、海事、教育、研究、医疗、指定职等八大类。根据公务员的种类、等级、工薪号数来确定工薪。

从“一般职”公务员八大类的工薪表中,明显看到,月薪最高额和最低额之间相差约十五倍左右。至于“特别职”官员的工薪和“一般职”相比,最高和最低之间却相差二十倍左右。“一般职”八大类之间

的工薪差别,除指定职的工薪特殊高之外,教育、科研、医疗部门的工薪高于行政和其他部门;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的工薪高。以教育部门为例,战后很长时期,日本学校教员的工薪低于其他部门,曾大大妨碍了教师队伍的巩固和发展,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和提高。6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智力投资”的方针,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教育工作者的工薪进行了调整,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1974年3月又公布了《教员人才保护法》,人事院首先增加了中小学教师的工薪,接着增加了高中、高等专门学校教师的工薪,以后又提高了大学教师的工薪。到1988年左右,中小学教师的工薪基数比1974年提高了30%。在日本国家公务员中,各级国立、公立学校教师,将占半数。显然,日本政府对教育和科技工作者采取较为优厚的待遇和工薪政策,对日本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进修制度

国家公务员进修:(1)组织新录用公务员的进修。目的是了解公务员的使命、责任以及完成职务应有的工作态度。(2)组织行政领导者进修,使之掌握行政管理知识和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培养出优秀的官员。由学者、专家以及各省厅有丰富经验的官员,担任讲师。股长进修10周,学习课目有行政管理、经济、法律、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等。课长助理进修4周,课目有政治、行政管理、经济问题、国际关系、公务员制度等。结业前,通过论文,测验成绩,巩固进修成果。(3)组织管理者培训。以本省厅的课长级职员为对象,主要通过10天的现场实习和调查研究以及一周的业务技术知识训练,以提高行政管理能力。(4)组织人事院和地方事务局的监督者进修,以提高公务员管理和监督能力为课题。(5)各省厅的进修所以教官为对象,组织“教官研究会”,提高进修培训工作的管理水平。(6)全体公务员的进修,主要是结合实际学习业务和技术知识,根据各自的实际水平确定进修的课程。(7)委托省厅以外的研究机关、学校,或其他机关培训职员。(8)实行行政官驻外研究员制度。派行政官员到外国行政学院、研究院进修,吸收外国行政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培训从事国际活动的行政官。有长期2年和短期6个月两种。对派出人员有省厅严格选拔、推荐,经人事院审定。(9)实行行政官国内研究员制度。派工作3年以上6年以下的行政人员到国内的大学进修2年,主要学习行政方法的理论知识。(10)为进一步加强公务员的进修和培养工作,在东京建立“国家公务员进修中心”。

地方公务员进修:(1)自治省建立自治大学,以地方公务员为对象,离职进修。进修计划有两种:A.一般进修,是指对都、道、府、指定市的课长助理以及市、町、村的股长以上职员的进修,培养提高作为未来干部骨干所具备的行政管理能力和理论水平。还有都道府县部(局)长的进修,称为“高级进修”;

B. 专门进修,是对从事税务、公营企业、会计的上级地方公务员所组织的专业课程进修。(2)地方自传体组织各级地方公务员的进修。如东京都就特别注意培养公务员站在都民的立场上,为地方事业的发展服务。不论国家还是地方,培训干部的内容都是公务员现任官职或预计今后所任官职的职务所需的只是和技术。

(六)惩戒制度

公务员不论职位高低,犯错误者均要受到处分。日本政府对公务员违犯法律和命令、失职、读职、消极怠工、违法乱纪,有损公务员身分等行为,依情节不同,分别给予免职或降职、停职、减薪和警告处分。人事院关于《职员惩戒的规则》规定,停职处分的期限为一天以上,一年以内,停职期间虽保持公务员身分,但不发给薪金;减薪处分的期限是一年以内,减薪额为月薪的五分之一。受处分的公务员如有不服者,可向人事院提出申诉;对处分不当者,可撤销或修正原处分,对其损失给予补偿。

(七)退休制度

《国家公务员法》没有明文规定退休制度。20世纪70年代以前,一般在55岁左右,开始进行“劝奖”退职,按规定发给退职金。但在不同部门之间,也有差别,如外交官、法官、检察官和大学教授的退职年龄65岁,最高法院院长的退职年龄高达70岁。七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和生活的改善,国民寿命的平均年龄有所增长。在公务员中,高龄者要求就业的思想增强,各省厅或部门的“劝奖”退职工作遇到不小的阻力。1979年8月,人事院正式向政府提出在国家公务员制度中增加退休制度的内容。认为建立退休制度的目的,在于扭转公务员内部高龄化的趋势,促进公务员队伍的新陈代谢,提高国家机关组织的活力,实现有效的管理。于1980年3月,日本政府向国会提出“退休制度”法案,翌年六月经国会通过,将“一般职”公务员的退休年龄规定为60岁。并决定经过五年的准备,到一九八五年全面实行现定的退休制度。但指出,对检察官和大学教师,可根据检察厅法和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另作规定。

改革:日本的公务员管理中长期存在着鼓励担任省厅课长以上职务的职员提前退职的习惯做法,即鼓励那些年龄在50多岁,无望进一步升迁的公务员提前退职,到民间企业、机构去再就业,发挥自己的知识和人际关系优势,领取高额报酬。提前“下凡”的公务员一般到民间企业和特殊法人企业就职。但是,这种提前退休再就业的做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政府部门在介绍公务员退职后到特殊法人或民间企事业单位重新就职的过程中,与这些组织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利益交换关系,即这些组织为再就职的公务员提供具有优厚待遇的职位,而再就职的公务员则利用自己原来在政府机关的关系和特殊的行政知识为他们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政府部门出于自身人事安排和行政的需要对种种不正当行为或者听之任之,或者一同参与,结果导致严重的行政结构性腐败。日本政商之间的勾结,往往是和这些“下凡干部”发挥余热有关。为此,新的公务员制度改革方案提出了新的具体的措施:规范公务员道营利企业,特殊法人,公益法人的再就职,公布公务员再就业情况,调整公务员退职费。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之异同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之异同 一、公务员的界定与分类 在西方国家,一般而言,凡是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机关公共团体中从事公务者都是公务员。但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务员在管理上都作了政务员(或特殊职)与事务官(或一般职)的划分和区别。政务官属于公务员的范畴。政务官的选举、任命由宪法、选举法或其他专门法律加以规定。事务官的考试录用、考核培训、工资福利等则由公务员法加以规定。 在我国,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各级政府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非政府组成人员,还包括行使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的组成人员。公务员制度是指国家通过指定法律和规章,对政府中行使国家权利,执行公务的人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的制度。我国不实行“两官分途”,对类似西方政务官的公务员,我国都统一适用于公务员法律,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西方各国把文官系统看作是独立的利益集团,将文官身份分裂开来:对公众是官员,而对政府来说是雇员,公务员与政府的关系是雇佣关系。我国的公务员则是人民的勤务员,是国家的主人,是代表人民使国家行政权利的工作人员,他们和政府的关系是共同履行行政责任的连带关系。 二、公务员的政治态度 西方公务员制度是在两党制的背景下产生的。西方国家为了在不稳定的斗争环境中维持政府相对稳定,强调公务员“政治中立”,不介入政党活动,即,文官工作不受党派斗争的影响,不得偏向某个政党,也不对政治决策的成败负责,公务员不得参加政党或介入党派活动。它通过法律的形式体现党的意志,我国公务员坚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这是西方文官制度的显著特征。如各国公务员法都明确规定:公务员不得参加政党的竞选活动和支持竞选的募捐活动,不得担任由选举和政治任命产生的公职,不得接受政治捐款,等等。规定“政治中立”,有利于在多党竞争的政治环境中,避免“政党分赃制”造成的工作混乱和官员队伍的动荡不稳,使业务类公务员不卷入政治斗争,以稳定公务员队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政治的稳定。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由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环境中的某些环节形成了障碍,特别是政府机构的恶性膨胀,官僚主义泛滥,人事制度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我国全体公务员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并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公务员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的,它通过法律的形式体现党的意志,公务员必须坚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公务员坚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政治稳定。 三、公务员考试、考核和奖惩制度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公务员的录用一般都采用考任制。考试方式大多为三种:笔试、口试和实际操作。但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注重职务上所需要的知识能力。采取的方法是客观公正的竞争考试,以保证真正优秀的人才有机会担任公职。这样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克服政府官员任用中的不正之风。并在任内进行各种考核,保证公务员的素质。 我国的公务员考核注重的是“德、能、勤、绩”四方面的内容。方式以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为主。 西方各国以人事部门为主对公务员进行考核。一般以领导考核为主,考核结果不公布。我国则不仅注重业务素质,还强调公务员的政治素质。这对于保证党的领导地位以及党和国家政策的一致性十分必要。我国考核机构是各部门本身,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考试结果通知本人。 西方国家的考核等级与奖惩直接挂钩。如美国,评为优等(工作超过标准)提薪一级,并拥有优先提职的机会;评为满意(工作合乎标准)提薪一级;不满意(工作没有达到标准)酌情减薪、降级或免职。而在我国,考核登记分为优秀、称职与不称职三种。大部分公务员的考核成绩或考核等级都集中在“称职”这一等无法体现出绩效的优劣,也就无法实施有效的奖惩。这是我国考核机制没有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的原由之一。 四、公务员晋升制度 目前,中西方公务员的晋升机制主要有四种:考试晋升制、功绩晋升制、年资晋升制与越级晋升制。考试晋升制是通过竞争考试,以考试成绩为升迁标准:功绩晋升制是以工作成绩大小为晋升依据的机制;年资晋升制则以工作年限为晋升依据;越级晋升制是让成绩特别突出,贡献特别大的公务员不受年限与考

浅谈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

摘要:随着社会法治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正经历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变革,公务员制度的法治化是政治体制现代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公务员是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国家权力、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公务员制度在不同国家各有差异,运行的情况和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将我国公务员制度和国外进行比较,找出具体制度的运行环境及其优劣势,并期望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差异比较优劣势

目录 一、公务员的起源比较--------------------------------------4 二、公务员分类制度的比较-------------------------------4 三、公务员录用制度的比较-------------------------------5 四、公务员考核和晋升制度的比较------------------------5 五、公务员工资制度的比较-------------------------------6 六、公务员培训交流制度的比较-------------------------6 七、公务员惩戒方面的比较------------------------------6 八、国外公务员制度对我国的启示-----------------------6 参考文献--------------------------------------------------8

浅谈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 随着社会法治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正经历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变革,公务员制度的法治化是政治体制现代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公务员是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国家权力、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公务员制度在不同国家各有差异,运行的情况和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将我国公务员制度和国外进行比较,找出具体制度的运行环境及其优劣势,并期望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起到借鉴作用。以下的比较主要是基于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2006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现实中的具体运行情况,与之比较的主要是西方英、美、法等国。 一、公务员的起源比较 中世纪以前的欧洲各国还没有公务员或文官的概念。之后西欧各国封建君主在市民阶级的支持下,先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并出现了君主直接任命的文职人员,但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直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政府以枢密院令的方式才宣布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随后各国逐渐形成国家公务员制度。我国自古重视官吏的选拔,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创立了各种各样的官吏选拔制度,特别到宋代,科举制度发展到鼎盛时期,但这些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在1949年以前的国民党统治时期,政府比较重视公务员制度的建设,但由于战争不断,并没能很好的实施。新中国的人事制度建设一直比较曲折,指导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才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上日程,结果不断努力,最终2006年施行较为完善的《公务员法》,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以国家立法形式确认。 二、公务员分类制度的比较 职位分类起源于美国,美国是典型的职位分类制,文官管理以精密细致的职位分类体系而著称于世。1949年将职位由减少至两类一类是一般职位分类表,分为18等,包括以前的专门及科学类、事务、行政及财务类,另一类是技艺保管类,分为10等,包括以前的手艺、保管、灯塔、仓库等职务。据1958年对职位分类的调查,上述两大类职位共为23个职组,524个职系。而英国主要是品位分类。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实行职位分类制,

公务员制度

1、违反公务员法管理规定的机关或部门应当承担的责任是() 1.行政责任 2.刑事责任 3.行政处分 4.行政处分或刑事责任 2、与聘任制相对应的是(),这也是公务员的主要任用方式。 1.任期制 2.委任制 3.任命制 4.选任制 3、公务员(),是指公务员在对涉及本人的人事行政处理决定不服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原处理的行为。 1.申诉 2.控告 3.检举 4.举报 4、应当退休又叫() 1.可以退休 2.强制退休 3.荣誉退休 4.自愿退休 5、公务员辞去公职,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日内予以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

1.十五,三十 2.六十,九十 3.七,十五 4.三十,九十 6、公务员工资中,()是工资结构的主体。 1.基本工资 2.津贴 <="" label=""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3.补贴 4.奖金 7、()制度是旨在限制亲属干扰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 1.回避

2.年轻化 3.知识化 4.通才化 10、国务院和()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是我国公务员中非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机关。 1. E. 省级 2. F. 市级 3.县级 4.乡级 11、晋升乡科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对文化程度的要求是() 1.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2.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3.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4.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文化程度 12、以下关于公务员受处分的法律后果不正确的是() 1.受警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内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2.受记过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内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3.受降级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仅不得晋升职务也不能晋升工资档次 4.受开除处分的后不得再次被录用为公务员 13、下列不符合公务员奖励条件的是()。 1.忠于职守,积极工作 2.遵守纪律,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模范作用突出的 3.在工作中有发明创造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国外公务员制度

国外公务员制度 一、外国公务员制度概况 现代公务员制度发源于英国,后来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得到了新的发展。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恩赐官职制”和“政党分肥制”。在英国,在两党制下,执政党的更迭和内阁的变动比较频繁,本着战利品归胜利者所有的观念,每当一个政党执政并组成内阁,便相应地任命大批本党成员担任政府公职。撤换一批官员。从而造成了政府行政人员中经常性的大换班,造成了肥缺分赃、营私舞弊的恶风,埋没了真正的人才,使政府管理效率低下。为了建立一个廉洁、稳定、高效的政府,保护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英国,随后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形成了国家公务员制度。 外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两个重要标志是:“考试录用制度”以及“政务官与事务官分离,事务官职务常任制”。 外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以考任制为核心的任用制度”和“以工作实绩为基础的考核制度”。考任制是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标志。英美两个国家的官吏制度改革,是以建立考试录用制度为开端的,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建立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也是从实行公务员录用考试开始的。 公务员管理可以归纳为入口管理、在职管理和出口管理。把好入口关后,主要是通过绩效考核来决定奖励和惩罚、职务的任免和升降等。工作实绩为基础的考核制度是在职管理的中心内容。 二、英美法等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英国文官制度起源于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分离。 (1)实行官职考试补缺制度是英国文官制度的标志 英国文官制度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推行考试录用制度。在两党轮流执政的情况下。执政党往往把政府的官职,作为“战利品”,公开进行“肥缺分赃”。这种“政党分肥”的选官制度,一方面随着执政党的变换,造成政府官员大换班,不利于政局的稳定和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使官场营私舞弊、腐败成风。为克服这些弊端,英国政府从1833年开始,对各部门实行官职考试补缺制度,规定每有职位空缺时,需要有四人以上参加考试,通过竞争择优录用。这是英国建立考录用制度的第一次尝试。1853年,针对东印度公司的《用公开考试办法录用职员》的报告对英国文官考试录用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日本公务员制度综述

日本公务员制度综述 任何政治经济体制的国家都必须建立服务于自身的行政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而公务员制度则是其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产物,是人事行政制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公务员”一词,最初译自英文的Civil Servant(或Civi1Serviee)一词,中文也有译作“文官”。它形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1870年6月4日,英国政府颁布了第二号枢密院令,对文官的考试、录用和等级结构作了更明确的规定。至此,英国用法令的形式确立了“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文官制度,宣告了西方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诞生。 一、日本公务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1885一1945年官僚型的文官制度。1 这种官僚制度的形成,起始于1867年征夷大将军德川庆喜归还政权于明治天皇,此举造成明治维新的契机。正是明治维新的实行,使日本舍弃固步自封的封建制度,而加以吸收现代文明。文官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1887年公布《文官考试试补及见习规则》确立考试用人的原则之后。1893 年明治政府制定了《文官任用令》和《文官考试规则》,而确立了功绩主义原则。1899年明治政府进一步修改1893年的《文官任用令》,并制定新的《文官资格保障令》和《文官惩戒令》,此即所谓《文官三令》,标志着战前官僚制度的确立,这种体系一直沿袭到二战结束,并无重大变化。 (二)1945一1980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2 1945年8月,日本在二战中失败,日本政府开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废除天皇专权制,对旧官吏制度进行改革。1947年5月3日开始实施新宪法,建立议会和内阁,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制度。为适应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日本政府对人事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1947年10 月,日本政府参照美国的人事制度,制定并公布了《国家公务员法》,开始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1950年又制定了《关于国家公务员职阶制的法律》,同年12 月又制定了《地方公务员法》。这些法律经过多次修改和补充,一直实行至今,是二战以后日本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法规。1946 年11月颁布的《日本国宪法》和1947年10月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法》标志着日本官吏制度正式转变为现代公务员制度。从战前的“天皇的官吏”转变为“国民的公仆”。 (三)现代公务员制度的改革时期3 进入80 年代以后,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陷入持续低迷的状态,以往隐藏在台面下的公务员制度的负面影响、消极作用日显突出,其弊端不断受到社会的攻击。如,行政管理方式的陈旧落后,规制过度,“公务员下凡”(指从政府机关退休后在大企业再就业的现象),公务员道德伦理的腐败,年功序列和行政机关的低效运转等。很多专家认为,由于现行的日本公务员制度无法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阻碍日本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为此,1996年上台的桥本内阁提出要推动全面的行政改革,目的是 1娜琳:中日公务员制度的比较探析. 大连大学学报,2007(1) 2同上 3车美玉:日本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最新动向. 鲁行经院学报,2003(5)

自考公务员制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公务员制度试题 课程代码:0184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任职培训的对象是( B )8-153 A.新录用的处在试用期间的公务员 B.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C.从事某项专门业务的公务员 D.所有公务员 2.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适应了资产阶级( C ) 1-5 A.专制统治的需要 B.封建统治的需要 C.政党政治的需要 D.民主政治的需要 3.公务员培训需求的问题分析法也称为( B )8-163 A.全面分析法 B.绩效差距分析法 C.民意测验法 D.问卷调查法 4.公务员与所在机关的法律关系是( B )2-20 A.合作共赢关系 B.权利义务关系 C.命令服从关系 D.相互依存关系 5.保持操行义务的重点是要求公务员( A )2-29 A.知廉耻 B.知进取 C.廉洁奉公 D.尽职尽责 6.各国公务员级别的确立,既考虑职位的因素,又考虑( D )3-55 A.职级的因素 B.职务的因素 C.岗位的因素 D.品位的因素 7.决定公务员培训方向的原则是( A )8-149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学用一致原则 C.按需施教原则 D.讲求实效原则 8.公务员职位的主体是( A )3-47 A.综合管理类职位 B.专业技术类职位 C.行政执法类职位 D.法官、检察官类职位 9.对公务员处分程度最轻的是( A )7-144 A.警告 B.记过 C.降级 D.撤职 10.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形成于( C )4-57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11.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内容包括( A )4-67\68 A.知识测验、智力测验和技能测验 B.智力测验、技能测验和体能测验 C.技能测验、体能测验和知识测验 D.体能测验、知识测验和智力测验 12.负责审批县级政府各部门拟录用人员名单的机关是( B )4-70 A.县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 B.设区的市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 C.省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 D.中央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单纯性免职的情形是( C )6-110 A.转任职位任职的 B.晋升或降低职务的 C.退休的 D.受刑事处罚的

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

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 一.摘要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的,为了使各级政府机关卓有成效地担负起组织经济建设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职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我将中外的公务员制度从考录制度、职位制度、纪律与奖惩制度、退休保障。工资福利这几个方面进行对比,总结我国公务员制度与外国公务员制度、传统的人事制度相比的特点。希望可以从中找到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措施,使国家公务员制度能够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关键字:公务员制度适应对比特点 二.引言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制度,是指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明确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对公务员依法实行科学管理的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政府拟定了《公务员暂行条例》,出台了10个配套法规,10个实施细则,初步形成一个配套的法律体系。家才能昌盛,民族才能繁荣。搞好公务员制度建设有利于政府廉政建设。为了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他说没有制度人类社会就不能有序运行。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社会制度是各种制度的综合,建立符合国情的社会制度,国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有18章88条,规定了10种制度:职位分类制度、录用制度、考核制度、任免制度、职务升降制度、奖惩制度、培训制度、交流制度、回避制度、申述控告制度。重总的来说政府应该推动研究改革以人为本关心公务员成长,制定措施吸引优秀人才, 精简机构和人员、分散下放权力强调制度的灵活性,,加强能力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竞争机制改革分类制度改革业绩评估制度和考核制度建立灵活的工资制度提升道德标准。 三.中外公务员制度对比 为了使各级政府机关卓有成效地担负起组织经济建设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职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适应形式发展的

公务员制度 简答论述

第一章公务员制度概述 一、概念: 1、公务员:指依法发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公务员管理机构:指根据公务员管理事务需要而专门设置的组织,它代表国家或政府对公务员事务实施管 理,以保证和帮助政府实现行政目标。 二、简答或论述: (一)、我国公务员必备的条件: 1.依法履行公职 2 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3 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二)、我国公务员的范围: 1 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 2 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 3 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4 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 5 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 6 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 7 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 (三)、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1政治中立2分类管理 3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4功绩制5保障公务员权益(四)、我国公务员管理遵行的原则: 1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2 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 3 任人只用、德才兼备与群众公认、注重工作实绩的原则 4 分类管理的原则 5 法治原则 第二章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一、简答或论述: (一)我国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 1 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2 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3 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4 参加培训 5 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6 提出申诉和控告 7 申请辞职 8 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章职务与级别 一、概念 1、职位分类:即以职位为分类对象,根据公务员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等因 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为公务员管理提供依据的人事分类制度。 2、职位类别:是指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将公务员职位划分为不同的类别进行管理的职 位管理制度。 二、简答或论述: (一)职位分类的特点: 1、职位分类遵循“因事择人”的原则,分类的对象是职位,而不是职位上的人; 2、职位分类依据的基本标准要素,是该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 3、职位分类不是解决某一个职位具体应该干什么,而是通过对职位面临的工作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进而确定每一个职位在全部职位分类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达到分类管理的目的; 4、职位分类旨在通过实行科学分类来提高公务员管理水平; 5、职位分类随着职位结构和组织职能、职位工作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二)我国公务员职位类别的划分: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比较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比较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比较 〔摘要〕各国实践证明, 公务员制度是一套科学的政府官员管理制度。在公务员的范围划分、录用考核以及培训等方面, 我国和西方各国明显不同; 从权利和义务以及公务员与政府的关系来看, 我国和西方各国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显著区别。应正确地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中的科学成份, 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制度, 西方又叫文官制度。它是国家管理公务员或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种规章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 1870 年自英国起源以来, 已有130 年的历史了, 多少年来推行该制度的各国实践已证明, 它是一套科学的政府官员管理制度。但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有着深刻的资本主义烙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试点工作从1988 年开始至今, 已深深扎根于中国这块土地上有10 余年了, 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在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同时, 要了解中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联系和区别, 知已知彼,才有利于从我国的国情和传统出发, 正确地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中的科学成份,使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日臻完善。 一、在公务员的范围划分方面, 西方各国和我国是不同的 在西方各国, 凡是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机关公共团体中从事公务者都是公务员。也就是说,西方国家公务员范围的划分是比较宽的。我国的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各级政府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非政府组成人员, 还包括行使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的组成人员, 如国家专利局、税务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所以说在我国对公务员范围划分是比较严格的。 二、从权利和义务上看, 我国和西方公务员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显著区别 我国和西方国家公务员权利和义务的共同点体现于都规定公务员要依法行事, 忠于职守,为大众服务, 遵守纪律, 不得经商, 不得参加与本部门有关的赢利活动, 不得兼职等等。而其差别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西方各国强调地方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一般仅限于服务的地区范围, 而在我国, 所有的公务员所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都是相同的, 根本不受服务地区的范围限制; 其次, 西方各国强调公务员“政治中立”, 不介于政党活动。规定“政治中立”的目的是为了在多党竞争的政治环境中, 避免“政党分赃制”造成的工作混乱和官员队伍的动荡不稳,以保证政府各项工作的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实际上完全做到“政治中立”是不可能的。在我国,

01848公务员制度重点归纳

01848 自考公务员制度重点1 第一章国家公务员制度导引 1.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它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也包括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从事党委、社团组织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 2.狭小范围的公务员主要国家是英国, 对象是中央政府行政系统中非选任和非委任的事务官员。 3.中等范围的公务员主要国家是美国, 对象是联邦和州的中央政府行政机关中所有公职人员。 4.宽大范围的公务员主要国家是法国、德国、日本,对象是从中央到地方所有国家机关(除国会议员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5.美国在1883年通过了《彭德尔顿法》,在1978年颁布《文官制度改革法》。 6.法国在1946年通过了《公务员总章程》。 7.日本在1947年通过了《国家公务员法》。 8.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1993年,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创立; 第二阶段1993年至今,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全面实施、进一步完善。 9.1986年-1988年,我国形成了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要件”: 组建人事部、筹建国家行政学院、制定国家公务员法规。 10.从1989年起,先后在国务院审计署、海关总署、国家环保局、国家税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建材局等6个部门和深圳、哈尔滨两个城市进行了试点。 11.一个机构同时挂党委工作部门与政府工作部门两块牌子的单位,原则上列为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范围。 12.使用事业编制的单位要列入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范围,要经过人事部审批或同意。 13.我国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进”、“出”、“管”。 14.把义务与权利作为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这对我国人事制度安排来说,属首创。 15.在我国当前的国家公务员管理机构是各级政府的人事行政机关。 16.部外制典型的国家是英国、美国,主要指在政府行政系统之外,设立相对独立的公务员管理机构。 17.部门制典型的国家是法国、德国,主要指在政府行政系统之内设立公务员管理机构。 18.折衷制主要指在政府行政系统之外,设立独立的专门负责公务员考选的人事机构,除考选外的其他公务员管理事务,则由设在政府行政机关系统之内的公务员管理机构和各行政部门的人事机构自行管理。 19.国家公务员管理与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监督主体、监督内容及其处理方式、监督对象及其法律责任。 20.我国公务员监督的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人事部门, 监督的对象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以及直接参与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人员。 21.激励竞争机制表现为:一是国家公务员年度考核制度的实行,发挥了激励导向作用;二是参上能下有了突破,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的公开性、竞争性正在加强;三是“出口”初步畅通。 22.廉政约束机制表现为:一轮岗、回避初见成效;二国家公务员的纪律和行为规范意识自觉性增强;三国家公务员的权益保障和监督约束机制初步建立。 1.简述中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基础。P3-4 ⑴邓小平关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想,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⑵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奠定了实践基础; ⑶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奠定了市场化价值取向的基础。 2.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比较。P15-16 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国家公务员不搞“政治中立”; ⑵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不是独立的“利益集团”; ⑶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国家公务员不搞“两官分途”; ⑷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国家公务员不单纯片面追求“才能”。 3.我国公务员制度同传统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比较。P16-17 ⑴具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⑵具有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 ⑶具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⑷具有廉政勤政的保障机制; ⑸体现了分类管理的原则。

中国与新加坡韩国公务员制度的对比

中国与新加坡、日本,韩国公务员制度比较 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定义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的统称或总称。其中包括《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录用、考核、奖励、纪律、职务升降、培训、交流、回避、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等单项制度及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等。 公务员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取决和服务于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韩国则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汇影响颇为典型的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多党轮流执政的“三权分立”制度。新加坡共和国特殊的历史文化地理背景和领导人宽广的政治文化视野,使得该国公务员制度表现出三个方面的鲜明特点,即:政权民授与人民行动党幕后主导;公务员精英化;融东西方先进文化于制度建设。日本以全体国民服务的思想原则,作为战后日本公务员制度民主化的重要体现,就是以“全体国民服务”的思想取代了战前“为天皇效忠”的思想。《日本宪法》第15条规定:“一切公务员都是为全体服务,而不是为一部分服务”《国家公务员法》第96条规定:“一切公务员必须作为全体国民的服务员,为公共的利益而服务,并在执行任务时,应专心致志尽全力致力于工作”,这就以法确定了公务员必须为全体国民服务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日本公务员,无论从事于任何工作,都必须以国民全体利益而奋斗。虽然同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亚洲国家,中、韩、新,日四国公务员制度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了解中、韩、新,日四国公务员制度的差异,借鉴韩国和新加坡公务员制度实践有效的建设经验,对于完善和发展我国公务员制度具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二中国与新加坡、日本,韩国公务员制度对比 (一)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制度: 在我国,是否对公务员队伍实行高薪养廉,长期以来存在不同意见。有一部分人以许多国家实行高薪养廉取得了良好成效为例,认为在我国实行高薪养廉也可以成为防止腐败的有力举措。也有一部分人反对高薪养廉,认为这与我们的国家性质不相符。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尽管高薪养廉有利于防止腐败,但并不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事实上,高薪并不意味着一定实现廉洁,低薪也并不意味着一定导致腐败,只是,适度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更加激发公务员对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另外,实行高薪,需要同时配合提高贪污腐败的代价。实行高薪养廉还需要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国家必须有足够的财力。 目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都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大幅度地全面提高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在短期内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因而,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制度要在适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 新加坡公务员的待遇在世界各国中是较高的。内阁资政李光耀曾经说过,新加坡能常年保持经济的高增长率,是因为有一个能干的政府,有一个精干的公务员队伍。政府认为,与其让公务员贪污腐败获得非法收入,不如直接给予丰厚的合法收入。他们的口号是“高薪养贤”。政府有一个理念,就是要把社会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政府部门中来,要让他们觉得参加政府工作为广大公众服务,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因此,公务员的总体工资福利待遇比社会平均工资高许多。这种以“高薪养贤”为特色的公务员薪金制 度,尽管还有一些争论,但已在许多国家被应用。 日本公务员的工资最终决定权属于国会,依据两条原则,即与民间职工工资基本均衡原则;与其官职的职务和责任相对应原则。实行严格的工资分类制度。福利名目很多,各种津贴和补偿较多。

论述题·公务员制度精选范文

论述题·公务员制度 40.试述公务员交流的原则及范围。9-175\176 答: 一、公务员交流的原则: 1、依法进行原则。在公务员交流制度中,交流的各种形式及其适用的情况,各种交流形式的程序、条件及要求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2、适才适用原则。适才适用是交流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3、个人服从组织原则。公务员是国家公务的具体执行者,是为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服务的,听从组织的安排是其应尽的义务。 4、合理原则。公务员交流制度有利于锻炼提高公务员的工作能力,防止腐败,提高机关的工作效能。 二、公务员交流的范围: 1、内部交流,是指公务员在国家机关内部交流,既可以跨地区、跨部门交流,也可以在同一部门的不同职位之间交流:既可以在同级国家机关之间交流,也可以在上下级国家机关之间交流,包括中央机关与地方机关之间交流。 2、外部交流,是指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的交流。外部交流的范围限定于这些部门和单位,主要原因是,公务员的交流是一种特定的组织行为,而公务员与这些部门和单位内的人员流动,比较容易通过沟通协商来实现。从事公务的人员同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畴,这种国家人事管理结构内的人员流动,比较容易通过沟通协商来实现。 3、不同范围的交流,在法律上产生的后果不同。 41.试述公务员职位设置的含义、依据与最终要求。3-48 答: (1)公务员职位设置的含义:职位设置是指对机关职能进行逐层分解的基础上,根据编制限额等要素确定具体职位的工作。 (2)依据:主要有四大要素,一是职能。职位是机关职能的微观载体,是人和事有机结合的基本单元,机关的取能要分解落实到各个职位上去,这样也就是赋予每个公务员具体的工作职责与工作任务。二是规格。机构规格限定了职位的最高职务层次。三是编制限额。编制限额决定了职位数量,编制数量就是职位数量。四是职数以及结构比例。 (3)最终要求:一是明确各个具体职位的工作职责,明确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岗位责任;二是要确定任职资格条件,明确具备何种资格的人才能担负该职位的职责。 45.论述我国公务员录用遵循的原则。4-62 答: (1)公开考试。 在我国公务员录用中,需公开的事项应有:录用考试的政策、法规要公开,不允许搞“内部掌握”,因为这容易给少数人搞不正之风开方便之门,侵害公民的民主权利;录用考试的基本信息要公开,如时间、地点、科目、类别,报考部门的职位名称、性质、职责、缺员数量以及报考所需资格条件等。 (2)平等竞争。 所谓平等,是指公民参加录用考试的法律地位的平等,凡具有应试资格的公民均可报考。

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

当代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趋势研究 摘要: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及解决政府各种危机,西方各国政府对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其中,对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改革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一是改变了传统的公务员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理念,形成新的运作机制;二是打破传统的官僚制模式,增强了公务员管理的灵活性与回应性;三是寻求建立政府与市场及公民社会的信任与合作;四是文官的政治中立受到严峻的挑战。上述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的趋势为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公务员制度,改革 一、西方新公共管理潮流对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公众对政府的期望日益增高,而各国政府却普遍面临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私营部门的革新成就对政府的思变产生了巨大压力和示范效应。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西方各国掀起了一场以“新公共管理”为理论指导的政府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其主要表现为美国的“重塑政府运动”、英国的“公民宪章运动”和“竞争求质量运动”,还有其它西方国家普遍实施的市场导向和顾客导向的行政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目标是塑造一个更有效率、更具回应性、更负责任、更有服务品质的顾客导向型政府,如美国著名的公共管理学家彼得斯就此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的四种治理模式,即市场化治理模式、参与式政府模式、灵活性政府模式、解除政府模式。[1]作为政府行政改革主要内容之一的公务员制度理所当然地成为这次改革的重点。 新公共管理是在批判和反思以威尔逊和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管理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公共行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公共行政的研究领域和实践,“意味着公共管理部门领域中新的范式的出现”。[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特点:(1)更加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的结果;(2)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一线,并且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3)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较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

公务员制度 作业1-4

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第1题:(D )是我国公务员应当具备的首要条件。(2分) A、年满十八周岁 B、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C、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第2题:公务员制度是西方国家(B )的直接产物。(2分) A、共和制度 B、政党制度 C、宪政制度 D、议会制度 第3题:下列哪项公务员权利保护揭发政府工作缺点和弊病的人员免受打击报复(C)。(2分) A、言论自由 B、政治平等 C、申诉控告 D、信仰自由 第4题:下列哪项不是公务员的经济权利(C)。(2分) A、职业保障权 B、退休的权利 C、申诉控告 D、工资、津贴和福利保险等权利 第5题:我国还规定了非领导职务层次与领导职务层次对应的最高上限是(B)。(2分) A、县处级 B、厅局级 C、省部级 D、国家级 第6题:副巡视员相当于领导职务的(D)层次。(2分) A、省部级正职 B、省部级副职 C、厅局级正职 D、厅局级副职 第7题: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属于领导职务的(A)层次。(2分) A、省部级正职 B、省部级副职 C、厅局级正职 D、厅局级副职 第8题:在实行职位分类的国家,公务员职务与级别是一一对应关系,(A)是确定公务员工资的唯一依据。(2分) A、级别 B、职务 C、职位 D、资历 第9题:我国公务员的级别共被划分为(C)。(2分) A、16级 B、23级 C、27级 D、30级 第10题:科员最高可以达到18级,相当于(B)的最低级别。(2分) A、厅局级副职 B、县处级正职 C、县处级副职 D、乡科级正职 二、填空题 第1题:公务员包括政党机关工作人员,这是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2分) 第2题: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实行“两官分途” ,这里的“两官”是指政务类公务员和事务类公务员。(2分) 第3题:公务员一经任用,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这被称为公务员的职务和身份保障权。(2分) 第4题:我国从实际管理需要出发,自建立公务员制度开始就实行以职位分类制度为主的分类管理制度。(2分) 第5题:在我国,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一职数级,上下交叉”。(2分) 三、名词解释题: 第1题:公务员(6分) 答: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第2题:公务员权利(6分) 答:公务员权利就是国家法律基于公务员的职责和身份,对公务员有资格享受某种权益,有权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以及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 第3题:职位分类(6分) 答:职位分类是以职位为分类对象,根据公务员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为公务员管理提供依据的人事分类制度。 四、问答题: 第1题:在我国同时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称作是公务员?(12分) 答:①依法履行公职。②纳入国家行政编制。③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第2题:怎样理解公务员权利的含义?(12分) 答:①公务员权利以其身份为前提。②国家规定公务员权利是为了使公务员有效地行使职权,执行公务。③公务员权利的具体内容就是公务员在履行公职的过程中,公务员本人可以作出一定的行为,可以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 ④公务员权利的具体内容是由国家明文规定,并且公务员权利的行使是由国家法律加以保障的。

公务员制度比较

中外公务员制度的比较分析 内容摘要: 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项新的课题。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依据我国的具体条件,充分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大胆借鉴国外公务员制度的先进经验,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务员制度,实现我国行政体制现代化变革,并且在宪政的背景下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更趋于理性化、科学化;才能更利于造成德才兼备的行政活动家和行政管理专家;才能更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从而为实现我国人事制度现代化、政治体制民主化、经济制度科学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中外公务员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借鉴国外有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议,以促进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政治体制改革比较分析 中外公务员制度的比较分析 一、公务员制度主要内容及国家公务员的范围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的法律地位是指公务员在各种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综合表现。公务员因其具有的双重法律身份而享有不同的法律地位:一方面,公务员是公民。这一身份决定了公务员首先享有自然人的法律地位。另一方面,公务员是国家的公务员。这一身份决定了公务员享有公务员的法律地位。公务员的双重身份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往往会发生冲突。在发生某种法律责任的承担时应当准确加以划分。 国家公务员,即指国家公务人员。他们是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行政职权,履行

国家公务的人员⑴。国家公务员制度,即是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对国家公务员依法进行管理的总称。它包括公务员的权力与义务规定、分类制度、录用制度、选任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任用制度、升降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退职退休制度、辞职辞退制度、廉政制度、申诉制度、管理体制等。 公务员制度就是由这一系列制度构成的体系。本文选取美国、英国、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作为参考,从公务员制度体系规范出发,与我国公务员制度作横向比较分析。试图通过比较中外公务员制度的优劣利弊,借鉴和吸收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优点和经验,以弥补我国公务员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促进我国公务员制度更科学更规范。 二、中外公务员制度指导原则的比较 (一) 中西公务员制度共有的原则 1.公开原则 政务公开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公开范围的程度,则是一个国家政治 ⑴舒放、王克良,《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第2页. 民主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公开原则是现代各国公务员制度最基本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第一,录用公开。指公务员招录的全过程与内容都要向社会公开。许多国家对录用公开方式和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第二,晋升公开。指公务员晋升更高一级职务的程序和过程要公开。它分为考试公开与考核公开,对此,各国又有着不同的规定。 2.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包括:录用机会均等;晋升机会均等;享受的待遇均等。另外还有两项公平规定:①比例公平:即指各民族和各地区国家公务员在全体公务员中所占比例,应同它们人口在全国总人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