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论文--论述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毕业论文--论述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毕业论文--论述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毕业论文--论述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摘要

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权益性的资金和债权性的资金。其中,负债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是只靠自有资本,而不运用负债就能满足资金需要的。然而,负债资金在为企业带来杠杆效应,增加股东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筹资风险,而较大的筹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生命的终止。因此,控制资本结构,防范和降低筹资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投资效益的不确定性、资金组织运用与筹资结构不合理、决策失误等。企业通过对筹资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可使风险最小化,实现财务成果的最大化和财务状况的最优化。企业对筹资应加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选择合适的筹资组合,因地制宜地确定资本结构,强化收账管理。同时,应完善风险预测体系与风险转化措施,提高企业的竞争与盈利能力,以达到防范筹资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筹资风险负债筹资筹资结构

目录

一、前言 (3)

二、筹资风险的概念及其类别 (3)

(一)现金性筹资风险 (3)

(二)收支性筹资风险 (4)

三、筹资方式与风险大小 (4)

(一)企业长期筹资方式 (4)

(二)企业短期筹资方式 (6)

四、“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 (6)

(一)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6)

(二)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7)

(三)金融市场 (8)

五、筹资风险的防范 (8)

(一)现金性筹资风险的防范 (8)

(二)收支性筹资风险的防范 (9)

六、筹资风险的阶段性控制 (10)

(一)事前控制 (10)

(二)事中控制 (11)

(三)事后控制 (12)

七、高新企业筹资渠道的途径 (13)

(一)银行贷款 (13)

(二)企业内部筹集 (13)

(三)政府资助 (13)

(四)风险投资基金 (13)

八、结束语 (15)

参考文献 (16)

论述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一、前言

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企业在筹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中无不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都可能提高或降低),从而使得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使企业的资金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

二、筹资风险的概念及其类别

由于权益性资本属于企业长期占用的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的压力,也就不存在偿债的风险;而债务资金则需要还本付息,是一种法律义务,因此,筹资风险是指由负债筹资而引起的到期不能偿债的可能性。从风险产生的原因可将筹资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资风险两大类。

(一)现金性筹资风险

它是指企业在特定时间上,现金流出量超过现金流入量而产生的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风险。可见,现金性筹资风险是由于债务的期限结构与现金流入的期间结构不相配套引起的,它是一种支付风险。现金性筹资风险具有以下特征:

它是一种个别风险,表现为某一项债务不能及时偿还、或者是某一时点的债务不能及时偿还。也正由于此,这种风险对企业以后各期的筹资影响不是很大。

它是一种支付风险,与企业收支是否盈余无直接关系。因为企业的支出中有些是不付现的,而企业的收入中有些当期也不能收现,因此,即使收支相抵有盈余,也并不等于企业有现金净收入。

它是由于理财不当引起的,表现为现金预算与实际不符而出现支付危机;或者是由于资本结构安排不当引起的,如在资产利润率较低时安排了较高的债务,以及在债务的期限安排上不合理而引起某一时点的偿债高峰等。因此,作为一种暂时性的偿债风险,只要通过合理安排现金流量和现金预算即能回避,而对所有者收益的直接影响不大。

(二)收支性筹资风险

它是指企业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按照“资本=负债十所有者权益”公式,如果企业收不抵支即发生了亏损,将减少企业净资产,从而减少作为偿债保障的资产总量。在负债不变的条件下,亏损越多,以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也就越低。终极的收支性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破产清理后的剩余财产不足以支付债务。它具有如下特征:

收支性风险是一种集体风险,即对全部债务的偿还都产生不利的影响,它与某一具体债务或某一时点的债务的偿还无关。

收支性风险不仅仅是一种支付风险,而且意味着企业经营失败,即处于收不抵支的破产状态,因此这种风险不仅源于理财不当,而且主要源于经营不当。

收支性风险是终极风险,一旦出现收不抵支,企业的债权人的权益将很难得到保障,而作为企业所有者的股东,其承担的风险及压力更大。一旦出现此类风险,如果企业不加强管理的话,企业的再筹资将面临很大的困难。

三、筹资方式与风险大小

企业筹资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长期筹资方式,一般有吸引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长期借款和融资租赁等;另一类是短期筹资方式,也称为流动负债,其主要方式有银行短期借款、商业信用和短期融资等。

筹资风险的大小随着筹资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借入资本的资本成本较小,风险较高。自有资本的风险较低,但其资本成本却较大,故在筹资决策中,必须对借入资本与自有资本的比例进行合理的确定,才能将风险降至最小。

(一)企业长期筹资方式

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方式一般有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长期借款和融资租赁等。

吸收投资:其资本类型全部为自有,风险很低,资本成本很高。

发行股票:普通股筹资没有固定的利息负担,另外普通股股本没有固定的到期日,无需偿还,它是公司的永久性资本,除非公司清算时才予以偿还,普通股筹资风险小,实际上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风险。最后,发行普通股筹集自有资本能增加公司的信誉,缺点在于其资本成本较高,一般而言,普通股筹资的成本要高于债务资金。

发行债券是企业筹资借入资金的重要形式。债券是债务人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承诺按期向债券人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一种有价债券。这种方式也是有利有弊。债券筹资的优点是资金成本较低,此外,企业所有者不会损失其对企业的控制权,还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债券持有人只收取固定的有限收入,而更多的收益可用于分配给所有者或用作留存扩大企业经营。但其缺点同样也不少,首先,其财务风险较高,另外债券筹资的限制条件严格,筹资数量限额。

长期借款是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向其他单位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主要用于小额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长期占用。其优点在于借款筹资较快,一般所需时间较短,可以迅速获得资金。其次借款成本较低,再者,借款弹性较大,在借款之前,借款企业和银行直接商定贷款的时间、数额和利率。其缺点是风险高,另外限制条款较多,还有筹资数额有限。

租赁筹资:现代租赁是企业的一种筹资方式,是出租人在企业(承租人)给予一定报酬的条件下,在契约或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将财产租让给企业(承租人)使用。租赁主要分为营业租赁和融资租赁,它是一种特殊的筹资方式,通过租赁,筹资企业可不必预先筹资一笔相当于设备买家的资金即可获取需要的设备。其优点在于可迅速获得所需资产,可使企业迅速获得所需资产,可使企业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其次,保存了企业的举债能力;第三,租赁筹资限制较少;第四,可免遭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第五,租金在整个租期内分摊,可适当减低不能偿付的风险。最后,租金可在所得税前扣除,能享受税上利益。其主要缺点是成本较高,税金总额往往要超出设备买价许多,另外,采用租赁方式若不能享有设备残值,也是一种机会损失。

在长期筹资决策中,应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即企业各种长期资金来源的数量构成比例,并在以后追加筹资中继续保持最佳结构。企业原来的资本结构不合理的,应通过筹资活动尽量使其资本结构趋于合理,直至达到最优化。

(二)企业短期筹资方式

短期筹资是资金需用期在一年以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的筹资,其方式及决策方法不同于长期筹资,也成为流动负债,其主要方式有银行短期借款、商业信用和短期融资券等。

银行短期借款又称为银行流动资金借款,是企业为了解决短期资金需求向银行申请借入的款项,是筹集短期资金的重要方式。其优点是银行资金充足,实力雄厚,能随时提供较多的短期贷款。它还具有较好的弹性,可在资金需要增加时借入,在资金需要减少时还款。其缺点是资金成本较高,尤其抵押借款因需要支付管理和服务费用,成本更高。此外限制较多,向银行借款,银行要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调查后才决定是否贷款,有些银行还要求对企业有一定的控制权。

商业信用是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所形成的借贷关系,使企业之间的一种直接信用关系,主要有赊购商品,预收货款两种形式,其优点在于非常方便,不用做非常正规的安排。此外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企业不放弃现金折扣,则商业信用筹资没有实际成本。它使用的限制也很少,其缺点在于时间一般较短。如果企业取得现金折扣,则付出的资金成本就会很高。

短期融资券,又称商业票据、商业证券,它是由大型工商企业或金融企业所发行的短期无担保本票。其优点:成本低;数额比较大,尤其适用于需要巨额资金的企业;能提高企业的信誉。缺点:风险较大;弹性比较小;条件较严格。

四、“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

企业筹资风险的形成既有举债本身因素的作用,也有举债之外因素的作用。举债本身因素主要有负债规模、负债的利息率和负债的期限结构等;举债之外的因素是指企业的经营风险、预期的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及金融市场等。我们把前一类因素称作筹资风险的内因,而把后一类因素称作筹资风险的外因。

(一)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1、负债规模

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企业负债规模大,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

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税息前利润/(税息前利润-利息)]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加。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2、负债的利息率

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危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同时,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大有影响,因为在税息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3、负债的期限结构

它是指企业所使用的长短期借款的相对比重。如果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原因在于:第一,如果企业使用长期借款来筹资,它的利息费用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将固定不变,但如果企业用短期借款来筹资,则利息费用可能会有大幅度的波动;第二,如果企业大量举借短期借款,并将短期借款用于长期资产,则当短期借款到期时,可能会出现难以筹措到足够的现金来偿短期借款的风险,此时,若债权人由于企业财务状况差而不愿意将短期借款展期,则企业有可能被迫宣告破产;第三,长期借款的融资速度慢,取得成本通常较高,而且还会有一些限制性条款。

(二)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1、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税息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用股本融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本与负债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企业丧失偿债能力,被迫宣告破产。

2、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

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货币资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契约的规定按期偿还本息,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如何,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或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各种资产的流动性(变动能力)是不一样的,其中库存现金的流动性最强,而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弱。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不同,即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不同,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关系甚大,当企业资产的总体流动性较强,变现能力强的资产较多时,其财务风险就较小;反之,当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弱的资产较多时,其财务风险就较大。很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结果不能按时偿还债务,只好宣告破产。

(三)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如负债利息率的高低就取决于取得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而且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都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短期借款利率大幅度上升,就会引起利息费用剧增,利润下降,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由于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破产清算。

筹资风险的内因和外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诱发筹资风险。一方面经营风险、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及金融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在企业负债经营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而且负债比率越大,负债利息越高,负债的期限结构越不合理,企业的筹资风险越大。另一方面,虽然企业的负债比率较高,但企业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经营风险较低,且金融市场的波动不大,那么企业的筹资风险相对就较小。

五、筹资风险的防范

(一)现金性筹资风险的防范

总的原则是应注意合理安排资产占用与资金来源之间的期限搭配,搞好现金流量安排。为了避免企业因负债筹资而产生的到期不能支付的偿债风险并提高资产利润率,应当将企业

的借款期限和借款周期与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将一定时期的借款规模与同期的现金流量规模相匹配,则企业总能利用借款来满足其资金需要。因此,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债务资金是回避现金性筹资风险的主要方法。

在安排与资产营运期相适应的债务方面,也应当尽量利用长期性负债和资本来满足固定资产和恒定性流动资产的资金占用需要。用短期借款来满足临时性季节性流动性资产的需要,以避免筹资政策上的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

在合理规划现金流量方面,企业应当通过较准确的现金预算,保持一定时期的现金净流量与债务偿还额的大体一致。在此基础上,尽量利用短期借款来满足非流动资产与恒定性流动资产的资金占用需要,即采用相对激进的筹资策略也是可行的,因为这样既能使风险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同时又能减少资本成本。

另外,要尽量保持资产的流动性。资金流动性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必须加快存货周转,缩短应收账款周转期,以保持良好的资产流动性。

(二)收支性筹资风险防范

其应从优化资本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合理预期利率,实施债务重组等方面入手,进行风险防范。

要优化资本结构,从总体上减少收支风险。收支性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资本结构的安排是否得当,如在资产利润率较低时安排较高的负债结构,就会使收支性风险增长。在资本结构不当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暂时的收不抵支,使企业不能支付正常的债务利息,到期也不能还本的情况。

1、从静态上优化资本结构

其进行多渠道筹资,选择最佳资本结构,降低总体上的筹资风险。资本的筹措途径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贷款、发行公司债券、发行股票等。在选择时,应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以及实际的经营状况,选择使综合资金成本最低的融资组合,使筹资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2、从动态上优化资本结构

经常进行资产利润率与负债利润率的比较,根据企业的需要与负债的可能,自动调节其债务结构,加强债务杠杆对企业筹资的自我约束。

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扭亏增盈,提高效益,从根本上降低收支风险。增强企业的盈利

能力是降低收支性筹资风险的根本方法。如果企业盈利水平提高,收支性筹资风险就会降低,债权人的权益就越有保障。从长期看,盈利是销售收入抵补销售支出的结果。如果短期现金流量安排合理,销售收支与现金收支在一定程度上是等价的,而盈利能力越高,就意味着企业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利息支付,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本金偿还。进一步说,意味着企业可用足够的再筹资能力进行筹资用于归还到期的债务。因此,通过加强经营管理,增收节支,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就可以有效地降低收支性筹资风险。

通过合理的利率预期,灵活调整筹资利率,也是防范收支性风险的有效方法。即在预期利率趋于上升时期,可采用固定利率制借入款项,以避免支付较高的利息;而在预期利率趋于下降时,可采用浮动利率制灵活筹资,以减少付息压力。这样,通过合理的利率预期,灵活调整筹资利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本成本,从而减轻其利息支付压力,提高企业筹资收益,增强企业盈利能力,降低企业收支性筹资风险。

及时而主动的实施债务重组。当企业出现严重的经营亏损,收不抵支,处于破产清算边界时,企业应及时而主动地采取与债权人协商的方法,实施必要的债务重组计划,如将部分债务转化为普通股票,豁免部分债务,降低负债利率等方式,以使企业在新的资本结构基础上,起死回生。从根本上看,债务重组不但减少了企业的筹资风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债权人的终极破产风险。因为,债权人同意甚至主动提出债务重组计划,是出于通过债务重组,使债权人权益降到最低的动机,当重组损失小于直接破产造成的权益损失时,对债权人来说,重组就是必要的,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六、筹资风险的阶段性控制

(一)事前控制

1、应做好企业的财务预测与计划,作好各种预算工作。

在对外部资金的选择上应从具体的投资项目出发,运用销售增长百分比法确定外部筹资需求。可以从以往的经验出发,确定外部资金需求规模;也可以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使各项数据直观准确,量化资金数额,由于这种方法比较复杂,需要有较高的分析技能,因而,应在筹资决策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运用。准确的财务预算对于防范和规避企业的筹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根据短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中长期的企业发展规划,预测出自己对资金的需求,提前做好财务预算工作,安排企业的融资计划,估计可能筹集的资金量。同时企业可以根据预测的筹资情况来确定资金是否能够满足企业资金的需求,并以此安排企业的

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把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金筹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避免由于两者脱节造成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防范企业的筹资风险。在编制具体财务预算过程中,企业可以依据行业特点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保持适当的负债比率,根据生产经营的需求确定资金需求总量,合理安排筹集资金的时间和数量,使筹资时间、资金的投放运用紧密衔接,及时调度,降低空闲资金占用额,提高资金收益率,避免由于资金不落实或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引发的筹资风险。

2、因地制宜地确定资本结构,

合理安排主权资本与借入资本的比例,降低资本成本,也就是选择合适的筹资组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所处的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情况,确定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在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上,保持适当的短期变现能力(如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和长期偿债能力(如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抵抗筹资风险的能力。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主要应该动态地监控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确定最佳负债结构。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最优的资产负债结构,合理确定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例,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对一些生产经营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快的企业,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对于经营不理想、产销不畅、资金周转缓慢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应适当低些,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经营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过多的筹资风险。

3、企业在选择负债筹资的方式中,如果选择银行借款的筹资方式应做出分析,对银行做出选择。

应选择那些愿意承担风险,勇于开拓,肯为企业分析潜在的财务问题,有着良好的服务,乐于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发放贷款,在企业有困难时帮助其度过难关的银行。同时,要关注银行的专业化程度,选择那些拥有丰富专业化贷款经验的银行进行合作;保证所选银行的稳定性,使企业的借款不至于中途发生变故。

(二)事中控制

在风险的事中控制中应重点强调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使用资金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筹资风险,提高收益,这是彻底摆脱债务负担的关键。我国大部分企业长期以来缺乏资金使用效率的意识,缺少资金靠借贷,资金投入较少考虑投资回报、投资风险以及投资回收期的长短,以至于企业越借越多,自身造血功能越来越差。因此,企业应加

强资金使用意识,把资金管理作为重点,确保投资效益,实现资金结构优化,减少企业收不抵支的可能性和破产风险。要加强对流动资金的动态管理,主要包括:

1、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确保企业的正常支付和意外所需。

现金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现金持有量过少而无法保证企业的正常支出,企业就会因资金短缺发生筹资风险;反之,企业持有的现金越多,企业的支付能力就越强。但是现金是收益能力和增值能力较低的资产,如果企业持有过多的现金,必然失去了用这部分现金投资的机会,造成资金的机会成本过大,从而降低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利润率。因此,企业必须合理预测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现金需求和支付情况,确定合理的现金储备。

2、加强存货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弱的资产,如果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比重过大,就会使速动比率很低,从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变现能力,因此要通过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生产经营流程,使企业存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3、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快货币资金回笼。

应收账款是被债务人无偿占用的企业资产。不能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不仅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还可能造成企业资产无法收回而形成坏账损失。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通过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建立销售责任制等措施,积极组织催收,减少在应收账款方面的资金占用,加快货币资金回笼。

另外,在还款期限和额度的把握上,应尽可能地将还款期限推迟到最后,同时必须保持企业良好的信誉,有时候无形的声誉往往更加重要。这样虽然没有现实的现金流人,但却获得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节省了一定的使用成本。保持适当的还款额度可以减少企业资金使用风险,使企业不至于因还款额度过大而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

(三)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主要在于对本次筹资过程的分析上,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投资的需要,而投资又是为了获得利润。在一个整体的过程结束后,企业必然要对本次筹资运作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各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各种财务比率,重点应放在对

财务报表的分析上。从一般意义上讲,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是为了指导今后的工作,企业的筹资活动也不例外。

七、高新企业筹资渠道的途径

结合我国的实际,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可利用的筹资渠道有:

(一)银行贷款

这是最容易想到的筹资渠道,也是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筹资的主渠道。但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开办时间较短、无历史信用记录、前景不明朗,加之无形资产的比重大、固定资产占比小,而贷款一般需要担保抵押等手续,因而难以获得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的长期贷款。所以,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尤其是新办企业,这种筹资方式的门坎较高,不易获得。当然,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营效益良好时,就比较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这时要注意比较各家银行的利率、担保和抵押条件,择其优者作为获贷对象。

(二)企业内部筹集

高新技术企业内部自筹资金是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①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按企业的年度销售收入5%以上提取,作为企业的年度专项研发资金,执行专款专用、财务独立核算的办法。②可以通过加快设备、模具的折旧,利润提成,提取公积金的方式形成企业的专项研发资金。但这个渠道对于规模较小或新开办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不适用的。

(三)政府资助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特别要注意用好、用足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我国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在税收方面、资金方面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企业必须熟悉和运用这些政策。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条件的可以减免企业所得税。资金方面符合条件的可以得到政府无偿拨款或无息贷款资助。比如,科技部的国家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每年都资助一批高新技术的技术创新项目。

(四)风险投资基金

高新技术企业虽然有以上三种基本的筹资渠道,但从其成长发展过程来看,这些资金是

不够的。国外的实践证明,风险投资基金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金不足问题。风险投资基金主要是指由一大批经营风险投资的风险投资公司,通过募集资金,投资于具有巨大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最终通过该企业的利润分成、股票上市、转让控股权等方式收回投资,并实现利润的一种资金运作方式。这种投资机制能够较好地处理科研工作者、投资者、经营者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它是在市场经济中形成的一种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专门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高效资金运营方式。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实践证明,风险投资基金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目前的发展,以至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已转向主要依赖风险投资基金。在美国,5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风险投资的帮助。美国的“硅谷”就是风险投资基金和高新技术企业紧密结合的产物。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基金虽然处在起步阶段,但发展很快。比如,中国政府自1999年起建立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由财政部和科技部共同组织实施,每年财政部都拿出10亿元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当年就有1000多家中小企业得到了资助。在中央政府的带动下,很多地方政府也建立了此类的创新基金。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有各类非银行的风险投资机构80多家,投资规模70多亿元。因此,高新技术企业要学会包装自己的创新项目,利用“知识融资”,积极取得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以分散技术创新的风险。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正在进一步拓宽,比如,金融租赁、发行债券、海外融资、金融期权、互助基金正在出现和发展起来。高新技术企业要密切关注和运用新的筹资工具,不断降低筹资风险。

高新技术企业还要研究高技术创新各个阶段的费用规律。根据国外经验,技术创新过程中,研究与开发、中试、批量生产上市三个阶段的资金投人比例为1:10:100,当然具体企业要作具体分析。了解这个规律可以对各个阶段的资金需求量做到心中有效,事先制定资金筹措和投放计划,避免资金的短缺和闲置。

在做好筹资风险前馈控制工作的基础上,高新技术企业还要做好筹资风险的同步控制和反馈控制工作。同步控制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控制,而反馈控制则是在计划执行完毕后,对实施结果进行分析,并作为下一轮计划制定的依据。

高新技术企业要按照筹资计划密切观察筹资进度,包括每种筹资渠道所取得的时间、资金量和资金成本。如发现某些筹资渠道不甚畅通,没有达到进度要求,应立即寻找原因并准备替代方案,保证资金能分阶段按时到位,以便与技术创新各个阶段的用资特点相匹配。高新技术企业要按照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采用不同的筹资渠道。在创新初期,由于风险高、无盈利记录、信用状况不定,无人愿意提供资金支持,这时应多利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基金、创业公司的种子基金、创建基金以及企业的自有资金,中期可利用创业公司的成长基金和通过国内大型企业融资,到了后期可考虑利用证券市场融资和银行贷款等。

高新技术企业要对筹资结果进行总量和结构分析,分析筹资量是否达到预定数额,分析各种渠道资金来源的比重、不同成本资金的比重、长短期资金的比重、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的比重等,从取得资金的及时性、便利性、低成本性等几方面综合考虑,形成最优的筹资结构,为下一轮筹资馈人必要的信息。

八、结束语

在筹资决策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运用准确的财务预算对于防范和规避企业的筹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根据短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中长期的企业发展规划,预测出自己对资金的需求,提前做好财务预算工作,安排企业的融资计划,估计可能筹集的资金量。同时企业可以根据预测的筹资情况来确定资金是否能够满足企业资金的需求,并以此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把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金筹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避免由于两者脱节造成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防范企业的筹资风险。在编制具体财务预算过程中,企业可以依据行业特点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保持适当的负债比率,根据生产经营的需求确定资金需求总量,合理安排筹集资金的时间和数量,使筹资时间、资金的投放运用紧密衔接,及时调度,降低空闲资金占用额,提高资金收益率,避免由于资金不落实或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引发的筹资风险。

参考文献

[1]顾建强,王锐兰,崔新进;企业筹资风险成因分析及风险防范[J];商业研究; 2006年02期

[2]郭敏;李步刚;现代企业如何加强财务风险管理[N];联合日报; 2005

[3]崔仙玉,王卉,郭东飚;企业筹资风险及防范[J];黑龙江财会; 2003年12期

[4]王琦;浅谈企业筹资风险及策略[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梁青;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

[6]李微;企业筹资决策和筹资方案的选择[J];财经月刊;2000年09期

[7] 江涛;筹资风险与规避法[J];财经月刊;2001年05期

[8]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03期

[9]郭双来.;浅析财务风险的表现、防范和控制[ J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2003年05期

致谢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尤其此论文倾注了导师的大量心血。导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以及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了我无尽的启迪。在此,我对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人表示感谢。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

企业筹资风险成因分析及对策

内容摘要:摘要: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但无论是以主权资本方式还是以负债资本方式进行的资金筹措,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筹资风险既有举债本身的作用,也有举债之外的影响。规避筹资风险应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组合方式,科学预测利率及汇率的变动、风险转移等。 摘要: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但无论是以主权资本方式还是以负债资本方式进行的资金筹措,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筹资风险既有举债本身的作用,也有举债之外的影响。规避筹资风险应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组合方式,科学预测利率及汇率的变动、风险转移等。 关键词:筹资;筹资风险;风险规避 企业的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企业在筹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环节无不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因负债方式、期限及资金使用方式等不同,而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有所不同。因此,筹资决策除规划资金需要数量,并以合适的方式筹措到所需资金以外,还必须正确权衡不同筹资方式下的风险程度,并提出规避和防范风险的措施。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在市场瞬息万变的经济条件下,任何不利于企业的情况发生,都会使筹集资金使用效益降低,从而产生筹资风险。 一、产生筹资风险的因素分析 企业筹资风险只存在于有负债的企业,但其产生的原因既有举债本身因素的作用,也有举债之外因素的作用。举债本身因素主要有负债规模、负债的利息率和负债的期限结构等;举债之外的因素是指企业的经营风险、预期的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及金融市场等。我们把前一类因素称作筹资风险的内因,而把后一类因素称作筹资风险的外因。 (一)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1、负债的规模。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的比例的高低。企业负债规模大,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加,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2、负债的期限结构。如果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原因在于:(1)如果企业使用长期负债来筹资,利息费用在相当长的时期将固定不变,但如果企业用短期方式来筹资,则利息费用会有很大幅度的波动;(2)如果企业大量举借短期资金,将短期资金用于长期资产,则当短期资金到期时,可能会出现难以筹措到足够的现金来偿还短期借款的风险。此时,若债权人由于企业财务状况差而不愿意将短期借款延期,则企业有可能被迫宣告破产;(3)举借长期资金的融资速度慢,取得成本较高,而且还会有一定的限制性条款。 3、负债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付息的压力和破产危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同时,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大有影响,因为在税息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二)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企业筹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企业筹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引言 长期一段时间内,我国财务理论研究中把筹资风险产生的对象限定于负债资金,认为筹资风险是由于负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筹资理论是建立在传统企业背景之下的。因为在传统企业的主要经济利益主体中,不论是独资企业还是合伙企业,其所有者与经营者是统一的利益主体,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也是统一的,企业只需要对债权人承担还本付息的法律责任,而不存在对企业本身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问题,所以对于权益资金不存在筹资风险的问题。然而,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两权分离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是不同的,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既要对债权人承担责任,又要对所有者承担责任。因此对于现代企业,负债筹资风险仍然是筹资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不能忽略对权益筹资风险的考虑。在我国关于企业风险管理和融资方面的书,也介绍了有关权益筹资风险的内容,但大多是一带而过,并没有对其做深入的研究。 如何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并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筹资风险管理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探讨,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一课题必将具有长期的研究价值。

第一章筹资管理相关概念 1.1筹资管理的定义 筹资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资本(金)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集为企业所需的资本(金)的财务行为。 1.2筹资的主要方式 筹资的主要方式包括筹措股权资金和筹措债务资金。 企业的筹资方式可以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1)按照资金来源主体可以分为内源性筹资和外源性筹资。 内源筹资方式在内源筹资方式中,除了利用留存收益和折旧进行企业筹资之外,还应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表外筹资也应属于内源筹资。表外筹资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未予以反映的筹资行为,利用表外筹资可以调整资金结构,开辟筹资渠道,掩盖投资规模。 外源筹资方式在现阶段我国企业的留利水平低,企业发展主

我国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研究毕业论文

2011届会计专业毕业生作业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管理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3年2月

摘要 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其财务决策几乎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的,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的。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对中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成因及其防范措施分别进行探讨,然后整合以期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就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风险,成因,管理措施

ABSTRACT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exists in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to each link, especially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ts financial decisions for almost at risk and uncertainty made, especially in the Chinese market economic growth is not sound conditions is inevitable.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in the financial activities refers to the process, because all sorts of unpredictable or control factors, financial condition is uncertainty so that enterprises have the possibility of loss. Therefor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cause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we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and then integrated in order to reduce risk, improve efficiency becomes has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risk,causes,management measures

浅析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正文

浅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财务政策,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 风险是指当一项活动可能产生几种不同的结果,而这些结果的可能性或概率又可以推算时,则认为这些活动是有风险的。一般来讲,企业面临两种风险:一是经营风险;二是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往往是由经营风险引起的,是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经营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成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二、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只有了解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成因,才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不同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在成因。众所周知,持续的通货膨胀,将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

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企业增加了运营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而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支付利息过多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市场风险因素也会对财务风险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测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风险。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使企业理财陷入困境。 (二)财务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而产生财务风险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最直接的原因。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从而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导致产生财务风险。具体表现在: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2.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由于投资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论证,导致企业盲目投资和投资决策的失误使企业产生巨大的投资损失,由此产生很大的财务风险。 3.筹资规模和结构决策不当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在我国有的企业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本身资金又不够,只好向外筹集大量的负债资金,造成资金结

关于中小企业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毕业论文

摘要 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融资困难问题却一直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严重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本文从资本结构理论、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入手,研究了我国中小企业筹资方式现状和融资困难的问题,分析了基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问题,以期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由于中小企业界定范围广,因此本文以河北乐器有限公司为例,根据当地筹资现状,通过企业自身原因、银行方面原因和社会方面原因来分析中小企业筹资问题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中小企业筹资方式银行

Study On SMEs Financ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Hebei Instrument Co., Ltd. as an example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play a huge role i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e financing problem has restricted our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evere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theory, enterprise life cycle theory, studies our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inancing status and financing problems, analyzes the choi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inancing ways based on the life cycle, in order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in china. Because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scope wide, so this paper to Hebei musical instrument Co., Ltd.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local financing situation, through their own reasons, banks reasons and social reasons of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financing problems. Key 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Mode of financing,Bank

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作者:————————————————————————————————日期:

浅谈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财务政策,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一、财务风险涵义与特征的理性认识 对于财务风险的定义,学术界尚未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但一般认为,财务风险即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控制因素的作用,使企业实际收益与目标收益发生背离,因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指在筹资决策时,由于负债性资本占全部资本比例过高,使得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所造成的风险,也称为负债风险或筹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泛指企业全部财务活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它不仅包括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利润分配及日常资金营运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还包括企业其他各项关联活动的失败而诱发的财务损失和危机。本文讨论的财务风险是广义的财务风险范畴。 根据产生路径的不同,财务风险可划分为5种类型: (1)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资金来源结构、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及筹资成本过高等原因而给企业财务成本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亦即狭义的财务风险。 (2)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投资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而致使投资报酬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风险。 (3)现金流量风险,产生于企业正常运营过程中,由于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偏离,导致企业货币资金回收的金额和回收时间的不确定性,此时,企业因债务规模过大或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很可能会造成偿债能力急剧下降,现金支出压力陡升,进而陷入财务困境。 (4)连带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其他各项关联活动的失败而诱发的风险。如企业为其它单位提供贷款担保而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5)外汇风险,即由于汇率变

浅析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浅析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浅析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面临着众多的风险因素。现在的企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不断进行扩张,向多元化进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的理解风险因素,发现风险并有效的控制风险才能使得我们企业能够安全的经营,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企业筹资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两种,权益筹资风险和债务筹资风险,如何权衡两种筹资方式的风险,成为了企业关注的重点话题。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筹资风险的定义及其特点,然后介绍了筹资风险的主要成因,最后给出了笔者自己对防范其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筹资风险;对策 企业存在的基础就是为了发展,那么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资金的使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如此迅速,依靠自有资金已经不能够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在这种背景情形下,就提我们企业提出了筹资的需要,筹资主要包括两部分,外部筹资和内部筹资,外部筹资又主要分为权益筹资和债务筹资,内部筹资主要是依靠上一会计年度遗留下来的内部留存收益。而内部的留存收益肯定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企业主要依靠外部的融资渠道,筹资风险管理得好能够给企业提供杠杆效益,风险管理得不好就会产生破产的风险,这就给企业经营提出了挑战。 一、企业筹资风险的定义 企业的筹资风险属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之一,是指企业通过融资进行经营,但是融资期限到期不能按时归还本金及其利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那么筹资风险主要有哪些特征呢?了解掌握这些特征能够加强企业全体员工对风险的意识,以便企业形成风险谨慎的意识。 筹资风险的特征包括以下四个特征: 1.筹资风险存在的客观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的,企业只要存在外源性融资,就会产生筹资风险,就会面临筹资的成本,具体包括筹资费用和使用成本两方面。所以筹资风险是

论述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论述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摘要: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权益性的资金和债权性的资金。其中,负债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是只靠自有资本,而不运用负债就能满足资金需要的。然而,负债资金在为企业带来杠杆效应,增加股东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筹资风险,而较大的筹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生命的终止。因此,控制资本结构,防范和降低筹资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筹资风险 1前言 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企业在筹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中无不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都可能提高或降低),从而使得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使企业的资金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 2筹资风险的概念及其类别 由于权益性资本属于企业长期占用的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的压力,也就不存在偿债的风险;而债务资金则需要还本付息,是一种法律义务,因此,筹资风险是指由负债筹资而引起的到期不能偿债的可能性。从风险产生的原因可将筹资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资风险两大类。 2.1现金性筹资风险 它是指企业在特定时间上,现金流出量超过现金流入量而产生的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风险。可见,现金性筹资风险是由于债务的期限结构与现金流入的期间结构不相配套引起的,它是一种支付风险。现金性筹资风险具有以下特征: 它是一种个别风险,表现为某一项债务不能及时偿还、或者是某一时点的债务不能及时偿还。也正由于此,这种风险对企业以后各期的筹资影响不是很大。

企业财务风险和现金流分析---毕业论文

企业财务风险和现金流分析---毕业论文

————————————————————————————————作者:————————————————————————————————日期:

企业财务风险和现金流分析 摘要:风险潜伏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环节,不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直接的损失,还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间接损失。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企业资金不足,投资决策失误,收益分配不合理等等,如果企业不能及早的预测这些潜在危机,并对其进行防范,就必然会引发财务风险。所以,如何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实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以价值为导向,以成本为原则,把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强化风险意识,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现已成为当今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 现金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现金流量这一公司财务资本指标直接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经营运营状况,制约着企业的财务政策、发展方向,影响了公司长远发展。企业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以及预警能力,提高财务资本使用效率,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从现金流管理方面入手。 关键词:财务风险;现金流;特点;作用

目录 一、前言 (3) 二、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和现金流量概念 (3)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 (3) (二)财务风险的特点 (4) (三)现金流量的概念 (5) (四)现金流量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5)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6) (一)财务风险的分类 (6) (二)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6) 四、、现金流量分析的主要内容 (7) (一)分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7) (二)投资环节风险 (8) (三)筹资环节风险 (9) 五、企业财务风险与现金流的关系 (9)

浅析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

浅析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 【摘要】企业因生产经营的需要,在设立阶段、扩张经营、调整产业蛄构时经常需要筹集资金,或发行股票,或取得银行借款。本文在对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内因与外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筹资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筹资风险;风险意识;风险防范 筹资风险,是指与企业筹资相关的风险,一般是指由于资金供需情况、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变化,企业筹集借人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负债筹资可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收益下降的风险;二是指负债筹资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困难甚至破产的风险。 1.筹资风险的来源 企业的筹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1企业投资利润率和借人资金利息率的不确定性 当企业投资利润率高于借人资金利息率时,企业使用一部分借人资金,可以因财务杠杆的作用提高自有资金利润率;当企业投资利润率低于借人资金利息率时,企业使用借人资金将自有资金利润率降低,甚至发生亏损,严重的则因资产负债率过高或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导致资不抵债而破产。 1.2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 负债经营的企业,其还本付息的资金最终来源于企业的收益。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长期亏损,那么企业就不能按期支付债务本息,这样就给企业带来偿还债务的压力,也可能使企业信誉受损,不能有效地再去筹集资金,导致企业陷财务风险。 1.3负债结构 借人资金和白有资金比例的确定是否适当,与企业财务上的利益和风险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财务杠杆作用下,当投资利润高于利息率时,企业扩大负债规模,适当提高借人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的比率,就会增加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反之,在投资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人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越高,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也就越低,严重时企业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 同时,负债规模一定时,债务期限的安排是否合理,也会给企业带来筹资风险。若长、短期债务比例不合理,还款期限过于集中,就会使企业在债务到期日还债压力过大,资金周转不灵,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 摘要:筹资风险是市场经济环境中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风险之一,各类企业都不同程度的面对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可以为企业所用,运用与控制得当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控制不当就将会给企业带来损失,甚至是灾难。所以筹资风险分析尤为重要,本文从筹资风险的成因入手进行分析,探讨筹资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筹资财务风险分析评估防范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1.概述企业筹资风险 (4) 1.1筹资风险的含义 (4) 1.2筹资风险的特征 (4) 1.2.1客观性 (5) 1.2.2不确定性 (5) 1.2.3双重性 (6) 1.2.4可控性 (6) 2.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 (7) 2.1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7) 2.1.1负债规模 (7) 2.1.2负债的利息率 (8) 2.1.3负债的期限结构 (8) 2.2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9) 2.2.1经营风险 (9) 2.2.2预期现金流入量与资产流动性 (10) 2.2.3市场 (10) 2.3 小结 (10) 3资信评估与筹资风险 (11) 3.1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及其稳定性 (11)

3.2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及其可靠性 (11) 3.3分析企业资本结构及其稳健性 (12) 3.4分析企业资金分布及其合理性 (12) 3.5 分析企业成长能力及其持续性 (13) 4筹资风险防范措施 (14) 4.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建立防范机制 (14) 4.2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14) 4.3先内后外的筹资策略 (15) 4.4建立风险预测体系 (15) 5.结论 (16) 参考文献

1.概述企业筹资风险 1.1筹资风险的含义 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它是指企业因借人资金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嘟可能提高或降低),从而会使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 1.2筹资风险的特征 主要分客观性,不确定性,双重性和可控性 1.2.1 客观性。筹资风险根源于企业内外环境及一些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风险的存在是无法回避和消除的,只能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应对,从而减轻或避免费用、损失的发生。 1.2.2不确定性。筹资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具有可变性,即是否发生,何时、何地发生以及发生的范围和影响程度等是一种偶然的、不确定的结果。

我国中小企业筹资现状分析及对策_薛瑞萍

作者简介:薛瑞萍(1989—),女,山西河津人,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第38卷2011年3月 我国中小企业筹资现状分析及对策 薛瑞萍 摘 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资金紧张、融资难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虽然我国已经建立很多专门的中小企业机构,制定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但是由于制度不够健全,相关法律不够完善,金融体系和机构不够成熟, 所以我国的中小企业筹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这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所以我通过对中小企业筹资难的原因分析,借鉴国外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筹资难的对策来分析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改善我国中小企业筹资难的现状。 关键词:中小企业筹资;现状;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筹资现状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中小企业的协作与支持,大企业的某些生产经营过程将无法进行,进而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费用低, 决策灵活,能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能根据市场的要求来逐步改变自身不适应的因素, 能与大企业进行合作,促进大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能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所以中小企业的发展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保证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困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其中筹资难是最主要的问题。资金对一个企业的生产和运营至关重要,所以解决中小企业筹资难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融资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在筹资前,要认真分析筹资环境,包括金融环境,宏观经济政策、物价变动、经济周期等经济环境以及法律环境,确定筹资渠道是否畅通和合法,要对投资收益与资金成本进行比较,权衡筹资风险的高低,决定是否要进行筹资,以及确定筹资数量,避免因筹资数量不足而影响投资活动,或者因筹资数量过剩而影响筹资效益,花费过多的资金成本,给企业造成资金方面的压力,要选择最适合企业的筹资渠道和方式,以便使企业能花费最低的资金成本, 取得较高的筹资收益,合理安排资本结构,确定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结构比例,避免过多的债务资本造成企业财务风险过高,要保持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企业的筹资渠道有很多,从不同渠道获得的资金在资金成本、筹资风险和给企业带来的利益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企业面临投资机会时,能否根据自己的筹资目标和成本效益原则选择最佳的筹资结构,确定筹资数量,使企业价值最大 化,成为衡量企业融资行为是否合理和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主要有内源筹资和外源筹资,内源筹资包括内源性权益资本筹资和内源性债务资本筹资, 外源筹资包括商业银行筹资、证券市场中股票和债券直接筹资、 政府政策支持等。企业的筹资行为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筹资结构是否合理,筹资结构说的是企业从不同筹资渠道筹集来的所有资金之间的比例关系,即自有资金、股权资本和介入资金的构成态势,通过对一些统计资料和抽样数据以及一些企业的调查资料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筹资限制太多,筹资渠道相对狭窄,所以我国的中小企业筹资结构比较单一,即以内源性筹资为主。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运营资金绝大多数来源于内源性筹资,占全部资金的60%,远高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内源性筹资所占的比例,而在外源性筹资方面,由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筹资渠道顺畅,政策宽裕,我国的比较狭窄,所以发达国家的外源性筹资占70%,而我国只有40%,这说明我国中小企业筹资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外部筹资难,即银行贷款、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难,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及扶持也较弱。 二、我国中小企业筹资难的原因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筹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银行、金融环境、政府等外界的原因。 1.自身因素。就中小企业自身来说,它们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缺陷。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 经济机制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内部混乱,资金少,而且周转不畅,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产品研发,没有先进的设备来进行科学的生产,使企业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进而不能使投资者的权益得到保障,使多数投资者望而却步。企业没有强大的资金注入, — 95—

大学生财务管理毕业论文: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图书分类号: 密级: 毕业论文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班级08财务管理1班学号 学生姓名 学院名称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 2011年12月1日

徐州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徐州工程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徐州工程学院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了解徐州工程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本校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徐州工程学院所拥有。徐州工程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纸本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拷贝,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徐州工程学院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提交至各类数据库进行发布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摘要 随着时代进入21世纪,企业面临的风险随着新经济环境的变化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愈来愈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财务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一种风险,而财务风险的控制就是企业在识别、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预见、有效控制财务风险,通过对财务风险的风险研究,找出风险成因,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策略或建立预警体系,用最经济的方法把财务风险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管理方法。本文针对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进行论述,在系统分析财务风险的本质及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成因的基础上,建立我国企业的财务预警指标,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决策,以期为财务风险管理及防范提供参考。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各种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日益增多,企业财务风险问题显得越来越复杂多变。因此,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各层次管理者密切关注的问题。资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研究的需求日益迫切。急需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来预测、预控和处理财务风险。以期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实现预期财务收益。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分析;风险防范;财务危机。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 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谢立俊 “筹资风险”的含义 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企业在筹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中无不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都可能提高或降低),从而使得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使企业的资金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 企业筹资渠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所有者投资,包括企业的资本金及由此衍生的公积金、未分配利润等;另一类是借入资金。对于借入资金这一类筹资活动而言,筹资风险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借入资金均严格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还本付息金额,如果借入资金不能产生效益,导致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就会使企业付出更高的经济和社会代价。例如向银行支付罚息,低价拍卖抵押财产,引起企业股票价格下跌等,严重的则会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因此,借款筹资的风险,表现为企业能否及时足额地还本付息。 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它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问题,它是属于企业的自有资金,这部分筹入资金的风险,只存在于其使用效益的不确定上。正是由于其使用效益的不确定,从而使得这种筹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具体表现在资金使用效果低下,而无法满足投资者的投资报酬期望,引起企业股票价格下跌,使筹资难度加大,资金成本上升。此外,企业筹入资金的两大渠道的结构比例不合理,也会影响到资金成本的高低和资金使用效果的大小,影响到借入资金的偿还和投资报酬期望的实现。因此,筹资风险具体有借入资金的风险、自有资金的风险和筹资结构风险三种表现形式。 “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 企业筹资风险的形成既有举债本身因素的作用,也有举债之外因素的作用。举债本身因素主要有负债规模、负债的利息率和负债的期限结构等;举债之外的因素是指企业的经营风险、预期的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及金融市场等。我们把前一类因素称作筹资风险的内因,而把后一类因素称作筹资风险的外因。 ⒈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1)负债规模。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企业负债规模大,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税息前利润/(税息前利润-利息)]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加。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2)负债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危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同时,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大有影响,因为在税息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3)负债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所使用的长短期借款的相对比重。如果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原因在于:第一,如果企业使用长期借款来筹资,它的利息费用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将固定不变,但如果企业用短期借款来筹资,则利息费用可能会有大幅度的波动;第二,如果企业大量举借短期借款,并将短期借款用于长期资产,则当短期借款到期时,可能会出现难以筹措到足够的现金来偿短期借款的风险,此时,若债权人由于企业财务状况差而不愿意将短期借款展期,则企业有可能被迫宣告破产;第三,长期借款的融资速度慢,取得成本通常较高,而且还会有一些限制性条款。 ⒉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企业筹资风险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 资金就象人体的血液一样,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瞬息万变的今天,企业依靠自有资金的积累,去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相对有点滞后、满足不了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借鸡生蛋”,即负责经营,不失为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策略之一,也是现代企业主要经营手段之一。负责经营,就要进行筹资,而筹资必然伴随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风险。所以,筹资运用好了,有助于企业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促使企业迅速发展;运用不恰当,会使企业负债累累,到期不能还本付息而引发一系列财务危机,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为此,负债经营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筹资风险的防范。 一、筹资风险的含义及来源 所谓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对此有不同的说法。一般地讲,主要指筹集的资金投入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收益,使企业借入的资金到期不能按时还本付息而引起的风险。主要来源:汇率变动引起的风险、筹资结构不合理引起风险、信用等级下降引起风险、决策失误引起风险。 1、利率变动风险。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筹资成本的大小,尤其是短期借款利率。在国家货币供给量充足时,利率会降低,企业筹资的资金成本较低,减轻利息负担压力;反之,在国家货币供给量不足、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时,贷款利率就会提高,此时,企业筹资的成本会增加,加大企业利息支付的负担。 2、筹资结构的风险。筹资结构,包括筹资方式、期限结构、负债规模。由于借入资金的使用带来的预期收益及现金流入的不确定性,在筹资方式搭配不当、期限过于集中、负债规模过大的情况下,会使企业到期不能及时还本付息,进一步加重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甚至危机企业的生存。 3、信用等级下降的风险。一般来说,贷款机构都愿意把资金借给信用较好、还款及时的企业,即所谓“嫌贫爱富”。如果企业不能按时支付利息、到期还本,会使企业有失去信誉的风险,这种风险会造成企业后续贷款的困难,甚至危机到企业资金链条的中断,促使企业破产。 4、筹资决策失误的风险。在进行筹资决策时,对投资项目预期所需资金量的大小、现金回收期的长短及流入量的多少和预计发生的风险估计不够,没有应对的防范措施,以至于盲目举债、盲目投资,在风险来临时,无应对措施,造成财务危机。 二、筹资风险的防范 (一).首先,建立筹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使他们在开始筹资决策时,对筹资的规模、结构、用途、方式,筹资机构、成本、潜在的风险及资金的利润率等,拟定多个筹资方案,对此进行分析、比较,科学、全面的论证,选择最优的筹资方案。避免筹资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二).优化筹资结构,分散筹资风险。筹资结构,包括筹资的方式、期限、利率、债权机构、负债规模。不同的筹资方式、期限、利率、债权机构、负债规模,产生不同的收益和风险。对其进行合理的筹划,会规避、分散筹资风险,使筹资收益尽量达到最大化,风险尽量降到最小。 1.筹资方式的选择。目前筹资方式,有权益筹资,即发行股票、投资者投入;负债筹资,即银行借款、非金融机构或企业借款、内部借款、发行债券。 发行股票,一般数额极大,风险小,不用还本付息,但筹资成本高,易分散控制权;发行债券,资金成本低,保证控制权,但筹资风险高,限制条件多,数额有限。这两种方式,一般机会较少,程序复杂,限制性条款较多,融资速度较慢;吸收投资,同样机会少,资金成本高,易分散企业的控制权。所以,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的融资方式:向银行、非金融

关于某公司筹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筹资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资本(金)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为企业筹集所需的资本(金)的财务行为。筹资管理的目的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投资项目若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获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在筹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拓展投资渠道,必须谨慎,应着重进行对外投资决策控制与分析,对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本文分析了盛达江东铁塔有限公司在筹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如筹资方式的选择、筹资存在的风险等;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存有的原因,是筹资方式选择上的不当、企业内部筹资风险的成因等;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如加强内部治理、筹资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等。 正确的筹资方式能够从企业的经济利益出发,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筹资风险的防范能够使企业更好地发展。因此,筹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就成为企业财务筹资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内容。 关键词:筹资管理;江东铁塔公司;筹资风险;筹资方式

Abstract Funding management is based on its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enterprises, foreign investment and recapitalization needs, through funding channels and capital (money) market, the use of financing, cost-effective way to raise capital needed for the enterprise (DRC) in financial behavior. Funding management purposes in order to expand production scale,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investment projects can not be achieved if the expected benefits, thus affecting the level of corporate profits and liquidity risk. In a market economy, because of market conditions changing,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business, prone to making mistakes, management misconduct, Which makes efficient use of funds raised great uncertainty. If the business of making correct decisions, manage effectively, they can achieve their business objectives. In the funding process, the business managers to expand investment channels, to be careful, engage in overseas investment decisions should focus on control and analysis, essential investment projects feasibility studies. This paper analyzes Pharmaceutical Co, Ltd. Chaoyang health management in the financing problems, such as the choice of financing, financing risks, etc.; analysis of the causes leading to these problems there is the inappropriate choice of financing, internal financing causes of such risks; propos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such as strengthening internal control,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e control. The right financing can be from the enterprise's econo mic interests, increas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Financing risk prevention will enable enterprises to better development. Therefore, funding problems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n the financing of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the primary links and content. Key words: funding; financing risks; financin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