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夜宿山寺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夜宿山寺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夜宿山寺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夜宿山寺人教部编版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个汉字,宿,寺,危,辰,恐,惊,敢,会写三个汉字,敢,危,惊。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并能读出节奏和感情。

3、初步形成对“夸张”“想象”的认识,知道诗中运用的夸张想象的手法。

4、初步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在高山之上的激动开心之情,激发对高山壮阔之景的初步想象和喜爱。

教学重点

1、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意。

2、认识夸张、想象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述: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人们给它起了个外号叫做诗仙,你们知道是谁吗?

2、引导学生背诵《赠汪伦》、《古朗月行》、《静夜思》等已学过的李白的诗。

3、师述:你们知道吗?李白有两大爱好,你们猜猜是什么?由此引出,李白除了爱喝酒,还爱旅游,这首《夜宿山寺》就是他云游四方时写下的一首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反复读课题,读出节奏。

二、学习生字

1、找生字。在古诗中当中圈一圈六个要学的生字。

2、正字音。(课件出示已标拼音的古诗)指名读,其它同学注意听,读对了就跟读两遍,读错了就不出声。多点几个学生站起来,反复纠正发音。全班反复形式巩固生字读音,正着读、倒着读、跳着读等。

3、解字义。理解每一个生字在古诗中的意思。

“宿”,课件出示甲骨文结合,甲骨文会意字的特点,理解宿字的意思。以“宿”字为突破口,理解诗题“夜宿山寺”的意思。

“恐”,扩词,学生组出“恐怖”,“恐怕”之后引导学生发现诗中的恐与恐怖、恐怕的意思

是一样的,都是指害怕。

“惊”,扩词。

“危”字,扩词。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学生通过读这句诗中的后三个字“高百尺”,理解到诗中的“危”就是高,“危楼”就是高楼的意思。再把“危楼高百尺”换成“高楼高百尺”,引导学生反复对比,在读中品悟诗中“危”字的妙处所在。

“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星辰的“辰”和早晨的“晨”进行对比。教师适时在黑板上板书这两个字,根据板书引导学生发现:日字头的晨是早晨,因为太阳在早晨出来;没有日字头的辰,是星辰的辰,因为只有在没有太阳的晚上才能看到星星。

4、去拼音读古诗。

5、去拼音,去诗文认生字

三、理解诗意。

师述:小朋友们字认的好诗也读的棒,老师想考考你们李白的这首诗里说了些什么呢?你读懂了哪一句呢?引导学生逐句的说古诗的意思。

1、一二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a、引导学生说前两句古诗的意思。板书:高。

b、认识古诗当中夸张的写作手法。

课件出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四句李白的诗

引导学生把诗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与以上四句古诗进行对比发现,这些诗当中都有表示数字的词,如:“三千”、“三千丈”、“三千尺”、“千里”等词,从而认识夸张的写作手法,了解李白是一个很擅长于用夸张的手法来写诗的诗人,他的诗浪漫而壮美。

C、对于古诗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指导学生夸张地读出楼的高。

2、三四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a、引导学生说后两句古诗的意思。

b、指导学生轻声朗读这两句。

3、引导学生总结诗的前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诗人想到的,板书:夸张、想象。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全诗,直至达到熟读成诵的要求。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危、敢、惊”三个生字。

2、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字的结构。交流如何写好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生字。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敢”字。边写边说:敢字的左半边的“耳”,最后一笔写成提,略微往右伸一点,反文的这一短撇往“耳”字里面穿一点,这叫穿插。边写边解说,指导学生注意写好左右结构的字笔画之间的穿插。

4、学生在语文书中的田字格里练写,先描一描再写一写。在此过程中,师巡视规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正确占格。教学生“上不顶天,下不着地,左不靠墙,右不碰壁”的占格口诀。

5.展示评价学生书写。

五、小结

六、板书

夜宿山寺

夸张

高早晨星辰

想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个汉字,宿,寺,危,辰,恐,惊,敢,会写三个汉字,敢,危,惊。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并能读出节奏和感情。 3、初步形成对“夸张”“想象”的认识,知道诗中运用的夸张想象的手法。 4、初步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在高山之上的激动开心之情,激发对高山壮阔之景的初步想象和喜爱。 教学重点 1、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意。 2、认识夸张、想象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述: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人们给它起了个外号叫做诗仙,你们知道是谁吗? 2、引导学生背诵《赠汪伦》、《古朗月行》、《静夜思》等已学过的李白的诗。 3、师述:你们知道吗?李白有两大爱好,你们猜猜是什么?由此引出,李白除了爱喝酒,还爱旅游,这首《夜宿山寺》就是他云游四方时写下的一首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反复读课题,读出节奏。 二、学习生字 1、找生字。在古诗中当中圈一圈六个要学的生字。 2、正字音。(课件出示已标拼音的古诗)指名读,其它同学注意听,读对了就跟读两遍,读错了就不出声。多点几个学生站起来,反复纠正发音。全班反复形式巩固生字读音,正着读、倒着读、跳着读等。 3、解字义。理解每一个生字在古诗中的意思。

“宿”,课件出示甲骨文结合,甲骨文会意字的特点,理解宿字的意思。以“宿”字为突破口,理解诗题“夜宿山寺”的意思。 “恐”,扩词,学生组出“恐怖”,“恐怕”之后引导学生发现诗中的恐与恐怖、恐怕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害怕。 “惊”,扩词。 “危”字,扩词。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学生通过读这句诗中的后三个字“高百尺”,理解到诗中的“危”就是高,“危楼”就是高楼的意思。再把“危楼高百尺”换成“高楼高百尺”,引导学生反复对比,在读中品悟诗中“危”字的妙处所在。 “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星辰的“辰”和早晨的“晨”进行对比。教师适时在黑板上板书这两个字,根据板书引导学生发现:日字头的晨是早晨,因为太阳在早晨出来;没有日字头的辰,是星辰的辰,因为只有在没有太阳的晚上才能看到星星。 4、去拼音读古诗。 5、去拼音,去诗文认生字 三、理解诗意。 师述:小朋友们字认的好诗也读的棒,老师想考考你们李白的这首诗里说了些什么呢?你读懂了哪一句呢?引导学生逐句的说古诗的意思。 1、一二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a、引导学生说前两句古诗的意思。板书:高。 b、认识古诗当中夸张的写作手法。 课件出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四句李白的诗 引导学生把诗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与以上四句古诗进行对比发现,这些诗当中都有表示数字的词,如:“三千”、“三千丈”、“三千尺”、“千里”等词,从而认识夸张的写作手法,了解李白是一个很擅长于用夸张的手法来写诗的诗人,他的诗浪漫而壮美。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准备: 1、李白头像一个。 2、一座高山和星星及诗歌。 3、介绍中国语言文字及学习后的希望,有背景。 一、导入。 1、以拜访名人导入:小朋友好,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来,一起来,咚,咚,咚!,门开了,是谁?(李白)对了。(出示李白头像) 2、认识诗人李白。 老师: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夜宿山寺) 二、解诗题。 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请看古诗 读准下列字音: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宿(住宿)(宿舍) 寺(佛寺)(寺庙) 危(危险)(危机) 辰(星辰)(辰时) 恐(惊恐)(恐怕) 惊(惊喜)(惊吓) 似(好似)(似乎) 庐(庐山)(草庐) 笼(笼罩)(笼络) 苍(苍白)(苍松) 茫(茫然)(白茫茫) 三、明诗意。 老师:小熊猫提醒大家,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电脑出示读诗歌的要求:1、身子坐直。2、眼离书一尺远。) 老师: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还这样读呢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学做小诗人诵读。)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过渡:大家齐读好不好?(教师重提小熊猫的要求后,学生读。) 3、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电脑出示:山、星、诗) 过渡:李白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座高山。在夜色中,他还登上了山顶的寺庙的这座高楼,站在这么高的楼上,他会想些什么呢? 4、学生回答。 教师:小朋友觉得李白这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座楼实在是太(高)了。那他是怎样描写楼高的呢?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 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画简笔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教给学生据文想象的方法,为理解诗意奠定基础。为了充分运用课文插图,板画构图力求与插图相仿。】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这是个反复朗读、步步深入的过程。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个别指导。初读,思考字义,理解内容;再读,边读边想,前后联系,渐入意境,为进一步训练表清朗读打下基础。切实抓住这一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教师: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 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教师:(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 教师: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想象后)高极了, 真高啊, 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师: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教案

18 古诗两首——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自学诗中的生字。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宿”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八、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夜宿山寺》 精品说课稿

古诗两首 夜宿山寺 一、说教材 在《夜宿山寺》中,诗人李白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表达了他夜宿山寺的身临高处的感受。全诗仅20个字,但足以令读者如亲临其境,亲感其情。教学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二、说教学目标 此诗的教学目的是: 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说教学方法 (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 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画简笔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教给学生据文想象的方法,为理解诗意奠定基础。为了充分运用课文插图,板画构图力求与插图相仿。】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 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 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这是个反复朗读、步步深入的过程。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个别指导。初读,思 考字义,理解内容;再读,边读边想,前后联系,渐入意境,为进一步训练表清朗读打下基础。切实抓住这一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教师: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教师:(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教师: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 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想象后)高极了,真高啊,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师: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学生齐读:“危楼高百尺”。 教师:要读出楼的高。 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教师: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不能听出意思。只要把“高”字读得高些响些。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准备】 1、李白头像一个。 2、一座高山和星星及诗歌。 3、介绍中国语言文字及学习后的希望,有背景。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拜访名人导入:小朋友好,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来,一起来,咚,咚,咚!,门开了,是谁?(李白)对了。(出示李白头像) 2、认识诗人李白。 师: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夜宿山寺) 二、解诗题 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请看古诗 读准下列字音: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课件出示: 三、明诗意 老师:小熊猫提醒大家,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师: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课件出示: (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学做小诗人诵读。)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过渡:大家齐读好不好?(教师重提小熊猫的要求后,学生读。) 3、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 游览一翻吧! 过渡:李白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座高山。在夜色中,他还登上了山顶的寺庙的这座高楼,站在这么高的楼上,他会想些什么呢? 4、学生回答。 师:小朋友觉得李白这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座楼实在是太(高)了。那他是怎样描写楼高的呢?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6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练习

《夜宿山寺》同步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危楼()百尺() 星辰()恐() 2.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2)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 (3)他们一家就住在巴掌大的房屋里。( )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5)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 1.阅读李白的《夜宿山寺》,完成题。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1)首句通过哪些词语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的?其实,这种手法在李白的其余古诗中我们也见到过,试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赏析“恐惊天上人”一句中“恐惊”一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夜宿山寺》教案1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8《古诗两首》《夜宿山寺》人教 (部编版) 《夜宿山寺》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一环节,我将从本课的教材地位、文本解读、教学价值三方面来说。 教材地位:《夜宿山寺》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里的第一首古诗。 文本解读:《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夸张手法的运用。本诗借用“百尺”极言山寺之高。其实,借用数字百、千、万表示事物之高、深这样的用法,在李白的诗中很常见。这一用法要让学生了解。二是想象的运用。如摘星辰、惊天人……这些奇特的想象,美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价值:《夜宿山寺》的教学价值在于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这一环节,为教学目标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建立在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也需要考虑单元目标和编写意图。本课属于第七单元,单元主题是“想象”,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同时,新课标指出古诗教学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和教法学法 在遵循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基础上,我准备在这一环节说清两个问题:一是准备带着学生怎么学这首古诗;二是说清为什么要这么学。 第一板块:简介作者,破解课题 先出示李白图像,顺带简介李白,再回忆以前学过他的诗作,后引出课题《夜宿山寺》。然后,引领学生读准课题,理解题意。 这一板块里,课题中的“宿”字,学生可能会不理解。我将通过出示甲骨文“宿”字作,对其进行形象化的讲解来破解此问题。 【设计意图】李白是学生熟悉的诗人,一年级曾经学过他的诗。从孩子们已有的认知出发,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第二板块: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先让学生听读,后自由读诗,目的是为了读准字音。后出示本课的生字读音:宿、寺、危、辰、敢、恐、惊,再把这些字送入诗中读。最后,要求学生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除了读准字音以外,还应该关注古诗的节奏。用多种形式诵读出古诗的节奏,如男生读、女生读、个读、齐读等。 第三板块:体会楼高,感受情感 先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说出自己感受到山之高,然后在诗中找相应的句子“危楼高百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问题:本首诗是如何写楼高的?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我将从以下几点做突破: 1.分析“危”字体会楼之高。危楼即高楼; 2.借数字“百尺”体会楼之高。顺带补充李白善用数字百、千、万表示事物之高、深的创作习惯; 3.让学生做摘星辰的动作,进一步体会楼之高,感受诗人轻松、愉悦的情感; 4.闭眼想象“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画面,体会楼之高,感受诗人豪放的情感。 5.分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心理,体会楼之高,感受诗人可爱、率真的情感。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古诗《夜宿山寺》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古诗《夜宿山寺》优质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意思,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板书:夜宿山寺) 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课件出示1) 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板书: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课件出示2) 要求: 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1.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教师点评) 2.领读、齐读。 三、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过渡: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课件出示3 ):危楼高百尺。 (1)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课件出示4)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就是③。(板书:百尺危) 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课件出示5):出示插图 高极了,真高啊,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2)指导朗读这一行。 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夜宿山寺》教案

18、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会读“宿、寺”等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字。 2、学习古诗,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古诗,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3、体会山寺的雄伟、高耸入云的特点,知道诗人李白站在高楼上不敢说话的原因。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山寺的雄伟。 教学难点:体会山寺的高耸入云,明白诗人站在高楼上不敢说话的原因。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由寺的图片 预习要求:借助拼音朗读古诗,读正确,读流畅,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读懂课题 1、同学们,在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叫李白,相信大家很熟悉,大家背过李白的诗吗?谁来背一背李白写的诗? 学生背诵李白的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古诗,题目叫《夜宿山寺》。 板书课题:夜宿山寺 3、读准平舌音“宿、寺”,这两个字是生字,引导学生读一读,读准字音。理解“宿”的意思“住”。 4、全班交流题目《夜宿山寺》的意思。 “夜宿山寺”的意思是一天夜里,诗人借宿在深山里的一个寺庙中。 教师小结:据说,李白夜里借宿在深山里的一个寺庙中,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他登上去凭栏远眺,只见天空星光闪烁,诗人李白诗兴大发,写下了《夜宿山寺》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 1、出示古诗,引导学生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 2、指生朗读,注意字音。 “辰”是前鼻音,第二声。 “惊”是后鼻音。

3、出示古诗,标好朗读的节奏,引导学生再次朗读古诗,注意读准节奏。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古诗的节奏。 三、理解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每句诗的大概意思。 2、出示第一、二两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理解“危”的意思。 学生说一说“危”的意思,教师小结:“危”的本意是指人在山巅或者高崖,因此,“危”的意思是高,“危楼”的意思就是高楼。 (2)这座楼有多高呢?(有百尺高。)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体会危楼之高。 (3)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里的“高百尺”只是一个夸张的写法,形容楼非常的高,而不是说这座楼有一百尺高。以前我们也学过类似的句子,比如说“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话中的“三千尺”并不是说就是三千尺,而是指瀑布非常非常的长。 (4)作者为了说明这座楼非常高,还写了一句“手可摘星辰”。引导学生说一说“手可摘星辰”的大概意思。(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 (5)是不是真的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在这里却形象的表现出了这座楼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呢?高到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6)引导学生读一读诗的前两句,体会山寺之高。 3、过渡:站在这么美妙的地方,这么高的地方,诗人本应该高声的吟诵一番,可是他却—— (1)出示古诗的第三、四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的朗读古诗第三、四两句,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 (2)全班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站在高楼之上,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神仙。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夜宿山寺人教部编版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个汉字,宿,寺,危,辰,恐,惊,敢,会写三个汉字,敢,危,惊。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并能读出节奏和感情。 3、初步形成对“夸张”“想象”的认识,知道诗中运用的夸张想象的手法。 4、初步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在高山之上的激动开心之情,激发对高山壮阔之景的初步想象和喜爱。 教学重点 1、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意。 2、认识夸张、想象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述: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人们给它起了个外号叫做诗仙,你们知道是谁吗? 2、引导学生背诵《赠汪伦》、《古朗月行》、《静夜思》等已学过的李白的诗。 3、师述:你们知道吗?李白有两大爱好,你们猜猜是什么?由此引出,李白除了爱喝酒,还爱旅游,这首《夜宿山寺》就是他云游四方时写下的一首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反复读课题,读出节奏。 二、学习生字 1、找生字。在古诗中当中圈一圈六个要学的生字。 2、正字音。(课件出示已标拼音的古诗)指名读,其它同学注意听,读对了就跟读两遍,读错了就不出声。多点几个学生站起来,反复纠正发音。全班反复形式巩固生字读音,正着读、倒着读、跳着读等。 3、解字义。理解每一个生字在古诗中的意思。 “宿”,课件出示甲骨文结合,甲骨文会意字的特点,理解宿字的意思。以“宿”字为突破口,理解诗题“夜宿山寺”的意思。 “恐”,扩词,学生组出“恐怖”,“恐怕”之后引导学生发现诗中的恐与恐怖、恐怕的意思

是一样的,都是指害怕。 “惊”,扩词。 “危”字,扩词。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学生通过读这句诗中的后三个字“高百尺”,理解到诗中的“危”就是高,“危楼”就是高楼的意思。再把“危楼高百尺”换成“高楼高百尺”,引导学生反复对比,在读中品悟诗中“危”字的妙处所在。 “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星辰的“辰”和早晨的“晨”进行对比。教师适时在黑板上板书这两个字,根据板书引导学生发现:日字头的晨是早晨,因为太阳在早晨出来;没有日字头的辰,是星辰的辰,因为只有在没有太阳的晚上才能看到星星。 4、去拼音读古诗。 5、去拼音,去诗文认生字 三、理解诗意。 师述:小朋友们字认的好诗也读的棒,老师想考考你们李白的这首诗里说了些什么呢?你读懂了哪一句呢?引导学生逐句的说古诗的意思。 1、一二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a、引导学生说前两句古诗的意思。板书:高。 b、认识古诗当中夸张的写作手法。 课件出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四句李白的诗 引导学生把诗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与以上四句古诗进行对比发现,这些诗当中都有表示数字的词,如:“三千”、“三千丈”、“三千尺”、“千里”等词,从而认识夸张的写作手法,了解李白是一个很擅长于用夸张的手法来写诗的诗人,他的诗浪漫而壮美。 C、对于古诗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指导学生夸张地读出楼的高。 2、三四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a、引导学生说后两句古诗的意思。 b、指导学生轻声朗读这两句。 3、引导学生总结诗的前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诗人想到的,板书:夸张、想象。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全诗,直至达到熟读成诵的要求。

人教版部编本二上语文18、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敕勒歌》 教案说课稿

18、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敕勒歌》教案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学习4个生字,3个认读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 1、学习4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了一首《静夜思》,你们还会背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出示李白的图片。介绍: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也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山河的诗句,他的诗有的十分夸张,充满想象力,有的充满豪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古诗《夜宿山寺》。 2、初读课文,指导书写生字。 (1)自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出示词语,检查读音。 (3)再读古诗,教师范读。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下面我们来学学这首古诗里的生字。 (4)指导生字书写“诗”、“寺”(“寺”,由两个熟字“土”和“寸”组成。“土”要扁一些,“竖”写在竖中线上,两个“横”,起笔低,收笔高,都向右

上方倾斜,第2个“横”贯穿左右,是这个字的3个横中最长的笔画,决定整个字的宽窄。“寸”的“竖钩”在竖中线。)描红,临写一个字。下面我们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尺、辰”两个生字,字形相似,学生比较他们的共同点:都有舒展的捺和撇。描红,独立写一个 (5)那么把生字放到古诗中你还认不认得? 二、揭示课题,读通古诗。 1、指名读古诗。(1——2人) 2、那么你知道《夜宿山寺》中的“夜”和“宿”是什么意思吗?”(晚上、住) 3、现在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 三、理解字词、句。 1、自己读古诗,提问:朗读这首诗,你对这座山寺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生:山寺的高大。(板书:高)请你小声读读古诗,你从哪句话看出山寺很高?从危楼高百尺中可以看出。 (1)生:从“高”“百尺”能看出来高 师:那你知道“危楼”是什么意思吗?在古代危就是高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想像一下,李白所在的山寺高高的,可能都想不到的高,那你读出这样的感觉和语气。 (3)你要是上了这么高的楼,会是什么感受?——那你再读读 还可以这样读:危楼//高/百尺 (4)李白想到了什么? 手可摘星辰 问:你知道星辰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星辰就是星星的总称。 师:咱们也来摘摘。伸出手来,使劲摘,有没有?没有。但是,站在这楼上,仿佛伸出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这山寺真是高呀。同学们,现在,站在这么高的山寺上摘星星,你的心里肯定是非常非常的(高兴)。谁来读一读? 还可以这样读:手可//摘/星辰 (5)大家读的很好,继续加油。 (6)望着天上的星星,李白又想到了什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教案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学习11生字;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1.认识诗人李白。 老师: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夜宿山寺) 2.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3.读准下列字音: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三、探究新知 老师:小熊猫提醒大家,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电脑出示读诗歌的要求:1、身子坐直。2、眼离书一尺远。)老师: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过渡:大家齐读好不好?(教师重提小熊猫的要求后,学生读。) 3.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电脑出示:山、星、诗) 过渡:李白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座高山。在夜色中,他还登上了山顶的寺庙的这座高楼,站在这么高的楼上,他会想些什么呢? 4.学生回答。 教师:小朋友觉得李白这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座楼实在是太(高)了。那他是怎样描写楼高的呢? 5.学生读出第一个诗句:危楼高百尺 教师:从这行诗里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并说出"高百尺"的含义。

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

《夜宿山寺》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一环节,我将从本课的教材地位、文本解读、教学价值三方面来说. 教材地位:《夜宿山寺》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里的第一首古诗. 文本解读:《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夸张手法的运用.本诗借用“百尺”极言山寺之高.其实,借用数字百、千、万表示事物之高、深这样的用法,在李白的诗中很常见.这一用法要让学生了解.二是想象的运用.如摘星辰、惊天人……这些奇特的想象,美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价值:《夜宿山寺》的教学价值在于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这一环节,为教学目标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建立在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也需要考虑单元目标和编写意图.本课属于第七单元,单元主题是“想象”,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同时,新课标指出古诗教学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和教法学法 在遵循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基础上,我准备在这一环节说清两个问题:一是准备带着学生怎么学这首古诗;二是说清为什么要这么学. 第一板块:简介作者,破解课题 先出示李白图像,顺带简介李白,再回忆以前学过他的诗作,后引出课题《夜宿山寺》.然后,引领学生读准课题,理解题意.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知识点

01 我会写 危wēi(危险、危楼、危难) 敢gǎn(勇敢、不敢、敢作敢当)惊jīng(惊动、惊奇、惊吓) 阴yīn(阴天、阴雨、阴晴) 似sì(相似、类似、似乎) 野yě(田野、野菜、野外) 苍cāng(苍白、苍天、苍老) 茫máng(白茫茫、茫然、渺茫)02 我会认 宿sù(住宿、宿舍、宿营) 寺sì(山寺、寺庙、寺院) 辰chén(星辰、时辰、辰光) 恐kǒng(恐怕、惊恐、恐龙) 庐lú(庐山、庐江、茅庐) 笼lǒng(笼罩、笼络、笼统) 盖gài(盖住、盖房、掩盖) 03

多音字 宿sù (宿舍)xiù(星宿) 似sì(相似)shì(似的) 笼lóng(笼子)lǒng(笼罩) 04 近义词 危——险惊——吓 05 反义词 阴——阳低——高 06 理解词语 危楼:高耸的楼房。 星辰:星的总称。 敕勒川:敕勒族祖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古一带。阴山:在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同“现”,出现。 07

古诗大意 1.《夜宿山寺》: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2.《刺勒歌》: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像圆顶的帐篷,笼罩着四面的原野。蓝蓝的天底下,原野一眼望不到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现出了隐没于草丛中的牛羊。 08 问题归纳 1.《夜宿山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夜宿山寺》这首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2.《敕勒歌》描写了哪些景物?给我们呈现的是什么画面? 写了大草原、阴山、天空、草、牛羊等景物。给我们呈现了广阔壮美、空旷高远、草木茂盛、牛羊肥壮的美丽图画。 3.《敕勒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是按照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顺序写的。山川是低处景物,天空是高处景物,草木牛羊是低处景物。 09 课文主题 《夜宿山寺》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敕勒歌》描绘了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殷实富足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18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

第七单元 本组教材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大自然中的自然景观,选择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风》《雪孩子》这几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八”,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1.会认48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似、散、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解文章内容,清楚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感情,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学会欣赏文章的语言,体会语言的优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会认48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似、散、累”。 2.掌握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语言,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感悟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课文的写法和用词,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18.《古诗二首》…………………………………………………………………… 2~3课时 19.《雾在哪里》…………………………………………………………………… 2~3课时 20.《雪孩子》……………………………………………………………………… 2~3课时 语文园地七………………………………………………………………………… 2~3课时 本组课文的语言都生动有趣,让学生有兴趣读下去,教者要赏析语言,让学生能感受到文章表达的感情。通过反复地朗读,从而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想象来感受作者所描写的景和物,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主题的把握。 18.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教学片段 ◆逐字品析,感悟意境(教学重点) 师:(出示挂图)请大家看看图,再读一读古诗,你觉得这座寺庙有什么特点? 生:这座寺庙非常的高。 师:你们是从哪些地方看出寺庙很高的? 生1:我从“危楼高百尺”看出来的,有一百尺那么高,说明这座寺庙很高很高。 生2:我从“手可摘星辰”看出来的。寺庙很高,站在上面都能摘到星星了。 生3:我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看出来的。天上的神仙就好像在我们的头上,不能大声说话,不然就吵醒他们了。 师:那该怎样读呢? 生1:(轻声细语地读)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生2:我是从图上看出来的,图片上的寺庙画得很高。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那么“危楼”的“危”是什么意思呢? 生:是“高”的意思。 师:我觉得是“危险”,这座寺庙是危房,快倒塌了。 生:不对,要是快倒了,诗人还敢住在上面吗?是因为这座寺庙太高了,站在上面往下看,觉得很危险。 赏析:低年级教学古诗要理解诗意,但这种理解不是架空的文字分析,而是通过诵读感悟,从整体上去理解。教师在教学《夜宿山寺》这首诗时,让学生围绕山寺的“高”这一特点,通过观察、想象、朗读来理解、体会,在解释“危”的含义时,学生不仅能说出“高”的意思,也体会到了“高处不胜寒”的这

【最新】2017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22古诗二首夜宿山寺(二)

22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准备: 1、李白头像一个。 2、一座高山和星星及诗歌。 3、介绍中国语言文字及学习后的希望,有背景。 一、导入。

1、以拜访名人导入:小朋友好,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来,一起来,咚,咚,咚!,门开了,是谁?(李白)对了。(出示李白头像) 2、认识诗人李白。 老师: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夜宿山寺) 二、解诗题。 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请看古诗 读准下列字音: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宿(住宿)(宿舍) 寺(佛寺)(寺庙) 危(危险)(危机) 辰(星辰)(辰时) 恐(惊恐)(恐怕) 惊(惊喜)(惊吓)

似(好似)(似乎) 庐(庐山)(草庐) 笼(笼罩)(笼络) 苍(苍白)(苍松) 茫(茫然)(白茫茫) 三、明诗意。 老师:小熊猫提醒大家,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电脑出示读诗歌的要求:1、身子坐直。2、眼离书一尺远。)老师: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还这样读呢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学做小诗人诵读。)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过渡:大家齐读好不好?(教师重提小熊猫的要求后,学生读。) 3、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电脑出示:山、星、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