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构建模式及存在问题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构建模式及存在问题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构建模式及存在问题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构建模式及存在问题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构建模式及存在问题

摘要: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及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文章综述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并介绍了国内外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重点指出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及构建模式,并提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区的建设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字: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模式;问题;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属于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的传统模式,还没有形成从资源到产品再到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同,也经历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保护理念盛行的阶段,这种发展模式的后果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初期已发挥到了极致,而现在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这种发展方式使得资源不断枯竭,环境不断被污染。

针对上述发展现状,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生态工业园区正是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的契机发展起来的。生态工业园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我国的第三代产业园区。它与前两代工业园的最大区别是: 以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着力于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工业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低,实现区域清洁生产[1]。

2.生态工业园区概述

生态工业园区(EIP)是指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及清洁生产要求来规划和建设的产业园区。在生态工业园区内, 企业成员之间可以通过副产物和废物交换, 物质、能量和水的逐级利用以及基础设施共享等手段来实现园区整体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2]。

生态工业园是实现生态工业和工业生态学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工业园内物流和能源的正确设计,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形成企业间共生网络,一个企业的废物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企业间能量及水等资源的梯级利用。通过分析园区的物流和能流,可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互利共生网络,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达到物质和能量的最大的利用,在这样的体系中,不存在着“废物”。因为一个企业的“废物”,也是别一个企业的原料,因此可望基本实现整个体系向体系外的零排放。由此可见,生态工业园区的企业由一系列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组成的。成员企业通过协同管理资源和环境而寻求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增长。生态工业园的目的是,在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同时,改进成员企业的经济效益。

生态工业园中存在很多企业,企业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杂关系,上游企业成为下游企业的供应商,包括原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服务提供商和投资公司等。按照生物链的关系,它们可以分为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和分解者企业,它们之间通过副产品交换、资金和人才的交流为纽带相互联系在一起,在园区内实现材料、能源和水的循环流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当园区内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的数量和规模,园区内的资源将不再是沿着单一的链条流动,各种链条之间的相互交叉和结网将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家企业可能同时处于几个链条的交点,进而在生态工业园内形成工业共生网络。

生态工业园中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主要有4 种[3]: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 平等型工业共生网络; 嵌套型工业共生网络; 虚拟型工业共生网络。

以铜陵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为例[4]。试验园以冶金化工、纺织印染、铜延伸加工为主导产业,以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含冬瓜山铜矿、有色硫酸厂、有色球团厂等) 、铜陵方圆化纤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重点企业,构建生态工业系统,以实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在综合考虑政策、产业及资源状况的基础上,规划建立4 条生态产业链:以硫精砂综合利用为起点、有色集团硫酸厂为核心的硫化工产业链,以铁精砂综合利用为起点的冶金产业链,以粘胶短纤生产为起点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以回收社会废旧铜为起点的铜延伸加工产业链。

3. 国内外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3.1 国外生态工业园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已建成100 多个生态工业园区,主要分布在一些发达国家,如丹麦、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展中国家主要有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纳米比亚、南非等。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生态工业园区开始成为世界工业园区发展领域的主题。

迄今为止,发展较为成熟的生态工业园区是丹麦的卡伦堡( Kalunborg) 生态工业园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生态工业园区。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生物制药厂和石膏板生产厂4 家企业为核心,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其它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生产原料,建立工业横向耦合和代谢生态链关系,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其中,燃煤电厂位于这个循环经济系统的中心,对热能进行了多级利用,对副产品和废物进行综合利用。电厂向炼油厂、制药厂及全镇居民提供发电产生的余热蒸汽,由此关闭了镇上3500 座燃烧油渣的炉子,并减少了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将其除尘脱硫的副产品工业石膏,全部供应附近一家石膏板厂作原料;同时将粉煤灰出售,供生产水泥和筑路使用。炼油厂和制药厂也实施了清洁生产改造,将炼油过程中的火焰气供石膏厂干燥使用,在降低能源使用量的同时减少了火焰气的排空;将炼油脱硫产生的稀硫酸供给附近一家硫酸厂,将脱硫气供电厂燃烧发电。卡伦堡生态工业园还进行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炼油厂的废水经生物净化处理后通过管道供电厂作发电冷却水,每年可减少新鲜水用量70 万吨,也使园区减少了25% 的需水量[5-6]。

美国目前上是世界上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最好的国家之一,所建立的生态工业园区也基本代表着世界的先进水平,为其他国家生态园区的建设提供了很多的可借鉴之处。美国自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至少有40 个社区建立了生态工业园区项目。其根据运行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虚拟生态工业园区,如布朗斯维尔生态工业园。它并不严格要求其成员企业在同一地区,而是通过计算机模型、数据库交换建立起成员间的物料或能量联系。虚拟生态工业园可以省去一般建园所需的土地及设备购置费用,避免进行大量的工厂迁址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缺点是需要承担较高的运输费用。二是现有改造型,如马里兰州的费尔菲尔德生态工业园,它侧重于对存在的工业企业进行适当的技术改

造,在区域内直接进行废物和能量的交换。园内所有企业都采用可持续性生产方式制造可持续性产品,园内建立的生物燃料发电设备完全能向园内企业提供电力。三是全新创建型,如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查尔斯角可持续技术园区。其主要吸引“绿色制造技术”企业入园,并创建一些基础设施使得这些企业间可以实现废水、废热等的交换,这类工业园区的投资大,对其成员的要求较高[5-6]。

3.2 国内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状况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开始于20 世纪90 年代,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我国从1999 年开始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区的实践,2001 年8 月广西贵港正式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确认为第一个国家生态工业( 制糖) 建设示范园区,随后又陆续批准了12 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涉及制糖、铝业、造纸、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机械等行业。同时开展了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试点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已批准辽宁省、贵阳市、日照市、义务市为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试点,目前江苏省、浙江省、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辽宁省盘锦市等都在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申报工作。

为了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工作, 国家环保部门会同商务以及科技部门于2003 年出台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申报、命名和管理规定( 试行) 》和规划指南, 随后, 2006 年发布了行业类、综合类和静脉产业类三类生态工业园区的技术标准( 试行) , 2007 年又发布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 试行) 》, 进一步修订了建设规划和技术报告的编制指南, 制定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考核验收的程序和绩效评估规则。同时, 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实践形式受到了国家在法律层面上的重视, 2008 年出台了《循环经济促进法》。与此同时, 实践层面上先后两批共33 家工业园区被列入了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至2010 年4 月, 环保部门共批准了36 家单位进行国家级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的创建工作, 其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等6 家已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7]。

4.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4.1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基础理论,包括工业生态学理论、工业生态系统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工程学、景观生态学等[8-9]。

(1)工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组织管理体制以及生产、消费、调控行为的动力学机制、控制论方法及其与生命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系统科学,属于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学科基础,已被列为美国21世纪环境科学研究的优先领域。

(2)工业生态系统同传统工业体系相比,是把传统的工业活动模式——消耗原料、生产和销售产品、废料堆积和处理的制造业过程转变成更加一体化的模式,从而使工业生产活动形成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可以循环的系统。因此它通过“废物”与“资源”的交换循环实现“无废产生”的闭合物质循环体系,即达到污染和废弃物的“零排放”。工业生态系统不是为改善工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而是要实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模式。

(3)循环经济就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将资源开发、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循环经济一词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它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从而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将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循环经济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循环经济是一种基于工业生态学的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工业园则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区域层面实现的一种工业生产模式。

(4)可持续发展是在近20年随着生态资源危机的严重化和环境科学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里约宣言》)。其根本问题是资源的分配,既包括不同代之间的时间上的分配,又包括当代不同国家、地区、人群之间的资源分配。它包含了需要、

限制、平等三个概念。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现实途径。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所追求的基本发展模式。

(5)系统工程就是寻求一般系统的开发设计、组织建立和运行管理最优化的工作程序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它包括运筹学、系统分析、系统研究、费用效果分析和管理科学等中可用于工程实践的各种定量方法和定性定量集成方法。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任何一种物质系统、概念系统、或物质/概念的复合系统。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与生产过程是按照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进行规划设计的。

(6)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以及动态变化的生态学新分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可概括为3个基本方面:一是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二是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三是景观动态,即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景观生态学提供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和生态规划方法。

由此可见,从整体上分析,上述理论为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理论支撑,指明了其建设的基本理念、发展思路与追求的目标。同时也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构建了理论框架。

4.2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政府职能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晚,由于体制与规则、技术、组织等方面因素,加之对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优化调控机制认识的不足,导致目前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走入了单纯构建闭环链以实现废物循环利用的误区,而忽略了对环保、管理制度、经济可行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8]。生态工业园建设, 主要涉及产业链与价值链构建、共生机制建设、政策体系保障, 以及具体的生态工业园规划、建设、管理[ 10]等一系列问题。

王干、陈武[11]通过分析表明生态工业园自身的特点与中国经济环境发展现状的耦合容易产生外部性, 使中国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能有效解决, 因此仅仅靠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工业园区的生态化, 在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必须介入和调控。陈金山[12]等认为生态共业园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政府在实现工业园区生态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政府的职能定位

主要包括:搞好制度安排,规划、推动工业共生网络建设,并调节其运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物品供给,保证生态工业园经济体系的建立健全;履行微观规制与宏观管理职能,保证园区经济健康运行与“生态化”发展。

5. 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构建模式

工业园区的构建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构建模式。

吴松毅认为[9]我国不同区域的工业部门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有多种类型工业部门混杂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另一个就是主要以某一种工业部门为主的区域。故将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设计为三种建设模式,即网络耦合式生态工业园区、并联共生式生态工业园区和混合式生态工业园区。网络耦合式生态工业园区是最理想的模式,其优点是可将园区内所用工业企业和工业部门完全连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环环相扣,实现充分的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这种建设模式适合于新建的某一种工业企业为主和大型企业集团的生态工业园区,不适合利用于对现有工业园区的改造。关联共生式生态工业园区和混合式生态工业园区适用于那些不能够将所有工业企业和工业部门完全联为一个系统网络的工业园区。它们的优点是能够因地制宜,节约土地空间,比较适合老的工业园区的改造。有所不足的是在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和能源等方面不能够获取最大的综合效益。

杨洁等[13]认为整体构建思路可以采取“三区一园”的构建模式,园区构建的总体框架主要包括三部分,即核心区、扩展区和辐射区。核心区是园区的核心部分,整个园区的构建目的、发展方向都以核心区的发展为主。可以选择以一种或几种主导产业为园区发展重点目标,主要的产业可选择支柱产业,例如钢铁、石化、建材、装备制造、煤炭、电力等;扩展区是核心区的关联部分,主要以核心区的产业相关联的产业为主,作为核心区产业的上游可以为核心区产业提供所需资源,作为下游可以利用由核心区产业排出的废弃物;辐射区是园区的外围部分,主要为核心区和扩展区提供各式服务或可以有效消耗其排出的废弃物。

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其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 通过项目对接, 加快了区域内生态产业聚集, 延伸了生态主导产业链条, 形成了包括溴、苦卤、盐碱、精细化工在内的四大系列产业链条, 生态工业体系初具规模,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水六用、动脉扩张、静脉串联、动静耦联”

生态工业发展模式, 提高了园区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14]。在“一水六用”的基础上, 围绕主导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了盐、碱、溴、精细化工四大系列为主体的动脉产业链条。以原盐为主要原料,生产食盐、纯碱、烧碱、液氯等,并进行多级精深加工,形成不断延伸的盐碱产业链条。在溴素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深加工,以溴素为原料生产系列灭火剂、阻燃剂、制冷剂、医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等若干应用价值较高的、品种比较齐全的溴系化学品生产体系。通过对地下卤水资源、海水的综合利用以及对产盐后苦卤的资源化利用, 形成了苦卤化工系列产品, 减少了苦卤外排对海域的污染, 保护了海洋生物资源。

近年来,开发区每年用于生态工业的投入都在 6 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了一个上下游产品接续成链、关联产品复合成龙、资源封闭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废弃物在区域内的闭路循环。依据生态工业原理对区域内海洋资源、环境、产业进行合理布局、有序开发,使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了同生共赢,良好的经济、生态环境提升了开发区的形象和竞争力[15]。

6. 生态工业园建设与发展中存在问题[16-18]

(1)对创建生态工业园区意义认识不够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园区产业链的构建需要通过管理者的协调,企业的积极参与,要形成多方的利益共存才能得以继续进行,因此,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认识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才能显现。且在我国由于自然资源的价格偏低,而再生资源的价格较高,在短期利益驱动下,企业仍选择大量开采自然资源,没有节约资源、利用再生资源的意识。

(2)工业园区建设的成本高

建设生态工业园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无论是在老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改造,还是新生态工业园区的建造,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与传统的工业园区相比,生态工业园除了通常所说的“七通一平”外(七通是指上下水通、路通、电讯通、煤气通、电通、热力通,一平是指场地平整),还要考虑到工业经济循环需要所必须的废物利用、能量梯级利用、中水回用等多种管道设施和线路,其投资额极其巨大,势必影响着企业的决策。

(3)生态工业园区创建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及考核机制

各级政府是生态工业园区的创建推动者、管理者、执行者,虽然国家出台了

相关文件要求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但是缺乏强制性手段、激励机制。生态工业园区创建与否未列入生态市考核指标中,没有成为一个强制性要求,某种程度上影响生态工业园区推进力度。对生态工业园区排污、技术标准、产业结构等缺乏强制政策、措施要求,很难将园区内产业系统从个体互不相联的游离状态发展成为机构紧密的产业链。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在投融资体制、土地利用、规划建设、排污收费等方面没有相应优惠政策,不能激发园区创建积极性。由于资源的再利用成本较高无法盈利,而我国在投资、消费和税收等方面向再生资源产业倾斜的力度远远不够,使得再生资源产业无利可图,许多企业不愿意涉足再生资源产业,致使园区无法形成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激励废弃物回收、再生资源利用等循环经济活动的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无法刺激市场形成逆向物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的发展。由于缺乏政策的支持,无法建立强有力的区域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类园区发展面临着原料难以持续供应的问题。

(4)生态工业园区系统稳定性不足

理想状态的生态工业园是能形成物质闭路循环,既不存在过多的上游原料和废物无法利用,也不存在下游原料和废物利用能力过大而导致上游供给不足而出现下游生产能力的过度闲置。但是一旦生态工业链上某节点企业特别是关键节点企业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停产或减产时,就可能导致整个工业生态链的断裂,从而使整个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系统停滞。另一方面,当上游企业改变生产方式或生产工艺,可能造成某种工业剩余物质的不足或者质量的差异,因而引发下游企业生产的原材料问题,如果共生系统中没有其它备选的供应者,那么购买副产品的企业(下游企业)的工艺流程往往很难承受上游企业向它们提供的原材料在性质上或构成上的变化,共生体系将变得非常脆弱。企业间信息沟通不畅。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目的就是使一个企业的副产品或废物用作另一个工厂原料,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由于园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滞后,企业间信息沟通不畅,或者企业出于自身目的隐瞒相关信息,导致无法实现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目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业链的互补,但是由于很多园区高科技产业与传统产业并存,行业和产业间关联度不强,在招商过程中关注招商的数量和资金量,忽视产业链接即补链要求,同时有的补链项目受到规划或者

用地限制不能顺利引进,不利于生态工业园区的持续发展

(5)生态工业技术储备不足

生态工业园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技术。其前提条件是要有一定的废物供应量和经济可行的分离再生技术,这样废物才能为其它企业所利用。然而,在目前阶段废物的利用本身就存在技术困难,比如当今还没有一项综合技术可以将放射性的废物应用化学原理转化为有用物质。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问题可能将逐渐突破,然而即使存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技术,其相应的成本也是一个问题,由于技术带来的成本提升不是每一个工业生态系统所能够承受的。国内实用化的新技术不多,可以推广应用的更少。虽然大多数工业园区邻近一些高校或研究机构,这些科研机构也都有相当的研究开发能力,但是由于园区与科研机构的互动模式尚未建立,缺乏在人才培养、科研、生产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和相关的科技投入资金运行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园区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6)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不全面

我国的工业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旅游度假区和综合开发区等多种类型,区域内的产业形态决定了园区的特点。不同类型的园区发展循环经济侧重点不同,发展模式也不同,因此对其循环经济发展也应实行分类管理、评价和考核。目前我国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包括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降低四个方面,主要着眼于产业链方面。但是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循环经济指标还应与环境、交通等方面挂钩,因为循环经济园区要融入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除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外,还应表现在物流、交通、环境等方面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谢克昌.可持续性发展与循环经济型能源化工[J].太原科技,2004 ( 5) : 3 ~5.

[ 2] Cote, R. P. , J . H all . Indust rial parks as ecosy st ems [ J ] . J our nalof Cl eaner P roduc ti on , 1995, 3( 1/ 2) :41-46.

[3] 王兆华,尹建华. 生态工业园中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 (2) :80 - 85.

[4] 李茜,刘宁,吴小庆,陆根法. 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的构建[J]. 环境保护科学,2009,35(5):70-72

[5] 董业斌, 张梦莎, 李志东, 肖新程. 我国工业生态园区建设的社会背景及发展趋势[J]. 产业观察,2010,258-261

[6] 刘尧通,范振宇. 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系统的形成机理与运行机制研究述评[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15;97-99

[7] 石磊,王震.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2000-2010).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0(4):60-65)

[8] 李忠立.生态工业园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性问题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07

[9]吴松毅.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

[10] 熊文强, 张洁, 刘启承.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思考[ 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11): 53- 56.

[11] 王干, 陈武. 试论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的外部性问题[ J]. 科技与管理, 2004( 3): 15- 19.

[12]陈金山,朱方明,周卫平.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政府职能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6):16-21

[13] 杨洁, 王艳红. 河北省工业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模式探析[J]. 价值工程,2010 ;3-4

[14] 孟秀玫. 潍坊滨海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 科技咨讯,2010,(3)

[15] 齐力. 我国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实践的“瓶颈”与对策[J]. 科技与管理, 2010,12

(5):94-97

[16] 张艳. 我国工业生态化建设的问题与定位探讨[J]. 能源与环境,2010,5:2-3.

[17] 郁晶. 江苏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 黑龙江环境通告,2010,34(3):13-15.

[18] 陈胜男,冯蕊. 我国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问题初探[J]. 生态经济,2010(9):152-154.

国内生态旅游普遍存在的问题

国内生态旅游普遍存在的问题 (1)旅游发展与扶贫 当前,旅游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中西部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优势,中国中西部地区拥有的独特的旅游资源已经在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扶贫战略已经成为中央与地方政府中西部地区扶贫攻坚战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是旅游与很多其它的社会经济发展项目一样,随着规模化和规范化运作,穷人在参与程度和在“价值链”中的份额非常有限,旅游扶贫有可能加大贫富差距。 (2)生态旅游概念和认证 目前国际上对于生态旅游的定义非常多,但是缺乏统一的标准,会上有代表提出单纯依靠定义来发展生态旅游是没有意义的。现在的情况是有一些企业或个人,大肆宣传开发生态旅游,其实并不关心旅游本身,真正关心的是资本运作,即以旅游开发为名取得低利息贷款,把贷款投入到利润率高的行业中去。 而一些真正想搞生态旅游的企业或组织,却要花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来应付这些层出不穷的“李鬼”,以免被各种怀疑的眼光误认为自己的动机不纯。这就导致了市场的混乱,投资者对于投资环境没有安全感,很多适合的项目地区随之失去了开发生态旅游的机遇。 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究竟是强调“生态”还是强调“旅游”,由于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众说纷纭之中似乎各有各的道理,导致各方面对于生态旅游的要求既复杂又略显苛刻,开发的过程需要照顾方方面面的关系,使得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就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和责任。而由概念而引出的生态旅游认证,比如国际上知名的绿色环球21认证,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国内的认可和接受,在中国的推广也有待时日,短时期内还无法解决生态旅游真假难辨和市场混乱的局面。 (3)生态旅游产品 相对与大众旅游市场的无序开发和唯利是图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家对于开发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精品的观点是比较肯定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较多,例如生态旅游市场信息由谁或应该由谁来收集,产品由谁来设计,如何开拓市场以及市场是否接受,做精品项目需要的先期投入资金从何而来,精品项目的卖点和市场核心竞争力在哪里,生态旅游究竟应该承担多大的功能和任务? (4)生态旅游的市场营销 中国的生态旅游处于探索开发阶段,针对市场营销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考虑,一是市场定位问题,二是生态旅游采用什么的营销方式。旅游企业的市场定位是市场营销的一项战略性工作,它是企业在营销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来确定本企业的服务对象。 中国的生态旅游市场应该怎么定位,目标群体是外国游客?还是中国的富有人群?需要进一步思考。 中国目前的旅游营销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是,(1)市场动态掌握的少,宣传促销的针对性不强;(2)宣传促销的投入不足;(3)整体促销合力不强,宣传促销活动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生态旅游要避免以上问题,同时要充分利用现在媒体的力量和政府的作用,加强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宣传促销,扩大生态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激发游客的旅游欲望,开生态旅游的旅游市场。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生态旅游宣传促销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和有效的促销手段开展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增加生态旅游的影响力。 (5)旅游与旅游开发区当地人的权利 旅游开发商、政府干部等应该把充分尊重当地社区群众意见,保证他们的权利加以慎重

浅谈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建设示范园区;南海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暨华南环保科技产业园;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建设示范园区;长沙黄兴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鲁北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抚顺矿业集团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贵阳市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潍坊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发展生态工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我国自1999年开始启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了第一个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区。 1.构建云南省新型生态工业园区的思考 倪玉霞侯明明阮雪梅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增刊1):33-35 文章论述了构建云南新型生态工业园区的必要性,对构建云南生态工业园提出了设想和初步设计,并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保证措施。?第一,云南省新型生态工业园模式设计初步: (1)资源开发利用。要求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即使对于不可再生资源,也要综合开发利用,不能仅仅从一种产品或一个企业的角度来开采,而把大量的有用资源人为地变成废物; (2)建立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区。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把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综合起来开发;?(3)建立跨国的广域循环。云南与泰国、缅甸等国接壤,利于进行跨国广域循环,可将蔬菜、水果出口,进口大米;水电出口,进口石油;将获得的资金用于道路桥梁,发展运输业和旅游业;?(4)努力发展高科技,建立区域内循环经济。利用云南本地的可再生资源获得的资金进行基础教育,培养人才,振兴软件业,进而又促进其它产业的高速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工业园存在的问题:?(1)技术方面。生态工业园的开发对环境保护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云南建设开发生态工业园面临严峻的技术挑战;?(2)经济方面。生态工业园是一种依托于市场经济的开发模式,而云南刚刚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方面,市场规则也不明确; (3)制度方面。开发生态工业园需要充分发挥各种基层组织的作用,协调不同的利益集团和风险人的关系。 第三,建设生态工业园的保证措施: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 2020-07-05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业园区规划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的经济急剧程度依然偏低,产业布局相对零散。作为内陆经济开发区的河南省漯河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建设集中化半独立式工业园区,遵循“项目导入服从于功能定位”的规划概念,对于完善城市工业布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手段对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宏观控制,有利于园区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规划仅设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一、【规划背景】 1.1 规划范围 漯河市工业园区位于漯河市铁东工业区漯周铁路以南,京珠高速路和黑河以西,其东南方是驻马店市,南邻,西临解放路。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 1.2 特殊的区位环境条件 漯河市是河南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中国内陆经济特区,著名的双汇工业园就位于其西北方向。该工业园区位于市郊,园区两侧是南外环路和绕城漯界高速公路,漯阜铁路提速工程扩建,漯河东站就在园区旁边,使园区能通过燕山大道直达高速,通过铁路运输方便顺畅,提前进入中原陆路交通快速网,是源汇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中外客商和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理想宝地。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具有很强的接受城市辐射能力。整个用地高差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沙澧两河交汇于境内,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工业园区是漯河市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之地这就决定了园区规划建设的现实性。该工业园区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将成为中心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市域第二产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交通优势

我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进展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我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进展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09-04-13 字体大小:小中大 一、建设进展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自2003年国家启动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以来,我们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会同省外经贸、科技等部门认真做好指导、服务和协调工作。一是鼓励发动有条件的开发区申报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二是结合我省实际,注重分类指导,2004年8月印发了《江苏省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申报、审批、命名和管理办法(试行)》,启动了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去年3月又参照国家做法,会同省外经贸厅和科技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同时制定了《江苏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我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要求,规范了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程序和方法。三是加强对开发区创建工作的指导,帮助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和各级各类开发区积极响应,努力实践,生态工业园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环保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组织的技术核查和现场考核,被命名为全国首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首批命名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仅3家,无锡新区已于今年1月通过了国家三部门的考核验收,即将被命名;5家开发区被批准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我省命名和批准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常州钟楼经济开发区省级生态工业园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于2007年9月被正式命名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20家开发区被批准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生态工业园区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物质循环方式,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寻求物质闭环循环、能力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从根本上减轻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开发区是我省工业企业主要聚集地,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开发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对提升全省环保水平、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较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我们将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促使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引导开发区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实践低碳经济,积极构建生态产业链和废物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污染治理能力;制定扶持政策,推广关键适用技术,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一是鼓励各级各类开发区积极参与创建。我们将会同省外经贸厅和科技厅,支持和指导各符合条件的开发区积极参与创建,同时,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将注重丰富创建园区的类型,特别鼓励行业类和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参与创建。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在乡村旅游的兴起,全国越来越多的乡村被开发为旅游乡村。在这个潮流的带动下,乡村 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也有弊,优点在被无限放大之时,弊端比没有被 掩盖掉。若是这些弊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乡村旅游的发展将会弊大于利。因此,了解这些问题, 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将是乡村旅游业开展之初首要做好的。 1.乡村旅游的起源 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到处都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夏,路上都是川流不息的车辆。没有蓝天白云,没有清澈小溪,更没有鸟语花香。大城市就像一个大大的牢笼,每天有着规划好的行程,有着道德规范好的行为准则......城市里的人有着太多的不得已,有许多的压抑,许多的不自由,不快乐。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积蓄的情绪需要释放。因此,就有了许多想到大自然走走,感受感受,释放自己的人。然而,一些名山大川为世人所敬仰,很多时候都会有如潮的人流,并不是放松自己的好去处。这时,乡村的炊烟袅袅之景,乡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随心安逸生活景象,还有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都使大城市里来的人感触颇深。还可以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以前,现在的故事。在乡村,没有拘束,没有压力,也没有喧闹,只有自然的宁静。而当到乡村散心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频繁的时候,发现有利可图的商人,开始出资开发乡村旅游,就这样,乡村旅游开始商业化出现了。 2.乡村旅游开发分析 乡村旅游其实有许多的优点,让人们了解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欣赏乡村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性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但是,现在,许多跟随乡村旅游潮流的商人开发的乡村旅游,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他们只是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忽视了乡民的利益与造成的问题后果。 3. 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做得好不仅能给游客带来快乐,也能发张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 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 目前,许多的开发商并不懂得真正的乡村旅游的真正概念。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

江苏省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

关于深入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08-05-08 苏环科〔2008〕11号 各省辖市环保局、外经贸局、科技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管委会: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环保优先”方针,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充分发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提高开发区生态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根据环保部、商务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51号)和《关于印发<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07]188号)的精神,在已有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各类开发区的实际,现就深入开展我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环保厅、外经贸厅和科技厅成立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环保厅科技处,成员由省环保厅科技处、外经贸厅开发区处和科技厅高新处工作人员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协调工作,以及推进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综合协调工作;办公室负责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日常工作。 二、省环保厅、外经贸厅和科技厅鼓励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创建。所有创建生态市(县)的地区,其辖区内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均应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其它地区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也应积极开展创建。今年,未开展创建工作的省辖市至少有一家开发区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创建。 具体创建要求及程序,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按《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07]188号)执行;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按《江苏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三、各级环保、外经贸、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指导和协调。积极引导所在辖区内开发区走生态化改造之路,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积极研究制定相关支持和优惠政策;加强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日常监督和管理,高标准完成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四、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应坚持“积极、规范、有序”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指导,建立企业间的共生组合和产业链,建立并不断完善符合市场机制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等运作模式。 附件:江苏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环保厅江苏省外经贸厅江苏省科技厅 二○○八年三月二十四日江苏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生态旅游存在问题

关于生态旅游存在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目前生态旅游面临很大困境,究其原因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未建立科学的概念体系,在实践中对旅游者、开发商经营者、行业管理、规划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手段,因此,应当谨慎对待生态旅游盲目扩张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破坏制约因素 正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旅游已经得到较快发展,但是生态旅游系统、科学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在实践中存在可操作性差、有较多难以克服的制约因素等问题,导致其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同时,生态环境也因生态旅游的开展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旅游业被称为“无烟企业”,然而无烟并不意味着无污染无破坏,生态旅游的发展值得我们反思探讨。 一、大规模发展生态旅游的制约因素 1、尚未建立系统、科学的概念体系 什么是生态旅游?国内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比较统一的概念。据不完全统计,国外有近千个定义;国内学者给其下的定义也有数十种之多,不同定义之间的差异很大,主要体现在生态旅游的目的、途径、地点、主体及其造成后果等方面,在旅游业界还比较普遍的存在着对生态旅游概念的误用滥用等现象,上述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一种观点认为,凡是到生态环境较好的自然区域惊醒的旅游活动

都是生态旅游,在旅游业界这种观点非常普遍。照此观点,除城市旅游之外的旅游形式都属于生态旅游,这显然是不规范不科学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对两种概念理解不清的结果,它把生态旅游和自然旅游等同,而自然旅游属于普通旅游的一部分,这种认识没有触碰到生态旅游的本质,生态旅游对旅游的主体、资源、发展途径和目标都有一定的限定,这宗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泛化理解,实际上是对生态标签的滥用。 1.2另一种观点认为,只有生态旅游才特别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因而进一步认为,生态旅游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而生态学告诉我们,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都应该体现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与维护,而并非只有生态旅游才可独当此任,更不可认为可持续理念就是生态旅游的本质,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其实践的具体途径应当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多种旅游活动形式,两者的区别在于生态旅游只是一种特定的旅游活动形式,而可持续发展旅游是旅游地规划管理的一种模式。 1.3部分学者认为,广义的生态旅游者是指到生态旅游区的所有旅游者,而狭义的生态旅游者是指到生态旅游区旅游并对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和区域发展负有责任的游客。广义的生态旅游者概念的这种定义方法,具有统计意义上的便利性,但体现不出生态旅游者与普通旅游者的区别,因而有学者认为,正是概念泛化造成生态旅游区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狭义的概念对生态旅游着有明显的限定,要求旅游者有较高

生态工业园区案例分析

苏州高新区生态工业园区发展 摘要:本文以我国综合类生态工业园的先导——苏州高新区生态工业园作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工业园发展、评价、分析和优化为主线。根据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实践和发展,总结出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类型、特征及发展阶段,判断生态工业园成功的共性影响因素,并结合苏州高新区生态工业园的现状特征,建立苏州高新区生态工业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园区建设的不足,提出优化发展路径。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苏州高新区;指标评价;发展路径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 our country integrated eco industrial park in Suzhou High-tech Zone pilot -- 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eco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for masterstroke. According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industry garden types,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phase, judgement of 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 successful common influence factors, combined with the Suzhou high-tech zone status quo of 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s feature, build Suzhou High-tech Zone 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alysis of garden construction insufficient, put forward to optimize development route. Keywords: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 Suzhou high-tech zone; evaluation index; development path 前言: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资源、环境已成为全球公认的三大主题。工业化进程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快了对地球有限资源的占用,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又在无情地摧残着人类。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地方性疾病的蔓延等等,影响到了现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工业如何以最低环境代价进行发展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

加快生态工业园区示范建设促进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国家生态工业

加快生态工业园区示范建设促进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报告同志们: 今天,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科技部在这里召开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会议。会议主要目的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化改造和产业升级,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其又好又快地发展。刚才,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科技部的部领导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为已获批准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进行了授牌,会议还将交流和总结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初步成果,讨论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一下阶段的工作。下面,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委托,我就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谈以下几点。 一、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4月27日召开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典型地区、典型企业、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工业园区,促进国家级开发区又好又快地发展,2007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商务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51号),决定共同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 迄今为止,已批准建设26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26个园区中,按照类型划分:综合类园区17个,占总数的65%,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国家级保税区1个,环保产业园1个,省级工业园区6个;行业类园区8个,占总数的31%,覆盖了制糖、电解铝、盐化工、矿山开采、磷煤化工、海洋化工、钢铁和煤化工等行业;静脉产业类园区1个,占总数的4%。按照地区划分,东部地区19个,占总数的73%;中西部地区7个,占总数的27%。 伴随着各地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热情不断高涨,近年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体系建设也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2006年开始,颁布了一批标准和指南,包括《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 (HJ/T273-2006)、《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T274-2006)、《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T275-2006)以及《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指南》(HJ/T 409-2007),这些标准和指南的出台,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和建设提供了依据和技术指导,并推动了各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根据三部门《通知》精神,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科技部组成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审核、命名和综合协调工作,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推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日常工作。今年3月,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进行了现场验收。根据专家验收意见和公示情况,三部门批准上述3个园区为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近日,我们还组织召开了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华苑产业区、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的专家论证会,四个园区的建设规划通过了专家论证。可以说,在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路线指引下,三部门联手推进,标志着我国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加快发展期。 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在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中,各单位紧密结合园区特点,已经探索、总结出许多成功的做法。

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从生态旅游公益属性看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摘要:从生态旅游公益属性的一般理论动身, 在阐述我国生态旅游进展现状基础上, 从生态旅游公益属性的角度, 分析了当前我国生态旅游进展中存在的忽视环境爱护、经济效益至上、环境教育功能缺失和生态旅游区与周边社区不协调等问题。提出了将生态旅游规划制度化, 构建生态旅游资源破坏的监督防范机制, 强化环境教育功能和协调利益分配等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旅游; 开发; 公益属性 作为一种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形式,生态旅游秉承如此的理念:确保旅游政策不再只注重于经济需求,而要更关注爱护原始环境,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生态旅游发起于西方并获得迅速进展,是与西方社会经济发达、物质富足分不开的。在某些发达国家看来,进展生态旅游并非是要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是将之作为一种进行全民环境教育的实践方法。在具体措施上,许多由

政府经营的国家公园免收门票,由政府进行财政补贴,甚至还进行大量广告宣传鼓舞国民前来巡游。而关于那些兴建于土著保留地之上的自然爱护区,则考虑由当地社区直 接参与经营,在门票收入、就业等方面使当地居民受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方的生态旅游更像是社会福利而非消费性产品[1 ] ,具有专门强的公益性。关于我国而言,社会经济进展的多层次性和生态旅 游资源的多样性为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基础,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关于生态旅游服务产品的需求增长与生态爱护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由于生态资源的公益性造成其具有专门强的外部经济性,单纯靠市场运作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实现生 1 生态旅游及其公益性 111 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类型 墨西哥环保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2Lascurin于1987 年在《生态旅游之以后》一文中首次使用了“ecotourism”一词,该词作为生态旅游的英文表述,20 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交流[2] 。近年来,生态旅游成为全球各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对象,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有上百个[2 ] 。借鉴国内外的研究资料,作者认为生态旅游的内涵应包

最新版农业生态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生态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农业生态果蔬产业园建设项目 1.2 项目承办单位:**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1.3 法定代表人:** 1.4 项目负责人:** 1.5 项目建设地点:**省**市**县**乡**村 1.6 注册资金:200万元 1.7 承办单位简介: **省**市**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成立于2008年5月9日。 该社依法设立管理机构、理事会、监事会、财务部、产品销售部、生产技术部、质量检验部等相关部门,负责并制订合法性合作社章程和管理制度。是一个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自愿联合、民主管理、互助性的经济组织,以提高社员的组织化程度、农业技术水平、市场信息、增加社收入为目的,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依法维护社员在土地承包经营中的合法权益,对内不以盈利,对外追求利润最大化,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润共享,风险共担,权利平等。

**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大棚蔬菜为主体,结合多种形式、露地育苗工厂化生产。根据地方气候等自然条件特点,为广大农户提供其他高效种植项目,推进该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广大小农户走向大市场。 该社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惠农政策,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各级财政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专项资金补贴、金融资金扶植,组织带动广大农户生产种植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对社员所种植的农产品进行初加工、深加工、保鲜存储、包装生产,将绿色有机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按照专业化、区域化、多元化的新型运营方式为广大农户的农产品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考察华夏、长城、中粮、越千年、**大学、葡萄酒学院等葡萄(酒)研究与加工企业院校,与葡萄酿酒企业签订种植回收协议,与**集团签订水果形甜玉米、红小豆、冀绿9号、黑绿豆、兴农二号、大豆回收协议。 第二节项目编制依据、实施原则及范围 2.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1.1《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及技术目录》 2.1.2 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和项目管理办法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

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一)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趁势 (1)生态旅游兴起阶段(1960年—1980年)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各国因经济快速发展.观光旅游人口大增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对造访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体验原住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的快速成长。这正是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生态旅游活动基本处于传统大众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变的调整时期,期间既有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国家,也有在发展过程中走弯路的国家,这些国家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后期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生态旅游在世界部分地区和国家展开,还未形成规模;各国对生态旅游这个新兴的旅游形式还不够了解,人们对生态旅游也存在误解,把生态旅游等同于自然旅游。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游、海底观赏;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滨海旅游、观鸟旅游等;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之旅、土著文化旅游等。 (2)生态旅游蓬勃发展阶段(1980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环保的旅游方式,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根据各自生态环境特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是:政府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各国成立了生态旅游相关组织.旨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应;生态旅游地域范围越来越广,生态旅游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生态旅游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生态旅游对规模的限制和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旅游热”产生矛盾;在生态旅游发达的国家已经出现官方和非官方的组织,目的是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建立生态旅游基金,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的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努力改善生态旅游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关系,为社区发展谋福利。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美国的森林游憩、滑雪旅游;日本的环保之旅、观光农业、跨国生态公益旅游;澳大利亚的农场度假、滨海旅游、观鸟和动物巡游;新西兰的观鸟、海洋生物之旅、珊瑚礁之旅;法国的绿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等。 (3)生态旅游稳定成熟阶段(20世纪如年代中期。) 随着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进入了稳定成熟发展阶段。生态旅游市场的细分是根据生态旅游者不同的兴趣爱好的划分的,具体可分为观鸟、潜水、自然爱好者、考古学家、洞穴学者、徒步旅行者、登山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和自我价值实现者。学者彼得森把生态旅游产品分为9类,分别是包价旅游、节庆、住宿、导游服务、观光胜地、非营利性协会、餐饮服务、零售、交通运输。

浅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浅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摘要:生态工业园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工业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低,实现区域清洁生产。文章主要解读了生态工业园的概念,评价其建设现状,简述了其发展模式和评价指标。 关键字:生态工业园;模式;评价指标;必要性 一、生态工业园的概念及特点 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ypark)的概念是1992年美国Indigo发展研究所首次提出的,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个企业社区能获得比单个企业通过个体行为的最优化所能获得的效益之和更 大的效益。 生态工业园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中国的第三代产业园区。它与前两代的最大区别是:以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着力于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工业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低,实现区域清洁生产。与传统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生产方式不同,生态工业园区遵循的是“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它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

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二、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并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西方的发达国家诸如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建成了相当多的而且是具有一定的规模的生态工业园区;亚洲的日本、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也已经有很多成型的生态工业园区。此外,非洲的国家也正在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如纳米比亚和南非等国正在积极兴建EIP。我国近几年在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种子建设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建成了一批比较有代表性的生态工业园区。如贵州的贵港生态工业园区,浙江衢州沈家生态工业园区等一批比较有代表性的生态工业园区。 三、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模式 (一)自主共生型生态工业园——卡伦堡模式。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是目前国际上最早也是最成功的生态 工业园。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这四个厂为核心,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其他企业的副产品或者废弃物作为本企业的生产原料,建立起一种工业共生和代谢产业链关系,实现了园区废弃物“零排放”的目标。园区内的四个核心企业都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在所有权上不具有隶属关系,驱动这些企业走到一起的动力是较低的交易成本。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被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水平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解决。本文首先围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现状加以阐述,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希望能够积极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提升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水平。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对策 1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刚刚起步。虽然潜藏着巨大的环境经济效益,然而,其实现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反而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和较多资金的不断投入。因此,当前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还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 1.1 思想认识不够,影响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水平 生态工业园区所预期的利益需要借助多个主体的共同参与才能最终实现。毕竟工业园区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相反,需要经过管理者进行有效协调、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等环节。然而,很多政府对工业园区的建设不愿报以太过长久的等待,希望立竿见影,马上得到利益回报。这种思想认识是有失偏颇的,无法推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1.2 管理机构运行不善,制度保障有所欠缺 随着城市发展对生态工业园区的逐渐重视,很多政府部门都设置了相应的工业园区推进管理机构。然而,这些机构普遍存在松松垮垮的特点,不能正常发挥出自身的职能,出现问题时,不能进行有效的协调。同时,管理工作开展需要一定工作制度,但绩效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仍然显得不合时宜,存在加大的提升空间,否则,会无端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制约建设步伐。 1.3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构建,构建难度很大 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定往往建立在事后治理的层面上,还无法具备高度的前瞻性,法律法规的预防性无从体现。因此,促进经济、环境、社会均衡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更是没有构建。究其原因,我们要构建这样的法律法规体系,会设计很多部门,难度也较大,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却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 1.4 工业园区规划不合理,严重忽略其他因素

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作者:————————————————————————————————日期:

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旅游管理 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孙钦玲 伴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的出现,越来越多人呼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随着兴起,为旅游业注入新鲜的血液,成为21世纪旅游的主旋律。在这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中,也存在很多违背生态旅游本质的问题,有碍于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阐述生态旅游的内涵,揭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生态旅游是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生态旅游是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不应使被观览的景物受到损失。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以环境保护为前提的绿色旅游活动,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各国的重视,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重任,开发者、经营者和旅游者三方都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对社会其他环境保护有示范教育意义,既融入了人文、环境教育,又保护了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使当地的自然资源得以永续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提供机会,有效发展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名单

附件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名单 序号名称批准文号批准时间一、批准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园区名单 1苏州工业园区环发〔2008〕9号2008年3月31日2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发〔2008〕9号2008年3月31日3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发〔2008〕9号2008年3月31日4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发〔2010〕46号2010年4月1日5无锡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发〔2010〕46号2010年4月1日6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环发〔2010〕47号2010年4月1日7上海市莘庄工业区环发〔2010〕103号2010年8月26日8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发〔2010〕103号2010年8月26日9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发〔2010〕135号2010年11月29日10张家港保税区暨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环发〔2010〕135号2010年11月29日 —3—

序号名称批准文号批准时间11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发〔2010〕135号2010年11月29日12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环发〔2011〕40号2011年4月2日1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发〔2011〕50号2011年4月25日14广州开发区环发〔2011〕144号2011年12月5日15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发〔2012〕35号2012年3月19日16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苑科技园环发〔2012〕158号2012年12月26日17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环发〔2012〕158号2012年12月26日18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发〔2013〕25号2013年2月6日19山东阳谷祥光生态工业园区环发〔2013〕25号2013年2月6日20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发〔2013〕25号2013年2月6日21江苏常州钟楼经济开发区环发〔2013〕108号2013年9月15日22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发〔2013〕108号2013年9月15日23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发〔2014〕8号2014年1月10日24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环发〔2014〕48号2014年3月20日25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发〔2014〕48号2014年3月20日26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发〔2014〕48号2014年3月20日27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发〔2014〕145号2014年9月30日 —4—

达州第二工业园区规划_工业园区规划方案参考范文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一) 摘要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的经济急剧程度依然偏低,产业布局相对零散。作为内陆经济开发区的河南省漯河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建设集中化半独立式工业园区,遵循“项目导入服从于功能定位”的规划概念,对于完善城市工业布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手段对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宏观控制,有利于园区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规划仅设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工业园区位于漯河 一、【规划背景】 1、规划范围 漯河市市铁东工业区漯周铁路以南,京珠高速路和黑河以西,其东南方是驻马店市,南邻,西临解放路。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 2、特殊的区位环境条件 漯河市是河南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中国内陆经济特区,著名的双汇工业园就位于其西北方向。该工业园区位于市郊,园区两侧是南外环路和绕城漯界高速公路,漯阜铁路提速工程扩建,漯河东站就在园区旁边,使园区能通过燕山大道直达高速,通过铁路运输方便顺畅,提前进入中原陆路交通快速网,是源汇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中外客商和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理想宝地。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具有很强的接受城市辐射能力。整个用地高差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沙澧两河交汇于境内,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工业园区是漯河市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之地这就决定了园区规划建设的现实性。该工业园区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将成为中心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市域第二产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交通优势 该工业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发达,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漯宝(丰)、漯阜(阳)铁路连接东西。京深公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公路密度居全省之首。漯河市区内沙、澧河上已建成桥梁8座,新修和拓宽街道46条,绿化覆盖率达33%,是省级园林城市。市区建成国内一流的10万门程控电话及移动通讯网。 二、【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