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奥数题―年龄问题

奥数题―年龄问题

奥数题―年龄问题
奥数题―年龄问题

奥数题——年龄问题(要点:

年龄差不变,但相关的年龄倍数在改变。

)例1:

小华今年12岁,他妈妈今年48岁,多少年以前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5倍?多少年以后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解:

首先,不管是今年或今年前、今年后的若干年,小华和他妈妈年龄的差都是相同的,妈妈的年龄比小华大48-12=36(岁)。

当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5倍时,把那时小华的年龄作为1份,妈妈的年龄是这样的5份,比小华多5-1=4(份),所以那时小华是:

36÷4=9(岁),是在今年前12-9=3(年)。

当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时,把那时小华的年龄作为1份,妈妈的年龄是这样的3份,比小华3-1=2(份),所以那时小华是:

36÷2=18(岁),是在今年后18-12=6(年)。

答:

3年以前,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5倍,6年以后,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例2:

小芬家由小芬和她的父母组成,小芬的父亲比母亲大4岁,今年全家年龄的和是72岁,10年前这一家全家年龄的和是44岁。

今年三人各是多少岁?解:

一家人年龄的和今年与10年前比较增加了72-44=28(岁),而如果按照三人计算10年后应增加3×10=30(岁),只能是小芬少了2岁,即小芬8年前出生,今年是8岁,今年父亲是(72-8+4)÷2=34(岁),今年母亲是34-4=30(岁)。

答:

今年父亲34岁,母亲30岁,小芬8岁。

例3:

父亲今年38岁,母亲今年36岁,儿子今年11岁,多少年后,父母亲的年龄之和是儿子的年龄的4倍?解:

今年父母年龄之和为38+36=74(岁),儿子年龄的4倍是44岁,今年父母年龄之和比儿子年龄的4倍多74-44=30(岁),而每过一年父母年龄增加2岁,过一年儿子年龄增加数的4倍为4岁,就是说每过一年父母年龄的增加比儿子年龄增加数的4倍少4-2=2(岁),当父母年龄之和为儿子年龄的4倍时,要过30÷2=15(年)。

答:

15年后,父母亲的年龄之和是儿子的年龄的4倍。

例4:

今年张老师的年龄是小华年龄的5倍,过8年,张老师的年龄是小华年龄的3倍,小华今年多少岁?解:

今年张老师的年龄是小华年龄的5倍,是把今年小华年龄的作为1份,今年张老师的年龄是这样的5份,张老师今年的年龄比小华多5-1=4(份),过8年,张老师的年龄是小华年龄的3倍,是把那时小华的年龄作为1份,张老师那时的年龄是这样的3份,张老师那时的年龄比小华多3-1=2(份)。

今年和过8年后张老师与小华年龄差的岁数是相同的,因此过8年的1份是今年的4÷2=2(份),那么,今年的1份的岁数是8÷(2-1)=8(岁),就是今年小华8岁。

答:

今年小华8岁。

例5:

今年大华20岁,大明18岁,小芬12岁,小玲8岁,多少年后大华、大明的年龄的和的2倍等于小芬、小玲年龄的和的3倍?解:

今年大华、大明年龄的和的2倍是(20+18)×2=76(岁),小芬、小玲年龄的和的3倍是(12+8)×3=60(岁),大华、大明年龄的和的2倍比小芬、小玲年龄的和的3倍多76-60=16(岁),而每过一年,大华、大明增加年龄的和的2倍比小芬、小玲增加年龄的和的3倍少2×3-2×2=2(岁),使大华、大明年龄的和的2倍等于小芬、小玲年龄的和的3倍,过的年数是16÷2=8(年)。

答:

8年后大华、大明的年龄的和的2倍等于小芬、小玲年龄的和的3倍。

巩固练习

1.今年表妹3岁,表哥9岁,当两人年龄的和是30岁时,表妹和表哥各是多少岁?

2.陈忠的年龄比张敏年龄的3倍小4岁。

陈忠7年前和张敏9年后的年龄相等,陈忠和张敏今年各是多少岁?

3.父子今年共100岁,20年前,父亲的岁数是儿子的3倍,今年父、子各是多少岁?

4.王玲一家三口人年龄之和是86岁,父亲比母亲大3岁。

11年前全家人年龄之和是55岁。

他们家现在每人各是多少岁?

5.李老师今年的年龄是陈强年龄的5倍,9年后,李老师的年龄是陈强年龄的3倍。

李老师今年多少岁?

6.今年甲78岁,乙27岁,丙23岁,丁16岁。

多少年后甲的年龄等于乙、丙、丁三人年龄的和?*

7.今年母亲和女儿年龄之和是96岁,若干年前,母亲年龄与今年女儿年龄相同,那时,母亲年龄正好是女儿年龄的3倍。

则女儿今年多少岁?*

8.甲对乙说:

“我在你这样大时,你的岁数是我的一半。

”乙对甲说:

“我在你这样大时,你的岁数比我的2倍少8岁。

“甲今年多少岁?

面积计算奥数题

面积计算奥数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六年奥数综合练习题十答案(图形面积)简单的面积计算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会计算面积,首先要能识别一些特别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等,然后会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如果我们把这些图形画在方格纸上,不但容易识别,而且容易计算. 上面左图是边长为 4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4×4= 16(格);右图是 3×5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是 3×5= 15(格). 上面左图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它的底是5,高是4,面积是 5×4÷2= 10(格);右图是一个钝角三角形,底是4,高也是4,它的面积是4×4÷2=8(格).这里特别说明,这两个三角形的高线一样长,钝角三角形的高线有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面. 上面左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5,高是3,它的面积是 5× 3= 15(格);右图是一个梯形,上底是 4,下底是7,高是4,它的面积是 (4+7)×4÷2=22(格). 上面面积计算的单位用“格”,一格就是一个小正方形.如果小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1格就是1平方厘米;如果小正方形边长是1米,1格就是1平方米.也就是说我们设定一个方格的边长是1个长度单位,1格就是一个面积单位.在这一讲中,我们直接用数表示长度或面积,省略了相应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一、三角形的面积 用直线组成的图形,都可以划分成若干个三角形来计算面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三角形面积= 底×高÷2. 这个公式是许多面积计算的基础.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一公式,而且要会灵活运用.

例1 右图中BD长是4,DC长是2,那么三角形ABD的面积是三角形ADC面积的多少倍呢? 解: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DC的高相同. 三角形ABD面积=4×高÷2. 三角形 ADC面积=2×高÷2. 因此三角形ABD的面积是三角形ADC面积的2倍.注意:三角形的任意一边都可以看作是底,这条边上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所以每个三角形都可看成有三个底,和相应的三条高. 例2右图中,BD,DE,EC的长分别是2,4,是线段AE的中点,三角形ABC 的高为4.求三角形DFE的面积. 解: BC= 2+ 4+ 2= 8. 三角形 ABC面积= 8× 4÷2=16. 我们把A和D连成线段,组成三角形ADE,它与三角形ABC的高相同,而DE 长是4,也是BC的一半,因此三角形ADE面积是三角形ABC面积的一半.同样道理,EF是AE的一半,三角形DFE面积是三角形ADE面积的一半. 三角形 DFE面积= 16÷4=4. 例3右图中长方形的长是20,宽是12,求它的内部阴影部分面积. 解:ABEF也是一个长方形,它内部的三个三角形阴影部分高都与BE一样长. 而三个三角形底边的长加起来,就是FE的长.因此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是FE×BE÷2, 它恰好是长方形ABEF面积的一半.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年龄问题(上)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年龄问题(上) 1.甲、乙两人的年龄和是33岁,甲比乙大3岁,那么甲()岁,乙()岁. 2.父亲今年47岁,儿子21岁,()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 3.今年叔叔21岁,小强5岁,()年后叔叔的年龄是小强的3倍. 4.小明今年9岁,妈妈今年39岁,再过()年妈妈年龄正好是小明年龄的3倍. 5.明明比爸爸小28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是明明年龄的5倍,明明今年()岁,爸爸今年()岁.

6.爸爸比小强大30岁,明年爸爸的年龄是小强的3倍,今年小强()岁. 7.父亲比儿子大27岁,4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那么儿子今年()岁. 8.现在母女年龄和是48岁,3年后母亲年龄是女儿年龄的5倍,那么母亲今年()岁,女儿今年()岁. 9.叔叔比红红大19岁,叔叔的年龄比红红的年龄的3倍多1岁,叔叔()岁,红红()岁. 10.弟弟今年8岁,哥哥今年14岁,当二人年龄之和是50岁时,弟弟()岁,哥哥()岁. 答案 1.从年龄和中减去3岁就是2个乙的年龄.

乙的年龄:(33-3) 2=15(岁) 甲的年龄:15+3=18(岁) 2.父亲与儿子的年龄差是(47-21)岁,几年前两人的倍数差为(3-1)倍,可求出儿子几年前的年龄. 儿子几年前年龄:(47-21) 2=13(岁) 几年前:21-13=8(年) 3.先求出叔叔与小强年龄差,几年后的倍数差,算出几年后小强的年龄.

小强几年后的年龄:(21-5) (3-1)=8(岁) 几年后:8-5=3(年) 4.可先计算出二人的年龄差,再过几年折倍数差,由此可算出几年后小明的年龄. 小明几年后的年龄:(39-9) (3-1)=15(岁) 再过几年:15-9=6(年) 5.由题意可知爸爸与明明的倍数差是(5-1)倍,而二人年龄差是28岁,由此可算出明明与爸爸的年龄. 明明年龄:28 (5-1)=7(岁)

小学六年级奥数工程问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工程问题及答案 工程问题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解: 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 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 1/20*(16-x)+7/100*x=1 x=10 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解: 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 (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解:由题意可知 1/甲+1/乙+1/甲+1/乙+……+1/甲=1 1/乙+1/甲+1/乙+1/甲+……+1/乙+1/甲×0.5=1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100道(整理)

小学三年级奥数练习题 练习1 1、40个梨分给3个班,分给一班20个,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班,二班分到()个。 2、7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6倍,儿子今年12岁,妈妈今年()岁。 3、同学们进行广播操比赛,全班正好排成相等的6行。小红排在第二行,从头数,她站在第5个位置,从后数她站在第3个位置,这个班共有()人。 4、有一串彩珠,按“2红3绿4黄”的顺序依次排列。第600颗是()颜色。 5、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0厘米,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树的周长有()厘米,绳子长()厘米。 6、一只蜗牛在12米深的井底向上爬,每小时爬上3米后要滑下2米,这只蜗牛要()小时才能爬出井口。 7、锯一根10米长的木棒,每锯一段要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分钟。 8、3只猫3天吃了3只老鼠,照这样的效率,9只猫9天能吃()只。 9、┖┴┴┴┴┴┴┴┴┴┚图中共有()条线段。 10、有10把不同的锁,开这10把锁的10把钥匙混在一起了,最多要试()次,才能把这10把锁和钥匙全部配对。 练习2 1、小牛文具店有600本练习本,卖出一些后,还剩4包,每包25本,卖出多少本?3、学校有808个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春游,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如果其余5辆车乘的人数相同,最后一辆车乘了几个同学? 4、学校里组织兴趣小组,合唱队的人数是器乐队人数的3倍,舞蹈队的人数比器乐队少8人,舞蹈队有24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5、优优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6写成67,结果得到的商是15还余5。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6、一个书架有3层书,共有270本,从第一层拿出20本放到第二层,从第三层拿出17本放到第二层,这时三层书架中书的本数相等,原来每层各有几本书? 7、箱里放着同样个数的铅笔盒,如果从每只里拿出60个,那么5只箱里剩下铅笔盒的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2只箱里个数的和。原来每只箱里有多少个铅笔盒? 8、参加四年级数学竞赛同学中,男同学获奖人数比女同学多2人,女同学获奖人数比男同学人数的一半多2人,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获奖? 9、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用去32米,第二块用去20米,结果所余的米数第二块是第一块的3倍。两块布原来各长多少米? 10、一个正方形,被分成5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练习3 1、从10000里面连续减25,减多少次差是0? 2、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为零)加上除数和商的积,得到的和,除以被除数,所得的商是多少? 3、明明和花花用同一个数做除法,明明用12去除,花花用15去除。明明除得商是32余数是6,花花 4、三棵树上停着24只鸟。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4只鸟到第二棵树上去,再从第二棵树飞5只鸟到第三树上去,那么三棵树上的小鸟的只数都相等,第二棵树上原有几只? 5、两袋糖,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里拿出8粒糖放到少的一袋里去,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 6、小强、小清、小玲、小红四人中,小强不是最矮的,小红不是最高的,但比小强高,小玲不比大家高。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子写出来。

五年级奥数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

第17讲平面图形的计算(一) 例1.图中的甲和乙都是正方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例2.计算右图的面积。(单位:厘米) 例3.如图,已知四条线段的长分别是:AB=2厘米,CE=6厘米,CD=5厘米,AF=4厘米,并且有两个直角。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例4.右图是两面三刀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分 米) 例5.下页左图是一块长方形草地,长方形的长是16,宽是10,中间有两条道路,一条是长方形,一条是平行四边形,那么,有草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有多大?(单位:米)

练习与思考 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3.下左图的长方形中,三角形ADE与四边形DEBF和三角形CDF的面积分别相等,求三角形DEF的面积。 4.四中平等四边形ABCD的边BC长10厘米,直角三角形BCE的直角边EC长8厘米,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平方厘米,求CF的长。 5.图中三角形的高为4,面积为16;长方形的宽为6,长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多少倍?

6.如图,长方形的长是8,宽是6,A和B是宽的中点,求长方形内阴影部分的面积。 7.如图,BC长为5,求画斜线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 8.上右图是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按照图上标出的数,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9.右图是一块长方形草地,长方形长为16,宽为12,中间有一条宽为2的道路,求草地(阴影部分)的面积。

简便计算作业(12月23日): 1.996+19.97+199.8 2.89?4.68+4.68?6.11+4.68 75?4.7+15.9?25 平均数问题作业(12月23日): 1.已知九个数的平均数是7 2.去掉一个数之后,余下的数的平均数是78。去掉的数是多少? 2.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9棵。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 3.五一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91.5分,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成绩时将一位同学的98分误作89分计算了。经重新计算,全班的平均成绩是91.7分,五一班有多少名同学? 4.把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其平均数是38。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7,后三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有答案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问题。例如:已知两个人或若干人的年龄,求他们年龄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等等。要正确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明白:两个不同年龄的人,年龄之差始终不变。所以我们要抓住“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运用“和差”、“差倍”等知识来分析解答有关年龄方面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大规律: 1、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年龄都是增加相等的量. 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 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典型例题 例[1] 爸爸、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82岁。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两人各多少岁? 分析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即爸爸、妈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因此,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差仍然是6岁。这样原问题就归结为“已知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82岁,他们的年龄差是6岁,求两人各是几岁”的和差问题。

解爸爸年龄:(82+6)÷2=44(岁) 妈妈年龄:44-6=38(岁) 答:爸爸的年龄是44岁,妈妈的年龄是38岁。 例[2]小红今年7岁,妈妈今年35岁。小红几岁时,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分析无论小红多少岁时,妈妈的年龄都比小红大(35-7)岁。所以当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也就是妈妈年龄比小红大(3-1)倍时,妈妈仍比小红大(35-7)岁,这个差是不变的。由这个(35-7)岁的差和对应的这个(3-1)倍,就可以算出小红的年龄,即差倍问题中的差÷(倍数-1)=较小数。 解妈妈现在比小红大的岁数: 35-7=28(岁)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比小红大的倍数是: 3-1=2(倍)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小红的年龄是: 28÷2=14(岁) 答:小红14岁时,妈妈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例[3] 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 分析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可以求出母子今年年龄和是78-6×2=66(岁)。6 年前母子年龄和是66-6×2=54(岁)。又根据6年前母子年龄和与母亲年龄是儿子的5倍,可以求出6年前母亲年龄,再求出母亲今年的年龄。 解母子今年年龄和:78-6×2=66(岁) 母子6年前年龄和:66-6×2=54(岁) 母亲6年前的年龄:54÷(5+1)×5=45(岁)

六年级奥数题:工程问题(A)资料

六年级奥数题:工程 问题(A)

六年级奥数题测试(二) 工程问题 年级 班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60分) 1.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20天完成,乙丙两队合作60天完成,丙丁两队合作30完成,甲丁合作 天完成? 2.甲乙两队合作一项工程,计划在24天内完成.如果甲队做6天,乙队做4天,只能做完全工程的20%,两队单独做完全工程各需要 天. 3.一条公路,甲队独修24天完成,乙队独修30天完成.甲乙两队合修若干天后,乙队停工休息,甲队继续修了6天完成,乙队修了 天. 4.某市举办菊展,新建一个喷水池.单开甲管1小时可将喷水池注满,单开乙管40分钟可将水注满,两管同时齐开5210分钟后,共注水3 14吨.喷水池能装水 吨. 5.一项工作,两个师傅和三个徒弟合作需922天完成,如果三个师傅2个徒弟合作需要7 12天完成,如果一名师傅单独做需 天完成.

6.加工一批零件,甲独做需3天完成,乙独做需4天完成,两人同时加工,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做24个,这批零件共有 个. 7.一项建筑工程,由甲建筑队单独承建要一年半,乙建筑队单独承建要一年零三个月,现在两队合作半年,剩下的由乙队继续完成还要 个月.(假设每月实际工作天数一样) 8.甲、乙、丙三人合修一围墙.甲、乙合修6天修好围墙的31,乙、丙合修2天修好余下的4 1,剩下的三人又合修了5天才完成.共得工资180元,按各人所完成的工作量的多少来合理分配,每人应得 元. 9.原计划用24个工人挖一定数量的土方,按计划工作5天后,因为调走6人,于是剩下的工人每天比原定工作量多挖1方土才能如期完成任务,原计划每人每天挖土 方. 10.一个水池,底部安有一个常开的排水管,上部安有若干个同样粗细的进水管,当打开4个进水管时,需要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当打开2个进水管时,需要1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现在需要在2小时内将水池注满,那么至少要打开 个进水管.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11.抄一份书稿,甲每天的工作效率等于乙、丙二人每天的工作效率的和;丙每天的工作效率相当于甲、乙二人每天工作效率之和的5 1;如果三人合抄只需8天就完成了,那么乙一人单独抄需多少天才能完成?

六年级奥数题:圆与组合圆面积

圆的面积与扇形面积 例1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拓展练习 求下面各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例2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拓展练习 计算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例3 如图所示,两圆半径都是1厘米,且图中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求长方形O ABO 1的面积。 拓展练习 1、如图所示,圆的周长为12.56厘米,AC 两点把圆周分成相等的两段弧,阴影部分(1)的面积与阴影部分(2)的面积相等,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 2、如图所示,直径BC=8厘米,AB=AC,D 为AC 的中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3、如图所示,AB=BC=8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例4 如图所示,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拓展练习 1、如图所示,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2、如图所示,BE 长5厘米,长方形AEFD 面积是38平方厘米。求CD 的长度。 3、如图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按照图中的已知条件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A B C D F B 例5 图中圆的直径AB 是4厘米,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7平方厘米,∠ABC=0 3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D B 拓展练习 1、如图∠1= 15,圆的周长为62.8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100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如图,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31.2平方厘米,圆的直径AC=6厘米,B D :DC=3:1。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3、如图,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 B

2021年小学奥数年龄问题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 欧阳光明(2021.03.07) 年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问题。例如:已知两个人或若干人的年龄,求他们年龄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等等。要正确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明白:两个不同年龄的人,年龄之差始终不变。所以我们要抓住“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运用“和差”、“差倍”等知识来分析解答有关年龄方面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大规律: 1、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年龄都是增加相等的量. 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 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典型例题 例[1] 爸爸、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82岁。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两人各多少岁?

分析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即爸爸、妈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因此,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差仍然是6岁。这样原问题就归结为“已知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82岁,他们的年龄差是6岁,求两人各是几岁”的和差问题。 解爸爸年龄:(82+6)÷2=44(岁) 妈妈年龄:44-6=38(岁) 答:爸爸的年龄是44岁,妈妈的年龄是38岁。 例[2]小红今年7岁,妈妈今年35岁。小红几岁时,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分析无论小红多少岁时,妈妈的年龄都比小红大(35-7)岁。所以当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也就是妈妈年龄比小红大(3-1)倍时,妈妈仍比小红大(35-7)岁,这个差是不变的。由这个(35-7)岁的差和对应的这个(3-1)倍,就可以算出小红的年龄,即差倍问题中的差÷(倍数-1)=较小数。 解妈妈现在比小红大的岁数: 35-7=28(岁)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比小红大的倍数是: 3-1=2(倍)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小红的年龄是: 28÷2=14(岁) 答:小红14岁时,妈妈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例[3] 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

小学奥数工程问题题型大全含答案

奥数之工程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做某一件事,制造某种产品,完成某项任务,完成某项工程等等,都要涉及到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个量,它们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是——工作量=工作效率×时间. 在小学数学中,探讨这三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应用题,我们都叫做“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方法总结: 一:基本数量关系: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二:基本特点: 设工作总量为“1”,工效=1/时间 三:基本方法:

算术方法、整体思想、组合法、比例方法、方程方法、假设法 四:基本思想: 分做合想、合做分想。 五:类型与方法: 一:分做合想:1.合想,2.假设法,3.巧抓变化(比例),4.假设法。 二:按劳分配思路:每人每天工效→每人工作量→按比例分配三:休息请假: 方法:1.分想:划分工作量。2.假设法:假设不休息。3.方程法四:周期工程 休息与周期: 1.已知条件的顺序:①先工效,再周期,②先周期,再天数。 2..天数:①近似天数,②准确天数。 3.列表确定工作天数。 交替与周期:估算周期,注意顺序! 注水与周期:1.顺序,2.池中原来是否有水,3.注满或溢出。 五:工效变化。 六:比例:1.分比与连比,2.归一思想,3.正反比例的运用,4.假设法思想(周期)。

七:牛吃草问题:1.新生草量,2.原有草量,3.解决问题。 一、用“组合法”解工程问题 专题简析: 在解答工程问题时,如果对题目提供的条件孤立、分散、静止地看,则难以找到明确的解题途径,若用“组合法”把具有相依关系的数学信息进行恰当组合,使之成为一个新的基本单位,便会使隐蔽的数量关系立刻明朗化,从而顺利找到解题途径。 例题1。 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15天完成,若甲队做5天,乙队做 3天,只能完成工程的7 30,乙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需要几天? 【思路导航】此题已知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和是1 15,只要求出甲队货乙队的工作效率,则问题可解,然而这正是本题的难点,用“组合法”将甲队独做5天,乙队独做3天,组合成甲、乙两队合作了3天后,甲队独做2天 来考虑,就可以求出甲队2天的工作量7 30- 1 15×3 =1 30,从而求出甲队的工作效率。所以 1÷【1 15-(7 30-1 15×3)÷(5-3)】=20(天)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0题精编版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 学校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2只。用去20只,还剩下多少只? 2、学校买来3个篮球,共花了96元;又买来一个足球,花了40元。买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需要多少元?两种球的单价相差多少元? 3、王霞买来一本14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86页。剩下的计划6天看完,每天要看多少页? 4、一把椅子的价钱是25元,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3倍。买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共用多少元? 5、班里图书角有58本故事书、34本科普读物。要放在一个4层的书架上,平均每层要放多少本书? 6、李丽和王敏同时做纸鹤,李丽每小时做12只,王敏每小时做14只,做了3小时,两个人一共做了多少只纸鹤? 7、同学们参加爬山比赛,女同学分成了4组,每组有15人。参赛的男同学有76名,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爬山比赛? 8、王大伯进县城卖了9只兔子,每只22元。还卖1只羊,得160元。(1)王大伯的兔子和羊一共卖了多少钱?(2)王大伯用卖兔子和羊的钱买了4瓶农药,每瓶13元。王大伯还剩多少钱? 9、一桶3Kg的油42元,一桶5Kg的油65元,哪种瓶装的油便宜? 10、一件上衣65元,一条裤子28元。 (1)买4件上衣比4条裤子多花多少钱? (2)用150元钱买2套衣服,够吗? 11、有两根铁丝,第一根长35米,第二根的长度比第一根的4倍多2米。第二根长多少米? 12、一个长方形的操场周长是400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操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13、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14、冬冬借了一本科技书有40页,一周后归还,他每天准备看6页,能按时归还吗? 15、三(2)班有44人,老师准备分成8个小组讨论,每组可分几人,还剩几人? 16、用一段长4米的布料可以裁5件同样大小的背心。做一件背心要用多少布? 17、一头小象重4吨,用一辆载重10吨的大货车运,一次最多能运几头小象? 18、红旗连锁店原有瓶干632袋,卖出385袋,又运来200袋,这时店里有多少袋瓶干? 19、学校买来810本练习册,一年级领走168本,二年级领走165本,还剩多少本? 20、一列火车的第10号车厢原有116人,到某站后,有58人下车,有45人上本。再开车时,这节车厢有多少人? 21、一台VCD要238元,一台扫描仪要458元,爸爸带了800元钱。够不够? 22、张大爷打了700斤鱼,上午卖出523斤,下午比上午少卖出394斤。 (1)下午卖了多少斤?(2)这一天一共卖了多少斤?(3)还剩多少斤? 23、小明和姐姐一道去书店,姐姐买一本《英语辞典》用去87元,小明买一本科技类的书用去24元。姐姐付给收银员1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4、要给一幅长30厘米,宽26厘米的画做画框。画框的周长至少是多少厘米? 25、用两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 26、向阳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65米。小强围着操场跑了2圈,小强一共跑了多少米?

六年级奥数之面积计算(一)

面积计算(一) 1已知如图,三角形ABC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AE=ED,2BC,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BD= 3 2.如图,AE=ED,BC=3BD,S△ABC=30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BD,S△ABC=21平方厘米。 3.如图所示,AE=ED,DC= 3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4.如图所示,DE=1/2AE,BD=2DC,S△EBD=5平方厘米。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5两条对角线把梯形ABCD分割成四个三角形,如图所示,已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求另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6.两条对角线把梯形ABCD分割成四个三角形,(如图所示),已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求另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7.已知AO=1/3OC,求梯形ABCD的面积(如图所示)。

8.已知三角形AOB的面积为15平方厘米,线段OB的长度为OD的3倍。求梯形ABCD的面积。(如图所示)。 9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被E、F两点 三等分,且四边形AECF的面积为15平方厘 米。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如图所示)。 10.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被E、F、G三点四等分,且四边形AECG的面积为15平方厘米。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如图)。

11.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被E、F、G三点四等分,且阴影部分面积为15平方厘米。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如图所示)。 12.如图所示,求阴影部分的面积(ABCD为正方形)。 13如图所示,BO=2DO,阴影部分的 面积是4平方厘米。那么,梯形ABCD的 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4.如图所示,阴影部分面积是4平方厘米,OC=2AO。求梯形面积。 15.已知OC=2AO,S△BOC=14平方厘米。求梯形的面积(如图所示)。 16.已知S△AOB=6平方厘米。OC=3AO,求梯形的面积(如图所示)。

奥数题—年龄问题

奥数题——年龄问题 (要点:年龄差不变,但相关的年龄倍数在改变。) 例1:小华今年12岁,他妈妈今年48岁,多少年以前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5倍?多少年以后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解:首先,不管是今年或今年前、今年后的若干年,小华和他妈妈年龄的差都是相同的,妈妈的年龄比小华大48-12=36(岁)。 当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5倍时,把那时小华的年龄作为1份,妈妈的年龄是这样的5份,比小华多5-1=4(份),所以那时小华是:36÷4=9(岁),是在今年前12-9=3(年)。 当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时,把那时小华的年龄作为1份,妈妈的年龄是这样的3份,比小华3-1=2(份),所以那时小华是:36÷2=18(岁),是在今年后18-12=6(年)。 答:3年以前,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5倍,6年以后,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例2:小芬家由小芬和她的父母组成,小芬的父亲比母亲大4岁,今年全家年龄的和是72岁,10年前这一家全家年龄的和是44岁。今年三人各是多少岁? 解:一家人年龄的和今年与10年前比较增加了72-44=28(岁),而如果按照三人计算10年后应增加3×10=30(岁),只能是小芬少了2岁,即小芬8年前出生,今年是8岁,今年父亲是(72-8+4)÷2=34(岁),今年母亲是34-4=30(岁)。 答:今年父亲34岁,母亲30岁,小芬8岁。 例3:父亲今年38岁,母亲今年36岁,儿子今年11岁,多少年后,父母亲的年龄之和是儿子的年龄的4倍? 解:今年父母年龄之和为38+36=74(岁),儿子年龄的4倍是44岁,今年父母年龄之和比儿子年龄的4倍多74-44=30(岁),而每过一年父母年龄增加2岁,过一年儿子年龄增加数的4倍为4岁,就是说每过一年父母年龄的增加比儿子年龄增加数的4倍少4-2=2(岁),当父母年龄之和为儿子年龄的4倍时,要过30÷2=15(年)。 答:15年后,父母亲的年龄之和是儿子的年龄的4倍。 例4:今年张老师的年龄是小华年龄的5倍,过8年,张老师的年龄是小华年龄的3倍,小华今年多少岁? 解:今年张老师的年龄是小华年龄的5倍,是把今年小华年龄的作为1份,今年张老师的年龄是这样的5份,张老师今年的年龄比小华多5-1=4(份),过8年,张老师的年龄是小华年龄的3倍,是把那时小华的年龄作为1份,张老师那时的年龄是这样的3份,张老师那时的年龄比小华多3-1=2(份)。今年和过8年后张老师与小华年龄差的岁数是相同的,因此过8年的1份是今年的4÷2=2(份),那么,今年的1份的岁数是8÷(2-1)=8(岁),就是今年小华8岁。 答:今年小华8岁。

小学奥数工程问题十大类

小学奥数工程问题十大类 工程问题就是从分率的角度来解决工作方面的问题,其基本数量关系仍然是工作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只不过不再是具体的数量,而是把“一项工程” 、“一段路”、“一批零件”、“一份稿件”、“一个水池”等这些没有告诉具体数量的工作量看作“1”;几天完成,也就是把这个“ 1”平均分成几份;每天完成几分之几,就是工作效率。 在解答工程问题时,要充分利用“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这个关系。建立“数量间的对应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抓住解答工程问题的特点,理清题目的解题思路,是提高解答工程问题能力的关键。运用常用的数学思想及解题方法,如:假设法、转化法、代换法、列举法、方程等来解答工程问题。 一、单位“ 1” 例题1 一件工作,甲独做要20 天完成,乙独做要12 天完成。这件工作先由甲做了若干天,然后由乙继续做完,从开始到完工用了14 天。这件工作由甲先做了几天? 例题2 一条公路,甲队独修24 天可以完成,乙队独修30 天可以完成。先由甲、乙两队合修4 天,再由丙队参加一起修7 天后全部完成。如果由甲、乙、丙三队同时开工修这条公路,几天可以完成? 练习一: 1、一项工程,甲独做要40 天完成,乙独做要30 天完成。现在先由甲做了若干天,然后由乙接着做,共用了35 天完成任务。乙队单独做了多少天? 2、一条水渠,甲队独挖120 天完成,乙队独挖40 天完成。现在两队合挖8 天,剩下的由丙队加入一起挖,又用12 天挖完。这条水渠由丙队单独挖,多少天可以完成?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6天可以完成,乙、丙合做10天可以完成。如果甲、丙合做3 天后,由乙单独做,还要9天才能完成。如果全部工作由3人合做,需几天可以完成?

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数题

第一讲:错中求解 1、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2看做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342,正确的差是多少? 2、小明在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得到的差是284,正 确的差是多少? 3、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以3加20,误看成某数除以3减20,得 数是72,某数是多少?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4、小丽在计算一道题时,把某数乘以4加20,误看成除以4减20,得数为35, 某数是多少?正确的结果呢? 5、小马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乘数的个位上的5看做2,乘得结果 是550,实际应为625,这两个两位数各是几? 6、小华在做一道两位数乘法时,把乘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5,乘得的结果是875, 正确的结果是805,这两个两位数分别为多少? 7、小林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37当作173,结果商比正确结果大了4, 但余数恰好相同,正确的除法算式应是多少? 8、王刚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71错写成117,结果比原来少9,但余 数恰好相同,正确的除法算式应是多少? 9、小林和小华同时做一道被减数是四位数的减法时,小林计算时在这个四位数 的左端错添了一个5,而小华在这个数的右端也错添了一个5,结果两人所得的差相差22122,求这个四位数。 10、把3写在某个三位数的左端得到一个四位数,把3写在这个数的右端也得到一个四位数,这两个四位数的差是1071,求这个三位数。 第二讲用对应法解题 1、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2、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 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3、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 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需要多少元? 4、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一 筐番茄和一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 5、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球共28只, 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红气球、蓝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 6、小明和小红共12岁,小红和小丽共17岁,小丽和小名共13岁,三人各多少 岁? 7、三年级三个班种了一片小树林。其中72棵不是一班种的,75棵不是二班种 的,73棵不是三班种的。问三个班各种了多少棵树? 8、百货商店运来三种鞋子,其中37双不是皮鞋,54双不是运动鞋,51双不是 布鞋,三种鞋各运来多少双?

第二讲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二)

第二讲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二) 不规则图形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由圆、扇形、弓形与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规则图形组合而成的,这是一类更为复杂的不规则图形,为了计算它的面积,常常要变动图形的位置或对图形进行适当的分割、拼补、旋转等手段使之转化为规则图形的和、差关系,同时还常要和“容斥原理”(即:集合A与集合B 之间有:S A∪B=S A+S b-S A∩B)合并使用才能解决。 例1 如右图,在一个正方形内,以正方形的三条边为直径向内作三个半圆.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法1:把上图靠下边的半圆换成(面积与它相等)右边的半圆,得到右图.这时,右图中阴影部分与不含阴影部分的大小形状完全一样,因此它们的面积相等.所以上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解法2:将上半个“弧边三角形”从中间切开,分别补贴在下半圆的上侧边上,如右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解法3:将下面的半圆从中间切开,分别贴补在上面弧边三角形的两侧,如右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的一半. 例2 如右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厘米,分别以B、D为圆心以4厘米为半径在正方形内画圆,求阴影部分面积。 解:由容斥原理 S阴影=S扇形ACB+S扇形ACD-S正方形ABCD

例3 如右图,矩形ABCD中,AB=6厘米,BC=4厘米,扇形ABE半径AE=6厘米,扇形CBF的半CB=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S阴影=S扇形ABE+S扇形CBF-S矩形ABCD =13π-24=15(平方厘米)(取π=3)。 例4 如右图,直角三角形ABC中,AB是圆的直径,且AB=20厘米,如果阴影(Ⅰ)的面积比阴影(Ⅱ)的面积大7平方厘米,求BC长。 分析已知阴影(Ⅰ)比阴影(Ⅱ)的面积大7平方厘米,就是半圆面积比三角形ABC面积大7平方厘米;又知半圆直径AB=20厘米,可以求出圆面积.半圆面积减去7平方厘米,就可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进而求出三角形的底BC的长. =(157-7)×2÷20 =15(厘米)。 例5 如右图,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小学奥数题年龄问题

小学奥数题年龄问题 小学奥数题年龄问题 1.父亲今年32岁,儿子今年5岁,再过几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 2.黄坤今年12岁,丁老师今年38岁。再过多少年,黄坤的年龄是丁老师年龄的3/5? 3.星星今年5岁,她妈妈今年32岁,再过多少年星星与妈妈年龄之比为2:5? 4.甲乙两人的年龄和是63岁。当甲是乙现在年龄的一半时,乙那时的年龄正好是甲现在的年龄。那么,甲是多少岁? 5.父亲比儿子大28岁,母亲比儿子大23岁,父亲与母亲的年龄和是73岁。儿子的年龄是多少岁? 6.甲乙利润年龄的和是45岁,当甲是乙现在年龄的3/5时,乙当时的年龄恰好是甲现在的年龄,那么,乙比甲大多少岁? 7.今年,孙老师和曾校长的年龄和恰好是100岁,当孙老师年龄是曾校长现在年龄的4/7时,曾校长那时刚好是孙老师校长这么大。孙老师比曾校长小几岁? 8.今年王叔的年龄恰好是金老师年龄的4/7。12年后,王叔的年龄又正好是金老师的2/3,今年金老师多少岁? 9.王大伯今年46岁,小洁今年7岁。几年后,王大伯的年龄恰好是小洁的4倍? 10.父亲和儿子今年共60岁,又知4年前,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3倍。儿子今年是多少岁? 小学奥数培优题年龄问题应用题:

1、小刚说:去年爸爸比妈妈大4岁,我比妈妈小26岁。请你算一算,今年小刚的爸爸比小刚大几岁? 2、老张、阿明和小红三人共91岁,已知阿明22岁,是小红年龄的2倍。问老张几岁? 3、儿子的年龄是爸爸的1/4,三年前父子年龄之和是49岁。求父子现在年龄各是几岁? 4、妈妈今年35岁,恰好是女儿年龄的7倍。多少年后,妈妈的年龄恰好是女儿的3倍? 5、小明今年8岁,他与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81岁,多少年后他们的平均年龄是34岁?这时小明几岁? 6、小冬今年12岁,五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小冬年龄的9倍,爷爷今年多少岁? 7、妈妈今年40岁,恰好是小红年龄的4倍,多少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2倍? 8、一家三口人,三人的年龄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岁? 9、今年,祖父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6倍,几年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年龄的5倍。又过了几年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年龄的4倍,求祖父今年多少岁? 10、三年前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儿子小刚年龄的6倍,今年父子年龄和是55岁,小刚今年多少岁? 11、爸爸15年前的年龄相当于儿子12年后的年龄,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时,爸爸多少岁? 12、甲的年龄数字颠倒过来恰好是乙的年龄,两人年龄和为99岁,甲比乙大9岁,求甲的年龄。

六年级奥数工程问题(教师版)

工程问题 一:基本类型 工程问题中的某项工程一般不给出具体的数量,首先,在解题时关键要把“一项工程”看作单位“ 1 ”,工作效率就用完成单位“ 1 ”所 需的工作时间的倒数来表示;其次,在解答时要抓住三个基本数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并结合有关工程问题的三个基本数量关系式来列式解答。 模型一: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二工作总量 模型二: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二工作时间 模型三:工作总量+工作时间二工作效率(和) (一)先合作,后独作 例1、一条公路,甲队独修需24天完成,乙队独修需30天完成。甲、乙两队合修若干天后,乙队停工休息,甲队继续修了6天完成,乙队修了多少天?(A) 设乙x 天(1/24+1/30 )x+1/24*6=1 x=10 例2、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20天可以修完,乙队单独修30天可以修完。现两队合修,中途甲队休息 2.5天,乙队休息若干天,这样一共14天才修完。乙队休息了几天?(B级)

(二)丙先帮甲,再帮乙 例3、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甲需10小时,乙需12小时,丙需15 小时。有同样的仓库A和B,甲在A仓库,乙在B仓库同时开始搬运货物,丙开始帮助甲搬运,中途又去帮助乙搬运,最后同时搬完两个仓库的货物。丙帮助甲搬运了几小时?(B级) (三)甲乙合作,中途有人休息 例4、一项工程,如果单独做,甲需10天完成,乙需15天完成,丙需20天完成。现在三人合作,中途甲先休息1天,乙再休息3天, 而丙一直工作到完工为止。这样一共用了几天时间?(B级)

(四)独做化合做 例5、甲乙合做一项工程,24天完成。如果甲队做6天,乙队做4 天,只能完成工程的1/5 ,两队单独做完成任务各需多少天?(B级) (五)合做变独做 例6、一项工程,甲先独做2天,然后与乙合做7天,这样才完成全 工程的一半。已知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 2 : 3。如果由乙单独做, 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B)

小学三年级上册奥数题道

X X小学三年级上册奥数题155道 1、王老师带了8000元钱,买一台电脑用去了6387元,买一台打印机用去986元,还剩多少元? 2、三、四年级同学一共收集树种65千克,三年级同学收集6袋,每袋5千克,四年级心理学收集了多少千克? 3、电视机厂第一天上午生产电视机274台,下午生产196台,如果第三天生产510台,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生产多少台? 4、家具厂上个月生产单人木床1500张,双人木床1850张,铁床2500张,铁床比木床少生产多少张? 5、手帕厂原计划八月份生产手帕3280打。采用新的生产流水线后,生产的手帕运走了2960打,还剩875打。比原来计划增产多少打? 6、少先队员割草。第一小队割草46千克,第二小队割草54千克,第三小队比第一、二小队割草总数少39千克,第三小队割草多少千克? 7、第一养鸡场养鸡2670只,第二养鸡场比第一养鸡场少养980只,两个养鸡场一共养鸡多少只? 8、食堂九月份烧煤300千克,十月分比九月份节约用煤40千克。两个月共烧煤多少千克? 9、童装厂九月份计划生产童装2060套,结果上半月生产1208套,下半月生产1395套,超过计划多少套? 10、洗衣机厂九月份上半月生产洗衣机845台,下半月生产968台,八月分生产1560台。九月份比八月份多生产多少台?两个月共生产多少台? 11、张大伯家有8袋化肥,每袋重50千克,用去31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12、饲养小组养灰兔75只,养的白兔是灰兔的5倍。两种兔共多少只? 13、饲养小组养灰兔75只,是白兔的5倍。这个饲养小组共养兔多少只? 14、一个小组有9个工人,同时加工塑料封面,平均每人加工 105个。把其中的850个装在箱子里,还剩下多少个? 15、商场有白汗衫8箱,每箱560件。有花汗衫2600件。花汗衫比白汗衫少多少件? 16、一箱桔子重15千克,一箱苹果的重量是桔子的2倍。8箱这样的苹果重多少千克? 17、供销社收购鸡蛋1300千克,收购的鸭蛋比鸡蛋多2500千克。收购的鸡蛋和鸭蛋共多少千克? 18、书法小组有6个同学,每人每天写24个大字,照这样计算,一星期,这个书法小组共写多少个大字? 19米的绳子,剪下8米做1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短跳绳,能做多少短跳绳? 1.学校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2只。用去20只,还剩下多少只? 2、学校买来3个篮球,共花了96元;又买来一个足球,花了40元。买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需要多少元?两种球的单价相差多少元? 3、王霞买来一本14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86页。剩下的计划6天看完,每天要看多少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