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铁厂变配电系统设计

钢铁厂变配电系统设计

钢铁厂变配电系统设计
钢铁厂变配电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书

变配电所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变配电所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摘要:本文针对笔者多年来在审查10、6kV配电所及10、6变电所设计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依据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变电所配电所存在问题规范 10、6 kV配电所及10、6kV变电所设计,是工程建设中非常普通又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规范性和技术性都很强,许多方面涉及到国家强制性条文的贯彻落实。要做好变配电所设计既要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规程,又要满足当地供电部门的具体要求,否则会出现种种问题,影响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为了做好变配电所的设计,现将本人在审查我院变配电所设计图纸时发现各种问题中的一部分整理出来,进行简要的分析,与大家相互交流,以便共同提高。 1.变电所和配电所的名称工程设计在使用名词术语时要力求准确,不能随意。在具体项目的设计文件中不宜笼统使用“变配电所”这一名称。“变配电所”是变电所和配电所的统称,仅用于泛指。具体谈到某种类别或某一个体时,应分别称为“变电所”或“配电所”。在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中,“变电所”的解释是“10kV及以下交流电源经电力变压器变压后对用电设备供电”:“配电所”的解释是“所内只有起开闭和分配电能作用的高压配电装臵,母线上无主变压器”。在变电装臵与配电装臵均有时,以升降压为主要功能包括附有高、中压配电装臵者,称为“变电所”“以中压

配电为主要功能 包括附有3~10/0.4kV变压器者,称为”配电所“。一项工程具有多个变电所时,应以所在建筑物的名称或用流水号对各变电所分别命名。 2.带电导体系统的型式和系统接地的型式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64第312条,配电系统的型式有两个特征,即带电导体系统的型式,如三相四线制,和系统接地的型式如TN-C-S系统。在正式文件中不得把三相四线制的TN-S系统称为“三相五线制”。在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37页“名词解释”中已明确指出,“三相四线制是带电导体配电系统的型式之一,三相指L1、L2、L3三相,四线指通过正常工作电流的三根相线和一根N线,不包括不通过正常工作电流的PE线”。它并进一步阐明“TN-C、TN-C-S、TN-S、TT等接地型式的配电系统均属三相四线制”。在我国低压配电电压应采用220V/380V.带电导体系统的型式宜采用单相二线制、两相三线制、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在设计文件中,对TN-S与TN-C-S接地型式的划定有时混淆不清。系统的接地型式一般是就一个变电所或一台变压器的供电范围而言。中性线N线和保护线PE 线仅在局部范围内,如一栋楼或一层楼分开时,应称TN-C-S系统。TN系统中某一剩余电流保护器负荷侧电气装臵的外露导电体单独接地时,可称为局部TT系统。 3.分级分类术语和标准计量单位设计文件中的各种分级、分类等名词术语,应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统一,不得混淆。如经常使用的术语:电力负荷应称为一、二、三级负荷,这里用“级”不用“类”;

10KV变电所配电系统设计

10KV变电所及其配电系统的设计 摘要: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电器设备及配电网络按一定的接线方式所构成,他从电力系统取得电能,通过其变换、分配、输送与保护等功能,然后将电能安全、可靠、经济的输送到每一个用电设备的转设场所。变电所涉及方面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多,分析变电所担负的任务及用户负荷等情况,选择所址,利用用户数据进行负荷计算,确定用户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同时进行各种变压器的选择,从而确定变电站的接线方式,再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送配电网络及导线,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变电所高低压电气设备,为变电所平面及剖面图提供依据。本变电所的初步设计包括了:(1)总体方案的确定(2)负荷分析(3)短路电流的计算(4)配电系统设计与系统接线方案选择(5)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6)防雷与接地保护等内容。 关键词:变电所;负荷;输电系统;配电系统

第1章绪论 1.1工厂变配电所的设计 1.1.1用户供电系统 电力用户供电系统由外部电源进线、用户变配电所、高低压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组成。按供电容量的不同,电力用户可分为大型(10000kV·A以上)、中型(1000-10000kV·A)、小型(1000kV·A及以下) 1.大型电力用户供电系统 大型电力用户的用户供电系统,采用的外部电源进线供电电压等级为35kV 及以上,一般需要经用户总降压变电所和车间变电所两级变压。总降压变电所将进线电压降为6-10kV的内部高压配电电压,然后经高压配电线路引至各个车间变电所,车间变电所再将电压变为220/380V的低电压供用电设备使用。 某些厂区环境和设备条件许可的大型电力用户也有采用所谓“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的供电方式,即35kV的进线电压直接一次降为220/380V的低压配电电压。 2.中型电力用户一般采用10kV的外部电源进线供电电压,经高压配电所和10kV用户内部高压配电线路馈电给各车间变电所,车间变电所再将电压变换成220/380V的低电压供用电设备使用。高压配电所通常与某个车间变电所合建。 3.小型电力用户供电系统 一般小型电力用户也用10kV外部电源进线电压,通常只设有一个相当于车间变电所的降压变电所,容量特别小的小型电力用户可不设变电所,采用低压220/380V直接进线。 1.1.2工厂变配电所的设计原则 1.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程和标准,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节约能源、节 约有色金属等技术经济政策。 2.应做到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应采用效率高、能耗低、性能较先进的电气产品。 3.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性。 4.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

低压变配电系统设计.

(2011届) 专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低压变配电系统设计 学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气自动化 学生姓名: 班级:电气0631 学号:06053128 指导教师姓名: 最终评定成绩:

摘要 工厂供电设计的任务是从电力系统取得电源,经过合理的传输、变换、分配到工厂车间中每一个用电设备上,随着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工厂用电量快速增长,对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以及技术经济指标等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供电设计是否完善,不仅影响工厂的基本建设投资、运行费用和有色金属消耗量,而且也反映到工厂的可靠性和工厂的安全生产上,它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和人身安全等是密切相关的。 工厂供电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设计方案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同时必须满足以下几项基本要求: 1、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低,并尽可能工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消耗量。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局部和当前和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目录 1、车间的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 2、确定车间变电所的所址和型式―――――――――――――――――― 3、确定车间变电所主变压器型式,容量和台数及主结线方案(要求从两个比较合理的方案中优选)―――――――――――――――――――― 4、短路计算,并选择一次设备(尽量列表)――――――――――――― 5、选择车间变电所高低进出线截面(包括母线)――――――――――― 6、选择电源进线的二次回路及整定继电保护――――――――――――― 7、车间变电所的防雷保护及接地装置的设计――――――――――――― 8、确定车间低压配电系统布线方案――――――――――――――――― 9、选择低压配电系统的导线及控制保护设备――――――――――――― 10、设计说明书―――――――――――――――――――――――――― 11、车间变电所主结线电路图―――――――――――――――――――― 12、车间变电所平、剖面图―――――――――――――――――――――

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设计

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设计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实习报告) 题目:110KV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设计 所属系部:电子工程系 专业班级:输变电工程12-1 学生姓名:刘康 指导教师:梁家裴 2015年6月6日

毕业论文(实习报告)任务书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所属系部:电子工程系 题目: 任务内容: 论文撰写要求: 1、按所学专业选题,要立意求新,实用可行。 2、论文观点鲜明正确,中心突出,论据充足可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注意避免单纯罗列资料或数据,忽视论证分析的情况;避免写成描述性的记叙文章。 3、学生应独立完成论文写作,严禁抄袭他人之作,严禁请人代写。 4、论文交稿时,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清洁。文前列出目录,文后列出参考文献清单。 5、论文应表述自己的独立见解,尽量避免照搬照抄书中语句。 6、论文一律用统一的论文稿纸撰写,并将封面、任务书填写齐全。 时间安排: 参考资料: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毕业论文(实习报告)评审表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所属系部: 题目: 指导教师评语: 初评成绩: 指导老师签字: 年月日评审小组意见: 评审小组成员签字: 年月日终评成绩:

本文主要进行110KV变电站设计。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及线路和所有负荷的参数,通过对所建变电站及出线的考虑和对负荷资料分析,满足安全性、经济性及可靠性的要求确定了110KV、35KV、10KV侧主接线的形式,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从而得出各元件的参数,进行等值网络化简,然后选择短路点进行短路计算,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及最大持续工作电流,选择并校验电气设备,包括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并确定配电装置。根据负荷及短路计算为线路、变压器、母线配置继电保护并进行整定计算。本文同时对防雷接地及补偿装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进行了电气主接线图及110KV配电装置间隔断面图的绘制 关键词:变电站设计,变压器,电气主接线,设备选择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第一节电器的选择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 第三章配电设备的布置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配电设备布置中的安全措施 第三节对建筑的要求 第四章配电线路的保护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短路保护 第三节过负载保护 第四节接地故障保护 第五节保护电器的装设位置 第五章配电线路的敷设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绝缘导线布线 第三节钢索布线 第四节裸导体布线 第五节封闭式母线布线 第六节电缆布线 第七节竖井布线 附录一名词解释 附录二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低压配电设计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配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节约电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装维护方便,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扩建工程的交流、工频500V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第1.0.3条低压配电设计应节约有色金属,合理地选用铜铝材质的导体。 第1.0.4条低压配电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第一节电器的选择 第2.1.1条低压配电设计所选用的电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器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标称电压相适应; 二、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 三、电器的额定频率应与所在回路的频率相适应; 四、电器应适应所在场所的环境条件;

五、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第2.1.2条验算电器在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应采用安装处预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当短路点附近所接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超过短路电流的1%时,应计入电动机反馈电流的影响。 第2.1.3条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时,应设置隔离电器。 第2.1.4条隔离电器应使所在回路与带电部分隔离,当隔离电器误操作会造成严重事故时,应采取防止误操作的措施。 第2.1.5条隔离电器宜采用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开关或彼此靠近的单极开关。 第2.1.6条隔离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 一、单极或多极隔离开关、隔离插头; 二、插头与插座; 三、连接片; 四、不需要拆除导线的特殊端子; 五、熔断器。 第2.1.7条半导体电器严禁作隔离电器。 第2.1.8条通断电流的操作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 一、负荷开关及断路器; 二、继电器、接触器; 三、半导体电器; 四、10A及以下的插头与插座。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 第2.2.1条导体的类型应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选择。绝缘导体除满足上述条件外,尚应符合工作电压的要求。 第2.2.2条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 二、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 三、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四、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固定敷设的导线最小芯线截面应符合表2.2.2的规定。 表2.2.2固定敷设的导线最小芯线截面

地铁1号线供电系统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工作总结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设计 分校(站、点):国顺 年级、专业:08秋机电一体化 教育层次:大专 学生姓名:朱臻 指导教师:李杰 完成日期: aufwiedesan

目录 一、牵引站一次系统 (3) 二、牵引供电系统各主要设备介绍 (5) (一)交流系统 (5) (二)整流器 (6) (三)直流高速断路器 (9) (四)中央信号屏…………………………………………………………………… 11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设计 随着城市的发展,轨道交通越来越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上海地铁的客流也与日聚增,而供电系统在整个地铁运营中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铁供电系统主要可分为:主变电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和车站及附属设备供电系统(降压站)三大部分,主变电系统就是将电网的110KV高压电转换为33KV 和10KV供牵引和降压站。牵引供电系统(以下简称牵引站)要求:供电安全系数高,能适应地铁列车大密度、高频率启动和制动,相邻供电区域间必须没有无电区域。因此,上海地铁采用了33KV的交流高压电通过整流器转为1500V的直流电并送到触网为列车供电技术。下面就以92年建成的地铁一号线衡山路牵引站为例作一下系统的介绍。 一、牵引站一次系统 地铁供电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和民用电,属于一级负荷,对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牵引站也是按照上述要求来设计的。衡山路牵引站33kv有两条回路供电,分别是上衡牵和广衡牵33KV进线开关,平时上衡牵运行,广衡牵作备用:采用西门子公司制造的GIS(六氟化硫全封闭高压开关柜)组合式开关柜,比传统高压柜占地面积小,可靠性高,维护工作也大大减少。 本牵引站由两台4.4MVA整流变压器将33KV降到1220V并送往整流器,采用干式双绕组变压器,一次侧为Dd0接法,有利于简少谐波干扰;二次侧为DY5接法利用三角形和星形互差30度的特点组成交流6相整流电路通过整流以后得到12脉波直流电,比一般三相6脉波整流电路大大减少了脉动系

低压车间配电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低压车间配电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车间供电,就是指车间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车间配电。众所周知,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在车间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工业外)。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车间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做好车间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能源节约是车间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车间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车间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车间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配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二、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与当代新兴科学技术相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相当古老了,然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又总是充满青春活力,处于蓬勃发展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科学技术,又与电力系统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以电力系统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泉源,同时又不断地吸取相关的科学技术中出现的新成就作为发展的手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过程充分地说明了这一论点。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两次飞跃。三个阶段是机电式、半导体式、微机式。第一次飞跃是由机电式到半导体式,主要体现在无触点化、小型化、低功耗。第二次飞跃是由半导体式到微机式,主要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显而易见,第二次飞跃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它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当前正面临第二次飞跃的大好机遇,因此应该立足于充分发挥微机保护的智能作用,根据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利用相关技术的新成就,把继电保护技术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故障信息的识别、处理和利用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基础。30年代,在电力系统发展对

地铁变配电系统设计

地铁变配电系统工程设计 摘要:本文针对地铁变配电系统工程,详细论述了地铁降压变电所的主接线和运行方式、继电保护、测量与计量等,以及低压配电系统和照明配电系统的设计技术。 关键词:地铁变配电系统工程设计 1.引言 地铁车站一般分为地下二层,地下一层称为站厅层,地下二层称为站台层,每层均分为公共区和两端的设备区。公共区是乘客购票、乘车的区域,设备区则是各种专业的设备机房,如BAS、FAS、AFC(自动售检票)、通信、信号、泵房、气体灭火、照明配电室、环控机房、环控电控室、牵引/降压变电所、蓄电池室、屏蔽门管理室、车站控制室等。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二期工程共设17座地下车站和1座地面车辆段,线路全长22公里,与明珠线一期工程的中段连接,构成环线。 明珠线二期工程供电系统采用集中供电的110/35/10kV三级电压供电方式,由主变电所、牵引供电系统、变配电系统和电力SCADA系统组成。全线设两座110/35/10kV主变电所,向牵引供电系统(35kV)和变配电系统(10kV)供电。由于地铁牵引、车站动力多为一级负荷,因此每座主变电所均由城市电网提供两回独立电源。 变配电系统由10/0.4kV降压变电所、低压配电系统与照明配电系统组成。降压变电所在规模较大的车站设置二座,以车站中心为界,每座变电所各提供半个车站和单侧相邻半个区间的负荷用电。而规模较小的车站则设置一座,提供整个车站和两侧相邻半个区间的负荷用电。 2.地铁降压变电所设计 2.1主接线 全线的降压变电所被分成若干个供电分区,每一个供电分区均从主变电所的35/10kV主变压器,就近引入两路10kV电源。在各供电分区设有网络开关,正常运行时该开关分断,形成10kV开口双环网络供电形式。

1配电干线图与低压配电系统图设计_secret

一、低压配电干线图设计(一)确定干线图结构

本工程采用来自两个不同变电所的两路独立的10 KV电源进线埋地引入本建筑。由两个配电屏对建筑物进行供电,配电干线图的结构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P63进行设计: 7.2.1 多层公用建筑配电系统 1 配电系统应满足安全、可靠\计量、维修、管理的要求。照明与电力应分成不同的配电系统。 2 电缆或架空进线,进线处应设有电源箱,电源箱内应设置总开关,电源箱宜放在室内,当有困难设在室外时要选室外型电源箱。 3 对于用电负荷较大或较重要时,应设置低压配电室,从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各层或分配电箱的配电,宜采用树干式或放射与树干混合方式。 7.2.2 高层公用建筑低压配电系统 1 高层公用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的确定,应满足供电安全、可靠、计量、维护、管理的要求。应将照明与电力负荷分成不同的配电系统,消防及其他防灾用电设施的配电应分别自成系统。 2 对于容量较大的集中负荷或重要负荷宜从配电室以放射式直接供电。 3 高层公用建筑的垂直供电干线,应视负荷重要程度、负荷大小及分布情况,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以母线槽供电的树干式配电; 2)以电缆干线供电的放射式或树干式配电,当为树干式时,宜采用电缆T 接端子方式引至各层配电箱; 3)采用分区树干式以适应不同功能区域或用电设备的要求。 4 高层公用建筑配电箱的设置和配电回路的划分,应根据防火分区、负荷性质和密度、管理维护方便等条件综合确定。 5 高层公用建筑的消防及其他防灾用电设施的供电要求见本规范第13 章的有关规定。 所以,配电屏1T主要对楼层照明配电箱供电,干线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结合的供电方式,干线回路1 WLM对一至三层配电,回路 WLM对顶层配电,回路5 WLM对三层和八层的双电源配电;配电屏2T WLM对七至十层配电,回路4 WLM对四至六层配电,回路3 2 则主要对地下一层的主要设备和应急照明供电,采用放射式供电,回路8 WLM对地下水泵房供电, WLM对地下制冷机房供电,回路9 回路10 WLM对地下主要动力设备进行供电。 (二)干线负荷计算及其导线、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1、计算干线1 WLM的负荷 1)WLM1干线上共有三个照明配电箱,其参数如下: 1AL P30=16kW 2AL P30=17.18kW 3AL P30=17.88kW Q30=9.92kvar Q30=10.65kvar Q30=11.09kvar

中型工厂供配电系统变配电所电气设计

XX大学XX学院 本科生课程设计 题目:中型工厂供配电系统变(配)电所电气设计课程:供配电工程 专业:XXXXXXXX 班级:XXXXX 学号: XXXX 姓名:XXXX

指导教师:XXXX 完成日期:2013.6.13 供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课题 题目:中型工厂供配电系统变(配)电所电气设计。 简介:工厂共有生产车间7个,另有综合辅助设施2个。根据工程的总体规划,工厂拟设总降压变电所或配电所一座,车间变电所3座。高压变电所或高压配电所拟与二号车间变电所合建。3、4车间负荷为二级负荷。 二、设计基础资料 1、各车间(部门)的用电负荷情况统计如下表 (1)1号车间变电所STS1供电负荷: 1车间动力150Kw、Kd=0.75、cos?=0.65 照明20Kw、Kd=0.85、cos?=0.7 2车间动力380Kw、Kd=0.65、cos?=0.7 照明25Kw、Kd=0.85、cos?=0.7 综合楼动力180Kw、Kd=0.75、cos?=0.8 照明280Kw、Kd=0.85、cos?=0.8 (2)2号车间变电所STS2供电负荷: 3车间动力400Kw、Kd=0.65、cos?=0.7 照明30Kw、Kd=0.85、cos?=0.7

4车间动力600Kw、Kd=0.55、cos?=0.75 照明40Kw、Kd=0.85、cos?=0.7 5车间动力200Kw、Kd=0.6、cos?=0.75 照明20Kw、Kd=0.85、cos?=0.7 (3)3号车间变电所STS3供电负荷: 6车间动力280Kw、Kd=0.65、cos?=0.7 照明25Kw、Kd=0.85、cos?=0.7 7车间动力250Kw、Kd=0.65、cos?=0.7 照明20Kw、Kd=0.85、cos?=0.7 食堂等动力180Kw、Kd=0.75、cos?=0.8 照明40Kw、Kd=0.8、cos?=0.6 注:计算总负荷时,KD取0.9。 2、工厂为三班制连续生产,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6000h。由于工厂为新建,近5年内负荷发展不超过10%。无高压用电设备。厂区内不设架空线路。 3、与供电部门签定的供用电协议: 工作电源由电力系统的地区变电所A提供,变电所A有35Kv和10Kv两种电压出线可供工厂选用,变电所A到工厂的架空线路总长度为5Km。此外,电力系统还有一个变电所B的10Kv线路可向工厂提供所需的备用电源,变电所B到工厂的架空线路长为7Km 。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不允许同时对工厂供电。 供电部门要求在工厂高压进线侧进行用电计量,要求高压侧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不同电价,计量分开。 已知变电所A出口处短路容量为300MVA~400MVA,变电所B出口处短路容量为

低压工厂配电系统课程设计

工厂供电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工厂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 班级:三班 学生姓名: 尚帅学号: 指导教师:刘丽

2016年 11月 30日

目录 1 车间的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负荷计算的目的、意义及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厂负荷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负荷、无功负荷、视在负荷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确定车间变电所的所址和形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变电所的形式(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确定车间变电所主变压器型式,容量和台数及主结线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短路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K-1点的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UC1=10KV)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K-2点的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UC2=)..............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一次设备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低压电气设备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选择车间变电所高低进出线截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变压器高压侧进线电缆截面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0V低压出线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选择电源进线的二次回路及整定继电保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量与指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继电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车间变电所的防雷保护及接地装置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直击雷............................................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雷器的选择(防雷电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车间变电所主结线电路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心得体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铁供电系统设计

地铁供电系统 第一节概述 一、地铁供电方式 地铁的供电电源要求安全可靠,通常由城市电网供给。目前,国内各城市对地铁及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一般有三种方式,即分散供电方式、集中供电方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混合供电方式。 分散供电方式是指沿地铁线路的城市电网(通常是10KV电压等级)分别向各沿线的地铁牵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供电。其前提条件是城市电网在地铁沿线有足够的变电站和备用容量,并能满足地铁牵引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如早期的北京地铁采取的就是这种供电方式。 集中供电方式是指城市电网(通常是110KV或66KV电压等级)向地铁的专用主变电所供电,主变电所再向地铁的牵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供电,地铁自身组成完整的供电网络系统。近几年新建的地铁系统多采用集中供电方式,如上海、广州、深圳地铁等。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供电方式是上述两种供电方式的结合,可充分利用城市电网的资源,节约投资,但供电可靠性不如集中供电方式,管理亦不够方便。 集中和分散两种不同供电方式的比较如表1-3-1所示,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供电方式优缺点介于两者之间。

表1-3-1 地铁供电方式的比较 供电方 式 优 点 缺 点 集中供 电方式 l 供电可靠性高,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 l 主变电所采用110/35KV 有载自动调压变压器,并有专用供电回路,供电质量好; l 地铁供电可独立进行调度和运营管理; 检修维护工作相对独立方便; l 可提高地铁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l 牵引整流负荷对城市电网的影响小; l 只涉及城市电网几个220KV 变电站的增容改造,工程量较小,相对易于实现。 l 投资较大。

分散供电方式 l 投资较小; l 便于城市电网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l 因同时受110KV 和10KV 电网故障影响,故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多; l 10KV 电网直接向一般用户供电,引起的故障几率大,可靠性较低; l 与城市电网的接口多,调 度和运营管理环节增多,故障状 态下的转电不方便; l 牵引整流机组产生的高次谐波直接进入10KV 电网对其他用户的影响较大; l 要求城市电网的变电所应具有足够的备用容量,以满足地铁牵引供电的要求;涉及较多110KV 变电站的增容改造,工程量较大。 对于某一城市究竟应采用哪种供电方式,需要根据地铁和城轨交通用电负荷并结合该城市电网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若该城市的电力资源缺乏,变电站较少,采用分散供电方式时由于需要新建多个地区

住宅小区变配电系统设计及变配电室布置分析

住宅小区变配电系统设计及变配电室布置 一、设计规范,规程 二、术语和定义 三、高压配电系统 四、低压配电系统: 五、各地常见高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定总结 六、高低压配电室位置选择 七、高低压配电室机房及设备布置 八、柴油发电机房布置 一、设计规范,规程: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201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中国南方电网 10KV及以下业扩受电工程技术导则 深圳供电局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用户供电技术导则 深圳供电局业扩工作管理规定 二、术语和定义: 1、变电所:所内20KV及以下交流电源经电力变压器变压后对用电设备供电。 2、配电所:所内只有起开闭和分配电能作用的高压配电装置,母线上无主变压器。 3、开闭所:用于接受并分配电力的供配电设施,高压电网中也称为开关站。中压配电网中的开闭所一般用于10(20)KV电力的接受和分配。开关站(开闭所)位于地下的中压开关柜选用全绝缘、全密封、免维护、充气式负荷开关柜,进线不设保护,<1600kVA出线采用熔断器,一般不选用断路器。进线和环出单元使用单体式负荷开关柜,出线采用3-4气箱共箱式或单体式负荷开关柜;开闭所一般由供电部分负责设计、使用。 4、公用配变电所(公变):由供电部门直接管理的配(变)电所,所供负荷一般为住宅居民生活用电、电梯、消防等,简称公变。在深圳一般高压、变压器是属需移交供电局资产,低压配电室不用移交。 5、专用配变电所(专变):指为新建住宅区内公共用户服务【地下室照明,值班照明、警卫照明、保安系统照明、绿化景观照明、路灯照明、电话机房电源、人防配电、电锅炉、锅炉房用电、立体车库用电、商业、车库用电、物业用房、幼儿园、派出所、医疗站、商业水泵、生活与商业混用水泵、供热交换站(二次加压泵)、垃圾回收站、中央空调、污水源热泵、水源热泵】,由产权委托人自行负责管理的配(变)电所,简称专变。一般用户自己管理。 6、城市配电网:220KV及以上电压电网为高压配电网,110KV及以下电压电网为城市配电网,其中35、66、110KV电压电网为高压配电网,6、10、20KV电压电网为中压配电网,0.38KV电压电网为低压配电网。 7、供电方案:指供电企业根据客户的用电需求,制定并与客户协商确定的电力供应具体实施方案。供电方案包括:供电电压等级、供电容量、供电电源位置、供电电源数、供电回路数,路径、出线方式、供电线路敷设、继电保护、初步的计量和计费方案等内容。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第四章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低压配电系统概述 配电系统设计的一般规定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设计原则 (1)配电系统应做到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好,满足生产要求。对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独立电源;对二级负荷一般要有两个电源,可以手动切换,在条件很困难的情况下,允许只有一个电源。 (2)配电系统的接线力求简单灵活,便于操作维护,并能适应负荷的变化和系统的发展。同一电压的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两级。 (3)制定配电系统方案时,一般不考虑当一电源系统发生故障或检修停电时,另一电源进线也同时发生故障。 (4)制定配电系统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节约基建投资,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5)配电系统应考虑负荷的增长,预留必要的发展余地作出分期建设的规划。配、变电所的电源进线要有适当的富裕的供电能力。 设计的一般规定和要求 负荷分级 按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负荷分类 我国将电力负荷按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上、经济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划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负荷。 ⑴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 ①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 ②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 ③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 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应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 ⑵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二级负荷 ①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

供配电系统简介

供配电系统 摘要:电力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向用户输送电能。lOkV配电网是连接供电电源与工业、商业及生活用电的枢纽,其网络庞大及复杂。对于所有用户都期望以最低的价格买到具有高度可靠性的电能。然而,经济性与可靠性这两个因素是互相矛盾的。要提高供电网络的可靠性就必须增加网络建设投资成本。但是,如果提高可靠性使用户停电损失的降低小于用于提高可靠性所增加的投资,那么这种建设投资就没有价值了。通过计算电网的投资和用户停电的损失,最终可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投资和损失的综合经济性最优。 关键词:供配电,供电可靠性,无功补偿,负荷分配 1 引言 电力体制的改革引发了新一轮大规模的电力建设热潮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电力技术革命,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与应用日新月异,特别是信息技术与电力技术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能质量和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由于技术的发展又降低了电力建设的成本进而推动了电网设备的更新换代.本文就是以此为契机以国内外配电自动化中一些前沿问题为内容;以配电自动化建设为背景对当前电力系统的热点技术进行一些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1)提出了配电自动化建设的两个典型模式即一体化模式和分立化模式.侧重分析了分立模式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给出了软硬件配置主站选择管理模式最佳通讯方式等是本文研究的前提和实现平台. (2)针对配电自动化中故障测量定位与隔离以及供电恢复这一关键问题分析了线路故障中电压电流等电量的变化导出了相间短路工况下故障定位的数学描述方程并给出了方程的解以及故障情况下几个重要参数s U& s I& e I& 选择表通过对故障的自动诊断与分析得出了优化的隔离和恢复供电方案自动实现故障快速隔离与网络重构减少了用户停电范围和时间有效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文中还给出了故障分段判断以及网络快速重构的软件流程和使用方法. (3)状态估计是实现配电自动化中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在阐述状态估计方法基础上给出了不良测量数据的识别和结构性错误的识别方法针对状态估计中数据对基于残差的坏数据检测和异常以及状态量中坏数据对状态估计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状态估计中拓扑错误的一种实用化检测和辩识方法针对窃电漏计电费问题独创性提出一种通过电量突变和异常分析防止窃电的新方法并在潍坊城区配电得到验证. (4)针对配电网负荷预测建模困难参数离散度大以及相关因素多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常规负荷预测模型及方法基础上引入了气象因素日期类型社会环境影响等参数给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二零二零年车间低压配电系统及车间变电所设计word可直接编辑

本设计是机械厂机加工车间的低压配电系统及车间变电所供电系统。本文首先进行了负荷计算,根据功率因数的要求在低压母线侧进行无功补偿,进而确定对主变器容量、台数,从经济和可靠性出发确定主接线方案。其次,通过短路电流计算出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确定导线型号及各种电气设备。最后根据本厂对继电保护要求,确定相关的保护方案和二次回路方案。 本设计采用需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无功功率补偿采用低压侧电容并联补偿方法,这种方法能补偿低压侧以前的无功功率、经济效益比较好。根据机械加工车间用电特点和需求,主接线方案采用了高压侧无母线、低压侧单母线分段的主接线方案。根据干式变压器与油浸变压器在经济和安装条件对比,选择两台SC9-500/10系列干式变压器。 在仔细研究各负荷的实际数据,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依照以上设计步骤设计本供电系统设计方案,以到达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低压配电系统;负荷计算;主接线;变电所;短路计算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the factory machining workshop of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workshop substa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This paper conducted a load calc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power factor in the low-pressure side of the bus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and to determine the capacity of the transformer device, the number of units, starting from the economic and reliability to determine the main terminal program.Secondly, calculate the maximum short circuit current operation mode and minimum operating mode of the short circuit current to determine the wire type and variety of electrical equipment.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factory on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identify relevant programs and secondary circuit protection program. This design uses the need co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load calculation,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capacitor in parallel with low-pressure side of the compensation method, this method can compensate for low-voltage side of the previous reactive power, economic efficiency is better. According to machine shop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electricity, the main connection schemes using non-bus high side, low side of the single-bus section of the Main Wiring.According to dry-type transformers and oil immersed transformers and installation conditions in the economy compared to select tw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