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法规重点2017.1

卫生法规重点2017.1

卫生法规重点2017.1
卫生法规重点2017.1

卫生法规

1.卫生法的概念:是调整人们在维护和保障生命健康活动过程中进行卫生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卫生法制定的基本原则:指享有卫生立法权的国家机关进行卫生立法活动所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

包括: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的原则、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的原则、坚持民主立法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3.卫生行政执法的方式:卫生行政许可、卫生行政处理、卫生行政处罚、卫生行政监督、卫生行政强制措施。

4.卫生法律关系的概念:指由卫生法律规范在调整卫生组织、管理、服务关系过程中参与人之间所形成的卫生权利义务关系。

1.医疗机构的概念:指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保护人体健康为宗旨,依法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的社会组织。

2.医疗机构的分类:

医疗机构根据其功能、任务、规模可分为:○1.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2..妇幼保健院○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4.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5.疗养院○6.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民族医门诊部○7.诊所、中医诊所、民族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10.临床检验中心○11.专科疾病防治卫生保健所、卫生站○8.村卫生所○9.急救中心、急救站○

12.护理院○13.其他诊所机构

院○

医疗机构按其性质、社会功能及其承担的任务可分为:○1.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即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而设立和运营的医疗机构。○2.盈利性医疗机构:即为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国家不举办盈利性医疗机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3.医疗机构的设置a.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是区域卫生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审批医疗机构的依据之一。县级以上地方人名政府应当把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当地的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镇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医疗资源、医疗需求和现有医疗机构的分布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b. 设置医疗机构的条件设置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1.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机构。○2.正在服刑或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3.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4发生2级以上医疗事故未满5年的医务人员。○5因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已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6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7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等。

在城市设置诊所的个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经医师职业技术考核合格,取得“医师执业证书”。○2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医师职称后,从事5年以上同一专业的临床工作。○3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在乡和村设置诊所的个人的条件,由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4.设置医疗机构的审批

对设置医疗机构的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之内进行审查,符合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发给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不予批准的要以书面形式告知理由。国家统一规划的医疗机构的设置,由卫生部确定。

床位在100张以上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以及专科医院、疗养院、康复医院、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临川检验中心和专科疾病防治机构审批权限的划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其他医疗机构的设置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批。

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设置为内部职工服务的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在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设置医疗机构不予批准:○1不符合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设置人不符合规定的条件。○3不能提供满足投资总额的资信证明。○4投资总额不能能满足各项预算开支。○5医疗机构选址不合理。○6污水、污物、粪便处理不合理。

5.病例书写的基本要求:○1.病例书写应当客观、真是、准确、及时、完整、规范。○2病例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例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计算机打印的病例应当符合病例保存的要求。○3病例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4病例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楚,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病例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别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别字上,保留原纪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例的责任。○5病例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例,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进修医务人员由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例。○6病例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7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尤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尤其授权的人员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8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患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6.急救医疗机构的法律规定的概念:是指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领导下实施急诊抢救工作的医疗组织,包括大中城市的各级急救站和医疗机构的急诊科室。

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概念:是指依法成立的控制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医疗卫生机构。

三.第三章

1.执业医师法律制度的概述:是国家制定的规范医师的执业条件、权利义务、执业规则、考核培训以及法律责任的法律制度的总称。

2.医师资格考试的组织管理的分类:我国医师资格考试的种类包括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两种。考试类别包括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口

腔、公共卫生4类。考试方式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

3.护士法律制度的概念:是指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经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法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

4.护士执业注册的申请时限:护士执业注册申请时,应当自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之日起3年内提出;逾期提出申请的,除应当具备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在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接受3个月临床护理培训并考核合格。护士被吊销执业证书的,自执业证书被吊销之日起两年内不得申请执业注册。

5.护士执业注册的注册机关和有效期:申请护士执业注册的,应当向拟执行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收到申请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做出决定,对具备规定条件的,准予注册,并发给《护士执业证书》;对不具备规定条件的,不予注册,并书面说明理由。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5年。

6.护士的义务:○1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2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必要时,应当向该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3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4有义务参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护士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安排,参与医疗救护。

7. 护理工作制度中的查对制度:

○1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天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有总查对登记本并签名。

○2各种医嘱处理后,应查对并签名。

○3执行医嘱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即备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即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4药物准备后应有第二人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5清点和使用药品时,要检查药品标签、批号和失效期,检查瓶盖及药品有无松动与裂缝,安瓿有无裂痕,药液有无变色与沉淀,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均不得使用。

○6麻醉药使用后要保留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醉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名。

○7输血前要经两人查对(查对品种、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或溶血现象,血袋有无泄漏、输血量、供血者与受血者的姓名与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等),并在医嘱单、输血单上有2人的签名。输血过程中护士应注意输血反应,并在血液输完后保留血液24小时备查。

○8使用无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用物时,要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灭菌日期、有效日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记是否达到要求,包内有无异物等。

四.第四章

1.传染病防治法的概念:是指调整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

○1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

○2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监测信息,预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趋势。

○3开展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及其效果评价。

○4开展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诊断、病原学鉴定。

○5实施免疫规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的使用管理。

○6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

○7指导、培训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

○8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应用型研究和卫生评价,提供技术咨询。

3.甲类传染病疫情的控制:

(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1对患者、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患者,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3对医疗机构内的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2)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4.采供血机构违法的行政责任:

(1)采供血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或者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导致因输入血液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及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职、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吊销采供血机构的职业许可证。

(2)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5.预防与控制

(1)艾滋病监测国家建立健全艾滋病监测网络。艾滋病监测,是指连续、系统地收集各类人群中艾滋病(或者艾滋病病毒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分布资料,对这些资料综合分析,为有关部门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和依据,并对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评价。

(2)艾滋病自愿咨询和自愿检测制度艾滋病检测,是指采用实验室方法对人体血液、其他体液、组织器官、血液衍生物等进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抗体及相关免疫指标检测,包括监测、检验检疫、自愿咨询检测、临床诊断、血液及血液制品筛查工作中的艾滋病检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依法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

(3)医疗卫生机构的检测血站、单采血浆站应当对采集的人体血液、血浆进行艾滋病检测;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应当在原料血浆投料生产前对每一份血浆进行艾滋病检测;医疗机构应当对因应急用血而临时采集的血液进行艾滋病检测;采集或者使用人体组织、器官、细胞、骨髓等的,应当进行艾滋病检测,未经艾滋病检测或者艾滋病检测呈阳性的,不得供应、采集或者使用。

(4)艾滋病患者隐私权的保护和应履行的义务

○1艾滋病患者隐私权的保护。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家属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具体身份的信息。

○2艾滋病患者应履行的义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病患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a.

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的调查和指导。b.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C.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师。

d.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染艾滋病。

五.第五章

1.国境卫生检疫的传染病分类:《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

(1)建议传染病:○1鼠疫、霍乱、黄热病。○2国务院规定和公布的其他传染病。

(2)检测传染病:○1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国际间监测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疟疾、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等。○2国际上新发生的传染病:如埃博拉-马尔保病毒病、拉沙热、军团热、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3禁止外国人入境的传染病:严重精神病、传染性肺结核或者可能对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危害的其他传染病。○4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和公布的其他传染病。

2.国境卫生检疫的疫情通报

(1)国境口岸的疫情报告:在国境口岸以及停留在国境口岸的交通工具上,发现检疫传染病、疑似检疫传染病,或者有人非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并死因不明时,国境口岸有关单位以及交通工具的负责人,应当立即向卫生检疫机关报告。

(2)疫情通报

○1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应当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发现检疫传染病时,还应当用最快的办法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邮电部门对疫情报告应当优先传送。

○2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检疫传染病、监测传染病时,应当向卫生检疫机关通报。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外国之间的传染病疫情通报,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办理。

3.卫生处理的概念和注意事项:卫生处理是指隔离、留验和就地诊验等医学措施,以及消毒、除鼠、除虫等卫生措施。国境卫生检疫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实施卫生处理时必须注意下列事项:○1防止对任何人健康造成危害。○2防止对交通工具的结构和设备造成损害。○3防止发生火灾。○5防止对行李货物造成损害。

六.第六章

1.职业病防治法的概念:是调整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七.第七章

1.公共场所的概念:是指对公众开放、人群聚集,可能造成疾病传播和群体性健康危害的经营性场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

2.医疗废物的概念: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3.医疗废物管理的一般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

(1)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规章制度和意外事故应急方案;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并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发生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内容包括: ○1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各产生地点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和工作要求。○2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的产生地点、暂时储存地点的工作制度及从产生

地点运送至暂时储存地点的工作要求。○3医疗废物在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运送及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的有关交接、登记的规定。○4医疗废物管理过程中的特殊操作程序及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5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储存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的执业卫生安全防护。

(2)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3)防流散、禁流通措施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减少危害的紧急处理措施,对治病患者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储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禁止邮寄医疗废物。禁止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

有陆路通道的,禁止通过水路运输医疗废物;没有陆路通道必须经水路运输医疗废物的,应当经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方可通过水路运输;禁止将医疗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禁止在引用水源保护区的水体上运输医疗废物。

4.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1确认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2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预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3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患者、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理措施,对泄露物及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室,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6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5.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的要求:○1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2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3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4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5易于清洁和消毒。○6避免阳光直射。○7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暂时储存病理性废物,应当具备低温储存或者防腐条件。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医疗废物交由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

6.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基本要求:不具备处置医疗废物的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当地卫生主管行政部门的要求,自行就地处置其产生的医疗废物。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作毁形处理。○2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3不能焚烧的,应当消毒后集中填埋。

7.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概念: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执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8.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方针和原则:应当遵守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第八章

P113 1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内容及原则

原则:国家建立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制度,防止或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婴儿健康水平。内容(1)开展以生育调节为主要内容的生殖健康教育。(2)开展避孕节育和优生指导。(3)开展计划生育手术,进行术后随访。(4)发放避孕药具,并提供咨询服务。(5)开展计划生育技术培训工作等。

第九章

P120 2药品生产企业应具备的条件(1)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应的技术工人。(2)具有与其药品生产相适应的厂房,设施和卫生环境。(3)具有能对所生产药品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的机构,人员及必要的仪器设备。(4)具有保证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

P121 3药品经营企业应具备的条件(1)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2)具有与所经营药品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和卫生环境。(3)具有与所经营药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人员(4)具有保证所经营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

P123 4进出口药品的管理药品进口,需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审查,经审查确认符合质量标准,安全有效的方可批准进口,并发给‘进口药品注册证书’。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进口。进口麻醉药品和国家规定范围内的精神药品,必须持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给的“进口许可证”。药品必须从允许药品进口的口岸进口,药品进口企业向口岸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备案。海关凭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进口药品通关单放行。

P125 5医疗器械的概念及其分类概念: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分类(3类)(1)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2)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3)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机,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十章

P129 6无偿献血制度1991年红十字联合会第八届大会作出决议“出于自愿提供自己的血液,血液或者其他血液成分而不取任何报酬的人被称为自愿无偿献血者”“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公民自愿献血”

P130 7血站的分类:一般血站(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特殊血站(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和卫生部根据医学发展需要批准,设置的其他类型血库)

P131 8血站的职责血液中心的职责:(1)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血液的采集和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的业务指导等工作。(2)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3)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站的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集中化检测任务(4)开展血液相关的科

研工作(5)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任务。

中心血站的职责:(1)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血液的采集和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的业务指导等工作。(2)承担供血区域范围内血液储存的质量控制(3)对所在行政区域内的中心血库进行质量控制(4)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任务。

中心血库的职责:(1)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血液的采集和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的业务指导等工作。

P133 9采血管理(1)献血者健康检查(2)对献血者履行规定的告知义务(3)严守采血量(每次采血量一般为200ml,最多不超过400ml,两次采血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4)必须使用一次性合格采血器材(5)血液检测(6)颁发《无偿献血证书》

P133 10供血管理,血液包装上应注明(1)血站的名称及许可证号(2)献血编号和条形码(3)血型(4)血液品种(5)采血日期及时间或者制备日期及时间(6)有效日期及时间(7)储存条件

P135 11临床输血技术的规范(1)输血申请(2)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3)交叉配血(4)发血(5)输血

P138 12非法采集,出卖血液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0万元下的罚款(非法采取血液的血站,医疗机构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

第十一章

P141 13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定义)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P142 14食品安全标准的原则: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1)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型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3)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4)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5)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6)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7)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8)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P143 15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定理由(1)由于技术要求或程序原因,需要制定的国家标准尚未制定出来。(2)对于地方特色食品,传统食品,因故无需制定或不宜制定国家标准的。

P143 16食品生产经营的守法原则: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

P145 17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许可:食品添加剂是指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条件,程序,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规定执行。

P147 18食品添加剂的管理(1)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条件: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

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2)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要求:食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3)食品添加剂应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标签,说明书应当载明依法规定的事项,以及食品添加剂的适用范围,用量,使用方法,并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P147 19食品生产者的召回义务(1)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的情况。(2)食品生产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并将食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向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报告。(3)对因标签,标识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

P148 20食品安全抽检制度(1)食品不得实施免检(2)实行食品抽样检验(3)食品安全执法检验(4)食品复检(相对人对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依法进行复检,申请人依法向承担复检工作的食品检验机构申请复检,应当说明理由,复检机构出具的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

P151 21食品安全事故(定义)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物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分类)分为四类: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较大食品安全事故()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P155 22食品生产经营者违法的行政处理(1)违反食品生产经营准入制度的行政政策(2)违反食品生产经营禁止性规定的行政责任。(3)违反操作的行政责任(4)违反食品安全内部管理的行政责任。

第十二章

P159 23医疗技术(定义)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疾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P159 24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原则: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P161 25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有健全的组织结构和完善的管理体系。(2)在医学专业领域具有权威性(3)学术作风科学,严谨,规范。(4)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技术审核机构专家库成员的条件:(1)熟悉,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2)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3)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者法律服务机构,并担任相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4)健康状况能够胜任评价工作。(5)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P162 26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审定通过条件:(1)技术审核机构审核同意意见。(2)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应诊疗科目。(3)该项医疗技术与医疗机构功能,任务相适应。(4)符合相应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划。(5)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P163 27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重新审核(1)与该项医疗技术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或

者设备,设施,辅助条件发生变化,可能会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带来不确定后果的。(2)该项医疗技术非关键环节发生改变的。(3)准予该项医疗技术诊疗科目登记后1年内未在临床应用的。(4)该项医疗技术中止1年以上拟重新开展的。

P164 28人体器官移植(定义)指运用医疗手术为主的方法将健康器官置换人体中已丧失功能而无法医治的脏器的技术。按器官来源不同分类:自体移植,同种异体移植,异种移植

P166 29 人体器官捐献原则: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公民享有捐献或者不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强迫,欺骗或者利诱他人捐献人体器官,不得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器官,不得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的活动。

30捐献人的法定条件:(1)是完全民事能力行为能力人。(2)捐献意思表示真实。(3)活体器官接受人的范围。

P173 31脑死亡(定义)全脑功能完全而不可逆转性丧失,它分为原发性脑死亡和继发性脑死亡。

P174 32脑死亡立法的意义(1)有利于维护人的生命权(2)有利于合理使用有限医疗资源(3)有利于正确实施法律(4)有利于人道主义的实现。

第十三章

P180 33医疗纠纷(定义)医患双方就医疗服务相关事项发生争议的总称。

分类:医疗事故纠纷,非医疗事故纠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P183 34医疗事故的分级(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一级甲等:死亡

一级乙等: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二级甲等: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二级乙等: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严重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二级丙等: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明显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二级丁等:存在器官缺失,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三级甲等:存在器官缺失,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较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三级乙等: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中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三级丙等: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三级丁等:器官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三级戊等:器官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微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卫生法的特点具体有哪些

卫生法的特点具体有哪些 (一)卫生法在形式上的特点 1、卫生法没有统一的法典 在形式上,卫生法是由宪法、法律、行政性法规等众多的法律文件所构成,是卫生法律规范的总和。 卫生法的特点具体有哪些 2、卫生法的稳定性较差,在形式上具有富于变动性的特点 由于卫生法是以有关卫生防疫、医疗、卫生事务为调整对象的,而这些事项本身经常变化,并时有突发性的、“史无前例”的公共 卫生事件的发生,因而其调整的范围也就具有了不稳定性的特征, 导致卫生法就不得不随着卫生事业事项的变更而变更。 并且,卫生行政性法规和规章,是为卫生行政机关自己实施法律、执行职务和适应实际需要而制定,这些法规、规章的制定和修改的 程序与基本法相比较较为宽松,因此修改就较为频繁,表现为多变性。 3、卫生法的法律形式表现为多样化 (二)卫生法在内容上的特点 1、卫生法的规定具有广泛性 2、从内容上说,卫生法也具有易变性 一般地讲,法律应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由于我国卫生行政法制建设才刚刚起步,相当大的一部分卫生方面的事务还在靠政策来 调整。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WTO规则所要求的各 种制度(如信息公开制度、听证制度等)都还没有建立或不完善。

这就必然导致我国的卫生行政机关制定与WTO规则要求相一致的法律法规,从而取代原有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的政策、制度。这种新 法的制定,必然表现为卫生法制的易变性。 目前,我国已制定一系列卫生法律、法规,我国卫生法的这一特点,正在发生质的变革;依法行政的环境正在逐步完善。 3、卫生法规是实体法与程序法交织在一起 在我国,民法与民事诉讼法、刑法与刑事诉讼法,都是分别作为实体法和诉讼法分开制定的,其都是法的不同部门法。而卫生法则 不然.。首先,卫生行政法和其他行政法一杨,其程序性规范并不仅 限于诉讼领域,它还包括卫生行政管理活动程序的规范,即卫生行 政程序法。 其次,我国的行政诉讼法虽然可以独立成法,成为我国三大诉讼法之一,但由于我国没有统一的、名称叫“行政法”的法典,而行 政诉讼毕竟与行政法有关实体内容密不可分,这就使行政诉讼法包 含了许多实体性条文,而实体法内也包含有许多程序法方面的规定。卫生法又属于行政法的一个分支,其也具有这一特点。 相关阅读: 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卫生法的基本原则,也即卫生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行政法制原则,是指贯穿于卫生行政法律规范和卫生行政关系当中,指导和制约卫 生行政立法与实施的卫生法制的基本精神和准则。 第三,卫生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卫生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位于政治原则和宪法原则、国际法原则之下的,产生于卫生行政法并指 导卫生行政法的创立、实施的、贯穿于卫生法律规范和卫生行政关 系当中,指导和制约卫生行政立法与实施的卫生法制的基本精神和 准则。卫生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义务本位’原则”、“合法 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应急性原则”等等。 第四,卫生行政法的其他原则。

2020年卫生法律标准制度及监督学考试试卷试题

试卷 一、选择题 (一 ) 单项选择题 1、申诫罚是指对违反卫生法规的相对人(A ) A、在声誉上的惩诫 B、在行为上的惩诫 C、在政治上的惩诫 D、在行政上的惩诫 2、卫生行政强制执行时必须( B ) A、申请上级主管部门 B、申请法院 C、申请公安部门 D、申请有关组织 3、FDA 是什么机关的英文缩写( C ) A、卫生监督主管部门 B、食品监督所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D、

药品监督管理局 4、监督前的准备工作是( C ) A 预防性卫生监督的一个重要环节 B、日常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C、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一个重要环节 D、许可证发放的一个重要环节 5、卫生监督责任是一种( C ) A、经济责任 B、政治责任 C、法律责任 D、行政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 1、卫生监督的功能( ACDE ) A、制约功能 B、保卫功能 C、规范功能

D、预防功能 E、促进功能 2、卫生监督行为的效力是( ABD ) A、确定力 B、执行力 C、说明力 D、拘束力 E、强制力 3、卫生监督与卫生行政司法的区别是(CDE ) A、最终目的不同 B、法律依据不同 C、作用不同 D、法律关系不同 E、程序不同 4、导致许可证无效的原因有( BDE) A、期限届满 B、无权机关颁发 C、许可活动中止 D、滥用职权颁发

E、申请人以欺诈手段取得 5、卫生监督程序的分类为( ACDE) A、内部程序 B、共同程序 C、外部程序 D、具体程序 E、一般程序 6、卫生监督的依据可分为( BCD ) A、行政依据 B、法定依据 C、技术依据 D、参照依据 E、管理依据 7、实施卫生行政处罚时应注意遵循的原则是(ACE ) A、决定与执行相分离 B、按照学术团体的要求 C、处罚法定 D、按照上级的规定

卫生监督学

第一章卫生监督概述 1 卫生监督的概念:卫生监督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公共卫生法规的授权,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执行卫生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卫生法规、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一种卫生行政执法行为。 2 卫生监督的性质:卫生监督的行政性事其根本属性 3 卫生监督的功能:制约功能,规范功能,预防功能,促进功能 4 卫生监督的特征:1)健康权与合法权益保护性2)法定性与授权性3)行政行与技术性4)广泛性 与综合性5)强制性与教育性 5 卫生监督的作用:1)卫生监督为保障和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2)卫生监督是实施国家职能 打击违反卫生法规活动的重要手段3)实施卫生监督是保护国家、团体、公民个人有 关卫生方面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4)卫生监督的大力开展,能够促进卫生监督的自我 晚上5)对于增强人的法制意识,卫生监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6 预防性卫生监督(prevrntive health supervision):是指卫生监督机关依据公共卫生法规对城乡规划和基本 建设项目所开展的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的监督活动 7 经常性卫生监督(regular health supervision):指卫生监督机关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管辖范围内的企业事业 单位、个人或有关社会组织遵守公共卫生法规的情况进行的日常性监督活动 8 选择题羁束卫生监督行为与自由裁量卫生监督行为P10 9 卫生监督行为有效成立的一半要件:1)行为的主体合法2)行为不超越权限3)行为内容合法4)行为 符合法定形式5)行为符合法定程序 10 卫生监督行为的效力:确定力,执行力合拘束力 11 卫生监督行为的消灭:1)卫生监督行为的对象已不复存在,如责令停业改进的食品加工 企业的破产或倒闭2)期限届满3)科以相对人的义务已充分履 行完毕 12 卫生监督的原则:1)依法行政的原则2)遵守法定程序原则3)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 4)独立审理卫生违法案件的原则 13 依法行政的原则:1)以卫生法律、法规为依据2)使用卫生法律、法规准确无误3)在法定权限范围 内正当行使监督权 14 独立审理卫生违法案件的原则:1)卫生违法案件由卫生法律、法规规定的卫生行政执法机关审查和处 理,其他机关无权处理2)卫生监督机关处理卫生违法案件,依据的是卫生法律、法 规,按照法定的程序、原则和处罚范围、手段,对相对人进行处理3)其他机关、团 体或者个人不得干涉卫生监督机关具体处理卫生违法案件 第三章卫生监督法律关系 1 卫生法律关系(health legal relationship):是国家及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在卫生管理的 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依据卫生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2 卫生法律关系的特殊性:1)卫生法律关系式由卫生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2)卫生法律关系式卫生法律规 范实现的特殊形式3)卫生法律关系是卫生法律规范实现的特殊形式4)卫生法律关 系的主题有特殊性 3 卫生监督法律关系(legal relationship of health supervision):是指由卫生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卫生监督主 体在卫生监督过程中与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之间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4 卫生监督法律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5 第三节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选择题)P31 第四章卫生监督的主体 1卫生监督的主体:是指享有国家卫生监督权利,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卫生监督管理活动,并对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卫生法学考试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卫生法学》 一、选择题 1.严格的说,下列哪项不在卫生法的渊源中?()。 A.卫生基本法 B.卫生法规 C.卫生规章 D.民法通则 2.卫生法概念不涵盖下列哪项内容?()。 A.国家制定或认可 B.具有国家强制性 C.惩罚卫生犯罪的依据 D.由卫生行政机关负责实施 3. 下列哪项不能成为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 A. 生命健康权利 B.医生的个人行为 C. 医疗器械 D.卫生行政机关 4. 卫生法的实施不体现在()。 A. 卫生执法 B. 卫生司法 C. 卫生服务 D. 卫生守法 5.卫生民事责任的种类不包括()。 A.警告 B. 赔礼道歉 C. 恢复原状 D. 赔偿损失 6. 下列哪项不是卫生法立法的内容()。 A. 制定 B. 修改 C. 废止 D. 公布 7. 卫生法在适用中要求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严格 B.正确 C.合法 D.时限 8. 下列哪项不是卫生法律责任的特点()。 A. 以存在违法行为为前提 B. 由法律明确规定 C. 具有国家强制性 D. 由卫生行政机关追究 9. 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主要区别 ( )。 A. 内外有别 B. 程度轻重不一 C. 都是违法 D. 司法救济不同 10.申请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必须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日内提出。 A. 15天 B. 30天 C .60天 D. 90天 11. 学理性解释在卫生法实施中的作用有?()。 A. 推动卫生法学发展 B.纠正司法机关的错误 C. 指导卫生立法 D.卫生执法的依据 12. 构成卫生违法必须具备的条件中哪一项是错误?()。 A. 客观上违反卫生法规 B. 程度上造成严重损害 C. 主观上有过错 D. 主体符合法律规定 13. 对下列卫生行政执法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执法的主体只能是卫生行政机关 B. 执法主体代表国家 C. 执法针对的对象特定 D. 执法依据必须法定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卫生法规与监督学1

卫生法规与监督学1 一、单项选择题 1、属于狭义卫生法的是 A 食品安全法 B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C 国际卫生条约 D 地方卫生规章 2、属于卫生法渊源的是 A 行政文件 B 行政法规 C 行政命令 D 行政决定 3、接诊的急性职业病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向患者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报告的时间为 A 2小时以内 B 6小时以内 C 12小时以内 D 12—24小时之内 4、能够成为卫生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 卫生方面的权利 B 卫生行政机关 C 医疗卫生单位 D 诊疗行为 5、患有下列疾病的患者,不得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 A 发生于面部的湿疹 B 渗出性皮肤病 C 发生于手部的银屑病 D 艾滋病 6、依法可以从轻、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是 A 不满14周岁的人违法 B 已满14不满18周岁的人违法 C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能力时违法 D 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 7、申请人应当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之日起多少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A 15 B 30 C 60 D 90 8、属于卫生监督功能的是 A 制约功能

B 惩罚功能 C 干预功能 D 调解功能 二、名词解释 1、卫生法律关系 2、法的正式解释 3、卫生行政即时控制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简答题 1、简述行政处罚法定原则所包含的三个基本要求 2、行政复议期间,有哪些情况时,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停止执行 3、卫生监督证据收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对化妆品产品的要求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简述行政处罚法定原则所包含的三个基本要求 (1)处罚依据法定 (2)实施主体法定 (3)处罚程序法定 2、行政复议期间,有哪些情况时,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停止执行 (1)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2)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3)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复议机关认为其申请合理,裁决停止执行的 (4)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停止执行的。 3、卫生监督证据收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收集证据要按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2)收集证据要主动及时 (3)收集证据要全面客观 (4)收集证据应深入发动群众 (5)收集证据要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 4、对化妆品产品的要求是什么 (1)化妆品的微生物学质量规定。对各种细菌、霉菌、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规定 (2)对有毒有害物质的规定。对汞、铅、砷、甲醇等有具体的量的规定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实施职业病防治法的意义 2、谈谈你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原则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结合实际,论实施职业病防治法的意义

三基培训卫生法律法规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 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在三十日内报告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除了( d)。 A.中止执业医师满二年的 B.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C.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D.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一年的 E.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2. 不予医师执业注册的情形是( d) A.受刑事处罚,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不满三年或者受吊销医题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之日起不满二年的 B.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之日起不满三年的 C.受刑事处罚、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不满二年或者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之日起不满三年的 D.受刑事处罚、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不满二年或者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之日起不满二年的 E.受刑事处罚,自刑事处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不满五年的 3. 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什么人同意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A) A患者B家属 C医疗机构法人 D主管医师 4. 病程记录书写下列哪项不正确( D )A.症状及体征的变化 B.体检结果及分析C.各级医师查房及会诊意见 D.每天均应记录一次 E.临床操作及治疗措施 5. 下列哪项不是手术同意书中包含的内容( B )A.术前诊断、手术名称B.上级医师查房记录C.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D.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 E.经治医师或

术者签名 6. 死亡病历讨论记录应在多长时间内完成( A )A.7天 B.9天 C.14天 D.3天 E.24小时 7. 病史的主题部分,应记录疾病的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是指( B ) A. 主诉 B. 现病史 C. 既往史 D. 个人史 E.家族史 8. 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应有经治医师( A )作为病情及诊疗情况总结。 A. 每月 B. 两月一次 C. 由上级医师决定时间长短 D. 病情稳定可不做阶段小结 9. 首次病程记录的时间要精确到(B ) A.小时 B.分钟 C.秒钟 D. 不必记录时刻 10. 申请输血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后由谁核准签字( A ) A.主治医师 B.其他医生 C.院长 D.护士长 11. 医疗机构对患者施行特殊治疗时( D ) A.可以由经治医生决定施行 B.可以由本科室在科主任主持下讨论决定施行 C.由医院决定施行D.必须征得患者同意 12. 既往史不包括下列哪几项(C ) A.传染病史及接触史 B.手术外伤史 C.家族遗传病史 D.局灶病史E,预防接种时及药物过敏史 13. 下列哪些内容不应另立专业书写(D ) A. 会诊记录 B. 麻醉记录 C. 术前讨论记录 D. 阶段小结 E.出院小结 14. 住院志的书写形式不包括( E) A.入院记录 B. 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 C. 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 D. 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E.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15. 使用人体植入物或特殊物品时,不应记录(E) A.名称 B.型号 C.使用数量 D. 厂家 E. 地址 16. 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

卫生法律制度与监督学案例分析题

卫生监督案例分析 案例一、2007年7月20日,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到某市甲公司食堂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食堂未取得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却供应职工饭菜。该局根据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四十条,和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第七条第三款、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二款的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该公司食堂予以取缔并罚款2000元。该公司认为职工食堂只是为本公司职工提供便利,并不存在经营且不盈利,故对处罚不服,提起行政复议。 请问:监督管理局的处理是否合法?为什么?复议机关会支持原告的申请吗?答:合法。因为食堂无论营利还是非营利,均须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该厂开办食堂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执法人员对其予以处罚于法有据,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裁量适当,处罚主体适格,程序合法。食品卫生涉及公共卫生行政管理领域,应当设置严格的行政许可制度。职工食堂属于公共卫生领域,应纳入食品卫生许可范围。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摊贩,必须先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不得从事食品活动。并且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并按照规定办理卫生许可证申请手续;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承担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责任。 复议机关不会支持原告的申请,因为职工食堂属于公共卫生领域,应纳入食品卫生许可范围,某市甲公司食堂在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管理范围内。 案例二、2003年8月21日,扬州某学校先后有71人出现恶心、呕吐、头昏、乏力、紫绀、心悸等症状,严重的出现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中毒人员经洗胃、催吐、注射美蓝等治疗症状缓解,1-3天痊愈。有关医院收治病人后迅速报告,市卫生监督所接到报告后立即采取了临时控制措施(在查清原因后依法解除了控制),并进行调查。卫生监督人员对肇事食堂进行现场卫生监督检查,对学校后勤负责人、食堂负责人和当班从业人员等相关人员分别进行了询问调查.据食堂某临时工反映,当日上午他曾将类似食盐的半袋无任何标识的东西放入加工间调料罐中。餐厅负责人认为该临时工所加的无标识的东西是他制作熟食用剩的250克亚硝酸钠.根据这一线索,调查人员对剩余调料、工具用具和一名病人的呕吐物进行了采样检验。结果在食盐、空糖罐、淀粉、病人呕吐物中亚硝酸钠检验均强阳性,酱油、猪油、醋中亚硝酸钠弱阳性.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人潜伏期、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市卫生监督所认定这是一起误用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故。 市卫生局对该案立案查处,执法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在调查违法所得时,调取了营业电脑记录,但发现当日中午就餐师生使用消费卡的营业额有记录,使用现金消费的无记录,总营业额故无法统计。在调查取证基础上,经合议。处罚事先告知、听取陈述申辩等法定程序,同时鉴于该学校主动积极配合调查、组织救治,市卫生局最终对该学校作出了罚款二万元的行政处罚。处罚决定书送达后,该学校在规定期限内交纳了罚款。 问题:上述案例中你认为有可能取得哪些方面的证据及材料? 答:当事人的陈述,对学校后勤负责人、食堂负责人和当班从业人员等相关人员分别进行了询问调查所获得的证据;医院食物中毒报告记录,案件受理记录,现场检查笔录,对食堂向相关人员的询问笔录,对学校医务人员的询问笔录,食物

卫生法学 简答题

1、如何理解卫生法的概念 卫生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旨在调整和保护人体健康活动形成的卫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这一概念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①卫生法调整的对象是卫生社会关系:卫生社会关系包括 卫生组织关系、 卫生行政关系、 卫生民事关系、 卫生发展关系等。 ②卫生法是法律规范的总和:我国的卫生法是由一系列调整卫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包括: 卫生法律、 卫生法规、 卫生规章等。 2、简述卫生法的调整对象 卫生组织活动方面的法律关系、 卫生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关系、 卫生服务活动方面的法律关系、 国际卫生发展方面的法律关系。 3、简述卫生法的主要特征 卫生法律关系除了具备一般法律关系的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征: 以保护公民的健康权为宗旨、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内容广泛,需要采用多种调整手段、溶进大量技术规范、有一定的国际性。 4、简述卫生法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①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法律地位、组织形式、隶属关系、职责范围及权利义务;

②各类卫生工作者的资格认定、权利义务及执业规则; ③医用物资(卫生生产资料)的卫生标准及准入管理规范; ④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标准及管理规范; ⑤各类卫生专业技术活动规范; ⑥现行卫生法律规范的修订和完善; ⑦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与国际接轨,与其它法律法规相衔接,与医学发展相适应。 5、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保护人体生命健康的原则; 预防为主的原则; 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中西医协调发展的原则; 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原则; 国家卫生监督的原则; 患者权利自主原则。 6、为控制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时采取哪些紧急措施 限制或者停止集会、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员聚集的活动; 停工、停业、停课; 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方针与原则 方针: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8、法定管理的传染病病种分为哪几类每类举出 2 个病种。 法定管理传染病病种分甲、乙、丙三类

卫生法规与监督学1-3

卫生法规与监督学1 一、填空题 1、能够成为卫生监督依据的是卫生法律规范、和卫生监督证据。 2、卫生法律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称为卫生法的法律形式。 3、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情况,被称为法律事实。 4、对卫生法适用的基本要求是:公正、合法、正确和理。 5、化妆品标签上应用标签上注明产品名称、生产企业、产地,包装上要注明批号中文。 6、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在 2 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7、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送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8、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在7日内及时做出处理决定。 二、名词解释 1、听证程序:是指行政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公正合理地实施行政处罚,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通过公开举行由有关利害关系人参加的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的程序。 2、卫生法律关系:是指卫生法所调整的具有卫生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3、法的正式解释:1.立法解释 2.司法解释 3.行政解释 4.官方解释 4、一级复议制原则:是指除有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可以经过两次复议),行政案件经过一级行政复议机关的一次复议后即告终结,申请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不能再次申请复议。(一般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简答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及应急工作原则 答:(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2、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适用条件 答:(1)违法事实确凿;(2)对该违法行为处以行政处罚有明确、具体的法定依 据;(3)处罚较为轻微,即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对组织处以 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

[习题]卫生法律法规大部分答案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每张处方为几日常用量: A. 1日 B. 2日 C. 3日 D. 4日 2)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B. 对于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一级以上医院内使用 C. 对于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D. 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3) 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几日常用量: A. 1 B. 3 C. 5 D. 15 4) 处方的有效期是几天: A. 当日有效 B. 有效期2天 C. 有效期3天 D. 有效期4天 5) 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几日用量: A. 3日 B. 4日 C. 6日 D. 7日 6) 以下为这段话填空正确的是: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日常用量。 A. 2、7、3 B. 1、5、3 C. 1、7、3 D. 1、7、5 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颜色是: A. 白色 B. 淡绿色 C. 淡黄色 D. 淡红色 2) 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种药品: A. 3 B. 4 C. 5 D. 6 3) 急诊处方的颜色是: A. 白色 B. 淡绿色 C. 淡黄色 D. 淡红色 4) 以下不得在医嘱中使用的文字是: A. bid B. tid C. 自用 D. 每日1次 5) 每张处方最多限()名患者的用药: A. 1名 B. 2名 C. 3名 D. 4名 6) 处方格式由以下哪个部门制定: A. 卫生部 B.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 C. 医疗机构 D. 以上部门都可以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建立处方点评制度的目的: A. 掌握本临床机构医师临床用药合理性的信息 B. 建立不合理用药监测、干预、制约的机制 C. 节约医疗卫生资源 D. 以上全是 2) 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是: A. 抗感染治疗 B. 手术治疗 C. 营养支持

最新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考试试题

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自()起施行。 (A ) 2、黄某2001年10月因医疗事故受到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的行政处罚, 2002年9月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重新注册。卫生行政部门经过 审查决定对黄某不予注册,理由是黄某的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 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B ) A. 1年 B.2年 C.3年 D.4年 3、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 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相关部门是:(C ) A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 地方人民政府 C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4、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法定义务。 不属于法定义务的是 (B ) A. 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B.参与所在机构的 民主管理 C.遵守职业道德 D.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A 2003年6月16日 C 2004年1月1日 B 2003年7月16日 D 2004年7月16日

5、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谁?(B) A法定代理人 B法定代表人 C分管废物处理的主要负责人 D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 6. 医疗事故是指(C) A.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的 B. 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C. 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 D. 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的 7、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A )。 A《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B《卫生许可证》 C《医疗机构登记证》D《工商营业执照》 &《邹平县打击非法行医网格化监管方案》中四级网格指的是那些 医疗机构?(D) A、市卫生局 B、县卫生局 C、镇办卫生院 D、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 9、.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执业活动,暂停期限为(C) A.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半年至1年 C.1年以上,1年半以下 D.半年以上,3年以下

(完整版)卫生监督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卫生监督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微小气候 监督文书 抽象程序 射线装置 卫生监督 拘束力 放射性 放射事故 食品添加剂 卫生行政处罚 MPN值 经常性卫生监督 现场监督 学校应急事件 食品卫生质量标准 食品卫生标准 羁束 尘螨 监督文书 授权性 行政许可 卫生标准 卫生监督主体 授权性 监督标识 职业卫生 自由裁量 权限 职业病 标签

化验单 二、选择题: 1.卫生监督机构承担卫生监督责任的方式是 A. 处罚 B. 处分 C. 惩罚 D. 听证[] 2. 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卫生监督的证据。 A. 举报材料 B. 监督笔录 C. 检验报告单 D. 样品[] 3. 卫生监督可采用的强制性标准不包括: A. GB B. ZB C. 地方标准 D. 国际标准[] 4. 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中,甲醛浓度订为。 A. ≤0.12mg/m3。 B. ≤0.10mg/m3。 C. ≤0.15mg/m3。 D. ≤0.20mg/m3。[] 5.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全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A. 主管 B. 负责 C. 兼管 D. 领导[] 6. 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 A. 100ml,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B. 200ml,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C. 300ml,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一年。 D. 400ml,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一年。[] 7. 我国卫生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暂没有包括。 A. 鼠疫 B. 非典 C. 霍乱 D. 黄热病[] 8. 经常性卫生监督属于。 A.事前监督 B.事后监督 C.事中监督 D.以上都不对[] 9. 领导性病防治工作 A.卫生行政部门 B.疾病控制机构 C.政府 D.卫生监督所[] 10. 禁止入境的疾病中不包括 A. 爱滋病 B.性病 C. 精神病 D.非典[] 11. 职业病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中没有 A.职工 B.环境 C.诊断 D.接触[] 12.哪项不是目前对食品的卫生要求 A.无毒 B.无害 C.无菌 D.感官性状[] 13.不得销售的化妆品不包括

常用卫生法律法规试题

常用卫生法律法规.txt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全过程。《常用卫生法律法规》试题(二) 6月28日新补充 1.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的证书应由哪一部门签发A A.同级人民zhengfu B.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C.上一级人民zhengfu D.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 2.我国饮用水的卫生标准(GB574985)中规定B A.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个 B.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C.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0个 D.每100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个 3.各级卫生防疫站对学校卫生工作承担的任务不包括D A.实施学校卫生监测 B.制定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计划 C.开展学校卫生服务 D.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选址、设计施行卫生监督 4……《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卫生防疫机构在接到某些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应立 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报告当地zhengfu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下列五组疾病中,哪一组是符合规定的B A.霍乱、鼠疫、肺炭疽、黑热病 B.霍乱、鼠疫、肺炭疽、艾滋病 C.霍乱、鼠疫、肺炭疽、登革热 D.霍乱、鼠疫、艾滋病、布氏杆菌病 5.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不适用于D A.宾馆 B.舞厅 C.教室 D.商场 6.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工作的执行部门是C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卫生防疫机构 C.各级卫生防疫机构 D.同级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7.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中至少应保存多少天D A.4天 B.5天 C.6天 D.7天 8.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依法享有定期考核权的单位是B A.县级以上人民zhengfu卫生行政部门 B.受县级以上人民zhengfu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者组织 C.医师所在地的医学会或者医师协会 D.医师所工作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9.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母婴保健指导的内容包括D A.对孕妇提供心理方面的指导 B.对孕妇提供营养方面的指导 C.对指定传染病的发病、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 D.对碘缺乏症等地方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提供医学意见 10.黄某2001年10月因医疗事故受到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的行政处罚,2002年9月向当地卫生 行政部门申请重新注册。卫生行政部门经过审查决定对黄某不予注册,理由是黄某的行政 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B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1.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法定义务。不属于法定义务的是B A.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B.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C.遵守职业道德 D.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12.属于医疗保健机构提供婚前卫生咨询的是A A.对生育保健提供医学意见 B.遗传病诊察 C.性卫生知识教育 D.心理健康指导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宣传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宣传(连载一) 解国家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效监督医疗机构及药品经营企业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现将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五号) 第四十八条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销售假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 (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一)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二)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三)变质的; (四)被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六)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第四十九条禁止生产、销售劣药。 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一)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二)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三)超过有效期的; (四)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五)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六)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第七十三条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药品,下同)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有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予以撤销,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五条生产、销售劣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七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假劣药品而为其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的,没收全部运输、保管、仓储的收入,并处违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九条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未按照规定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

【卫生法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卫生法概述

第一章卫生法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卫生法律关系性质上是( ) A.思想社会关系 B.物质社会关系 C.政治关系 D.道德关系 2(能引起卫生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事实称为( ) A.法律事实 B.法律事件 C.法律行为 D.法律实践 3(传染病的流行属于法律事实中的( ) A.法律权利 B.法律事件 C. 法律行为 D.法律义务 4(医疗保健服务属于卫生 法律关系客体中的( ) A.生命健康利益 B.行为 C.物 D.智力成果 5(学术论文属于卫生法律关系客体中的( ) A.生命健康利益 B.行为 C.物 D. 智力成果 6(药品卫生法律关系客体中的( ) A.生命健康利益 B.行为 C.物 D.智力成果 二、多项选择题 1(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 A.国家卫生行政机关 B.企事业单位 C.社会团体 D.公民 2(卫生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 ) A.卫生权利 B.行为 C.卫生义务 D.智力成果 3(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 A.生命健康利益 B.行为 C.物 D.智力成果 4(卫生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 A. 卫生法律关系主体 B. 卫生法律关系客体 C. 卫生法律关系内容 D. 卫生法律部门 5(关于卫生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卫生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是卫生权利与卫生义务 B. 卫生法律关系时发生在特定主体之间的具体社会关系 C. 卫生法律关系与政治关系、道德关系无实质区别 D. 卫生法律关系是一种物质社会关系

6(卫生法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 ) A.形式意义上的卫生法 B.实质意义上的卫生法 C.广义的卫生法 D.狭义的卫生法 三、名词解释 1(卫生法 2(卫生法律关系 3(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4(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 5(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 6(卫生法律关系的内容 7(法律事实 8(法律事件 9(法律行为 10(合法行为 11(违法行为 12(患者自主原则 13(公平原则 14(生命健康利益 15(行为 16(物 17(智力成果 18(卫生权利 19(卫生义务 20(保障社会健康原则四、简答题 (一)如何理解卫生法的概念, (二)简述卫生法的调整对象, (三)简述卫生法律关系的特征, (四)卫生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有哪些, (五)简述卫生法的分类及我国的现状, 五、论述题 (一)如何理解卫生法律关系的内容, (二)论述卫生法的特征, (三)论述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A 3. B 4. B 5. D 6. C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C 3.ABCD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常用卫生法律法规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常用卫生法律法规 61.下列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除了A A.手术开错部位造成较大创伤 B.诊疗护理中违反了规章制度,尚未给病员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害 C.因体质特殊发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D.由于一种疾病合并发生另一种疾病 62.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构成犯罪的A A.给予刑事处罚 B.开除 C.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D.责令暂停执业活动3~6个月 63.下列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的是B A.鼠疫 B.艾滋病 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D.流行性感冒 64.《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那些人员凡因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 A.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疗保健人员 B.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卫生防疫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 C.政府有关主管人员 D.以上都是 66.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C A.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疫情 B.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 C.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D.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疫情 67.我国卫生法的体系组成部分有D A.传染病防治法规和职业病防治法规 B.医疗保健服务法规和职业与公共场所监督法规 C.公共卫生法规和医疗保健服务法规 D.公共卫生法规、医疗保健服务法规和中医药法律、法规 69.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什么B A.疾病与血型的关系 B.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C.血液传播性疾病的症状 D.血液的采集与保存

卫生监督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卫生监督学 一、名词解释: 微小气候监督文书抽象程序射线装置卫生监督拘束力放射性放射事故 食品添加剂卫生行政处罚MPN值经常性卫生监督现场监督学校应急事件 食品卫生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羁束尘螨监督文书授权性行政许可 卫生标准卫生监督主体授权性监督标识职业卫生自由裁量权限职业病 标签化验单 二、选择题: 1.卫生监督机构承担卫生监督责任的方式是 A. 处罚 B. 处分 C. 惩罚 D. 听证[] 2. 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卫生监督的证据。 A. 举报材料 B. 监督笔录 C. 检验报告单 D. 样品[] 3. 卫生监督可采用的强制性标准不包括: A. GB B. ZB C. 地方标准 D. 国际标准[] 4. 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中,甲醛浓度订为。 A. ≤0.12mg/m3。 B. ≤0.10mg/m3。 C. ≤0.15mg/m3。 D. ≤0.20mg/m3。[] 5.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全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A. 主管 B. 负责 C. 兼管 D. 领导[] 6. 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 A. 100ml,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B. 200ml,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C. 300ml,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一年。 D. 400ml,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一年。[] 7. 我国卫生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暂没有包括。 A. 鼠疫 B. 非典 C. 霍乱 D. 黄热病[] 8. 经常性卫生监督属于。 A.事前监督 B.事后监督 C.事中监督 D.以上都不对[] 9. 领导性病防治工作 A.卫生行政部门 B.疾病控制机构 C.政府 D.卫生监督所[]

2020年常用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2模板

2020年常用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2模板. (一) 常用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1.我国发生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很快波及到许多省市,这种发病情况称为C A.爆发 B.大流行 C.季节性升高 D.周期性流行 2.食品卫生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其时间为C A.每3个月1次 B.每6个月1次 C.每12个月1次 D.每18个月1次 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D 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停工、停业、停课 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 4.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销售明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应D A.处以警告 B.停产或停止营业 C.吊销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D.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5.建设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有下列哪项行为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十万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B A.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结果没有存档、上报、公布的 B.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未按照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 C.未按照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治的 D.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的 6.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前已开业的单位应当D A.无需补办卫生许可证 B.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C.重新办理营业执照 D.经卫生防疫机构验收合格,补发"卫生许可证" 7.下列哪项不属于放射事故A A.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受到放射性损害 B.丢失放射性物质 C.人员超剂量照射 D.放射污染 8.《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