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实践《生活中的标志》

综合实践《生活中的标志》

综合实践《生活中的标志》
综合实践《生活中的标志》

生活中的标志

洛阳市洛宁县城关镇西街小学 张鹏飞

主题来源

“生活中的标志”是海燕版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六年级下册的活动主题。

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精心设计且具有高度实用性的标志,广泛地使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因此,在我们生活中 “标志”无处不在,时刻提醒着我们遵守规则。但这些标志,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来说,往往熟视无睹,或者说视而不见,因此,常常出现一些不应该发生的事情,比如:有的孩子买小食品时,不注意包装上的质量安全标志,食用不合格食品,使身体受到伤害;有的孩子过马路时忽视了应遵守的行走标志而发生意外。可见,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安排这一主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了解标志的分类、作用,并能设计简单的标志,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重点难点 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互动、合作、探究、感悟的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认识标志,了解标志的意义及作用,会把标志进行分类处理,创造性地设计标志。

活动方法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和人协调合作的方法。 活动流程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动内容 能

目标 主题生成 实践体验 表达交流

认知和思维

操作和问题解决

交往和社会活动

解决问题的能力

规划能力

交往能力

协调能

管理能力

收集处理信息

主获取知识

息操作能力

活动反思

中期反馈

静态方式

动态方式

具体实施

大主题:生活

的标志

小主题

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 确定主题

学习要求

提出问题,充分交流问题;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纳、整理成研究的主题;对感兴趣主题的学生成立小组,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指导要点

1.学生对“生命中的标志”的情景资料的分析,提出问题,充分交流问题。

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归纳形成可研究的主题。 3.尊重学生意愿和感兴趣主题,成立活动小组。

4.各小组针对自己的主题内容及当地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 实施过程 学习要求 根据各小组的活动计划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对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实验探究。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提高合作、交流、分析、探究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指导要点

1.指导学生根据各小组的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上网查资料、实地考察、实验分析,调查询问等对各种标志的意义及理解进行认真分析。 2.要求学生利用成长记录袋收集整理以下资料,以反映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取得的进步(1)围绕活动主题收集有关资料(视频、图片、文档、手抄报等);(2)在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发生的小故事;(3)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4)活动报告或小论文;(5)参和活动的感悟和体会等等。 3.如有外出活动,安排专人负责,协助组长保证学生安全,必要时制定安全公约。

活动计划第三阶段展示交流

学习要求

各组学生结合本组研究内容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归纳,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个人心得:学会自主选择切合实际的方式进行展示汇报;通过展示交流能对自己和同学的实践活动情况作出客观评价;从中感悟活动的收获。

指导要点

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己所负责的主题内容,把收集到的标志的相关资料如图片、文档、录音、视频等进行筛选,归类整理,确保图片和描述内容一致。

2.根据本次的活动情况,指导学生按照撰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活动心得。

3.留给学生展示交流的准备时间,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法援助以便汇报展示更加出彩。

4.学生根据活动内容和特点以及本组成员的特长选择恰当的形式给予展示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客观评价。

5.各组通过制作板报、手抄报、社区宣传栏等形式进行义务宣传,提高周围人对生活中标志的认识和理解。

1. 时间安排

2016年3月24日——2016年 5月31日,本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主题生成阶段(2016年3月24日--------4月13日)

活动实施阶段(2016年4月14日--------4月30日)

资料搜集(3月24日--------4月3日)

中期反馈(4月4日--------4月17日)

成果形成(4月18日--------5月1日)

展示成果阶段(5月2日-----------------5月31日)

4课(共八课时)

2.课时安排

“生活中的标志”课时计划

第一课……………………………………………………主题生成

第二课……………………………………………………方法指导

第三课……………………………………………………中期反馈

第四课……………………………………………………展示交流

第一课主题生成

活动目标

重点难点

1.重点是主题生成和学生活动方案的制定。

2.难点是学生提问题时的思维有效碰撞和主题的归纳。

活动准备

有关情景资料的幻灯片、数码照相机、摄像机、活动方案空白表、个人评价表、记号笔、粘贴纸、小组座牌号。

活动过程

一、展示情境提出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标志,它们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

来了许多方便。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步行街、中国工商银行、城市地铁站等标志。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常用标志,它们各自起什么作用?(看一看,说一说,增强直观性。)

2、比一比:分小组比赛竞猜以下各种公共场所标志分别代表什么?多媒体课件出示禁止吸烟、安全通道、禁止行人通行等标志,每题10分,分数最高组为第一名。(小组比赛猜标志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同学们从资料中发现了哪些问题?看一看哪一组提出的问题最多。各小组选派一人把该小组提出的问题写在指定位置。

(1)用记号笔写;(2)问题用陈述语句表达。

二、问题归并确定主题

1.问题筛选合并完善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关于标志的问题。我们先来筛选一下这些问题。

筛选归纳问题的原则

①问题表述是否准确。②选取的主题应着重解决一个问题,切忌求大

求全。③问题是否过于简单或过于深奥(自身尚不具备研究条件)。④相近或相似的问题合并。

学生按以上原则讨论交流,老师给予适当指导。筛选的主题,展示在黑板上,并依次标上序号。

2.根据兴趣确定主题

(1)确定主题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对选择相同主题的同学编入一组。

①每个小组的人数不超过6人;②对于不自信的学生,鼓励他发现自己

的长处,积极融入到小组中间,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综合实践活动的乐趣;③

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可协调解决。

(2)健全机构

通过自荐或推荐的方法产生小组长。

小组长具备条件:①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强;②负责任,有担当。

各小组为本组取个感兴趣的组名,设计组训,规范地写在档案袋的封皮,以激发小组成员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制定计划完善方案

1.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各小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填写《小组活动计划表》。

小组活动计划表

活动主题生活中的标志指导教师张鹏飞

小组名称我最棒小组小组组长张丙琦

活动时间 3.24——4.10

活动计划小组成员分工研究方法成果展示形式

任务姓名

访

1 交通

标志

牛浩

2 商业

标志

张丙

3 安全

标志

周佳

4 服装

标志

张阳

5 公共

标志

韦张

6 单位

标志

郝静

活动中可能遇到的

困难

标志较多,不好记录

应对困难的策略找常见的标志,可以用手机拍照

2.展示交流活动计划

各组交换活动计划,相互交流。

重点指导:

①活动时间是否合适,有没和学校安排活动时间冲突。

②小组成员分工是否恰当,任务分配是否遵循个人特长和实践能力。

③选取的研究方法是否适宜研究内容,是否具备必要条件。

④成果展示形式是否可取。

⑤问题预设是否有针对性。

⑥应对问题的策略是否可行。

3.各小组修改活动方案

四、活动评价

个人评价表

姓名:

成绩

内容★★★★★★自己

评价

同学

评价

教师

评价

问题意识能主动组织和

参和活动,表现

积极。

能参和活动,

但主动性不

强。

有时参和活动,

有时不参加。

合作程度小组成员友好

配合,互相帮

助。

在合作交流中

中,做好自己

的一份。

没有交流,甚至

和他人产生矛

盾。

智力表现头脑灵活,问题

有新意。

主要听或看别

人的,以模仿

为主。

完全依赖他人,

没能表述一个

问题。

活动反思

第二课方法指导——调查法

活动目标

重点难点

1.重点是掌握调查法的基本方法。

2.难点是调查方案的设计。

活动准备

1.各种标志的信息资料(文字、图片)

2. 调查问卷设计案例(表格类、选择型、填写答案类)

活动过程

同学们,上节课各小组确定了研究的主题,制定了研究方案,为了进一步实施,还需要进行资料搜集,掌握在探究过程中的常用方法——调查法。调查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

一、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一般遵循以下流程:

问卷设计问卷调查实施问卷分析

问卷调查法的核心是:调查问卷的设计。

网络现在已经普及,电脑也走进了千家万户,对自己班上的同学或自

己所在学校的同学进行调查便可以得到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调查之前需要

设计一份科学的调查问卷,下面的调查问卷可供同学们参考:

关于小学生使用电脑现象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为了深入地了解小学生的电脑使用情况,我们在课外进行调查

研究,希望得到你的大力协助,请如实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电脑对您的学习有帮助吗

A 有

B 有一点C没有

2、你一般一周使用几次电脑

A 一次

B 三次

C 五次以上

3、你一般使用电脑做什么事

A 玩游戏

B 查资料

C 其他

4、您的年级

A A低段(1—2年级)

B 中段(3-4年级)C高段(5-6年级)

5、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6、在学校中老师会布置用电脑做的作业吗

A 没有

B 有

7、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8、您的网龄

A 一年以下

B 三年以上

9、您一般在哪使用电脑

A家里 B 网吧 C 朋友家

10、您认为,家中是否应该备用一台电脑

A 是

B 无所谓

C 否

你回答的问题为我们研究小组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谢谢积极参和

和支持。

1.问卷的设计

中年级

高年级

三年以下

三年以上

家里有电脑

经常上网

……

二、访谈法

访谈法就是研究性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

1.访谈计划制定和实施

制定好访谈计划以后,就要确定访谈对象。如果必要或可能的话,就要和访谈对象预约好,以使访谈计划顺利进行。

谈话要避免只凭主观印象,和调查对象毫无目的、漫无边际的交谈。访谈前尽可能搜集有关被访者的材料,对其经历、个性、地位、职业、专长、兴趣等有所了解。

2.问题设计

访谈问题要进行严格设计,不能草率行事。比如问题不行过于尖锐,使访谈对象很容易下意识拒绝,问题的指向明确,便于确定回答等。

访谈记录表

课题

名称

说说你见到的标志

被访问者情况姓名

工作

单位

职称职务专长专业

访谈时间访谈地点

参加访

谈人员:

访谈

目的

主题

访谈

形式:

访谈过程记录:

访谈

效果:

方法性方面:知识性方面:其他方面:访谈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初步设定解决问题的构想:

专家意见、建议:

被访问者签名:

3.访谈礼仪

①守时。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他们懂得,即使是无意迟到,对其他准时到场的人来说,也是不尊重的表现。

②谈吐有节。注意从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总是先听完对方的发言,然后再去反驳或者补充对方的看法和意见。

③态度和蔼。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总是望着对方的眼睛,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不是翻东西,看书报,心不在焉,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④语气中肯。避免高声喧哗,在待人接物上,心平气和,以理服人,往往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扯开嗓子说话,既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影响周围的人,甚至使人讨厌。

⑤注意交谈技巧。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即使自己不能接受或明确同意,也不当着他人的面指责对方是“瞎说”、“废话”、“胡说八道”等,而是陈述己见,分析事物,讲清道理。

活动反思

参考资料

一、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方式、当面作答或者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所以又称问题表格法。

问卷调查的优点是省时高效;样本范围大,因此研究偏差较小,结果也便于统计处理和分析;由于不需署名,往往可以获得直接访谈不容易获得的某些资料。缺点是问卷回答的准确性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答题人对待问卷的态度等),另外在问卷调查中研究者很难对感兴趣的问题作深入探究。

二、访谈法

访谈法是通过研究者和被调查对象面对面直接交谈方式实现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访谈广泛适用于教育调查、求职、咨询等,既有事实的调查,也有意见的征询,更多用于个性、个别化研究。

访谈研究法的优点:非常容易和方便可行,引导深入交谈可获得可靠有效的资料;团体访谈,不仅节省时间,而且和会者可放松心情,作较周密的思考后回答问题,相互启发影响,有利于促进问题的深入。

访谈研究法的缺点: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所以访谈法一般在调查对象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且常和问卷法、测验等结合使用。

为了确保访谈效果,访谈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拟订好访谈方案,途中要注意交通安全,注意访谈技巧,并适时记录。

访谈者要专心听,不能随随便便,以免影响被调查者谈话的情绪;也不能只顾低头记笔记,忽视被调查者的存在。要准确理解被访问者回答的内容,迅速地、认真地在问卷上作相应的记号。

访问者

班级

采访

时间

采访

地点 采访 对象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采访

方式 电话( ) 书信( )

面谈( )

其他( )

采访

主题

采访问

题设计

采访 记录

采访后

的感想

制定

访谈计 划 约见访谈对象 实施访谈计划

告别

访谈对象

资 料 整 理

数据资料(文字、图表、图片、视频) 分析结果(从收集所得资料中得出的结论) 收获感悟(研究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即遇到什么麻烦,怎样克服的?克服后有什么感悟?)

第三课 中期反馈

活动目标

重点难点

1.重点是阶段性成果交流。

2.难点是活动中遇到的困惑的解决。

活动准备

教师:小组交流平台。

学生:活动过程的相关资料(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实物)。

活动过程

前段时间大家根据活动方案进行了初步研究,有些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上网查询、实地采访调查、积累了许多的资料,也拍摄了相关照片,品尝到了实践的快乐,但也相信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会遇到不少的困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交流研究过程的收获和问题。希望大家在分享快乐的同时为他人献计献策,解决困惑。

一、成果汇报 1.汇报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然后汇总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

所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办法。

资料分类表

2.小组汇报

各组汇报时,大家可以补充材料、提出不同问题,欣赏他组的成功经验和探究成果,借鉴他组的亮点:

①当小组汇报时,所有的同学要争做“文明小听众”,把问题记录下来。

②和前面小组内容类似或相同时,不必重复。把你们小组和众不同的亮点呈现给大家。

③全班同学还有未解决的问题,或者是新生成问题,请各组的记录员立即

资料分类资料内容资料数量资料来源

文字资料

图片资料

表格资料

音像资料

记录下来。

二、困惑和对策

各组的探究经历和探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下面,请大家畅所欲言,群策群力,献计献策,把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解决掉。

预设问题

标志种类繁多,容易混淆,要区别开来,分类是个难题,用于国家标志如国徽、国旗。用于商品上的标志称商标,如李宁牌商标,奥迪汽车标志;用于各行各业的专业标志,如中国铁路的标志。还有各种交通标志、电视台标志、网站标志等。

教师总结: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比较、整合,结合自己的研究问题,就会得出自己需要的结论。

此外,可能还有采访的礼节和技巧、采访提纲中内容的设计、照片录像的拍摄方法,活动的安全等问题

(学生交流,解决以上问题)

三、小组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对每一个同学进行评价。

姓名小组组长

小组主题指导教师

评价内容等级(ABCD)

汇报准备1.组员积极参和,相互配合,团结互助

2.认真听同学的意见和观点

3.善于搜集整理资料

小组汇报1.认真倾听,努力理解讲话的真正内涵

2.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

3.内容新颖,和众不同

4.记录员记录有序,内容有借鉴、探究价值

问题反思

1.善于感悟积累,体验深刻

2.问题有针对性,值得同伴借鉴

四、方案修正

各组针对同伴的建议进行方案修改,或采取妥善措施,使探究活动向纵深方向继续。并希望每个同学在日后的探究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共同进步。

同学们,研究性学习让我们的学习生活感到充实和快乐。我们的胆识增长了,口才也得到了锻炼。即使还有很多的不足,譬如分工不够科学、答辩尚待完善、调查分析还不到位等,只要我们多请教老师、改进方法和技巧,效果一定会更好!

希望各组在接下来的活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记下实践故事,写些体验反思,让活动的足迹永留你人生的旅途。

努力吧,老师期待你们在成果展示课上大显身手!

活动反思

参考资料

一、倾听和欣赏

人类本性最深的渴求就是得到别人的欣赏。

有材料显示,成功80%在沟通。沟通到位,成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倾听则是一个人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要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要解决好沟通问题,而要使沟通顺畅,我们学生应该掌握倾听和欣赏的技巧。

几乎每个人都会说话,但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凝神倾听。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技巧。倾听需要专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耐心和练习来提升这项能力。倾听既是必须具

备的一种能力,也是我们学生相互交流的好方法。

有些人误解了别人的想法,因为只听见别人说话,却没有用心去听,这两者是有差别的:聆听意味着专心、注意别人所发出的信息。

欣赏他人并不等于否认自己、贬抑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既能看到自己的弱点和他人的长处,不目中无人,又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不妄自菲薄,才会对自身有一个客观认识,获得健康的心境。

会欣赏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不妄自菲薄,才会对自身有一个客观认识,获得健康的心境,才能远离自卑,平和心态,满怀信心地开展活动;会欣赏他人,才能力戒自傲,和身边的人友好相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要学会积极地欣赏自己、欣赏他人。

二、反思是一种思想方法

反思是一种质疑并在质疑中重构的思想方法,也是个人成长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基本策略。反思贯穿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始终。反思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态度、行为、目标、方法、经历、结果或者效果等。没有反思,就难以意识到缺陷和不足,也就没有问题的解决。

反思不是无原则地否定、指责自己,反思一开始就是以改善为目的的。研究反思就是反思性的研究活动,最终实现有效的研究。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大师向他的三个徒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有人当面指出你的新衣服上有一个小窟窿,你会怎么办?第一个徒弟回答:“置之不理。” 第二个徒弟回答:“把它掩盖起来。”第三个徒弟不慌不忙地取出针线,回答:“将它补好!”听了他的回答,大师微微颔首,目光中流露出赞许的神情。

第四课 展示交流

活动目标

重点难点

展示交流的形式及学生倾听评价的态度

活动准备

教师:各类评价表

学生:搜集加工整理的汇报资料

活动过程

一、报告撰写

同学们,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生活中的标志)已经接近尾声。回顾我们前一时期的活动,虽然磕磕绊绊相随,但风雨之后见彩虹。相信大家应该是收获多多,我们收获自信,收获性格,收获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更多更多…。虽然说有什么样的研究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反映

着我们曾走过的一段路程,体现着我们个体意识、思想自由和个性追求。但是我相信大家还是愿意将我们的成果顺利地表达出来的。

成果的表达方式是多样化的,比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究竟采用哪种形式来表现自己的研究成果,这要根据当初我们所选的主题来决定。只有合适于自己的才是

小贴士

我们要汇报的研究主题,

大家都是亲自参和了活动,应该很熟悉。只要拥有自信,注意掌握好汇报时间,以适宜的语速、语气、语调、清晰流畅地把你想表达的内容表达完整、表达充分,你就会取得汇报的成功。

最好的。有小组已经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己所负责的主题内容,把收集到的标志的相关资料如图片、文档、录音、视频等进行筛选,归类整理,确保图片和描述内容一致。也有小组根据本次的活动情况,撰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活动心得。

下面,我们以最常见的调查报告为例来说明如何撰写调查报告。大家对比一下,看自己小组的活动报告应该怎样进行完善。

二、成果展示

汇报前发放《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汇报评价表》和《个人星级评价表》。 口头汇报、实物展示、视频播放、答辩以及其他形式的表演都是研究性学习交流展示阶段的重要形式,它对我们的组织协调能力、知识梳理能力、现场反应能力等都是非常有益的,应当把它当作锻炼勇气、智慧和口才的机会。在汇报的

过程中有疑问的可以以适当的方式提出来,可以现场作答,也可以根据需要课后交流。

展示之前,我提出三项要求,希望大家时刻注意。 1. 汇报的同学要表现大方,声音洪亮,语速要快慢适中;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课件、视频、手抄报,小故事、活动感悟均可。

2. 听的同学要有礼貌,认真倾听。同时根据各小组的情况,认真公平地完成汇报评价表和自我评价表。

3.在交流、研讨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在交流中学会学习,品尝快乐;在协作中学会做事,分享成功。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汇报评价表

课题名称

组别

组长及成员

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

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 (一)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 (二)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学生是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的方式来获得经历和体验的。动手实践,是综合实践的基本学习方式。 (三)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人的知识、能力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这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查询、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查找资料和学生的实践,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学会如何鉴别信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习书本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必然要跳出书本狭隘的圈子,从生活、自然以及社会交往中去学习。关于“尽信书”的感悟,便是在拓展了的学习领域和实践中得出来的。(四)是三级管理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和发展制度。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与实施”,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特征表现。 具体讲,国家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宏观目标和原则要求;地方对落实国家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学校负责针对学生和学校实际,来开发具体的活动内容,针对具体内容来预设具体的活动目标、方式方法的采用、基本活动流程、实施针对性评价等,是校本开发与实施的过程。在校本实施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编辑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河北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推进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特制定《河北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中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必修课程,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一个新的名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广大师生来说,这个新名词在今后将会变得越来越熟悉,并具体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当今社会变迁日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为了促进学生树立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生活和生产技能及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实现由活动课、劳技课向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本学期,我校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特对本学期工作做简单回顾与总结。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三年级老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引导本年级学

生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课程。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近“综合实践活动”,开学初县进校领导组织全体任课教师进行教材培训,接着到寨里听了两节研讨课,平时老师们认真学习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论丛书,坚持讨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达到了预想目标,且趋于完善,我们全体师生会让这学科逐步向形成比较完整规范的校本课程努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摇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了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当前社会的综合性问题。当我们在活动中,面对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双眼时,深深明白了“一杯水、一桶水“都早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反思,不断地充实知识、研究方法才能适应新的课程。 在活动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们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查询信息,长期这样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不仅可以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够得到纯化,心灵得到升华。同时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比如在《过年啦》这个主题活动中,达到以下几个目标:通过了解过年的来历和故事、春节的习俗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变

幼儿园大班社会《生活中的标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生活中的标志》教学 设计及反思 主要领域:社会渗透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懂得遵守公共秩序。 2.在认识标志的基础上了解其不同类别和作用。 3.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关注并运用标志。 重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标志 难点:在认识一些标志的基础上了解其不同类别和作用,并尝试运用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各种标志 2.自制课件、各种标志图每组一份(注意安全、人行横道、禁止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3分) 观看录像,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 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录像中有哪些交通标志?除了

注意信号灯标志,还有哪些标志? 小结:交通标志给行人、车辆提供了指引,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二)展开 1.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请幼儿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标志。(2分) 指导语:除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标志? 小朋友真是爱观察的孩子,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9分) (1)出示禁止烟火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标志上有什么图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这是禁止烟火标志,它告诉我们附近有容易燃烧的物品,一般在加油站、图书馆、仓库等地方会看到这个标志,禁止人们不能使用明火,以免引起火灾。 (2)出示当心触电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当心触电标志警告我们要远离电厂、高压电线杆、变压器等有电的地方,在家也不要玩有电的物品,因为电是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寻找生活中的标志 全国通用 (1)

《寻找生活中的标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会辨认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了解标志的意义及作用,并能针对不同的标志能够简单分类。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提高了观察生活能力,初步学会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了积极参与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合作的意识和方法。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辨认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了解标志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 学生针对不同的标志能够简单分类。 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他叫松松,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松松的假期生活吧!看完后,老师有几个问题要提哦,可要看仔细了!(播放《小标志》视频) 2.提问: (1)松松在假期里认识了什么呀?(小标志) (2)那他认识了哪些标志呢?你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认一认。(PPT分别出示四个小标志,说一说每个小标志的意思:①禁止踩踏,②禁止丢垃圾,③禁止靠近,④求救信号) (3)我们要不要遵守这些标志呢?可不可以不遵守呢?(不遵守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麻烦的) (4)瞧,小兔子贝贝有话要说了,她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是谁告诉我标志的意思吗?”(松松) (5)那松松是怎么知道这些标志的呢?(自己观察加上妈妈告诉的) 二、介绍自己寻找的标志 1.这几天呀,小朋友们也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标志,你能把你手中的标志介绍给

小组里的小伙伴听吗? (小组内互相介绍) 2.哪组同学愿意上台向大家介绍你认识的标志的?(请同学上台分享自己找到的标志,说标志代表什么意思) 3.你是怎样搜集这些标志信息的呢?按顺序出示收集信息的途径。(出示三种途径) 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标志 三、标志分类 1.标志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有一种叫安全标志,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任一任吧!(播放《安全标志》视频),看刚刚同学们专注的样子,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遵守这些安全标志! 2.老师选取了一部分标志,看一看,认识吗?(点击ppt,带领学生认每个标志) 3.看着这么多标志,感觉怎样?(乱糟糟的),你有什么方法看得更清楚呢?(分类) 4.那该怎么分类呢?(观察哪些标志有共同点),可以分成哪几类?(学生讨论) 5.展示:老师是这样分的,银行的标志为一类,汽车的标志为一类,蓝色的提示标志为一类,红色的禁止标志为一类,黄色的警告标志为一类。 四、树立规则意识 瞧,有个小女孩,叫芳芳,她想要给大家描述一下她的一天,看看她这一天当中遇到了哪些标志?看到这些标志需要注意什么呢? 1.红绿灯:走在上学的路上,芳芳看到了这个标志,这是什么呢?看到这个标志需要注意什么?(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 2.人行横道:过马路的时候呀,又看到了这个标志,这又是什么呢?你觉得看到这个标志提醒大家怎么做? 3.禁止游泳:走着走着,她在小河边上看到了什么标志?看到禁止游泳的标志要注意什么呢? 4.注意儿童:快到学校的时候,她又看到了什么标志?这时候你想对经过学校附近的司机叔叔说什么? 5.禁止吸烟:进入校园后,她又看到了什么标志?那在校园里能不能吸烟?我们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 决实际问题的潜力。透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个性是学生能够应对生活世界里的各种现实问题,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 力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潜力。综合 实践活动课,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潜力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创新品质的构成带给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 搜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他们不断地有所发现、思考、以转变学生的学 习方式为出发点,遵循“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构成解释,总结成果”研究程序,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 我认真制订学期课程计划,精心备课上课,搜集学生的活动资料,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个学 生都能获得发展。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参与性、选取性、研究性、综 合性、创新性等活动原则。 参与性——能做到人人参加活动,人人都有收获; 自主性——要求活动的计划设计、过程操作、成果总结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 研究性——鼓励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潜力和研究意识; 综合性——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

系列性——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使每个活动都构成较完整的体系。 具体实施方案: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面临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自身问题和文化问题为主,进行综合实践课 程的实施,并强调与学生的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 教育于一体,来体现活动主题的综合性。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改中一门崭新的课程,也是这次新课改中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首先教师认真学习理论,从 思想上提高认识,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目标、资料、原则、评价及管理。 2、用心行动,努力探索、使综合实践活动多样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新课改的教育平台上,它有着更大的创新空间。如关注自然、研究自然;跟随父母一日,体 验父母的劳动辛苦等等;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课后拓展背景资料等等;充分利用学校的已有设备,开辟校外活动基地,加强学校、家庭与 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如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拓宽综合实 践活动的渠道。 3、投入实践,让学生走进综合课程。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活动,在活动中他们能锻炼自己的动手潜力,操作潜力和合作潜力,因此,我们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组 织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考察社区居民卫生习惯”“自制新年 礼物”等主题。 反思本学期的综合实践工作,我想有成功也有不足! 成功之处是: 1、激发了学生对综合实践的巨大热情。

美术七上《生活中的标志》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标志》教学设计 一、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河北美术出版社) 七年级上册第12课。 二、教材分析: 本课采用了丰富的图文资料,介绍了标志作品的艺术特征,表现形式和设计要求,并提供了一批设计精彩的标志作品图例,便于学生从感性入手,自主地分析标志作品丰富的设计语言和它的形色构成所传达的信息和代表的意义。 三、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体验,在认知理解等各方面都正面趋于成熟;对问题的探究较为深刻,正在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对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但由于经验、认识能力所限,有些看法和观点也许幼稚、肤浅和不够全面,并且易受他人影响。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看法和观点,给予学生慢慢理解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持久的探知兴趣。 四、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标志的含义、特点、类型和用途等基本知识,能够明白标志在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创造思维能力和应用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能自主创新设计图形标志。 3、情感目标: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审美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能够明白标志信息传达准确,明白易懂,形象简洁,色彩单纯,具有形式美感的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是在此理解的基础上自主进行标志设计。 六、教学教法:启发讨论法实例讲解法分组合作探究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的识别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的程度,我主要采取启发讨论法,以大量实例为线索,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图片资料让学生欣赏。在实例的引导下,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勇于实践的心理品质。运用投影现场演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标志图片、绘画纸、彩笔等绘画用品。 八、教学时间: 一课时 九、教学类型: 设计. 应用 十、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情景导入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活动总结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提供的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范文,欢迎阅读与参考。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四个领域之一。在传统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教师习惯于按照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习惯于上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数学学习的直接经验与感受而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而言的。探究性学习注重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

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让学生乐于学数学,学好数学,提高数学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我们广辟渠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一、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数学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数学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学生在校期间,主要进行的是课堂学习。例如:《小鬼当家》就充分发挥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自己从小探索,利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我们搞教研,目的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发展。教研不能与日常教学活动割裂开来,应以教育科研促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开展教研。因

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数学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 二、开展小组学习,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学习、表达,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探究活动离不开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既有明确的分工,防止出现互相推诿、被动参与或惟我独尊的情况,又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如让学生设计“我是拼图小巧手”方案时,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以获得更多的相互交流机会,以利于学生更自然、更大胆、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产生共生效应,达到共同发展提高。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中与人协调和施

【精品】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生活中的标志_全国通用

《生活中的标志》 一教学目标: 11、通过汇报、展示,让学生了解标志的意义及作用,会把标志进行简单地分类、提高了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能力及生活实践能力。 2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标志,尝试运用联想与概括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创作设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力,又能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标志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身边的人,树立公德意识。 3通过观看视频,教育学生遵守公共标志中所规定的内容,做一个讲文明守纪的小公民,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标志,尝试运用联想与概括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创作设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力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段时间老师让大家去找生活中的标志,大家找到生活中的哪些标志呢?《生活中的标志》板书。 我们以小组的形式把大家的劳动成果进行交流,看看彼此都搜集到生活中的哪些标志?交流的过程中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汇报,老师会从大家交流的结果中挑选些标志考考大家,开始交流。 二、汇报、展示: 1、小组汇报。 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你们小组调查、搜集的情况。老师适当补充什么标志,如:汽车标志、商品标志…… 生活中的标志可真不少呀!大家的收货是满满的,老师从大家的标志中挑选了一些,设立了三关,看看大家都能否顺利通关。准备好了吗?回答正确的同学可以粘贴一面小红旗呦! 三、比赛识别标志: 1、出示《禁止鸣笛标志》(课件出示) 谁能告诉大家这是生活中的什么标志?学生回答:禁止鸣笛,你在哪里见过这个

标志?你知道它有什么含义吗?学生回答:不准摁喇叭。需要安静的地方,如:居住区、医院…… 2、继续抢答,出示:禁止吸烟、禁止行人通行、禁止宠物入内(让学生这个标志在哪里见过)、禁止非机动车、禁止攀爬。(课件出示)真是没有考倒大家呀!大家都很棒!大家说说这些标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形状是圆形、颜色是红色,教师补充:除个别标志外,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像这些标志都是禁止标志(板书禁止),不准或者制止人们的行为。开门红,大家成功闯过第一关。我们继续抢答。 3出示《注意儿童标志》(课件出示) 这又是生活中的什么标志?学生回答:注意儿童,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这个标志?学生回答:学校、幼儿园、儿童游乐场所等。同学生们真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呀! 4、继续抢答,出示:注意危险、当心触电、注意行人、当心火车(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 你们真是很强大呀!大家观察这些标志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三角形、黄颜色,黑边,老师补充:形状为三角形,顶角向上。像这样的标志是警告标志(板书;警告),用来告知驾驶或行人前方有危险,向人们提供危险信息,提醒及早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顺利通过第二关。 5、继续抢答,出示《非机动车道》(课件出示) 说标志名称,学生回答:非机动车道。说说你在生活中的那个地方见过这个标志?继续抢答闯过,出示:电梯、行人通道、安全出口、停车场、步行。全答对了,?学生回答:颜色为蓝色底,白色图案,形状有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些标志是属于指示标志(板书:提示),用以指示车辆和行人按规定方向、地点行驶,在组织疏导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大家成功闯过了三关,给自己点掌声吧!其中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标志,这些标志与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联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标志? 四、生活中的标志欣赏: 看来,生活中的标志可真多呀!标志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2020年整理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1].doc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在我校深入开展 第三小学路建平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念 1、四大指定领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 2、课程体系: 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学科教学以外的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课程。从学生方面讲,拓宽了学习领域,丰富了学习内容,开阔了学习视野。从教师方面讲,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对我们日常学习生活、教学工作的彻底颠覆。从常规教学上讲,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运行模式逐步引入学科教学,实现学科课程间的整合,更好促进教育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是我们加快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 3、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规划与设计的技能(2)组织、管理与协调的能力,(3)探究与问题解决的能力,(4)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5)学科综合的能力等。 4、组织形式(1)小组活动,(2)个人活动, 5、课时安排应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例如.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也可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等。目前,不少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实验的小学,一般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统一安排,一般每周二三课时,学生全员参与,全体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班级或活动小组的活动。 6、课程特点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综合性是基本特性,实践性是本质特性) 7、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类型 (1)主题探究类研究性学习:主题探究以探究为核心,其基本活动方式是观察、调查、研究,它所涉及的问题领域包括自然现象(问题)研究和社会现象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通过我们大家思想的碰撞,一定会激发出您写作的动力。还有,阁下能将此文档加入收藏或者转发出去,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那综合实践活动总结怎么写才好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本学年我担任二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工作。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了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效果显著。现将我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自己的感受总结如下: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课程,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在做中学,我在设计课程中没有将课想得那么复杂。而是创设一种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观察、体验与思考,从发现中提出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给学生提供自由学习的空间 对教师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

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在这个空间里,我让学生尽情地观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陌生的,但正因为陌生,恰恰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学生透过疑云看本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这对于我们也提出了一个严厉的挑战,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结构和自身素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一些学习并不是很好的学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让人欣喜而欣慰。他们那种敏锐的洞察力,那种高超的探究能力,那种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动给了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活动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二、给学生搭建主动学习的舞台 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我将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对于我设计的这些主题,一节课完成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一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生活中的的标志》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生活中的的标志》 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懂得遵守公共秩序。 2.在认识标志的基础上了解其不同类别和作用。 3.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关注并运用标志。 重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标志。 难点:在认识一些标志的基础上了解其不同类别和作用,并尝试运用。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各种标志。 2.自制课件、各种标志图每组一份(注意安全、人行横道、禁止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看录像,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 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录像中有哪些交通标志?除了注意信号灯标志,还有哪些标志? 小结:交通标志给行人、车辆提供了指引,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二)展开 1.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请幼儿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标志。 指导语:除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标志? 小朋友真是爱观察的孩子,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 (1)出示禁止烟火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标志上有什么图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这是禁止烟火标志,它告诉我们附近有容易燃烧的物品,一般在加油站、图书馆、仓库等地方会看到这个标志,禁止人们使用明火,以免引起火灾。

(2)出示当心触电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当心触电标志警告我们要远离电厂、高压电线杆、变压器等有电的地方,在家也不要玩有电的物品,因为电是很危险的。 (3)依次出示“注意安全”“当心滑跌“紧急通道”“当心中毒”“禁止吸烟”“禁止游泳”“禁止触摸”等常见标志引导幼儿认识。 3.请幼儿讨论标志的用途。 提问: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标志?它们对我们有什么用? 小结:标志通常出现在人口较密集的公共场所,它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醒大家遵守公共秩序。 4.引导幼儿从图案、颜色、形状、意义等方面加以比较,区别三种性质的标志。 指导语:那么多的标志,我们怎么能把它们都记住呢?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它们的颜色、形状一样吗?如果请你给它们分分类,你觉得应该怎样分? 小结:小朋友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标志通常分为三类,黄色的三角形标志,是提醒或警告我们要当心注意的,叫做“警告标志”;蓝色或绿色的标志,提示我们应该怎样做,通常叫做“提示标志”;红色标志上有一斜杠,禁止我们坐某些事情,叫做“禁止标志”。

初中生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的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魏世龙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其中实践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操作,学会动手。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探索,去经历,去感受,这样虽不一定有很快的外显效果,但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认识水平得到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这不正是最好的“结果”吗?不正是教育的最根本的宗旨吗? 一、在实践中增长阅历 尚未成人的学生,无论在知识结构方面,还是在人生阅历方面都不够成熟。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上课地点,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也没有固定的实施模式。因此,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可以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阅历。 以开展主题为《敬老爱老》活动为例。学生在活动中,必须要走出教室,融入社会,与同学、家长、等人进行实际接触。在活动中,学生明白了尊敬老人的道理。让我们听听他们的体会:“在活动前,我很害怕,没有胆量,又怕别人泼冷水,到了最后,我大胆参与到这次活动中,这时我才知道老人们确实应受到尊重。”“上次在家里,妈妈让我给爷爷倒水,可是我不肯,最后还是妈妈給倒了。”“”……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丰富了社会阅历。 二、在实践中获得经验 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问题的探究是初步的,稚嫩的,但也是非常可贵的,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受碰撞、摩擦、融合,但也会努力地寻找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在经历茫然、失望、喜悦、满足,得到多种角色体验后,他们会获得一些属于自己的经验,如与同伴合作的经验,走上社会与他人交际的经验,快速获取资料的经验,处理生活中突发事件的经验等等。 考虑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常见疾病,偶尔也会碰到一些意外事故,如何正确对待,及时处理,避免产生更大的伤害和更严重的后果,需要学生掌握一些自我保健、自我救助的基本方法,同时需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在开展活动中,老师可先要求学生查找自我保健与救护的相关知识,并做好记录,然后组织对各类意外事故或疾病(烫伤、鼻出血、扭伤或撞伤等)的诊治救护演习,并邀请校医作现场指导,最后组织医药知识竞赛,如患重感冒时,只要自己吃点感冒药就行了,对吗?为什么?如果不小心被开水烫伤,怎么办?有人煤气中毒了,如何进行抢救?……让学生在小品、实地演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获取知识经验,学会自我保护的本领。学生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是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三、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教育主管部门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中指出:“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寻找生活中的标志

寻找生活中的标志 活动背景: 在我们身边,各种标志随处可见,它们时刻提醒人们遵守社会规则。《寻找生活中的标志》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小主题,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迎合学生对新鲜事物探究的好奇与兴趣。这一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能够帮助他们很好地体验和融入社会生活。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以我们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发展水平出发,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注重对学生基础探究方法的指导,引导他们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了解标志的意义和作用,探究标志的分类,从而使学生懂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享受投入探究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会辨认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了解标志的意义及作用,并能针对不同的标志能够简单分类。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提高了观察生活能力,初步学会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了积极参与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合作的意识和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辨认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了解标志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针对不同的标志能够简单分类。 活动准备: 1.师生确定探究主题,共同设计调查表。 2.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标志,填写调查表,制作标志卡。 3.教师了解与标志相关的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倒霉熊闯迷宫。(课前把收集到的标志卡片悬挂在教室四周,创设氛围。)师:今天,叶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你们最喜欢的老朋友,猜猜看,它是谁?(出示倒霉熊开场片头)生:倒霉熊。 师:今天,倒霉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去看看吧!(出示一段倒霉熊走迷宫的视频) 师:原来,它要闯迷宫了。我们看看迷宫里有什么呢?生:有很多标志。 师:我们看到倒霉熊为难的表情就知道他遇到难题了,我们能帮他认标志、闯迷宫吗?生:能。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中的标志。 (设计意图:课前把收集到的标志卡片悬挂在教室四周,创设氛围,给孩子一个开放的空间。通过孩子们喜欢的倒霉熊闯迷宫来引入课题,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互动游戏,辨认标志。 1.小组合作,认识标志。 师:看,我们大伙儿收集的标志挂满了整间教室,我们来帮帮倒霉熊,教教它怎样认识这些标志。请同学们轻轻的离开自己的座位,取下一个你认识的标志,再回到小组里,把它介绍给自己的小伙伴吧!老师的要求听清楚了吗?生:听清楚了。 师:好,那就赶快行动吧!(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2.交流汇报,了解意义。

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doc

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篇一 为了使孩子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而富有意义的春节,学校组织开展“体验在春节”的寒假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去亲身感受“欢乐中国年”的文化氛围。通过了解春节,体验春节,充分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及魅力,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 本次实践活动从检查上来看,家长非常支持和配合,孩子们积极参与其中。班级中绝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收集的春联数量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孩子们充分利用剪贴、图画等形式将收集的资料设计成精美的手抄报。周于涵、王冠华、董思丹、史佳荟等同学的手抄报令人耳目一新;好人好事方面大家做得也非常不错。主动为乘车有困难的人让座已经成为孩子们心照不宣的事。见到路上的塑料袋自觉帮助环卫爷爷清理、看到小弟弟妹妹摔倒赶紧扶起来、主动参与到家庭除尘的行列;在活动中学生们对传统节日春节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春节的由来”“春节的讲究”,为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 基于二年级孩子年龄小,实践能力和方法有限的实际情况,也存在一些不足。个别家长较忙,出现代笔的现象,使孩子在活动中走了过场,没有收获;日记的内容有的记流水账,没有体验感受;个别学生的假期时间不会合理安排。从家长的反馈情况来看,本次活动开展的还是比较理想,孩子们能从中有所收获。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

另一方面,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相信孩子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课程。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关键在于要突出学生主体。当然,要在活动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性,必须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有效指导。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课程,因而,必须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如果离开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会沦为认知性的课程了。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起着指导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2、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完全是设计者预设的发展路径,学生也不是完全地通过对成人生活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标志》

寻找生活中的标志 【活动目标】 1.认识身边的一些常用安全标志,能区分警告标志、禁止标志和指示标志。 2.了解不同颜色在标志中的作用。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形成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 【活动过程】 1.师出示一些常见标志,问:你见过这些图案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图案? 2.师:这些图案一般都出现在马路上、交通繁忙的地方或是一些公共场所,我们把这样的图案称之为标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些常用的标志。(出示课题) 3.师出示三种标志:警告标志、指示标志和禁止标志。 4.小组讨论: 1)你知道这三个标志表示的意思吗?全班交流。 2)观察这三个标志,它们有什么区别?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5.师总结: 1)红色圆圈,有一条斜线的是禁止标志。它一般出现在一些公共场所,禁止做一些事情。 2)蓝色长方形:里面颜色是白色的,外框是蓝色的,这是指示表示,告诉行人一些场所的所在,该怎么行走。 3)警告标志,黄色三角形,它一般也出现在一些危险地段,提醒行人注意。 6.练一练: 1)师出示一组标志,归类并说说意思。(小组交流) 在我们的桌上有一组标志,给它们归类,并相互说说意思。全班交流。 总结:我们知道了在生活中有一些地方是存在安全隐患的,需要设立安全标志来提醒人们避免危险,那请你们想想看,我们校园里有没有安全隐患?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危险?哪些行为容易导致危险的发生? 在课后,请你们再仔细地调查一下,下节课我们来讨论。 “标志”的用处大 教学目标: 1在标志的作用认识的基础上,初步设计简单的校园安全标志。 2 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了解要遵守各种标志,从我做起,树立学生热爱社会,热爱校园的思想情感。 3在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脑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点: 1找到校园各种场地上的不文明行为,并在认识标志作用的基础上设计简单的校园安全标志。 教学准备: 多媒体、铅化纸(各种形状的标志外形)彩色笔等教学过程: 一、兴趣引入: 1:考考你活动: 师:(出示多媒体1:考考你标题)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许多安全标志,今天老

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比较

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比较 一、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名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法国等国和我国台湾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都注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但这种课程在各国和地区的课程标准中的称谓各不相同: 1.美国 在美国各州的课程标准中,没有统一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但各州都设计了具体的、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性活动的课程。主要有: (1)自然与社会研究(stud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即STS)。“科学·技术·社会”是美国中学课程中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它包括自然研究与社会研究两大方面。因而这种课程包含“自然探究”、“社会科”或“社会学习”等方面。社会研究或社会科的基本学习活动方式是主题探究式的,从自然现象、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职业等领域确定不同的主题,通过调查研究和问题研讨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研究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从主题设计,到学习活动方式,都具有强烈的研究性和反思性实践的特征。 (2)设计学习(project or design learning,简称PDL)。 这种课程是一种应用性学习的课程,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相比较,设计学习更强调学生的自主设计和实践操作,如综合艺术设计、应用设计、产品设计、活动设计等等,强调对学生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解决。 (3)社会参与性学习(social participating learning)。 社会参与性学习的重点在于参与社会生活领域,接触社会现实,注重开展各种社会参与性的活动,如社区服务(包括参与养老院活动、社会公益性活动等)、社会调查、考察与访问(包括访问政府首脑或地方政府官员等)。社会参与性学习往往体现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和发展状况,它反映在不同学区的课程方案之中。 尽管美国各州范围内的不同学区和学校实施的具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五花八门,但都体现了主体研究性、综合实践性、社会参与性、生活性等基本特征。 2.英国、法国 英国国家课程标准关于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与美国各州中设计的综合实践类课 程有相似之处,主要集中在社会研究(social studies)和设计学习(project or design learning)等方面。英国中小学的社会研究围绕公民的形成(becoming informed citizenship),以及突出的政治、精神、道德、社会或文化问题来设计实践和探究的主题。设计学习则主要包括综合艺术设计、信息与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等。 法国课程标准中设计了一类“综合学习”的课程,其基本规范表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综合学习需要跨两门或两门以上学习领域,要求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二是综合学习的活动方式应是多样的,涉及接受、探究、应用等基本学习活动方式。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指导教师的有效指导,然而有些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教材,注重发挥在活动过程中自主构建和动态生成的作用,今天给大家找来了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篇一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综合实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数学探究或数学建模活动,是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过程。在设计和实施时要特别关注五个环节: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展开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以及活动过程中师生互动的要求等。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密切联系实际,精心设计问题 所谓设计问题就是设计综合与实践的活动内容。好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现实性;二是开放性;三是综合性;四是实践性。四者之中,现实是前提,开放性是保障,综合性是基础,实践性是根本。 比如《估算玉米收入》 1、学生课前做好调查种玉米的一些相关知识和信息。

2、阅读理解,读题,了解王大爷种玉米、结玉米以及玉米销售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充分接触并发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出小组合作,帮王大爷算一算的要求,让学生合作解决书中的三个问题. 在上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解决问题,不仅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还加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小组合作,用计算器帮王大爷算一算:(1)今年玉米大约收入多少元?(2)平均每公顷大约收入多少元?(3)预计比今年多收入多少元?然后交流各组计算的方法和估算的结果.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 二、广泛开展实践,加强合作交流 这里的广泛既是指过程的充分,也包括形式的多样,还应该包含充分的交流。比如在《铺甬路》活动中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了解信息,交流信息 调查地砖的相关资料信息,交流选地砖问题。通过调查、汇报信息,学生了解花坛的大小以及铺甬路的位置和需要用正方形的地砖铺。然后 (二)讨论选转问题。 小组讨论之后,确定选择边长为25厘米的地砖,并说明理由。(1平方米正好16块) (三)解决问题 先构建思路,要解决这个问题先求出甬路面积和每块砖的面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