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物育种学选择题 判断

作物育种学选择题 判断

三、 选择题:
1.小麦杂交育种配制三交种时,作为第二次杂交的亲本是B.综合性状最好的亲本
2.小麦F2的下列性状中选择可靠性较高的性状是( A )A.株高
3.下列杂交方式中属于复合杂交的有( D )D.三交
4.比较合理的双交方式是(A)A.(甲╳乙)╳(乙╳丙)
5.《种子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A)个生产周期 A、1
6.我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实行(A)二级审定制度A,国家和省(市、区)
7.评定种子质量的主要依据是(A) A、《农作物种子》
8.种子用价由(B)决定B、种子净度和以芽率
9.在粮食作物种子分级标准中,规定小麦原种子纯度不小于(B)B、99。8%
10.休睡期是种子从收获那天起到发芽率达到(C)%时所经历的时间C、80
11、马铃薯杂交育种时对实生苗当代进行()单株选择。A. 一次
12、在〔(甲×乙)×甲〕×甲的杂交式中,甲为()亲本。 A.轮回亲本
13、单倍体育种时宜选择()进行离体培养。 C.杂种F1或F2花药
14、生产上有意义的计算杂种优势大小的指标是:() B.超标优势
15、现有甲(早熟、)、乙(抗病)、丙(综合性状好、丰产,但感病、晚熟)三个亲本品种,进行杂交育种时,合理的三交方式是() A.( 甲×乙)×丙
16、单倍体育种时宜选择C 进行离体培养。 C.杂种F1或F2花药
17、玉米南种北引表现B 。B.晚熟
18、在下列杂交方式中属于三交的是②。②. A/B//C
19、现有甲(早熟、)、乙(抗病)、丙(丰产、感病、晚熟)三个亲本品种,进行杂交育种时,合理的双交方式是C。 C. (甲×丙)×(乙×丙)
20、作物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培育符合( D )的新品种。D)人类需要
21.作物育种学的涵义是( C )C)研究选育和繁合优良品种的理沦与方法的科学
22.选择育种中选择的基本方法有( B )B) 株行
23. 稳定不分离的株系称为( C )C) 品系
24.与91—1—2—5—4—3亲缘关系最近的系统是(D )D) 91—1—2—5—4—5
25.作物品种与植物分类学上亚种的主要差别在于( A )A) 经济性
26.区域试验一般进行( B )B) 2~3年
27二环系是从( D )中选育出来的。D)自交系间杂种品种
28.在我国高温短日照作物引种时,( B ) B) 由北向南引种表现早熟
29.测定新品种的种植适宜地区,所采用的田间试验应为( C ) C)区域试验
30.在(A×B) ×C的组合中,复交F1代中三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分别为B)1/4、 1/4、 1/2
31、纬度相近地区之间的引种 ( A ) A)较易成功
32、现代生物技术比传统育种技术的优越性主要在于能更好地( C ) C)打破生殖隔离界限
33、群体内个体间的基因型相同,但个体内等位基因间是杂合的,这样的

品种群体称为(B)品种
B)同质杂合型
34.选择自种中选择的基本方法有( B ) B)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
35、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品种的不育系和保持系互为( A ) A) 同核异质体
36、当病原菌侵入寄主前或侵入后,寄生可以凭借固有的或诱发的组织结构障碍,阻止病原菌的侵入和侵入后建立寄生关系,称为( A )A) 抗侵入
37、组合育种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C)基因重组与基因互作
38、玉米品种南种北引生育期会( A )。 A)延长
39、在诱变育种中,经过质变处理的种子或营养器官所长成的植株或直接处理的植株均称为( A )
A) 诱变一代(M1)
40.稳定不分离的株系称为( C )C) 品系
41.迄今为止自花授粉作物中利用杂种优势最为成功的作物是( C ) C) 水稻
42.下列品种属群体品种的有 (A) 自花授粉作物的地方品种
43.我国目前品种审定的主要 ( A)A) 区域试验结果
44.同二倍休相比,同源多倍体的育性(C) 下降
45、用顶交法测定某自交系的配合力,一般( A ) A) 只能测出一般配合力
46、在[(AXB)XC]XD的杂交方式中,C的遗传成分在其中占( B ) B)1/4
47、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称为 ( A ) A)测验种
48、染色体组成为AAAABB的生物体 C)同源异源六倍体
49、隐性核不育一般无法通过测交找到B)保持系
三、多项选择(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异花授粉作物,如玉米的遗传特点是A)天然异交率高C)品种遗传基础复杂E)自交衰退严重
2、水平抗性的遗传特点主要表现为B)对各小种抗性接近一个水平C)多基因控制E)抗性不易丧失
3、远源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性状分离的特点为A)分离规律不强B) 分离类型丰富并有向两亲分化的趋向。C)分离世代长、稳定缓慢
4、利用杂种优势应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A)强优势的杂交组合C) 异交结实率高D)繁殖与制种技术简单易行
5、我国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下作的重点是( ABCDE) A)广泛收集 B)妥善保存 C)深入研究 D)积极创新E)充分利用
6、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有( ABCDE )A)温度B)光照C) 纬度D)海拔E)作物的发育特征
7、群体内遗传改良的方法有A)混合选择B)改良穗行法 C)半同胞轮回选择E) 全同胞轮回选择
8、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主要有B)RAPD C) SSR D)AFLP E) STS
9、纯系学说的要点是A)自花授粉作物的原始品种群体内,个体选择是有效的。C)同一纯系内不同个体的基因型是相同的,继续选择无效。
10、在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统中,下列哪些基因型是可育的A) S(RR) B) S(Rr) D) N(Rr) N(rr)
11.作物育种的一般目标是( ABCD ) A)高产 B)优质 C)多抗 D)生育期适宜
12,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有( ABCDE ) A)温度 B

)光照 C)纬度 D)海拔E)作物的发育特征
13.系谱法育种的特点是A)从F2进行严格的选择 B)分离世代不选择c)对质量性状可以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D在同等土地面积上可保留更多b多样化类型的植株 E)可以集中力量掌握少数的优系
14、凡从事农作物种子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特有(BCD)方可经营。B、种子经营许可证 C、营业执照 D、种子质量合格证
15从种子遗传特性看,影响种子贮藏达到生命的内在因素是(ABC)
A、种皮结构 B、种皮保护功能 C、种子化学成分
16.品种资源的工作环节包括 A)广泛收集B)妥善保存 C)深入研究 D)积极创新 E)充分利用
17.远缘杂交育种容易出现的障碍 A)杂交不孕B)杂种夭亡C)杂种异型D)杂种不实E)后代疯狂分离
18.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有( ABCE ) A)中亲优势 B)超亲优势 C)超标优势E)杂种优势指数
19.垂直抗性的遗传特点主要表现为 ( ADE)A) 小种特异性 D) 高抗或免疫 E) 抗性易丧失
20.群体间遗传改良的方法有 (BD ) B) 全同胞相互轮回选择优势 D) 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
21、农作物品种一般具有ABD A)特异性 B)稳定性 D)一致性
22、远缘杂交的困难是A B C。 A.杂交不孕 B.杂种不育 C.疯狂分离
23、育种上对优良自交系的基本要求足 A)具有优良的农艺性 B)遗传纯合度高 C)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高D)具有优良的繁殖与制种性状
24、在回交育种中,若控制需要转育的目标性状的基因数目分别是一对、二对和三对时,回交一代出现带有所需目标基因的个体的频率分别为 ( ) A)1/2 C)1/4 D)I/8
25.种子干燥的方法有(AD)两种A、自然干燥 D、机械干燥
26.多次单株选择适用于( A. B. C ) A.自花授粉作物杂种后代B.常异花授粉作物C.异花授粉作物
27.应用于良种繁育中和选优提纯的选择方法有( A. D )A.一次混合选择法 D.改良混合选择法
28.有下列三个小麦品种:甲 (早熟、抗病)、乙( 矮秆抗病)、丙(丰产、感病、晚熟),根据我区条件,在进行杂交育种时,比较合理的三交方式是( A. D) A.(甲╳乙)╳丙 D.(乙╳甲)╳丙
29.种子标签从颜色上分主要有(ACD)A。红色C。黄色 D。白色 
30.生产原种的对象是(BC)法 B、准备推广的新品种 C、任何品种
31.报审品种必须经过连续(BD)年的区域试验B、2-3 D、2 年以上或2年
32.小麦种子的蛋白质和呼吸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淀粉湖化温度也较高,抗热性强,可趁热入库,这主要针对小麦的(DB)种子。B、未经后熟种子D、刚收获和干种子
33.在种子胚部存在较多的蛋白质是(BCD)B、结构蛋白质 C、酶蛋白质 D、B 和 C
34.生物学混杂是(DB

)作物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B、异花授粉D、无性繁殖
35 禾谷类作物防止混杂退化时的去杂去劣主要在(D) D、成熟期
36.小麦原种生产技术应用(BC)法B、三年三圃制 C、分系比较法
37.田间检验时期以品种特征性表现最明显的时期为宜,主要分(ACD)期进行检验 A、苗期 C、开花期 D、成熟期
38.水分在种子中的存在形态有(ABCD)
A、自由水 B、结合水 C、游离水 D、束缚水
39.系统育种时只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即可得到性状整齐一致,稳定遗传的新品系的作物群体是( A. D) A.自花授粉作物 D.无性繁殖作物在无性繁殖时
40.系统育种时,需要多次单株选择方能获得整齐一致稳定遗传的品系的作物群体是(B. D )B.常异花授粉作物D.无性繁殖作物在无性繁殖时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杂交育种时应从F2代开始进行单株选择(×)
改:单交F2开始,复交F1开始就有分离,即进行单株选择。
2、在(甲×乙)×(丙×乙)和〔(甲×乙)×乙〕两种杂交方式的后代中,丁亲本的遗传组成完全相同。(×)
改:不相同,前者占25%。后者占50%。
3、回交育种中,无论回交次数多少,最后都得自交。(√)
4、一个优良品种,一般也是一般的合力好的品种。(×)
改:不一定。
5、在进行杂交育种时,选项用亲缘关系较远的材料亲本,这就是说亲缘关系越远越好。(√)
6、交育种试验进程中,早期测产在F3即进行测产。(√)
7、系统育种可以发现新的有价值的类型和基因。(√)
8、在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群中,一般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就可以得到稳定的遗传品种。(×)
改:常异花授粉作物需要多次单株选择方可奏效。
9、为了从异花授作物 群体中获得纯合的后代,必须在控制授粉条件下进行多次自交选择,才能使某些性状,得到改良。(√)
10、无性繁殖作物,不管其基因型如何,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即可得到整齐一致的新品系。(×)
改:无性繁殖作物在无性繁殖的情况下,不管……
11、纯系学说说明在丝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所以品种遗传性的稳定性和群体的一致性是绝对的。(×)改:纯系学说……无效的……,但……相。
12、一个遗传性相对稳定、群体一致性状较好的品种,无论种植多少年,性状都不得不会分离。(×)
改:在推广种植过程中,由于天然杂交,基因突变及剩余变异等,性状可继续分离。
13、混合选择法既可以作为育种手段,又可用于各种作物 的良种繁殖。(√)
14、进行系统育种时。品系鉴定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繁难都不得采用随机排列。(×)
15原种生产一般用

株选择法、(× )改:改良混合、
16系统育种是通过选择提高诬蔑发种的种性,并繁育一批优质种子,而提纯壮则是不了通过选择获得新品种、( × )改:系统育种和提纯复壮相
17品种纯度是指品种的种子数占检验样品的百分率。(√)
18在进行系统与提纯复壮时,系统育种一要选择优良典型株,而提纯复化则选择优良变异株。(× )。改:典型与变异互换。
19用纯提高、种子好的同一品种种子;定期更多换已经混化的种子,这一过程叫品种的更换,( × )。改:品种更新。
20通常认为,主要含蛋白质的豆类作物种子的临界水分为13-14%,而主含脂肪的细料作物种子的临界水分为11-12%。改:分别为11-12;9-10
21、从自交系间杂交种中选育的自交系称为二环 系。 (√ )
22、用新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替换生产上表现不良的另一品种的过程称为品种更换。 ( √ )
23、测定自交系配合力所进行的杂交称为测交 ,测交所得后代称为测验种。( × )
24、一般用抽穗期早晚作为小麦熟性的指标。( √ )
25、把来自F3同一株系的F4代株系称之为系群。 (√ )
26、诱变育种可有效的改良作物的个别单一性状 。 ( √ )
27、由育种单位所提供的该品种纯度最高、最原始的优良种子称为原原种。(√ )
28、小麦从南往北引种表现生育期延长。 ( × )
29、选择育种时应从原始群体选优良变异株,而原种生产则选优良典型株。(√ )
30、小麦单株穗数的遗传率高,早代选择效果好。 ( × )
31、用自由授粉品种和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称顶交种。 ( √ )
32、化学杀雄的原理是由于雌蕊比雄蕊有较强的抗药性。 ( √ )
33、测定自交系配合力所进行的杂交称为测交 ,测交所得后代称为测验种。(× )
34、从自交系间杂交种中选育的自交系称为二环 系。 ( √ )
35、作物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物质基础。 ( √ )
36、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 ( √ )
37、诱变育种可有效的改良作物的个别单一性状 。 (√ )
38、抽穗期早的小麦品种一般表现早熟。 (√ )
39、亲本选配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之一。( √ )
40、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三系”指母本系、父本系和杂种F1代。( X )
41.品种的一致性就意味着品种的纯合性。 ( X )
42.产量构成因素间往往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 √ )
43.纯系的“纯”是绝对的,不纯是相对的。 ( √ )
44.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的方向和结果均一致。 ( X )
45.复交是三个以

上亲本间进行两次以上的杂交。 (√ )
46.异花授粉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是化学杀雄。( X )
48.目前,国内外各种育种方法中,最具灵活性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 ( √ )
49.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其遗传系统的破坏。 ( √ )
50.群体内遗传改良的主要方法有混合选择法、改良穗行法半同胞轮回选择和全同胞轮回选择。(√)
51、选择可分为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在人工选择中,自然选择不发生作用。 X
52、作物种质资源包括育种及遗传研究中可利用的一切基因资源,它是作物育种的物质基础。 (√)
53、玉米单交种具有良好的整齐度和杂种优势,是因为它在群体内个体间的基因型是相同的,个体内的基因型是高度纯合的。( X )
7、无性系品种的个体间在表型上是完全一致的,其基因型也是纯合的。( 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