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小创新素养教育方案tWord文档

六小创新素养教育方案tWord文档

六小创新素养教育方案tWord文档
六小创新素养教育方案tWord文档

石嘴山市第六小学创新素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自治区教育厅开展创新素养教育试点工作,探索开展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结合石嘴山市第六小学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创新教育教学思路,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共享创新资源和优质课程,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课程品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创新人才成长。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领、整体推进,鼓励差异发展,分层指导、分类推进、分布实施,形成特色。

3.坚持大胆实验,积极探索,攻坚克难,务求实效。

三、目标任务

1.小学低段(1—3年级)。在创新人格方面,应以启发保护儿童的好奇心为主。教师要多表扬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在创新思维方面,教师要创设情境,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并能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总结出一些规律,培养学生

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能力方面,以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为主,根据学生的不同“症状”,把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学具的能力,通过一些动手操作,化易为难。

2.小学高段(4—6年级)。在创新人格方面,要注重保护和激励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其良好的智力品质和学习兴趣,树立求知欲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在创新思维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在实践能力方面,学校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尽可能的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四.实施步骤

1.制定方案,确定试点(2016年10月一2018年7月)

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确定试点学科。首批确定石嘴山市第六小学数学学科(一——六年级)作为试点学科,由学校教科室牵头、数学名师工作室组织实施。组织教师参加区教研室开展的培训学习,指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组织学习创新素养理论成果,理解创新的内涵及意义;开展“创新素养教育”专题培训;开展“创新素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开展“创新素养教育”论文评比;总结试点工作经验。

2.全面推行(2018年9月一2019年6月)

参加区教研室召开的全区创新素养教育推进会和经验交流会。

3.评估验收(2019年9月一12月)

邀请区教研室、督导室及专家深入学校开展量化测评活动,进行创新素养教育评估验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巩固提高,切实推进创新素养教育在石嘴山市第六小学取得明显实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管理,建立规范的工作机制

1.组织机构

为保证创新素养教育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成立石嘴山市第六小学创新素养教育领导小组,组成如下:组长:陶学义石嘴山市第六小学校长

副组长:马桂萍叶占全石嘴山市第六小学副校长成员:范迎辉石嘴山市第六小学教科室主任

卢杏珍石嘴山市第六小学教导处主任

李健石嘴山市第六小学信息部主任

邵金凤石嘴山市第六小学数学学科组长

刘惠英石嘴山市第六小学语文学科组长

李忠霞石嘴山市第六小学英语学科组长

张登奉石嘴山市第六小学名师工作室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教科室),范迎辉兼任办公

室主任,负责创新素养教育日常管理工作。

2.工作职责

教导处:负责组织试点学科适时开展创新素养教育,配合学校定期召开协调会。了解创新素养的进展情况和主要问题。同时研究制定学生创新素养教育测评体系。对学生创新素养进行评测。

教科室:要组织各方面专业力量,对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给予大力指导,帮助教师攻坚克难,要适时组织创新素养教育思想方法交流会,根据学校教学模式改革进行跟踪指导,并且利用晒课平台及时点评,支持学科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及时将教学改革成果汇集,进行分析与研判,帮助教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打破教师一讲到底的基本现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研究制定教师创新素养教育测评体系,引导全校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将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创新能力进行整合。

校长是推进学生创新素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应立足本校校情,发挥本校优势,研究制定本校开展创新素养教育的实施方案,在试点阶段及时做好相关的课程设置图谱,在课程规划的过程中以班本课程、生本课程、校本课程先试先行,设计基于学生创意表达的精品校园活动,学生全员参与,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创意表达。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确定试点学科与教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及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做好经验交流和推广的准备工作,促进本校师生创新素养的整体提升。

(二)加大经费投入,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1.建立专项资金,确保创新素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保障教师培训、创新素养教育试点工作的正常开展。

2.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理念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关键。积极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挂职锻炼、跟岗培训、定期交流等多途径进行培训,也可到国内有名的创新教育研究院校去培训学习。

(三)开展日常评价督导,建立公正的评价机制

学校教导处、教科室要将创新素养教育纳入考核检查的重要内容,每周进行一次检查指导,每学期进行一次专项总结,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年级学科组要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进展不力的年级学科组要通报批评,务求取得实效。

六、工作要求

(一)立足课程,把创新素养贯穿于课堂教学整个全过程

1.探索开展多种教学方法。创新素养培养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立足于课堂、立足于学科课程,辅之以活动等。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在教学中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又要汲取现代教学方法的精华,还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知识储备、年龄特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大脑

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启迪创造性的目的。小学低段,要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要提供游戏的各种条件,包括提供场地、时间、材料等,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创新素养。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单一的、被动的学习向多样化的、主动的学习方式转变。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要有明确的分工,不仅承担个人的责任,而且实现小组和班级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要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通过开展“摹课”、“翻转课堂”等有效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快乐学习,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创新素养。

3.重视实践实验教学。要坚持开全、开齐、开好小学科学等学科实验课,并拓展实验的内容,选择学生生活实践密不可分的小实验,或配合课堂教学的系列实验或补充实验等。要拓展实验的空间,将实验由课堂向课外、教室向家庭、学校向社会延伸,其形式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开放实验室等.

4.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要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在

教学过程中,可以构建一个跨学科的知识网络,将多学科教学内容整合起来,也可以找到一系列线索,用这个线索将若干学科领域的多个技能和相关概念串联起来,使相关学科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5.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资源。要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移到在学科的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学习信息技术,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三通两平台”建设资源,为学生创设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其思维集中、手脑并用、展开想象的翅膀,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二)深化改革,发挥好评价对培养创新素养的指挥棒作用

1.深化对学生的评价改革。探索建立对学生创新素养教育的评价体系。在对学生评价时要结合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实际,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寓创新素养教育内容于整个评价活动之中,形成课内课外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全方位的创新素养培养体系。

2.深化对教师的评价改革。要探索建立对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坚决克服以学科分数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唯一标准的做法,探索由评价者本人、同伴、领导、家长、学生共同评价的方式,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一些

可量化的内容仍采取量化方式,不可量化的以定性评价为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注意以鼓励、激励为主,引导评价的公正公平。

(三)转变现念,树立培养创新素养的现代教育观

1.转变校长的观念。校长是学校运行和管理的中枢,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领导,必须转变以唯升学率衡量学校管理、以唯学生分数评价老师的观念,树立符合创新素养教育的学校管理、教师管理观念。要树立重视创新的观念,坚决摒弃以升学率论成败的陈旧观念,建立有助于创新素养教育的学校组织管理制度,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要树立包容创新的观念,正确认识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层次性,创造适度宽松的环境,允许教师在创新素养教育中大胆尝试,鼓励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要树立把创新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观念,把培养学生创新素养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施探研型实验的思考和行动,在教师考核、评先选优中把创新素养教育开展情况列为重要内容。

2.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处于引导地位,是推进创新素养教育的重要力量。要树立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教育观念,从固有的教学经验中走出来,克服思想上的惰性和惯性,主动学习、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经常开展教学反思,主动参与教研活动,总结归纳适合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经验做法。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

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通过精心的情境设计把学生带入主动探索,独立钻研,努力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要树立平等的师生观念,关爱和尊重不同类型的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3.引导家长转交观念。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功观、成材观、质量观。引导家长主动承担起子女启蒙教师的责任,不随意增加子女的课业负担,努力为子女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配合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科学研究、社会调查、诚信教育等实践活动。鼓励子女参加社区建设、环保节能、志愿服务等公益性活动,鼓励子女勇敢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培养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创造者和好公民。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衡量标准,克服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念,重能力而不唯分数,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创新素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石嘴山市第六小学

2017年3月2日

八大素养活动方案

八大素养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二年级四班张毓 一、指导思想及目的、任务 我们要以未来社会对少年儿童的要求为教育目标,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为目的,积极探索小学阶段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我们要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享用终身的好习惯;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掌握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基本关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求上进、会自理的好学生,在家里做一个有孝行、知感恩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特制定本方案。 二、“八大素养”养成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怎样培养孩子的八大素养。 好的习惯是良好素养的基础。态度决定一切,习惯决定未来。习惯具有双面性,好的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而坏习惯一旦养成,便很难改变。因此,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细枝末节也可能决定成败。从每一个好的习惯开始,让道德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行为更加道德化,让劳动成为生活清洁的必经行动,让健康伴随左右,让责任成为一种意识,让团队素养提高,学会审美,树立正确美的概念,让自己的生活赋予艺术气息 (二)规范道德行为,养成文明礼让,品行端正的良好道德。

发扬艰苦奋斗,勇于拼搏,不畏艰险,好好学习的精神。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养成团队观念,认识团队合作的含义。培养责任意识,树立责任感,勇于担当。行为端正,遵纪守法。注重日常行为细节,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健康观念,了解健康基本常识,并应用于实际。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与一定的艺术素养。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锻炼自身。 (三)八大素养的内容: 1.品德素养:坚持德育为先,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加强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养成教育,贴近生活实际,创新内容与方式,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2.身心素养:坚持健康第一,增强学生体质,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培育阳光心态和健全人格,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3.学习素养:坚持以学为核心,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4.创新素养: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激发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格,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5.国际素养:坚持面向世界,推进教育国际化,扩大学生国际视野,增进全球意识,理解多元文化,全面提升学生国际交流、合作、竞争等国际素养。 6.审美素养:坚持以美育人,丰富学生审美体验,提高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得能力,促进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激创。 7.信息素养:坚持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着力培养中小学生

大学创新创业工作方案 (实用完整版)

XX大学创新创业工作方案 (2019-2021)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云南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协同推进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制度保障为支撑,以大赛为抓手和导向,推进教学、科研、实践协同育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完善“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二)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查找自身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全面剖析薄弱环节。打破常规,突破障碍,补齐短板,着力于制度创新、载体创新、方法创新和服务创新,探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帮扶指导机制,提升学生创业数量和质量,提高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三)坚持协同推进,培育学校创新创业文化。 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评估指标,营造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的局面,造就创新创业教育文化育人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和深化发展,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三、工作目标 2019年起全面启动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打造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 到2020年,打造适宜学生创新产品和创业项目孵化的

XX小学创新各学科课程实施方案

XX小学创新各学科课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创新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的作用,推进我校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一主题,牢固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用现代教育方式指导推进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二、工作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扎扎实实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各科技辅导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身边科学,注意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创新教育。我校开设“开放性课题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突破点,提倡超常规思维,鼓励学生发表独到见解,力求“发他人所未现,明他人所未明”。定期聘请发明专家授课,同时选拔有创新特长的本校教师作为辅导教师参与培训、重点培养,更好地指导学生实施创新项目。 2、立足课堂教学。坚持以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内容的创新教育因素,坚持把创新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 3、搞好实践活动。在创新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努力实现“三跳”,即跳出课本,不能只关注课本知识;跳出教师,不迷信权威、不轻信已有结论;跳出课堂,要关注自然、社会、人生,关注生活科技,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在生活中学会发现。要积极利用节假日,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发现创新课题,设计创新方案,进行创新实践。

4、坚持活动带动。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演讲、征文等活动,真正把创新活动落到实处。 5、建立创新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陆代坤 副组长:关蕾 成员:沈虹帆卢川杨晰 各教研组长、各班班主任 6、加强督查。学校成立推进创新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考核小组,结合全学期工作考核,对各创新教育活动情况进行督查,并将其纳入年底考核,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活动安排 (一)创新教育与学生德育 1、积极开展校园科技节活动; (1)让每一位学生读一本科普读物(参考订阅《小学科技》《青少年科技报》); (2)看一部科普教育的电影、电视片; (3)讲一位科学家的故事; (4)参观一处科普教育基地; (5)写一篇科普小征文; (6)召开“科技”为主题的班会。 2.充分利用校园网、图书馆、宣传板报等提供科普知识和科技发展的信息资料。建立学校与科普教育基地和专业学会的联系,通过多种途径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二)创新教育与学科教学 1.开展各学科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形成和科学文化发展及科学家优秀品质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态度、品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学生创新素养培养行动计划(1)

玉华中学学生创新素养培养行动计划 (2016-2020年) 一、指导思想 学校以《普陀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0年)》、《普陀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指针,结合《玉华中学三年规划(2011—2013年)》,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努力促进每一位学生多元化而有个性发展;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提升课程品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二、行动目标 1、科学发掘国家课程的创新教育内涵。 2、探索开发符合校情的创新教育校本课程,规划校本课程的系列化可持续发展。 3、筹备建设创新实验室。 4、培养打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教育专长的教师队伍。 5、推进提高校园网络平台的利用。 三、主要任务 (一)、充分挖掘国家课程资源,转变课堂教学形态 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许可教学内容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丰富资源,坚持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参与性、实践探究性、知识与能力统一,整体性发展与个性发扬统一等教育原则,引导和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善于钻研、勇于探究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在教导处和科研室的配合下,整体提升学科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加强学科教学中创新素养培养的研究,探索规律,提炼经验,示范辐射,形成具有学校特点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二)、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构建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框架 进一步总结和完善现有的教育教学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努力探索校本课程的系列化可持续发展框架的构建。学校要研发和运用创新课程,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使其成为课程计划的有机组成。 学校围绕办学特色,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完整word版)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近些年来,创新创业教育体制的构建成为了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你想知道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是什么样的吗?接下来就一起分享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吧! 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一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动学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开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1.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创业教育为载体,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推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转变,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向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转变,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通过实施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课程平台和实践平台,

培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学与实践条件及环境。 .通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对具有创新创业意愿与潜质的群体进行专门培养。通过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涌现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快速成长。 .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使大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和职业的创造者,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创造一 个良好的开端。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与领导 1.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为切实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牵头,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产业处、财务处、二级学院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积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及措施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及措施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竞争意识、进取意识、风险意识、效率观念、拼搏精神;有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有高尚的情操、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代新人。在认真我校多年的德、智、体、美等实践的基础上,特制定出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 二、教育观念及目标 (一)教育观念 教育目标从注重掌握专业知识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来;教育对象从抓“两头”学生转变到“为了一切学生”上来;教育内容从理论为主、技能掌握为辅转变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上来;教育要求从规范管理一体化转变到注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上来;教育方法从满堂灌转变到行为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动因、发展智力上来。 (二)教育目标 学会做人——要求学生求知先学做人,先成人后成才,以德为先,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有高尚的品德和顾全大局思想,有热爱劳动的意识和本领,自立、自强,成为经得起市场经济考验的人才; 学会求知——要求教师不仅教学生知识,更教学生求知的本领;要求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更要主动地探求知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

力,在专业实践和技能锻炼中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学到服务社会的新本领; 学会健体——要求学生不仅自觉锻炼身体,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锐意进取、不怕挫折的坚强意志,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三、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 (一)思想品德教育 目标: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新世纪建设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自觉学法、守法、护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忠于职守、热爱劳动的品质。 3、开展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怕挫折、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扶危济困、讲究卫生、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质。 4、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培养文明行为习惯。 主要途径: 1、以品德课教学为主渠道,按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2、以舆论为先导,抓好校园的宣传主阵地。 3、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德育教育活动。

学校教学创新工作方案

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提出的工作目标,为提升我校教学水平,打造特色学校,特制定学校教学创新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全教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教育创新,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教师培养目标 努力培养市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达10人以上,占总数的25﹪以上。抓好教师的学历提升工作,全校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95﹪以上,提高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教师比例。中学高级教师达25﹪以上。到2013年,形成一支以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师德高尚、学识水平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结构优化的新型教师队伍。 2、教学特色目标 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构建自主学习的新模式,教学方法灵活,教学风格独特。 ⑵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 3、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明确学习目标,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

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打造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 1、创新教师培训工作思路 一是要面向全员,二是要分层培训,三是要突出名教师的培养,四是要注重综合素养提升,五是要严格考学。 二是在做好各项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培训项目。比如骨干教师培训,可以突出“名师工作室”;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可以突出“教师读书”等。抓住了重点,也就抓住了工作的主要方面,既利于整体工作的推进,也利于做出自己的成绩,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三是创品牌,鼓励教师参加县、市、省乃至于全国教师基本功和优质课大赛,使之成为我们的培训品牌。 2、教学岗位大练兵 1、内容。 ①教学设计能力②教学实施能力③教学评价能力 2、方法。 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主战场离不开课堂教学,离不开教研组,因此我校教研要根据以下有效的方式进行。 ①实践反思——基于自我反思的专业能力训练 同伴互助——基于团队合作的专业能力训练 ②每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教学设计,说课研究;对课堂教学进行集中评议,量化评分,不断整改提高。

推进初中以下学段创新素养教育实施方案(最新)

推进初中以下学段创新素养教育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落实x关于初中以下学段全面推进创新素养教育工作要求,探索开展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提升x县初中以下学段学生创新素养,结合x县学前教育及基础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X、XX、 X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全国全区全市教育大会精神,面向全体学生(幼儿),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生(幼儿)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共享创新资源和优质课程,促进每一位学生(幼儿)的 个性发展。提升课程品质,培养学生(幼儿)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创新人才成长。 二、目标任务 1?学前教育。全面推进幼儿园创新素养教育工作,夯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理念,转变教育行为,纠正“小学化”倾向,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理念、创新能力、创新幼儿评价方式的保教队伍。解放幼儿的手脚和思维,放飞幼儿的想象力,保护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着力培养幼儿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及初步实践能力。引导家长逐步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发挥落地式家长学校作用,形成幼儿创新素养教育合力,全面提升X 县学前教育质量和水平。

2.小学低段(1 —3年级)。在创新人格方面,应以启发保护儿童的好奇心为主。教师要多表扬鼓励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变化,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在创新思维方面,教师要创设情境,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并能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总结出规律,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能力方面,以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为主,根据学生的不同“症状”,把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学具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3.小学高段(4 —6年级)。在创新人格方面,要注重保护和激励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其良好的智力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勤奋学习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在创新思维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在实践能力方面,学校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尽可能的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4.初中阶段。在创新人格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品格,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关注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多和学生进行沟通,随时了解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正确观念的引导,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的意识。在创新思维方面,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并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通过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敢于质疑问难的思维品质。在实践能力方面,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工作措施 采取“因校(园)而异、分类实施、典型引领、全面推进”的总体思路,有效解决我县在开展中小学生(幼儿)创新素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创

《2021中学科技创新活动方案》

《xx中学科技创新活动方案》青少年科技活动是培养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下面是有中学科技创新活动方案,欢迎参阅。 中学科技创新活动方案范文1一、活动的主题:体验、创造、成长 二、活动的宗旨。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宗旨,在校园内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以此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同时为我校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组织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努力提升我校科学教育的水平。 三、活动的组织机构(初中部): 组委会主任:郑炽钦 组委会副主任:李夏萍、李子良、黄建伟、全汉炎 秘书长:黄涛 委员:姚训琪、何梅、刘中礼、付爱民、柳宗庆、黄冬玲、刘媛媛、陈全方、许绍群、杨少敏、张关荣、钟民、周静、丁之境、楚云、张小青、蓝师江、黎卓明、何颖琪、刘楚丹、熊哲阳 四、活动时间:第10周—第13周 第10周——第12周,为各项活动初赛阶段,第13周为决赛活动周,5月19日为科技节总汇演。 五、活动说明: 1.活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科技

活动,每位同学至少要参与一项活动,每位同学最多参与两项活动 2.要挖掘双师型教师资源,鼓励教师参与科技活动。对指导学生获奖的优秀科技教师给与表彰,对积极参与活动的教师给与奖励。 3.本次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项活动既统计个人成绩,也统计班级成绩。 每个项目评出个人一、二、三等奖,对班级各项活动计分,总分前8名(两个年级共同计分、排序)的班级给与表彰、奖励。 根据组织活动积极性、完成情况、效果,评出三个科技实践优秀活动科组,给与奖励。 4.计分原则:凡是比赛的项目都评出个人或项目一、二、三等奖,以一等奖7分,二等奖5分,三等奖3分,弃权(每人或每个项目)-2分计算,所有项目总和计算本班得分。(说明:每项活动都有参与人数、项目数要求,按照要求计算加、减分数) 5.为了提高每项活动的质量,科组在预赛阶段自行组织活动,科组长负责,要实现有序、合理;决赛阶段比赛必须上报教学处,教学处必须由何梅副主任、黄涛副主任、黄冬玲主任助理中至少一人参加,由黄涛负责协调。 6.活动期间照相由xx明负责、录像由罗玉花老师负责。如有活动,请尽量提前通知两位负责人,做好安排。 7.班级工作开展由学生处及年级、班主任负责。 六、活动要求: 1.本届科技节的大部分项目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希望各班主

劳动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劳动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素质教育实施方案”。本内容为大家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树立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效率观念、拼搏精神;拥有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有高尚的情操、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代新人。在认真总结我校多年的德、智、体、美等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将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着眼时代要求,着眼未来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二、教育观念及目标 (一)教育观念 教育目标从注重掌握专业知识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来,重点抓好学生良好的人格和内心建设;教育对象要从抓“两头”学生转变到“为了一切学生”上来;教育内容从理论为主、技能掌握为辅转变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上来;教育要求从规范管理一体化转变到人性化、因材施教上来;教育方法从满堂灌转变到行为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动因、发展智力上来。 (二)教育目标 学会做人——要求学生求知先学做人,先成人后成才,以德为先,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有高尚的品德和顾全大局的思想,有热爱劳动的意识和本领,自立、自强,成为经得起市场经济考验的人才; 学会求知——要求教师不仅教学生知识,更教学生求知的本领;要求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更要主动地探求知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在专业实践和技能锻炼中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学到服务社会的新本领; 学会健体——要求学生不仅自觉锻炼身体,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乐观、开

学校改革创新的方案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改革创新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有关精神,注重内涵发展,培育特色,建设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进一步推进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逐步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更好地服务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校结合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探索课程改革,创新教材建设与使用,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为探索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切实提升学校高质量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的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推进教育机制创新,着力提高育人效益,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坚持中央引导、地方为主、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强调行业参与、校企合作,学校自主创新、具体实施,确保建设计划的落实,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二、目标 根据当前职业教育各项改革创新的精神及其方向性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大幅度提高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教师主动参与教研教改的积极性和能力水平,大幅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效益,使职业学校服务区域和产业发展的能力逐渐增强。在试点专业上,探索建立起“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的专业课程与教学过程体系,为我校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的继续培养,提供可借鉴的改革模式与经验范例。 三、主要内容 (一)本项改革的总体思路是: 1、改革培养模式。深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改变单一强调连续学习为连续学习和分阶段培养相结合,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人学习模式。 2、改革教学模式。积极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

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动学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开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1.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创业教育为载体,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推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2.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转变,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向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转变,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3.通过实施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课程平台和实践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学与实践条件及环境。 4.通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对具有创新创业意愿与潜质的群体进行专门培养。通过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涌现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快速成长。 5.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使大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和职业的创造者,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创造一

个良好的开端。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与领导 1.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为切实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牵头,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产业处、财务处、二级学院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加强二级学院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由行政、党总支、团总支和专业系主任及部分老师组成,同时可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发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拓展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的功能和定位,将其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其作用是为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能力培养提供实践环境与必要条件。尤其对已经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且具备创新创业潜质和创新创业热情的大学生,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可以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并为项目启动提供支持。

中心学校开展创新素养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学校开展创新素养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县教育体育局开展创新素养教育试点工作,探索开展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创新教育教学思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共享创新资源和优质课程,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课程品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创新人才成长。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领、整体推进,鼓励差异发展,分层指导、分类推进、分布实施,形成特色。 3.坚持大胆实验,积极探索,攻坚克难,务求实效。 三、目标任务 1.学前教育阶段。 在创新人格方面,重点是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培养动手能力。结合幼儿的年龄和生理发育特点,致力于培养情绪稳定、动手动脑、认真专注、富于幻想、乐于表达、敢于探究和尝试等创新人格。在创新思维方面,要尽量调动孩子的感觉器官,使其能充分感知和观察外界事物,不断丰富孩子对

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感性知识和经验,善于给孩子充分思考问题的机会,启发孩子进行积极思维,重视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直观、具体、形象思维。在实践能力方面,要注重在游戏、语言、绘画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小学低段(1—3年级)。在创新人格方面,应以启发保护儿童的好奇心为主。教师要多表扬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在创新思维方面,教师要创设情境,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并能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总结出一些规律,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能力方面,以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为主,根据学生的不同“症状”,把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学具的能力,通过一些动手操作,化易为难。 3.小学高段(4—6年级)。在创新人格方面,要注重保护和激励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其良好的智力品质和学习兴趣,树立求知欲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在创新思维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在实践能力方面,学校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尽可能的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四.实施步骤 1.制定方案,确定试点(2017年10月一2018年6月) 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确定试点学科。首批

科技创新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科技创新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意义: 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实力的最关键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就能创造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就能拥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而引领社会的发展。 开设科技创新校本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技创新方法,初步具备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可以激起学生自主探究学科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总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提升办学品位、创建新优质学校的重要突破口。 二、课程内容: 1、传授性活动: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观赏科普类影视作品,在校园设立专题宣传橱窗和展板,带领学生参观科技展览、科技馆和科研院所,邀请科学家或科技人员到校开设讲座和演示,定期开展科学小知识竞赛等,通过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 2、操作性活动:结合科学课等学科的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手段,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活动,重点开展航模、海模、车

模、建模、机器人、创意设计、机械探秘以及生产生活中实用器具的制作和改进等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3、探究性活动:通过想象设计、观察调研、分析比较、探索求证、表达交流等手段开展探究性活动,活动成果呈现为设计方案、科技小论文、调查报告、科幻画和电脑制作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开展上述活动过程中,应坚持实践性原则,强调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坚持开放性原则,关注现实生活,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和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活动;坚持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对学习内容与合作伙伴的选择;坚持探究性原则,强调动态生成,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从现象到本质地探求知识。 三、实施条件: 1、清原镇逸夫中心小学科技创新特色鲜明,成果斐然。作为抚顺市校园科普示范学校,抚顺市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我校近年来在抚顺市历届科普比赛中成绩突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具有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和条件。 2、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硬件条件。学校新建科技教育基地共设7个科技活动室,开设9门课程。 四、推进步骤: 第一阶段(2013年1月—2013年7月),前期准备: 1、出台项目实施方案,成立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

六小创新素养教育方案tWord文档

石嘴山市第六小学创新素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自治区教育厅开展创新素养教育试点工作,探索开展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结合石嘴山市第六小学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创新教育教学思路,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共享创新资源和优质课程,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课程品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创新人才成长。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领、整体推进,鼓励差异发展,分层指导、分类推进、分布实施,形成特色。 3.坚持大胆实验,积极探索,攻坚克难,务求实效。 三、目标任务 1.小学低段(1—3年级)。在创新人格方面,应以启发保护儿童的好奇心为主。教师要多表扬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在创新思维方面,教师要创设情境,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并能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总结出一些规律,培养学生

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能力方面,以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为主,根据学生的不同“症状”,把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学具的能力,通过一些动手操作,化易为难。 2.小学高段(4—6年级)。在创新人格方面,要注重保护和激励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其良好的智力品质和学习兴趣,树立求知欲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在创新思维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在实践能力方面,学校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尽可能的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四.实施步骤 1.制定方案,确定试点(2016年10月一2018年7月) 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确定试点学科。首批确定石嘴山市第六小学数学学科(一——六年级)作为试点学科,由学校教科室牵头、数学名师工作室组织实施。组织教师参加区教研室开展的培训学习,指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组织学习创新素养理论成果,理解创新的内涵及意义;开展“创新素养教育”专题培训;开展“创新素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开展“创新素养教育”论文评比;总结试点工作经验。

学校教学创新工作方案

学校教学创新工作方案 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提出的工作目标,为提升我校教学水平,打造特色学校,特制定学校教学创新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全教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教育创新,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教师培养目标 努力培养市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达10人以上,占总数的25﹪以上。抓好教师的学历提升工作,全校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95﹪以上,提高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教师比例。中学高级教师达25﹪以上。到2013年,形成一支以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师德高尚、学识水平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结构优化的新型教师队伍。 2、教学特色目标 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构建自主学习的新模式,教学方法灵活,教学风格独特。 ⑵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 3、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明确学习目标,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打造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 1、创新教师培训工作思路 一是要面向全员,二是要分层培训,三是要突出名教师的培养,四是要注重综合素养提升,五是要严格考学。 二是在做好各项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培训项目。比如骨干教师培训,可以突出“名师工作室”;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可以突出“教师读书”等。抓住了重点,也就抓住了工作的主要方面,既利于整体工作的推进,也利于做出自己的成绩,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三是创品牌,鼓励教师参加县、市、省乃至于全国教师基本功和优质课大赛,使之成为我们的培训品牌。 2、教学岗位大练兵 1、内容。 ①教学设计能力②教学实施能力③教学评价能力 2、方法。 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主战场离不开课堂教学,离不开教研组,因此我校教研要根据以下有效的方式进行。 ①实践反思——基于自我反思的专业能力训练 同伴互助——基于团队合作的专业能力训练 ②每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教学设计,说课研究;对课堂教学进行

上海市复旦中学“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方案

上海市复旦中学“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方案 传承人文高中特色探索创新素养培育 复旦中学“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方案,将以文化主题轴博雅综合课程为核心,以博雅教育理论为依据,以通才教育为目标,注重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培育相结合,学科知识培养与课题研究能力提升相结合,形成复旦中学文化主题轴博雅综合课程序列,传承复旦中学“文科见长,文理相融”的个性,探索特色高中发展之路。 一、培养目标 作为一所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培养目标在全面奠基的基础上,重在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重在良好思维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1、创新意识 (1)培育探索与发现的志趣和不断进取的精神,锻造并形成学生自主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形成探究与发现的思维、行为习惯; (2)能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开展文化与人生、文化与社会、文化与国家等诸多方面的小课题研究;实现“小课题、大作用”,为培育人文素养研究能力奠基。 2、人文素养 (1)培育良好的身心素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人的内在品质; (2)开拓文化视野,在人文素养方面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探索能力积淀。 二、实验主体 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实验主体分为三个层次: 1、所有面上学生都参加文化主题轴博雅综合课程的学习; 2、组建“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课程班,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申报,由学校组织专家进行笔试与面试,通过选拨的学生参加该实验班学

习,选拨的标准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而是愿望、意识和综合素养; 3、由教授团队通过项目探索或社会实践等形式,选拔在创新素养方面有特长的个体学生,大学教授一对一指导,实施专门培养。 三、指导思想 本项目以“博雅”教育理论为核心指导思想,其理由有三(三个“一致”): 1、“博雅”理念已经是世界较为成熟的教育理论,其核心思想与我们的项目追求相一致。“博雅”的拉丁文原意是“适合自由人”,古希腊所谓的自由人指的是社会及政治精英。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让学生摆脱庸俗、唤醒卓异。博雅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或专业训练,而是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人格,或者说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的人性,其所成就的不是没有灵魂的专门家,而是成为有文化的人。本项目培育具有创新素养、广博知识、优雅气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复旦中学作为历史名校的时代担当,这和复旦一百年来“文科见长”的学校特质是一致的。 2、“博雅”教育理论与百年复旦文化也是相一致的。在我校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有“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有“注重文艺”的优良传统,有“开示门径,启学者自由研究之风”的开放式教学观,有以“文学”、“质学”为骨架的的课程体系的探索,今天,我们又有“文化立校,自强育人”办学思想的倡导,而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正是这一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因此,本项目的确立和实施,正是对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为核心的复旦文化的很好传承,又是在此基础上的时代发展。 3、本项目是在复旦大学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实施的,本项目的教育方向与复旦大学正在推进的“通识教育”是对接的,这和“博雅”教育理论也是一致的,和复旦一百年来的教学追求也是一致的。复旦自建校以来就倡导“通识教育”,倡导实行“完人”教育,本项目的探索,不仅是在传承,还是在发展,项目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注重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发展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人文学科研究能力,这在理论和实践都是对传统的突破与发展。 四、项目实验内容 本项目主要策略简要地讲,即“课程”与“践行”。也就是在完成国家规定的基础型课程教育的基础上,以复旦“文化主题轴博雅综合课程”为核心内容的课程体系和以“博雅通识课程”、“复旦学子讲堂”和“走进文博践行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项目为载体,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金山区中小学创新素养培育项目基地实施方案

“金山区中小学创新素养培育项目基地”实施方案自2010年以来,金山区以“上海市高中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整体实验区为契机,拉开了以高中为重点,向初中、小学延伸的区域创新素养培育立体化推进的序幕。 在三年多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先后启动实施了基于问题学习的课型范式研究、高中七个创新学科基地建设项目、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小课题(小论文)项目、区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展示与交流等相关活动,初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育机制,积累了一些可借鉴的培育经验,同时取得了一定的创新培育成果。 为全面推动“金山计划”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育规划,大力促进我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培育力度,经金山区教育局研究决定,于2014年5月,启动新一轮“金山区中小学创新素养培育项目基地”(以下简称“项目基地”)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金山区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金山计划”》中小学实施方案为依据,在提炼总结前阶段项目推动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持续推进我区高中学段创新素养培育项目,积极探索初中、小学学段创新素养培育的新模式。 二、培育目标 (一)培育总目标:激活学生创新潜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探索精神、科学态度以及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课程资源建设目标:从课程建设的高度出发,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完善以项目基地为实施主体的区域创新素养培育课程建设、管理、评价

等一系列相关机制;针对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立足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合理使用校内外设备设施资源,形成比较稳定的校内外基地资源群,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创新素养培育资源平台。 (三)师资建设目标:从创新项目发展的需求出发,在全区范围内构建一支由校内外专家及骨干教师组成的项目基地师资队伍,为基地青少年创新素养培育提供支持与服务。 三、实施办法 新一轮项目基地实施周期为三个学年(2014年9月—2017年6月),分试行(一学年)和正式实施(两学年)两个阶段展开。 (一)申报 1、申报对象:面向全区初高中及小学各学段,主体可以是1所学校,也可以是学校内某个工作坊(每校限报3个)。 2、申报方式:采用自愿报名、专家评审、区教育局批准的申报方式。各申报对象填写好“项目基地申报表”,由学校统一通过WOA平台上传到“创新办”,并上交打印稿两份(学校盖章)。 3、申报截止时间:2014年5月20日 4、申报要求: 1)项目基地须具有强烈的教育改革创新意识及相关的项目推进经验,制定较为成熟的项目培养方案与学年实施计划,在实施周期内形成较为成熟的培育课程资料,同时必须具有相对固定的开展教学活动场所与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