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分析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分析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分析

一、湿地景观的功能和作用

湿地景观是指由水体及其周边的生物、植物和土地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它具有良好

的水文条件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仅可以净化水质,提高空气湿度,还能维护生态平衡,是城市绿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不仅能增加城市绿地

的面积,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景观的品质。

1. 湿地景观的生态修复功能

在城市建设中,土地开发和工程建设通常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使土地退化,水质

污染严重。而湿地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生态修复的功能,可以净化水质,提供鸟类栖息地,促进土地的生态再生。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适当引入湿地景观可以有助于修复城

市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不仅能够显著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可以为人

们提供生态教育的场所。通过湿地景观,人们可以了解到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变,认

识到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为构建可持

续发展的城市环境做出贡献。

1. 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是目前湿地景观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最为常见的应用形式之一。湿地公园

通常由人工建造的湿地水体和湿地植被组成,是城市中的重要休闲娱乐场所和生态保护区。湿地公园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空气质量,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同时具有

较高的生态和环境价值。

在北京市,有一座名为北湖公园的湿地公园。该公园占地100余亩,采用多种生态工艺,经过植物湿地、微生物降解、滤池净化等多道处理工艺,将周边的污水通过人工湿地

进行净化,最终进入人工湖中,让来自居民区和马路的生活污水得到净化、提升水质,使

曾经的臭水塘变成了风景秀丽的湖泊。北湖公园成为了周边市民的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2. 自然湿地保护区

在一些自然湿地保护区,湿地景观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然湿地保护区中的湿地景

观设计通常以原生态的保护为主要目标,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改善生物多样性。这些湿地

保护区不仅是城市中的重要生态屏障,还是生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前

来游览,从而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

中国的三江平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湿地保护区之一,其生态系统保护着多种罕见动植物,通过开展湿地生态游等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同时也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生态湿地花园是一种结合了湿地景观和花园景观的新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形式。通过丰富的水生植物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构建,营造出了多样化、立体化的景观效果,美化了城市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在上海市的古北水镇,有一座名为古北湿地花园的景观园林。该花园在保护原有湿地生态的基础上,结合了湿地、园林、花田和森林等多种景观元素,打造了一座具有浓厚生态风情的生态湿地花园。该花园不仅增加了城市绿地的面积,还提升了城市的景观品质,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1. 注重景观设计的生态性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需要注重其生态性。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湿地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保护和恢复水体、湿地植被和动物栖息地,确保湿地景观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效益。

2. 强化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

四、结语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在城市绿地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湿地景观不仅可以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人民的生活品质。在今后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湿地景观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探索新颖实用的设计方法,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品质做出更大的贡献。

湿地公园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湿地公园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湿地公园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摘要: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城市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 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景观美化和生态效益。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多样化与湿地保护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模式。将城市湿地公园打造为大众游憩场所,在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增加人们的参与意识。本文在亲身参观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后,将探讨城市湿地公园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关键字:群力湿地公园城市景观作用 正文: 1.引言 湿地是指过度湿润的土地,就科学含义而言,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国土资源,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不仅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而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多样化与湿地保护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模式。 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总占地面积34.2公顷,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公园在设计上采用了“生命细胞”的先进理念,即将城市湿地公园视为一个大细胞,为防止城市中噪声、车辆、人群对湿地内生命物种栖息的干扰,设计院在人工湿地公园外以乔、灌木相结合种植林带,屏蔽外来干扰,形成了牢固的“细胞壁”。在原生态湿地外围,防护林带内修建一系列泡状人工湿地,将原生态湿地视为“细胞核”,人工湿地视为“细胞泡”,为原生态湿地提供养分。同时,对原生态湿地进行局部地势的修整、补种部分湿地植物、补充多种生物物种,以使湿地在未来达到自我调节与修复的功能,长久保存下来。

2.湿地公园对城市景观的作用 城市湿地公园是纳入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的天然湿地,通过合理的 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它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多样化、城市建设的一体化、城市表现元素的丰富化起到很大的作用。 (1)湿地公园使城市绿地系统的多样化 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内,以各种类型的绿地为组分而构成的系统。城市绿地系统,也可以将它定义为在在城市空间环境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能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且其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而湿地公园的存在,正是以其多样的形态,丰富的物种,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如有大气调节功能、净化功能、调节局部小气候功能,又可以让市民接触自然水域来感受自然的特点,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和水面规划,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绿地系统。

园林景观设计——探讨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

探讨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 【摘要】保护湿地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可持续使用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工业和农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当前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现状,讲述了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的内容和方法,从设计角度探讨将成市湿地公园打造成城市居民的生态休闲之地。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态;规划设计 1 基本的概念 1.1湿地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 1.2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即以湿地为对象的园林形式,是为现代园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公园是指:保持该湿地区域独特的近自然景观特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1.3利用现代园林建设和生态学原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和恢复,艺术地再现自然湿地景观,让社会民众亲近、感受、体验自然,融合自然、景观、

园林的绿色空间,具有生态、观赏、游憩、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根据园林学的研究内容和层次,湿地公园包括湿地造园(湿地公园)、湿地绿化、湿地景观3个层次和内容。 湿地造园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山水园或水景营造艺术手法基础上,遵循湿地生态系统特点,兼顾生态和景观的一种造园方式,是传统园林内容的拓展。中国传统山水园或水景营造艺术,以景观(视觉美感)设计为主,再现自然山水,可以说,它们只是湿地造园的一部分。湿地绿化是指运用园林学、园林树木学等学科为基础,对湿地环境进行保护、修复等一系列的活动。湿地景观是由湿地人类文化圈和湿地自然生物圈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是指湿地风景名胜区和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指湿地自然性较强、科学价值较高其核心区通常处于绝对保护状态的区域。 2 湿地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内容 2.1湿地生态公园总体规划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根据湿地区域的自然资源、周边环境、经济社会条件和湿地用地的现状,确定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划定公园范围和功能分区,确定保护对象与保护措施,测定环境容量和游人容量,规划游览方式、游览路线和科普、游览活动内容,确定管理、服务和科学工作设施规模等内容。提出湿地保护与功能的恢复和增强、科研工作与科普教育、湿地管理与机构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和建议。对于有可能对湿地以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干扰的甚至破坏的建设项目,应提交湿地环境影响专题分析报告;对于新建设的项目也要以保护湿地为前提,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湿地景观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湿地景观设计可以使杂乱无章的生活环境得到梳理,能够让置身于其中的人们感受到舒适的环境,给人美好的精神享受,同时还能起到保护湿地的宣传作用。本文对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 标签: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引言: 湿地景观公园的设计是为了全面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维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城市湿地景观公园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有效遏制城市建设中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充分认识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水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一、湿地公园与景观 1、湿地公园 湿地是指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作为湿地公园,必须具备以下儿个要素:(1)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湿地自然景观;(2)具有明确的湿地范围;(3)具有一个明确的管理机构对湿地公园进行有效管理;(4)具有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 2、湿地公园景观 湿地公园景观是指以湿地为对象的景观形式,是利用现代景观建设与生态学原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和恢复,艺术地再现自然湿地景观,并为社会民众提供亲近、感受、体验自然的场所,是现代风景园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最佳资源利用方式,湿地公园景观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特点及原则 1、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特点 湿地公园的自然属性及其对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使得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与其它景观设计相比具有一些独有的特点。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要点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 摘要:在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的分析下,我们了解到在湿地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提高景观结构紧凑性和功能强大化,才能最终建立起完善的区域生态景观系统,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完善生态景观系统,突出景观生态特征,把生态景观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当作最重要的任务。在西溪湿地公园建设开发中,完全按照景观生态学,遵循“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使整个景观结构布局处于自然状态。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西溪湿地景观格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城市湿地逐渐成为城市生态文明的象征和维持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景观系统之一[1]。为此,近年来许多城市试图通过建立城市湿地公园的方式,保护、恢复和利用湿地,并探索一条协调城市化过程中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区域发展模式[2]。目前,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湿地类型,国际上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城市湿地公园是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主题公园得到普遍认可。近几年,我国大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迅猛发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矛盾关系日益凸显,甚至某些城市湿地公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利用湿地开展生态旅游,已经制约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选择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案例,以景观功能分类为基础,通过对景观结构的分析,来更好的了解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 1 景观生态学 1.1 景观生态学的由来和发展 景观生态学起源于中欧,1937年德国生物地理学家卡尔.特罗尔(Call.Trol1)在“航空象片制图和生态学的土地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景观生态的概念,试图通过对航空象片的判读,把景观学的区域差异对比研究与生态学的结构、功能研究结合起来。进入70年代由于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生态学与景观学研究的不断深化,生态领域当中的生态系统思想和生态动态思想也在不断变化,在景观规划、景观评估和景观变化方案预测等探讨和研究当中,景观生态学发挥的作用是比较大的。如今,景观生态学已经成为一种 新型学科,该学科当中的内容是互相交叉的,来自于很多学科,不仅包括生物圈的内容,还包括人类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关系内容 1.2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湿地公园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了城市绿色 空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就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问题进行分析 与探讨。 一、植物配置 湿地公园是一个生态系统,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构建生态系统需要 考虑种类、数量、空间分布、生长特点等多个因素。具体来说,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种选择 植物种类一般要选择当地生长适应的树种、灌木类、草本类植物。不同区域的湿地公 园适应的环境条件也不一样,需依据实地情况选择常绿植物、落叶植物,以及适应水环境 的植物,如芦苇、香蒲、菖蒲等水生植物,人工培育生态湖草、水生杂草、水生花卉、水 生藻类等。物种的选择应该以保障系统稳定为目标,强化植物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生态性能。 2. 植物密度 不同物种的植株密度差别很大。因此,选定适宜植被密度很重要。密度过大,水、养 料等资源难以满足所有需要,植被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密度过小,难以形成完整植被覆盖,生态系统的稳定也受到影响。对于树木的密度,可考虑其树冠直径、阴影产生、气候 条件等因素,树冠覆盖范围在30%~70%为宜。草本植物合适的密度可根据种类、生长习性、土壤水分含量等综合考虑,保证植被的适时绿化和稳定。 3. 空间分布 植物空间分布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功能。植物布局可以根据景观设计效果和功能需 要来规划。在沿湖树林中,要划分各自的功能区,以能否形成完整的生境、利于人行道、 景观观赏等因素来选择植被分布方式。 二、景观营造 湿地公园是城市绿色空间的一种,要起到绿化美化作用,满足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 需求。因此,景观的营造非常重要。景观营造包括景观元素的选择、构成、比例和空间分 布等。 1. 景观元素的选择 2. 景观构成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探讨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探讨 湿地景观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见的一种设计手法,它是将自然湿地元素融入到园林设 计中,通过将水体、水草、湿地等自然元素与建筑、人文景观有机地结合,形成一种独特 的景观效果。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其应用不仅 美化了环境,同时也为城市的生态建设贡献了很大力量。本文将从湿地景观的概念、特点、应用以及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等方面探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 一、湿地景观的概念和特点 湿地是指生态系统中一种脆弱而独特的地理和生物环境,它具有许多明显的生态和环 境功能,如水净化、防洪、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同时,湿地由于其温度、水分、土壤等特 殊的环境条件,形成了多种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河流、池塘等不同类型的湿地。 湿地景观是将湿地自然元素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从而在景观中形成一种多样化的 生态环境。在湿地景观中,水体是其核心元素,水位、陆地、植被、石材等元素则是形成 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布置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水池、流水、喷泉、小亭子等元素,使 其具有独特的和谐、自然和艺术性。 二、湿地景观的应用 湿地景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应用于公园、广场、社区等各 种场景中。下面是几个湿地景观应用案例的介绍。 1、香港海洋公园 香港海洋公园是一个以海洋动物为主题的大型主题公园,除了动物展示区外,还有各 种精美的园林景观和创意建筑。在公园的设计中,设计师运用了大量的湿地景观,通过蓄 水池、多个水体、山谷等元素,营造出一个天然的生态环境。 2、上海世博会中华园 上海世博会中华园是一座巨大的室内展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的精髓。在园 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通过湿地景观的应用,在展馆外围布置了多个水岸、池塘等元素, 形成了一个庭院式的环境,同时还展示了“水韵中华”的主题。 3、东京迪士尼海洋公园 东京迪士尼海洋公园是世界著名的主题乐园之一,里面布置了多个湿地景观,如河流、小溪、水池等,通过这些水体的变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光影空间,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

我国人工湿地景观在工业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应用浅析

我国人工湿地景观在工业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应用浅析 作者:陈溯宁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4年第6期 陈溯宁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 摘要: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新型生态水处理技术手段,其处理方式简单、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在工业景观设计中应用普遍。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人工湿地景观应用 的实际情况,对其在工业设计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人工湿地景观;工业景观;应用 1 人工湿地的发展背景 人工湿地的概念是由D.A.Hammer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工业和农业废水》一书中首次提出,即:人工湿地是由人工设计的、模拟自然湿地结构与功能的复合体,由水、处于水饱和状 态的基质、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动物等组成,并通过其中一系列生物、物理、化学过程实现 污水净化。换言之,人工湿地是人为设计建造的、工程化的、处理污水的湿地状系统。作为完 整的生态系统,人工湿地抗冲击力强,并能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增加绿地面积,具有显著的 生态效益。 人工湿地凭借成本低廉、操作便利、维护方便等优势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被广泛推广应用。1974年西德建造第一个完整的人工湿地试验Othfrensen,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人工湿地系统逐步完善,我国于1990年7月在深圳建立起第一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白泥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目前,人工湿地技术在城市绿地和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中应用较广。 2 人工湿地景观在工业景观中的应用 人工湿地景观是一种既可以处理工业废水又能美化环境的特色景观[1]。人工湿地景观借助人工湿地的技术应用,将污水处理与环境美化有效结合,在降低污水处理成本的基础上,充分 利用废水,借助植物的净化功能对废水进行过滤,使水资源得以回收再利用。人工湿地景观在 工业景观设计中,外观保持其湿地形态,内部则利用污水处理系统,将工业处理与自然景观相 融合,打造生态工业园区。 对工业厂区而言,不同厂区性质对厂区功能要求不同,厂区的特征直接决定工业建筑与建 筑形式。传统工业景观侧重要求休息区、集散广场和活动场地的建设,对生态景观的配备不足,难以满足人对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要求。人工湿地景观利用可循环利用的科学手段对工业废水进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分析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分析 湿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最为脆弱的环节之一。随着城市化进 程的加快,城市湿地因为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受到了极大的压力,濒临消失的边缘。因此,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湿地景观主要是基于对湿地生态的认识,将湿地环境带入园林景观设计领域,运用湿 地植被、地形、水文等自然要素,营造符合人们生态、心理及审美需求的空间。湿地景观 的应用能有效地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生态、景观、景观设计、环境保 护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生态保护角度来看,湿地景观是一种有益的湿地保护和生态再生手段。在湿地景观设 计过程中,可将现有湿地整合利用,通过合理的设计使湿地成为城市里的绿肺,增加城市 的生态价值。 园林景观设计角度来看,湿地景观在设计时可以与城市绿化、建筑、观赏等元素相结合,可以通过与构筑物的连贯性或景观元素的统一性,使湿地景观成为园林设计的完美组 成部分。 同时,湿地景观应用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湿地能够对气候与空气起到净化、调节作用,湿地的建设利用也能够有益于废弃土地再利用,如工业用地的修复、城市建设用地的 建设、淤泥的综合利用等。 然而,在湿地景观设计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瓶颈和挑战。首先,湿地景观设计技术较为 复杂,需要深入了解湿地景观生态、地形、水文等自然要素所涵盖的知识面,对设计师的 知识储备与水平要求较高。其次,城市湿地环境在生态、地理等基础条件上的多样性和复 杂性要求设计者在单个设计方案中革新性和原创性极强。最后,湿地景观的实际效益还需 要去进一步实践验证,设计师需要从初步规划到竣工阶段理解和预测具体湿地景观环境的 演变过程,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总之,湿地景观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一种重要手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湿地 景观设计技术水平,统筹规划和管理城市空间,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与环保等部门的 沟通协作,全面推进湿地保护与城市景观建设有助于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持续存在的问题,让城市更加美好和宜居。

人工湿地景观效应案例

人工湿地景观效应案例 人工湿地景观是指通过人为营造湿地,将其作为城市绿化、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具有水生植物、湿地景观和生态功能的湿地空间。其目的是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景观质量、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同时也可作为城市防洪和水资源调节的一种手段。以下是一些人工湿地景观效应的案例。 1.苏州园林别墅区的人工湿地 苏州园林别墅区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占地面积约为1400亩。园区通过拓宽河流并设置多个人工湿地,利用湿地植被对水质进行净化,同时增加了湿地连通性,提高了自然景观。这些人工湿地通过吸附污染物、拦截悬浮物质以及提供适宜的生境等方式,显著改善了湖水的环境质量,提高了区域空气的湿度,降低了城市的温度,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观。 2.上海世博会湿地公园 上海世博会湿地公园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占地面积约为2.33万平方米。公园通过人工湿地的构建,修复了原本被世博会园区占用的区

域,将其改造为一个生态景观区,并设置了湿地花坛、湿地草坪、湿 地林地等多个功能区。公园不仅提供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还通过适宜的园林设计,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这个人 工湿地景观,不仅给城市带来了生态效应,还提高了城市绿化率和居 民的生活质量。 3.南京夫子庙湿地公园 南京夫子庙湿地公园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占地面积约为2.9万平 方米。公园通过人工湿地的建设,将原本的污水处理区改造成一个湿 地公园。公园内设置了多个湿地池塘、荷花池、湿地花坛等景观元素,并种植了大量湿地植物。这个人工湿地公园不仅成功处理了区内的污水,还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同时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 4.北京奥运村湿地公园 北京奥运村湿地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占地面积约为17.6万平 方米。公园通过建设人工湿地,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对水质进行净化,同时提供了一个具有湿地生态特色的园林景观。公园内设置了多 个湿地池塘、湿地步道、湿地座椅等景观元素,通过休闲与生态相结

从生态角度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以城市湿地公园为例

从生态角度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以城市湿地公园为例 作者:徐银芳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4年第8期 徐银芳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湿地公园以“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先进生态思想为指导,在现代生态园林景观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中植物作为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部分,也受到了相当的 重视。本文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为今后湿地公园 的植物配置设计有更多的借鉴。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湿地公园 1植物的选择 植物的选择对于整个湿地公园的设计,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植物构成空间变化、时间 变化和色彩变化,反映在景观变化上都极为丰富,其环境发展质量与美学价值也是与日俱增的。 1.1加强物种多样性 应创造多样化的植栽品种与植栽系统结构;建立支援与补充自然生态系统繁衍的环境条件,而不是控制性的环境;速生与慢生植物相交错的植栽群落组合,从而突出自然演变的过程;鼓 励采用独特特征的特色植栽种类,如具有季节性变化特征或者具有环保功能的植栽类型等。 1.2环境对于植物配置的影响有着本质的密切联系 这种关系是由植物与设计场地的物理特性光照、土壤、湿度和风的相互关系中进化而来的,我们可以把这种关系认为是组成的自然原理。在自然界中,植物并不是杂乱无章随机地组合在 一起,而是有土壤、水分、温度、光照和风五种生态因子决定其组成群落。用香港红树林(如 图1)作为例子来说明:动植物对自然环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适合栖身,并能满足他们生长及 繁殖上的需要。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和空气与泥土中的养分,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维持 生机。红树的根系除支撑植株外,又会伸出泥土,并长有弯节,以便透过根系吸取充足的空气。此外,红树要在含盐分的水域中生长,便需适应盐分相当高的生长环境。部分红树属于“盐分 排斥者”,能以过滤作用防止盐分渗入其根系以至其他组织。其中组织中的盐分经由叶片内的 盐腺排泄出来。天气干燥的时候,树叶表面会有盐粒聚集,在阳光照射下闪烁发光。某些红树 品种的幼苗能在淡水中找到立足点,从而开始繁衍。幼苗变成嫩树后,便会长出支柱根,用以 固定在湿软的淤泥上。成熟的红树会抓紧淤泥,使树根稳定,并会积聚成林。 2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植物造景中要求景观的持续利用,并营造不同的生态环境以保证生态多样、提高单位面积 的绿量,以保证生态效益。这对于景观设计师而言,设计原则必须与科学的严密性相结合,要 了解各种湿生植物个体及群体的生态要求,使其在人工植物配置中处于适当的生态位置等。这 要求设计师在方案中接合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与植物个体的生态习性,如雪松要营造微地形,植于高处,排水良好才是正确的配置方式。水松可生长在水中;池杉、落羽杉可长在沼泽

湿地景观与中国哲学理念的融合浅析以武汉金银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为例

湿地景观与中国哲学理念的融合浅析以武汉金银湖湿地公园设 计方案为例 湿地景观与中国哲学理念的融合浅析以武汉金银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为例 自然是人类的依托和根基,自然环境如何建设和利用,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自然湿地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生态价值十分珍贵,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在现代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湿地资源,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武汉金银湖湿地公园为例,探讨在湿地公园设计中,融合中国哲学理念的可行性以及具体实现方式。 一、湿地公园设计中的中国哲学理念 湿地生态系统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的多个领域,因此在湿地公园的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美学、宗教等人文因素,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自然湿地的整体变化规律,并加强人文环境的艺术性、文化性和生态性,为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将从自然、和谐、艺术、哲学和文化这5个方面,深入分析如何在湿地公园设计中融合中国哲学理念。 1. 自然 “天人合一”,强调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是中国哲学的核心

思想之一。武汉金银湖湿地公园借鉴启示传统中国园林的风格,优化约4.6公顷生态湿地,仿佛让人们融入大自然之中。在公 园中,湿地草木掩映,捕鱼棚里渔民忙碌,绿树成荫,人们慢慢地在其中沉醉。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使人们感受到自然与生命的一种超然的和谐,既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又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做出了贡献。 2. 和谐 中国的哲学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天人合一”思想通过园林景观的设计转化为“做人安分,待物安宁”,南湖园路蜿 蜒曲折,楼阁亭台依水而立,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美好景象。人与湖的关系得以平衡,湿地环境得到了保护。从而使人们的生活获得了更多的美好体验,更好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和关注水平。 3. 艺术 “自然美,唯美概念”是中国美学的特点之一。金银湖湿地公园运用了中式园林构造手法,注重“静中见动,动中见静”,强调景观的艺术表现力。湿地中种植的荷花、芦苇、看花等花草,与水体、草地、广场等景观构成丰富的自然文化风貌,咫尺之中,透出一种古典、自然、恬静、雅致的情调。 4. 哲学 湿地作为自然与人类交汇的生态系统,不断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湿地园林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湿地园林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园林是以湿地为对象的园林形式,为现代园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该文提出了湿地园林的新理念,探索了湿地园林内涵,结合时代要求,总结了湿地园林的创新意义,并以广州市为例,进一步说明湿地园林在建设城市大园林、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湿地湿地园林南沙湿地公园 1湿地与湿地园林 1.1 湿地及其功能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分布广泛、种类多且类型间的差异显著。目前一般采用《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即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位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1.2 湿地园林的产生及其内涵 人类起源于水,在其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中,留下了离不开水的痕迹,近水、亲水是人的天性,也是人与自然对话最常用的语言。早在3000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园林游乐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园不水,故有人将水喻为园林的灵魂。一池三山、山水相依、背山面水、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以及溪水因山成曲折,山溪随地作低平等,都成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规律。 根据园林学的研究内容和层次,湿地园林还包括湿地造园(湿地公园)、城市湿地绿化、湿地景观3个层次和内容。湿地造园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山水园或水景营造艺术手法基础上,遵循湿地生态系统特点,兼顾生态和景观的一种造园方式,是传统园林内容的拓展。中国传统山水园或水景营造艺术,以景观(视觉美感)设计为主,再现自然山水,可以说,它们只是湿地造园的一部分。 对城市的湿地区域根据其自然属性进行的园林绿化,即城市湿地绿化。湿地是城市土地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以往其作用没被认识,所以,湿地的园林绿化也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伴随着城市大园林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城市湿地绿化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缔造优美自然和谐的城市环境、使城市得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大有可为。 2湿地园林的创新意义 2.1 湿地园林新增绿地,提高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 湿地园林可新增绿地。例如,一些视觉质量较差和培植条件较差的低洼地、茅草地、洪泛区、滩涂等湿地,以往不被重视,或其部分被填平改造成陆地后再进行园林建设;湿地园林则要求对这些地方根据其自然生态系统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园林建设,这样既可节省建设资金,又可形成特色景观。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世界最热门的研究领域。因为全球生物物种和生态类型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减少,保护生物多样性已上升到保护人类自己、保护地球的战略高度。湿地是自然界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也就成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2 湿地园林是湿地生态系统保护、重建和恢复的一个新途径 湿地生态因子具有强烈的异质性。例如年内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位变幅大,而且年际间也不相同,所以湿地又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全球湿地约有8.6×106km2(约占地球表面积的6%),其中约56%的湿地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区域。以往人们并没有认识湿地的重要功能,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全球约80%的湿地资源已丧失或退化,严重影响了湿地区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了有关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分析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分析 一、湿地景观的基本特点 湿地景观是指地表水文条件在一定时期内或周期性存在水,同时又不是持续不断的水体。湿地景观包括湖泊、河流、湿地、水塘、溪涧等,这些景观以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 生态环境而备受关注。湿地景观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等基本特点,是 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湿地景观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湿地景观可以有效 改善城市环境。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土地占用和水资源消耗问题,使得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生 态环境问题。湿地景观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气候和空气质量,净化水体和土壤,提 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湿地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湿地是众多植 物和动物的栖息地,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湿地景观的建设可 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湿地景观的自然美景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体验,提供休闲娱 乐和教育功能,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1.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湿地景观应用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园林设计注重通过建立健康的生态系统,实现自然与城 市的和谐统一。湿地景观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园林设计之中。 通过湿地景观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园林生态环境,提升园林景观的生态科普和教育功能。在城市公园和风景区的设计中,可以将湿地景观与游憩景点相结合,打造具有生态、教育 和休闲功能的园林景观。 城市绿地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在城 市绿地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可以提升城市绿地的生态和美观性。在城市居住区和商业 区的设计中,可以建设人工湿地景观,引入水面和植被景观,打造具有自然生态特色的城 市绿地。通过湿地景观的应用,可以提升城市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丰富城市居 民的休闲娱乐选择,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三、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发展趋势 1. 多样化发展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和差异化。随着人们对生态环 境的关注和对休闲娱乐的需求不断增加,湿地景观的设计将更加注重体验性和个性化。未 来的湿地景观设计将结合当地的生态特色和文化底蕴,打造具有独特风貌和生态功能的湿 地景观。 2. 生态保护和利用

浅析现代园林中湿地景观探析

浅析现代园林中湿地景观探析 摘要】:园林中的湿地景观是一个新生的生态系统,也是自然生物界多样性生 态系统的体现和人类重要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园林新的理念、新的园林内涵、新 的时代创造性。为改善城市环境、改善人类生态系统,加大城市建设提供良好基 础条件。 【关键词】:湿地景观湿地园林设计现代园林湿地园林植物湿地植物设 计 一、引言: 现代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在现在的园林设计中有 不同的设计方式和设计理论。湿地园林景观在现代园林中形成一个改善环境的生 态系统。来改善日益变化的大气环境气候与调节区域的环境。湿地景观设计在现 代设计中运用,可以更大的改善园林景观功能。增加其社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功 能价值。湿地景观在现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可以更好的改善本地的环境景观设计。 二、湿地景观: 湿地景观主要是指自然、人工设计、暂时或是长久水域景观、沼泽地域水域、 湿原水域、泥炭水域地具有水源地域区的景观,这样的地域有静止、流动、或是 咸水,或是淡水的水体。在水域高潮时以及在水域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景观。 现代景观中的湿地景观主要是人工建设的,只要有水域的地方都可以进行设计 和建造湿地景观。可以通过河流、水田、水库等现有的水域进行湿地景观设计。 世界现存湿地景观仅占陆地面积的6.5%—7%左右,这个比例随着社会的发展 还在不断的缩小。这个不足7%的比例。为世界20%的物种提供舒适的生活景观 环境。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的肺,湿地也是被称为地球的肾脏。我们可以看出湿 地对环境的重要意义。 三、现代园林设计中的湿地景观设计与植物运用 3.1湿地景观文化 现代园林设计中的湿地景观文化也是随着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变得多样化、地域化、个性化。也就是随着不同的城市景观或是城市文化不同而设计出来的文化则 更加不同。在湿地景观文化的设计中不仅要突出文化的特征,还要把本地区域文 化融入在湿地景观中。以增加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艺术观赏价值。 (1)传统文化与湿地景观文化融入。在现阶段的城市景观设计文化中,为突出 其城市的地域不同,在设计中都是融入传统的文化,以提升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湿地景观的艺术价值。同样也可以提升城市的的品牌形象。 (2)精神文化设计 湿地景观在现代园林中设计时,要重视物质文化的,还要重视精神文化层面的设计。就是要注意湿地景观设计中的精神文化的设计。 3.2湿地景观植物设计 湿地景观中景观植物、沼泽地和河岸边的植物都是湿地景观植物为湿地的主要植物。在湿地景观中的植物有一下几种:分别为水边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 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根据不同的地域、植物的生活习性在湿地景观的设计中我 们要注意一下几点: (1)合适植物选择。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要点探析——以凤鸣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为例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要点探析——以凤鸣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为例 摘要:由于城市化加剧,湿地资源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其退化、消失现象严重。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园类型,湿地公园受到了人们的热捧。然而,由于建设的盲目性,规划设计领域缺乏对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系统性研究,城市湿地公园存在过度公园化、景观同质化、生态硬质化和地域文化缺失等问题。因此,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打造独具个性和魅力的生态湿地公园,推动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焦点。本文笔者结合凤鸣湖湿地公园实例,就如何做好湿地公园的具体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以期抛砖引玉,一起促进湿地公园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规划;要点;分析 引言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生态化建设重要部分,需要给予相关重视,为提高对于城市湿地景观的设计能力,本文以凤鸣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为例,重点对其设计进行阐述,通过分析与总结,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发展过程中,湿地公园景观的重要性,下面具体分析。 1、工程概述 凤鸣湖湿地公园位于河北邯郸曲周县的凤凰新区,公园主题为一园三地,即彭园、凤鸣湖湿地、科普文化地、健身游玩地,总投资12000万元,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水域面积23.7万平方米,其中,彭园投资1000万元,占地4700平方米,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是多种动植物理想的栖息环境,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 图1:工程项目鸟瞰图 2.设计原则 1)生态恢复性原则。湿地公园在建设中应着重突出生态的主题,不破坏场地周围的生态环境。 2)地域文化性原则。充分体现河北邯郸曲周县的城市特性,使游人在园内达到科普学知认知及寓于旅游游憩之中的目的。 3)主题特色性原则。根据凤鸣湖湿地自然地理地貌特色,充分体现湿地地域文化特色,应在湿地公园的设计中多方位展示湿地的生态功能,注重对公众环保意识的培养及湿地基础知识的普及。通过一些科学文化教育活动、休闲游憩活动的开展,既推广了湿地科普知识,又使湿地公园的休闲游憩功能发挥出来。 4)经济适用性原则。正确处理自然生态景观、人文景观及景区旅游开发建设的关系,在保护培育自然景观,弘扬及保护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达到经济、生态、功能三位一体。 5)持续发展性原则。凤鸣湖湿地公园的设计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自然,使游人可以在园中感受景观带来的美感。 3、设计要点 3.1 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的整体景观设计通常要注重两个部分,一个是湿地人文景观,另一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湿地景观已经成为了园林景观设计 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不仅具有观赏功能、游憩功能、生态功能以及科教功能等 多种功能,同时也在蓄洪防旱、调节径流、降解污染、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美 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湿地景观应用,能够充分发挥湿地景观 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创造出集生态、文化和艺术 为一体的湿地自然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湿地景观;应用 一、湿地景观概念及构成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种类多且各类型间 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其均是由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具备着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景观和人类 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等。目前普遍采 用《国际湿地公约》的湿地定义,即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 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 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湿地总体上分为自然湿地和 人工湿地两大类,从湿地景观的角度来看湿地一般由具有各种透水性的基质、植 物系统、水体、水生动物以及微生物种群等构成。在湿地陆地至核心水域区过渡 期间,湿地景观在地貌上具有陆地、草滩、泥滩、浅水区、深水区的结构特征; 在植物上具有陆生植物、湿生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游植物、浮叶植物和浮游植物、沉水植物和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等结构特征;在动物上具有陆生动物、两栖类动物、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鱼类等水生动物和浮游动物的结构特征,对于保持物 种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二、湿地景观的应用意义湿地是自然界中一种尤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其 在保护生态系统平衡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湿地景观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水 域景观,其包括天然形成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泥炭地、湿原等,只要有水的地 方都可以被称之为湿地景观。湿地景观所发挥着的作用和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

城市湿地公园园林设计原则分析

城市湿地公园园林设计原则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城市化,土地利用率也随之被关注,那么城市园林更能体 现了它的价值了,城市湿地作为城市园林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湿地设计的 思考,并探讨了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以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为主 要景观构成要素,通过不同的植物选择和不同的植物景观构建模式来进行城市湿 地植物景观的设计。 关键词:湿地公园园林设计概念 1、对湿地的思考 “湿地”,作为一类特殊的生态环境的研究,始于本世纪70年代初。《湿地公约》认为,湿地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潭地或水域地带,静 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国际生物学计划》中认为,湿地是陆地 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或生态交错带。中国对湿地的定义是,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 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湿地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 湿地公园的概念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是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的 概念,根据目前国内外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趋势,湿地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 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国家林业局的定义是,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 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以保 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 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为宗旨,天然湿地类型通过合理 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 “城市湿地”,受城市化的影响,其往往与城市接触地带分布不均匀,呈斑块状,斑块之间的连接度下降,但是其核心区湿地面积较大,生境较为完整,物种 也较为丰富多样;就气候状况而言,它更能影响城市区域的水热状况,调节城市 气候的能力更强。城市湿地一方面作为物种多样性基地、城市主要水源地、自然 保护区存在,有明显的生态环境功能;另一方面,它还是城市郊区、村主要水田、池塘、养殖地、捕捞地,同时还是城市主要港口、码头、交通分布地,甚至是围垦、拓展后备土地资源的地方,具有举足轻重的经济功能。全世界对湿地非物质 利用日益重视,城市湿地生态、休闲、旅游、科普教育价值日益突出,许多城市 都在兴建湿地公园便是一个佐证。“城市湿地”以人为干扰为主,其治理方式主要 是以政府行政指令为主,城市居民协同参与维护“城市边缘湿地与城市接触部分受城市生产,活动干扰较大,生态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性波动较大,其核心区的 生物生境较完整,类似于自然湿地”因此在治理过程中一方面要由政府治理为主,动员全社会来关心,支持湿地保护,另一方面又必须由专家指导进行湿地自然保 护区的保育。 2、设计理念及原则 2.1设计理念 弹性发展原则湿地不仅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生物多样性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应站 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以综合整治为前提,无论是开发还是建设都要在湿地弹 性恢复范围之内,给湿地留有后续发展的空间 2.2设计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湿地是水的载体,水又是湿地之源,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与管理

湿地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湿地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摘要:城市中的湿地是城市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之一,是一种自然景观,一个自然综合体。它对人类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在城市发展中,不合理的湿地开发行为,将导致城市湿地功能退化。如城建的扩张影响着湿地,出现了在城区中面积变小、分布不均匀、湿地生境破碎化的现象。因此,湿地景观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设计,保持其生态的完整性。 关键字:城市湿地;湿地生态系统;湿地 一、湿地与城市湿地 湿地是城市土地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中国对湿地的定义是,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在城市园林中,河流、湖泊、沼泽和稻田,都属于湿地的范畴。据有关资料,全世界共有湿地8.5亿hm2,占陆地总面积的6.4%,我国大约有湿地0.63亿hm2,天然湿地0.25亿hm2,人工湿地0.38亿hm2 [1]。城市的湿地区域根据其自然属性进行的园林绿化,既为城市湿地绿化。湿地作为城市土地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以往其作用没被认识,湿地的园林绿化也未受到足够的重视。20世纪初至今,城市人口增长了近10倍,城市人口比例从14%增到50%快速城市化不仅使湿地面积减少,生境破碎化情况加剧,也导致了城市湿地生境的丧失。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合理规划,湿地受污染情况愈来愈严重,并对其周围环境也造成污染,降低了湿地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伴随着城市大园林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城市湿地绿化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缔造优美自然和谐的城市环境、使城市得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大有可为[2] 。 二、湿地生态系统 2.1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湿地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特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组成生态系统。在对湿地景观的整体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整体的和谐为宗旨,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生态设计。进行湿地景观设计前必需调查研究原有环境,掌握原有湿地的情况,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在设计中保持原有自然系统的完整性。对原有环境的调查,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调查和对周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