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旧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

新旧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

新旧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有了很大变革。在日语

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旨在依托专业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本文通过新

旧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的框架研究,其次探讨义务教育日语课标的新特点,义

务教育日语课标的新特点。

关键词:新旧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

引言

目前新旧课标的比较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化学方面。此外,国内对义务教育小语种课程标准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比较新旧义务教育阶段日

语课程标准,分析其变化和新的特点,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

1框架的比较分析

框架是宏观把握课标思路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课标文本来看,最为显著的就

是框架的改变。旧课标主要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分级标准、实施建议四个部分,新课标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六

个部分。新旧课标仍存在相似之处,例如附录部分保留交际、语音、词汇、语法、教学和评价实例。但框架仍然做了一定调整。首先,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将课

程性质、课程理念单独作为一级标题,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的地位发生改变,内

容也更加充实,凸显了此次日语课标的定位和本质。其次,课程目标部分增加了

核心素养内涵,体现了新的时代背景下目标观由三维目标观转变为核心素养。再次,新标准增加了学业质量,对学业质量内涵和学业质量描述作出详细的解释,

对学生学习成果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最后,新标准在课程实施部分增加了教

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突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视。总之,新标准仍保留了旧标准

的许多部分和结构,在措辞上或许发生了变化,但仍承担着同样的任务,同时也

增添了符合当下时代的新要求和符合当前教育潮流的新要素。

2义务教育日语课标的新特点

2.1运用学习档案袋

日语教育标准中关于评价的关键词是档案袋,档案袋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

要形式。档案袋是外语评价的新手段。日语教育标准的评价体系建议档案袋由

“评价表”、“语言和文化体验记录”、“学习成果”及三要素组成,但同时建议,教师和学生可根据需要和学习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档案袋。结合日语教育标

准中的档案袋,在具体的日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档案袋的内容应包括“课堂学

习类”“自主学习类”“研究性学习类”和“反思型学习类”。“课堂学习类”

主要收集教师规定的和课堂内容紧密相关的作业。由教师批改并给出相应的成绩。如果完成的不够理想,可给学生重写默写和背诵机会,学生也可主动要求重新接

受检查,教师取最好一次成绩放入学习档案袋,作为期末成绩评价的一部分。

“自主学习类”主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在课外学习的信息材料。包括自主学习机会、自主学习日志和自主学习记录表。档案袋中还应有“反思型学习类”的材料。此类材料主要收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反思和自我评价材料,教师可通过学生的

自我总结和反思,检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改进

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相长。

2.2日语教材的改进和不断修订

使教材日趋多样化和专业化,也更适用于当前课程的灵活安排,而且,印刷

上已经不再存在用简体汉字代替日语汉字的情况,更不会出现语境错误和语言表

达生硬的地方,并且在教材编制的思想上也有了明显进步,重视和强调中日两国

语言、文化的和平交流和相互理解。教材上取得的进步,有利于中学日语课程教

学的顺利开展,也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尽管在教材上取得

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不得不承认,当前日语的师资力量、开课学校仍然较少。当前,职校、职业高中、中专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有了较大发展,这些学校的毕业

生将来要走上各种工作岗位,因此,学校的外语教学不应该单一,有条件的可以

设置多语种教学,可以先以外语选修课的方式开设除英语外的多语种课程,既让

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也可以适应当前繁荣的经济发展。“像北京、上海、大连、

广州等城市的旅游、服务、贸易等职业高中和中专完全可以设置日语课程。”在

我国中学开设日语课,推广多语种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发展可能,

进而刺激师范院校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2.3树立跨学科学习观

英国学者吉本斯(Michael Gibbons)等人提出“知识生产模式”理论,指

出知识生产的两种模式——模式Ⅰ与模式Ⅱ。模式Ⅰ是基于学科的传统知识生产,而模式Ⅱ的知识是在跨越学科的社会和经济情境创造出来的。2022 年版义务教

育新课标强化课程的综合育人价值,大力倡导跨学科学习,有效培养学生在真实

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义务教育新课程的显著特点。在日语新课标中,

跨学科主要体现在日语实践活动和教材编写中。在组织日语实践活动时,选择能

够体现跨学科的主题,设置情境化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跨学科性的信息、知识

和技能。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跨学科的特点将主要体现在语篇的选择中,将日

语学习与艺术教育、劳动教育、文化教育、科学教育等相结合,开拓学生视野,

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思考。

2.4优化课程评价机制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不仅要考察专业知识

和语言应用能力,也要考查学生的思政素养。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引入课程思政评

价机制,使其能够满足课程思政目标的考评,通过多要素协同评价的方式,从学

生对党的理论的认同度、爱国情怀、职业道德修养、综合素质的提升度、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程度等方面,更加全面地考量学生的德育水平。采用定量与

定性相结合的思政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对课程思政培育环节的参与情况,提取活

动相关数据,从课程思政的参与度、完成度、提升度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对于

课程思政环节中无法量化的数据,如活动过程中的积极程度、行为表现等这些非

数据化的信息,教师可利用观察法,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来进行考评。定量评价

与定性评价各有所长,互为补充,通过二者结合的考评方式,来达到对课程思政

效果的较为科学、全面的评价。因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还可以采用差异化

评价策略。在每个学生入学时,为其制作德育档案卡,在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对

学生个体的成长进行记录,采用纵向比较的方式,更能够反映学生的成长状态。

同时教师还能够从评价中发现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促进德

育水平的提升。教师还可结合学期教学内容,通过小组讨论、主题发表、学习心

得等方式,自评、互评等形式,引发学生对思政元素的思考,并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结语

新课标删减了落伍的旧形式,增加了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新内容,它以核心

素养为核心、以育人为最终目标,阐述了日语课程性质与日语课程理念、培养学

生的文化理解力、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明确学业质量的内涵与标准、引导

学生树立跨学科学习观。2022 年版义务教育日语新课标或许并不完美,但在未

来一段时间内,新课标将持续发挥其优越性,继续推动日语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完

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和平,李乐.释“看”——英语课标的新增语言技能[J].课

程·教材·教法,2021,41(9):93-95.

[2]辛涛.学业质量标准:连接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考试、评价的桥梁[J].人民教育,2019(19):17-18.

[3]张典兵.对教师教学研究的另一种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35(14):47-49.

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 (2011年版) 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 显著成效,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各 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同时,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 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 (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我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根据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意见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 会的审议结果,经研究,决定正式印 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据了解,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涵盖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所有学科,包括语 文、数学、物理、外语等主科和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等副科。其中,外语 科目的课标还细化到英语、日语和俄语三种。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将于秋季实行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教育部公布了19个学科新课标的具体内容、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分九级。

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4.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6.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7.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8.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9.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10.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1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12.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1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14.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 15.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6.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17.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18.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标准

日语课程标准

日语课程标准 日语在义务教育初级阶段是外语教学的必修课之一,研制国家日语课程标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任务之一,是整体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国新世纪培养不同层次日语人才和开展外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标准》在框架结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方面都有新的尝试。 一、日语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及设计思路 (一)日语课程的性质 《标准》对日语课程性质的阐述,主要有以下几层含义: (1)日语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外语教学的必修课程之一 (2)日语课程是“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共同活动,初步学会运用日语交际,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3)日语课程是“学生磨练意志、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个性、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4)日语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中日文化的异同,扩展国际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关于《标准》的课程理念,总括起来分为六个方面: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2)倡导活动教学,鼓励实际应用 (3)精选教学内容,重视学习过程 (4)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性差异 (5)利用现代技术,开发课程资源 (6)改善评价系统,促进学生发展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标准》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依据,参照国内外外语教学改革的成果,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培养学生基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总目标。总括起来,设计思路主要表现为以下4方面: 1.“课程目标”实行分级设计,给予学生选择的余地 《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日语课程目标设定为一至三级三个级别,力求在目标层次和课程多样化方面有所突破,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初中阶段从七年级开始设置日语课程,9年级毕业时要求达到三级目标。此外,学校、教师和学生也可根据实际的日语基础和教学条件,适当调整日语课程目标。 2.“内容标准”是为实现课程目标提出的基本要求 “内容标准”对应课程目标,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这五个部分相辅相成,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此外,教师和教材编写者可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灵活调整学习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因材施教 3.“实施建议”在提出建议的同时,留有革新的余地

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是指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日语学习的基本要求和规定。日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课程,其教学标准的制定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展开讨论,探讨其内容和实施意义。 首先,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应包括日语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听力、口语等方面的要求。其中,日语语音的学习应注重发音准确、语调自然;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阅读和写作的学习应注重对日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听力和口语的学习应注重日常交流能力的培养。这些内容的统一规范,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日语,提高语言综合能力。 其次,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在不同年级和学习阶段,对日语课程的难度和要求应有所区分,既要保证学习的连续性和渐进性,又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此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一定的选修课程,以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 再次,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日语作为一门外语,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日语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增强国际视野,提高国际竞争力。 最后,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形成合力,推动日语课程标准的落实。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家长应积极支持学生的日语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应主动参与学习,树立信心,勇于表达。

日语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背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国际政治的多极化、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外语在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日语正式成为我国中学外语必修课程的语种之一。在中学开设日语课程既是培养多元化外语人才的需要,也是增进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特别是青少年之间交流的需要。为此,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吸收当代外语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日语教育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制订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日语课程标准。本标准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实施日语课程与课程评价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主要依据。 二、课程的性质 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外语课程,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享有接受外语教育的权利。日语是外语必修课程的语种之一。 日语课程既是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共同活动,逐步掌握日语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日语交际的过程,又是学生磨砺意志、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个性、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日语课程可以为学生打开一个直接认识和了解日本以及世界的窗口。义务教育阶段日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像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合作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拓展国际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健康的人生观。逐渐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日语课程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特别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日语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发展。要在日语教学中始终贯穿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倡导活动教学,鼓励实际应用 日语课程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活泼、接近实际的学习环境,通过围绕话题完成交际性任务等方式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开口,使他们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课外活动以及对外交往活动中也能积极用日语表达和交流。 (三)精选教学内容,重视学习过程 日语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不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不罗列抽象概念,而是注重实际应用,精选基础性和趣味性较强、反映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在观察、模仿、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能力,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日语课程不是单纯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灌输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前辈说]高中零起点日语课程的设计及教材选用

[前辈说]高中零起点日语课程的设计及教材选用 高中零起点日语课程可以说是在特殊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现象,不同于中学其他学科,与初中起点六年制的国家日语课程也有较大区别。没有针对高中零起点日语课程的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更没有统一的相应教科书。目前,各校都是自行确定课程计划(甚至没有什么计划,全靠任课教师自己摸索),使用教科书情况也是各行其是,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下面,依据退休后这几年开展零起点高中日语教学工作中的体会,谈一下个人浅陋见解,不当之处,多请指教。(在此仅考虑以高考为目标的日语课程,至于作为“第二课堂”、“校本课程”等以兴趣培养为主或留学预备为主的课程,另行探讨。)目前,我们在设计高中零起点日语课程时可以作为政策法令依据的基本上只有“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这两个国家制订的文件,另外可适当参照每年国家公布的“日语高考大纲”。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初中三个学年度日语课程总课时为408课时。按现行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老版)必修课程所需课时为180课时。加上部分选修课程和总复习,大体需要700课时以上。 我们的高中零起点日语教学,为了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就要尽可能增加每周课时(还有在可行的范围内周末加课,假期补课等),总课时尽量争取在600课时左右。从我们的日语教学实践上来看,采取适当的措施后可以在200—300课时内完成初中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高中生由于年龄关系比初中生平均接受能力稍快一些),再用180课时左右完成高中必修部分的教学内容,剩余课时用于总复习。若能做到教学方法等问题处理得当的话,最后高考平均成绩能争取到不差于同类学校同档次学生的英语平均成绩。 这里很关键的一条就是教科书的选定。当前,符合前述课程标准的教科书全国只有一套,就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统编日语教科书。这套教材是目前为止全国唯一的经过国家审定的法定中学日语教科书。在总课时不低于400课时的情况下,我们一般是采用这一

日语课程标准

日语课程标准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日语 学时数:64学时 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开设单位:外语系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2.课程简介 日语课程是面向学生开设的一门日语基础阶段限选课,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知识和技能合为一体的理论+实践性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日语语音、语法、词汇基本知识及了解日本社会知识与文化风俗习惯,获取听、说、读、写、译言语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查阅资料、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 3.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日语基础知识以及蕴藏在日语中的日本文化。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日语各个方面的内容,培养运用日语更为重要的是引发学生对于日本文化的兴趣,教给学生学习语言的方法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日语综合能力,并培养学生对日语学习的热爱。 4.课程教学目标 4.1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一定量的可以通过日语能力水平考试五级的词汇和短语,掌握日语动词的变化和用法,进行一定的日语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能听懂日常较简单、语速较慢的日语对话,能用日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和日常的语言文字交流。 4.2知识目标

4.2.1认知1000左右的日语单词和短语 4.2.2掌握日语常用词汇、句型及常用语法,并能够用于日常生活会话中 4.2.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得到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可以进行日常的对话交流。对日本的国情、风俗和文化有基本的了解。 4.3素质目标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掌握日语的学习方法,熟悉日本文化礼仪;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日语能力;培养独立探究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为其毕业走上合适的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5.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评价体系的变化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评价体系的变化 作者:王婉凝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年第06期 【摘要】自从《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高中阶段的日语教育终结了以单一考试作为评价方式的局面,融入了多種评价方式。本文将《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进行对比分析,借以探索《课程标准》中的评价体系实施的理论意义。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索目前的高中日语学习者们对《课程标准》中的评价体系的认识。 【关键词】课程评价体系;素质教育;均衡 中图分类号:G633.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6-0053-03 一、课程评价体系的分析 高中日语评价体系的变化,究其根本,是由于课程目标的不断变化、发展而来的。那么,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传统的考试、考察手段将难以完成课程评价的任务。因此,新课程就要求评价体系从理念、方式上都要进行革新,以此来适应课程体系的整体需求。下面将《课程标准》中的评价体系与《教学大纲》中的评价体系(1996年版,2000年版)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中的评价体系突出体现了以下的特点: 1. 评价主体多元化 1996年版的《教学大纲》中的评价体系完全是以教师、学校为评价的主体。2000年版的《教学大纲》中的评价体系首次强调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引入了自评与他评。直至2003年,《课程标准》对以往的评价体系做出了重大的改革,自此,评价主体也真正意义上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来自于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的评价方式都得到采用,并且确立了自我评价的主体地位。 2. 评价方式多样化 1996年版的《教学大纲》中采用的评价方式为“考试、考察”。虽然2000年版的《教学大纲》的评价体系中融入了宽松、开放式的描述性评价,强调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但《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中则充分注意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综合性评价和单项评

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一是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原有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发展”的内涵。四是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 三项要求突出能力培养 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基础教育有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统,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为此,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能力培养,提出三项要求:一是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如数学课程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如针对教师反映对“探究学习”指导有困难的问题,提炼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以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指导。三是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如物理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化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8个实验,以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与时俱进创新课程内容 有关负责人指出,课程内容及时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如历史增加了“十六大以来的新成就”。充分反映了科技进步新成果。如物理增加了与“宇宙探索”“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新能源”等有关知识。一些学科结合学科特点,把我国社会发

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

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6.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7.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8.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9.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10.品徳与社会课程标准 1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12.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1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14.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 15.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6.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17.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1&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标准

19.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

四项内容强化“徳育为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一是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原有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中更加突出了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发展”的内涵。四是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 三项要求突出能力培养。我国基础教育有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统,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为此,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能力培养,提出三项要求:一是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如数学课程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如针对教师反映对“探究学习”指导有困难的问题,提炼了 "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以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指导。三是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如物理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 个实验,化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8个实验,以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与时俱进创新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及时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如历史增加了“十六大以来的新 成就”。充分反映了科技进步新成果。如物理增加了与“宇宙探索”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新能源”等有关知识。一些学科结合学科特点,把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判断。如化学把“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等有关知识列入了课程内容。同时,为了使母语教育符合不同年龄孩子特点,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中年级适当减少了写字量,高年级相应增加了写字量,小学阶段识字写字总量保持不变,仍然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中学日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日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学日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类别:学科必修课 适用专业:日语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48学时 2.5学分其中实践学时:16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门课程的设置目的旨在为中学日语教学设计及教育教学实践 打下坚实基础。教材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和学生进行日常学习活动的基础和依据。因此,对教材的分析尤为重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教材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材的培养目标、组织结构等,从而为学生的教学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 二、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将以现行中学日语教材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如何发挥课本的长处,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课本的指导方针,促进教学实践工作。 三、先修课程 综合日语1-3 日本概况日语阅读1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现行中学日语教材的课程中规定的教学总目标、总任务的了解,进一步明确近日语教学大纲的发展历程以及关于教材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评价建议”“基本理念”、“课程性质”、 等方面的说明。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确定内容,分组进行准备。然后进行发表。之后进行讨论,指出优缺点。让每一位同学都踊跃参加。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主题(8学时) 1.教学内容 教科書の主題についての調査 2.重、难点提示 シラバスに適応するかについての分析 第二章语篇(8学时) 1.教学内容 語彙のレベル判定の基準 2.重、难点提示 シラバスに適応するかについての分析 第三篇文化理解(8学时) 1.教学内容 異文化の伝達についての調査 2.重、难点提示 多文化共生の視点 第四篇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表現(8学时) 1.教学内容 ·言葉(文章)によるコミュ二ケーション表現の分析 2.重、难点提示 日本人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スキルに関する研究と教科書第五篇言語技能(8学时) 1.教学内容 4技能の占める比率についての調査 2.重、难点提示 言語技能についての比較 第六篇文法項目(8学时)

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

--- 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2001 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 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各 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同时,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我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意见和教育部基础教育 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议结果,经研究,决定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 年版),并于2012 年秋季开始执行。 据了解,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涵盖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所有学科,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外语等主科和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等副科。其中,外语科目的课标

1 ----- --- 还细化到英语、日语和俄语三种。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将于秋季实行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教育部公布了19 个学科新课标的具体内容、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分九级。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4.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6.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7.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8.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9 10.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1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12.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3 14.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