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渝建竣电缆敷设施工检查记录

渝建竣电缆敷设施工检查记录

渝建竣电缆敷设施工检查记录

电缆敷设施工检查记录

2、属直埋隐蔽的均应由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电线电缆原始记录表

电线电缆试验原始记录第1页共4页检验号产品名称样品状态 样品型号、规格检验项目检验依据 项目 实测结果 标准要求结论部位读数 导体直径上端中端下端 平均外径上限上端 平均外径: f值 中端 下端 绝缘厚度试 样 1 最小厚度: 均值:最小厚度 均值:试 样 2 最小厚度: 均值: 试 样 3 最小厚度: 均值: 护套厚度试 样 1 最小厚度: 均值:最小厚度 均值:试 样 2 最小厚度: 均值: 试 样 3 最小厚度: 均值: 铠装结构 1 2 3 检测日期:检验:校核:

电线电缆试验原始记录第2页共4页 项目芯号单线根数单线直径 mm 表面质量 直流电阻标准 要求 结论 室温o C 实测电阻Ω/m20o C时电阻Ω/km 导体电阻1 2 3 4 5 电压试验芯号试样长度m 浸水/不浸水浸水时间h 试验电压V 施加时间 min 检验结果 标准 要求 结论1 2 3 4 5 绝缘电阻芯号试样长度m 浸水时间h 水温o C 数据记录MΩ检验结果MΩ/km标准 要求 结论 αx Rx Rx R70o C R90o C 1 2 3 4 5 检测日期:检验:校核:

电线电缆试验原始记录第3页共4页 项目检测结果标准结论 标志 绝缘线芯颜色 标志内容检查 应具有制造厂名、型号、额定电压 的连续标志 标志连续性检查 一个完整标志的末端与下一个标 志的始端间距离 标志内容耐擦 应用浸过水的脱脂棉轻轻擦试10 次,印字内容应清晰可见 黄/绿芯分色比例 其中一种颜色的比例不超出 30%~70% 单根电线垂直燃烧试验上支架下缘与炭化部分起始点距>50mm 有无向下延伸有()无() ≤540mm 延伸到上支架下缘距离 热延伸试验负荷下伸长率 试样尺寸 ≤175%永久变形率≤15% 绝缘老化 前抗张强 度 试验温度: 相对湿度:1 2 3 4 5 最小 N/mm2 绝缘老化前断裂伸长率1 2 3 4 5 最小 % 护套老化前抗张强度1 2 3 4 5 最小 N/mm2 护套老化前断裂伸长率1 2 3 4 5 最小 % 检测日期:检验:校核:

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标准

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标准 (HFWX·QB/1-6-008-2004) l、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 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电力电缆敷设。 2、施工准备 2.1 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 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1.2 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2.1.3 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油浸电缆应密封良好,无漏油及渗油现象。橡套及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2.1.4 各种金属型钢不应有明显锈蚀,管内无毛刺,所有紧固螺栓,均应采用镀锌件。 2.1.5 其它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桩、电缆标志牌、油漆、汽油、封铅、硬脂酸、白布带、黑胶布、聚氯乙烯带、聚脂胶粘带等均应符合要求。 2.2 主要机具 2.2.1 电动机具、敷设电缆用的支架及轴、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吊链、滑轮、钢丝绳、大麻绳千斤顶。 2.2.2 绝缘摇表、皮尺、钢锯、手锤、扳手、电气焊工具、电工工具。 2.2.3 无线电对讲机(或简易电话)、手持扩音喇叭(有条件可采用多功能扩大机作通讯联络)。 2.3 作业条件 2.3.1 土建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1)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牢固,强度合格。 (2)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电缆沟排水畅通,无积水。 (3)电缆沿线模板等设施拆除完毕。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沟盖板齐备。 (4)架电缆用的轴辊、支架及敷设用电缆托架准备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电缆沿线照明照度满足施工要求。 (5)直理电缆沟按图挖好,电缆井砌砖抹灰完毕,底砂铺完,并清除沟内杂物。盖板及砂子运至沟旁。 2.3.2 设备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 (1)变配电室内全部电气设备及用电设备配电箱柜安装完毕。 (2)电缆桥架、电缆托盘、电缆支架及电缆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

电线电缆 1 范围 1.1本细则规定了电线电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1.2本细则适用于电线电缆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GBl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2.2 GB/T2951—2008《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实验方法》 2.3 GB501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2.4 GB502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2.5 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 2.6 GB 8170-1987 《数据修约规则》 2.7 GB/T304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3 检测项目参数及仪器设备要求

4接样或抽样 4.1委托检测 4.1.1接样人员检查样品数量及样品技术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4.1.2检查样品是否见证送检或伴送,委托单是否签字盖章齐全等。 4.1.3检查委托单填写是否明确,如产品种类、数量、检测项目、技术要求等。 4.1.4检查样品状态,与委托人进行必要的确认,判定所检测样品是否满足检测标准要求。 4.2抽样检测 4.2.1同一规格电线抽取2x100m作为被测试样,(从被测电缆或软线试样或电缆的护套试样上切取足够长的样段,供制取老化前拉力试验用试件至少5个和供电缆标准对护套材料规定的老化后拉力试验所需试件数量。注意制备每个试件需要长度约100mm。) 4.2.2抽取样品时需有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共同抽取,并在抽样单上签章:一旦抽样完毕,立即对样品贴上加盖本中心公章和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签字的封条,并对抽取样品采取有效保管、运输措施。 4.2.3如是工程上使用的材料,严格按照<苏建质(1998)270号>的规定进行。 4.2.4检查抽样单、登台账是否要求内容逐项填写清楚明确。 5 检测前检查 5.1检查检测任务(流程)单与样品和有关资料是否相符。被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手册

电线电缆检测细则 1范围 1.1本细则规定了电线电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检测 环境条件、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1.2本细则适用于电线电缆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1GBl250—1989《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2.2GB/T2951—2008《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实验方法》 2.3GB501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2.4GB502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2.5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 2.6GB8170-1987《数据修约规则》 2.7GB/T304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4接样或抽样 4.1委托检测 4.1.1接样人员检查样品数量及样品技术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 求。 4.1.2检查样品是否见证送检或伴送,委托单是否签字盖章齐全等。 4.1.3检查委托单填写是否明确,如产品种类、数量、检测项目、技

术要求等。 4.1.4检查样品状态,与委托人进行必要的确认,判定所检测样品是否满足检测标准要求。 4.2抽样检测 4.2.1同一规格电线抽取2x100m作为被测试样,(从被测电缆或软线试样或电缆的护套试样上切取足够长的样段,供制取老化前拉力试验用试件至少5个和供电缆标准对护套材料规定的老化后拉力试验所需试件数量。注意制备每个试件需要长度约100mm。) 4.2.2抽取样品时需有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共同抽取,并在抽样单上签章:一旦抽样完毕,立即对样品贴上加盖本中心公章和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签字的封条,并对抽取样品采取有效保管、运输措施。 4.2.3如是工程上使用的材料,严格按照<苏建质(1998)270号>的规定进行。 4.2.4检查抽样单、登台账是否要求内容逐项填写清楚明确。 5检测前检查 5.1检查检测任务(流程)单与样品和有关资料是否相符。被检样品数量、尺寸、规格等是否符合检测执行标准的要求。检测人员对不符合要求的样品,有权暂时停止检验,写明原因,上报检测室主任等待处理。 5.2检查即将使用的计量设备仪器是否在检定的有效期内。 5.3检查仪器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并填写检查记录。 5.4检查环境条件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填写检查记录。 6检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6.1所有用电设备在接通电源之前,应检查机身是否可靠接地,并注意是否有断路或漏电现象。 6.2严格按照试规程操作仪器设备,不得在试验时任意移动试件 6.3在使用低倍投影仪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6.3.1操作者应在熟悉说明书内容,了解仪器性能,结构特点和操作要领后开始工作。 6.3.2仪器如有故障,应请专业人员修理。不可随意拆卸,光学系统尤要注意。 6.3.3正确使用仪器,遵守操作规程。接通电源程序后,先把灯丝象调至影屏居中,然后校正倍率,成象清晰后,即可工作。 6.4在使用高压试验台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6.4.1为了保证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要求高压试验台试区内应有接

线缆敷设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线缆敷设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线缆敷设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注:本表内容的填写需依据《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本检验批质量验收的规范依据见本页背面。

填写说明 一、填写依据 1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二、检验批划分 可按设计系统、设备组别、区域划分。 三、GB50606-2010规范摘要 主控项目 3.5.1 材料、器具、设备进场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需要进行质量检查的产品应包括智能建筑工程各子系统中使用的材料、硬件设备、软件产品和工程中应用的各种系统接口;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或实施生产许可证和上网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应进行产品质量检查,未列入的产品也应按规定程序通过产品质量检测后方可使用。 2 材料及主要设备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照合同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进行的进场验收,应有书面记录和参加人签字,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验收人员确认; 2)应对材料、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数量及产地等进行检查复核; 3)主要设备、材料应有生产厂家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性能的检测报告。 3 设备及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等项目,并应由生产厂家出具相应检测报告。 4.5.1 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3 线缆两端应有防水、耐摩擦的永久性标签,标签书写应清晰、准确。 13.2.1 桥架、管线敷设除应执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第3.2节的规定和本规范第4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2 报警线缆连接应在端子箱或分支盒内进行,导线连接应采用可靠压接或焊接。 13.1.3 材料与设备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3 桥架、线缆、钢管、金属软管、阻燃塑料管、防火涂料以及安装附件等应符合防火设计要求。 4 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有关规定,对线缆的种类、电压等级进行检查。 一般项目 4.5.2 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7 桥架、线管内线缆间不应拧绞,线缆间不得有接头。 4.4.3 线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中表 12.2.1-1的规定。 4.4.4 线管出线口与设备接线端子之间,应采用金属软管连接,金属软管长度不宜超过2m,不得将线裸露。4.4.5 桥架内线缆应排列整齐,不得拧绞;在线缆进出桥架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桥架内线缆绑扎固定点间隔不宜大于1.5m。 4.4.6 线缆穿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留置相适应的补偿余量。 5.2.1 线缆敷设除应执行本规范第4.4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线缆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应受外力挤压和损伤。 2 线缆布放宜留不小于0.15m余量。 3 从配线架引向工作区各信息端口4对对绞电缆的长度不应大于90m。 4 线缆敷设拉力及其它保护措施应符合产品厂家的施工要求。 5 线缆弯曲半径宜符合下列规定: 1)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4倍; 2)屏蔽4对对绞电缆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8倍; 3)主干对绞电缆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10倍; 4)光缆弯曲半径不宜小于光缆外径10倍。 6 线缆间净距应符合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第5.1.1条的规定。 7 室内光缆桥架内敷设时宜在绑扎固定处加装垫套。 8 线缆敷设施工时,现场应安装稳固的临时线号标签,线缆上配线架、打模块前应安装永久线号标签。 9 线缆经过桥架、管线拐弯处,应保证线缆紧贴底部,且不应悬空、不受牵引力。在桥架的拐弯处应采取绑扎或其他形式固定。 10 距信息点最近的一个过线盒穿线时应宜留有不小于0.15mm的余量。

电缆敷设施工方案范文

电缆敷设施工方案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电力电缆敷设。 2 施工准备 2.1 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 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1.2 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2.1.3 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光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油浸电缆应密封良好,无漏油及渗油现象。橡套及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展无老化及裂纹。 2.1.4 各种金属型钢不应有明显锈蚀,管内无毛刺。所有紧固螺栓,均应采用镀锌件。 2.1.5 其它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桩、电缆标志牌、油漆、汽油、封铅、硬脂酸、白布带、橡皮包布、黑包布等均应符合要求。 2.2 主要机具: 2.2.1 电动机具、敷设电缆用支架及轴、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吊链、滑轮、钢丝绳、大麻绳、千斤顶。 2.2.2 绝缘摇表、皮尺、钢锯、手锤、扳手、电气焊工具、电工工具。 2.2.3 无线电对讲机(或简易电话)、手持扩音喇叭(有条件可采用多功能扩大机作通讯联络)。

2.3 作业条件: 2.3.1 土建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牢固,强度合格。 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电缆沟排水畅通,无积水。 电缆沿线模板等设施拆除完毕。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沟盖板齐备。 放电缆用的脚手架搭设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电缆沿线照明照度满足施工要求。 直埋电缆沟按图挖好,电缆井砌砖抹灰完毕,底砂铺完,并清除沟内杂物。盖板及砂子运至沟旁。 2.3.2 设备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 变配电室内全部电气设备及用电设备配电箱柜安装完毕。 电缆桥架、电缆托盘、电缆支架及电线过管、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 → 埋标→→→

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标准

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标准 (HFWX QB/1-6-008-2004 ) l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 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电力电缆敷设。 2、施工准备 2.1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1.2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2.1.3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油浸电缆应密封良好,无漏油及渗油现象。橡套及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2.1.4各种金属型钢不应有明显锈蚀,管内无毛刺,所有紧固螺栓,均应采用镀锌件。 2.1.5其它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桩、电缆标志牌、油漆、汽油、封铅、硬脂酸、白布带、黑胶布、聚氯乙烯带、聚脂胶粘带等均应符合要求。 2.2主要机具 2.2.1电动机具、敷设电缆用的支架及轴、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吊链、滑轮、钢丝绳、大麻绳千斤顶。 2.2.2绝缘摇表、皮尺、钢锯、手锤、扳手、电气焊工具、电工工具。 2.2.3无线电对讲机(或简易电话) 、手持扩音喇叭(有条件可采用多功能扩大机作通讯联络)。 2.3作业条件 2.3.1土建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 1 )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牢固,强度合格。 ( 2)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电缆沟排水畅通,无积 水。 ( 3)电缆沿线模板等设施拆除完毕。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沟盖板齐备。 ( 4)架电缆用的轴辊、支架及敷设用电缆托架准备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电缆沿线照明照度满足施工要求。 ( 5)直理电缆沟按图挖好,电缆井砌砖抹灰完毕,底砂铺完,并清除沟内杂物。盖板及砂子运至沟旁。 2.3.2设备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 ( 1)变配电室内全部电气设备及用电设备配电箱柜安装完毕。 ( 2)电缆桥架、电缆托盘、电缆支架及电缆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电线电缆检测原始记录

电线电缆检测原始记录

四川立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电线电缆检测原始记录 委托编号检测编 号 生产厂家委托日 期 样品名称检测日 期 检测依 据 GB/T5023.1-2008 GB/T5023.2-2008 GB/T5023.3-2008 GB/T5023.4-2008 GB/T5023.5-2008 GB/T5023.6-2008 GB/T5023.7-2008 GB/T2951.11-2008 GB/T18380.11-2008 GB/T18380.12-2008 GB/T3956-2008 环境条 件 规格型 号 检测内容 检测项 目标准要求检验结果 评 定 标志应具有制造标志。油墨印字标志应耐磨,并按GB/T5023.2-2008中 1.8规定试验检查是否符合要求。所有标志应字迹清晰。标志线的颜色应容易识别或易于辨认。 绝缘厚平均厚度≥芯单值平

度(mm)号均 值 芯 1 芯 2 芯 3 最小厚度 护套厚度(mm)平均厚度≥ 平 均 值最小厚度 平均外 径(mm )≤平均外径≤ 单值平 均 值 导体电Ω≤t℃时L米长 电缆导体电 阻R t(Ω)测量时试 样温度t (℃) 电缆试样长 度L(m) 20℃时导体电阻 R20=Rt×(1000/L) ×254.5/(234.5+t)

阻Ω/Km 绝缘线芯电压试验样品5m,浸水时间1h,水温20±5℃,施加 1500V 2000V 2500V电压5min ,未被击穿 成品电缆电压试验样品10m,浸水时间1h,水温20±5℃,施加 2000V 2500V电压5min ,未被击穿 绝缘电 阻 Ω·Km 样品5m,浸水时间2h,水温70℃90℃,施加80V~500V电压1min。 绝缘电阻≥ 垂直燃烧试验供火时间60±2s 120±2s 240±2s 480±2s a)在任何一次喷灯停止供火后,残焰 持续时间不超过60S; b)在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铺垫在底 部的棉层没有被燃烧滴落物引燃c)在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指示旗被 烧掉或烧焦成炭的面积小于25%(可以用布或手指抹去的烟灰或褐色的焦痕部分忽略不计) 仪器设 备 投影仪交流耐电压试验仪电热恒温水浴锅直流电阻测试仪、电阻夹具垂直燃烧试验仪绝缘电阻测试仪

电缆敷设检查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陈家大院泡污水处理厂工程 (二标段) 工程编号 序号电缆 编号 电缆型号 及规格 起点终点 设计 长度 (m) 实际 长度 (m) 中间 接头数 1 C-LT101ZR-DJYVRP22 2*1.0mm2 预处理间 值班室 LT-101 30 28 无 2 C-△LT101ZR-DJYVRP22 2*1.0mm2 预处理间 值班室 △LT10150 49 无 3 C-△LT102ZR-DJYVRP22 2*1.0mm2 预处理间 值班室 △LT10250 47 无 4 C-△LT103ZR-DJYVRP22 2*1.0mm2 预处理间 值班室 △LT10355 58 无 5 C-△LT104ZR-DJYVRP22 2*1.0mm2 预处理间 值班室 △LT10450 53 无 6 C-FT101ZR-DJYVRP22 2*1.0mm2 预处理间 值班室 FT10165 62 无 7 C-△LT101/1ZR-DJYVRP22 2*2.5mm2 预处理间 值班室 △LT10140 39 无 8 C-△LT102/1ZR-DJYVRP22 2*2.5mm2 预处理间 值班室 △LT10250 47 无 9 C-△LT103/1ZR-DJYVRP22 2*2.5mm2 预处理间 值班室 △LT10355 52 无 10 C-△LT104/1ZR-DJYVRP22 2*2.5mm2 预处理间 值班室 △LT10450 53 无 11 C-V102A ZR-DJYVRP22 10*2*1.0mm2 预处理间 值班室 V102A35 37 无 12 C-V102B ZR-DJYVRP22 10*2*1.0mm2 预处理间 值班室 V102B35 36 无 13 C-V111A ZR-DJYVRP22 10*2*1.0mm2 预处理间 值班室 V111A40 39 无 施工班(组)长: 质检员: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建设(监理)单位专业工程师: 年月日

电线电缆原始记录

电线试验原始记录 委托编号试验编号 委托单位委托日期年月日工程名称试验日期年月日试件名称品种规格 使用部位代表批量 生产厂家试验温度℃主要仪器设备QJ44型支流双臂电桥、千分尺执行标准GB/T3956—2008 、GB/T3048.4—2007 GB/T4909.2-2009 试验结果 1 2 3 平均值 实测直径(mm) 实测截面积(㎜2) 实测电阻值(Ω) 20℃时的温度校正系数 20℃时最大电阻值Ω/km 1000 计算公式R20=R X K t? L 结论该批材料所测项目标准规定。备注 试验人:审核人:

电线试验原始记录 委托编号试验编号 委托单位委托日期年月日 工程名称试验日期年月日 试件名称品种规格 使用部位代表批量 生产厂家试验温度℃主要仪器设备QJ44型支流双臂电桥、千分尺 执行标准GB/T3956—2008 、GB/T3048.4—2007 GB/T4909.2-2009 试验结果 1 2 3 4 5 6 7 实测直径(mm)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实测截面积(㎜2) 实测电阻值(Ω) 20℃时的温度校正系数 20℃时最大电阻值Ω/km 1000 计算公式R20=R X K t? L 结论该批材料所测项目标准规定。备注 试验人:审核人:

第1页共3页委托编号试验编号 委托单位委托日期年月日 工程名称试验日期年月日 试件名称品种规格 使用部位代表批量 生产厂家试验温度℃主要仪器设备QJ44型支流双臂电桥、千分尺 执行标准GB/T3956—2008 、GB/T3048.4—2007 GB/T4909.2-2009 试验结果 1 2 3 4 5 6 7 实测直径(mm)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实测截面积(㎜2) 实测电阻值(Ω) 20℃时的温度校正系数 20℃时最大电阻值Ω/km 1000 计算公式R20=R X K t? L

电线电缆导管敷设施工检查记录 (3)

编号: 工程名称 表面处理厂房二 检查日期 2010.9.28 检查项目 电线、电缆导管敷设 检查部位 厂房C-F 轴、1-12轴地面部分 检查依据 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检查情况: 经现场检查,电线、电缆导管铺设安装情况如下: 1、现场抽查各种镀锌电管的外观和物理特性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2、镀锌钢管管规格和敷设位置都符合图纸和图纸变更要求。 3、镀锌钢管的弯曲半径都大于管外径的六倍,弯扁度都小于管外径的十 分之一,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4、镀锌钢管连接采用螺纹连接,管端螺纹长度大于套管接头长度的 1/2,连接后螺纹外漏2~3扣,镀锌钢管接头处压BVR4塑铜线做接地跨接,符合规范要求。 5、电管外壁距地面的距离大于15毫米,符合规范要求 经检查认定:电线、电缆导管敷设安装质量合格。 施工单位 监理(建设)单位 施工员(签字) 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质检员(签字) 专业技术员(签字)

编号: 工程名称 表面处理厂房二 检查日期 2010.9.10 检查项目 电线、电缆导管敷设 检查部位 厂房C-F 轴、12-23轴地面部分 检查依据 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检查情况: 经现场检查,电线、电缆导管铺设安装情况如下: 1、现场抽查各种镀锌电管的外观和物理特性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2、镀锌钢管管规格和敷设位置都符合图纸和图纸变更要求。 3、镀锌钢管的弯曲半径都大于管外径的六倍,弯扁度都小于管外径的十 分之一,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4、镀锌钢管连接采用螺纹连接,管端螺纹长度大于套管接头长度的 1/2,连接后螺纹外漏2~3扣,镀锌钢管接头处压BVR4塑铜线做接地跨接,符合规范要求。 5、电管外壁距地面的距离大于15毫米,符合规范要求 经检查认定:电线、电缆导管敷设安装质量合格。 施工单位 监理(建设)单位 施工员(签字) 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质检员(签字) 专业技术员(签字)

电线电缆检验报告模板

电线电缆检验报告模板 篇一:电线电缆检验报告 电线电缆检验报告 TEST REPORT 编号:京监12-3809 国认监字(35)号 20XX(A02-1000)号 Product 铜芯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聚录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样品名称 Model//1KV5×10 —————————————————————————规格型号 北京世纪中玺电线电缆有限公司Applicant ————————————————————————— 委托单位 北京世纪中玺电线电缆有限公司Manufacturer ————————————————————————— 标称生产单位 委托检验 Type of Test —————————————————————————检测类别

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章) Beijing Products Quality Suprevision and inspection lnstitute 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Beijing Products Quality Suprevision and inspection lnstitute 检验报告 共4页第1页 批准:审核:主检: Approver Verifier Main inspect 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Beijing Products Quality Suprevision and inspection lnstitute 检验报告 共4页第2页 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Beijing Products Quality Suprevision and inspection lnstitute 检验报告 共4页第3页 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Beijing Products Quality Suprevision and

电缆验收表格

分部工程质量报验申请单 工程名称:大唐云南丰乐风电场工程编号:GZB-FJ13-005 致中南公司云南洱源县骑龙山、丰乐风电场工程项目监理部: 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规定,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工程FJ13-电缆分部工程现已施工完毕,经项目部自检,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本工程设计的要求,请审查和验收。 附件: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工程FJ13-电缆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施工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意见: 项目监理部(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本表一式份,由承包单位填报,建设管理单位、项目监理部各一份,承包单位存份。 电缆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GZB-FJ13-005 单位工程名称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工程-FJ13 施工单位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大唐云南丰乐风电场项目部 项目经理田丰新 项目技术 负责人 柳军 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负责人/ 分包技术负责人/ 序号分项工程名称检验批数施工单位检查结果监理单位验收意见 1 电缆沟 2 2 动力电缆 1 3 控制电缆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质量控制资料 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 / 观感质量验收(综合评价) 验收结论 监理单位 年月日设计单位 年月日 勘察单位 / 年月日 施工单位 年月日 分包单位 / 年月日 注1:除地基基础分部外,勘察单位可不参加;注2:“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一栏非混凝土结构不填。

电缆沟分项工程质量报验申请单 工程名称:大唐云南丰乐风电场工程编号:GZB-FJ13-005-001 致中南公司云南洱源县骑龙山、丰乐风电场工程监理部: 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规定,电缆沟分项工程现已施工完毕,经项目部自检,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本工程设计的要求,请审查和验收。 附件:1、电缆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2、/ 分项工程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施工(分包)单位: 项目经理: 日期:

电缆保护管检测原始记录

电缆保护管原始记录 共9页,第1页检测类别委托检验原始记录编号电缆保护管— 试样名称 型号规格 委托单位 委托单位地址 委托单位电话委托单位邮编 送检人见证人 任务单编号物资编号 到样日期工程名称 生产方名称 检测项目 外观 尺寸 密度 环刚度(3%) 压扁试验 落锤冲击 维卡软化温度 纵向回缩率(CPVC和UPVC管适用) 检测依据GB/T 9647-2015 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 DL/T 802.1-2007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第1部分总则 DL/T 802.3-2007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第3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 DL/T 802.7-2010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第7部分非开挖用改性聚丙烯塑料 GB/T 8802-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 GB/T 1633-200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GB/T 20041.1-2015 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033.1-2008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 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 6671-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 主检人审核人

1 外观试验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环境气压(kPa) 试验日期试验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仪器型号及名称编号有效期 详细技术指标 参数名称测量范围准确级/MPE 1 2 试验判据/要求DL/T 802.1-2007 DL/T 802.3-2007 试验数据 试样编号标准要求检测结果颜色均匀一致 导管内外避不允许有气泡、裂口和明显的痕纹、凹陷杂质、分解 变色线颜色不均等现象。 导管内壁应光滑、平整、导管断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 (CPVC\UPVC)插口外端壁加工时应有倒角;承口端加工时允 许有1°的脱模斜度,且不得有挠曲现象。 备注与说明 试验结论 试验人员记录人员

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标准

电缆敷设工艺标准 (201—1998)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电力电缆敷设。2施工准备 2.1 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 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1.2 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2.1.3 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油浸电缆应密封良好,无漏油及渗油现象。橡套及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2.1.4 各种金属型钢不应有明显锈蚀,管内无毛刺。所有紧固螺栓,均应采用镀锌件。 2.1.5 其它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桩、电缆标志牌、油漆、汽油、封铅、硬脂酸、白布带、橡皮包布、黑包布等均应符合要求。 2.2 2.2主要机具: 2.2.1 电动机具、敷设电缆用支架及轴、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吊链、滑轮、钢丝绳、大麻绳、千斤顶。 2.2.2 绝缘摇表、皮尺、钢锯、手锤、扳手、电气焊工具、电工工具。 2.2.3 无线电对讲机(或简易电话)、手持扩音喇叭(有条件可采用多功能扩大机作通讯联络)。 2.3 作业条件: 2.3.1 土建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2.3.1.1 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牢固,强度合格。

2.3.1.2 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电缆沟排水畅通,无积水。 2.3.1.3 电缆沿线模板等设施拆除完毕。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沟盖板齐备。 2.3.1.4 放电缆用的脚手架搭设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电缆沿线照明照度满足施工要求。 2.3.1.5 直埋电缆沟按图挖好,电缆井砌砖抹灰完毕,底砂铺完,并清除沟内杂物。盖板及砂子运至沟旁。 2.3.2 设备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 2.3.2.1 变配电室内全部电气设备及用电设备配电箱柜安装完毕。 2.3.2.2 电缆桥架、电缆托盘、电缆支架及电缆过管、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 3 操作工艺 3.1 3.1工艺流程: 直埋电缆敷设→铺砂盖砖→回填土→埋标桩 准备工作→ →挂标志牌 垂直敷设 埋标桩→管口防水处理→剥麻刷油→挂标志牌 3.2 准备工作: 3.2.1 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及漏油、渗油等现象。 3.2.2 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 3.2.2.1 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Ω。 3.2.2.2 3~10kV电缆应事先作耐压和泄漏试验,试验标准应符合国家和当地供电部门规定。必要时敷设前仍需用2.5k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是否合格。

电线电缆用火花试验机校准原始记录格式、证书(报告)内页格式(参考)

附录B: 校准原始记录格式(参考) 电线电缆用火花试验机校准原始记录 □工频/□直流/□高频火花试验机原始记录 证书编号:校准依据:J J F X(机械)009-2018送校单位: 器具名称:型号/规格: 器具编号:制造厂/商: 校准地点: 校准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 % 校准日期:年月日 校准员:核验员: ━━━━ 一、检定前后检查: 二、一般检查:该机安全保护连锁装置工作正常,开启电极箱时试验电极自动接地。 检查结果: 三、电极:试验电极长mm,宽mm,相邻两链的中心距离mm。 珠子直径mm,相邻两颗珠子的间距mm。链长应能到达U型电极底部。 保护电极长mm,宽mm,接地可靠。 四、V型或U型电极宽mm。最大被试品外径为(电极宽度-30)mm:mm。

五、被试品最高速度:m/min。 六、直流火花试验机电源电压应正极接地。检查结果: 直流火花试验机脉动因素:试验电压u:V;脉动电压δ:V;脉动因素r:% 七、高频火花试验机频率校准: 标称值F0:Hz;实测值F:Hz;误差θ:% 八、试验电压校准: 九、灵敏度校准: 试验电压空载kV,稳态短路电流限定在μA时,20次人工击穿□无/□有报警计数误差。 十、稳定性校准: 在试验电极中放入一根截面mm2的PVC绝缘电缆。 在试验电极与地之间并联pF电容器。 当试验电压升至最大kV时,20次人工击穿□无/□有报警计数误差。 --------------------------------

附录C: 校准证书(报告)内页格式(参考) 电线电缆用火花试验机校准证书(报告)内页格式 一、一般检查: (1)该机安全保护联锁装置,复绕开关工作正常。开启电极箱,试验电极自动接地。 (2)珠子直径: mm,相邻两颗珠子的间距: mm,相邻两链的中心距离: mm,珠链齐全。 (3)灵敏度检查: 试验电压空载 kV,稳态短路电流限定在600μA时,20次人工击穿无报警计数误差。 (4)稳定性检查: 当试验电压升至最大 15 kV时,20次人工击穿无报警计数误差。 (5)被试品最高速度:mm/min。 (6) 直流火花试验机的直流电压脉动因数: 高频火花试验机的频率: 二、电极: 试验电极长 mm,宽 mm,U=2mm;k=2。 保护电极长 mm,宽 mm,U=2mm;k=2。 三、最大被试品外径:mm,U=2mm;k=2。 四、试验电压校验:U=0.02kV;k=2。 注:(1) 使用过程中如对校准仪器技术指标产生怀疑,请重新校准。 (2) 下次送校时须带此证书。 (以下空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