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讨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

探讨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

探讨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
探讨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

探讨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

发表时间:2016-11-10T12:01:45.4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6期作者:赵小宁郝伟

[导读]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相关的电子通信工程领域也取得了十分巨大的发展进步。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宝鸡供电公司)

摘要:电子通信设备工程的运作质量与接地质量有着一定的联系,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接地质量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要想能够使得电子设备可以更为安全的运行,并且能够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就需要合理的利用相应的抗干扰接地技术,使得电力通信系统运行能够得到更为安全的保障。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电力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电子通信;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相关的电子通信工程领域也取得了十分巨大的发展进步。同时由于各类电子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日渐普及,相关的设备接地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确、有效的接地方式能够确保设备日常的稳定运行,接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将对电子通信设备的抗干扰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应当在目前现有电子通信设备的基础之上,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方式,来确保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接地质量能够充分的满足于抗干扰的要求,特别在大功率的射频系统中,接地对系统的稳定性非常关键。

一、抗干扰接地的概述

如果电力通信工程设备的地线电位处于相等的情况,那么就表明电压已经降为0,这样的情况下,就没有电流流通,所以设备的运行较为安全。但是就实际情况来分析,信号进行回流的主要通道就是地线,而地线有着不同的点,这些点通常都会存在一定的阻抗现象,这样就使得电流在流通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点位错移的问题。另外,如果接地处理不到位,就会很容易使得地线呈现出电位差,这样会使得电路无法正常的运行,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来对接地进行抗干扰处理,这样就可以使得地线保持在等电位的状态。

然而,电子通信工程本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系统,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得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接地出现质量上的问题,为了能够使得接地可以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使得接地质量可以得到提升,就需要严格的遵守以下原则:①要确保信号测量装置与信号源地面之间的连接合理而科学。②要确保模拟信号地线走向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并且模拟信号地线的面积以及连接也需要严格的依照相关的实际要求设定,这样才能够使得电子通信工程设备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③要针对负载地线和一些相关的噪声地线进行有效的状态设定,最好将这些地线的状态保持在分开的状况下,在特殊的情况下,要进行电气绝缘处理。④要想使得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不会出现互相干扰的情况,就需要最大限度的将地线进行分开设置,保障两者在地线不会出现交叉的现象,并且利用同一个公共点对两者的连接点进行控制。每一种地线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将所有的接地线都进行一点的设定,并将接地线与接地体可以实现公共连接等。

2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

现阶段,针对电子通信工程设备进行抗干扰接地处理的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是降低地线抗阻这一方法,但是这样的抗干扰接地策略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具有一定的弊端,而联合应用消除地环路干扰这一策略后,反而使得抗干扰接地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1采用地线抗阻降低策略

地线具有抗阻的性能,地线抗阻的存在会使得电位差很容易集中在地线上的各个点位上,这样就会使得电路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无法保障电路的安全。所以,要想提升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抗干扰接地质量和水平,就需要通过相应的途径,在多点接地的基础上,有效的对地线抗阻进行降低处理。就实际的应用状况来说,地线抗阻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电感与电阻两方面上,从这两方面入手来进行地线抗阻的降低,就需要将两者进行有效的区分,而就实践的结果来分析,影响高频电路地线阻抗的主要因素就是电感,而电感数值的大小则会受到地线长短的影响。

通过对电子通信设备实践和研究表明,高频电路中电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电感的具体参数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到电线长度的影响,若保持导线截面积的参数相同,导线的圆形截面越大,其电感值也就越大,所以尽量在高频电路系统中使用多点接地策略,控制导线的长度,保证系统内部的任意一个点都能连接到最合适的接地导线源头。同时可以伴以铜片地线的连接方式,保证地线的阻抗在一定数值以下,不过实际使用中对于不同导线之间应当注意控制距离。在低频电路接地阻抗的研究中,发现电阻参数大小会直接影响抗干扰效果。公式R=S/A可以用来计算直流电地线的电阻参数,公式中的S代表的是导体的长度,A则是该段导线的横截面面积,由此可得,在线路长度和材料性质不变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适当增加导线横截面的方法降低接地电阻的阻抗。对于交流电,由于存在趋肤效应,因此导体的外部容易出现电流聚集的情况,这就缩小了横截面面积,增加了地线的电阻。根据实际需要来增加导线的横截面积可以降低接地电阻和阻抗。

2.2减少地环路干扰

虽然在之前采取的抗干扰接地测量能够将地线阻抗有效降低,并且体现出良好的效用在电子通信工程设备当中,可是由于存在着多点接地方式的影响,势必会导致诸多地环路衍生出来,除此之外,特别多的电容分布在接地平面与电路元件之间,使得电流流经电容的时候接地回路形成,那么在这时候肯定会有电压出现在地线上,地环路所具备的特征势必导致电磁感应对其实施干扰。在此背景下,如果磁场的强度达到一定的数值,那么就会使得感应电压增大,进一步威胁设备电磁与局部电路的兼容性,针对这样的情况,这就亟待解决降低地回路的影响在最低限度。笔者在进行地环路影响消除的过程中,还能够通过设计共模扼流圈、光耦合器等装置进行电流的切断或者是抑制,根据低频电路,还能够通过使用平衡电路的原理将环路干扰电子设备的情况进行减少。

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地环路影响与接地点位置、数量相互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这就应该对接地点进行准确与合理的定位,在这一过程中,特别关键的就是进行信号源和放大器两者之间的连接。按照相应公式就能够了解到,如果有效隔离大地和信号源,这就能够把地环路结构特点明显弱化,从而避免了负载受到地线电位差异的干扰,进而促使电流影响得到了有效抑制,而且实践证明,这一接地策略效果良好,尤其是在低频电路中发挥了显着优势。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电子通信工程设备中,合理的进行抗干扰接地处理,可以有效的保障电子通信工程设备运行的安全,而抗干扰接

热工信号干扰原因分析及抗干扰措施研究

热工信号干扰原因分析及抗干扰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18-06-20T10:26:25.5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作者:马超[导读] 摘要:信号干扰问题一直是影响热工控制系统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系统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扰现象,而解决热控信号的干扰问题关系到热控信号的测量、调节和保护是否能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 (国网能源伊犁煤电有限公司新疆省伊犁州伊宁市 835311)摘要:信号干扰问题一直是影响热工控制系统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系统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扰现象,而解决热控信号的干扰问题关系到热控信号的测量、调节和保护是否能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本文从对干扰信号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热工信号抗干扰措施,以此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干扰故障问题。 关键词:热工控制;信号干扰;抗干扰;热控信号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力工业和热工自动化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对就地采集信号的准确性、快速性和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内各个电厂都广泛应用了分散控制系统(DCS),DCS系统集合了计算机技术、系统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显示技术等,能够实现过程控制和过程管理。热工控制信号大部分是mA、mV、频率等微电信号,而干扰信号是叠加或串入到信号线、系统电源上,和热工信号无关的电信号,可以分为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当正常信号被干扰时,会发生畸变、晃动、消失等现象,这些干扰信号轻则会带来参数失真,重则会导致保护误动,严重时会引发重大事故。为了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保障测量精度的准确性,必须要对系统中热工信号干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干扰信号来源分析干扰源可以分为热工系统外引线干扰源和内部干扰。 2.1热工系统外引线干扰源 系统外引线干扰源是指DCS系统外的电源和信号线的干扰,其包括电源、信号线、接地系统混乱时引起的干扰等。 (1)电源干扰 机组运行过程中,因电源干扰造成的DCS系统故障较多,正常情况下DCS系统是由电网提供供电电源。但是电网的覆盖范围广阔,容易受到外部环境中所有电磁场的影响,当电网内部发生开关操作浪涌、短路暂态冲击和大型设备启停时等变化时,会通过输电线路传输到DCS系统的电源上,尽管已经应用了隔离技术,但因制作工艺和结构不够完善,分布电容无法隔离,而导致隔离性变差,系统电源性能不稳定,甚至存在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 (2)接地系统干扰 热工控制系统的接地包括系统地、屏蔽地、逻辑地、信号地和保护地等,接地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当正确接地时,既可以削弱电磁干扰,也可以防止设备向外发出干扰,当错误接地时,会引入严重的干扰信号。各个接地点的电位分布不均匀,会存在电位差,从而引起电势环流,造成干扰,因此模拟信号要求电缆屏蔽层必须单点接地,如果两端接地会形成电流流经屏蔽层,在发生雷击等异常现象时会产生巨大的地线电流,损坏设备。屏蔽层、接地线和大地会形成闭合的环路,当周围的磁场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干扰信号回路。此外,当系统地和其他接地处理混乱时,存在地环电流,也会影响DCS系统内电路正常工作。 (3)信号线干扰 和热工控制系统连接的各类信号传输线,在传输信息的同时,也可能会被外部信号侵入,这类干扰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变送器或信号仪表供电电源串入的干扰;第二种是外部感应干扰,通常是受到空间电磁辐射产生的,这种干扰会造成的测量值远远偏离实际值,且出现频繁波动、震荡过大等情况,并容易引起信号间的互相干扰,造成设备误动或死机,引发更多的系统故障,因此第二种干扰对系统的损耗要远大于第一种。 2.2热控系统内部干扰 由于部分制造商在对热控系统在制造时会对系统进行复杂的电磁兼容设?,会容易引起元器件和电路间的互电磁辐射,从而引发系统内部干扰。 3热工信号抗干扰措施 3.1热控信号电缆和其他电缆分层敷设 要解决钢制电缆架桥被电磁干扰,可以遵循以下原则:按照CECS31标准进行设计、制作和施工;按照分层安装的原则进行桥架安装,分层敷设动力、控制和信号电缆,合理的优化排列层;并合理的安装金属电缆桥架系统时要将主桥架封闭并接地,同时采用铜芯电缆连接主通道的每个节桥架;平行敷设信号电缆和电力电缆时,必须按照文件规定敷设电缆间距离;交叉敷设时最好成直角;接地线必须接入电气接地网。 3.2电子间控制柜采取防干扰措施 电子间控制柜的接地系统要符合要求才可以避免信号干扰,电子设备之间禁止通过无线通信设备进行信号传输;电子设备之间要使用屏蔽网等屏蔽措施和防静电措施;在没有制造厂的明确说明的情况下,控制系统机柜不能直接连接建筑物钢筋;在各个控制柜内部,要独立设置交流地、逻辑接地和屏蔽接地铜排,且同一个控制柜内的不同接地铜排之间要保证相互绝缘,同时分别设计机柜接地点;接地线可以采用电缆或者有绝缘护套的导线固定在接地柜或地线汇集板上,并保证单点接地。 3.3正确选择信号电缆及屏蔽层规范接地 机柜的外壳即安全地,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和设备承受高电压伤害而采取的保护措施;计算机电源的中性点即交流电接地;计算输入信号的屏蔽电缆层接地,可以释放静电能量;计算机内部逻辑地要参考零电位点。除此以外,为了保证控制电缆的屏蔽层和接地点正确连接,将干扰信号尽可能的降低要对信号电缆屏蔽层按照规范进行接地。信号源在测量现场接地的测点屏蔽线的屏蔽层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接地:可以选用对绞屏蔽线的单根屏蔽线的测点屏蔽层,在屏蔽层测点附近的现场接地,多个单根对绞屏蔽线的测点,在现场可以利用就地接线盒对该线的屏蔽层和多芯电缆的总屏蔽层可靠的链接在一起之后就近接地。信号源在测量现场不接地的测点屏蔽线的屏蔽层接地要在计算机侧进行接地。

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方法

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方法 1.电子通信工程使用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运用电子通信设备,从而为自身的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在此过程中促进了电子通信工程的发展。电子通信设备的构造较为复杂,所运用的材料、工艺较多,在其中如果出现细小的问题,会对整个通讯工程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技术人员需要运用抗干扰措施,为电子通信工程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第一,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使用现状。现阶段,在多数电力系统中,220伏特是其中正常运行的电压,在此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在影响电子通信工程的同时,有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比如,如果在电子通信工程运行过程中,某个部位出现漏电的情况,人体与地面设备之间会形成流通的电路,进而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的研究,为人们的安全提供保障(强柯.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方法研究[J].电子制作,2019(16))。第二,在电子通信工程中,接地技术具有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作用,能够为设备的使用寿命提供保障,但是在电子工程通信设备实际运行过程中,信号源需要借助地线进行回流,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接地方式产生问题的情况,会导致出现地线电位差的问题,不利于电路的正常运行。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于接地技术的运用具有直接影响,部分工作人员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其工作仅靠以前的经验,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影响电子通信工程的平稳运行,容易为相关企业带

来不利影响,并且影响电子通信工程运行因素较多,为员工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2.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 2.1科学布线 电子通信工程的设备接地具有特殊性,对于工作人员的水平具有较高要求,要求其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设计图纸,进行反复的调试,从而寻找出合适的接地位置,需要工作人员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在电子通信工程中,不同的线路在性质、用途等方面存在差异,多以工作人员应把电线进行分类,并且进行绝缘处理,从而为电子通信设备的平稳运行提供保障,并且有利于后期工作人员的维修(陆臻.浅析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1))。第二,工作人员在布线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接地点的位置、数量等各个方面,从而减少干扰。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地线分开,避免出现相互信号干扰的情况。以河南梓清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进行河南郑州市办公楼防雷检测过程中,在运用防雷元件测试仪时,用联合接地方式有效抑制外部高压输电线路的干扰,散流区的大小取决于地网的形状、大小和尺寸。采用缩短布线距离的方法测量接地电阻以单根接地装置采用电位降法测量接地电阻,要求工作人员在布线过程中,明确一下几个方面: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长度;接地装置边缘与电流极的距离;接地装置边缘与电压极的距离;辅助极应布置在地网散流区之外。测试接地电阻布线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的区别

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的区别: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通信工程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 职业通路:研发员→研发工程师→高层市场或管理人员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口径宽、适应面较广。本专业以就业导向为理念,以培养职业素质优良,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本专业强调学科交叉,重在培养宽泛的知识面,加强了电子背景的学生在人机工程、人机交互、界面美学等知识的学习。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有:掌握典型的信息系统、电子产品与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维护与营运技能;掌握信息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调试能力;掌握信息获取、处理、传输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掌握电子产品和信息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技能;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工程设计和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面很广,可在电子信息领域相关研究所、设计院、学校从事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可到机关事业单位、工矿企业、能源交通、电力、家电、智能仪器、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也可在电子与计算机领域从事电子产品界面设计、外观设计、系统设计、辅助

设计和测试工作;还可以进一步深造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电路基础、数字系统基础、软件基础、电子系统设计、电子产品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人机界面设计、电子产品设计与案例、电子产品可用性测试等。其中电子产品设计与案例为专业特色课程。 通信工程专业是21世纪高新技术的主体和前沿。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通信领域内的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综合的创新实践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各类通信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测试和技术维护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设置数字通信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两个专业方向。数字通信技术方向是侧重于通信系统中数字通信、移动通信、光通信等方向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的人才培养,掌握通信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测试与维护,熟悉通信的基本方针、政策与法规。通信网络技术方向是侧重于通信网络的构建、通信网络分析与设计方法、网络的运行、安全与维护等方面技术人员的培养。本专业是杭州市首批重点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的青睐,就业率均在95%以上,并且主要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本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就业质量名列各行业前茅,毕业生可在通信企业的各知名公司从事设计与研发工作,如华为、贝尔、东方通信、UT斯达康等;也可以进入电信、移动、铁通、网通、数据交换局、广播电视部门以及相关研究所、设计院、学校从事科研、教学与管理等各方面工作;还

抗干扰的接地处理及屏蔽处理

抗干扰的接地处理及屏蔽处理 抗干扰接地处理的主要内容:(1)避开地环电流的干扰;(2)降低公共地线阻抗的耦合干扰。 “一点接地”有效地避开了地环电流;而在“一点接地”前提下,并联接地则是降低公共地线阻抗的耦合干扰的有效措施;它们是工业控制系统采用的最基本的接地方法。 工业控制系统接地的含义不一定就是接大地。例如直流接地只是定义电路或系统的基准电位。它可以悬浮,但要求与大地严格绝缘。通常,其绝缘电阻要达到50 MΩ以上。直流地悬浮隔离了交流地网的干扰,经济简便,工程中经常使用。直流地悬浮的缺点是机器容易带静电,如果该静电电位过高,会损坏器件,击伤操作人员等等;而且,如果这时直流地与大地的绝缘电阻减小,可能会产生很多原先没有想到的干扰。直流地接大地,按照国家标准,要埋设一个不大于4Ω的独立接地体。但无论直流地悬浮或者接大地,直流地与大地之间的电位都存在着间接或者直接的关系。工业控制机所操作的各种输入输出信号之间接地是否合理,不只是形成相互耦合干扰的问题,有时还危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在实际的工业控制系统中,各种通道的信号频率大多在1MHz内,属于低频范围。因此,谈谈低频范围的接地。 1. 串联接地 在串联接地方式中,各电路各有一个电流i1、i2、i3等流向接地点。由于地线存在电阻,因此,每个串联接点的电位不再是零,于是各个电路间相互发生干扰。尤其是强信号电路将严重干扰弱信号电路。如果必须要这样使用,应当尽力减小公共地线的阻抗,使其能达到系统的抗干扰容限要求。串联的次序是:最怕干扰的电路的地应最接近公共地,而最不怕干扰的电路的地可以稍远离公共地。 2. 并联接地 并联接地方式:在工业控制机中的模拟通道和数字通道采用并联接地。并联接地中各个电路的地电位只与其自身的地线阻抗和地电流有关,互相之间不会造成耦合干扰。因此,有效地克服了公共地线阻抗的耦合干扰问题,工业控制机应当尽量采用并联接地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采用了并联接地方式,但是地线仍然要粗一些,以使各个电路部件之间的地电位差尽量减小。这样,当各个部件之间有信号传送时,地线环流干扰将减小。 工业现场的干扰来源是多渠道的,针对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现场,应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屏蔽和接地是由工控系统开发者操作的一项技术内容。能否正确设计和利用它们,不仅关系到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良好地抑制干扰,而且是工控项目开发者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工控系统的屏蔽处理 工业现场动力线路密布,设备启停运转繁忙,因此存在严重的电场和磁场干扰。而工业控制系统又有几十乃至几百个甚至更多的输入输出通道分布在其中,导线之间形成相互耦合是通道干扰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们主要表现为电容性耦合、电感性耦合、电磁场辐射三种形式。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由前两种耦合造成的干扰是主要的,第三种是次要的。它们对电路主要造成共模形式的干扰。

电子通信工程中的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

电子通信工程中的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 电子通信工程的发展是适应与现代化发展的技术,主要依赖于电子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将二者进行融合建立新的科学技术的领域,主要的作用是对于电子信息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电子设备在实际的运行中,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电子通信工程方面,对于设备抗干扰接地进行详细的探究,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措施。 标签:电子通信工程;电子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 引言 近些年来,国家在信息技术的强大作用的推动下正在迎来信息化的新时代。电子通信工程依赖信息技术的发展随之的不断进步,电子通信工程促进了国家各个地区的信息的交流,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子通信工程涉及到的技术以及设备很多,其构成的结构十分的复杂,电子原件的应用数量很多,设备须具有较强的干扰性,才能保障信号完整的接收。电子工程的通信设备的接地措施具有很明显的作用。 一、电子通信工程中的设备抗干扰接地的基本内容 电子通信工程的设备的运行影响着整体的通信的效果,电子通信工程的设备的实际运行存在很多的优点,其设备可以通过自身的功能对于内部的电压进行控制,在有需要的使用的时候才会产生电流,能够有效的保障整个运行线路的安全,还可以节省很多电能。在实际的电子通信工程的设备运行时,地线会影响信息的发送,地线会产生阻抗,如果其中的接触虚弱,不同位置接收信号的强弱会不同,某些地方的地线接触过于虚弱,不能及时的处理就会产生一定的电流的数值不同,严重的话,会影响整个通信设备的运行,要不断的加强地线的建设与维修,避免因为某些小的细节影响整个通信设备的运行,有效的提升抗干扰能力,是对于整个通信设备负责,能够使整个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正常的运行。抗干扰接地设备的组成的部件很多,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掌控,相关的生产过程都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操,对于零件的生产的每一个步骤都要按照明确的规定进行,使得相关的原件的质量能够经受住考验,由于设备的结构很复杂,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认真的对待,有利于减少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受到的影响。负载地线以及继电器要合理的根据地区进行划分,要尽量选用绝缘的材质,能够有效的处理电路的短路,还要充分合理的设置设备与信号源头之间的距离,可以事先的对于线路进行模拟,通过实验测试不断的发现新的问题,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解决,连接距离以及涉及到的面积要具有一定的比例,要不断加强对于地线的处理以及划分,更加有效的增强信息接收的强度。 二、电子通信工程中的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措施的研究 1.电子通信设备的抗干扰性质

电子通信类专业全国排名

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 成电电子略强与西电,西电通信略强于成电, ?电子科大: 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电子科学技术一级学科下设四个二级学科,分别是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 电子与通信重点学科分布: 电子科大 6 清华 5 西电 5 北邮 4 北大 3 东南 3 北理工 3 上交 2 哈工大 2 复旦 2 北京交大 2 华南理工,华中科大,西安交大,中科大,浙大,西北工大,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各一个信号与信息处理(134)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2 北京邮电大学 A+ 3 电子科技大学 A+ 4 清华大学 A+ 5 东南大学 A+ 6 北京交通大学 A+ 7 北京理工大学 A 8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9 华中科技大学 A 10 上海交通大学 A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2 北京大学 A 13 西北工业大学 A 14 大连理工大学 A 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6 南京大学 A 17 四川大学 A 18 山东大学 A 19 天津大学 A 20 浙江大学 A 21 西安交通大学 A 22 武汉大学 A 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A 24 南京邮电大学 A 25 上海大学 A

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 电路与系统(91)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2 电子科技大学 A+ 3 复旦大学 A+ 4 北京邮电大学 A+ 5 东南大学 A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7 清华大学 A 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西北工业大学 A 10 浙江大学 A 11 西安交通大学 A 12 南京大学 A 1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 14 华南理工大学 A 15 安徽大学 A 16 北京工业大学 A 17 太原理工大学 A 18 重庆大学 A 通信与信息系统(121) 1 北京邮电大学 A+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3 清华大学 A+ 4 电子科技大学 A+ 5 东南大学 A+ 6 上海交通大学 A+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8 北京交通大学 A 9 北京大学 A 10 浙江大学 A 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2 北京理工大学 A 13 华南理工大学 A 14 华中科技大学 A 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6 西安交通大学 A 17 武汉大学 A 18 西南交通大学 A 19 哈尔滨工程大学 A 20 西北工业大学 A 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22 南京邮电大学 A 23 东北大学 A

电缆通信干扰的分析和对策

UCN 电缆通信干扰的分析和对策 钟耀球 (江西铜业公司贵溪冶炼厂,贵溪 335424) 摘 要:概要介绍了一个典型的DCS 系统配置情况,并对UCN 电缆干扰产生来源及传播途径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同时阐述了EMI 电磁干扰、接地对UCN 电缆干扰的机理。提出了几种有效的解决抗干扰技术的方案措施和对策。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运行,该项目解决了DCS 系统通信的故障问题, 关键词:DCS 系统 UCN 电缆 EMI 电磁干扰 屏蔽 接地 0 引言 贵冶闪速炉TDC-3000自控系统配置情况如图1所示,共有6台US 万能工作站,3台打字机,1台拷 贝机。2001年三期改造后,系统增加一套HPM23/24 控制单元,同时增加3台GUS 工作站,通过以上系统达到对贵冶熔炼闪速炉车间生产作业的自动化过 程控制方案的实现。 但由于外界环境的电磁干扰导致的UCN 电缆报 警一直是困扰Honeywell TDC3000/TPS 系统在我厂正常运行的问题。特别是2001年三期改造后,尤其螺旋给料机使用变频器以来,闪速炉DCS 系统UCN 电缆检测到每小时数以千计的UCN 冗余A/B 电缆噪音和通信数据包丢失报警。使得DCS 系统UCN 通信 频繁出现通信中断故障,系统无法投入正常运行。如果不及时解决UCN 电缆噪音问题,一旦主导UCN 通信的两根电缆同时故障则会造成整个DCS 系统通信瘫痪,由此引起整个DCS 终止运行,造成整个系统瘫痪,从而影响整个闪速炉生产作业。为确保DCS 系统安全顺序运行,因此提出了对熔炼DCS 系统UCN 通信故障攻关这一课题。 1 干扰的主要来源及途径 1.1 电磁干扰源的产生与类型 共模干扰是信号对地的电位差,主要由电网串入、地电位差及空间电磁辐射在信号线上感应的共态(同方向)电压迭加所形成。共模电压通过不对称电路可转换成差模电压,直接影响测控信号,造成元器件损坏(这就是一些系统I/O 模件损坏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这种共模干扰可为直流、亦可为交流。 差模干扰是指作用于信号两极间的干扰电压,主要由空间电磁场在信号间耦合感应及由不平衡电路转换共模干扰所形成的电压,这种干扰叠加在信号上,直接影响测量与控制精度。 1.2 UCN 通信电缆干扰的主要来源及途径 1.2.1 来自空间的辐射干干扰 空间的辐射电磁场(EMI )主要是由电力网络、电气设备的暂态过程、雷电、无线电广播、电视、雷达、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等产生的,通常称为辐射干扰,其分布极为复杂。若TDC3000/TPS 系统置于所射频场内,就回收到辐射干扰,其影响主要通过两条路径:一是直接对TDC3000/TPS 内部的辐射,由电路感应产生干扰;而是对UCN 电缆通信内网络的辐射,由通信线路的感应引入干扰。辐射干扰与现场设备布置(距离)及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场强弱有关,特别是频率有关,一般通过设置屏蔽电缆和TDC3000/TPS 系统局部屏蔽及高压泄放元件进行保护。 1.2.2 来自系统外引线的干扰 ①来自电源的干扰 TDC3000/TPS 电源通常采用UPS 隔离电源。由于电网覆盖范围广,它将受到所有空间电磁干扰而在线路上感应电压和电路。尤其是电网内部的变化,大型电力设备起停、变频器、交直流传动装置引起的谐波、电网短路暂态过电压冲击等产生的电磁干扰都会通过电源线路进行传播; ②来自信号线引入的干扰 与TDC3000/TPS 控制系统连接的各类信号传输线,除了传输有效的各类信息之外,总会有外部干扰信号侵入。此干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变送器供电电源或共用信号仪表的供电电源串入的电网干扰,这往往被忽视;二是信号线受空间电磁辐射感应的干扰,即信号线上的外部感应干扰,这是很严重的。由信号引入干扰会引 图1 自控系统

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策略 邢孔胜

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策略邢孔胜 摘要:在我国各项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电子通信工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大幅度提高信息通讯效率。电子通信工程设备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界因素影响,设 备运行极易受到干扰,影响到通信质量。文中以电子通信工程设备干扰问题为对象,分析做好设备抗干扰接地的策略。 关键词: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不断迈向繁荣昌盛,科学技术获得了不断地创新,大量的电子产品 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不仅带给人们生活上极大的便利,而且给企业生产水平的 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电子通信工程的出现,促使电子设备的运行过程更具稳定性,而社会各界在此环节中又对设备运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能够确保 电子通信工程设备处于稳定和安全的运行环境,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做好抗干扰接 地操作,提高通信工程设备的整体性能,进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的应用原理 通信信号以及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此类因素可能是外界因素,同时,也可能是内部故障。在整个通信信息工程当中,包含许多不同的线路以及设备设置,为使得设备设施以及线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 全性与稳定性得到保障,一般情况下是通过采取接地设计的方式,不断提升设备 以及线路的抗干扰能力。所以接地设备以及接地设计,已经成为通信信息工程中 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在保证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科学 合理的基础上,如果想要将设备的作用与优势充分发挥。那么需要保证在其他通 信信息设备的运转过程中,当地线达到等电位数值时,系统线路以及设备设施内 不会存在电压,那么也说明在线路以及设备设施中不会存在电流。在这时,设备 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之下,接地设备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但是从实际的工 作过程中可以看出,在实际接地设计过程中,其中还存在许多不同的问题,例如,设计结构存在问题。问题的出现,对于通信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来说会造成 影响。 2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策略 2.1布线质量 进行通信工程设备的抗干扰接地操作,主要目的在于促使设备运行状态保持 稳定,最大化发挥设备的用处。设计线路时,设计人员应该单独设计不同类型的 线路,努力提高整体的设计质量。针对具有多样化特征的通信地线形式,在布线 操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做好不同电路的隔离处理,如噪声地线。相关技 术人员事先应该围绕整体电子通信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分析,预防后期实际 操作过程中电气绝缘事故的出现。设备运行时,因为系统具有相对的复杂性,那 么因为外界各项因素的干扰会导致系统的运行状态受到影响。为了处理该种问题,工作人员注重线路抗干扰性能提高的同时,高质量地进行接地操作不容忽视。同时,为了能够保证操作人员在抗干扰接地操作中的生命安全不受威胁,企业应该 引导人员事先分析电压情况。此外,调查发现,保证设备运行状态具备稳定性的 要素,还有一种方法是借助信号源与地线之间具有的回流作用,阻碍各电子之间 形成差异,进而利用抗干扰接地线形式,努力做好电线电位的保护工作。布线作 为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中极为关键的部分,为了有效提高布线质量,必 须对布线设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相比较于其他用电设备来说,通信工程设备

电子与通信工程考试大纲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1、本学科硕士点情况及研究方向 电子与通信工程覆盖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学科。2010年开始招生。 本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无线传感器与射频通信、数字视频与图像处理技术、移动通信、光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DSP 技术与应用、光电显示技术等。 近几年紧密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和企业技术进步需要,在可信可控通信网络协议、广义编码与时空编码理论及应用、IPV6的实时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目标识别与图像处理、视频通信与高效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无线测控网络、消费电子产品的方面进行了研究,大部分成果已得到应用。 2、培养目标及硕士点开设的主要课程 培养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学科,从事光纤通信、计算机与数据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网设计与管理,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元器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领域从事管理、研究、设计运营、维修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要求掌握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解决本领域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基础理论课包括:矩阵论、随机过程; 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包括:泛函分析、现代通信原理、压缩编码理论、神经网络原理与应用;必修课包括: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3、导师队伍情况及部分导师简介 学科目前已拥有一支年龄、专业知识、技术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科现有34名教师,包括8名教授和16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8人,协作导师3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5人,其中2人为兼职博士生导师。拥有江西省百千万第一、二人选3名,江西省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3名。 张小红:博士、教授,省级三八红旗手、省优秀教师、江西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获省级教学科研成果4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混沌扩频通信、细胞神经网络、信息隐藏与伪装;

抗干扰处理方法(1)

PLC抗干扰处理办法 一、模拟量抗干扰处理办法 1.1、模拟量类型: 1.1.1模拟量输入类型(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1.1.2 模拟量输出类型 1.2模拟量输入抗干扰处理办法 1.2.1热电偶 特点: 1.测温范围广: 2.K型: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1000℃,短期1200℃。 3.E型:在常用热电偶中,其热电动势最大,即灵敏度最高。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 4.J型:既可用于氧化性气氛(使用温度上限750℃),也可用于还原性气氛(使用温度上限950℃),并且耐H2及CO气体腐蚀,多用于炼油及化工; 5.S型: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1400℃,短期

1600℃。在所有热电偶中,S分度号的精确度等级最高,通常用作标准热电偶; 注意: 1.热电偶不能和强电放在一个线槽内 2.使用隔离型热电偶(信号线与屏蔽线分开的热电偶) 处理方法: 1.检测冷端温度,冷端(查看冷端寄存器)与室温(环境温度)是否一致,如有偏差,现将冷端修正准确; 1.冷端温度温度正常时,将EK热电偶放在外部,不接其他负载,且不能与强电放在一个线槽时检测温度(AD模拟量对应寄存器) 2.将机壳接地,EK模拟量的线上加锡箔纸,并与其它干扰源隔开 3.加104瓷片电容、磁环做防干扰处理 4.开关量信号和模拟量信号分开走,模拟信号最好采用单独屏蔽线 5.集成电路或晶体管设备的输入输出信号线,必须使用屏蔽电缆,在输入输出侧悬空,而在控制器侧接地。 6.信号线缆要远离强干扰源,如电焊机、大功率硅整流装置和大型动力设备。 7.交流输入输出信号与直流输入输出信号应分别使用各自的电缆,并按传输信号种类分层敷设 8.采用隔离器,把信号源与PLC隔离开,通过隔离器在把信号输入到PLC。 9.采用隔离变送器,将温度信号通过隔离变送器转换成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在送入到PLC。 1.2.2 PT100 特点: 1.测温范围:-99.9~499.9℃,线距越长线损越大 注意: 1.三线制PT100需要并成两线制接线,AD端接信号线,其余两根接在GND端 2.线距1.5m左右,若测温距离长需使用特殊的延长线(线损小) 3.滤波,(1)电容滤波:如果串模干扰频率比被测信号频率高,则采用输入低同滤波器来抑制高频串模干扰,(这里我们可以采用一个47UF\16V的电解电容来处理)(2)数字滤波:PLC内部有特需寄存器,可以改变数值的大小来确定温度采集的频率。 4.采用双绞线作为信号线:串模干扰和被测信号的频率相当,这时很难用滤波的方法消除,此时可在信号源到PLC之间选用带屏蔽层的双绞线作为信号电缆,并确保接地正确可靠。采用双绞线作为信号线的目的是减少电磁干扰,双绞线能使各个小环路的感应电势相互抵消。 5.信号线缆要远离强干扰源,如电焊机、大功率硅整流装置和大型动力设备。 6.交流输入输出信号与直流输入输出信号应分别使用各自的电缆,并按传输信号种类分层敷设 7,采用隔离器,把信号源与PLC隔离开,通过隔离器在把信号输入到PLC。 8,采用隔离变送器,将温度信号通过隔离变送器转换成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在送入到PLC 1.2.3 NTC10K/50K/100K

2018年上海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经验贴

2018年上海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经验贴 公共课:数学、英语、政治 1.数学:张宇的《高数36讲》,做做张宇的《1000题》 最后2个月就要开始刷真题了,抓紧时间,每天不能停。 2.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性质的科目,无非背、读、写、练这些学习方法了。 3.政治:刷刷肖秀荣的《1000题》,最后全部背诵肖四的试卷和徐涛的最后20题。 专业课笔试:模电 首先自我介绍下,我本科双非,考的是上海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首先说下这个专业考研的初试情况吧。 初试参考书目:《模拟电子技术》,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编写的就好。 考研复习经验: 大家都想知道考试重点,我是其他学校考过来的,报了新祥旭辅导班后才知道这本书的重点,除了最后一章,其他的基本上都要好好学。个人建议这本书至少要好好看两遍,要理解性地去看书,不单单是书中的内容需要多看几遍,课后习题啊,课本上的例题有时间的话还是要全部搞懂来。因为不排除上海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出题老师出原题的可能性。书本过了几遍后该着手真题了。下面说说考试真题是怎么得到的,我想不仅仅是上海大学吧,全国大部分学校没有公布真题的话都可以从上一届的学长学姐那买来的,我的真题当时辅导老师直接给我了,没有报班的同学只有找学姐学长要了。所以这些真题要多做几遍,摸清楚出题老师的套路。我当初考试的时候大题很多,差不多8-9道的样子吧,和政治一样,大题里面附有好几个小题,对于基础差的、没复习好的,这些小题一定要拿到分,因为这些是送分的,最后一问可能才是抢分题吧。 复试经验: 总的来讲,上海大学的复试比较公平,所以大家得好好准备复试,以防万一。 复试笔试: 参考书目:《通信原理》,笔试满分100分。再来给大家划下重点吧,第三章以后的内容是考试的大块。和初试一样,课本和课后习题好好看,好好做。复试真题可以找学长学姐借、买都行。复试笔试的试卷题型有选择、判断和大题,题目可能比较难,但难大家都难,好好复习。

探讨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

探讨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 发表时间:2016-11-10T12:01:45.4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6期作者:赵小宁郝伟 [导读]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相关的电子通信工程领域也取得了十分巨大的发展进步。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宝鸡供电公司) 摘要:电子通信设备工程的运作质量与接地质量有着一定的联系,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接地质量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要想能够使得电子设备可以更为安全的运行,并且能够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就需要合理的利用相应的抗干扰接地技术,使得电力通信系统运行能够得到更为安全的保障。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电力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电子通信;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相关的电子通信工程领域也取得了十分巨大的发展进步。同时由于各类电子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日渐普及,相关的设备接地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确、有效的接地方式能够确保设备日常的稳定运行,接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将对电子通信设备的抗干扰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应当在目前现有电子通信设备的基础之上,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方式,来确保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接地质量能够充分的满足于抗干扰的要求,特别在大功率的射频系统中,接地对系统的稳定性非常关键。 一、抗干扰接地的概述 如果电力通信工程设备的地线电位处于相等的情况,那么就表明电压已经降为0,这样的情况下,就没有电流流通,所以设备的运行较为安全。但是就实际情况来分析,信号进行回流的主要通道就是地线,而地线有着不同的点,这些点通常都会存在一定的阻抗现象,这样就使得电流在流通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点位错移的问题。另外,如果接地处理不到位,就会很容易使得地线呈现出电位差,这样会使得电路无法正常的运行,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来对接地进行抗干扰处理,这样就可以使得地线保持在等电位的状态。 然而,电子通信工程本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系统,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得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接地出现质量上的问题,为了能够使得接地可以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使得接地质量可以得到提升,就需要严格的遵守以下原则:①要确保信号测量装置与信号源地面之间的连接合理而科学。②要确保模拟信号地线走向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并且模拟信号地线的面积以及连接也需要严格的依照相关的实际要求设定,这样才能够使得电子通信工程设备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③要针对负载地线和一些相关的噪声地线进行有效的状态设定,最好将这些地线的状态保持在分开的状况下,在特殊的情况下,要进行电气绝缘处理。④要想使得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不会出现互相干扰的情况,就需要最大限度的将地线进行分开设置,保障两者在地线不会出现交叉的现象,并且利用同一个公共点对两者的连接点进行控制。每一种地线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将所有的接地线都进行一点的设定,并将接地线与接地体可以实现公共连接等。 2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 现阶段,针对电子通信工程设备进行抗干扰接地处理的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是降低地线抗阻这一方法,但是这样的抗干扰接地策略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具有一定的弊端,而联合应用消除地环路干扰这一策略后,反而使得抗干扰接地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1采用地线抗阻降低策略 地线具有抗阻的性能,地线抗阻的存在会使得电位差很容易集中在地线上的各个点位上,这样就会使得电路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无法保障电路的安全。所以,要想提升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抗干扰接地质量和水平,就需要通过相应的途径,在多点接地的基础上,有效的对地线抗阻进行降低处理。就实际的应用状况来说,地线抗阻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电感与电阻两方面上,从这两方面入手来进行地线抗阻的降低,就需要将两者进行有效的区分,而就实践的结果来分析,影响高频电路地线阻抗的主要因素就是电感,而电感数值的大小则会受到地线长短的影响。 通过对电子通信设备实践和研究表明,高频电路中电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电感的具体参数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到电线长度的影响,若保持导线截面积的参数相同,导线的圆形截面越大,其电感值也就越大,所以尽量在高频电路系统中使用多点接地策略,控制导线的长度,保证系统内部的任意一个点都能连接到最合适的接地导线源头。同时可以伴以铜片地线的连接方式,保证地线的阻抗在一定数值以下,不过实际使用中对于不同导线之间应当注意控制距离。在低频电路接地阻抗的研究中,发现电阻参数大小会直接影响抗干扰效果。公式R=S/A可以用来计算直流电地线的电阻参数,公式中的S代表的是导体的长度,A则是该段导线的横截面面积,由此可得,在线路长度和材料性质不变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适当增加导线横截面的方法降低接地电阻的阻抗。对于交流电,由于存在趋肤效应,因此导体的外部容易出现电流聚集的情况,这就缩小了横截面面积,增加了地线的电阻。根据实际需要来增加导线的横截面积可以降低接地电阻和阻抗。 2.2减少地环路干扰 虽然在之前采取的抗干扰接地测量能够将地线阻抗有效降低,并且体现出良好的效用在电子通信工程设备当中,可是由于存在着多点接地方式的影响,势必会导致诸多地环路衍生出来,除此之外,特别多的电容分布在接地平面与电路元件之间,使得电流流经电容的时候接地回路形成,那么在这时候肯定会有电压出现在地线上,地环路所具备的特征势必导致电磁感应对其实施干扰。在此背景下,如果磁场的强度达到一定的数值,那么就会使得感应电压增大,进一步威胁设备电磁与局部电路的兼容性,针对这样的情况,这就亟待解决降低地回路的影响在最低限度。笔者在进行地环路影响消除的过程中,还能够通过设计共模扼流圈、光耦合器等装置进行电流的切断或者是抑制,根据低频电路,还能够通过使用平衡电路的原理将环路干扰电子设备的情况进行减少。 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地环路影响与接地点位置、数量相互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这就应该对接地点进行准确与合理的定位,在这一过程中,特别关键的就是进行信号源和放大器两者之间的连接。按照相应公式就能够了解到,如果有效隔离大地和信号源,这就能够把地环路结构特点明显弱化,从而避免了负载受到地线电位差异的干扰,进而促使电流影响得到了有效抑制,而且实践证明,这一接地策略效果良好,尤其是在低频电路中发挥了显着优势。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电子通信工程设备中,合理的进行抗干扰接地处理,可以有效的保障电子通信工程设备运行的安全,而抗干扰接

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

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19-08-26T13:55:08.64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11期作者:李若颖 [导读] 由于电子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通信的工程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吉林吉大通信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30000 摘要:当今社会,由于电子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通信的工程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要提升该工程的质量、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相关企业应将电子干扰问题重视起来,加大分析及研究,探索有效方法以推动工程建设。 关键词: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有效方法 一、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要求 1、接地设计 在通信工程中,只有设备地线中没有电压,才能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在设备实际运行环节中,信号源应该根据地线回流情况形成抗阻,从而产生电位差异,在接地方式存在错误的情况下也会形成电位差。在进行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抗干扰设计的过程中,通过抗干扰接地方式,能够将电位转变成等电位,在这种情况下,通信工程设备才能得以安全运行。通信工程设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设备系统自身存在烦琐特性,同时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要想实现抗干扰能力的提升,需要保证接地质量。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作为保证电子通信设备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对相关人员自身安全有着直接联系,在进行抗干扰接地设计过程中,需要在无电压的情况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员人身安全。通信工程信号源和接线之间形成回流,才能让电子形成差异阻碍,利用抗干扰接地方式确保电线等电位,以此保障通信设备运行安全。 2、科学布线 在通信工程相关设备应用过程中,将会受到性质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同形式的接地线路,在实际过程中,这些线路之间将会存在一定差异。要想在设备发生问题的情况下,能够及时找出存在问题并处理,应该保障线路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划分噪声地线,之后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实现驱动电机及继电器等设备接地线路的区分。但是,由于通信工程线路系统相对比较烦琐,要想保证工程整体安全,应该采取对应的绝缘措施进行处理。 3、接线分离 结合实践得知,在进行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数字信号可以实现对模拟信号的干扰,对整个工程设备应用有着一定影响。所以,要想保证在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除了采用降低设备影响因素的方式之外,也可以采用提升设备抗干扰能力的方式,也就是需要把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单独连接,之后进行并联。 4、接地要求 不管通信系统设备形式怎样,通过和数字信号对比分析,模拟信号受到影响的几率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全面提升通信工程模拟信号接地标准型,也就是适当扩充接地布线面积,保证走向以及接线方式的合理性。 5、加大投入 从通信工程整体角度来看,根据其核心设备来说,应该适当的提升资金投放量,保证设备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并采用相对比较稳定及安全的连接方式,达到源信号地线和测量设备之间连接的合理性,实现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能力的提升,从而让通信网络更具安全性和平稳性。 二、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 1、布线质量 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的实行是设备正常运行的良好保障,在有关工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对应要求展开设计,保证设计的质量与效果。一般来说,通信地线类型多样,在布线阶段内,应注意对各电路进行有效隔离,例如,噪声地线的隔离等。技术人员应加强对于工程设计的了解,掌握其具体情况,避免出现电气绝缘的情况。在通信工程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设备系统相对较复杂,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因而在提升其抗干扰能力的同时,应着重提高接地质量。在实施抗干扰接地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工作人员在无电压的前提下开展作业,确保了操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另外,利用电子通信工程信号源与地线的回流作用,能够促使电子间产生差异阻碍,并结合抗干扰接地线的方法,为电线电位提供保障,从而促进设备实现稳定运行。 在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过程中,布线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布线是否具备高精度、高质量直接关系到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因而应提高对于布线工作的重视程度,切实保证其质量。相对而言,通信工程设备接地设计与其他用电设备接地存在一定差别,具备更高的要求,需要经过反复调试,并确保接地位置准确,接地方式合理,注重对细小问题的把控,不断提高通信系统的整体使用性能。另外在选择接地点数量及位置时,应进行全方位的考虑,综合各方面因素,坚持从实际出发,从整体上提高抗干扰接地的质量。 2、降低接地阻抗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电力系统中所使用的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电压为220伏特,在电力设备出现故障时,则会在人体与地面设备间产生一定的流通电路,此电路能够对人产生明显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可以对人体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故此,在设计过程中,相应技术人员必须科学运用接地方式,利用土地与电力设备的连接,将设备内部存在的电荷引入地下,以此有效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另外,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的接地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有关人员规范工作行为,坚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接地参数等规范标准。降低接地阻抗是保证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际设计阶段内,进行综合性考虑。相对而言,地线阻抗的抗干扰能力较强,因此可采用多点阶段的方式实行阻抗降低。对于高频电路而言,阻抗形成的关键性条件即为电阻及电感,电线长度过长,则会使相应的电感阻抗增加,此种情况下采用多点接地的方式,促使导线变短,以此达到有效降低接地阻抗的目的。而在选择地线材料的过程中,需优先选择铜线材料,此种材料可以不断减少电感值,而后有效降低阻碍,此阶段内应注意合理掌控好导线间的距离。另外,在电路电频较低的情况下,低电阻可以对地线阻抗产生一定影响,在地线材料及长度符合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合理扩大地线横截面也可以达到降低阻抗的效果。 3、减少环路干扰 多点接地的方式能够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地阻,进而发挥出抗干扰的作用,其主要应用于高频电路及脉冲电路,但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