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陈畅 周长林

摘 要:中新天津生态城在“生态文明”的宏观背景下,进行了总体规划的编制,体现了“宜居城市”、“紧凑城市”等生态城市理念。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对总体规划的贯彻和深化的基础上,明确了生态城的城市骨架和“生态导向”的控制指标体系。本文主要阐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对“生态导向”理念量化和细化的过程,论述了“生态导向”的引导与控制,并总结了“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征。

关键词:生态导向;控制性详细规划

1.“生态导向”的涵义

现有城市规划思想的出发点无不在于解决城市发展中已出现的问题,满足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种需求,是“需求导向”型城市规划。但是,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空间急剧扩张的过程中,单纯满足人类需求会驱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于是出现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交通拥挤、绿地减少、公共设施缺乏等一系列城市问题。“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出于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规划和谐的生产消费关系,社会结构关系,以及文化价值理念,构建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生态导向”中的“生态”突破了生物学范畴,包含了社会、自然、经济的复合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生态导向”改变了现有的生产消费观念,并与传统价值观有本质区别,它倡导以社会、自然、经济和谐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共生、协调发展是“生态导向”的根本出发点。

2.生态城控规的“生态导向”

2.1生态城控规“生态导向”的缘起

2.1.1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导向”是城市规划的趋势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集中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建造城市的观点逐渐从“挑战自然”向“利用自然”转变。自然资源的减少和环境的恶化,使人类的城市建设思想逐渐走向生态觉醒,人类价值观向“生态时代”迈进。未来的城市将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荣,共同构成巨大的生态系统。人类将从对高效率、高消费的追求转化为对生态、和谐的追求。顺应城市发展趋势,城市规划从生态、和谐出发,改进现有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生态为导向塑造城市中各个系统。

“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不局限在满足现有需求,而是以城市未来发展,周围区域环境平衡以及城市中各个系统的和谐作为出发点,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对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环境进行规划,形成和谐的生产消费关系,社会结构关系,实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的整体生态。

2.1.2遵循总体规划进行“生态导向”型控规编制

中新天津生态城在“生态文明”的宏观背景下,进

行了总体规划的编制,体现了“宜居城市”、“紧凑城市”

等“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理念。并提出了建设“资

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及

各项规划目标,这些成为生态城控规的编制提出了“生

态导向”的要求。

2.2生态城控规“生态导向”的核心

2.2.1确立“生态导向”下城市基本体系

作为总体规划与详细设计之间的衔接部分,宏观与

微观有机连接的关键层次,生态城控规需要将总体规划

的生态理念转化为定量的、微观的空间布局,对城市的

基本要素提出控制要求。“生态导向”理念下城市基本

要素是指保证城市有机生长的最基本元素,是城市的支

撑体系和公共空间。通过建立和完善自然生态体系、绿

色交通体系、公共设施体系(图1),确立“生态导向”下城市基本体系,并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严格控制的关键内容。图1 中新天津生态城整体结构

2.2.2构建“生态导向”指标体系

生态城控规通过建立“生态导向”的指标体系,落实总体规划的理念和意图,将总体规划层面中提出的“经济蓬勃”、“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4个分目标,及相关的26项指标,转化成土地使用、建筑建造及配套设施等规划数据指标,并根据用地细分将这些指标细化至具体地块,形成“生态导向”指标体系(表1),为今后的规划管理提供可操作的数据依据。

表1生态城控规控制指标体系

土地使用及环境容量街区居住人口

街区规划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居住用地面积街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

容积率

设施设置内容及要求公共服务设施

教育设施、商业设施、社区服务设施、行政管理设施、

文化设施、医疗卫生设施、金融邮电设施

位置

规模

开发形式综合交通设施

轨道站出入口、公交首末站、自行车停车场、社会机

动车停车场、加气加油站

市政公用设施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设施、能源系统设施

公共安全设施抗震防灾设施、消防工程设施、人防与地下空间设施

3.生态城控规中“生态导向”的控制与引导

3.1有机生长

3.1.1构建城市结构

有机生长是将城市看作一个由细胞及功能器官组成的有机生命体,每一个细胞和器官都具有明确的边界和适宜的尺度。生态城控规模仿“有机体—器官—细胞”的生物学概念,将城市空间划分成“城—街区(社区)—细胞”的层级,多个细胞组成街区(社区),多个街区组成生态城。

街区(社区)是组成生态城的最小独立功能结构,具有明确的边界和容量要求,是人口规模、建设规模等指标分解及总量控制的基础平台。每个街区的用地规模控制在70-80公顷,内部建立完善的交通、生活、环境体系,每一个街区在规模和结构上都具有相似性,并且都能相对独立存在。可以说街区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多个这样的小社会组成生态城这个大社会。“街区—城”的结构体现了分形原理,它保证城市在变化面前保持平衡状态,充分体现了和谐的内部结构和稳定的外部平衡,为生态城的有机生长奠定了基础。

3.1.2建立支撑体系

要保证有机体能够向预想的目标可控发展,就需要建立支撑系统将游离的细胞和器官组织起来,并引导其发展。如果将城市的功能街区看作是有机体的器官,那么功能街区之间的交通系统则

是生态城的支撑体系。生态城控规在总规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轨道交通线的位置、用地范围、站点位置以及道路系统的构架。道路系统串接多个细胞组成街区,轨道交通线串接街区形成生态城。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线组成的交通体系成为生态城的支撑体系,随着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线的建设,城市进行有秩序地开发。

3.1.3培育生长动力

有机体的生长依靠各个器官的生长,而器官的生长需要汲取养料和生长动力。有机城市结构鼓励社区精神和社区生活,积极地社区生活成为城市和谐发展的动力。因此,生态城生长的动力来自于每个街区(社区)的多功能综合区——社区中心。社区中心就像有机体生长的神经元,激发城市健康生长与和谐发展。

生态城控规根据街区(社区)的规划容量和主导性质为其规划了社区中心的功能、结构、位置和规模。社区中心的公共设施用地先于其它用地确定,优先保障公共设施的建设,将通常的为生产生活用地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转变为根据公共设施的服务功能和服务半径安排周边土地的使用性质和开发强度。这种思维方法和工作过程的彻底转变使社区中心成为街区生长的动力,并成为城市平等、均衡发展的核心力量。

3.2公平优先

3.2.1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指的是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能够得到平衡,各

阶层的需要能够得到满足。生态城控规通过公共设施的布

置以及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保证城市居民享受到平等

的城市服务和交通权利。

各个居住街区社区中心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能力具有相

同的设置标准,为城市各类居民提供平等的服务。生态城

控规设计了社区中心的布局模式(图2),将居住用地、开

敞空间和服务设施综合起来考虑,使居民能够就近入学和

享用各种服务设施,并实现居住与服务的就地平衡。同时功能完善的社区中心使居民在学生接送、日常用品采购和健身休闲之间建立了良性的互动关系,增加了社区居民的交往机会和社会活动,有效加强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意识,增强了社区氛围和活力。

生态城控规进一步明确了人车分离、机非分离的交通体系,

建立非机动车和人行共享的慢行系图2 居住社区中心

统,充分保障了非机动车行人的通行权力,体现了社会公平。

在控规的分图图则中明确提出慢行系统的位置、宽度和出入口位置,在城市设计导引中给出慢

行系统与机动车系统相交的处理方式,并充分考虑到与社区中心、城市公共设施、交通换乘枢纽的

衔接,使其成为不同功能用地之间的联系走廊。慢行系统呈网状布局,渗透到生态城每一个细胞中,形成一个完整闭合的步行交通及非机动车交通的体系。

3.2.2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指的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生态城控规借用景观

生态学概念,将生态城的绿地系统划分为基质、斑块和廊道三个层级。基质指城市所处区域的自然

本底,在生态城控规中强调对河道、生态湿地、自然生态廊道的严格控制,及与周边区域生态格局

的连通。斑块指城市中的各种生态节点,包括公共绿地、社区绿地以及居住庭院绿地。控规对绿化

节点提出明确的规模和功能要求,形成不同等级层次的斑块。廊道指联系相对孤立斑块之间的线性

结构,连结性是廊道的主要特性。控规根据轨道交通线的地下线位控制地面绿化宽度形成生态城主

干绿化廊道——生态谷。生态谷与与慢行系统及道路系统两侧的绿化带共同组成生态廊道,串联各

街区的生态斑块,融入到生态基质中,使整个生态系统具有连通性和开放性,也保证了城市支撑体

系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提高了城市结构的稳定性及持续高效运转的能力。

另外,生态城控规还强调对垃圾的分类处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根据总规的要求,生态城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气力管道密闭运输,可回收垃圾全部回收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控规规划了气力垃圾转运站的位置、服务半径、规模和数量,以及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的用地范围及规模,并规定了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方式,建立了生活垃圾多元化综合处理与循环利用设施系统。

3.3集约高效

生态城控规通过安排土地性质、设计开发强度以及机动车社会停车场和公交换乘枢纽的安排,贯彻总规提出的TOD模式。为了倡导公共交通的使用,交通设施点的安排与通常的配置标准不同,社会停车场与公共加油站的数量和面积可以低于标准配置,从而降低了机动车使用的便利性。同时,生态城的公安系统采取一警多能、多警合一的办公形式,不但节省了空间资源,也节约了社会资源

和经济资源。高效集约的土地使用,多种功能的紧凑布局,有利于城市资源共享、信息互换、能源

节约,也反映了城市社会文化的民主化和多样化,充分体现了“生态导向”而非“需求导向”的规

划理念。

4.“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点

4.1主动性

“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现了对城市问题的主动应对和提前解决的规划思路。公共设施缺乏、交通拥挤、环境污染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城市构建合理完善的自然生态体系、交通体系、公共设施体系等各类基本体系,引导城市在基本体系的约束下可持续发展,从而避免了问题出现后的盲目补救,为城市带来有目标,有秩序,可控制的发展。

4.2整体性

“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城市各街区的完整功能和主导属性,保证各街区的特色、相对独立性,以及各街区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有利于城市的分期建设和动态均衡发展,保证城市在有机生长的各个时期都具有完整的城市职能,城市的各个街区都具有功能的整体性。

4.3复合性

“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城市的自然生态体系、绿色交通体系、公共设施体系确定为城市的基本体系。多个体系的复合是将城市看作广义的复合生态系统,强调土地的综合利用,空间资源的集约开发,经济、社会、自然、交通等多个系统的综合协调和共同协作,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城市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

5.结语

“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交通生态融入到用地布局、地块控制、设施控制及交通控制中,以三维、量化、微观的要求体现生态建设理念。中新天津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摒弃了以往的“需求导向”型规划,而选择“生态导向”型规划,从生态和谐出发进行用地控制、交通控制、市政控制等一系列的控制和引导,深化了总体规划提出的生态理念,并对土地细分提出具体的控制指标和控制要求,为下一步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为例,杨保军,董珂,城市规划,2008(08)

[2] 中新天津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成果

[3] 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效性的规划编制方法探索,张志斌,戴德胜,现代城市研究,2007(10)

[4]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城市空间形态控制的探究,曹曙,翁一峰,城市规划,2006(12)

[5] 生态导向下的城市总体布局研究,丁敏生,苏州科技学院硕士论文,2007(05)

[6]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黄光宇,陈勇,城市规划,1997(06)

作者简介

陈 畅(1982-),硕士,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助理规划师。

周长林(1969-)男,大本,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正高级规划师。

天津生态城——城市设计

生态文明,绿色设计 ——《天津生态城》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摘要: 构建生态城市是在工业社会引起大量环境问题的情况下,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有益探索。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中新天津生态城是目前中国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生态城建设项目。本文从人口、资源、环境三方面入手,通过文献参考以及实地考察,充分了解生态城现状并进行分析。发现周边环境对于生态城的影响、盐碱地的改造成本过高而可持续性不强、交通不便、生态城入住率不高和公众参与热情不高等并提出可用策略。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is caused by a large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industrial socie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beneficial exploration to the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lthough the domestic late start but the development is very fast, the new Tianjin eco city is currently China's largest investment, the largest eco city construction project. This paper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ference and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eco city. Found that the influence of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for the eco city renovation cost saline high sustainability is not strong, traffic inconvenience, eco city, the occupancy rate is not high and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enthusiasm is not high and put forward strategies. 关键词:中新天津生态城,人口,资源,环境 一前言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文明的高度集中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阻碍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国对于建设生态城市的探索一直在不断进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生态城内部人口、资源、环境究竟发展如何,用什么样的方式在发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成为许多关注生态城建设的学者所关心的。 本文选择对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尤其从人口、资源、环境三方面来具体总结生态城的目前建设状况,从中汲取有益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对策,给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建言献策。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甚至是从研究方法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从1971年开始就已经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和思想,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生态城市建设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实践。目前国外已经有不少的城市取得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经验与效果并且,开发趋势已经从传统的小城镇延伸到一些开发时间较长、城市空间较大、产业形态复杂的国际大都市

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路线图文

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路线 1 设计思路 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图 前期策划(重点1)--现状调研(重点2)--方案编制(重点3)--汇报论证(重点4)--报批归档(重点5)--质量与服务保障(重点6) ????重点详解 重点1:前期策划 1、项目组成立,内部分工,责任到人,总体工作计划安排;

2、副总、项目负责人主持,台州市总规、椒江区分区规划与地方控规编制技术规范文件学习,理解与常规不同之处,并留有记录; 3、针对下陈、三甲片区的区域协调、功能定位及较复杂的现状条件,编制系列调查表格和调查要求规则,并经副总、项目负责人修改确定,重点开展对企业和农村社区的问卷调查; 4、根据控规编制工作的一般规则,提出需甲方提供的资料清单和配合事宜。 重点2:现状调研分析 1、接收甲方提供的地形图,调研外围及内部已确定的“六线”(道路、绿地、河道、文保、市政、高压下走廊)和背景资料; 2、听取当地有关部门对片区概况、发展态势及有关规划、近期建设动向和相关专业规划的介绍; 3、进行系统的土地利用、产权属性和建筑、风貌景观等开展田野调查,根据制订的调查规则进行图上作业、标注、拍照等,同时对重要企事业单位、大用地单位、重要建筑、可能进行规划调整的产权单位和设施进行发展调查; 4、系统对所属政府有关部门、业主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如人口、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大单位等; 5、系统对相关规划及管理信息进行调查; 6、进行土地利用等现状图件的电子版汇总制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充调查。 重点3:方案编制 1、编制现状调研分析报告,进行院内部讨论交流,重点在与城市关系和片区理解,上位与周边规划关系研讨,类似案例研究; 2、对发展思路、空间布局进行多方案比较,要求参加的规划专业人员均应提供一个以上方案,并进行内部交流,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概念性初步方案;

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重庆市南川区北固、东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一、规划范围 东胜、北固工业园区位于南川城区东部,总面积约11.58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2平方公里的工业片区已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次规划将对剩余的用地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北固、东胜工业园区(以下简称规划区)规划用地南以渝湘高速公路为界,北至工业园区起步区,西临花山,东以自然山体为界,总面积约为9.36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及开发态势 (一)自然环境: 1、气象水文 规划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湿度大、春旱、夏热、秋多绵雨、冬季多雾的特点。据南川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6.93°C,极端最低气温-1.5°C(2000年2

月10日),最高气温41.4°C。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91.8毫米,但雨量在时间上分布不均,5—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65—70%,且多大雨、暴雨。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为94.4毫米。 区内河流较发育。位于规划区中部的龙岩河由南向北贯穿整个规划区,属常年性河流,由南向北流注入大溪河,为大溪河一级支流。河面最宽处25.0米,最窄处8.0米。在规划区南东侧土桥附近,常年水位533.28米,最高洪水位537.17米(1999年二十年一遇的洪水),多年平均流量4.73立方米/秒,平均纵坡降0.5%。 位于规划区西北部的凤咀江为龙岩河的一级支流,由南向北在规划区北西部的薜家嘴角塘注入龙岩河,属常年性河流。河面最宽处9.0~30.0米,最窄处5.0米。在规划区北西侧薛家嘴附近,常年水位497.87米,最高洪水位500.76米,多年平均流量2.05立方米/秒,平均纵坡率0.7%。 2、地形地貌 规划区属于南川区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城三片中的东胜片区和北固片区,处于两山之间的盆地之内。 规划区南高、北低,区内海拔最高点位于南部观山顶,最高点高程为607.2米,最低点位于规划区内龙岩河的末端,最低点高程为490.3米。区内除有观山坡等三处集中的山体之外,其余用地均较为平坦,用地建设条件优越。 规划区内观山坡等山体植被情况良好,其余大部分为农地。 (二)社会经济环境: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

中新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 晓山 中新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 1.区位及自然条件 选址用地区位优势明显,距中心城区45公里,距150公里,距50公里,距滨海新区核心区15公里,距滨海国际机场40公里,距港20公里,距妃甸工业区30公里,便于利用各种城市资源。选址用地东临正在建设的北疆电厂循环经济示区,北接汉沽老城,西南为滨海新区核心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港、港保税区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滨海中心商务商业区)。选址具有良好的城市和产业依托。

中新生态城区位图从自然条件来看,选址地三分之一是废弃的盐田,三分之一是有污染的水面,三分之一盐渍化荒地,水质性缺水,自然条件恶劣。 2.1第一阶段 该阶段始于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依据中方确定的中

新生态城的“四项要求”和选址“两条原则”,明确选址。具体事件时序如下: 2007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来访的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共同商议在中国合作建设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生态城市,作为中国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 2007年7月9-12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访问新加坡,提出中新合作建设生态城的“四项要求”和选址的“两条原则”:体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市的示意义,以非耕地为主,选在水资源缺乏地区;靠近中心城市,依托大城市交通和服务优势,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按照这一要求,乌鲁木齐、、、四个城市被列为备选城市推荐给新方。 2007年7月25日,市专门成立生态城选址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市规划局牵头。 2007年8月,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驻华大使考察生态城选址。 2007年9月,国务院秘书二局转来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关于滨海新区需要国务院有关部门帮助解决的问题》的批示,原则同意在滨海新区建设生态城。 2007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高丽,市长戴相龙听取与新方会谈相关筹备情况汇报。会议要求务必明确生态城概念和建设标准,并提出会谈的原则和方向。 2007年11月10日,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主持召开第143次常

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二〇一一年六月

目录 1.总则 (1) 1.1.目的和依据 (1) 1.2.适用范围 (1) 1.3.基本要求 (1) 1.4.编制范围 (1) 1.5.规划原则 (2) 1.6.编制深度 (2) 1.7.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 (2) 2.术语 (4) 3.土地使用 (7) 3.1.规划导向 (7) 3.2.用地分类 (7) 3.3.混合用地 (12) 4.开发强度 (15) 4.1.规划导向 (15) 4.2.控制方法 (15) 4.3.中心城及宝山新城、闵行新城、虹桥商务区等的开发强度控制 (15) 4.4.其它城镇的开发强度控制 (16) 4.5.地块容积率的确定 (17) 4.6.其它用地开发强度控制 (17) 5.空间管制 (18) 5.1.规划导向 (18) 5.2.空间景观构架 (18) 5.3.建筑高度 (21) 5.4.建筑界面 (22) 5.5.公共空间 (23) 5.6.风貌保护 (23) 5.7.地下空间 (24) 5.8.其它 (25) 6.住宅 (26) 6.1.规划导向 (26) 6.2.基本要求 (26) 6.3.具体标准 (26)

7.公共服务设施 (28) 7.1.规划导向 (28) 7.2.基本要求 (28) 7.3.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28) 7.4.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30) 7.5.基础教育设施 (32) 8.生态环境 (34) 8.1.规划导向 (34) 8.2.基本要求 (34) 8.3.生态建设 (34) 8.4.防护距离 (35) 9.综合交通 (37) 9.1.规划导向 (37) 9.2.基本要求 (37) 9.3.道路系统 (38) 9.4.轨道交通系统 (41) 9.5.交通枢纽 (42) 9.6.常规公交 (43) 9.7.出租车 (44) 9.8.加油(气)站 (44) 9.9.静态交通 (45) 9.10.慢行系统 (46) 9.11.地块机动车出入口控制 (47) 10.市政设施 (48) 10.1.规划导向 (48) 10.2.基本要求 (48) 10.3.给水 (48) 10.4.雨水 (50) 10.5.污水 (51) 10.6.供电 (52) 10.7.燃气 (54) 10.8.通信 (55) 10.9.邮政 (55) 10.10.环卫 (56) 10.11.水系 (57) 10.12.市政设施的设置方式 (58) 11.防灾避难 (60) 11.1.规划导向 (60) 11.2.基本要求 (60) 11.3.防洪除涝 (60)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 城市中心区是市级公共设施相对集中、人流、物流活动频繁的公共活动地段,是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信息的中心,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焦点。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理性设计理念,加强城市中心区的综合效益,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中心区环境。 城市新区是集市级行政、文化娱乐、教育和地区性的商业、金融、居住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新城市中心区。 规划从历史的演进角度把握住连云港“山——海——城”为一体的城市格局,突出“新城区、新形象、新人文”的规划主题,将绿色生态融入新区,塑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充满人性空间的新城市形象,为新城区创造出新的人文环境。 一. 区域条件分析 规划新区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的东南侧,是老城区与新浦东区的结合部。规划范围东起宁连公路,西至瀛州路,南起海宁路,北至苍梧路,规划用地面积675.5公顷。 区内有三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即苍梧路、朝阳路、海宁路,四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即瀛州路、郁州路、科苑路和学院路,并有宁连公路从该地段东侧通过,苍梧路与宁连公路交叉处规划部分苜蓿叶型立体交叉,交通十分便捷。从区位角度分析,新区处在一个联系历史与未来城市空间的过渡地段;从环境景观概念角度分析,该区域是将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以及远处的凤凰山自然景观引入城市的纽带;从城市空间、城市轮廓线的角度分析,该区域作为新城区将是城市重心所在,将集中城市较多的高层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因此将该区域作为城市新中心区来建设,其区域条件是十分优越的。 二. 现状概况 新区内现状,已建成地区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其中苍梧小区、博纳花园小区均是新建的居住区,其建筑造型、小区绿化环境、小区配套设施均体现了连云港市居住区的较高水平。沿瀛州路和朝阳路西端有少量行政办公用地,苍梧路两侧则以大专学校用地为主。现状用地范围内有体育运动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正在建设的新海高级中学,苍梧路北侧还有连云港的最高 花果山及远处的凤凰山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研究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研究 园区简介: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生态城位于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的战略区域——天津滨海新区范围内,毗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海滨休闲旅游区,地处塘沽区、汉沽区之间,距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北京150公里,总面积约31.23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35万。该项目于2008年9月启动。 主要措施: 第一,坚持生态理念和原则选址,变废为宝,借力发展。生态城选址有两条原则:一是要体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的示范意义,特别要以非耕地为主,在水资源匮乏地区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地处盐碱地,1/3为水面,1/3为荒滩,属于缺水地带;人口稀少,原住居民约2000人)。二是与中心城区的距离控制恰当,既不能太近,又不能太远,要依托大城市交通、服务各方优势,节约生态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生态城距离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离北京150公里)。这样选址的结果即是让闲置无用的盐碱地变成可供给35万人生活工作的生态新城;并借助中心城区的资源发展为一座功能齐全的独立新城。 第二,构建多级生态社区,让生活工作便捷舒畅。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根据生态型规划理念和我国社区管理要求,结合新加坡“邻里单元”理念,形成了符合生态城示范要求的“生态社区模式”,包括基层社区、居住社区、综合片区三级。这一模式既能满足人们的日常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的需求,也能使之触及高一级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

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

****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成都分院2008.02 1 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区位关系及规划范围 1、区位关系 **区位于**镇镇区东西两侧,是**镇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318国道穿境而过,西距天全12公里,东距雅安市区26公里。2、规划区用地范围 **区分为**片区和思经片区,**片区用地范围北至土地堂,西至**大桥,东至切山三级水坝,南至盐水岩,面积2.58平方公里。思经片区用地范围北至思经河,东到思经路,西邻思经乡,南到思经路,面积为0.33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 1、**区基本情况。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相间地带,**片区自然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整体起伏变化不大,局部有陡坎,平均海拔在650~720m,其用地大部分为农田。规划区内现有**110kV变电站,沿凤阳大道两侧形成汽车修配及商业小店铺。**城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已将**镇作为建材及食品加工区。同时工业区也是未来**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经片区现状用地属思经河冲击平地,主要为农田、村镇用地,现有思经乡政府、思经小学等单位,基础设施主要有思经水厂、35KV变电站等。

2、天全工矿企业基本情况:区内现有工矿企业有年产量70万吨的治权水泥厂、年产量为20万吨的二郎山水泥厂、琼雅工业硅等20多家工矿企业,年产值约2亿元。三、**区开发建设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1、有利条件 A、区位优势。**区地处雅安与**城的经济发展轴上,地理区位优越。 B、资源优势。**镇周边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区靠近天全河,取水方便,并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要求。区内已建成**110kv变电站,电力得到保证。 C、依托旧镇,开发新区。**区配套的居住用地及生活服务设施由**镇统一安排。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D、用地较平坦,有满足区用地规模,且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 2、不利因素 A、**区涉及部分拆迁企业和居民区,拆迁补偿投入资金较大。 B、**110kV变电站虽能对工业区开发建设有利,但高压线走廊对用地布局有一定影响。 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天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程

天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程 1 总则 1.1为统一天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深度,实现控规编制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依据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以及《天津市城市规划条例》特制定本编制规程。 1.2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在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指导下,对分区内各街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公共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及城市设计等方面作出详细控制规定。重点是对分区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指标进行深化和落实,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后成为法定文件(文本和图则)。 1.3天津市城市规划区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均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1.4本规定未包含的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的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3 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构成 3.1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包括按制定程序批准的文本和图则两部分。在编制文本和图则时,应编制规划说明书,作为制定文本和图则的基础技术支撑和解释性技术说明。 3.2文本和图则的构成 3.2.1文本 文本是指需经法定程序批准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控制条文,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 3.2.2图则 图则是指需经法定程序批准并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文件批复(盖章)生效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控制总图及其附表。 3.3规划说明书的构成

3.3.1规划说明书 规划说明书包括关于规划情况的技术性研究和说明,以及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的背景和过程的解释性文字。 4 文本和图则的编制内容及深度规定 4.1文本 必须用法定文件的问题阐述以下内容: 4.1.1总则 4.1.2土地利用性质 以“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参见表1)的方式阐明对各类不同性质地块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具体控制要求。 ⑴土地利用性质分为“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性质”(在表1的“用地性质”栏中表达)和“可相容的土地利用性质”(在表1的“土地利用相容性”栏中表达)。 ⑵“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中规定性地块控制指标必须包括的项目有: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绿地率、配套设施项目及其规模以及土地利用相容性规定。“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必须附在“图表”右侧,而且表中的“用地性质”和“土地利用相容性”的名称和代码应符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的有关规定。 ⑶如有重点地块,可在“备注”栏中附加控制重点,或以条文方式提出其他特殊控制要求以及增加指导性控制指标。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一、前言 2007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国家建设部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的补充协议》,确定中国和新加坡政府合作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这是两国政府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性合作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生态城应实现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生态城建设管理的模式应能复制、能实行、能推广,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按照两国协议,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借鉴新加坡先进经验,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生态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回用、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新加坡市区重建局设计团队分别编制,经过综合汇总后形成规划方案,并经国内外知名专家论证和天津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2008年4月8日,

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工作委员会在新加坡召开第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联委会决定中新双方分别在两国进行公示,广泛征询民众意见,待修改完善后,报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 真诚欢迎社会各界对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选址情况 中国政府关于生态城建设的“四项要求”:一是必须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二是要符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要求;三是要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是要坚持政企分开。 生态城选址的两条原则:一是要体现资源约束条件

XX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

目录 腾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 第一章规划概况 (1) 一、项目背景 (1) 二、区位 (1) 三、规划范围 (1) 第二章现状综合分析 (1) 一、自然条件 (1) 二、土地使用现状 (2) 三、现状基本特点 (2) 四、现状建筑高度 (2) 五、现状建筑质量评定 (2) 六、现状道路交通 (3) 七、现状市政公用设施 (3) 八、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第三章规划依据、原则、目标与重点 (3) 一、规划依据 (3) 二、规划原则 (3) 三、规划目标 (4) 四、规划重点 (4) 第四章规划范围、规模与功能定位 (4) 一、规划范围 (4) 二、规划规模 (4) 三、功能定位 (4) 第五章规划理念 (4) 一、基本单元理念 (4) 二、缓冲带理念 (5) 三、城市设计理念 (5) 第六章用地布局规划 (5) 第一节规划结构 (5) 第二节居住用地规划 (6) 一、规划原则 (6) 二、居住单元划分 (6) 三、居住人口预测 (6) 四、社区中心规划 (6) 五、中小学规划 (6) 六、表6-2-5 小学用地和建筑标准 (7) 七、幼儿园规划 (7) 第三节公共设施规划 (7) 一、规划原则 (7) 二、规划布局 (7) 三、便利中心的建设模式 (7) 第四节工业用地规划 (7) 一、工业布局原则 (7) 二、规划布局 (7) 三、就业岗位推估 (7) 第五节道路广场用地规划 (8)

第六节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8) 第七节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8) 一、物流用地 (8) 第八节绿地、特殊用地与其他用地规划 (9) 一、绿地用地规划 (9) 二、特殊用地规划 (9) 第七章工业产业发展规划 (9) 一、现状分析 (9) 二、工业发展指导思想 (10) 三、产业择定 (10) 四、产业布局规划 (11) 五、工业发展政策 (11) 六、都市工业发展理念 (12) 七、工业发展实施措施 (13) 第八章道路交通规划 (13) 一、规划原则 (13) 二、对外交通规划 (14) 三、道路系统规划 (14) 四、道路衔接规划 (18) 五、城市交通瓶颈解决措施 (18) 第九章绿地系统及水系规划 (18) 第一节绿地系统规划 (18) 一、绿地规划原则 (18) 二、规划措施 (18) 三、绿地系统规划 (18) 第二节水系规划 (19) 一、规划目标 (19) 二、规划布局 (19) 三、规划策略 (19) 第十章城市设计引导 (19) 第一节城市设计原则 (19) 第二节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20) 第三节景观规划 (20) 一、景观规划原则 (20) 二、景观带规划 (20) 三、景观节点规划 (20) 四、城市景观轴线 (20) 五、滨水景观建设 (20) 六、居住景观设计 (21) 七、工业区景观 (21) 八、标志系统 (21) 九、桥梁景观规划 (22) 第四节广告规划控制 (22) 第十一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2) 第一节给水工程 (22) 一、现状概况 (22) 二、规划依据 (22) 三、规划原则 (22) 四、规划用水量 (22) 五、水源选择 (23) 六、给水管网规划 (23) 七、消防用水 (23)

初析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调整_以天津市为例

2006.5城市city 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修建性详细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同属详细规划阶段,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将城市建设的各项物质要素在当前拟建设开发的地段,以满足修建需要为目的进行的规划设计。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落实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同时又为下一层次建筑、园林和市政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管理概况 20世纪90年代初期,天津市 中心城区范围内旧区改造全面展开,城市建设全面提速,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重要作用凸现出来,规划编制审批量逐年增加,至1998年,项目量达历史最高,共计171项。按照当时的供地政策,开发建设项目用地以行政划拨方式为主,极少数项目采取协议出让方式供地,开发建设单位纷纷申报建设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圈地”作规划、“以规划占地”的现象时有发生,且从管理上难以控制。 自199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实 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后,有关部门相继组织编制了中心城区的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数十项专项规划,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管理规定,在规划指标、道路红线和规划绿线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深化,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为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管理,我们于2001年对1995年~2000年批复的近700个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进行了全面复查,根据不同情况研究分析后,提出了废止原规划(或未实施部 王绍妍 李 松 初析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调整 —— —以天津市为例 城市 57

city 城市规划 分)成果、结合单体设计对未实施部分进行调整、对原批复规划(或未实施部分)做相应调整、按用地管理规定办理、继续有效等5种处理意见,并通过媒体公告、正式下发通知等形式进行了实施,可以说对解决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历史遗留问题有了根本性的突破。 近几年来,因建设项目供地政策的调整、供地规模的变化,天津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管理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在规划、用地、建设大程序中的调整。对于出让供地方式的建设项目,先办理土地公开出让手续后,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相关要求,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报批,持批复规划成果办理建设手续。对于划拨供地方式的建设项目,如经济适用房等居住项目和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建项目,先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按选址意见书的相关要求,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报批,持批复规划成果办理用地手续。二是随着供地规模的变化,零星用地项目减少,成片开发具有一定规模的项目增加。目前,在中心城区范围内编制、报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90%以上为居住项目。 二、修建性详细规划调整的原因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调整申请要求增加容积率、增加密度,要求减少配套公建项目,压缩公建规模,增加住宅面积;理由是拆迁难度大,算不下账来。造成配套公建由一个地块转到另一个地块,再次改造,又再次转移,当时称为公建“满天飞”现象。早期的规划,由于开发单位一味追求经济回报,以提高出房率,降低 建设开发总成本为代价,建设了一 批密度较高、连接体过长、空间较 为封闭的小区,绿化空间只能在 “极精确”的间距内做文章。 随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水平 的提高,住房制度的改革,商品住 宅的快速发展,居住者不再仅因自 身房屋面积的改善而满足,而更趋 向于对环境、绿化、物业管理和服 务、配套设施合理性的追求,同时 随着国家、地方对城市规划管理的 逐步规范和完善以及开发商自律 意识增强,综合因素使修建性详 细规划调整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 变化。 目前,规划调整主要有以下几 种原因:一是规模较大范围用地统 一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后,分地块 实施过程中的深化调整;二是开发 商开发理念发生变化,对修建性详 细规划的布局进行调整;三是因城 市规划要求,如城市道路红线、绿 线调整、河道改造整治等因素修建 性详细规划需相应调整。在上述三 种情况中都存在对已实施部分的 调整。 三、修建性详细规划管理面临 的问题 1.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有效期问 题。城市规划的实施具有很强的延 续性,修建性详细规划也不例外, 对于规划成果有效期问题到目前 没有明确的界定,最基本的依据就 是随上一层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调整而调整。但由于建设项目的实 施尤其是成片具有一定规模的项 目建设周期的相对较长,在控制性 详细规划编制中就会考虑其具体 情况,原则按现状对待,其有效性 问题也就模糊了。因修建性详细规 划是对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 布局和景观具体规划设计,所以除 单体建筑调整外,规划的局部调整 对于总体布局及相关控制指标都 会产生影响。那么,规划调整的合 理性和有效期问题,将成为人们最 关注的问题。 2.关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 额指标的执行问题。现行的《天津 市新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额 指标》颁布实施于2000年,是结合 调研对1994年实施的定额指标进 行的全面修订,对居住区的配套服 务设施的建设确实起到了重要的 指导作用。随着近两年加强社区建 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公共卫 生安全、创建绿化园林城市、家庭 汽车的迅速增加、商业配套业态的 变化、物业管理的强化等问题,越 来越受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关注、重 视,针对上述问题,有关行政管理 部门上报市政府后或独立下发或 联合下发了一系列文件,修订增加 了配套指标。但是由于规划管理所 依据的地方标准尚未修订,给管理 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 规划公示阶段,有关管理部门纷纷 提出意见。 3.规划管理要求执行问题。一 是规划依据问题。规划设计条件是 编制规划设计方案的基础,其准确 性和全面性对于内容和深度有直 接影响。二是规划面积问题。从修 建性详细规划批复到实施建设,还 要经过建筑设计方案和建设工程 规划许可证两个阶段的审批。三是 管理技术规定问题。在目前执行的 技术规范中,日照标准的执行需修 订,景观环境控制没有具体的章节 提出要求和规定。 城市 58 2006.5 城市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案例分解

大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1.概况 1.1地理位置 杨陵区位于东经108°—105°07′,北纬34°12′—34°20′之间;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安—宝鸡的中间位置。杨凌东隔漆水河与武功县相望,西、北与扶风县相连,南以渭河为界与周至县相邻。 大寨镇位于杨凌区北部偏西,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邻,西至隋文帝杨坚陵与五泉镇接壤,北以韦河与武功镇隔河相望,南以陇海线与李台乡相邻。 1.2历史沿革 大寨镇是杨陵区下辖镇。1984年建大寨镇。辖蒋家寨、周家村、官村、陈家沟、黎张沟、杜家寨、大寨东、大寨西、西小寨、孟家寨、东卜、西卜、南卜、梁氏窑14个村委会。 大寨镇属于杨凌区,杨凌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4000多年前,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在农业方面这里一直以来主产小麦、玉米、苹果、猕猴桃等。 1.3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 规划区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的渭河地堑,属渭河谷地新生代断陷地带。南侧为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秦岭山脉,北侧为横贯陕西中部的渭北黄土塬。区内属典型的河谷地貌类型。本区域系河流冲积平原,土地比较平坦,相对高差不大,地面平均坡度1.12%。 (2)水文气候 大寨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暖多风、夏热多雨、秋热凉爽而多连阴雨、冬寒干燥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特征。东风和西风为区内常年主导风向,最大风速21.7米/秒。区内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连阴雨、大风、冰雹、霜冻、干热风等,其中干旱是本区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 杨凌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7亿立万米。其中地表水资源28.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98.26%;地下水资源0.34亿立方米,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18%;大寨镇内也有水系穿越,水资源相对也是比较丰富的。 (3)土壤植被 地面组成物质以第四纪黄土为主,其土层深厚,成土速度较快。土壤肥沃,耕性良好,灌溉方便,宜于农作物生长,属比较优质而宝贵的地资源。 大寨镇自然植被属森林草原带,自然植被几乎全部为人工植被所替代。植被类别主要是河滩堤岸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沟坡水土保持防护林、道路村镇防护林等。 2.现状综合 2.1土地利用现状

惠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三方技术审查工作办法

惠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三方技术审查工作办法(试行) 1 总则 为加强惠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管理,保证规划成果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试行)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的规定,在现有专家评审、部门征询、公众参与等程序的基础上,决定增加第三方规划设计机构技术审查程序,为规范第三方技术审查组织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惠州市区(含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及所辖各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上报审批前的审查工作。各县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方技术审查机构应具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经验。 第三方技术审查机构出具的审查意见,与专家评审意见、部门意见、公众意见共同作为规划主管部门的审查报批依据。 第三方技术审查主要依据为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管理办法,其它相关依据与所审查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依据相同。 2 校审组织 计划与委托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制定年度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计划时,统筹安排第三方技术审查(以下简称“校审”)工作。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收到规划编制送审方案后,选定委托第三方校审机构开展校审工作,明确总体要求并签订委托合同。第三方校审工作也可在项目专家评审前启动开展。 材料准备 由区规划主管部门(或镇政府)及规划编制单位配合市规划主管部门向第三方校审机构提供校审所需材料,材料应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 (1)控规送审方案文件(纸质)及相关电子文件(含cad矢量文件)各一份。 (2)上层次及相关规划资料(含cad矢量文件)。 (3)规划设计基础资料(含cad矢量文件)。 (4)各阶段公众参与意见及回复、相关部门审查意见、专家评审会议记录和专家评审意见及回复(可附于公众参与报告中)。 (5)若规划已通过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则提供对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意见落实的说明,详细阐述除城市规划委员会意见之外的修改。 校审单位对材料进行初步梳理后,可结合校审需求提出补充及答疑。 审查分为校审报告编制验收、按照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后期跟进三个阶段。 第三方校审机构依照本办法开展技术审查后,对存在疑义的校审意见与设计方进行技术答疑,继而形成校审报告并提交市规划主管

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一、规划背景 (4) 二、规划内容 (4) 三、技术路线 (4) 第二章现状解析 (5) 一、现状基本情况 (5) 二、规划区现状土地利用概况 (5) 三、现状建筑评价 (6) 四、规划区发展特征及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6) 第三章上位规划、相关案例解读及规划对策 (7) 一、上位规划要求及解析 (7) 二、相关案例解读 (8) 三、纯化镇镇区发展趋势判研 (10) 四、现状土地资源供给分析 (10) 五、规划对策 (11) 第四章规划总则 (12) 一、规划依据 (12) 二、纯化镇中心区范围 (12) 三、规划原则 (12) 四、规划目标 (12) 五、规划区功能定位 (13) 第五章土地使用规划 (13) 一、规划构思 (13) 二、规划结构 (14) 三、用地布局规划 ......................................................................................................................................... 14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 (17) 一、规划原则 (17) 二、对外交通规划 (17) 三、道路系统规划 (17) 四、交通设施规划 (18) 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 (19) 一、绿地规划目标与原则 (19) 二、绿地系统布局 (19) 三、绿化种植 (20) 第八章道路竖向规划 (20) 一、规划依据和原则 (20) 二、竖向规划设计 (20) 第九章给水工程规划 (21) 一、编制依据 (21) 二、用水量预测 (21) 三、水资源现状及利用方案 (22) 四、供水水质与供水水压规划 (22) 五、供水系统规划 (22) 第十章污水工程规划 (23) 一、编制依据 (23) 二、编制原则 (23) 三、排水体制 (24) 四、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24) 第十一章热力工程规划 (25) 一、规划依据及原则 (25)

天津京滨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天津京滨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本 一、总则 1、规划依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 1.2《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1.3《天津市武清区城乡总体规划(2008-2020年)》; 1.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1); 1.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1.6《天津市各级开发区、园区工业建设项目用地主要控制指标的技术规定》(试行) 1.7国家和天津市有关政策、规定及技术标准。 2、适用范围 2.1本规划区内土地使用及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文本和图集的有关规定,同时还必须符合国家和天津市的有关规定。 2.2本规划文本和图集具有法律效力。 3、生效日期 本规划经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批准之日起生效,原相同规划自行废止。 4、特别说明

4.1本规划由规划文本和图集两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图集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4.2本规划自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实施。 4.3本规划经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形成法律文件,不得任意修改变动;在建设过程中,对土地使用性质、用地界限及开发强度等必须符合本文本和图集的规定;但因城市发展需要,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前述各项可有条件地变更。由天津市武清区规划局审查同意后,报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政府审批。 5、解释权所属部门 本规划解释权属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部门。 6、规划范围与规模 6.1规划范围:东至大王路,南到韩指挥营村,西至规划古达路,北至规划路。6.2用地规模:用地面积:3.9平方公里。 二、土地利用性质 1、上层次规划确定本规划区土地使用性质以工业用地为主,以及科研设计用地。 2、土地使用性质分类依据《天津市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中的规定执行。 3、现有土地使用性质如与本规划不符,暂时不需更正,但如对用地的部分或全部进行改造时,则新的用地性质必须与本规划相符。 4、为保证土地使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地块内建设的项目可以参照《土地使用兼容性表》的允许范围内进行调整,按不同兼容类型调整的地块须经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同意。 三、土地开发强度 1、本规划区为新建区类型,各地块土地开发强度的控制指标以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作为刚性指标,具体指标详见《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2、对决定地块开发强度的最重要指标---容积率的突破,其允许幅度参照有关容积率奖励规定。 3、建筑密度控制要求

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控规)12.06.12

第一章概述 一、规划背景 商都县属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位于乌兰察布市东部,属后山地区。北部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镶黄旗为邻,东北部与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接壤,东部与河北省康保县、尚义县相连,南部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衔接,西部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毗邻。 商都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冀、蒙交汇处,是连接京、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西部和北部以及东三省和蒙古的重要枢纽;是承接中国经济发展第三极“环渤海经济圈”辐射大西北的前沿地带。集通铁路贯穿全境,呼满省际通道、商张、商集、商化、商土等级公路四通八达。 集通铁路及省际通道、商都—张北、商都—乌兰哈达、商都—土牧尔台、商都—化德五条公路干线穿过县城七台镇。依据《商都县七台镇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城区规划总用地为28.5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为17.33平方公里,本次规划区位于七台镇城市建设用地及部分规划总用地范围内的12.76平方公里用地。 商都县有电力、重化工、农畜产品加工和矿产品四大主导产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正劲,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以物流运输和商贸餐饮为重点的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16.3%;财政收入完成7088万元,同比下降3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49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4元,同比下降20.2%。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镇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商都县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区改造相结合,2009年,投资4.1亿元,新建混凝土道路13条,面积7.6万平方米,同步铺设了排污管道6632延长米、供水管道。7900延长米、供热管道6000延长米;更新和栽植各类树木2.8万株,安装路灯332机,对街道两侧路林中毁坏枯死的树木进行了更换补植,新建道路全部实现了绿化亮化;在七台大街绿化带建防护栏4200延长米;完成了府前广场和文化公园广场改造任务;新建了华都、廉租房等住宅小区,实施了万福花园、新都佳苑等商住小区二期工程。城镇承载能力和聚集能力的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县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1.2亿元,同比增长24.4%。通过全方位建设,城镇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城镇人口由2008年的12.18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12.38万人,城镇化率由去年35.8%提高到今年的36.4%,提高了0.6个百分点。 2010年紧紧抓住全市“两个文明”现场会明年将在商都县召开的契机,大力开展以“兴城建、上水平、塑形象”为主题的“城镇建设年”活动,努力提高全县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坚持旧区拆迁改造与新区扩容相结合的原则,集中力量实施好七台镇市政建设工程,以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为重点,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为了进一步促进旧区更新改造,改善城市环境形象,落实商都县七台镇城市总体规划所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为七台镇区的土地使用、功能布局、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环境容量等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和措施,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工作的开展,特编制《商都县七台镇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二、上位规划要求 在上一轮《商都县七台镇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论述商都县七台镇的城市总体空间发展目标是:以经济繁荣、生活小康为目标,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把商都县建设为商贸繁荣,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城镇。构建以城市现状及自然地理条件,城市布局发展呈集中团状的空间布局形态。以“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