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初三化学酸和碱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5、使产生的热量迅速

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常见的酸

1、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成红色。

2、常见的酸有:

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碳酸H2CO3 醋酸CH3COOH.

4、打开装有浓盐酸的瓶盖,可以看到有白雾,这是因为盐酸有挥发性,质量会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溶解在空气中的水蒸汽中,从而形成的盐酸小液滴)。

5、人的胃液中有少量盐酸。

6、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散热。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如果不小心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7、浓硫酸有吸水性,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所以可用来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O2、CO2

1、碱的化学性质:

①碱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NaOH溶液、Ca(OH)2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色,使无色酚酞溶液色。

②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氢气

检验CO2用澄清石灰水,化学方程式:

NaOH能与CO2、SO3等反应,化学方程式:

2、Ca(OH)2粘土、沙子混合,可用来做,是因为。

3、NaOH固体在空气中不仅吸收H2O还能与CO2反应所以NaOH必须密封保存。

4、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5、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同的,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6、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含有相同的,所以碱也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化学方程式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

化学方程式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髙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净化.髙铁 酸钾受热时发生分解反应:4K2FeO4Δ 2X+4K2O+3O2↑,则X的化学式是 A.Fe B.FeO C.Fe2O3D.Fe3O4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钾、铁、氧原子个数分别为8、4、1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钾、铁、氧原子个数分别为8、0、10,则2X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R的化学式为Fe2O3,故选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Cl2B.H2C.NH3D.HCl 【答案】A 【解析】 【详解】 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可能是氯气,氢气为无色的无毒气体;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不可能生成氨气;氯化氢气体无色,不可能是氯化氢。故选A。 3.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质+氧气 = 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根据元素守恒,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选A。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是生成物B.测得反应后丁的质量为4g C.乙可能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可分析甲、乙、丙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丁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8g,故甲是生成物,且生成甲的质量为 8g;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为12g;由质量守恒定律,丁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丁的质量为12g﹣8g=4g,故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4g+5g=9g;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是生成物,故A说法正确;B、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4g+5g=9g,故B说法错误;C、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C说法正确;D、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所以属于分解反应,故D说法正确,大阿阿香B。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5.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 SO2 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 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答案】C 【解析】

最新 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及答案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C.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答案】B 【解析】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正确; B、同种元素原子核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错误; C、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正确。故选B。 2.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不同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由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以此来解答。 【详解】 A.反应物无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故B错误; C.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即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故C 正确; D.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有2种不同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3.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 .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 D .t 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知从0到t 1时间内丙物质逐渐减少,甲乙两物质逐渐增加。所以,丙为反应物,甲、乙为生成物,该反应分解反应,描述错误; B 、甲的生成量比乙多,但分子个数不知,相对分子质量甲不一定比乙大,描述错误; C 、 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描述正确; D 、t 1时,参加反应的丙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描述错误。 故选C 。 4.将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相等,则原混合气体中CO 和CO 2的质量比为 A .14:11 B .11:14 C .11:7 D .7:11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方程式:Ca (OH )2+CO 2═CaCO 3↓+H 2O ,分别设出CO 和CO 2的质量,利用生成的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列出等式,进行解答。 【详解】 解:设混合气体中CO 的质量为x ,CO 2的质量为y , 100=44 y x y

化学方程式练习大全含答案

化学方程式练习大全含 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3d14149857.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铜在空气中受热: 4.铝在氧气中燃烧: 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8.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 9.碳在不充的氧气中燃烧: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11.二氧化硫和氧气: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13.二氧化硫和水反应:14.三氧化硫和水反应: 15.生石灰溶于水:16.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17.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18.加热高锰酸钾: 19.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0.碳酸不稳定易分解:21.高温煅烧石灰石:22.锌和稀硫酸 23.铁和稀硫酸24.镁和稀硫酸 25.铝和稀硫酸 26.锌和稀盐酸 27.铁和稀盐酸 28.镁和稀盐酸 29.铝和稀盐酸3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31.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32.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33.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34.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35.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36.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37.盐酸和烧碱起反应:38.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39.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40.硫酸和烧碱反应: 41.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42.硝酸和烧碱反应: 43.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44.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45.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 46.硫酸和碳酸钠反应: 47.硫酸和大理石反应: 48.氢氧化钠与硫酸铜:49.氢氧化钙与硫酸铜:50.氢氧化钙与碳酸钠:51.氯化钙与碳酸钠: 52.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53.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 5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55.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56.甲烷在空气中燃烧:5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58.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59.植物的呼吸作用:60.植物的光合作用:

最新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3.0g 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 2和1.8g 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 .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 .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答案】C 【解析】 4.4gCO 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 ,1.8g 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 1.8g× 100%=0.2g ,生成物4.4g 二氧化碳和1.8g 水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 =1.2g+0.2g=1.4g ,1.4g <3g ,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g ﹣1.4g=1.6g ,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A 、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 、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 、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 、根据化合物原子的个数比=,则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 比为: =1: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 2.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C .图示中x 的数值为4 D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生成 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SiCl +2H Si+4HCl 一定条件 ,由方程式可知: 【详解】

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初三化学酸和碱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5、使产生的热量迅速 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常见的酸 1、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成红色。 2、常见的酸有: 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碳酸H2CO3 醋酸CH3COOH. 4、打开装有浓盐酸的瓶盖,可以看到有白雾,这是因为盐酸有挥发性,质量会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溶解在空气中的水蒸汽中,从而形成的盐酸小液滴)。 5、人的胃液中有少量盐酸。 6、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散热。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如果不小心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7、浓硫酸有吸水性,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所以可用来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O2、CO2 碱 1、碱的化学性质: ①碱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NaOH溶液、Ca(OH)2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色,使无色酚酞溶液色。 ②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氢气 检验CO2用澄清石灰水,化学方程式: NaOH能与CO2、SO3等反应,化学方程式: 2、Ca(OH)2粘土、沙子混合,可用来做,是因为。 3、NaOH固体在空气中不仅吸收H2O还能与CO2反应所以NaOH必须密封保存。 4、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5、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同的,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6、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含有相同的,所以碱也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最新考化学化学方程式及答案经典

最新考化学化学方程式及答案经典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物质质量/g25m188 反应后物质质量/g9待测384 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 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38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5g-9g=16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38g-18g=20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8g-4g=4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数值一定为mg,无法确定具体的数值,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6g:20g=4: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已知、、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 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子分解为原子,故分子一定发生改变,正确; B. 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 C. 该反应可表示为3X+Y=2Z ,错误; D. 一个Z 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正确。故选C 。 3.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X+3O 2CO +4H O 点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X 属于有机物 D .CO 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错误; B 、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C 、由2X+3O 2 2CO 2+4H 2O 可知,反应后碳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 在2X 中;反应后氧原子是8个,反应前应该是8个,其中2个包含在2X 中;反应后氢原子是8个,反应前应该是8个,包含在2X 中;由分析可知,每个X 中含有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化学式是CH 4O ,为有机物,正确; D 、CO 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错误。 故选C 。 【点睛】 有机物的定义: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等。 4.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 2 + 2NaOH = X + NaClO + 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A .H 2 B .NaCl C .HCl D .HClO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书写化学式的时候应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侧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应该相等。

最新化学方程式配平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方程式配平 1、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大): (1) P + O2 点燃P2O5 (2) C + O2点燃CO (3) Al + O2点燃Al2O3 (4)Fe + O2点燃Fe3O4 (5) Mg + O2点燃MgO (6) H2O2MnO2 H2O + O2↑ (7) H2O H2↑+ O2↑(8) H2+ O2H2O 1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 (1)CuSO4 +NaOH —Na2SO4 + Cu(OH)2 (2)Mg + HCl —MgCl2+ H2↑ (3)Fe2O3 + H2SO4Fe2(SO4)3+ H2O (4)Al + H2SO4 —Al2(SO4)3+ H2↑ (5)Fe(OH)3 + H2SO4Fe2(SO4)3+ H2O (6)Al2(SO4)3 +NaOH —Na2SO4 + Al(OH)3 3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1)KMnO4—K2MnO4+ MnO2+ O2↑ (2)Al + CuSO4 —Al2(SO4)3 + Cu (3)Zn + HCl —ZnCl2 + H2↑ (4)Al2O3 + H2SO4Al2(SO4)3 + H2O (5)Fe2(SO4)3+NaOH —Na2SO4+ Fe(OH)3 (6)Fe(OH)3+ H2SO4Fe2(SO4)3+ H2O (7)CH4+ O2点燃CO2 + H2O

(8) C + CO2高温CO (9)NH3+ O2催化剂NO + H2O (10) CO + Fe2O3高温Fe + CO2 二练习 1 在X + 2O2===CO 2 + 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A CO B CH4 C CH3OH D C2H4 2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式为:X + 3 O2=== 2CO2 + 3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A C2H4 B C2H4O C C2H6 D C2H6O 3在4Cu + 10HNO3 = 4Cu(NO3)3 + X + 5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A NO B NO2 C N2O D N2O3 4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 A AB2 B A2B2 C AB3 D A2B3 5某化合物R在空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R化学式叙述正确的是:() A R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 C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R不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但一定不含有氧元素 6 7物质W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了4.4克CO2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是:() A 一定含有C H元素,不含O元素 B 一定含有 C H 元素,可能有O元素 C 一定含有C H O三种元素 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8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过程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之比是:() A 1 :1 B 2 :1 C 2 :32 D 4 :32 9 10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化学】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髙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净化.髙铁 酸钾受热时发生分解反应:4K2FeO4Δ 2X+4K2O+3O2↑,则X的化学式是 A.Fe B.FeO C.Fe2O3D.Fe3O4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钾、铁、氧原子个数分别为8、4、1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钾、铁、氧原子个数分别为8、0、10,则2X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R的化学式为Fe2O3,故选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答案】D 【解析】 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错误; D、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正确。故选D。 3.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

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 C.此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如图: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构成可知,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D说法正确; 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故B说法错误;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构成可知,此反应有两种新物质生成,故C说法错误; D、由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故D说法错误.故选A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22215 反应后质量/g1029待测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化学方程式测试题一及答案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Fe :56 Mn:55 Cl: 35.5 S: 32 P :31 O: 16 C :12 H :1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3分×15=45分)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切化学反应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B. 镁在空气中燃烧,虽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大,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试管中残留物比反应物质量小,但这个反应也是遵循质量 守恒定律的。 D. 水蒸发为水蒸气,质量没有改变,由此可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2. 在化学反应中,A +B =C +D ,已知12克A 和18克B 恰好完成反应生成6克C ,则生成 了D 的质量是( ) A. 13g B. 24g C. 18g D. 26g 3. A 、B 在反应中的生成物是C ,若C 的化学式为A 2B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 A 2+B 2=2C B. 2AB +B 2=2C C. 2AB +A 2=2C D. 2A 2B +B =2C 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 参加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④⑥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 2H 2O 通电 2H 2↑+ O 2↑ B.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2NaOH + CuSO 4 === Na 2SO 4 + Cu(OH)2 C.硫在空气中燃烧:S + O 2 点燃 SO 2↑ D.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H 2O 2 H 2 + O 2↑ 6. H 2、O 2和N 2的混合气体20克,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18克水,则剩余的气体中不可能 是( ) A. H 2和N 2的混合气体 B. O 2和N 2的混合气体 C. H 2和O 2、N 2的混合气体 D. 2克N 2 7 .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 原理为Cl 2 + 2NaOH = X + NaClO + 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 A. NaCl B. H 2 C. HCl D. HClO MnO 2 △

化学方程式(总)答案

重要化学方程式小结 姓名 学号 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氯气中燃烧(方程式及现象) 2 Fe +3 Cl 2=2 FeCl 3 现象 发光放热,产生大量棕色烟 。 2. 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 Ca(ClO)2+CO 2+H 2O= CaCO 3+2 HClO ,2 HClO=2 HCl+O 2 3.铜粉/铁粉与硫粉共热 2 Cu+S= Cu 2S ; Fe +S= FeS 4.将碳粉/铜粉与浓硫酸/浓硝酸共热 C +2 H 2SO 4=△= SO 2↑+ CO 2↑+2 H 2O , C +4 HNO 3=△= 4 NO 2↑+ CO 2↑+2 H 2O ; Cu +2 H 2SO 4=△= SO 2↑+ CuSO 4+2 H 2O , Cu +4 HNO 3=△= 2 NO 2↑+ Cu(NO 3)2+2 H 2O 5. H 2S 通入浓硫酸中 H 2S + H 2SO 4== SO 2↑+ S ↓+2 H 2O 或3H 2S (过量)+ H 2SO 4== 4S ↓+4H 2O 6.工业上用接触法制硫酸 4 FeS 2 +11 O 2= 煅烧= 8 SO 2 +2 Fe 2O 3 , 2 SO 2 +O 2 2SO 3 , H 2O + SO 3== H 2SO 4 。 7. 电解熔融的Al 2O 3 2 Al 2O 3=电解= 4Al+3O 2 8.Na 2O 2与CO 2/H 2O 反应(标出电子转移) 2 Na 2O 2+2 CO 2=2 Na 2CO 3+ O 2 ,2 Na 2O 2 +2 H 2O = 4 NaOH+O 2。 9、.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 第一步: NaCl(饱和)+NH 3+CO 2+H 2O= NaHCO 3↓+NH 4Cl 第二步: 2 NaHCO 3=△= Na 2CO 3+CO 2↑+H 2O 10.工业上生产HNO 3 4 NH 3+5 O 2 ==== 4 NO+6 H 2O ,2 NO + O 2 ==2NO 2,3 NO 2+H 2O=2 HNO 3+NO 。 11.镁在CO 2中燃烧: 2 Mg+ CO 2 =点燃=2 MgO+ C 12.Al 与Fe 2O 3发生铝热反应 2 Al+ Fe 2O 3 = 点燃= Al 2O 3+2 Fe 13.Fe 粉在水蒸汽中加热 3 Fe +4 H 2O =高温= Fe 3O 4+2 H 2 14.将Al/硅单质投入NaOH 溶液中共热(标电子转移) 2 Al+2 NaOH+6 H 2O ==2 NaAlO 2+3H 2↑+4 H 2O , Si +2 NaOH+2 H 2O ==Na 2SiO 3+2 H 2↑ 15.实验室制NH 3 Ca(OH)2+2 NH 4Cl=△= CaCl 2+2 NH 3↑+2 H 2O 16.实验室制CO 2/SO 2/C 2H 2 CaCO 3+2 HCl == CaCl 2+CO 2↑+H 2O , Na 2SO 3+H 2SO 4=△= Na 2SO 4+SO 2↑+H 2O , CaC 2+2 H 2O == Ca(OH)2+C 2H 2↑。 17.实验室制C 2H 4 CH 3CH 2OH ——→ CH 2=CH 2↑+H 2O 18.苯的取代反应(溴代/硝化) +Br 2—→ -Br +HBr , +HNO 3——→ -NO 2 +H 2O 。 19.氯乙烷的主要反应(水解/消去)CH 3CH 2Cl+NaOH ——→ CH 3CH 2OH+NaCl , CH 3CH 2Cl+NaOH ——→ CH 2=CH 2↑+H 2O+NaCl V 2O 5 450℃ 失1e 得1e - 失1e 得1e - 催化剂 失2×3e - 得 6×1e - 失1×4e - 得4×1e - 浓硫酸 170℃ Fe 浓硫酸 50-60℃ H 2O △ 醇 △

高一必修一化学方程式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1》化学方程式归纳 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与氧气:常温:点燃: 2.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与硫酸反应: 4.氧化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6.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_ 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离子方程式:__ ________________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 8.①向碳酸钠溶液滴入少量稀盐酸: 向稀盐酸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②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 ③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④碳酸氢钠与盐酸: ⑤少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 少量氢氧化钙溶液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⑥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 ⑦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 ⑧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二、铝及其化合物 1.铝与氧气的反应: 2.铝与氧化铁反应(铝热反应): 3.铝和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和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氧化铝和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氧化铝和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氢氧化铝和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氢氧化铝和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氢氧化铝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硫酸铝与氨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12.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13.电解氧化铝: 三、铁及其化合物 1.铁与氧气反应: 铁与硫反应: 2.铁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与CuSO4溶液: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和水蒸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氧化铁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6.CO还原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化学化学方程式及答案

考化学化学方程式及答案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物质质量/g25m188 反应后物质质量/g9待测384 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 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38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5g-9g=16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38g-18g=20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8g-4g=4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数值一定为mg,无法确定具体的数值,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6g:20g=4: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 、由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故A 正确; B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 不正确; C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后分子数增多,故C 正确; D 、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D 正确。 故选B 。 【点睛】 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变可不变。 3.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C .图示中x 的数值为4 D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生成 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SiCl +2H Si+4HCl 一定条件 ,由方程式可知: 【详解】 A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 正确; 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 不正确; C 、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 的数值为4,故C 正确; D 、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 正确。故选B 。 4.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碳化硅(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 氢氧化钠发生反应:SiC+2NaOH+2O2高温 Na2SiO3+X+H2O,下列有关X物质的化学式推断 中,正确的是() A.SiO2 B.CO C.CO2 D.Na2CO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Si,1;C,1;Na,2;O,6;H,2;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Si,1;Na,2;O,4;H,2;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和2,故X的化学式为CO2 故选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用,只有掌握了这一知识的内涵,就能正确解答. 2.已知、、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 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子分解为原子,故分子一定发生改变,正确; B. 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 C. 该反应可表示为3X+Y=2Z,错误; D. 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正确。故选C。

3.火箭常用联氨(N2H4)作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NO2X+2H2O.则X 的化学式是() A.N2B.NO2C.NH3D.N2O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在 N2H4+2NO2X +2H2O反应中,反应前共有氮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2个;反应后的原子为:氢原子4个、氧原子2个,则2X中含有氮原子4个,故X的化学式为N2,故选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10m87 反应后的质量/g233025 A.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 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m的数值为32 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10g﹣2g=8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g;同理可以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30g﹣8g=22g;W是生成物,生成的W的质量为25g﹣7g=18g;由质量守恒定律,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 的质量为22g+18g﹣8g=32g,故m的数值为32g+3g=35g。该反应的反应物为X和Y,生成物是Z和W。 【详解】 A、若W为水,则X或Y不一定为酸或碱,如甲烷等有机物燃烧也能生成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无法确定Z和W的类别,该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化学方程式专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方程式专题(含答案)经典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由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可知,该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故B正确;C、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由图示可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故C错误;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2.将铜投入浓硝酸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 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氢D.二氧化氮 【答案】D 【解析】 【详解】 浓硝酸中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铜中含有铜元素,所以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二氧化碳、氢气无味,故选:D。 3.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A.12g B.11g C.9g D.14g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两者反应时的质量关系可知,两者反应的质量比是1:1,则可判断6g A和8g B2充分反应时B2会剩余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AB会是12g。故选A。 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所示,由该图示不能得出的的结论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氟气比氧气更活泼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D.丙不是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根据反应条件和图中信息知,A、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氟气能把氧气置换出来,说明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4个分子,反应后5个分子,反应前后应分子数目已改变;D、丙是氟化氢,不是氧化物。故选C。 点睛∶对于金属来说,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对于非金属单质来说,同样是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 5.已知、、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 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子分解为原子,故分子一定发生改变,正确; B. 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

【化学】化学方程式试题和答案

【化学】化学方程式试题和答案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 A.CH4O B.CH2O2C.C2H6O D.C2H4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2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2;根据所生成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判断四个选项中符合此特点的化学式即该物质的化学式。 【详解】 A、根据化学式C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化学式CH2O2,可知该物质中 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式C2H5OH,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学式C2H4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增多的质量是生成的质量。X反应后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18g-

信息型化学方程式及答案

信息型化学方程式书写专题练习 冶建学校 杨江宁 在初中化学试题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信息型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题,这种题和生产、生活实际密切 联系,并紧跟前沿科技,对开拓学生视野,培养科学精神以及发展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能力都有极大的作用。解答这类习题,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审题,充分挖掘题设条件,利用所给信息确定反应物、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各类反应的规律写出化学方程式。 例如:1、(1)人类很早就发现,孔雀石(碱式碳酸铜)在熊熊燃烧的树木中灼烧,树木的余烬里会 有一种红色光亮的金属凝固出来,写出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雀石的化学式可看作:Cu(OH)2?CuCO 3,Cu(OH)2和CuCO 3分别分解后的产物之和就是孔雀 石受热分解后的产物。同理,Fe 3O 4的化学式可看作:FeO?Fe 2O 3,写出孔雀石、Fe 3O 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慢慢地生成一层铜锈(碱式碳酸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已知碱式碳酸铜在受热条件下会分解成CuO 、H 2O 和CO 2,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反应,由生成物中有氧化铜这一条件,可知题中的“红色光亮的金属”应为铜,而CuO →Cu ,必须加入还原剂,题中可能的还原剂只能是和碳有关的物质,则可以得出有关的反应是: Cu 2(OH)2CO 32CuO+H 2O+CO 2↑,2CuO+C 2Cu+CO 2↑ (2)由题设条件可以写出:Cu(OH)2+2HCl==CuCl 2+2H 2O ·········① CuCO 3+2HCl==CuCl 2+2H 2O+CO 2↑ ·········② 合并①②可得: Cu 2(OH)2CO 3+4HCl==2CuCl 2+4H 2O+CO 2↑ 完成了孔雀石和盐酸的反应,写Fe 3O 4和盐酸的反应就很容易了: FeO+2HCl==FeCl 2+H 2O ·········① Fe 2O 3+6HCl==2FeCl 33H 2O ········② 合并①②可得: Fe 3O 4 +8HCl==FeCl 2+2FeCl 3+4H 2O (3)根据生成物是碱式碳酸铜,其中含有Cu 、C 、O 、H 四种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中 应有铜,另外还应有含H 、C 、O 的单质或化合物,可以确定反应物有:H 2O 、O 2和CO 2,化学方程式为:2Cu+O 2+CO 2+H 2O==Cu 2(OH)2CO 3。 可见,只要充分分析题意,就可以化难为易,化解问题。 又例如2、国外最近开发出一种高效的水果长期保鲜技术:在3℃和潮湿的条件下,通过低压水银灯 的照射,在光的作用下,使水果储存过程中,释放出的乙烯(化学式为C 2H 4,它能催熟水果)转变为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是一个新科技信息题,解答此题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有新鲜感,同 学们也爱做。此题易错答成:C 2H 4 C 2H 5OH ,实际上水在这里应是反应物,这从质量守恒定律中 很容易看出,正确的是:C 2H 4+H 2O C 2H 5OH (乙烯水化法制乙醇)。 下面是部分信息型化学方程式练习: 一、生活信息题: 1、做馒头时,面团经发酵后生成一些酸(用HX 表示其化学式),此时可加一些纯碱溶液,用力揉合,面团变得疏松多孔。原因是面团中的酸能与纯碱反应产生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一些铝制器皿,在清洗铝制器皿表面的污垢时,不能使用热的碱性溶液,因为铝能与热的碱性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水发生作用而被腐蚀,生成偏铝酸钠(NaAlO 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牙膏中添加有少量的氟化物如氟化钠(NaF )等。刷牙时氟化钠跟牙齿矿物质——羟磷石 [Ca 10(PO 4)6(OH)2]反应生成氟磷灰石[Ca 10(PO 4)6F 2],氟磷灰石具有更能抗酸(牙缝中食物残渣发酵生成的有3℃,H 2O 光 3℃ 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