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戎阅读答案

王戎阅读答案

王戎阅读答案
王戎阅读答案

篇一:王戎阅读答案

《晋书王戎列传》阅读答案王戎,字浚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核心提示:王戎,字浚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烂烂,如岩下电。

王戎,字浚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烂烂,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浚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钟会伐蜀,过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乃会败,议者以为知言。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节选自《晋书王戎列传》)注①虓(xiāo):怒吼。②赙(fù):赠送财物助人治丧。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奇:认为……奇异 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适:往,到 c.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减:不如,比不上 d.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坐:犯罪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戎尝与阮籍饮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以母忧去职不赂者以赂者丧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戎聪明睿智的一组是( ) ①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②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③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④故吏赙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⑤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⑥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戎小时候视力极佳,看太阳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下的电光。” b.阮籍与王浑、王戎俱为好友。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时间却很长,主要是阮籍认为王戎比王浑清逸可赏。 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d.和峤在服丧期间,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皇帝认为和峤哀伤过度,并为此担忧,但刘毅认为王戎比和峤更让人感到忧虑。20.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成现代汉语。(1)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2)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

1.文言实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质是依据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它的含义。它是山东卷历年阅读的必考内容。根据考试说明,应注意三点:一是考查范围为“常见文言实词”,包括考纲所列的120个常见实词及初课本中出现的实词。二是考查重点为“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在具体的文言语境中的含义(一般可以结合上下文推测出来),而不是在词典中的解释。三是考查层级为“理解”,是指不考查名词术语,而是侧重于考查通过掌握文言实

词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从命题实践看,命题有三个特点: (1)所考实词越来越贴近120个常见实词,越来越贴近教材。 (2)一词多义是考查的重中之重。因此,掌握实词的多个意义和根据语境去选择恰当的义项仍然是考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将不可忽视。 (3)题型稳定。一是在选择题中单独设题考查,多为“四选一”,经常设置为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二是在主观题(即翻译题)中重点考查。2.文言虚词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以及兼词等,其数量虽不及实词多,但它们大多“身兼数职”,一词多义,多性,表多种关系、多种语气,其使用频率之高、用法之灵活、语法功能之强,都远胜过实词,因此,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我们理解文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山东卷一直单独设题,作为必考点每年都考。从命题看,山东卷考文言虚词有以下特点: (1)考试范围明确:只考18个常用虚词,绝不超纲。 (2)考试重点突出:在18个虚词中重点考查核心、高频虚词,如“而”“以”“之”“其”,重现率高。 (3)意义和用法皆考。所谓“意义”,就是虚词的义项;“用法”,是指它属什么词性及其在句中的功能。

(4)题型稳定:①单选题;②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③与课本关联度高,设题是在一组题目中对一个虚词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辨析,一句是选文当中的,一句是课文中的;④一次考四个虚词。3.筛选信息筛选文中的信息主要是筛选与题干相关的语句。此考点的核心是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作为山东卷的必考点,它的命题同全国其他省市一样:内容、格式较为固定。 (1)内容:①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的信息,②表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③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聪明才智的信息,④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 (2)题型:采用客观选择题,考查考生对某一方面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辨识的能力;从阅读材料中选出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每组为一项,要求选出符合某一方面信息的选项。4.分析概括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阅读中的重点与难点,地位仅次于文言翻译,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意的准确而全面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考查题型为选择题。对应原文顺序,依次设置四个选项,要求选出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选项的表述往往是以意译为主,只说出原文相关层次或段落的大意。这类题通常在人物传记的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上设陷,其错误项设陷点通常为时空错位(如2010年高考卷)、无中生有(如2009年高考卷),又因为多为文意意译的表述,也有在关键性文言词语翻译理解上和文句之间的意义关系上设陷(如2008年高考卷)。值得注意的是错误点很细小,需要细心和一定的做题技巧。5.文言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是文言文阅读最重要的考点,是高考考查中的一种综合性考查方式,旨在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文章的内容。山东卷在这方面的考查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句为三句,句子不长,大都为叙事性语句。 (2)考点全面而突出。全面: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重要虚词及特殊句式均有所涉及。突出:突出对关键实词和特殊句式的考查。 (3)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直接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去,译出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在难以直译的时候,才酌情采取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晋书王戎列传》阅读答案

16.d [d.“坐”表被动,被判罪。]17.d [a.而且,表并列/并且,表递进;b.介词,跟/连词,和;c.助词,的/主谓之间;d.因为。]18.b [②表现其镇定,④表现其廉洁,⑥做事认真。]19.c [c.“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不当,“容貌憔悴”主要是因母去世哀伤所致。]20.(1)王戎感到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他是什么样的人?”(2)钟会讨伐蜀国,路过时与王戎告别,问有何计策。(3)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谨慎的人鄙视,因此损害了名声。

《晋书王戎列传》阅读答案译文

王戎,字浚冲,是琅琊临沂人。父亲王浑,是凉州刺史。王戎幼时聪明过人,神采清朗。看太阳而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崖下的电光。”王戎六、七岁的时候,在宣武场看杂技表演,猛兽在牢笼中怒吼,吼声震动天地。众人都逃走,只有王戎

站立不动,神态自若。魏明帝在楼阁上看见以后认为王戎很奇异。又曾经和一群小孩在路边嬉戏,看见李树上有很多果实,同辈的人都争着奔向那棵树,只有王戎自己不前往。有的人询问其中的原因,王戎说:“树长在路边却结了很多果实,一定是苦涩的李子。”摘取果实后的确这样。阮籍和王浑是朋友。王戎十五岁时,随父亲王浑在郎舍。王戎比阮籍小二十岁,阮籍却和王戎交往。阮籍常常到王浑处,停一会儿就离开,去看王戎,很久才出来。阮籍对王浑说:“王戎清逸可赏,不是你这类人能比的。和你一起谈话,不如和王戎一起谈论。”等王浑在凉州去世,以前官吏赠给王戎治丧的财物达几百万。王戎推辞不接受,因为这名声远扬。王戎曾经和阮籍喝酒,当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座,阮籍因为酒少,没有给刘昶倒酒,刘昶也不怨恨。王戎感到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他是什么样的人?”阮籍说:“对(酒量)比公荣大的人,不可以不和他喝酒;对酒量不如公荣的人,也不敢不和他一起喝酒;只有对公荣,可以不跟他喝酒。”王戎常常和阮籍到竹林游玩,王戎曾经来晚。阮籍说:“庸俗的家伙又来败坏人的心情。”王戎笑着说:“你们这类人的心情难道也容易败坏吗?”钟会讨伐蜀国,路过时与王戎告别,问有何计策。王戎说:“道家有句话说‘有功而不依靠’,不是成功难,而是保成功难。”等钟会失败,商议的人认为他深懂古人的话。被征召做侍中。南郡太守刘肇在筒中装了五十匹绢贿赂王戎,被司隶检举,王戎因为知道而没有接受,所以没有被定罪。但是议论的人认为王戎有过错。皇帝对朝臣说:“王戎的行为,难道是怀有私心不当而得吗,这正是他不想做奇异的事情罢了!”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谨慎的人鄙视,因此损害了名声。王戎在职虽然没有特殊的才能,但是各种事情做得很有成绩。后来升迁光禄勋、吏部尚书,因为母亲去世离职。生性很孝顺,不被礼制约束,喝酒吃肉,有时看别人下棋,但是面貌憔悴,拄杖才能起身。当时和峤的父亲也去世,他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悲伤的程度比不上王戎,皇帝对刘毅说:“和峤哀伤过度,让人担忧。”刘毅说:“和峤居丧时虽然睡在草垫上,吃粥,这是用生进孝。至于王戎,是用死进孝,您应当先担忧他。”王戎以前有吐痰的病,居丧期间更加厉害。皇帝派遣医生为他治疗,并赐给他药物,又断绝宾客来往。

篇二:王戎阅读答案

《王戎识李》文言文阅读答案,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王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一、解释带点词_百度作业帮《王戎识李》文言文阅读答案,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王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一、解释带点词1、常与诸小儿游2、诸儿竞走取之3、唯王戎不动二、翻译句子1、李树多子折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取之,信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冰凝ipke2014-09-22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大家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一、与:和诸:众竞:争逐二、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大家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一、与:和诸:众竞: 争逐二、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情系诗诗2014-09-22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大家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您的位置:>>王戎识李阅读答案_文言文王戎识李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文言文《》选自,其原文如下:【原文】。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尝〕曾经。③〔诸〕众多,一些,这些④〔游〕玩耍。⑤〔子〕果实。⑥〔折枝〕压弯了树枝。⑦〔竞〕争着。⑧〔走〕跑。⑨〔信然〕的确是这样。⑨〔唯〕只有。⑩〔信〕果真。【翻译】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标准化试题(含答案)

新部编版四语上标准化试题+课内阅读(附答案) (标准化试题内容与本课所编知识点梳理同步)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一、标准化试题: 1.读拼音写字词。 (1)大半生的ró马生涯让他饱chá了战争的苦痛。 (2)她是参加接力比赛zhū多选手中wé一的一个女选手,但成绩却毫 不逊色于其他男jì (3)写同音字,组成词语。 [róng] 装形 [zhū] 网 [jìng] 赛爱 2 王戎(lóng róng)诸小儿(zū zhū)竞走(jìn jìng) (戎戒)备 (戎戒)马 (竞竟)赛究(竞竟) (竞竟)争 (竞竟)然 3.王戎( ),尝与( )游。看道边李树( )折枝,诸儿( ),唯戎(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 ),此必( )。”取之,( )。 4.《王戎不取道旁李》讲的是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小朋友,只有王戎站着不动的故事。王戎不去摘是因为他认为“。”(用文中原句)。 5.“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中的“折”读音是()。A.zhē B.zhé C.shé 6.诸儿竞走取之——“之”是指() A.它,指李子。 B.知道。 C.他,指王戎。 7.人问之——“之”是指() A.它,指李子。 B.起来。 C.他,指王戎。 8.取之信然——“之”是指() A.之间 B.它,指李子。 C.的。 9.选出下列加点的“之”字所指代的对象。之:A它,指李子;B他,指王戎。 (1)诸儿竞走取之。 ( ) (2)人问之。 ( ) (3)取之,信然。( ) 10.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儿竞走.取之(跑) B.唯.戎不动(只有)

C.人问之.(它,指“道边的李子”) D.取之信.然(确实这样) 1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与诸小儿游(尝:曾经。) B.此必.苦李(必:必须。) C.诸儿竞走.取之(走:跑。) D.唯.戎不动(唯:只有。) 二、先解释加点字,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1)解释加点字意思。 尝:_________________。诸:_________________。游:_________________。(2)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1)解释加点字意思。 子:___________。折枝:___________。竞:___________。 走:___________。唯:_____________。之:___________。 (2)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加点字意思。 之:___________。曰:___________。子:___________。 此:___________。必:_____________。之:___________。 信然:___________。 (2)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 (一)背写课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 ⑴诸儿竞走取之( ) ⑵人问之( ) ⑶取之,信然( ) 2.文章开头交代“王戎七岁”有()作用。 A.王戎骄傲自大,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B.暗示王戎年幼,间接写出了他的聪慧 C.夸赞、欣赏王戎人为人 3.翻译句子: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信然”一词看,旁人对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样的态度?() A.信服 B.征服 C.服从 5.王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时,他会想些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戎与诸小儿想比有哪些过人之处?(多项选择)

小升初文言文练习(10--20)

其十一: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 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文中加点字“其”都起指代作用,请分别写出它们各指什么? (1)其.子随之而泣() (2)其.母曰() 2、写出下面加点的“而”字的作用。 (1)待父母而.学者也(表递进,) (2)子而不信其.母(则,就) 3、写出下面“之”字在不同语境中不同含义。 (1)曾子之妻之市()() (2)其子随之而泣() (3)曾子欲捕彘杀之() (4)今子欺之() 4、下列加有下划线的字在文中理解有误的一项() A、汝还(回来) B、顾反为汝杀彘(返回) C、特与婴儿戏耳(开玩笑) D、遂烹彘也(烧煮) 5、翻译“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如今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 6、“特与婴儿戏耳”的意思是——() A、特意跟婴儿开开玩笑而已 B、特地于婴儿看戏罢了 C、三岁的小兽跟孩子戏耍而已 D、只不过同孩子说着玩玩,开开玩笑罢了 7、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嘲讽曾子杀猪的迂腐不化、小题大做 B、说明孩童时期正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不能用谎言教育子女 C、说明父母教育子女要身教胜于言教,一旦许诺就要说到做到 D、说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其十二: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竟遮道讪笑,冕亦笑。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窃.入学舍:②时冕父已卒.:.③儿痴.如此:④恬.若不见:

咏雪王戎识李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完整版

咏雪王戎识李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识李》 注释】 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一些,这些。③〔游〕玩耍。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竞〕争着。⑦〔走〕跑。⑧〔信然〕的确是这样。 6、解释下面划画线字的意思:(4分) (1)俄而雪骤()(2)撒盐空中差可拟() (3)尝与诸小儿游()(4)唯戎不动()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8、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取之,信然。 C、学而时习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9、【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4分) 答: 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6、(4分)(1)骤(急)(2)差(大体) (3)尝(曾经)(4)唯(只、只是) 7、(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如比作柳絮因风飘起(关键词:若(如),因(趁、乘)各0.5分;意思顺1分)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李树长在路旁并且长满了果实,这一定是苦的李子(关键词:此(这),必(一定);意思顺1分) 8、(3分)A 9、(4分)(2分)【甲】『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只要写对一点就给1分);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1分)。 (2分)【乙】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三思后行,能根据观察推理判断,少走弯路(意思到就给2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一练含答案 一、注音。 戎()诸()竞() 二、比一比,组词语。 戎()诸()竞()唯() 戒()储()竟()维() 三、选一选。 1.诸儿竞走取之——“之”是指() A.它,指李子。 B.知道。 C.他,指王戎。 2.人问之——“之”是指() A.它,指李子。 B.起来。 C.他,指王戎。 3.取之信然——“之”是指() A.之间 B.它,指李子。 C.的。 四、课文这个小故事,主要写王戎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五、写出近义词。

戎装——()竞赛——()唯有——() 六、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1.写出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之信然。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读一读,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 ⑴诸儿竞走取之( ) ⑵人问之( ) ⑶取之,信然( ) 2.文章开头交代“王戎七岁”有()作用。 A.王戎骄傲自大,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B.暗示王戎年幼,间接写出了他的聪慧 C.夸赞、欣赏王戎人为人 3.翻译句子: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信然”一词看,旁人对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样的态度?() A.信服 B.征服 C.服从

咏雪王戎识李阅读练习及答案

咏雪王戎识李阅读练习及 答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识李》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一些,这些。③〔游〕玩耍。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竞〕争着。⑦〔走〕跑。⑧〔信然〕的确是这样。6、解释下面划画线字的意思:(4分) (1) 俄而雪骤( ) (2) 撒盐空中差可拟( ) (3)尝与诸小儿游( ) (4)唯戎不动 ( )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8、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 、取之,信然。 C、学而时习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9、【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4分) 答: 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6、(4分)(1)骤( 急 )(2) 差(大体 )

(3)尝(曾经 )(4)唯(只、只是) 7、(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如比作柳絮因风飘起(关键词: 若(如),因(趁、乘)各分;意思顺1分)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李树长在路旁并且长满了果实,这一定是苦的李子(关键词:此(这),必(一定);意思顺1分) 8、(3分)A 9、(4分)(2分)【甲】『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只要写对一点就给1分);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1分)。 (2分)【乙】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三思后行,能根据观察推理判断,少走弯路(意思到就给2分)。

《晋书-王戎列传》阅读附答案

《晋书?王戎列传》阅读附答案 《晋书?王戎列传》阅读附答案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烂烂,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钟会伐蜀,过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乃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节选自《晋书?王戎列传》) 注①虓(xiāo):怒吼。②赙(fù):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奇:认为……奇异 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适:往,到 C.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减:不如,比不上 D.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坐:犯罪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戎尝与阮籍饮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以母忧去职不赂者以赂者丧 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戎聪明睿智的一组是() ①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②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③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④故吏赙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⑤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⑥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戎小时候视力极佳,看太阳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下的电光。”

《王戎不取道旁李》同步练习及答案(部编版四上)

二、写出近义词。 戎装——()竞赛——()唯有——() 三、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1.写出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之信然。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一读,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 ⑴诸儿竞走取之( ) ⑵人问之( ) ⑶取之,信然( ) 2.文章开头交代“王戎七岁”有()作用。 A.王戎骄傲自大,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B.暗示王戎年幼,间接写出了他的聪慧 C.夸赞、欣赏王戎人为人 3.翻译句子: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信然”一词看,旁人对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样的态度?() A.信服 B.征服 C.服从 参考答案: 一、róng zhū jìng wéi 二、武装比赛只有 三、1.(1)看到道的一边有一棵李子树,伙伴们都过去折枝获取李子。(2)把李子摘下来一尝果然是那样。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多动脑想一想,多思考其中的道理,不能盲目的跟从。 四、 1.⑴代词,代指李子 ⑵代词,代指王戎 ⑶代词,代指李子 2.B 3.略 4. A

王戎阅读答案

篇一:王戎阅读答案 《晋书王戎列传》阅读答案王戎,字浚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核心提示:王戎,字浚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烂烂,如岩下电。 王戎,字浚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烂烂,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浚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钟会伐蜀,过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乃会败,议者以为知言。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节选自《晋书王戎列传》)注①虓(xiāo):怒吼。②赙(fù):赠送财物助人治丧。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奇:认为……奇异 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适:往,到 c.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减:不如,比不上 d.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坐:犯罪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戎尝与阮籍饮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以母忧去职不赂者以赂者丧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戎聪明睿智的一组是( ) ①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②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③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④故吏赙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⑤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⑥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戎小时候视力极佳,看太阳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下的电光。” b.阮籍与王浑、王戎俱为好友。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时间却很长,主要是阮籍认为王戎比王浑清逸可赏。 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d.和峤在服丧期间,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皇帝认为和峤哀伤过度,并为此担忧,但刘毅认为王戎比和峤更让人感到忧虑。20.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成现代汉语。(1)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2)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 1.文言实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质是依据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它的含义。它是山东卷历年阅读的必考内容。根据考试说明,应注意三点:一是考查范围为“常见文言实词”,包括考纲所列的120个常见实词及初课本中出现的实词。二是考查重点为“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在具体的文言语境中的含义(一般可以结合上下文推测出来),而不是在词典中的解释。三是考查层级为“理解”,是指不考查名词术语,而是侧重于考查通过掌握文言实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世说新语两则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对比阅读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fǔ,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甲文选自(朝代)人(姓名)组织编写的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 2.两篇文章都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甲文是。乙文则是(用课文原句填空)。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中三个儿女的回答都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B.甲文最后交代兄女(道韫)的身份,暗示谢太傅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C. 乙文的故事主旨在于说明人的先见之明。 D.两篇文章都涉及对一个问题的看法,甲文不同角度咏雪,乙文相同角度强调修补防盗。 4.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只填序号) 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谦词有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 C.裁如星点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解释下列词语 ①内集②俄而③欣然④智子 7.翻译句子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③暮而果大亡其财。 8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9.《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10. 假如你是这“邻人”,在知道被怀疑后,你是否会去跟那“富人”说明真相,为什么?

人教部编版2020年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拼一拼,写一写。 nǎo dai shì xiàn yǐng zi guā fēng huā tán sōng ruǎ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屉”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第五笔是“∟” B. “遭”共十四画,第四笔是“一” C. “瓶”共十画,第九笔是“、”。 D. “缀”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共十一画。 3.组词。 等________ 爷________ 非________ 柴________ 诉________ 寺________ 斧________ 靠________ 紫________ 拆________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张灯结彩万像更新零七八碎美不盛收 B. 赞叹不已别无所求随心所欲安然无恙 C. 和睦相处喜气洋洋肃然起敬遮天盖地 D. 万不得已能歌善舞行善积德两面三刀 5.用括号里提示的方法理解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有时候,为了更自由,它索性到树林里去练。(找近义词) 索性:________ (2)小狗感到受了委屈,低着头,含着泪水默默走开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委屈:________ (3)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圈套:________ 6.解释划线的词语。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喜________。 三军________。 7.下列句子中,意思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B. 我曾经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2019年阅读答案: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含答案)-精选word文档 (2页)

2019年阅读答案: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含答案)-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阅读答案: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含 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 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 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 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 显名。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 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 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 功难,保之难也。”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 得不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峤亦居父丧, 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 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 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 [注]①虓(xiāo),怒吼。②赙(fù),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习题2套(附答案)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第一课时 一、注音。 戎()诸()竞() 二、比一比,组词语。 戎()诸()竞()唯() 戒()储()竟()维() 三、选一选。 1.诸儿竞走取之——“之”是指() A.它,指李子。 B.知道。 C.他,指王戎。 2.人问之——“之”是指() A.它,指李子。 B.起来。 C.他,指王戎。 3.取之信然——“之”是指() A.之间 B.它,指李子。 C.的。 四、课文这个小故事,主要写王戎是个的人。 【答案】 一、rónɡzhūjìnɡ

二、戎装戒备诸侯储蓄竞赛竟然唯一维护 三、1.A 2.C 3.B 四、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 第二课时 一、写出近义词。 戎装——()竞赛——()唯有——() 二、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1.写出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之信然。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一读,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 ⑴诸儿竞走取之( )

⑵人问之( ) ⑶取之,信然( ) 2.文章开头交代“王戎七岁”有()作用。 A.王戎骄傲自大,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B.暗示王戎年幼,间接写出了他的聪慧 C.夸赞、欣赏王戎人为人 3.翻译句子: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信然”一词看,旁人对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样的态度?() A.信服 B.征服 C.服从 【答案】 一、武装比赛只有 二、1.(1)看到道的一边有一棵李子树,伙伴们都过去折枝获取李子。 (2)把李子摘下来一尝果然是那样。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多动脑想一想,多思考其中的道理,不能盲目的跟从。 三、1.⑴代词,代指李子⑵代词,代指王戎⑶代词,代指李子 2.B 3.略 4. A

《咏雪》《王戎识李》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一寸光阴不可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识李》 注释】 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一些,这些。③〔游〕玩耍。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竞〕争着。⑦〔走〕跑。⑧〔信然〕的确是这样。6、解释下面划画线字的意思:(4分) (1) 俄而雪骤( )(2) 撒盐空中差可拟( ) (3)尝与诸小儿游( )(4) 唯戎不动( )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8、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 、取之,信然。 C、学而时习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9、【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4分) 答: 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6、(4分)(1) 骤( 急 )(2) 差(大体 ) (3)尝(曾经 )(4) 唯(只、只是) 7、(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如比作柳絮因风飘起(关键词: 若(如),因(趁、乘)各0.5分;意思顺1分)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李树长在路旁并且长满了果实,这一定是苦的李子(关键词:此(这),必(一定);意思顺1分) 8、(3分)A 9、(4分)(2分)【甲】『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只要写对一点就给1分);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1分)。 (2分)【乙】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三思后行,能根据观察推理判断,少走弯路(意思到就给2分)。 1

咏雪王戎识李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修订版

咏雪王戎识李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识李》 注释】 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一些,这些。③〔游〕玩耍。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竞〕争着。⑦〔走〕跑。⑧〔信然〕的确是这样。 6、解释下面划画线字的意思:(4分) (1) 俄而雪骤( )(2) 撒盐空中差可拟( ) (3)尝与诸小儿游( )(4)唯戎不动( )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8、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 、取之,信然。 C、学而时习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9、【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4分) 答: 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6、(4分)(1)骤( 急 )(2) 差(大体 ) (3)尝(曾经 )(4)唯(只、只是) 7、(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如比作柳絮因风飘起(关键词: 若(如),因(趁、乘)各0.5分;意思顺1分)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李树长在路旁并且长满了果实,这一定是苦的李子(关键词:此(这),必(一定);意思顺1分) 8、(3分)A 9、(4分)(2分)【甲】『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只要写对一点就给1分);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1分)。 (2分)【乙】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三思后行,能根据观察推理判断,少走弯路(意思到就给2分)。

王戎七岁游阅读答案

篇一:王戎七岁游阅读答案 篇二:王戎七岁游阅读答案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1.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诸儿竞走取之(跑 ) b.惟戎不动(只有 ) c.人问之(它,指“道边的李子” ) d.取之信然(确实这样) 3.你读了本文有什么感受(2分) 4.请概括王戎具备了哪些良好素质(2分) 【试题解析】略 根据文言汉语网分析,试题“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惟...”主要考查了对【人物传记类】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本站归纳了以下解题思路:考点1:人物传记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写作上的特点(1)文段一般介绍的顺序是:姓名→籍贯→管职→经历→事件。如2003年的“裴矩传”依此介绍了“裴矩的字(弘大)、籍贯(河东闻喜人)、家境(早孤)、学识(博学)、官职(吏部侍郎)”等。事实上,我们学生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训练中所接触的文段,大多也是按此顺序来写的。明确这个特点后,有助于我们“快速阅读、了解人物的情况”。(2)文中出现的人物主次分明。文段开篇先介绍的人物的“姓名、籍贯、遭遇、经历、官职、品行”等,那么这个人就是选文的主要人物,其他的人物都是为写这个主要人物作的陪衬。(3)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所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如1999年通过写苏琼为官所做的六件事:“应对曹芝、公正断案、妙题道研、清慎拒瓜、冒死请命、革除旧弊”来表现苏琼“清正廉洁、心系百姓”的品质。教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1、遵循三个步骤在应考过程中,不少同学一般都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篇四:王戎七岁游阅读答案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李比苦.”取之,信然.给这篇文言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百度作业帮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李比苦.”取之,信然.给这篇文言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李比苦.”取之,信然.给这篇文言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lb珷夒 2014-10-24篇五:王戎七岁游阅读答案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阅读答案附赏析-诗词阅读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阅读答案附赏析-诗词阅读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 ①晋陵:即今江苏常州。②黄鸟:即黄莺。③绿苹:指水中浮萍。④古调:在这里指陆丞作的《早春游望》。 相关阅读试题及答案 (1)结合诗句,简要说说早春物候新的表现。 (2)诗歌抒发了什么感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3)细味文意,这首诗的首联偏惊物候新的惊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要惊? (4)体味中间两联几个动词山、渡、催、转在诗中描写的作用? 5.对这首唐诗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早春时节,作者与友人陆丞一起游览风景,作诗唱和,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 B.首联写游子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看到异乡的节物气候焕然一新,感到惊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C.尾联以忽闻示听闻友人诗作之意外,巧妙表现陆丞的诗无意中触到了诗人心中的思乡之情。 D.全诗构思精巧,结构缜密。首联扣题,尾联借景抒情,归思即为全诗诗眼,也照应首联宦游人。 6. 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进行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海上朝霞灿烂,江边梅开柳绿,天气和暖,黄莺欢鸣,阳光明媚,浮萍泛绿。 (2)归思(思念家乡的感情)。二、三两联借景抒情,最后一联直抒胸臆。 (3)惊字表明作者身在异乡,四处奔波因而对景物变化十分敏感。惊有新的一年又到了,何时才能回家乡的感慨。 (4)形象地展示了早春气候逐渐变化的特点。 5.D 6.这首诗描绘了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江南新春景物,表达了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感伤之情。以乐景反衬哀情,烘托了悲伤的感情。 阅读练习二: 1、本诗中最能揭示主题的词是什么?作者在本诗中表达出来什么思想情感? 答:归思宦游人面对春日美景思念家乡的感情 2、独有偏惊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表现了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只有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对自

晋书王戎列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doc

晋书王戎列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文言文,有着独特的语言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白话文难以替代的作用。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晋书•王戎列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晋书•王戎列传》文言文阅读原文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烂烂,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钟会伐蜀,过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乃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节选自《晋书•王戎列传》) 注①虓(xiāo):怒吼。②赙(fù):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晋书•王戎列传》文言文阅读题目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奇:认为......奇异 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适:往,到 C.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减:不如,比不上 D.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坐:犯罪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戎尝与阮籍饮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以母忧去职不赂者以赂者丧

文言文《咏雪》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3套)

(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报。”兄女妇:“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卖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华散、王朗俱①乘船避难,有人欲依附②”,饮辄难之③。朗日:“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朗欲舍所携人。款日:“本所以疑④,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⑤,宁⑥可以急相弃邪!”遂⑦携拯⑧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三)谢奕作剡令⑨,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博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日:“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日:“阿奴欲放去邪? ”遂遗之。 ①俱:起。②依附:跟从。③辄难之:就对此事感到为难。④本所以疑:原本感到为难的。⑤纳其自托:接受了他的托身的请求。⑥宁[níng]:难道,怎么。⑦遂:于是就。⑧拯:救助。⑨剡[shàn]令:指剡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己:停止。太傅:官名,这里指 n) ;规劝。念:可怜:同情。容:面容:脸上的神谢安。谢安,字安石,谢奕的弟弟。谏(jià 色。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9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俄而 ..雪骤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有一人欲依附. (4)阿奴欲放去.邪? 94.下列加点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幸尚宽,何为不.可?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D.尊君在不.? 9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96.读了第(二)和第(三)篇短文,请选择其中的一位人物作简要评价。 【答案】 93.(1)不久,一会儿(2)趁,乘(3)跟从(4)离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