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知识点归纳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成长在社会

1、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创造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

2、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3、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4、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5、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可以从关注时事政治做起。

6、关心社会更重要的是:明确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对社会、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7、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6、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

8、自觉服务社会是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

9、自觉服务社会首先必须自觉履行自觉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忠于职守)。

10、承担责任,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最重要的当然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

11、两个“一百年目标”(中国梦):

建党一百年(本世纪头二十年)(到2020年左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国一百年(本世纪中叶)(到2050年左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青少年历史使命、社会责任)。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12、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3、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②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等

挑战:①人口问题突出(计划生育)②资源日益短缺(节约资源)

③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环境)④地区发展不平衡(西部大开发战略)

⑤贫富差距扩大(西部大开发战略)⑥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颁布)等

14、我们了解时事政治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①上网②听广播③看电视④看报纸⑤查阅资料等

15、如何亲近、服务社会?

①不做“看客”②遵守社会公德③善于明辨是非④忠于职守、乐于奉献

16、亲近社会、奉献社会,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参加的活动)?

①参加义务劳动②照顾老人和儿童③自愿清理社区卫生死角④做自愿者

17、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①文明礼貌②助人为乐③爱护公物④保护环境⑤遵纪守法

18、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文明,不正确行为的认识:

①缺乏社会责任感②缺乏诚信意识③法治观念淡薄④思想道德低下

19、建议类题目(倡议类)(没有角度要多角度回答):

(1)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政府:①加大.…的宣传力度②加大….的管理力度③加大….的监督力度④加大….的惩罚力度。

(2)学校: ①加强….的教育②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主题班会、黑板报、征文比赛、专题讲座、手抄报、演讲比赛等

(3)个人(青少年):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上)②提高自身素质(品德上)③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情感上)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行动上)

第二课弘扬中华文化

1、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

2、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3、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绝大部分优秀的中华文化都是通过“它”来记载和传播的。

4、中华文化的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6、民族文化认同感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是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的来源,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7、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8、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9、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0、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战胜困难、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11、文化的作用:①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②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③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④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12列举我国的一些传统佳节:

除夕(大年三十):守岁、放炮竹

春节(正月初一):吃饺子、贴对联

清明(4月4、5日):踏青、扫墓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吃月饼重阳(九月初九):插茱萸,登高

13、列举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孔子、孟子(儒家思想)老子、庄子(道家思想)管仲、韩非子(法家思想)等

14、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①积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③随着时代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9、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和做法?

①批判地吸收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与时俱进

10、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

(1)革命战争时期:①井冈山精神②长征精神③延安精神等

(2)社会主义建设初期:①雷锋精神②大庆精神③抗洪精神等

(3)当代:①载人航天精神②抗震救灾精神③北京奥运精神④创新精神⑤民主意识等

11、为什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意义、作用)

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②是激励和支撑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动力。

③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1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②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③公民、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第三课笑对生活

1、产生挫折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有生理和心理因素。客观因素有社会和自然因素。外在的客观因素通常难以控制,但内在的主观因素则多数可以控制。

2、学习观念、学习理念、学习能力:终身学习。

3、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中学生的任务:知识学习和品德培养。青少年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学习有压力才有动力,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5、克服考试过度焦虑,关键是对症下药。

6、挫折的普遍性。①人生难免有挫折。②在人生道路上,不在乎有无挫折,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7、挫折的作用(双面性)。①挫折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②消极影响:挫折或者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成为生活中的灾难、成长中的障碍;③积极影响:挫折或者给人教育和磨练,使人奋起和成熟,成为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催人奋进,助人成长。

8、乐观的心态,正确的方法。战胜挫折的方法:①认知调整训练②行为训练(放松训练、自我对话训练、换个角度思考、请求帮助等)③勇于创新等。

9、创新的意义:①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③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10、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①打破常规、大胆质疑②勤于思考、多动脑③多动手、多实践④多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

第四课学会合作

1、合作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客观要求。

2、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3、我国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大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4、指挥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

5、在合作中出现矛盾分歧是难免,关键是及时沟通、消除隔阂。

6、善于合作的原则是公平公正。良好合作的前提是公平。有效合作的前提是合理分工,扬长避短。

7、人是竞争的主体,各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

14、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15、竞争的结果优胜劣汰。合作的结果是双赢甚至多赢。

16、合作的价值(意义作用):

①合作可以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增强团结。

②合作可以扬长避短,最充分、最有效地使人力和资源,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③合作可以互惠互利,共享成果。

17、如何学会与人合作:(合作的基本要求)

①合理分工、科学计划②有效指挥、互相配合③承担责任、履行义务④相互沟通、真诚合作⑤公平公正、合作共享

18、竞争的作用:(1)积极作用:①竞争能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和全面发展②竞争可以使集体的生活变得更富有生气,可以增强学习与工作的乐趣。③竞争能促进企业增强活力。(2)消极作用:①盲目竞争会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②不正当竞争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③激烈的竞争会引起人们过分的紧张和焦虑。

19、如何正确参与竞争:①必须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遵守道德和法律)。②必须审时度势、扬长避短③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④正确认识和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20、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①竞争与合作相互联系、相互促进。②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12、东西部的优势:东部:人才、技术、资金优势西部:资源优势

13、辨析题:有的人认为:发展宿迁经济,只需要加强宿迁“三县两区”之间的合作。你赞同他的观念吗?为什么?

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②发展宿迁经济,需要加强宿迁“三县两区”之间的合作,因为合作可以扬长避短、互惠互利、共享成果。③但是,发展宿迁经济,还需要加强宿迁“三县两区”之间的竞争,因为竞争可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企业增强活力。④所以,发展宿迁经济,需要宿迁“三县两区”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第五课与诚信同行

1、诚信是做人的首要之德。

2、诚信政府是建立诚信社会的基础。

3、我们切实加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

4、重诺守信是诚实人的做事准则,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尺。

5、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说老实话、做老实事。

6、诚信是一种美德: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财富,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内容。

7、诚信也是一种资源(诚信的价值):

①个人: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②社会: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

③职业:诚信是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④企业: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⑤政府:诚信是从政执政的基本要求,是人民拥护和支持政府的重要精神支撑。

8、建立诚信社会,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建议):

①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②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③加强诚信宣传教育;④开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等

9、如何做诚信的人?

①重诺守信②对事负责③从说实话做起④尊重隐私、保守秘密等

10、“善意的谎言”,不是诚信的表现,但没有违背诚信的道德。对于“善意的谎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能使人们的感情变得更融洽,能使复杂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但有时候在特定的情况下,不一定产生好的结果,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

第六课做守法公民

1、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2、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制经济。

3、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是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

4、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5、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6、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7、党和国家把全民普法作为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8、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

9、12月4日设定为我国的国家宪法日,也是法制宣传日。

10、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1)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2)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3)核心:依宪治国

(4)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基本要求:①有法可依②有法必依③执法必严④违法必究

(6)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

(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7)意义:

①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文化)

②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政治)

③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经济)

④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社会)

⑤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①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②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③德治以其劝导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12、把青少年作为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的原因:

①青少年年龄小、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②社会环境复杂,侵害青少年的行为时有发生。

③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青少年的作用和意义)

13、建设平安泗阳,只需要泗阳县人民政府做到依法治国就可以了。

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②建设平安泗阳,需要泗阳县人民政府做到依法治国。因为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③但是建设平安泗阳,还需要泗阳县人民政府做到以德治国。因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④所以,建设平安泗阳,需要泗阳县人民政府做到德治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4、建设平安泗阳,只需要泗阳县人民政府做到依法行政就可以了。

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②建设平安泗阳,需要泗阳县人民政府做到依法行政。因为依法行政是有法可依的体现,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③但是建设平安泗阳,还需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民自觉树立法治观念。④所以,建设平安泗阳,不仅泗阳县人民政府做到依法行政,国家机关还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民自觉树立法治观念。

15、材料中反映与“法”有关的材料(依法治国)给青少年有何启示?

①自觉树立法治观念;②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

③提高思想道德水平;④增强明辨是非能力。⑤自觉抵制身边不良诱惑。

第七课维护合法权利

1、经济权利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遗产是公民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3、财产继承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4、我国法定继承人中,第一继承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继承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5、财产所有权包括:财产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捐赠)。

6、智力成果权也叫知识产权,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7、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有效和直接的手段。

8、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享有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权是公民享有最基本的权利。

9、正确行使监督权(批评、建议权)

(1)意义:①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大力促进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勤政、廉洁;②使政府取信于民;③使国家长治久安;④有利于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正确方法(渠道):①当面反映;②打电话;③写信;④发电子邮件;⑤向人民代表反映;⑥通过媒体反映等(3)注意点(原则):①不能采取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的方法;②不得歪曲或者捏造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③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要想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最常用的是投诉、举报;④对社会上特别是所在社区中存在问题,要向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⑤在宪法和法律允许范围内正确行使。

10、若发现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向哪些部门反映,并说明依据(理由)。

①新闻媒体: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有效和直接的手段。

②市(县)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市(县)政府: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享有监督和管理社会的职能。

第八课拥护党的领导(党的相关知识)

1、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5、科学的行动指南(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毛泽东思想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3)邓小平理论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伟大旗帜,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之本):①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①基本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②第一要义: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核心:以人为本。④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⑤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7)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措施)

创新:①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②驱动创新战略

协调:①西部大开发战略,②科学发展观

绿色:①保护环境基本国策,②可持续发展战略

开放:①对外开放,②改革开放

共享:①社会保障制度,②共同富裕

6、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我国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体现:现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

8、伟大的基本路线:

(1)制定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方针,政策,制度制定的依据和立足的最大实际)

(2)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建国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文化)、和谐(社会)、美丽(生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经济:物质文明,政治:政治文明,文化:精神文明,社会:社会文明,生态:生态文明。)

(4)实现途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5)意义:①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经受各种风险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保证。

9、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中心、中心工作、首要任务)

(1)地位: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必要性:(理论依据)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本质要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③我国的基本国情(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的。④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重要性:(现实意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②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③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 ①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结构),③将重点依靠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来推动发展(经济发展动力)。

10、改革开放:

(1)地位:强国之路、富民之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活力源泉)。

(2)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3)面对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就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2013年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到2020年要在重要领域各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

11、四项基本原则:

(1)地位:立国之本、政治基础、政治保证。

(2)主要内容: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社会性质);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国家行政);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领导核心);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指导思想)。

1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由之路),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科学理论),③坚持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保障),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动力)。体现“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五位一体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

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4、五位一体建设的措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1)经济(根本):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改革开放等

(2)政治(保证):①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等

(3)文化(灵魂):①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

(4)社会(条件):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②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等

(5)生态(基础):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15、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大战略举措)。

第九课发展人民民主

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做主。

3、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6、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在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

(2)职权: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7、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人民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直接行使权力。

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本质要求)、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三者有机统一。

9、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的民主。

10、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权是公民享有最基本的权利)

11、公民行使权利的原则:①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②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社会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③要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利。

12、权利和义务的关系:①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②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③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④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

13、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制度:一国两制

(1)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原则、前提、政治基础:一个中国

(1、“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

制度。

2、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3、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

14、解决国家民族问题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

(3)“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第十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1、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制定依据:①我国社会主义性质;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4、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

5、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6、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表现为:①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注意:公有制:主体,国有经济:主导)

7、国有经济的作用:①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②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③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起关键性作用。

8、我国集体经济主要大量存在于农村,发展集体经济①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②缓解就业压力,③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④对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⑤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9、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11、我国分配制度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2、我国分配制度制定依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见2)

13、我国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公有制范围)、按生产要素分配(非公有制范围)(包括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分配)

14、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的重要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

15、人们的收入分为合法收入和非法收入,也分为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一切的合法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受法律保护。

16、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含义、内容、措施)

(1)我国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自主创业、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东南沿海地区设置经济特区

(2)逐步引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共富)西部大开发

(共同富裕≠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17、为了坚持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收入差距可以调节缩小,但不能消除)

18、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19、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20、最低生活保障属于社会救济。

21、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关键是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22、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四大板块: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和东部率先。

23、“三个有利于”: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4、党和国家关注……的意义(原因):

①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②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③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④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25、我国存在哪些民生问题(社会中不公平现象)及国家解决措施:①上学难:(九年义务教育、希望工程等)②

住房难:(廉租房制度)③看病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④就业难:(扩大就业渠道)⑤食品安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

(1)产生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发展不平衡。(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2)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

26、(1)富民政策(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②我国分配制度③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等

(2)惠民政策(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①党和国家关注民生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③西部大开发战略等

第十一课胸怀全球迎接挑战

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2、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3、当今国际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已表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5、和平与发展的关系:①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②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6、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发展问题。

7、当今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当今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

8、和平问题至今仍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时代课题。

9、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①恐怖主义危害上升;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④民族、宗教矛盾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

(在对外交往中,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十二课放飞理想立志成才

1、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起决定性作用,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归宿和基础。

2、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③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

3、我们的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4、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

5、青少年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为什么仍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①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②艰苦奋斗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③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④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7、如何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①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②要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③要集聚财力物力奉献社会,提高自身素质;④反对奢侈浪费自觉抵制拜金主义。

8、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9、人才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就能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人才有层次之分和种类之分,“行行出状元”是说的人才的种类之分。

10、成才的关键是: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

11、作为初中应届毕业生,我们不管是升入普通高中,还是升入中等专业学校或者职业高中,都面临填报志愿的问题。在填报志愿时应做到:虚心接受各方面指导,充分了解招生信息,认真衡量自身实际,慎重填好志愿。我们不管怎么选择自己的未来,我们都要确立为报效祖国、奉献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志向,并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敢于实践、善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美好的幸

福生活。

时事政治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向大会做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2、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日前,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南仁东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南仁东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的发起者和奠基人。

4、C919是中国继运—10后自主自主设计并且研制的第二种国产大型客机,2017年5月5日在浦东机场成功首飞。

5、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6、2017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80周年)。

7、2017年7月30日上午9时,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